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9 10:39: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离退休老年人;口腔健康;调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79-01
学校离退休老年人生理性老化及免疫机能减退,使口腔黏膜开始变薄和弹性不足,切忌刺激口腔局部,如过于尖锐的牙尖、牙齿残冠残根、不良修复体等,均可诱发口腔黏膜病,少数严重者甚至在黏膜上出现癌前病变。因此老年人应重视定期的口腔检查,减少对口腔局部的刺激,戒烟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黏膜抗病能力[1]。可以这样说,一个正常、健康的真牙比什么样的假牙都要珍贵。有条件的老年人应定期到口腔科检查一次,一方面可以早期得到治疗,另一方面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口腔保健。本文以某高校为例,首先收集了2011年8月――2013年8月离退休老年人2年的口腔健康调查数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了2011年8月――2013年8月120例离退休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调查数据,其中男76例,女64例,均在60岁以上。平均年龄68.7岁。其中60-69岁49例,占40.8%;70-79岁62例,占51.6%;80岁以上9例,占7.5%。
1.2 研究方法 通过对学校离退休老年人的口腔保健认知程度情况,主要包括牙齿美观的认知、不良习惯导致牙病的认知、牙病导致其他疾病的认知,对每个患者进行详细调查与记录,针对口腔保健正确方法,包括牙刷正确选择、正确刷牙方法、牙签和牙线正确使用,做了同样的调查分析。针对患者的口腔疾病,包括龋病、楔状缺损、牙周炎和其他相关疾病进行了详细诊断、治疗和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学校离退休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调查数据的搜集、整理与统计分析,进行卡方检验,P
2 调查结果
2.1 口腔保健认知程度调查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表1的数据表明,60-69岁患者的牙齿美观认知程度(75.5%),明显高于70-79岁和8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P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中老年人比例逐渐增高,老年口腔病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开展老年口腔疾病防治已成为口腔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主要口腔疾患是缺牙、龋病与牙周病,据有关调查资料报告,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的牙齿缺失发生率高达90.66%,留存牙患龋率占78.93%,然而我国口腔科医生少,治疗与修复能力很低,远远不能满足口腔病防治的需要[2]。
老年人的牙齿一般会变得颜色暗黄,缺乏光泽,磨耗严重而且易碎易裂。这是和人体老化以及牙齿的解剖组织特点密切相关的。如同人到老年骨骼会变得脆弱,一旦出现损伤自然修复机能也下降一样,人的牙齿也会出现老化,牙体硬组织中的有机物质和水分逐渐减少,质地变脆,颜色变暗,失去光泽,而且在长年的咀嚼运动中牙齿必然会出现磨耗。当较硬的牙釉质被完全磨耗后,牙齿的机械强度会大大降低,加之口内酸性物质的作用,磨耗进展的速度会很快。磨耗形成的尖陡的牙尖、锐利的边缘,也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折断劈裂或形成隐裂并导致牙髓病[3]。由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到牙颈部就逐渐变薄甚至完全没有,牙颈部的抗磨能力是较差的,长期的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很容易在牙颈部形成牙体硬组织的楔状缺损,严重者可以导致牙髓炎,甚至牙折断。牙齿邻接面的磨耗还会使牙齿彼此的接触关系变差,容易发生食物嵌塞,这不但使患者感觉很不舒服,而且也是导致和加重龋病、牙周病的重要因素之一[4]。
开展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应科学地进行老年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精确的资料,有计划地组织防治工作,在防治工作中更要深入地研究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地给予正确的诱导,对每位老年患者都应结合个体的全身健康状况与口腔条件热情、细心地给予恰当的治疗。这样不仅可以取得患者的合作与良好的疗效,更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5]。有关资料还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刷牙的人数也逐渐增加,他们认为残留少数牙齿,不刷牙也无所谓,不少老人牙面上有大量菌斑、软垢与牙石堆积,口臭明显,因此对老年人群的口腔卫生指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利用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老年口腔卫生保健的具体内容:①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综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消除一些不正确的旧观念,如“人老要掉牙”,指导老年人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适当补充氟化物,定期做口腔检查,注意饮食与营养、早诊断早治疗等。②改善膳食营养状态。大多数专家认为,老年人需要的热量、蛋白质比青少年少,但对钙、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需要量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应增加。因此,要严格限制各种甜食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合理安排膳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③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有条件的最好每3个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④修复口腔基本功能,由专业人员帮助完成牙周洁治、龋齿治疗,对缺失牙及时修复,减轻余留牙的咀嚼负担,恢复口腔的基本功能。本组资料显示,年龄稍小的学校离退休老年人在口腔保健认知上高于年龄稍长的学校离退休老年人,学校离退休老年人男性在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炎、龋病、楔状缺损及其他)方面与女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以健康教育的手段把口腔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老年群众之中,唤起老年人对维护自我口腔卫生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 徐洪权,赵文峰,陈增力,等.816名离休干部口腔健康调查初步报告[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9,7(3):154.
[2] 林丽婷,古文珍,冯荣梅,等.口腔专业护士在口腔健康调查中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9(19):1804-1805.
[3] 段志斌,马敏,董文亮,等.宁夏城市中老年人群牙体健康状况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0):1249-1252.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 社区; 中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78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67-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形成和不断深入。“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阐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它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它将影响健康的因素进一步扩大包括多种因素:环境因素、社会能够提供的保健设施、个体及群体的生活方式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决定了口腔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则是由社区医务人员主要承担的。
1 口腔健康教育[1]
健康教育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涵了医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美学等诸多学科,以教育方式增加大众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反复强化教育而加深保健知识的确知信深度,强调自觉自愿,提高自身保健行为和实践能力。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好的一切;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公众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它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寻求能够达到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指导人们如何能更健康的生活。口腔健康教育包涵于健康教育。WHO在1970年指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身做到维护口腔健康。采取教育手段如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促使人们自觉自愿的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确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口腔健康教育是让人们理解并认可接受各种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一种教育步骤。
2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危害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制定的口腔健康目标为:80岁老人,至少应保持20颗功能牙。根据国情,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2010年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保持20颗功能牙的人数百分率农村要达到60%,城市要达到80%。然而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较之其它人群尤为令人忧虑。无牙颌、牙根面龋、不健康的牙周及粘膜组织是中老年人主要的口腔问题。而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2]结果显示:乳牙龋均和患龋率为4.48%和76.55%;人群中6个区段均健康的人数很少,牙石检出率高达52%一94%。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岁中年人龋齿率为88.1%,65~74岁年龄段的老年人患龋率为98.4%,龋均为14.65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高。该段人群根龋患病率为63.6%,根龋龋均为2.74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低;所患根龋中,龋、补构成比分别为98.1%和1.9%。龋齿患病水平呈上升趋势。全国65岁~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为14.1%,城市低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中部地区最低。 各地近几年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也均显示出相似的结果[3-7]各地的中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均衡,其健康保健状况与当地的宣传教育、预防保健措施、经济发展等息息相关[8-11]。总体上,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具体表现:牙龈萎缩与牙周附着水平丧失明显,牙间隙增宽,牙根暴露是中老年人口腔组织变化的特征;与老化有关的主要组织问题是牙根面龋,无牙颌与不健康的牙周与黏膜组织。由于中老年人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功能障碍与残疾率较青壮年时期明显增高,所以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量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缺牙人数与缺失牙数均增高和增多。而当缺牙占全口牙的四分之一以上时,就会影响到口腔功能,特别是咀嚼功能,影响口腔功能也就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WHO对老年人的流行病调查报告指出,牙周疾病虽患病最多,但是重视程度最差.中老年人现在虽已认识到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危害性,但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及其与其他全身疾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却知之甚少。牙周病是引起中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更是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各种死亡率极高疾病的重要成因。老年人肺炎与牙周疾病;心脑血管病与牙周疾病;消化道疾病与牙周疾病;糖尿病与慢性牙周病[12]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已被医学界所证实,揭示了很多作用机制[13]-[16],但公众对此却缺乏一定的了解。
3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现状
调查研究[17-18]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匮乏,口腔健康信念差,口腔卫生行为错误率高。口腔健康教育停留在传统知识层面上,内容不全面,对龋病和牙周病病因的不了解,阻碍了老年人采取自我保健措施。同时,口腔疾病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其直接影响机体健康。仅有5.5%的老年人知道糖尿病和牙周病有密切关系。糖尿病会加重牙周病的病情,而牙周病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口腔疾病给全身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而绝大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还没有正确认识。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匮乏不但影响其口腔健康,还直接影响其慢性病的治疗,影响其全身健康。中老年人缺乏对牙齿脱落、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的了解,使得其无法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同时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信念的形成。向老年人讲授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帮助老年人确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是今后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关键。
4加大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健康的发展趋势
研究证实了[19-23]:广泛而深入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人群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来改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增进中老年人群对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改变观念 调整服务目标 在注重口腔常见病治疗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口腔预防的作用。治疗的得益人群相对我国的13亿人口而言,微乎其微,费工利微;但得益于预防的人群却可以成百上千的增加,而且一代人的认知行为的改变可以对他们的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层面而言,却是薄工利重。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教育应通过社区的口腔医务人员实施深入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各个阶层;而社区的口腔医务工作者也应转变观念,建立“大卫生”的新观念。从“以病人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人为中心”,从“个体为中心”转为“群体为中心”。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多来源于媒体的广告宣传,从健康教育讲座中获得知识的极少。由于媒体宣传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使得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模糊。维护老年口腔健康,做好老年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在社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针对性强的口腔健康教育,系统科学地向老年人讲解口腔健康知识,尤其应做好以下内容的健康教育:牙菌斑的相关知识,口腔疾病的病因及早期症状,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和口腔卫生行为。在社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探讨社会在进步,进行教育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1)改进方式强化社区行动,进入社区,建立口腔健康小组;
2)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法如利用就诊时的个别交谈;小型专题讨论会;利用教育媒介如挂图、声像资料或其他教科具进行讲授;举办讲座,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现场示范,让听者亲自练习加深理解并掌握具体的技能。
3)目标细化确保适宜措施针对特定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标;
4)联合团队的伙伴之力,建立档案、加强研究管理、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阶段性评估工作效果与成效,适时调整工作计划与进度。
5 总结
社区是中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中老年人是社区保健的重点人群,从中老年人特点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社区不同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中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以实现健康老龄化和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胡德渝.预防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1.
[3] 王薇,杨汴生,何健,钟娅,张丁.65岁~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07-609.
[4] 余哲,韩宁,范勇斌,邵东升.745例老年患者的口腔疾病调查[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7,5(3):146-147.
[5] 松,吴敏节,姜婷,吕亚林,方超,张伟.北京市城区1219名老年人咬合支持状况的调查[J].北京医学,2008,30(7):392-395.
[6] 范卫华,欧,章锦才,等.2005年广东省中老年人余留牙和无牙颌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167-170.
[7] 胡祥文,周仁,李萍,郑杰,等.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口腔医学,2007,27:162-163.
[8] 刘忠民,高文荣,单楚.延吉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吉林医学[J]. 2008,29(5):436-437.
[9] 丁林灿,卢友光,冯岩,苏柏华,林挺,赵爱梅. 福建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J].2004,38(1)83-85.
[10] 廖旭辉,林焕彩,卢展民,等.广东省中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状况[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14-315.
[11] 沈家平, 王林, 陈宁, 王一均, 陆平成.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J]. 疾病控制杂志2007,11(1):64-68.
[12] 程睿波,张颖,陶薇,等.辽宁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576-579.
[13] 刘萍.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情报,1990,20(8):35.
[14] 张代杰,赵先芝,杨学馨.糖尿病与牙周病临床相互关系得初步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0):571-574.
[15] 范丽凤,陆菊明,晋敏,等.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病变及其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4,21(11):31-33.
[16] 王勤涛.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相互关系[J].国外医学.口腔分册,2003,30(2):135-137.
[17]刘艺敏,朱炎,严浩军,刘洋,张海霞,李一凡.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25(5):428-430.
[18] 樊明月, 张惠琴, 郑磊.社区口腔门诊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8):559-560.
[19] Nowjack-Raymer RE,Gift HC:Knowledge of common of gumdisease[J].J dent Res 72:277,1993.
[20] Sintes J,Butler M,Richardson R,Lover J:Dental caries amongfirst-grade smdems in Oakland[J].J Dent Res,1993,72:279.
[21] Loupe M,Goodkind R Smith B,Clay D:An education to improving acceptancc of dentures by geriatric pafiens[J].J DentRes 66:326,1987.
[关键词] 老年人;口腔健康;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78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5-13-02
Research on the Oral Cavity Health and Behaviors of Elderly in Jiangshan City
ZHU Jianhua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han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Jiangshan 32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ral cavity health of elderly. Methods Compared the oral cavity health and behaviors between rural residents and urban residents. Results The percentages of caries,dental calculus,chisel teeth,periodontal disease and oral mucosal disease were lower in urban(P<0.05). The behaviors of urban residents were better than rural residents(P<0.05). Conclusion We should try to improve the health education about the oral cavity health and the cavity health level of rural elderly residents.
[Key words] Elderly people;Oral cavity health;Health education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更加常见,其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1]。口腔不良行为习惯对龋齿、牙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是影响口腔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旨在了解我市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口腔疾病患病现状。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73名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来自城镇238名,男142名,女96名,平均年龄(68.3±7.5)岁;来自农村235名,男136名,女99名,平均年龄(67.8±7.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由我院口腔科高年资医生对所有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农村和城镇老年人的口腔患病状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所有老年人口腔相关健康行为习惯进行调查,比较农村和城镇老人的口腔健康行为习惯。所有口腔疾病诊断均依据《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老年人口腔疾病患病情况比较
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在牙齿缺失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老年人龋齿、牙结石、楔形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发病率显著低于农村老年人(P<0.05),见表1。
2.2两组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比较
城镇老人的每天刷牙、常吃甜点和糖果、使用含氟牙膏、有饭后漱口习惯、定期去做口腔检查等情况明显好于农村老人(P<0.05),见表2。
表2两组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比较[n(%)]
相关因素 城镇老人(n=238) 农村老人(n=235) χ2值 P值
每天刷牙 154(64.7) 118(50.2) 6.01 <0.05
常吃甜点、糖果64(26.9) 106(45.1) 9.20 <0.05
使用含氟牙膏123(51.7) 92(39.1) 5.16 <0.05
有饭后漱口习惯115(48.3) 89(37.9) 3.86 <0.05
定期去做口腔检查 104(43.7) 65(27.7) 7.48 <0.05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腔残余牙齿大多磨损、龋坏,根龋及楔状缺损常波及多个牙齿,扭转、倾斜和松动现象明显,给修复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牙槽黏膜弹性变差,牙周变性,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缺牙处牙槽嵴呈刃状,给固位带来困难[2,3]。老年人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大部分牙齿疾病如龋病、口腔黏膜病、牙周病都是由口腔细菌积累造成菌斑及其代谢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给老年人的身心带来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4,5]。
本研究提示,我市农村老人的口腔疾病患病率较城镇老人高,城镇老人口腔健康行为习惯较农村老人更健康。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不足是人群口腔卫生保健状况不佳的直接原因[6],农村老人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文化水平较低、接触口腔相关健康知识的机会也较城镇老人少,即使已经患有口腔疾病,由于经济等方面原因也很少或不去就医,最终导致农村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较高。针对我市农村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现状及健康行为习惯,我市今后的牙防工作重点应针对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力度,经常组织医院口腔科医生“三下乡”,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咨询,通过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医疗援助,帮助这一人群树立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观念,指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意识,使其主动自觉地去医院进行口腔定期检查,发现口腔疾病给予及时正规治疗,及时修复缺损的牙齿,促进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最终转变,促进我市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萍. 老年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41-342.
[2] 谢卫江. 口腔行为学在老年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调查[J]. 河北医学,2010,16(5):580-582.
[3] 张春来. 598例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3):145-146.
[4] 徐燕. 不同年龄段儿童口腔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11):46-47.
[5] 马力扬,杨兰,聂红兵,等. 甘肃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老年学,2009,29(1):91.
【关键词】 老年人;口腔疾病;口腔保健
口腔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许多老年人存在着由口腔状况不良引起的咀嚼困难、言语不清、社交能力下降等问题。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口腔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1〕。因此,了解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行为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对于延长老年人牙齿使用寿命乃至提高老年人全身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对来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人进行了口腔状况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84例老年人进行调查,其中男481例,女303例;年龄60~87岁,平均72岁(佩戴全口义齿的不在统计范围),其中60~69岁317例(40.4%),70~79岁396例(50.5%),80~89岁71例(9.1%)。
1.2 调查方法
依照全国牙病防治技术指导组制定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由口腔科医生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及病史询问,详细记录结果。调查项目包括:牙缺失、龋齿、楔状缺损、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病等。
1.3 诊断标准
所有口腔疾病诊断均依据《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老年人口腔疾病
调查显示,多数体检老人有各种口腔疾患,前三位是牙齿缺失、牙周病、龋齿,牙齿缺失是老年人口腔疾患中的主要疾病。并且随年龄增长,各种口腔疾患的发生率(除口腔黏膜病)不断提高。见表1。
2.2 老年人口腔保健行为
使用保健牙刷43例(5.48%),定期更换牙刷635例(80.99%),坚持饭后刷牙29例(3.70%),每日刷牙2次462例(58.93%),每日刷牙1次309例(39.41%),未刷牙13例(1.66%),定期口腔检查373例(47.58%),使用过牙线9例(0.14%)。绝大多数老年人坚持每天刷牙,且大多数人定期更换牙刷,但定期口腔检查、使用保健牙刷、使用牙线率不高,说明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缺乏。表1 784例老人口腔疾病调查表
3 讨 论
老年人整体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次调查发现,在口腔疾病中牙齿缺失率最高,达91.96%,与徐洪权〔3〕报道结果一致。说明牙缺失是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龋病和牙周病是影响老年人群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的两大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口腔疾患发生率亦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口腔疾病的进展性和累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萎缩愈加严重,加上食物嵌塞,导致龋病发生率不断升高〔4〕;另一方面,随着机体的衰老,老年人因受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影响,使老年人不能及时处理残根牙、拔牙、修复缺牙等。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缺乏,仅有少数人(5.48%)知道并应用保健牙刷,几乎没有人使用过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人亦只有47.58%。老年人楔状缺损的发生除与年龄有关外,与刷牙方法、牙刷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养成正确的刷牙方法很重要〔3〕。与其他慢性疾病不同,龋病和牙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口腔健康行为〔5〕。不重视口腔保健,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定期洁牙和进行牙周治疗,导致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加速了牙周病发展。有的人认为“人老必定掉牙”,因此不能及时就医,其实缺失牙如不及时修复,以后可出现邻牙移位。很多人认为,口腔即使出现问题,对于全身影响不大,殊不知,口腔是消化系统的门户,营养丰富的食品需要经过牙齿的咀嚼,才容易消化吸收,不良的口腔卫生和慢性牙病常引起全身疾病。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口腔卫生习惯、就医行为和生活习惯等。
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牙缺失、龋齿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老年人的进食,影响生活质量〔6〕,可引起咀嚼困难、言语受限、疼痛和其他症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交往不便、日常活动受限等。牙齿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进而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饮食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牙周病可加剧牙齿的松动、脱落,进而导致缺失牙的增加〔7〕,同时也影响进食,且牙周炎是最主要的感染灶,对全身许多疾病均有影响,关系到心脏、肺和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成为某些危重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牙龈出现瘘管,反复流脓,成为“病灶”,可引起远隔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虹膜炎、视网膜炎和神经炎等。
基于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缺乏的现状,因此应采取口腔健康促进措施,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转变态度,从根本上改变其个人口腔健康行为〔8〕,提高老年人口腔疾患的就诊率。此外,老年口腔健康状况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吸烟、饮酒是导致牙周病与口腔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研究表明,饮酒与口腔癌的发生成正相关,因此应建议老年人纠正不良习惯与生活方式,如戒除烟酒嗜好,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减少治疗费用,维护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提供口腔洁治等预防保健服务。
总之,口腔疾病是威胁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本次调查提示必须以健康教育的手段把口腔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老年群众之中,唤起老年人对维护自我口腔卫生的自觉意识,使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8〕,倡导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5〕。
【参考文献】
1 周晓玲,张 晖.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83:434.
2 戴丽学.影响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8):2178.
3 徐洪权,赵文峰,陈增力,等.816名离休干部口腔健康调查初步报告〔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9;7(3):154.
4 马力扬,李晓玲,雷 涛,等.甘肃省城乡中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5):6802.
5 钟圣纯,陈文玉,刘思清.湖南省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报告〔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02.
6 马力扬,杨 兰,聂红兵.甘肃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902.
[关键词]老年口腔病;特点;注意事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医疗保健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0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老年口腔医学是研究口腔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衰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老年口腔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老年口腔疾病存在极大的普遍性、广泛性,据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65―74岁老年人恒牙龋均为2.49.牙龈出血平均区段数为0.23,牙石检出平均区段数为77.46%,人群中牙周健康区段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牙周炎患病率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人体进入老年之后,一个以进行性退化为主要特征的衰老过程随伴而来,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各系统器官功能不断下降,机体抗病能力减弱,不仅能引起一系列增龄改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亦可增高。因此说,老年口腔疾病不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疾病,但又与青壮年时期所患口腔疾病有不同的特点:
一、老年人口腔疾病特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增长,全身组织器官功能走向衰退,机体的耐受力降低。
2、病程长,病情重,治疗相对复杂。
3、没有明显的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初期不易察觉,症状出现后又是多样化。
4、同一种口腔疾病在不同的老年人身体差异很大。
5、一个老年口腔病病人往往同时罹患几种疾病。
6、老年口腔疾病病人往往还患有多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二、老年人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与社会经验的积累,使其形成独特的心理特点。
1、感觉迟钝是老年人共有的心理特点之一,老年人由于视觉、听觉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视力下降,听力衰退,这就决定了老年人的感觉迟钝,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比中青年少得多。
2、反应迟缓也是老年人的一个普遍的心理特点,由于生理的原因,决定老年人反应能力水平的下降,老年人反应时间长,动作灵活性降低,不稳定,协调性差。
3、老年病人的心理教育:老年人的性格有以自己为主的主观独断特性,因此,在决定拔牙、补牙、镶牙,拟订治疗计划时,均应与病人商量,诊疗中应注意掌握老年人的性格和心理,注意对老年人的态度,使其信赖,加强互
相理解和合作。
三、老年病人口腔疾病检查中应注意事项
虽然大多数口腔疾病往往有组织结构的改变,一般在直视下即能诊断,但是,由于老年人口腔器官和组织及细胞都有老化的改变,在解剖形态和功能上都能引起种种退性性变,常常患有多种口腔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因此,对于老年人要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就必须在检查时,应从全身的观点,对其并发症,包括精神、心理状态以及生活环境,经济条件都必须仔细全面了解。
另外,一般老年人的自觉症状也较轻,不容易发觉自己的疾病,而且疼痛反应也很轻微。也有些老年人由于为了达到口腔疾病的治疗目的,而隐瞒自己的系统病史,因此对于老年病人的口腔检查与诊断,要仔细认真,对患有严重系统性疾病的病人,必要时可以请专科会诊,协助治疗,另外向老年人的陪伴人了解老年人的一切健康情况也是必要的。
四、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时应注意事项
一些老年病人有复杂的身体健康情况和心理状态,使正确的治疗方案往往难于实现。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法时,不但要细心观察目前情况追查过去的口腔健康情况,生理和目前经济情况,还要把握老年口腔患者的心理需要如无痛需要,安全需要,安抚需要,信息需要,尊重需要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强[1]。口腔疾病已成为老年人最普遍的健康问题。口腔中的疾病常常造成牙齿缺失从而导致很多老年人丧失咀嚼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此外口腔疾病会感染心血管组织引起心血管疾病,口腔中的细菌还会引起败血症。口腔健康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健康标准的建立,是在正确健康观的指导下,反映出口腔的特点[2]。生活水平虽日益提高,但患有口腔疾病的老年人就医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多数老年人高估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疾病治疗费用较高的社会现状使得老年患者不愿前往医院就医,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老年患者就医率偏低的原因之一。针对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心理对十堰地区60岁以上4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问题,为构建和谐就医环境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十堰市及其周边县市四个老年人集中区域60岁以上老人共计400名作为样本。
1.2 方法 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检查标准[3]对每位老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访谈,共计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44份。
2 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十堰地区老年人口腔状况不容乐观,并存在口腔疾病消极就医的心理状态。调查对象中跟面龋检出率为45.36%,牙龈出血检出率为46.27%,牙结石检出率86.7%。有34.30%的老人在遭遇口腔疾病时选择立即就医,15.70%的老人不顾口腔疾病对其不闻不问,23.26%的老年人选择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去就医。调查老年人中首选医院的标准是治疗所需费用的多少,占到总体的47.09%,相对于挂号费较高的专家们老年人更倾向于挂号费偏低的普通门诊,分别占到29.65%和56.98%。在就医过程中,有51.16%的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是治疗效果,仅有32.56%的老人仍然担心费用问题。有部分老年人在口腔疾病就诊中存在恐惧的状态。自身心理因素,医院环境,医生诊治态度等都会影响到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就医心理。
3 讨论
【关键词】口腔健康;老年人;高龄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22-02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健康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老年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口腔疾患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更为严重,特别是高龄老人患有各种不同的口腔疾病,为了更好地了解辽宁省葫芦岛市老干部的口腔健康情况,笔者调查了2008年6月参加健康查体的71例80岁以上老干部的口腔检查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为辽宁省葫芦岛市老干部局80岁以上的离退休干部71例,均为男性。年龄均大于80岁,平均年龄87.5岁。
2 调查方法
依照全国牙病防治技术指导组制定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由我院口腔科医生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及病史询问,详细记录结果。检查项目包括牙体、牙周、口腔粘膜、颌面部、颞颌关节,口腔颌面部第六个部分,其中牙体包括正常牙体、龋齿、牙残根残冠、牙楔状缺损、牙缺失、补牙、活动义齿、金属冠、烤瓷牙、固定义齿;牙周包括正常牙周、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牙松动等。所有口腔疾病诊断均依据《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查体资料由专人核对并逐一进行逻辑检查,将所有数据编制成Excel电子文件,用SPSS10.0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5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高龄老人整体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口腔疾病中牙齿缺失率最高,达90.1%,与既往报道一致。其次为牙残根残冠,第三为牙结石,与以往报道不符,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为老干部局离退休人员,知识层次较高,卫生习惯略好,就医条件较好有关,另外也可能与高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存留减少,无牙颌数量增加,牙结石数量减少。
高龄老人整体口腔卫生较差,牙缺失是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龋病和牙周病是影响老年人群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的两大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口腔疾患发生率亦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口腔疾病的进展性和累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萎缩愈加严重,加上食物嵌塞,导致龋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另一方面,随着机体的衰老,老年人因受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影响,使老年人不能及时处理残根牙、拔牙、修复缺牙等。
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牙缺失、龋病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老年人的进食,影响生活质量,可引起咀嚼困难、言语受限、疼痛和其他症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交往不便,日常生活受限等。牙齿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进而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饮食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牙周病可因牙齿的松动、脱落,进而导致缺失牙的增加,同时也影响进食,且牙周炎是最主要的感染灶,对全身许多疾病均有影响,关系到心脏、肺和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成为某些危重疾病的重要诱因。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牙龈出现瘘管,反复流脓,成为“病灶”,可引起远隔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虹膜炎、视网膜炎和神经炎等。
总之,口腔疾病是威胁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本次调查提示必须以健康教育的手段把口腔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老年群众之中,唤起老年人对维护自我口腔卫生的自觉意识,使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倡导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口腔卫生 问卷调查 口腔保健 常发口腔病
[中图分类号] R473.7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34-01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口腔卫生健康已列为全身健康标准之一。为了解中老年的口腔健康状况,使口腔医疗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及有效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预防保健措施的加强,人口的平均寿命必然越来越长。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牙病的危害不亚于心脑血管疾病,它给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痛苦。近些年来,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针对中老年人的口腔问题,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保护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的任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吉水县的中老年人做受检对象;共计50例,年龄40岁-65岁,其中男25例,女25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问卷调查员由口腔专业人员担任,问卷调查员在口腔健康检查现场面对面询问的方法收集数据。调查现场环境独立、安静、等侯问卷的受检者不在问卷现场。问卷调查员提问并记录、填表、受检者回答。受检者不解题意时,问卷调查员对其可做与患者一致的解释,但不诱导或暗示答案。
2 结果 根据中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行为中刷牙次数,刷牙方法,牙刷的选择,一支牙刷使用的时间平均为5.69个月。其中有饭后漱口习惯者占调查人数的88.7%。龋病和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但从患者对龋病和牙周病的调查结果来看,约25%-33%患者对这两类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医务工作者应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这一项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措施,这部分患者在农村中较多。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除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外,还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以利于牙病的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 健康教育
3.1 一般牙周健康的人一天刷牙1-2次即可。正确的刷牙方法应为水平颤动法(Bass法):手持刷柄,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刷毛角度,把牙刷刷毛端放在直指龈沟的位置,刷毛约与牙长轴呈45o角。轻度加压勿使刷毛屈曲,轻度加压,刷毛端进入龈沟。颤动牙刷,以短距离拂刷;来回颤动牙刷,勿使毛端离开龈沟,至少颤动10次。重新放置牙刷,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注意重叠放置。重复拂刷,在上、下颌牙弓的唇、舌面的每个部位重复拂刷。刷前牙的舌面、腭侧面位置,将牙刷放在前牙舌、腭侧牙面,使刷毛垂直并指向和进入龈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仅能去除菌斑和软垢,并借助牙刷的按摩作用,增进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的角化程度,增强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抵御能力,维持牙龈健康。如果刷牙方法不正确,不但达不到清洁牙齿的目的,还可造成牙龈萎缩和楔状缺损。
3.2 目前国内生产牙刷的刷毛多用细尼龙丝制作,有软、中、硬的规格,一般强调选用软毛牙刷。调查中近一半的中老年人选用硬毛牙刷,要大力推广使用软毛牙刷。
3.3 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氟化水源和氟化物牙膏,这对龋病发生率的下降起了很大作用。但在我县还未应用氟化水源,应在社区进行宣传,由于中老年人患龋率高,应该开发中老年人适用的产品,例如含氟口香糖或者氟含片。
3.4 中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普遍差,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定期做口腔检查,不但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还可接受口腔卫生指导及口腔健康教育,适当安排治疗与功能康复。特别是烟酒嗜好者更应如此,因为烟酒的刺激容易诱发口腔癌的发生。中老年人一般反应较为迟钝,尤其对早期口腔疾病反应不太敏感,直到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有了明显的症状才去就医,这样往往会给治疗带来困难,并贻误病情。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至少一年一次。
4 讨论 针对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普遍存在的口腔卫生问题,开展各种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消除“人老就会掉牙”的旧观念,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注意饮食与营养,对牙病早发现,早治疗等,提高中老年人自身的保健意识。纠正不良习惯与生活方式,戒除烟酒嗜好,合理膳食、慎咬硬物、控制酸甜苦辣食物等,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7-277.
[2] 初里楠,朱文昊,周红玲,等.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患龋状况调查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05,13(3):189.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健康;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R25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21-01
1 资料与方法[1]
1.1 临床资料 选择年龄在60岁以上体检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20例。
1.2 方法 采用问卷法了解患者口腔保健行为情况,选择自愿合作的患者以即刻答题方式完成问卷。
2 调查结果
2.1 就诊原因 牙列缺失285例(95%),食物镶嵌288例(96%),牙体缺损255例(85%),牙齿疼痛120例(40%),牙齿松动90例(30%)。
2.2 对口腔保健知识不了解60例(20%),一般了解195例(65%),读过相关书籍45例(15%)。
2.3 常用治疗方法 自行常用抗菌药物治疗60例(20%).定期主动做保健检查15例(5%),有病后就诊:①接受医生治疗建议210例(70%),②不接受医生治疗建议15例(5%)。
3 老年人常见病的预防
3.1 老年人龋齿的预防 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多半会有牙龈萎缩,牙齿之间的间隙增大,牙根外露,因此,老年人的牙根和牙间隙的部位容易积聚菌斑,牙根和牙间隙的龋病发生率就会增高。龋齿的预防主要还是要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磨毛、柔软、弹性好的牙刷;使用牙签和牙线来清洁牙齿的时候,也要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顺着牙缝及牙面缓慢移动;老年人最好养成每餐饭后漱口的习惯,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上。
3.2 老年人牙周疾病的预防 老年人的牙周病发病率非常高,可以达到75%-90%,牙周病是一种持续的、慢性的、进行性和破坏性的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人去医院诊治的时候,病情都已经相当严重,牙齿发生松动或脱落,引起牙齿缺失。预防牙周病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如果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出血以及出现牙齿松动、牙根、口腔有异味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牙周病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口腔和牙周的检查与护理,每半年做一次洁牙,清除牙垢和牙菌斑,保持牙龈的健康。
3.3 老年人牙齿过度磨损的预防 牙齿过度磨损也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的问题,刷牙的方法不正确、牙刷刷毛过硬,以及平时喜欢吃硬的食物,都容易造成牙齿的牙合面、颈部的釉质缺损,导致牙本质暴露,牙齿在遇到冷、热、酸、甜等食物的时候,会变得很敏感,而且磨损后的牙齿会形成锐利的牙尖,对口腔粘膜造成影响。为了预防牙齿过度磨损,老年人应该注意科学的刷牙方法,要采用竖刷法,牙齿的两面都要刷到,牙刷要每季度更换一次,正确使用牙线辅助牙齿的清洁。另外,一旦发生牙齿磨损的情况要及时诊治,对磨损严重的牙齿进行修补,以保护牙髓及神经不受损害。
3.4 老年人口腔粘膜病的预防 烂牙或磨耗过度的牙尖,极容易损伤口腔黏膜,老年性牙磨耗造成锐利的非功能牙尖或咬合边缘嵴对舌粘膜的长期机械刺激和慢性损伤,是舌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牙周炎等疾病会使口腔粘膜长期处于细菌的侵蚀之中,可能引起粘膜的癌变。老年人的口腔粘膜会出现生理性老化,因此容易患口腔溃疡、扁平苔癣、口腔白斑等口腔粘膜病,老年人应该注意戒烟戒酒,不吃过热的食物,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及时修补磨损的牙齿,对残牙进行及时处理;还应该注意合理的膳食和睡眠,适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积极预防口腔疾病。
4 常见并发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并发病的发生率相对增加,在口腔科老年患者中,影响口腔科治疗的主要并发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
4.1 高血压 高血压为老年常见病。由于老年人动脉不同程度的硬化,以及对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恐惧心理等影响,可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病情加重。此外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交感神经对血管反射性调节能力减低,治疗中长时间躺卧后可引起性低血压的发生。在治疗前应测量血压并记录,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轻中度的高血压并不影响口腔治疗,但可于治疗前给予镇静剂,如果收缩压超过年龄加120mmHg、舒张压超过110mmHg,应使用降压药,待血压降至合适后再行治疗。局麻药应避免选用含血管收缩作用药物,可选用利多卡因。在注射局麻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对于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治疗结束后应缓慢坐起,防止性低血压的发生,观察10min后无不适症状后方可离开。
4.2 冠心病 由于老年口腔科就医基数的增加,其冠心病病例也呈相应增多,冠心病发病较急,危险性大,其中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可放射至上下颌骨,甚至以此症状就医,而口腔科治疗时的疼痛等因素可为其发作的诱因。对于近期曾有心绞痛或6月以内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口腔科治疗应适当延缓,先到内科检查及治疗。对于无禁忌证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口腔科治疗时,需常规配备心血管扩张药物、氧气与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物
4.3 糖尿病 近年来口腔科合并糖尿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由于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繁殖,白血胞移动和吞噬能力受抑制,加之血管病变,组织营养差,肉芽组织形成不良,致使伤口不易愈合 [3] ,同时对炎症易感性明显增高,与牙周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糖尿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易出现水、电解质的紊乱及酸中毒,术后易并发感染。门诊手术治疗患者应在术前检查了解血糖水平,控制血糖,常规给予抗生素。护理操作应严格无菌,防止不必要感染的出现。部分患者治疗前若空腹,治疗中需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5 口腔卫生护理的健康教育[4]
5.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上下竖刷,力量较柔,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钟左右,牙刷不宜久用,一般2-3个月定期更换。
5.2 注意饮食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及含氟量较高的食物,很多口腔疾病可通过合理饮食来改善口腔卫生条件,并能起到预防口腔疼痛作用。经常参加户外保健操等活动,增强体质。
5.3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牙病,及时治疗,牙周病常使牙周膜破坏,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如能早期治疗可保住牙齿。近年来国内在局部治疗同时给灭滴灵0.2克,一日三次口服。效果较好,也可配合中医中药。
5.4 老年人牙病多,义齿也多,带义齿的基牙患病率高,因此经常保持义齿清洁很重要。临床及门诊病例观察到食盐水洗刷义齿和0.2%氟化液漱口效果好,可防腐抗菌。
6 讨论
老年人是口腔疾病的高发年龄,老年人应该多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药酒不良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应早期预防,消除不良刺激和戒除药酒嗜好,一旦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总之,对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应予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才会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晓兰,颜雨春,陶小珍,高永梅,丁杉,杨玲,田宏伟,夏薇. 对290例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 2003, (01) .
[2] 徐冬英. 中国老年口腔保健优化管理对策的探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卫生 龋病 牙周病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对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群的口腔卫生现状和口腔疾病发病情况,笔者对辽源地区老干部大学60岁以上人群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调查,为制定老年人的口腔医疗保健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
2008年笔者对辽源地区老干部大学中386例进行口腔卫生健康调查,其中男164例,女222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检查者为辽源市中医院口腔中心医生,调查标准依照我国制定的“关于龋病、牙周病全国性调查的规定”。
结 果
口腔卫生状况:受检者386例全部都有刷牙习惯,每天刷牙1次者214例(55.4%),每天早晚刷牙2次者172例(44.6%);横刷牙者270例(66.9%),竖刷牙者116例(30%)。90%受检者有饭后漱口习惯。
龋病:受检者患龋率81.6%,总患龋牙数860颗,龋补均数为2.23,年龄越大,龋齿数越多(见表1)。
牙周病:受检者386例,牙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结石,患牙龈炎者156例(52.5%),牙周炎患者95例(14.89%),见表2。
牙缺失:386例受检者中全口牙缺失28例(7.25%),牙列缺损317例(82.12%),14例(3.62%)
半口牙缺失,27例受检者无牙缺失(6.9%),见表3。
讨 论
口腔卫生状况: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取决于生命过程中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重视和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之一。本调查受检者都有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但龋病、牙周病发病率、缺牙情况均较高。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由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但以往人们错误的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受到牙周病的困扰,其实从5岁开始,牙周病就开始“腐蚀”我们的健康了。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
笔者认为,龋病和牙周病都是慢性细菌性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老年人在童年、青年时期没有条件治疗和预防口腔疾病,加之缺乏口腔医疗保健的宣传,到老年期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口腔疾病。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卫生宣传,积极治疗口腔疾病,使老年人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以保证全身健康非常必要。
龋病、牙周病:本调查60~70岁组中患龋率76.78%,≥70岁组患龋率86.42%。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也增加。龋损牙面以颈部环状龋为多,提示老年人因牙龈萎缩牙颈部暴露,此处牙体组织结薄弱,食物嵌塞不易清洁,是影响龋病好发的因素。本调查60~70岁牙周炎患病率17.61%,龈炎发病率40.07%。牙周病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本调查显示主食为面食及喜食甜食者,患龋率较高,符合龋病的发病规律。嗜烟茶者的龈炎、色素、牙结石均较严重,牙石增多刺激牙龈,也造成牙龈萎缩,提示每半年例行口腔预防保健并行洁牙非常必要。
牙缺失:本调查显示老年人牙缺失情况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缺牙数目增加,戴义齿和需义齿的人数增加。调查结果,全口失牙者均作义齿修复,部分缺失者331人中有82.73%已修复义齿,其余者尚需修复。笔者认为,缺牙修复与否,与地区、经济收入、必要的医疗条件关系较大。
参考文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2-360,417-424.
【摘 要】 老年人牙体病是我国口腔科门诊常见病之一,作者对临床中遇到的老年牙体病进行治疗的同时对老年人进行有关口卫生、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宣传及教育,提高牙体病的就诊率、治疗修复率,积极预防牙体病,达到维护口腔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 老年人 牙体病 临床宣教
老年人牙体病在我国口腔科门诊是常见病之一,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保健的进步,老年人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提高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对临床中遇到的老年牙体病进行治疗的同时对老年人进行有关口腔卫生、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宣传及教育,提高牙体病的就诊率、治疗修复率,积极预防牙体病。
1 老年人牙体病及口腔卫生概况
1.1 检查中发现,引起牙痛的牙体病主要是龋病、楔缺和过度磨损致牙本质过敏。其中龋病主要是牙颈部龋、根龋。
1.2 检查中还发现老年人口腔卫生差,有大量菌斑、软垢、牙石和食物残渣堆积,口臭明显,经询问约有11%的患者无刷牙习惯,有约65%的人刷牙方法不正确,以横刷法为主,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宣教是必要的。
2 口腔健康教育的原则及宣教对象
2.1 口腔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四条
2.1.1 思想性与通俗性相结合;
2.1.2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2.1.3 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2.1.4 社会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2.2 宣教对象是以牙痛为主诉到口腔科就诊的年龄在55岁~83岁的老年患者,在进行视诊探诊等口腔检查的同时进行口腔卫生善询问及治疗。
口腔卫生宣教是每个口腔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利用诊治病人的时间,结合病情,进行临床宣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3 老年人牙体病临床宣教内容及注意事项
3.1 临床医生要结合病情进行宣教,宣教的内容要符合病员的需要,还要根据老年人以前从事的职业、文化修养估计他们的口腔卫生知识水平,以及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口腔卫生知识。针对引起老年人牙痛的牙体主要是龋病、楔缺和牙本质过敏,医生在治疗的同时,应向患者讲明病因,例如老年人易患牙颈部龋、根龋,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牙龈退缩,牙根面直接暴露于口腔中,牙骨质比牙釉质对环境中机械和化学刺激更敏感;牙龈退缩,易引起食物的嵌塞,长期食物嵌塞易引起牙颈部龋,楔缺主要是刷牙方法不正确,长期过度的机械力作用于比较薄弱的釉牙骨质交界处,造成牙组织缺损[1]。加之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使龋病和楔缺的发病率升高,使患者认识到牙体病与牙周组织健康有关,与刷牙方法正确与否有关,与机体抵抗力有关,使其主动进行口腔卫生保健,自觉养成刷牙习惯,纠正不正确刷牙方法,并在医生帮助下进行牙周洁治,预防牙体病。
3.2 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年人一般还有其它系统性疾病,对其治疗和用药需要整体考虑。对于心脏病、高血压病人,治疗时需注意无痛术。另外,老年人有一种“年龄大了,病也多了”的思想,认为牙体病是“人老的一种表现,即然老了,就拔掉,无需治疗。”老年人患牙痛,常常影响睡眠、饮食、精神、还可以引发头痛、头晕、血压升高等其它疾病,使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其它疾病,造成恶性循环。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医生应帮助者解除思想负担,及时治疗患牙,解除痛苦,增进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形成良性循环。
3.3 临床宣教时医生态度应诚恳,认真。避免指手划角,或使用指责性语言,对待老年人要真诚、坦率、热情、体贴,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4 口腔健康教育,单靠口腔医务人员是不够的,还必须全社会动员来支持配合。改善医疗保健条件,特别是提供经济保障,建立口腔预防保健卡,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牙体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定期检查,还可采取有效措施对牙颈部硬组织进行合氟制剂再矿化处理,以增强牙体的硬度,防龋[2]。可刮除牙结石,有助于防止牙周病的发生,还可纠正其错误的刷牙方法,同时指导其对牙刷、牙膏的合理选择。
3.5 经过临床宣教,作者发现大部分老年患者能够接受,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有病冶病,无病防病。有些老年知识分子退休教师等,还查阅了一些报纸和杂志,交流一些口腔保健的方法,通过临床宣教,作者发现龋齿、楔缺的充填率、修复率明显升高。
口腔卫生宣教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人的行为,使之变被动为主动,逐步树立口腔保健意识,从而建立口腔保健行为,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达到维护口腔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老年人;口腔疾病;口腔保健;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文化和保健事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人均寿命普遍延长。如今,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相应地,关于老年人的保健事业也从以往的单纯注重延长其寿命转变为同时强调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与方法,很多老年人认为上了年纪掉牙是正常的,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众所周知,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不仅与全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对其寿命以及生活质量也有重要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老年人口腔健康的标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缺失牙齿少于10颗,龋齿及充填少于12 颗,有20颗的功能牙 。口腔健康与否已然成为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常见的老年口腔疾病
1.老年口腔疾病中牙周炎患者居首位,病情一般比较重,除外增龄性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软垢、牙石及菌斑等不良刺激物堆积在牙面上,导致牙龈炎,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淡粉色的牙龈变为松软肿胀发亮的深红色牙龈,最终牙周支持组织被破坏,使得牙齿松动,加之牙龈黏膜萎缩造成的食物嵌塞,最终导致牙齿自然脱落或无奈拔除。
2.位居第二的是根面龋,由于老年人的牙龈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牙根便会外露,牙间隙增宽,易于食物残渣的嵌塞,而牙根表面的自洁能力较弱,龋病便有了可乘之机。若不及时治疗,会继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最后将会丧失牙齿。
3.老年人由于口腔黏膜厚度变薄,弹性下降,以及大小唾液腺的不同程度萎缩,使口腔黏膜更易受损。加之免疫功能下降和全身疾病的增多使得老年人易罹患口腔黏膜疾病。比较常见的有口腔溃疡、口角炎、舌炎、扁平苔藓、灼口综合征等。若病人有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还可能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等癌前病变。
4.咀嚼食物的精细程度对于人体消化吸收的好坏至关重要,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功能本来就弱,如果有牙齿缺失、牙列缺失,一则导致健康牙倾斜、移位,对颌牙伸长,食物嵌塞形成龋齿或牙周疾病,二则导致咀嚼能力丧失或由于过度磨耗等原因,缩短老年人颌间距离,形成反牙合 、偏牙合以及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甚至影响全身机能,营养不良。
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
1.积极树立口腔保健的意识
现代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有效预防各类口腔常见疾病,因而要坚信八九十岁的老寿星也可以和年轻人一样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2.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
与青少年相比,老年人所需的蛋白、热量要少,但对一些微量元素如钙 、铁以及维生素的需求却在增加。比如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牙龈出血、牙槽骨疏松和牙齿松动;维生素 D和钙的不协调则会引起骨质钙化不良。因而老年人需要增加水果、蔬菜以及高含氟食物, 如绿叶菜、胡萝卜、橙子、猕猴桃、茶叶等,并且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以减少酸蚀预防龋病。同时还要注意多去户外健身增强体质,晒太阳以促进钙质吸收。
3.增强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预防各类口腔疾病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坚持刷牙。老年人唾液分泌量的减少使其口腔卫生自洁作用差,因而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有效的方法。不仅要每天早晚刷牙,还要每餐之后刷牙。注意刷牙是不能被清水漱口所代替的。选择老年人专用的较小刷头、较软刷毛的保健牙刷,配以含氟牙膏――氟化物的补充能够增强牙根面的抗龋力,而且可促进早期根面龋进行再矿化,从而有助于老年人根面龋的预防。运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竖刷,力度适中,大约3分钟。对于牙齿稀松、牙缝比较宽的老年人,还可以利用牙线去除根面和邻面的牙菌斑 。
除了日常的刷牙漱口外,传统中医学提倡的叩齿保健法也是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方法。古医书《养生方》中便有“朝夕啄齿齿不龋的”说法。每日一醒来和睡觉前,闭合双唇,以均匀、适度的力量将上下牙相互叩击,开始时可用稍轻的力叩击,次数也无需过多,之后循序渐进增加叩击的次数与力量即可。该法一方面能够使牙周支持组织的纤维坚韧性增强,另一方面可改善牙龈的血供并使得面部红润。
4.坚持定期口腔检查
关键词:增龄;口腔疾病;对策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75-03
“老年”从生理意义上讲,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走向老化,生理功能走向衰退的阶段。无论在组织结构、脏器机能、免疫系统,还是在进食习惯、营养和精神状态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及机能减退现象。口腔组织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老年人口腔机能逐渐退化,龋病及牙周病发病增加。在对待老年患者时,口腔科医师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特点,不仅要解决和缓解老年患者的局部疼痛,恢复口腔正常的生理机能,更主要的是缓解口腔机能退化带来的精神及心理压力,以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老年人口腔生理变化及其心理影响
1.1 口腔生理变化
1.1.1 牙体组织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体组织最明显的变化是咬合磨损。磨损不仅限于颌面,邻面的磨损量常与颌面成正比,老年人牙齿的近远中径会显著减小,接触点变成接触面。牙齿的其他面亦因使用牙刷等导致磨损,重度磨损的颌面趋于杯形。牙体的颜色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暗。增龄使釉质水份和有机成份含量降低,釉柱间有机粘连质钙化。老龄釉质较脆弱,在温度和压力改变下易致碎。
牙髓的变化表现为根尖动脉数量随增龄而减少,静脉高度扭曲,神经纤维变性,出现钙变、空泡变性、玻璃样变性及脂肪变性。牙髓内形成的钙化物和继发牙本质均随增龄而增加,给开髓和根管扩大造成困难,操作时易致髓腔穿孔和器械折断。牙髓室的宽度和高度都明显缩窄。徐剑青将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上下颌第一磨牙分别制成磨片,测量后发现:牙髓腔高度的增龄性改变较宽度显著得多,髓腔顶部的牙本质变化最为明显,老年人增厚为0.846~0.872mm[1]。
1.1.2 颌骨、颌关节、牙槽骨的变化
老年人都有程度不同的骨质疏松,颌骨的骨密度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增龄,牙冠变短,颌关节功能减弱,颌运动明显受限,尤其是无牙颌的颌关节不断创伤,矢状髁突变平,关节囊松弛。牙齿的缺失可引起牙槽嵴吸收,颌骨因之而萎缩及变形。如同时伴有牙周炎症或无牙颌时,牙槽骨吸收可能明显加快,造成牙槽骨高度的快速丧失。此外,老年人胃纳不佳和胃酸缺乏可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使骨钙与血钙的交换减少,造成骨质脱钙,加速骨质疏松,牙槽骨吸收。老年人颞下颌关节也会产生变化,关节盘、髁状突关节区的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呈致密排列,皮质骨吸收而致髁状突变小,关节面变平。关节的变位、变性使下颌关节易于脱位或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等。
1.1.3 口腔粘膜、唾液腺的变化
由于增龄,口腔粘膜下组织菲薄,角化过度或不全,舌减少,血管减少,组织不易愈合,易出现口腔溃疡、糜烂、口炎及扁平苔癣等口腔粘膜病。唾液腺泡细胞萎缩,腺导管上皮细胞变性。唾液腺功能减退,唾液量减少,分泌速度减慢,易出现口干症。唾液由酸性转变碱性,自洁作用及冲洗功能降低,食物残渣易粘附于牙齿表面或牙间隙内,牙菌斑易积存,易导致龋齿及牙周病。
1.1.4 神经、韧带机能的变化
随着机能的老化,咀嚼肌、颜面肌群肌肉面积缩小,韧带纤维数量减少,神经纤维传导速度降低,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咀嚼肌及口腔周围肌群的运动不协调,老年人常无意识出现下颌、口唇不自主的颤动,面部表情不规则抽搐、呆痴等。
1.2 精神、心理的老化
有些老年人因记忆力减退,交流时会反复陈述,而形成唠叨现象。老年人因脑力和精力不足,易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或持久,常在交流时出现因别的事情打岔而将话题转到另一方面去的情况。由于脑细胞的退化,造成记忆力减退,有时会出现词不达意,加之老年人说话吐词速度过慢,说话不连贯或不该停顿的地方作停顿,往往使听者觉得费解。一部分老年人过分自尊,敏感易激动,稍有不慎的话就会使其感到自尊心受损而大发脾气,使交流气氛紧张,甚至不能进行。而另一部分老年人则表现过分自卑,当其感觉自尊心受损时,会缄默,而使交流中断。口腔与牙齿不仅发挥生理机能,它还具有支撑颜面,表达表情的功能,无牙颌老年患者颜面下垂,两颊凹陷,口唇周围呈现较广泛的放射线状皱折,不仅失去了年轻时的外貌,甚至失去了社交的自信,这也是阻碍老年人社会交往、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
2 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
2.1 龋齿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列为世界需要防治的第三位疾病。老年人由于机体各器官的改变,尤其是是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流速慢,致使食物易于残留,同时由于牙周组织生理性退缩或病理性萎缩及牙间隙变宽,容易引起食物嵌塞和食物残渣滞留,给口腔内致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1988年北京统计龋齿发病率为52.3%[2]。1999年我国统计65~74岁年龄组患龋率为64.2%。加拿大学者Pactota1987年调查154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37%牙体缺失,61%牙列缺损,患龋率达86%。残根、残冠为龋齿后遗症,几乎很少见到老年人有完整的牙列。
2.2 牙周病
牙周病属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是造成失牙的最主要原因。患病时,牙齿毛细血管的吻合支明显减少,血管壁增厚,而齿槽动脉硬化,组织再生和恢复功能性能力相对降低,代谢能力也低下,牙龈组织出现萎缩现象。牙周韧带的厚度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薄,造成牙周膜疏松,牙周膜纤维减少,排列密度降低,纤维钙化不存在,牙槽骨也发生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牙周病患病率大约70%。老年人牙周疾病的发病率增高,直接影响咀嚼功能和机体营养的吸收,需要积极治疗及长期维护。
2.3 口腔粘膜病
口腔粘膜主要是由复层鳞状上皮和固有膜组成,除牙龈及硬腭部的复层鳞状上皮有角化层外,其软腭唇颊无角化层,口腔粘膜的上皮角化和厚度增加时唾液腺体有退行性变化,腺细胞萎缩,腺功能减退,唾液分泌量降低,唾液中淀粉酶含量降低,粘液蛋白增高,因而呈现唾液粘稠,pH值由酸性变为碱性,临床表现口干、味觉异常、烧灼感、粘膜发白发干、损伤后不易愈合等[4]。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有扁平苔癣、粘膜白班、口腔溃疡、牙龈炎、萎缩性舌炎等。
3 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对策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衰退及心理变化,他们对口腔疾病的治疗常有紧张情绪,甚至有恐惧心理。老年人对事物的理解较慢,而且听力较差,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前要详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询问是否伴有慢性病,特别是注意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有无出血倾向等。如有严重的全身疾病,可先请有关科室会诊,以确定患者能否承受口腔科治疗。在交谈中,应耐心观察患者的表情与反应,并获得病人的尊敬,使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增高,避免出现对立情绪。说话时要尽量清楚、缓慢,由浅人深并适当地应用形象比喻,以征得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同意。
治疗方案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口腔组织的增龄变化,以恢复其功能为主,不能求全,应集中解决最主要的矛盾。尽量选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处理时间不宜太长,应尽可能减少复诊次数,除极松动的牙齿外,尽量保留患牙,如条件允许的话即使是残根也应做治疗,以做覆盖义齿用,这对防止齿槽骨吸收,提高咀嚼功能有重要的意义,还可消除患者对拔牙的恐惧心理。另外,治疗方案的制定也不能忽视老年人对美观的要求。
在检查过程中,老年人一般有多个患牙,龋齿、磨耗、隐裂、牙周病并存。老年人对疼痛的描述含糊不清,所以,确定主诉牙至关重要。否则,处理无关患牙不能解除患者的主诉症状。认真做好冷热试验,仔细观察和鉴别患牙对叩诊的反应,对确定主诉牙很有帮助。要注意叩诊及冷热试验要适可而止,避免激惹患牙,加重患者的疼痛和恐惧感。
治疗中,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对机体的影响常常高于口腔治疗本身,所以,术前的心理疏导及术中的无痛操作都很重要,凡估计可能产生疼痛的治疗及处理,如磨牙、开髓等,均应给予有效的麻醉或提示。在治疗过程中,操作应轻柔,动作要快而准,尽量减少多余动作,这样既能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又可赢得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治疗结束后,应耐心地反复嘱咐病人有关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在全身状况条件允许前提下,对非主诉的口腔疾病也应进行适当处理,使患者经过本疗程后,口腔健康状况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给药时,应详知病史,了解患者日常服药情况,切实掌握用药指征及配伍禁忌,谨慎用药,最大限度提高疗效并减轻其副作用。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口腔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增加,高龄患者行动不便,来医院就诊本身就很困难,而且一般患者多有全身性多种疾病,身体虚弱,健康状况较差,这对医生的治疗、用药、麻醉、手术和拔牙等会带来影响,甚至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在身体状况较好的时期,进行全面的口腔科检查,对可保留的患牙进行彻底治疗,对不能保留的患牙拔除后镶一副合适的义齿。同时,口腔科医师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年患者进行宣教,教会患者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这样当患者进入高龄期后,即使偶尔出现小的问题,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牙科治疗。老年患者应定期到口腔科检查,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口腔健康,以利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1] 徐剑青.牙髓腔与牙本质的增龄性变化[J].中华口腔医学,1988,(4):23~27.
[2] 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协作组.北京市2191名老年人口腔健康调查报告[J].中华口腔医学,1988,(5):23~29.
[3] 王秀平综述,王嘉德审校.老年人的生理与口腔特点[J].现代口腔医学,1998,(12):34~36.
[4] 李武德,李昀生,李静茹,等.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探讨[J].河北医学,2004,(12):25~27.
Age-induced Oral Diseases and Countermeasures
ZHONG Lili
【关键词】老年牙病患者 心理因素 口腔健康
临床资料200例患者,男93例,女107例。年龄55—73岁。患者按心理状态不同,有以下分类: 1 临床分类
1.1恐癌型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文献资料分析,7%-10%的老年患者对口腔疼痛和粘膜异常均易联想到是癌症。情绪紧张和压力增加心理负担,贻误有效的治疗时机。
1.2恐惧焦虑
到口腔科就诊,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只是程度不同。因为老年人机体对疼痛承受的能力降低,担心钻牙、拔牙是否疼痛。术后是否出现胀痛感染,镶牙是否能恢复正常咀嚼等。
1.3观点陈旧型
“保全”思想作怪,认为“牙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拔除,拔一个全口就会掉光”认为人老掉牙是自然的,牙痛和松动是上火和衰老的表现。对牙痛不是病的错误理论根深蒂固。一般能挺住就不去医院或自行口服消炎止痛药而延误治疗时机。
1.4孤独,自卑
老年人就诊,尤其是无亲属陪护时,担心治疗时间和次数是否过长过多,担心治疗费用是否会增加子女负担。部分人受经济条件限制被迫放弃口腔疾病的治疗。总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或“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因而焦虑不安,或认为自己已老时日无多而无需治疗。
1.5多疑
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因内分泌的改变产生和遗留下更年期综合征的反应,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怀疑,对医生诊断和治疗采取不信任态度,表现为怀疑是否收费过高,怀疑医生的技术水平,怀疑器械是否消毒干净。
1.6自尊心过强
这种情况多见于在职或离职退休的老年干部,因为长期受到别人的重视尊重,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求受到特殊待遇,习惯性的命令和否定医护人员的工作。
2 应对措施
2.1要消除老年人的恐惧心理和焦虑热情接待来就诊的每一位老人,认真倾听老年人的诉说,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说明疾病的发生,归转和愈后,以便让其了解治疗方案。通过延长沟通时间让患者慢慢习惯口腔医院的就诊环境,带领去看正在治疗的其它患者,观察其他患者的反应以消除紧张情绪。让患者之间多交流沟通治疗时的过程及愈后,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达到治愈目的。
2.2消除孤独感,自卑感 在治疗过程中耐心细致的解释,注意语速和音量,增加医患沟通时间。动作轻柔,器械轻拿轻放。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诊疗时间,劳逸结合。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休息时间和次数,多聊轻松的话题。交代好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尽量争取家属的配合。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对他的关心重视,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悲观情绪。并在治疗过程中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消除其悲观的自弃心理,焕发积极的心境,从而达到医患协同的治疗目的。
2.3尊重病人 老年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医务人员应当关心和体贴病人,要给他们同情和谅解,像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他们,使用尊称,如“刘老”“王老”或您。上下楼轻轻搀扶,做到体贴入微,关心备至,态度和蔼,言语亲切。检查,诊疗操作要轻柔,耐心解释病情以及治疗方案。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并稍稍提高音量以便老年患者听清。
2.4精心制定治疗方案在医生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后,应该根据病人就诊时间特点,经济条件及其它个性因素科学合理地帮助病人制定诊疗方案。我们提供的必须是正确的,易于理解的,合适的,有利于增强病人信心的信息。当患者充分了解并获得了自己病情地信息后,患者的选择和医生地建议往往是一致的。当然,医生在向病人解释预定方案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诊疗过程中将会遇到的一些诸如诊次间痛或者牙裂等情况预先告知老年病人,并告诉他们怎样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2.5积极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更新陈旧观念 让老年患者了解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重要性让其了解身体疾患能够在口腔中有所体现,而且口腔疾病也同样能够引起其它疾病。在老年这段特殊时期,健康的口腔决定着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进而影响着机体的健康,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在这段时期一定要积极做好口腔健康宣教,使其自觉接受口腔保健与治疗,达到防治两全的目的。
3 结论
人口老年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总趋势。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过程,是生命过程中各器官退行性改变的综合表现,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口老龄化使老年牙科患者的比例与日俱增,老年人的口腔疾病开始得到重视。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准确无误的治疗原则征得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和配合。解除老年患者的精神压力及顾虑,帮助调整心态,使口腔疾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尽管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同,所患疾病与病变阶段也各异,但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行为、语言、态度、表情、有责任适时地满足患者需要。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除具备老年口腔医学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心理学知识。这体现了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价值,也是每个医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参 考 文 献
[1]Doug l ass CW.解析和处理看牙恐惧心理。口腔健康报道,2002,12(1):11.
[2]张震康主编现代口腔医学(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