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范文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04: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美术教育职业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美术教育职业教育;艺术;素养;创新

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进职业教育的综合性

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中的美术课程和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大不相同。在职业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工艺制作和艺术设计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具备综合的发展技能。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深度上,教师需要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实施特点。首先,在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上,通过相应的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具备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将美术理论和艺术实践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升,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空间,提高学生自身具备的职业性能,使美术教育成为职业学生发展个性的一种教学途径。其次,通过美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能够保持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融入到多方面的人才培养中,逐渐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以达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发展目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人才教育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教会学生各项艺术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日常修养。为了要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要保持“一专多能”的教学原则,加深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辅助力量。例如,在向职业学生传授艺术类专业技能的时候,教师要在拓宽美术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上,加大基础性素描的覆盖面积。一方面,通过素描色彩的相关知识、美学理论加深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平面设计实践、绘画技能等形式,开设艺术指导、美术欣赏等课程,使职业学生能够具备更强的实践水平。在工艺美术教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上,要注重美术教育和职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获得更大的作用。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进行不同学习潜力激发。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学生来说,教师侧重于色彩、素描、美术欣赏、平面设计结构等实用性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对于机电类课程来说,通过开设素描结构,结合形体训练、空间透视等美术教育,能够加深学生对机电软件结构的认识。而对于财会、文秘等专业来说,要侧重于书法、毛笔、硬笔等手法课程,辅助以其他美术鉴赏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和公文设计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俗话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职业教育中,美术课程就肩负着这样的作用,如果离开审美教育,那么即便是再完善的知识技能教学,都无法使学生成为全方位、复合型的职业人才。因此,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新型职业人才,教师要将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实践技能相互结合在一起,共同增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深美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互融合。教师可以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职业人才。在职业教学的发展方向上,进一步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大对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改革创新力度。通过高效的教育手段,对职业学生的发展做出确切的规划。培养学生对于现实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从而营造一个心理健康、情操高尚、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素质作为主要发展脉络,改变单纯的职业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职业观念。

四、加深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发展重点。美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师依照不同的专业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更全面的职业观念,给予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机遇,使美术教育能够对不同的职业学生产生一定的辅助。比如对幼师专业来说,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教育能力,使他们掌握更加完全的艺术素养,未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对平面设计专业来说,美术教育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设计技艺,通过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发展元素,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艺术设计技能。对于服装设计专业来说,教师通过一些影视资料、服饰图片、图案纹饰、服饰文化等,能够加深学生的个人修养,使美术历史、艺术风格能够凝结在一起,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深化学生的自我价值

当前职业学生的文化功底与普通学生相比,较为薄弱,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审美修养,都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缺。因此,教师要结合美术教育的相关事实要点,以美育教学为抓手,加快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职业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并且在贯彻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中学生进行全面、系统、集中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教师要结合美术教育的各项教学数段,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对大自然、对人类艺术价值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举办美术兴趣活动小组、美术作品展示、美术绘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展示平台,从而加深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六、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本身是提高学生思维个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的美术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产生良性的帮助,使学生的绘画能力、观察能力、审美情趣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英倩.浅谈高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考试(教研版),2012,(11):18.

[2]彭军林.浅谈高职人文教育中如何渗透美育[J].学园,2013,(12):21-22.

篇2

    虽同为高中美术课程,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地位和功能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普通高中的普通学生来说,美术课程就是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的“休息课”,学生把学校的教学任务和美术课应有的教育功能抛之脑后,将主要文化课的作业放到美术课上做,而与之对应的美术老师也全面响应学生的这种号召,自己轻松,学生乐意,何乐而不为。对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参加高考的艺考生而言,美术科目无疑占据了半边江山。高考对美术生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远低于一般考生,所以,只要美术考生的专业课的成绩能够达到所报考学校的要求,就等于向大学门槛跨进了一大步。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动机,完全忽略了美术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中美术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美术课程“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况,促进身心健康;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的教育目的。纵观两种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现状,不难看出,美术对高中生的作用并非是怡情养性、助益身心的德育之美。在高考的重压下,美术课已经沦为为高考复习的利器,这种现象在职业高中更为严重。

    二、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义务教务阶段,美术课程是作为鉴赏课,或者“副科”而存在的,大多数学校和学生对美术课程的认识都停留在这一层面。到了高中,美术课的定位发生了改变,对参加高考的艺考生而言,美术科目无疑占据了半边江山;而对普通考生来说,学术科目可有可无。美术教育的两极化比较明显,这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的美术教育具有“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况,促进身心健康;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的教育宗旨是相违背的,同时也是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凸显的一个体现。

    (二)美术教师教学的动力不足

    如上文所阐述的,高中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造成了普通考生和美术科目艺术生在对待美术课程上的两极分化状态。对参加普通类高考的学生而言,高中阶段的课业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大部分精力都分配给了语、数、外等主科,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美术课在大多数学校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远远居于语、数、外这三门课程的后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美术课的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对参加美术高考的艺考生而言,美术科目就是他们步入“象牙塔”的“杀手锏”,该门课程成绩的优劣直接关乎他们能否成功晋级到大学生的行列,以及所考大学的好坏。由于这些年来美术高考的范围相对固化,主要是素描、水粉、速写和设计等。相应的,高中为美术生特别开设的美术课程,本质上成了专门针对上述几项美术高考科目配套进行的技能培训,结果导致美术高考不涉及的能力或综合素养等被排除在美术课程教学的范围之外。如此一来,美术教育的灵魂和精髓丧失殆尽,美术教学完全沦落为职业高中一种低层次的技能教学。

    (三)美术教学评价机制全面性欠佳

    除了上述两点,职业高中美术教育还存在着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评价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两个方面。教师方面,很多学校没有制定统一、全面、可行性强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只要美术老师能够完成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学校长期奉行这样的行为准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逐渐降低的老师教学的兴趣,损害了整体学生的利益。学生方面,在倡导素质教育之前,学校单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在素质教育时代到来之后,这种思想观念依然留有残余,根据一张作品是否符合高考的评分标准来给分,再凭一个分数判定学生的美术能力,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导致了设定标准的极端片面化。在高分取得的背后,是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的损坏,和学生个人个性的泯灭。

    三、针对高中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功能,克服美术教育的功利化

    美术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放眼当前我国职业高中的美术教育工作,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以高分和高升学率决定的教育观,在这一点上,学校的做法和学生的态度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大家都在为怎么获得考试的完美结果而焦头烂额,统统将学生考取大学美术系视为高中美术教育的唯一目标。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非同小可,办学者和任课教师不能窄化对高中美术课程的定位,而是要以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美术对个人的终身影响,只有认识这一点,美术教育在职业高中才可能真正被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重眼前、重显性价值,轻未来、轻隐性价值”的功利主义误区。

    (二)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由一味追求高升学率导致出现的偏科现象,以及对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的疏忽。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急需要改变这一长期影响美术教育的思想,只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重视了,美术教师的地位提升了,家长和学生才可能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美术教育。再者,职业高中美术教学的内容不应该只局限在“考什么,就学什么”的狭隘范围内,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体会到美术教育的多姿多彩,激发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景和动机。第三,国家教育部门应改革和完善美术高考的招录模式。只有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文化知识素养,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变现出更多的潜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在教师的评价机制上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的学期评定和年终评定直接与学生的分数挂钩,这是最显眼的变现。针对这一绩效评定现状,众多高中需要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统一和完善的考核制度。在对美术教师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把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后辅导等多方面的工作整体纳入评审范围;对表现突出、工作积极认真、为人正直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激发美术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和智慧。同时,在衡量学生的表现和优劣上,教师同样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多方面因素,始终坚持以正面肯定和积极鼓励为主的方针,不要打压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快乐和价值。

    参考文献

篇3

近年来,我国美术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似乎处处充满了机遇,却也时时经历着挑战。加入WTO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美术类人才的渴求不断飙升,而这些美术类人才的培养重担也就越来越重。针对这样的状况,我国大力发展职业院校教育,将美术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点教学任务。美术职业教育是将学生培养成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较系统的掌握美术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人才。目前我国美术类专业人才毕业后一部分进入小学校做美术教育工作者,另一部分进入相关企业做美术类栋梁之才。

1 受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国内教育环境现状分析

当前,受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国美术职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国内,随着科技进步,国家经济体制成功转型,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社会经济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越来越多的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经济进入繁荣稳定的飞速发展时期,用人单位对美术类人才的渴求也是愈发突出,这种需求动力就推动了美术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2 我国美术职业教育挑战和机遇并存

2.1 美术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不断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覆盖面扩大等诸多原因,使我国美术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危机的不断扩大,导致我国美术生源流失严重。一方面,国内家庭收入相对降低,导致其子女读书费用成了大问题,即使是国家有政策可以申请贫困生贷款,终归僧多粥少,导致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放弃学习美术专业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美元、欧元等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不断下降,留学费用相对降低很多,吸引大量的有支付能力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导致国内生源越来越少的现象。

(2)由于新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导致大量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在我国大多外资企业对美术类专业的需求也大大减少,导致了我国美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另外,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不愿意降低个人的择业条件,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也导致了美术类毕业生就业严峻的现象。我国本身就是个人口大国,职业院校每年都要扩招,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用人单位对美术类专业人才的缺口并不跟扩招成正比,于是造成了大量应届美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3)目前,在我国社会上仍存在尊崇“国家统招”教育,蔑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我国教育中,职业教育一直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白眼,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质量差,学历不被认可等等。

(4)我国美术职业教育资源比较匮乏。一方面,我国美术职业教育院校的设施比较落后,甚至多数院校设施都不够完善,而且校方对美术专业的投资甚少,美术专业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美术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美术职业教师的队伍建设也比较落后,教师综合素质不可与国家高校美术教师相比。

2.2 新时期美术职业教育的机遇

尽管美术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机遇。

(1)经历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经济转型更加迫切。经济的转型一个是靠科技进步,一个就是靠人才,这就为美术职业教育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培养动力。近年来,我国的美术职业教育也在以企业需求为方向,大力培养创造性美术类人才。而且多数时候是为企业量身定做,定向培养美术类专业人才。这种定向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不必再浪费用人单位的人力物力,可以直接将毕业生安排上岗。

(2)政府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我国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这对安置大量的教师和学生,延缓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我国上一届政府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来抓,相信本届政府一定会延续该方案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美术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改革,目前全国美术职业教育对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实习场地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不朽成绩。

(3)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将我国美术职业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优胜劣汰的过滤,将那些不注重美术职业教学质量、不讲究培养创造性美术人才、几乎没有什么办学优势的院校彻底淘汰掉,而将那些注重培养综合性美术专业人才、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紧跟市场经济召唤的院校浮出水面,并且也历练了这些优质职业院校,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从这些优质职业院校毕业的美术专业生掌握美术知识过硬,而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成为新时期美术类专业人才。

3 针对我国美术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采取的措施。

1. 美术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规律走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办学思路,一定能对美术职业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与市场联系非常紧密的,美术专业的设置等问题都要与市场相呼应。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美术类人才,职业院校就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美术人才来,这才应对了挑战,而抓住了机遇。

2. 改变整个社会对美术职业教育的旧的观念。

目前,还存在很多制约美术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的观念改变。关于这一点,需要美术职业教育方方面面的努力。一方面可以加大美术职业教育的投资,吸引社会上更多的人就读这个专业;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多设立定向培养专业,将毕业等于就业的方式广泛应用到美术职业教育中来。当人们见到越来越多的美术毕业生工作前景看好时,一定会改变过去那种旧的菲薄美术职业教育的观念。

3. 职业院校当以社会为己任,针对社会上的失业人员开展特色美术培训。

现在有很多院校都已经将这个工作开展的很好,开设了许多技术培训,关于美术类专业培训还是很少的,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美术类专业培训开展起来。为失业人员开展一个短期的美术类专业培训,对失业人员来说,学习一技之长,增长就业砝码;对职业院校来说,扩大了美术生源,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美术类人才。

4. 全面整合美术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可以利用政府投资,加大美术专业设配的配备和完善,丰富美术职业教育内容,加强美术职业教师队伍建设。校方要将美术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灌输给每个美术职业教育工作者,将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美术专业人才为目标。

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直接服务于社会,同时可以带动具有美术素质的社会群体的形成,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美术职业教育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作为美术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敢于应对挑战,善于抓住机遇,将美术职业教育工作做到最好(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杂志2013年8月)。

参考文献

[1] (德)葛洛曼. 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第一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

[2] 王屹. 职业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3] 曾玲娟. 职业教育心理学. 第一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篇4

关键词:基础图案 教学方法 创作引导

基础图案课程在中职美术专业已有多年历史,它使学生能了解图案的内容与特点,并运用于设计中。基础图案课程是美术设计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设计的一个转折点。图案创作设计使学生从写实转向设计,从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以往学生学习素描、色彩,都是根据实物进行绘画,将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从实物转换为具有设计理念的图案形式,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本文对图案设计与创作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分析与研究,并探索了更科学、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基础图案创作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基础图案课程教授内容主要有图案写生变化、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基础图案创作是基础图案课程的内容之一,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主要内容是图案写生变化、图案造型设计、图案色彩设计等。这个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想象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图案创作现存的教学问题

1.重技能,轻理论。无论学什么,技能要进一步提高,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2.教学形式呆板、不灵活。一些教师对基础课学习不够重视,不能根据学生现状灵活采用教学方法。目前中职学生就业需求与学生基础情况较以前有所改变,所以要调整教学方案。

3.注重图案技能技法,不注重学生设计创新素质的培养与素材的积累。一些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与创新能力,在教授图案时只讲授图案变形常用的方法,不注重引导学生的创作过程。部分学生根本不能创作或很难进行创作,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4.教师不注重专业知识更新。部分教师的图案知识一成不变,常年用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用的参考书也比较陈旧。一些教师的教案甚至没有改变,教授的知识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就业需求。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

1.理论讲解要明白透彻

一些学生在学习基础图案这门课程前,对基础图案了解甚少,此时老师就要对图案的概念、特点、发展历史等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写生变化包括写生的方法、写生变化的基本技法、写生变化设计的思维等,使学生从以往的素描、色彩对实物描绘的思维转入设计思维方式,达到能借鉴优秀作品进行自我创作。各种纹样也要讲解它们的概念、特点以及色彩搭配的技巧。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别适合纹样与单独纹样,此时教师就应多讲解它们的不同点。

2.图案创作引导“三步走”

第一步,要让学生胸中有“竹”,从临摹中积累创作的素材。教师第一阶段可以通过临摹,让学生对图案的技法和形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课程时间有限,不能临摹很多作品,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收集资料的作业,比如,到图书馆阅读或用速写的形式收集几十张图案作品,或在网上存储一定量的作品。通过收集作品这个作业,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作品,提高知识面与阅读量,积累一定量的素材,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胸中有“竹”,创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步,用以旧换新法(半创作形式)引导学生创作。何为半创作形式?即让学生做同一主题作业,学生找一个跟自己想法相似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然后对其中某一部分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以完成自己的半创作作品。这样一来,学生创作难度降低,能循序渐进地接受创作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用此法进行教学,效果比直接让学生创作明显要好。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借鉴别人的作品,以达到自己创作的目的,这不是抄袭,是以旧换新法。例如,作业是花头变形,学生可以用几何法、摹似法或是意象法等常用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第三步,进入全创作。前面两步使学生对创作有了进一步认识,继而进入全创作阶段,就会更顺其自然了。头脑中有了一些素材的积累,技能上更熟练,也具备了设计的理念。教师此时再设计一个主题,布置一些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设计时多画几个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教师给予指导,说出一些方案的优缺点,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案有深刻的认识。选择好设计方案,就可以做正稿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注意不能说得太全,以引导的方式较好,避免让学生全按教师的意思去改,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媒体、画展、网络、美术专业刊物、新书等不定时搜索或阅读一些专业资料与作品,或去进修学习,多听公开课,参加专业教师之间的一些有主题的专业交流会,以提高自身知识结构。

4.更新教材

学校不定时引入一些新的参考资料。参考书也可以让学生购买一些,分组进行购买,每组买不一样的书,然后交换看。这样既减少了学生负担,又可以互相分享新书与知识。

结语

如今的中职美术专业生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培养目标与社会就业需求也有所变化,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寻找最适合现有教学状况的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改是为了教得更好,研究是为了教得更精。笔者在图案课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一些情况,以创作“三步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收效良好。

参考文献

[1]映雪,梅林.设之“计”思之“维”[J]. 美术观察,2006(7):97.

[2]杭间.设计的民主精神[J].装饰,2010(7):13.

[3]陈池瑜.美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收获[J].美术之友,2009(5):24-25.

篇5

摘要: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职业技术学校需要针对自身的办学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教育理念,摸索美术教育的模式,进行美术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 美术教育 对策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及支持,社会各界对包括中专教育和大专教育在内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同度和重视度逐渐提高,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相比较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教育显得非常薄弱。因此,职业技术学校需要针对自身的办学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教育理念,摸索美术教育的模式,进行美术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基于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探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研究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美术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美术教育的教育性比较隐蔽,长期以来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其实,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其人格的完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修养和创新意识。在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中重视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增加学生接触美术教育的机会,提升美术教学的水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2、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美术教育能够鼓励学生参与美术活动,并以这种后天培养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二、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伴随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职业技术学校的关注,美术教育活动在各个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经历了从只注重绘画技能的讲解到重视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两个发展阶段。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之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由于创造力需要在平时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中产生。而美术教育恰恰能很好的培养这一能力。多元性、开放性的美学教育是现代美学教育的追求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职业技术学校围绕学习素描、色彩等能力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综合提高美术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在美术中的应用。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教育正在从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审美能力作为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眼光、个人情趣和个人气质,这些能力的提升将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

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分为非美术专业教育、针对爱好美术的学生的业余教育和美术专业教育三大类。非美术专业教育是针对非美术专业的学生群体,使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得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同时,在美术训练中,培养其观察力、思维力,最终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对于爱好美术的学生的业余教育主要是对美术具有一定的兴趣,并且有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的,希望获得除美术基础知识以外更多的美术知识的学生开展的美术教育:美术专业教育是针对以学习美术为目标的美术专业的学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视、网络、动漫、广告等行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这些行业的兴起,给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不仅需要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也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上进行更多的创新。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创作技巧之后,还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设置。如针对广告设计师的培养,就需要在已有的美术教育的基础上,从广告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以促使其能胜任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完善校内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尽量让学生早日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技艺,提升水准。

三、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技术学校对美术的重视度也在提高。在看到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改正完善,将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重视不够。对于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职业技术学校往往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开展美术教育。职业技术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主当然无可厚非,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缺乏人文底蕴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也是很难立足的。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由于过去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文化基础薄弱,组织纪律性较差,近年来关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不端行为时有报道。因此,用浓厚的人文教育熏陶和培养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巨大。美术教育能加强学生的美术修养,让学生掌握对美的认识,重塑学生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这样才使得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不断的接受新知识、新教育,以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拥有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2、对爱好美术学生的培养力度欠缺。由于学校条件和教师水平的限制,对于喜爱美术的学生,往往不能给予他们迫切需要的美术教育。这些学生有喜爱美术、追求美的愿望,首先就值得肯定。然而,如何才能让他们在专业学习之余,接受更好的美术教育,获得一专多能,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3、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太科学,往往只重视美术技能的传授,而对美术的运用发挥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则不足。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相关的工作领域,实践能力不强。由于近年来学生规模的快速增加,一些学校的美术教育日益雷同,欠缺独特的办学模式,缺乏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教育理念落后,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

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些学习广告设计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还需要较长的学习期才能具备其工作所需的业务能力。

4、美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条件限制,办学经费的短缺,以及现有的办学理念的束缚,对于美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够。由于待遇水平较低,无法吸引高素质的美术师资人才。现有的美术师资也表现出知识体系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缺乏敬业精神等情况。美术教师由于自身能力和教学条件限制,很难在美术教学中有所突破。薄弱的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要想使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教育达到较高的水平,实属不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建立“双师型”的师资人才队伍是未来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的重点,是保障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力量。师范美术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只有师范美术教育得到发展,才能培养出大批符合“双师型”教师水准的美术教育人才,才能满足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需求。只有既能满足理论教育要求,又同时拥有实践教学水平的美术教师队伍,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提升美术教学的水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前面指出的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的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1、加强美术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对于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的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增加学生接触美术教育的机会,通过完善的美术教育提升他们的美术修养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通过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体验美,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传授普通的绘画技巧。美术是视觉艺术,是一种精神产品,通过审美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艺术表现。对美术作品欣赏,既可以使用平面的美术作品,如国画、油画、工笔人画等,也可以是立体的艺术作品如雕塑等。同时也可以在校园内营造美术教育的大环境,例如,在校园内营造美的环境,用美术作品装饰校园,增加学生体验和感受美的机会,让学生认识美,领略美的意境,再通过对美作出分析和评判,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2、提升美术能力、实现一专多能。对于爱好美术的学生,应该培养学生基础的知识和能力。例如,素描作为美术的基本功,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训练。之后适当的讲解构图、透视等绘画知识。也可以通过对工笔画的训练来增加学生的绘画能力。由于工笔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魏晋年间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笔画具备了严整的技法系统和独特的风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的工笔人画的标价达到了上万元一尺。因此让爱好美术的学生学习工笔画即是一种美的训练,在创作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也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3、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对于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夯实基础、训练学生的美术技能、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通过公共基础课、美术专业课、实践操作课等课程设置来提升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即要夯实文化基础和美术基础,又要以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为目标,增加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实习的机会,通过在用人单位工作,将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其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篇6

目前,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大多重视“专业表现”,缺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刚刚起步的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大多是普通教育的翻版,或是中职教育的延伸(或再现),缺乏与之相适合的知识技能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高校美术教育应具有层次性。普通美术教育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而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不容忽视。如果人才培养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我们就应及时检查、反省、调整专业布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注重职业特色的强化。职业教育者应务实地在应用性的层面上构建职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方式,坚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设置专业、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职业资格为标准确定考核方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实现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整合与优化。

二、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1.职业心理误区:在当今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中,由于教育走向大众化,不少美术教师师大多是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从事职业教育,难免存在“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而且这种职业心理被有意无意地嫁接给学生,导致职业美术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偏离,影响了基础美术教育目标的实施。长期以来,高校的专业美术与职业美术、其他学科教育条件的不对等,造成了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内部人心浮动,师资不稳。随着职业院校院校的美术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目的的演变,美术教育的重心倾向于国画、油画、艺术设计等专业美术教育。教育资源都向专业美术教育倾斜,作为普通美术教育之一的职业美术教育常常被轻视或淡化,客观上促进了这种职业心理的形成。

2.认识误区:一是美术课程的发展和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过于突出美术学科本位主义,导致学生及家长认为,学习美术就是关注和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和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学科的联系和构建,而且不少美术教师也希望学生热爱美术,片面地关注和训练美术的技能和技法;二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学校在评估美术教学时,以美术应试为中心,把学生参加美展与竞赛获奖多少作为教学业绩,迫使美术教师热衷于对少数学生进行技术训练,以求显效,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由于美术教育过于注重技术,脱离了学生生活,缺乏综合性和多样性,或是学生自感缺少绘画“天赋”和“美术细胞”,导致学生丧失美术学习的信心,难以体验美术学习的趣味。

3.美术教学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往往强调美术学科本位,把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忽视根据学生职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需要来组织教学。然而,注重美术课程的生活化,注重呈现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多样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其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改进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走出“重技能、轻知识”的职业心理误区

首先,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师应该明确职业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学生的职业选择。再者,教师必须明确专业美术和普通美术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普通美术教育和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以及专业美术教育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教育目的,及时把握职业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职业院校应开展专职教师的职业性教育培训,健全职业心理、了解人才培养目标、掌握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强化其职业意识。帮助年轻教师转变育人理念,走出“重技能、轻知识”的职业心理误区,因材施教,全面育人。

2.引进和整合社会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一方面,把生活美术融入美术教学。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美术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可以从生活和学生的感知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美术的魅力,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和体验,其个性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好美术的丰富资源,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带给有助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素材。另一方面,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职业美术教育。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艺术理念,为美术教育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给高职美术教育发展带来新契机,有利于民间美术传承、延续和发展,也给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与发展。

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

篇7

关键词:学习潜能;校企合作;实践

传统的职业美术教育重视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而现如今,社会对美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需要具有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为满足社会对美术人才的要求,职业美术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职业美术教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对职业美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促进了职业美术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学资源十分充足,已经颇具规模,为我国企业和社会提供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人才,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新时代的影响下,我国职业美术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民族艺术的推广。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其培养出的平面设计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因而平面设计的教学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职业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职业美术教育教学发展――以平面设计为主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为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新型美术人才,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将美术理论知识与美术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便是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国内外经典的富有创意的平面设计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实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美术教育是为企业提供美术人才的,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是符合企业要求,满足市场需求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扎实学生的美术基础,还需要由企业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积累设计经验,以此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适应社会的要求。而企业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获得有针对性的专业美术人才。

职业美术教育教学方向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现代特点,要结合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和发展特点,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创新型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术教育;课程;价值取向

审美教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教育门类。美术教育就其内涵而言,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及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即美术教育可区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美术教育和以传授美术相关技能,培养专门美术人才为目的的美术教育。“美术学科想凸显哪方面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取向,必然在其课程内容上与之相应配套。”如何平衡有度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取向分配,这是现代职业院校美术教育能否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最基础的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在职业院校中一直有一种片面的主导思想,认为职业院校区别于学历教育的主要特色就是其教育目标的实用技能培养主旨。认为只要培养了学生的就业实用技能,职业教育的目标就实现了。职业院校中美术专业学科教育观念亦无出其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重视美术专业美术教育,忽略非美术类专业选修课程建设;

二.美术类专业设置,重实用美术专业,忽略纯美术类专业建设;

三.实用型美术类专业中课程设置重视技能型课程设置,忽略艺术修养类课程建设。

通过对10余所职业院校美术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的了解,基本上所有学校都存在上述问题。职业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无可厚非,职业院校中专业美术教育对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将其培养成为具有各种专业美术技能的专门人才。也就是说,其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价值定位是有其合理性的。反观之,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由于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毕业之后的社会角色转变不具备决定性,因此往往容易被忽略。

艺术的发展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并为之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市场经济推动生产力不断前进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商品之间的竞争也从其实用性、功能性的竞争,转变为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性综合体的竞争。社会对装饰设计、广告、包装、展示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实用美术的发展。职业院校的美术专业在此动因的驱使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发展起来。

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看待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其价值性取向更多应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和教育对象个体全面发展的综合考虑。美术取向的审美教育其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以美的观念和知识丰富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感受美的能力,完善人的生命感受,作为重要的协作因素帮助完成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从而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其功用,第一可以陶冶情操,历练心性。鲁迅认为美术及其教育不仅在于“有利于世的实用”,还在于“发挥其美”“以娱人情”,“可以表见文化”“可以辅翼道德”;王国维则说,美育之所以重要在于其具有“审美之休养(即审美愉悦)的价值”、提升情感的“心理学价值”、培养美德的“伦理价值”。其二者所言美育显然侧重于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第二,可以为教育取向的美育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鉴赏、创作等美术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层次,培养艺术品味。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形式美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包括形体、色彩、韵律、节奏、协和均衡、多样统一、调和、变化等实用美术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第三,美术取向的美育其深厚积淀会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也必将不可避免地外化为学生芬馨的人格魅力、高致的艺术基调、敏锐观的察力、放散的思维能力、精湛的实际操作等气质和能力,这无疑将大大增强学生被社会需要和选择的机会。即使是非美术类专业学生,通过美术类选修课程的学习,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同样是大有裨益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催生了许多新鲜的职业类型,例如室内装饰手绘师,装饰雕塑师,陶艺师等。这些由“纯绘画类”专业转型而来的新型职业,对于美术素养的要求更高,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也体现出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综合性要求。由于从业者综合素质较高加之人才资源稀缺,因此社会的接纳程度也更高。

反之,偏激的教育取向美术教育,单一的技能型培养模式造就的所谓“实用型人才”,在人力资源受价值规律影响而进行的合理性流动中,由于专业技能的适应性狭窄、基本素养薄弱,故而不具备较强的转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实用类如设计专业中课程设置,偏重技能类课程,如绘图软件操作、设计理论等的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艺术修养类课程的设置分量偏轻,甚至作为造型基础的素描、色彩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也被压缩到短短的几十学时。这样的取舍,过于偏重美术教育中“技”的价值取向,培养出的技能人才大部分属于是“匠”的类型。这与素质教育的本质明显是背道而驰的。真正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美术类实用人才应是深厚艺术积淀与实际动手能力的衔接,“意”与“匠”的契合,“技”与“艺”的统一。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在美术教育的美术取向和教育取向价值体系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合理把握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平衡性,实现真正意义的市场导向的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所有职业院校面前的一道大考题目。回眸中国美术发展史,其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革不断地进行着自觉的调整。美术取向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宛如两条时聚时散,奔腾不息的河流,沿着“技”与“艺”的脉络追随着社会变革的脚步,最终汇入美术史的浩瀚海洋。唯有全面地分析美术教育所蕴含的价值,结合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然后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拓展和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职业院校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常锐伦、唐斌,《美术学科教育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2] 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见张望编《鲁迅论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美术教育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提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①,说明了通识教育在我国任重道远。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专家认为通识教育应努力培养“全人”,这样的人应当具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辨别能力”②。实际上,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偏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通识教育,一些高职院校甚至认为只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即可,将美术教育看作课余教学活动,未能意识到其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存在“有课程无教育”的问题。

2.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条件有限

由于高职院校发展时间较短,教学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显得比较欠缺。正因为如此,一些高职院校比较注重专业教师,而美术教育方面的师资比较欠缺。在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教师的素质也存在问题。据笔者观察,一些专业并没有开设通识美术课程,而是将通识美术课程纳入选修课,承担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不具备美术教育专业背景。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将大部分教学设备投入专业技能教育,也使美术教学的开展受到影响。

3.学生对美术教育的理解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注重技能教学,部分学生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学好一门技术,这种观念导致这些学生不重视美术课程,认为学习美术对专业成长没有意义。高职院校的理工科专业比重较大,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美术课程。再加上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都只开设理论课程,较少安排具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学生在缺乏美术基础的情况下更难以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美术理论的学习也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这些美术知识,也就难以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教育策略

1.学校与学生都应该正确看待美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美育占有独特的地位。认为美育是不同于智育和德育的,也不属于知识与意志的范畴,而是属于感情,美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是德育、智育、体育不能替代的。因此,他提出“知识以外,兼养情感,就是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③。他认为,在学校教育中,知识与情感、科学与美术、智育和美育应占有同样的比重。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相反,笔者认为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进校成绩不够理想,接受通识教育的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专业技能,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钱学森曾说:“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小时候,我父亲让我学理科,又送我学绘画和音乐。艺术修养能开拓科学创新思维……”④在发达国家,很多理工科大学开设艺术选修课,众多科学家、工程师到艺术学院学习,他们并不是想成为艺术家,而是相信学习艺术对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十分有益的,因为艺术是培养和训练想象力、创造力最有效的课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应该积极接受美术教育。无论管理者还是学生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只有这样,职业的发展才能与创造力相结合,而只有创新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加完善与成熟。

2.优化美术教育课程,改善教学环境

从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其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如经典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按照时间顺序讲解美术史的基本知识等内容。这样的美术教学方法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是无差别的,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提倡课程类型多样化,在保证学生基本学习的基础上也可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提供更多学习内容的选择。由于初中、高中美术教育的缺失,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非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教育比较陌生,一开始便开设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这就要求课程更加多元、灵活。美术馆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与武汉美术馆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学生可以直接去高水平的美术馆参观,教师可现场教学。从几次进馆的学习经历看,学生在美术馆感受到强烈的艺术魅力,艺术兴趣得到了激发,回到学校后学习更加用心。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也应结合各个专业特征设计课程,让学生进一步融入美术教育的学习氛围,这样有利于专业的发展。

3.将地方特色融入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地方艺术特色纳入美术教育课程,对于湖北的高职院校来说有很大的优势。湖北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美术文化源远流长。当地有大量承载楚艺术特征的精美文物,如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荆州博物馆收藏的虎座鸟架鼓等。挖掘民族、民间艺术的潜力,开发一批形式独特的美术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不仅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内核,而且有利于提高美术教育质量。艺术教育体系构建较早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发本校的美术精品课程。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可以结合楚文化的艺术精神,开发适合学前儿童的美术课程。不同地域的美术教师也应该结合本地的艺术特色和专业特点,开发出具有专业特征的地方美术课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又能满足与学科共同发展的需求。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②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0.

③.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37.

④贺秋桦.艺术对科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美术教育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提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①,说明了通识教育在我国任重道远。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专家认为通识教育应努力培养“全人”,这样的人应当具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辨别能力”②。实际上,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偏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通识教育,一些高职院校甚至认为只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即可,将美术教育看作课余教学活动,未能意识到其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存在“有课程无教育”的问题。2.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条件有限由于高职院校发展时间较短,教学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显得比较欠缺。正因为如此,一些高职院校比较注重专业教师,而美术教育方面的师资比较欠缺。在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教师的素质也存在问题。据笔者观察,一些专业并没有开设通识美术课程,而是将通识美术课程纳入选修课,承担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不具备美术教育专业背景。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将大部分教学设备投入专业技能教育,也使美术教学的开展受到影响。3.学生对美术教育的理解程度不够高职院校注重技能教学,部分学生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学好一门技术,这种观念导致这些学生不重视美术课程,认为学习美术对专业成长没有意义。高职院校的理工科专业比重较大,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美术课程。再加上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都只开设理论课程,较少安排具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学生在缺乏美术基础的情况下更难以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美术理论的学习也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这些美术知识,也就难以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教育策略

篇11

[关键词]美术教育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148-02

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大学生个体结合自身情况及所处的环境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采取一定的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对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掘自身潜能,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准备,形成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最终达到为就业和成就事业奠定坚实基础的目的。

一、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一)自我认知模糊

制定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就是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地观察与评价,只有客观地认识自我,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科学合理、长远地规划。自我认知主要包括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态度、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方面做出恰当地认知,实事求是地评价,并能够将这些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是多数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对自我认知较为模糊,了解不足,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从事什么工作,这些直接影响到其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专业认知模糊

造成一部分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模糊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很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非师范性”对学生造成误导是其中之一。另外还因为某些美术教育类大学生当初选择美术教育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专业课成绩达不到设计专业的分数,觉得读设计类专业无望,无奈地选择了美术教育专业。在进入大学之后,这些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做一名美术教师,对于当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需要哪些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的发展前景等情况漠不关心,导致他们对专业认知较为模糊。而同时专业认知的模糊也造成其学业规划的不科学和盲目性。

(三)对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视

虽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帮助,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并不重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认识不到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这样的辅导纯粹是浪费时间;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不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到毕业的时候再去规划也不晚;还有一些学生即使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也只是应付学校和老师,并没有付诸行动。

(四)职业准备的不足

由于许多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的盲目,无法建构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加之缺少实践经验,影响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最终导致毕业生工作以后很难胜任教师工作的岗位。

(五)职业目标定位的不科学

据调查了解,不少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对教师职业和社会现实了解不够,因此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一定的理想化倾向,职业目标定位缺乏科学性。例如:有些学生认为毕业后到大城市、工资高福利好的地方从教,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愿去不发达地区或者小城镇发展;有些师范生一心想当画家或者设计师;还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择业心态,更多地关注一些外在的因素,导致这些学生不能科学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加强美术教育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在高等教育当中,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不同的特点。这提示我们,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明确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确定具体的目标计划并坚持实施。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虽然许多高校都成立有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资源还比较匮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辅导员或者教育学类教师承担。其中很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或进修,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能力较弱,往往照本宣科,对学生在规划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提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专业化指导队伍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要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需要每个高校投入资金和精力建设一支队伍稳定性强、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突出的师资队伍。

(二)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依靠校内的资源是不够的,应该把学校、教师、家长、实训基地以及校友等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成才服务的良好平台。如邀请校外成功人士或本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来现身说法,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在校学生;还可以利用到中小学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来检测并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指导

每个学生的兴趣、思维方式、能力、家庭背景不同,因此他们的职业意识、职业期望、职业追求也各不相同,而且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个性又比较突出,因此对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了普及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具体到个体还需要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选择和人生定位。在实践当中笔者发现诸如职业生涯规划问卷、个人访谈,特别是深度访谈等手段都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和实施引导的较好手段。另外还可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管理档案,将个人阶段性成果、心得体会等纳入其中,并定期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交流。

(四)实现全程性与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现在很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仍然按照以往就业指导课程的模式和体系来进行,只在毕业前开设该课程,还有些高校职业规划课程就只在前几个学期开设,临近毕业时就没有再开设这门课程了。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会流于形式,而无法真正起到作用。

高校对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应从学生入校时就开始抓起,并且要在不同学期按照不同的重点、系统化地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以三年制大专为例,大一时期,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这一时期正是他们的适应阶段,应该对他们进行专业引导教育,重点介绍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前景、行业现状、社会需求情况、就业方向及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大二时期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准备阶段,该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对教师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有一定的职业认识;大三时期是学生就业的关键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毕业前的就业实战指导,包括应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自主创业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活动

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且爱动不爱静,如果只是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限于课堂上讲理论,是无法调动他们的热情的。因此,要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力度,需要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活动,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内容、方式、意义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当中,通过举办论坛、辩论赛、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2.结合学校自身物质设施开展拓展训练,将拓展训练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活动中;3.利用与中小学教师座谈或专家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教师的生存现状,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总之,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对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规划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赵敏.关于师范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2] 黄姗.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3] 兰亚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10,(9).

篇12

【关键词】问题 对策 美术

当前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正在日益深入,在新课改的形式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都渐渐被摆在重要的位置。因此,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能够陶冶情操,丰富人类精神的艺术课程也随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单纯的技能训练式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育形式,传统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正在不断的突显出来。对于从前只重视技能的教育人们已经开始反思,认为应该将艺术的精神与技能充分的结合起来。

一. 中职美术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我国一贯的教育模式来看,另外再加上思维习惯和高考制度的影响,应试教育始终都是一路向前,惯性发展。虽然许多教育工作都在大力倡导教育改革,但是应试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可动摇的。在传统教育阴影的笼罩之下,美术教育仍然只能以附属品的形式出现。因此,美术教育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 社会方面问题。尽管社会上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且还提供了十分具有诱惑力的职位,从而致使许多家长纷纷让孩子报考艺术院校并且社会也提高了对艺术设计的关注,但是这种类型的发展只能称之为膨胀,过快的膨胀势必会导致人们对美术行业的过高期望。另外,容易引起企业对专业技能需求被打上传统美术的烙印,在还未能对职业特色进行整合的情况下就随着企业的需求而膨胀,势必会导致工作人员的操作与所学内容严重脱节。

2. 院校方面问题。由于许多院校尚未对美术教育引起充分重视,所以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学理论等方面的准备都不是十分充足。总是将课程惯性的设计为素描、水粉或电脑,这样的设计不仅使课程重复呆板,没有创意,还会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形成不对称的状态。另外,学校对市场的相关调研也不够全面,对许多工序流程或行业标准竟会完全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总是用美术基础课程来对课时量进行补充。美术基础教育固然是建立专业美术技能的关键,但是长此以往并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与精力,同时还会造成"学设计的不懂市场营销、设计制作;学习电脑制作不懂版式、设计色彩,只会一些基础绘画,而不知道美术设计到底是什么,更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这种不良状况出现。

3. 教师方面问题。许多中职院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开设美术设计专业,但是专业本身设置并不完善,所以在师资方面尚不充足。绝大多数的教师并未受过专业体统的美术设计培训。其中仅有少数的教师有着设计工作方面的实际经验,很多设计教师或许有着较为深厚的美术功底但在设计工作实践上仍然缺乏经验。

4. 学生自身方面问题。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导致许多中职的学生太过急功近利,盲目的进行考试,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并没有明确方向。有许多学生在美术专业进行了将近两年的学习对自己所学专业出技能方面以外的相关知识一无所知的事情常有。在巨大学习压力的迫使下,学生们都一心钻研于绘画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绘画能力,从而达到升学的目的。于是忽视了美术设计的本身。所以美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多进行设计课程的实践操作以及企业应用实例练习,从而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 改善中职美术教育的有效对策

1. 充分把握学生的各项特点。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要首先具体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教学。在人类文化以及艺术中,美术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作为艺术不能将之单纯地视为谋生的工具,美术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积淀,还是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所以职校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美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努力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美术教育思想,教导学生在学习美术都时候就是在学习艺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的教学目的。

2. 充分体现职校的特色。因为是职业院校,于是便决定了教学的形式以及要求等要不同于普通中学。职校所进行的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尽量做到专业技能和美术功底能力培养并重。中职里的美术教育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转变,其转变要结合不同美术专业的具体特点来灵活变换,不同专业其侧重点自然也不同。比如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将教育重点摆在基础性的色彩上,以及色彩的变化、调和、对比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服装色彩分辩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美术教师自身要有敢于突破常规的精神,在进行教学时候积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灵活地将美术课堂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给予更为广阔的平台。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成立美术兴趣小组,让学生们依据自身喜好来建组,然后分别组建国画小组、设计小组、素描小组、色彩小组、书法小组等。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课堂上体验到兴趣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兴趣转换成为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美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中等美术职业学校由于多种原因越来越重视高考应试教育而忽视面向市场的美术职业教育。要想全面的提高中职美术教育,就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来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对策,这样一来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最终使中职美术教育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王蔚华,对美术技能教育的再认识[J]

篇13

关键词:高职高专;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39-02

我国高等高专师范美术教育主要为了培养“一专多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合格美术教师。然而,许多高职高专培养的师范美术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理论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技术技能即动手能力上又没有太大的优势,也很难成为专业艺术家和专门的工艺设计人才,处在“似是而非”的尴尬状况。以致高职高专师范类的学生论专业水平,比不上专业及本科院校的学生,论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也难以达到基础教育的培养,高师美术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这样的局面,本文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高职高专师范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我定位模糊、职业导向不明确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美术教育同学的自我价值和就业方向的定位不明确,大多数同学仍处于盲目状态,甚至有少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在今后的职业调查中,只有少数同学表示非常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更有个别同学表示今后不再从事与美术有关的任何职业。在学校本身来说,学校往往鼓励、指导学生参加画展或书画、设计比赛,而几乎没有学校进行专门的学生教育教学比赛,如美术教案撰写、现场授课赛等。因此,客观上造成高职高专美术学生从踏入学校校门,学生的思维定式就是画好画,作一名知名的画家或者艺术家、设计师,而不是一名教师。很多人认为当美术教师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地位。这些直接影响到其职业意识的确立与追求,以及自身定位的不明确。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众多的高职院校中,设置美术教育、培养师范类学生的院校并不多,很多培养目标级培养方向也不明确、没有正式的明文规定,因此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多年来基本上沿袭了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结构与教育模式,造成了美术课程计划中出现显而易见的缺陷。

1、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我国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院校一样,受前苏联教育教学体系的影响很重,学校长期以来注重美术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中的教育专业课的比例不到10%的份额。师范类的美术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是由公共课、美术专业课、教育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对公共课和教育专业课不感兴趣,也不专心,而专业理论课零零散散不成系统,专业技法忽视审美意识培养,常常停留于僵化琐碎的课堂练习,费时很多,实际效果不好。

2、课程所涉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在课程设置中,公共必修课程设置涉及面太窄,现在的大学教育,还停留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意识形态较重,缺乏社会学、文学、文化史论、人类学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科目,缺乏文化感和人文色彩;还有教育专业课程历年来都是由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育法等组成,而这些课程与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联系不紧密,内容陈旧、空洞,不能很好地紧跟现代形势;在上课过程中,很多教师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教学手法、模式单一,任课教师大都是凭借个人的理解和经验来授课,课程内容狭隘、随意,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提高高职高专师范美术教育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针对上述我国高职高专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提高教师文化水平,加强教师职业意识教育

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主要培训的是小学美术教师,因此,这专业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在这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职业修养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俗话说:“有其师必有其徒”,要想培养出未来教育行业具有精湛专业水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作为培养他们成为教师的教师,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别人。

(二)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和酝酿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具有美术教育专业能力,能适应社会美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专业技能,更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较高的人文素质,能够对学生有关爱之心;另一方面,人文素质对美术教育者来说,也有利于创作灵感的激发。

(三)重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各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综合作用。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美术理论知识等等,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在将来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岗位上用于实践,全面培养美术师范生的德、识、才、学,使之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熟悉其教学内容与程序,学会独立从事教育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规范。高职高专院校中,动手实践能力应该是优势,在这一问题上,学校应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学校资源学生进行上课实践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高专美术教育学生在强调专业技能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让学生不定期地参观和接触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请一些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作专题报告,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特点和现状,联系实际,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这种互动关系,可以弥补学生教学能力的不足,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注重自己的职业修养,也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另外,要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活动的作用,利用博物馆、各种展览及社会文化教育资源,使学生的职业训练和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能够随时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增长他们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

三、总结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也是应这一背景产生的,在这一大环境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技能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而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突出、人文修养高”的小学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2004年.

篇14

关键词:职业教育 美育 美术教育 实用性 创造性

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安排上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资格。它既是职业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通过潜移默化强有力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在职业教育中,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可视的美育的载体,这就决定着在职业教育中美术教育也应该符合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向。

美育能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在职业中学的教育中,美术教育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完善丽人分各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而且,美术教育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职业高中的美术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写写画画,而是要站在职业教育的高度,充分利用美术教材,注重培养、开发适应社会实践,既有一定审美能力,又有创造性技能的新型综合人才,即美术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和职业教育相互渗透。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校的特点,学生美感的素质精心组织,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论,审美情趣,动手实践,情感发挥,空间想象等方面多作出努力、使学说能够运用正确的审美观,实践能力去透用未来社会的发展。在教学中要运用创新发展,独特实效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树立自信,超越自我,以下是我对职业高中美术教育的几点理解:

一、根据职业教育宗旨确定美术教育的实用性切入点

职业高中的美术课与普通高中的美术课有很大的不同。职业高中的美术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技术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工艺制作和设计创意方面的能力。要一专多能,同时在教学的内容和深度上不能作过高的要求。例如艺术类专业美术课教学中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传授面可以相对的大一些。可以开设基础性的素描,色彩图画,美术字,平面设计,儿童画以及想象画,命题画,手工制作,作平欣赏等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适用于对口开学高考,其实,工艺美术美术教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一贯最为密切――二者都注重实用性。计算机专业可以开设书课,色彩,素描,美术欣赏,卡通画,有利于其专业作图方面的发展;机电,针对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则侧重于素描,几何形体训练,透视深理知识的讲解等方面,财会专业重点是书法课,练习楷书、行书、毛笔、硬笔兼顾、综合班、电子等专业则以美术欣赏为主,辅以美术物质性的知识。技能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根据生源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现状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现在的职高学生在进入学校的时候,文化素质,审美修养都普遍很低。主要因为职高学生的性质情况不外下列两种情况,绝大部分的学生成绩达不到普高分数线,而家长和学生又都不想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因此,并不心甘情愿的选择了职高作为阶梯,“曲线救国”(他们当中有的是自行选择,有的是父母的选择)。其余部分的学生出于个人兴趣爱好,为了学一门终身从事的职业技术,主动选择了职业高中,为了出去找一份好工作,或由学校安排介绍工作。职高学生由于文化成绩不好,学习态度又不够刻苦,美术教育对生源质量选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由此而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一方面学校对升学率有着硬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学生和家长对考大学所抱有的期望。而学生文化成绩的偏低、专业知识的几近于零,使得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受教层面。作为有责任感的一线教师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思考、去探索、以求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让考上和没考上的学生尽可能都成为人才。

职高美术教育,一方面要为社会培养初级的专门化的美术技工,另一方面又要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后备人才。它还要深入到美术的普遍原理、规律、法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体系的初步教育。职高美术教育无疑具有职业教育与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的双重任务,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的不同进行适量的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体现美术的人文性,要让学生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谋生技巧和休闲的乐趣,也是人类文化从古到今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深处意义。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职高的每一个专业都可以开设美术课,可以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开始,到美术欣赏课,书法课。实践技能等方面,有所侧重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美术家、书法家。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的熏陶,教化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美、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三、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

教学语言上要尽量的通俗易懂。学生文化素质不高,而且缺乏一定的耐性和钻研精神。相对于枯燥的概念提示和术语的重复,可能更能接受贴近他们理解层的、明确而鲜活的教学语言。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从需要了解的概念的展开,并从中支出其确指的是什么。

美术教学尽量排除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旧观念、要概括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努力激发学生学生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要解决教学内容和手段学单一、或者,只讲不画,只画不讲的坏习惯,更不能采取“放羊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这样将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的减弱学习时无精打采,出现问题得不到解决,课堂教学受于变成了自学,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首先要抓住学生兴趣激发,教师要根据职高特定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创设特定的艺术教学气氛文围,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和热情,从而把握美术的基本因素一形体比列,结构,明暗,色彩,透视等等,培养学生的形象维和造型能力,其次要注意实用,对于艺术专业要注意绘画的基本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要注意形体,透视,比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财会专业这重于淑华学习,再次要多用鼓励的手段进行教学,在美术教学后洞中,对学生的会绘画行为和作品尽可能多的肯定的态度,使其相对应的信心,技法学美术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