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6 10:04: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艺术的审美认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佛教文化由汉代晚期传入中国,魏晋时期日趋兴盛,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及至隋唐时期,佛教雕塑更是成长为圆润璀璨的明珠。佛教雕塑的制作都是出自于民间工匠之手,所以群体性大于个体的创造性,更能体现群体性的审美价值观。这些唐代佛教雕塑处处显现出女性阴柔美,温文恬静的姿态、圆润的造型塑造、柔美的曲线刻画、包容与仁慈的佛教雕塑形象,正是当时人们的审美价值体现。
这种饱含着女性阴柔美的佛教雕塑在唐展到了极致,唐代也因此创造出了典型的菩萨造像体系。其中之一就是:凡是能够让人联想到女性温柔和母性慈爱的品性,都万流归宗般全部集中在此时的菩萨造像上,例如观世音菩萨的造像。另外,唐代菩萨雕塑依据一种“三道弯”的躯体造型节奏来塑造,这是雕塑表现女性美的通用方式。和印度神像比较,唐代的佛教雕塑没有激烈的动作,更多的是有着人世间的风情。她以含蓄抑制的力量,激发出全身丰沃的、无法言喻的温柔,犹如它充盈着脂肪的躯体。唐代佛的世界正是这样丰腴的世界,佛、菩萨、力士、供养人中,除了力士是体健如牛的男人风格外,其它无不丰肩满胸、手肥腰柔,以丰厚的形体来呈现体态。这是一种世俗的丰硕,体现了唐代人“以胖为美”的审美价值观,也正是唐代物质充足,人们生活富足优越的写照。
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唐代这样演绎着女性丰满的美,这种对世俗生活的热情、生活的满足感,以至于深深地影响着彼岸佛国,似乎佛教不再是人们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归属,更像是变成了人们游戏玩耍的消遣品。
2.从唐代民间雕塑看唐代人的审美价值观
唐代民间雕塑体现在两个方面:陵墓雕塑和陶瓷雕塑。这里将陵墓雕塑归到民间雕塑中是有个人理由的。虽然陵墓雕塑是应皇权要求而制作,但是工匠一般由民间匠人组成,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作品蕴含着当时流行于社会上的雕刻审美风尚。这种风尚不但出现在上层阶级的活动范围,而且广泛地渗透到各阶层人们的活动范围,因此带有普遍性。所以雕刻体现的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整体审美需求,故而将陵墓雕塑归到民间雕塑的范畴。
在唐代的陶瓷雕塑中,很大一部分也应归到陵墓雕塑中,例如墓室内的陶瓷冥器,但是无论从体量、题材还是材料上都应将其另外来论,这种冥器体现在“三彩陶塑”和陶俑上。古人将唐三彩及陶俑置入墓中,目的是为了在陵墓中营造一种美观、壮丽的氛围,这是一种审美情感。唐代陶瓷雕塑的最高价值是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这是唐代文化最根本的特点,而对精神的追求又在其文化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陶瓷冥器恰好契合了唐人的这种心理需求。唐代陶瓷雕塑形象逼真生动,非常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世俗生活,是当时社会精神状态的艺术体现。例如唐三彩中体形健硕的马和体态丰腴、神情微笑满足的侍女俑。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么?当然如果没有开放的社会氛围,没有人们关注自我、关注生活的状态,这些优秀的陶塑作品是不可能出现的。
唐代陵园石雕艺术的主旨是在生与死之间、现世与虚幻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达到对生命与死亡的交流,使逝者永生。这体现了王权统治的欲求、生命的欲求,而雕塑这种造型艺术是满足这种欲求的手段,工匠们运用艺术的手段在满足这种欲求的同时,也体现着审美价值观念的欲求。例如乾陵中央大道两旁的雕塑正是这两种欲求的交织品,其中10对翁仲石像庄严肃穆、造型概括简练;61对王宾像造型写实,姿态端庄,体格丰腴,这正是唐代人审美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3.唐代人的审美价值观
唐代因社会风气开放,人们思想活跃,精神相对开放,雕塑艺术因此十分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人们在审美上更趋向于现实美感,更多关注自身的美。体现在佛教雕塑上,是对虚幻的宗教形象加入强烈的主观因素,把现实中的客观形象根据主体欲求加以改造,体现一种女性阴柔的美、一种丰腴的美、一种世俗的美、一种阴柔与阳刚相和谐的美;体现在陵墓雕塑上也呈现从虚幻回归现实的演变趋势,即使是以神兽为内容的题材在表现的手法上也更趋向于生活化,追求现实生活的真实美感;体现在陶瓷雕塑上更体现了生活的美,国力的强盛,生活的富足,使得人们更加自信,更贪恋美好的现实生活。这种大唐气象使得人们在审美价值上更追求自信的美、丰腴的美。这种现实化的审美价值趋向说明了唐代人审美价值观念相对于前代的转化,体现了唐代人对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素质;文化价值内涵;创新素质
就当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来说,审美教育在当代中国面临着现实的挑战,所以我们要科学地按照美的规律来完善教育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素质;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注入文化价值内涵的教育,使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文化价值的创造,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拓展思维空间。
一、艺术设计创新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1. 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审美形式方面的表现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往往注重产品的造型审美功能,如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装饰纹样的形式传达出审美信息,这种信息与消费者本体的审美需要产生共鸣,才会使得消费者决策购买意向。这就决定了在艺术设计中,学生一定要了解美的本义和规律,创作出结合社会的美与自然的美的作品,使自身的审美经验以物质的形式显现,传达自己的审美理念,给受众者带来审美情绪上的愉快的效应,使其精神舒畅,甚至超越功利能够带来的情感满足,最终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
2.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即是创新形象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主要通过审美想象力和其他思维能力的综合,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形象思维成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从四个方面考量,包括审美鉴赏力、审美想象力、审美超越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1)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审美鉴赏力是以人的整体感性存在对审美对象的完整形式和深刻意蕴进行充分认识和深切体验以及发现的能力,它是对美事物的鉴别和欣赏。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来判断什么是美的,既要有对一切事物审美辨识能力,又要具备自己独特个性的审美能力,将美的形式和内涵注入到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之中,使美的形式推陈出新。
(2)审美超越能力的培养
审美超越能力是对物质的功利性、物质媒介、现实时空的否定和扬弃,对自我生命有限性的否定和自我生命更新与提升等一系列的能力。 这要求学生澄净其心灵,去除一切芜杂繁俗的情感以及物质对其具有功利性的诱惑,从而在审美活动中,教师慢慢引导学生地进入到精神享受中,解脱自我,脱离自我,以纯净的目光,平静的心态,广阔的胸怀审视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的塑造和提升。
(3)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审美想象力是在审美主体知觉形象的基础上对审美对象进行再创造。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发散式思维、辐合式思维、联想型思维密不可分。即司空图在《诗品》里提到的“象外之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突破时空的桎梏,让学生思维自由充分地运转,以丰富的情感发挥其无限的想象力,让审美形象跨越时空,展现出超越物象本身以外的美的形象,这是继续设计的前提。
(4)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要培养学生意识构形能力和形象创造力,是一切审美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审美创造力与审美个体的先天个性有密切关关联,个性是成就新颖的前提,否则就是千人一面。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先天因素得到良好的激发,并更好地将其发挥利用,进而激发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艺术设计中创造出新的形象,建构出外观定位超前新颖,内涵丰富,意境不俗甚至具有前瞻性的新形象。
二、艺术设计创新中文化价值内涵的培养
1.文化价值内涵对设计作品的提升
设计作品的文化价值内涵体现在作品的寓意上。文化是涵养一个作品的重要方面,他能够使作品不是单薄的物质实体,而是物质表象结合厚实文化内涵的艺术品。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为寓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题材。传统器具上纹饰主要有瑞兽纹饰、五福捧寿、梅兰竹等,涵义吉祥。如象征高洁的品行,梅花象征坚毅的品质。在设计活动过程中为作品注入人文精神的理念,那么作品在功能与外观形式之外又生发出新的人文内容,满足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作品具有综合的美。文化价值的注入是人们在满足作品功能与艺术性之后的新的情感诉求,既满足了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容易引起观赏者的注意与兴趣。这是艺术设计中较为深层次的设计行为与文化融合的表达,是作品外观与内涵语言的高度结合。
2.培养学生在设计中渗透文化价值的能力
首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价值的教育,这需要我们重视并长期地贯彻实施。既要从教师的课程体系中、专业教学中加强设计理论知识的灌输,也要激发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自觉能动性,使其在主观意愿的支配下主动对相关艺术文学知识进行充分地了解甚或探索,全面吸取艺术史、美学史、设计史、历史等人文学科的丰富营养,转变成学生的感性思维,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发挥出创造性思维。这样的设计作品融入对作品文化特征的把握,表达出自身对文化价值的渴求,从形而下的器者上升至形而上的道者,以达到具备“器以载道”的文化内涵特征。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设计创新中继承已有的历史精神价值,既继承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中的优质资源,从前人的精神成果中寻求思想之源,在前人精神文化成果的基础结合当下的人文思潮中有意义的观念进行新的文化价值再创造,加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创新感和厚重感。
3.文化价值的挖掘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
原有的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艺术作品相关文化的解读和认识,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文化价值的培养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有教育的独特目的。具有文化价值内涵的产品在个体价值中具有真、善、美等价值,在社会价值中具有经济价值、意识形态价值、外交价值、文化价值等,能够满足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艺术设计教育要以提升学生发现物体美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前提,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的观察力和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的精神,对促进学生的个性解放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生存质量,具备完善的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完善设计作品意识形态中创新的内涵。这样设计主体才能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主体的能力和素质,实现设计作品文化价值的涵盖。
艺术设计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学生要不断具有创新危机感,在艺术设计中培养个体的审美素质,将设计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统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中多引领学生观察社会,解读社会,仔细的观察、审慎的思考,体会出时代对物质实体与精神层面结合的需求,对社会重建自己理性和独特的认知结构,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知识等综合素质,随客观世界事物推陈出新的规律而与时俱进,培养出艺术设计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全方位、综合能力要求高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文会.美学[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6
[2]于兴民.谈成人高教艺术专业的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6
通过音乐鉴赏理论的掌握能够获得基本的音乐艺术审美素质,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一般音乐作品进行相关的审美评价,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探析是更深层次接触音乐艺术文化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艺术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进一步推广音乐艺术。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五)强化关于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探析交流。音乐鉴赏过程中应首先就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每一个鉴赏者都是一个单独的鉴赏个体,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与贡献自己对于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过程中获取其他的人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多角度思考。
[关键词]器与道;审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50-01
一、器与道
“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形而上,在精神、形式层面上展现;“器”是具体事物的表现,形而下,在物质、具体内容中呈现。[1]传统道器之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外物之间的关系是有予有取的和谐共处的关系。[2]然而庄子特别强调任性自然的艺术创造。他认为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要被常规思维束缚。精神解放才是思想的解放,是人的心灵的自由释放。庄子“道”的基本精神是寻求个人的精神自由,强调人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当中,形式重于内容。形式是艺术的外在形象,它变幻莫测的形象不断给人以新的视觉冲击和联想。
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做为设计创造的实践、文化艺术成果的展现,与其所在的地区、历史背景、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民族特征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当代的公共艺术在国内文化艺术中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前的公共艺术主要体现在雕塑和壁画上,譬如佛像雕塑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创作范围相当局限,且不完全具备“公共性”及“开放性”。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公共艺术开始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转型。公共艺术的形式呈现多样化,艺术家们试图把雕塑、壁画、建筑、街道、园林等结合艺术设计把它们综合起来创造成艺术品放置在一个空间环境里供人观赏,而这个空间环境要具有“市民的社会性”、“公共性”、“开放性”等。
三、审美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要探讨审美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关系,首先要简单了解 “审美”一词。“审美”是美学中要探索的对象,它是形而上的一种概念,以一种看不见的实体存在的。在18世纪前,关于“美”的概念与艺术没有关系,它仅用于对人类行为的赞美、对外观特征的评价及对崇高道德的赞誉。“审美”一词最初来源是勃姆加登根据希腊语“aesthenesai”(感觉与领域之意)创造的[3]。勃姆加登认为:审美感觉对于若干事物组成成一个整体的感觉评价是“中间性”的认识方式,而这种认识低于理性的判断,高于感性判断,所以对于“美”的感觉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带有个人感彩的判断。在艺术领域,因“为艺术而而艺术”运动产生了“艺术作品必须是美的”的观点,这种观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艺术领域的各种创作,包括中国当代公共艺术,那么对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应该如何做?
2.1 审美的准备阶段
审美态度。这个阶段的审美态度集中在审美本身,感受形式。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当今人们文化意识和审美思想高度概括和集中的表现。作为创作者,小到普通的设计师,大到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创造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都是受众于广大的普通群体,让他们去感受其设计散发出的魅力,而非自我欣赏和体验之用[4]。
2.2 审美的实现阶段
审美感受及审美判断。这个阶段不仅从审美者自身出发,同时要对审美对象产生感知。
其一,能意识审美者自我到所处的状态。与其他艺术设计略有不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是建立于国内的公共使用及活动空间中,供人们时刻感知和体验开放式的艺术形式。[5]公共艺术是为绝大部分的普通群众服务的,而不是简单的有局限性的服务某些特殊群体,故此在公共艺术的审美考量上,也毋庸置疑要符合广大普通群众的审美感。
其二,对审美对象内容上的认知。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对于它的审美感受与认知不再纯粹的单一化的通过视觉的简单传达和触觉的表面感知,而是通过人类自身各种感官及身临其境共同形成的审美体验。
其三,从审美者自身的角度出发,感知审美对象的内容,并从理解上认识审美对象的情感性质。人们通过视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意,如颜色和造型;通过触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材质与肌理质感,如石头与纹路;通过听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流动的液体与摇曳,如水与风:通过嗅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独特气味,如花香等等。
公共艺术所展示出来的美是一成不变的,然而却可透过人们自身审美的修养、对美的认知及自身的情感感受来认知它的美,所以它的美又是可变的。
2.3 审美的成果阶段
审美观念。这个阶段审美的感知潜移默化的融入主观意识中并产生审美观念,播种审美兴趣,孕育审美理想,从而达到成果阶段。[6]有了一定审美横向拓宽,在公共艺术的欣赏中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在情感上得到愉悦的提升。
2.4 审美能力的形态展现
审美高度,即审美的纵向提升。分为三个点:以视听为主,培养锻炼陶冶情操;以情感为主,情感的成长纵向提升;以积极情绪为主,愉悦的情感走向心灵。这个阶段,无意识的本能满足,对人类的审美意向的某种培育,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相吻合,从而达到审美能力的正面提升。
四、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
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是与所处的环境成正比的增长,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满足简单的一成不变的静态体现,而是追求多样化的审美体现与动态需求。人们更多的希望看到运动的、具有变化和生命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同时人们希望能够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到公共艺术的感知和体验中去。由于审美的方式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因此在公共艺术的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可以使得其更加符合受众的审美思想。与此同时其他建筑设计在设计中如能点缀性的融入公共艺术,也会使之随着公共艺术的兴起而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小凡,王日根《本体与存在--浅析朱熹的哲学本体论》-《东南学术》[J]- 2002:28.
[2] 郑洁,代金平《先秦道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桂海论丛》- [J] 2008.5(24卷第3期):30~32.
[3] [英]H・B・雷德芬著 帅扬译,美育理论问题 道德行为培养[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6.
[4] 樊帆《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艺术空间》- [J],2014.2:228.
从现代意义讲,现代与区域性传统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使命成果。而当代艺术的指涵,正如范迪安所诠释的:“当代艺术、即现代艺术发展的今日状态”。今天,是现代意义上的今天,当代,是现代意义上的当代。现代艺术与现代审美的不可逆转和时代性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伴随西方现代文明全球覆盖式的传播和影响,也不只是艺术的多向性发展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带来了现代审美观念。现代审美观念缘起于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3]如果我们不能从文化进步性的价值认识来看待现代艺术,就很容易陷入循环反复的盲目否定和批判。从徐悲鸿对现代艺术的否定,到不同时期的批判和抵触现象,乃至当下现代艺术的边缘化处境,都可以反映出传统观念惯性作用下的排斥和抵触,其间所反映出的认识能力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美术创作领域,尽管艺术家们在努力解放思想,对现代艺术进行枝节式的理解和误读,但全面系统的认清其内在价值意义还是困难的,无论是实用主义还是功利主义观念,都无法真正做到对现代艺术的系统化理解和清醒认知,其实质性价值所在、释放自由创造原理、认知的进步性自觉、以及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所呈现的初级状态,均归于对现代文明的不求甚解和对现代艺术的盲目排斥和抵触。相形之下,在艺术设计领域,其源于传媒发展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赢利艺术”效应,则完全分享着现代艺术和现代审美的价值成果。如2008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的设计,在国际文化圈成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现代性传播和影响。相形之下的艺术创作领域,却普遍呈现出审美观念的认识滞后,可以说他更像旧时代保守老人,闭关自守、满足现状,安稳无忧。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体制改革下的艺术繁荣、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使得艺术原创的滞后处于尴尬境地,这也是实际现状,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都无法否认对现代艺术与现代审美认知的缺失。[4]于此,我们就有必要对现代艺术的价值所在,提出明确的认识定位。因为现代审美源于现代艺术的价值认知,也就是说,没有现代艺术,就没有现代审美。这里我们暂且略去对现代艺术史的回顾和讨论,而直接提出现代艺术的三大成果。
一是形式构成体系的建立。从1907年“立体主义”的产生到抽象艺术的出现,是形式构成体系创建的关键前提。20世纪20年代,形式构成体系创建于德国魏玛包豪斯学校,康定斯基、克利、费宁格、伊滕等大师受聘此学校,因为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创立了形式构成体系,于此开启了现代设计艺术的体系化发展模式。由形式构成体系带来的审美观念,成为那个时代谈论艺术的核心话题。设计艺术通过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转进,从而获得巨大的动力源。现代文明中的现代艺术成为一个吸引世界目光的神奇领域。对于形式讨论的主要意义在于,绘画从此摆脱了造型与技巧的单向性传承方式和客观描绘束缚,而转进为思维方式的展现。也就是说形式观念成为现代艺术的首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认知其文化进步意义上的现代审美。
二是实验方式的建立。绘画艺术的传承方式、尤其是写实艺术的造型基础与表现技巧,是绘画艺术赖以传承的核心基础,无论是西方写实主义、还是中国卷轴画传统,均体现为审美标准的前置设定,造型方法和表现技巧的讲究在代代传承中形成象牙塔式的层级审美方式。在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对学院派象牙塔式的层级审美方式的瓦解和摧毁是革命性的,他致使传统的单向性传承方式转变为多向、放射性的现展方式,多元并举方式带来的艺术发展,彻底解放了艺术创造的自由活力,画种壁垒被打破,艺术家在纵心所欲和不择手段的实验探索中兼容了所有技术手段。可以说实验方法成为现代艺术的孵化器,正如罗伯特•休斯在他的《新的冲击》一书中所言:“整个欧洲都像一个实验室,现代艺术不断从那里产生出来”。在这里,准确认知实验方式的全部含义,其意义在于其间隐含着的创造原理与突破观念束缚。[5]在艺术创作领域,对实验方式的探讨大多散见于艺术家对艺术的谈论,“实验”一词出现频次之多、人们关注“实验”的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立足于画种自身规则下的‘实验’讨论,是难于获得实际意义的。问题在于单纯画种不能孕育出实验方式,而是“实验”孵化出了现代艺术。从这个意义讲,“实验”是打破画种界别,实现跨界的综合技术方法,包括材料技术和学科交叉的认识观念。我们有理由认为,实验方式的认识更多缘于对原始艺术、民间美术、儿童绘画,艺术涂鸦、包括疯人艺术的再认识,在那些非文化身份的艺术表现中产生出的手法和形态中,更容易理解实验的含义。实验是不择手段、是纵心所欲、是自由创造、是以意图传达为目的的艺术手段。
三是语言传达方式的建立。艺术必须传达意图,他通过视觉传达方式实现语言表述。现代艺术放射状的表现形态、那些平面、立体和空间、以及装置、行为、综合材料、观念艺术等均在语言方式上拓展了人类视知觉的辨识可能性。语言方式的探索意义还在于不同区域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换,即所谓国际语境所代表的语言方式。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为包容性,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性希望。现代审美观念可以赋予民族文化以现代性发展活力,民族美术也会赋予现代审美以中国文化精神。那么,民族美术就需要纳入现代审美中加以重新认识,正如毕加索坦言:“艺术不是创造而是发现”。也就是说凭空的创造是不存在的,现代审美发现也是文化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当代艺术家戴维•史密斯也说道:“在没有任何文化传统的艺术中,什么也不会有”。在现代语言方式中,视觉意图的传达不单单是语言上的,更重要的是文化属性上的文化身份表述。也就是说,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的现代性表述,需要立足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认知。民间美术赖于民俗文化传承而传承,民俗文化生态孕育出的各种美术形式,决定了其民族文化的根本属性。[6]从民俗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城市民俗与乡土民俗做一个区分,由于环境的不同,城市民俗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明显优越于乡土民俗。尽管在城市民俗中并不鲜见与乡土民俗类同内容,但他的市民文化和市场需求更多体现为工艺美术形态,对物质材料和工艺水平的追求代表了城市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而在乡土民俗中,由于农耕生活水平的低下和长期稳定,那些出自于劳动者之手的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以代代传承方式稳定延续下来的,他们没有文化身份也无艺人身份,甚至普遍是不识字的庄户人。这类同于原始艺术与儿童美术。这种非文化身份的艺术则是缘于民俗文化的氛围影响,蒙昧意识中的冲动和创造力往往是巨大的。在那些原始艺术、儿童美术、涂鸦艺术和疯人绘画中,意识冲动与情绪宣泄是纯粹的,他们没有名利思想,也无私心杂念的困扰,单纯状态下的刻绘涂写更多缘于他们内心的原始冲动。这在乡土美术中同样体现出这种原发性和原创性,不同区域的乡土美术赖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体系,它反映的是大一统的民俗文化属性。本文来自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二、现代审美与乡土美术
以现代审美看,乡土美术中蕴籍的理想愿望、民族情感、文化精神、思想观念和意图传达,已距现代文明和思想进步渐行渐远,但其表现形态的视觉审美意义却越来越显现出令现代审美目光陶醉的魅力。形态上的平面、立体、空间形式,尤其是那些与民俗生活浑然一体的各种美术形态,面人、剪纸、纸马、年画、绣品、布艺、器物造型等,那些承载着美好圆满愿望的图形符号,理想寄寓,均在民俗文化庞大体系下呈现出内在的审美魅力。也由于乡土美术的简素朴拙性,那种顺手拈来的自由性,使得意识冲动下的样式呈现为充分的活力表力。从形式特点看,乡土美术形式的两维平面属性,贯穿于其各种表现形态中,平面的如剪纸、木版年画、绣品、农民画以及墓室砖画壁画等,两维平面的自由性,在现代表现观念中是无可比拟的,正如美国艺术家路易斯•内韦逊坦言:“二维平面远比雕塑优越,更多隐秘就存在其中,你看着一个平面就会获得深层的共鸣,好的艺术就是从中追求一种超越。”在乡土美术形态中,图底并置关系同样体现了形式构成趣味,这在农民画中体现得更为典型。又如立体形式,那些面人、布艺、土陶器物、石雕砖雕版雕、雕梁画栋和建筑装饰等,无论造型还是结构方式,均体现出明确的立体构成特点。再如空间形式,屏风、灯笼、风筝、帷幔装饰、伞具、中国结、园林设计等,对空间的结合审美方式,场景空间的境趣追求等。如果以现代审美的眼光看,民间美术的完整生态所呈现的、与现代形式构成体系具有惊人的相似。从实验方法看,民间美术的技术方法是随时随地而实现转换的,石工、木工、瓦工、窑工、剪裁、针线活、金银铜铁工、橱艺等工种技术均转进于艺术创造手段。这在现代实验方法中不择手段的需要中,尤其是技术借用上,民间美术生态中饱含了技术手法的借用与转进方式。从语言传达方式看,民间美术缘于民俗文化的历史沉积和完善,文化底蕴的深厚与文化生态的约定俗成,致使其生态之上的美术形态凝聚了准确的寓意和意图传达,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的不同目的,在美术形态上的语言传达是单纯而明确的。[7]这在现代审美中,语言传达方式的单纯原则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传统民俗中价值观已被现代文明价值观所替代,两者渐行渐远。事实是民间美术的传统语义需要民俗文化的知识基础才能明确。而语言传达方式,则是需要从中领悟并进行现代方式转换的。乡土美术中的意图传达,蕴籍着独特而丰富的语言方式线索。
【关键词】公共艺术;雕塑基础;空间基础
一、传统的雕塑专业
雕塑是传统美术学院下一门主要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空间造型为主要手段,创作三维空间中的艺术品。传统的雕塑专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专业院校中,对于雕塑的学习时间是最长的。一般本科艺术类学习是四年制,而雕塑专业的学习则是五年制。传统雕塑专业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其特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和学习,甚至是熟知这门艺术形式。
二、公共艺术的认知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词汇”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政府为了推行艺术“百分比”计划,在城市建设中规定百分比的艺术计划,使得公共艺术有了雏形。公共艺术的概念从上世纪末传入我国,2013年教育部正式把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建立。1.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公共艺术、无论在西方还是在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在早期的公共艺术研究中,往往是对公有空间的艺术为研究对象,这和公共艺术的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是壁画,是空间艺术设计,其实我们是无法将其对等的。公共艺术无法被认知为如雕塑、油画、环境设计这样的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实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主要集中在空间之中,根本上是一种观念的建立。因此对公共艺术无论作何种概念解释,我们对其无法否认的一定是存在于空间之中的。2.公共艺术与雕塑雕塑我们说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诞生跟随与人类之初,是人们对空间进行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在于空间、体量这些都是必须满足于空间之中的,而非绘画艺术一般可存在于私密空间或者个人之中的。因而雕塑的这一特性使得其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在公共艺术观念刚刚传入国内的时候,我们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对城市雕塑的研究。所以我们说公共艺术和雕塑是一个交叉和包容的关系。
三、《雕塑基础》课程的新角色
公共艺术专业作为新专业的建设,其基础体系的建设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全新的。雕塑特性使得其作为公共艺术中的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其对空间的研究和思维是公共艺术基础研究中所必须的。1.《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初探《雕塑基础》做为课程设置,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其经历了9周的课时,6周的课时以及现在的5周课时,其课时量的安排在不断的减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而非传统雕塑专业的学生,他们进入这一课程之后,对泥塑的认知几乎为零。同时在没有经历较深入造型训练的学生,实质是很难进入到雕塑的空间造型中的。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与摸索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对《雕塑基础》课程的设置课时数的减少,本身就在于对该课程的重新定义。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不应该是和传统雕塑的学习一致。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公共艺术中雕塑这一主要艺术形式认知的一个基础,而非学习雕塑。2.《雕塑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基于对《雕塑基础》课程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得重新认知,其作为对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认知,而非技能学习,《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得以实施。对于该课程的设计转向了意识培养、审美培养以及基础空间造型培养三个方面。首先针对意识培养。从公共艺术专业的认知中,我们将公共艺术之初的认识更多的置于公有空间之下,还是从观念上理解在公共社会中的公共性艺术,无论从何种概念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公共艺术都将是置于环境之中,而这样的环境可以是一个空间,社区甚至是一个城市。在空间中讨论艺术形式将是公共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雕塑基础》课程的第一任务即是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认知理解。其次针对审美培养。审美是每个艺术学生的修养培养,也是一个学生在艺术设计上是否能够有独特性的关键。而审美也有本身的不同之处。在二维平面空间下得审美与三维立体空间下的审美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之初是很容易混淆这两者的。虽然审美是一个个性与情趣,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集中体现,三维空间中得审美认知则复杂得多。形式,空间分割以及材料都是三维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础空间造型培养,是根据传统雕塑专业而衍生的培养方向。无论是如何的基础体系培养,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进行应用才是训练的更本目的。原有的课程泥塑训练分别被替换成了泥塑造型、空间体块造型和材料造型三个部分。泥塑造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传统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基础认知,学生通过两周的泥塑训练,进行泥塑的空间造型,了解和认知传统雕塑如何从概念、图像转换到空间的过程。了解基本方式之后学生将泥塑转换成为空间体块造型。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体块和组合方式,对前一阶段的泥塑进行空间重塑,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较好的理解空间造型的方法以及空间组合的方式,同时也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进入泥塑这种传统雕塑学习的尴尬。在后一阶段的材料造型的训练中,学生将更加广泛的对空间进行重组,通过应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使得对空间多样性,空间正负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空间的理解得到充分的训练,同时也较深入的理解雕塑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四、《雕塑基础》是公共艺术专业的空间基础
关键词:陶瓷艺术 文化审美 融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积淀,是我们中华儿女无价的瑰宝。随着历史的变迁,虽然部分传统文化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陶瓷作为国家的一项标志(China的本义为瓷器),以它特有的姿态,担任着我国深厚文化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审美观念的宣传使者,向世界各地人民展示着中国美。基于此,本文探讨陶瓷艺术的文化审美,期望促进我国陶瓷艺术的持续发展。
一、佛教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陶瓷的发展时期与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期几乎是同步的。那个时期,人们对一切事物的审美都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当然陶瓷也不例外地附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给那个时期的人们树立了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准则,在那个社会失控、政治混乱的年代,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而且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教义应运而生,使得心灵空虚的人们获取心灵寄托。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仰之情,便在陶瓷的塑造上增加了许多佛教色彩的审美观念。如:著名的青花瓷,其主要装饰为莲花,而莲花也是佛教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我们从塑像或者字画中,常常会看到菩萨、佛祖的底座为莲花宝座(莲花在佛教中的寓意为:神圣、纯洁)。又如高足杯,它的藏语为“噶予域仁”,在喇嘛教中有着十分显著的地位。这样看来,高足杯仿佛是为佛教量身定做的。可见,佛教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装饰上,而且体现在造型上,佛教文化对陶瓷艺术审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书法文化作为一种文字的造型艺术,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书法种类:甲骨文、楷书、篆书、隶书、草书等,均可以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看到它们的身影,也使得陶瓷更加具备古典美,增强了陶瓷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往往与字画结合(如:屏风、折扇、国画等),陶瓷艺术作品当然也不例外,这与文人墨客喜欢在美好的事物上利用书法来衬托其美(内涵)相契合。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书法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仅体现出字词的美,将一个人的文化内涵(素养)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长期单一的书法书写,难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因此,逐渐将陶瓷艺术作品也纳入了表现书法的有效载体。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形成了立体的美感,若只是单纯地将书法作品呈现在白坯上,所产生的观赏价值就如同白纸黑字,然而将书法作品呈现在陶瓷艺术作品中,既能够有效地保留书法艺术的书写效果,而且能够使得其效果立体。通过陶瓷作品颜色的变化,给陶瓷作品带来一种清幽淡雅之美。如清朝皇帝乾隆十分喜爱将自己的诗词作品书写在青花瓷上。传统的书法讲究完美相称,追求和谐美,这也是至今流传下来的书法审美观念。而陶瓷与书法具有相同的美学特征,两者均为形象性、抽象性艺术的代表,其审美不仅仅追求外在美,更加注重将创作者的文化观念及个人情绪等融入其中,从而有效地实现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总的来看,两者的有机融合,影响着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
三、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对茶具十分讲究。人们在品茶时,不仅仅注重茶的色香味,而且十分注重茶具的不同体质及造型。中国茶具主要是以陶制或瓷制为主,追溯青瓷茶具的制作时间,可以追溯至晋朝时期,如晋朝时期著名的鸡首壶就是青瓷茶具。随着青瓷逐渐地打开人们的审美领域,人们对茶具的选用,不再停留在盛茶器皿的认知上,更加关注到茶具是否美观(包括外在美和内在文化内涵)。中国人对茶的喜爱不亚于对佛教、书法的喜爱,而且茶文化来源于民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任何层次、任何人都能品茶,因此,在陶瓷艺术作品的制作中,增加茶文化的融入,也成为了改变人们陶瓷艺术审美的重要形式。优美内敛的陶瓷结合古色幽香的茶叶,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强烈的文化魅力),或许这也是人们对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结合的审美认知。
四、结语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佛教的传入促使人们对陶瓷艺术审美的改变;具备强烈文化底蕴的书法艺术能够有效地衬托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茶文化拓展了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领域等。
参考文献:
[1]操维琦,李兴华.大众文化审美视野下的陶瓷艺术发展趋势[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05).
[2]赵彩泉,余华.论析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美学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12(06).
【关键词】 艺术教学;艺术审美;追求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艺术展示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通过艺术能探究人类的灵魂。艺术是开启美的全过程,通过艺术人类能通往审美世界。”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将审美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是艺术教学必须做到的。本文从艺术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简单阐述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审美追求。
一、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理想
艺术教学艺术是因艺术和艺术教学而产生的,因此应当从艺术和艺术教学中去寻找艺术的审美理想。艺术教学的本质属性就是艺术中所云航的本质,审美是艺术最根本的价值,即审美就是艺术教学的本质。如果艺术缺少了审美,那么就不能称之为艺术教学,艺术教学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各种审美形式更加全面的展示给学生。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全身心的去感悟艺术的美,要将自己内心深处对艺术美的感受挖掘出来,让自己在艺术的学习中找到幸福感,并且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这样就达到了艺术教学的目的。因而以审美作为教学艺术的本质可谓名至实归。艺术教学艺术树立起审美的理想,更是为了艺术教育审美育人理想的实现。学生一方面要在课堂上掌握老师所讲述的艺术知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已有实践的反思、通过来自理论研究的启迪、通过对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二元对立”的批判的辨析,更好的去领悟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教学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它还需要课外的辅助,师生要坚守艺术审美的本质属性,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更加有助于深刻的体会艺术教学中艺术的审美标准。
二、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尺度
艺术教学中艺术的审美尺度需要好好的把握准确,古今中外的各种美学流派,比如说中国的儒家美学、到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外国的自律美学、他律美学、解释美学与接收美学等等对现今所存在的艺术教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的艺术美学教育教会了人们如何审视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品格,并且遵从了艺术的本质,将艺术的美全面而恰当的展示给了追求艺术的学生们。更为重要的是,艺术教学本身带给人们的就是自由、自然、自享的艺术活动,这样就使得学生们完全在一种开阔和放松的环境下去品味艺术,去感受艺术的魅力,也就更好的去把握艺术的审美尺度。把握艺术教学的审美尺度,离不开审美的实践尺度,也就是要抓住艺术教学中所存在的可感触到的艺术与审美特质的关联。首先要搞清楚艺术喻人之间的关系,即艺术与老师、艺术与学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老师和学生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沟通,并且相互之间友好合作,各司其责,共同为艺术而陶醉,为体味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而努力。其次,在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好艺术内部各门类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艺术都是用来体现人体的感觉的,我们要选取恰当的材料去表达不同的感受,使学生既掌握艺术的综合感受力,又要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品味和选择。最后是把握好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的关系,艺术和非艺术学科之间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关系,艺术教学需要扩大艺术教学的圈子,围绕艺术审美展开其他学科的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学习和欣赏,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
三、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实践
艺术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和“知识与技能”。在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教学。艺术的感受与鉴赏的教学艺术,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提供给学生去独立的欣赏和感悟。比如艺术作品材料的选取,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中所蕴含的情感都需要让学生有所认识。学生的心要被艺术所感动,艺术要与心相互交融,才能够真正的去领悟一副艺术作品的审美。表现与创造的艺术教学,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勇敢的将自己对艺术的见解表达出来。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艺术,就是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强烈的感觉到艺术的魅力,而不是单纯的掌握艺术的理论知识和创作技法。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而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在艺术的国度自由驰骋。老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自由的驾驭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把学习艺术当作一种享受,这样就达到了艺术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做到这三个方面,就是做到了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实践。
总而言之,艺术教学有其独特的方法和魅力,艺术教学过程中审美艺术的追求任重而道远,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更好的做到。因此,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需要团结协作,共同做到追求艺术的审美。
参考文献
[1] 冯晓莉;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绘画艺术的内容美
在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中,中国绘画在内容上寄托着对于美的理解,而中国画的灵魂也正是绘画的内容美。中国绘画受到哲学影响,将神韵和意境作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内容美的强化需要把握意与象的结合与运用,将神韵表现在艺术与现实的处理方面,从而连贯艺术构思与象征意境的发展,从而推动绘画艺术内容美的发展。
2.绘画艺术的形式美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人们也更为重视艺术作品的形式美,绘画艺术的形式美体现在形式结构的多样统一中,而绘画作品形式结构具体表现在构图方面,构图的原则是多样统一,并且让绘画内容中,取得统一,让艺术作品呈现出整体的和谐美感。与西方绘画相比,传统中国绘画,在构图形式上,通常会在画面上留下大量的空白,从而表达出淡泊的创作思想。在中国绘画的形式构图中,充分运用浓淡、疏密、宾主和虚实等形式,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也正是绘画艺术的形式美之一,在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线条始终处于重要地位。线条随着绘画艺术的演化,更具有表现性、含蓄性和象征性。色彩作为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对于绘画作品往往起到关键的装饰作用,从而促进绘画作品的完美,而色彩也能体现出绘画的形式美。随着色彩运用方面认识水平的深化,色彩在绘画作品中国的作用也更为重要,在中国绘画中,色彩上的浓淡运用,也是画风演变的重大趋势。
二、个体的道德素养生成
一、体现的美术特征
美术学是一门艺术学科,具有绘画和雕塑等表现形态。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美术学的内容被逐渐划分为了相应的历史发展,教育和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分类,而水彩艺术作为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
水彩艺术的美术特征的表现内容,一般可分为审美方面,具有现代性方面和教育性三方面。其主要表现形式通常是借助于艺术语言,在相应的绘画形式,画面原理和构成要素上将“水,色和形”进行统一的融合,从而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水意性,并且借助作者娴熟的笔法和色彩运用上的审美,将画面展现出一种朦胧美,具有随性的情感抒发。针对现代化水彩的特征来说,其具体的现代性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美术学特征,具体表现内容是在其理论代表上,具有一定创新思维的同时批判了传统观念的运用。例如:现代水彩的应用在材料上采用的了创新的发展。在教育性方面,水彩艺术的的特征就主要集中在了教学内容上,在学校的美术教学中,通常采用水彩艺术的变现形式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实施和渗透,传授学生相应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认知。这些都在各个方面和领域上表现出了水彩艺术的美术学特征,也可以说是融合了美术教育和水彩艺术的结合体。
二、价值体现
(一)表现在情感体现中
现代水彩艺术具有一定的情感价值。作者在对作品进行作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表现出相应的历史背景,对人们的生活形态进行描绘,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它要能够真切客观的表现出色会的结构发展,从而表现出坐着的相应世界观。在具体的感情体现上,它不仅具有直接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具有间接的突出性,能够在作者的色彩使用和表现形体上进行分析。水彩艺术的作画过程,就是作者通过自己的艺术审美,对绘画对象进行选择,从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的艺术。至于艺术的审美关键,也在于人们对作品的深层挖掘,除了艺术特点,表现形式,绘画手法上的浅层体验,更对的是对作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从而然自己至于作者的情境当中,这样的切实感受是对作者情感抒发的体验,也是对作品审美进行深层挖掘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水彩艺术还具有一定的情绪化艺术特征,它通过作画来抒发作者的情绪体现,在作者的选材和作画风格上,可以将作者的情绪作为背景体现,这才艺术和美术索要传达的真正价值。
(二)表现在认知感官上
对于认知价值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水彩艺术的作画过程中,作者对美术的观察程度,思考形式和操作具体等方面。针对观察程度对认知价值的体现,作者可以通过敏锐的观察和主动行性能捕捉相应的社会现状和艺术体现,通过对绘画对象的特征体系进行具体分的观察,从而能够在作品中进行淋漓尽致的体现。而主动地观察,可以促?M作者对绘画作品中的不足和粗无进行调整和修改,然后经过简洁的绘画方法对作品进行创作,对所化内容的内涵进行展示。而思想程度则是说作者对作品的构思认知,通过大概的了解,对绘画对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然后构想出情境,对其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将得出的结果进行绘画,就可以表现出作者的认知价值。思维活动的表现操控了行为活动的进展,也就是说,作者在对水彩艺术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要通过相应的思考和观察,从而将作品进行展现,而这个过程就恰好是作者认知的价值体现。
(三)表现在艺术创作上
现代的水彩艺术,力求作品作者作品要具备应的创造性,要求作者不仅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还有具有较强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从而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当代气息和灵活性。这也使得水彩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即使是遇到了一定的难题,也能够通过相应的科学方法思维进行有效开创和拓展,从而将问题进行解决。随着当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水彩艺术在相应的作品创作和展现上开始逐渐将重点转向作品创新,这个过程的实现,要基于作者对所画事物经行深入挖掘,使用相应的绘画手法,从而进行思维的开拓。它不仅提高了人们对于艺术价值的欣赏品味,而且对作者的创作水平,思维能力和实践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水彩画的家孩子体现和进步。
关键词:当代艺术;认知多元化;审美走向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认知多元化和审美多元化的时代,在过去,艺术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一种追求,是一种灵魂上和心灵上的享受,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就是因为能够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够理解这其中的精髓。但是当代社会对于艺术的审美却发生了新的变化,崇尚流行性、标新立异和表面化,这反映出当代社会新一代人内心的浮躁和不确定性。
一、艺术与审美的概念
(一)艺术的概念
艺术从出现的那天开始就不再是两个字组成的词,通过分解两个词的意思可以得出,“艺”字当属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才艺和才能,而“术”字所包含的意思就是技术和技巧。随着人类社会和世界的不断发展慢慢就演化成了人们对于美的欣赏和理解。
(二)审美的概念
审美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就是对美的看法,联系着人类与社会的情感关系,是把自己的喜好和对是非的评判标准灌注其中,对创造美的人给予的一种感情上的认可和回应。
二、当代艺术的审美现状及发展走向
(一)崇尚流行性的大众审美
大众审美与审美的大众化是两个根本不同概念,大众审美指的是流行性的审美,在短暂时间内具有一定的消费价值,但是大众审美过时的也比较快,过了流行的时间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审美的大众化指的是能够被大众所理解的美,但不是为了消费而生。
1.偏向于消费型艺术。消费型的艺术单纯为了消费而生,例如很多知名的画家举办各种画展就是榱税炎约旱囊帐醣湎郑这就是为了消费而生的艺术。消费型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迎合某一个阶段的大众品味,而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在大众品味之后,从目前比较低俗的流行歌曲、消费型艺术品、恶俗的书刊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消费型艺术的身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众的艺术审美已经在消费型方向上越走越远,而且越走越深。
2.流行化审美趋势严重。当代艺术审美的走向中流行化审美趋势比较严重,也就是说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大,流行文化相对于经典文化来说是短暂存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快餐形式的艺术欣赏,过了这个审美的流行时代艺术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偏偏目前大众对艺术的审美方向越来越趋向于流行化的审美,只要是流行的艺术作品什么都是好的,哪怕在艺术水平上没有达到应有的价值高度,但是还是被大众炒卖出天价艺术作品来,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艺术审美走向。
(二)艺术审美畸形现象普遍
1.标新立异受到欢迎。当前社会上的中坚力量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审美上的诉求是非主流,也就是标新立异的艺术感觉,所以当下的艺术审美走向中标新立异的艺术更受到年轻一代人的欢迎。标新立异的艺术指的就是在思想上很新奇一般人所不能够理解或者一般人根本就无法体验到的一种艺术,属于一种新生代追求的艺术形式,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审美趋势,但是过于标榜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就显得个人审美畸形化,世界上的艺术有其本身的规律和价值,标新立异并不代表艺术上的造诣,这与艺术本身是相悖而言的,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走向。
2.艺术审美流于表面化。艺术是一种处于灵魂之上的精神,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美就可以称之为艺术,也不是一时流行的画风或者歌曲就是艺术,真正的艺术是灵魂深处的烙印,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欣赏上去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都想在艺术上拥有一定的造诣,包括艺术品收藏和艺术事业的从业者,这就造成了艺术审美表面化现象严重的情况,认为只要是美的就是艺术,把艺术欣赏审美当成是表面上的美,忽视了其内在蕴含的深意。
(三)片面追求哲学意义上的艺术审美
世界上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有关系的,不可以割裂开来存在同样艺术和哲学也是这样的,从哲学领域来看艺术有着很高的思辨及思考价值。但是到了当代社会艺术和哲学的关系被曲解的很严重,很多艺术家都把自己作品极尽哲学化,把具体的美转化成抽象的图画,但是美是有很多种的,这种片面追求哲学的艺术审美让大众很难懂得其中的含义,甚至根本看不懂所谓的艺术。如果艺术家都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哲学意义上的艺术,那么美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每一位艺术家都应该有自己的表现方式而不是趋同于哲学,而且抽象的艺术也不是多数人所能够理解的。
三、当代审美现状及走向出现的原因
(一)思想普遍浮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们的思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当初物质贫瘠年代的朴实无华到现在追求物质生活忽视精神生活,很多人的思想都变得越来越浮躁了。而这种浮躁的思想也同样影响了人们对艺术的审美,都开始追求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把对艺术的审美追求当成炫耀的资本。
(二)社会主体人员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国的社会主流人员结构从2000年左右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期80后走向了社会开始工作成为社会中的主体人员,而80后的一代与之前人们的思想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他们生长在一个物质社会之中,习惯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消费型艺术已经开始正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审美走向畸形的方向是不可避免的。
(三)受到西方审美的影响过重
1.西方文化的优势被过度放大。在艺术领域中国和西方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因为中西方本身对艺术的理解就不相同而且文化上也有着根本的差别。但是艺术上不存在好坏和优劣之分,只是思想和主旨的不同而已,在西方文化大量进入国内之后很多人开始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外来的艺术在造诣上就一定是超过国内的,而且直到现在为止受到西方审美影响过重导致的畸形思想依然存在,西方文化的优势被过度放大。
2.中国传统文化被遗忘。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观点,这是与民族文化关联程度较深的,而在对艺术的审美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现状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被遗忘大家开始竞相追逐西方文化中对美的看法时也把国内最传统的东西丢弃了。所以才会出现审美走向的偏差,才会致使艺术审美变成了利益和消费。
当代艺术的审美走向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原因和人们的思想原因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念自然会有所不同,当代艺术审美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是急需解决也是必须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周建萍.“美是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由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想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2]刘悦笛,许中云.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卡斯腾・哈瑞斯,曾誉铭.艺术终结了吗[J].江海学刊,2007(04).
摘要:现代主义美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中的一朵奇葩,作为现代中学生,有必要认识和了解现代主义艺术中各流派的创作特点。但当学生在面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时,反应出的是抗拒和排斥的情绪,形成一种“欣赏障碍”,给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带来困惑与思考。
关键词:困惑 欣赏障碍 审美定式 认知度 误导
二十世纪晚期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艺术分道扬镳的现代主义艺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我国艺术领域掀起新的热潮,由此大大开阔了国内大众的艺术视野,丰富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法和技巧,出现了多种新的艺术价值取向,并且对国内艺术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国内艺术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格局。现代主义美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中的一朵奇葩,作为现代中学生,有必要认识和了解现代主义艺术中各流派的创作特点、艺术风格、审美情趣,通过欣赏活动体验和领悟创作中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情感表达,开阔眼界、扩充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在面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时,感到的是陌生和茫然,当教师展示出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常常引发教室秩序的躁动,质疑和抵触的情绪在课堂中弥漫,一些“不安分”的学生甚至会大声发出他们愤怒的声音:“这些作品有什么好”?“画的真难看”,“还不如我画的好”…… 一时间令准备不足的教师陷入“重围”,甚至使课堂秩序失去控制,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困惑。
面对僵局,简单的解释、引导或许可以暂时“解围”,真正深入人心的教育要在思考中产生。反思导致教学中学生消极体验的原因,首先是“审美定式”的影响。在我国,经过从古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艺术观念的积累沉淀,已经在全社会中产生了一个较为稳定和普遍的审美心理定式,这种心理定式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他们的审美活动中,学生在某些现代艺术作品鉴赏过程中,感觉陌生难懂,艺术作品无法与自己的审美经验相对接,无法促使自己生发审美享受和愉悦,于是就诱发出不解、烦躁和抵触等心理反应。
其次,艺术自身的“认知度”也影响着现代主义艺术的鉴赏。在欣赏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发现,欣赏古典写实艺术作品时,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同度很好,他们能较容易地感到作品身上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而在欣赏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时,学生往往感到艺术的魅力在作品上较少显现,甚至觉得根本就没有显现。写实艺术使形象以日常所见到面目出现,让作者的情感和意图都蕴含在看似客观的视觉形象之中,作品符合大众审美的经验与预期,其优秀作品亲切可信,不知不觉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感染、控制着人们的情绪、情感和审美判断,鉴赏过程流畅而自然。现代主义艺术家们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外化和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艺术形象带上了更强列的感彩,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表达对世界与众不同的新奇感受。现代主义艺术远远摆脱了自然的约束,拉开与真实的距离,走上一条通往主观世界的道路。如果说传统写实艺术的审美是通俗的、大众的、可认知的,那么在现代表现艺术中则正好被置换为晦涩的、自我的、难以认知的,这就注定现代表现主义艺术的鉴赏过程,必然伴随着直解、曲解和误解的跌宕与曲折。
例如,在欣赏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这一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时,蒙娜丽莎悄然流露的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典雅高贵的仪态,蜿蜒隐去、朦胧虚幻的意境,轻而易举就征服了学生的双眼与内心。而在欣赏蒙克的《呐喊》时,画面上惊惧可怕的骷髅形象,如血的残阳,恶魔般的意境,无处不在却无处可诉的无声的痛苦;达利《记忆的永恒》中分挂在干枯树枝上以及桌上柔软如面的时钟,交织着一种梦幻般的,生命衍生的痛苦,以及遭受欺凌的无奈……带给学生的是强烈的视觉刺激与震撼,审美骤然发生的巨变,与学生原有的审美定式产生落差,他们来不及调整,那些夸张、怪异的形象让学生的头脑中难以拼凑出清晰、完整、可信的审美判断,体会不到作品中反映的内在涵义,潜在的“排异”情绪就会骤然倾泻。逆反与抗拒阻碍了师生间进一步交流,教师的说辞显得苍白无力,欣赏活动很容易的就陷入被动与消极中。
还有,进入二十世纪,民主的艺术以宽容的胸怀容纳着各种艺术的风格与流派,于是极少数的艺术家、评论家、画商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误导、诱惑,他们把一切天马行空、标新立异,都叫个性;称令人意外、吃惊和诧异的作品为艺术;谁能够掀起轩然大波,谁最荒诞不经,谁就是英雄,谁就是创造。艺术关心的不是美不美,艺术不艺术,而是能否出奇制胜,他们搅乱了甚至摧毁了许多还在成长的年轻体验者的审美构架,大量令人难以忍受的“垃圾”艺术,击穿了他们忍耐的底线,导致他们的内心难以应对外部震撼力的冲击和扩张,使他们失去了在这些作品面前端详、凝视、沉思的耐心与念头,进入审美失忆状态,诱发出强烈抵触、否定一切现代主义的欣赏障碍。
一位日本后现代“艺术家”拉了一泡屎,提名《肖像》,并荣获一等奖,这难道是艺术?这是堕落,是沉沦,是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二字。还有达芬奇笔下端庄高雅的“蒙娜丽莎”从被杜尚重新演绎后,竟成为许多人手里任意戏弄的玩偶,这一人性美的典型形象被成百次地篡改,变成、孕妇、异形人、长舌妇、时髦女郎、外星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甚至还变成各种野兽。这些所谓的艺术不仅仅嘲弄了“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而且玷污了人的尊严和理性。这些主动沉沦的艺术,以革命的名义将艺术引向歧路,使许多本来不乏才华的艺术家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都在茫茫的永夜中看不到光明,也使千万年青的学生对美是何物,处于彻底的迷惘。
当然现代主义艺术,并非都是是腐朽、颓废和堕落的艺术,优秀的现代主义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现代艺术的衍生与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但并非普及、通俗的艺术样式,对于经验与积累不足的学生,它们就像山一样高、海一样深,他们的眼光无法逾越,他们的思想难以企及。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过“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用最专业的学识、最艺术的教育手段,最真诚的热情,带领学生用“心“去体会山岳的巍峨与峻峭,海洋的广阔与博大。
参考文献:
[1]《艺术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印象派绘画拥有自身的超越性和现实性,不同的人去欣赏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时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认知程度,所站的高度和角度也不相同。艺术来源于生活,又站在了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和反应社会的某些方面。印象派突破的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印象派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实上它已经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仅具有欣赏价值,更具有实用价值。
1.印象派绘画给当代艺术审美的启示
当然,现实当中的艺术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当中的自由,有时会受到种种的限制和束缚,但是艺术终究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自由性表达。当代艺术审美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在艺术的审美方式敢于突破自己。当代艺术在审美上有其自身的自由性与超越性,艺术是人的内心灵魂的一种体现,它本身可以跨越时空。在表现内容上,可以是现在或者过去,可以是梦境,也可以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超越!艺术在审美上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内涵。一幅作品是画家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是绘画者本身对于艺术内心的表达与阐述,表述了画家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敢于将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表现出来这就是印象派绘画带给当代艺术审美的启示。对待任何事情,不能过分的拘泥于形式,应当从多角度去思考,多角度去考虑。一幅绘画其实可以代表画家本身,也同时代表了画家的思想。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深刻的反映了一个事实,绘画本身没有太大的局限性,他是一种真实的思想的表达,艺术存在的本身的意义,也应当围着这个社会所服务。它不仅仅只是给别人带来一种简单的视觉上的欣赏,更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再现。
2.审美的价值在实用功能方面的超越
印象派在艺术创作中推崇的是人的感觉,而不是人的理智,表现的是画家自己对大自然物象的亲身感受,他们用敏锐的目光来观察自然,捕捉客观世界中变化万千的物象特征。当代艺术和过去的艺术审美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人们不再单纯的去欣赏一件艺术作品,而是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考虑到它的其他方面的价值,真正达到一种物有所需,物有所用的目的。其实,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没有明确的定义,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艺术源于自然,又反应自然,表现大自然的真善美。对于艺术审美,每一个人的理解方式不同,固然每一个人的审美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审美方式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所以,很多时候,应当敢于的接受新潮的艺术,接受它的存在的合理性。存在即合理,没有任何东西是先天不变的。因此人们也应当顺应这种变化,接受这种变化的合理性。很多人片面的理解了艺术本身的价值,认为艺术本身只是拿来让别人欣赏的。其实,艺术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服装、印刷、设计等等。其实在任何地方,艺术本身几乎都有所涉猎。一幅漂亮的绘画,可能会被商家印刷到商品当中,来吸引顾客,同时一幅绘画的艺术风格也可能对他的行业有所影响。现代艺术的审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印象派绘画的影响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开始变化,出现了比较大的转变。
当代艺术审美的发展方向
每一种艺术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都会遇到自身的瓶颈,很难有所突破,原因有很多。当然很多时候是由于欣赏者本身固有的一种欣赏模式或者是自己大脑里面固有的一些思维难以改变,导致艺术的审美走进了死胡同,难有突破。应当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主动地去接受一些新的东西,印象派绘画在刚出现的时候也不顺利,受到过很多人的排挤,但是后来逐渐被人们接受,因此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印象派画家使色彩成为绘画的主体,并且引发了对艺术情感的表达。所以,当代艺术更需要融入这个社会,需要真正反应这个社会的现状,真实的反应大自然,表现一种艺术的真实性。
有些艺术家极为热衷创作水彩艺术,积极尝试不同媒介与材料,是为了探寻更加深层次的水彩内容。例如,用水调和的丙烯颜料的作画方式、综合材料的水彩技法展现等,这些方式均为一种方法。可对水彩艺术来讲,尝试是前进所需要经历的方面,而沟通中的批判与否定并不是为了预防水彩艺术的进步,对水彩艺术极为有益。
一、水彩画在我国的早期传播
水彩画是由西方教士在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明清时期,中国画在绘画艺术中占有主导位置,外来绘画较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铺开。当时,中国画富有极其浓烈的文人氛围,可以说成为了哲学思想、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西方水彩画进入中国之后,更多的是作为西洋景观而美化视野。
1885年,李铁夫到欧美学习画画,1930年回到中国,并且通过水彩画进行教学。李叔同、冯百钢也融入到水彩画的教学中。水彩画家徐泳青为了将水彩画推广开来,与画家张幸光等人组建了“加西法画室”,从而熏陶了诸多中国画家,令这些人在水彩画领域获得了卓越的成绩。19世纪后,中国各地逐渐产生了具有影响力的水彩画家,他们在中国水彩画的形成以及传播方面付出较大。
20世纪90年代,艺术家更多地在找寻自我,有时这一自我追寻则会通过个性与封闭相互作用构成非主流。他们认为艺术大多具有虚空与伪善,极力追寻在自我的艺术范畴中创造出全新的精神领域。
水彩画与中国画在技法与表现概念中具有差异,可是这一年轻的画法迅速被国人所接受。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当中可以看出,诸多优秀的水彩画家在实践与探寻中不断前行,不论在题材、内涵还是在形式上均别具一格,创作概念也有了显著的成长,其表达方式由传统具象逐步分支为不同样式及手法。
水彩画由通过油画、版画、雕塑等形式存在,再到单独变成一个画种并不是偶然。可是无法否认的是,水彩画属于一个年轻的艺术。水彩画具有诸多现实问题,例如,很多研究仅分析水彩技法,而具备规律性的分析则不多见。
前,水彩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艺术院校已经为水彩画单独设立了学科。水彩画不再束缚在传统材料与技法当中,更加深入的思想传达方法令这一画种具备了自身的精神力量。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中国水彩画已经由单一的外来艺术变成极富中国味道的艺术,成为超越文化的一个艺术,甚至有人称其为临界艺术。
二、中国水彩画家在艺术领域中的探寻与分析
当前,中国的水彩艺术发展已经具备了完善的体系,通过老中青三代水彩艺术家一同努力,创造出艺术发展的格局,而且持续推出了让人感叹的艺术作品。对于绘画技法而言,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经了引入西方画派表现方法到构成自身特有风格的艺术成长历程。例如张小纲先生,其早期作品将中国传统风景当成题材,代表作有《椅子上的花瓶》。这幅作品总体色调看起来较为随意,实际则体现出了自然不被束缚的美感,明朗和谐的色彩搭配形成了较为深厚的意境,反用水渍效果令画面节奏变化丰富,成为整幅作品中最明显的标志。对于情感表达而言,诸多水彩艺术家均可以把自身的情感正确地融入到艺术作品中,令作品展现出画家的个性以及主观情感。水彩艺术范畴中的新生力量通常更加善于运用多变或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将艺术作品的利益构成趋于完善,并且更加能够选择一些独领的作品题材进行创作,令作品在情感的表达方面提升到全新的层面。
三、中国水彩艺术多元化发展变成当前社会的主题
(一)题材的多元化
中国传统水彩画在表达主题方面均具有相应的限制,通常仅能展现风景、肖像与静物等内容。为了在创作中更为自如地表达画家的灵魂与才艺,诸多艺术家在这一方向付出了无数汗水,在拓展水彩画表达题材上极为努力。在中国文化行业高速发展中,水彩画也迎来了新的篇章,不断涌现出水彩艺术展览。这些作品在传达画家情感方面极为明显,令水彩艺术表达内容极为丰富。对于题材多元化的发展动向而言,它加快了中国水彩艺术多维度以及多元化的发展,而且成为水彩艺术发展的整体趋向。
(二)绘画风格的多元化
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是画家个性的表现形式,作品应当展现出画家的性格、经历以及生活环境等内容。在评价水彩作品时,应当真正尊重画家在艺术方面的个性,不应当对某一指定手法过于重视。中国水彩画在风光展现中极为丰富,选择题材方面可以符合时代背景,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并且,水彩艺术绘画风格的多元化还体现出绚烂的地域色彩,令水彩艺术作品的发展格局极为丰富。由此可见,绘画风格的改变能够持续推动我国绘画风格的丰富性。
四、现代水彩艺术的美术学价值
(一)现代水彩艺术在情感方面的价值
现代水彩艺术的情感价值主要表现出人们对于社会结构乃至客观事物的观念,也体现出画家对世界的感受。在现代水彩艺术中,通过色彩以及形体体现的水彩语言,不但具备直观情感性的价值,还具备间接情感性的价值。水彩艺术透过具有审美情感的水彩审美视觉,不断开发并选择绘画对象。并且,水彩艺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则透过对画家表达理念乃至深层内涵进行体会,令水彩艺术变成能够感知的审美体现,以此构成良好的审美情操。
水彩艺术作为一种情绪化的艺术,能够透过绘画方式把画家的内心乃至理念正确地表达出来。在水彩艺术创作中,画家在选择水彩材料、艺术作品色彩、形体等艺术语言方面,均通过画家的情绪来表现,给予表达对象浓烈的主观性情感,以此提高现代水彩艺术作品浓烈的情感性价值。
(二)现代水彩艺术的认知性价值
对于水彩艺术创作乃至认知而言,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乃至操作能力都会对水彩艺术的认知价值具有直接的影响。透过兼备敏感性、主动性的观察能力,画家能够在现代水彩艺术作品创作中找出绘画对象的根本特征内容,以此将水彩作品的信息系统给予丰富。透过主动性了解的方式,画家能够有目的地对绘画对象进行局部细节的再次选择,并通过简单性的创作方法展现水彩作品的内涵。对水彩艺术的构思成为对观察绘画对象的认知,从而给予整合及分析,并融汇于水彩艺术的整个创作当中。思维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相连,在水彩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应该对观察活动、思维活动乃至操作活动给予有效的培训,完成所有活动的协调及统一,以此展现出现代水彩艺术在认知方面的价值。
(三)现代水彩艺术的创造性价值
现代水彩艺术在创造性价值方面包括了创造思维、创造意识乃至创造力等内容,还具备灵活性、转化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在水彩艺术的创作中,如果出现问题,则应当找出正确的思维方向来解决问题。在当前人们精神领域的提升下,大多数水彩艺术画家把创作方式的重心放在对绘画工具材料的开发方面,集中力量创新水彩艺术的方法。现代水彩艺术的创作,则应当透过对人们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创新理念,实现现代水彩艺术在创造性方面的价值。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