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艺术教育现状范文

农村艺术教育现状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03 10:14: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村艺术教育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艺术教育现状

篇1

关键词: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研究报告;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教育正面临着建国以来难得的机遇。

学校艺术教育与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因此,学校艺术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实施途径上,都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艺术课程教学,二是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育人作用。

中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的学生在农村,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开课率大幅提高;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较快;艺术教育投入有所增加,办学条件有所改变。但从整体上看,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环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造成一些学校只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仅仅把艺术教育的外显成果作为响应素质教育的举措。二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部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另外,农村艺术教育基本条件建设相对薄弱,教学、科研和管理还相对落后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明确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提高对艺术教育性质、作用的认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进而探索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当前艺术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实验的设计

1.实验目标。结合农村学校现状,拟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2)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3)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4)艺术教育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5)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上述问题的解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健康顺利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2.实验时间。计划从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完成,实际完成从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由于最初估计不足,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课题研究中涉及的每一个问题研究解决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时间过于仓促,课题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就失去了我们研究此课题的实际意义。因此,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科学负责的精神,决定延时结题,求得更加真实有推广价值的实验研究结果。

3.实验研究对象。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在教育局体卫艺科和教研室艺术教研组的指导下,调动全县艺术教师广泛参与,以艺术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研究对象涵盖全县所有中小学校。

4.实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1)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2)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3)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4)艺术教育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5)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实验研究的方法:(1)分析研讨法:搜集国内外有关艺术教育的理论文献,结合中国有关艺术教育的法规和规程,进行研讨、分析,借以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2)追踪调查法:将理论研究与艺术教育实践相结合,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结合实际调查研究,探寻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3)实验总结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开展有针对性地变革研究,分析其发展轨迹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具有普遍规律的理论,使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超越经验的局限性,步入科学化的轨道。

5.实验研究原则。(1)实践性原则:课题研究的着力点要立足现有条件实际,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去研究探讨。(2)统一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针,所有研究务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3)可操作性原则:农村艺术教育积账很多,我们的研究既要有超前意识,更要立足实际,避免海市蜃楼似的虚无缥缈,要符合实际。(4)开放性原则:围绕课题研究的中心问题所展开的各个问题的研究要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不要割裂开来;另外除了课题组成员外,还要广泛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形成边研究、边促进的良好局面。

三、实验研究的程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建立机构:建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做好课题开题的宣传与发动,明确课题组成员的任务与行动计划。

负责人:孙伯旭

成员:王卫欣王东霞刘秀云刘艳红刘强

张志文赵红赵江汉张娟邱文红

李春燕张淑艳李提姗王红艳冯敏

张文杰魏巍

2.学习调研:发动课题组成员查找有关艺术教育理论资料,搜集当前对艺术教育论述的最新信息;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座谈,明确各自所负责研究的内容;对各自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通过相互沟通明确目标,形成共识,使研究达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分工合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围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艺术教育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等内容,成立五个研究小组,课题组人员任组长,吸收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研究。

2.各研究小组针对各自的研究内容,通过调研、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广大校长、教师、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看法、感受和需要。

3.通过实践为理论提供依据,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及课外艺术活动,结合所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为课题研究寻找支点,提供依据。

4.适时组织各种交流、比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实录等形式加以检验,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进而增加研究人员的自信心,也使研究成果得以推广。

5.定期交流,总结修正。每学期至少二次组织课题组成员汇报会,对研究进程与成果、内容进行调整和分析,对实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研究布置下阶段的研究行动计划。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总结归整。通过对五个方面内容研究的分析、总结、提炼,完成《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实验报告及相关材料的总结工作。

2.归纳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成果,以论文集、音视频实录等形式整理汇编。

3.召开研讨会,通过交流、观摩等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以检验成果的科学性、可行性、整体性、发展性、可操作性,使之更加完善。

4.归纳整理,申请鉴定。对需要评审的相关课题资料汇总,提请专家评审组对报告及相关成果进行学术鉴定,并呈送上一级课题领导机构审批。

四、实验研究的成果

(一)深化了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1.缺失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缺乏艺术素养的学生不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缺失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接受艺术教育的人是不完全的人。

2.让每个农村学生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平等地接受艺术教育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是公平教育的要求和体现。如果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能学同样的数理化,却不能享受同样的艺术教育,那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3.让每个农村孩子的眼睛亮起来。艺术教育具有实践性、参与性的特点,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营造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每一个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天赋和潜能。学校艺术教育就是要发现、激发、调动、激励、培养、发展农村学生的这种天赋和潜能,让每一个农村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4.艺术教育对于全面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具有的基础性作用。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不是“文本”教育;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不是“技术”教育。意识决定行为,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使艺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改变就技术教技术,改变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解决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要求的问题。在艺术教育实施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明确了艺术教育三个方面的关系

认识的提高为很好的处理艺术教育三个方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明确了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使艺术教育工作能够高效率的进行。在2007年和2008年的艺术工作中,广大教师根据全年的工作安排,结合自己的实际,协调安排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关系,改变了有艺术活动就停开艺术课的现象。体现了广大教师对艺术教育三方面内容的把握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促进了艺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通过参与研究,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当前形势下如何强化自身素质,解决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要求的问题,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为了达到以研究促提高的目的,我们在2007年举办了“宁河县艺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既促进了艺术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四)加强了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

课题研究大大强化了艺术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为全县艺术资料和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条件。2005年,我们对全县艺术教育设备、资料等进行了统计,除了大件设备外,所有物质材料形成全县流通,相互支援的政策,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材料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往,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信息闭塞的局面。

(五)提高了艺术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

课题研究使我们有机会把艺术教师从各校的“角落”里拉出来,给他们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使他们意识到教育科研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新了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大大提高了自身素养。最近几年,在全国及市、县组织的论文评比,教师基本功大赛及各种艺术教育获得中,课题组成员获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课题实验对于提升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作用。

(六)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教师研讨交流的运行机制

经过几年的研究,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艺术教育研究氛围,在教育局体卫艺科和教研室的支持下,我们形成了每年搞不少于四次的研讨会,每年搞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彻底改变了艺术教师在学校“形单影只”的局面,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充实的“家”;随时更新全县艺术教育资源配置统计,充分发挥资料的利用效率,达到资源共享。

实践证明,只有解决了认识问题,才能保证艺术教育的方向正确;只有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艺术教育的开展才有保障,只有相互合作,达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才能使艺术教育工作形成合力,高效率的开展。

五、对课题实验研究的认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我们在研究中经常会有困惑,“应试教育”、功利思想、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等等问题,总使我们有被挤压、被边缘化的感觉。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感觉我们的研究工作总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徘徊,总是有一种想突破但又不能的感觉。我们在反问,我们所确立的研究目标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但得到的回答是:我们的研究方向还是科学合理的,也是当前农村艺术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那是什么在隐约地制约着我们呢?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制约我们发展的恰恰是当前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的不科学。当前以校为单位的艺术教师管理模式,使艺术教师的工作受到很多环节的制约,这些制约就像很多座大山,阻隔在广大艺术教师之间,这样的管理模式也使所有艺术教育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层层衰减;另外,我们在“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的研究中发现,不论是以校为单位的艺术教师管理模式,还是从要求学生全面接受艺术教育的角度,都要求艺术教师必须具备综合的素质,尤其是综合艺术素质,但又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达到这个标准呢,这样的要求符合客观现实吗?

所有问题的提出使我们发现,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之所以会有困惑,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研究是在当前的管理机制下进行的,大前提决定了事物的结果。包括全国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如果不在艺术教育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就谈不上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几年的研究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的研究夯实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基础,但改变现有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保障。可以说这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两个轮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研究的加强与深入,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整体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将更加完善,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丽君.走向公平的艺术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7-42.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巴班斯基.中学教学方法选择[M].张定璋,高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高校艺术院校.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篇2

一、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艺术教育被忽视

一些学校只重视少数尖子生、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仅仅把艺术教育的外显成果作为响应素质教育的举措。以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的开设不正常,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图画课,有的被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占用,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个别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教师备课照抄“专家教案”,“负责”的抄教材、抄备课资料,不“负责”的上期抄下期,下期抄上期,一次备好,几年享用。

二、专业师资严重匮乏

师资队伍短缺,业务素质低下,这是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有的专业不对口,个别观念陈旧,思想封闭,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其它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三、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现有的设备使用不当

目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坏、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个别学校甚至既没有师资,又没有设备,艺术教学无从谈起。还有的学校将设备存进库房,多年不用,键盘类的乐器簧片因潮湿而生锈发不了音,弦乐器一般存在弦断码子倒的现象,教者不会用将设备闲置而报废。有的学校有管理而无验收,开学初将艺术设备发放给任课教师,学末收回来,过程管理不严,有的教师将设备拿回自己家中孩子玩或者借给他人使用,造成资源流失或者损坏。

四、学生家长认识不够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外等“主课”的成绩,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

还有这样一个原因: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部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当前艺术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五、总结

1.选用和培训师资是首要任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音、体、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中小学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音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山区、人员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

2.加强硬件建设

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积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带或自购一些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葫芦丝、巴乌等。

3.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

各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在统一使用的教材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点,落实课程计划。并本着“先专职,后兼职”的原则,安排好音、美教师。与此同时,要把重视艺术教育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一项指标,作为每学期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的重要内容,并经常检查督导,以保证音、美等艺术课教学落到实处。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

篇3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这里地处黄土高原,经济条件较差,是国定贫困县。今年暑假,因为抗洪抢险,所以学校都没有放假,我有机会,深入到学校就我所关心的中小学艺术学科的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我先后调查了延长县小学、延长县七里村小学、延长县黑家堡中学等 10所学校,走访教师86人,走访家长、学生366人。通过调查我了解到以下信息。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学校领导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学艺术教育仍是整个学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确实有待加强。

2、学生绝大多数喜欢艺术学科及其相关活动。有97%的孩子喜欢画画、唱歌,并喜欢与此相关的剪纸、捏泥巴、书法等活动,也理所当然地喜欢上了艺术学科。

3、教师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艺术学科与其他所有学科地位平等。但事实上农村中小学的好多艺术课,被看成是副课,本身排的课时就少,还常常被挤占,用来辅导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课。

4、艺术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素质较差。

(1)农村中小学,70%以上的美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兼任,这部分师资的素质良莠不齐,还有一部分是快要退休的老教师凑合。

(2)目前,高等师范艺术院校毕业生,约有70%的不愿意到农村及贫困地区工作,另有20%的学生不愿意到中小学去任教,直接影响了这些学校艺术教育人才队伍壮大的渠道。

5、家长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 家长们对“孩子升学”方面的功利性要求远远高于艺术教育方面的要求,家长们普遍认为,只有学好了语数外等考试科目,才能的好成绩,才能进入好学校,将来考上好的学,好找工作,至于美术学科,无关紧要。

二、改变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对策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艺术教育。

(1)通过家长会向广大家长宣传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另外,为了让宣传更贴近人心,还可以在家长中聘请一部分素质较高的人担任学校的义务宣传员,让他们站在家长的角度,把自己的实际经验、切身感受向其他的家长“现场说法”。

(2)充分利用社会和家长在艺术方面的教育资源。把身边默默无闻的民间艺术引入课堂,让他们参与艺术教育的监督、管理与指导等工作,使他们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

2、营造美术教育的良好环境。

(1)投资到位,保证时间。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在美术教学方面的投入要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必须保证教学所用各项设备落实。

(2)学校要积极落实艺术兴趣小组,按时开展活动,积极吸引孩子参加,不断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专长,成为他们的技能。

(3)对于好的苗子,学校要积极推荐给专业部门,专业学校,专门的活动中心等加大培养力度,多给孩子成才的机会。

3、全面提升美术专业教师的素质。

(1)培养艺术教师的敬业精神。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它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

(2)努力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首先是提高自身在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如:基本功;其次是提高自身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修养,加强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多掌握一些儿童(少年)在美术学习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再是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尤其是审美修养。

(3)学校为艺术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学校要经常了解每位艺术教师的工作状况、思想动态,尽可能多地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提高的机会、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从而真正做到把自己的生命与艺术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4、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农村中小学设施普遍简陋,没有专门的艺术教室,更谈不上艺术器材的配置。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每年的教育费附加中拔出一定的经费,给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建立各种功能室,配置音、美教学器材,让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以便顺利地实施新教材的艺术教育,也可以和城市学校联系,将其不用的一些器具进行维修使用。

5、加强艺术教学研究。

(1)开展艺术教学研究活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主阵地。学校要定期组织艺术术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取长补短;组内人员要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学心得,撰写反思笔记;还可请其他学科教师深入美术教学课堂,从不同的角度对艺术教学提出合理化的

建议。

篇4

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农村,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教育的发展仍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一、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 艺术教育长期被忽视。

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

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

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在执

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图画课。更有甚

者,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

可无的地位。在"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

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日子里,有时连"唱唱、画画"

也被挤缩掉,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安排在课表中的

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

教育。

2. 学生家长认识不够。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

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

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科"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

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

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

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对于

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

至阻碍。

二、对艺术学科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课程是美术和音乐,但是其

他课程也蕴含着艺术教育的因素,它们都体现了美的规

律。"艺术教育"中的"美"同各学科的教育如影随形。

因此,发挥音、美等学科艺术教育作用的同时,挖掘其

他学科的艺术教育的因素,探讨其基本规律,学科之间

相互匹配,以便促使学生形成对"美"的感知的完整性

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以创

造的天地,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通过线条、色彩、

光线明暗等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拓展

教学面,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通过教学,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技巧。

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

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善了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

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手、耳、

脑并用,增强节奏感,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合力

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

1. 组建艺术活动小组。活动小组的组成以自愿与

组织相结合,有的学生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而教

师发现其特长可将其组织到相应的活动小组中去。可以

组建舞蹈、器乐、声乐、书法、剪纸、摄影、美术、艺

术体操等不同的活动小组。做到有固定时间、地点,有

辅导教师,保证活动的开展。二是定期开展竞赛、表演、

评比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由创作的机会,提

供参与活动的情绪体验以及成功的情绪体验的氛围。三

是开辟场地,给学生提供自由创作、自我表现的场所。

建立墙报拦、展览室、画室、手工室等。四是向外推荐

学生作品,推荐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2. 充分利用活动课这一时空。活动课程是学生展

示艺术才华,吮吸艺术甘露、酿造艺术蜜汁的最有力的

时机和场所,被学生称之为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殿堂。

因此学校应视课外活动为艺术教育成就的摇篮。组织各

种具有艺术爱好的学生,每周都拿出 2、3 个课时进行

课外活动训练,坚持下去,孩子们的艺术科学在阳光雨 露的哺育之下,慢慢的生根发芽,最后绽放出奇丽多彩

的艺术之花。

四、充分挖掘利用农村资源,让艺术教育之花开

遍校园每个角落

1. 利用学校环境和现有设备开展艺术教学。首先

可以从校园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农村学校一般校园大,

布置简陋。在艺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美化

设计,如让学生设计校园环境管理提示牌,校园美化方

案等,从中让学生感受和表达美。平时在班级布置方面,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版面,布置教室。营造出融教

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良好氛围,形成班级特色,从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利用校园文

化开发课程资源。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

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有关内容、活动进行了

解、研究。如利用期中、期末前后或五一、十一、教师

节举办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能力。

2. 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

音乐教材上有"我的音乐网页",美术课程中有

电脑绘画,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化是孩子们享受

到信息时代的艺术教育。而民族民间艺术也是一笔宝

贵的财富,理应被受到重视,也刚好可以用来取代艺

术课程中因条件限制而无法开设的课程内容。美术课

上玩泥塑,剪窗花,做花灯,画年画;音乐课上除了

学习本地的乡土教材,还把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也带

进了课堂:三句半,快板、秧歌舞不能上网的孩

子们也领略到了无穷的乐趣。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课

程,不仅继承发扬了民族民间艺术,而且培养了大批

具有一技之长的孩子,说不定他们之中就会走出不少

未来的民间艺术家。

3. 挖掘学生自身的艺术资源。

学生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艺术资源,我们应发现

和珍视他们,要让他们在艺术课堂中呈现自我,展示

自我过程中,与艺术课一起成长。学生来自不同的生

活环境,受到的艺术影响也会不同。如有的学生父母

会唱戏曲、有的会剪纸、有的会拉二胡、有的会民间

歌舞这样的家庭本来就有良好的艺术环境,这种

环境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父母或家庭其他成

员的影响,也许这种丰厚的艺术土壤,使学生在不自

觉中学会了一些艺术技能。有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具有

一定的才艺,而这部分才艺也许是我们教师所不具备

的。故此,我们在重视这部分具备一定艺术特长的学

生积极性同时,要善于利用其特长,开展互帮互学的

艺术活动。这样不仅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调动

了其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

的综合发展。

所以只要我们树立了课程意识,用艺术的眼光去

观察,农村中一切美的因素均可化为我们艺术课程所需

要的资源。这样,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程资源,而且还

引导学生关注了身边的民间艺术,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

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其他科目中

1. 把艺术教育内容有效地渗透到其他学科中。现

代课程论著明确指出,学校的所有科课都应包含着艺术

教育因素。因此学校应要求艺术学科外的所有学科,尽

可能渗透艺术教育的因素。像语文课的配乐朗读、数学

课的几何形体审美欣赏、劳动课的工艺制作、自然课的

大自然寻美等。

2. 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渗透。

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校德育工作

重在渗透,潜移默化胜过强制说教。艺术教育正为德育

的开展提供了这样的一条轻松的途径。

席勒说:"有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

学校的艺术教育时刻不忘德育功能的发挥。组织的每项

艺术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民族精神代代传"歌

咏比赛、"明礼诚信,做未来好公民"演讲会、"四月,

雏鹰在行动"慰问军属演出、"永远跟党走"征文、"爱

我家乡"绘画展德育功能显而易见。

总之,对于艺术教学来说,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

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结果,艺术教学过程本身就不断地

在收获结果。学生对艺术的体验,就是在参与艺术活

动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获得审美体验就是艺术教学的

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果。由此可见,强调重学生体验

篇5

关键词:农村 小学 合唱 教育 艺术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48

音乐作为陶冶情操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广大人群所喜爱。合唱作为音乐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人们的音乐水平要求不算太难,可以更好地掌握,所以很受大家的推崇。学生也都很喜欢合唱形式,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艺术教育,尤其在农村,人们对小学音乐的重视度不够,更需要教师想办法把音乐课上好,把音乐课教好。笔者在这里分析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现状,并指出已经存在的问题,研究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 分析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课堂形式,调节音乐教学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音乐气质,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音乐思维,还能帮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这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根据笔者统计发现,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学生唱歌的主要形式还是合唱。所以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农村音乐教学的现状

由于合唱教学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学生的合唱教学还是需要教师提起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学生目前合唱教学现状。

(一) 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不同

合唱教学涉及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嗓音加上以前对合唱的认识不同,发音方式是否专业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学生之间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会对我们的合唱教学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 学生的不同造成对合唱歌曲的认知不同

每一首合唱歌曲的不同,都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有些歌曲是激昂的,有些歌曲是平缓的,有些是对学生声乐要求较低的,有些是对声部要求较高的。针对这些不同的歌曲,教师在组织合唱时都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因为学生对歌曲的认识是不同的,可能并不能领会歌曲的真实意境。

三、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一) 教师要运用智慧,灵活引导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团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因而有人将指挥誉为合唱团的灵魂。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即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唱者对音乐的表现,指挥的动作要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练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

“点”到情绪,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

“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唤气点以及预示等。

“美”即指挥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美观大方且有观赏性。

起拍:起拍的预备动作是一个虚拍,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是精确的给演唱者开始演唱的呼吸口。

统一:吸气――张口――演唱。

(二) 教师先要对作品深刻理解,完美驾驭

合唱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给学生讲解作品的能力有关,教师对作品理解深刻,想象丰富,能将作品中涵盖的文学、美学、历史、民俗等,以及其他的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知识,使自身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还应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 将学生的合唱欣赏水平提高,进而兴趣提高,演唱水平提高

课堂教学时,如果想让学生的合唱水平提高,首先,让学生多听、多欣赏一些优美的合唱作品。这样学生会对合唱更加期待,轮到自己合唱时就会更加兴趣高涨,也能发挥得更好。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欣赏歌曲,例如,其中一种形式是利用对比,用同一首歌曲的不同合唱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唱法的魅力,体会不同声部的和声是如何唱出的以及合唱效果。但是,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尤其农村小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弱,合唱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耐心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层次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次、分阶段教学。

(四) 在欢快的氛围中教学,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在进行合唱教学开始前,我们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先让学生放松精神状态,比如,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唱歌的提前准备,先让大家站成一竖列,彼此捶打敲击,不但能够让学生增加节奏感,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他们之间的友情,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合作的能力。另外,这种方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去用心感知、用心理解、积极表现。在不断歌唱中,陶冶情操,掌握音乐的节奏、润色自己的音色,加强声部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样的过程之后,学生才能够更加有控制力去表演和演唱出感情饱满的歌曲。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的音乐节奏感,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纵观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加强,尤其是对素质教育的更加重视,我国的教育目标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多维度人才,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农村教师必须要更加努力,使用合适的方法教会学生合唱,保证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更好的发展,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新课程:上,2015(8).

[2]詹惠玲.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黄河之声,2013(6).

[3]李春颖.浅谈农村小学民族艺术教育的开展.中国民族博览,2015(5).

[4]赵春雨.柯达伊体系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基于临沂市农村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