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6 10:04: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神经康复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护理方法
不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除了要接受常规治疗以外,还必须对其进行基础护理,然而治疗组和对照组不同之处在于,还接受了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心理康复。在临床中,脑卒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地缺损,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因此,病人极易因为自己行动能力不足而遭受打击,从而以消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疾病,非常不利于康复护理。作为医护人员应当基于对患者思想动态和性格特征的了解,加强对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患者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鼓励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从而使患者从主观上自愿接受治疗。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根据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尽自己的力量满足患者所需。
1.2疗效评定的标准
关于疾病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神经功能的缺损,且缺损评分与之前相比之下,减少91%~100%,则被认为无致残;②显著进步:评价减少46%~90%,病残为1~3度;③进步: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评分减少在不超过18%。除了前三项视为有效以外,其他均为无效。此外,通过对这两组进行治疗,采用CSS或者ADL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从而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数据应用t检验。
2结果
治疗时间为5个月,由表1可知,治疗组50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经过治疗产生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74%;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有48%,5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加重。两组患者在治疗前,CSS和ADL数值没有较大差异,然而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两项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临床疗效
神经疾病重症患者除了脑血管病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可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的合并症,因此,急性期脑血管病除了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外,病情观察和认真护理,在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急性期、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和防治合并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到2012年11月治疗的6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8例,女26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2.8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
2康复护理
2.1常规护理①保持安静。尽量避免搬动患者。必须安静卧床,去除假牙,将病人头部垫高150-300m.m,尽量避免搬动,减少探视,不许在病人床边谈论家事或哭泣。必要时加用床挡保护或专人守护,防止病人坠床发生意外。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认真填写特护记录。如果出现脉搏减慢和血压增高的情况提示有颅内压增高的可能,应随时向值班医生报告。③意识状态的观察。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每15-30分钟检查一次,呼唤名字可以睁眼并正确回答问题者判断为思睡;给予疼痛刺激方可睁眼,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者判断为嗜睡;对言语信号无任何反应,疼痛刺激肢体有逃避动作,但无自主的睁眼动作,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可判断为浅昏迷;如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无自主的吞咽和咳嗽动作,疼痛刺激肢体无任何反应,可判断为中度以上昏迷。④瞳孔变化的观察。正常瞳孔在室内日光或灯光照明下直径2.5-3mm,60岁以上的老年人瞳孔直径可相对缩小0.5-1mm,在深睡的正常入,瞳孔直径较小,对光反射迟钝。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随时观察瞳孔的变化。患者双侧瞳孔直径小于0.5-1.5mm,除外巴比妥或其他安眠药中毒的情况,提示脑干或小脑病变;—侧瞳孔散大,提示同侧发生了颞叶沟回疝;双侧瞳孔散大,提示发生了小脑扁桃体疝[2]。
2.2眼球运动的变化患者双侧眼球向侧注视,应同时检查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双眼向偏瘫肢体的对侧注视,表明该侧大脑半球发生了大面积梗死或出血;如果双眼向偏瘫肢体侧注视,表明对侧的脑干梗塞或出血;如果双眼不同轴,—侧眼球偏向外方,提示有脑干或丘脑受损的病灶。
2.3呼吸节律的变化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出现各种异常的呼吸节律,在呼吸节律明显加快的基础上,根据脑组织受累部位的不同出现以下的异常节律:①潮式呼吸:表现为周期性的呼吸增强、减弱和暂停,提示为脑广泛病变。②过度呼吸:表现为持续性的呼吸加深和加快,提示为中脑被盖部损害。③长吸气式呼吸:呼吸深大,节律减慢,充分吸气后出现呼吸暂停,为桥脑上端损害。④丛集式呼吸:呼吸节律减慢,每4-5次呼吸后出现暂停,为桥脑下端损害。⑤共济失调式呼吸:呼吸节律及深度呈无规律性改变,其间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暂停,为延髓损害。
2.4心电监护对于发生了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随时报告病情变化,并做好电击除颤的准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对于发生了呼吸节律改变,或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进行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根据病情变化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或加压面罩给氧。对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时做好气管内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的准备。
2.5患肢的护理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将患肢平放,手关节稍背屈,肘关节稍曲,上肢稍高于肩部水平,避免关节下内收,下肢用夹板将足底垫起,使踝关节成90o角,避免足垂,膝关节下垫一小枕,使腿散屈并支托外侧;避免下肢外旋,应注意避免尺神经、腓总神经等经过的骨性组织部位受压。脑血管病急性期过后,大量的工作是康复,康复是贯穿整个疾病过程的措施。肢体运动恢复的快慢,有否出现挛缩畸形,均与早期功能锻炼有关。一般于病后1周左右,肌张力开始增高出现屈曲痉挛,此时如病情稳定,即应及时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自主运动[3]。
3结果
康复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等显著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
4讨论
定时观察和记录神经内科患者原有症状如头痛、眩晕、呕吐、呕血、尿便失禁、肢体抽搐、运动障碍、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的变化情况。对于呕血和癫痫发作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止血和抗惊厥治疗。观察患者原有体征的变化情况,如偏瘫肢体是否出现瘫痪加重、原有意识障碍水平是否加深。出现脑疝征兆者,除给予静脉快速注射脱水剂外,应随时做好血型检查、交叉配血试验和头部备皮,准备进行血肿或病灶清除术。本组资料显示康复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等显著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
参考文献
[1]吴新霞,李海青.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7):1561-1562.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后,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2例,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脑CT确诊为脑卒中,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1.2±4.5)岁,患者病程1-9年,平均病程(7.1±1.2)年;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0.5±2.9)岁,患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7.3±0.8)年,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均需要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基础护理方法来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照组40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依据患者的病症制定相应的病症处理方法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观察组40例患者在给予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进行护理[1]。由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导致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交流,患者也会因此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形成积极的心态。在患者进行脑卒中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尤其是患者的口腔护理和清洁护理,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定期的护理与清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由于脑卒中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运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配合以多种理疗方法进行肢体按摩,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2]。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3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接受上述护理之后,残疾程度为0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已经大幅度降低;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的残疾程度为1-3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到50%-90%;进步:治疗后,患者的残疾程度为4-5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到45%-50%;无效: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病状没有任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到20%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三个月后的护理治疗后发现:观察组42例患者中,痊愈17例(40.4%),效果显著15例(37.5%),进步7例(16.6%),无效1例(2.3%),恶化0例,有效率为97.6%;对照组42例患者中,痊愈10例(23.8%),效果显著12例(28.5%),进步13例(30.9%),无效5例(11.9%),恶化2例(4.7%),有效率为83.3%,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卒中已经成为当前神经内科临床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在临床当中具有突变性以及多变性的特点[3]。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神经内科临床当中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但在治疗结束后,往往伴随着一些术后后遗症,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康复护理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被广泛的应用到当前脑卒中术后后遗症的护理当中,康复护理能够科学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大大地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为患者恢复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治疗方案,实现减轻患者疼痛和加快恢复程度的最终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42例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后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因此,进行脑卒中临床护理时,应在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进行护理。综上所述,在脑卒中的临床护理当中,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残疾率,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脑卒中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2(9):1834-1835.
[2]陈佳丽.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32):116-117.
[3]白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39-240.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内科护理; 康复护理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Cerebral Apoplexy/WAN Bao-zhen,LIU Yan-wei,XU Xue-m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1):060-06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stroke 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86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are,limb movement function score,independent living ability score,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67%,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5.35%,the control group were 76.74%,72.09%,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Stroke; Neurology nurs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Hexian Memorial Hospital in Panyu Distr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1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1.017
X卒中属于脑血管的多发病,高发人群为中老年,其具有发病急、病程延长、病情多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威胁[1-2]。因此,给予脑卒中患者全面而有效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4]。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而在医疗水平相对发达的今天,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也得到了较好地控制[5-6]。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即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生活质量也无法得到提高[7]。所以,在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痊愈有着关键的作用[8]。神经内科护理是对脑卒中患者常用的护理方式,但从以往的研究中可知,神经内科护理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并不理想,而康复护理的加入,能使患者得到更贴心、更全面的护理,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更显著地提高[9]。本研究中,给予43例实施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加入康复护理,在护理总有效率、患肢运动功能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参与此次研究的86例患者,均经过本院的CT检查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也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以上患者均为初发患者;均表现为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此次的研究。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54.58±3.69)岁;病程为1~5年,平均(3.21±1.02)年;其中,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2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5~75岁,平均(54.48±3.59)岁;病程为1~5年,平均(3.11±1.12)年;其中,左侧偏瘫23例,右侧偏瘫2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偏瘫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健康宣教;(2)日常护理;(3)体征监测;(4)用药护理;(5)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因脑卒中在临床上属于高危疾病,治疗过程较为缓慢,因此医护人员需在患者入院时就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详细告知其疾病的具体情况,增加患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建立好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为其答疑解惑,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惊慌等不良情绪[10]。(2)并发症护理,脑卒中病程延长,治疗较为缓慢,容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该针对每一位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首先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防止出现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等情况,每日记录患者的尿量及颜色,导尿管是否畅通,每日对患者的局部进行按摩护理,告知患者家属要按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防止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1]。(3)肢体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中,肢体运动的康复护理是最为重要的,在给予患者患肢进行按摩(每天按摩患肢3次,30 min/次),待患者可下床进行小范围的活动时,对肢体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如坐、站、伸、曲等姿势动作,再通过电生理刺激等物理疗法来提高患者的肢体感官功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应用Fugl-Meyer来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越协调)[12]、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用Barthel指数来对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自主生活的能力越强)[13]、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6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于患者出院前1 d进行填写)。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疗效判断标准 经过护理,病残评定等级为0级,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至91%以上为显效;病残评定等级为1~3级呈进步状态,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至18%~45%以内为有效;病残评定等级在4级以上,神经功能评分的降低幅度低于18%为无效[10-11]。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前后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
2.3 两组护理前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为7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凡事讲究效率的今天,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脑卒中患者也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脑卒中患者不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还需要其家属的长期陪伴,因此脑卒中对患者及其家庭均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14-15]。使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肢体康复训练,使患者的病程得到缩短,痛苦程度也能得到有效减轻,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恢复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并使其再次融入社会[16-17]。在本研究中,使用了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而仅使用了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患者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总有效率,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减少了肢体瘫痪等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治疗依从性也得以提高,对疾病的痊愈有着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孙利华.两种铺床法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4-65.
[2]刘桂玲.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91-92.
[3]薛立景,杨淑霞,杨洁,等.康复护理在肘管综合症病人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2(10):92-93.
[4]闰青,雄鹰,耿燕,等.三级康复体系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1,12(5):24-26.
[5]王延琳.奥巴哈系统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影响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2):140-141.
[6]袁越,季红,赵军燕,等.运用现代环境护理理论管理病房环境的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73-675.
[7]刘亚琼.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148-149.
[8]蓝小燕.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住院时间及康复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9):1324-1325.
[9]朱玫.急性脑梗死动脉血管内再通治疗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5):724-725.
[10]邓志英,闫涛.血栓通辅助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1):26-27.
[11]罗玮,刘玲.加味涤痰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2):149-154.
[12]杨保华,韦永胜.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1):1526-1527.
[13]赵毅,贾小谊,宁金民,等.血栓通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26(7):17-19.
[14]张志兰,侯宝国,孙金华,等.益肾化痰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7,38(1):10-11.
[15]孙晓峰,刘兢,李雪青.“四冲穴”阴中隐阳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36例[J].陕西中医,2015,36(7):917-918.
[16]林润,陈锦秀,冯木兰,等.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汉化及信效度测评[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49-351.
[17]胡雪艳,张通,刘丽旭,等.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影响及其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表现[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8):587-591.
[18]闫金辉,吴晓华,杨桂染,等.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其机制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5,35(7):501-50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康复的护理方法,其中女性患者47例,男性患者53例,患者的年龄在42岁至78岁之间,患者的病程在1年到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的差异,有可比性。
1.2护理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将疾病治疗方案及相关的知识介绍给患者,减少患者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与积极性提高,保持病房的环境整洁与通风良好,保持患者导尿管与呼吸道的通畅,对患者生命的体征变化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勤翻身,以免发生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康复教育、心理康复的护理、功能训练、相关的刺激等。功能的训练包括生活的自理能力训练、行走的训练、床上训练、站立的训练、坐位的训练、卧床的训练。心理康复的护理是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消除患者害怕、内心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因素,多对患者给予支持与鼓励,使患者可积极地面对治疗。相关的刺激包括对患者的触觉刺激、痛觉刺激等,也可借助针灸的治疗。康复教育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康复的具体操作、意义、目的等,促使患者积极地接受治疗。按摩可以使患者肌肉与关节的有效活动,改善供血的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疗效的判定。显效: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恶心、肢体麻木、嗜睡、头晕等体征与临床的症状彻底的消除。有效: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恶心、肢体麻木、嗜睡、头晕等体征与临床的症状得到控制与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均无明显的变化,甚至情况加重。
1.4统计学方法。本组的实验数据采用的是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的资料使用(n,%)表示,用卡方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脑卒中在近几年的发病率也慢慢趋向年轻化,给患者日常的学习工作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其临床的主要表现为食欲、偏瘫,由于长期卧床或者行动不便,对患者心理、生理与精神方面都造成了影响,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非常的不利,不利于患者病情改善。脑卒中对患者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不及时地进行治疗,患者很容易死亡或者残疾。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效果并不理想,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深入的医疗改革,临床的护理工作被逐步地给予优化,在临床上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改善。相比之前的临床效果,虽得到了改善,因此,在治疗期间,加强护理的干预作用非常有意义。在临床上给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促进了患者治疗时间的有效缩短,减少了患者因疾病所造成的困扰,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患者幸福指数的提高,在临床上效果显著;并且,康复护理作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3结论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神经内科;临床疗效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主要由于脑血管出现粥样动脉硬化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引起相应功能障碍,患者发病前可能出现头晕、主诉头痛等,且脑卒中疾病致残率较高,患者发病后需接受较长时间治疗。而针对此种情况,护士应积极评估患者疾病治疗进展、判断其身心状态,结合机体表现与患者需求等因素综合制定早期康复护理计划,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疗效[1-2]。本文探讨对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对照组包括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35~69岁,平均为(51.5±4.8)岁,病程2~6年,平均为(4.1±0.5)年,机体左侧偏瘫为32例、右侧偏瘫为18例;干预组包括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38~72岁,平均为(55.8±5.6)岁,病程3~8年,平均为(5.5±1.0)年,左侧偏瘫30例、右侧为20例。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经影像学相关检查结果确诊为脑卒中;本次研究已取得所有患者同意;需排除存在其他乐夭⒎⒅⒌幕颊撸排除存在精神异常表现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康复护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包括及时遵医嘱为患者用药,常规溶栓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表现,重点监测血压,及时使用降压药控制病情,以及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降颅压,做好并发症预防措施,与家属积极沟通,安抚其内心紧张情绪,提供较好治疗环境,做好生活护理,进行皮肤清洁等,与患者积极沟通,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包括:①做好心理护理服务,积极与患者沟通,评估其内心不良情绪表现,根据不同性格患者采用针对性沟通方式,为患者讲解脑卒中疾病病理、疾病进展、康复护理要点、预后等知识,及时解释治疗现状,促进护患关系,建立基础信任,缓解患者内心焦虑状态,提高治疗信心。②护士应及时询问患者需求,并及时满足,脑卒中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后遗症表现,因此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应早期提供康复干预,做好并发症预防措施,日常治疗期间积极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关注呼吸表现,给予吸痰护理。观察各种引流管情况,记录机体出入量,及时协助患者做床上被动肢体活动,建立翻身卡,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发生[4]。③积极按摩患者肢体,采用理疗包括电刺激、穴位按摩等方法促进肢体感觉,日常休息时将患者肢体摆放在功能位置,每日协助患者做肢体锻炼活动,应注意适度原则;首先帮助患者练习床上坐起、逐渐向离床活动过渡。嘱咐家属积极陪伴患者共同进行训练,积极完成训练内容,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告知家庭护理要点,定期电话随访,提供健康宣教措施,嘱咐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坚持肢体运动锻炼。
1.3观察指标 判断患者临床疗效[5],指标包括显效:患者经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有效:上述评分减少程度>40%;一般:减少>20%;无效:评分减少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总结临床疗效,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6%,干预组为98%,干预组治疗效果较好,P
3 讨论
因脑卒中患者多伴随相关神经功能异常表现,因此早期提供康复护理十分必要,脑卒中发病后,由于病情突然发作且较重,大多患者伴随偏瘫、吞咽障碍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患者自理能力受到限制,往往伴随严重心理焦虑表现,且长期治疗对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加强心理与运动能力干预后患者临床疗效较好。
本次研究得出结果为,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脑卒中疾病治疗与护理服务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6%,干预组为98%,干预组治疗效果较好。得出结论称,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相关肢体功能,提高其自我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而王玉红、刘冰之等学者经研究表示[6],对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服务,对照组有效率为78.57%,康复护理组有效率为92.85%,证实本次研究结果,两组结论存在相符之处。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患者早期提供康复护理及肢体锻炼措施,包括做好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病情观察、提供肢体按摩、康复指导,同时做好用药等基础护理,大部分患者治疗配合度较好,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通过加强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患者心理焦虑情绪改善较好。
参考文献:
[1]洪显钗,舒美春,留盈盈,等.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8):950-953.
[2]张翠娣,鲁剑萍,黄芳,等.中医养生理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45-1446.
[3]赵生凤,陈玲莉,周红丽,等.多形式综合训练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4,13(6):592-593.
[4]金晓琼,陈欣琼,林斯,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4):373-375.
在脑卒中康复治疗计划过程中,脑卒中康复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脑卒中患者要想取得全面康复,身体情况、精神面貌等都能正常进行活动,就必须要经过脑卒中康复护理。只有通过专业人员的康复护理和功能促进护理,紧密配合治疗,脑卒中患者才能尽快恢复健康。在临床工作中,神经内科的一些研究人员发现,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错误的认知。找出这些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对提高康复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更有利于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五十名神经内科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查,以便了解他们的工作现状。
二、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研究过程的具体介绍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由相关学科康复医学科的两名教授、三名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两名康复科护士等共同设计完成调查问卷的形式和内容。在前期,我们花费一定的时间先对三十名相关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前期调查,然后对调查问卷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删改和完善。最终确定的调查问卷中,包括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理念、脑卒中康复护理概念、相关的临床护理的概念、进行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最佳时间和方法等。在对每一个问题的设计中,都有了解、不了解、不确定三个级别的评价。最终的调查问卷的设计由参加本次研究的两名康复科护士完成。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放的五十五份调查问卷,有效收回五十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得出结论。
三、 通过调查对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的讨论和正确认识
第一,与临床护理相比,脑卒中康复护理既有相同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护理理念。脑卒中康复护理是遵循患者身体条件的条件下,通过规范的训练,对患者进行的一种“自我护理”,即使患者尽早恢复自理能力,最大限度的使患者参与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护工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减少对患者的提携和帮助,最终逐步实现患者的自我照顾,使其能独立生活。同时,还要在护理过程中,不但要耐心引导患者、鼓励患者和帮助患者,还要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日常必要的康复知识的宣传,使其真正掌握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在即使没有专业护工的时候,也能部分或全部做到生活自理,最终适应新生活或重返社会。
在本次调查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概念缺乏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内容和治疗措施也不能明确的表达,而对于脑卒中康复护理进行到什么程度的判断标准也不尽清晰。最终导致脑卒中护理工作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只相当于临床护理发挥的作用。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对“自我护理”缺乏清晰的认识,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一般停留在帮代护理的基础模式上,通常只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照顾,例如进食、洗漱、更衣、翻身等。这种护理模式陈旧,且患者不能很好的参与到其中,护工人员帮代的越多,患者就越难以提高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
第二,在对于何时进行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的问题上得出结论,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应该早点进行。对于许多患者而言,只要其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继续恶化,最好在四十八小时之后开始脑卒中康复治疗工作。目前医学界对脑卒中康复的最佳时间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本次调查显示,只有少数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的认识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护理人员明显认识不到脑卒中康复护理早期介入的重要性,使脑卒中康复护理不能尽早实现。那么脑卒中康复护理为何不能尽早入呢?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脑卒中是急症,如果是急性期,患者的病情较严重,这时,治疗和护理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其他的并发症,从而不能进行脑卒中康复护理。其次,护理人员在数量上不足,导致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不能早期介入。最后,由于护理人员认识的误区,他们并不明确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的目的。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的早期介入既要改善患者肢体运动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要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预防继发性残疾。脑卒中康复护理早期的介入,是脑卒中现代康复的特征。一些研究报道得出,脑卒中康复护理介入越早,综合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整体的治疗疗效就越好。同时,早期就开始进行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患者,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显著优于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患者。因此,要想脑卒中患者功能的恢复,就要尽早介入脑卒中康复治护理。
第三,要想脑卒中康复护理发挥良好的作用,还需要加强闹注重康复护理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百分之六七十的护理人员对脑卒中疾病的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多,当对偏瘫常见的异常模式、痉挛模式和抗痉挛模式、肢体摆放的护理、肩关节、头部保护等认识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加强护理人员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迫在眉睫。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明确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理念和具体内容,时刻关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最新动态;定期进行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和相关内容的讲座,使护理人员认识和了解头部的摆放、肩关节保护、翻身、转移等康复护理的技术和方法;指派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吸收和学习国外先进的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通过现代媒体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做好宣传,尽可能多的让患者及其家属也了解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做好监督,定期评价护理人员工作的护理质量,一最快的促进患者肢体能力和精神的恢复。
第四,医院要为脑卒中康复护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由于脑卒中疾病大多是突况,只有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才能挽回损失,因此,大多数相关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都认同,早期的康复护理工作最适合在医院进行。由于人们认识的误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护理人员认为脑卒中患者不需要特殊环境,只有少数人认为脑卒中患者需要特殊环境,例如专门的脑卒中康复病房等。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识到,专门的脑卒中康复病房有经过特别培训的医生、护士和诊疗师,他们都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但能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还能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因此,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建议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适合康复护理,就应该将其移至专门的对方,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工作。专门的护理机构有专业医疗器械和设施,便利患者最大限度的进行日常生活的各种作业,这种特殊的环境,更加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术后;家庭康复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96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08-02
随着整体护理的推广,护理的范围也不断扩展,护理已逐渐走向社区,走进家庭。病人不仅需要住院时的护理服务,出院后也需要连续的护理服务,以提高其生存质量[1]。神经外科疾病的特点是病程长,护理工作量大。术后病人由于床位紧张、住院费用昂贵、康复期较长等原因,短期的住院治疗已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很多病人病情稳定出院时仍存在许多现有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如失语、偏瘫、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等。因而对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开展家庭护理,对促进病人康复、实现早日生活自理、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等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12月我区手术后出院时存在着失语、偏瘫、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或带胃管、尿管出院的病人有150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40例。年龄:13-70岁,平均年龄55岁。失语的病人32例,行走困难的病人74例,偏瘫伴有生活不能自理及带有胃管、尿管的病人44例。
1.2 方法:首先通过与业余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联系的方式,在业余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设立在门诊办公室,其职责是提供业务咨询、预约登记、派遣医护人员、质量管理及信息反馈等工作。它仅提供日间服务。其次选派专科护士进行服务,并做到护士相对固定。参加家庭康复护理服务的人员采取自愿报名参加、领导审核批准的原则,工龄要求在4年以上,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技术好、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专科技术熟练并掌握一定康复知识的护士。
2.结果
根据病人的状况随时进行评估修改康复计划。评估应贯穿护理程序整个过程。通过评价使康复护理日益完善,直到病人康复或达到生活自理。经康复处理的偏瘫患者90%能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其中又有30%能恢复一些工作。
3.实施康复护理的措施
3.1 病人和家属心理及环境准备。病人出院后,根据制定的康复计划(包括家庭成员如何沟通、病人的安全问题、环境的设置、由谁照顾病人等,共同探讨出院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讲述及示范所需基础护理技能,使家属掌握,为进一步的家庭护理打下基础。绝大部分的病人因害怕在家庭中失去原有的医疗环境,对自身疾病的担忧及怕增加家庭负担而表现为忧心忡忡,甚至不想出院。护士应向病人耐心解释家庭康复的可行性,给予心理支持,让病人深信在家庭仍然能得到必要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尽快让其掌握必须的护理技能,增强病人及家属的信心。病人出院第一天即进行家庭服务,因地制宜,协助家庭整理房间、指导室内通风,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有偏瘫、行走困难者在床上加床栏,浴室厕所安装扶手等;有认知障碍者专人陪护,并去除环境中危险物,创造一切有利于康复的环境,让病人及家属都有信心完成这个漫长的康复阶段。初期病人对康复程度期望过高,一旦有差距时,便觉得前途无望,甚至厌世轻生。当病人有过激的行为和言语时,要与以容忍,耐心做好心理护理、循循诱导、劝解,消除顾虑,使其树立信心,在稍有进步时予以鼓励、肯定。
3.2 提供康复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
3.2.1 运动功能方面的训练。对偏瘫及行走困难的病人指导肢体功能锻炼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形式进行操作。按照运动处方的要求,选择,决定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开始时不要强求达标,逐步适应,一般3-5天可以适应,因故停止训练,应重新从小运动量开始。同时注意营养护理,防止褥疮、泌尿系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
3.2.1.1 保持活动性的练习:保持正确的肢置及,关节作被动和主动活动,肌肉作等张和等长训练。
3.2.1.2 平衡练习:坐位、立位的平衡训练。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力平衡,逐步加大难度。
3.2.1.3 移动训练:掌握重心移动。从床上移向轮椅、或移动向其他地方的训练。
3.2.1.4 步行训练:先作准备工作。如患脚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练习。扶助步行或在平行杠内步行,再扶杖步行,最后徒手步行。也可上下台阶练习、复杂步行练习。以增加下肢力量及步行的稳定性、协调性。
3.2.1.5 学会使用辅助器:助行器如轮椅的各部功能,注意点,自助器的使用。
3.2.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这是病人实现自我照顾,获得独立生活的主要方法。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在患者能进行床上活动时便开始这方面的训练,如进食、个人卫生等,以后逐步进行穿着、床椅转移、持物、书写、沐浴等有关日常生活的动作训练。如患手功能恢复差,可训练健手操作以期达到生活自理。有尿床、溢粪者可采取饮食调节做排便训练。但要注意与以往排便习惯相符,便前做腹部按摩,便前15分钟喝一杯开水引起胃肠反射,取坐位排便。
3.2.3 交流障碍训练。了解病变程度和范围,使训练具有针对性,反复刺激,强化训练。方法上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其量,并要适合各自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情趣,速度因人而异。为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采取个别训练、集体或家庭训练。书写练习,先练抄写,再默写,最后听写。达到有意义书写和自发书写水平。嘱家属耐心协助,不可操之过急,对病人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及鼓励,切不可责怪病人而打击病人的信心。使病人产生自卑感。
3.2.4 认知障碍训练。训练记忆,要求记住每次的内容。注意力训练可采取猜测游戏,删除作业、时间感训练等方法。思维训练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如指出报刊内容中的消息、排列数字等。
3.2.5 其他。留置尿管者,指导家属进行会阴冲洗、膀胱冲洗。嘱病人多饮水,指导夹管训练以锻炼膀胱功能,尽早拔管。留置胃管者,指导鼻饲的注意事项、如何判断胃管在胃内,指导逐步经口进食训练吞咽功能尽早拔除胃管。
4.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领域日益扩大,家庭将成为护理人员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场所,对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对帮助病人提高生存质量,早日实现生活自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地位,加速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探讨
颈椎病是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临床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老龄化的加快、上班族人群常期低头伏案工作,发患者数逐日上升,数据表明其发病率已达15%[1]。中医护理在颈椎病的诊治中日益得到应用,其能使患者在各个方面有所改善,下面就此方法的实施和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7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联用中医康复护理组)360例中,男180例,女180例,年龄40~68岁,平均54岁,均为神经根型;对照组(常规颈椎病治疗组)360例中,男200例,女160例,年龄44~68岁,平均56岁,均为神经根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颈椎CT、MRI检查后确诊。两组从年龄、性别、疾病分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概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临床症状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临床分型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疼痛为绞痛、钝痛或灼痛,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压头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1.3方法
1.3.1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我院使用丹参酮、甘露醇等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扩张局部血管、抗炎止痛药等
1.3.2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护理疗法,具体如下:
1.3.2.1基础措施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注意颈肩部保暖,保持乐观心态,进行康复指导,嘱患者改善长期低头工作条件。注意睡眠睡姿,枕头的高度以头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或略低,以10~15 cm为宜,采取仰卧位,勿长时间弯腰、屈背、低头操作.
1.3.2.2中医辨证护理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证属风寒湿型,兼有项韧带劳损及钙化,见舌淡苔白,脉浮,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蠲痹止痛为主,有条件患者进行中药熏蒸治疗,使用羌独活、伸筋草、透骨草、红花、赤芍、桑枝等为主药,40min/次。同时进行辩证施护,风湿痹阻型予以颈部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饮食上以祛风胜湿通络之品为主,忌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鼓励患者多饮水,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之品。少饮酒,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
1.3.2.3辅助中医治疗进行电频针刺,使用经穴治疗仪以天柱、列缺、风池、曲池、内外关、合谷、为主穴,神经根型配肩、手三里、八邪并配合艾灸,结束后进行推拿配合对患者进行推拿放松
1.3.2.4生活干预令患者进行自我康复和养生训练,增加机体的氧摄取量,提高患者的颈部肌力并提高机体的疼痛阈值,可在工作和休息之余嘱患者进行体操训练,如双手叉腰,头部向前屈,后仰,左右侧屈。
1.4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8w进行治疗效果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辅助检查无阳性体征。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仍对工作学习有影响。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体征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
2结果
见表1。
注:P
3讨论
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而有报道指出当前的发病年龄已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特别是长期处于"低头型"工作的人群以及肌体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更易发病。中医护理是一种特色护理,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本组患者我们联用中医康复护理方案,配合完善的护理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临床治疗[2]。
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麻木、疼痛,病因病机为受风寒湿邪侵袭,以致气血瘀阻,经脉不通,而发疼痛,或经脉痹阻。临床治疗方法有很多,常见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效果并不理想,实践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当前中医护理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医护理利用健康教育处方模式[3]。
综上,中医康复护理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效途径,能积极改善病情和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育风;王翔;吴双;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18(06):178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康复; 护理
周围性面瘫一般是指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病变在面神经核或核以下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为同侧上、下部面肌瘫痪,即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吃饭时食物存于颊部与牙龈之间,包括贝耳麻痹性面瘫,外伤性面瘫,病毒感染性面瘫[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男性略多。通常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2]。面瘫以颜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为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神经面瘫。多发于春夏天气多变季节。周围性面瘫的早期治疗和康复护理极为重要。我科对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并分别予以普通护理和康复护理观察比较其效果,现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8年10月间,我科室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12~61岁;病程1~7d;左侧面瘫18例,右侧面瘫28例;其中贝耳麻痹患者12例,外伤性面瘫患者20例,病毒感染性面瘫患者1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分组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按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治疗,检查及恢复情况。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良的心理特征,耐心解释、安慰、关心、同情,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并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提高康复的疗效,让病人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针对年龄较小的患者,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消除病人怀疑恐惧的心理,使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要使患者相信容貌在治疗后可得到改善以至痊愈。同时指导患者锻炼面部肌群运动功能。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导致面神经缺血加重,要耐心向患者讲明吸烟对疾病康复的影响,要求患者戒烟。针对不同患者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关心、体贴患者,耐心细致地给病人讲解发病原因、康复治疗的原理及疗效。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精神支持对面瘫疗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病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及个性特征进行心理疏导,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2)局部护理:嘱病人避免冷水洗脸,且外出戴口罩或围巾。指导患者进行面部热敷,用温湿毛巾热敷于面部,每日2~3次,以改善血液循环[3]。并早晚按摩患侧面部,顺健侧肌肉运动的方向及肌肉纹理走向按摩患侧。用力适度、缓慢,按摩至面部有微热感为宜,按摩过程中还可着重按摩睛明、太阳、四白、地仓、颊车、下关等穴位。在穴位处可稍用力,多揉按。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以上穴位的所在位置。(3)眼部护理:患者常因眼睑闭合不全,还应注意眼角膜及结膜的保护,多休息,避免过多使用目力,避免强光直射及烟尘刺激患眼,外出佩戴墨镜。白天以眼药水滴眼3~4次,每次1~2滴,睡前用抗生素眼膏保护角膜,覆盖纱布块[4],防止灰尘及异物进入眼睛,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4)口腔护理:患者又因患侧咀嚼肌瘫痪,唇颊沟积食,易引起口腔炎症。应让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或软食,不食煎炸、坚硬食物。鼓励患者饭后用淡盐水或茶水漱口,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5)主动训练:当患者发病后应协助早期积极进行治疗,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鼓励患者练习患侧的面肌随意运动,如皱眉、闭眼、吹口哨、鼓腮等,每天2~3次[5]。
1.3 效果评价 每日观察并评估其疗效。治愈:两侧鼻唇沟对称,嘴角不歪斜,不漏水,鼓腮有力,无疼痛,舌部味觉恢复;显效:两侧鼻唇沟对称,嘴角大笑时轻度歪斜,不漏水,鼓腮稍有费力,有轻度疼痛,舌部味觉恢复;有效:患侧鼻唇沟变浅,嘴角轻度歪斜,喝水轻微漏水,鼓腮费力,有轻度疼痛,舌部味觉部分恢复;无效:经过治疗与康复护理后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α值取0.05。
2 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康复护理效果比较 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由于面瘫患者大多起病突然,面瘫后影响面容美观,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患者常担心留下后遗症而出现情绪低落忧愁焦虑[6]。尤其青年女性患者照镜时发现容貌变丑,羞于见人,多数患者有情绪变化。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密切观察病情,还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注意患者心理变化,深入患者内心世界,进行心理分析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度过心理障碍阶段。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在面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康复护理措施,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变被动接受治疗为主动配合治疗,积极进行锻炼,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 刘艳霞.面神经麻痹的康复与护理.福建中医药,2007,38(3):57-58.
3 刘秀荣,马占军. 面瘫灵配合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瘫160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5:121.
4 杨吉芬,李孝睿.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172例护理体会.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2):5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45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危重患者,所选患者均经MRI或者CT确诊,满足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且有明确外伤史,罹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四肢创伤、胸腹部损伤、脊柱损伤和全身衰竭、残疾的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其中,对照组女性占7例,男性占13例,年龄范围居于18至77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2.7±6.7)岁,4例脑梗死患者,11例颅脑损伤患者,5例脑出血患者,5例患者行保守治疗,15例患者行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女性占9例,男性占16例,年龄范围居于19至72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3.4±6.2)岁,6例脑梗死患者,13例颅脑损伤患者,6例脑出血患者,7例患者行保守治疗,18例患者行开颅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康复护理
1.2.1.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1昏迷期护理 取健侧卧位、仰卧位等合适,避免患肢受压,定时帮助患者更换,通过家属与患者沟通以及播放音乐等方式进行苏醒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四肢气压力治疗、针灸治疗和高压氧治疗。
1.2.1.2清醒期护理 指导患者行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大关节至小关节缓慢进行,同时行坐位、坐起以及床上移行和立位以及步行训练,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同时鼓励患者从事洗手、洗脸等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以提高其自理能力,此外,还需对患者行智能、语言等训练以及心理护理。
1.2.2亚低温护理
1.2.2.1降温期护理 于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护理,每小时降温速度应保持在1.0至1.5℃之间,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瞳孔、意识以及体温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进行心功能和电解质监测,避免出现寒战、局部冻伤以及再出血现象。
1.2.2.2恒温期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以及心率和体温变化,监测频率为1次/0.5至1.0小时,同时对患者的代谢变化和心肺功能进行监测,确保血氧分压不低于15.96kPa,保证疗程的持续性,不可随意中断。
1.2.2.3复温期护理 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应将降温措施逐步撤离,发病后10至20天内即可行上述操作,确保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出现反跳性高热。
1.2.2.4并发症护理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需要立即告知临床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理,降低心律失常、心率减慢、冻伤、呼吸道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入院时以及康复护理3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价和分析,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死亡率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病情完全得到控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完全能够自理;有效:患者病情获得一定缓解,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自理能力获得改善;无效:患者病情没有发生变化,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6例患者痊愈,占24%,13例患者有效,占52%,6例患者无效,占24%,总有效率为76%,2例患者死亡,占8%,对照组4例患者痊愈,占20%,8例患者有效,占40%,8例患者无效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占40%,总有效率为60%,7例患者死亡,占35%,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死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大部分幸存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对患者行康复护理能够使脊神经后角的感觉传导输入获得增强,刺激大脑皮层代偿重建,改善患者受损脑组织的缺血和缺氧现象,避免发生继发性损伤。亚低温疗法主要通过物理方法使患者的体温获得提高,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能够有效减少脑细胞损害,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死亡率为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死亡率为35%,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行亚低温康复护理效果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有效缓解,改善其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甘晚芳,李桂珍.循证护理在亚低温治疗并发症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91-92.
徐晓霞,徐扬,胡桂芳,等.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ADL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5-7.
魏鲁刚,金亚菊,王长捷,等.老年脑卒中住院康复治疗患者营养状况评价.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2):48-49.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目前,降低脑卒中患者发生残疾和死亡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干预[1]。本次研究特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对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以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脑卒中,意识处于清醒状态。经患者同意,将患者纳入研究病例中。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2~81岁,平均(69.37±5.94)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3~82岁,平均(69.49±6.02)岁。两组就临床资料进行对比,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观察组患者施行康复护理,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
1.3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并使用脑卒中影响量表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估。
康复效果评价[2]: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为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为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为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低于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高幅度超过18%。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主要包括肌力、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移动能力、沟通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情绪状态等8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值为0~100分,总分为800分。分值越高,说明康复效果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17.0软件中录入数据,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行t检验。以P
2结果
2.1康复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注:与对照组相比,*P
2.2脑卒中功能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脑卒中影响量表总分为(486.56±93.58)分,观察组患者的总分为(597.82±92.34)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脑卒中功能评分明显更高(P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就算患者有幸存活下来,也有较大的概率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功能障碍[4]。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
本次研究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康复护理,采取5E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5]:①教育: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病情、以及健康需求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为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脑卒中的发生原因、用药方法、注意事项、饮食控制要点、康复训练方法以及自我护理方法等。在讲解的同时,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发放健康宣教的手册,并为患者进行操作示范。在日常工作环节中,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掌握程度低的患者进行再教育,直至患者熟练掌握为止。②鼓励: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动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内心的需求,聆听患者的倾诉,引用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正面鼓励,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③工作:患者可尝试自己完成一些基本动作,如洗手、洗脸、刷牙、摇动轮椅等,家属应积极鼓励患者参与日常生活工作,使患者对自身价值进行肯定,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④运动: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主要包括正确姿势和的摆放、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平衡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⑤评估: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如患者康复效果不佳,应对康复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施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7-189.
[2]张英艳.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11-12.
[3]王兰英,满都拉.床边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316-4317.
[4]杨志宏,王彦丽,刘海萍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10):1594-1595.
关键词: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护理体会;临床疗效
由于神经内科疾病的特点,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以及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1]。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常规护理方法效果往往不佳[2]。我院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为38~65岁,平均年龄为(45.56±1.3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38~63岁,平均年龄为(45.06±1.3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为38~65岁,平均年龄为(45.98±1.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在临床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地按照相关护理标准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需要按照如下几点进行护理:
1.2.1心理康复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的过程中,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是表现为神经功能的缺损,例如失语以及偏瘫等情况,因此患者会出现较多的消极心理等情况。针对这一方面,护理人员可以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同时针对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时也需要注意耐心的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的情况,帮助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够帮助患者的家属能够积极注定的配合治疗。
1.2.2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 都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会出现有较多的并发症,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患者的致残率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患者的肢体运动相关功能进行康复护理。在实际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药物治疗联合针灸理疗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同时需要注意到保持患者的肢体功能位置以及相关的被动位置,并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关节活动的相关方向以及范围等对患者进行被动的活动,并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处理,帮助患者进行多种日常的训练,同时针对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让患者进行低脂以及低盐的饮食。
1.3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疗效标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任何不适发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有轻微不适发生。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或加重,出现严重不适。同时需要记录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满分为10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表2。
3讨论
内科是一个临床医学的专科,是所有其他的临床医学的基础,因临床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对于患者而言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神经内科而言,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而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CT、MRI、PETCT、ECT以及TCD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3]。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方法对于患者的正常治疗以及患者身体的恢复极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8.52±1.4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1.26)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在临床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康复护理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在临床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岳高杰,黄娟,程瑞莲,等.神经内科年轻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早期康复护理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QIN Dong-mei,GAO Ling,FANG Xu-ping.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Anhui Luan,Luan 23700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treating the acute idiopathic facial palsy.Methods We Perform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n Patients.63 Patients were allocated to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n=32) or the controll group(n=31) randomly.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we assessed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using Portmann Scale.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changes of scores at the 14th day.Results At the 14th day Portmann Scale were evaluted.There was a siginificant difference of Portmann Scale scores between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and the controll group (P
【Key words】 Acute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1]。该病任何年龄均可发,以男性略多,任何季节均可发病。面神经麻痹如不恢复或不完全恢复,可产生瘫痪肌的萎缩,面积痉挛,严重的影响美观,故该病的护理至关重要。因该病导致面容改变,不只是需要常规护理,还需要其他特殊的临床康复护理措施。现将该病的康复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8月~2009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3.2±16.8)岁,面瘫部位:左17例,右15例;对照组31例中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7±17.2)岁,面瘫部位:左17例,右1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面瘫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急性起病,部分患者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周围性面瘫且单侧发病;患者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根据损害部位不同,可合并味觉、听觉、泪腺及唾液分泌障碍;均于发病3 d内就诊。排除标准:周围性面瘫继发其它疾病,如Guillain-Barre综合征、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后颅窝病变、脑血管病变、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引起的症状性周围性面瘫);未能坚持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者。
1.3 治疗方法 常规护理组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内科基础护理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具体方法如下。向患者讲解表情肌训练的重要性,从而能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并采纳运动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表情肌肌力。表情肌肌力Ⅱ级以下时行被动运动或助动运动配合中枢冲动传递训练:如抬眉、皱眉、闭眼、耸鼻、咧嘴、向外上方牵拉口角、示下齿、嚼口香糖、努嘴等,上述动作均与健侧同步,意在强调主观意识的参与,即中枢冲动传递训练,双侧面瘫的患者则由双手被动或助动同步完成上述表情动作。完成的过程必须有主观意识的参与。肌力Ⅲ级以上时做主动运动,同时进行速度、灵敏度、协调性训练。表情肌训练应尽量早期介入,患者掌握方法后监督指导其正确、按时按量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患侧面肌的按摩及热敷,加速面神经炎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吸收,从而有利于瘫痪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按摩时力度要适宜,尤其加强面部穴位按摩,如太阳、下关、攒竹、四白、颊车、迎香、地仓、承浆等。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以免烫伤。训练的强度以适度为原则,避免表情肌疲劳[2,3]。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法计算积分评定;观察时间为病程第1~28天;治疗前询问既往史及伴发疾病;portmann简易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28天各评定1次;疗效评价:按改良portmann 简易评分法计算积分评定,包括皱眉、闭眼、动鼻翼、微笑、吹口哨、鼓腮6项自主运动,与健侧对比评分,每项3分,最后加安静时印象分2分,总分20分。与健侧基本相同记3分,减弱记2分,稍可活动记1分,完全不能活动记0分。为了便于比较,笔者将积分20分者列为痊愈,19~15分为显效,14~10分为好转,9分以下列为无效[4]。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之前的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第14天起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4/31),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
3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常规药物治疗能减轻炎症反应,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按摩、热敷等临床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功能,使患者面部表情肌协调对称,大大缩短了疗程,提高了面瘫的治愈率,减少了后遗症,增强患者自信心,使患者早日重返社会[5]。故临床应重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
组312(6)9(29)13(42)7(23)77
参 考 文 献
[1] 全世明,高志强.贝尔面瘫的临床治疗指南.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30(4):274.
[2] 吴蓉,王淳,冯杰,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功能恢复训练指导.中国临床康复,2003,7(31):43.
[3] 时宗泽.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护理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335.
[4] 郑有良,武悦,郑秋立.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08,5(3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