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内经济发展范文

国内经济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03 11:02: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内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国内经济发展

篇1

一、降低外贸依存度,有效扩大内需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共同拉动,尤其是出口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此次经济危机而生发的国外市场的变动使我们意识到,过分依赖国外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缺乏灵活性、多样性,甚至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一旦国外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中国的多数企业就会面临着产品滞销、工厂停产甚至破产倒闭、工人下岗失业的危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因此商品以及服务的国内市场是庞大且有巨大潜力的。在当前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效拉动内需、扩大国内消费将成为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一条必由之路。当下国内扩大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设法减小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城乡、行业以及群体收入差距过大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收入差距过大又是多数人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重要原因,少数富人的消费毕竟有限,此种情况长期存在便不能有效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减少税收、藏富于民,是有效拉动内需的另一途径。富民才能强国,中国的税收体制面临必要的改革,税种过多、税率过高、税负过重始终是困扰中国老百姓的重要问题,而分步骤适度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家庭为单位征收,尽量做到公正公平、藏富于民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步骤。再次,控制房价等生活消费品价格、保持物价稳定。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伴随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适度的物价上涨是必要的,但如若物价的增长或通货膨胀超越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就会反过来抑制消费需求。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已经成为加重老百姓生活负担、干扰物价稳定甚至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加大城镇居民经济适用房的投入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物价体系等方式,降低人们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期,让人们放心消费、大胆消费,有效拉动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二、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开发新能源

当今世界面临着能源安全的问题,其中不仅包括能源的供应,还包括能源需求、价格、运输、使用以及环境在内的一系列风险和威胁。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无论在开发还是使用上都面临着诸多制约。如传统能源多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存量有限,按照目前的消耗量,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能源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至多维持一百多年。一旦找不到来源突破口,便会出现供需矛盾,由此引发地区争端,甚至爆发战争,引发全球性的能源灾难。另外,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也与传统能源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无关联。臭氧层急剧损耗、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有害化学品污染,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都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一问题又是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关键性命题。中国所面临的能源问题则更为严峻,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在中国都是极其短缺的能源,石油需求量的猛增以及由此引发的结构性矛盾正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最大威胁和问题。因此,产业调整势在必行。2009年以来,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逐步启动了对国内几大行业的调整发展规划。作为重点产业的汽车工业规划决定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逐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亦会通过补贴资金的方式,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的示范推广。钢铁产业则提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确定了今后三年的三大重点任务,即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以应用带发展,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等。此次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适时之举。调整国内产业结构,首先要改变部分行业发展散乱的局面,如汽车产业和钢铁企业,都明显存在着布局无序的现象,这对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其次,产业需要升级和优化,低碳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而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能源的高消耗,这种状况必然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逐步改进。最后是加强科技研发的投入,逐步改变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的高度依赖局面,争夺国际新能源开发的主导权。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低碳经济

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不仅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压力,同样更面临着环境因素带来的压力。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几乎所有大国都将本国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危机同应对金融危机同步推进,并将其作为带动经济复苏的新产业、新动力,甚至作为本国贸易保护的一种手段。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政府开始极力倡导低碳经济,并制订了一整套所谓的“绿色能源计划”,以抢占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制高点,借此进一步巩固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这一计划具体体现在两个法案的通过上,一是《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另一个是《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A)。通过上述两项法案,美国政府计划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80%,而美国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将从2012年的10%提升至25%;到2015年,美国将实现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的汽车数量达到100万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碳排放限制和交易制度”,以此限制大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燃油经济的标准。美国政府制订的有关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发展目标则体现在,一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替代传统的包括煤炭、石油等在内的化石能源;二是提高能效,通过较少能源消耗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三是碳捕捉及生物碳汇技术。上述各方面目标的实现都要依赖于相关技术的提升,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同样需要低碳经济。从世界乃至于各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态势,更应该成为各国的共识。不过,在当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大国都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对本国贸易实行保护的有效手段。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的法案,所谓的“边界调节税”实际上就是征收“碳关税”,也即是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钢铁、水泥以及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征收碳关税的实质是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保护的旗帜下实施的一项对本国进行贸易保护的措施,在此之前还没有征收碳关税的先例。在此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尽管一直在强调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一样,在气候变化领域理应承担“共同且有区别的责任”,这种强调实际上是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减排能力方面的水平差异提出的。但即便如此,我们实际更应该从完善自身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排放等这些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入手,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当下的事实应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旦所谓的碳关税付诸实施,那么“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便不复存在,也即是说,碳排放的问题将会成为直接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国内就业乃至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篇2

关键词:费用资本化有利影响

新会计准则在借款费用、职工薪酬和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方面有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一、费用资本化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当前,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众多中国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办厂或上市融资。这样我国企业必须按照不同国家和地区至少编制两份财务报告,如果我国会计准则与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认可的国际会计准则差异过大,无形之中增加了准则转换成本,实质上是增加了企业投资、融资成本,不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新准则中有关费用资本化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有关内容,使得我国新准则中有关研究开发费用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09号《研究与开发费用》规定趋同,有关借款费用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规定趋同,有关职工薪酬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规定趋同。新准则减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差异,有利于推动美国、欧盟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进程,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促进我国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二、职工薪酬、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

随着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增长,欧盟和美国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近几年呈增长趋势,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在反倾销调查中经常败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得不到国际认可。如欧盟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五项标准之一是“有一套按国际通用准则建立的会计账薄”,由于我国原有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上的差异性,造成我国在反倾销应诉处于不利地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会计核算所依据的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从而造成生产成本计算上的差别。而新准则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更贴近国际会计准则。这必然使得我国企业根据新准则计算出来的成本更接近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成本,可以免受在反倾销调查时对我国企业采用替代国标准而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职工薪酬准则将以前计入当期损益的五险一金、职工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按照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和劳务的成本。如果在反倾销应诉中,即使国际会计准则调整,产成品、原材料、能源等资产的账面价值也不会有多大提升,产品成本也不会有太大差距,进而对正常价值的影响甚微,这无疑对我国外贸是有利的。虽然新准则最终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企业竞争优势,但是一方面,产品成本挤压的空间是有限的,过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是违反国际劳工标准的,可能遭到国际贸易相关法律的制裁,从而影响企业的出口;另一方面,通过低价出口来争夺国际市场的营销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

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进行了修订,既允许企业研究阶段支出费用化又允许开发阶段支出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开发支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资本化,《反倾销守则》也有同样的要求,其第2条第2款规定:“除非根据本项已在成本分摊得以反映,否则应对那些有利于当前或将来生产的非经常性支出或在调查期间支出受投资情况做出适当调整。”要求调整的情况是: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如果没有列入资本项目计提折旧,需将其资本化;应在几年中分摊,却一次全部计入损益的支出,需进行调整;使当前生产受益,但前一年已分摊完毕的支出,需将其分摊到当期甚至更长时间;在当期分摊完毕却使今后受益的支出,则同样需要将其调整至今后各期。因此,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反倾销法的有关要求保持一致,如果不考虑前期支出在当期的分摊,则当期支出资本化可以减少当期费用,从而减少正常价值这样会降低倾销成立的可能性。

篇3

甚至东部一个发达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能达到西部地区三个省的总额。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数字,在2004年东部地区11个省市资本形成总额为46212.84亿元,占全国资本形成合计额76512.12亿元的60.4%;西部地区10个省市区资本形成总额为11220.09亿元,占全国资本形成合计额的14.7%,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4。

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国家提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并开始执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货币被政府重新投入市场,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通货膨胀越发严重,居民的CPI不断上扬。此外,受国际社会压力,人民币不断升值,造成出口市场越发困难。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资源分配不平衡我国目前目前主要实施的两级分配制度,但是初次分配较为混乱,而再次分配有没有健全的机制。

行政干预化、垄断、税收制度不健全等等都是影响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最终的表现结果是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拉大,贫富差距也不断增大。有数据报道,城乡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增长到2003年的3.23∶1,2004年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387,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水平。到2012年,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状况并没有根本扭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将影响到经济进一步升级和社会转型,应加快工资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另一方面,我国在资源分配上不平衡也非常严重。最典型的就是东西部在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政策不平衡,以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合理,最终影响的是企业的发展。

篇4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关注度日益增加,它在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其他欠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法宝。

2区域经济与城市群

2.1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含义

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资源的优化与科学整合,发挥不同城市各自地理或原材料等发展经济必要条件的优势,集中优势人才,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建立一个在经济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集团。发展的关键:(1)中心城市的带动和战略支点作用;(2)充分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选择,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中部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3)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所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特性,构筑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支撑平台。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高密度的聚落;(2)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3)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4)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目前,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分别是:(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2)美国五大湖大城市群;(3)日本东海岸大城市群;(4)英国大城市群;(5)欧洲西北部大城市群。其中,以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群和日本东海岸城市群最为典型。从涵义上看,建立城市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二者的共同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2长三角城市群基本概况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省一市,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16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人口757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其中科技人员占区域总人口的3.8%。

3长三角发展区域经济建立城市群的优势

长三角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势头特别明显。2008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GDP总计2.8万亿元,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到近五分之一,成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目前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优良、创新能力突出的地区之一。

对照国际上五大城市群,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2)经济实力雄厚;(3)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4)交通网络发达;(5)以上海为中心的龙头城市;(6)专业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

4长江三角洲构建城市群的问题与劣势分析

4.1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核心城市,在现代化功能的发挥方面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不足与落后,上海金融中心虽已建立但还不成熟,在资金筹集、对外贸易领域,上海与一般大城市地位相似,国家级或跨区域的大银行、大集团数量较少。城市内部交通信息体系尚不发达,影响了城市功能的组织。

4.2行政区划分,各区矛盾日益尖锐

地区之间各自为政,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区域的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分属二省一市的16个城市,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再加上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更助长了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干扰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4.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各地在发展经济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税大利高的产业上,再加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自然禀赋比较相似,因而本区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使得投资和生产分散,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会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4.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本区域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更加恶化了生态环境,使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4.5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由于经济迅猛发展,长江三角洲一些地方在用地上出现不尽如意的现象。江苏省每年用地总量达几十万亩,且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增加迅速,但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粗放利用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土地大量转用、征用后又得不到及时充分利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城市建设中,不顾实际搞“大马路”“大广场”,使原本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5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5.1把龙头城市-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上海举办2011年世博会的成功,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既要以现代化世界级城市标准来建设上海,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又要不断强化上海对外的辐射功能,因此未来上海发展应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除了充分发挥已有的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开放环境等优势,还要不断强化创新和服务功能,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三个中心”。

5.2各地加强合作,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单靠一个城市将显得力不从心,合作则可以取得双赢和多赢,倘若各城市能加大合作力度,我们得到的将不是“1+1=2”,而是一个发挥城市群的集合能量的过程。

5.3加强重点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硬件,应该在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航道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建成合理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发长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港。第二,加强一系列高速公路、铁路和大桥的建设。

5.4强化产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落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在全球层面即世界经济一体化上看待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整合。要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特征,深化产业分工,分工和专业化的增进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特征。

5.5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6积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职能改革是诸多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上述建议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应弱化经济功能,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篇5

【关键词】房地产税;实施;经济发展;影响

要分析房产税的影响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房产税,为什么要开征房产税,以及房产税如何征收。

1房产税的基本概念及其目的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从性质上看,房产税属于保有税,即针对不动产保有行为的一种征纳。

从房产税所具有的特性来看,房产税具有两个目的:一、有利于筹集地方财政收入。房产税属于地方税,征集房产税可以为地方政府筹集市政建设资金。二、有利于加强房产管理。房产税是调节房地产市场的工具之一,可以提高房屋的使用效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2房产税的计税方法

根据税法规定,房产税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的余值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30%)×1.2%

第二、按租金收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l2%)

2.1房产的计税余值

按税法规定,对于企业自用房产,应以房产的计税余值为计税依据。

所谓房产的计税余值,是指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的自然损耗等因素后的余额。

这里所说的房产原值,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固定资产”账簿中记载的房屋的原价。,凡是在企业“固定资产”账簿中记载有房屋原价的,均以房屋原价扣除一定比例后作为房产的计税余值。按照规定,企业对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要相应增加房产的原值。

2.2租金收入

按照规定,对于企业出租的房产,应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据。房产租金收入是指企业出租房产所得到的报酬,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对于以劳务或其它形式作为报酬抵付房租收入的,应当根据当地同类房产的租金水平,确定一个标准租金,按规定计征房产税

房产税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它的实施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房产税的开征也有力地影响着社会公平。

3征收房产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1在短期内,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必将抑制商品房的投资和投机需求

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征房产税开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总结试点经验,适时研究提出逐步在全国推开的改革方案。条件成熟时,在全国范围内征收、这必将影响部分购房者投资房产的意愿,甚至开始抛出投资投机性住房。

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增加了住房持有成本,无论是自住房购买者还是投资者都会更加谨慎。未征收房产税前,住房持有成本低,很多买得起房的人都会多买房子囤起来,等房价高的时候再卖出去。征收房产税后,住房持有成本增加,购房者就会考虑到可能承担的风险,很多人在买房时就会量力而行,在房产投资上也更加谨慎。

3.2征收房地产税不会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

虽然国家为了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抑制商品房的投资,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步伐,所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并不会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恰恰相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会加快稳妥的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而且会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

3.3对个人住房征收房地产税将加大我国地区间税收分配差距,从而影响到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各地区房地产销售价格有显著差异,基本趋势是越发达地区房价越高,地方政府征收的房地产税就越多,课税GDP增加更加明显,这将加大地区间税收分配差距,影响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因此,我认为房产税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税率征收。

4征收房产税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从房产税征收的对象来说,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一是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种差距在住房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房产税是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征收房产税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二是有利于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我国人多地少,需要对居民住房消费进行正确引导。在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通过增加住房持有成本,可以引导购房者理性地选择居住面积适当的住房,从而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住房是居民财产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居民的财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当期收入、动产和不动产。房地产差不多占了资产总额的一半。众所周知,有钱的人住的房子大,理应多交税,穷人住的房子小,甚至没有房子,他们理应少交税或者不交税。

近年来房价暴涨,住宅的价值也随之攀高,户型越大涨得越快。如果没有相应的税种,贫富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向房地产衍生的资产性收入征税是完全合理的。

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居高不下。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测量指标,在127个国家里,中国与几个拉美和非洲国家并列于第95位。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中国的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的不平等程度高于中国。非常遗憾,中国被列入少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很高的国家。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近年来贫富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还在继续加大,这说明我们的税制亟待改革,其中房产税缺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开征房产税的目的恰恰就是要帮助低收入家庭,通过开征房产税提高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和改善公共福利设施的能力,缩小贫富差距。此外,征收房产税还可以让广大民众分享房地产(包括土地)升值的好处,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篇6

关键词:经济形势;财政运行;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3-0034-05

2012年同2011年相比,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各类风险明显增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必须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因此,我们要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国际经济环境

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2011年虽然经历了一些波动,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已基本确立。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增长1.8%,较2010年第三、四季度有所回落,但企业效率指标表现良好,利润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到了9.8%,接近历史峰值,预示下半年美国经济重新加速上行仍有现实基础。欧元区经济复苏整体强于市场预期,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5%,创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德、法两大主要经济体增长尤其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8%和2.2%,表明欧债危机的心理影响要大于对实质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本受强震影响,第一季度经济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3.5%,但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推进,下半年有望实现经济正增长。主要新兴经济体继续复苏,第一季度,印度、巴西、俄罗斯、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同比增长分别为7.8%、4.2%、4.1%、4.0%、6.2%和7.2%,增速较2010年度虽然有所放缓,但复苏势头依然比较平稳。[1]总体判断,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尽管低于预期,复苏的过程也会出现反复,但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这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在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的同时,其复苏的基础却很脆弱,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之路仍然崎岖,我国财政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一是发达国家财政风险凸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财政赤字普遍大幅度增加,财政风险不断上升,不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影响,而且将对经济的持续复苏构成制约。二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近一个时期,新兴经济体虽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货币紧缩政策等,但通货膨胀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目前,国际资本仍然在不断流入新兴经济体,导致这些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日益加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避免宏观紧缩过度成为这些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三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依然较大。世界经济复苏以来,在需求增加、美元持续贬值、全球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作用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呈现持续震荡攀升态势。虽然市场普遍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很可能继续维持在高位,但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趋势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可能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四是全球货币政策的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在发达国家财政风险加剧、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面临较大波动风险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同时又面临通胀上升压力的形势下,各国货币政策操作难度日益加大,处于两难境地,全球货币政策走向存在明显不确定性。这势必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预期。

尽管存在上述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综合各方面情况判断,2012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复苏态势,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私人需求有望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全年经济增速将比2011年有所放缓。2012年1月17日,世界银行的最新《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调低了2012年的增长率预测,对2012年和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2011年6月份的3.6%调低至2.5%和3.1%,把对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分别从2011年6月份的6.2%和2.7%调低至5.4%和1.4%。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增长与世界贸易已大幅减速,将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影响,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近日,联合国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也指出,世界经济在又一次大衰退的边缘摇摆,总产出的增长在2011年已经大幅减慢,预计2012年和2013年增长乏力。世界总产出的增长在2012年预计为2.6%,2013年为3.2%。

二、国内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运行渐趋平稳,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总体来看,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具有“两面”或“双向”特征,即有利条件和突出矛盾并存,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

(一)我国经济在有序回落中平稳增长,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通胀压力依然比较严峻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到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从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增长率来看,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尚处在略高于10%的位势,而到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则分别下降到9%和6.8%,到2009年第一季度更下降到6.2%的谷底;但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扭转了下滑趋势,并逐季回升。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11.9%的高位,之后开始持续回落,下降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9.6%以后趋于平稳,2010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一、二、三、四季度的增速分别为9.8%、9.7%、9.5%、9.1%和8.9%,经济增长在有序回落中趋于平稳(详见图1)。[2]

第一,从供给面来看,工农业发展情况基本稳定。工业生产较2011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了13.9%(详见图2)。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增长,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57 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 473万吨,增长4.5%,连续八年增产(详见图3)。其中,夏粮产量12 627万吨,增长2.5%;早稻产量3 276万吨,增长4.5%;秋粮产量41 218万吨,增长5.1%。[3]

第二,从需求面来看,三大需求增幅回落,但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投资增长小幅回落,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 9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6.1%)(详见图4)。消费名义增长小幅下滑,但实际增长回落较为明显。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 22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详见图5)。外需增长小幅回落,贸易顺差同比下降明显。2011年,进出口总额36 421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完成18 9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进口实现17 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 551亿美元,比2010年减少264亿美元(详见图6)。[4]出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经济体的复苏进程有所放缓。

总的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温和放缓,但仍处高位,经济运行渐趋平稳,我国经济正逐步进入平稳增长区间。预期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GDP增速将保持在8.5%左右的高位上平稳运行。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1. 企业经济效益存在下滑的可能。2011年,成本不断上升已给我国工业企业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节节攀升,如国际油价上升了约25%,黄金和铜等重要金属价格上涨了约15%,铁矿砂价格同比大涨约50%。(2)国内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部分地区上涨20%以上。(3)由于持续货币紧缩,加大了企业融资压力,为保证正常运营,一些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高利率的民间借贷等形式进行融资,从而推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受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已从2011年初34.3%回落至1-11月份的24.4%,39个工业大类行业亏损面也有所扩大。如果这样的情况得以继续,将导致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进而对经济平稳增长带来负面影响。[5]

2. 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自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加速上涨,2011年7月份CPI同比涨幅创年度新高,达6.5%,控制物价上涨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综合采取货币财政和行政措施后,价格走势在8月份出现趋势性转折,增幅回落至6.2%。[6]之后,居民消费价格逐月回落,物价持续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详见图7)。尽管当前物价调控取得积极成效,但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压力仍然存在。同时,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仍然强烈,近半数居民认为未来几个月物价可能继续上升。因此,未来的物价走势还存在反弹的可能,宏观经济政策对物价上涨仍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3. 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2011年9月,国务院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方面,均较“十一五”有显著下降,并对各地方、各行业节能减排下达了任务分解目标,这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将对“两高一资”产业的增长形成一定的制约,影响经济增长。

(二)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财政风险不容忽视

2011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良好,财政运行基本正常。但当前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财政风险不容忽视。

1.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103 740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中央本级收入51 306亿元,同比增长20.8%;地方收入52 434亿元,同比增长29.1%。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来看,主要源于以下四大因素:一是经济增长带动税收增长。2011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3.9%(按可比价格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1%、进出口总额增长22.5%,相应带动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等较快增长。二是价格上涨带动相关税收增长。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1%,国内生产总值如按现价计算增长17.4%,带动以现价计算的相关税收相应增加。三是企业效益较好带动企业所得税增长。2010年企业效益较好带动2011年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多,2011年企业利润总体增长带动预缴企业所得税增收。四是政策性增收因素。主要是非税收入中相当部分原在预算外专户管理,2011年按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管理,属于转移性收入。据地方上报有关数据估算,2011年纳入公共预算管理的原预算外资金约2 500亿元,分别使地方和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提高6个和3个百分点。[7]

2. 财政支出进度加快,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完成108 930亿元,同比增长21.2%。分级次看,中央财政支出完成56 414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6 514亿元,同比增长3.3%(剔除原列中央本级的车辆购置税支出从2011年起转列对地方转移支付因素后同比增长约11%);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9 900亿元,同比增长23.4%。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的支持力度,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国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情况如下:教育支出16 116亿元,同比增长28.4%;医疗卫生支出6 367亿元,同比增长3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 144亿元,同比增长22%;住房保障支出3 822亿元,同比增长60.8%;农林水事务支出9 890亿元,同比增长21.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 890亿元,同比增长22.5%;[8]节能环保支出2 618亿元,同比增长7.2%;交通运输支出7 472亿元,同比增长36.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 653亿元,同比增长27.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4 014亿元,同比增长15.2%;公共安全支出6 293亿元,同比增长14.1%;科学技术支出3 806亿元,同比增长17.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 109亿元,同比增长19%;国债付息支出2 388亿元,同比增长29.5%。[9]

3. 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风险不容忽视。总的来看,当前我国财政收支情况良好,财政运行基本平稳,但财政形势依然比较复杂。与经济增长降中趋稳的基本态势相一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也将在继续回调中逐步趋于平稳,但财政支出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从收入方面来看,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但增收因素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之外,主要源于CPI上涨等非可持续因素。随着财政经济的发展,上述增收因素将逐步失效,财政增收也将随之逐步放缓。同时,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调整增值税征收范围、继续对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等,都会减少收入。因此,2012年财政收入增幅将有所回落。从支出方面来看,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完成在建项目,加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教育、医药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导致2012年财政支出压力依然很大,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同时,财政风险不容忽视。我国2009年财政赤字安排9 500亿元,已经接近3%的国际警戒线,国债发行余额占GDP的20%;2010、2011年财政赤字预算安排分别为8 500亿元和9 000亿元,赤字率虽然有所降低,但赤字规模却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地方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地方政府出于改善本地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部分地方领导政绩观扭曲,盲目上马“领导工程”、“形象工程”,导致政府通过多种途径举债,从而形成巨大的债务规模。由于政府融资平台是政府为了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而发起设立的,所以贷款的偿还需要依靠地方财政,即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偿还的关键。资料显示,2009年末的7.38万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中的50%有足额土地抵押,其余均为无抵押担保或资本金不足的项目。2010年银监会披露,目前占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27%的约2万亿元的贷款项目可以偿还本息;约占50%的4万亿元左右地方贷款存在第一还款源不足问题,属于可疑类贷款;另外,占23%比重的地方负债存在严重风险隐患,简易匡算其风险敞口达1.76万亿元。也就是说,大约70%贷款需要土地开发权、地方政府财政安排等第二还款来源的安排。[10]2011年,审计部门进行了大范围的债务统计和审查,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高达10.7万亿元,其中8.5万亿元为银行贷款,并且地方政府负债管理不透明,没有纳入预算管理,实际地方政府负债率可能更高。

2012―2013年将是我国地方债务偿债的高峰期,地方债务到期的额度分别约为1.8万亿元和1.2万亿元,偿债压力巨大。要消除地方债务集中到期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化解途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借新债还旧债;二是地方政府通过出售或上市等方式变现自己持有的国有资产,以便偿还债务。从长期来看,上述途径都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相当一部分地方债务最终将直接或间接由财政承担,这就给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财政风险不容忽视。

(三)货币金融形势日趋向好,但金融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2011年上半年,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3个百分点;并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0.25个百分点。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使货币供应量持续减速,新增信贷资金明显减少。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2011年初,央行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速目标“不高于16%”。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导致部分资金外流、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2011年的货币供应量实际增速仅有13.6%,年初目标圆满实现。2011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11月末高0.9个百分点(详见图8);狭义货币(M1)余额28.98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11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2010年末的72.58万亿元货币存量相比,2011年我国货币供应增加了12.58万亿元。

从存贷款增长来看,2011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54.79万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47万亿元,同比少增3 90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4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 51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0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2亿元。2011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6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7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5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300亿元。

虽然央行已经先后多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以便减少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抑制通货膨胀。但由于我国货币供应长期处在较高水平,当前货币供应与GDP之比依然处于高位,大大超过主要经济大国水平。201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仍然增加7.47万亿元,特别是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 405亿元,同比多增1 823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受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2011年社会资金链条已经绷得很紧,特别是民间融资领域,已经出现逃债现象。2012年,若市场需求约束增强,资金回流困难导致的资金链断裂现象会增多,一旦发展蔓延起来,不仅民间融资信用体系会出现严重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安全也会受到影响和冲击。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既有有利条件和继续向好的趋向,也有突出矛盾和不利趋势,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在有序回落中平稳增长,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通胀压力依然比较严峻;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财政风险不容忽视;货币金融形势日趋向好,但金融风险需要高度关注。根据上述财政经济形势和运行特征,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特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应在总体上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做出一些调整,不断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实现财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一方面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并将持续存在,宏观经济政策在“抑通胀”与“稳增长”之间的回旋余地较小,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难度日益增大。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温和放缓,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已逐步进入平稳增长区间,并且经济增速的适度降低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仍要以稳增长、控物价为重点,注意物价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化,并适时做出政策调整,着力在控物价中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增长的平稳回调期,在“稳增长”的同时下大力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整体适应能力。

与此同时,适应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调控要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作用重心的同时,加快作出如下调整:一是宏观调控从注重预测向预测与对策并重转变;二是政策操作从“定向”粗放向“定量”精细转变;三是不同政策工具从“齐抓共管”向“分工负责”转变。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两大核心目标发生了变化,因此从当前实际来看,可主要以货币政策完成反通胀任务,而主要以财政政策实现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生产供给体系等任务。

参考文献:

[1][5]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9).

[2][10]于长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3][4]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stats.省略,2012-02-22.

[6]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11:宏观调控目标可基本实现2012:经济增速呈温和回调态势[J].宏观经济管理,2011,(11).

[7]孙勇,王璐.财政收入创新高缘于四大因素[N].经济日报,2012-01-21.

[8]李丽辉.去年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N].人民日报,2012-01-2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1年公共财政收支情况[EB/OL].mof.省略,2012-01-20.

Analysis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2012

Yu Changge

(Financial Science Institute, Ministry of Finance, Beijing 100142, China)

篇7

文章来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严重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都深受城乡金融发展失衡的影响,近年来,虽说有些缓解,但是仍未根本改善。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中、东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其特点是“短、小、频、急”,但是,目前,国有银行的县级区域网点和人员都在精简,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也大多是集中在城市,因此,受限于体制因素,小企业的根本很难得到满足;而对它们来说,仅凭自身力量寻求公开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也是不现实的。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国正在积极实行新型农村金融,金融机构也在逐渐兴起中,但是同问题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比,其作用微乎其微。

二、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若干策略

1.促进转变生产力。为根本改善现有居民,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金融业有必要积极调动要最优秀生产力的因素,并持续优化金融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妨在现有基础上更加重视综合素质高的金融人才的引进;继续放开信贷政策,加大对创新企业以及创新人才的扶持和鼓励;持续促进金融及其相关产业升级再造,积极拓展能源、环境战略,促进国内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产业政策支持、引导,使各地区的特有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将知识技术充分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投资结构改善的根本目的。2.建立并完善金融宏观审慎体系。首先,在金融领域中,央行的职责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一是维护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保持金融稳定。为促进经济金融形势的有序发展,应对央行的这一职能加以重申和强化,并特别强调其宏观审慎作用。在加强宏观审慎方面,欧盟就比较创新地成立了宏观审慎管理委员会,其成员一是金融监管机构;二是财政部。我们也不妨对此进行效仿。可由央行扮演核心角色,下辖政、保、银等监管机构,共同推进宏观审慎体系的进程。其次,在充分选用审慎工具进行逆周期调控的同时,一是加强会计标准集中清算,二是加强会计衍生品交易集中清算。最好,该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强化监管核心金融机构,从而达到以点带面,逐步加强金融监管的目的。3.逐步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首先,平衡需求和供给二者之间的管理关系。未来,我国金融投入的核心将是生产力以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而解决我国经济金融的瓶颈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因此,有必要持续加强供给管理,以供给管理带动信贷结构的优化,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的宏愿。其次,提升金融资源利用率。实际上,我国货币信贷正逐渐实现宏观调控,然而,经济金融环境相对复杂,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也颇多。2013年1月,商业银行信贷额为1.04万亿元;次月即下降5100万亿元,可见信贷明显紧缩。但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仍不容忽视。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步伐势在必行,其核心应是稳定价格总水平,信贷资金应更多地投向“三农”、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中。4.缓解城乡二元金融,弱化城乡差距。首先,针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制度环境更适合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我国城乡金融结构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一元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转变战略先缓解二元金融结构,力求缩短城乡偏斜转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争取早日抹去城乡界限。为此,应给予科学发展观,着眼于长期战略并立足于客观实际,增强认识,制定不违背我国基本国情的可行性策略,脚踏实地地像城乡金融一元化迈进。切忌盲目照搬照抄,切忌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当前的发展实际。正确的做法应是按部就班地规划和计划,认真细致地推进。其次,缓解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首要及核心的任务是夯实经济基础。任何时候,金融的生成及其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石,作为城市经济的有效补充,农村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可谓不重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依靠坚实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丰富农村金融资源必须首先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化发展必须首先壮大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获得了发展的有利条件,才能根本缓解并最终解决城乡金融发展差距,以达成经济金融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绿色金融;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球都面临着资源过度使用、气候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加强节能减排、发展碳经济、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绿色经济创新正成为人们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由此引发了对金融业绿色转型的需求,开创绿色金融发展的新模式,在推动生态环境和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上,都具有较强研究意义。

一、我国绿色金融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5亿元,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676708亿元,37年间增长了190倍,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在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的环境恶化严重,工业废水、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在发展经济时忽略环境治理,近五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如图所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逐年增加,截止2014年政府已投入960019亿元进行环境治理。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需要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便由此引发了金融业绿色转型的需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政府编修“高风险、高环境风险名录”等一系列环保政策,推动环保行业公司快速发展。通过对环保板块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及其股市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节能环保板块规模呈增长趋势较好。根据公司市盈率,具体选取了5家排名靠前进行分析。总的来说,我国环保行业发展势头较好,主营业务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但从表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前五家环保企业资产负债率与正常水平相比偏低,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强,但经营者在经营投资时比较谨慎,可能是对环保行业发展保持保守态度。从企业盈利能力上看,环保企业大多从事高新技术创新,虽然营业收入在增加,但营业成本也在提高,所以会出现营业利润率较低的现象。同时,也体现出政府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缺少对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指引。企业内部缺少高端的核心技术,高科技环保人才不足,公司研发能力不强。社会公众对该板块的关注不高,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较高,这些问题导致环保企业自行摸索中发展,遇到较多挫折,发展速度缓慢。表1:2016年主要环保板块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数据来自各公司年终财务报表)

二、制约其发展原因探析

1.政府缺少绿色金融发展配套政策。国内金融机构对绿色文化的缺失,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并未真正意识到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性。政府应加快相关配套政策的推出,对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相应的激励补偿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2.金融机构缺少环境评估。发展绿色金融,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中央银行、财政部、税务部、环保局等都有职责,各部门在合作上需要加强。因缺乏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对企业环境破坏的信息掌握不足,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信息的获取,在绿色信贷上的额度就很难把握,环境风险评估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来自环境主管部门的支持,金融机构难以完成。3.商业银行对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绿色转型方面兴业银行发展较好,而大型国有银行排名靠后。国有银行由于规模较大,经营成本较低,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创新意识不强。国有银行应在政府引导下逐渐向绿色转型,形成与中小银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措施

1.建立健全金融业绿色转型的组织体系。首先,建立推行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各部门间合作制度,由环境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绿色金融规划和实施制度,实现推行绿色金融的部门间合作。其次,出台政策与法规,引导金融资源向环境保护领域集中。政府可设立创业投资绿色引导资金,以先行投资、合资、担保、技术援助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项目投资。2.建立社会公众绿色金融监督制度。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仅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对违法的行为进行全面监督,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减少政府监督的缺陷。另外,加强新闻媒体的金融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和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绿色金融监督,以形成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3.加强行业管理,参与国际合作。绿色金融行业应从内部制定行业管理,接受国际制定赤道原则及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等国际准则,能够更好的与国际接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满足国际经营需要。加大对绿色金融产品宣传培育绿色文化,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营造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政府通过建立金融业绿色转型组织体系,可以加快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并进一步有效改变对社会资源的指引。同时,加强金融行业内部管理,加大绿色金融概念的宣传,在各企业内部培育浓厚的绿色文化。其次,我国金融机构应积极向其他国家学习,完善国内管理体制并加强创新意识,构建符合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体制,让投资者的资金流向节约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环境友好型产业。最后,在社会公众及媒体的监督下,发挥社会公众力量,以金融业促进节能减排,利用金融市场自身可持续发展,带动生态环境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2]李卢霞,黄旭.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发展的同业比较[J]金融论坛,2011,2:42-45.

[3]中国统计局网站.

[4]胡春生.绿色金融: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的新经济发展方式[J].改革与战略,2012,2:66-69.

[5]张伟.金融业绿色转型研究—以金融业促进节能减排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50-55.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会展经济;影响因素;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会展行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重要的新兴产业。2015年全行业在上年调整的基础上再次取得较快增长,其中经贸类展览2612个,比上年增长7.8%,总展览面积78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8%。

一、影响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政策制度和行业规划方面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制度建设不断深入,但在政策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是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难以对会展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与引导,宏观层面的政策扶持与推动也难以及时到位。其次是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会展行业协会,行业规范及行业自律严重不足。第三是各城市、展馆间竞争大于合作,横向联系很少,缺乏有序的协调和沟通,城市、场馆间有效的相互合作更加缺乏。

2.会展企业运作方面

近年来,中国会展行业运作水平逐步提高,整体效益不断提升,但与世界会展强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一是重场馆建设,轻会展管理运作,很多城市深知会展行业对整体经济拉动作用为1:9,不惜用巨资新建场馆,但没有投入应有精力做好运营。2015年,全国有44%场馆的租馆率低于10%。二是急功近利,忽视培育会展品牌。会展企业及场馆多着眼于当前,热衷于多办展,却不注重优质展览品牌的培育,殊不知会展行业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品牌展。

3.宏观经济方面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会展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与会展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宏观经济减速,对会展业发展带来一定副作用。同时,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清理官办节庆活动,各地纷纷压减庆典、论坛等的数量及投入,此举对中国会展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据测算,2011年我国会展业直接产值约3016亿元,较2010年增长21.5%;2012年较2011年增长16.1%;2013年较2012年增长10.6%;2014年较2013年增长8.5%。由此可见,随着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向下压力的不断加大,会展业增长亦趋于平缓。

4.会展企业及专门人才培养

国内会展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尤其是会展活动的策划、营销、管理和运营等,对会展企业及专业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各类大型展会多由政府主导完成,展览企业很难有快速成长的空间。与世界展览强国相比,国内会展企业的办展主体地位十分薄弱,无论是规模还是能力都明显不足。至于展览专业人才方面,更是有着较大的差距。

5.国民素质

会展经济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经济。和其他产业相比,会展产业接触的社会群体广,除了参展商、参会者、专业观众、媒体等核心群体之外,还有大量的民众参与其中。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客流,同时,国民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会展经济持续长久发展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国内会展经济的有效策略

1.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进区域之间、会展经济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国内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进会展经济产业,强化其社会影响力,推进城乡之间会展经济的互动发展,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促进生态环境实现自我修复,为国内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2.建立健全科学有序的管理体制

前不久,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事关会展行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会展行业应该抓住这个难得机遇,着重解决好诸如建立展览业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全行业发展规划、组建全国性统一行业协会、具体落实扶持的财政、税收及金融扶持政策及简政放权、简化办展审批程序等重大事项。

3.创新发展,拓展互联网+等会展业新途径

展会具有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聚合的特点。移动互联网可以在重构商业价值、拓展服务边界的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使会展行业获得革命性的改变。展会可大力推进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及公众号、APP等新技术手段。而展览信息平台化也应该成为展览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还可以使用全国、地方和企业展览信息交易平台,为未来举办网络虚拟展览会以及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展览业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4.强化办展主体,培育会展人才

强化会展公司等主体对于会展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性认知,积极组建动态会展人才库,开发会展人才继续教育平台,强化会展人才培养。与此同时,应当结合市场需求开展会展人才培养,确保人才培养方式与地方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将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为国内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5.加强社会宣传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国内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公益宣传,基于电视、网络和报刊杂志等公共平台,对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合理运用,加大力度对会展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强化社会群体对会展活动的认知,推进国内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推进国内会展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应当准确把握影响会展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并结合当前社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国内会展经济发展新策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加强会展人才培养,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为会展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全面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推进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铁成,刘力.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07).

篇10

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投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投资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国际资本流动,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其地位与重要性显著增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明显快于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增长,国际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和总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报告,自1980年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GDP的比重已翻一番多。国际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国际直接投资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同时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度。改革开放后,中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力度在加大。特别是在2001年后,中国连续几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截止2004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5600多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国际直接投资效应的理论研究中,对国际直接投资与国内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溢出方面的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关系研究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两者之间的挤出与挤入效应。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一步探讨经济发展中外资与内资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替代作用的可行性分析,并通过中国经济的发展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

二、模型的借鉴和拓展分析

在经济增长模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的“新增长理论”模型中,在分别强调了技术、资本、劳动力等因素作用的同时,有将不同资本纳入宏观生产函数进行解释的趋势,本文首先对Barro(1995)提出的生产函数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内资与外资之间的替代性。

Barro的生产函数为:

式中A代表环境因素,L代表人力资本,K代表中间产品的集合,不同的中间产品用x(i)表示,当K代表资金投入时可解释为资本品。假设中间品共n种,其中n1为内资企业提供,n2为外资企业提供。同时假设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外资企业的扩散,而发展中东道国必须提供基础设施等相关支持所付出的成本为F。设N为外资国中间品生产数量,F=F (n2/n, n/N),则可知当外资比例越高时,吸收外资技术扩散所花费的成本越低;而东道国资本品占外资国资本品比例越小时,表明技术差距越大,则吸收与模仿先进技术的成本就越小,即:

1937年,Durand提出了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改进,允许要素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即生产函数可以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产出弹性取决于参数的估计结果,本文也是基于此考虑的。

三、实证的方法、结果与分析

1.实证分析的计量检验方法

实证分析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的回归计算,这样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在分析我国经济现象时,由于改革开放前数据统计的不规范与缺失,样本显得较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性大,单纯采用截面数据不能全面和动态地反映经济态势。由于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具有控制解释变量共线性问题等优点,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1999年至2003年5年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这些单位包括: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广西;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所有的原始数据都是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内容计算所得,计量运算是采用Eviews5.0软件完成的。

本文的面板数据分析中由于考虑的主要是横截面单位,所以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在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时通常要进行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1:截距(C)与斜率(α,β,γ,δ)是固定的

LnYit=LnA+αLnLit+βLnK1it+γLnK2it+uit

i = 1,2,……,n;t = 1,2,……,T

假设2:斜率(α,β,γ,δ)是固定的,而截距(C)不同

LnYit=LnAit+αLnLit+βLnK1it+γLnK2it+uit

如果第一个假设不成立,则采纳第二个假设,对假设的检验是通过F 检验进行的,即检验统计量 [(S1 -S2)/(n-1)]/[S2/(nT-n-k+1)]~F(n-1,nT-n-k+1)

其中:S1、S2分别是对假设1、假设2回归后得出的残差平方和,k为斜率的个数减1。

首先进行上述回归分析检验,确定假设模型的最终形式。

2.计量结果

对模型分别进行检验、计量运算并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3. 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计算结果可以进行下述分析:

(1)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能从整体上解释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而且,内资与外资的单个要素的解释能力也很强,这说明内资与外资均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内资的产出弹性明显地小于外资,这说明内资的效率远远低于外资的效率。

(2)从东部、中部地区看,情况与全国范围内状况大体相似,但西部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产出弹性为负,尽管这负数很小,也说明在西部地区外资对工业产出有很弱的负面影响。

(3)依次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看,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其产出弹性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东部、中部、西部利用内资和外资的效率有高、中、低之分。东部地区在使用资金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

(4)对于西部地区的外资对工业产出弱的负面影响可作如下分析:Moschos(1989)在研究中提出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说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出口扩张才对经济增长有正面促进作用;何洁(2000)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中国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对内资工业产出有抑制作用,说明外资在西部有“挤出”效应。本文研究也表明在中国西部地区外资对内资有负影响,从而整体上导致外资对西部工业的弱负效应。

(5)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的内资产出弹性虽有高、中、低之分,但差距并不明显,这说明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效率和管理效能并无地域上的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国有工业整体效率的低下造成的。尽管我国东部地区民营经济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内资工业整体效率比起中西部地区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而外资产出弹性在各地区间的差距明显,这说明东部地区更早地采取了更加优惠灵活的吸引外资的政策,且在基础设施、地理位置、观念和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加上东部具有较高的人才积累和技术基础,国际直接投资的优势更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6)总体来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外资对内资并没有“拥挤性”,外资主要从事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产业,是外资产业转移的延伸。外资与内资均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的要素,外资与内资的投资仍是中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原因,吸引外资中的高技术仍是引进外资的重要内容,而这弥补了内资技术水平上的不足。

四、结论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从全国整体范围来看,外资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外资的效率高其主要原因是外资的许多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情况在东部地区表现的更(下转第49页)(上接第21页)为明显,因此,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要将引进国外特别是跨国企业的资本与技术作为引进外资的重中之重,利用引进外资不断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利用外资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外资进入中国的规模和速度来看,说明我们有许多有利政策和环境影响了外资的进入,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巨大、包括优惠税收等政策在内的措施到位,政局稳定,基础设施较好均是吸引外资的原因。在继续制定全国性引进外资优惠政策的同时,我们也要形成外资的竞争市场,保证引进外资存量的同时,以吸引多方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间的投资竞争为目的,从而不断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含量。

篇11

关键词:宏观经济运行:银行业发展:发展方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1―0046-06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同时,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尽管CPI持续攀升,但核心物价较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已经实现了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回归。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向好,国内经济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一、2011年经济运行基本走势及其影响因素

(一)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二次探底”或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

近期,美国、日本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希腊、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心。但是,从2009年第三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美、欧、日等经济体已实现连续5个季度的正增长,经济增速普遍好于市场预期。尽管多数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恢复还相对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但整体上看,2011年发达经济体将保持温和复苏状态,出现“二次探底”或恢复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从新兴经济体的情况看,201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之间经贸合作加强,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下降。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好于发达经济体。预计2011年新兴经济体仍将平稳较快发展。不过,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将激发发达国家过剩流动性飞蛾扑火般地流入新兴经济体,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二)消费、出口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

2009年下半年以来,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速有所同调,消费刺激政策效应减弱,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回落,消费实际增速也开始下降。2010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仅增长7.5%,这对2011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会形成一定硬约束。2010年5月份以来,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长有所加快,但仍明显低于2007年以来的平均水平。此外,受通胀、就业和收入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2011年居民的消费行为将趋于保守。当然,2011年政府会继续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但出于对成本推进型通胀的担心,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幅度会比较有限。因此,预计2011年全年社会零售额实际增速稳定在18%左右,与2010年大致相当。

出口方面,由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较快以及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2011年中国出口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在重启人民币汇率弹性机制以后升值压力不减,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出口增长产生冲击。同时,中国政府从经济转型角度考虑,会调整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出口政策。而且,2010年全年出口达到30%左右的高增长,是在2009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预计2011年我国出口增长将有一定幅度回落,月度增速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全年出口增长15%。而且,2011年出口将继续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机械和电子产品将越来越重要。

在投资方面。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列入新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民生工程和产业升级将对投资产生刺激效应,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形成重要支撑。但是,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结束,即使新的投资增长点和新投资方案不断推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预计仍将相对乏力。预计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内陆地区城镇化的推进将部分抵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由于出口已经复苏,且政府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会起到推动作用,预计制造业投资在经历了近两年稳定但较为疲弱的增长后,增速将有所加快。综合来看,2011年投资增长将达到23%左右,与2010年基本持平。

(三)物价上涨趋势延续,通货膨胀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措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流动性回收、蔬菜价格有所回落,但未来几个月仅“翘尾因素”加上“上月新涨价因素”两项就会远远超过3%,物价上涨趋势会进一步延续。依据有五:一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美元贬值,输入性通胀进一步强化;二是资源、环境、劳动力与生产成本增加;三是城市化加快,物流结构变化,商业成本增加;四是价格改革进一步推进,煤电价格逐步理顺,天然气、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五是2011年上半年还有同比因素,加上PPI和CPI现在已同步向上。笔者估计,2011年我国的CPI调控目标可能被定位于4%,尽管个别月份可能突破5%,但全年涨幅会在4%―5%区间内。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在推高2011年物价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是前期积累起来的巨额流动性。2009年银行系统发放了约11万亿的人民币贷款,其中包括9.6万亿元的正式贷款,也包括资产负债表之外的非正式贷款。2010年银行体系新增贷款突破7.5万亿几成定局,这还不包括尚未计入资产负债表的3万亿“隐形信贷”。这样算起来,正式贷款与各种游离于资产负债表之外的“隐形信贷”,总共可能接近22万亿。从货币存量看,截至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9.6万亿元,而同期GDP约为26.9万亿,二者之比达到257%,堪为世界之最。目前,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除了有限的海外流通量外,绝大部分人民币在境内流通。而且,由于通货膨胀与货币信贷发行存在1-2年的时滞,所以,这些超量发行的货币与信贷将会部分地通过通货膨胀在2011年释放出来。

其次,现实存在的推动物价上涨因素不可忽视。一是目前肉、蛋产品价格已呈恢复性上涨,2011年有可能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二是国内投机资金已介入部分农副产品炒作,推动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三是工资上涨将逐步向服务业传导、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等等,都会加大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四是美元等主要货币汇率贬值,将推动国际市场初级产

品价格再度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有增无减。

当然,2011年通货膨胀也不会失控。本轮物价上涨不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而是因为个别农产品供求恶化且被资本炒作所致。而且。也存在一些价格下行力量。如产能过剩将抑制工业品价格快速上扬,以现货为主的农产品炒作难以持续,煤、电、油等瓶颈产业没有出现短缺和过热现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存在不确定性,我国各类商品或工业品基本上供大于求。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的食品价格上涨都很快,我国CPI上涨程度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在“金砖四国”中上涨幅度最小。

(四)宏观经济政策转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双松”转向“一松一紧”

在内外经济复苏的基础尚未巩固的现实下,2011年财政政策延续积极的政策基调是非常必要的。其一,外部经济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复苏基础不是很牢固,需要财政支持;其二,2009年后推出的一揽子投资项目,大多周期比较长,如果积极财政政策过早淡出,会导致半拉子工程;三是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将上马一些需要财政有效配合的新投资建设项目:四是2011年政府会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需要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公共服务。以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五是近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状况整体较好,2011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着坚实的财力基础。

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框架下,预计2011年中央将发债5000亿元,代地方发债约为3000―4000亿元,总额达到8000―9000亿元,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当然,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与2010年有所区别,财政收入政策重点将推进结构性减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望继续提高,进一步放大居民消费空间:中小型微利企业的减税政策也可能出台,以支持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对生产型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电信业、交通运输业等)有望出台进一步的税收改革政策。该类企业的营业税有望减免。而以增值税征收为主。在以上领域推行减税政策的同时,房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等领域有望迈出步伐。财政支出政策将加大民生等消费性支出以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领域,主要侧重保障性住房、水利、海洋经济、节能减排的环保设备投资、促进消费便利化的投资等五大领域。

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为加强流动性管理,舒缓通货膨胀压力,2011年的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稳健不是货币信贷的全面收紧。从过去30年的历史经验看,货币政策全面收紧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GDP增长超过11%;二是CPI增速超过5%,而现在的宏观经济环境距此尚有差距。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在于使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发放保持与经济增长和物价预期调整幅度相适应。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防止资金过度地流向资产市场;二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管理价格体系;三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信贷增长速度并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从货币供应方面看。M2的增速大致等于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再加上一定的货币化容忍度。前几年中央银行一般将货币化容忍度定为2―3个百分点。如果2011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9%,通货膨胀率为4%,再加上2-3个百分点的容忍度,那么,2011年的M2就会为15%―16%。从存款准备金率方面看,尽管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调高到历史新高,但2011年仍有可能再上调3―4次。从利率方面看,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已是必然。笔者认为,2011年央行最多加息2-3次。从信贷增速方面看,较之2010年的18%,2011年贷款增幅可能回落到14%,新增贷款可能控制在7万亿元之内。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应的显现,国际热钱会持续流入中国,从而加剧中国流动性的进一步过剩。这将进一步增大通货膨胀压力。2011年人民币可能会升值5%―6%。因此,监管当局不仅会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遏制热钱流入,而且会逐步放松对资本流出的监管,鼓励金融机构与居民对外投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五)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递减,房地产价格可能在下半年有所反弹

我国的房地产调控面临许多难题:一是中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住房刚性需求旺盛,调控需求的难度非常大;二是民间资本投资领域过窄;三是全球化的热钱涌动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相叠加:四是房产持有环节税收制度缺失;五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六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十分巨大,“一刀切”的办法难以调控房地产市场。尽管如此,笔者相信2011年政府将会延续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包括继续遏制投资需求,限制对开发商贷款,在某些大城市启动房产税试点等。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再加上政府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2011年房地产投资活动或房地产行业增长不应大幅放缓。因此,估计2011年政府不会继续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也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房产税。这样看来,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旺盛的市场需求之间会有一波拉锯战,房价将会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下半年房价可能有所反弹。

判断2011年房地产的走势,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部分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收入,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模式未有实质性改变之前,继续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的概率较小。二是虽然政府正在致力于降低高通胀,但国外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低利率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选择具有部分合理性,在各种约束条件未有改变的情况下,任何渊控都只能是阶段性的。第三,WIND数据显示,1―10月份以来全国房地产投资累计达到45621.96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4%。在增量同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增量占31.85%。若房地产价格下调过多,将会对2011年GDP增长造成较大抑制。第四,投资投机性需求仍1日存在,调控尽管暂时压制住了这一部分需求,但一旦政策放宽,房价上行压力较大。

笔者认为,真正影响2011年房地产发展的因素是房地产业的资金来源状况。从目前情况看,2011年人民币贷款的总规模会比2010年有所减少,大致在7万亿以内,房地产业的信贷资金由此也会减少。而且,2011年会有50-75个基点左右的加息空间,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将会上升。同样,证券市场给房地产企业提供的资本金或长期资金的规模也将非常有限。由此看来,如果融资不畅,房地产企业拿地和投资决策都将受到影响。当然,2011年政府会继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达到1000万套,这将部分弥补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长因素

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对现有住房进行低碳、环保、节能等改造也将成为重点,以消化部分建材、装潢等房地产中下游行业的过剩产能,增加低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机会。

二、2011年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判断

2010年,基于宏观经济的稳步复苏和金融平稳运行,中国银行业继续向好发展,资产业务快速增长,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银行业整体实现了30%以上的利润增长。2011年,中国银行业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将有20%左右的增长,利润增速可能达到25%,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会有所加快。但是,资产业务的发展会受到抑制,资产质量问题也会有所暴露。

(一)经营发展方式转型步伐加快,提升管理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主题

在主要依靠贷款规模扩张获取盈利的发展模式下,为了实现既定的利润目标,信贷规模扩张成为商业银行最有效的发展方式。在现有的融资体制下,贷款规模扩张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的增加,同时也会带来资本补充的压力。尤其是,在利差逐步缩小的现实下,由于盈利增长不能弥补贷款快速扩张带来的加权风险资产增长,这就部分抵消了盈利增长对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贡献,直接导致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对银行后续的信贷扩张造成制约。由于我国银行业的税负程度较高,商业银行内源融资远远低于风险资产的增速,依靠外源融资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所以,近些年来,随着资本监管标准的逐步提高,国内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强的资本约束,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就必须致力于经营发展方式转型,走低资本消耗的发展道路,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2011年随着信贷增量的缩减和资本约束的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外部压力显著增强,为了确保银行盈利水平的稳定增长,商业银行的内在动力也会增强,由此,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方式转型的步伐会有所加快。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指的是商业银行要彻底颠覆传统的高资本消耗、高成本投入、靠低定价降低风险的外延粗放式经营发展模式,实现内涵集约化经营,以持续稳定地提高股本回报和银行价值。其重点是通过精细化资本管理。大力发展低资本占用、低风险和高收益的业务、不断提高零售业务、小企业业务、中间业务的利润贡献度,持续优化流程,加快资源整合,努力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以最小的资本消耗获取最大的经营效益。

(二)资产业务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业务创新成为应对竞争利器

从国际经验看,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突变。在净利息收入依然占国内商业银行收入80%以上的现实情况下,贷款业务依然是商业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在2011年银行业新增贷款规模比2010年缩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确保利润持续增长,就必然会展开激烈的贷款业务争夺。同时,商业银行也将在信贷资产转让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进行努力创新。

银行之间转让信贷资产,必须以转让双方对贷款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为前提,否则,信贷资产的转让就会存在道德风险。因此,完善和健全信贷资产转让流程,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前后的债权债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如果信贷资产的转让是真实的,监管当局对此应给予积极支持。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积极推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金融产品和工具,推动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债券市场发展这个问题上,笔者建议应结合信贷市场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在现有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融资体制下,商业银行每年都保持一定的贷款增长速度是必然的。鉴于资本充足率的制约,商业银行要走出一条总资产规模不无限扩大,却能持续健康发展并对国民经济持续支持的道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资产证券化。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商业银行不仅承担了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也陷入了由资产证券化风险放大而带来的流动性危机。受此影响,起步不久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2008年被暂停了。其实,次贷危机的根源并非资产证券化本身,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机制设计上吸取教训。结合我国实情谨慎推进资产证券化。笔者认为,2011年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是必要的。

(三)资本管理的重要性再次凸显,银行资本再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

近期,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全球流动性向新兴经济体的转移,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化,进一步使中国成为全球流动性的聚集地。所以,2011年中国的流动性会比较充裕。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不是很大。在负债压力不大而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这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因此,商业银行要根据实体经济和监管当局的要求,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实现贷款合理平稳增长;在积极创新和拓展贷款疏导渠道的同时,灵活调整票据规模,积极配合好贷款调控。要有效组织存款业务,既要注重存款总量,更要优化存款结构,大力拓展储蓄存款和低成本对公负债,尤其是财政性存款和结算性存款,不断提高券商资金存放比例,积极争取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存款,努力降低负债成本。要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努力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贷款定价和营运效能,努力降低贷存比,积极推动预算管理与考核激励实现有机衔接。

除了以上工作,2011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是强化资本管理,有效解决资本补充问题。近年来,中国银监会一直强化风险管理,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以提升银行业抵御风险的门槛。近期,银监会又积极致力于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四项监管工具的建设。各种迹象表明,2011年初银监会将出台适应《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监管新规,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本补充压力。笔者预计,2011年,各家大中型商业银行都会采取积极措施,千方百计地补充资本金。其中,外源融资依然是资本再融资的主要渠道。

(四)盈利能力增长面临挑战,新型业务拓展成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1年至少以下三个因素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形成掣肘:一是贷款规模量的缩减,将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二是前期快速增长的贷款质量可能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会有所上升,银行的拨备也会使银行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利润增长:三是微观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艰难,贷款需求和还款能力会相对减弱,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贡献将下降。当然,一些有利于银行利润增长的积极因素也是存在的。如2011年有可能加息2―3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以价补量的方式弥补因贷款规模下降造成的利润损失。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和费用管

理,提高成本收入比来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盈利能力。总的看来,2011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保持稳定,同比增速大约在25%左右。

为了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国内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大力发展新型业务。在批发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在稳步发展对公贷款业务,重点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型产业、内需依托型产业、国家振兴规划产业信贷需求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积极推动发展银团贷款;应择优介入买方信贷和国际银团项目,优化信保融资、航运融资等贸易融资产品:要积极开展大宗商品进口融资、船舶融资等业务,积极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同时,要从组织架构、授信体制、信贷额度、产品创新、定价能力等方面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努力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努力扩大同业理财规模,积极拓展基金和养老金托管、黄金、集团企业外汇集中管理、融资融券、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积极开发避险保值工具和贷款信托、权益信托等理财产品,丰富代客交易产品体系,着重拓展企业并购重组、发债上市、私募股权融资等特色财务顾问服务。

在零售业务方面,商业银行要继续拓展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高收益零售贷款,持续提升零售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客户分层服务体系,加强对高净值客户的专业投资顾问服务,积极致力于财富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要改革现行私人银行管理体制,强力推进私人银行客户集中管理,有效提高私人银行的经营效益。要着力加强财富管理的中后台系统建设,提升专业队伍素质和能力。要大力加强基金、保险、外汇、黄金、银行及券商理财等产品的销售,深度挖掘账户管理费、POS刷卡费等传统业务潜力。要进一步加强零售银行渠道的整合工作,积极引导客户使用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全面推进银行卡、信用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个人贷款和财富管理等各类产品的交叉销售。

(五)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明确信贷投向政策和客户、业务准入边界与底线,加强信贷组合管理;不断提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准入门槛;对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要在条件上、规模上给予严格控制。对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要认真执行房地产贷款的有关政策,加强总量控制。同时,要不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流程优化工作,将“三查”工作进一步细化,充分发挥市场营销部门准入核准的第一道风险关口作用。健全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搭建信用风险考评与垂直报告体系,根据信贷管理考核评级合理调整分支机构的审贷授权,推行一级审批和审批主责任人制度。实行审贷合规审查,明确审批时限,推进方案审批和差异化审批。此外,要加强队伍、流程、制度、监督、考核等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优化风险经理队伍,落实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协同作业。进一步强化组合风险预警,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排查工作。

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利率政策变化,按照监管指引和政策要求,落实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利率风险计量工具与利率预测模型,通过表内调节和风险对冲有效防范本外币利率风险。加强集团层面交易账户市场风险监测分析,监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限额,进一步提高资金交易业务风险计量水平。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建立以限额管理为核心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人民币流动性组合管理与融资管理,严格外币资金投放。合理安排贷款期限结构,审慎发放中长期贷款。充实和强化司库运营职能,灵活调整投资账户和银行账户资金,切实保证流动性安全。

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分析、数据收集和风险报告机制,全面引入和推广科学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加强对会计“逆程序”操作、高风险手工处理业务、现金库管理等的专项检查。切实重视和防范理财产品错误销售风险,规范销售流程,充分揭示产品风险。

(六)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着力促进包容性增长

篇12

关键词:社会环境;内蒙古;经济发展:变迁

一、前言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社会环境就是这众多因素中的一个。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秩序与治安状况良好、文明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意味着企业经营者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转向追求文化娱乐、环境质量等精神生活需求。由此,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方面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每个人的变化从国家或地区的角度上看就意味着社会传统以及文明方式等等的改变。而上述这些方面的改变又会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社会环境因素也会随之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对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将会日益得到重视。

二、内蒙古发展环境的改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得以成功实践,自治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区域社会环境所包括的内容繁多,本文拟从内蒙古发展环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内蒙古社会大局等几个方面对内蒙古社会环境的变迁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自实施五年规划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在自治区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的成效。目前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束后,内蒙古的综合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而“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新增公路里程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100公里,新增民航机场3个。建成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全面加强公路、铁路和电网三大通道建设。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70亿元,建成赤峰至通辽、呼和浩特至大饭铺至东胜等一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赤峰至承德等9条连接区外的高速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65公里,12个盟市全部有了高速公路。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555亿元,建成临河至策克、包头至西安等30个重点项目,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789公里。开工建设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赤峰至锦州等35个重点项目,在建铁路总规模5980公里。累计完成民航机场建设投资50亿元,建成鄂尔多斯、二连浩特和阿尔山机场,机场总数达到12个。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内蒙古经济发展初期生态环境的破坏度较低。随着内蒙古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自治区政府历来都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从而使生态总体恶化趋势趋缓。经过多年的努力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去了明显成效: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的规划目标,草原植被盖度继续提高。“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228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开工建设海勃湾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1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农村牧区58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5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500万亩。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环境治理。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勘查工作,煤田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煤炭资源储量5500亿吨。

三、内蒙古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

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同,内蒙古在经济发展之初,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作为社会建设重点工作之一的“民生工程”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自治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民生工程”建设得到了加强。具体体现在: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2%以内,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

2.财政用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累计达104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0.7万人和886.4万人,230.9万职工纳入失业保险。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2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3.全面启动保障性安届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累计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689.4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78.5万套。内蒙古还建立了被征地农牧民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五七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以及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农牧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和失业、工伤保险盟市级统筹的目标,6个盟市实现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盟市级统筹。

4.制定了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及异地就医政策,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

5.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0613万元,如期完成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各个阶段的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任务目标,解决了295万农牧民群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问题。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使自治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的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前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稳步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居全国前列。民族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社区卫生和蒙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储备制度建设,组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人防、档案等各项工作

都取得了新进展。

(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从自治区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内蒙古的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深入,内蒙古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28%,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目前内蒙古已拥有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草原文化整体形象和实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其中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在以“节庆展示城市软实力”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上被评为“十大品牌节庆”。其次《蒙古学百科全书》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四、内蒙古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从成立之初,自治区党委就深刻认识到内蒙古在国家稳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战略目标,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国综合考评中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

(一)社会矛盾化解深入推进

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矛盾化解工作会议,对涉及政策层面的18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化解工作扎实开展。各地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抓手,实施惠民工程,解决低收人群体的养老、医疗、住房、就业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社会建设管理成效显著

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站、卫生服务站建设。普遍建立起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多种便利服务。加快苏木乡镇(街道)职能转变,逐步强化基层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责。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工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加强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在协同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狠抓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三)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加快基层综治组织和服务平台建设,全区苏木乡镇(街道)普遍建立起综治工作中心,嘎查村(社区)绝大多数建立起综治工作站。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确保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自治区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行政立法、执法监督和普法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取得积极进展,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源头治理。规范资金运行,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做好宗教工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自治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内蒙古摆到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各族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全区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内蒙古社会环境的日益改善也必将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篇13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

1.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受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农资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从生产方面来看,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难以真正有效提高;二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实现粮食安全的最大障碍。近年来,我国各地遭遇了多年罕见的强霜冻袭击,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病虫害发生严重,对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三是粮播面积调减幅度过大,已降到历史最低点,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2.农村信息网络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据最新统计调查,由于许多农村居民家庭无力支付电费,即使有电视也不能看。同时无钱订报看杂志,无钱安电话、买手机,打电话通信息,更无条件上网,了解市场看行情,因此大多数居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是与别人交谈,或收听广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视野和思维,信息闭塞,对市场行情一无所知,致使农民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依然处于盲目被动状态。

3.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突出。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农民外出务工者主要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由于缺少文化,不懂技术,没有特长,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风险。同时,政府很少组织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而农民自身又没有条件参加培训。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也经常发生。此外,工伤得不到及时足额赔偿、不签合同、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起码的劳动保护、没有劳动保障等问题在农民外出务工中也比较突出。

4.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由于受财力、传统习惯、很多农村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村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工业产业化相比发展严重滞后。

5.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到位。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是加速科技进步,加速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是要切实强化技术推广。但据调查发现,由于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技术推广人员流失严重,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多种原因,造成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问题多多,农业技术服务功能滞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使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业用水过程中由于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加大了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农民增收。

二、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1.加强农产品市场和农村市场调控。针对今年农产品市场价格过度波动可能性上升,相关监管和调控部门应及时监测。一旦出现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苗头,应配套使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将农产品市场和农村市场价格过度上涨势头控制好。还要统筹考虑生物能源和粮食安全,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2.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业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变不利因为有利因素,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各级部门要做到未雨绸缪,事先规划,针对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的不利因素,农业主管部门要做好事前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是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

3.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我国每年有六千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而推广率和普及率都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是很大的浪费。“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有新的突破。今年要选择几项增产效果明显、覆盖面大、投资较少、易于应用的技术,包括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玉米良种良法、小麦精量播种、配方深施化肥、节水灌溉和地膜覆盖技术等,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开。实践证明,应用这几项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4.营造良好的外出务工环境。一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二是依法保护外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重点加强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监督检查,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和服务结构,解决目前管理机构多头无序的状况,为农民外出务工切实提供优质服务。

篇14

关 键 词:国际直接投资;内资;替代作用;Panel Data分析方法;民营资本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3-0019-03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投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投资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国际资本流动,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其地位与重要性显著增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明显快于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增长,国际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和总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报告,自1980年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GDP的比重已翻一番多。国际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国际直接投资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同时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度。改革开放后,中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力度在加大。特别是在2001年后,中国连续几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截止2004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5600多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国际直接投资效应的理论研究中,对国际直接投资与国内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溢出方面的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关系研究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两者之间的挤出与挤入效应。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一步探讨经济发展中外资与内资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替代作用的可行性分析,并通过中国经济的发展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

二、模型的借鉴和拓展分析

在经济增长模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的“新增长理论”模型中,在分别强调了技术、资本、劳动力等因素作用的同时,有将不同资本纳入宏观生产函数进行解释的趋势,本文首先对Barro(1995)提出的生产函数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内资与外资之间的替代性。

Barro的生产函数为:

式中A代表环境因素,L代表人力资本,K代表中间产品的集合,不同的中间产品用x(i)表示,当K代表资金投入时可解释为资本品。假设中间品共n种,其中n1为内资企业提供,n2为外资企业提供。同时假设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外资企业的扩散,而发展中东道国必须提供基础设施等相关支持所付出的成本为F。设N为外资国中间品生产数量,F=F (n2/n, n/N),则可知当外资比例越高时,吸收外资技术扩散所花费的成本越低;而东道国资本品占外资国资本品比例越小时,表明技术差距越大,则吸收与模仿先进技术的成本就越小,即:

1937年,Durand提出了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改进,允许要素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即生产函数可以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产出弹性取决于参数的估计结果,本文也是基于此考虑的。

三、实证的方法、结果与分析

1.实证分析的计量检验方法

实证分析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的回归计算,这样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在分析我国经济现象时,由于改革开放前数据统计的不规范与缺失,样本显得较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性大,单纯采用截面数据不能全面和动态地反映经济态势。由于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具有控制解释变量共线性问题等优点,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1999年至2003年5年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这些单位包括: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广西;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所有的原始数据都是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内容计算所得,计量运算是采用Eviews5.0软件完成的。

本文的面板数据分析中由于考虑的主要是横截面单位,所以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在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时通常要进行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1:截距(C)与斜率(α,β,γ,δ)是固定的

LnYit=LnA+αLnLit+βLnK1it+γLnK2it+uit

i = 1,2,……,n;t = 1,2,……,T

假设2:斜率(α,β,γ,δ)是固定的,而截距(C)不同

LnYit=LnAit+αLnLit+βLnK1it+γLnK2it+uit

如果第一个假设不成立,则采纳第二个假设,对假设的检验是通过F 检验进行的,即检验统计量 [(S1 -S2)/(n-1)]/[S2/(nT-n-k+1)]~F(n-1,nT-n-k+1)

其中:S1、S2分别是对假设1、假设2回归后得出的残差平方和,k为斜率的个数减1。

首先进行上述回归分析检验,确定假设模型的最终形式。

2.计量结果

对模型分别进行检验、计量运算并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3. 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计算结果可以进行下述分析:

(1)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能从整体上解释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而且,内资与外资的单个要素的解释能力也很强,这说明内资与外资均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内资的产出弹性明显地小于外资,这说明内资的效率远远低于外资的效率。

(2)从东部、中部地区看,情况与全国范围内状况大体相似,但西部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产出弹性为负,尽管这负数很小,也说明在西部地区外资对工业产出有很弱的负面影响。

(3)依次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看,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其产出弹性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东部、中部、西部利用内资和外资的效率有高、中、低之分。东部地区在使用资金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

(4)对于西部地区的外资对工业产出弱的负面影响可作如下分析:Moschos(1989)在研究中提出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说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出口扩张才对经济增长有正面促进作用;何洁(2000)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中国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对内资工业产出有抑制作用,说明外资在西部有“挤出”效应。本文研究也表明在中国西部地区外资对内资有负影响,从而整体上导致外资对西部工业的弱负效应。

(5)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的内资产出弹性虽有高、中、低之分,但差距并不明显,这说明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效率和管理效能并无地域上的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国有工业整体效率的低下造成的。尽管我国东部地区民营经济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内资工业整体效率比起中西部地区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而外资产出弹性在各地区间的差距明显,这说明东部地区更早地采取了更加优惠灵活的吸引外资的政策,且在基础设施、地理位置、观念和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加上东部具有较高的人才积累和技术基础,国际直接投资的优势更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6)总体来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外资对内资并没有“拥挤性”,外资主要从事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产业,是外资产业转移的延伸。外资与内资均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的要素,外资与内资的投资仍是中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原因,吸引外资中的高技术仍是引进外资的重要内容,而这弥补了内资技术水平上的不足。

四、结论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从全国整体范围来看,外资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外资的效率高其主要原因是外资的许多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情况在东部地区表现的更(下转第49页)(上接第21页)为明显,因此,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要将引进国外特别是跨国企业的资本与技术作为引进外资的重中之重,利用引进外资不断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利用外资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外资进入中国的规模和速度来看,说明我们有许多有利政策和环境影响了外资的进入,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巨大、包括优惠税收等政策在内的措施到位,政局稳定,基础设施较好均是吸引外资的原因。在继续制定全国性引进外资优惠政策的同时,我们也要形成外资的竞争市场,保证引进外资存量的同时,以吸引多方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间的投资竞争为目的,从而不断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含量。

在内资工业方面,我们应该采取措施继续坚决地让国有工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鼓励与扶持民营资本成为我国工业的发展主角,废除一些限制民营资本进入和成长的不利政策,全方位促成民营资本成为民族工业的生存、发展和强大的动力,让民营资本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壮大起来。

在中西部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力促西部地区尽快跨越经济发展的“临界点”,为中西部地区制订更加优惠政策,培养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吸引外资与民营资本来共同开发西部地区,东部、中部地区在发展的同时可有意识地加快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楷,刘庆生,刘伟. 中级国际投资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Soto,Marcelo. Capital Flows and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ecentEmpiricalEvidence[C].2000,july,OECDDevelopment Center.

[3]Jordan,J.L. How to keep GrowingNewEconomics[C].Federal Reserve Bank ofCleve land:Economic commentary,2000.

[4]Koizumi,T.and K.J.Kopeck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echnology Transfer andDomestic Employment Effec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1980,February,1~20.

[5]Eduardo Borensztein.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C].NBER Working Papers,NO5057,1998.

[6]王志鹏,李子奈. 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 管理世界,2003,(4).

[7]何洁,许罗丹. 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文汇,1999,(2).

[8]王志乐. 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正反两方面影响[J].管理世界,1996,(3).

[9]张帆,郑京平.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和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