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园艺生产的作用范文

园艺生产的作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07 09:59: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园艺生产的作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园艺生产的作用

篇1

关键词:园艺;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201

1 新疆园艺业概况现象与现状

人们通常把果园、菜园、西甜瓜园、有观赏价值的花园或公园以及风景园的营建、育苗和栽培管理技术统称为园艺。在农业生产中,园艺是一门生产技术,在生产建设中,园艺又是一门形象艺术的统称。

目前,新疆瓜果品种十分丰富,甜瓜、西瓜,香梨等瓜果约有500多个品种。香梨、贡梨(新梨5号)、苹果在全国范围来讲也享有“优质水果”的称号。随着我国园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新疆瓜果声誉也逐步提高,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市和港、澳、台等地区,出口日本、加拿大、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 园艺产业在农业生产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 园艺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新疆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和重要保证, 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等产后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最重要内容。

2.1.1 农业生产中园艺产业的效益分析

园艺产业呈现出的高效益优势性。新疆素来被全国人们赞誉有“瓜果之乡”的美称,这与新疆地区绿洲气候、荒漠气候与地形的特殊特点所呈现出来独特的光、热、水资源等方面是分不开的,据了解,当地光能生产潜力在我国排行最高,因此,农田在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资源非常丰富,白昼与夜间的气温转换非常快和绿洲农业气候的叠加效应,非常有利于瓜果光合作物过路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吸收。同时,新疆地表水总径流量证明当地水源较为充足,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绿洲灌溉农业。

2.1.2 园艺产业以庭院经济模式发展

庭院经济的结构有许多种, “种养结构式”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园艺作物在庭院经营模式下发展很容易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不占用过多土地等优点,它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为此,许多农户竞相发展,延续发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调查,根据人均责任田和农户人均庭院宅地所占的比例,庭院经济主要由葡萄、家畜、用材树、果树、养蚕和蔬菜等6种作物占有,根据庭院经济投入和产出比技术与分析,庭院经济较发展农业责任田要多出的3.5倍左右。

2.2 园艺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园艺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与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千家万户农民的产品进行商品化转换,可大大延长园艺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链条效应和经济效应。

2.2.1 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资金依靠

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面这项庞大工程所需要的资金不能只依靠国家的投入。因此,新疆在园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高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多更优质的产品,提升经济效益空间,这将大大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2.2.2 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的保障

新疆园艺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无疑显示出了其优势产业的地位,但也暴露出一新的问题,如劳动资源、劳动力短缺,大部分劳力外出打工,而非停留在新农村建设领域的种种现象。而基于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劳动力需求,当地部门应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农民在本地就业、工作和学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

篇2

论文摘要: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具有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迅速,其关键是人才,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设计艺术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所有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再教育,技能培训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处于这个产业链的高端,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能从其学科体系中割裂出来,必须在河南省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大背景下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依托大的学科体系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1]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根据在产业链上的作用和分工的不同,分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人才和文化创意成果的经营人才。而文化创意人才能够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文化创意人才所从事的创造价值的这种活动,改变了过去必须要有实体生产才能成为产业与创造价值的观念,而将抽象的、无形的创意活动当作产业链的一环。

1.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与共性

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个性的自由发挥,而创造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共性,产业机制是规模化的,需要有制度和协调。[2]所以这样一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性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协调问题。

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即文化创意增值和个性与共性的矛盾调和。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首先是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它的基本培养模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批量为社会输送创造性的人才。此时创造性人才的个性表达是基于一个系统科学的创新体系之上的,最终的教育成果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人才储备。

2.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形势

目前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英国政府定义为基础的“ 创意型”,主要依托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领域;二是以美国界定为代表的“版权型”,即生产和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三是中日韩等国的“文化型”,不论哪一种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都是以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作为中坚力量。[3]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的比较分析

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高等职业应用型的设计艺术教育、纯艺术教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和高等职业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是河南艺术教育的重点。

(1)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

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占基础性地位,而艺术素质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

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从事普及艺术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人才为核心的。培养讲方法、知识渊博、长于引导,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师。

(3)高等职业院校应的用型设计艺术教育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发展教晚,但规模最大,分类最细,教育目标最明确的类别。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的行业内专业人才,与行业相关技术、工程紧密结合,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同时具备日后深入学习的能力。 转贴于

(4)纯艺术教育

纯艺术的概念最早被赋予的意义是反艺术实践中任何的功利性目的,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一种很纯粹的,重精神体验的艺术活动。因其被定义了本质的非功利性,自然而然的与应用型的各艺术设计专业相距日远。

我们看到艺术普及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的快速壮大,学历培养和就业优势两把利器完成了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支持和提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歌猛进,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呈现出很大的刚性需求,高就业率、高收入带动了艺术教育市场整体的繁荣。

三、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支撑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主体有计划发掘、培养与完善学生的设计艺术创造素质与能力的行为及其体制,是专门的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目标为导向的设计艺术文化创造能力教育,其终极性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实现意义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梦想。[4]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在高层面上的发掘、促进学习者的设计文化素养、创意创造与传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新思维的发展。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性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养创意型、素质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消费者文化层次、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软因素的制约,一个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受众市场无疑是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保证。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大框架下,通过高等艺术教育四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的朝阳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文化创意人才是河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文化资源,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高等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完全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的经济力量,将文化创意与艺术感染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携手纯艺术发展的力量,高度重视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设计艺术教育资源和优势,才能为河南培养更强更多本土化的文化创意人才,以促进和满足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现代传播,2007(1):108-116.

[2]徐光春.徐光春在香港谈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2007.55-56.

[3]历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

篇3

1.1使得设施农业结构调整更为完善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中,农业生产中主要是根据季节来进行播种,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园艺工程的运用大大改善了这种窘境,园艺工程的运用中主要有运用温室大棚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不仅为园艺产品的生长提供了合适的温度及充足的养料,而且使农产品的种类也大大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2能够节约土地等稀有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设施农业园艺工程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出更多种类的产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3使得农业的发展扩产增效

设施农业园艺工程的开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项工程的开展能够形成一定的模式,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农作物潜能,实现我国农产品产量的升级,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4能够保证园艺产业与农业的有效融合发展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现代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园艺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高产、优质的产品,主要是市场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为满足生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开展各项工程,例如种子的种植以及环境设施控制等工程。

2设施农业园艺工程现状

2.1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

在我国的设施农业园艺工程中,一般多采用塑料大棚的方式进行生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但是很难对农业植物进行加温,因而这种生产方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2.2科技含量不高

发展设施农业园艺工程中,栽培技术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式,缺少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没有进行一定的量化,也无法满足园艺发展的正常需求,因而科技含量不高。

2.3生产的雷同性和盲目性较高

对于我国的园艺工程的发展并没有因地制宜,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般都是采用高科技示范园区来进行区域化发展,因而具有一定的雷同性,对园艺工程的科学化概念缺乏一定的理解。

3破解设施农业园艺工程中问题的策略

3.1因地制宜,支持优良品种生产

设施农业园艺工程的因地制宜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地域选择种植,根据该地域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专业化区域进行农业生产;二是因地制宜还要求选择合适的生产品种,该品种适应该地区各方面生产要求,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

3.2发展特色设施农业园艺

对于我国设施农业园艺工程的发展来说,一是需要园艺管理者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生产,大力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品,建立健全我国农业发展体系;二是需要政府对农业生产提供大力支持与服务,确保农业规范发展。

3.3加大科技投入

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提高我国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设施农业园艺工程作为一项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更应该加以重视。解决我国的设施农业园艺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组织专业的团队进行科研成果的探讨,同时要将深入调查的结果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结合起来。

3.4尽量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随着设施农业园艺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一是设施园艺事业出现盲目性,造成了引进设备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要求管理者能深入调查发展;二是市场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农业生产各方面生产信息传递偏差,从而难以提高产品生产质量,这就要求市场能够及时传递。

3.5注重设施园艺工程的人才培养

设施园艺工程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农业技术方面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也不断地进步。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而当前设施园艺工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强设施园艺方面知识的培训,从而保证农业发展更加科学与专业化。

4结语

篇4

1.1发展可行性本地巨大的需求催生园艺种苗产业在过去的5年里,全市对园艺种苗需求量累计达9.4亿株,而南京本地能提供的种苗累计不到1亿株,仅占总需苗量10.7%。巨大的园艺种苗缺口催生了园艺种苗产业的“倒逼式前进”,形成了6个以外调种苗为基础的园艺引种中心,引导建立了3个市级园艺优势种苗繁育中心,催生了一大批农户自繁自育园艺种苗的格局。良好的政策促进园艺种苗产业发展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支持种苗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对种苗投入逐年提高。如“农业1115工程”“、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绿色南京”等,园艺种苗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蓬勃发展的产业后劲保障了种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园艺产业是朝阳产业,园艺种苗产业更是朝阳中的朝阳。6.67万hm2的经济林果的产业基础是支持种苗产业最有力的保障,新基地的发展、老基地的品种更新、市外市场的开拓等,种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

1.2发展思路5年内应以自给自足为前提,立足本地,优势产业的优势园艺种苗优先发展,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规范生产经营,打造种苗品牌。

1.3发展重点依据南京市园艺种苗业供需现状及结构性特点,南京地区未来5年内,草莓、西甜瓜、茶叶等种苗产业具有产业基础,且经济效益稳定,是农业领域带动农民增收少有的优势产业,应该集中力量,围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传统的葡萄、梨、桃等小规模果品以及中药材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产业,应该长远考虑,主要工作应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和规范引种;苗木种苗需求进一步被压缩,整个花卉种苗市场缺乏大型花卉企业带动,短时间内很难做成产业,围绕市场变化与需求,主要工作应从探索和培育建立花卉种苗生产企业做起,较为符合实际。

2主要对策及建议

2.1建立长三角优质种苗研发体系发挥农科院所作用,整合全市农业科技资源,一方面,建立南京地区园艺优势产业种质资源圃,如雨花茶、桃、梨、蓝莓等,开展地方园艺良种保护;一方面大力引进外来优质种质资源,丰富品种资源,建立外来园艺良种引种规范,规范审批制度,治理引种乱象,对企事业单位从市外引种园艺种苗推行主管部门备案制度,引种必须实行先试验后推广原则;另一方面建立园艺优势产业种苗生产许可制度,对从事园艺种子种苗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政府许可,不容许个人私自繁育商品种苗,及时介入种苗市场管理和监督,可以有效打击假苗、劣苗的出现,有利于种苗产业的发展。在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提纯复壮、品种杂交、基因育种等生物技术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园艺新品种,提升园艺种苗产业整体研发水平。

2.2建立适宜南京地区园艺产业发展的繁育体系根据南京园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实际条件,实行优势种苗产业政府引导,多种经营主体共存,逐步建立一批园艺种苗生产基地。一是要建立优质草莓种苗繁育基地,主要以溧水傅家边和高淳花山为核心,建立草莓种苗三级繁育体系构架,一级为园艺种苗原种场,主要是进行品种提纯复壮和脱毒处理等工作,分别建立2个组培实验室,主要依靠省市科研院所来完成;二级为园艺种苗扩繁场,主要对原种场生产的原原种苗进行扩繁,生产原种苗,主要由市级育苗繁育基地来完成;三级为园艺商品苗场,主要扩繁场生产的原种苗,直接用于生产的种苗,主要依靠镇街农技部门、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二是要建立优质西甜瓜种苗繁育基地,以江宁横溪为核心,建立市级西甜瓜工厂化育苗中心,引进西甜瓜育种企业,实行西甜瓜种质储备制度,重点为小兰、8424等西瓜品种。三是要建立优质茶叶种苗繁育基地,以高淳东坝与溧水傅家边为核心,建立市级茶苗繁育中心,重点建设雨花茶品种的资源圃及茶苗扩繁基地。四是要建立优质葡萄、蓝莓、桃等小果品种苗繁育基地,主要以溧水区白马镇、六合区竹镇镇为核心,接受市场调节,鼓励私营业主发展种苗生产。五是建立优质花木种苗繁育基地,主要以浦口星甸、栖霞八卦洲、江宁街道等近郊花卉生产带为核心,围绕高档盆花、观叶植物等,加大引种力度,建立适当规模的花卉种苗繁育基地。

2.3建立优质种苗推广服务体系南京市现阶段园艺种苗的推广服务体系关键在于建立连续的服务链、标准的示范基地和稳定的经费支持。连续服务链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连续的种苗推广组织链,以市级推广部门为基础,主要负责推广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试验示范,区级推广部门负责种苗推广的宣传发动与区域需苗测算,镇街推广部门负责种苗订购落实,形成一种组织连续、分工明确的服务机构;另一方面是连续的产业服务链,种苗的推广不仅仅是推广种苗,更是推广种苗栽培技术,种苗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种苗种植服务队,种苗从出圃-成活-结实等环节要跟踪服务,好的种苗必须有好的技术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建立标准的优质种苗栽培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让农民一方面学到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看到优质种苗的好处,在“百闻不如一见”体验中推广种苗。稳定的经费支持,优质种苗因其生产成本原因,价格往往高于普通种苗,在推广初期,需要一定的价格补贴作为种苗推广的经费支持,对于优势种苗的生产成本给予30%补贴,可以有效地促进优质园艺种苗占领市场,提高优质种苗企业生存空间,打击外地种苗及降低自繁劣质种苗的市场空间,引导整个种苗的发展方向。

篇5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的特点

1工业技术植入园艺作物生产,实现了设施园艺生产的自动化

工业技术植入园艺作物生产之中,使设施园艺赋予了工厂化农业的内涵,成为工业化大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温室生产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管理模式要求应用大量的高新技术,当前工业领域内的科技成果(如机器人技术等)不断运用于温室园艺配套装备之中,已取得初步成果。国外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把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园艺作物的耕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的全过程,可以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创造最适宜的温室环境条件,基本摆脱了外界环境条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实现了作物周年生产和均衡上市。目前,这种自动控制技术逐步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31]。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已具备了设施设备完善、生产技术规范、产量稳定和产品质量安全性强等特点,并且已形成了温室制造、生产资料配套、产品生产、物流等为一体的设施园艺产业体系。目前,日本、美国、荷兰、以色列、韩国、英国开发出的耕耘、移栽、施肥、喷药、蔬菜嫁接、蔬菜水果采摘、育苗移栽、苗盘覆土消毒等机器人装备相对比较成熟,可用于设施园艺生产。温室园艺机器人的使用,不仅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设施生产劳动环境,而且保证了作业的一致性和均一性[32]。日本、韩国等国研究开发了多种设施园艺耕作机具、播种育苗装备、灌水施肥装备以及自动嫁接装备等,提高了温室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荷兰研制温室屋面清洗机械装置,用于清洗屋面灰尘,大幅度提高了温室的透光率[33-34]。另外,荷兰还开发出自动通风窗开闭、温湿度调节装置,被越来越多的温室采用。发达国家在设施园艺产品的采收和后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包装机具、高效运输装置、盆花转运机械、快速分级系统等设备,提高了园艺农产品的商品性,如荷兰采运、包装设备能同时实现10~20个不同花卉品种的自动分类,X射线可用于分辨盆花茎干的长度和叶色[35]。

2高新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推动了设施园艺向“植物工厂”方向发展

无土栽培、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产品采后处理、新能源利用等高新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使设施园艺逐步向“植物工厂”方向发展。在美国、日本、英国、奥地利、丹麦等国都建有高度自动化的“植物工厂”,可用来生产蔬菜、花卉和果树,并且一些高附加值的作物如香料、工业原料植物、药用植物、食用菌等也采用“植物工厂”进行生产。目前,“植物工厂”主要用于生菜、菠菜、莴苣、三叶芹、番茄等蔬菜作物的生产,由于充分利用空间,实现立体多层种植,单位面积的栽培效率可提高数倍。如日本在“植物工厂”内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和环境自动调控技术,一年内可多茬栽培生菜和菠菜,收获期比露地缩短一半时间,产量可达180kg•m-2左右,为露地栽培的30倍以上[26]。此外,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日益增多,太空农业成为研究的热点,美国宇航局(NASA)在国际空间站上探索“植物工厂”技术,目前已在绿豆、菜豆和马铃薯等作物上获得了成功。

3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使设施园艺发生了巨大变革

20世纪20年代末,无土栽培技术开始应用于设施作物生产,使设施栽培技术产生了一次大的变革。无土栽培打破了作物生产的空间和地域限制,可以在不适合作物生长的荒漠戈壁、滩涂地、海岛、盐碱地、高寒地、阳台屋顶甚至太空进行作物生产;无土栽培改变了设施栽培的传统种植方式,采用营养液或有机基质进行作物生产,可以有效避免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生产出清洁安全的园艺产品,并且具有省水、省肥、省工等优势,从而成为栽培学领域飞速发展的一门新技术;无土栽培可加速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果菜类蔬菜水培的产量为土壤栽培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如番茄营养液栽培年产量最高的可达到75kg•m-2,极大提高了园艺作物的生产效率。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已有400hm2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黄瓜、番茄等。目前,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生产中,无土栽培占温室总面积的比例荷兰超过70%,加拿大超过50%,比利时达50%,美、日、英、法等国的无土栽培面积达到250~400hm2[36-37]。欧共体明确规定,所有欧共体国家温室作物生产要全部实现无土栽培。

4节能、环保的理念贯穿于设施园艺生产之中

设施园艺是一种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效率产出的生产方式,其中温室的能源消耗占运行成本的比例较高,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设施园艺发达国家开展节能工作的普遍做法。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节能设备已成为温室装备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之一,而人工补光装置是温室耗能最多的设备之一。日本、荷兰、美国等积极探索温室新型补光光源LED的研究。LED冷光源在满足作物光合作用需求的条件下,与传统钠灯相比具有高光效、长寿等特点,节省能耗达50%以上[38-39]。近年来,由于中东局势不稳定导致能源紧张、CO2排放的限制以及《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等原因,欧美发达国家已将节能技术作为温室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在设施园艺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能源的研究中,主要倾向于对太阳能和储热材料的有效利用。其中,温室相变储热技术就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节能技术之一[40],美国和日本等国使用氯化钙、硫酸钠、聚乙二醇和石蜡等相变材料作为墙体储热、地下储热和室内外联合储热系统,试验证明是可行的储热方法,但其工艺和储放热效率等尚需进一步改进[41-42]。一些国家利用浅层地热,在夏季通过把低温冷水源抽到地上,用于温室降温,经过热交换的热量回流到地下,冬季把高温热水源抽上来,只需要稍微加温就可以用于温室增温[43]。另外,通过对温室覆盖材料内侧进行镀膜处理,能够有效阻止长波向室外辐射,减少了热损耗,可以实现节能25%以上。在多余能量回收和利用方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通过覆盖多层光谱选择性吸收的金属材料(SOL-MOXHilite,荷兰)和绝缘塑料薄膜(Ebiral,美国),研制成一种高效降温-高品位能量产生组合系统,并应用于生产[44]。该技术在高温季节,可以反射作物光合作用不需要的近红外光(NIR),减轻温室的高热负荷,而收集反射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转化成电能,用于温室降温的能耗;荷兰温室通过在玻璃表面喷洒白色涂层,减少夏季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量,达到降温目的;通过改进温室通风窗口的数量、尺寸、传动方式以及开启的角度也能够使温室达到较理想的降温效果。发达国家在发展设施园艺过程中,把保护环境作为前提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欧美发达国家在探索温室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制开发出一系列适合于温室安全生产的环境友好型新技术。营养液无土栽培技术在现代温室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大量营养液的废弃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欧盟普遍采用营养液闭路循环系统,通过对营养液的回收、过滤、消毒等措施,实现节水21%、节肥34%,提高营养液利用效率,同时大幅度地减少营养液外排污染水源和土壤。在温室病虫害防治方面,开展以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45]。目前,荷兰在温室生物和生态防治综合利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Koppert公司通过释放天敌昆虫,能够对设施蔬菜主要害虫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如粉虱天敌浆角蚜、斑潜蝇天敌潜蝇姬小蜂、蚜虫天敌食蚜瘿蚊[46],目前这些害虫的天敌已基本实现了商品化。为了提高温室番茄、甜椒等蔬菜作物的质量,禁止使用化学生长激素,荷兰研制驯化出取代传统振荡授粉的雄蜂授粉,这种授粉方式效率高,并且能使作物产量提高20%左右。以色列开发出太阳能杀灭温室土壤病虫害新技术,把灌溉系统安置在翻耕的土壤中,铺上一层薄薄的透明塑料膜,经过夏季高温处理,可杀死地表30cm土壤层中90%~100%的细菌、真菌以及线形蠕虫等。统计分析表明,太阳消毒法可提高设施番茄、洋葱、土豆等农作物产量25%~432%。在新型栽培基质开发利用方面,加拿大、以色列、英国等国研制出替代草炭、岩棉的无土栽培生态型基质,形成与其相配套的设施蔬菜低碳栽培技术体系[47]。目前,低成本、环保型无土栽培基质研发已取得重大进展,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商品化。

5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施园艺作物周年生产之中

随着微型计算机、传感器及单片机技术的运用,温室环境控制智能化、网络化管理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设施园艺发达国家研发作物自动化生产管理和环境智能化控制体系,从育苗、定植、栽培、施肥、灌溉等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运作,温室环境如温度、光照、湿度、水分、营养、CO2浓度等综合环境因子全部实现计算机智能监控。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温室网络化管理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美国、日本、荷兰研发出一种基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控制系统,能够对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以及光照等参数进行自动采集,同时控制风机、暖气、水泵等温室环境调控设备,使温室环境达到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48]。通过研究温室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营养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作物生长发育信息化模型,开发出适合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室控制、咨询及管理专家系统。以色列和荷兰开发出番茄和黄瓜等蔬菜作物生育模型和专家系统,包括适用于整枝方式、栽培密度、针对天气和植株生育状况的环境指标、不同生育阶段的水肥指标、病虫害预防和控制技术等。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通过将作物管理模型与环境控制模型相结合,实现温室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大幅度降低了温室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日本千叶大学利用遥感遥测、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控制策略等智能控制技术,对农产品从产地生长、采收验收、加工、自检自控等所有过程的数据、信息、图像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49]。

6注重温室作物专用品种的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的研发

现代农业竞争的核心是品种,重视温室栽培作物专用品种的选育是设施园艺发达国家保持温室产业世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些国家在搜集保存本国种质资源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国外种质资源的搜集、交换和引进,如以色列通过搜集和引进国外花卉、蔬菜、果树品种在设施内进行微咸水灌溉,通过遗传改良、驯化,培育出适合于本国温室生产的专有设施园艺品种。近年来,设施园艺发达国家越来越关注设施作物新品种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耐贮运等性状的选育,如以色列选育出一种根据客户对体积和色泽要求的无籽西瓜新品种;荷兰种苗公司开发出一些富含钙质、维生素且热量低的“减肥蔬菜”,高氨基酸含量的“营养蔬菜”,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蔬菜”等新品种。一些生物技术被广泛用于温室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包括细胞组织培养、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遗传标记、转基因等技术,在茄子、番茄、甜椒、黄瓜及叶用莴苣等蔬菜作物上培育出一大批优良品种,如德国马普育种研究所将人工合成的吲哚基醋酸基因转入茄子,使冬种茄子与夏种的一样优质;荷兰育成的抗虫蔬菜品种可以大幅度减少蔬菜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既降低了蔬菜产品农药的残留,也降低了蔬菜生产的成本。此外,在开发和选育设施作物新品种的基础上,欧美发达国家非常注重温室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选育的新品种普遍采用工厂化育苗体系、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和无土栽培技术,利用高新技术使环境因子与栽培模式的规范完美结合,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保证高产、稳产[50-51]。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趋势分析

1设施环境调控自动化与设施园艺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人员较少,加上劳动力成本较高,设施园艺生产中非常注重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温室耕作、作物栽培、生长管理、产品采收、包装和运输等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控制,温室内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调节全部由计算机监控和自动化调控。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将会广泛应用于设施园艺的生产,实现温室作业精确、高效及省力化。

2温室日趋大型化,环境调控趋于智能化

大型温室设施具有投资省、土地利用率高、便于实行机械化自动管理、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室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优点,因此,设施园艺发达的国家如荷兰、加拿大等温室逐渐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温室园艺的核心是能够对设施内栽培环境进行有效地控制,创造出适于作物生育的最佳环境条件,因此,未来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不仅要做到栽培环境全自动控制,还要与市场、气象站、种苗公司、病虫害测报等相连接,进行产量、产值的预测,为生产者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情报和确切的决策依据。

3设施作物品种更加丰富,市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愈发重视设施作物专用品种的选育,为设施园艺生产提供专用的耐低温、高温、弱光、高湿,具有多种抗性、优质高产的种苗。种苗公司作为品种选育的主体,在种质资源、育苗设备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能够依据市场需求开发设施栽培所需专用品种,并对设施园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化服务。

4无土栽培成为现代设施园艺的主要栽培形式

无土栽培技术具有诸多方面的优点,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将无土栽培技术用于温室生产品质优、商品性好、安全、绿色的园艺产品。随着未来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可耕地面积的日益锐减,无土栽培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拓展土地利用空间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设施园艺、观光农业、家庭园艺、植物工厂和太空农业领域也将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篇6

1.园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 我国的园艺生产多为个体分散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很难控制园艺产品的种植面积,使园艺产品种植计划性不强,面积变动大,从而造成价格波动过大,过剩“卖难”问题十分突出。

1.2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运输途中损失大 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一般含水量在90%以上,加之园艺产品采后处理相对落后,园艺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采后处理链尚未形成或不规范,造成运输途中损失严重。据统计,我国蔬菜每年在地头和流通过程中损失浪费率占产量的l/3。

1.3品牌化率低 虽然我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苹果、梨产量为世界第一,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但我国的园艺产品大多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没有龙头品牌,没有高附加值或精深加工的产品。我国的园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只能赚取廉价的劳务费,而劳动力成本正在迅速上升,过去生产中的成本优势将逐渐弱化。

1.4对园艺产品的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一方面是人们对食品安全高度敏感,另一方面是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很难到位。虽然我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但由于农药、化肥残留超标,仅有5%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许多发达国家出于对食品安全性和贸易保护主义考虑都相应出台了技术贸易限制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准入门槛。

2.园艺产业发展趋势

2.1正在向适度规模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园艺产业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重点户示范等多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正在向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培养园艺产品经纪人、加强流通环节管理等措施,正在形成各环节有机结合、利益共享的产业结构,有望实现园艺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通过园艺经纪人跑市场、摸行情,哪里市场紧缺就把产品运往哪里,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种植一些价格高、市场潜力大的时令园艺产品。通过建设具有区位优势和重要集散功能的批发市场,增强大流通枢纽,以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来加强流通管理。

2.2各地优势园艺产业和品牌商品发展迅猛 我国有丰富的名特优园艺资源,政府正在通过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一村一品”工程,来挖掘和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各地的优势园艺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的园艺产业正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加速发展,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园艺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提倡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产品的生产,有品牌、有商标已成为发展趋势,“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正在建立,因此,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2.3以观光、休闲园艺为主题的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郊等许多地方,以观光、旅游、采摘等为主的休闲园艺、生态餐厅等迅速发展,都市农业提上发展日程。把现代农业展示、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果、菜、花综合经营发展的道路,集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和愉悦身心于一体,实现了城乡互动,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都市农业具有保障生活、发展经济、平衡生态、旅游休闲、出口创汇、教育示范、致富农民等作用,有参与体验(采摘等)、展示示范(观摩教育)、休闲疗养等形式,如今已经日益成为大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发展园艺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3.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园艺产业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生产具有当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适于当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的有特色、高附加值的优势园艺产品。根据各自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发展园艺产业,不要盲目跟风,要立足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因地制宜走特色化道路。

3.2采取差异化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消费市场不断细分,消费习惯的多样性正在形成,要求产品多样化、高营养、无公害,因此园艺产品要在生产安排上合理布局,形成特色,一是要合理搭配品种,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二是要在茬口安排上实行多样化,错开播种期,实现同一上市期的产品种类多样化和同种类产品的不同上市期。只有细分市场,合理定位,实现差异化(迷你型、保健型、休闲观光型),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可以长期保持的,所以在持续壮大核心业务的同时,不断微调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3.3实施品牌战略,为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对品牌和名特优园艺产品的追求正在增加,因此,要求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产品中有机园艺产品、特色园艺产品等高质高价产品的比例;在通过注册商标大力开展品牌经营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标志、无公害认证等措施,打造绿色有机园艺产品。 一个园艺产品发展的好坏,与社会的发展水平、社会环境、政府支持、产品包装、营销策划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最终能够走多远关键在于园艺产品本身的内在质量。所以,取得了商标、地理标志,获得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还需要在产品的内在品质上下功夫。

3.4加强营销,保持园艺产业持续发展 采取多措施、多角度的营销策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模式,如现场展示、展览会、展销会、节假日礼品盒礼品箱、超市直销等,还有保健、教育、采摘、娱乐、体闲等各个方面。在园艺产品的营销中,口碑的重要性不能忽视。特别是当口碑出自于具有说服力的人,并且配合最佳时间、地点会创造极大的产品知名度,营销适时介入,就可以让这些知名度刺激出销售订单。所以,有了好的产品,打造了品牌,还要做好产品的营销服务,才能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3.5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争取政策扶持 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要善于搭上国家政策扶持这趟便车。现在国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各种安全认证、地理标志的申请与认证等,许多地方政府会相应地出台一些鼓励措施,或者政府出面举行一些推介活动。

篇7

关键词:长白山区;矮化剂;园艺;野生花卉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96-2

0 前言

长白山野生花卉引种栽培试验已多年,群体观赏效果较佳,但盆栽或单一品种栽培时,存在着植株生长过高,易倒伏、变型等缺陷,长白山野生观赏花卉的开发是目前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我们于2008年从长白山众多野生花卉中挑选出观赏价值较高的卷丹(Lilinrm lancifolium)、东北百合(L.distichum)、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大花剪秋萝(Lychnis fulgens)、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六个品种进行了矮化和园艺栽培技术试验。

1 矮化试验

2008年5月起进行试验,矮化剂选用比久和矮壮素,比久为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比久(B9≥45%),矮壮素为四川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CCC≥50%)。比久施药浓度为1:500倍液,矮壮素施药浓度为1:10000倍液,同时设对照,结果见表:

2 园艺栽培

土壤选用人工配制混合土,前一年夏季用过筛的细炉灰、鸡粪、腐殖土按1:2:3比例组合,同时按1:1000比例加入青岛阳光农药厂生产的土壤菌虫绝杀(50%WP),用塑料布覆盖发酵,翌年春季做成长5m,宽1m,高20cm的畦,中间作业道60cm。

东北百合、卷丹选用栽培三年以上大小一致的球茎;萱草选用分株后生长两年的根茎;柳兰选用腋芽饱满,长短一致的根茎;玉竹选用单芽、长短粗细一致的根茎;大花剪秋萝则在夏季挑选茁壮苗秋季移栽。各试验品种均选50株,东北百合、卷丹、玉竹、柳兰按照株行距20cm×20cm,大花剪秋萝按照株行距30cm×30cm,萱草按照株行距40cm×40cm栽培。

春季在植物萌动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方法是:用10%苯醚甲环唑1:1500倍液加40%氧乐果乳油1:2000倍液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三次,防病效果较好。

合理的施肥可以对引进的品种起复壮作用。从6月上旬开始追施撒可富无机复合肥,N:P:K比例为15:15:15,每月一次,直至现蕾。现蕾后,改用磷酸二氢钾0.2%比例喷叶,十天一次,直到开花。

对照组中,除萱草外的试验品种,在生长中期,需加立柱或四周用绳、棍等物围起,否则易倒伏。试验品中个别长势过高植株也需加立柱。柳兰的栽培值得指出,它以群花观赏为好,单株观赏栽培于生长至10cm时摘心一次,分出三支,可形成三朵花序,即能起到矮化作用,又能增加观赏效果。由于柳兰民间素称三伏花,季节性特强,摘心只能一次,过多会造成因花芽分化时间不足出现僵蕾,同时水肥可适量增加。

3 结论

萱草的矮化效果不明显,用CCC产生较小效果,但是使用B9的萱草叶脉深绿,植株生长紧凑;卷丹和柳兰的矮化效果用CCC比用B9效果明显,但叶与叶间隙过密,花与叶比例失调,观赏效果没有B9矮化效果好;大花剪秋萝用CCC比B9矮化效果好;东北百合两种矮化效果相近;柳兰的矮化效果以CCC为好,但由于花穗较长,比例失调,从观赏上看B9矮化效果较佳。

园艺栽培上,病虫害的预防尤为重要,栽培过程中,应以三年为一周期进行轮作,精细的田间管理可以为试验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合理的中耕、适宜的遮阴、及时的水肥,有助于野生花卉的生长。通过试验,试验品种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试验组,从花期、观赏效果比野生原生地有着质的提高。因此,野生花卉采用矮化及园艺栽培技术,是提高园林观赏价值的重要途径。

项目来源:吉林省长白山植物(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工程实验室基金资助。

篇8

(1.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430070;2.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3.阜阳师范学院)

摘 要:为使园艺实训基地高效有序的运转,针对园艺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的特点,将6S管理在园艺实训基地中进行应用,使学生和企业管理零距离接轨,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和管理能力,培养做事细心、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习惯.

关键词 :6S管理;园艺实训基地;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40-02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园艺技术专业全面开放园艺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日常的生产管理,使园艺作物的生产管理技能得到加强,同时通过管理园艺实训基地,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效果得到极大提升,取得明显效果.在园艺实训基地的开放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在新形势下存在的不足.因此,如何对开放的园艺实训基地进行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6S管理是用来提升现代企业品质文化及现场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它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凌乱无序的状况,有效提升个人行动能力与素质,有效改善文件资料档案的管理,有效处理工具、物品、器械的管理,使工序简洁化、人性化、标准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员的积极性.[1]

1 园艺实训基地概况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性园艺实训中心,占地面积约30000m2.其中种苗生产示范中心配有1000m2智能化玻璃温室1座,50m2发芽室1个,自动化穴盘播种机1套,200m2植物组织培养中心一个;温室花卉生产示范中心配有1000m2智能化PC中空板温室1座,320m2节能日光温室4栋;园艺优新品种引进中心培育,320m2钢架塑料大棚4栋,500m2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绿色蔬菜生产示范中心配备320m2钢架塑料大棚4栋,320m2节能日光温室4栋;另有园艺植物生理实训中心100m2,植物保护实训中心100m2.除此以外,还配有很多绿篱机、割灌机、枝剪、铁锨、喷药器材、捕虫器材等各种工具器械千余件.

2 园艺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以现代园艺技术为指导,以设施园艺生产为根本,以穴盘种苗工厂化生产示范中心、温室花卉生产示范中心、草花专业生产示范中心、组培苗技术研发中心、观赏植物优新品种引进示范中心、宿根花卉品种选育与生产示范中心、草坪卷专业生产示范中心以及现代园艺技术培训中心等生产示范项目为主体,建设园艺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使之成为“阜阳现代园艺高新技术示范园”.通过园艺设施的建造与使用、种苗工厂化生产、温室花卉生产等,进行园艺生产示范;通过组培种苗研发、观赏植物优新品种引进及宿根花卉品种选育等项目,带动科研发展;通过温室花卉生产、草坪卷专业生产等生产性实训项目,引进企业化模式运行管理;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等形式,更好服务于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6S管理在园艺实训基地中的实施方式

为有效保障6S管理在开放园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能够顺利高效的开展,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及教育.以使得学生明确6S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分析园艺实训基地的现状,制定6S管理的实施措施.

3.1 整理

开学前,召集全体园艺技术专业学生,会同基地负责人及参与教学的老师一起对园艺实训基地进行全面整理.对所有开放实训基地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实训工具的性能、完好性、药品及肥料的保质期等进行检查,明确哪些是需要的.通过共同参与,学生对物品的摆放、使用、维护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生产性实训中,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每次生产性实训前先清点物品,实训后进行整理,并对所有已经使用的实训工具进行归位、检查完好程度并登记,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对不足的物品进行补充,需要保养和维修的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以方便随时使用.

3.2 整顿

制定完善的开放性园艺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是确保生产性实训工作井然有序的关键.为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实训基地开放管理制度》、《实训基地日常维护制度》、《实训项目考评制度》等,使学生在是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时处处有章可循,确保实训室在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上长期运转.

同时,整顿园艺实训基地所有场所及工具,首先在整理的基础上对园艺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划分各种园艺工具、器械及药品的存放区域,以及不同种类园艺产品和不同阶段园艺产品的生产区域,使实训基地清晰整齐;其次将园艺工具、器械及药品按照其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及使用的频率的原则放置,同时明确园艺工具及设备的具体负责人.通过整顿,将有效避免随意放置园艺工具、器械及药品等物品带来的困难,提高了生产效率.

3.3 清扫

对园艺实训基地进行彻底清扫,创造干净整洁的生产性工作的现场和工作岗位.在清扫中要注意实施过程的责任化和制度化,使6S管理由形式化变为习惯化.

每个生产性实训场所或生产性实训任务的同学,对实训结束后所用的园艺工具、器械及药品进行清扫,要求保持实训场地干净整洁,物品拜访整齐,并将所用的园艺工具、器械及药品进行检查,以保证生产性实训顺利进行.实训场所的卫生由参与实训的同学自行安排,并定期进行轮换和彻底清扫.通过由参与生产的同学自己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的措施,可以使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并使学生认识到维持一个有序、整洁的工作环境是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4 清洁

对于实训场所的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对成果进行维护,就需要采用清洁的方式使现场保持在利于生产工作的最佳状态.在对实训场所进行清洁时,要强化学生3个观念:只有在“清洁的实训基地才能产生出高效率、高品质的产品”;清洁必须用心去做,不能停留在表面;要保持随时随地清洁的习惯,不要当成实训结束后的工作.

3.5 素养

素养是6S管理的核心.这个措施是要求学生养成在实训操作和生产过程中规范做事、安全操作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在进行生产性实训的时候,通过采用6S管理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和作风.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以及团队精神,都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生产性实训时,一要注重制度化素养,对于规章制度,大家都要遵守执行,严守标准;二要注重业务素养,掌握园艺生产的基本技能;三要注重情商素养,要有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四要注重精神面貌素养,要体现积极、认真、仔细、乐观的工作态度.

3.6 安全

要把“安全”观念贯穿于整个园艺生产的过程中,重视对全体同学的安全教育,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使每个同学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防范于未然.

首先,在生产性实训中,不可能保证每个实训场所或生产任务区域都有教师在指导或监督,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学院特别编写了《生产性实训安全生产操作手册》,让每位同学在进行生产性实训前,熟读《手册》,强化安全意识.其次,是生产性实训操作的规范性.指导教师应严格实训操作的标准进行规范化讲解和示范,并在实习过程中进行及时矫正、评价,从而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掌握各项生产技术.

4 6S管理在园艺实训基地中的实施效果

4.1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让学生对园艺实训基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确定园艺工具、器械及药品的所在位置,做到整齐有序,在生产性实训中,学生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生产性实训的效率.生产过程中的清洁、清扫,维护了整个生产性实训场所的正常秩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师生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师生养成守标准、守制度的良好习惯,进而规范了教学秩序,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4.2 培养主人翁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坚持对园艺实训基地实行6S管理制度,使得学生不拘小节的一些坏习惯得到纠正,养成了按照规定和章程做事的良好习惯,以及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有效保障了生产性实训有序、顺利、高效的完成.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实行6S管理可以使学生和企业管理零距离接轨.6S管理不仅改善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场所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素养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养成了做事细心、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习惯.通过在园艺实训基地实施6S管理,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职业熏陶,使学生形成坚持到底的信念,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然而,6S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管理工程.6S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坚持、反复螺旋式上升的管理过程,需要对6S管理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实现教学与生产、产教结合的全面融通,提升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整体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全兰,明恒磊,史振平,等.6S管理法在生物学实验室中的推行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79-181.

〔2〕李卫红.浅析6S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J].航天工业管理,2006,24(S1):39-40.

〔3〕曹新民.6S管理方法在机加工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1(8):161-162.

篇9

关键词:园艺生产、技术档案、收集归档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园艺生产技术档案,是园艺产业的各种档案的一种,它记述和反映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各项生产技术、农田基本建设和科学实验等活动,具有保存价值、并按一定归档制度保管的技术文件资料。这种档案是技术资源贮备的重要形式,也是从事生产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条件和工具。技术档案可分为几大类:建园档案、基本建设档案、机械设备和仪器档案、生产技术档案(生产技术方案、计划、技术实施及结果、新经验及事故等;科学实验档案包括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的记载、结果等;技术人员及职工技术进步和考核等档案。

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集成、系统集成和服务集成,解决了实体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联系、电子档案的有效性、电子档案与实体档案的完整性与一致性等诸多问题,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提升了档案服务应用的层次。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的进行完善与创新,以保证数字档案馆朝着标准、规范、通用的方向发展。

一、建园档案的收集

收集从园艺种植园或产业的策划起,经过规划设计到栽植施工、种子与苗木的准备、播种或栽植苗木,基本上按整个种植园区设档和记载,可以按施工进

程记载的原始记录。内容包括:

1、上级或职能部门有关建园的决定、指令或批示文件,或原始记录性文字材料。有关建园的方针和策划依据、发展方向、经营规模、建园进程、产品预期产量及销路等方面的原则性意见、摘要和原始材料整理后一并归档。凡文字材料、图表等记录,书写整理或用电脑输入的人员名字,亲笔签字、日期等,技术人员记录的流水式日记、笔记也是入档材料,但以一定时期整理成的文档为好。

2、为建园所调查的有关资料,包括本地区已有的果树、蔬菜、花卉生产的经营与市场前景,农业种植业基本情况,农业劳力资源情况,当地气象条件,土壤和自然植被情况,水利资源和水土保持状况,动力资源和交通状况等,并不断积累新的资料等收集归档。

3、种植园规划设计书、说明书、以及全套应附有的图表材料,种植园各项分项规划设计细则与说明书、图纸复印件及原件,特别是有权威机构或负责人批示、签名盖章的批示件。规划设计时的未入选方案及规划设计现场有关材料和进展情况记录等收集归档。

4、建园初种子、苗木、其他生产资料来源、数量、质量状况,播种与栽植中执行规划设计的情况、技术保障等。引入的种子、苗木鉴定书、检疫证书及有关资料一并收集归档。

5、建园前、建园时园区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状况、播种、栽植时的天气、气候、土壤墒情和肥力的数据,当地的报告,或园区日记;施肥、植保等措施执行情况及结果,详尽记录的原件或整理后的资料收集归档。

6、建园初起的生产运作秩序及技术管理成果,如播种出苗率、栽植成活率、排灌设施效率、病虫发生状况等,第一年雨季、冬季自然灾害情况等,有记载及分析结果的原始记录整理归档。

7、规划设计、建园、技术管理等各项技术人员、一线管理人员的配置,技术负责制或技术承包合同的文件,签字有效和原始文件材料,劳力的各项支出记录,各项技术措施的实验检查记录、评定结果、奖惩等,文字或照片、录像原件都要归档。

8、异常天气、人为的灾害、突发事件,对技术管理和生产造成的影响,如严重的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雨雹霜冻、火灾等。记载发生情况、生产损失、补救措施及善后情况文字记录也要整理归档。

二、技术管理档案的收集

按种植作业区、小区记载的资料,详细按作物种类、品种、生产方式的类别记载的文字资料要收集归档。具体内容是:

1、年度、季度或细至月份、星期的技术管理计划、指标要求等文字资料收集归档。

2、各项技术措施,如施肥、灌溉、喷洒农药、修建或支架的日期、方式方法、计量,执行情况及施后反应,异常情况;如农药副反应、无效等;随时记录的文字要收集归档。

3、各项技术措施执行前后的天气、劳力条件,如风、雨、洪涝、干旱、高温,电力提供,劳力调动暂缺等原始资料收集归档。

4、记录新技术实施情况、结果,科学实验的情况及结果。记载一些作物新品种的风土适应性、技术措施反应状况,多年生作物连续、多年观察记载:一些农药、生长调节剂施用后一段时问的反应情况,每项新技术试验、引种和其他实验,收集完整的总结报告归档。

5、各项技术管理的负责人、技术执行责任人的技术素质状况、技术进步考

评、技术执行检查评定成绩及奖惩,有关人员技术培训成绩等都要归档。

三、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物候期档案的收集

可以按园艺作物的种类或主要品种收集档案:观察记载的作业区原始记录和整理后的资料。主要内容有;

1、物候期的资料收集

果树的主要物候期是萌芽展叶、开花坐果、新梢旺长、果实膨大、生理落果、花芽形态分化、果实成熟、落叶和冬季休眠期记录的原始资料、一定时期有各年度的比较、规律性总结后的文字资料归档。

蔬菜作物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物候期种子萌芽出土、幼苗期、生长旺盛期、花芽分化期、开花坐果期、种子成熟期、茎叶枯萎期等记录的技术资料整理后归档,花卉植物物候期观察记载的技术记录:木本的,草本的、观赏性的花卉植物记录的物候日期连续性的原始资料全部归档。

2、生长势资料收集

园艺植物的生长势,主要指营养生长的强弱。生产条件下单株的生长记录,群体的生长记录状况都要归档。

四、园艺作物产品产量、质量、售价档案的收集

园艺生产最终的目的是产品产量、质量、售价,每年记载的原始数据资料整理后一并归档,这些对以后的生产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园艺生产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一个具有规模性的园艺生产种植园或试验田,都要有较完善的、多年连续的生产档案,这是一笔重要的社会财富。生产档案是进一步发展生产的决策参谋和基本依据,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档案管理完好,只要有文字存在,包括电脑软件中的文字、图表等档案是永存的、有意义的。档案不能只存不用,要积极地合理地利用才是建档的主要目的。主要应用在:

1、编制园艺生产历年发展状况、现状的说明书、图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2、帮助制定新的生产发展规划和设计,提供改进技术管理的意见、建议,提高今后生产管理水平。

3、总结各项技术管理、推广新技术、科学实验的经验,以系列的历史资料为科学依据,评估以往各项技术措施的利弊、效益,并对即将改进或引入的新技术的可行性做出客观的预测与评估。

4、为各项目申报成果提供技术依据。

总之,档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和技术,要有效地收集档案,并不断开发和利用其对发展生产的指导作用,这对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温室;设施园艺;高陵农业;现代化

1.设施园艺与温室

所谓设施园艺,是指通过特定的设施和措施,例如保温、增温、降温、防虫、防雨等技术,人为地创造一种环境,使露地作物能够在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寒冷或炎热)得以生长并优质高产稳产的一种环控农业。它的对象可以是花卉、植物等园艺产品,也可以是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业产品Ⅱ]。

设施园艺在我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我国的园艺发展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中自然地理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局限性,使农业发展更加现代化、也使同一地域的农业种类更加多样化。日光温室在高陵地区的规模发展,改变了地域性和条件性限制,使原本不适合本地区、本季节的农业类型也可以优质、高产和稳产,加快了高陵县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对我国农业的整体现代化具有跨越性意义。

2.温室对高陵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2.1目光温室的优缺点分析

温室是设施园艺的基础,日光温室是温室的重要类型。日光温室具有采光好、保温j生能高、取材方便、成本合理、节能效果明显等优点,比较适合小型的机械作业。但是日光温室与其它设施园艺类型相比,在对环境的调控能力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上略差于其它几种类型,比较适合于蔬菜、瓜果和花卉的种植,目前广泛应用于甘肃、新疆、山西和山东等地。陕西省高陵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有明显的冬夏差异,且容易出现“倒春寒”等不良天气状况,会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日光温室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农业易受气候影响这一局限性,缓解了由于气候、地理等方面原因对农业现代化造成的暂时性影响,对高陵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温室在农业应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讲,日光温室虽然得到大面积拓展,使生产者在温室管理和生产等配套技术方面因为缺乏经验并不能满足日光温室在相关方面的要求,出现了蔬菜生产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影响了日光温室的生产效率和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2)在生产、加工和储运一体化方面,因为传统农业的影响,目前的设施园艺只注重于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在农产品的再加工和附加值提高方面明显薄弱,出现了生产、加工和储运以及销售各个环节的断层。(3)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在种植品种搭配、产品生产结构和生产操作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4)温室选择方面,存在温室材料选择不当、保温性能偏低、光照条件下降、通风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温室的生产效率,也会阻碍高陵县设施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体现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设施园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优越性,也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陵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3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是目前本区生产技术和产品市场方面的可行性,也就是在生产技术和市场方面的配套提高;二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的一体化和协调性,使农产品从生产到营销各个方面都得到合理的安排,避免出现脱节现象,提高农作物的附加值;三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考虑和对种植品种搭配、产品生产结构优化、生产操作规范以及生产制度等温室本身操作技术和综合因素的更新和创新。另外,在温室选择方面,还要注意用适用、实用、易用等原则选择温室类型;根据生产计划选择温室规格;根据成本、能耗和效率选择温室设备;根据太阳入射角选择温室采光坡度;根据性能价格选择温室覆盖材料和护材料。只有在创建温室时考虑各种因素,所见温室才能符合园艺种植要求,才能促进现代化农业设施基地的建设和持续性发展。

篇11

1.1依托示范性园区(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以雄厚的经济发展实力为依托,杭州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围绕主导、优势和特色产业,以园区(基地)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化发展为路径,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整体布局更加合理,园艺产业区域优势和特色更加显著,龙头带动和示范作用凸显,基本构建了自然经济条件于产业基础相协调的区域布局,在城市、平原、山区3大农业圈层基本形成,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成功转轨的基础上,园艺产业的功能性和区域性布局基本完成,基本实现了城郊区位优势型花木苗木产业区,以萧山、余杭和西湖三区为主;平原保障型蔬菜产业区,以西湖、萧山、余杭和富阳为主;山区资源优势型果树、食用菌和高山蔬菜产业区,以临安、桐庐、建德、淳安为主,杭州市园艺产业布局详见表1。

1.2推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经支农政策杭州市认真贯彻实施都市农业的发展战略,近3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经支农”的进程,加快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按照城乡统筹、三产融合的思路,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同时,进一步延展园艺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扩大了增效空间,杭州市园艺产业二、三产业发展情况详见表2和3。

1.3科技兴农使农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止到2012年,杭州市以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以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为骨干、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为重点、以社会化农技组织为基础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雏形基本形成。全市建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148个、乡镇农技人员991人(与园艺产业相关技术员为692人),建立村级农业服务站点1930个,人员4230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6325户,并建立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全市聘任与园艺产业相关首席农技推广专家31人,农技指导员268人,责任农技员267人。2011年,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示范乡镇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目前已建成市级“三位一体”农业服务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50余个。通过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累计培训农民近8万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700余项,其中与园艺产业相关有200余项,为农民增收近3.5亿元。

2主要问题

2.1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总体看来,杭州市资源禀赋不足,农业发展空间受制约,加之灾害性天气增多,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较大压力,且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西湖区园艺产品种类齐全,其特色园艺、都市园艺产品在杭州市位居前列,但随着城市化推进加速,新一轮土地规划的耕地保有量从2005年基期的5419.2hm2下降到2020年期末的2107.9hm2,下降61.1%,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从2005年基期的5199.3hm2上升到2020年期末的6787.5hm2,上升30.54%,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很大限制。

2.2产业化经营缓慢,生态化发展尚起步目前,杭州市园艺产业具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和产销一体化的生产合作社虽有所发展,但因可用土地分散,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转渠道不畅等原因,严重制约园艺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另外,园艺产品加工、保鲜、包装、储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农业组织化、社会化服务尚处于较低水平,商品化处理技术及深加工更处于起步阶段;此外,园艺作物无公害基地认证工作尚未全部完成,有机农业及质量追溯制度才刚刚起步,农药超标现象屡有发生,随着农产品(特别是蔬菜产品)流通日益频繁,安全问题依然是重点和难点。

2.3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杭州市农村的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现象日益严重,从事农业生产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中老年人,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不仅阻碍了农业科技的应用,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智能,而且造成了农业生产用工的日益紧张。截止到2012年,杭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76.62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为256.39万人,超龄劳动人员为20.23万人。杭州市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从业人员分别为50.47万,6.57万,6.73万,3.22万人。调查显示,杭州市园艺产业有近32万从业人员,其中,60岁以上超龄劳动人员有近6万人,约占16%;45~60岁劳动人员约25万人,约占78%,超龄人员大多集中于蔬菜生产行业。

3主要观点

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在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适宜的方式可为其他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素提供发挥作用的有效空间。杭州市现代园艺产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农民合作组织运行效果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产业区位、农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杭州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针对不同区域分别对待,或支持地方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农用土地所有权进一步明晰可提高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土地承包权换社保将加快规模化生产的进程。近年来农业方面的纠纷案大多集中于土地问题,其根源多为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所有权主体不明晰,导致利益分配无法均衡。蔬菜产业、果树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的基本属性和特点不同,生产模式应有所区别。果树和花卉苗木产业市场化程度可以加强,但蔬菜产业应加强政府的计划和统筹。农业生产横向一体化是纵向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而后者又是前者的必然结果。杭州市现代园艺产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提高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农业龙头企业可在市场调节下自由发展。建立市场化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是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杭州市政府在加强农技服务队伍建设的同时,鼓励建立具有经营性质的农业服务实体。建立农牧结合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实施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农牧结合经营模式是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

4建议与对策

4.1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园艺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河网密布,地形多变,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下辖“六区五县市”分别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近年来,杭州市根据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战略,“三大”农业圈层已基本成型。但就园艺产业分布情况而言,只有花卉苗木产业相对集中,品牌与特色优势初现,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而蔬菜与果树产业仍以满足各行政区域市民需要为目标,其种植结构基本相同,缺乏地方特色。建议杭州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园艺产业的统筹规划,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打破各行政管理区域的限制,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为路径,利用行政统筹手段进行各区域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打破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发展思路的制约,向一域一品、一带一品、一山一品、一沟一品发展思路转变,构建能够充分发挥自然地理区位优势的、以园艺作物种类为区块划分单元的专业化生产区域,以此来推动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4.2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整治与规划目前,杭州市农业用地整体上来看仍处于较粗放的管理形式,由于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导致土地细碎化现象严重,农地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这严重制约园艺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建议政府进一步明晰农用土地所有权主体,进一步明确所有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农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在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基础上,以政府为主体,联合土地所有权拥有者以及农户,对土地进行精细整理和重新规划利用,使破碎的耕地得到集中规划,变成成块的、整齐的、平整的土地,不仅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还可提高现有耕地资源的质量和农业生产潜力,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以项目的形式支持和实施这些工程,拟定政府、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农民负担费用的比例。

4.3以农户为生产单元,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龙头企业引领的公司+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的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组织主体和农户利益的对立性问题,其经营制度均很难保证农户真正地与组织主体分享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增值收益,因此,目前杭州市园艺产业农业合作组织90%以上为松散型,距离杭州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目标尚有较大距离。建议政府组建、扶持或培育新型农民服务组织,该组织的基本职能为保护农户根本利益,保障农产品供应,提供农业金融支持,提高农民团体社会地位,减少政府社会化管理成本。基本功能包括农协的服务功能,产品和生产资料统购统销功能,信贷服务功能,保健福利功能和互助服务功能。该服务组织具有浓厚的政府机构性质,既是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又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既连接了农户和市场,又是农民与政府间的桥梁和纽带。

篇12

本次论坛是由沈阳农业大学、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环境研究室联合主办,多家单位协办的。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设施园艺整体水平,总结和交流国内外新兴的绿色、低碳、高效设施园艺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等,提升设施园艺科技含量、装备档次和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现代化。共同探讨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会议开幕式由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教授主持,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张玉龙致欢迎词。

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齐飞研究员、希腊Professor Nick教授等17 位中外专家围绕节能、环保、现代化、低碳等主题做了精彩学术交流,与大家分享了学术成果。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园艺上的应用,日光温室的发展进程、日光温室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温室作物高效生产模式与技术,温室环境调控,温室设备与材料等精彩报告将对设施园艺节能和现代化生产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作物生产技术、新材料新技术利用研究的深入,设施园艺将实现少耗能,多产出。日光温室作物生产将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

汪懋华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中国设施园艺种植面积约379 万公顷,占世界总种植面积85%以上。其中包括:现代连栋温室(约占0.3%)、塑料大棚、小拱棚、日光温室(约占24.5%)。全国日光温室2/3 在北方寒区,仅辽宁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六市日光温室面积即占全国1/3。目前,日光温室生产面临许多问题,必须走转型、创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传统土栽方式逐步向封闭式栽培方向的绿色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创新发展是智慧园艺与物联网技术农业应用研究的优先领域。李天来教授就中国日光温室发展进程向与会代表做了系统梳理,并就当前日光温室现代化研究进行了介绍。齐飞研究员则在报告中指出,农业现代化是保障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力争用更少的土地、更少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并提出环境调控能力强、集多种设施功能于一身、资源可充分利用的多功能“四季温室”的研发概念。其他报告专家则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围绕日光温室生产、技术升级等进行了报告。

篇13

关键词:微生物防治;园艺植物

1微生物防治园艺植物病害的发展起源

日常生活中,从电视访谈节目中经常看到有关于生物生存的节目,针对微生物和病原体之间的关系,其复杂度较为深刻。正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在种植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种植的植物出现疾病后,影响了其正常生长。利用有益菌种与植物的相互结合,从而抵御病害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植物的快速成长。在开发过程中,已经完成的主要疾病防治菌剂,如下表1所示。

2植物园林中的病原抵抗原理

对于植物来说,某些病毒自身不带任何毒性,且无突出变异体。但在侵染寄生以后,会对本体植物营养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导致植物出现营养方面的疾病,而有些病毒本身带有一定的毒性,其影响更大。部分菌种或者病毒自身无毒,在获得一定的能源物质以后,可以帮助植物产生抗性屏障,阻止植物再次侵染其它疾病,称之为诱导抵抗,而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有益寄生。

在对植物体内病毒进行抗性生产的过程中,分析放射性土壤杆菌对桃树冠瘿病的影响,在进行长时间的尝试后,发现其抑制作用较好。其主要机理就在于植物体内的拮抗保护以及生产形势,都能够保护植物本身抵抗周边病毒。对于产生抑制治疗效果的病原体,可以从园艺植物的病害体中进行提取,日本研究者在对青枯病的主要病体菌株进行分析后发现,能够引诱番茄产生番茄素,可有效抑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针对真菌的生产利用,对根系内部所产生的特殊生态结构进行分析,通过菌根的作用,对周边形态产生较好的影响。

3微生物对园艺植物病害放置的具体利用情况

对微生物的利用,从古既有,最早利用的是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促进植物对氮的吸收,更好地促进其生长。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利用这类形式的生产中,也从促进生长朝着抵抗疾病的方向开始发展。1934年,美国发现抑病土,对于小麦生长中所遇到的一些特殊疾病,都有很好地抑制作用。而相关学者在对西瓜枯萎形态的研究中也发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的生长会产生较高的抑制作用。在现代,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在生物农药方面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其中利用天然植物产物进行虫害疾病防治,能够更好地保护植物。另外,利用抗生素农药,也能够较为合理地杀死线虫类寄生虫体,且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在对这类药物的应用中,也逐渐广泛使用开来,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好的产业丰收。

对园艺植物的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是我国无公害培养园林植物生产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不仅减少了现代的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更有效地从根源上控制疾病的发生。从农业化的发展中来看,微生物农耕用药在市场的比值较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类药物的效果没有传统农药效果好,同时购买时价格偏高,所以,导致在我国的应用中并没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篇14

关键词:果树栽培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建立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践教学是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培养服务于21世纪的技能型人才是摆在高职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为培养适用园艺产业现代化生产的高科技技能型人才,现对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进行一些探讨。

1 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1.1 多媒体教学

单一的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躁乏味,从而使他们对课程失去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就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积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利用网络收集丰富的图片及影像资料,增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内容。例如,在嫁接、果树修剪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演示嫁接、修剪过程和效果,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1.2 讨论教学

对于教材中编写的较详细无须多加补充的章节,让学生们先自己看书,然后提问或学生间互相提问,展开课堂讨论。嫁接实训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以计时方式考核每人嫁接1个枝条需要的时间和成活率,从而使学生达到实训的要求。

1.3 专题教学法

针对建立大型现代园艺园区、利用新技术进行增产、提高果实品质、进行无公害生产等难度高、实践性强新技术的学习,采用“让学生走出去、专家请进来”专题教学法,即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果园,请专业技术人员向学生介绍建园、栽培管理、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情况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同时,聘请林业科学研究所和社会上的果树专家,走进校园和课堂,定期到学校做学术报告,促进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2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2.1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果树具有生长周期长、生产季节性强等特点,学生若要实现对某一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全程实训锻炼,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交通方便的实习基地,即校内基地。校内果树实训基地应建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产、学、研基地,使其在学生专业课学习、技能培养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

2.2 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生产果园,材料丰富,规模大,便于进行生产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共赢的实训基地。一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实习。学生通过在示范园区实习,不仅巩固和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园艺生产的模式,加深学生对园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认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二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基地(或企业)进行工作,即工学结合,使学校、学生与企业互惠共赢。

3 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根据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特点,为克服“ 高分低能” 倾向, 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评定。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念,考核标准和内容以项目为单元,实行“两个结合”和“两个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即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以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实践考核前拟定了考评标准,考评成绩分为四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任课教师及其他教师、同学根据标准一起评定学生的实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