发布时间:2023-11-11 09:12: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国外语言教育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外国语语言教 学学习型社区 社会价值
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加速本国、本地区、本企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使自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有一席之地,这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各企业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更是邯郸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研究邯郸市外国语语言教学的情况,总结、分析社会民众参与学习的情况,对于整个邯郸地区而言,可以深层次掌握和洞悉市民在外语学习上的投入和动向,可以探知国民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态度和实况,也可以用于引导和决策学习型社区的构建和开展。本课题旨在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在构建“文化邯郸”、“开放邯郸”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极其深远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一、邯郸市经济发展概况
邯郸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邯郸的科技和经济实力都有了很大的增长。我国经济发展政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更是为邯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邯郸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同周边省发展经济贸易合作有较大潜力,这些优势也为邯郸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
21世纪在科技市场、资金市场和产品市场上进行更加激烈竞争。在这种国内外经济发展大潮和激烈竞争中,邯郸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严峻的挑战:1、教育事业发展比较缓慢,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资金和人才不足;2、劳动力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3、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或农业的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4、发展农业的科技基础比较薄弱;5、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和效益方面有明显不足;6、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缓慢,许多产品在国内外竞争能力较差。所有这些,都仍制约着邯郸经济的更快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概述和意义
邯郸市外国语语言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将使政府和个人清晰认识和了解到我市语言教学的现状及水平,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符合邯郸市发展规划提供翔实可靠的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在外国语语言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基础上的对策研究,将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提供具体的宣传资料和引导措施,为邯郸的未来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信息咨询。本课题既有外语教学的理论创新,又对邯郸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邯郸在制定关于科教兴市的长远规划时,把发展高技术和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抓好有利于尽快创出经济效益和特色产品的应用科技,以尽快增强邯郸的经济实力;发展农业科技,通过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等繁荣农村经济,这是促进邯郸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邯郸人民整体素质的支持。其中市民普遍的外语能力将对邯郸的经济和文化建设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有利于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宏观引导下,营造一个吸引外资和对外开放的融洽的人文环境,增加国外友人对邯郸地区的认同感,形成一个良好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邯郸市外国语语言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对不同类型机构举办外国语语言教学情况调研: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私立学校、社区、其他举办外国语语言教学单位。课题组制定和发放了一千份问卷调查表,在分析、评价基础上形成第一部分的研究成果。
(2)邯郸市外国语语言教学影响研究
各类型外国语语言教学机构发挥其功能,促进素质教育氛围、文化社区、文化城乡建设等方面;在推动全民融入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学习者素质等方面的作用研究。
(3)推进邯郸市外国语语言教学发展的对策
第一,政府、领导思想上要引起重视;第二,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引导;第三,建立一个高效、适应的教学培训体系、框架,应重点考虑突出实用、应用为主的教学培训体系、符合邯郸市实际区域经济中心、区域文化中心建设的需要;第四,建立一个有效节约时间、教学资源,能够进行合理资源调配的教学培训管理体系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师资、设施、工具的潜力。
本课题是一个研究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课题。课题组走访了邯郸市的三所大学,四所重点高中,四所重点初中,四所普通中学,四所小学,四所较大幼儿园,10家较大外语培训机构,及对相关学生发放调查表,走访事业单位员工及企业工人,完成调查项目,完成课题所需数据的搜集和调查工作。
关键词: 英语教师 教学信念 国内外研究
一、研究综述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人们对教学工作复杂性的认识逐渐增强,认知领域的研究进入深层发展阶段,教学研究范式发生由外向内的角度转移,如:对教师个体的研究已经从教师的行动转向教师思维。在研究转向中,“教师信念”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主题。对教师信念开始产生关注,是由于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并不仅仅限于改变课程内容或结构的变化等,更希望教师调整观念,教师信念便成为研究重点。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教师信念和课堂教学行为关系的研究占大部分,但是很难达成一致。Pajares(1992)认为,教师信念的范围涵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复杂系统,指引着教师的思考与行为,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Burns(1992)支持教师信念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相一致的说法,认为教师的信念指导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Williams 和 Burden(2000)指出,教师的信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信念代表了教师潜在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并充分地影响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Johnson(2006)的抽样调查表明,按照教学理论取向可将教师分成技能型、规则型和功能型三种类型,大多数教师的信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另有一些研究发现,在现实的学校教育脉络中,教师的信念与教学实践并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Johnson (1992)对实习教师信念的研究表明,实习教师的教学实践由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影响而与他们的教学信念存在较大的差异。Richards(1996)认为,课堂教学的种种客观条件限制了教师对教学手段的选择,这样会导致教师们不能按照他们信奉的理念教学。Breen (2001)对 18 位从事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且至少有五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澳大利亚教师进行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影响是交互的:教师信念影响其教学行为,而教师日复一日的教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信念的改变。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教师信念的理论研究已涉及教师信念的概念与内涵、教师信念的研究意义、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里,多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不同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实证考察方式,但是对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几年,先后出现的研究成果有辛涛、申继亮(1999)的“论教师的教育观念”;庞丽娟、叶子(2000)的“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俞国良、辛自强(2000)的“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刘桦(2004)的“论英语教师信念体系”;于兰(2004)的“论建构主义模式下外语教师的信念”及郭晓娜(2008)的“教师教学信念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等。以上这些研究多为借用西方研究成果进行宏观和理论层面的论述,涉及教师信念的内涵与结构、教师信念的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教师信念的意义及对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的理论认识;在具体信念方面,这些研究涉及学生观、教师观、学科教学观等方面。
英语教学界有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研究方兴未艾。例如郑新民(2004)的“教师信念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通过个案研究,阐述了教师信念中潜在的语言观是如何导向教师选择教学途径及如何影响其教学设计和实践的。楼荷英、寮菲(2005)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研究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英语教师之间部分教学信念重叠但各自又有独特之处;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其教学信念大体相关,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存在脱节的现象。吕亮球、余青兰(2009)的“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探究”,在立足调查和访谈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大学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不一致的种种表现及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胡艳(2007)的“教师信念与其课堂行为之间关系的个案观察研究”,通过深入课堂及课后访谈的形式,试图通过个案来探究教师信念与教师课堂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自主性及教师自的缺失等因素仍制约着教师的信念和行为。覃成强的“论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实践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教师信念与课堂实践的诸多因素。王红艳、解芳(2009)的“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方法个案研究”,通过访谈和课堂实录等手段,对大学英语教师所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在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与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并且教师的教学信念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体系,主要受教师本人的学习经历、教育教学经历及学生行为等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从研究内容上看,以上研究主要表现为测评教师信念的结构层面、探讨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将教学信念与英语学科相结合。从研究方法上看,上述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及个案研究。从当前研究的结果看,研究人员对英语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四、可创新之处
有关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研究的创新之处还可以有很多,比如跳出传统的研究教师教学信念和课堂实践的关系,转而研究教师教学信念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另外,创新之处还在于可以具体到教师的语法教学信念、词汇教学信念、师生关系信念等细分下去。如高强、秦俊红(2010)对大学英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
教师信念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学和教育学相交叉的话题,而教育的心理学化更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所以更多的相关研究会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Brog,S.Self-perception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grammar.ELT Journal,2001,55(1).
[2]陈冰冰,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环境下教师信念研究(之二).外语电化教学,2008(122):11-15.
从写作课堂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写作是英语学习中薄弱的环节。写作通常只当作是一种练习,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方面,教师认为写作难教,课堂上花费大量的精力而教学效果却不如意;另一方面,学生反映写作难写,虽不断练习,写作能力仍进步不明显。尽管写作已经不是中国英语教学的重心,但是,写作对于中国人学英语来说仍然十分重要。同时国内外学者对二语写作进行过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国外二语写作研究
(一)写作研究概况
国外的写作源自于修辞学,关注所谓的“写作修辞环境”(题目、读者、写作目的)是国外写作教学的传统。笔者认为写作应当源自于人类交际的实际需要。二语写作过程、写作结果、写作环境和写作教学等四个领域是当前国际二语写作研究的重点。也有学者指出,国际二语写作研究存在“失衡”现象,二语写作在外语环境下的实证研究成果不多,且在以英语国家第二语言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上较为集中。二语写作师资培训,母语写作能力迁移和写作语料研究等将是未来写作研究的主要趋势。对于二语写作在21世纪初的发展情况,Tony SILVA认为,提供多语研究成果支持是主要的研究任务。但是其对二语写作教学研究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并没有提及。由此可知,有关二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对非英语国家的教师而言,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写作理论和实践研究
William H. Roberts认为,教师在写作中应注意语言的存在,将修辞方式转变成写作手段,认为关注语言问题能促进学生学习写作。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体裁教学法,存在教学方法呆板、枯燥,学生难以掌握所有体裁的种类等不足。2000年的过程体裁教学法,所要求的特定的体裁,特定的语篇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ichael H. Long指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脑子里的模糊概念。我国的EFL写作评估能从“教师反思-启发性-转化-对话”的反馈模式中得启示。Edward P. Bailey认为,从练习写作个人的经历、熟知的人和事等独特的视角出发,有助于学生学习写作。Jean Wyrick坚持写作教学要分阶段和分解写作任务,逐步让学生独立写作。Flavell强调可从“主体知识-任务知识-策略知识”来对学生的写作认知活动进行宏观调控。
二、国内英语写作研究
(一)英语写作特点研究
关注写作理论和实证研究,深化学习主体和语料库的认识,从影响写作的因素、写作评估与测试,以及写作错误等视角进行研究是当前我国英语写作研究的特点。写作研究趋于多元化发展,但仍存在重复研究等问题。母语思维影响,语体意识不强,写作练习频率等情况,是我国学生英语写作的不足之处。
(二)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初明认为可以通过“写长法”来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语言的内在化。清华大学的杨永林倡导“体验英语写作”,后将其发展为“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写作教学新模式,认为可以实现学生从痛苦写作到学术写作的跨越。有学者从安德森的ACT模式和哈默的ESA语言教学理论视角探讨写作流利性和其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学者从模因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模因式二语写作法。但总体而言,关于我国英语写作的研究总体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缺乏系统、全面地论述,研究视角单一,缺乏从语言输出、整体语言观、学生需求等视角进行论述。
外语教学法 教学特点 交际能力
一、对我国外语教学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
自从世界上出现外语教学以来,人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外语学习的目的有不同的认识。这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认识过程。人们的认识水平一方面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受制于与外语教学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人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真正的交际场合中进行有实际内容、有实际意义的交际。外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这种交际能力。我国外语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外语教育从产生那天起便借用了国外外语教学法,各种教学方法都曾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和交际教学法。
1.翻译法
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1862年成立同文馆一直到解放初期,我国的外语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翻译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2.直接法
《韦氏英语大辞典》这样解释:“直接法是教授外语,首先是现代外语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外语本身进行的会话、交谈和阅读来教外语,而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这一定义勾划出直接法有别于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征:直接用外语讲练外语,不用翻译,也不作语法分析。19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不通也就成为最大的障碍。这种社会需求,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外语应当大普及,不仅学校应普遍开设外语,而且应开办短期见效的各种现代外语训练班。其次,外语教学中,口语应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原有的翻译法在这种新的社会需求面前显得完全无能为力,于是直接法应运而生了。
3.听说法
听说法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问题的。听说法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即把听到的外语能用口头表达出来。听说法的产生在外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促进了外语教学法的发展。
4.交际法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进行教学已成为国外语言教学颇受青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就是交际教学法。交际法的根本点是,它所采取的一套方法能促使语言学习者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进行语言活动,这些活动是有目的性有交际意义的,是将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要教他们将这些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外语交际中去。教学要为用语言进行有效实践创造条件,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目的——即为交际的目的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师认识到,外语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学生在交际中不断地掌握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以及异邦文化的特点。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外语教学法的特点与成就
1.翻译法是外语教学的原始方法
翻译法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它培养了大批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掌握阅读外语能力的人材。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学形式也变得多样,方法较为灵活,活跃了课堂教学。
2.直接法的基本原理是“幼儿学语”论
从语言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是先有口语而后有文字的。文字符号只是在语言产生很久以后才产生的。口头语言是第一性的,根本的,而书面文字则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直接法便是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和基本教学方法。直接法比较适合于以纯实用为目的的外语训练班。外语专业的初级基础阶段,特别是入门阶段也比较有效。直接法在外语教学法史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于语法翻译法是教学史上的一大进步,并成为以后教学法现代改革派的发端。
3.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语言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同一语言的口语与该种语言的传统语法有些地方是不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口语是活的语言,学习语言主要是学习口语。心理学家根据观察、分析动物和人的心理结果,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刺激和反应。在进一步的研究基础上,得出语言教学即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音刺激和学生对声音刺激进行反应过程的理论。
在教学中听说法分五步完成,即认知、模仿、重复、变换和选择。第一步,教师发出语言信号,同时借助实物、图片、手势、情景等说明信号所表达的意思。第二步,当学生理解了新的语言材料后,教师批复示范,学生跟着模仿,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再模仿。第三步,让学生不断重复所学的语言材料,直到能背诵为止。第四步,作变换句子结构练习,选择某些词汇、成语和句型,用来描述特定的场面、情景或某一事件,以培养学生能运用学过的语言材料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
听说法无论是在外语教学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对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它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用于外语教学中,使外语教学法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因此,听说法在外语教学法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交际法旨在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别于那种纯粹的“语言”能力
语言学家们发现,人类语言不仅在构词造句方面有规则可循,在语言交际中,也有很多规则需要遵守,这些规则都是人类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社会环境中习得的。在用交际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课堂教学活动应是任务型的。要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语言作为媒体以实现交际目的,完成交际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完全正确。在选择和设计课堂交际活动时要让参与交际的双方存在信息沟。也就是说双方都不知道各自所拥有的信息,以使交际活动更接近于真实。
一、国内相关研究
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问题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也是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关键问题。当前,国内关于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现有的研究多数是对高等教育经费筹措问题的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而笔者适当地扩大了文献收集的范围。从笔者整理的资料来看,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分担研究
罗海燕在《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指出:政府承担重要责任才能确保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健康发展。文章指出政府在研究生教育成本中要承担财政分担责任、政策支持责任和行政责任。
周翼翔在《研究生教育实施成本补偿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研究》中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美日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经验,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政策建议。
孟东军在《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学费政策研究》中指出: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成本分担方法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文章明确了政府、学校、个人和社会这四大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主体,构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模式。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从实施成本分担的益处出发,在明确成本分担的责任主体后,探讨了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的机制模式。在我国当前国情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实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是确保质量、保障规模的必然要求。
(二)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机制的研究
徐珊■、汪玲在《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机制的若干思考》中建议国家要适时成立研究生教育拨款委员会,促使教育经费分配更加透明高效;加大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经费保障;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等。
万明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研究》中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历程和现实基础,在对研究生教育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多主体的研究生教育筹资机制和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资助体制的具体措施,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提供了理论指导。
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如何实现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多渠道化进行了探讨。研究生教育有别于全日制本科教育,其经费来源、经费筹措方式、经费保障机制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三)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彭莉君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进行了研究,为更好地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解决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柯佑祥■彭安臣在《研究生教育投资体制与经费筹措政策研究》中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现行的投资体制仍没有脱离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樊篱,存在管理单一■教育不公■投资主体间权责含混等问题。文中指出要认清形势,立足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研究生教育投资体制。
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从不同的侧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及经费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归纳起来就是:研究生教育资源短缺;研究生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效率不高;研究生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对于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学者们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
(四)关于经费筹措的国际比较研究
温静在《美国联邦政府研究生资助政策研究》中从资助规模■资助形式■资助渠道■资助集成化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美国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实施现状与基本经验,从国家资助政策层面丰富了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的途径与方法。
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借鉴西方经验来研究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问题的学者不多,当前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的国际比较研究较少,所涉及的范围不广,需要有更多的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五)关于我国高校办学经费筹措相关问题的研究
1.关于政府拨款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政府拨款比例及政府拨款政策的研究。王冲在《经济增长要素中的高等教育投资》中提出要完善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胡卓如在《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集中研究》中提出应转变拨款模式,要积极探索以直接拨款为主、间接拨款和效益拨款为辅的混合型拨款机制,特别是科研拨款应采用竞争拨款为主的模式。
2.关于银行贷款的研究。王冲、李定清在研究中表明高校向银行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王冲在《经济增长要素中的高等教育投资》一文中指出政府对银行和高校的软约束以及银行对高校的软约束会导致银行与高校各自在追求产出最大化的过程中出现“无限贷款”。李定清在《高等学校负债筹资财务风险探析》中指出我国国家政策不完善、银行的利率也不稳定等因素导致高校在向银行贷款时往往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果高校无法按期偿还贷款,那么银行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3.关于社会捐赠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分析高校获得社会捐赠的影响因素和建立有效的高校社会捐赠策略机制。罗公利在《社会捐赠与高教成本分担》中指出政府的重视程度、完善的捐赠制度以及捐赠者对制度的认可程度对捐赠者是否愿意捐赠有着巨大的影响。夏子坚在《中国现行社会捐赠机制的制度困境》中指出:捐赠程序的烦琐和对捐赠物是否被有效利用的怀疑导致捐赠者在捐赠活动前踌躇不前。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许多学者对我国高校办学经费进行了研究,为我国高等院校经费筹措问题提供了不少理论及政策支持。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问题的研究离不开高校经费筹措的理论和指导,其筹措渠道、筹措方式、决策流程等对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对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及筹资方式问题的研究比我国要早一些,他们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相对宽泛,笔者主要概括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
1960年,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Shultz)。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个人能够从教育中受得益处,社会也能够从教育中获益,二者都必须对高等教育的成本承担一定的责任。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Freedman)建议高校进行学费制度改革,由高校、学生个人及家庭来承担相应的教育费用。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Johnston)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在1986年的专著《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中,约翰斯通正式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理论指出所有受益方都应当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高等教育的成本应当由政府、家长、学生和社会捐赠者来共同分担。在2002年出版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中,约翰斯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成本不能再完全由政府或纳税人承担,学生和家长也要承担相应的教育成本,学生和家长要通过交学费和使用费来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