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神经康复护理范文

神经康复护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04: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神经康复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神经康复护理

篇1

1.1护理方法

不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除了要接受常规治疗以外,还必须对其进行基础护理,然而治疗组和对照组不同之处在于,还接受了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心理康复。在临床中,脑卒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地缺损,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因此,病人极易因为自己行动能力不足而遭受打击,从而以消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疾病,非常不利于康复护理。作为医护人员应当基于对患者思想动态和性格特征的了解,加强对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患者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鼓励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从而使患者从主观上自愿接受治疗。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根据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尽自己的力量满足患者所需。

1.2疗效评定的标准

关于疾病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神经功能的缺损,且缺损评分与之前相比之下,减少91%~100%,则被认为无致残;②显著进步:评价减少46%~90%,病残为1~3度;③进步: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评分减少在不超过18%。除了前三项视为有效以外,其他均为无效。此外,通过对这两组进行治疗,采用CSS或者ADL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从而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数据应用t检验。

2结果

治疗时间为5个月,由表1可知,治疗组50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经过治疗产生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74%;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有48%,5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加重。两组患者在治疗前,CSS和ADL数值没有较大差异,然而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两项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篇2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临床疗效

神经疾病重症患者除了脑血管病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可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的合并症,因此,急性期脑血管病除了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外,病情观察和认真护理,在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急性期、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和防治合并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到2012年11月治疗的6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8例,女26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2.8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

2康复护理

2.1常规护理①保持安静。尽量避免搬动患者。必须安静卧床,去除假牙,将病人头部垫高150-300m.m,尽量避免搬动,减少探视,不许在病人床边谈论家事或哭泣。必要时加用床挡保护或专人守护,防止病人坠床发生意外。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认真填写特护记录。如果出现脉搏减慢和血压增高的情况提示有颅内压增高的可能,应随时向值班医生报告。③意识状态的观察。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每15-30分钟检查一次,呼唤名字可以睁眼并正确回答问题者判断为思睡;给予疼痛刺激方可睁眼,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者判断为嗜睡;对言语信号无任何反应,疼痛刺激肢体有逃避动作,但无自主的睁眼动作,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可判断为浅昏迷;如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无自主的吞咽和咳嗽动作,疼痛刺激肢体无任何反应,可判断为中度以上昏迷。④瞳孔变化的观察。正常瞳孔在室内日光或灯光照明下直径2.5-3mm,60岁以上的老年人瞳孔直径可相对缩小0.5-1mm,在深睡的正常入,瞳孔直径较小,对光反射迟钝。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随时观察瞳孔的变化。患者双侧瞳孔直径小于0.5-1.5mm,除外巴比妥或其他安眠药中毒的情况,提示脑干或小脑病变;—侧瞳孔散大,提示同侧发生了颞叶沟回疝;双侧瞳孔散大,提示发生了小脑扁桃体疝[2]。

2.2眼球运动的变化患者双侧眼球向侧注视,应同时检查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双眼向偏瘫肢体的对侧注视,表明该侧大脑半球发生了大面积梗死或出血;如果双眼向偏瘫肢体侧注视,表明对侧的脑干梗塞或出血;如果双眼不同轴,—侧眼球偏向外方,提示有脑干或丘脑受损的病灶。

2.3呼吸节律的变化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出现各种异常的呼吸节律,在呼吸节律明显加快的基础上,根据脑组织受累部位的不同出现以下的异常节律:①潮式呼吸:表现为周期性的呼吸增强、减弱和暂停,提示为脑广泛病变。②过度呼吸:表现为持续性的呼吸加深和加快,提示为中脑被盖部损害。③长吸气式呼吸:呼吸深大,节律减慢,充分吸气后出现呼吸暂停,为桥脑上端损害。④丛集式呼吸:呼吸节律减慢,每4-5次呼吸后出现暂停,为桥脑下端损害。⑤共济失调式呼吸:呼吸节律及深度呈无规律性改变,其间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暂停,为延髓损害。

2.4心电监护对于发生了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随时报告病情变化,并做好电击除颤的准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对于发生了呼吸节律改变,或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进行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根据病情变化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或加压面罩给氧。对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时做好气管内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的准备。

2.5患肢的护理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将患肢平放,手关节稍背屈,肘关节稍曲,上肢稍高于肩部水平,避免关节下内收,下肢用夹板将足底垫起,使踝关节成90o角,避免足垂,膝关节下垫一小枕,使腿散屈并支托外侧;避免下肢外旋,应注意避免尺神经、腓总神经等经过的骨性组织部位受压。脑血管病急性期过后,大量的工作是康复,康复是贯穿整个疾病过程的措施。肢体运动恢复的快慢,有否出现挛缩畸形,均与早期功能锻炼有关。一般于病后1周左右,肌张力开始增高出现屈曲痉挛,此时如病情稳定,即应及时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自主运动[3]。

3结果

康复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等显著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

4讨论

定时观察和记录神经内科患者原有症状如头痛、眩晕、呕吐、呕血、尿便失禁、肢体抽搐、运动障碍、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的变化情况。对于呕血和癫痫发作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止血和抗惊厥治疗。观察患者原有体征的变化情况,如偏瘫肢体是否出现瘫痪加重、原有意识障碍水平是否加深。出现脑疝征兆者,除给予静脉快速注射脱水剂外,应随时做好血型检查、交叉配血试验和头部备皮,准备进行血肿或病灶清除术。本组资料显示康复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等显著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

参考文献

[1]吴新霞,李海青.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7):1561-1562.

篇3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后,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2例,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脑CT确诊为脑卒中,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1.2±4.5)岁,患者病程1-9年,平均病程(7.1±1.2)年;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0.5±2.9)岁,患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7.3±0.8)年,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均需要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基础护理方法来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照组40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依据患者的病症制定相应的病症处理方法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观察组40例患者在给予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进行护理[1]。由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导致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交流,患者也会因此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形成积极的心态。在患者进行脑卒中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尤其是患者的口腔护理和清洁护理,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定期的护理与清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由于脑卒中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运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配合以多种理疗方法进行肢体按摩,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2]。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3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接受上述护理之后,残疾程度为0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已经大幅度降低;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的残疾程度为1-3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到50%-90%;进步:治疗后,患者的残疾程度为4-5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到45%-50%;无效: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病状没有任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到20%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三个月后的护理治疗后发现:观察组42例患者中,痊愈17例(40.4%),效果显著15例(37.5%),进步7例(16.6%),无效1例(2.3%),恶化0例,有效率为97.6%;对照组42例患者中,痊愈10例(23.8%),效果显著12例(28.5%),进步13例(30.9%),无效5例(11.9%),恶化2例(4.7%),有效率为83.3%,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卒中已经成为当前神经内科临床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在临床当中具有突变性以及多变性的特点[3]。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神经内科临床当中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但在治疗结束后,往往伴随着一些术后后遗症,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康复护理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被广泛的应用到当前脑卒中术后后遗症的护理当中,康复护理能够科学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大大地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为患者恢复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治疗方案,实现减轻患者疼痛和加快恢复程度的最终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42例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后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因此,进行脑卒中临床护理时,应在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进行护理。综上所述,在脑卒中的临床护理当中,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残疾率,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脑卒中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2(9):1834-1835.

[2]陈佳丽.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32):116-117.

[3]白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39-240.

篇4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内科护理; 康复护理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Cerebral Apoplexy/WAN Bao-zhen,LIU Yan-wei,XU Xue-m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1):060-06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stroke 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86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are,limb movement function score,independent living ability score,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67%,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5.35%,the control group were 76.74%,72.09%,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Stroke; Neurology nurs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Hexian Memorial Hospital in Panyu Distr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1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1.017

X卒中属于脑血管的多发病,高发人群为中老年,其具有发病急、病程延长、病情多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威胁[1-2]。因此,给予脑卒中患者全面而有效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4]。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而在医疗水平相对发达的今天,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也得到了较好地控制[5-6]。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即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生活质量也无法得到提高[7]。所以,在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痊愈有着关键的作用[8]。神经内科护理是对脑卒中患者常用的护理方式,但从以往的研究中可知,神经内科护理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并不理想,而康复护理的加入,能使患者得到更贴心、更全面的护理,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更显著地提高[9]。本研究中,给予43例实施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加入康复护理,在护理总有效率、患肢运动功能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参与此次研究的86例患者,均经过本院的CT检查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也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以上患者均为初发患者;均表现为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此次的研究。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54.58±3.69)岁;病程为1~5年,平均(3.21±1.02)年;其中,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2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5~75岁,平均(54.48±3.59)岁;病程为1~5年,平均(3.11±1.12)年;其中,左侧偏瘫23例,右侧偏瘫2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偏瘫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健康宣教;(2)日常护理;(3)体征监测;(4)用药护理;(5)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因脑卒中在临床上属于高危疾病,治疗过程较为缓慢,因此医护人员需在患者入院时就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详细告知其疾病的具体情况,增加患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建立好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为其答疑解惑,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惊慌等不良情绪[10]。(2)并发症护理,脑卒中病程延长,治疗较为缓慢,容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该针对每一位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首先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防止出现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等情况,每日记录患者的尿量及颜色,导尿管是否畅通,每日对患者的局部进行按摩护理,告知患者家属要按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防止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1]。(3)肢体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中,肢体运动的康复护理是最为重要的,在给予患者患肢进行按摩(每天按摩患肢3次,30 min/次),待患者可下床进行小范围的活动时,对肢体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如坐、站、伸、曲等姿势动作,再通过电生理刺激等物理疗法来提高患者的肢体感官功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应用Fugl-Meyer来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越协调)[12]、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用Barthel指数来对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自主生活的能力越强)[13]、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6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于患者出院前1 d进行填写)。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疗效判断标准 经过护理,病残评定等级为0级,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至91%以上为显效;病残评定等级为1~3级呈进步状态,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至18%~45%以内为有效;病残评定等级在4级以上,神经功能评分的降低幅度低于18%为无效[10-11]。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前后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

2.3 两组护理前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为7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凡事讲究效率的今天,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脑卒中患者也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脑卒中患者不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还需要其家属的长期陪伴,因此脑卒中对患者及其家庭均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14-15]。使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肢体康复训练,使患者的病程得到缩短,痛苦程度也能得到有效减轻,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恢复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并使其再次融入社会[16-17]。在本研究中,使用了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而仅使用了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患者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总有效率,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减少了肢体瘫痪等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治疗依从性也得以提高,对疾病的痊愈有着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孙利华.两种铺床法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4-65.

[2]刘桂玲.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91-92.

[3]薛立景,杨淑霞,杨洁,等.康复护理在肘管综合症病人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2(10):92-93.

[4]闰青,雄鹰,耿燕,等.三级康复体系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1,12(5):24-26.

[5]王延琳.奥巴哈系统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影响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2):140-141.

[6]袁越,季红,赵军燕,等.运用现代环境护理理论管理病房环境的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73-675.

[7]刘亚琼.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148-149.

[8]蓝小燕.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住院时间及康复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9):1324-1325.

[9]朱玫.急性脑梗死动脉血管内再通治疗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5):724-725.

[10]邓志英,闫涛.血栓通辅助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1):26-27.

[11]罗玮,刘玲.加味涤痰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2):149-154.

[12]杨保华,韦永胜.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1):1526-1527.

[13]赵毅,贾小谊,宁金民,等.血栓通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26(7):17-19.

[14]张志兰,侯宝国,孙金华,等.益肾化痰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7,38(1):10-11.

[15]孙晓峰,刘兢,李雪青.“四冲穴”阴中隐阳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36例[J].陕西中医,2015,36(7):917-918.

[16]林润,陈锦秀,冯木兰,等.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汉化及信效度测评[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49-351.

[17]胡雪艳,张通,刘丽旭,等.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影响及其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表现[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8):587-591.

[18]闫金辉,吴晓华,杨桂染,等.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其机制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5,35(7):501-503.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康复的护理方法,其中女性患者47例,男性患者53例,患者的年龄在42岁至78岁之间,患者的病程在1年到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的差异,有可比性。

1.2护理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将疾病治疗方案及相关的知识介绍给患者,减少患者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与积极性提高,保持病房的环境整洁与通风良好,保持患者导尿管与呼吸道的通畅,对患者生命的体征变化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勤翻身,以免发生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康复教育、心理康复的护理、功能训练、相关的刺激等。功能的训练包括生活的自理能力训练、行走的训练、床上训练、站立的训练、坐位的训练、卧床的训练。心理康复的护理是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消除患者害怕、内心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因素,多对患者给予支持与鼓励,使患者可积极地面对治疗。相关的刺激包括对患者的触觉刺激、痛觉刺激等,也可借助针灸的治疗。康复教育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康复的具体操作、意义、目的等,促使患者积极地接受治疗。按摩可以使患者肌肉与关节的有效活动,改善供血的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疗效的判定。显效: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恶心、肢体麻木、嗜睡、头晕等体征与临床的症状彻底的消除。有效: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恶心、肢体麻木、嗜睡、头晕等体征与临床的症状得到控制与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均无明显的变化,甚至情况加重。

1.4统计学方法。本组的实验数据采用的是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的资料使用(n,%)表示,用卡方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脑卒中在近几年的发病率也慢慢趋向年轻化,给患者日常的学习工作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其临床的主要表现为食欲、偏瘫,由于长期卧床或者行动不便,对患者心理、生理与精神方面都造成了影响,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非常的不利,不利于患者病情改善。脑卒中对患者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不及时地进行治疗,患者很容易死亡或者残疾。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效果并不理想,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深入的医疗改革,临床的护理工作被逐步地给予优化,在临床上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改善。相比之前的临床效果,虽得到了改善,因此,在治疗期间,加强护理的干预作用非常有意义。在临床上给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促进了患者治疗时间的有效缩短,减少了患者因疾病所造成的困扰,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患者幸福指数的提高,在临床上效果显著;并且,康复护理作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