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科研成果范文

大学生科研成果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08 10:50: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科研成果,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科研成果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高校;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01-02

1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带动就业、拉动发展、激发社会创新热情的重要手段。每年,我国高校都会创造出大量的科研成果,而真正能够投入市场,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比例却非常小,这样就造成科研成果的大量浪费。而且,中国毕业生人才丰富,但创业者严重缺乏,创业成功率低,这不仅造成就业岗位的竞争加剧,而且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的流失。因此,解决当前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后发现,利用已经形成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来进行大学生创业,将会是一条新型的创业道路。

2 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统一性探索分析

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 根据麦可思的调查可以知道,对于愿意在毕业之后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总数的20%左右,然而到最后真正投入创业中的大学生只有2%左右。学历越高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比例往往越低。根据统计,高职本科毕业(2013届)的创业比例为3.3%左右,而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为1.3%左右。因此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创业人数比例下降的最终原因[1]。

1)资金不足,缺少启动资金。大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创业时在知识、人才、技术等方面要比普通的创业者有优势,但资金是大学生创业最薄弱的环节。大学生由于创业资金匮乏,即使拥有好的创业项目或创业想法,都很难实现创业梦想。

2)创业的能力低。大学生创业能力低,一是专业技能低,二是自我认识的能力低。大学生创业专业技能调查的报告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62%)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一般,甚至有少部分学生(24%)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较弱,只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比较好。有关研究也提出,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创业能力不足[2]。麦可思创始人指出:“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方向和项目时往往集中在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性很小的领域,即‘所创非自己所学’。”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创业时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从而造成创业的专业技能低。对于自我认识能力方面,主要是大学生初步创业,缺乏经验,从而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导致最终选择创业的人数少。

3)没有很好的团队以及创业方向和项目。据大学生创业失败调查报告显示,29.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创业团队而失败,25.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好的创业方向和项目而失败[3]。很多成功的企业家J为,组建创业团队时不要倾向于“明星效应”。所以更多的观点支持于创业起初,要选择有高度的责任感、勤奋踏实、为人谦逊的创业者。在现实中,很多创业团队往往是由一些要好的大学同学组成,每人出一份钱,合伙创业,但是这样的创业团队往往都没有取得成功。因为他们缺乏行业经验,加之缺少明确的分工与定位,使得创业团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

高校面临的科研成果无实际应用的原因及分析 不可否认,科技成果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75%来自于科技的进步。针对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结果的调查研究显示,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80%左右,而我国才30%,相互之间巨大的差距应当引起重视。2005年1月,清华、北大、复旦等20所学校联合完成关于“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每年我国的高校研究成果有6000~8000项,而投入市场进行应用的不到10%。高校科研成果不能进行实际应用,将会导致科研进程的恶性循环,缺失市场的推动作用会导致科研领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4]。

对于高校科研成果低转化率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制度指导。另外,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较为薄弱,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种原因。科研人员主要的精力在于对科学现象的研究与探索上面,而科研与市场之间有一定的屏障,尤其是缺乏相应的制度引导,将会导致科研成果长期得不到社会的评价,从而导致资源浪费,进一步地阻碍了科研成果发展的可能性。

3 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统一性解决思路

建立创业共同体 针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化困难等种种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研究认为,高校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机制不健全是影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所在,从而导致高校的创新能力尚未结出丰盛的创业成果。

基于以上所面临的困难,通过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体制机制,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促进大学生依托实验室既有的高科研成果来创业,将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知识技术创新优势,开展富有技术含量的创业模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科研附加值,为大学生创业开辟一条新路。

创建师生共同创业模式 大学生创业存在资金不足、创业能力低、没有很好的团队以及创业方向和项目等问题,并且单纯地由教师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科研转化意识淡薄等问题。于是通过构建师生共同创业模式,并与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来达到同时解决大学生创业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这两个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在努力构建的创业实践平台中,其中促进学生“边操作边学习、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创业”的研究思路,将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大学生实际创业难问题的解决办法

根据所做的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对其进行实际的实验探索。通过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医疗卫生产业合作,采用工程手段与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许多临床医疗面临的难题。根据构建的以具有转化潜力的高科研成果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可以看到,以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来促进创业,一方面能够推动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且能够提升科研成果的附加值。

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现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创业能力低是导致创业难、成功率低的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师生共同创业与高科研成果相结合,可以很好地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创建北工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平台,由学生与指导教师组成创业共同体。通过建立的以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项目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研究师生共同创业的模式,将教师和学生组织到一起,在创业共同体内部计划性地开展内部交流活动。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及时在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时做出指导,维持创业共同体的成功运行。

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创业教育系列培训和实践平台“双引擎”,打造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的创业系列课程培训。这不仅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了解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通过开设创业难题解答课,以及在实践中邀请有经验的本领域中的创业者进行讲座分享创业经验,能够很大地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

5 实现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制度的“双保护”建议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且艰辛的过程,不仅需要超强的创业能力,还需要社会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制度,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国家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法律信息服务,增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条件、政策,尽可能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等一些长效性的重要措施。对于大学生创业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解决,将是一条上至方针政策、下至师生参与的,全社会都要参与行动的长远道路。

6 创业共同体所得到的经验成果

通过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创业团体,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进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建立的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业共同体实践模型中,本科生获得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已经成立的项目“基于物联网的空气净化系统”,通过制作基于该项目的空气净化产品,得到多个净化器协同工作完全自动净化空气的成果转化产品。

7 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证明,通过依托具有转化潜能的高校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来推动创业的方式是大学生创业的一条新路。大学生以自身的科研成果作为基础进行创业,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他们自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模式的技术含量,推动创业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科研附加值,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本课题依托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科研成果,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建立北京工业大学特色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师生共同创业模式,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推进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学校在医疗健康领域产业孕育探索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力推M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J].中国人口年鉴,2011:87-89.

[2]李娅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创业教育实践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篇2

1.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根据高校的相关抽样调查,虽然对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了解的人员占45%,但是能进一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过程,以及利用法律武器和手段保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发明创造和合法权益的不足10%。这种淡薄的知识产权意识致使目前高校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流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另外,大学生对专利保护的申请认识不足,高校对大学生的新发明和新创造向来都是重视奖励,但是却忽视了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的保护。

2.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较高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有知识产权的开发、取得、交易、使用和诉讼等方面的活动给个人或单位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在我国,尤其是高校,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本较高,知识产权的所有人若对产权进行相关的处理,则需要支付相当高的经济成本以及相当长的时间成本。若要在我国申请相关的专利,申请的过程较为繁琐,而且每个过程都会花费一定的费用,另外,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审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三年。专利的过高专利费用及过长申请时间抑制了科研人员从事技术发明和创造的积极性。

3.知识产权权属不清知识产权控制的核心是权利人控制他人利用其成果的保护。在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环节中,激励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科技成果产出的数量、质量及转化进程。我国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创新成果的专利权利归属于雇主,这不仅使得职务发明创新成果的专利归属于雇主,而且发明创新成果专利的申请人也是雇主。虽然职务发明创新成果的发明人也能享受到专利效益的分配权利,但是在实际中,各高校都在强调专利是归属于高校单位所有,而没用相应的激励制度以回应专利发明人。仅强调专利的归属权而不注重专利利益的分配权,其结果导致发明人将职务发明非职务化,以规避法律的约束,使得高校非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远高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造成重大发明少、专利的技术层次和实施率、高校职务发明比率都较低的现象。

二、对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1.政府层面(1)发展高校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事业。要想将大学生科技成果中的知识产权进行很好的转化,就要在高校中搭建相应的转化平台,建立一系列严格的资产评估体系。有了这种评估系统,才能有效地保护大学生的知识产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2)加大专利保护的投入力度。目前,我国企业赞助的高校科研经费比例很少,绝大多数经费是由政府赞助的,而且经费的额度也有限。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投入经费的额度已超过了3%,而我国的科研经费的比例不到2%,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其本质上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动力的保护,其结果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是把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主要途径,使得科研成果的价值能够得到应有的体现。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专利保护的投入力度。

2.高校层面高校的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存在巨大的浪费和损失。高校作为专利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承担着社会服务的功能,有责任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高校应加快知识产权向生产力的转化,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1)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核心。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中,针对老师涉及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科技成果的考核。对大学生知识产权成果科研管理来说,应将专利的转化环节纳入高校科研管理的职能中。(2)培养知识产权全过程的保护理念。在高校的科研过程中,学校的相关领导、项目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都应有较强的保护意识。一项科研从申请立项到完成计划直至转化到实际生产后,中间的每一个过程都应纳入知识产权的范畴,因此,高校应将知识产权管理的理念贯穿于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课程;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46-02

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创新课程教育模式和教育成果的差距逐渐明晰,国内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国内高校创新课程的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

1.国内高校创新课程状况。自上世纪80年代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大等48所高校先后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开启了我国创新课程的大门。目前,国内创新课程的形式以实验项目和创新活动为主,以东华大学为例,面向在读本科生,支持校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项研究,从优秀校级项目中遴选国家、上海市级的项目。清华大学开设了“跨学科系统集成设计挑战”商业竞标式的创新课程,要求学生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综合商业勘探开发计划。南京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课程,开办“南京大学本科生创新网”,对创新项目的申报、实施、成果进行公示。

2.国内创新课程存在的问题。国内教育界已经开始重视创新课程的设置,但开设创新课程的高校比例仍然较低,还只是小规模试点或实验,受众学生范围较小。目前,以模仿国外教学经验为主,教师的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我国高校现有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处于灌输式教学方式,缺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

二、国外创新课程设置情况及典型案例

1.国外创新课程设置特点。国外大学在高教改革中不断摸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表现在课程设置上有显著特点[1]:课程设置呈综合化和跨学科趋势。国外研究型大学注重设置综合的专业和课程,利于学生从本科阶段起就进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得到跨学科研究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潜能。课程设置把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哈佛大学的课程分为教师讲授课程、学生个别学习课程、讨论课程、学生与教师专题讨论会四种类型。即使是教师讲授的课程,也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努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其中讨论课、学生与教师专题讨论会占课程的相当比重,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此类课程的比重不断加大,最后成为课程的主要形式。有效强化学生实践环节课程。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凭借其科研优势,采取了利用课余及假期加强学生的工程实际训练的办法。在教授指导下,做研究实验的“本科研究导向计划”、“本科实践导向计划”、“技术创业计划”等计划,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国外创新课程实施模式。国外高校开设创新课程已有丰富经验,体系也相对成熟。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综合利用了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把课程的创新贯彻入大学。综合分析国外创新课程,根据实施模式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类:(1)思维训练课程。思维训练课程是以训练思维为目的,选择人类思维的生理特点和机制为突破口,通过集中、大量的“思维体操”,来加强学生左右脑的平衡整合效应,强化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日本的创造性专门学校,也都充分体现了开展思维训练和创造力培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2]。(2)问题探究课程。西方的教育学家非常重视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认为这两种素质是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尝试开发了一种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从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以探索性的学习方法为基础,以独创性的见解为结果,以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为最终目的的问题探究课程。(3)着眼于前瞻性问题的“未来课程”。“未来课程”着眼于不断发展与变化的人类世界,紧密联系时代特征,及时发掘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灵活安排各类专题课程。该类课程涉及到的课题与时代和未来紧密结合,富有前瞻性、多面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学生无法直接获得现成的答案,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在这类课程中的最大受益是开发对未来的想象力和预见力[3]。

三、中外创新课程的对比和启示

1.创新教育理念。国内高校首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形成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学到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各种原理与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其次要建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新型教育观。最后要从共性教育转向共性与个性教育共同发展,树立起具有个性空间的新型教育观。

2.创新教师队伍。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有高素质、高度责任心的教师队伍,能把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在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独立性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

3.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要引入研究性教学手段以创新理论教学,开展教学方面的研究,实施研究性教学,在具体教学形式上,应当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规律,实施符合大学生实际需要的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变革为以师生互动为主。同时,要引入体验性教学手段,提倡实施具有体验性的实践性教学,促使大学生积极体验社会。

4.创新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具备导向性与激励性,创新考核方式,应当全面总结原有考核方式所具有的经验与不足,借鉴国外经验,在考核的内容与形式方面大胆创新,通过动态考核和静态考核、定性考核和定量考评、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教师考核和学生考核等全方位的有效结合,全面创新具体的考核方式,从而科学评价教学成效。

四、国内高校创新课程的设置建议

高校创新课程设置要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知名大学的课程设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化的特点[4]。

1.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传统的文化背景固化了“课本和教师都是正确的”思想,然而,教学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创新的授课模式,应当是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拓展,在具体的讨论争论中,创造出宽松的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氛围。

2.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完善的课程体系应当具备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平衡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课程的比重,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广泛增设选修课程。通过扩大选修课的比重,把学科的最新成果及教师自己的研究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同时允许学生在选修方而有更大的自由度,全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展学生视野。(2)重视创新实践环节。高校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为学生提供培养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加强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3)改革更新课程内容。紧随科学发展的步伐而加以动态革新的课程,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课程应在内容上反映该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生学会获取新知识的科学方法。中国高校也应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不断充实更新科学教育的内容,使课程内容始终体现科学知识发展的最新趋势。(4)灵活变换考试考核方式。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课程建设,必须改变传统的“一考定论”的考核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法,重视训练环节,强化课外学习,努力向“考练结合”模式转化。采取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让全体学生得到知识累积和能力培养的双丰收。同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模式,强化课外学生学习,进一步改革考试管理体制,同步构建成绩管理控制模式,确保整个考核体系公平、公正,有效推动创新课程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业.美日法三国名牌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2002,(4).

[2]贺国庆.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篇4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理念教育 过程管理 创新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工科大学生创新的内涵

总书记曾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工科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因此,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自主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工科大学生思维活跃,学科基础要求高,专业课程横向跨度大,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用人单位对工科毕业生素质要求高等特点,②这要求工科大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讲,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主要体现为创新主体在积极性创新意识的带动下,从事实际操作活动中表现出的高超技能、技巧,包括正确选择实验类型,灵活采用方式方法以及熟炼运用操作技能等。

2 目前工科大学生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创新教育发展不足

我国很多高校教育基本上还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对学生基础创新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创新热情不足,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开展了创新教育,而我国基础创新教育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

2.2 创新环境、创新氛围不足

缺乏工程创新的实践平台。工科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内外实验,对仪器、器材要求种类多,造价较高,使用和维护费用投入较高,很多学校因为资金配备问题,缺乏实践创新的平台,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

2.3 相应政策支持不到位

很多高校缺少对指导老师和学生激励性的政策。对学生而言,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认定,指导老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在学生工程培养上,但是在成果认定等方面却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导致教师和学生长期参与工程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3 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探索

3.1 加强创新理念教育,着力创新基础培养

第一,重视课堂教育的效果。将创新教育引入学生课堂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热情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学校将大学生创新等教育案例进行整合,编写并出版了适合本校学生创新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创新教育》等创新课程,将创新教育作为课程的主要章节开展教学,较早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第二,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开展一系列教育,邀请资深教授,开设专家讲坛,扩大创新教育宣传工作,邀请参加过全国“挑战杯”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开展经验交流会,在学生中普及工程培养创新意识。

第三,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创业大赛,③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科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从而为学生的专业创新和全面创新(“两创”)提供基础。

3.2 两条途径促“两创”建设

3.2.1 点面结合,促进专业创新

首先,选拔优秀学生和教师,组建工程创新队伍。在新生中,根据数学、英语和物理考试成绩,从各专业中选拔15%基础扎实的学生成立两个实践班,配备指导老师,优秀教授讲授基础课程,第一学年修满两年的基础课,学生可以到开放实验室在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团队中学习,大二给学生分配固定的实验室,以导师指导为主要方法,以项目参与式为主要途径,学生可以在工程实践方面深入研究,参加全国大型竞技性比赛,申请科研专利,撰写学术论文,也有利大四毕业设计展开和进一步深造。

其次,注重一般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学院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发现并鼓励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和指引创新能力较弱的学生,以达到以点带面、综合创新的效果,从而全面提升我院学生的创新能力。

3.2.2 加强多学科建设,促进全面创新

纵观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注重人文学科的建设,其学科设置无一例外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使学生可以走出狭窄的专业思考层面,④发展现代工程教育,建立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现实问题而言,每个学科都只是整体中的“局部”,在解决重大问题时必须整合。现在的高等教育,应该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通才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肥沃土壤,也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3.3 加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

篇5

关键词:韩国;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0.引言

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基本要求。是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之一。各高等院校都已把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为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当今大学生已非零起点,在上大学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都或多或少有所掌握,但掌握程度有差异。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专业区别较大,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各异。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建设

1.1硬件设施情况

硬件设施是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保障。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韩国大学计算机课程硬件设施比较齐全,但在实验室管理及开放时间方面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①专用的计算机教室较少,不能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②计算机清理和维护得不够及时,没有专门的机房管理人员;③计算机更新换代不及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④计算机机房课余开放时间少,学生自由上机机会不多。

1.2课程模块设置及要求

韩国西原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3个模块,分别为师范生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Excel与PPT应用。其中,第1个模块为师范生必修模块,非师范类学生也可以选修该模块;其他2个模块均为必修内容,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在哪个学期学习。

师范生计算机应用模块内容包括计算机组成、文字输入、PPT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模块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概要、Word文字处理等,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是期中成绩x 30%+期末成绩×30%+教师评价×40%。Excel与PPT应用模块内容包括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和PPT电子演示文稿制作,采用机房演示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是期中成绩×40%+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20%。

课程设置说明及要求:①课程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的情况下,学分不予认证。②学生在每节课上都使用自己ID填写出勤表和下载资料,课余时间出勤则无法认证。学生在第1~4周内可以选择和更改所上课程,第5周以后不能更改选定课程。③出勤率在70%以上,考试分数(4次平均分数)在50分以上的为合格。另外,第1周参加课程的学生名单将被全部记录下来。④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30%。考试形式是在线考试。⑤考试成绩从教育中心公布并下发。⑥若考试目录中标注考试成绩“无效”,那么教育中心会在公告牌上填写补考概要。⑦初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可在考试后一周申请补考。另外,选择该课程的学生需无条件参加考试,若不参加考试就没有补考机会。⑧除节假日外,因个人原因缺勤的学生不能得到认证。⑨学生上课后需在科目评价单上填写自己的名字,没有填写则默认为缺勤。每周的缺勤名单会出现在公告牌上,缺勤者需在一周内向教师解释原因。

1.3课程开设情况

3个模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均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选择师范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的有6个班级,选择其他课程模块的有2个班级,学生可以根据上课时间以及任课教授自由选择班级。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情况如表1所示。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还可以看出1个问题: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模块2个班级的学生上限人数均为200人,但实际申请人数却分别为416人和312人,申请人数远远超过上限人数;电子表格与演示文稿课程模块也存在这个问题,学生上限人数为300人,申请人数却分别达到400人和353人。师范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的情况稍好一些,人数刚好或者稍微超出。

2.各年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

2.1学生对课时和教学方式的态度

通过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笔者发现一半的学生可以接受的课程安排时间为每周2~3节,近1/3的学生认为每周2节以下比较适宜,10%的学生接受每周3~5节的课程安排,其余学生则认为每周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多于5节。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38%的学生认为应该是理论与上机相结合,8%的学生认为仅需要理论课,21%的学生认为应该只是单一的上机操作而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33%的学生表示有待了解。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看,理想的教学方式应是理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而赞成这种教学方式的人数在调查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一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2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1)对计算机软硬件及规章制度的建议。

①希望增加和增强计算机性能和功能;②免费使用计算机;③能定期清理机房的计算机,包括键盘、鼠标等;④更改计算机使用事项与程序,方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⑤开放计算机实验室,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践真知。

2)关于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建议。

①尽量将复杂的知识问题简单化;②针对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不一的情况合理安排座次,以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③上课人数应以方便学生接受知识及教师的管理范围为标准,适当减少课堂人数;④针对希望尽快学习课程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考虑开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晚间课程及假期课程;⑤增加实践课程,而不仅仅是布置利用计算机完成的作业;⑥适当增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教学内容,同时多给计算机初学者一些指导;⑦在课堂内容中增加关于职业计算机的知识;⑧适当增加单节课时。

2.3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为了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将学生对特定计算机基础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划分为5个程度,通过对没有学习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学新生和学习了1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非大一新生进行调查,得到图l所示的新生和非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比数据。

从图1中可以看出,非新生与新生相比,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很大进步,进步较大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电子邮件的使用、制作演示文稿、文字处理和制作电子表格等方面。

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韩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同时这也是中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施不足,相应支持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是硬件方面的问题,学生所反映的硬件设施不足、计算机教室不够开放等问题都是制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计算机教育。同时,计算机硬件条件的改善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这也显示了学校对于计算机学习的重视程度。

教师需完善教学软件和硬件,为教学创设条件。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有情境性,都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环境对于学习本身至关重要。若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供相应的环境和硬件支持。

2)缺乏专业针对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每个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任何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学习该课程,但是该课程教学缺乏专业针对性,导致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地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给予相应指导,从而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同时,结合本校不同专业讲解相应的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

3)学生的基础水平差距较大。

从调查反馈情况看,学生学习该课程之前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能力差距较大。针对该情况,教师可事先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测试,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将课程设置为不同层次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要学习的模块。每个模块课程的开设班级数根据事先统计情况而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及时间,这与学校统一安排相比更加灵活。

4)课程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还不认同。随着新教学方式的不断出现,这种教学方式也可能会被淘汰,但是其作为现在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却没有被广泛采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不断探讨研究和推广新的教学方式,将更有效的新教学方式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方法。现今网络技术发达,计算机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外扩展,如开展网络教学和将教师的教学视频上传网络等,可以供学生在校外学习,同时也可以让更多非本校学生及普通大众受惠。教育的目的是惠施大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开始,将教育从学校上升至整个网络。美国的耶鲁等大学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尝试,并且已经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立体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理论、实践、课堂、课外和社会上得到全面体验。

另外,一般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采用的方式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其实,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方式: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发展规律。

4.结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计算机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部分。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今后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乃至生活和工作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从韩国西原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其课程的选修模块设置、考核和教学方式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一些突出的问题还需我们思考并积极探索,如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并没有随着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增加而提高,几乎没有学生会拆装计算机,很少有学生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没有课程专门指导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洪涛,林春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3):87.

[2]吴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8):43.

[3]张铭,谢柏青,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调查[J],计算机教育,2005(8):18-21.

篇6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163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1-1021-02

【关键词】 课题;吸烟;干预性研究;学生

大学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而开设的跨专业课程。开设公共选修课可以在专业教育之外包容实施素质教育,是实施课程交叉、科学与人文交融和培养“通才”的有效途径之一[1]。公共选修课的实施为控烟成为综合性大学一门独立的课程创造了条件。我国现有13~18岁青少年1.3亿, 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逐年上升。据专家估算, 我国青少年现在吸烟者约1 500万[2], 尝试吸烟者不下4 000万,遭受二手烟雾危害的人数高达6 500万[3]。为了解大学生的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2008年下半年三峡大学开设了《控制吸烟与健康促进》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现将有关干预情况及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三峡大学2008年秋季公共选修课《控制吸烟与健康促进》学生90名,分布在各个年级,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等8个学科门类的35个专业,其中男生60名,女生30名。

1.2 方法 《控制吸烟与健康促进》课程共18学时,每周1次3学时,连续6周。内容以烟草的产生、烟草及二手烟的危害、我国的控烟形势、国外控烟经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解读、戒烟方法为主。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课外作业综合运用,并以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充实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等形式进行控烟干预。在课程开始和结束后,采用参照中国控烟协会编写的《医院控制吸烟指导手册》一书制定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自己吸烟的情况、对吸烟的看法、对吸烟与有关疾病关系的认识、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态度等。

参照WHO 关于吸烟调查研究的推荐标准,确定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定义。现在吸烟:过去30d内吸过烟;每天吸烟:每天至少吸1支烟,且连续或累积吸3个月或3个月以上;每周吸烟:每周至少吸1支烟,且连续或累积吸3个月或3个月以上;不规律吸烟:曾经吸过烟,但未达到每周至少吸1支,且连续或累积吸3个月以上;尝试吸烟:曾经吸过烟,即使是1支或2支;不吸烟:从未吸过烟,即使是1支或2支[4]。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线调查结果 本组中吸烟者有53人(现在、每天、每周、不规律、尝试吸烟者分别为5,7,2,10,29人),不吸烟者37人,分别占58.9%,41.1%;男、女生吸烟率分别为75.0%,26. 7%。赞成吸烟的有6名(6.7%),反对吸烟的有52名(57.8%),认为无所谓的有32名(35.5%)。

有4例吸烟者记不清吸第1支烟的年龄,49例吸烟者吸第1支烟时的年龄最小为5岁,最大为22岁,平均15岁。 吸烟原因以好奇而尝试吸烟占大多数,孤独时解闷、学大人装酷、情绪宣泄、同学朋友影响、酒后尝试、失恋、社交别人敬烟、放鞭炮作为火源成为大学生吸烟的各种原因。有68名学生的家长有吸烟行为,亲属吸烟率为75.6%。在家长抽烟的学生中只有26人不抽烟,占38.2%;相应的吸烟者为42人,占61. 8%。

有39名(43.3%)对“少量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小”表示反对,有82名(91.1%)对 “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小或基本无害”表示反对。有86名(95.6%)认为“医院、饭店、学校及公共场所应该禁止吸烟”。所有学生支持开设《控制吸烟与健康促进》公选课。对骨质疏松、肺癌、缺血性心脏病、障碍、肺结核、Ⅱ型糖尿病、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肺气肿等认为与吸烟相关或可能相关的知识知晓率为68.8%。当问及身处公共场所如有人在身旁吸烟时,认为无所谓的10人(11.1%),反感的49人(54.4%),厌恶的31人(34.4%)。采取的行动是容忍55人(61.1%),劝吸烟者走开12人(13.3%),劝他不要吸了23人(25.6%)。今后打算经常吸烟的4人(4.4%),偶尔吸烟的52人(57.8%),不吸烟的32人(35.6%)。

2.2 干预结果 实施干预后学生对吸烟行为的态度大为改进,赞成吸烟的2人(2.2%),反对吸烟的88人(97.8%),认为无所谓的人数为0;学生对吸烟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骨质疏松、肺癌、缺血性心脏病、障碍、肺结核、Ⅱ型糖尿病、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肺气肿等与吸烟相关知识知晓率为100.0%。干预后表示以后绝不吸烟者65人(72.2%),偶尔吸烟25人(27.8%),经常吸烟者为0,并有部分学生表示要劝阻家人抽烟。对公共场所吸烟者的态度表示采取主动劝说阻止的增加到63人(70.0%)。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者人数也同样居世界之最,减少吸烟人数只有2个办法:一是使已经吸烟的人戒除烟草;二是使青少年远离烟草。其中后者更为重要[2]。因此,加强高校的控烟工作对减少未来吸烟者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

徐哲懿[5]报道中学生吸烟率为9.8 %;郭丽娟等[6]报道江西大、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60.0%,22.8%和11.1%;段佳丽等[7]报道北京市大、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40.0%,21.6%和6.2%。此外有多篇文献报道,大学生吸烟或尝试吸烟率在12.3 %~51.1%之间[8-12]。据以上数据推测,有30%~66%的大学生是在大学阶段开始抽烟的。部分医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后,担心吸烟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有戒烟意愿,因此对医学生应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戒烟知识的宣传和戒烟方法的指导[13]。胡利人等[14]调查研究发现,男医学生吸烟行为与饮酒行为、喝醉酒、打架行为、参与过赌博4 项危险行为有关,说明控制吸烟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也很重要。有学者提出,控烟应该纳入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烟草产生及世界控烟历史、中国烟草生产销售及危害情况、吸烟危害健康、抵御烟草诱惑技巧、戒烟方法、《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与中国控烟法律法规介绍等知识[15]。国内大多数高校一般将控烟、学生营养、青春期生殖健康、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等项目作为预防某种疾病, 减少或消除该病的致病危险因素, 降低发病率而进行专题健康教育[16]。

在本组中大学生吸烟率为58.9%,男、女生分别为75.0%和26. 7%,均高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8-12]。在调查家长抽烟与学生抽烟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亲属吸烟率高达75.6%,说明家长抽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有家长抽烟的学生中,61. 8%的学生有抽烟行为,表明家长抽烟是促成学生抽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调查采用课程干预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控烟效果,在课程干预后,学生对吸烟行为的认识态度大为改进,有88名(97.8%)学生反对吸烟;学生对与吸烟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肺癌、缺血性心脏病、障碍、肺结核、Ⅱ型糖尿病、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肺气肿等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8%提高到干预后的100%;表示继续抽烟的人数明显减少,72.2%的学生表示今后绝不抽烟,表示偶尔抽烟的人数由57.8%降低到27.8%。由于对二手烟危害及控烟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大学生对公共场所吸烟者的态度表示采取主动劝说阻止的人数由38.9%增加到70.0%,显著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课程干预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烟草危害性认识、减少烟草危害、促进大学生戒烟的有效方式,值得在高校中大力开展。

4 参考文献

[1] 殷胜利.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科技资讯,2009(7):191.

[2] 卫生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 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61-63.

[3] The GTSS Collaborative Group. A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 of exposure to secondhand smoke among young.Tobacc Control, 2006, 14(Supp1 II):ii4-ii19.

[4] 文孝忠,陈维清,梁彩花,等. 健康促进学校初中生控制吸烟干预效果评价.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82-784.

[5] 徐哲懿. 学校预防吸烟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探讨.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76-477.

[6] 郭丽娟,李艾,金锦扬,等. 江西省学生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4-27.

[7] 段佳丽,孔祥波,吕若然,等. 北京市学生吸烟状况抽样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 2005,26(4):307-308.

[8] 黄杏,陈冬峨,王增珍,等. 武汉大学医学院学生吸烟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87-688.

[9] 裘欣,项海青,程彬,等. 杭州市大学生吸烟状况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88.

[10]张彩霞,陈维清,卢次勇,等. 广州某医学院医学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192-194.

[11]王泉海. 豫北地区大学生吸烟行为现状.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08-409.

[12]吴谦,庄贵华,王学良. 陕西省某高校高年级男生吸烟现状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50-651.

[13]MAZIAK W,HAMMAL F ,RASTAM S ,et al . Characteristics of cigarette smoking and quitting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yria. Prev Med ,2004 ,39 (2) :330 - 336.

[14]胡利人,丁元林,孔丹莉. 医学生吸烟与相关危险行为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197-198.

[15]魏栩. 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害及控烟对策. 中国校医,2005,19(5):545-546.

篇7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一、加强实践教学对经管类学科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应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经管类学科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经济管理人才,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其教学实践环节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物。实践教学是搭起理论和实际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必须确立“以学生高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为核心,真正培养具备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经管类院校内部,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矛盾比较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实践教学尚未模式化、系统化。我校也是如此。比如,在以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教育中,我们同样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

二、经管类学科与其他学科实践教学区别

理工科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实验课为主要形式,实验项目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按规定的方法和步骤作实验,检查实验结果和书本上的是否一致。而经管类学科的实践教学则是在机房和软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模拟职业岗位的高度仿真的系统实验环境,通过采用与实际工作完全接轨的实验软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增强感性认识,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前者具有验证性、任务性、封闭性的特点,而后者则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等的特点。

三、“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是我校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开设较早、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

(一)课程建设

2005年,当时的经济系组建了国贸实务模拟课程组,购买了南京世格外贸公司与对外经贸大学联合开发的教学软件“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课程组老师在熟悉软件的基础上,编写了《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指导书,并以兴趣小组的形式首先对即将毕业的02级春招国贸专业学生试开设此课程,进一步摸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学生反映非常好。至今我们课程组已完成14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课程介绍

国贸实务模拟课程是所有国际贸业专业课的综合,学生在完成了国际贸易实务及国际结算课程的学习之后,来学习此门课程。课程借助“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让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以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老师通过在网站新闻、调整商品成本与价格、调整汇率及各项费率及设置货物意外与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等方式对国际贸易环境实施宏观调控,以期提供尽可能仿真的外贸模拟环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目标

国贸实务模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模拟环境中的单据制作和市场运作能力,使其熟悉进出口业务的流程,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在计算机环境、网络环境上的操作能力。具体要求是在适当进行实验分工后,由谈判开始,签订商业合同,继而买卖双方与承运人、银行、海关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货物的购销与货款的支付,实现互惠互利的贸易目的。

(四)课堂教学的组织

前十二周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simtrade的国贸实务教程系统,边演示边解释外贸业务环节及涉及到的相关表格的模版;进而在simtrade中利用在线学习,演示在simtrade实务模拟系统中不同外贸当事人工作;再利用PPT边演示边带学生填写各种单据,并完成外贸流程的工作环节。在后面几周的综合模拟阶段,则以学生自己做业务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此阶段,鼓励学生应尽可能的多做业务,以熟练掌握进出口业务相关环节的主要业务及操作技巧。

四、取得的教学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教学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门课程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环境搜集商业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外语能力,(撰写的单据几乎是全英文的)通过解决诸如汇率发生变化;资金不够等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对实际贸易环境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水平和效果,对学生高度负责,尽己所能服务学生,学生也能有始有终,明确学习目的,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学习中,尽可能多地去做交易。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锻炼中提高,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也能真正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反映非常好,授课老师已连续多年进入我校学生评教前十名。

2、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没开设此课程之前,到外贸公司参加面试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多是看不懂外贸单证,对外贸环节及流程缺乏了解,进入公司后要经过较长的培训期,才能适应工作。而近年毕业的学生则普遍反映正是这门课程给他们创造的网上模拟的实习平台,使他们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对外贸环节及各种单据有了感性认识,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有的同学尚在实习期,已经由于其较突出的业务能力脱颖而出。现在仍经常有学生在应聘外贸公司之前与任课教师联系,希望能进入该系统,为应试做专业知识的准备。

(二)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前12周,教师注重的仍多是传递性的知识“给予”,教学过程还是被看作按照教学大纲,准备教案及实现教案的过程,而不是创造建设性的环境,帮助学生开发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和提高独立创新的技能,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教师填单据,走流程,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五、探讨之处及建议

本课程组希望通过以下举措将教学过程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坚持“以知识积累为基础,以能力提高为目的”的原则,用现代教育技术引领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演示,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网络资源,努力将本课程打造为精品实验示范课。

首先在授课方式上,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方式,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场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知识讲授阶段,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并利用相关的网络资源及以往的知识储备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上机模拟工作。其次在教学手段上尽可能多样化;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海关、商检部门的工作录像;增加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到海关港口等地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对外贸流程产生感性认识。教师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计算机模拟与真实场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从基本操作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综合性实验,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掌握外贸环节各当事人的责、权、利。

参考文献

[1]戴国良,周永平.情景模拟教学研究与实践[J].南方论刊,2010(03).

[2]郭金刚,师国敏.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05).

[3]王小艳.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篇8

关键词:过控专业;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61-0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下简称“过控专业”)的前身是“化工机械专业”,这是在化工部化工机械教学指导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的前提下,教育部于1998年3月正式批准更名的。在此后的十几年内,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人数需求逐年增长。本校过控专业前景较好,于2008年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由2个班增至4个班。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尤为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毕竟,只有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过控专业在以后的人才培养中更应注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拥有科研能力和持续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是巨大的宝藏。而过控专业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由于过控专业有其特殊的学科特点,人们往往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而忽视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对过控专业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过控专业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积极主动融入科研能力、创新力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突出创新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科研实践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有专业工程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素养,还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创造力及与他人协作能力。

一、过控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现状

就过控专业而言,目前大学生的自主科研和创新能力较差。本专业强调的是培养强基础、宽专业、高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之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设计与创新能力;但是真正要达到这样的专业培养目标还需要全方位的分析和多方面的努力。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和创新毅力。虽然有部分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目标不明确。第二,多数的大学生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不够专注,逐步丧失了创新的兴趣。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缺乏实际的行动。

二、过控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1.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过控专业的特殊性,它有着广泛的学科交叉、融合。但设置的课程过于冗余,不能够鲜明地体现出过控专业的特色,毕业生没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2.实验设备不完备。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脱离实践的理论永远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由于资金等原因的限制,实验设备不完备,学生通常不能完整的进行实验研究,因此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3.缺少科研创新氛围。现在的高校利益化过于严重,学术氛围比较浮躁,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做研究。而且由于缺少专门的场地和指导老师,一般的学生自主组织的科研活动难以进行下去。

4.评价机制缺乏针对性。评价机制不能过针对性地反应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就导致教学难以因材施教,难以改进教学工作;不能及时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创新水平状况,分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难以进行自我调节和改进。

三、过控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建设合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过控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机械制图、工程热力学、过程工程原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机械设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应以当前和未来该专业人才培养前途为突破口,以提高过控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根本导向,合理建设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2.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专业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校内平台,应积极发挥其对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作用。逐步加强和完善过控专业课程实验室建设,同时调整、改革专业课程实验内容,开发和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以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的转化,这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增强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3.科研创新氛围。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将创新思维转换为创新成果。举办创新思维训练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骨干。创新网站建设,建立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大学生创新网。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学生的科技创新由理论变为实践提供物质保障。创新组织科研活动,调动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4.评价机制创新。建立大学生科研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定期抽样测评和网络自测自评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测评机制;引导和鼓励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四、过控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展望

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顺应了时展的潮流,是社会发展、创新人才短缺之需,是社会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是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明智选择,还是高校广大教师实现教学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实施和推进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将会遇到多方面的压力,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因此,要在正确的政策导向下,以人为本,改变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习为本,才能树立新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质量观。

1.教学方面的创新:首先结合本校实际,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其次将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引入课堂教学;第三,将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引进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卓越计划目标要求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2.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力提升的根本任务;目的是为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改变人才培养的状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是人才培养体制和科技开发体制的一种突破。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符合教育规律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学习借鉴国内其他高校和兄弟学院的实践经验,更应根据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客观实际,灵活自主地制定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确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标准,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培养标准并进行模块化处理,完善过控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4.改革压抑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的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及创新性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资力量建设,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教学自,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平等、自由,动态的对话师生关系,这些因素的和谐统一方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提高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这项系统工程,目前已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虽然已经出现可喜局面,正在走向良性发展,但是发展极不平衡,各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另外,此项工程与实践相结合,接受实践的考验也需要一个过程。对此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而应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广大师生的齐心协力下,确保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在不久的未来能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蓉.美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对深圳教育的启示[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8):30-33.

[2]陈晓华,崔琳.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教育探索,2010,(3):94-96.

[3]唐景莉,万玉凤.中外大学校长纵论高教“变革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0-05-06.

[4]周济.育人为本协同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3.

[5]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2010.7.

篇9

关键词:思政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中指出“充分认识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这引发了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高校思政课过去教育教学模式的反思及对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思考。本研究基于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察,对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学校不断重视教学,思政教师自身不断努力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有很大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满意度比较高。但是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学习兴趣不足

很多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足。在讲课的过程中,小部分学生能够从头听到尾,不时与老师对所讲问题进行互动;大部分同学听课以“考试需要”为导向,这些同学一般在听课的时候会问所讲问题是不是考试重点,在书上哪个部分。对于知识延伸部分,往往会溜号,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无用”的内容。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在上课期间做其他科目的作业,有的同学玩手机或是睡觉,显得心不在焉。

2.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问过很多大学生,什么是教学目标,很多大学生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他们学习这门课就想取得好成绩,所以通常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介绍这门课考试方式及具体要求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听得比较认真,其实把“取得好成绩”作为学习的动因是无可厚非,但很多大学生认为考试目标就是教学目标,在学习每一章的开始介绍教学目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一听而过。

3.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

很多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理解不深。笔者通过观察课堂上很多大学生的表现及他们在考试中对考卷问题分析及作答的过程发现,很多大学生只关注某个理论的结论部分,对这个理论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及启示往往不是十分关注。在课上讲解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问题时,一般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只是简单知道了这件事情,而对这件事情背后的理论及规律思考不多。

二.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对策

以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相应的对策。

1.培养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把对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的培养对应到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在课上讲授具体内容之前,应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思政课,思政课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即为什么要学习思政课,思政课和其他课程有什么样的联系,思政课和高中及初中所学的政治课有什么本质区别。同时,也应让大学生知道思政课不仅仅是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思政课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概论》课为例,我们在讲每一章的理论的时候,首先要分析这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这让学生明白任何理论都不是生硬的说教,它的产生是有背景有原因的。在以后分析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课下的时间里大学生的学习比较自由,又因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喜欢接触新生事物,所以应结合信息时代展开移动教学,通过多媒体平台向大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学纲、教学目标等内容,推送和课程相关的视频、书籍,定期向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特征及需要。总之,通过课堂教学和移动教学的每个环节来培养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2.设计简单而清晰的思政课教学目标

衡量一堂思政课是否高质量主要是看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了。一个简单而清晰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要了解什么基本知识,锻炼什么能力。设计简单而明晰的教学目标前要对大学生和思政课所在的学科进行充分的了解,如大学生的兴趣、特征及需要,学科内容、学院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比较具体的陈述描述,作为课程学习的结果,学生学完后能够做什么[1]。一般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比如了解学科的基本术语;技能目标,比如掌握分析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视角;态度目标,比如建立通过实证研究追求学科知识的兴趣。总之,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简单、清晰和直接,能清楚地向大学生传递思政课的教学意图。

3.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

在学习思政课的过程中,大学生应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入而不是肤浅的理解,这有益于提升大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是需要引导的。首先,要让大学生知道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思政课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考研内容,以《概论》课为例,从宏观角度讲,这门课程介绍了党的理论和主张,从微观角度讲,这门课程所讲的内容是每个人生活的背景和环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其次,要让大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有趣,不能只有学,没有兴趣,但也不能采用引人娱乐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只有大学生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内容有重要性有趣,才会进一步深入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我们确实应该让学生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前沿及热点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深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其实这也是在教学生方法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0

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成果转化;科技传播;协同创业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221-02

科技作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政府关注的重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也被国家日益重视。在国家的倡导下,各部委部门、各级职能部门,制定出台了多种多样的政策和措施,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旨在培养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能力,并鼓励其进行技术转化,大学生通过专利成果转化、技术创业的案例屡见不鲜,相应地高校中开展和从事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的大学生数量和规模稳步增加、参与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通过专利成果转化与科技传播协同创业成为一种新趋势。

1 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与科技传播协同创业优势

科学技术始终是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一直是国家科技领域工作的重点。国家对于公民或科研机构开发科学技术一直秉持支持态度,出台了多种形式的鼓励措施。专利成果转化与科技传播协同的协同创业模式符合国家支持的导向,是国家支持和倡导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国家的倡导下各级职能部门也出台了有效的扶持措施,国家通过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和有效引导,倡导高校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并鼓励大学生通过专利成果转化获取技术。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科技创业。例如国务院明确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取消资金限制,降低创办企业准入门槛,同时更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提供创新创业便利条件。

传统行业领域的自主创业主要通过市场化的商业经营模式开展,除了需要充裕的时间、资金及人脉支持,还需要专业化的工商税务、市场竞争、风险规避等诸多知识、经验和能力,需全身心的投入。高校大学生虽然具有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接触新事物快,理论水平高的优势,但是由于处于高等教育阶段,在学校以课业为主,无法做到全脱产创业,同时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在企业管理和经营知识储备上均有所欠缺,从事传统行业领域显然是不具备优势的。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和科技传播,承接企业项目研发、合作或者技术入股转让合营,具有更加长期和稳定的优势。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技能和科学技术的自身独占特性优势,科技创新与技术协同创业模式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学生创业的市场稳定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者的亲睐。

2 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及科技传播制约因素研究

分析

2.1大学生群体自身研发能力和转化意识不足

据调查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兴趣、觉得没有用、成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以及科学技术转化主要认知。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模式,以及现有的大学教育整体态势,在步入高等教育前接受中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素养,是亟需提高的。大学生交叉创新意识薄弱,也成了制约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主要需要交叉学科的能力培养,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方面,同时更加涉及到社会科学方面,往往需要结合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大学生群体在校内的交际面和科技创新人脉的储备,也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在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上有所突破。在对数据的整理和研究中发现,从源头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科学技术能够成型的源头,大学生科技创新需要引导,科学技术的转化需要进一步系统的规划,扩大科学知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知晓度,只有首先抓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技术,才能进一步的有相应的科学技术方法,从而实现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可能。

目前而言,由于知识和视野受到限制,大学生在从事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选题的时候,存在盲目的现象,导致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没有市场应用转化的前景,从而加大了科技研发成果的市场转化难度,致使大批量的科学成果,无法被有效转化。还有就是大学生科技研发产品、研发成果虽然具有较强的市场应用价值,由于信息资源、以及财力物力缺乏有效的支持,现有的科学技术有时候无法实现转化,欠缺必要的技术和资源指导。对科学技术申请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的概念并不清楚,较多的同学因为不了解觉得很神秘,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能力的信息闭塞。从而未能使其顺利的进行市场的转化和有效

引导。

2.2 大学生自身资源、人脉有限,缺乏必要的有效引导

各高校先后设置了相应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例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申请。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分为自然科学类,科技制作类、人文社科类研究。大学生通过自主选题以及教师选题的方式进行项目申报书的撰写。然而高校大学生提交申请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在自身的研究条件下无法完成的更好。

就目前而言,一是要加强对大学生选题的引导,通过练习对接教师的科研项目中的子课题以及相关的课题的延伸和综合,提升大学生研究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围绕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的实际需要,进行非均匀的基金项目划分工作,改变传统的不论大小,统一一刀切的形式,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资金实际使用到位。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从事科技创新研发的时候,需要技术以及相关硬件条件支持。现有高校运行机制应充分合理使用高校的科研设备以及教师指导资源,协助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发,促使其专利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向科学申请技术方面转化的支持力度,促使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更好更加平稳地的向科学技术

过渡。

2.3 在校大学生于社会市场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

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市场的反应滞后,要加快对技术市场环境的预测监管机制,形成一个有需求有研究,有研究有科学,有科学有转化的一套尽力而为的推动推手,就要建立起一套高校自身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引导机制。科学技术的开发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创新,需要满足技术的“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等相应的硬性要求,同时对于科学案件的申请也是需要专门的业务知识,常常有科学机构来完成对科学的文件撰写、提交,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申请相对复杂,科学机构需要收缴一部分费用,因此造成了科学申请成本的增加,打消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向科学技术转化的积极性。

例如现有的科学案件的申请,已经由传统的纸质文件申请,转变为现在的电子科学申请,网络时代的来临,加快了科学申请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对科学申请人综合素质的要求。有鉴于此,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在完善自我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需要熟悉科学的申请流程,加强对科学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学习,需要进行有重点的突出学习,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研发出来的科技创新产品能够及时申请成为科学技术,充分稳定保障科技创新成果,为后续的科学转化奠定相应的

基础。

3 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和技术协同创业模式

大学生科技创新产品需要引入外力进行推波助澜效益,协同创业模式一方面充分使用校内的教师资源,要引入高校专家、学者、例如教授、高级工程师,通过加大教师教学实践补贴,让教师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路上的技术引导者,借助教师科研的经验和思维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更进一步地激发和提升大学生从事专利成果转化的能力,对大学生原始的科技创新研发作品的性能做进一步的优化和验证,进行二次开发设计,符合工业或者市场的使用,其具有更加科学、合理、经济的特点,使作品形成产品,以便于同市场进行更好地接轨,获得企业孵化的亲睐。

协同创业同时探索“双导”牵引制。通过社会邀约、特聘的方式,开放理念,着力聘请社会上具有突出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推广和营销能力、手段、资源的社会专家,同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转化产品进行对接,促进产学研用同步协调接轨,实现在专利成果转化的源头有作用,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有指导,在研发之后又转化,转化之后能够形成创业企业的配套推动模式,在大学生创业扎根生存、市场开拓,销售营销及后续的创业过程中予以全程指导、并可通过其引入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将科技创新产品的科技创业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程度;另一方面需要对科技创新产品进一步进行市场推广研究,根据科技创新产品类别特点,设置大学生科技研发和科学技术转化协同创业营,对其自身的科学技术申请进行培训,同时进行开设相应的科学技术向企业创办转化过渡的培训学习班,以提升广大大学生群体科技创业的意识和知识储备,为大学生群体开展科技创业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4 结论

在现有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基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科技创业即将成为大学生科技创业的主要潮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学技术研发,符合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要,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创业渠道,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但目前而言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过程还缺乏有效的必要的沟通互动协调机制。

通过大学生自身的科技研发能力基础,结合高校和政府的有效引导,建立起一套沟通协同机制,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并把控研发源头和方向,加快加深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进程和转化程度,并探索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对接,引导相应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科学技术进行协同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反促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无法创新或者不具备创新能力,都必将成为制约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瓶颈,要结合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进行引导。然而克服这个困难,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高校间、政府职能部门、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协同工作,探索大学生科技创业、低风险创业的工作机制和机理,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和科学技术转化协同创业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柴径.以点带面推进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38-39.

[2]范贤超.教育创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94-197.

[3]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

[4]朱高峰.谈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

[5]刘连新.对本科工程教育人才素质及其培养模式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6]李士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3):55-56.

篇11

【关键词】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探索与研究

随着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都面临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农业高校更是普遍存在无法培养更多质量高、专业技术扎实的农业创新人才也是因为教学资源问题。高校教育技术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已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关心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是极其迫切的任务。而高校科研成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师根据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观点或新结论, 这种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曾芳芳认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需要、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为了提高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适合农业发展需要,激发更多大学生、研究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同时积极投身国家农业的建设中,而农业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是农业高校和教育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地编入教材,转化为教师的知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这不仅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而且还增加了教学资源的数量,提高学生就业率。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还是有相当多的问题存在,我们要通过探索和研究解决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把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及创新性。

一、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就目前课题、论文和成果数量仍然是高校科研成果实力的评价与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导致科研导向出现偏差。因此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与教师还没有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而是更注重个人发展,只满足于撰写论文,职称晋级、找项目、选课题,做科研等,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一方面教师要提升教学质量,更多的是靠讲台及简单或低质量的实验等,缺乏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资源,另一方面,只重视科研成果的获得及评奖等,为评职称或获得科研项目就是最大愿望, 至于科研成果能不能得到应用与转化,是否转化为教学资源则很少关心考虑,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在农业高校科研成果的活动中,农业高校的专业教师及相关科研人员一般重视项目新颖性与学术水平,导致科研人员思想上的偏差,大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因科研人员与教师比较“重论文与成果,轻实用与效益”的科研立项的新颖性的现象 ,而学生的教学资源非常缺乏,导致农业高校培养人才面临的教学资源不足,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降,无法应对社会需求,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问题正困扰着许多农业高校。

二、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

农业高校科研成果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表现的基本特点为教学型,适用性和学术性。所有的高校科研成果都是需要科研人员和教师对专业相结合而发展成系统研究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它的新知识学术价值分为不同的层次,农业高校科研成果价值主要表现在人才专业的培养上和实际生产上,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成果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现在的高校一直在强调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的教师应把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自己的毕生追求。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都有一种荣誉感,都希望自己所研究的科研成果得认可,也希望自己的成就能转化为教学资源。然而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转化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我国农业高校这块的教学资源严重的缺乏,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质量的降低,造成现今专业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难以在社会生存,这对农业大国的中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一个学校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相互结合而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三、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对策建议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一项产业,农业高校是我国重点培养的教育主体,在贯彻实施农业教学的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了师资质量的,也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高校教师的职责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做好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科教与实践中,对教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高校已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而且根据不断演进和扩充,发展为集教学与科研,全面开展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性工作。

建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进教堂,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一个涉及较广的系统性工作,要有效而全面的促进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先于学校教师中达成共识,在提高对转化基础上要有个认识,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着眼,去完善农业技术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二是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三是与科研人员长期对农业研究工作的条件,通过他们完成研究规划的任务同时,其中一部分工作有学生设计并运作,让学生再现一个研究规划的过程,最后经过教师的点评与讲解,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这样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也让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进课堂的教学。

通过组织各高校的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各种实践,运用多种形式及方法促进成果在教学资源方面的真正转化。

四、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创新

农业高校科研成果是研究人员、教师根据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而产生的结论或观点,有一定的针对性,然而它是结合了专业或学科的情况实行创新的研究,所以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对于学科专业形成其特色,提高专业的竞争力,利于学生学习到广泛的知识。学校安排有关教师撰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典型案例汇编》,实现教学的创新。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里,教师不仅传授书本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创新研究传授给学生,改善了知识层次的结构,扩大了知识面,也不会造成教学资源短缺,人才培养的流失,也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学习,创新,探索,拓宽思维和知识面,丰富教学资源,利于创新农业人才的培养。

农业高校应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一个实质性的政策,开发专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机构,积极创新,不仅引导教师的积极性,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自身的教学相结合,推动学生的创新,让学生的资源广泛,专业人才培养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带动教师的自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习惯。

五、结语

目前很多农业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没有采取激励机制,教师对科研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专业人士研究,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相同地,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其科研工作也很显然要好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一般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互促进的关系,相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有着显著的相关联。所以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提升专业水平与学科,从而培养了专业人才的质量提升。所以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必须解决。第一,高校教师注重教学,注重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第二,教师对科研成果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第三,教学资源短缺,应与科研机构及科研团队相结合,相互促进。创新教学资源;第四,要摆脱传统的思路,只有创新思路,这样学生不会跟不上时代脚步,也不会造成社会的人才缺失;第五,农业高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曾芳芳,朱朝枝,张雪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研究[J].理论观察,2012年第5期.

[2] 高明伦.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23(2).

[3] 梁忠怀,魏林.试论制约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2(4).

篇12

关键词:科研成果;创新教育;高等教育

一、引言

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年)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他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1]。洪堡的这一教育思想使现代大学具有了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又赋予了大学科研的基本特征:与教学相统一,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现代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因此,在高校中,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的教学、创新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促进教学,教学需要科研。高校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使科研视野更宽广、科研思维更灵活。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教师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综合实力得到增强;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二、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科研成果的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科研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1、提升学校竞争力

课程是教学的科目和进程,是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1]。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建设的资源,还可以促进课程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尤其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校课程资源,是增加选修课、提高课程质量的有效方式。选修课的数量与课程的质量决定了创新人才发展的空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解决现代高校中存在的理论陈旧与知识脱节的问题,还能够解决社会生产中的焦点问题和学生头脑中的热点问题。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技能技巧,还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研究方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大。这样就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申请就读这所学校的学生就会增多,而校方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择优录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的含金量,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竞争力,使学校在强大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现今的教育理念提倡创新,反对经验,提倡怀疑,反对权威[2]。因此,教师就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学习,不断充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中,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补充, 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完善,从而逐步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与观点进行教学,把前沿的科研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教学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提高教师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进行更有效地高水平科研活动。

3、为创新教育开拓新路径

创新教育的过程,是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过程[3]。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创新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人格力量。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引入科研项目,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从一定意义上看,通过最新科研成果转化而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合于社会,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因此,高校中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实现科研与教育的真正统一。

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甚至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离这一理想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首先,一些高校领导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似乎并不强,甚至只是把成果转化理解为转化为技术力量,推广和应用到企业中去,而对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考虑较少,更无法通过制度、规范来保障这种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施。

其次,目前高校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加之高校缺乏相关政策的鼓励,导致部分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很多教师、科研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无法摆正科研服务教学的观念,因而对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不抱积极态度。有的教师虽然愿意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可是由于缺乏引导,科研成果转化形式单一,容易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

四、具体措施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体现在怎样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引入科研成果,以及如何在这一过程实施中,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贯穿其中。

1、教学内容中引入科研成果

课堂教学上,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与学生互动,讲授科技前沿成果和科学研究方法,并及时将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课后,教师可以将科研成果,如学术论文,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思考,充实了课程建设的教学材料。这样不仅课程内容丰富,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很多是系列性的,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其覆盖范围广、综合性强、难度大。如果将这类科研成果直接照搬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难以接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挫败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选题上,教师应选一些相对较为独立、内容不太复杂、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又具有一定完整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在实践教学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科研课题直接结合,是科研融入教学的很好体现。因为科研课题涉及专业知识领域的新问题,研究性较强,因此,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研究后,能够对学科知识有整体的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其他同学,甚至是与研究生互相交流,能够更深刻了解课题相关的系列成果,进一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在设计过程中,不再盲目,还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科研项目应用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课题内容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科研视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性,还能够给学生科研自信心,为以后的科研创新打下一定基础。

在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吸收对科研课题感兴趣的学生参加进来,使之结合相关科研项目,学习收集、整理研究数据,参加学术讨论,让他们较早掌握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也有利于拓展本科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建设中引入科研成果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教材是教师专业知识转化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教材直接反映出编著者对专业知识的前瞻性和严谨的科学思维逻辑[4]。因此,高校应鼓励教师精选课程内容、加强实际应用、突出新理论、编写适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教材。

而科研成果是教师对本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刻理解,经过教师的整合、精选,可以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教材中。在内容上,充实了教材内涵,有利于教材更好地阐述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突出重点,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反映了教师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质量上,明确了教材的教学目标,强化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用性更强。做到个体教学与科研的真正结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进行教材建设,能够更好地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不仅有益于教学,有利于人才培养,其成果也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课程建设中引入科研成果

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重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还体现在将科研成果引入到课程建设中。只有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才能培养出一支既能搞科学研究,又能从事教学的师资队伍。而师资队伍建设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质量指标中包括对教师职称、年龄、学位学历、科研成果、与课程相关获奖情况的审核。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求教师爱岗敬业、重视教学、具备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正与科研上形成的学术团队特点相吻合。这支教师队伍专业知识相互融合、补充,梯队层次明确,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竞争力强。而教师在进行科研活动后,会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建设,能够在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上提供持续、深入的支持。以此打造出来的精品课程,内容丰富、新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更大程度地激发,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促进,教师和学生均能受益,教学质量能得到提升。由此可见,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课程建设中,既可以丰富教学,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又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的实力。在教学中促进科研的发展,在科研中解决教学中的专业问题,取得教学与科研的双丰收。

五、构建科研成果向高校教学、创新教育转化的保障机制

政策和运行机制可以激励、保障转化工作的有效进行。首先,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导向政策。改变当前高校科研工作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应用研究;重视立项、报奖,轻视应用、推广;重视论文数量,轻视论文质量的状况[5]。引导科研为教学改革服务,引导教师正确选题,做到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才能使研究出来的成果顺利引入教学、引入创新教育中。

其次,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为活跃和关键的因素,是否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虽然鼓励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但在教学考核评审和教师的技术职称评定方面却没有明确体现。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有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发生,教学与科研脱节。因此,高校领导应该考虑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带来的实际绩效,将其作为教学考核评审和高校教师评定职称的依据。以此激励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觉、主动、有意识地将自己在相关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拓宽知识视野,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六、结束语

将科研成果转化到高校教学、创新教育中,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实施中,实现“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和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育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等. 从课程建设视角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江苏高教。2007(3),pp:84-86.

[2]刘建春. 从课程建设视角探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保障机制,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4),pp:72-73.

[3]胡弼成等. 高校科研成果与课程资源,江苏高教。2006(2),pp:69-71.

[4]李艳霞等. 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3),pp:66-68.

篇13

一科研发展现状

自“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562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2项,到位经费近2.36亿元。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0项,其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通过审定的品种12个,获得专利81项。总体来看,学校科研项目数及科研经费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主持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师数量稳步增加,而且承担课题的年轻教师比例也在逐步提升。全校教师人均科研经费逐年递增,学校科研成果产出丰硕,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许多著作及教材。通过这些科研课题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及相应的设备条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办学实力有明显的提高。我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国家部委重点学科,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领域1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6个)、60个本科专业。

二科研对本科教学的促进

科研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源泉,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推进器。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丰富学科内涵,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新疆农业大学重视科学研究并鼓励科技创新,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了许多创新型人才。

1鼓励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

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要拥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从2000年开始,设立了专门的科研启动基金―――新疆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重点资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青年教师,使他们通过承担科研项目,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十一五”以来,我校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及推广项目共计562项,为本科教学培养了大批青年人才。此外,学校还对在职教师参加深造和学位进修给予一定的资助,鼓励他们结合所主持或参加的科研课题攻读在职硕士和博士学位,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教育。

2加强基地建设,提供实习平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本科学生的教学也必须归结到实践上来。通过教师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我校与全疆各地州建立了178个实习基地。其中,由我校草业学院承担的“新牧1、2号种子基地建设与生产”国家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1470万元,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此外,我校还拥有4600多万平方米的实习林场和275.58万平方米的实验农场。这些科研基地的建设与维持主要依靠科研经费支撑。他们对本科学生的开放,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整体水平。

3更新教学内容,体现特色教学

教材是大学本科教学中理论部分的源泉,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加快,教材内容总是落后于现实生产力。因此,大学教师不能也不应该依赖现有教材,而应该通过科研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利用自己最新的思想、方法、成果,随时自编教材或补充讲义,保持教材的前沿性。我校始终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近年来,共编纂各类教材121部,各类实验指导、复习资料若干。这些教材都紧密结合科研实践,结合新疆地域特色,使学生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理论知识。此外,学校还通过计算工作量的方式鼓励教师利用科研成果自编教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

4强化学术交流,培养创新意识

开放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我校所有科研项目在通过成果鉴定后,都要求项目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及时举办讲座或学术报告会,将在科研工作中得到的最新成果给本科学生演示或讲解,并努力使这种规定逐步成为一种制度。通过这些讲座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其科研兴趣。此外,我校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本科学生讲授前沿性学科知识,使广大学生了解了所学专业的前沿性知识,感性上得到了升华。

5成立学术团体,鼓励学生科研

通过成立各类学术团体,可以使本科学生以自发的形式进行科研活动。我校在“新疆农业大学科技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协会”。学生科协的成立,充分体现了科技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与科研可以零距离接触,而且还促进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我校的科研促进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活跃了学生的学术思想,促成了我校学生的学术氛围。

6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率

社会的发展对高等学校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有45%的科研项目为本科学生提供了参与机会,积极吸纳本科学生参加我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五年来,我校部分本科大学生利用实习和假期参与到了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当中,接受了科研思维的训练,获得了科学精神的熏陶。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有80%来自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

三以研促教的设想和建议

1尝试在本科教学中设立科研学分,增强学生科研与实践能力

本科生阶段,基于学生本身的基础、能力及培养目标,科学研究主要是对其进行科学素质、科研习惯、科研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自主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设立本科生科研学分,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因材施教,促使本科生早期系统接受科研训练,直接参加科研实验或实习,使大部分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科研课题或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受到从事科研的基本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2进一步完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科研项目(成果)越多,教学内容就越丰富,更新就越快。教授们可以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结合他们所做课题,告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养成不迷信权威、于不疑处有疑的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促进本科教学的改革创新,大幅度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将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3强化学术交流,活跃大学学术氛围

及时举办反映学科进展的讲座或学术报告会,向本科生宣传介绍科研成果。我校所有科研项目在通过成果鉴定后,要求项目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及时举办讲座或学术报告会,将最新科研成果给本科学生演示或讲解,这些是在书本中学不到的。

4鼓励教师自编教材与学术著作,体现特色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增长迅猛,知识更新加快,教材内容总是滞后,为此,应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和学术著作。大学教师应该通过科研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利用自己最新的思想、方法、成果,自编具有特色的教材和学术著作。教师在授课中将最新的和属于自己的学术思想、科研成果渗透到传统的经典课程内容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价值观和创新精神,也是应对知识高速更新的根本举措。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本科生科研训练

(1)对各类实验室的功能进行整合和强化,重点强化服务本科教学的功能。保证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应提倡教师将自己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课的教学内容。

(2)毕业设计(论文)是一种带有总结性的集中科研训练。一个有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既是一个好的科研课题,又能适合本科学生的特点,从而做到教学和科研的互相促进。应注重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与科研的结合。

(3)教学与科研基地并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现有的教学和科研实习基地为依托,通过科研项目实施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科研与实习基地,组织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科研是高校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在如何将科研与本科教学密切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促教改方面,新疆农业大学近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及时将科研和生产中的新发现、新成果、新问题及时融汇到本科教学活动中,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医科类高校;教学;科研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一直是高校办学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教学和科学的结合能够产生正面效应,促进彼此的发展。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辅助,教学和科研都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学一直是高校的“主业”,而高校的科研功能主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作为医科类高校的中心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应该以“教”为本,同时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和服务作用,在教与研的有效结合中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一、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科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医科类高校教师需要掌握前沿理论和技术,了解医疗卫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调研和思考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持续的科研活动来达到“厚积薄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积累,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创新,传授给学术的知识始终前沿化,教师对知识的深厚积累也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再者,科研过程中,教师掌握追求真理的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不谋而合,科研方法能够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管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术展开研究性学习,帮助学术独立完成科研项目。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教师都带领自己的学术建立了科研团队,在教学中展开科研,在科研中促进教学,这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研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教师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丰富的学术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帮助学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医科类高校教师在指导学术展开科学研究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创新意识会更强,敢于追求真理的决心会更大,对医学类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也会逐步提升。在科研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养成,观察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都会得到培养。科研过程中,医科类高校大学生需要大量的检索医学资料、提炼医学信息、分析医学案例、运用医学技能,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激发,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学习能力全面提升。

(三)科研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科类高校拥有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设备多数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通过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能够形成对医学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教师和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对于医学设备的使用更加熟练,对设备性能了解更加透彻,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科研在很大程度上会刺激医科类高校不断加大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进而也有利于改善教学条件。

二、医科类高校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建议

(一)为教师提供科研激励保障

医科类高校必须在经费和个人晋升空间上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科研激励保障。医科类高校应该将办学经费的很大一部分用在科学研究上,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同时,医科类高校必须不断完善教师以科研促教学的相关规定。例如在评职称时,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手段作为评审的重要条件,要求科研成果突出并且能够将科研与教学有效结合以及发挥科研促进教学作用的教师才能够参加副高级职称评审。在聘任新教师时,可以优先招聘有科研经验的教师。对于那些能够指导学生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与更大的奖励。对于参加科研项目的教师,必须带领至少两名学生共同参与研究,否则就不能结题。

(二)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形成优秀科研教学团队

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成正比例发展,鼓励和支持教师科研团队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要凸出学科特色,比如由几个学科带头人带领本学科若干名教师形成优秀的科研团队,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不断生成科研成果,并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例如在预防医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医学专业领域都可以将科研课题形成精品课程,以此来促进学校教学发展。与此同时,医科类高校还应该鼓励临床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探索医教研相融合的办法,及时将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

(三)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课程改革

对于那些综合性、交叉性的科研项目,医科类高校需要减少因学科限制而导致知识割裂或重复,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衔接。医科类高校应着眼于培养复合型的综合能力强的医学人才,以便于将来能够胜任繁杂的医学岗位。此外,医科类高校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作为课程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对科研能力的渗透,指导学生掌握先进的现代实验技术和方法。医科类高校应该开设《医学科研方法》、《医学统计学》、 《SAS 统计分析》 、《实验动物学》、《医学文献检索》和《机能实验学》等课程,建立医学教学研究室,例如将DNA 提取、PCR 等生物学常用技术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构建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体系

首先,医科类高校可以积极开展选修课、专家讲座等教学活动,让学术了解科研发展的新动态,掌握最前沿的科研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医科类高校要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本校举办讲座,开拓学术视野,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其次,医科类高校应该设立大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对于在校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的学生给与奖学金或者专项资金资助,同时,将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纳入学分管理,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的大学生都可以获得学分。最后,学校的科研实验室应该向学生开放。对于学校的科研室应该制定开放的时间运行表,做好学生参与科研室开放的记录。此外,医科类高校应积极打造精品社团活动。有条件的医科类高校应该鼓励学术成立科研协会,举办科技活动竞赛,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以此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发展。

总而言之,医科类高校必须同时抓好教学和科研这两项工作,认识到教学和科研两者的辩证关系,在鼓励和支持科研中促进教学发展,在推进教学改革中提升科研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