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8 10:11: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金融危机的本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60-1770(2009)03-08-04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一是从时间看,这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又一次大规模、全球性的金融崩溃和经济衰退。二是从周期看,世界经济2002年进入上升周期,2006年达到顶峰,现在转向全面衰退和经济金融危机。三是从影响看,危机源头在美国,影响欧洲,波及亚洲,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本文旨在对全球金融危机演变路径,传导机制和影响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层面深刻揭示危机的根源,并为中国恰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和建议。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演变路径
总体来看,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是在金融创新不断加速、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危机经历了苗头初现、金融体系局部出现问题,逐步强化到集中全面爆发,迅速蔓延扩散的一系列演变过程。
(一)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次级贷款大量违约有关。从2000年开始,为了防止新经济泡沫破灭可能导致的经济衰退,美联储多次下调联邦基准利率,从2001年1月的6.5%一直降至2003年6月的1%,直接推动了2001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长达五年的繁荣。在房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放松了信用风险审核标准,开始向信用评级较低的中低收入者提供次级贷款。但是,从2004年开始,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在一年半时间内基准利率从1%上升到5.25%。由此产生双重效应:一是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压力不断上升,二是房价持续下跌,甚至低于未偿还贷款金额,许多借款人只好选择违约。这导致了次贷危机在2007年夏季的集中爆发。
(二)全球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次级贷款大量违约只是危机爆发的必要条件,这次金融危机之所以发生,还与美国以次级贷款为基础产品的证券化及其衍生品过度膨胀有关。资产证券化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以后大大加速,其核心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债券,使之具有流动性,而对这些债券的还本付息是以资产未来现金流为基础。通过证券化过程,资产所有人将特定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转移给购买证券的投资者,实现了风险向外部的转移和分散。美国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在新世纪后快速发展,从2000年的81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7320亿美元,7年增长了9倍还多。不仅如此,以MBS、ABS、银行贷款、垃圾债券等各类资产组合为基础,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又开发出了新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理论上,这种金融创新的链条可以无限延长,形成CDO的平方,立方乃至n次方。这种金融创新在推动美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被隐含和放大。一旦最底层资产即次级贷款出现问题,将导致相关CDO价值大量缩水,引发投资者对相关CDO的全面挤兑,减值,导致多层金融衍生品定价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这场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一是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全球金融市场急剧波动震荡。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没,20多家商业银行破产倒闭,一大批对冲基金遭受毁灭性打击。2008年纽约、伦敦、日本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场跌幅达到30%40%。二是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对实体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全面收缩,制造业指数跌至多年来新低,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发达国家失业率迭创新高,美国高达7%,欧盟国家普遍在7%左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普遍放缓。三是国际市场资源,初级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给企业生产经营与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冲击。大批企业高价时买入的原材料库存至今没有消化。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产成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全球亏损行业,亏损企业持续增加。
(四)世界主要经济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评价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看,主要有三种应对模式:一是注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主要是通过贷款和购买金融机构股份等方式,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直接注资,从而激活金融市场。这种模式以增加金融机构流动性为主要目的,并非治本之策,对于提升市场信心作用较小。面对庞大的金融机构资金需求,以及更多的尚未暴露出来的信用卡、商业抵押贷款等信贷问题,一旦救市资金用尽,市场信心将再度受到重挫。二是信贷担保模式。以欧盟为代表,主要是由政府出面,为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担保,从而增强市场信心。这种模式不排除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甚至实施国有化,但更看重通过强大的政府信用来确保金融机构信用稳定。三是相机抉择模式。以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代表。比如,日本利用美国金融资产贬值机会购买部分美国资产,韩国实行韩元贬值以刺激出口,新加坡和香港提供全面存款担保以增强市场信心。中国则采取调高出口退税率,稳定人民币汇率、为出口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等方式稳定出口,出台扩内需政策。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目前,对全球金融危机根源的分析基本集中在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过度发放和金融产品过度创新上。但从更为深远的视角来看,危机的根源并不能从危机本身得到理解。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本质上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导的经济政策长期推行的结果,全球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危机。
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私有化观点的理论和思想体系。
在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领域,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长期以来根深蒂固。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一代金融家信奉“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强调放松管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发力量。受这种思想影响,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放松了对金融创新的管制。美国国会在1980年-1982年立法解除
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后,1999年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的大部分条件,结束了金融分业经营的局面,拆除了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导致风险在两个体系之间可以蔓延和传递。金融机构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驱使下,不断研发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透明度低的金融衍生品,无节制放大杠杆效应,信用风险和监管责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问题最终在次级抵押贷款环节爆发,并迅速引发全球金融体系危机。这场危机标志着冷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的新自由主义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从危机的根源入手,对美式金融资本主义进行彻底变革,从制度层面最大限度减少市场的道德风险,以更有效地实现政府监管和市场力量的平衡。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和我国战略抉择
目前,这场金融危机本身尚未见底,仍在蔓延扩散。在痛苦而漫长的“去杠杆化”的进程中,危机对全球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将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重。在深刻反思之余,我们更应从这场危机中得到有价值的启示,以此为鉴,指导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经济金融战略抉择。
(一)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
格林斯潘曾经在2002年称赞复杂衍生工具能够使风险得以分散。但这场危机证明,当金融衍生品成为逐利的手段时,它非但难以分散局部风险,反而会产生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风险。高收益率,高杠杆率从来都是和高风险相伴而生。但不能就此因噎废食,不能把金融创新作为导致危机爆发的“替罪羊”。要看到,和美国发达的金融体系相比,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尚处于较低层次,金融产品单一,金融体系运作效率较低,运营体制和监管模式落后,还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对金融巨大而多样化的需求。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以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为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技术创新,在创新中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对表外资产的监管,加强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警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金融必须根植和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其根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融通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金融必须根植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其价值创造必须源于实体经济的真实价值。这次危机已经证明,金融一旦脱离实体经济这个元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虚拟的金融资产就会迅速膨胀,最终在肥皂泡破灭的同时,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要着眼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重点产业振兴,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形势下,要着力把金融资源配置到真正能够创造财富的行业,配置到真正具有成长价值的企业,配置到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领域,立足于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实体基础”。
(三)大国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内需主导
当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超过60%。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骤减,企业出口订单大量萎缩,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急剧下降,继续坚持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已经步履维艰。在这种大背景下,必须立足于内需主导,把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事实上,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是大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既定途径。我国也已具备了内需拉动的充分条件,3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强大的消费力,高储蓄率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加上13亿人口的庞大需求,以及广阔的待开发的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潜力巨大。要立足于扩大消费需求,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补贴力度,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稳定发展住房、汽车消费,积极培育服务、旅游等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要立足于扩大投资需求,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社会事业和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四)必须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长期以来,美国奉行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实行巨额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政策,2008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4860亿美元,贸易赤字连续三年超过7000亿美元。新兴市场国家则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等方式,进行资金回流,来弥补美国巨大的“双赤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也可以看做是对美国巨额双赤字,新兴市场国家巨额双顺差所导致的全球收支失衡的一次硬性调整。随着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逐渐开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更加重要,也更加复杂。当前,要抓住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调契机,加快进口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建立我国的战略要素储备体系;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技术、人才从发达国家大量溢出的机遇,加快引进我国亟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高端人才,进一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贷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快资本输出步伐。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五)宏观调控必须加强国际协调,重建国际金融体系
经济金融全球化在带给人类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扩散迅速超越国界,影响到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面对危机的肆虐,任何一个国家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各国必须联起手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扩大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稳定国际金融市场。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世界金融体系和治理结构的缺陷,目前世界金融体系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由不受约束的美元所主导的金融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世界金融体系,把美元发行置于国际监管之下,促进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向多极化发展。要以这次危机为契机,以公平,公正,包容,有序为方向,以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为原则,推动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完善国际金融规则和程序,扩大监管覆盖面,提高金融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努力推动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形成。
(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已经集体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明显加大。为此,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
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建设支出力度;实行结构性减税、退税或抵免,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加大对低收入家庭补贴和救助力度,加大对“三农”,民生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保持银行体系充裕流动性,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发展,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加大对优质企业、中小企业、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支持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七)加快中国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
全球化也使金融经济体系中积累的问题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得到反映,中国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日趋严重,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导致的内部失衡与国际收支盈余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导致的外部失衡是中国经济宏观失衡的基本特征,这种失衡和美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方向相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过去的30年间,中国年均增长率达到9.8%,但主要建立在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上,依靠资源和要素的大量投入支撑经济增长。随着要素边际收益的下降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传统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为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不断寻求新的报酬递增的源泉。要着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从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型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限制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不断增强经济的抗波动性。要深化改革,着力营造产业升级的制度环境和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缓解和消除发展瓶颈,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金融机制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金融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指明了方向。中国金融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在现有成就基础上,通过中国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内部与外部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金融的大好局面,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金融应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我国金融界对中国金融怎样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把以人为本的金融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作为整体进行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力图将三者结合起来,研究中国金融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金融。以人为本是中国金融内在的本质要求。中国金融要实现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对人的尊重。从现阶段来说,对人的尊重首先要克服中国金融存在的相当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所谓“金融排斥”就是需要借助于金融的支持谋求发展的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和急需发展的行业,因为不能满足金融行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现象。贷款歧视就是金融排斥最明显的表现。
中国金融贯彻以人为本的必要前提是实现金融自由。金融自由包括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自由两个方面,即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自由(金融供给的自由)和客户选择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自由(金融需求的自由)。尊重金融供给的自由实质上就是尊重金融法人主体自主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及其自主定价权的独立性;尊重金融需求的自由实质上就是尊重金融客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自主选择权。只有有了前者的自由,后者的自由才能最终实现,因为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是以人为本的金融的最终目标。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需求创造供给,供给引导需求。但在中国金融领域,金融供给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垄断地位。广大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的认知程度不高,对自身的金融权益保护严重不足,对金融资源的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也无可奈何。因此,金融需求自由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也必须看到,处于强势地位的金融供给自由由于管制过多、竞争过度、创新滞后而不足。要实现金融供给和需求的自由就要正确处理政府管制与金融自由、金融竞争与金融创新、金融资源地区配置的均衡与失衡等关系。
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之一。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非均衡状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协调,促进投资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内外经济的协调。只有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有可靠的经济基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各种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的金融,也应该贯彻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中国金融应该通过自己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金融经济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通过货币政策中的货币数量政策与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实现金融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实现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的协调,最终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
当前全面协调的金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按照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两大部类”等理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有其必然性,因为,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是中国经济对内失衡的表现或反映。要解决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必须从这个必然性中寻找,从解决经济的对内失衡着手。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强势的是投资,其次是出口,最后才是消费。这是一种“跛脚”的经济发展方式。当务之急是提振消费,降低国内储蓄。增加居民个人名义收入(包括减少税收负担)对扩大消费有积极作用。增加城乡居民真实的(即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可支配收入,才是扩大个人消费更重要的途径,即既要增加城乡居民的名义收入,更要使名义收入与通货膨胀率挂钩。中国要真正扩大内需,必须从提高城乡居民的真实可支配收入着手。
这里要澄清一种观点: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来纠正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首先,汇率的基础是货币的价值,但在当今纯粹纸币制度下,纸币的价值是无法确定的。一再对人民币施压的美国人也是同意这一观点的。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万无一失地给某种货币定值;衡量一种货币的公平价值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可靠或精确的方法估计一国货币的确切汇率。其次,为了解决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低估了多少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评估方法,设置了许多数学模型,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采用了3种方法(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的公平价值理论和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评估,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几乎不可能确定某种货币何时处于错位状态,更不要说确定错位的程度了。它甚至认为,即便贸易顺差需要中国对人民币汇率作出重大调整,但内部平衡原则可能也会要求中国调低而不是调高汇率。①
党的十六大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之后,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引发了人们对虚拟经济作用的重新思考,对虚拟经济极大地脱离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危害产生了警觉。我国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关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过度关注虚拟经济,可能会引发经济出现虚拟化现象。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没有虚拟经济的提法,只有虚拟资本的概念。但马克思对虚拟资本性质与特征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对虚拟经济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虚拟资本是由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构成的与现实资本不同的一种资本形态。它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它们是货币资本,是一种“以钱生钱”的生息资本。虚拟资本中有价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地有投机的性质”。②它们的资本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③总之,它们的价值、价格、收入都是“虚拟”的、“假定”的、“假想”的、“幻想”的。虚拟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高流动性、高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特点。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量”的积累引起的“质”的飞跃。它把虚拟资本的四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应该看到,虚拟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就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如果虚拟经济一味只追求自己的发展,甚至创造出各种脱离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那么,虚拟经济可能“泡沫化”。泡沫的膨胀是危机的开始,而泡沫的破灭则是危机的到来。总之,我国应该健康地发展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应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
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是指经济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的生存发展留出和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使人类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和能力。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
第一,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我国金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什么是金融创新,现在还没有一个为大家一致接受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金融创新:或引用熊彼特的说法把金融创新定义为新生产函数,或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要素或金融领域内部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机构),或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工具特性的重新组合(包括收益、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可买卖性、定价惯例、数量大小和期限长短,等等),或从金融创新目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角度定义金融创新。综合以上定义,我们把金融创新定义为: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新生产函数基础上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新金融工具或新金融服务)。金融创新是一柄双刃剑。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风险并获取盈利,但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这是因为,金融创新是在原生性金融产品基础上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原生性金融产品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在此基础上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就必然包含着原生性金融产品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是交易的对象,它们的价格或收益会因各种原因而波动,例如供求关系、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因而它们本身又产生着新的风险;再加上出于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在已有衍生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又不断推出衍生金融产品,从而使衍生金融产品离实体经济愈来愈远,而成为纯粹的投机工具,这样更把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推向极致。因此,中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克服与防范金融风险。
第二,金融安全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国金融才能具备强大的抵抗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金融安全的基本涵义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它应该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点:一是政府对国家金融的掌握,包括国家独立制定金融政策的权力和有效地控制金融资源的能力;二是社会单位,包括个人、企业能够保持对经济数据的信心,对经济发展和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信心;三是货币币值保持相对稳定,或者处于政府可以调控的范围内,不会受到国际资本的冲击而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导致货币迅速贬值,或大规模资本流入导致货币迅速升值,从而使国际国内失去对该种货币稳定的信心;四是间接融资市场借贷的持续进行,以支持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直接融资市场债券正常的发行、承销和发售。股票市场正常交易,没有出现脱离经济数据表现的持续异常下跌或者上涨。与金融安全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金融稳定。我们认为,金融稳定侧重于金融的稳定发展,不发生较大的金融动荡,强调静态的概念。而金融安全侧重于强调一种动态的金融发展态势,包括对经济体制、金融结构、货币政策机制等调整变化的动态适应。
为了保证中国金融安全,应该构筑金融安全的三大支柱:掌握金融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保障;稳健的银行体系是国家金融安全的坚实基础;谨慎灵活的外汇储备管理和适当的资本管制是国家金融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应该基于“免疫系统观”建立一种自我免疫与外部管制彼此融合、相互促进的新的金融安全网;在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进程中,国有银行的国有控股对中国的金融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金融安全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金融全球化使我国金融面临的风险因素增多、金融安全的可控性减弱、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急剧增强。而我国的金融业整体竞争力较弱、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的漏洞等使我国金融易暴露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保证金融创新顺利进行,使金融安全得以实现,金融监管必不可少。美国次贷危机表明,如果金融创新成为金融资本追逐利润的手段,而金融监管不到位,或听之任之时,金融风险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当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也就谈不上金融安全,金融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从而以人为本的金融也就成了空谈。当然,金融监管也有一个被监管的问题,也就是说,金融监管也要以适度有效的制衡为前提。
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运行机制
要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必须在我国金融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金融运行机制。这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在经济学文献和日常生活中,体制、制度、机制是经常出现的三个概念。所谓体制是经济机体各构成要素(机构、职能部门)为了共同目的(目标)而按一定的组织层次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有机体(整体)。如果把这个有机体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各构成要素就是它的子系统。所谓制度则是整个经济机体及其各构成要素运行或发挥功能的规则、规范、政策,即共同的行为准则。所谓机制,是指经济机体(系统)各构成要素(子系统)之间,以及各构成要素(子系统)内部的各子要素(第二、第三等层次的子系统)之间发生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方式。因此,人们又常常将经济机制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经济体的体制、制度、机制的关系是:第一,从外在向内在逐渐发展的关系,即体制是外在的;制度是外在的,但已有内在的“成分”;机制是内在的。这是符合“现象与本质”的哲学原理的。第二,从“实”向“虚”逐渐变化的关系,即体制为“实”;制度兼有“实”与“虚”的特征;机制为“虚”。这是符合系统论的一实一虚“二象对偶”原理的。
中国金融机制可从金融体制和货币运行两个角度进行完善。
第一,从金融体制角度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是由中央银行和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成。为了规范中央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的行为,还进行了金融制度建设,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条例和政策。这是研究完善我国金融运行机制的出发点。从金融体制角度,完善中国金融机制,应进一步提高金融的能量供给系统和指挥系统——中央银行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传导系统和新陈代谢系统——金融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中国金融的管理系统,将“一行三会”变为“一行一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的模式。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中央银行以提供经济所需货币为主要任务。它是整个经济,也是整个金融系统的能量供给系统,应该处于能量供给层次的上层。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控制着货币供给量,影响着信贷总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因此,中央银行应该处于整个金融系统空间层次的上层。中央银行之外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也通过自己的运行为经济提供能量(例如贷款),但它们处于能量供给层次的下层。同时,中央银行以币值稳定为己任,因此,它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指挥系统。中央银行之外的所有金融机构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与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的目标保持“理性的一致”,这既是国家利益之所在,也是所有金融机构利益之所在。强化金融机制能量供给系统和指挥系统地位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包括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独立性两个方面。如果中央银行不能保证足够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干扰,币值的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其结果必然是中国经济或者承受高通货膨胀压力,或者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
这里所说的传导系统和新陈代谢系统主要是指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既发挥着广义借贷资本(或称生息资本、虚拟资本)数量余缺的调剂功能,也发挥着发现(以各种金融工具为载体的)广义借贷资本的价格(可贷资本的利率、外汇的汇率、各种金融工具价格)的功能。通过价格的发现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传递国家宏观经济信息,传递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息和金融市场资本数量信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在数量信号和价格信号中,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通过资本的价格引导实体经济资源和虚拟资本的合理配置。金融市场通过金融资本数量信号和价格信号的传递,实现优胜劣汰的新陈代谢。然而,由于各种经济、政治原因,我国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还很弱,不仅起不到引导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也起不到使金融市场参与者优胜劣汰的新陈代谢作用。我国股票市场中一些应该退出市场的股票没能退出就是一个证明。
当前,中国金融管理系统(监管机构)是由“一行三会”构成的,即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既然中央银行处于整个金融系统空间层次和能量供给层次的上层,“一行三会”的关系就不应该是平起平坐,“一行”应该担负起整合和协调监管力量的责任。而现实中它们的关系并不完全如此。这种“群龙治水”的金融监管或者带来监管的重叠,或者带来监管的虚置。为了整合金融监管的力量,我国应该仿效一些国家或地区,变“一行三会”的多边监管模式为“一行一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的监管模式。
第二,从货币运行角度完善。从货币运行角度,中国金融机制的完善表现为要保证货币的正常循环:增强货币的主动供给(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发行的基础货币)、控制货币的被动供给(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发行的基础货币)和控制货币的“熵”(不做功的货币)的增加。
在货币经济时代,正常的货币循环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其一,当代经济是货币经济。生产要素、物质产品和金融产品都是货币(价值)的转化或凝结。正是因为这种货币化现象使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衡量,经济的货币化现象也成为人类社会配置资源、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机器运行的巨大力量。其二,货币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货币是经济体的“血液”。货币周而复始的正常循环是整个经济体充满“生命”活力的关键。如果货币运动的调节失控,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对经济、金融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谓“货币运动调节的失控”既包括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失控,也包括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失控。因此,要使货币正常循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负有责任。
要实现货币的正常循环必须增强货币的主动供给、控制货币的被动供给。所谓货币的主动供给是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状况而发行的基础货币。所谓货币的被动供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发行的基础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主动供给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即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货币供给量,也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手段对市场上的货币状况进行调控。之所以加上“一定程度”的限定词是因为还有一些不可控的要素影响着货币的发行。被动的货币供给来自于外汇占款。在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下,外汇占款基本上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的。要减少被动的货币供给除了要彻底实行意愿性结售汇制而外,更要真正实现“藏汇于民”。当然,要真正实现“藏汇于民”有赖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更多的外汇避险工具的开发。
要实现货币的正常循环,必须控制货币的“熵”的增加。“熵”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不能再转化为做功的能量总和的测定单位。或者简单地说,“熵”是指做功的能量变成不再做功的无用能量。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不做功能量的增加。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这里借用“熵”这个概念就是想说明,货币的“熵”就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货币变成了不再推动经济发展的货币。马克思从商品流通的不同形式将货币分为“货币的货币”和“资本的货币”。前者是“为买而卖”的货币,即在商品流通中发生作用的货币,W—G—W。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消费领域。后者是“为卖而买”的货币,即资本运动中发生作用的货币,G—W—(G+G)。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领域。但我们如果不考虑W,“资本的货币”的纯粹形式就是G—(G+G),即生息资本或虚拟资本。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金融市场进行的。如果这样,那么,货币的“熵”的增加,则是指作为“货币的货币”不再推动消费。例如,我国城乡居民大量的储蓄,作为“资本的货币”不再推动投资。再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投入金融市场的部分资金处于“沉寂”状态,等等。在货币供给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的“熵”的增加就是做功的货币减少、不做功的货币增加。很显然这对经济、金融发展很不利。要减少或控制货币的“熵”的增加,应该推动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减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从经济总量看,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呈现出“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局面。“三不”严重地影响到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才尤为重要。中国金融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以马克思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两大部类”、虚拟资本和汇率理论为指导,分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可能性、必然性,寻找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对策,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国金融应该通过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保护他们的投资收益和合法金融收入,以体现人民利益至上。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前全面协调的金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中国经济的内外同时均衡。金融要实现以人为本和促进经济科学发展,金融本身必须科学发展。金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金融创新、保证是金融安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7&ZD014)
注释
“具有误导性的错位”,《经济学家》,2007年6月23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7年6月29日,第4版。
(一)在经融危机来临之时,许多关联企业,或者经营不善的小企业,最先垮掉,存活下来的企业,也会因为资金流的短缺或者应收账款未能按期收回而困难重重,所以,在收入不佳的情况下,必须财务降低承办的策略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这是最有效、也是采用最多的一种策略。
(二)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环境大多为买方为主,同一性、雷同性、相似性的企业就会竞争加剧,有可能上演不光彩的恶性竞争,如何最快的降低成本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持企业生存,当属控制成本之策。
(三)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当今社会分工细化,各种企业之间都面临竞争,企业要从长远发展出发,树立成本控制理念,功夫下在平时,确实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赢得市场和客户信任。
二、企业控制成本的困难
(一)转危为安的意识不强。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有相当的企业在思考如何应对之策,充分利用成本控制之法,降低企业负担,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降低管理费用等,真正使企业减轻负担,轻松上阵,还有一部分企业,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能积极实施承办控制,导致企业负担更重,最终走向了不归之路。
(二)成本控制体制机制不健全。在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决策层权力大,如果对成本意识不强,必然导致成本控制不能实施;基层员工缺乏忧患意识、对成本控制缺乏了解,成本控制实施起来步调不一致,不在统一频率上。
(三)成本控制内容不清楚。大部分企业理论性不强,对成本控制只是了解,掌握不透彻,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不会用,对经营、管理成本、各种费用不清楚,不知从哪里入手开展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无从下手。
(四)成本控制与各项规定的关系不清楚。有的企业谈及成本控制就是节约,降低工资、不缴纳五险一金等等。这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是不允许的,成本控制要考虑长远,不能挫伤职工积极性,影响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对企业长远发展都是得不偿失的。
三、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宣传成本控制战略,形成成本控制意识。从企业决策层到一般干部,都要将企?I成本控制学深学透,理论精髓,形成人人都有主动性,深刻认同企业成本控制文化,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企业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必要措施,让员工理解企业采取的措施,配合并行动起来,形成人人参与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
(二)企业战略与成本控制紧密结合。金融危机来临时,成本控制不是简单的不花钱,而是及时的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企业发展重心,以图利用刺激政策或者自身低成本的优势,使企业灵活应对金融危机,在危机中成长,在危机中发展,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建立健全成本预算。加强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规范发展的必要步骤,据统计,有效的预算可以为企业节约10%的成本,通过成本预算,能够明晰单项成本的具体数额,根据市场行情,是否有降低的可能等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字,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四)当金融危机发生后,整个市场环境就会低迷,如何在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迅速占领市场?就需要企业推进低成本创新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好:一是鼓励员工创新,从每一件工序的改进做起,争当创新先行人。二是可以和众多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学习先进技术,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方法,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崇尚实干,采取成本控制策略,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任务中去,用实际行动检验成本控制的效果。
(五)适当降低成本。在企业发展中,原材料采购、人工费占的比重较大,一般来说,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在确保采购原料质量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可以对企业高收入群体进行限薪,由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压力剧增,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高收入群体采取限薪做法,达到薪金的合理区间,稳定一般员工心态,降低企业负担的目的。
(六)依托电算化进行成本控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电算化已非常普及,采用电算化能有效提取数据,计算简单、结论准确,为决策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
金融危机在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机遇,想变压力为动力,就必须对成本控制进行学习,掌握成本控制的关键点,解除成本控制就是节约的误区,放眼全球,放眼经济界,采用成本控制能给企业带来资源重新配置,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 职业能力本位 金融课程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54-03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职业教育”属性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用人单位逐步从“唯学历”转变为“唯能力”。在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下,高职院校教师应主动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以“货币政策工具”知识点为案例,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从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一、教学理念
高职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关注职业岗位需求,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为此,本次课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三个“强调与注重”:一是强调理论知识够用,注重培养学生金融意识和金融技能;二是强调课程内容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注重学生获得双证书;三是强调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金融基础是金融专业(包括投资与理财专业、金融保险专业、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等)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次课程选用的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融基础》。“货币政策工具”是该教材第八章“金融政策”第一节“货币政策”中的内容,授课2个学时。
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以及金融领域的投资、理财、保险有着重要的影响。透过货币政策信息,可以理清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向,帮助金融投资者调整投融资决策。对于以培养高素质金融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金融专业而言,货币政策工具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一。
(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理解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和操作原理;了解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2.技能目标:学会分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何调节经济,并能运用到投资、理财、保险等金融工作和生活实际中去。
3.素质目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敏感度,提高职业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更为重要,因此,将一般性货币性政策工具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和操作原理。
2.教学难点:理解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如何调节经济。
三、学情分析
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金融专业大一新生,学生情况和特点如下:(1)学习准备分析: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掌握货币政策的定义、特征和类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等,但由于学生的金融基础知识还不够系统,理解一般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原理存在困难。(2)学生特征分析:具备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但交流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四、教法分析
本次课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讲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金融案例视频、动画展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的操作原理等,形象直观,促进学生理解。
(二)练习法。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真题作为课堂练习,巩固深化该知识点,并帮助学生了解该资格考试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获取“双证书”。
(三)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扮演宏观经济形势、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金融投资者四类角色,通过举牌扮演、学生点评、教师总结三个环节,强化学生理解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何调节和影响经济,提高学生金融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
五、学法分析
我国著名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法设计。
(一)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指导学生带着“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内容、目的”等问题,自主学习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自学结束后,提问学生,由学生汇报自己对某个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主动参与课堂,积极表达思想观点。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主动参与课堂,根据创设情境,将所学知识转换成分析与运用能力。在自主学习、角色扮演的环节中,学生通过汇报或点评,激发批判性思维。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意识。通过新知讲解、职业资格考试真题练习和课外探究式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理实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金融意识,关注未来职业岗位需求。
六、教学过程
本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6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选取一则财经新闻视频(凤凰卫视报道:“央行货币政策不排除任何货币工具”),联系现实,突出货币政策工具与金融工作紧密性。通过播放该新闻视频,创设情境,联系现实,激发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辅助,新知讲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新知识,多媒体动画展示原理,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框架,促进学生直观理解。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个知识点为例。商业银行收到的存款,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缴存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作存款准备金,这个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以100亿元存款为例,当存款准备金率为10%,要向央行缴存1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可贷款资金为90亿元;如果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缴存20亿后,可贷款资金将减少到80亿元。)
图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原理
通过动画展示这个图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调整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规模,进而调整社会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三)自主学习,知识反馈。根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对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因为其教学目标为“了解”,非教学重点,因此安排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教材进行自学,锻炼学生自学能力。自学结束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对接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利用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真题进行练习,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在课堂学习与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取“双证书”。同时,该练习也作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五)角色扮演,学做结合。为加深理解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何调节经济,化解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金融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组织学生完成角色扮演活动。活动步骤如下:
1.举牌扮演。抽取6名学生,分别扮演以下6个角色,每个角色拥有两张牌,分别是:
A.宏观经济形势角色:[经济过热];[经济萧条]。
B1.央行存款准备金角色:[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B2.央行再贴现角色:[提高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
B3.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角色:[买入政府债券];[卖出政府债券]。
C.商业银行角色:[可贷规模增大];[可贷规模缩少]。
D.金融投资者角色:[扩大投资];[减少投资]。
按照A、B、C、D的顺序依次举牌。首先,由角色A随机举出一张牌,代表进入了某个经济形势;然后,角色B1、B2、B3根据A的宏观经济形势,经过分析判断,举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牌;最后,根据B的举牌情况,C、D依次举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举牌。
2.学生点评。组织其他学生,对BCD角色举牌的正确性进行点评,并解释理由。
3.教师总结。教师点评学生扮演过程,总结见表1。
表1 宏观经济
形势
货币政策
工具 经济过热 经济萧条
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债券,回笼基础货币 买进债券,投放基础货币
(六)复结,课外探究。复结本次课程,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金融工作中进行学会分析和运用货币政策。结合国家最新货币政策,布置学生完成开放式探究作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化拓展。作业要求为:2014年07月21日《财经国家周刊》报道,“2014货币政策微刺激初考:定向调控精准度待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2014年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分析和评价。
七、教学反思
“货币政策工具”的教学设计遵循高职教(下转第63页)(上接第55页)学理念,体现了三个“强调与注重”。通过创设情境开场,选取财经新闻视频,联系现实,突出货币政策工具与金融工作紧密性;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讲授使学生了解新知,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在角色扮演环节,通过高效的教学手段与策略,“从学理论到实践中理解”,让学生亲身体验作为现代金融人应该具备的思维意识与需要掌握的技能;通过巩固练习环节,对接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让学生多学多练,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自主学习,知识反馈”、“角色扮演,学做结合”、“复结,课外探究”等课程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自己解释知识,提出问题,并主动思考来解决问题,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能者为师,探究讨论式地解答,让学生体会自学与思考的乐趣。
本堂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巩固练习的选择、角色扮演活动等每个环节,都力求贴近金融岗位能力的要求,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尤其是角色扮演活动,有效克服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参与体验,强化理解,提高学生金融技能和职业意识,体现了高职教学职业能力本位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改,夏琐,陈慧颖.《数字平面制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
[2]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3]温雪梅.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J].大学教育科学,2013(5)
[4]唐闪光,胡建英. 高职教学中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2(8)
[5]]财经国家周刊.2014货币政策微刺激初考:定向调控精准度待提高[EB/OL].(2014-07-21)[2014-07-30].http://.cn/china/20140721/113619770887.shtml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347)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历史成本
一、会计确认环节的比较
对于会计确认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即可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其中,可靠是确认标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即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由于会计要素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一般要求要有真实可靠的原始凭证作为确认依据,具有较强的可验证性和可核实性,由此确认的金额更能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所接受。然而,是否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目前具有较大的争议。主要争议的焦点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值得关注,如将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无疑是将会计要素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在会计报表表内进行披露。由于公允价值在对这些项目计量时更多的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来讲,其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较差。实证研究表明,如果计量缺少可靠性,那么就会给收益计量带来与股票价值无关的“噪音”,使得信息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计量可靠性是决定能否采用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条件。
二、会计计量环节的比较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历史成本作为一种传统的计量属性,目前大多数的会计事项都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方式,但历史成本越来越受到公允价值的挑战。
首先,在历史成本计量下,不管现时境变化与否,计量金额固定不变,是一劳永逸的静态观。公允价值的特点表现为公允价值强调公平、双方熟悉情况、自愿交易,因而是趋于现时的均衡价格,是趋于计量对象的客观价值,同时公允价值是在交易中实现的金额,即现行公平市价,因而强调了资产计价必须立足现在时点,坚持动态的会计反映观。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增加会计信息含量,利于投资者决策的需要。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以市场评价为基础,不受时间、计量主体等客观因素影响,无论在纵向的时间还是横向的空间中均可比,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胡旭微、杨隽萍和薛卫孝以我国A股市场2007年年报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我国A股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具有信息含量。
三、披露环节的比较
会计信息披露是将会计信息加工结果向企业信息需求者传达的机制,分为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现阶段,我国应用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主体的信息披露,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主要是“嵌入式”的散见于各具体准则中,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处于原始自发状态,公司披露与否,披露的多少都是公司自己决定,没有统一的披露形式。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充分性两个方面。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主要是针对于表内信息,即由于报表项目在确认、计量过程中的不可靠,直接影响了最终披露信息的可靠性。通常认为,由于公允价值在计量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因此在表内项目中,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项目的可靠性要强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会计信息的充分性主要针对于表外信息披露不足。在现在的会计模式下,表内项目相对固定,并受到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外界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因此,表外信息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表内披露不同的是,表外披露信息不必受到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限制,它更多体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原则”。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有利于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