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造价相关知识范文

工程造价相关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03 10:14:29

工程造价相关知识

篇1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员;提高;素质;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快速增长,建筑工程项目变得越来越来复杂,建筑装修的材料越来越多样化,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仿行技术在现场施工中的运用,使得工程造价变化莫测,建筑物的工程造价高低,造价是否合理,工程造价人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种新形势下,工程造价从业人才的培养得到重视,如何全面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一、从市场经济分析造价人员现状

1、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许多从事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工程造价也不例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会造成工程造价管理不会注重全方位控制,造价从业人员分布在建设、施工、设计、监理、中介及工程相关的造价管理机构等等,所以现阶段的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大部分也只是熟悉套用地方定额预算的编制,而对招投标、项目的经济评价、工程量清单计价、优化设计及施工方案、全过程造价管理及索赔,房地产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涉及不是很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宜,这就造成他们的知识结构单一。

2、目前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总体来说上较以前有所提高,许多专科院校也有了对口专业,但仍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还经常会出现缺项、错算、漏算、计量不太准确等现象,凸显出他们专业技术水平有限,执业质量较低。

3、有些从业人员在某些利益驱使下,私自配合委托方,经常高估冒算、或随意压价、有的还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个人利益,严重的损坏了市场经济甚至是国家的利益。

4、加强造价人员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管理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成功的管理,总结经验,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及企业不断前进。

工程造价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它涉及的知识范围广,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熟悉与其相关的行业知识,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人员,提高一定的个人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二、专业造价人员素质

1、专业知识是每个造价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基础

1)熟悉图纸,结合规范与计算规则,理论结合实际,正确计算工程量。我们做预算都是以建筑施工图设计来完成的,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施工及设计规范。如果规范都不能精通,必然结果就是造成漏项或差错,根据现代不同的施工工艺,工程量的计算也不同,应该经常深入现场,图纸只是工程项目的一个片面影像,好多东西还需要现场勘查,只有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才能避免后期带来的损失。

2)项目工程的计量知识,工程设计及施工的技术知识,现代经济学知识,工程管理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等。工程造价专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不仅仅是片面的计算,涵盖综合性知识很强,这就要求造价人员不仅要懂得工程预算知识,还要结合工程经济和管理及技术与经济的知识。

3)建设项目投资估、概、预算的编制、审核及项目经济评价,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编审,与工程造价业务有关的其他事项,工程变更及合同价款的索赔和调整费用的计算,建设项目每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整理分析各种造价资料等。显然,只有丰富的经济知识和扎实的功底才能出色的完成上述工作,这就对工程造价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从事专业造价人员应该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软件:①工程预算相关软件,如工程绘图软件、定额套价软件、工程量审核计算软件等,如神机未来软件;②相关的文字编辑,制图软件等,如office办公软件等。这是个计算机网络时代,能使造价管理者及造价专业人员灵活、便捷、及时地获取价格信息,进行工程资料及造价信息的交流,计算机的出现及相关软件的应用极大的减少了造价人员工作的劳动强度,造价专业人员大量的工作将依赖计算机来完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计算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2、自身素质教育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造价人员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没有良好的个人素质修养,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工作,必将给工程带来一定损失甚至损害到国家利益,所以要加强教育培训,从源头上保证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知识范围扩展、掌握多种职业技能。我国市场经济的正朝着健全方向发展,各项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造价相关的《建筑法》、《合同法》、《价格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出现,使建筑工程逐步步入正轨,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是造价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从而减少经济纠纷。

3)具备创新精神

现阶段我国造价工程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同行业人员比起来都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的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增加行业竞争力也在增加,因此,造价人员除了常规的工作学习以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当今建筑市场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管理等,积极参社会组织的造价工程学术活动,扩展本专业知识,做到大胆创新与传统知识的结合,为迎接知识时代的考验和挑战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是控制投资、项目决策、制定投资计划的依据、做为一名专业的,合格的造价从业人员更为重要,从业人员必须抓住当代机遇,更新陈旧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市场竞争站稳脚跟。在建设工程领域中,工程造价在项目前期投资估算,中期的概算,预算和后期的决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划师,一名造价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与一项工程建设的赢利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见,做一名专业的、合格的造价人员有多么重要,所以,提高专业造价工程人员必须基本的素质对工程经济建设非常重要。(作者单位: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刘超琴李敏.《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的几点思考》

篇2

关键词:精细化;全过程;造价管理;人才培养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房地产、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各类工程项目发展迅速。然而,在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的“三超”问题,使得作为承包方的施工企业叫苦不迭,承包商与建设单位的扯皮、纠纷事件屡有发生;在已经运营的项目中,出现运营成本高出预期费用,或产出远小于预期等现象。上述原因主要是在项目管理中仍延续传统计划经济下的“粗放型”工程造价管理,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应由原来的“粗放型”的单一阶段造价管理向“精细化”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转变。我国通过颁布2003、2008、2013版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立了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尤其2013版凸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理念,并提供了操作细节,体现了工程造价管理应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国内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精细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然而,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设置较晚,人才培养也需要周期等原因,目前能满足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要求的从业人员很少。我国高校对如何培养应用型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进行诸多探讨,主要侧重于如何与企业联合培养,提高其应用能力,但对如何在高校的培养计划中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 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其具备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并无涉及。本文分析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及具体要求,并从高校的角度,探讨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2现阶段我国造价从业人员的不足

2.1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足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设置较晚,目前我国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人员普遍学历不高、知识面较窄,技术水平不足。且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绝大多数的造价咨询机构只能单纯地开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及工程结算的编制及审核业务,而对于项目的经济评价、工程设计的造价分析及设计方案的优化、施工中的合同价款的调整及管理等真正意义上的造价智力服务则很少涉及。因此,大部分工程造价人员主要集中于计量计价的基础性业务,缺乏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知识进行增值服务的能力,不能满足我国工程造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2.2缺乏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较为粗放,工程造价控制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对前期决策阶段重视不足,使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估算与实际严重不符,造成后期设计或施工的返工或变更,使工程管理难度加大;在招投标阶段未能科学地进行招投标策划,致使为施工过程的合同纠纷埋下隐患;施工过程的合同价款的控制能力不足,工程变更及造价纠纷屡屡发生;竣工结算阶段未能有效控制结算,由于过程的粗放式管理,使结算未能真实反映工程造价。上述问题的产生,有造价管理体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造价管理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3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与人才培养的要求

3.1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技术,不仅仅重视宏观控制,更注重微观操作。“精”就是紧盯对造价影响比较大的环节,准确控制;“细”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使造价控制得以量化。精细化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通过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以造价的控制为出发点,以专业化为基础,依靠组织管理制度为保障,借助信息平台,通过精细的策划和准备,从准确到精确,对整个施工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

3.2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3.2.1培养综合型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观念上应较为开放,思路活跃,勇于开拓创新;另一方面要主动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3.2.2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成果标准化。即根据每个建设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细则,摒弃传统管理中只注重事中和事后控制,应将控制重点提前到准备阶段,细致地做好事前的各项策划工作,将各项管理目标细化,责任明确,保证得以有效控制。

3.2.3成果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不仅要求实施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同样也要求成果必须标准化、精品化。如编制的造价成果,必须按照规范的格式;合同价款的调整(如工程变更),也应按照规范的格式。

3.2.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的工程造价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的集成、共享,参建各方可以依托共同的信息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实现高效管理。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及应用前景。

3.2.5强调创新和持续改进精细化管理虽然注重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工程特点的复杂性及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精细化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所解决问题的特点,创新方法,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3.3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3.1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建立在国际以及国内对精细化管理人才实际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造价工程师执业的能力要求,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工程造价各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方法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培养具有信息化管理能力(如掌握BIM技术),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应用性。

3.3.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应用中,应帮助学生将孤立的课程联系起来,既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工程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又能从微观入手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并通过掌握工程造价或BIM技术软件,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4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国家从计量、计价、定额消耗以及造价活动管理等各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指导规范,目的为推进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发展,而高校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将国家最近的相关规范纳入课程体系中,调整相应的培养方案。

4.1培养规格

参照《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5版)的规定,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规格应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相关要求。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领域知识;能力结构包括综合专业能力及表达、信息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本文主要从专业知识结构、综合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方面概述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1)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应建立在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五个知识领域构成。(2)综合专业能力①精确各阶段造价文件的编制及审核能力,包括投资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竣工决算;②方案的比选、优化及决策能力,包括决策阶段的方案优化、经济评价及决策;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化、技术经济论证及决策;施工阶段的技术经济比选及施工方案优化;③造价的协调控制能力,包括招投标阶段的策划能力、施工期的合同价款的调整与管理能力,处理结算纠纷、诉讼的能力;④造价信息的管理能力,能利用各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行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提升执业的现代化水平。(3)专业素质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需要获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养成严谨求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追求真理的良好科学素养;具有系统工程意识和综合分析素养,能够从工程造价角度分析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不足和缺陷,具有预防和处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能力。

4.2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的专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在之前的“技术类”、“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4大课程体系基础上,再增加“信息类”的课程,如: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工程造价信息管理、BIM原理及其应用等。除了对课程体系略有调整外,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梳理及链接方面,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国家的规范或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中如以《工程造价术语标准》(GB/T50875-2013)为依据,规范专业术语;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GB/T51095-2015)为依据,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等等。(2)帮助学生将各课程的知识有机联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综合应用能力,因此上述课程不能孤立的学习,而必须进行有机的结合,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效果。如“工程造价管理”这门课,按工程建设阶段划分,需要掌握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造价相关理论知识;按平台划分,需要掌握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相关知识;在时间安排上,先学专业基础课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析到综合逐步展开;在内容设置上,相关知识前后搭接,步步深入,实现从分散到综合的过渡。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和训练,可以将相关课程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形成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学生不仅仅掌握孤立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将五个阶段、五个平台的知识通过具体工程管理过程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的有机整体,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需要掌握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工程量的计算、施工工艺的确定、定额的套取等。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结构”、“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定额原理”、“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施工”等已修课程。同时分部分项划分及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必须遵循《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45-2013)等计算规范;单价的计算规则必须遵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定额的选用及定额工程量的计算,应与“工程定额原理”的课程密切联系,并参考《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TY01-31-2015)等国家或地方定额;造价文件编制成果以《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GB/T51095-2015)为指导;在教学中将各个不同类别的主干课程的要点适当地串联、汇集,反复解构和组合课程内容,在训练中将所学的知识重新搭接和有机结合,达到深入了解局部、系统把握整体、明确相互联系,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及实践能力。

4.3实践与创新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各类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1)实验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研究性实验,如建筑材料、大学物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等实验。对实验的训练,应重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实验技术理论的学习和提高,如实验原理、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因为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2)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设置课程实习及时进行训练,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其应用能力。通过各种实习,循序渐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消化吸收。大四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纽带和桥梁,从实习岗位设置以及实习内容,应注重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接轨。(3)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主要应用所学的有关专业知识,处理好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创造性地完成符合实际要求的设计任务;毕业设计(论文)在于巩固、加深、扩大学生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要求都比课程设计高。(4)创新训练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等。除了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创新训练,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或者参加学科竞赛,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5结语

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必然要从原来的“粗放式”的单一阶段管理,向“精细化”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方向转变。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国际、国内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建设单位及承包商等对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给我国工程造价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应在工程造价或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培养方案上,重视全过程精细化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规格上符合要求;其次应调整课程体系,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再次应通过实践体系培养学生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应创造创新平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当然,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靠高等院校,高校的教育只能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必须依靠执业资格考试制度、行业协会培训、继续教育、企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来辅助。随着造价管理业务范围的扩大,管理精细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还必须在执业过程中,通过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廖礼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建筑企业的应用及对策——基于2013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5(1):127-130.

[2]尹贻林,白娟.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工程科学,2015(1):114-119.

[3]夏玉英.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151-152.

[4]严玲,霍双双,邓娇娇.基于能力导向的工作坊实践教学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6):113-121.

[5]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6]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设置必要性;人才素质要求

在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理科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都有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管理专业,它要求对学生相关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预算和编算的能力,还要完成相应的施工分析,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在学校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充分的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自己的工作当中。

1 水利水电造价管理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水利专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教育部所设置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家管理和工程造价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很少有学校设置这个专业,主要是在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要更加的明确,而且专业性也更强,在就业时也会涉及到水利的相关工作,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这些工作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都非常高,就业面明显没有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面广,所以很多院校也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他的高等院校都没有开设本专业。

2 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我国的水利部门和教育部门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制定了水利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意见,转让个文件中明确的规定了水利专业培养人才的相关要求,初步的计划是到来年,我国的水利专业毕业生能够到达15万人,在这15万人中很多人都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但是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学习建筑或者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生经过转岗考核上来的一批专业性人员,但是毕竟是转岗,这些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憾,这些人员中很多人都没有在上岗之前非常系统的学习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筑工程主抓的是建筑,电力工程主抓的是电力,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是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这些人员上岗之前只是学习了一些比较基础和浅显的知识,在水利知识上还没有深度和广度,专业性也要差很多,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人才的专业性,普及和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相关人员在这方面的欠缺,从而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这个专业中要涉及的知识包含了很多层面,对造价的控制也相对比较复杂,在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价格机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也能够更好的提高造价管理的质量,从而使得工程的投资方能够有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这就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管理不规范、管理成本预算部准确的现象,这也对我国的造价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而也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在成本管理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如果在一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影响工作的效果,所以为了培养更具专业性的人员,高等院校开设这一专业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学校现在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该专业同时培养建筑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多个方向,学生所学的课程多,但是每个专业造价方向又学得不够精,不能从基础到专业非常系统的进行学习,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之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本专业培养,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我院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完善我院的专业设置,突出学院的水利特色,避免工程造价专业同时为水利和民建两个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出的学生专业面广而不精,毕业就业遇到水利类单位和建筑工程类单位都觉得培养深度不够的尴尬局面,使每个专业更有特色,同时完善水利类专业,突出水利特色,更好地服务水利事业发展。

3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素质培养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素质,不仅懂得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还需要懂得水利工程施工与组织、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材料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是无法提供这些水利工程的综合素质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根据新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从而确定有别于传统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培养出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素质人才。

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基于高职高专以及本科水利传统院校的特点,寻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资源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构具有校本特质的比较稳定的水利文化、学科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德育体系。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紧跟新时代脚步,把培养动手能力强,与工程零距离接触的理念融人实训场所建设。师资的培养与引进通过课程渗透、活动体验、环境熏陶、学校管理等多种途径,发挥水利文化德育对师生价值观的导向功能,通过引进工程一线专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专业教材尽量校企合作开发,借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为水利部示范建设专业的平台,充分发挥水利资源,校友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我院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需求。重点培养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水利造价设置相关课程与教学标准;(2)以项目驱动改革教学方法;(3)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突出教学内容和要点。

结束语

实际上,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二者所属的门类就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所属的是水利范围,后者所属的是建筑工程范围,所以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一定要在课程设置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云明.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浅探[J].企业导报,2011(8).

篇4

关键词:园林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教育方法

一、园林工程造价在于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对课程关键性的认识

建设园林工程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了一定的年限以后,能够参加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与工程造价有关的部分都存在于这些考试中。我国的许多农林类大学都把园林专业划分为农学中的一级学科,关于其专业课程方面,对培养运用和设计植物的能力相对重视,学生们很少知道与园林土建有关的知识,而且因为没有工程计划施行,有些艺术学生和文科学生不太了解该课程的重要程度,难以有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牵涉的知识面宽泛,内容庞杂,学时不多

园林工程造价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设计建造园林景观和给园林排水,还有绿化种植和安装照明设备等,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不仅要学习完全部课程,而且让他们可以单独完成园林工程造价的计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置后的教材内容,难以完成地区差异的教学

园林工程造价有一个特点是其行业标准变化快,从前的教材中难以及时使得新标准的专业性地域性得到体现。园林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一味地教导学生完成教材学习,并不能独自完成对园林工程造价。

(四)教学没有和实践相结合

园林专业的同学不够重视园林工程造价的课程,他们完成课堂教学后缺乏对园林工程造价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尽管学生学完了该课程,其实践能力也很差,难以独自完成整个园林工程的造价,更不用说管理园林工程造价了。

二、对园林工程造价课程教学革新的办法

(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安排适当有效的课程,给学生学习带来兴趣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我们深入到园林类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与企业技术骨干一起,分析课程对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对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招标标底编制、工程预算、投标报价、工程结算、造价审核等。由于园林专业的学生对园林工程造价不是十分了解,所以要与大家最关注的就业相结合,一边教授专业知识,一边联系实际情况,把园林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介绍给大家,并强调其核心是工程造价以及其开阔的发展前景,从而给学生学习带来兴趣。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作为课程的载体,顺应造价行业发展要求,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素养目标相结合

1、知识目标是关键园林工程造价课程教学革新的方法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知识目标作为第一要素。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对园林工程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实践能力,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园林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中,也需要对施工图进行预算,通过学生多次的动手操作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从事工程造价的人需要学会识图、准确列项和定额组价以及对市场信息价格的了解,还要熟悉工程的施工工艺、了解造价行业的新颁布的政策等。把知识目标放在首位,在园林工程造价课程中应该通过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施工图的预算、编制施工图、掌握正确的编制能力等。通过学习可以使同学们可以初步掌握施工图预算编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为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2、能力目标是重点能力目标是对知识目标的考核,能力目标需要考核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的具体内容。在实施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采用现场观摩、体验式教学活动;采用交互式、开放式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以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为导向,确定行动领域为:收集编制依据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定额的套用项目综合单价的计算费用计取编造说明确定最终造价。园林工程造价课程对能力目标的考核也需要从课程的实际出发,教师在设置考核目标和内容的过程中应该既考察学生的知识内容,又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能力目标的考核,帮助学生提高。3、职业素养目标是要求在园林工程造价课程教学革新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目标当作基本要求,具体的讲,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实是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合作意识;二是培养学生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素养目标的培养,是对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负责的表现,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职业中利用园林工程造价课学到的知识作为求职过程中重要的工具。在实施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4、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运用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多媒体、微课、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等教学资源,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课前先布置网络课程让学生自行学习,把相关问题带到课堂当中来,大家一起讨论,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5、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操作教学应以典型的园林工程施工图为实例,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个实际项目中,通过学习情境的合理设置,让学生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例如一般采用两个项目,项目一重点是教师讲解、示范;项目二是学生独立操作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让教与学齐头并进,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得掌握园林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采用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园林工程造价课程教学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兴趣和目标的培养,在目标培养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素养目标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园林工程造价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烨,许勇,张衡锋.园林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篇5

论文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教育社会需求职业素质职业能力

一、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趋势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1.我国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投资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建设市场对造价工程师的需求随之迅猛增长,而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相对缺少,已引起各方关注。

我国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和其他原因都造成了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太窄、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等问题,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国际水平比起来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国外,甚至很少做到能动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更难找出有人能优化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这些都说明了原有的专业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建筑大市场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所以对从业人员必须制定培训和再教育计划,并监督实施。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智高能的人才”。从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出发,对造价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造价工程师除应具备工程师的技能素质,以及工程造价(投资)的分析与控制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外,还应具有经济与金融的基础知识,经济分析技术,项目管理技能,经济与建筑法律知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的有关知识等,才能适应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要求。wWW.133229.cOM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涵盖了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范围,由工程造价计价、招投标、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相关实务组成,培养具有工程造价专业领域工作岗位技能,面向建筑行业主要从事造价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当前,有很多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然而,培养出的学生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相关职业的职业化基本训练”。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要体现出职业化这一特点。目前,很多造价专业学生不能胜任与专业有关的相关工作,知识结构偏向理论,缺乏实际操作、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向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出了不少新挑战。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水利水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途径和方法。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重新整合课程设置,形成以培养核心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改革与研究,力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使工程造价专业能主动适应建筑行业人才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二、社会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针对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问题,2009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师生,组织进行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要求调查问卷活动。调查对象面向湖南省建筑业协会中各类大、中、小型建筑业企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67份,其中有效问卷65份。问卷从不同的角度人手重点调查建筑业企业用人标准的倾向问题。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力与素质有何要求?以下是对调查问卷整理的结果。

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

从调查的结果得知调查显示,95%的建筑业企业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但数量并不多,这跟建筑业企业本身的行业特点有关。建筑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一般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需求是根据其所承接的项目特点来定的,根据统计数据。一般中小型企业更希望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具有多种综合技能。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每个企业的用人标准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员工爱岗敬业、忠诚、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多数企业都更青睐于用得上、留得住、动手能力强、工作有闯劲的员工。根据问卷调查,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程度以责任心为最高,占34.5%,其余依次为竞争意识与能力为33.5%。适应能力为24.6%,思想品德为12.1%,实干精神为21.5%。意志承受力为l0.9%,这表明,企业在选用人才上更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是某一单方面的能力。因此,高职学校应全面、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深刻把握职业能力的内涵,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及课程体系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认为,职业能力不是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迁移和类化,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整合而成的。

再看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各企业对这一专业的职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造价员证、监理员证、工程cad证、计算机等级证等。证书要求是基础,能力要求是核心。企业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外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专业化。熟悉相关工程造价专业知识、懂得相关的施工流程与规程、对国家的政策、企业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分析与把握。

(2)操作手段熟练化。表现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达到相应的水平:网络操作、制表操作、统计分析等操作达到相应等级水平。

(3)写作水平:包括书法良好,会撰写各种报告,并能按要求写出个人工作总结、会写各种公文及论文写作水平。

(4)外语水平:包括外语语种、口语与听力的熟练程度。

(5)服务他人的主动性及工作的积极性——敬业精神。这不仅是许多企业在测试专业人才时所用到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更是一种严格的要求。

(6)灵活的应变能力。遇到问题能沉稳思考、妥善处理。

可见,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与实务,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设性方案建议

根据调查的结果,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根据社会对学生的职业化要求,构建特色化专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1.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目标应该明确: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以服务地方、行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双证融通、产学结合,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院是水利类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的设置是根据市场需要(主要针对政府机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咨询单位等从事造价、监理行业)和学校特点定位为:以水利工程造价为主,但同时要掌握好建筑工程造价、公路工程造价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全能型造价人才。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

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素质全面、基础宽厚、技能多元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按强化素质课、拓宽基础课、优化专业必修课、加强实践课的思路设置教学课程。

(1)构建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体系

构建理论和实践交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围绕理论基本知识点,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综观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应该培养专业基本能力、职业应用能力和可转移能力。根据三大能力体系。分别结合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设置三个系列课程;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以适应就业方向的能力要求。

第一大能力是专业基本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英语测量、工程cad等专业基本能力。

第二大能力为专业应用能力。学习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预算或标底编制、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工程招投标文件应用等。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大能力是学生可转移技能的培养。我院强调学生可转移的技能培养,设置了素质拓展学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职业规划能力、交流能力(书面、口语和图形)、信息处理技巧、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和信息技术等技能。这种教育模式加强了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了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满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

(2)突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

篇6

论文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 职业教育 社会需求 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

一、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趋势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1.我国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投资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建设市场对造价工程师的需求随之迅猛增长,而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相对缺少,已引起各方关注。

我国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和其他原因都造成了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太窄、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等问题,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国际水平比起来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国外,甚至很少做到能动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更难找出有人能优化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这些都说明了原有的专业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建筑大市场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所以对从业人员必须制定培训和再教育计划,并监督实施。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智高能的人才”。从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出发,对造价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造价工程师除应具备工程师的技能素质,以及工程造价(投资)的分析与控制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外,还应具有经济与金融的基础知识,经济分析技术,项目管理技能,经济与建筑法律知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的有关知识等,才能适应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要求。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涵盖了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范围,由工程造价计价、招投标、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相关实务组成,培养具有工程造价专业领域工作岗位技能,面向建筑行业主要从事造价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当前,有很多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然而,培养出的学生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相关职业的职业化基本训练”。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要体现出职业化这一特点。目前,很多造价专业学生不能胜任与专业有关的相关工作,知识结构偏向理论,缺乏实际操作、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向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出了不少新挑战。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水利水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途径和方法。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重新整合课程设置,形成以培养核心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改革与研究,力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使工程造价专业能主动适应建筑行业人才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二、社会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针对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问题,2009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师生,组织进行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要求调查问卷活动。调查对象面向湖南省建筑业协会中各类大、中、小型建筑业企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67份,其中有效问卷65份。问卷从不同的角度人手重点调查建筑业企业用人标准的倾向问题。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力与素质有何要求?以下是对调查问卷整理的结果。

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

从调查的结果得知调查显示,95%的建筑业企业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但数量并不多,这跟建筑业企业本身的行业特点有关。建筑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一般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需求是根据其所承接的项目特点来定的,根据统计数据。一般中小型企业更希望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具有多种综合技能。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每个企业的用人标准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员工爱岗敬业、忠诚、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多数企业都更青睐于用得上、留得住、动手能力强、工作有闯劲的员工。根据问卷调查,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程度以责任心为最高,占34.5%,其余依次为竞争意识与能力为33.5%。适应能力为24.6%,思想品德为12.1%,实干精神为21.5%。意志承受力为l0.9%,这表明,企业在选用人才上更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是某一单方面的能力。因此,高职学校应全面、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深刻把握职业能力的内涵,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及课程体系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认为,职业能力不是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迁移和类化,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整合而成的。

再看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各企业对这一专业的职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造价员证、监理员证、工程CAD证、计算机等级证等。证书要求是基础,能力要求是核心。企业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外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专业化。熟悉相关工程造价专业知识、懂得相关的施工流程与规程、对国家的政策、企业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分析与把握。

(2)操作手段熟练化。表现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达到相应的水平:网络操作、制表操作、统计分析等操作达到相应等级水平。

(3)写作水平:包括书法良好,会撰写各种报告,并能按要求写出个人工作总结、会写各种公文及论文写作水平。

(4)外语水平:包括外语语种、口语与听力的熟练程度。

(5)服务他人的主动性及工作的积极性——敬业精神。这不仅是许多企业在测试专业人才时所用到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更是一种严格的要求。

(6)灵活的应变能力。遇到问题能沉稳思考、妥善处理。

可见,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与实务,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设性方案建议

根据调查的结果,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根据社会对学生的职业化要求,构建特色化专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1.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目标应该明确: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以服务地方、行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双证融通、产学结合,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院是水利类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的设置是根据市场需要(主要针对政府机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咨询单位等从事造价、监理行业)和学校特点定位为:以水利工程造价为主,但同时要掌握好建筑工程造价、公路工程造价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全能型造价人才。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

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素质全面、基础宽厚、技能多元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按强化素质课、拓宽基础课、优化专业必修课、加强实践课的思路设置教学课程。

(1)构建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体系

构建理论和实践交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围绕理论基本知识点,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综观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应该培养专业基本能力、职业应用能力和可转移能力。根据三大能力体系。分别结合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设置三个系列课程;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以适应就业方向的能力要求。

第一大能力是专业基本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英语测量、工程CAD等专业基本能力。

第二大能力为专业应用能力。学习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预算或标底编制、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工程招投标文件应用等。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大能力是学生可转移技能的培养。我院强调学生可转移的技能培养,设置了素质拓展学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职业规划能力、交流能力(书面、口语和图形)、信息处理技巧、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和信息技术等技能。这种教育模式加强了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了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满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

(2)突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

篇7

?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两个参考、三层进阶、多方联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SJG450)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6-12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19)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与管理。

一、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分析“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梳理行业协会对“造价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有一项重要职能,即对造价员的执业与职业资格进行考核与管理――编写考试大纲、组织考试、认定与注册实施管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分为《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两个科目。第一科目《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有:(1)工程造价相关法规与制度;(2)建设项目管理;(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4)工程造价的构成;(5)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依据;(6)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7)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的确定;(8)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调整。第二科目《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的考试大纲由各地方、各行业有关管理机构根据需要自行制定,送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备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了××工程考试大纲框架,其考核内容包括:(1)专业基础知识;(2)工程计量;(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4)工程计价。

各省、直辖市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的大纲精神,也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与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考试大纲,都与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要求相吻合,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是一致的。

(二)适合就业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目标

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对企业实践专家访谈活动,分析“造价员”的岗位,整理出“造价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归纳出行动领域内容,将行动领域内容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在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与职业能力岗位对应的核心能力课程,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发核心课程。[1]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因此围绕一栋建筑物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是课程体系的目标。一栋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一般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土建与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造价类核心课程,可按照“识图―施工―计量―计价”这一工作过程建构课程体系。

(三)基于工程过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施工员与造价员岗位。为什么施工员成为造价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呢?因为熟悉施工流程及相关知识是从事造价工作的基础,而造价人员也多从施工员成长起来,基于此,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多从施工员起步。其中,施工员的岗位工作就是按图施工,进行施工管理。造价员的工作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主要进行工程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与工程计价文件等工作。围绕这两个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学习任务途径,可开发出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见表1)

(四)其他课程

在确定主要专业课程后,可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公共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共同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基础素养。如将制图基础与CAD融合成建筑制图基础与CAD;在文化基础课程数学中补充概率统计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一些复杂性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问题;计算机课程中强化Excel知识的教学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

二、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开发完成后,在具体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建设上要进行精心设计。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工程造价核心课程的开发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层分析、三次转换、四级分解、多方参与等基本内容。

(一)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为中心,以编制一栋建筑物的造价文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为目标,结合市场现状与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第一,设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类课程。如一栋建筑物的单位工程涉及的内容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因此核心课程中也要对应设置,进行训练。第二,设置《钢筋算量》课程。在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中,因为平法的实施,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在整个工程量的计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一般施工企业与造价咨询企业中都有专门人员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同时,因为需求量非常大,一部分造价人员常以个人名义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单独承接任务,这样工作能得到社会认可,也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加之钢筋算量确实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因此将以往放在土建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钢筋算量内容单独分离出来开设一门课程――钢筋算量。第三,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工程量的计算是现在工程造价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如果说早期的工程造价软件解决了手工进行工料分析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的话,那么现在工程造价软件就是要解决工程量的计算电算化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很多工程造价软件企业已经或正在开发一些造价软件,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以便学生适应发展趋势。第四,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不断发展,从早期的竣工结算审核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跟踪审核(跟踪审计)。这要求造价工程人员不光要能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文件、投标报价文件,更要能编制工程结算文件,并能与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的协商工作。因此,要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对学生这方面能力进行训练。

这些课程均为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设置,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个中心服务。同时,相应其他课程的开设也是为这个中心服务,课程教学中要体现为专业服务及职业技能服务的精神。当然,必须说明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解决什么能力培养问题。

(二)两层分析

把课程开发过程分为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两个层面。学习领域课程是第一层面,由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内容后再进行转换配置,因此在课程开发时首先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分析是第二层面,以教师为主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论分析与加工,设计课程内容。

(三)三个转换

将一系列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或模块),并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

第一个转换: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减法”,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的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力递减法”突显归纳性特征:一是终结性(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关性(选择合适载体,合并关联程度高的工作内容);二是非重复性(归纳出与某典型工作任务有关联的部分,形成一个结构完整、任务不重复的工作)与同级性(所合并的任务应当处于同一个层级上);三是支撑性(分析能力群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基础,对完成终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具有支撑作用,上一级能力对下一级能力支撑,形成新的能力体系)。如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分为项目初步、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电气工程计量与计价、通风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其中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过程又分解成给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确定、给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给排水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等。

第二个转换: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增法”,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能力递增法”突出成长性特征:一是职业性(学习领域间的排序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是教育性(学习领域内部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穿插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是连续性和递进性(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对象,进行递增培养,对知识的重构具有连续性,能力培养具有递进性)。如图1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

第三个转换: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运用“能力分担法”,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是课程设计的二级培养目标,分担一级目标中的能力。然后依此进行教学设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予以实施。“能力分担法”能实现知识的重构,体现了学习的均衡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目标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按照这一思路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四)四级分解

这四个层级分别是:由整个工作过程所构成的行为领域,它需要基本或导向性的知识,将工程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整个建筑物的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核心课程对应的单元是单位工程造价,再逐步分解到分步工程造价、分项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单元,不同层次所需的知识越来越细化。这样一种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框架,相应的理论知识分别与每个层次相互对应。这就清楚地显示出课程的每个部分与工作过程的对应性。工作过程框架下的课程内容将确保内容与生产体系的灵活性相适应,这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

篇8

关键词:工程造价;CDIO;课程体系;项目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04-02

工程造价专业是土建类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的综合专业,是经济类与工程类专业的结合,专业实践性强,实践面宽。工程造价专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包括工程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能力。工程能力是指学生必须能熟练读懂工程图纸、掌握建筑构造做法、了解对现场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熟练运用计算规范和计算机软件计算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是指运用建筑市场相关的法律规范,解决合同纠纷;社会能力是指主要指从事工程造价职业活动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土建类专业中,工程造价专业招生生源往往优于其他专业,但毕业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知识面狭窄,面对实际工程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相当多的学生对于图纸的识读、构造做法和施工工艺不能很好地结合加以理解,虽然图例、标识能看懂,但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平面表达上,不能形成实物立体的设计构想,对施工图的阅读停留在平面的、独立的感知上,不能形成立体的、联系的认识,究其原因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涉及到设计、施工、经济、管理等方面,在开设的课程体系中,往往“工程”“管理”两大体系各自独立,各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和灵活配合,大部分训练仍以单项技能为主,缺乏针对企业工作实际设置科学、实用、合理的实践内容和课题,来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融会贯通。这些年我们不断在探索课程改革,大幅度地调整增加了工程基础课程,尝试“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等等,但由于专业及行业特点,课程开发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效果总不理想。2010年学院派出了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学习,系统地学习CDIO,全面了解CDIO运行模式,受工程教育理念的启发,在工程造价专业开展基于CDIO理念下融合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建立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一、CDIO教育理念

CDIO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创立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分别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构思,即针对工作实践,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确定未来发展方向;设计,即以产品制造方案为核心,通过设计方案,拟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执行,即以产品制造过程为核心,强调一体化的课程观,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能力;运作,即产品应用的具体环节,学生必须了解掌握,并有能力提供服务。它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项目训练,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将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都围绕项目设计这个核心展开,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课程与项目的有机关联。在CDIO的教育理念中,各层次素质的培养是融于总体培养框架之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强调各知识之间的关联,倡导从构思、设计、实施到完成的全过程训练。

二、基于CDIO的课程体系框架

基于CDIO教育理念,参照企业对造价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从岗位工作任务调研入手,确定专业核心能力为造价计价与控制;针对造价岗位职业工作,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将核心能力分为造价计价、定额测定、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等四项专项能力,根据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分三个层次设立相关课程群,每个层次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群中的课程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项目设计贯穿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提升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按照课程群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建立一个将基本知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练、学融为一体的培养方案架构。

围绕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设置体现本专业主要能力要求的一级项目,一级项目包含专业主要核心课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根据造价计价、定额测定、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等四项专项能力要求,建立二级项目,二级重点突出对某项能力要求,根据每一项专项能力要求,设立相关课程群,二级项目引导一组相关核心课程的学习;按照课程群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建立三级项目,三级项目则针对单门课程,是为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理解而设置。

整个课程体系是以一级项目为主线、二级项目为支撑、三级项目与核心课程为基础,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将各项能力的培养分解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形成可以落实到具体学习课程和项目,建立了从专业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的映射、从课程目标到各知识单元教学目标的映射,进而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实施

CDIO是一种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教学流程设计是关键所在。

(一)工程项目设计

篇9

关键词: 造价综合能力实践教学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as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the project cos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is demanded in an urgent increase. But the ability of graduates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is still weak, with the reason of weak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nferior practical ability. The paper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cost management to explore the way to enhance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of student through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provid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for university-related professional teaching.

Keywords: Cost; comprehensive ability;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投资规划的增加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工程造价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专业造价人员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迫切希望高校能够培养出各种专业型的人才,来解决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中遇到的造价问题。但据调查,目前造价方向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实际动手能力低等诸多问题,针对此种现状,本文通过对某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进行分析,探索有利于培养实践型造价人才的教学模式。

1.工程造价概述

1.1 工程造价内涵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程造价是指投资者为了获得项目的预期收益,从建设项目最初的策划阶段、经过分析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直至交付使用等各个阶段所花费的全部费用。而狭义的工程造价,是指为了完成一项工程项目,预计或实际在劳务、技术、工程承发包市场上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即通常的工程承发包价格。

1.2 某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教学现状

从工程造价的内涵可知,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该贯穿于全过程工程造价,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招投标、施工、竣工阶段提供概算、估算、预算和审计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但从目前的我校的培养目标现状来看,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涉及的是招投标和施工阶段所涉及的能力,即算量和计价能力,不能或很少能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相应人才。

2.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人才培养匮乏的原因

从目前本校的工程造价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全过程管理,课程设置均有相应规划,但根据毕业生从业方向情况调查,普遍从事的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出现该种状况的原因如下:

2.1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大

从我校的专业设置来看,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专业本科主要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科主要涉及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但是由于学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专科学生文理兼收,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有的学生甚至到大三都不知所学专业以后从事的方向,特别是专科学生,本身对理论内容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无法达到培养全过程造价管理人才的目的。

2.2 前置课程基础薄弱

对于三本和专科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理论教学过多,无法让学生深入体会,造价的编制需要建立在对CAD,构造识图,房屋建筑学,施工课程的学习,由于前置课程基础不扎实,通常会出现在造价课程中反复给学生复习相关内容,课程进度相对较慢。

2.3 相关实践了解过少

工程造价课程在理论课程讲解后虽辅有课程设计,但由于课程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缺乏相应的观感认识,以致空间想象能力薄弱,在课程设计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通常出现图纸看不懂,造价更无法进行。此外,对于策划、设计阶段所涉及的实施过程学生均无概念,在对该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介绍时,学生理解能力更弱。

2.4 软件操作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专业人数众多,因此,在对学生的软件操作的课程安排上相对较少,如此将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毕业后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除此以外,相关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以致学生知识体系的衔接困难,缺乏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总体”认识,从而导致学生综合能力较差,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为了提高我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我院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教改措施以加强本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学生自身的培养与锻炼,满足社会企业对专业型造价人才的需求。

3.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也愈来愈多,很多学生成为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的一员很多时候是由于家长对建筑业发展和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憧憬,学生本身对专业的兴趣不大。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就成为制约学生学习的关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须从进入高校开始,在专业概论的第一节课开始,引入建筑工程相关案例,向学生生动介绍该专业的未来前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3.2 增加基础课的实践认识

学生的基础课程薄弱,原因主要在于观感认识相对较少,空间想象能力薄弱,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学生认识工程的机会,在学习工程造价前置课程的时候,应更加注重学生对工程实体的认识,借助模拟工地和预算软件来加强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建筑、施工图的图纸的认识,为工程造价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借助项目管理软件增强全过程管理的操作

对于策划、招投标知识了解的匮乏主要在于实践较少,为了增加该方面实践,可以引入项目管理相关模拟软件,如广联达沙盘来增强学生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工作内容的深入了解,为后续造价管理的学习铺垫。

3.4 增加计量和计价软件的操作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造价软件的熟练掌握是工程造价毕业生的必备能力,为了增加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可以引入多套工程计量和计价软件,将工程图纸分发给每位学生,给学生安排更多的课时去操作,完成一整套工程的预算的操作,通过实训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3.5 增强师资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整个教改中也处于重要的环节,在各方面硬件都配备的情况下,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学水平是能否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型人才的关键。教师水平的提高通过培训和加强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学习来提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实现教师与人才培养的接轨。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人才的教学改革能够增加我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型水平,能更好地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的建设,使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的为就业服务,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旭,璐. 关于高职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1.

[2] 郭志涛,师旭超,李进涛.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优化[J]. 高等建筑教育. 2005(03)

[3] 张洪青,杨洋.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S1)

[4] 张炯,张敏莉,姚胜,戴勇.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特色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05(04)

作者简介:

篇10

我国企业并购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并购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但截止到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成功率仍不高。针对我国企业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的现状,黄速建、令狐谙(2003)经过研究指出并购的价值创造源于后期的整合工作,并购后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高良谋(2003)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购并活动为基础,对购并后整合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创新和购并整合实践有待提高。周小春、李善民(2008)经过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员工对并购的抵制不利于并购价值创造,而现金收购、收购比例高和并购后资源整合程度高都有利于并购价值创造。可以看出,以上几位学者在归集我国企业并购失败原因时,都指出了企业并购后整合不成功这一关键原因。袁毅军等(2007)通过对并购后整合不力现象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指出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并购后对智力资本整合不力,没有实现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而从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可知,智力资本整体及其各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购后对价值创造核心要素智力资本的整合,不仅能实现加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能够实现并购双方各要素间的协同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绩效。整合成功并购双方的智力资本,发挥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成功最为关键的要素。因此,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在于并购后整合,并购后整合的成功与否在于并购后智力资本的整合。

二、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

智力的实质是知识。关于智力资本的本质,笔者赞同知识论。智力资本是指一个企业能够用来创造价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并由企业全体成员拥有或控制的知识的总和。关于智力资本的构成,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三元结构,即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构成。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于君(2010)依据我国沪深股市医药研发制造和信息技术两个高新技术行业78家上市公司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矩模型检验进一步证实,智力资本亦是企业超额价值创造的核心动力。

(一)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研究现状 对于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王蔷、高欣(2007)通过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模型研究,指出企业价值的提升是从人力、结构和客户三种智力资本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企业的知识流是三者互动的枢纽。知识作为一种价值创造要素被投入到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在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长时间进行累积。同时还指出知识流的循环将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徐凤菊等(2010)通过对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路径研究,指出智力资本分别以组织创新、员工主导型企业文化和顾客与社会需求作为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价值创造的驱动力来进行价值创造。可知智力资本三种价值创造驱动力都离不开企业的员工知识和组织知识。只有组织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后才能进行组织创新,才能构筑良好的企业文化,才会注重和易于了解顾客和社会需求,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值和企业的价值创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南星恒(2012)曾指出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是个人的知识,贯穿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过程始终的是知识的不断转化与升级。 企业通过对价值创造核心要素智力资本的管理,把蕴含在个人大脑中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组织知识,然后将蕴含了组织知识的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结合起来,利用复杂的智力劳动将不同的材料加工处理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价值创造。

(二)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 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就是企业智力资本依托实物资本,将企业个人知识或组织知识进行物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知识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互馈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的互动作用中,在整个互动作用中都伴随着知识的不断转化和升级。人力资本是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载体与源泉,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也是构成其他智力资本要素的源泉;结构资本是企业的软资源,是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转换与应用平台;关系资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络,是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价值实现平台。三种智力资本通过知识的流动相互影响,使智力资本储量不断地螺旋上升。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实物资本仅仅是价值的载体,货币资本也仅仅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存在于价值活动中, 起到价值创造作用的是企业的智力资本。具体可表述为: 企业依据市场需求, 取得相应的自然资源,运用企业智力资本将员工知识或组织知识投入到企业生产制造中,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结构和性质, 创造出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顾客价值,以此提升企业价值。 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流程如图1:

企业通过智力资本的管理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组织知识不因员工的流失、转移而流失,随着每个员工知识的融入,企业的组织知识不断地积累和优化,提升和保持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三、并购智力资本整合

并购行为的发生,会使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并购后的整合非常必要。通过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的研究和我国企业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可以看出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并购后对智力资本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并购后对智力资本的整合,实现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是提高企业并购效率,降低企业并购失败率的关键步骤。基于智力资本的组成架构及其价值创造机理,并购后智力资本的整合过程应以知识流动为主线,同时对智力资本的三个维度即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进行整合。

(一)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 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的知识容量、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同时还包括雇员知识更新、共享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学习能力等。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载体,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所在,实现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 对企业并购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杨洁等(2008)指出人力资源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对并购后生产效率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员工的心理契约重建。朱静等(2003)指出企业并购是否真正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快速、有效地整合并购双方的人力资源, 而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就是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重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文先明等(2010)进一步指出员工心理契约的稳定对于企业并购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并购后智力资本整合时应锁定人力资本整合的核心地位,而人力资本的整合程度取决于并购后对员工心理契约重建程度的高低,企业应重视员工心理契约的重构。

由于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雇佣关系的变化,使员工心理契约的构成基础发生了改变,孟玉娟(2013)指出并购后流程再造、战略联盟、业务外包、组织扁平化等政策的改变使组织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来兑现对员工的承诺,反复改变原有的雇佣协议,导致雇员努力工作和对企业的忠诚换来的工作保障和职业发展的约定化为泡影。这些容易导致员工心理契约失衡,甚至导致员工心理契约的违背和破裂。心理契约违背直接表现为员工的满意度降低、生产效率下降、忠诚度不高以及核心员工流失,甚至引发敌对行为等,给企业带来损失,最终导致企业总绩效下降,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并购企业只有重构员工心理契约,提升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才能最小化或者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顺利实现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提高人力资本整合的效率。

对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企业应利用“胡萝卜+大棒槌”策略重建员工心理契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确立组织的发展目标,尽快对员工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员工准确的角色定位,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2)重构并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员工间的沟通交流,建立组织中信任关系,促进员工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3)及时调整企业薪酬制度,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利用加薪、股权激励以及升迁等降低员工流失率,稳定目标企业核心人才。(4)重塑企业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并购的整合过程中,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认同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取长补短,选择最优的企业文化适应模式,相互吸纳融合,有目的地开展跨文化培训,培养员工的整体意识,努力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尽快实现并购双方的文化整合。(6)采用竞业禁止、知识产权保护等经济契约制约机制保护企业商业机密,进而限制核心人才的流失。

对人力资本整合的同时也要对企业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进行整合,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购后对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及战略规划等结构资本的整合以及对企业关系网络的整合能够影响和促进人力资本的整合,提高并购后人力资本整合的效率。

(二)并购后结构资本的整合 资本是指企业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以创造企业价值,提品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具体包括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战略规划、企业文化、信息系统、专利技术以及专有技术等企业软资源。结构资本是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转换平台,人力资本只有依托结构资本才能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因此对企业结构资本的整合也是企业并购成功必不可少的步骤。企业的结构资本可分为流程资本和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具体表现为战略规划、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资本具体表现为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商业机密等无形资产。并购后结构资本的整合可以从流程资本的整合和创新资本的整合两个角度进行。

企业并购后流程资本的整合应通过对并购双方各种流程资本的重组实现,具体可以从并购双方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是并购后整合项目中最为复杂、耗时最久的项目,也是并购整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吴战波(2008)指出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一场“革命”,其中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企业文化的整合是企业并购的重中之重。并购双方流程资本重组的具体措施如下:(1)通过对并购双方核心竞争力等的识别,结合双方的核心竞争力对并购双方的战略进行整合,为并购双方的整合和发展指引方向。具体包括企业总体战略、企业的职能战略以及企业竞争战略等方面的整合。(2)依据并购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进行企业组织再造,建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实现组织扁平化,为并购后整合的进行打下坚实基础。(3)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设计,建立适宜的管理制度,强化并购后企业管理制度的整合。(4)以市场或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结合并购双方的优势,对并购双方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具体包括新产品和技术开发流程、生产流程、营销流程等方面的重组。(5)对并购双方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员工间沟通、信息流动,促进员工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6)企业并购后开展跨文化培训,应积极倡导员工互动学习,培养员工的整体意识,通过学习、沟通、交流、分享、最后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价值观念,逐渐实现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整合,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更优秀的企业文化。

对并购后创新资本的整合包括:(1)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挽留目标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高管人员等来维持并购后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和商业秘密不外泄。(2)企业应加强并购双方核心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促进员工知识或组织知识在并购双方中的流转,为新技术等的诞生创造优良环境。

当然,并购后结构资本的整合除了内部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对外部关系资本进行整合。只有这样,并购双方才能在结构资本方面最大化地互取所长,摒弃落后的战略规划、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营销策略以及业务流程等,达到共同的提升,最后融为一体,构建出一个新型的、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结构资本的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的价值。

(三)并购后关系资本的整合 关系资本是指企业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采购商、政府、员工、股东等保持良好关系而投入的各种资本,由此形成的往来关系以及体现出来的价值创造资源和关系网络等。关系资本是企业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实现平台,是企业并购后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购活动的发生,使企业内部环境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外部环境,这样也就改变了原有并购双方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均衡模式,直接导致内外部关系网络的变动。只有使并购双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达到一个新的均衡模式,才能完善整合并购双方的关系资本,充分利用并购双方的优势关系资本,实现关系资本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

笔者依据企业利益相关者是否属于企业,将关系资本细分为内部关系资本和外部关系资本两个层次。内部关系资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以及股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外部关系资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关于企业外部关系资本,笔者赞同杨孝海(2010)的三维分类方法,他依据边燕杰和丘海雄(2000)的分析方法,将企业外部关系资本划分为企业的纵向关系资本(主要包括与供应商、顾客的关系)、横向关系资本(主要包括与合作伙伴、同业竞争者的关系)和社会关系资本(主要包括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其他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的关系)三个维度。对于并购后内部关系资本的整合,具体可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员工间、管理人员及股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调整企业薪酬制度、创建新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再造、重建利益分配制度及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等强化企业与员工、管理人员、股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关系主体的更改,势必影响到企业外部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心理,打破原有并购双方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均衡模式。所以对于企业外部关系资本的整合,企业需要强化与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协作、促进与利益相关者间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强化和维护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增加并购后各方面关系资本的投资等,构建出一个新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均衡体系。这样才能地整合好企业外部纵向关系资本,保留被并企业的资源供应商和产品采购商,扩大企业的资源供应渠道和产品销售渠道;才能整合好企业外部横向关系资本,保持与目标企业合作伙伴的战略联盟关系,构建企业新型的市场竞争优势;才能整合好企业外部社会关系资本,保持目标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大学(科研院所)等的良好关系,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等。只有并购双方的关系资本很完善地整合,才能发挥其协同效应,实现企业更高效的价值增长。

四、结论

并购后整合不力是我国企业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并购后对于智力资本的整合是影响并购后整合成败的关键所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就是智力资本依托企业实物资本,将企业个人知识或组织知识进行物化的过程。企业并购后智力资本的整合应结合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以知识流动为主线,同时对并购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个维度进行整合。企业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首先要进行员工心理契约的重建,以此来提升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减少并购后智力资本整合的阻力。并购后结构资本的整合主要通过对并购双方的流程资本重组以及创新资本的整合来实现。并购后关系资本的整合主要通过对并购双方构建出一个新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均衡体系来实现。只有实现并购后三种智力资本的完善整合,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并购双方三种智力资本各自的协同效应以及三者间的互动协同效应,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企业并购成功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织学习行为与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编号:11BGL017);甘肃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跨企业边界智力资本价值网协同模式研究”(编号:1208RJZA157);兰州商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编号:LZ2011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良谋:《购并后整合管理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

[2]周小春、李善民:《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5期。

[3]黄速建、令狐谙:《并购后整合: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经济管理》2003年第15期。

[4]朱静、王鲁捷、张伟:《重视企业并购中的心理契约重建》,《经济管理》2003年第7期。

[5]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与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6]徐凤菊、周文:《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价值创造路径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年第12期。

[7]于君:《智力资本与企业超额价值创造》,《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8]袁毅军、李宜、高微:《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企业活力》2007年第4期。

[9]文先明、黄玉飞:《企业并购中的员工心理契约重建》,《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4期。

[10]孟玉娟:《基于心理契约的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研究》,《特区经济》2013年第2期。

[11]杨孝海:《企业关系资本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篇1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1.前言

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必须突出其教育的职业性、工作岗位的一线性、业务内涵的高技能性和应用性,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独立从事工程计量计价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金钥匙。所以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在整个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课程教学,并结合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特点提出见解或教学策略,与同行进行探讨。

2.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特点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是以培养公路工程造价领域一线需要的,从事工程概预算、结算、工程招投标、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技能和岗位关键能力的培养培训。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主要教学目标有两大方面:一是在学习公路工程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如《工程制图》、《路基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公路工程概预算》等等,深刻理解工程造价原理体系,为正确确定工程造价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通过学习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及相关经济法规,具备控制工程造价的能力。其专业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见图1,学生的能力结构见图2;

图1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图

图2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图

3.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教学策略

由于公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内容知识点多、操作流程繁琐且复杂,需要综合理解记忆的内容很多而且实践性强,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将所学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并具有面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能够解决相应的工程造价问题,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内容。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结构与学习的重点不是抽象的推理,而是以问题、案例和社会实习为基本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除了应具备根据设计图纸、工程定额等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实际操作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课程能够借助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把以前所学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融入到实际问题中综合理解,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课程设置思路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课程在构建教学内容时,应基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程序的全过程,针对各阶段的造价工作,通过具体工程案例,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课程设置思路如图3所示。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各阶段工作内容 案例课程教学内容

3.2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课的教学模式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

1)项目决策阶段:根据该阶段建设项目基础数据多、项目评价内容多的特点,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用图片形式把投资估算表、现金流量表、还本付息表、总成本费用表等财务报表间数据引用关系表示出来,把基础数据、评价内容、财务报表提前做到课件中,节省课堂授课时间,将重点放在阐述建设项目从项目建议书可研阶段到项目建成运营一段时间后,如何对建设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及评估。

2)工程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单从理论上来讲授如何编制工程概预算是较抽象的,笔者尝试把某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图实例拿给学生,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图,让学生看懂施工图纸,深刻领会图纸涵义及施工方案,对应图纸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套用,然后让学生在工程造价实验室采用工程造价软件来编制相应的施工图预算文件,加强了学生的读图和正确使用定额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调动。

3)工程招投标阶段:学生在校期间对招投标阶段的工作几乎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从两方面准备授课内容,一方面把某已建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标书给学生,指导学生根据行业统一的清单计价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让学生掌握清单计量规则和清单格式,由于有了设计阶段编制项目预算的基础,结合图纸编制清单报价就会轻松很多。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清单计量与定额计量的不同。另一方面模拟业主和承包商在招投标工作过程中的业务行为,让学生判断是否符合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程序。

4)公程施工阶段:利用学生暑期施工实习,进行实训,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学完《公路工程概预算》课程,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及施工过程当中工程价款的结算与支付。使学生真正理解施工流程和工程造价控制因素。如在路基工程施工中,测量放样的精确度会影响工程量的准确计量,是工程造价控制因素之一;压路机碾压路基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大吨位压路机与小吨位压路机的配合管理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因素;而且在施工实习中,学生每人都有一份实习项目的施工图纸,在施工现场,学生将图纸内容与施工实际相结合,能更好的理解图纸及施工方案。

5)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模拟工程建设项目中关于合同管理的相关案例,结合案例让学生理解工程合同变更价款原则;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以及工程索赔的程序方法。让学生理解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作用。

4. 结语

案例分析在内容上涵盖了工程造价各主干课程的相关内容,在教学策略上立足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工作,采用案例式教学,使学生将工程造价各主干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加强理解,学生通过真实的接触实际项目,感受学科知识的实用性,通过边讲边练边实践,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给学生创造挖掘自身潜力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又掌握了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基本理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才培养目标和特点。

[参考文献]

[1]刘元芳. 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 J ].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1) : 86~87.

[2]宁金成.《公路工程案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J].2007:121—132.

[3]卓菁, 方倩如.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预算》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时代教育,2011(3):20—22.

[4]李松良,王鹏.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探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篇12

关键词 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工程造价专业涉及经济学、工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范围广、跨度大,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科。目前我国设置工程造价专业的院校大多数是专科类或高职类院校,造价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范围狭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建设投资的不断增加,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也带动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造价人员,以适应不断扩展的建筑市场。各类企业也迫切希望高校能够培养出知识面广、综合应用能力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专业造价人才。针对此种现状,本文以我校的工程造价专业展开相关分析,就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造价人才进行探讨。

1.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的起步较晚,与英美等国的高校教育相比较,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及应用较为薄弱。在国内各高校中,很少有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完整的教材体系,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未能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国外很多院校的造价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与社会企业有良好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而我国各院校在此部分开展的较少。同时,某些高校的造价专业又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化、集成化,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同市场需求存在差距。因此形成了市场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但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却少之又少的尴尬局面。

2.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校目前未开设专门的工程造价专业,而是在其他相关专业中设置了工程造价方向。虽然我校制定了详细的工程造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但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发现能很快胜任造价行业工作岗位的人并不多,出现该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2.1 课程体系涵盖面较窄

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应有造价人才的介入,但从目前我校的培养方案现状来看,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招投标阶段以及工程施工阶段的课程为主,对于工程建设的其他阶段比如前期决策、可行性研究、方案评审以及工程结算及决算阶段的课程涉及的较少。

2.2 实践应用能力较薄弱

虽然培养方案中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课程设计只是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学生对图纸上的各类工程缺乏概念,达不到课程要求的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学校开设的专业软件实践课程,也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硬件设施数量有限,学时安排不充足等原因,导致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较差。

3.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秉持“面向基层、针对岗位、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经济和法律等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

3.2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设置

推进“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化”,应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反应前沿科技发展、突出工程造价管理需要,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能够获得从事造价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3.2.1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以土木工程技术为基础,以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基础扎实、学科领域宽广、应用型强的理论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本着夯实基础、拓宽学习领域的原则设计课程,由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公共通选课程构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学科基础课的设置以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线,如:《房屋建筑学》、《建

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使学生掌握学习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专业课的设置以满足应用型人才教育素质为准则,设置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项目评估》、《项目投资与融资》等。使学生掌握从事工程造价管理所必需的技能和素质,培养学生在工程造价领域的业务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3.2.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任何理论知识都以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价值取向。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

(1) 增加学科基础课的实践环节

学科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前置课程,只有具备了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才能更有效的学习专业课。但在实际学习中,经常出现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基础内容概念不清,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课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基础实践课的重要性。因此,设置学科基础课程时,应该增设实践课时,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力,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增强信息化操作能力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的今天,熟练掌握各种专业造价软件已成为了必备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软件应用能力,应提高硬件配套设施,例如设置专门的机房、引入各类专业软件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发展“校企合作”模式

与社会企业合作,发展学校“生产实习基地”是一种良好、互利的模式。既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实际工作环境,让学校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真实需求;又可以使企业尽早了解到我校毕业生的学习、工作情况,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可以选择各类施工单位、项目管理公司、咨询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场所。

4.3 增强师资水平

选用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更有效确保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要体现出“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的特点,同时也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要能指导技能训练,这样才能实现教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接轨。

5 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保证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工程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我校根据市场导向,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这种培养模式可使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具备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伟. 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等建筑教育. 2007(05)

篇13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市场经济持续不断的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多,电力建设也在随其不断深入的发展。然而随着最近几年电力建设项目的增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工程造价失控成为电力建设项目上一种普遍的现象。如何控制电力工程的造价在一定范围内增长,使工程造价制度更加的完善与规范,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造价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1.电力工程造价失控的主要原因

1.1电力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对于大多数的造价人员虽然具有并学习过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对于与其相关的法律意识并不足,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也不全面,以及他们对问题处理的能力、协调各方面的能力与其他们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水平并不同步,使得他们不能根据与社会相关的真实情况进行合理的工程造价,导致了造价的偏差。作为电力工程造价的相关人员,需要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还应该拥有一定的经济与法律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根据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状况与相关的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知识,合理的完成电力工程造价的作业。这对于电力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相关的人员还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贯彻理论的知识,使其与实际更好的相结合,为企业与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2造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首先,现在造价部门与协作部门对于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在不同弊端。其中也包括相关协助部门对于自身的道德规范,因为电力工程造价的过程是很复杂的,相关的造价部门不仅要依靠自身也需要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所以有时,一些相关的协助部门利用自己在行业的优势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造价部门提供与社会市场经济不相符的信息与建议。这一方面导致了对相关造价的预算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此外,有些造价部门和造价人员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客观的判断,导致相关的决策部门不能作出正确的实际的预算。

1.3选址草率,勘测不准确

在今天这个土地资源日渐短缺的时代,土地的成本也越来越昂贵,许多的公司为了提高自身的利益,节省相关土地的购买费用以及避免相应的拆迁等费用,节约相应的开销,而选择很难符合施工条件但是便宜的土地进行施工。

1.4施工现场混乱

由于管理和施工不当,对于有些可以一次做好预定的工程,出现了多次不断施工的现象,还有一些由于监制不严导致增加了很多不合理的费用,这样不仅使工期延误还增加了施工的费用。

1.5相关部门的决策不恰当

有些不专业的勘测与设计单位对自己的流程与方案不够足够的了解,在很多关键环节出现了不正确的造价预算还大量买入国外的设备,不考虑实际质量与客观因素并且不考虑国内的设备,大幅度增加了建设成本。

1.6设计与施工阶段引发失控

初步进行设计时没有对相关的场地,气候,环境进行全面的掌握,施工图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都导致了对于造价预算的不准确;技术与经济不相称,相关人员彼此缺乏合作意识,并且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按固定的方案实施,这也导致了预算的偏高。

有些造价工程急于施工完成任务,严重违反了该项目的基本程序,甚至有的建设单位还没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就进行施工,这些都相应的导致了工程造价的失控。

2解决电力工程造价失控的措施探究

对于复杂的电力造价工程,国家对其造价失控的现象也给与了相应的关注。为了不断地增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水平,以达到合理确定并控制电力工程造价的目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然而这些政策的出台也只能起到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还应该有很多相应措施进行配套,因此,对于解决这个问题还应该从以下的方面进行。

2.1设计阶段

可从研发、初设和施工三个阶段开始进行合理的控制。在研发阶段,搜集相应的资料,提高造价人员的从业能力,让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深入现场考察,实地研究,进行合理的方案提出并进行不断地优化,以求达到最优。该方案不仅要在经济方面合理也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要认真进行经济方面的分析,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源,采用标准的生产设备。也应该增强人员的职业道德,增加相关人员的责任心,防止商业泄密;在初步设计阶段,按照可行的投资估算,对工程中设备、材质进行控制,使其预算不超过投资估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以往的实物工程进行参照,各专业人员要增强相应的造价意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设计和控制,科学决策,严格并深入细致地进行调研工作,充分考虑项目与实际和环境的协调,更加深入的工作,选择经济上合理、技术完善的方案,也可进行招标增强相关人员的竞争意识,把竞争引入设计,增加人员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以求达到设计出最好的方案选择;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是控制施工进度的依据同时也是进行过程决算的基础,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实地考察,深入现场已达到对情况深入的了解,同时技术人员也应与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沟通彼此相互配合。

2.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应注意正确的处理造价、质量、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地措施,严格的控制相应方面的支出,并定时将实际支出与预算进行比对,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分析,控制各种干扰因素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提高对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完善并优化设计方案,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力度,避免重复无效的循环工作,并及时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地调整造价控制目标。此外,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严格的审查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的准确率。还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任务,相应的决策者只负责事情的相应决策,也应该聘请专业人员,防止盲目决策,而相关的造价内容应由专业的部门进行负责,造价人员应该认真学习、了解工作流程,要明确每一方的责任,最大限度的进行专业造价。

2.3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审核关系甲乙双方的利益关系,因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单位来说,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精打细算,以求达到不多花一分无用钱;对施工单位来说,为了增加自己的内部的经济利益,常常增加工程相应的造价。因此,对于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知识、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造价的计算准则,能对施工现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签证中不合理的因素提出质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要把握好三者的关系,内在的联系,在应用中熟练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得心应手。还应该具备细致耐心严谨的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实地及时掌握工程动态。

3结束语

由于电力工程造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相应的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其完善不仅有领导的高度重视,也需要相关的造价部门不断完善,相应的监管部门以身作则,不断提高造价的准确与科学,加强监管施工过程。只有这样,电力企业的造价管理才能更好更健全的发展,不断进行相应的规划,从而可以把造价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张波.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江苏科技信息,2009(6): 56-58.

篇14

【关键词】建筑行业;建筑工程造价;造价师;市场竞争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我国建筑市场在面临国内激烈竞争的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前,国外的工程造价机构已经作为建筑市场中的中介机构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并且以其先进的观念和思想促进了国外工程造价行业的不断发展。而在我国当前的建筑造价行业发展中,对于国外的工程造价机构的入住是有着一定的限制,所以在造价行业我国建筑领域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如果一味的安于现状,势必会受到来自国外造价机构的冲击,甚至是淘汰。因此,我国造价师应当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建设,以此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1.不断更新思想观念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通常都使用承包计价以及定价等方式作为工程预算定额的主要依据,这种定价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的工程造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体现出了其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等特点。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种制度的弊端也日渐的明显,主要表现为:第一,量价合一。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活市场和死单价的鲜明对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及时和准确的将建筑单位的价格进行全面的反应;第二,预算定额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般情况下对于工程的实物消耗措施无法进行详细的分辨,无法发挥施工企业的竞争优势;第三,定额计价通常都是施工图纸来计算工程量,进而套用定额项目,实质上是使用政府定价的方式来进行造价的管理,无法进行动态管理。

在新时期,造价师应当在认真吸取国外工程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传统的造价管理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通过组织人员编制企业自己的定额,来作为工程造价的基础,同时对施工现场的信息进行科学的收集和研究,为建设项目提供相关的依据,也为我国建筑工程逐步完善,形成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的造价机制。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定价、市场形成价格、政府间接调控、社会全面监督”的价格运行机制。

2.更新知识体系

造价师的工作职责就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因此,造价师应当是在精通造价管理的基础上,更加具备综合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造价师的要求,应当是出了工曾造价与工程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应当具备工程管理、法律等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将造价师的知识扩展到工程财务、投资经济等方面,这些也都是工程造价师应当掌握的知识。从工程造价师自身来讲,其工作内容涉及到编写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投资分析等,这些基本性的知识对造价师的知识就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具有一定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而对于造价师个人来讲,应当具备能够使自身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这对于他们的自身的知识体系就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行业之间的竞争,其根本都可以归纳为人才的竞争,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而造价行业的竞争,主要是来自建筑市场的竞争,由于工程造价专业门类广泛,技术性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专业。但笔者认为,一些通用知识是每个造价工程师必须熟悉掌握,诸如法律法规知识、建筑经济知识等。对于各种专业,则必须精通二门,粗通几门,相关知识要经常不断的更新。

3.加强技术更新

在新时期,造价师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造价师的职能也在不断的扩展,一方面要充当项目经理的角色,而另一方面也需要承担起业主投资顾问的角色。面对这种职能和角色的转变,造价师不仅仅要加强自身的知识体系建设,更要掌握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以此来为更好的投入到造价工作中提供技术职称。而主要的技术学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字沟底的增强,另一方面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

3.1增强文字功底

这里说讲的文字功底,主要是指造价师的文字组织能力和书写能力。通常情况下,造价师较为擅长的是计算,而在造价行业中,文字能力也是当前造价师不能缺少的一项技术。近年来,随着造价师的业务范围在不断地拓宽,单一的核算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工作的需要,比如造价师在起草合同时,如果由于书写失误或者是语言表达不清,则容易为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书写失误,则会引起投标人的误解,造成招标工作的失败。这些现象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因此,造价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字功底,以此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2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泛,而在造价咨询业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十分的普遍,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报价、项目管理以及信息的远程等等。在工程造价咨询中,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随时为业主提供需要的信息资源,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甚至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造价控制的形象分析。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此,造价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不断学习新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好的为造价行业提供服务,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4.结束语

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造价工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地位也愈加的重要。作为建筑造价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造价师更好的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造价工程师只有具备综合的、全面的素质,才能够为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带来生机,进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