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4 09:27: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
汕头金平区万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企业性质
行业分类
运输服务
产品(服务)
法人代表
安全第一负责人
安全直接负责人
安全机构名称
机构负责人
传真电话
电子邮箱
办公室名称
办公室负责人
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企业概况
汕头金平区万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2年。目前占地面积28167m2,其中停车场面积13942
m2,站前广场4238
m2,候车厅面积1320
m2,发车位22个。现有车辆240辆,110条营运线路,覆盖全国十六个省市,日发班车约700班次,日旅客吞吐量在12000人次以上,发挥着粤东地区的道路客运枢纽站的作用。
公司恪守行业宗旨,不断创新管理制度。2002年初通过ISO9001标准认证以来,贯标一直有效,并持之以恒地运用PDCA过程方法,与推行量化质量目标与经济挂勾的部门绩效考核制度,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服务、经营、安全各项管理,使公司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目前已建立车站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站场闭路监控系统,从而,大大地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和安全效益。2010年、2011年、2012年行车责任事故率、责任死亡率、责任伤人率均控制在省级标准线之下(详见《近3年安全事故情况》)。
服务流程
旅客进站服务流程:咨询服务-旅客进站-票窗购票-行李安检-候车服务(小件寄放、行李托运、广播服务)-检票上车。
班车报班出站流程:进站落客-车辆安检-合格报班-报班审查-合格配客-客票相符-正式发班。
安全人员情况
总人数
专职人数
兼职人数
持证人数
初级安全主任
中级安全主任
高级安全主任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情况
序号
文件名称
状态
序号
文件名称
状态
1
安全生产责任制
R有
2
安全规章制度
R有
3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R有
4
事故应急预案
R有
设备情况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使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使用
1
车辆
240辆
有效
2
卫星定位车载设备
240套
有效
3
卫星定位终端系统
1套
有效
4
站场闭路录像机
32支
有效
5
站场闭路终端系统
1套
有效
6
“三品”安检机
1台
有效
7
发电机组
1台
有效
8
汽车检测设备
无
无
9
起重设备
无
无
10
危险源概况
重大危险源
无
其它危险源
存在地点或过程
危险程度
风险评估
轻度
中等
严重
轻微
一般
显著
高度
极其危险
驾驶员低劣素质因素
出车前或行驶过程
√
√
交通参与者不法因素
道路
√
√
营运车辆技术故障因素
行驶过程
√
√
道路非正常情况因素
行驶过程
√
√
夜间行车因素
行驶过程
√
√
恶劣天气因素
春秋季节
√
√
其它生产设备故障因素
生产场所
√
√
企业制度管理不完善因素
规范过程
√
√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情况
危害因素种类
噪声等
检测部门
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危害接触人数
79
培训人数
79
在岗体验人数
79
特种作业人员
名称
电工
焊工
车工
起重
高处
钻机
牵引车
人数
6
7
1
无
无
无
无
持证人数
6
7
1
无
无
无
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教育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市场监督管理局 能源局关于加强全省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皖应急〔2020〕30号)、《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办〔2019〕5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精神,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契机,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以下简称“高危企业”)为重点,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各类安全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培训补贴政策,补齐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不足的重大短板,大幅度推动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人才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1年底,重点在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推动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具体目标如下:
1、高危企业在岗和新招录的特种作业人员(含建筑施工下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00%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从业人员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达到30%以上。
2、努力建设功能相对齐全的铜陵市安全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培育1-2个以上具有辐射全市的安全技能实训和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试基地;依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社会培训机构、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实操考试点等,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和安全技能培训基础,提升培训供给能力和质量。
3、安全技能培训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各类机构积极参与、职工踊跃参加、部门协调配合、政府激励推动的安全技能培训格局。
三、重点任务
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督促高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
(一)加强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
以新录用员工(含劳务派遣人员、外包施工队伍人员)、转岗职工为重点,支持高危企业面向拟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含建筑施工下同)、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开展从业资格培训,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可以自主实施,或委托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以下简称“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对职工培训结业后,经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取得相应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证件取得区间为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 月31日的,按 3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同一职业同一工种不得重复享受补贴,补贴对象具体由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确定。从业资格培训不得少于3天(24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其中实际技能操作训练原则不低于总课时 60%。其中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要求的规定学时。企业或其委托的培训机构在培训开班前,须将加盖公章的《培训计划》,按照组织开展培训班的类型,报送至对口管理的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报备内容包括:培训组织实施单位、培训对象、项目类别、培训课时、课程安排、师资安排、教学地点等。
(二)广泛开展高危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
1、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以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装置操作、矿山井下作业、油气管道带压开孔、金属冶炼煤气作业、压力容器作业等风险偏高的技能操作型岗位为重点,支持高危企业对与其签订12个月及以上劳动合同的新录用人员,在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以内实施岗前技能培训,根据培训合格人数,按不低于人均8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符合规定的劳务派遣人员在派遣期限截止前参加用工企业组织的岗前技能培训的,按不低于人均8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高危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不得少于72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其中技术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安全生产、工伤预防等)的培训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30%。高危企业与培训机构联合对符合条件的新录用人员(不含劳务派遣人员)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按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培训时长为1—3年。
2、开展在职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以在高危企业工作12个月以上且已取得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的在职职工(含劳务派遣人员)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职工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按中级工1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技师3500元/人、高级技师50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符合条件的职工取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初级工1000元/人、中级工1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标准申领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重点企业(困难企业)的高危企业,可结合安全生产需要,组织开展职工转岗转业培训,即新培训的工种(项目)与职工目前所从事的岗位工种(项目)不隶属于同一个职业分类之下,具有实质性转岗转业特征的,根据培训合格人数,按不低于人均1200元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各地在开展“岗前技能”、“技能提升”培训课程中,要安排必要的安全技能知识,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不可以岗位技能培训替代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
2019年各高危行业企业已开展并取得的各类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可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申报各项补贴。
(三)强化高危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管理
建立应急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能源管理(发展改革)等分别负责的高危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管理机制。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由企业所在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省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确定的管理规程)负责监督管理;高危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由企业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本级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具体管理规程依照《关于印发安徽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政策释义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278号)等有关文件执行。
切实加强培训后的考核评价工作,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启动实施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实操考试点提升创优计划,坚持“以用为本、能力至上”原则,取消以问答代替实际操作的考试考核方式,强化对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应用的测评。
(四)加强培训考评机构的监管服务。进一步规范高危行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管理,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对培训机构设置的标准条件,履行好联合实地核查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机构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并向社会公示公开有关服务信息事项。各级教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加强安全生产领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和教材开发,要在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中增加安全生产知识作为必修内容,着力打造安全生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主阵地。严格落实国家对安全技能培训教学场所、设施设备等的基础要求,不具备实际操作条件的机构不得承担培训任务。统筹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加强工作质量督导,充分发挥技能等级认定的“指挥棒”作用,推动企业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使用、凭贡献提高待遇的评用结合机制。
(五)推进安全生产公共培训平台建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应急管理、教体、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发展改革等部门要联合遴选公布1—2家以上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能力较强的示范职业院校、大型企业(集团),辐射全市高危行业安全技能培训供给,支持申报省级安全生产和技能实训基地和奖补资金。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编制课程体系、建立考核标准和题库,自主实施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积极支持高危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产教融合联盟,支持高危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设置职工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共建一批安全生产特色职业院校。
(六)落实企业安全技能培训主体责任。高危企业是安全技能培训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并推动实施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含企业职工、被派遣劳动者、外包施工队伍人员),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管理台账,新录用特种作业的人员、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要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须具备高中阶段及以上文化程度。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委托其他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的,保证安全培训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要落实好培训到位的责任。高危企业要依法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和安全生产费用,并在经费预算中配套安排安全技能培训资金,确保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培训。
(七)规范补贴申请拨付程序。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补贴实行分类申请拨付。从业资格证书核发之日即可申请补贴,统一由企业向所在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确定培训补贴。
申请时须登录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权限下的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录入从业资格培训合格人员信息,内容包括:职工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手机号码、证书编号、作业(准操)项目类别、所在企业的规范全称、企业或承训单位在金融机构设立的基本账户(开户行规范全称、账号)。同时上传以下申请材料扫描件一份:
(一)安全生产从业资格培训补贴资金申请表(见附件);
(二)承训机构向委托企业依法开具的培训收费发票复印件(仅采取委托培训方式时提供)。
所在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审核申请材料,审核通过的,提交至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未通过的,应说明理由并退回申请单位。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实录培训合格人数,于20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拨入申请单位在金融机构设立的基本账户。
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转岗转业培训的监督管理和资金拨付等,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现行规定执行。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健全补贴资金实名制拨付制度,推动信息共享,严防虚假培训套取、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行为发生,不断提高补贴资金的安全绩效。
(八)明确补贴经费来源渠道。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资金从各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中列支,安全生产任务较重的地区可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补贴标准。符合条件的职工申领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申请省级安全生产和技能实训基地获批的,其补助资金,由批准的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补助并从省级补助资金中列支。通过现有渠道安排资金,对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数字资源建设等给予支持。
四、时间安排
实施方案分为动员部署、示范推进、组织实施、总结评估四个阶段,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6月10日前,各县区应急管理局、经开区安环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辖区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并将方案宣传至辖区所有高危行业企业(单位)。2020年6月底以前,各高危行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单位培训计划并实施。
(二)示范推进阶段。到2020年底前,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大型企业(集团)等新建或提升改造安全生产和技能实训基地,组织学习先进典型经验;联合公布一批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能力和意愿较强的示范职业院校;推动一批高危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设置职工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全面推动高危企业实施安全技能培训。
(三)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10月底以前,各高危企业和有关单位全面实施并扎实推进提升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工作。
(四)总结评估阶段。2020年11月底以前,各级各单位总结提升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相关工作总结,并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建立保障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的长效机制。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市教体、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发展改革等部门密切配合的部门联动机制,将各地提升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计划实施情况纳入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综合考核内容,各高危企业的落实情况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工作抽查评估和情况通报机制,细化落实措施,抓好贯彻落实。
(二)落实安全技能培训补贴资金来源等相关政策。将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中相关内容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危企业要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和安全生产费用预算中配套安排安全技能培训资金,要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相关政策。各地区要将统筹的地区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比例用于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机构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AQ 9010-2019),对参保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日常培训和专项培训。
关键词: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分析
作者简介:李军刚(1974-),男,吉林农安人,法学博士,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研究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王巍(198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化2011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公正与农民工权益制度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1YJC810021),主持人:李军刚;并受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512413。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42-03
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实施后,推动了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减少了农民工职业病的发病率,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但是也存在着政府部门之间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协调不够、企业安全培训资金不到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工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进一步分析并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
一、加强政府部门之间协调合作,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体系的完整性
国务院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特别是安全教育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农民工培训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培训规划、培训机制、资金管理、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绩效评估、组织保证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根据国务院农民工教育培训基本精神,农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了《2003~2010农民工培训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并且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委制定了《关于中央企业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推动了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安全素质,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据统计,我国各有关部门开展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计划”、“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工2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42亿[1]。国务院各部门职能定位、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不同,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也有所区别,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就地就近农民工就业培训、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带技能转移培训[2],国家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农民工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培训检查、规章制度建设等,部门分工促进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的专业化、精细化,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管理的难度,分散了农民工安全教育资源和力量,以至于目前农民工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重偏低,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3]。
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安全保护和救助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减少事故伤害,是国务院和各部门制定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和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发挥各个部门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农业部门要了解和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分布,做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政策引导、跟踪服务等工作,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动员和领导水平,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和安全教育创造良好前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人员编写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大纲、教材,培育、审核并管理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及职业安全教育证书制度,指导并管理各培训机构和教育培训部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从源头上改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环境;财政部门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收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全国统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国家安全监管部门要制定安全生产标准与条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加大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和安全生产制度的检查力度,坚决取缔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的违法行为。总之,改善安全生产形势,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加强国务院各部门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整体合力。
二、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增强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规划是实现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减少安全责任事故、保护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客观需要,是合理配置安全教育培训资源、突出安全教育培训重点、解决安全教育培训难点的基本前提,是落实国务院各部门安全教育政策、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措施。《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实施后,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政策、奖励政策、就业准入政策等得到完善,农民工培训的范围和人数不断扩大,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提升。按照培训规划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纲》,组织人员编写了《农民工安全生产指南》、《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新工人入厂安全教育读本》、《农民工艾滋病防治教育30问》等一批农民工培训教材,提高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农民工初步掌握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提高了农民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素养,并且得到了国务院各部门、农民工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抓好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并且要求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规划的制定要遵循我国经济发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客观规律,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布局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要求,要加强对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相关制度。
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与农民工外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培训规划结合起来,要在设置和编写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纲、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的同时,增加农民工职业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大纲、教材等内容,使农民工了解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等基本知识,要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分别发证制度。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突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煤矿生产等高危行业全员培训,建立健全高危行业安全培训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高危行业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按照《特种作业范围》、《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特种作业人员行业准入、在岗培训、安全考核、目标管理,要制定《安全生产培训监督检查办法》,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水平,并把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培训制度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制度结合起来,强化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体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原则,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技工学校或职业培训学校,加强对本单位准员工和在岗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鼓励政府部门或社会力量创办农民工安全教育联合培训基地,对缺乏自主培训能力的民营小煤矿、小矿山、小化工等中小企业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鼓励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力量通过组建讲师团“送教上门”、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制作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专题影像教材等形式,运用网络、广播、电视、电影等多种载体解决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难的问题。
三、明确政府部门和企业责任,保证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落到实处
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涉及到国务院、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工会以及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并且不同部门和单位在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和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要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并安排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4]。尽管法律法规对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教育职能和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农民工身体健康、安全培训监管力量不足,生产经营单位招工难、利润低、不愿承担培训成本,农民工重视眼前经济利益、安全培训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很难落到实处,安全生产事故经常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80%以上发生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小企业;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农民工[5]。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落实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政策,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必须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教育领导责任和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责任,使政府部门和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形成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合力。政府作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一定要把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按照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协调安全监管、劳动保障、工会、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部门,统一管理本地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政府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建立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奖励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处罚农民工安全教育不达标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政府部门要健全安全生产三级培训制度,实行安全教育培训与证件考核发放分离,保证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安全员的培训时间,提高安全教育三级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企业作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培训活动、筹集安全生产培训资金的任务,一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把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积极组织或选送农民工参加有关安全生产培训,并给予适当补贴;一定要把农民工纳入职工安全生产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工参加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安全生产培训,并且根据农民工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
参考文献:
[1]全国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之关注农民工专题[EB/OL].省略/index_lm/2010-03-08/news1 26 8011055d1062868.html2012-1-1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省略/zwgk/2010-01/25/content _1518915.htm2012-1-17.
[3]全总调查报告: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薪1747元[EB/OL].news.省略/politics/2011-02/21/c_ 12110 2697.htm2012-1-17.
【关键词】煤矿企业 安全培训 模块式培训模式 递进式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294-01
1 引言
众所周知,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减少事故的治本之策,是学习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技能、改变安全生产态度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煤矿企业作为高危生产单位,面临灾害重、职工文化素质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实现安全生产 “零死亡” 目标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各级安全培训机构应以服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为宗旨,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为基础,以严格预防“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热、冲击地压” 等自然灾害为前题,构建“安全型、科技型、和谐型、创新型、优质高效型矿井” [1],针对不同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采用模块式、递(惭)进式培训模式,实现培训对象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与安全态度的不断改变,把事故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
2 安全培训模式
安全培训的对象主要有: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从业人员的三级教育(指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教育,生产岗位工人的安全教育,复工和离岗教育,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作业教育,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目的与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培训模式呢?本文重点探讨二种培训模式。
2.1模块式培训模式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与目的,将培训内容划分为几个模块,以模块方式进行培训,各模块相互联结。如针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等的培训,可划分为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安全技能培训、安全态度教育等三大模块。
2.1.1知识学习模块。煤矿安全生产知识是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长期实践的积累。知识学习模块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煤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等。如“一通三防”技术、、采掘生产技术、煤矿地质与测量技术、矿山机电技术等。在培训安全生产知识时,应分析成人学习的特点与规律,进行培训需求调研,明确培训内容、培训目的与目标,以知识学习为重点,突出知识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应用性。依据不同学习内容与培训目标,采用讲座、传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模拟等培训方式[2],如表1所示。学习地点主要在培训机构的多媒体教室,考核方式为笔试、口述、书写学习心得等,办学规模以大班为主,办学时间长短结合。
由于每次培训都有不同的对象、目的和内容,因此要求参与培训的人(包括培训者和参与者)都要自觉遵守平等参与、共同合作,尊重多元、形式多样,利用已有经验,主动构建知识结构,重视培训过程、促进改变,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等培训的基本原则。
2.1.2 技能培训模块。安全技能是指操作技术,是为了安全地完成操作任务,经过训练而获得的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安全技能培训应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在进行技能培训时,要注意循序渐进,控制训练进度,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保障培训的效果。通过对操作者安全技能训练,实现操作者自觉按作业标准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正确造成的事故。安全技能培训模块主要包括设备操作技能,安全技术措施与作业规程编制、采掘系统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能力。如用瓦斯检测仪器检查瓦斯浓度,用多种气体检测仪器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用风表测定矿井风量,用木棒完成采掘工作面敲帮问顶,设计矿井通风系统等。安全技术培训的地点主要在培训机构的实训基地或企业生产现场,指导教师可以是培训老师,也可以是现场技师,考核方式为操作考核,办学规模以小班为主,分组或独立完成实训任务。
安全技能培训是提高职工的操作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煤矿职工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淡漠,作业环境差,操作标准化程度低,90%事故都是因职工违章作业而造成的,搞好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杜绝违章,是防止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培训机构通过采取持证上岗的制度与手段,对新招收的员工都要进行技能培训,培训期间严格管理与考勤,发给工资,通过培训,直到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坚持生产过程中的定期培训,对已持证上岗的矿工,坚持每季度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全员技能培训,聘请有资格有经验的教师、培训师、师傅进行,使矿工在各自岗位上能熟练掌握工作所必须的安全技能,把安全规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落实到个人。安全技能培训也可以提倡师傅带徒弟,老带新的老传统,开展“一帮一”现场培训,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能教育培训,铸造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传统。对特种作业人员长期坚持培训,选派文化综合素质高、安全意识好,业务能力强的职工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坚持严格的学习培训制度和技能考核制度。
2.1.3 态度教育模块。安全态度教育是培养职工对安全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安全态度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对安全与不安全、安全与危险、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等的关系的理解,安全行为规范,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认识等。如何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如何判定与处理作业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如何分析事故的直接与间接原因等。安全态度教育培训的地点主要在培训机构的安全教育室或事故现场,指导教师可以是培训老师,也可以事故经历者,考核方式为案例分析或写事故认识,办学规模以大中班为主,办学形成长短结合。通过安全态度教育。
安全态度教育的目标是使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改进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规范操作行为模式,让珍爱生命成为一种理念。首先要使各级领导,特别是煤矿的矿长和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关天”的指导思想。在一切工作中,必须时时刻刻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安全与政治,投入与产出的的四个关系[3];把安全生产的意识扎根于每一个管理者和职工的心中,努力做好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不安全坚决不生产。其次是制定严格的人事聘用和考核制度,对安全生产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不聘用或开除,对在生产中有违章行为的人员严肃处罚,绝不放过,严重者坚决给予开除。
安全态度教育以“三大规程”为行动准则,要求广大职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人人参与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煤矿企业职工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采掘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等三大规程,规范作业,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视生产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和修改,保证作业规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措施的可靠性。
2.2 递进式培训模式
递(惭)进式培训模式是针对某个主要难题或新人不断深化的培养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培训。
2.2.1 新人的培训。依据现代培训“以培训学员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强调多元化的学习”的思想[4],从人的认知过程来分析,人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是从不知、认知、深入、深化过程。因此,从培训模式来讲,应采用分步骤、分阶段、分过程,由浅入深,不断提高、不断深入、不断深化的培训模式。因此,对一个初入行业的新人,要达到培训的效果,应采用递进式培训模式。
2.2.2技术难题培训。一些技术难题,目前尚未完全解决。如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冲击地压的防治技术等,都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有一些理论与实践成果。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新装备等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因此,向技术难题这样的专项培训,应采用递进式培训模式。
3 结论
(1)模块式培训模块主要用于不同主题,但又相互联结的培训项目。如矿长资格、矿长安全资格、安全管理人员的新训,岗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等。
(2)递进式培训模式主要用于一个主题,但又不断深化的培训项目。如瓦斯灾害治理、水害治理等专项培训,矿长资格、安全资格、安全管理人员的复训等。
(3)由于培训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其他的培训模式,如呼吸式、交替式培训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有时一个培训项目可能同时用上几种培训方法,形成综合模式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改能源〔2012〕64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2.3
[2]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
[3] 马有才,杨洋,康俊英等.基于有效投入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煤矿安全.2010.9
[4] 顾琪章.成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1、继续完善“平安卡”管理制度。切实贯彻执行珠海市建筑工人“平安卡”管理办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所有建筑工人、工地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必须实行“平安卡”管理,各工地不准录用未取得“平安卡”的建筑工人,实行工人刷卡进工地。通过市建筑安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室外实操基地,继续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三类人员”安全合格证培训。所有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上岗证、平安卡后,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2、着力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大安全检查工作力度,逐项排查安全隐患。按照国务院、省建设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对施工现场事故隐患进行严密排查,尤其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将加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强现场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省建设厅颁发的《建筑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人员进行严格的扣分和处罚,转变监督方式,促使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4、以构建企业诚信体系为契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市建设局出台的珠海市建筑市场施工、监理企业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引导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做好各项安全措施。
5、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开展专项整治。根据不同时间、季节、气候及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安全预警,提高安全生产预防能力,针对不同时期安全生产特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加大对高坠、坍塌、施工起重机械、临时设施的专项整治力度,定期组织施工企业开展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应急救援预防演练,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6、借鉴部分省市对建筑工地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我站拟在建筑工地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加强工地的安全监管,提高监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