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动物防疫检疫专业范文

动物防疫检疫专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0 10:13: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动物防疫检疫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动物防疫检疫专业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动物防疫检疫课程 课程改革

动物疫病的防疫与检疫是当今世界关注的话题,它不仅与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有着重大影响。畜牧业是的主要支柱产业,要做好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需要大量的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高技能型人才。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大胆进行了课程改革,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从实际职业岗位的知识、技术要求设置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相关的理论支撑和工作技术, 并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对课程设计起着决定作用,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重新调整了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根本

根据行业企业调研和紧密合作中得出与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相关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实现教学和职业岗位的准确对接。

通过调研得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防疫检疫相关工作有动物防疫监督所、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基层兽医站、大型动物养殖场、肉业有限公司等;主要岗位有动物疫病防疫岗、实验室检验岗、产地检疫岗、运输检疫岗、屠宰检疫岗、市场检疫岗、动物产品检验岗等;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有免疫接种、免疫效价检测、消毒、重大疫情处理、临诊检疫、产地检疫、运输检疫、进出境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布鲁氏菌病检疫、结核病检疫、炭疽检疫、口蹄疫检疫、动物主要疫病检疫、动物产品检验等等。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

课内根据行业企业工作过程实施教学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项目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帮助学生熟悉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并培养学生工作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将认证教育“嵌入”到课程教育中,教学内容与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相吻合,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全面接轨。《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内容与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动物检疫员》、《动物疫病防治员》的考核内容全面融合,达到“课证”相结合。

二、整合和提炼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不断地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充分考虑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经过提炼、整合并进行了必要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关键技能标准化。课程共分为3个模块、11个项目,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团队协作完成一个项目。第一步:咨询,给学生讲授学习任务必需的理论知识,并提供必备的学习资料,学生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文献、展开讨论,获取必要的知识信息;第二步:决策,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自主设计任务完成方案(操作流程、实验器材和试剂);第三步:计划,在教师的协作下,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小组分工;第四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按计划实施任务,要求全员参与;第五步:检查,学生对任务结果进行检查并填写相关工作记录单;第六步:评估,由学生以汇报的形式展示任务完成情况,并提供佐证材料,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给出成绩。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新颖的授课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并通过边讲、边做、边学三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做到教、学、做一体。

1.在课堂上的教学

(1)分组讨论教学法: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的授课内容都是自行设计的知识点,但学生需要的知识点和教师设计的知识点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采取“讨论式”教学,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能够更加突出教学重点,从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2)引导文教学法:放弃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的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引导发现和总结归纳教学法。将师生的角色进行互换,以学生为主体,用引导文件帮助学生确定任务和制定计划,而教师只从旁帮助,及时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师”和“生”的零距离。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3)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典型案例分析,通过传授有关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失误造成伤害和损失的案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4)现场教学法:实地参观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拉近学生在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距离。

(5)演示教学法:实践教学的操作要点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来保证学生操作的规范性。

(6)角色扮演教学法:学生扮演防疫或检疫人员、动物产品检验人员进行演示,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习,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体验职业岗位的工作。

2.在课堂之外的教学

(1)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帮助学生课下预习、学习、复习。并通过网络学生和教师沟通和交流,实现课外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也帮助教师调整和提高教学。

(2)协助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课程组教师承担着当地动物疫病的诊断、治疗和防疫工作指导等社会服务工作,这时带着学生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水平。

(3)假期安排学生参与本地区的打疫苗等动物防疫工作,既是勤工俭学,又是学习锻炼的好机会。

(二)教学手段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学院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手段上注意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应用多媒体、教学光盘、录像、动画等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考核办法的改革

建立以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考核方法。通过考核培养学生形成诚实、守信、规范工作的行为习惯,并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考核中改变以前的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现象,考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项目完成以及在学习中间的能力培养情况,实现考核时间全程化;在考核上,不但要在课堂上和教室内进行考核,还要在实训场所对学生的实训进行考核,实现全方位的考核;通过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个层次帮助教师和学生查找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提高,并通过多层次的考核,对学生培养的素质进行考核。

五、建立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改变了以前的一位教师完成课程教学的情况,组建了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组吸收与课程密切相关的行业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部门主管和高级技师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保证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

六、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毕业生专业技术过硬,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强

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工作过程紧密对接,毕业生能直接从事相关工作,实际动手能力强,行业企业对毕业生满意,行业企业专家对本课程给了较高的评价。

(二)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

(三)促进了高职高专“双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篇2

关键词:动漫专业;动物艺用解剖;课程建设方式

动物解剖学是研究动物的器官形态、位置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应用于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等相关领域。动物艺用解剖学是揭示动物的外形变化规律、说明动物物质结构对外形影响的一门学科。然而,动物艺用解剖学在动漫专业课程中的开设却极其缺失,导致了精通动物结构动画创作人才的匮乏。本文就如何在动漫专业课程建设中开设动物艺用解剖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相关开设方法进行了论证。

一.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

1中国动画片中缺乏以动物为题材的优秀作品

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建设领域不可回避的主题。然而,仅仅依靠现有的传统传播途径并不能够使保护动物的思想深入人心。动画片作为一种新的传媒体已成为传播社会主流信息、反射主流文化理念、传播科普知识的一种重要媒介,成功的动画作品可以使有关动物知识深入人心。如《功夫熊猫》系列、《冰河世纪》系列,都使动物知识和影视作品达到完美结合,使人在娱乐的同时了解了大量的动物知识。

笔者发现,中国与美国的动物题材动画作品相比欠缺写实或动物形象的夸张和动作的生动。这些在排除市场定位等元素外也侧面反映出创作人员对动物结构驾驭能力的欠缺。

据调查,中国艺术类高校动画课程建设里,很少开设涉及到动物解剖方面的课程,这直接导致了创作人员对动物结构知识的不了解,严重影响动物题材动画片的产量和质量。

艺术类院校课程建设中该课程的缺失所带来的弊端并不仅体现于此,也体现在博物体系中复原图绘画人才缺失和动物题材画家对于动物结构认知的不足上。

2博物馆体系中缺乏对古动物和近现代灭绝动物复原的复原图绘画人才

我国蕴藏了丰厚的古动物化石资源,就以恐龙为例,大量的恐龙骨骼,成窝的蛋,以及足迹印痕被陆续发现,研究以及复原装架展示,至今已经有超过100个恐龙的种名被登陆发表。如何把这种古动物活生生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再现亿万年前古生物的生存场景,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科学严谨且直观的佐证,也为广大公众提供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这就需要一些专门从事科学美术的画家来完成,然而,正是因为艺术类院校课程建设中动物解剖学课程的缺失,没有培养出充分了解动物结构知识的专业复原图绘制人才,这就间接地阻碍了科学成果的传播和科普知识的普及。

3在艺术行业体系中相关人才的缺失,也使得开设此课程变得非常必要。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那些专注于图式化、符号化的群体创作已成过去。艺术家们更倾向于打破求同的稳定模式,转而强调高度个人化、原创和多元的语言,或者说提倡创作语言的异质多重本质,创作的视角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人类的社会生活,而相继的扩展到对生态维护、对自然世界动物保护的关怀层面。动物画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类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对于动物形体的理解和诠释,如果没有对动物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剖析,想要创作出造型严谨、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就是天方夜谭了。纵观从事绘画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行列,大多是艺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所以此现象又要归结于艺术专业院校课程的不足上。

4从传输人文价值观和传输环保意识层面看,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地球本来是个有机的统一体,一切生物都生长、繁衍、进化在这个统一体之中,但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动物灭绝数量却在飞速增长,物种的失衡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而生态的失衡必然会引起人类生活的失衡。所以,不管是从传播人文价值观的角度还是单单的倡导保护动物的角度上讲,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是吸收和传输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主导群体。

二.实施操作论证

哲学提出,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开设此课程同样也有它的两面性: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

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我们拥有丰富的资源、强有力的支撑平台、权威的专家:

1中国存在大量的古生物资源,能够轻松猎取大量一手材料。

我国蕴藏了丰厚的古动物化石资源,以恐龙为例,在过去五十年间,大量的恐龙骨骼,成窝的蛋,以及足迹印痕被陆续发现,研究以及复原装架展示,至今已经有超过100个恐龙的种名被登陆发表。动物解刨学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现有动物解剖资料较多。可以为我们开设此课程提供科学,严谨的参考资料。

2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和后备团队为支撑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成立于2006年,目前设有动画专业(影视动画、动漫读物与立体产品设计、互动媒体/游戏专业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动画场景设计为特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动画编剧及影视动画编导为特色)等3个本科专业及5个专业方向。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与创作实践互为补充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800平方米的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互动媒体、动漫产品、演播、录音、摄影教学实验室,以及1000平方米的“动画实作教学基地”,影视动漫高清技术公众平台。年产量达到3500分钟,产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在行业中位居前五。作品陆续在全国数十家电视台播出。2012年教学成果《课程项目化、实验实战化、作品产品化》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奖项是建国以来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第一个一等奖。

3相关专家对艺用动物解剖学已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有开设相关课程的条件。

以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周宗凯院长为代表的专家一直从事动物艺术研究相关工作,熟悉动物解剖和分类学、生态学相关知识。编著过关于动物解剖学、动物分类学等相关的著作《走进动物王国》,并负责人完成了大量的古生物和绝灭动物的复原。并成功申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与科技创新工程《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及开发运用工程》项目。

实施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不利的方面:

1此课程在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定位问题。

因为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样,那么不同专业开设此课程时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如何确定该课程在整体课程建设中的定位,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综合考量的问题。

2相关教学教材的缺失,相关T队建设的不足,必然导致此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重重难题。

教材的缺失必然会影响教师在授课时思维脉络的清晰度,对于本课程教学目的的完成度、授课过程中知识传达的准确度:阻碍学生在吸收知识时所获得知识的系统性、规范化、完整度,从而导致知识转化为成果的不理想。这无疑会影响该课程在全国高校内的推广和社会涉猎范围的收缩。

3该课程的推广活动及社会接受度。

如该课程没有的都有效的推广,势必会影响该课程对大学生知识普及效果、在各高校的示范作用、创建其他附带产业的可能性预想。

三.解决方法和路径

1在艺术类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此课程的开设方式上可采用两种方式:把此课程针对单个专业进行单列课程开设,即:对于在学习、应用过程中会大量涉及到动物艺用解剖知识的专业(如:动画专业和动漫产品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可以把动物艺用解剖课程设为单列课题进行课程安排;针对其他非必须开设此课程的专业(如:油画、雕塑等专业),可把此课程融合成为各专业基础课程辅助内容的一部分进行设置,置入到造型基础课程的一部分。

针对不同专业而进行不同课程设置方式的优势是课程设置弹性比较大,可扩展,可收缩。

2建议在研究过程当中,单列该课程为研究主题,展开以下相关建设:

(1)储备师资力量,培养相关人才:该课程人才队伍建设分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本身课程运行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创业技术人才培养,课程运行人才队伍建设可充分利用课程实验单位条件和优势,以产学研模式启动“课程课题化、教学实战化、作品成果化”运行机制,集聚机构骨干,培养骨干级助手和班子,以便推进课程顺利运行。在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借助本课程,来启动相关课程或子课题,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层面展开技术人才培养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进而实现技术推广,带动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材建设:可把多年的相关文献,技术资料和研究成果汇聚成册,由出版社以教材的方式进行出版,

(3)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除了出版有正式的教材外,也可制作多媒体化的三维立体演示

(4)可建构相关的实物立体演示模型,强化学生对结构的认知和把握,为课程转化为成果做积累。

(5)创建教学多个示范案例并使之集结成库。

3该课程应该有相关的推广和宣传活动。

(1)教学实现的推广:

首先是把该课程设置为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和动漫产品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而扩展到动漫影视产品专业进行实验教学,同时连动西南地区一些高校同步展开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逐步实现在全国各艺术类高校进行教学推广的目标。

(2)宣传活动:已列为《漫・影・游艺术实用工具箱丛书》系列丛书专册之一,可把此专册纳入动漫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辅材料教材,通过出版渠道进行高校内广泛的增订和介绍。

(3)研究层面:通过培养相关专业人才达到逐步拓展动物艺用解剖知识在教学领域和相关应用领域的普及。

四.成果预想

(1)已经在川美作为实验性课程展开,如动画、动漫产品专业。

并获得良好反响和效果。如在此基础上加大在全国各高校、社会相关行业领域的推广力度,可逐步实现全国各高校此课程的相关建设。

(2)如能逐步实现在各高校此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输出动漫专业的专业人才,亦能为社会输出大量的博物体系动物复原图绘画人才,从而创建体系庞大的科普内容和文化产品,经过文化和艺术的包装转化为一种知识财富转化为知识产权。

(3)该课程已作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及开发运用工程》项目的子课题《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展开研究。且相关研究成果已被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列为《漫・影・游艺术实用工具箱丛书》系列丛书专册之一出版且已纳入动漫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辅材料教材。可借助此平台构建中国本土的独立、唯一的关于动物知识的资源库,创建系统化文化知识产权。(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注释:该论文为重庆市科技攻关(科普类)项目

《动物肌肉解剖教学模具及三维演示模具开发计划――初、高中及艺术院校通用解剖教学模具开发》项目成果内容初案

受理编号:cstc2012gg-kp1B0073

篇3

一、保障经费,改善装备。要按《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将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纳入地方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范畴,由公共财政足额保障其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转费用,其依法收取的检疫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一律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工作实现从收费保工资和运转为第一目的到确保畜牧业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为全部目的的根本性改变。建议逐步过渡到只检疫不收费的途径上来,使人民群众消除检疫是为了收费的错误认识。解除利益上的困扰,这是做好动物检疫工作首要的也是最为根本的环节,实现不了这种转变,其余工作就会成为摆设,动物检疫工作的改观就会从根本上成为不可能。要通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动物检疫人员的装备,特别是要装备快速检测设备,发展切实可行的快速检疫技术,逐步建立健全实验室体系,要配备好检疫监督执法中所必需的交通、取证、办案等设备设施,逐步解决办案难的问题。

二、理顺体制,统一管理。《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设检疫员,要依此规定,进一步明确在乡(镇、办事处)工作的检疫员为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身份,将原乡镇畜牧水产站按放开经营性职能、强化公益性职能和防检分开的原则,进行彻底改革。成立兽医行业协会,搞好诊疗、去势等经营性工作;设立县乡共管、以县为主、全额拨款的乡镇动物防疫站,做好动物防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具体工作;将所有检疫执法人员人事关系全部调入到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再按照便民、集中、利于管理的原则设立若干动物检疫派出机构(数个乡镇设立1个检疫分所),承担动物检疫具体工作。要统一动物检疫执法管理工作,由农业部动物检疫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动物饲养、运输、动物屠宰和产品加工、市场营销、进出口的动物检疫执法工作;实行垂直管理制度,由农业部动物防疫监督主管部门对地方各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实行垂直管理,解决职能分割、部门扯皮和上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只能对下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业务技术指导,而无更多约束力和监督力的问题。通过明确划分职能,整合、精简现有机构,建立起一支职能清晰、责任明确的动物检疫执法队伍。

三、提升素质,严格考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选拔一批德才皆备的优秀专业管理人才担任检疫派出机构负责人,完善编制和人事管理制度,严格检疫员任职资格管理,把好人员进入关。依照中长期人才战略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检疫人员文化、专业和职业道德素质,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工作纪律、责任追究、违法处理、证照管理、财务管理、案件办理、抱怨处理等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督促检查,不断规范检疫、收费和出证行为,提高检疫标识真假鉴别力,加大内部违法违纪行为整治力度。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严格考核,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通过数年的努力,力争基层检疫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形象得到较大的改观,建成一支业务精良、作风正派、勤勉务实、保障有力的动物检疫执法队伍。

四、健全法制,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总结《动物防疫法》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意见,利用《动物防疫法》重新颁布实施之际,将规模养殖场、冷库、超市、宾馆、饭店和学校、医院等集体伙食单位纳入动物检疫监督范畴。借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成功的立法经验,对“违法所得”、“运输费用”等金额无法查证核实的违法行为,可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对违法活动中的作案工具设定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封存、拍卖权,尽快解决办案难的问题。不断强化监督执法,充分发挥“以监促检”的作用。

五、强化行业公关,提高社会认可程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利用一切媒体和机会,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地开展行业宣传。做好行业形象策划,宣传行业英模,彰显行业精神。建立动物防疫监督110联动快速反应体制,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各种违法活动,保障群众的权益。协调与工商、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讲求大局,密切配合。谨慎稳妥地进行检疫承诺,对依现有检疫规程能够检出的病种名录进行承诺。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检疫工作,支持动物检疫人员进而提升检疫人员的社会地位,提高行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优化检疫执法环境,更好地为公共卫生保好驾,为畜牧业发展护好航。

篇4

[关键词] 动物防疫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54-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畜牧业规模迅猛发展,近些年由于动物疫病肆虐,我国加大了对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投入,相应的动物防疫战略也将应运而生,只有动物的疫病得到有效的防治,畜产品动物的卫生质量才能得到保障,进而人们的健康才能有所保障。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二、动物防疫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动物防疫法律体系不健全

法律作为防疫体系的重要手段也并不完善,在新的《动物防疫法》颁布前,动物防疫方面的相关法规依旧是空白,法律失去了其威慑力,助涨了动物防疫中违法行为的发生,有的人就为了个人利益,利用法律漏洞逃避动物防疫,不仅给执法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让不健康的肉类流入市场,更是给人们安全造成了隐患。

2.动物防疫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防疫设备落后

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应地防疫设备也应该随之更新。但是我们调研发现,一些地区的防疫设施简陋,设备老化。而且在一些地区,竟然出现有的防疫设备多年老化失修,没法工作的现象。

由于畜禽有一定的自然死亡率,死掉动物的尸体如果得不到及时且科学的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同时后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虽然对这类情况有一定的应对措施,但是我国的动物防疫还在发展阶段,具体的隔离,封锁,消毒等基本设施设置仍旧不够到位,面对突发的情况很难有效的解决问题,导致问题进一步蔓延加深,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延缓了问题的解决。

3.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水平低

由于我国农村环境较差,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加入到基层防疫工作当中,导致基层防疫人才的断层,呈现防疫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现在,我国的许多的动物防疫工作人员都没有进行比较专业化的教育,对于疾病的发生机理等缺少理解,造成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对比较低下。动物防疫的工作人员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对于防疫工作进行的程序和相关着重点不是很明确,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按照规定标准完成工作,或者说是无法规范的完成动物防疫的工作。

4.防疫工作报酬低

由于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差,而且防疫工作的工作量比较大,但是在大量工作之后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在现如今的物价条件下,可谓是捉襟见肘。同时,防疫人员的工资上涨水平比较低,且工资发放时间不够确定,造成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严重不足,造成许多的从业人员开始转行。

三、针对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加强普法宣传

法律法规想要更好地顺利进行实施,就必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对其进行了解。在现如今情况下,各种法律法规日益增多,可谓是条款繁复。对于动物防疫法律的宣传可以借鉴其他法律宣传的措施以及方式,更好地进行宣传。

2.完善法规体系

社会在不断变革,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当进行不断的更新。对于动物防疫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应当及时,并增加其可操作性。各个地方的动物管理部门也应当及时的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法律法规,并将具体的操作进行规范,及时的完善法律法规。

3.增加对防检工作的投入

一些地区的设备简陋,年久老化不能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组织相关专家做定期的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并对基层人员做定期的技能培训,教会他们怎么维护和维修设备,这样一来省去了大部分的力量。做到设备有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设备陈旧及时更换。

4.强化技术培训,提高防疫员综合素质

为了刚好的进行动物防疫工作,我们需要加强养殖户以及防疫人员的动物防疫意识,并提高动物防疫技术。为此,各级政府可以建设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对防疫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最大程度的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控制疫病的流行,减少因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养殖户的切身利益。

5.规范操作管理,提高体系运作效益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疾病层出不穷,动物的疫病也同样如此,对于动物防疫工作而言,形式越加的复杂以及严峻。对此,我们就需要培养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管理规范的队伍进行防疫工作。因此,应当把动物防疫机构体系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进行,以便用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而提高防疫体系的运作效益。

6.做好检疫工作

通过做好动物疾病的检疫工作来促进防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动物疾病的检疫工作是疾病控制的源头。在检疫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来进行,检疫工作要做到积极、及时。尤其是在动物出栏后,出售前,应该严格进行检疫,确保动物质量合格。作为检疫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好平时的检疫工作,进行抽查或者是不定期的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违规问题要进行严格的查处。检疫工作不仅要针对饲养环节,对于在运输或者屠宰过程中的问题也要严格控制。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分析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切实解决好动物防疫工作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健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高旌伸,李永峰,安玉玲,杨军瑞.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动物防疫工作[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年11期,111-112页

篇5

队伍老化,思想不稳基层兽医站建站初期人员多是由民间游医组成,现大多数已退休,由其子女顶替,他们中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居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能力有限。畜牧兽医的大中专毕业生因乡镇兽医站收入无保障,社会地位低下而望而却步。为了维系现有防疫工作的开展,兽医站只能留任文化程度低的员工。目前的防疫队伍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50%,与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严重不适。由于评价机制不健全,考核机制松散,没有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利益诱导机制与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地位低、待遇差、工作辛苦,防疫人员纷纷转行、“下海”、“跳农门”,队伍很不稳定。检疫装备简陋,影响动物检疫工作由于对基层检疫站的投入资金不多,导致基层设施较差,无法适应当前动物检疫工作的需要,甚至有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在多次的机构改革中被排卖或转让,根本就没有乡镇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基层防疫人员装备简单,冷藏和防护设备都无法配备。乡级站缺乏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遇突发动物防疫案件或重大疫情,很难做到及时、准确掌握信息,迅速上报疫情,快速作出诊断,采取果断措施控制扑灭疫情。

健全动物防疫机构,稳定防疫队伍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为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在机构建设中要合理界定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职责和任务,突出动物防疫和科技推广工作,统筹考虑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人员编制,特别要充实县、乡两级防疫力量;采取切实措施,稳定专业人才,实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制度,保证省、州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县级站不低于90%,乡级站保证100%。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针对我市动物防疫队伍的现状,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动物防疫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1)材和培训师资。按农业部编写的动物防疫员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师资。由县(市、区)统一组织的方式对动物防疫员在每年春秋两次集中防疫工作前进行两次集中培训。(2)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组织年龄较小、有兽医知识和技能的防疫员举办专业学习班,使其获得专业技术文凭。(3)外聘大中院校的教授及行业知名专家集中时间进行培训。对于从事畜牧、防疫、检疫、兽药执法以及兽医诊疗等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加强法律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要结合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追踪国内外最新的疫病防治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集中培训和针对性指导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促进动物检疫工作发展。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将动物防疫考核结果记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能有效督促政府对动物防疫的重视程度,投资相应的人力和物力,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前的动物防疫考核都是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政府很少参与,考核结果也不影响对政府政绩的评价,根本不能吸引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关心,极大地制约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2.4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建立科学、稳定、合理的财政保障机制是顺利开展物检疫工作的最基本的保障。将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的工作经费及村级防疫员的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用于乡村级防疫员的工资(依地区而定工资标准)、培训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立和购置。基层防疫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回报性工程,各级政府部门要权衡利弊,尽早行动起来,因为它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作者:梁小萍张杰平工作单位:广西凭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篇6

[关键词] 基层动物 防疫工作 监管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242-01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过程中,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逐渐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效率,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问题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曼来镇处于低纬度高原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春季干燥的特征,导致在基层动物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病害现象。虽然该区域的动物防疫工作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动物卫生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的对执法人员进行监管,导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难以规范。同时,相关部门不能对执法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也无法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导致执法力度难以达到相关标准。另外,基层动物防疫没有良好的宣传法律法规,不能提高基层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导致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1]。

其次,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当前,部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部门还没有建设完善的监督体系,无法更好的对其进行监管。同时,在禽畜产地检疫过程中,相关部门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检疫,难以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另外,在屠宰与运输过程中,还没有制定完善的检疫制度,难以达到良好的检疫效果。

再次,违法打击力度不足。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期间,相关部门不能更好的打击违法行为,难以对违法人员进行整治,导致在实际工作期间,难以发挥自身的执法作用。

最后,投入产品监管力度不足。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过程中,相关部门不能对投入产品进行监管,无论是饲料生产、兽药生产,还是畜产品质量,都不能达到一定的监管效果,难以提高其监管效率与工作质量[2]。

2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措施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保证可以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效率与质量。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2.1 建设高素质执法人才队伍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部门在建设高素质执法人才队伍的时候,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加强对人员的管理。监管部门要重视动物卫生监督、检疫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一旦发现有不敬业的工作人员,就要对其进行罢职处理。同时,要建立执法人员档案,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建设廉洁、高效的人才队伍,减少违法违规、的现象[3]。

其次,重视培训工作。在执法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要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进而发挥自身执法作用。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得执法人员可以提高执法工作效率。

最后,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宣传工作,吸引更多执法、监管人才,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队伍的工作质量。

2.2 提高防疫监管工作质量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期间,必须要提高监管工作质量。首先,创新防疫监管工作体系,明确防疫监管工作职责,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工作质量。其次,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工作,一方面,可以建立畜禽产地申报网络,为其提供便利的检疫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在畜禽产地中安排专门的负责人,使得畜禽产地检疫监管工作质量有所提升。再次,规范运输检疫工作体系。对于外来人员与畜禽而言,相关监管人员就要对其进行备案处理,提高基层动物畜禽运输检疫工作效率。最后,严格开展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屠宰流程,提高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个定点屠宰场的监管,及时发现屠宰场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另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部门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信息平台,在全面监管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接受公众的意见与检疫,并且改善自身工作系统,提高基层动物防疫监管工作质量[4]。

2.3 严格打击违法行为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中,经常会出F违法乱纪行为,影响着基层动物的安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完善的措施打击违法行为,提高其执法力度与执法效率。首先,要严格整治违法行为,对于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惩罚,保证可以提高其执法效率。其次,要积极创新执法方式,逐渐优化执法体系。再次,严格规范违法行为,建设完善的执法行为规范方案,维护基层人民的合法权益。最后,提高执法能力,优化执法机制。

2.4 制定完善的投入品监管制度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过程中,相关监管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可以提高投入品监管工作效率。首先,要加强对饲料生产经营的管理,提高饲料生产经营工作监管力度。其次,要重视兽药生产经营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避免出现影响其发展的问题。再次,监管部门必须要重视畜产品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避免在畜产品中添加“瘦肉精”等,提高畜产品质量。

结语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逐渐创新监管方式与执法措施,提高监管工作质量。同时,还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进而增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监管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松,陈海辉.进一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监管工作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3(4):204-205.

[2]武景云,张丽芳.如何做好乡镇基层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J].科技信息,2012(8):436.

篇7

近年来,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这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如何完善与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动物防疫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肤浅的看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年来,还有部份地方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还未建立健全,成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村级防疫工作条件差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难于保证常年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群众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动配合性差. 由于我市地处西部山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不按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

1.3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华蓥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其他乡镇畜牧站的办公条件也很差,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而且是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动物防疫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标。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2.2 建立完善机制。各地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逐步健全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切实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站业务能力。

2.3 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2.4 搞好防疫监管。要继续采取“五强制” (强制免疫、强制隔离、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检疫) 措施,切实加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各级政府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篇8

1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动物防疫技术人员短缺

基层动物防疫依靠专业的防御技术人员,当前基层动物防疫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同时出现防疫技术人员年龄过大,理念落后以及专业知识能力守旧的问题,动物防疫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低下,导致动物防疫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地满足,无法支撑实际的防疫工作。另外,基层动物防疫技术人员的待遇低下,导致自身的生活水平低下,人员流失严重,从而导致基层防疫工作不能够顺利进行。

1.2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不健全

动物屠宰场是需要分类管理的,但是基层的屠宰场类别不全,导致无法对其进行集中的检疫。此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所使用的监督设施和设备相对落后,加之监督经费不足,致使监督执法工作无法深入进行。动物检疫申报点的建设也是影响基层动物防疫的重要因素,申报点的标准化水平低下,由于建设经费的短缺,导致检疫申报点建设停滞。

1.3基层动物防疫专项工作经费不足

动物防疫工作的展开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政府经费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动物防疫工作近些年的变化,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防疫工作任务加重,进而会增加防疫工作的经费支出。按照原来的动物防疫专项经费的标准而言,会出现专项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实际工作难以开展。

1.4防疫工作相互分割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区域、部门之间的合作。上下级之间,基层工作站与乡镇政府及工作部门之间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在当前基层防疫中,乡镇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与防疫站之间联系不够密切。

2基层动物防疫解决路径

2.1加强基层防疫队伍的建设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注重人员的学历,要大力增加高学历人才参与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增强防疫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注重队伍的专业基础知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依靠专业的防疫知识以及技术来实现。增强对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引入,当前乡镇的工作站人员过少,同时承担着防疫、配种、监督、养殖等多项任务,对于本地的防疫工作出现懈怠的情况,队伍建设应该积极扩充人员数量,提高质量。

2.2监督检查工作要有效开展并确保高质量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需要成立防疫工作领导督查组,小组成员可以由业务主管部门来成立,小组是集指导、监督等综合性工作为一体的,需要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深入各级工作站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帮助工作站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全面地帮助防疫工作站进行整改。对于各级动物检疫点的工作制度要帮助健全,积极开展检查防疫工作。同时要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会同其他部门开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地检疫。

2.3多渠道筹措动物防疫资金,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政府财政部门在动物防疫专项工作上要给予大力支持,通过财经预算的专项拨款,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动物防疫物资购置后要及时、足额地分发到各级防疫工作站,确保每个防疫工作站的工作能够得到物质的支撑。同时在培训费用、补偿标准以及物料准备上做好经济保障。

2.4加强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合作

篇9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活动。

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生皮、原毛、、胚胎、种蛋以及未经加工的胴体、脂、脏器、血液、绒、骨、角、头、蹄等。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四条动物屠宰,依照本法对其胴体、头、蹄和内脏实施检疫、监督。

经检疫合格作为食品的,其卫生检验、监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办理。

第五条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六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

军队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军队现役动物及军队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

第八条国家鼓励、支持动物防疫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动物防疫的科学知识,提高动物防疫水平。

第九条在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科学研究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动物疫病的预防

第十条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类疫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

(二)二类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三类疫病的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并公布。

第十一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国家动物疫病预防规划。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内外动物疫情和保护养殖业生产及人体健康的需要,及时规定并公布动物疫病预防办法。

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并公布。

实施强制免疫以外的动物疫病预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国家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和扑灭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

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所需的药品、生物制品和有关物资,应当有适量的储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三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动物疫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免疫计划。

乡、民族乡、镇的动物防疫组织应当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组织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第十四条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预防工作,并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监督。

第十五条动物饲养场应当及时扑灭动物疫病。种畜、种禽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健康合格标准。

第十六条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

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的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必须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第十七条保存、使用、运输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应当遵守国家规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因科研、教学、防疫等特殊需要,运输动物病料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运输。从事动物疫病科学研究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实验动物严格管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第十八条禁止经营下列动物、动物产品:

(一)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

(二)疫区内易感染的;

(三)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

(四)染疫的;

(五)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六)其他不符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规定的。

第三章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第十九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患有疫病或者疑似疫病的动物,都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迅速采取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第二十一条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源,及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将疫情等情况逐级上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并通报毗邻地区。

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和疑似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封锁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

第二十二条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

第二十三条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和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第二十四条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动物疫病预防计划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第二十五条二类、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依照本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为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可以派人参加当地依法设立的现有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必要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临时性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第二十七条发生人畜共患疫病时,有关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与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互相通报疫情。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扑灭措施。

第二十八条疫区内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作出的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发生动物疫情时,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部门应当优先运送控制、扑灭疫情的人员和有关物资,电信部门应当及时传递动物疫情报告。

第四章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三十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行业标准、检疫管理办法和检疫对象,依法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

第三十一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设动物检疫员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动物检疫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具体资格条件和资格证书颁发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动物检疫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动物检疫员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实施检疫。动物检疫员应当按照检疫规程实施检疫,并对检疫结果负责。

第三十二条国家对生猪等动物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本行政区域内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动物种类和区域范围;具体屠宰场(点)由市(包括不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研究确定。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屠宰场(点)屠宰的动物实行检疫并加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使用的验讫印章。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商品流通行政管理部门协商确定范围内的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的屠宰检疫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办理,并依法进行监督。

第三十三条农民个人自宰自用生猪等动物的检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进行检疫,按照国务院财政、物价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收取检疫费用,不得加收其他费用,也不得重复收费。

第三十五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第三十六条国内异地引进种用动物及其、胚胎、种蛋的,应当先到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并须检疫合格。

第三十七条人工捕获的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野生动物,须经捕获地或者接收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方可出售和运输。

第三十八条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证明,动物产品同时加盖或者加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使用的验讫标志。

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货主在动物检疫员监督下作防疫消毒和其他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

第三十九条动物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动物产品凭检疫证明、验讫标志出售和运输。

第四十条检疫证明不得转让、涂改、伪造。

检疫证明的格式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五章动物防疫监督

第四十一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督。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执行监测、监督任务时,可以对动物、动物产品采样、留验、抽检,对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补检或者重检,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和染疫的动物产品进行隔离、封存和处理。

第四十二条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托运人必须提供检疫证明方可托运;承运人必须凭检疫证明方可承运。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有权对动物、动物产品运输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应当出示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配合。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人员进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四十四条动物饲养场所、贮存场所、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其他定点屠宰场(点)和动物产品冷藏场所的工程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

第四十五条动物饲养场、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和其他定点屠宰场(点)等单位,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取得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动物诊疗许可证。

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代作处理,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一)对饲养、经营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计划和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和消毒的;

(二)对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清洗消毒的;

(三)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的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的。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法第十七条规定,保存、使用、运输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或者运输动物病料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经营下列动物、动物产品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停止经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收回已售出的动物、动物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和未售出的动物、动物产品;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一)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

(二)疫区内易感染的;

(三)依法应当检疫而检疫不合格的;

(四)染疫的;

(五)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六)其他不符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规定的。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对未售出的动物、动物产品,依法补检,并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办理。

第五十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不执行凭检疫证明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规定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对托运人和承运人分别处以运输费用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转让、涂改、伪造检疫证明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没收违法所得,收缴检疫证明;转让、涂改检疫证明的,并处*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超过5000元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伪造检疫证明的,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超过3万元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动物防疫条件不符合规定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单位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并处*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逃避检疫,引起重大动物疫情,致使养殖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动物检疫员违反本法规定,对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检疫证明、加盖验讫印章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记过或者撤销动物检疫员资格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的处分。因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给有关当事人造成损害的,由动物检疫员所在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人员,,,隐瞒和延误疫情报告,伪造检疫结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七条阻碍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篇10

【关键词】动物防疫体系;监测网络;养殖小区

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从养殖业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应建立长效的动物防疫机制,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加强对饲养环节的管理,建立高效的动物防控体制。不仅从根本上消除动物疫情,防止人畜共患病,减少风险,而且对促进养殖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保证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动物防疫体系的现状、问题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总量明显增加,养殖密度也不断增大,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产品流通半径不断扩大,动物疫情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养殖业的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仍以传统的散养模式为主,如家禽的规模化养殖约占40%,猪的规模化养殖只占25%,而牛羊占的规模化养殖比例则更低。混放混养等传统养殖方式仍普遍存在,在很多地区,把鸡、鸭、鹅等多种禽类混养,增大了疫病感染的可能性。动物防疫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动物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风险观念淡薄。防疫措施程度比较低,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很少打疫苗,一旦发现疫病,就很难查清源头,加大了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提高养殖收益,使用抗生素、生长激素来提高产出率,导致动物抗击疫病的能力差。其次,防疫人员编制短缺。养殖数量的剧增使基层防疫、检测、检疫工作繁重,特别是散养的农户多,一个防疫员要负责很多工作,走村串户,注射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基层防疫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年龄偏大,特别是受编制、经费的影响限制,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待遇不高,而且缺少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再次,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缺少基础设施和装备。基层防疫站的设备陈旧老化,村级防疫工作条件差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防疫、检测、检验设备及冷藏设备缺少,如有些疫苗需要冷藏,但是缺少相关冷链设备,这些制约着常年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议

县、乡、村三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是动物防控体制的主力军,其设备、人员配备直接影响动物疫病防控结果。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基层防疫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对各种动物疫情的预报、快速诊断、监测,是动物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构建有效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1.增加对农村防疫的投入力度,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基层防疫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把乡、镇、村动物防疫站的经费纳入到县级财政预算中,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保障日常运转经费,切实增强免疫服务能力,提高落实村级防疫人员的补助经费,改善工作条件。

2.加快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培养养殖农户的防疫观念,形成以预防为主的饲养管理模式,加速传统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化养殖方式的转变,推广养殖小区和养殖示范区,积极培育健康养殖方式。基层防疫站应帮助养殖农户制定合理的养殖方式,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

3.加强基层防疫队伍的建设。基层防疫队伍的建设是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对保证动物安全和畜禽质量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乡镇防疫队伍中。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选拔村级防疫员,保证每个村配备一个基层防疫员,大村要配备两个防疫员。加强对基层防疫人员法律法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使防疫员掌握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隔离、疫病样本采集等专业知识,了解流行病学的特点,会使用新技术、新设备,采取多种形式加速推广应用动物防疫科技措施,进一步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4.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把防疫设备、设施的建设重点放在建立基层防疫站,为乡镇、村配备专用工作场所,如建立防疫站和村防疫服务室,配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专用快速的检验、检疫设备,治疗设备及冷藏设备来保证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强化动物强制免疫,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全面强制免疫。

5.健全农村疫情监测网络,强化应急管理。加强养殖农户的防疫意识。做好养殖户日常的饲养环节的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是做好防疫工作的基本前提,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防疫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加强对养殖农户相关知识的培训,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基层防疫人员要指导养殖场、农户做好养殖防疫管理,要建立防疫档案,及时准确记录动物的免疫、用药、消毒、诊疗等情况。健全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

6.进一步完善防疫工作责任制,加强检疫监督工作。把强制免疫任务落实到每个村、每个养殖场、每个养殖户,每个行政村配备一个防疫员,做到每个养殖户都有专人负责。建立目标责任制,做到动物疫情的早发现、快速诊断、严格化处理。把动物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检疫监督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对动物检疫、防疫证、免疫标识的管理力度,对于没有动物防疫证和标识的畜禽不得出场、对无动物防疫证和动物标识的畜禽不得屠宰,以有效防止各种动物疫病的传播,建立畜禽市场的准入制度,确保动物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消费全过程的食品安全。

三、结论

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关系到家畜业持续健康发展、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了使动物防疫能适应家畜养殖发展的新形势,要不断加强科学研究,采用先进的防控技术和监测手段,有效防控各种动物疫病,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琳,刘新平.对新形势下我国动物防疫管理的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2007(12).

[2]张振岚,冯伟强,吕宗德,刘永.南京市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网络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畜牧与兽医,2005(07).

[3]陶建平,吴斌,杨园园,阎振宇.公共风险危机下的动物疫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J].湖北农业科学,2009(02).

篇11

1学法、懂法、执法是村防疫员必备的政治素质

动物防检疫工作是有法可依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够熟练、准确地掌握运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就不能正确解决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思想工作就说不到点子上,说出的话就没有份量,工作就开展不好。学好,用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规章制度,深刻领会其内涵,熟悉、掌握与其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的文件精神,同时,还要及时学习和掌握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等修订条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甘肃省动物防疫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2掌握畜牧兽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是村防疫员必备的业务技术素质

动物疫苗是一种特殊的专控生物制品,其生产、经营、保管、使用都是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生物制品是用于动物某种疫病的提前预防接种,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如兽医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兽医临床诊断等基础知识,村防疫员必须掌握,这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条件。动物防疫是一个不断认识疫病、抗击疫病的过程,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练,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适应动物防疫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进入市场,对村防疫员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病设防,定期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尤其是畜牧兽医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各乡镇防疫每季度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系统、全面的学习动物疫病防治知识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本行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防疫行为,及时更新新疫病、新疫情、防疫新理念和新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其分析、判断形势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只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长识,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3坚持原则、真实、公正是村防疫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村防疫员同时又是实施动物产地检疫的协检员。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法律、规章要求的,具有强制性,同时又有严格的畜禽产地检疫规范标准。所以村协检员在实施动物产地检疫的过程中,要求坚持原则,要求真实公正。工作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是村防疫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村协检员的执法威信和形象。

4强化服务意识、工作上进是村防疫员必备的思想素质

篇12

[关键词] 动物防疫 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176-01

动物防疫是为了预防、控制、消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动物防疫的预防的主要措施主要是通过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驱虫、疫病监测,及对动物生存环境进行消毒、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治。动物防疫的控制措施是对发生疫情的地区进行隔离、消毒、淘汰,防治疫情扩散,逐步净化,最后消除疫病。消灭疫情主要是指在发生重大严重的疫情时,紧急采取的隔离、销毁、消毒等处理,对疫情今早处理,迅速采取措施,严格处理,尽量把疫情控制在小范围内,使疫情造成得损失减小到最低。

一、防疫工作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养殖业历史悠久,但由于受地形、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业仍然不能形成集约化、大规模的养殖。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使得防疫工作展开困难,在预防、控制、消灭等过程也不好控制,无法达到100%的防疫。由于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养殖,先进的设备、知识及器械缺乏,动物的防疫工作往往被人们忽视。我国的散养模式基本上集中在农村,人畜混居、多种禽畜混养,除了影响环境卫生外,还会导致疫病传染,人们对疫病的认识能力弱,防疫水平低,会阻碍对疫病的控制,扩大传播范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另外,由于我国的防疫工作不够完善,畜牧业的养殖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一些企业只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导致了环境污染,对动物造成不良影响,使动物免疫力下降,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防御,大量的排泄物和动物尸体随意堆放,使微生物细菌四处传播,导致了疫情的发生。

二、防疫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还是少数,大多数农村动物养殖户由于知识水平低,缺乏科学的指导,对动物防疫的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看待动物的疫情;没有科学的规划,没有考虑规模养殖厂的位置,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没有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排泄物的堆放不合理,使细菌滋生,产生疫情;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

2.动物防疫队伍落后,技术水平跟不上,基础设施落后,活动经费短缺。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福利低,很难招揽和留住人才,基层服务人员老化,技术水平跟不上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行政措施不到位,国家投入有限,基础设施不能及时更新,条件简陋,无法保证重大疫情的防治工作的需要,财政的防疫经费不能及时落实,只有部分乡镇防疫站能维持基本运转。

3.没有健全的防疫体系,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防疫意识较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疫病知识了解少,预防工作不到位;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发现控制疫病,使疫情扩大,对发现的疫情处理的不够彻底,有残留,使疫情反复发作;在消灭疫情时,由于缺乏先进的设备,处理疫情较慢,不彻底,扩大化。

4.检疫程序不规范,没有先进的检疫技术,检疫程序不严格,检疫面积不宽泛。由于缺乏经费,没有先进的技术,免疫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面;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不足,有些地方的检疫工作散漫,不能按规定严格执行;在固定的免疫季节防疫过后,没有继续调查分析免疫的结果,没有对动物群体的免疫率进行分析和预测,只是执行上面分配下来的免疫工作,很难做到因病防疫。

5.宣传的力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不能充分了解动物防疫,对动物防疫的认识不强,不能科学、合理的养殖。

三、解决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措施

1.科学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大规模,集中的养殖,可以引进先的技术,科学合理的布局,符合动物防治的要求,加强养殖场的监督与管理,使预防和控制更加科学合理,让疫情的得到很好的控制。

2.加大经费的投入,政策的支持,使防疫工作人员的技术、理念及时更新,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改善基层防疫机构的工作条件,更新基础设施,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3.健全防疫体系,规范检疫程序。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健全防疫的预防、控制、消灭工作,使疫情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范围,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严格检疫程序,检疫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监督检疫工作,克服困难,以确保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疫知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基层机构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对防疫知识进行普及,使人们认识、了解科学化养殖的知识。

四、结语

动物防治不仅是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还是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动物防疫的普及关系到人与动物的健康发展,保证动物防疫的实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许小成 周昌庭.动物防疫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08,22(09) :125.

[2] 李坚强 李长存.当前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1) : 67-68.

[3] 姜顺传.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7(07) :45.

[4] 倪雪美.高原牧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09,11(01) :79.

篇13

2005年改革前,金堂县兽医管理部门为畜牧食品局,是县政府下属的二级局。下设畜牧站、兽医站、检疫站、饲料工业站4个局属事业站、2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局机关事业站在编在岗人员150人,乡镇站事业人员289人。县局属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县财政解决。乡镇站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财、物“三权”归县局管理,承担所在乡镇畜牧发展、防疫、检疫、兽药饲料管理工作,经费保障主要依靠防检收费、服务收入。乡镇站收取防检费的34%上交县局使用,用于解决局属事业站工作经费不足部分。收取防检费的66%归乡镇站使用,用于解决乡镇站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等开支。随着国家取消收取动物防疫费,下调检疫收费标准的政策落实,依靠检疫收费保障乡镇站经费运转的体制被打破。全县的动物防检费收入由过去300多万元下降到150万元左右,导致乡镇站工资发不起、养老保险缴不起、职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出现了乡镇站职工轻防疫、重诊疗、搞兽药饲料经营等被动工作局面。由于诸多历史原因,乡镇站人员进站关系复杂、“三定”工作又未落实、大部分人员没有编制,要把这一部分人员全部纳入县财政解决相当困难,因此乡镇站这部分人员的生存问题面临抉择,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县政府下决心进行了畜牧系统乡镇站改革。

2.2005年改革后到2011年之间兽医管理体制的情况

2005年的改革,主要是针对乡镇站。县上撤销了畜牧食品局,成立县级兽医管理部门畜牧食品产业推进办公室,属县政府二级局。下设畜牧站、兽医站、检疫站、奶管站和饲料工作站。撤销21个建制乡镇畜牧兽医站,按区域成立了9个片区畜牧防疫检疫站,“三权”归县管理,下派县级事业站人员和划转原乡镇站招聘干部大中专生到片区站工作,核定编制50人,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承担县级事业站职责职能的延伸。对原乡镇站未纳入财政编制人员进行了分流清退,由财政借出300万元对分流清退人员一次性买断工龄给予补偿,对原乡镇站房屋财产进行公开拍卖变现偿还财政借支。这次改革共分流乡镇站人员289人,一部分人员有财政编制进入了片区站工作,一部分人自愿加入了新组建的乡镇兽医院团体组织,从事村防疫、诊疗、兽药饲料经营业务工作,一部分的人选择重新就业。这次改革是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彻底解决了乡镇站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业务分离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乡镇站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员问题,乡镇站的包袱少了,人员经费又纳入了财政。新的乡镇片区站运转6年来,切实承担起了公益性职能,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益大幅度提高,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成效明显。

3.2011年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管理后的情况

3.1机构人员编制2011年,金堂县进行大部门机构改革,畜牧局、农业局、农机局合并组建成一个大部门县农村发展局,负责农业、畜牧、农机管理职能,属县政府一级局,为正科级单位,内设兽医管理机构3个。局机关设畜牧兽医科,局机关公务员编制。局事业站所设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为全民事业单位,定编32人;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参公事业单位,定编151人。下设21个乡镇农业产业综合服务站派出机构,属全民事业单位。乡镇设村(社区)级动物防疫员,属非全日制用工,按全县现有自然村(社区)设221名。

3.2机构人员管理县级兽医管理机构的人、财、物“三权”统一由农村发展局管理。乡镇农业产业综合服务站人员编制和业务由农村发展局管理,人、财、物“三权”下放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由村上聘用,乡镇和村(社区)管理。

3.3运行机制

3.3.1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县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由原畜牧站、兽医站、奶管站整合而成,负责全县畜牧业生产指导、畜牧统计、结构调整、标准规模化基地建设、畜牧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预防、监测、控制、扑灭工作。全县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指标与乡镇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县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负责组织安排实施,承担疫苗的供给保障、防疫技术指导、过程监督、检查考核,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协调,乡镇农业产业综合站安排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具体实施。

3.3.2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所由原检疫站人员和重新参加考试进入的参公人员组成,负责全县动物检疫、动物卫生执法、瘦肉精监管工作。全县有21个动物卫生监督分所,28个动物检疫申报点,6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屠宰检疫由官方兽医和官方兽医助理实施,每个屠宰场派驻2到3名官方兽医或官方兽医助理,承担全县26万头生猪的屠宰检疫,产地检疫由监督分所官方兽医负责实施,承担全县120万头(只)的畜禽检疫。

3.3.3乡镇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工作乡镇农业产业综合服务站挂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牌子,负责畜牧发展、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官方兽医负责做好辖区内动物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乡镇站由乡镇政府管理与考核。

3.3.4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全县农村散养户养殖的动物实行春秋两季普防,由动物防疫员逐村逐户进行防疫。日常的农村散养户养殖补栏由动物防疫员查漏补免。规模养殖户的防疫由业主聘请的驻场兽医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4.2011年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管理与2005年改革相比存在的问题

4.1乡镇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困难兽医管理体制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成了大农业基层推广机构,既要承担畜牧、农业、农机职能,又要承担乡镇政府事务性工作,整合后人员偏少,一般乡镇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人员1到2名,有的乡镇没有专职人员。乡镇农业综合站实行“三权”归乡镇政府管理后,工作重心转移给业务部门的工作开展带来困难。

4.2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改革后现行兽医管理机构的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发生了变化。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纳入参公单位管理,其人员都参照了公务员管理与考核,工资和绩效全部由县财政预算解决。而畜牧产业和动物防疫预防控制站及乡镇农业综合站纳入全民事业单位管理,其人员按事业人员管理与考核,工资和部分绩效由县财政解决,其他支出依靠检疫收费和技术服务自筹解决。目前县财政只解决了部分动物防疫劳务费,对于村防疫员的费用,县财政只解决每年每人定额补助的1200元和春秋两季防疫按实际每针次计算的少量的劳务费。因此,县乡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管、瘦肉精检测和无害化处理等经费都存在大量的缺口,需要县财政解决。

4.3人员混岗使用严重县乡两级兽医管理机构在设置上存在人员身份不同,在人员资金配套上县财政又实行了区别对待,造成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存在在编不在岗、在岗又不在编的人员使用问题,出现了做业务的不懂业务、执法的不具有执法身份的怪现象。人员混岗使用,造成队伍不稳定、工作不连续、业务水平难提高。

4.4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低、人员老化全县221名村防疫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情况。绝大部分人员是过去一直从事乡村治疗的老兽医。由于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年轻人不愿意干,出现了村防疫员青黄不接的现状。

5.县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管理后的思考

5.1切实加强县乡兽医管理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5.1.1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将依法承担的公益性管理职能细化,避免职责不清。

5.1.2理顺管理体制,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方式,县兽医管理机构负责县乡人员、经费和业务的统一管理和目标考核,负责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

5.1.3科学设置岗位,按照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关于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97号)及人事制度改革有关规定科学设置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在编制上配备足,人员一律实行竞聘上岗,严禁人员混岗使用。

5.1.4强化培训教育,建立和完善县乡兽医管理机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培养教育管理,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提高其管理服务能力。

5.1.5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县乡兽医管理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运行管理制度,促进兽医管理机构运转高效、服务优良、管理规范,探索以质定酬的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绩效等确定工资报酬,调动动物防疫机构人员工作积极性。

5.2培育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完善和强化公益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为主体的兽医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社会化服务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市场化管理的要求,农民自愿加入社会化组织购买服务,由社会化组织提供畜牧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比如疫苗的注射、疫病的治疗、猪种的提供、饲料的统一供给和畜产品的销售等。不断培育和壮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既丰富和完善了兽医服务体系,又解决了农村散养户养殖动物防疫存在的诸多困难。支持和鼓励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兽医管理部门在项目资金上要给予配套,积极主动参与兽医社会化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使兽医社会化组织成为一支与市场接轨的新型社会化服务队伍,与国家公益性兽医服务体系队伍并驾齐驱,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服务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5.3动物防疫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动物防疫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人员、村防人员的待遇。政府应该按照这一规定,把动物防疫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检疫费收取由县财政实行专款使用。

篇14

关键词 动物防疫 畜牧业 从业人员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成果喜人,稳步成为了现代农业中的中坚力量。但是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其中最为引人重视的当属危害畜禽健康的各类动物疫病。动物疫病是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威胁,不光影响畜牧业的安全生产,更严重的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既是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养殖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既是动物产品安全的需要,也是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是促进畜牧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既是养殖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事关农民的增收,以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一、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动物防疫是指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对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检验。近年来动物防疫工作的力度加大,但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安化山区养殖户比较零散,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

(一)养殖户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规模不大的养殖场,他们的管理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层次比较低,对于养殖业的知识所学不多,基本上停留在传统家养禽畜的经验上,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更是寥寥无几。

(二)疾病防疫观念不强。

部分养殖户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对动物疾病防控的观念不强,意识十分淡薄。很多时候都不按免疫程序来进行免疫,进入养殖区域不进行消毒,很多消毒的设施也没有摆放具体的消毒药品等,形同虚设。他们不知道从一开始就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病菌和寄生虫比较多。等到真正碰到动物疫病的时候,再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三)病急乱投医。

动物生病后,有的养殖户仅凭所谓的“个人经验”给动物用药,有的甚至看家里留存有什么药就胡乱给动物打一针或者吃一点。实在不行了才去找兽医,有的时候甚至找不同的兽医给同一生病的动物看病,根本没有办法取得一定疗效。还有的养殖户看哪头猪或者哪只鸡生病了,就只给它们看病,也没有分析是什么样的病症,是否是传染病等,更加没有想到其他的动物也有可能受到传染。到真正遇到疫病传染的时候,也没有及时有效的做好治疗措施。这种只重视个体不重视群体的行为也容易改养殖户带来比较大的损失。

(四)养殖场缺乏专职或兼职兽医人员。

很多养殖场都没有重视兽医这一块的工作,没有合理科学的防疫计划和保健计划。即便有兽医人员,有的也职业素养不高,技术水平有限。药品方面,有部分养殖场甚至只选择便宜的药物,而不注重疗效。甚至有的养殖人员没有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滥用抗生素等。

(五)对关键性疾病的净化意识不强,使疾病控制难度增大。

部分养殖场的免疫程序没有按照实际情况来设定,不合理且随意性比较大,遇到关键性疾病就无从下手了,导致损失较大。一些比较复杂的疫病“想把所有的病原体都消灭掉是很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在众多的疫情当中,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鸡新城疫都扮演了重要的脚色。实践证明,对关键性疾病进行净化的办法,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豍

二、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畜牧业是安化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占据全县农业生产的重要份额,为确保现代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要多举措并重,统筹兼顾,要努力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科学防疫水平,强化组织保障措施,培养一批优秀从业人员,确保安化县畜牧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生活水平。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

领导支持与参与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保证。安化县委、县政府对动物防疫高度重视,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的防控目标,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同时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位,将物资分配、人员管理、组织发动等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而上级组织负责组织督促。“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作风,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共同推进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深入展开。”豎

(二)加大对防疫工作的经费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层检疫工作难以展开跟技术的落后设备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建议政府部门将农村动物防疫经费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并根据防疫需要,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经费的投入力度,完善必要的检疫设施,“使产地检疫工作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轨道”。豏要逐渐改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动物检疫人员的装备,尤其是要装备快速检测设备等,逐步建立健全搞好动物检疫执法中所必须的交通、通讯、办案等设备设施,提高动物检疫队伍装备水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动物检疫工作,努力从源头上控制疫病的发生。同时应该要加大免疫副反应和无害化处理经费投入。更为重要的是要确保经费到位,专款专用,杜绝下拨费用胡乱使用的情况,从根本上改变基层站人员垫支业务费以及亏欠、空转等一系列状况,充分发挥基层站人员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

(三)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防控的意识。

动物检疫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展起来的,重要性并没有被深刻认识,导致违反《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违法经营、拒绝检疫、逃避检疫等现象发生,因此加强宣传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的任务。针对部分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动物防疫部门应利用能利用上的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养殖人员接受动物防疫的自觉性。同时通过宣传活动也可以指导从事饲养、屠宰、运输、加工、销售的单位和个人,自觉正确地开展动物防疫,提高自我防疫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宣传工作可以逐渐营造政府重视、 社会各界支持、 群众理解,有利于检疫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动物防疫机构建设。

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不能仅仅依靠上级政府政策的支持,要走政策扶持和自我发展相结合的路子,为检疫工作的顺利展开自己创造条件。要加快将乡镇畜牧兽医站站房建设好,人员配置要合理,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积极开展疫病防控工作。要确保动物防疫人员队伍稳定、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要努力将从业人员的待遇提高,使他们能够积极努力工作。同时要培养一批专业素养比较高的从业人员,他们是实施动物检疫工作的执行者,是开展工作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检疫的质量和水平。“一支合格、过硬的检疫监督队伍,是做好各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保障。”豐为保障产地检疫工作保质保量的进行,我们要不断的强化检疫队伍建设。同时对于那些违反相关规定、未作无害化处理及出售病死畜禽的情况要加大处罚力度。

(五)抓好动物疫情应急处置。

防疫前期工作做到位的话一般遇到情况就能及时处理,但是如果有疏漏导致动物疫情的发生,就必须要及时有效的进行补救,以免疫情进一步扩大,做好疫情的应急处置,是快速扑灭疫情的关键措施,所以建立一套应急处置的方案十分有必要。畜牧兽医部门要抓好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降低损失。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起保驾护航作用,而且能够促进农业发展、促使农民增收、带动农村致富,对整个经济大发展也起到很大程度的助力,乃至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

安化县近年来畜牧业发展速度可谓惊人,已经撑起了安化农业的半边天,这成果背后与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序展开不无关系,但是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比较艰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未雨绸缪,探讨更加行之有效的好措施,促进安化畜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化县乐安镇动物防疫站)

注释:

豍文利侠、张春庆.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畜牧兽医杂志,2013年第3期.

豎杨旭芹.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促现代畜牧业发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