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的本质范文

金融危机的本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08 10:11: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危机的本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金融危机的本质

篇1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60-1770(2009)03-08-04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一是从时间看,这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又一次大规模、全球性的金融崩溃和经济衰退。二是从周期看,世界经济2002年进入上升周期,2006年达到顶峰,现在转向全面衰退和经济金融危机。三是从影响看,危机源头在美国,影响欧洲,波及亚洲,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本文旨在对全球金融危机演变路径,传导机制和影响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层面深刻揭示危机的根源,并为中国恰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和建议。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演变路径

总体来看,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是在金融创新不断加速、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危机经历了苗头初现、金融体系局部出现问题,逐步强化到集中全面爆发,迅速蔓延扩散的一系列演变过程。

(一)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次级贷款大量违约有关。从2000年开始,为了防止新经济泡沫破灭可能导致的经济衰退,美联储多次下调联邦基准利率,从2001年1月的6.5%一直降至2003年6月的1%,直接推动了2001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长达五年的繁荣。在房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放松了信用风险审核标准,开始向信用评级较低的中低收入者提供次级贷款。但是,从2004年开始,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在一年半时间内基准利率从1%上升到5.25%。由此产生双重效应:一是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压力不断上升,二是房价持续下跌,甚至低于未偿还贷款金额,许多借款人只好选择违约。这导致了次贷危机在2007年夏季的集中爆发。

(二)全球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次级贷款大量违约只是危机爆发的必要条件,这次金融危机之所以发生,还与美国以次级贷款为基础产品的证券化及其衍生品过度膨胀有关。资产证券化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以后大大加速,其核心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债券,使之具有流动性,而对这些债券的还本付息是以资产未来现金流为基础。通过证券化过程,资产所有人将特定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转移给购买证券的投资者,实现了风险向外部的转移和分散。美国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在新世纪后快速发展,从2000年的81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7320亿美元,7年增长了9倍还多。不仅如此,以MBS、ABS、银行贷款、垃圾债券等各类资产组合为基础,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又开发出了新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理论上,这种金融创新的链条可以无限延长,形成CDO的平方,立方乃至n次方。这种金融创新在推动美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被隐含和放大。一旦最底层资产即次级贷款出现问题,将导致相关CDO价值大量缩水,引发投资者对相关CDO的全面挤兑,减值,导致多层金融衍生品定价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这场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一是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全球金融市场急剧波动震荡。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没,20多家商业银行破产倒闭,一大批对冲基金遭受毁灭性打击。2008年纽约、伦敦、日本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场跌幅达到30%40%。二是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对实体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全面收缩,制造业指数跌至多年来新低,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发达国家失业率迭创新高,美国高达7%,欧盟国家普遍在7%左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普遍放缓。三是国际市场资源,初级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给企业生产经营与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冲击。大批企业高价时买入的原材料库存至今没有消化。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产成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全球亏损行业,亏损企业持续增加。

(四)世界主要经济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评价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看,主要有三种应对模式:一是注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主要是通过贷款和购买金融机构股份等方式,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直接注资,从而激活金融市场。这种模式以增加金融机构流动性为主要目的,并非治本之策,对于提升市场信心作用较小。面对庞大的金融机构资金需求,以及更多的尚未暴露出来的信用卡、商业抵押贷款等信贷问题,一旦救市资金用尽,市场信心将再度受到重挫。二是信贷担保模式。以欧盟为代表,主要是由政府出面,为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担保,从而增强市场信心。这种模式不排除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甚至实施国有化,但更看重通过强大的政府信用来确保金融机构信用稳定。三是相机抉择模式。以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代表。比如,日本利用美国金融资产贬值机会购买部分美国资产,韩国实行韩元贬值以刺激出口,新加坡和香港提供全面存款担保以增强市场信心。中国则采取调高出口退税率,稳定人民币汇率、为出口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等方式稳定出口,出台扩内需政策。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目前,对全球金融危机根源的分析基本集中在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过度发放和金融产品过度创新上。但从更为深远的视角来看,危机的根源并不能从危机本身得到理解。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本质上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导的经济政策长期推行的结果,全球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危机。

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私有化观点的理论和思想体系。

在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领域,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长期以来根深蒂固。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一代金融家信奉“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强调放松管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发力量。受这种思想影响,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放松了对金融创新的管制。美国国会在1980年-1982年立法解除

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后,1999年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的大部分条件,结束了金融分业经营的局面,拆除了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导致风险在两个体系之间可以蔓延和传递。金融机构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驱使下,不断研发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透明度低的金融衍生品,无节制放大杠杆效应,信用风险和监管责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问题最终在次级抵押贷款环节爆发,并迅速引发全球金融体系危机。这场危机标志着冷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的新自由主义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从危机的根源入手,对美式金融资本主义进行彻底变革,从制度层面最大限度减少市场的道德风险,以更有效地实现政府监管和市场力量的平衡。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和我国战略抉择

目前,这场金融危机本身尚未见底,仍在蔓延扩散。在痛苦而漫长的“去杠杆化”的进程中,危机对全球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将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重。在深刻反思之余,我们更应从这场危机中得到有价值的启示,以此为鉴,指导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经济金融战略抉择。

(一)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

格林斯潘曾经在2002年称赞复杂衍生工具能够使风险得以分散。但这场危机证明,当金融衍生品成为逐利的手段时,它非但难以分散局部风险,反而会产生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风险。高收益率,高杠杆率从来都是和高风险相伴而生。但不能就此因噎废食,不能把金融创新作为导致危机爆发的“替罪羊”。要看到,和美国发达的金融体系相比,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尚处于较低层次,金融产品单一,金融体系运作效率较低,运营体制和监管模式落后,还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对金融巨大而多样化的需求。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以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为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技术创新,在创新中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对表外资产的监管,加强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警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金融必须根植和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其根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融通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金融必须根植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其价值创造必须源于实体经济的真实价值。这次危机已经证明,金融一旦脱离实体经济这个元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虚拟的金融资产就会迅速膨胀,最终在肥皂泡破灭的同时,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要着眼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重点产业振兴,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形势下,要着力把金融资源配置到真正能够创造财富的行业,配置到真正具有成长价值的企业,配置到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领域,立足于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实体基础”。

(三)大国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内需主导

当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超过60%。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骤减,企业出口订单大量萎缩,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急剧下降,继续坚持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已经步履维艰。在这种大背景下,必须立足于内需主导,把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事实上,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是大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既定途径。我国也已具备了内需拉动的充分条件,3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强大的消费力,高储蓄率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加上13亿人口的庞大需求,以及广阔的待开发的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潜力巨大。要立足于扩大消费需求,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补贴力度,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稳定发展住房、汽车消费,积极培育服务、旅游等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要立足于扩大投资需求,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社会事业和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四)必须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长期以来,美国奉行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实行巨额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政策,2008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4860亿美元,贸易赤字连续三年超过7000亿美元。新兴市场国家则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等方式,进行资金回流,来弥补美国巨大的“双赤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也可以看做是对美国巨额双赤字,新兴市场国家巨额双顺差所导致的全球收支失衡的一次硬性调整。随着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逐渐开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更加重要,也更加复杂。当前,要抓住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调契机,加快进口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建立我国的战略要素储备体系;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技术、人才从发达国家大量溢出的机遇,加快引进我国亟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高端人才,进一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贷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快资本输出步伐。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五)宏观调控必须加强国际协调,重建国际金融体系

经济金融全球化在带给人类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扩散迅速超越国界,影响到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面对危机的肆虐,任何一个国家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各国必须联起手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扩大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稳定国际金融市场。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世界金融体系和治理结构的缺陷,目前世界金融体系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由不受约束的美元所主导的金融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世界金融体系,把美元发行置于国际监管之下,促进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向多极化发展。要以这次危机为契机,以公平,公正,包容,有序为方向,以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为原则,推动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完善国际金融规则和程序,扩大监管覆盖面,提高金融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努力推动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形成。

(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已经集体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明显加大。为此,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

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建设支出力度;实行结构性减税、退税或抵免,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加大对低收入家庭补贴和救助力度,加大对“三农”,民生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保持银行体系充裕流动性,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发展,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加大对优质企业、中小企业、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支持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七)加快中国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

全球化也使金融经济体系中积累的问题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得到反映,中国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日趋严重,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导致的内部失衡与国际收支盈余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导致的外部失衡是中国经济宏观失衡的基本特征,这种失衡和美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方向相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过去的30年间,中国年均增长率达到9.8%,但主要建立在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上,依靠资源和要素的大量投入支撑经济增长。随着要素边际收益的下降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传统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为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不断寻求新的报酬递增的源泉。要着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从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型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限制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不断增强经济的抗波动性。要深化改革,着力营造产业升级的制度环境和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缓解和消除发展瓶颈,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2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金融机制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金融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指明了方向。中国金融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在现有成就基础上,通过中国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内部与外部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金融的大好局面,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金融应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我国金融界对中国金融怎样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把以人为本的金融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作为整体进行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力图将三者结合起来,研究中国金融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金融。以人为本是中国金融内在的本质要求。中国金融要实现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对人的尊重。从现阶段来说,对人的尊重首先要克服中国金融存在的相当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所谓“金融排斥”就是需要借助于金融的支持谋求发展的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和急需发展的行业,因为不能满足金融行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现象。贷款歧视就是金融排斥最明显的表现。

中国金融贯彻以人为本的必要前提是实现金融自由。金融自由包括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自由两个方面,即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自由(金融供给的自由)和客户选择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自由(金融需求的自由)。尊重金融供给的自由实质上就是尊重金融法人主体自主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及其自主定价权的独立性;尊重金融需求的自由实质上就是尊重金融客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自主选择权。只有有了前者的自由,后者的自由才能最终实现,因为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是以人为本的金融的最终目标。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需求创造供给,供给引导需求。但在中国金融领域,金融供给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垄断地位。广大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的认知程度不高,对自身的金融权益保护严重不足,对金融资源的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也无可奈何。因此,金融需求自由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也必须看到,处于强势地位的金融供给自由由于管制过多、竞争过度、创新滞后而不足。要实现金融供给和需求的自由就要正确处理政府管制与金融自由、金融竞争与金融创新、金融资源地区配置的均衡与失衡等关系。

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之一。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非均衡状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协调,促进投资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内外经济的协调。只有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有可靠的经济基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各种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的金融,也应该贯彻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中国金融应该通过自己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金融经济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通过货币政策中的货币数量政策与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实现金融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实现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的协调,最终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

当前全面协调的金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按照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两大部类”等理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有其必然性,因为,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是中国经济对内失衡的表现或反映。要解决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必须从这个必然性中寻找,从解决经济的对内失衡着手。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强势的是投资,其次是出口,最后才是消费。这是一种“跛脚”的经济发展方式。当务之急是提振消费,降低国内储蓄。增加居民个人名义收入(包括减少税收负担)对扩大消费有积极作用。增加城乡居民真实的(即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可支配收入,才是扩大个人消费更重要的途径,即既要增加城乡居民的名义收入,更要使名义收入与通货膨胀率挂钩。中国要真正扩大内需,必须从提高城乡居民的真实可支配收入着手。

这里要澄清一种观点: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来纠正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首先,汇率的基础是货币的价值,但在当今纯粹纸币制度下,纸币的价值是无法确定的。一再对人民币施压的美国人也是同意这一观点的。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万无一失地给某种货币定值;衡量一种货币的公平价值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可靠或精确的方法估计一国货币的确切汇率。其次,为了解决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低估了多少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评估方法,设置了许多数学模型,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采用了3种方法(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的公平价值理论和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评估,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几乎不可能确定某种货币何时处于错位状态,更不要说确定错位的程度了。它甚至认为,即便贸易顺差需要中国对人民币汇率作出重大调整,但内部平衡原则可能也会要求中国调低而不是调高汇率。①

党的十六大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之后,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引发了人们对虚拟经济作用的重新思考,对虚拟经济极大地脱离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危害产生了警觉。我国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关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过度关注虚拟经济,可能会引发经济出现虚拟化现象。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没有虚拟经济的提法,只有虚拟资本的概念。但马克思对虚拟资本性质与特征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对虚拟经济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虚拟资本是由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构成的与现实资本不同的一种资本形态。它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它们是货币资本,是一种“以钱生钱”的生息资本。虚拟资本中有价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地有投机的性质”。②它们的资本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③总之,它们的价值、价格、收入都是“虚拟”的、“假定”的、“假想”的、“幻想”的。虚拟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高流动性、高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特点。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量”的积累引起的“质”的飞跃。它把虚拟资本的四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应该看到,虚拟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就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如果虚拟经济一味只追求自己的发展,甚至创造出各种脱离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那么,虚拟经济可能“泡沫化”。泡沫的膨胀是危机的开始,而泡沫的破灭则是危机的到来。总之,我国应该健康地发展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应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

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是指经济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的生存发展留出和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使人类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和能力。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

第一,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我国金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什么是金融创新,现在还没有一个为大家一致接受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金融创新:或引用熊彼特的说法把金融创新定义为新生产函数,或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要素或金融领域内部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机构),或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工具特性的重新组合(包括收益、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可买卖性、定价惯例、数量大小和期限长短,等等),或从金融创新目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角度定义金融创新。综合以上定义,我们把金融创新定义为: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新生产函数基础上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新金融工具或新金融服务)。金融创新是一柄双刃剑。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风险并获取盈利,但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这是因为,金融创新是在原生性金融产品基础上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原生性金融产品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在此基础上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就必然包含着原生性金融产品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是交易的对象,它们的价格或收益会因各种原因而波动,例如供求关系、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因而它们本身又产生着新的风险;再加上出于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在已有衍生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又不断推出衍生金融产品,从而使衍生金融产品离实体经济愈来愈远,而成为纯粹的投机工具,这样更把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推向极致。因此,中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克服与防范金融风险。

第二,金融安全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国金融才能具备强大的抵抗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金融安全的基本涵义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它应该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点:一是政府对国家金融的掌握,包括国家独立制定金融政策的权力和有效地控制金融资源的能力;二是社会单位,包括个人、企业能够保持对经济数据的信心,对经济发展和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信心;三是货币币值保持相对稳定,或者处于政府可以调控的范围内,不会受到国际资本的冲击而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导致货币迅速贬值,或大规模资本流入导致货币迅速升值,从而使国际国内失去对该种货币稳定的信心;四是间接融资市场借贷的持续进行,以支持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直接融资市场债券正常的发行、承销和发售。股票市场正常交易,没有出现脱离经济数据表现的持续异常下跌或者上涨。与金融安全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金融稳定。我们认为,金融稳定侧重于金融的稳定发展,不发生较大的金融动荡,强调静态的概念。而金融安全侧重于强调一种动态的金融发展态势,包括对经济体制、金融结构、货币政策机制等调整变化的动态适应。

为了保证中国金融安全,应该构筑金融安全的三大支柱:掌握金融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保障;稳健的银行体系是国家金融安全的坚实基础;谨慎灵活的外汇储备管理和适当的资本管制是国家金融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应该基于“免疫系统观”建立一种自我免疫与外部管制彼此融合、相互促进的新的金融安全网;在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进程中,国有银行的国有控股对中国的金融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金融安全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金融全球化使我国金融面临的风险因素增多、金融安全的可控性减弱、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急剧增强。而我国的金融业整体竞争力较弱、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的漏洞等使我国金融易暴露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保证金融创新顺利进行,使金融安全得以实现,金融监管必不可少。美国次贷危机表明,如果金融创新成为金融资本追逐利润的手段,而金融监管不到位,或听之任之时,金融风险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当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也就谈不上金融安全,金融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从而以人为本的金融也就成了空谈。当然,金融监管也有一个被监管的问题,也就是说,金融监管也要以适度有效的制衡为前提。

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运行机制

要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必须在我国金融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金融运行机制。这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在经济学文献和日常生活中,体制、制度、机制是经常出现的三个概念。所谓体制是经济机体各构成要素(机构、职能部门)为了共同目的(目标)而按一定的组织层次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有机体(整体)。如果把这个有机体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各构成要素就是它的子系统。所谓制度则是整个经济机体及其各构成要素运行或发挥功能的规则、规范、政策,即共同的行为准则。所谓机制,是指经济机体(系统)各构成要素(子系统)之间,以及各构成要素(子系统)内部的各子要素(第二、第三等层次的子系统)之间发生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方式。因此,人们又常常将经济机制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经济体的体制、制度、机制的关系是:第一,从外在向内在逐渐发展的关系,即体制是外在的;制度是外在的,但已有内在的“成分”;机制是内在的。这是符合“现象与本质”的哲学原理的。第二,从“实”向“虚”逐渐变化的关系,即体制为“实”;制度兼有“实”与“虚”的特征;机制为“虚”。这是符合系统论的一实一虚“二象对偶”原理的。

中国金融机制可从金融体制和货币运行两个角度进行完善。

第一,从金融体制角度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是由中央银行和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成。为了规范中央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的行为,还进行了金融制度建设,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条例和政策。这是研究完善我国金融运行机制的出发点。从金融体制角度,完善中国金融机制,应进一步提高金融的能量供给系统和指挥系统——中央银行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传导系统和新陈代谢系统——金融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中国金融的管理系统,将“一行三会”变为“一行一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的模式。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中央银行以提供经济所需货币为主要任务。它是整个经济,也是整个金融系统的能量供给系统,应该处于能量供给层次的上层。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控制着货币供给量,影响着信贷总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因此,中央银行应该处于整个金融系统空间层次的上层。中央银行之外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也通过自己的运行为经济提供能量(例如贷款),但它们处于能量供给层次的下层。同时,中央银行以币值稳定为己任,因此,它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指挥系统。中央银行之外的所有金融机构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与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的目标保持“理性的一致”,这既是国家利益之所在,也是所有金融机构利益之所在。强化金融机制能量供给系统和指挥系统地位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包括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独立性两个方面。如果中央银行不能保证足够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干扰,币值的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其结果必然是中国经济或者承受高通货膨胀压力,或者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

这里所说的传导系统和新陈代谢系统主要是指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既发挥着广义借贷资本(或称生息资本、虚拟资本)数量余缺的调剂功能,也发挥着发现(以各种金融工具为载体的)广义借贷资本的价格(可贷资本的利率、外汇的汇率、各种金融工具价格)的功能。通过价格的发现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传递国家宏观经济信息,传递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息和金融市场资本数量信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在数量信号和价格信号中,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通过资本的价格引导实体经济资源和虚拟资本的合理配置。金融市场通过金融资本数量信号和价格信号的传递,实现优胜劣汰的新陈代谢。然而,由于各种经济、政治原因,我国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还很弱,不仅起不到引导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也起不到使金融市场参与者优胜劣汰的新陈代谢作用。我国股票市场中一些应该退出市场的股票没能退出就是一个证明。

当前,中国金融管理系统(监管机构)是由“一行三会”构成的,即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既然中央银行处于整个金融系统空间层次和能量供给层次的上层,“一行三会”的关系就不应该是平起平坐,“一行”应该担负起整合和协调监管力量的责任。而现实中它们的关系并不完全如此。这种“群龙治水”的金融监管或者带来监管的重叠,或者带来监管的虚置。为了整合金融监管的力量,我国应该仿效一些国家或地区,变“一行三会”的多边监管模式为“一行一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的监管模式。

第二,从货币运行角度完善。从货币运行角度,中国金融机制的完善表现为要保证货币的正常循环:增强货币的主动供给(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发行的基础货币)、控制货币的被动供给(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发行的基础货币)和控制货币的“熵”(不做功的货币)的增加。

在货币经济时代,正常的货币循环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其一,当代经济是货币经济。生产要素、物质产品和金融产品都是货币(价值)的转化或凝结。正是因为这种货币化现象使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衡量,经济的货币化现象也成为人类社会配置资源、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机器运行的巨大力量。其二,货币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货币是经济体的“血液”。货币周而复始的正常循环是整个经济体充满“生命”活力的关键。如果货币运动的调节失控,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对经济、金融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谓“货币运动调节的失控”既包括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失控,也包括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失控。因此,要使货币正常循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负有责任。

要实现货币的正常循环必须增强货币的主动供给、控制货币的被动供给。所谓货币的主动供给是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状况而发行的基础货币。所谓货币的被动供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发行的基础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主动供给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即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货币供给量,也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手段对市场上的货币状况进行调控。之所以加上“一定程度”的限定词是因为还有一些不可控的要素影响着货币的发行。被动的货币供给来自于外汇占款。在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下,外汇占款基本上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的。要减少被动的货币供给除了要彻底实行意愿性结售汇制而外,更要真正实现“藏汇于民”。当然,要真正实现“藏汇于民”有赖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更多的外汇避险工具的开发。

要实现货币的正常循环,必须控制货币的“熵”的增加。“熵”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不能再转化为做功的能量总和的测定单位。或者简单地说,“熵”是指做功的能量变成不再做功的无用能量。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不做功能量的增加。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这里借用“熵”这个概念就是想说明,货币的“熵”就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货币变成了不再推动经济发展的货币。马克思从商品流通的不同形式将货币分为“货币的货币”和“资本的货币”。前者是“为买而卖”的货币,即在商品流通中发生作用的货币,W—G—W。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消费领域。后者是“为卖而买”的货币,即资本运动中发生作用的货币,G—W—(G+G)。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领域。但我们如果不考虑W,“资本的货币”的纯粹形式就是G—(G+G),即生息资本或虚拟资本。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金融市场进行的。如果这样,那么,货币的“熵”的增加,则是指作为“货币的货币”不再推动消费。例如,我国城乡居民大量的储蓄,作为“资本的货币”不再推动投资。再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投入金融市场的部分资金处于“沉寂”状态,等等。在货币供给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的“熵”的增加就是做功的货币减少、不做功的货币增加。很显然这对经济、金融发展很不利。要减少或控制货币的“熵”的增加,应该推动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减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从经济总量看,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呈现出“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局面。“三不”严重地影响到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才尤为重要。中国金融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以马克思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两大部类”、虚拟资本和汇率理论为指导,分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可能性、必然性,寻找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对策,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国金融应该通过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保护他们的投资收益和合法金融收入,以体现人民利益至上。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前全面协调的金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中国经济的内外同时均衡。金融要实现以人为本和促进经济科学发展,金融本身必须科学发展。金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金融创新、保证是金融安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7&ZD014)

注释

“具有误导性的错位”,《经济学家》,2007年6月23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7年6月29日,第4版。

篇3

一、商业银行实施成本控制的目的

商业银行的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资源的补偿性支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中指出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各项利息支出(含贴息)扣除允许资本化的部分、手续费支出、佣金支出、业务给付支出、业务赔款支出、保护(保障、保险)基金支出、应计入损益的各种准备金和其他有关支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入当期损益。商业银行成本既是商业银行媒介资金与社会生产活动的必要消耗,又是商业银行推动社会价值运动的必要补偿。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对商业银行成本控制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稳定性。

(一)实施成本控制是商业银行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根据“收入-成本=利润”,降低成本是增加利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利润增加,有效的成本控制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商业银行的价值。

(二)成本控制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

只有把成本控制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上,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众多银行纷纷涌入中国,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进行改制的过程中,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保持自身的发展,增强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而把成本控制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之上,无疑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现状

(一)成本控制形式单一、责任不明

目前, 成本控制工作主要是通过上级行对下级行下达成本指标,执行统一的成本控制措施,统一检查、监督和考核。会计部门也仅仅是按成本费用性质核算,费用账户划分很粗,不利于分析,不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银行各职能部门的成本控制权限及相应责任不明确。目前成本控制的重点主要在于对业务管理费用的控制,采用硬性指标、限额控制手段,与基层行经营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而对占成本比重最大的负债利息支出基本没有控制措施,管理考核也无从下手。

(二)新产品损失率高、损失成本十分巨大。我国商业银行的新产品损失率是十分惊人的。一些新产品在调查、预测、分析都很不充分的形式下匆忙上市,由于不适应市场需求, 若进行功能补充开发或重新开发必然增加成本。新产品功能不全制约了其开展,最终导致新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影响预期收益,甚至有的新产品推出后很长时间难以收回开发成本。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落后,资金筹集费用过高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归集和增长主要依靠“网点战术”和“人海战术”竞争和发展起来的,每笔资金成本既包含较高原材料价格“存款利率”,还包含巨大的“采购成本”即筹集费用。银行组织存款求量不求质,内部资金占用偏大,筹资成本加大,增人员、上网点具有盲目性,固定资产购建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投资过大,增加了折旧和各项费用支出。

(四)成本控制还停留在显性成本控制的阶段,不重视隐性成本控制

隐性成本在经济学上所称的是一种在未来存在的某种支付(可能或不需要支付)的成本。如:顾客流失、银行形象受损等。隐性成本虽然短时间看不到效益,但从长远来看,有效的控制隐性成本更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的途径

(一)树立成本控制新观念

打破传统成本控制思想的局限,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树立“成本节约是无止境的”的观点,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阶段,都有实施成本控制的空间。因此,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执行成本管理的战略的前提。领导以身作则,将成本控制文化灌输到整个组织和每个职员身上。要认识到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全员性。银行员工不但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也是成本控制的客体,其成本责任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解决人的观念问题,改变只有财务管理部门才具有成本控制责任的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全员成本责任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理财文化,使成本控制观念从根本上得以扭转。

(二)建立责任成本控制中心

实行责任成本管理,成立责任成本控制中心。责任成本控制中心依层次的划分:依据银行经营规模的大小,遵循信息沟通快、简便节约原则。通过划分责任层次,实行内部分级控制责任制,把成本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每个职工,做到层层控制、人人控制。应根据成本控制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组织形式,构造一个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反馈机构四部分组成的管理控制系统。依照“权责利”结合的原则,要授予责任人一定的管理权限,规定相应的成本控制责任,责任人应对本责任单位的成本控制状况负完全责任,并以责任完成情况作为考评奖惩的依据。

(三)建立与成本控制相配套的考核机制

完善成本控制工作,提高经营效益。我国的人民币利率尚未放开,在存款规模和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利息支出属于固定成本,在利润考核机制中,可用收入费用率考核各支行对各项费用的使用和控制情况,并作为利润考核增减因素,核定支行的考核利润,正确反映成本的全面情况。同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银行存款边际成本率及成本结构,为存款成本控制提供定量决策依据。

(四)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综合考虑

在成本控制中,管理者更多的关注显性成本,对隐性成本往往容易忽略。商业银行属于服务性的企业,员工每天面对的是形形的社会人员,这些社会人员构成了商业银行的顾客群,如何有效的为之服务是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首要课题,要加强服务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协调性,一味追求最低的服务成本,而降低服务质量,不考虑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就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誉、形象,最终会牺牲商业银行的未来利益。

篇4

【关键词】高职 职业能力本位 金融课程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54-03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职业教育”属性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用人单位逐步从“唯学历”转变为“唯能力”。在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下,高职院校教师应主动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以“货币政策工具”知识点为案例,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从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一、教学理念

高职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关注职业岗位需求,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为此,本次课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三个“强调与注重”:一是强调理论知识够用,注重培养学生金融意识和金融技能;二是强调课程内容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注重学生获得双证书;三是强调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金融基础是金融专业(包括投资与理财专业、金融保险专业、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等)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次课程选用的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融基础》。“货币政策工具”是该教材第八章“金融政策”第一节“货币政策”中的内容,授课2个学时。

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以及金融领域的投资、理财、保险有着重要的影响。透过货币政策信息,可以理清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向,帮助金融投资者调整投融资决策。对于以培养高素质金融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金融专业而言,货币政策工具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一。

(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理解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和操作原理;了解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2.技能目标:学会分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何调节经济,并能运用到投资、理财、保险等金融工作和生活实际中去。

3.素质目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敏感度,提高职业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更为重要,因此,将一般性货币性政策工具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和操作原理。

2.教学难点:理解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如何调节经济。

三、学情分析

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金融专业大一新生,学生情况和特点如下:(1)学习准备分析: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掌握货币政策的定义、特征和类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等,但由于学生的金融基础知识还不够系统,理解一般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原理存在困难。(2)学生特征分析:具备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但交流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四、教法分析

本次课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讲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金融案例视频、动画展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的操作原理等,形象直观,促进学生理解。

(二)练习法。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真题作为课堂练习,巩固深化该知识点,并帮助学生了解该资格考试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获取“双证书”。

(三)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扮演宏观经济形势、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金融投资者四类角色,通过举牌扮演、学生点评、教师总结三个环节,强化学生理解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何调节和影响经济,提高学生金融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

五、学法分析

我国著名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法设计。

(一)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指导学生带着“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内容、目的”等问题,自主学习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自学结束后,提问学生,由学生汇报自己对某个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主动参与课堂,积极表达思想观点。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主动参与课堂,根据创设情境,将所学知识转换成分析与运用能力。在自主学习、角色扮演的环节中,学生通过汇报或点评,激发批判性思维。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意识。通过新知讲解、职业资格考试真题练习和课外探究式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理实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金融意识,关注未来职业岗位需求。

六、教学过程

本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6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选取一则财经新闻视频(凤凰卫视报道:“央行货币政策不排除任何货币工具”),联系现实,突出货币政策工具与金融工作紧密性。通过播放该新闻视频,创设情境,联系现实,激发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辅助,新知讲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新知识,多媒体动画展示原理,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框架,促进学生直观理解。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个知识点为例。商业银行收到的存款,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缴存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作存款准备金,这个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以100亿元存款为例,当存款准备金率为10%,要向央行缴存1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可贷款资金为90亿元;如果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缴存20亿后,可贷款资金将减少到80亿元。)

图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原理

通过动画展示这个图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调整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规模,进而调整社会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三)自主学习,知识反馈。根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对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因为其教学目标为“了解”,非教学重点,因此安排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教材进行自学,锻炼学生自学能力。自学结束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对接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利用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真题进行练习,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在课堂学习与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取“双证书”。同时,该练习也作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五)角色扮演,学做结合。为加深理解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何调节经济,化解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金融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组织学生完成角色扮演活动。活动步骤如下:

1.举牌扮演。抽取6名学生,分别扮演以下6个角色,每个角色拥有两张牌,分别是:

A.宏观经济形势角色:[经济过热];[经济萧条]。

B1.央行存款准备金角色:[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B2.央行再贴现角色:[提高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

B3.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角色:[买入政府债券];[卖出政府债券]。

C.商业银行角色:[可贷规模增大];[可贷规模缩少]。

D.金融投资者角色:[扩大投资];[减少投资]。

按照A、B、C、D的顺序依次举牌。首先,由角色A随机举出一张牌,代表进入了某个经济形势;然后,角色B1、B2、B3根据A的宏观经济形势,经过分析判断,举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牌;最后,根据B的举牌情况,C、D依次举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举牌。

2.学生点评。组织其他学生,对BCD角色举牌的正确性进行点评,并解释理由。

3.教师总结。教师点评学生扮演过程,总结见表1。

表1 宏观经济

形势

货币政策

工具 经济过热 经济萧条

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债券,回笼基础货币 买进债券,投放基础货币

(六)复结,课外探究。复结本次课程,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金融工作中进行学会分析和运用货币政策。结合国家最新货币政策,布置学生完成开放式探究作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化拓展。作业要求为:2014年07月21日《财经国家周刊》报道,“2014货币政策微刺激初考:定向调控精准度待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2014年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分析和评价。

七、教学反思

“货币政策工具”的教学设计遵循高职教(下转第63页)(上接第55页)学理念,体现了三个“强调与注重”。通过创设情境开场,选取财经新闻视频,联系现实,突出货币政策工具与金融工作紧密性;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讲授使学生了解新知,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在角色扮演环节,通过高效的教学手段与策略,“从学理论到实践中理解”,让学生亲身体验作为现代金融人应该具备的思维意识与需要掌握的技能;通过巩固练习环节,对接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让学生多学多练,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自主学习,知识反馈”、“角色扮演,学做结合”、“复结,课外探究”等课程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自己解释知识,提出问题,并主动思考来解决问题,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能者为师,探究讨论式地解答,让学生体会自学与思考的乐趣。

本堂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巩固练习的选择、角色扮演活动等每个环节,都力求贴近金融岗位能力的要求,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尤其是角色扮演活动,有效克服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参与体验,强化理解,提高学生金融技能和职业意识,体现了高职教学职业能力本位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改,夏琐,陈慧颖.《数字平面制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

[2]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3]温雪梅.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J].大学教育科学,2013(5)

[4]唐闪光,胡建英. 高职教学中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2(8)

[5]]财经国家周刊.2014货币政策微刺激初考:定向调控精准度待提高[EB/OL].(2014-07-21)[2014-07-30].http://.cn/china/20140721/113619770887.shtml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347)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历史成本

一、会计确认环节的比较

对于会计确认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即可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其中,可靠是确认标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即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由于会计要素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一般要求要有真实可靠的原始凭证作为确认依据,具有较强的可验证性和可核实性,由此确认的金额更能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所接受。然而,是否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目前具有较大的争议。主要争议的焦点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值得关注,如将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无疑是将会计要素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在会计报表表内进行披露。由于公允价值在对这些项目计量时更多的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来讲,其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较差。实证研究表明,如果计量缺少可靠性,那么就会给收益计量带来与股票价值无关的“噪音”,使得信息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计量可靠性是决定能否采用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条件。

二、会计计量环节的比较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历史成本作为一种传统的计量属性,目前大多数的会计事项都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方式,但历史成本越来越受到公允价值的挑战。

首先,在历史成本计量下,不管现时境变化与否,计量金额固定不变,是一劳永逸的静态观。公允价值的特点表现为公允价值强调公平、双方熟悉情况、自愿交易,因而是趋于现时的均衡价格,是趋于计量对象的客观价值,同时公允价值是在交易中实现的金额,即现行公平市价,因而强调了资产计价必须立足现在时点,坚持动态的会计反映观。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增加会计信息含量,利于投资者决策的需要。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以市场评价为基础,不受时间、计量主体等客观因素影响,无论在纵向的时间还是横向的空间中均可比,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胡旭微、杨隽萍和薛卫孝以我国A股市场2007年年报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我国A股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具有信息含量。

三、披露环节的比较

会计信息披露是将会计信息加工结果向企业信息需求者传达的机制,分为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现阶段,我国应用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主体的信息披露,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主要是“嵌入式”的散见于各具体准则中,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处于原始自发状态,公司披露与否,披露的多少都是公司自己决定,没有统一的披露形式。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充分性两个方面。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主要是针对于表内信息,即由于报表项目在确认、计量过程中的不可靠,直接影响了最终披露信息的可靠性。通常认为,由于公允价值在计量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因此在表内项目中,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项目的可靠性要强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会计信息的充分性主要针对于表外信息披露不足。在现在的会计模式下,表内项目相对固定,并受到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外界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因此,表外信息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表内披露不同的是,表外披露信息不必受到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限制,它更多体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原则”。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有利于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四、结论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煤炭企业 成本控制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对我国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像一些电力企业、钢铁企业等用煤量较大的企业均停滞不前,要么是减产,要么是停产,实际用煤量不断下滑,导致煤炭需求不足,煤炭企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库存进一步增加,直接造成价格下降。所以,加强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充分激发企业内部潜力,这已经成为了我国煤炭企业在金融危机与市场竞争压力下的重点。

一、煤炭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成本控制缺乏必要的认识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有的煤炭企业对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处理不合理,错误的认为只要投入多就能够产出多,根本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在企业效益中发挥着何等重要的作用,所制定的成本控制机构只是一个摆设,最终造成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问题屡见不鲜。其次,虽然有的煤炭企业强化了成本控制工作,但也仅仅把成本控制作为权宜之计,根本未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其实就是成本竞争,未把成本控制放在企业管理的首位,企业在效益好的情况下对成本控制完全的忽略,每每只有企业效益不好时才想到了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控制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状态。最后,有的煤炭企业相关领导者对成本控制认识不足,认为成本控制的主要作用就是减小成本、消耗量、节省费用,其实不然,以现代成本管理为出发点,成本降低是有条件与限度的,某些时候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往往会由于正常投入不足而导致井下生产存在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轻一点可使企业效益下降,重一点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这样的成本控制属于负面的,不值得提倡。

(二)成本控制系统有待健全

以往中所实行的成本控制系统模式十分的僵化,控制不够精确,会造成成本控制变成了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唯一手段,成本核算分析报告多数都是满足外部会计要求核算,而在内部管理要求核算的十分少,这样最终削弱了成本核算资料的实效性,难以给编制高效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及措施提供有利的依据,并且,也无法第一时间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及各工作环节的成本信息,同时,也无法阐明各环节成本产生的具体原因结果,难以全面反映经营过程。

(三)成本控制工作过于片面

现阶段,我国部分煤炭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时,通常比较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而对于供应与销售这两个过程的成本控制缺乏必要的重视。成本核算时,重财务成本核算,轻管理成本核算;重生产成本核算,轻销售成本核算;重矿级以上单位的成本核算,轻矿属基层区、队的成本核算等。另外,煤炭企业中的技术设计对产品的影响占有很大比重,但其的技术管理通常和成本控制间相脱离,尤其在技术设计方面,不仅不会受到目标成本的限制,也缺乏技术成本的分析对比。

二、煤炭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树立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

应彻底丢掉传统的上级下达成本降低指标以及企业分解、实现指标任务的老做法,构建符合于市场经济、可全面调动积极性的现代化成本控制理念,同时,还应将现代化的成本理念贯穿于管理全程和职工思想意识中。一方面,企业相关领导者应对成本控制有个足够的认识,根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要从长远的角度上来对待成本控制,重视长远的低成本运转,以巩固自己的竞争实力,同时,对于近期投资大但未来得利的项目,不要一味的在乎眼前的短期利益,应加强控制投资。另一方面,增强全员成本意识;成本意识不仅是员工主动把生产经营活动和成本、收益联系在一起考虑的习惯,还是可准确的鉴别成本效率能力以及调动成本效率积极性的集中式体现。煤炭企业要大力推进成本意识的企业文化,培养全员良好的成本竞争及效益理念。

(二)拓展成本控制领域

对煤炭企业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物资采购、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等诸多环节。所以,要加强成本控制,在巩固原生产环节成本控制的同时,做好物资采购、销售管理等的成本控制。关于物资采购方面的成本控制,应在采购供应环节,遵循质优价廉实用的原则购进材料,节约采购成本。原材料的供应除了及时,还必须达到生产的实际需求量。所以,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情况,明确材料库存实际定额,不得有积压、损失的情况发生,以导致资金难以正常周转,也不得太少而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应紧跟市场条件变化灵活的掌握原材料的库存。关于销售方面的成本控制,应不断减少销售费用,企业应结合自身产品的特征编制完善高效的销售管理制度与规范要求,不仅要调动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营销效率,还应将销售费用降到最小值。当前,煤炭企业应想尽一切办法提升自己的吨煤单价,获取高利润,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加强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了现代煤炭企业中的核心任务,相关领导者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做好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共度经济危机。

参考文献:

[1]董永祥,李宏春.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金融经济,2008年22期

[2]吴芳.关于煤炭企业市场的现状及营销的创新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07期

[3]李小伟.新形势下煤炭市场的现状与营销工作思考[J].现代商业,2012年12期

篇7

关键词:知识产权的保护 控制成本 新贸易保护 认识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

不仅是在我国还是在欧洲等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相当的重要的,因为在一个法治社会,知识产权是作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以提高核心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战略。它所表现出来的事个人后者是集体在某个领域里面创造出来的专有权,所以知识产权是一个无形的财产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的完整就会很好的体现出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发展程度,因为知识产权在现代贸易中有着主导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不仅是要受到自己国家的法律保护,也会受到国际法的保护,因为知识产权需要一个系统,它有着公众的影响力,所以知识产权是应该国际化的。

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是许多国家必不可少的,这些国家还特意的签订了一些国际法以确保知识产权的要说到相应的保护。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做到很完善的,特别是对自己国家的专利和商标法,约定了几项基本原则:国名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强制许可原则、独立性原则。还有许多的原则是确保国民、企业在贸易中受到保护。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也是受到重视的。因为随着经营环境的改变和知识产权的日益完善,商业秘密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所以,许多的国家就会以法律的形式来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但是欧盟国家对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不一致使得商业秘密保护一时得不到完善的保护,所以就以TRIPS协议和其他的国际条约规定商业秘密保护的最低标准。

二、新贸易保护

随着金融危机的减退,我们就应在分析自次的危机后总结贸易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的问题,制定一个更加完善的新贸易保护,综合其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

在金融危机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某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了,那么这个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就损失的很严重,就应该相应的提高该国家的竞争力。同时,也要适当的控制经济的走势,因为货币的贬值起到了促性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在金融危机中,许多的企业和国家都对银行进行借款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但是就是这种情况也出现了不少的银行危机,造成了许多的银行被收购、接管、倒闭,轻一点的情况就是银行出现坏账,贷款能力的减弱,无法贷款等情况。使得国际资本大量的撤离,国内生产、企业流通的不到充足的资金。而这种情况也会导致企业的损失,使企业人员大量的失业,购买力下降,社会的经济能力也同时下降,进口和出口也是相应的下降,这种循环的损失导致经济情况得不到缓解,就会越来越坏。在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会出现债务危机。在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的偿还能力、担保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稳定性等情况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危机更加的严重。这次的危机对欧洲等国家尤其严重,使得许多国家不仅本国的国民经济下降还要偿还外债,导致货币大幅度的贬值。

在这次的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这个新的贸易主义是当今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随着国际贸易的越来越自由化,贸易保护手段就要受到国际贸易的限制和约束。所以我们应该突破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在总结经验去除缺点的情况下制定新的贸易保护手段。新贸易保护主义要更合理化、严格化,突出形式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术上的歧视性、实际效果的有效性等特点。尤其是在欧洲国家的危机上出现的严重损失,许多国家的经济都影响到了全球贸易的稳定。而新贸易主义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曾经的贸易主义是由多个发达国家采用的,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受到了许多的危害,但是在经融危机下,发展中国家也会使用贸易保护。欧洲市场在经济上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和互补性的,所以在危害中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了大规模的伤害,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则是提倡普遍性和公平性,使得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都是平等的,在全球贸易商提高了生产,减小了危害。

三、控制成本

成本是商品最基本的,也是每一个企业优先考虑的,控制成本是在经融危机下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法。总所周知,欧洲国家是生产奢侈品的地方,而在此次的经融危机下,奢侈品也是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所以适当的控制成本对企业来说是刻不容缓的。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的控制力度,也是在竞争中的优势。因为欧洲市场的成本较高,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力及回很大。然而东南亚市场的成本较低,在此次的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就没有那么大,尤其是有充分成本优势的中国更是没有竞争力的影响。

四、结束语

在金融危机的危害下,全球的经济下降,在我们终于挺过这次的危机之后就对其国际贸易主义和知识产权的问题进行完善。在吸取上次的教训之后,总结曾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缺点和国际知识产权所出现的缺点,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结合全球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下,合理合法的对全球经济进行维护。

参考文献:

[1]李轩.西方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7(5)

篇8

一、金融危机后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一)从总量上看,美国本土制造业在金融危机后占比逐渐反弹

美国商务分析局(BEA)提供的数据表明,1998—2002年、2005—2008年是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大幅度下滑的两个时间段。而在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显著提高,2010—2012年均显著高于GDP增速,带动美国本土制造业占比明显反弹。

(二)从产业结构看,美国本土制造业恢复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

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复苏并不是全方位的复苏。其中,汽车行业在2005—2008年大衰退后已经开始迅速扩张,且扩张势头为历史最高水平;石化、化工、冶金等重工业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成为金融危机后美国制造业扩张的主要动力。据美国商务分析局统计,2010—2011年,美国的汽车行业增加值年增速高达78.1%,石化产业年均增速高达29.1%,远远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计算机、电子等美国本土传统优势产业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已经有所下降;而大多数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皮革、纺织、食品等)的衰退势头仍在持续,只是有所放缓。如2010—2011年,美国纺织服装业、皮革羽毛制品业和食品饮料制造业的仍分别负增长3.12%、0.21%和0.45%。

(三)并无充分的证据证明美国制造业出现全面回流

由于个体企业的行为不能完全代表行业整体趋势,因此衡量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整体状况是十分困难的。考虑到制造业回流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下降,同时有可能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上升,因此可以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对比来衡量这一指标。结果表明,2009—2012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年增速为6.2%,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年均增速为6.5%,两者差距很小。因此,不能说整体上制造业出现了明显回流美国的态势。

(四)石化、电力设备制造等产业可能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重点产业

本文同样用上述方法对美国制造业下属各个子行业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四个行业(石油炼化、化工、电器器材和纺织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增速远远低于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增速,其中石油化工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甚至在不断下降,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在不断上升。因此,可以认为这四个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制造业回流现象,其中石化行业尤其明显。

二、基于要素禀赋对美国本土制造业增长原因的分析

目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各国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是各类要素禀赋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美国的实际情况,本文选择了科技(反映创新能力)、劳动力和能源三大要素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选择这三类要素的主要原因在于,上述指标涉及美国近年来的几大热点问题——是否在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劳动力成本劣势是否减轻和页岩气革命是否改变全球能源资源格局等等。

(一)页岩气革命所导致的能源要素禀赋变化是金融危机后美国本土制造业反弹的最直接原因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由于页岩气革命的影响,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其出井价由金融危机前的10美元/千立方英尺左右下降到目前的3美元/千立方英尺以下,远低于英国、法国、中国等其他能源净进口国。金融危机后拉动美国制造业规模扩张的几大主要动力产业——石化、化工、汽车和冶金均和天然气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然气是石化和化工产业的主要原材料,冶金产业属于高耗能产业,能源价格也直接影响居民购买汽车的消费意愿。因此,能源要素禀赋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开始回升的主要要素。

(二)劳动力要素的比较劣势下降对美国本土制造业扩张有一定作用,但相对有限

目前部分学者较为强调劳动力成本在美国制造业扩张中的作用。但根据美国劳工部提供数据的测算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整体上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有所放缓,目前小时劳动者报酬已经基本稳定在35美元/小时的水平,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约在25美元/小时左右,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约在40美元/小时左右。加之考虑美国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速也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美国在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比较劣势有所下降。这种比较劣势的下降对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美国劳动密集型行业整体衰退势头减缓的重要原因。新兴市场国家和美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差距过于巨大,绝非在短时间之内可以消除。目前墨西哥的小时劳动者报酬仅为6美元/小时,按照美国劳工部方法估算的我国劳动者报酬尚不到2美元/小时,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更低。即便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劳动者报酬增速将明显高于美国,但未来五到十年之内接近美国水平也是很困难的。因此,美国的劳动力要素禀赋对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确实存在,但是有限的,不足以根本改变美国本土制造业竞争力的格局。

(三)科技要素在美国本土制造业复苏中的作用并不强

基于国际专利和国际学术论文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目前在科学研究上的比较优势仍较明显,但在技术发明上的比较优势已经有所下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称,虽然美国仍然是全球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国家,但在35个重点国际专利领域分类中,2012年美国只有20个排名榜首,较2008年减少了6个,而日本和中国排名榜首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在近年来美国本土制造业增长最快的几个行业相关技术中,交通设备的专利数量占比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明显落后于德国和日本;在大分子化学、基础材料化学等领域的专利数量相较其他发达国家的优势也有所下降。而美国优势较为明显的生物技术、医疗仪器、药物技术等领域本土制造业规模并未显著增长。因此,此次美国本土制造业规模的扩张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并不强。

(四)汽车、化工等行业美国跨国公司的真实竞争力并未显著提升

在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价值链的大环境下,美国本土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并不能准确反映相关行业跨国公司的真实竞争力。对《财富》五百强、全球化工行业五十强排名和全球汽车行业排名的分析表明,美国本土制造业扩张规模较快的上述行业其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排名均在下降。如在化工行业,除陶氏继续排名第二外,埃克森美孚排名由2006年的第四位降至第六位,杜邦则由第六位降至第九位。而美国在半导体、医药等领域跨国公司的优势则进一步得以巩固,但这些领域本土制造业规模增长并不快,甚至陷入停滞。

三、未来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变化趋势预测

(一)短期内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回流美国本土的可能性很小

固然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进入缓慢周期,个别劳动密集型行业甚至出现报酬小幅下降,但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这种已经形成全面配套能力的新兴市场大国相较美国的生产成本差距仍然巨大;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但整体制造业水平更为落后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配套能力也将形成竞争优势,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回流美国的可能性很小。

(二)页岩气革命对美国本土制造业的积极作用短期仍将持续,长期存在不确定性

页岩气革命确实改变了美国的能源要素禀赋。石化产业的自身技术结构决定了大型石化企业倾向于在资源富集区建设大型制造基地,这一要素禀赋的变化对美国本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目前较为明显。美国能源署认为,未来页岩气在美国一次能源结构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且天然气化工很可能取代石油化工成为美国本土化工行业的支柱力量。从目前资料看,页岩气开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页岩气未来成为美国能源和化工行业主导原材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然而,这种竞争力能否持续也依赖于其他国家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提高和其他能源和化工原材料技术的变化。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成本大幅度下降,页岩气在能源上的优势将削弱;若煤化工技术取得新突破,目前严重依赖水资源,造成较严重污染的情况有所改变,页岩气作为主要化工原料的成本优势也将逐渐减弱。

(三)从中长期看,美国在科技要素禀赋优势的削弱仍会进一步影响其制造业竞争力

诚然,目前美国在科技方面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国际基础科学研究和国际通用专利方面均处于第一位,仍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支撑。然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在科技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是在逐渐缩小的。日本、中国和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在科技方面,特别是在专利技术方面已经缩小了和美国的差距。在部分领域甚至已经对美国产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若未来10—20年内,以东亚各国为代表的其他经济体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出现飞跃式提升,完全可以进一步提高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位势。

(四)美国仍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最有可能诞生地,但能否成为最大获益者则存在一定变数

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各种专利)在技术革命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技术革命诞生之后,需要大量的产学研结合应用才能够产生很多实用性,能够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专利技术;但技术革命的开始则需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理论和观念层面产生重大突破。对过去十年内国际学术情况的分析表明,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美国在科学研究上的优势仍然是无可比拟的。一是从论文数量上看,除中国外,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基础研究优势在上升而非下降;二是虽然中国的论文数量逐渐接近了美国,但我国学者的论文不但在引用次数上偏低,而且大部分均不是第一作者,即不是核心理念的提出者,多数完成的是一些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未来技术革命仍然最有可能发生在美国,而非其他国家。

然而,从技术革命中获益最多的未必是诞生者。当年的半导体技术诞生于美国,但日本所得到的经济利益一度高于美国;电磁学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均诞生于英国,但受益者最大的是美国和德国。在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时代,知识的溢出效应要远远高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和理念的知识溢出效应更加明显。随着东亚国家自身知识基础和高端人才的不断积累,加之东亚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以供制造业发展,东亚国家在技术产业化方面走在美国的前列是有可能的。日本在发电技术设备(如新能源)、中国在电信技术取得的成功经验完全具备在新技术革命下复制的可能性。

四、对策建议

(一)短期内不必过度担心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的负面影响

目前有观点认为,随着奥巴马重振制造业战略的实施,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迅速,将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产生巨大外在压力。本文的分析表明,美国本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倾向于能源要素禀赋,而美国劳动力成本相较我国的比较劣势并未明显减弱,科技优势则有下降趋势。综合几类要素禀赋看,能源要素禀赋的优势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是局部的,而非全部的,中美两国制造业要素禀赋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短期内不必过度担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本土制造业一些新变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二)切实解决目前技术产业化能力较弱的现象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在技术应用领域,除在通讯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并威胁到了美国的统治地位外,在生物技术、精密仪器制造技术、专用设备制造技术等方面虽然也有进展,但整体弱势地位并未改变。在这些专利技术较弱的领域,我国在国际文献上所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增长迅速,个别领域纯以数量论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这体现出我国的产学研结合能力较弱,科研成果缺乏和产业有机结合的渠道。建议逐渐改革目前的科研考核制度,变现在的科研成果考核为综合科研态度、科研素质、科研成果的综合考核,并由政府选择重点领域组织重点学科和产业界的联合研究联盟,鼓励学术界向业界推广应用成果。

(三)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发展路径

页岩气革命固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在制造业发展的颓势,但在部分制造业领域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促进了美国制造业产能扩张,也为相关行业的美国大型企业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再次夺取主导权创造了条件,其对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影响不容低估。由于地质条件、勘探开采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我国不能从根本上仿效美国的经验选择能源产业发展路径,而需要立足于本国的要素禀赋特征,找出类似页岩气革命的,能够有效改善我国能源资源要素禀赋,拉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发展路径。

(四)强化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

篇9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资产泡沫,世人对此已有共识。去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大体是三种看法,即“V”型曲线、“U”型曲线和“L”型曲线。我的看法是美国很可能走出“L”型曲线,而结论不是出自美国,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导致银行体系瘫痪。首先,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并未发生大的萎缩,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从产业面看,日本始终保持了出口优势,去年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机显然不是来自供给过剩;第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危机中,经济萧条也会导致银行系统紊乱,但经济萧条是因,银行危机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却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是由于银行系统紊乱导致经济萧条,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特点。

认识这个特点需要展开更大的视角。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产业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这说明,世界资本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叫做“虚拟资本主义,因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列宁分析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运行规律以及爆发危机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从这个新视角看问题,许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远。

例如汇率的决定问题。在传统经济中,本币是否坚挺,取决于产业增长好坏、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储备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中人们却看到这些东西统统不起作用,相反,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制造业处在长期萧条状态,国民消费40%依赖进口,经常项下的逆差超过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却不断走强,所以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是资本项下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决定汇率水平和一国的繁荣与衰退,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也有了新内容,即不再是为了争夺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争夺金融与货币霸权。欧元统一就有这个意味,而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意在打压欧元的势头,维护美元的霸权。并且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国际资本的冲突正在升级。

日本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产业资本由此从物质生产领域流向资本市场,导致泡沫经济泛滥。在泡沫经济膨胀时代,企业以证券和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现金,再到资本市场上炒作,这使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速度,高于企业负债的速度,因此不论从企业还是银行看,资产负债状况都很健康,但当泡沫经济膨胀到顶开始破灭,一切就都反转过来。由于资产价格的下降速度,大大高于企业债务的清偿速度,就在银行内部形成巨大坏账,但是企业破产后银行却不能破产,否则就是全体居民和国家的破产,经济由此长期萧条,走出“L”型曲线。

美国目前的资产泡沫比日本要大得多,以股市市值衡量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2000年4月,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开始破掉,9月以后,以道指、纳指双双下跌为标志,美国资本市场也膨胀到顶峰,随时有可能崩溃,美国目前防止崩盘的主要作法是,在外资和个人离场后拼命向股市注入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维持股市点位,但这是“饮鸩止渴”,会使今后危机的爆发更严重,而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可以猜测,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会有三根导火索:一是“安然”风潮继续扩大,使投资人丧失信心而大规模离场;二是由于欧洲经济更加健康,国际资本向欧洲转移;三是日本经济危机深化,迫使日本抛售海外资产,而日本最主要的海外资产是在美国。

因此,7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资产泡沫先破于日本,后破于亚洲金融风暴,今天轮到了美国,美国金融风暴则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使全球资产泡沫彻底破灭。如果是这样,不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会走出“L”型曲线。

没有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哪来如此庞大的全球资产泡沫?所以追根溯源,全球金融风暴也是货币制度危机的产物,但用什么来代替现存的货币制度,不仅探讨的文章极少,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外需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在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因为可能会出现世界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只剩下中国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迟早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但是为了避开全球金融风暴,中国又不应开放资本市场和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要把引资大门开在香港,把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上市。香港将会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资本市场,港币也会成为最坚挺的货币,这对繁荣香港经济,夯实“一国两制”政策基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已经没有了产业霸权,但是还有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货币霸权实际是产业霸权的替代品,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美国人就可以依靠别国的生产锦衣玉食。所以,美国人决不会轻易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而是要用军事霸权来改变国际资本流向,以保卫美元的霸权。小布什之所以提出所谓“邪恶轴心”论,就是在欧洲和中国人的家门口事先布下两个点,打的是国际资本的可能流向,一旦美国资本市场不稳就有可能动武,因此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洞察先机,作好必要的准备。

一、看清世界才能看清自己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7年走低,2000年终于出现了转折,增长率开始上扬,许多人因此松了一口气,更有乐观者认为,走出增长低谷和通缩阴影的中国经济,会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但是,先是从去年3月到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陆续转入负增长,然后是从7月份开始,广义货币M2的增速反超出M1的增速,显示出货币大规模退出交易过程和通货紧缩回归的趋势。从工业生产看,去年一季度的增长率还高居11?2%,进入二季度降到10%上下,进入三季度降到9%上下,进入四季度已降到8%上下,其中11月份的增长率只有7?9%,创1998年以来月增长率最低水平。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公报,2001年的GDP增长率只有7?3%,不仅低于2000年的8%,也低于1998年的7?8%。

令人不解的是,从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启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以来,2001年可以说是内需增长最强劲的一年,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全年高达12?1%,比2000年整高出近2个百分点,是1999年投资增长率的2?4倍!从消费看,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率全年为10?1%,也比2000年高出0?4个百分点。两条国内需求曲线,一条显著上扬,一条平缓上扬,当年只有出口增长率从上年的27?8%猛跌到6?8%,是一条陡直下跌的曲线,但是目前出口只占到GDP的22~23%,净出口更是只占到不足2%,那么为什么经济增长曲线不跟随占主导地位的国内需求曲线上升,而是跟随出口曲线下降呢?

篇10

中国未来出口的大幅度萎缩,不仅涉及到国外需求的减少,而且涉及到结构变换的挑战。

时下有关当前金融危机的解读大致可以分为3种,分析解剖这些不同的解读,可以对如何化解可能有的冲击提供系统的启示,促进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策略的逐步深化。

第一种解读是仅仅从金融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把当前的金融危机理解为美国的金融系统存在着严重的流动性短缺,认为次贷危机等主要与金融系统的衍生产品发展过度和金融创新缺少监管有关,结论是金融危机虽然影响了实体经济,但主要是虚拟经济的危机。一段时间来,美国财长保尔森等人,就是这样判断的。因此,采取的策略主要是政府收购金融机构等救市性的政策。按照这样的判断和策略,金融危机不会是一种长期的危机,金融泡沫至多持续到明年也就差不多可以放空了。而一旦危机过去,金融经济仍然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扩张,只不过需要对金融创新进行更多的监管。第一种解读对于中国的政策意义,是导出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不仅不大、而且还是机会的判断,因此建议可以将中国相对宽裕的外汇储备,拿到美国金融市场上去抄底,博取可能有的金融收益,或者乘低买入能源、矿石等大宗商品,以便储备中国未来发展所奇缺的生产要素。这是金融危机发生初期的主要看法。

第二种是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看问题,认为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美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能力。因此,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法,当前是要注入流动性抑制金融危机的扩大和蔓延,长期则是要通过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来对冲虚拟经济的虚胀,最终回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上来。第二种解读对于中国的政策意义,是导出美国消费能力的衰退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在此情况下要力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一方面需要加强中国国内的投资与消费,另一方面要努力维护和保持出口能力。这是学者们对金融危机影响的主要判断。但是人们担忧单一的保增长策略,潜藏着放松我们多年来在转变结构方面的努力,沿袭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危险。

第三种是从美国实体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看危机,这是一种更加结构化和战略性的解读。认为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美国以过度消费为导向的经济模式有问题,认为以信用消费为基础的、通过不断地制造新的消费点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达到了极限,认为在当前资源环境消耗已经超过自然承受能力的情况下,美国已不存在进一步扩展实体经济的可能性,因此金融危机的实质,是追求持续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危机。因此更治本的对策是采取重要的结构性变革,即降低实体经济中物质型经济、私人型经济的比重,增加民生型经济和环保型经济的比重。这样的判断和对策意味着化解当前金融危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第三种解读对于中国的政策启示,导出中国未来出口的大幅度萎缩,不仅涉及到国外需求的减少,而且涉及到结构变换的挑战。金融危机不仅挑战了当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经济模式,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改变中国实体经济结构的要求。因此,在当前不得不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加大投资以保持明后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低于8~9%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有保有压的主动性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结构,能够从出口导向型向国内消费型转变,并加强社会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国内投资。这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真正需要考虑的长期战略,是最积极地将美国金融危机转化为中国发展机会的策略。由于结构调整不是短期内能够奏效的事情,因此当前很需要在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找到结合点,特别是要通过投资建设具有长期效果的项目,来维护中国的经济增长。

篇11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

    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

    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最后,从整个世界范围和中长期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化边缘国家”的经济打击将更大于“全球化中心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力量发展差异将在短期内继续扩大。金融危机同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进程。一方面,金融危机标志着美独霸金融体系格局的结束;另一方面,全球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和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三、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变革正在加速

    第一,尽管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前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等核心成员的对外政策制定,使政策的内向性有所加强,但主要国家仍表现出强烈的化危机为机遇的意愿,力争以改革国际金融机制为突破口,在国际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变革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再次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全球化时代跨国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性,增加了大国合作的紧迫性和可能性,G7等发达工业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已经难以独自应对,不得不在半年内连续召开两次G20峰会进行全球范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新兴大国不但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架构中崭露头角,而且相互机制化合作意愿明显增强。

篇12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

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

最后,从整个世界范围和中长期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化边缘国家”的经济打击将更大于“全球化中心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力量发展差异将在短期内继续扩大。金融危机同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进程。一方面,金融危机标志着美独霸金融体系格局的结束;另一方面,全球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和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三、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变革正在加速

第一,尽管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前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等核心成员的对外政策制定,使政策的内向性有所加强,但主要国家仍表现出强烈的化危机为机遇的意愿,力争以改革国际金融机制为突破口,在国际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变革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再次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全球化时代跨国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性,增加了大国合作的紧迫性和可能性,G7等发达工业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已经难以独自应对,不得不在半年内连续召开两次G20峰会进行全球范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新兴大国不但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架构中崭露头角,而且相互机制化合作意愿明显增强。

第三,金融危机在世界地缘政治层面引发深层次调整,它降低了俄格冲突的全球性战略意义,但却导致更多“全球化边缘国家”的国内动荡和危机,使地区和国际安全局势更趋复杂。金融危机使俄格冲突的影响更多地局限在地区范围之内。一方面,俄罗斯已经认识到它与格鲁吉亚的冲突已在俄国内以及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乃至全世界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美欧也认识到,在北约东扩问题上要对波兰及波罗的海国家与格鲁吉亚等同俄罗斯联系密切的国家加以区别。

篇13

可能有些人认为金融危机对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影响更大,所以北京设计机构纷纷到外地找机会。在这种逻辑里,金融危机是因,北京设计机构的“出走”是果。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世纪安泰并非如此,这要从房地产产业链去分析。

比如我们世纪安泰,其实从2006年开始外地项目就逐渐多了起来。原因也很简单,土地阀门趋严,北京土地供应减少,所需的资金量剧增。一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向全国扩张,也有一些相对小一些的开发企业将拿地重点逐渐转向外地。而这些开发企业又会很自然地将一些相处融洽的合作方带出去。这里面就包括设计企业,也同样包括世纪安泰。

所以世纪安泰向全国发展之初其实是比较被动的。也可能有其他设计机构更主动,但总体而言,北京房地产企业全国扩张是因,北京设计机构向全国幅射是果。

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北京设计机构可能向全国各地扩展的速度更快。至少世纪安泰是这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企业都放慢了节奏,有的项目停工或开发速度减缓,自然也对设计机构产生了连锁反应。

之所以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是因为在房地产行业经历冬去春来,但又寒意未远之际,我一直在思考民营设计机构拘发展。如果说金融危机对民营设计机构没有负面影响,那肯定是假话。据我了解,去年不少民营设计机构裁员减薪,有的就留几个人配合项目施工,其他人则休年假。也有少数机构在金融危机中黯然倒下。

金融危机对世纪安泰的业务有影响,但不大。2008年我们在北京及外地分别有200万平方米的设计任务要完成,总量少于往年,但不影响公司整体发展。

一个金融危机也许过去了,但更多的危机还在企业前行的路上虎视眈眈。因此,对我们民营设计机构而言,要增强应对危机的抗风险能力,我认为应该是“自身健康”,这就要回到建筑设计机构的本质了。我始终认为,建筑设计机构不是纯粹以追求营业额为主导商业企业,而是要站在更高角度去思考建筑本质,进而把握自己设计的正确性;建筑设计机构的决策人不能仅仅只是企业家,而是要成为对人类的建筑行为有所思考和理解,探究建筑的本质问题,并坚持正确的建筑艺术创作为先的人。我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入这一行开始,看到不少建筑机构的起起落落,一次次大浪淘沙过后,能存活下来并有长足发展的,都是在建筑设计上有所执著、有所追求的企业,才能实现“强者更强”。

篇14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之后,迅速蔓延至全球范围,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深度影响了会计环境。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基于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作用,突破挑战将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发展的主要方向。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将集中在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动态化、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重要性的一致化;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将是国际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 会计 发展方向

金融危机及其对会计环境产生的影响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房市滑坡和违约还贷比例大幅攀升而陷入困境,正式向法庭递交文件,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债危机自此爆发,这是美国历史上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一家次级房贷公司。2007年8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开始向全球蔓延。美国政府推出了7000亿救援计划以增强市场信心,但突然被众议院否决,欧洲各国政府也频频无力出手。这种趋势空降欧洲之后逐渐波及亚洲。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上看,似乎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首先主要表现在低利率、宽松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低利率环境虽然保住了经济增长,宽松的房地产金融政策虽然让低收入者买得起房,但也造成美元持续走弱、通胀压力增大以及流动性泛滥带来的资产泡沫。其次是金融环境问题促使危机进一步恶性发展。金融环境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环境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造成了巨大冲击,对国际经济、政治等会计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从现象上来看,它造成了众多著名国际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大量金融机构破产、被并购或国有化,金融市场大量市值蒸发。从影响的结果来看,金融危机促使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金融危机促使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某种程度上讲,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性增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将会发生新的变革及调整,以美元为主导的旧体系将会遇到较大的挑战,但是在短期来看其主导地位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环境受金融危机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人们通过寻找金融危机背后的原因,开始反思。在会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会计也开始面临一些挑战。

(一)会计的本质是什么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各界开始质疑会计,甚至有人认为会计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元凶”。人们开始再一次思索为什么需要会计?会计究竟是干什么的?会计的本质是什么?关于会计的本质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管理活动论,即认为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信息系统论,即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高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系统。它在企业和各单位范围内,主要用于处理价值运动所形成的数据并产生与此有关的信息,起到反映的职能,上述数据与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又能起到监督、预测、规划和分析评价等控制职能;控制系统论,即认为会计是一个以认定受托责任为目的,以决策为手段,对一个实体的经济事项按货币计量及公认原则与标准,进行分类、记录、汇总、传达的控制系统。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与会计没有如实反映金融产品的内在价值及其隐藏于后的利益关系有关,与会计未能发挥有效控制有关,与过多强调以市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而忽视市值表象下的本质有关。基于此分析,会计要有效发挥其职能必须正确、全面认识其本质。

(二)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从次贷危机到金融衍生工具,再到市场信用。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元凶”。人们开始思索,究竟是选择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尽管不同,但在初始计量时,二者是一致的。如果市场变化不大,一般二者不会发生背离。只有当市场出现了迅速、剧烈的拉高或下跌时,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才可能相差悬殊。因此,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差异。只有同时具备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才能真正地维护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历史成本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但对未来决策缺乏足够的相关性;公允价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但由于是建立在主观判断和估计基础上,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的计量模式应该如何权衡可靠性和相关性呢?

(三)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

金融危机中,众多存在利润的企业都倒下了。为什么呢?因为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出来的。企业的破产大多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导致,这又一次将人们的视线投向了现金流。会计核算原则究竟是应选择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在报告期尚没有实现全部收付的经济业务事项。这就容易产生误导。企业如果滥用权责发生制,对企业报告期业绩人为操纵和包装,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可能在会计期末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不匹配,亏损企业可能持有巨额现金,而盈利企业则可能现金严重短缺。因此,我们该如何协调好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呢?

(四)会计如何国际化发展

会计的国际化包括会计政策、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执业、会计计量等方面都要与国际惯例趋同,但其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目前,学术届普遍认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是全球经济复苏、避免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面对国际趋势,我们该如何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如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体系?这是会计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环境与会计理论发展的关系

从会计出现,会计环境就在不断地影响着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发展。所谓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决定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以及会计发展水平的客观环境。一方面,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伴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一定的社会环境伴生着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程序。另一方面,会计的发展受其会计环境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会计环境。

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贸易的国际化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复苏,使得财务会计报告日益重要,各国不仅关注本国的会计信息,而且重视国际会计信息交流,这就促使会计的理论研究要国际化。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会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思维模式。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包含社会经济在内的会计环境的变迁影响甚至决定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即会计对会计环境具有依存性。会计环境的横向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会计的差异,从而使各国(地区)会计在沟通与交流中达到趋同。而由于会计环境本身的复杂多变,会计系统必须将不确定的会计环境的某些方面加以确定,即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前提)。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会计环境的变迁会为会计所反映。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会计发展史上历次重大的变革和创新,无一例外的均与当时的商业需要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出现某种创新时,会计不仅要适应它,而且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经济活动,并将不同表现形式的经济信息转变成为会计信息。第二,会计环境会促进或阻碍会计的发展。会计环境是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环境,会计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既具有促进性、协调性,同时也可能产生阻碍性。但并不是会计环境中所有方面都与会计相关,有些方面是明显无关,有些只是间接相关,某些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是相关的,而在另一时期可能是不相关的。会计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使得会计工作相应得到发展和改善;反之,如果会计环境恶化,会计的发展必然受其影响。

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发展方向

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之后,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会计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作用,会计的发展将面临一些挑战。如何突破这些挑战,以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最终通过会计的发展改造其生存的会计环境将是会计研究的方向与内容。沿着这样的思路,会计的发展方向将会进一步明确。

(一)会计理论发展方向

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人们会重新认识会计,重新考虑会计的计量模式与核算原则。会计理论的内容将会侧重于对会计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利弊重新权衡;对收付实现制原则的进一步探讨和应用。从发展方向上来讲,会计将会由静态核算发展向动态的核算与控制方向发展;将会从单一强调可靠性或相关性发展向可靠性与相关性并重方向发展。管理会计理论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发展缓慢,经过金融危机之后,将会是会计发展的突破点,是会计除财务会计之外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会计实务发展方向

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将会是进一步的国际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随着会计国际协调的逐渐发展,会计全球标准化遂被提出。Choi,Frost and Meek在他们合作的《国际会计》(1999)一书中指出:“标准化通常意味着强制要求执行非常严格和选择范围很小的规则,甚至也许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执行单一的准则或规范而不能容纳国家间的差异”。很显然,会计标准化是向单一的全球性会计准则的目标方向发展的过程。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今社会正在向“速度经济”时代迈进,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中,会计人员不仅要深谙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电算化技术,而且还要学习一些组织观念、行为因素、决策过程和通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与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伟,黄春.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主导会计监督如何完善[J].中国会计报,2010

2.刘荣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会计规范透视[J].中国证券期货,2010.1

3.王保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价值观之博弈[J].财会学习,2009,8

4.陈显铁.论后金融危机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趋势[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