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范文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02 15:49: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的应用

篇1

[关键词] 中医妇科学;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a)-0169-02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 Jinying DU Lei

The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plays a pivotal and unique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such as menopathy, morbid leucorrhea, pregnancy sickness, postpartum disease and other miscellaneous diseases. In current society, the females play the same important roles on all kinds of positions just as their male conterparts.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tributes to the happiness of a famil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Thus, it is urgent to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in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gyhecoleg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quality of the talent training. By introduc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we can form internet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utilize this platform 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teaching method. It has been proven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value of 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teaching on line education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妇科学课程建设对中医妇科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诞生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它是运用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传授知识、实现教学目标,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活力,适应了新世纪教育的需要,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目前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和其他临床课程一样,主要采用教育过程中最普遍的教学模式――课堂讲授法。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多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授课方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板书为主,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讲完中医妇科学的大部分内容,也提倡教学的互动性,但因教学内容、方式、进度与安排等通常是根据多数学生的状况和程度以及教师本身的经验与习惯而设计的,无法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特性,影响师生之间互动性的发挥, 故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这种教学模式的弱点表现的很明显。

第一,中医妇科学一般是在大学的第四年开设,大四的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中西医理论,对中医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解,往往对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兴趣。课堂讲授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受教学课时的限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影响课堂上所传递知识的性质、速率和供给量,造成学生独立思维和自主探索学习的被动。

第二,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而学生则是被填鸭的对象,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忽视了教学对象独立思考、独到感悟和独到发现的能力,较少关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进而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和掌握。

第三,课堂讲授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教学方法,形式单调,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难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很难使学生直接体验讲授的知识。并且,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也不可能把更多的临床病例放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而中医妇科是临床学科,更加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纯的课堂讲授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医学生毕业后不会看病,动手能力差,影响就业和发展。

因此,要想提高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启迪学生智慧,发掘学生潜能,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患者需求的高级医学人才,为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必须注重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融为一体,使理论知识和实践不相互脱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这就必须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改革。

2 教学互动,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优化中医妇科学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也将使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和工具进入智能化时代,这不仅将会极大地强化学生的口、耳、手、脑等感官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将极大地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使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及效益得到全面的提升[1-3]。因此,把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现代医学教育领域,把传统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已成为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流行趋势。

2.1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

网络教学平台是交互式信息传递系统,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研究精神。利用多媒体编制的中医妇科教学课件、临床各种病症的视频文件以及互联网资源上的各种照片,创造出图、文、声并茂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交互交流方式,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记忆与联想思维特点的大规模信息库与知识库,改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能动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继而将教学转向以启发和研讨为主要方法的新型教育理念[4]。

2.2 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很好地解决传统课堂上重讲解,少实践;只模拟,不实战的教学不足[5]。通过网上师生交互、病案讨论、在线答疑、作业考试等,使学生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积极全面地投入到学习中,探索新知识,获得新体验,提高能力。教师则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理论剖析、思路引导和观念点拨。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弥补临床实践的不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素质结构更科学合理。

2.3 有助于多样式学习模式的建立

网络教学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支持个性化、自主式、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的成熟和潜能的开发。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与学生实现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对话,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向老师发问、交流而不影响他人,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别辅导的人性化教学需求,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或者与同学一起协商、合作,通过网络组成一个学习信息网,大大提高了对信息的利用率。

2.4 有助于培养新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网络教学平台需要选择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主讲课程,能将学科知识拓宽,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使绝大部分学生受益,做到教育信息共享而使资源增值。他们应该具备创设吸引人的、协作交互的、实时交流的教学情境及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的素质[6],通过使教和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而使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多,沟通便捷,便于求助、协商、合作,能超级链接而使网络教学的资源极为丰富。

2.5 有助于深化教学效果

通过网络对某些疾病进行示教操作,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一方面,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理论和实践及时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可获得传统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3 小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给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为现代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是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如何将网络化教育资源共享与医学课程相整合,推进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焦点。高等医学院校应结合当前实际,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用,依靠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可以进行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和学,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相互交流,与教师可以通过QQ、视频等在线交流,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能力,且不受时空的限制,实现网络化教育资源共享,这对培养和提高医学生主动探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深化医学临床课程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别梅,王洪录.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4:33-34.

[2] 胡志波.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医学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5):135-137.

[3] 田欣,刘旭花.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技术,2010,24(5):481-484.

[4] 赵群,周昌菊,周玉华.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1,(1):24-25.

[5] 何明珊.应用网络资源改进妇产科学教学[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97-198.

篇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存储、传输和互动交流等一系列软硬件技术的综合。目前,现代信息技术正带动医学教育技术进行革新,已发展成为当代教育的热点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对医学教育尤其是基础医学教育有何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如何与医学教育整合,以及信息化的医学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化体系?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不是是否选择而是如何面对的问题,并且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并不是配备先进设备,开设信息学讲座和信息技术培训就是信息化了,而是要系统地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本文从数字化人体三维模型、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在线课程平台、立体化教材、微课制作等方面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高职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高职医学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服务于高职教育,首要任务是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高职院校应该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体系,也不能成为岗位职业资格培训的附庸。高职医学教育具有技术性、实用性,其主要目标培养的是数以千万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医学人才。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将教育学、医学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社会期望值更高,任务更加艰巨。因此,高职医学教育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更全面。

我国的《科学技术辞典》将医学定义为“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医学所研究的是与自然和社会相互联系着的人。”这一定义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反映了当今医学领域的内涵与发展。经典的医学科学主要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构成。相对于临床医学而言,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内容,是研究人体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生理病理规律的科学体系,是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整个医学发展的基础。基础医学课程肩负着引导学生进入相关医学殿堂领路人的角色,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2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1数字化人体三维模型(数字人)

尸体解剖和标本观察是解剖教学中最重要的实验手段。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尸体标本来源匮乏,库存不断减少,学生参与尸体解剖和实物标本观察的机会逐渐减少。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解剖教学中的这些矛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解剖学教学手段变革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系统解剖教学通过制作尸体标本供学生观察,标本在使用过程中受场地和时间等条件限制。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利用计算机三维模型技术辅助解剖教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字化人体计算机三维模型是在连续薄层断面图像精确配准数据分割基础上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构建的虚拟模型。可在计算机显示屏或虚拟现实环境中交互显示。在三维模型上可从多角度观察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还显示了一些在标本上不容易立体展示的结构。所重建的结构可以用伪彩色任意搭配显示,可任意旋转观察或录制特定角度旋转的视频。数字化人体三维模型应用于解剖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在三维空间观察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及位置关系,学生还可在课后自主地观察学习,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加强与临床的关系,体现基础医学课程服务于专业的理念。

2.2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主要是肉眼观察标本和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缺点。多媒体显微教学互动系统可以避免传统实验教学的缺陷,并具有诸多优点。集电脑、高级显微镜、摄像机、语音系统及网络为一体的显微形态互动多媒体教室可以实现图像、语音的网络互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控制一台电脑,可以投影教学;可以直接使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对采集的显微图像实时观察,观察到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显微镜画面,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改正,有效实施动态分析和讲解。学生可就所观察的病变图像及遇到的疑问通过系统及时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人机对话、师生对话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图片的远程共享和远程教学。显微互动教学与病理网络教学相结合,既达到资源共享,又有助于加强实验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与学的互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强化了实验教学的目标意识,淡化了学科意识,在今后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2.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医学实验教学中许多昂贵的实验试剂、仪器设备,由于受价格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普及。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操作虚拟仪器,观察实验结果。虚拟仿真实验既减少了耗材,又不受场所等外界条件限制,而且还安全可靠。其中模拟仿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更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合格的医生的培养,必须经过严格的、反复多年的临床基本技能实践操作,但是由于医疗对象的特殊性,许多临床操作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在病人身上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仿真人进行模拟实验,替代真人进行基础实验研究,为医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提高了教学效果。

2.4网络在线课程平台

在教学中,依托网络在线课程平台,坚持“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根据教材编排,组织章节架构,每节设置《知识要点》(知识卡片)、教学课件、测验及扩展阅读等栏目,每章设置章节练习、案例讨论等内容。在网络在线课程平台建设中,(1)突出临床医学专业特色,(2)从学生出发,精简精致,吸引学生。兼顾了学生专接本及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需求,在章节内容及测试练习难度上有一定加强。每章设计案例讨论,将学生由基础引导至临床,也将基础生化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上网时间和学习兴致,课程内容、栏目设置力求精简、有吸引力,把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计入平时成绩,以资鼓励。在实际应用中,也指导学生怎样用,并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沟通,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2.5立体化教材

立体化教材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 ,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以多媒介 、多形态 、多用途 、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并以满足教学需求和教学能力为目标,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在2002年首次提出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曾经指出 :“立体化教材是一个新事物,它不仅作为高科技时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实现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途径。立体化教材作为一种新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将为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提供良好的条件 。”立体化教材的内容包括主教材 、教学参考书 、学习指导书 、电子教案 、电子图书 、CAI 课件 、网络课程 、试题库和资料库等。

2.6微课制作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医学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基础医学课程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基础医学课程本着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推动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和链接,力争用有限的教学学时,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使学生能听得清楚、学得明白,能做到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因此,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结合日常生活,将一些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一些与临床关系特别密切的内容,如“高血压”、“痛风”、“原发性肝癌”、等疾病制作成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基础医学与?R床应用的联系,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需选择学习、反复随时随地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医学 信号处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生物医学领域。通过对人体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更加科学的分析人体健康状态情况,在医学领域开辟新天地。

1 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

人活着,体内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理变化,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由于人体是存在许多正负离子的,所以在生理变化过程中,产生许多电信号。人体电信号是最便于医疗器材检查、记录、分析和提取的信号,它有如下特点:

1.1 强度弱

人体内部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了电信号,但是这个电信号是非常的微弱的,它只能达到微伏级别,最大的人体电信号也就只能达到5毫伏左右,所以在检测人体电信号的时候,必须借助信号放大设备。

1.2 干扰强

人体是一个综合体,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工作,在提取某一处电信号的同时,其他部分的电信号会产生干扰作用。比如在做胎检的时候,要提取胎儿的心跳声,但通常情况下,会被母体的心跳声所覆盖,这个提取信号增加了难度。必须一定的去噪技术进行处理。

1.3 随机性强

人体电信号不想数学中所学的函数那么有规律性,它是一个随机的电信号,哪怕人体在拍一下手,下一秒人体内的电信号就会出现不同于上一秒的生理变化过程,从而导致了电信号具有非常强的随机性。要想分析出它的规律性,就必须收集大量的电信号,借助信号分析设备,进行科学的计算,发现其中的规律。

2 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处理方法概述

2.1 信号的检测方法

当电信号经过放大、去噪被信息分析设备取得之后,它还是一种随机的模拟信号,这个时候不便于观察,需要通过数模转换器进行采样,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分析系统,对数字信号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流程图如下:

2.2 信号的处理方法

人体内的电信号存在随机性强、干扰性强的特点,所以就必须利用不同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它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别的电信号,采取不同的信息处理办法,也将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的准确,利于医护人员对样本的分析和给出指导意见。

2.3 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数值计算,与传统的模拟信号处理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算法灵活、运算精确 、抗干扰性强、速度快 。此外,数字系统还具有设备尺寸小,造价低,便于大规模集成,便于实现多维信号处理等突出优点。

3 信号及其描述

(1)在信号处理领域,信号被定义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例如心电监护仪描记的病人的心电、呼吸等信号。信号一般可以表示为一个数学函数式,以x(t)表示,自变量t为时间,x(t)表示信号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正弦波信号:y=Asin(ωx+φ)

(2)在信号处理领域,我们把系统定义为物理器件的集合,它在受到输入信号的激励时,会产生输出信号。输入信号又称为激励,输出信号又称为响应。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可以抽象成一种变换,或一种运算,将输入序列x(n)变换成输出序列y(n)。

(3)采样是完成由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的工具,采样一般由A/D转换器完成。A/D转换器就如同一个电子开关,如果设定采样频率F,则开关每隔T=1/F秒短暂闭合一次,将连续信号接通,得到一个离散点的采样值。

4 信号处理的一般方法

4.1 相干平均算法

相干平均(Coherent Average)主要应用于能多次重复出现的信号的提取。如果待检测的医学信号与噪声重叠在一起,信号如果可以重复出现,而噪声是随机信号,可用叠加法提高信噪比,从而提取有用的信号。

4.2 频域分析技术

对于信号x(t)或x(n),我们可以在时域直接对其进行分析,如滤波、求相关函数、相干平均、特征提取等,然而,对信号特征的深入研究,往往转换到频域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信号特征的认识。频域分析的一个典型应用即是对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研究信号所包含的各种频率成分。

4.3 信号的滤波

在采集所需人体电信号的同时,人体各处正在运行的身体机能也会产生其他的干扰信号,这个时候为了准确提取电信号,就必须抑制干扰型号,使用滤波器进行滤波。在是在处理数字信号的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除干扰的使用方法,在医学领域也可以这样应用。

4.4 参数模型

参数模型技术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对随机过程的研究中,由于我们不能得到一个随机过程的完整描述,只能得到它们有限次的有限长的观察值,因此我们希望能用一个数学模型来模拟我们要研究的随机过程,使该模型的输出等于或近似该过程。

信息化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使得医学检查和医学观察变得更加方便和准确,推动了医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聂能,尧德中,谢正祥.生物医学信号数字处理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08.

篇4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数学教师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深奥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让枯燥单调的数学内容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布置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数学练习,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例如在“2的乘法口诀”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布置相关的练习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题目设计成红花的形式,学生每次点击花,就会出现相应的练习题目。如果学生的答案正确,就会跳出一只小猴子,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继续加油啊!”如果学生的答案错误,小猴子则会说:“别灰心,你行的!”学生很容易就被动态的画面和有趣的语言所吸引,乐于进行数学题目的练习,无形中复习和巩固了教学内容。又如,教师在学生“进位加法”的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小蝌蚪找妈妈”的数学练习。在池塘中的每一个小蝌蚪身上都有一个数学公式,而每一个青蛙妈妈身上都有一个答案,它们游来游去。如果学生将小蝌蚪拖到青蛙妈妈面前的时候,小蝌蚪说:“谢谢你帮我找到了妈妈。”则它们身上的公式和答案正好对应。由于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小学生很容易就会沉浸其中,为每一次小蝌蚪找到妈妈而欢呼。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对熟悉的事物认知速度快,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虚拟购物”的游戏,游戏的场景是一个购物超市,每个学生在游戏中的角色都有100元,可以任意购买任何自己购买能力范围内的商品。教师通过模拟学生熟悉的生活购物场景,不但教会了学生仔细观察商品价格和购买商品,而且树立了学生节约的价值观念。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认识和感知。又如,在“加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可能对于加法所表示的意义还存有疑惑。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三个鱼缸,其中两个鱼缸中的鱼儿正在欢快地游来游去,而第三个鱼缸则是空的,这时教师将两个鱼缸中的鱼同时倒入空的鱼缸,并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现其合并的过程,同时在屏幕上显示表示此过程的加法算式,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将其与画面结合起来,从而加深了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在数学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数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更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操作,从而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统计”的时候,可以作如下的教学设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三种水果,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将选择结果进行展示。此时教师要求学生将选择结果进行统计,学生自然想到用拖动鼠标的方法来完成分类。教师随即给水果标上相应的符号,然后展示由符号组成的表格,再让学生统计。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很容易就能知道用符号进行统计方便快捷。接着,教师再出示另一个问题,请学生统计出马路上车辆的过往情况。此时学生就会毫不犹豫地用符号记录的方法进行统计。教师可以从车辆多少、速度快慢和密度大小等三个方面,将这一过程分为三关,并设计相应的动画,每次动画播放完以后,都会出现一张表格,要求学生把统计的结果填上,如果填写正确就能顺利进入下一关。每通过一关都能看到学生脸上兴奋的神情,在一次次的过关游戏中,学生已不知不觉探索出了统计方法。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篇5

1.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主要是利用社会中相对分散的计算机,通过在各个网络、各个功能以及各个通信设备的连接实现的一种数据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一种通信方式,不仅能够实现较快的运行效率,还能建立可靠的通道设施。例如:他能对声音文件、图像文件、数据文件以及视频等多媒体文件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使用者的应用效率[1]。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方向上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信息的传输和储存上能够方便人们的共享和使用,也能使医院使用者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实现医疗事业的较高水平。

1.2医学信息

医学信息主要研究的是医学方向上的内容和知识,是医学信息在运行和发展中的相关规律和应用方式。根据这种信息的储存和数据的传输,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能够对医疗工作者提供相关的治疗信息和学术方法。在现代医院发展建设中,为了提高医院在社会中的竞争地位,也已经开始利用这项技术的适应,它的实施不仅能将所有病人的信息进行记录,还能方便医护人员的查询和使用,在处理医学信息方向上具有重大作用。

2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处理中应用

2.1医学图像储存和传输系统

利用计算机系统在图像储存和传输上实现应用是医院发展系统化管理和现代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趋势。这种技术在医学方向上的利用能够将一些医学影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在医院系统内部进行传输,从而建立信息量较大的数据库,不仅是医院实现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向,也是实现高效管理的发展需要。在这种存取和传输方式上,方面医院对信息资料的管理和使用,为医护工作者提供了较大的时间来查询相关的医学信息[2]。图像储存和传输方式的计算技术是将图像资源识别成一种数据化的处理方式,在传统的系统中,它是一种比较低速的,只能实现CT、MT、静态超声图像以及X光线片等图像分辨率较低的储存和传输,该系统的建设是在电话网的基础上实现的。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高速的远程放射系统,改变还传统利用公共电话网的传输方式,而是利用ATM、电信线路以及卫星线路作为主要的传输媒介,不仅提升了传统的图像储存和传输方式,也实现了多种方式和多种领域的创新和发展。PACS在原理和结构上的变化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发展和使用,在信息获取方式上,它能够将CT、CR、MRT等数据传输到该系统中,不仅速度比较快,而且实现的精度也比较高。在图像传输过程中,它不仅能通过公用电话线进行传输,还能利用光导通信、微波通信将图像进行传输。

2.2远程医疗

远程医学是实现方式上是以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为方式实现的,它在医学设备和治疗方式中具有较大的优势[3]。它能够对比较远的海上、地理位置比较差的地区实现远程治疗的方式,是一种超越空间变化的服务方式。远程医学在应用中主要是远程教育、会诊、保健、护理以及咨询服务等信息项目。它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信息,在通信方式上也建立良好的保障。但在传输过程中,如果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效率比较低,不仅会阻断通信技术的应用,也会降低网络技术实施的质量,从而影响远程医疗的质量。例如,我国实现的无线远程传输在心电监护系统上的应用,利用无线网络,实现了更好的实时传输。在蓝牙技术、ZigBee、WiFi、3G等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研发了相关的APK软件,通过各个功能的连接实现了无线心电、血压、血糖等方式的监护,不仅在手机上实现了各个数据参数,而且也实现了远程端的服务器传输,不仅能利用短信的方式提醒患者注意一些事项,还能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实时会诊的方便性。

2.3医学网络资源

在计算机网络中包含的医学资源也比较广泛,不仅有网络医学中文献的数据库信息、关于医学发展教育的信息,还有医学中各个研究病状的影像、基因数据库等,利用这些信息医护工作者能在计算机应用中通过检索等工作方便查询和了解相关信息。计算机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创造了多媒体应用的创新,例如:实现远程医学、远程影响的治疗和发展,是网络技术的现实发展和应用,在医学教育方向上就有重大作用[4]。在医学实际教学中,要给学生展示人体的结构、相关疾病的发生条件以及各种疾病的发展过程等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都不能实现,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上,已经将医学中一些图文、视听方面的信息保存下来,利用这些能清晰的了解医学中的主要信息。例如:实现计算机网络资源得教学由比较著名的美国在可视人体教学资源中的利用,这种可视人体主要将男性与女性的尸体在一定的距离之间进行切片,然后利用3D效果建立巨大的人体图像参考,从而使这种参考成为医学临床上的研究和应用。在这些资源信息建立的计算机网址中,还可以对人体结构的数据图像进行二次开发,但由于网络在传输方面的需要,在实际的图像传输过程中并不能保障一定的质量。在神经学临床研究中,哈佛大学将计算机网络中的大脑解剖图谱进行很好的利用,实现了较大的信息资源利用,不仅实现的图像质量比较高,系统的导航性能也比较完善。

3实例分析

3.1应用实例

计算机技术的实施提高了医学在信息处理方式上的效率,在医疗方式中获得较大的应用领域和创新,为医院实现系统化的管理和高效化的工作提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改造和应用。计算机不仅仅只是医疗上的利用,在医学信息上的资源、远程方式以及图像的传输和储存上都具有重要作用[5]。在这些应用方式上,不仅给医疗信息的处理带来较大的方便,在处理方向上也实现了科学性和高效性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医疗应用方式上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在信息处理方向上更能直观地表现出来。例如:在医院期间出现了一位冠心病患者,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女士,年龄在80岁,在冠心病、心绞痛病史上具有10年的历程,在该院治疗期间,已经有两次治疗情况,最后一次的治疗为冠脉搭桥术,产生的治疗结果为良好。

3.2治疗过程

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已经病人以及监护人员的统同意,在治疗方向和过程中进行了全部的实施和跟踪治疗。利用计算机技术收集了该患者大量的电子图像和文档信息,总的数据库信息达到3.234GB的空间储存,这些信息包括患者在实验室检查的数据资料、图像传输资料、病例的过程资料、护理的相关数据以及图像的相关信息等,在这些数据信息采集完成后,医疗工作者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整体方式上进行统一的分析和研究,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处理过程。在对患者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医院或患者的监护人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就可以发现,计算机技术实现的变异性较大,所包含的种类比较多,不论是时间跨度比较大的,种类比较多的数据信息,还是一些不常见的病史或动态数据、三维图像的建立都能进行更方便的保存、查找和传输功能。而且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在医护团队工作中做到细致的收集和整理,提高医院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而且在处理医疗方式中也能达到准确的分析,从而找出相关的治疗方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