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范文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02 10:15: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篇1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宏观管理;管理措施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来说,其核心在于实际的实施。那么为了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顺利有效地实施,这就需要我们对其实施的过程进行严密管理。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的应用法律和经济以及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通过土地利用的实施计划、项目的审核、基本区域的划分、土地利用执法检查、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等方法,对整个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管理,这样才可以将其作用在社会经济中充分的发挥出来,让土地利用规划付诸于行动,做到真正的实施。

一、对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认知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当地或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情况及要求,综合性的去安排各个行业的用地。运用法律法规对城乡建设、土地开发以及各项土地的利用任务进行监督和规划,以便于这些土地利用活动都可以合理有序的进行,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来说,一般可以分为编写计划、审批以及管理等三个方面,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长期性工作,其核心工作在于规划的实施,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各项目标、发挥出自己对土地宏观调控作用的基本条件。相关的部门应该认识到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实施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和明确实施管理的目的以及要求,切实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工作,以便于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保障规划的目标实现。

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中的问题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规划工作中最重要的便是实施管理,它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到了最终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能否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也是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实施管理在实际的规划化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是对规划用地审批时的审核机制不健全,这就造成了许多的建设用地并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者是许多的用地没有按照先关的标准,超出了土地利用总规划的土地范围,违背了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些标准及相关条例。还有许多的地方政府对于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不重视,对于相关的审批不严格,这就造成了许多的地方建设用地紧张,对整个的管理造成了比较严重影响。

三、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中严格的执行建筑用地的审核机制

对于建筑用地可执行性的研究分析阶段,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的按照规定的程序以及标准来进行审核。不符合规定和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条例的不得通过审核。对于是属于国家或者省级批准的有关能源、交通、水电、矿业以及军事设施等等这些建筑项目,需要占据土地利用规划已经确定的建筑用地之外的土地,可以在用地的审核中,提出对于规划的调整意见或建议。未通过审核的建筑项目,土地行政主观部门不可受理建筑用地的申请。

(2)切实做好对于农业用地的审查工作

在对建设用地的审批中,各级的有关部门要按照土地利用总规划来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由负责土地利用规划的部门发表出相关的审核意见或建议,对此建设用地是否符合标准和规划的计划负责。对于要求单独选择建筑地址的建设项目,并且已经加入到土地利用总规划计划中的,要及时的做好各种审核工作,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标准批准用地。没有加入到土地利用总规划计划中的,但是符合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按照相关调理的要求,及时的调整规划计划,并将调整之后的计划上报进行审核。对于没有加入到土地利用规划计划中,同时也没有符合相关条例的建设项目,但是确实需要的建设项目,需要对计划进行修改,同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上报审核。所申报的农业用地的范围,不能超过原有计划中城市和农村以及城镇的总建设用地范围。因为特殊原因,小部分征用的,要对整个的土地规划进行相关的调整,并且落实到关于规划的建设图纸上,再上报,通过有关部门的确认审查即可。

(3)加强对整个城市的规划、农村的规划以及乡镇的规划的审查

对于上报到国务院的整个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计划报表时,省级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相关的法规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规划中计划内的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要和土地利用总规划相结合起来。规划所完成的期限不一样的,需要对城市的人口以及人均用地的指标是否合理进行严格的审查,结合土地利用水平的相关规定,确认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范围。对于地方政府所审批的土地利用规划报表,也是需要参考上述的流程,建立健全相应的审核机制。

(4)建立起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审查体系

各个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土地利用总规划的领导下,周密的计划和编写出土地开发以及整理的规划,用来对总规划进行深化和相应的补充。土地开发及土地整理的项目确立,必须是严格遵守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条例,并且依据土地利用的总规划。土地利用的计划是实施总规划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建立严格的计划审查制度,充分的发挥出计划对整个的规划所起到的调控作用。

四、提高土地利用规划中实施管理水平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规划实施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审核,促进规划的法制化

土地利用的总规划是土地利用以及管理的基本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作用,城乡建设以及土地开发等各个项目都要符合规划的基本要求,不允许在任何地方、任何的领导对规划随意的更改。擅自修改已经确认的规划,并且违反了规划用地的标准的,要依法进行查办。

(2)加强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实施管理水平

在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中,还需要我们运用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来加强和促进,使得工作可以顺利合理的完成。同时要加快规划管理数据库的开发,尽快的将全国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来,并且积极的开展地方上的规划信息系统的试点建设,指导和促进各个地方工作的顺利进行。运用科技手段,对规划的开展进行实时的监控,加强了规划实施管理的效率,使得对土地利用规划所发挥的调控作用大大增强。

(3)加强队伍的规划建设,保障实施管理工作的展开

加强队伍的规划建设,不仅有利于建设队伍秩序有效的开展工作,而且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修养。而且施工预备人员的岗位培训必须完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上岗人员也必须遵守法规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办事,不得徇私枉法,更不得,并且严格制定奖励惩罚制度,并依此施行对员工的奖励和惩罚,对于工作中成绩突出、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和工作小组要进行表彰并呼吁全体员工以此为榜样进行学习,而对于违反法制法规的工作人员也绝不姑息,按照奖惩条例进行相应的出发措施。

结语:

土地利用的规划实施管理关系到整个规划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条例以及法规。认真的执行,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发挥出良好的调控作用,使得城市合理的应用土地,对整个的土地利用做出科学的计划,使其能够使得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好地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规划修编;数据库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1.系统目标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是集土地利用规划辅助编制和实施管理为一体的管理系统,以满足各市、县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需要。系统具有数据入库,全方位查询统计分析,辅助编制,实施管理,解决指标利用、规划调整涉及图形、数据调整的难题,成果打印输出、规划成果管理等功能,能够实现规划实施管理的便捷、精确,解决规划指标调整的空间配置难题,实现规划指标、图形管理与办公一体化。

2.数据库设计

1)数据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管理系统涉及的静态数据包括基础地理、现状数据、规划数据、注记信息及其他信息四类。

基础地理要素主要包括行政区划、地形、地名、水系,其中行政区划包括行政区域和行政界线,行政界线包括国界,省界(自治区界、直辖市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乡、镇、国营农场、林场、牧场界和村界(乡镇规划);地形包括高程点和等高线,等高线分为首曲线和计曲线。

现状数据包括土地用途要素、环境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现状数据应满足规划编制的时限性。

规划数据包括规划基期和规划期数据。其中规划基期数据包括土地用途要素、环境要素、社会经济要素。规划期数据包括土地用途分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重点项目、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土地利用规划资料等。

注记信息及其他信息包括注记要素和其他要素,其中注记要素包括图面注记、地名注记、水系注记、交通注记、地形注记、地类注记、图例注记及其他注记;其他要素包括图廓线、公里格网、比例尺符号、图示符号及其他。

2)数据格式:

SQL SERVER数据库存储。

上报矢量数据格式:shp格式,Personal Geodatabase和VCT格式。

图件:jpg格式或者Tiff格式。

缩编数据:矢量数据:shp格式或Personal Geodatabase格式;栅格数据:img格式或者Tiff格式。

文档报告类数据主要是Word、Excel和PowerPoint文档。

3.系统设计

1)系统框架

采用面向对象的三层架构设计,在ArcEngine开发平台上定制各种土地专业系统。系统体系结构图如下所示:

2)功能应用

1)数据建库

数据建库包括第二次土地调查生成的现状数据和基本农田数据的入库,规划图形数据入库,规划指标入库等。系统还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经过转换(如:VCT格式、MapGIS格式、SuperMap格式、CAD格式)导入到系统中,也支持现有的规划数据、二次调查汇总表格等导入,实现多样化的数据入库。

2)成果管理

成果管理是对规划的成果进行管理的模块,包括图件成果管理、表格成果管理和文本成果管理三个部分。系统将规划文本、规划文本说明、专题报告、各种规划表格以及规划图件等成果放入成果资料库,支持成果浏览、统计、入库情况等日常操作。

系统可以管理的文件格式有:JPG、Bmp、Tif、Doc、Xls、PPT、Mxd、Txt、VCT、Xml等等。

3)规划实施

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年度指标管理,建设项目预审,单独选址项目预审,城镇分批次项目预审,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预审等几方面功能。在预审过程中,形成项目台帐及一系列审查报件材料。

4)规划局部调整

整根据规划实施的需求,通过对不同管制区的地块调整,制定并自动生成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及申请,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制定调整方案过程中,预警功能能够全程监控局部调整方案是否满足规划。

规划调整情况,可以动态不限次数的进行历史追溯。

5)查询统计

实现信息的检索与查询,满足任意专题数据的空间图形和属性信息分析功能。

6)矿产资源分析

通过对矿产储量数据的详细分析,将指定区域的矿床利用3D效果图直观的显示出来。

通过叠加地矿数据,分析任意指定区域内地质矿产情况,做到规划实施管理可以同时兼顾考虑地矿情况,辅助完成矿产压覆、地质危害等审查工作。

4.技术特点

严格的指标控制

人口规模规划指标等专项分析

多种数据管理

支持土地地矿一体化管理

5.结束语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管理工作彻底摒弃原有的手工作业与纸图作业方式,将计算机技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有效结合,保障了规划管理实施措施的落实,有利于提高规划管理的科学性,提高规划管理的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规划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篇3

【关键词】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研究;

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点内容,是土地规划管理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为发挥新一轮规划修编成果的作用,满足工作中对规划数据现势性和一致性的需求,以新一轮规划修编成果为基础的建立规划系统,对当前土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

2.1 规划编制辅助能力不强。除了制图,在规划适宜性评价,规划方案制定、实施评价等方面方面都没有根本上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缺少客观真实的适宜性评价工作,规划用地布局就缺乏有力的支撑,也直接影响规划的刚性、权威性,也影响了规划的项目用地的引导能力。

2.2 规划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工作难以推进。数据库建设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按规定,新一轮规划是在2005年基数基础制定各项调控指标,而目前,要求在二次调查成果基础上建立规划数据库。但二调成果尚未依法公布使用,使用二调成果涉及原规划各项调控指标调整方案也未确定,致使基础数据库建库急于推进又难以推进。这是目前影响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最大的问题。

2.3 保持规划图现势性也是个问题。规划现势性是这要求上下左右信息互联互通,实时更新。规划图件不保持现势性,就不能满足“批、供、用、补、查”的工作需要。目前法律规定的规划管理层级较多,国家、省、设区市均具有规划审批修改权限,如何使国和省审批的农转用信息及时转绘到各级规划图上,如何将国家、省、市三级规划修改调整结果转绘到各级规划图上,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仍有很多技术、机制等多方面问题。

3 完善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议

3.1 尽快梳理并完善土地管理相关业务流程,确保相关业务工作相衔接,数据信息能够有效协调,这是完善规划信息系统乃至做好“一张图”工程的前提。对系统建设中暴露出的各项业务各自为政的情况,应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通过梳理完善相关业务,带动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确保规划乃至整个土地管理信息无缝对接,互联互通,及时更新。

3.2 充分应用“3s”技术,不断完善规划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时效性。

3.2.1 强化规划编制辅助功能的开发。规划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规划的权威性和规划批后实施监管工作的难度。应充分运用”3S”技术,强化规划编制辅助功能的开发,特别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拟定规划方案时充分运用GIS技术,做多方案必选,加强规划方案制定的科学性。

3.2.2 抓好规划数据库整体设计和功能软件的开发。基于规划管理现实需求,科学设计规划数据库,做好信息采集和录入、审查等工作,同时,充分运用ARGIS强大功能,开发出实用的软件,做好规划数据库成果的审查,特别是图数一致性审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3.2.3 进一步强化“3s”技术在规划实施管理功能开发中的应用。将已更新的规划图、规划实施图、违反用地图进行叠加,形成规划可利用新增用地空间,可为项目用地选址和规划局部修改方案合理性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在时,也可探索规划管理中运用,提高规划调整的科学性,加强规划实施评估,提高规划管控能力。

4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研究

根据现行土地规划管理业务的需要,及计算机辅助管理提供的可能,规划信息系统应具备辅助规划编制、规划成果审查和数据库建库、规划实施管理三个方面的功能。

4.1 辅助规划编制功能

――规划实施评价。将现行规划规划目标与新一轮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各类用地结构,及现行规划图与新一轮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规划各项调控目标实现程度,为分析规划编制和实施成效、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提供直观有力的支持。

――规划适宜性评价。对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依据土地利用调查成果中每一块土地的利用信息,选择对应的评价因子,并赋予权重,对规划范围内的土进行评价,为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规划方案拟定。拟定规划平衡表时,建立地类、指标间逻辑关联,调整一个指标,相关联指标自动修正,降低工作强度和减少人为失误。

――规划图编制。根据区域、类型、项目等编制规划图件。

4.2 规划成果审查及数据库管理

规划成果审查及数据库管理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规划成果数据质量检查工具及规划成果数据入库工具的开发;规划成果质量检查及入库。

――规划图数一致性审查。指标所对应的图上面积是否规模一致。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规模等指标的图数一致性审查。

――成果信息化质量审查。对规划数据的数学基础、数据结构、拓扑关系等进行检查,以确保规划编制单位提交的数据质量。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开发数据质量检查软件。通过归纳整理、自动检查、人机交互检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提交的规划数据库库体及其它相关资料进行检查核实。

――成果数据库管理。对规划成果空间数据的无缝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制图输出等;对规划图件、文本等数据进行查询调阅;对规划指标数据进行查询、报表等。

4.3 规划实施管理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管理。系统支持制定年度计划建议上报与指标下达,计划指标核减,计划台帐管理,计划指标结转,度计划剩余情况统计,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等功能。

――农转用、预审规划审查。可加载浏览已入库的空间成果数据,对项目用地所在位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进行浏览,辅助审查项目用地是否符合规划。

――规划数据更新。规划实施及修改调整后,相关规划数据成果应实现及时更新,以保证数据一致性、现势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两规

中图分类号: F301.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各自的目的与任务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1.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划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土地的需求,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1.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对辖区内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潜力及各种用地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法;协调部门用地矛盾,统筹安排各业用地;逐级分解规划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重点确定城镇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农田保护区等重要土地用途区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省级规划要实现省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地级规划要重点安排好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确定城镇建设用地的范围。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规划的要求和本地土地资源的特点,分解落实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划分土地用途区,重点划定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农业用地区等,为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提供依据。

1.2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1.2.1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期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安排。

1.2.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两者的内在关系

由以上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两者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得出两者的内在关系如下:

1.1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性规划,它是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专业性规划,是以合理安排现有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两项规划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两规”都是在对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都是将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核心内容都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

1.2规划空间的从属性

从“两规”的空间范围来看,城市规划区并非整个行政辖区范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是整个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其规划范围比城市规划范围大。因此,城市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两者是点和面的关系,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所以,城市规划中有关城镇体系布局、城市用地规模、用地选择、城市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用地指标,应当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应为城镇的发展建设等创造较好的条件。

1.3土地需求与土地供给的关系

从规划的内容、手法和成果看,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建设与规划、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是以建设为中心,展开城市各项建设的总体规划。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土地利用为中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各业健康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更全面、更具体地体现了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调整与优化、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机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是建设与规划、土地需求与土地供给的关系。而且,两者在城镇和村镇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等方面又必须进行充分协调。

三、“两规”协调的思路与途径

1.1统一技术规范

根据原来两个规划各自使用的标准,进行协调统一,重新确定一个两项规划都适用的用地分类标准,统一规定两个规划的规划期限以及所采用的有关数据的统计口径。通过统一与规划有关的各种规范、标准、技术手段和编制方法,以达到两个规划在基础数据和规划指标等方面的协调一致。这里需要协调好3个方面内容:(1)城市规划区范围。规划区范围划得过大,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难以管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管理部门间的矛盾也会较多。(2)人均建设用地规模指标。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角度考虑,重点建制镇的建设用地可以适当放宽,但对一般镇、乡、集镇和村庄建设用地以及分散的乡镇企业用地要严加控制。(3)两个规划的用地分类指标。主要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城镇、村庄、工矿用地等要进一步细分,使两者有对应关系。

1.2城市发展方向协调统一

要使“两规”在城市发展方向上达到协调统一,必须先确定城市的性质,这对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我国国情,保护耕地应作为城市发展用地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应结合区域范围内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在确保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即向宜建区和基础设施有所延伸的地方拓展。

1.3用地布局上的宏微观协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侧重于整个城市的宏观布局,主要是确定整个行政区内中心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工程、重要工矿项目等用地的规模和布局。而城市总体规划则侧重于城市中心区的微观布局,仅仅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其中心城区的细化。因此,在“两规”的协调过程中,城市总体规划应以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为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用地布局上只起宏观调控作用,城市总体规划则详细布置城市规划区内各类用地的布局。

1.4保证“两规”实施一致有效

在“两规”的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两规”的实施予以同等重视。“两规”的实施都应注重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的综合应用。此外,应加强规划宣传、社会监督和规划实施评价,建立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规划公示制度,进行规划管理公开,调动公众的主动意识,促进政府部门的公正执法,提高工作效率,制约和避免各种违反规划行为的发生,保证规划的实施。

结语

从宏观层面上讲,“两规”协调,有待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尽快地开展区域规划或国土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便在区域层次上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城镇体系规划,尤其是城镇规模与布局、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协调和安排。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more and more people show the needs on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nd urban culture is the best protection which is to meet this demand of people. 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the role of the urban culture of livable urban construction briefly, and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bout the urban culture and urban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slightly.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宜居城市

Key words: land use planning;urban planning;urban culture;livable city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170-02

1 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1.1 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市不管其文化背景如何,从根本上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的状态。城市同人们生活之间这种根本上的关联,正是我们要理解城市文化的关键。如果说城市物质环境是人们生活的空间载体。那么,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生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城市的内在。

1.2 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作用

1.2.1 城市文化是经营城市的重要部分 经营城市是指用市场眼光重新审视城市,把城市作为一种巨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经营的主要范围是土地、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以及城市文化、政策制度等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是城市的软实力,城市文化是经营城市的关键环节。

1.2.2 城市文化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途径 城市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这种精神是可以转变为同样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城市的发展。领导世界文明前进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另一个是文化。从发展城市经济的角度考虑,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无疑一条风险小、回报率高的道路。

2 城市文化与宜居城市的关系

2.1 宜居城市的概念 宜居城市,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适宜居住的城市”。[2]这是一个涵义丰富但是又高度概括的解释,其中包含了很多变化的因素。此外,不同的时代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或者定义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2.2 宜居城市的内涵

2.2.1 城市居住主体差异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宜居的期望或要求是不同的,同时他们对宜居的感受也大相径庭。就单个个体而言,每个人的价值观、生命周期、教育程度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城市宜居性的偏好选择。

2.2.2 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主要体现在气候、资源、经济等各个方面。不同的气候影响人们对宜居的感受;社会的资源的丰富与否也对此有影响。

2.3 城市文化与宜居城市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衣食无忧时候,人们需要得到更高层次满足。人们开始设想把城市建设成何种模样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城市文化成为打造宜居城市的重点。

3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3.1 土地利用规划 在我国的规划体制下,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对土地未来的开发、利用、治理,在空间上、时间上超前性的计划与安排,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自然历史的特性,在时空上对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管理措施。

3.2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

3.3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从国家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考虑;而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城市各项建设和发展的顺利进行,保障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近几年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冲突与矛盾越来越突出。两大规划的矛盾主要在以下几点:①规划目标相互不协调;②规划部门职能差异;③规划的时间与层次不合理。[3]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协调势在必行。

4 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4.1 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4.1.1 城市规划中忽略了城市文化的倾向 城市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被有意识的忽略,我们可以从很多文化景区的发展中看到很多古镇模式。这种城市规划模式,不仅以牺牲城市文化为代价,而且给树立城市品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城市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使城市变为居住主体所认同的宜居城市。

4.1.2 城市规划要加强文化认同感 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上,虽然饱经磨难但是一直未曾中断过,是四大文明唯一的“幸存者”。中华文化不仅没在不断涌现的其他新文化的冲击倒下,并且从中汲取很多养分,使中华文化变得包容性更强,更为多元化。我们应该肯定我们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树立城市文化意识,并贯彻到城市规划中去。

4.1.3 城市规划要与城市文化共存共荣 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做统筹,而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而城市文化正是这众多载体中十分重要的一员。以邻国日本为例,动漫作为日本现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广义上的日本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是日本GDP的第二大支柱。这种城市文化不仅形成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文化产业,而且也给城市创立了良好的形象。

4.2 城市文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4.2.1 土地利用规划要对城市文化进行保护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往往也成为地方政府的“牺牲品”,因为它不仅不能创造较高的GDP,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占据了土地开发的有利地段。这样目光短浅的规划,无疑是对城市文化的迫害。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加强对城市文化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4.2.2 土地利用规划以城市文化为基础 城市文化得以保护,反过来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城市文化作为基础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虽然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但是全国性有组织的土地利用规划并不长,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可以从国外获得很多借鉴。

以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国家,城市文化(社会文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规划理论的复合化也越来越成为重点。中国的土地规划应该结合国情,尽快完善土地规划利用的法律体系以及行业标准;转变土地规划利用重指标、轻策略的弊病;引入公众参与土地规划利用的各个环节;[4]这样不仅给城市文化很好的保护,同时也把城市文化作为评判土地规划利用是否完善的一个标杆。

5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篇章。一个城市的建设不能只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从城市文化入手,加强以城市文化建设为基础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整,这样不仅使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更为合理,而且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乔怡青.城市及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的创造[J].山西建筑,2009(14):37-38.

[2]吴宇静.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2):44-46.

篇6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关系

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关系,成为我国规划和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两者之间在法律法规、技术体系和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一些衔接问题,限制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一、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1、土地规划概述

土地规划是指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为目标的,采取经济、技术、工程管理等各种措施。通过长期的土地资源布局的配置和组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管理。我国的土地规划主要由各级政府进行编制,主要包含有总体规划和各级专项规划两类。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是指国家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对耕地、城市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进行协调和布局,安排各类土地利用的规模,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校、合理开发和利用,保证耕地和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概述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管理者为了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根据城市发展的规模、方向和开发性质等,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协调城市内部各类土地利用需求之间的关系。我国当前处于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很大,是主要的土地利用形式之一。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城市规划建设时期各种商业、居住等城市功能和合理划分和计划,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城市各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含有:根据国家对本地区或者城市的整体规划目的和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发展进行规划;根据本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情况,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人口结构、历史基础和发展现状等确定城市的分布体系;根据城市性质和布局等,对城市各功能区域进行规划和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对城市内部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个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布局进行合理的划分,促进城市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各个方面的发展。

3、两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是面与点,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城市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成为土地利用规划之中的重点。土地规划包含城市规划,需要协调城市用地与耕地用地等土地利用之间的全局关系,保证整体土地的利用效率。两者相互关联,需要做好协调发展。

二、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思路不同

土地利用规划一般是由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具有一定的刚性要求的,对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耕地基本保护面积、新增建设暂用耕地面积的控制指标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只要解决耕地需求和城市建设需求两者之间的协调和控制问题,重点在于对土地基本指标的控制。城市规划编制,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指标,是从城市的实际需求和综合城市历史和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等各种因素,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对城市进行规划,以城市发展为主要目标,对耕地没有保护措施。在我国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城市管理者好大喜功,城市规划部门迎合政府意图,将城市规划过多的占用城市周边耕地资源,导致耕地减少。两者之间一个属于控制规划,一个属于无控制规划,存在着必然的衔接问题。

2、土地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的土地总体规划工作开始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较晚,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存在着不足,规划的可操作性差,实践指导意义较低,总体规划水平有待提高。土地总体规划以协调城市发展和耕地资源的关系为主要任务,且特别注重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城市占用耕地资源的控制。土地利用编制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用地指标的分解也是自上而下,存在着对城市建设用地过于保守,没有满足实际的城市规划土地需求等,造成对城市规划的限制,与城市规划不统一。

3、规划编制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由建设部门负责。国土部和建设部属于同级的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业务和职能的交叉,两个部门为了实现各自部门的利益和任务,在用地规模、土地功能布局等基础性的原则问题上就会产生差异,缺乏交流和互相理解。这就导致了城市简述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不协调甚至是直接的冲突,两个规划的实施都受到对方的限制,职能划分不明确对实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4、规划用地指标和分类的不同

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是按照《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的,把人均建设用地的规划分为四个等级,根据当前城市人均建设面积的现状,在标准允许的调整幅度和规划指标内进行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则是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的要求进行,在保证人均耕地指标的前提下进行。

在土地分类方面,城市规划是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而土地利用规划在对土地进行中类划分时,是按照《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进行的,将土地分为3个一级类、15个二级和71个三级。两个分类体系在城镇用地、特殊工地和工矿用地等部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两者统计数据的不统一和缺乏可比性。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在土地用地指标和分类标准执行的不统一,直接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三、加强两者之间协调的的几点建议

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规划编制

既要保证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又要实现城市发展的目标,在城市规划的同时加强对环境和耕地保护的重视,以可持续的眼光对城市发展与潜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考虑,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拓宽城市规划的新思路,实现与土地总体规划控制思想的矛盾缓和。

2、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的规划,应该加强对区域经济和城市建设需求和现状的考虑,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时加强对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为城市建设规划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解决其实际的用地需求。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协调作用,,在区域层次上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实现土地利用与城市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等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土地利用和经济的同步发展。

3、统一用地分类标准和统计参数

工作方法的不同是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可以在城市规划区采取城市用地标准分类,在城市规划区为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标准进行分类,减少两者之间的重合和冲突。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统计标准进行统一,以城镇户籍调查数据为准,对城市土地进行定级,在城市规划编制时考虑用地分类和建筑密度等因素。

总结:

我国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由于在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和职能划分等方面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随着城市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矛盾越发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土地和城市规划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协调,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景观生态;区域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而来的是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企业的“三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水污染,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的严重退化和荒废,且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传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充分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地关系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国外,可持续发展已逐步成为各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土地利用规划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重视农业用地的保护[1]。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的学科,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它把人类活动、居住和其他服务设施结合起来,综合地予以考虑,将景观生态理念的实现融入到城乡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区域经济、城乡建设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等目标[2]。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1.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欧洲,它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其研究领域可概括为4个基本方面: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④景观规划与管理,即根据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及其相互制约和影响机制,制定景观恢复、保护、建设和管理的计划和规划,确定相应的目标、措施和对策[3]。

2.景观生态理念强调人与整个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维护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景观生态规划模式强调景观空间格局(pattern)对过程(process)的控制和影响,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以现代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一系列景观生态设计措施营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游憩功能的良好景观格局,提高自然环境质量,在保持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满足人类休闲游乐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

三、景观生态理念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思想,通过分析土地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对土地利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对策措施,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及可持续利用土地为原则和目标,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不仅将保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土地需求,还保证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土地可持续供给、有效保护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规划中需刻意注重的有关问题

1.规划要有整体观念

在区域范围内,各地区间在资源共享、市场互通、设施互联、环境共保等方面的相互关联密切,因此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必须从全局出发,土地利用规划应考虑的是最大层面上的整体协调发展,必须全盘考虑如何提高区域土地资源的总体效益而非部分土地资源的价值增值,通过规划有意识的人为控制和引导,按照一定的时序安排调整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力求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最佳形态。比如“大泉州”的概念,即:构建以中心城市(市区)为核心,以石狮、晋江、南安市区、惠安县城等为次中心城市,以国道、省道、快速干道为交通纽带,联系连绵分布的众多卫星城镇,形成各个层次紧密互动的城市密集群,迅速扩大泉州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化体系。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以整体规划为基础,要做到区域内产业链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内部利益协调均衡,生态环境治理协同高效。

2.规划要有延续长效性

土地利用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就是既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节约用地,满足城镇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要,又要提高公共设施、绿地等用地水平,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比如,把泉州市定位于建成环泉州湾的海湾型山水园林城市,可因地制宜、因土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在开发利用中求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达到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保护江河湖海生态环境,确保土地、各种山脉、植被、岸滩、海岛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同时强调对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区域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精华,以古为鉴,将它们变成发展的动力,这是保护的根本所在。最终目的是为了城市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促进文化、教育和科研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各地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精神上给予人民以归属感和认同感。

3.规划要注重协调与融洽

在城镇,要突出人与环境和谐的主题,努力营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相互依存的社区居住环境,完善卫生、医疗保健等设计,以实现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的效果。比如,在构建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同时,要在规划中要整合对古城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充分发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闽南文化的历史、人文价值。加强维持区域水系流域的生态平衡规划,并规划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制定加强对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的生态规划措施。

五、结语

作为规划的编制者,要高瞻远瞩,不能因为发展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而是要优化生存空间,使社会、经济、环境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景观生态的理念,切实转变土地利用和经济增长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在新一轮的规划修编中,设计一基于当地情况的、融入景观生态理念具有可持续性的土地规划方案无疑是实现整个区域发展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它不仅能推进区域经济、生态的健康发展,也为构建区域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空间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城镇规划

Abstract: The land use overall planning and town planning are two different areas of planning, but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e two is unified. Therefore, we must tak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ew to correctly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specific in carrying out, the land use overall planning and town planning coordination, convergence, from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development approach, system innovation, overall two program,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Key words: the overall land use planning;tow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建设项目的土地需求量日益增加,尤其是耕地面积的迅速减少,使土地利用的供需矛盾与结构性矛盾显得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合理的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很多地区在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候,往往忽略城镇规划,导致土地规划与城镇规划相互间格格不入,造成城市总体布局混乱,影响城镇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城镇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土地规划与城镇规划,形成互补协调、互利共赢的格局。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差异

在现行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分别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编制。两大主管部门在行政级别上旗鼓相当,有各自独立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样的分管体制造成两个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行其是,这使得两种规划相互间不协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指导思想的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土地资源供给为出发点,依照上级所下达的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为限制,按计划进行的土地规划编制,其指导思想是制约供给和引导需求,重点在于对土地利用的控制上。城镇规划是对社会发展、经济状况、产业政策及人文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市场经济下城镇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进行编制的规划,其指导思想是以满足需求和方便生活为出发点,重在发展。

2.2规划目标的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规划期的耕地和其他主要农用地的保有量、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及控制规模、土地的开发,整理及复垦规模、总体布局要求及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的提高等方面为主要目标。城镇规划则主要目标则是在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确立的条件下,对城镇的规划区范围及拟定分期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确定。

3 关于统筹发展两个规划的思考

3.1统筹发展两个规划的原则

统筹发展两个规划必须遵从以下原则:

第一,从全局出发的原则。要求以提高土地的总体利用效益为基础,对不同区域、用地部门及产业之间用地的需求进行全面考虑,协调好各区域、部门及产业间的用地矛盾。

第二,保护与保障并行原则。在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上,推进耕地保护从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及生态建设的全面平衡转变。加强对土地的整理力度,控制建设用地占地规模,建立保护耕地的激励机制,才能使耕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

第三,可持续利用原则。在规划建设中要将土地的开发、整理、利用及保护结合起来,重视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对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使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统一协调,实现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弹性原则。无论是土地规划,抑或城镇规划都要具有可量化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要能够有效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到能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做出适时调整,避免规划失灵以及出现重复规划。

第五,多元原则。规划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在两个规划的具体编制中,对规划的目标要明确,不能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最终实现多重效应叠加,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六,实用原则。任何规划都是用来指导发展实践的,所以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使得制定的规划能够落实到城市经济发展中去,为城市的发展搞好理论铺垫。

3.2统筹发展两个规划的方式

统筹发展两种规划建议采用以下方式:

一是强化土地管理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间的协作。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建设规划部门都要对城市用地进行统一的管理,严格土地审批制度,切实做到土地规划、征地、开发、建设的统一管理。同时要强化实施两个规划后的监督检查工作,对于违法用地和建设的案件要严肃查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衔接的重点是城镇建设用地的范围和界限,而建设用地区的土地利用则按照城镇建设规划进行。

二是城镇规划必须坚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城镇规划制定的发展用地的规模及控制范围不可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控制指标。同时,城镇建设用地要严格符合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要求及土地用途的管制要求,努力提高耕地的质量。对于不合理的建设用地,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行局部调整,做到科学、合理地用地。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与个人的建设用地都不得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的要求。

三是走集约型的城镇建设道路。城镇建设规划应从过去的粗放式建设方式转变为充分发挥城镇可利用空间的集约型建设方式。城镇规划要树立建设用地紧张的观念,对土地进行更加科学、精密、详尽的安排规划,对城镇空间充分利用,适当提高建筑的密度、高度及容积率。当前许多城镇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都比较低,有着很大的开发改造潜力。同时也可通过加强旧城改造,提高旧城用地在布局、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紧促性与合理性来提高旧城土地的利用效率。另外还可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压缩农村的居民点及村镇企业用地,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标。

3.3统筹发展两个规划的制度

统筹发展两个规划,必须创新两个规划的管理制度:

一是要创新法律制度。从法律制度上讲,就目前的法律体系而言,城镇规划已有相关领域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作保障,而我国到现在都还没有为土地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土地规划法》来为土地的实际规划保驾护航,使得两个规划都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庇护,为统筹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要创新管理制度。建议将两个制定规划的部门合二为一,统一政令,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度和社会经济效应,为统筹战略提供管理保障。

三是要创新环境制度。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主导,市场为次的管理方法,坚持市场运行为基础行政干预为辅助的管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为统筹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篇9

关键词:土地 规划 管理 GIS 修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31-0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乐都县此轮规划在保护耕地尤其是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任务

乐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中属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过渡层次的中观性、政策性规划。其基本内容应当是在省级规划的控制下,提出各类土地供应的总量控制指标和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重点解决好县域内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骨干性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各类规划用地规模和布局的协调与控制问题。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提是保护耕地,核心是节约集约用地,重点是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优化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因而乐都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袖编的主要任务是。

(1)全面摸清家底,包括各类用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在此基础上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客观、科学的评价。

(2)统筹规划。要体现总体规划的综合性、战略性,强化规划对城乡土地利用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的整体调控作用。要依法做好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3)保护耕地。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突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重点安排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4)完善规划指标体系和土地用途分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补充耕地面积、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应作为强制性指标,依法确定并实行自上而下逐级控制。划定土地用途区与制定土地用途管制规则相结合,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

2 新技术在规划修编工作中的应用

回顾上一轮规划修编实施的情况,不难发现,由于经济、社会、技术等多种因素导致规划成果适用性不足,规划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加大。在此,本文仅从技术角度解析上一轮规划修编存在的问题:(1)基础数据严重不足或者现势性不够,很多数据仍采用纸质地图,操作难度大,准确性低,造成规划修编成果不够准确或者适应性差。(2)规划图斑不能与实地地块一一对应,导致规划成果与实际的矛盾,为后期的规划实施带来困难。(3)基础性研究不足,规划修编缺乏理论支撑,规划方法在融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与政策调控意愿方面的实用性不强等等。

为克服上述弊端,一方面依赖大量现势性很强的数据支撑。数据是新一轮规划的核心和基础,在修编工作过程中,我们期望的是随时可以调阅各类相关数据,包括上一轮规划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开发整理数据等的支持;另一方面依赖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支持规划修编。有了数据,还需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有序地组织起来,便于对其进行调阅和查询。同时,如何从庞大的数据中获取感兴趣的信息也非常关键,因而数据的统计、输出,甚至进行更高级的叠加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们关心的上一轮规划实施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将现状数据和规划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提取等操作以获取有用信息。为此,首先要在县和各区县之间建立专网连接,保证信息传递通常,同时也确保数据保密和安全;其次,要使用大型关系数据库对规划修编必须的各类空间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数据统一存放在县局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县和区两个层次都在同一套规划数据上开展修编,使用同一套现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借助GIS软件平台实现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对其进行操作、处理,实现数据的修改、保存提取和输出等。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管理系统的设计

县国土局在开展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时,着力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基础数据建设。(2)加强实地调研,提高图件资料的准确性和现势性。(3)加强规划方法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以Internet/Intranet为基础,Oracle+ArcGIS为基础数据库和空间数据管理工具的软件平台,并设计实现了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管理系统。

3.1 体系结构建设

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的三层体系结构,包括数据层、中间层和应用层。如图1。

其中:数据层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系统数据的管理。系统数据库在逻辑上分成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前者存储地理空间数据,实现不同行政区域数据的无缝拼接,由中间层的空间数据引擎协同管理;后者存储属性和管理数据。二者之间通过地理定位编码相互关联;中间层采用空间数据引擎协同管理空间数据库;应用层为用户直接接触的部分,根据不同的用户需要,将应用层分成两个部分:系统用户端和部门用户端。

3.2 主要功能设计

系统按模块化结构设计,划分为基础数据处理模块、规划辅助编制模块、规划成果管理模块、规划实施管理模块、专题分析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等6个功能模块。一方面各模块在功能上相互独立;另一方面,各模块又通过数据共享、功能调用、界面集成而紧密相联,如图2。

(1)基础数据处理功能。

实现基本的数据处理功能,包括基本图形操作、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输出、数据交换、对上级系统的数据上报和更新、专题图制作、业务统计报表制作等。

(2)规划修编功能。

实现规划方案拟定、方案比较及成果输出等规划辅助编制功能。

(3)规划成果管理功能。

包括规划基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各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调阅、查询和统计;总体规划图、专题图、专项规划图的存档;总体规划图、专题图、专项规划图按项目、土地用途等的查阅、统计;总体规划图、专题图、专项规划图按任意区域、任意比例尺输出;总体规划图、专题图、专项规划图基于图层的调整、修改等。

(4)规划实施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辅助编制供上报审批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方案、核算管理计划使用情况并自动生成相关台帐。

规划实施期间,一方面要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进行管理,确保新项目符合规划;另一方面要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管理,将项目相关信息录入系统,综合管理。

(5)专题分析功能。

主要包括提供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和土地利用情况分析等工具,为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支撑。

(6)系统维护功能。

本系统具有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系统设置、数据维护和日志管理等功能。

3.3 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框架设计。

数据库包含图形、属性、文档等多种格式数据,属性数据用关系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图形数据通过空间数据引擎存放到关系数据库中,文档数据(文字、影像、图形资料等)以长二进制数据格式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或者以文件形式存放。

系统数据库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规划基期信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土地规划实施信息以及管理数据。其中基础地理信息库反映了城市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现状,是本系统各模块共同需要的基础数据;土地利用规划基期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基期)图、土地用途分类图和环境要素图等;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用途分区图、基本农田保护区图、土地整理开发规划图等;土地规划实施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和计划台帐等。管理数据包括一些图片、图像、声音和影像数据,要理解、利用和查询、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就必须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这种对数据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被称为元数据,它描述了有关数据的结构、内容、码、索引等内容。

(2)数据存储设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包含图形、属性、文档等多种格式数据,属性数据用关系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图形数据通过空间数据引擎存放到关系数据库中,文档数据(文字、影像、图形资料等)以长二进制数据格式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或者以文件形式存放。在所有数据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库是元数据库,元数据主要采用XML来描述。

3.4 系统安全性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将准确、可靠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为了保护数据,本系统从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程序设计和组织管理制度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其安全保密性。

对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商业产品,这里不再赘述。仅讨论在程序设计中如何提高系统的安全性。(1)系统的数据库操作需要充分利用数据库的事务提交和回滚机制,确保业务处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2)系统的数据结构应充分利用存储空间,在不同的用户之间通过数据冗余提高整个系统的数据安全性。(3)系统中存贮的用户口令、备份口令、数据库连接信息等重要数据,必需经过安全加密。不同用户和职能部门设置不同权限级别,同时对用户口令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保护。(4)另外设置个人操作记录、流水记录、特殊操作痕迹记录等方式存放各种操作信息过程,为系统提供多条审计线索,确保每一个文档操作都有据可查,保证数据操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可追踪性。

3.5 接口设计

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原则上通过数据库作为缓冲和存储区。个别需要的采用全局数据区结构。

系统支持各种标准硬件设备,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转换(如:可以进行MapInfo及AutoCAD数据格式到Arc/Info数据格式的转换。可以将系统数据导出为标准的数据格式,可以将标准的数据格式导入为系统数据等),支持各种标准硬件设备。

4 结语

县国土局建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管理系统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日常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以及农用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等多项业务中得以应用,取得了实际效果。随着修编工作的深入,相关的数据不断丰富,特别是大比例尺正射影像数据库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会给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管理和实施等带来更方便更实用的现代化工具。

参考文献

[1] 乐都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J].乐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汇编,2001,8.

篇10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土地利用划; 反应机制; 探索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key issues of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planning, by means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regulate human activities, so that the harm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human beings and to minimize the loss.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descriptive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summ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 of land use planning,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adaptability, but also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planning to provide useful exploration and reference. Thus, the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land use plann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eap and enhance the nature, there should be more long-term considera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On the basis of post disaster land use planning,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strengthen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planning guidance of land use land use.

Key word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land use planning;response mechanism;exploration

1. 前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地震灾害更是对人类生存、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如地裂、地面塌陷、地面变形等,都可能致人死伤、破坏建筑物、破坏交通运输以及毁坏耕地农田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加强灾害预防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土地的一项政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利用规划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改革,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已成为政府公共决策和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1],其作为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引导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加强。

然而目前各地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往往将建设用地需求列为首要考虑因素,从而忽视了对于土地承载力以及生态安全方面的考虑。随着近些年来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地震灾害,迫使人们对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反思,关注点也从单纯的建设用地需求转向了土地利用的安全性问题。土地利用规划中各类用地布局应坚持尊重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从生态安全角度出发,规划的编制与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可以有效抵御地震灾害,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使损坏及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本文就是以地震灾后重建为研究背景,重点对灾后重建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开展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有益探索和参考依据。

2. 关键问题研究

地震是一种内动力地质作用,虽然很短暂,且全球具有灾害性的地震也仅占到地震次数的千分之一[2],但它所产生的地震波,以及引起的地面破坏,却对发生灾害地区的人们生存及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即使未达到灾害程度,也会对地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地震及次生灾害给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带来严峻挑战:大量耕地、建设用地受损,有限的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更加匮乏,土地供需矛盾加剧;次生灾害及隐患频发,土地利用的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的需求迫切;林地、牧草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土地破坏严重,土地生态功能修复任务艰巨等等。

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灾难后,我国也充分借鉴、汲取了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和教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编制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为地震灾后重建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及土地利用方向。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手段来规范和调整人类活动行为,从而使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3]。因此,在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1 资源环境因素识别

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研究及现状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阶段,除了对规划范围内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数据、相关行业资料等进行收集及调查,更重要的是对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潜力、各项用地需求以及土地供应能力做出确切分析,明确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改进措施。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既有一般土地利用规划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在传统的基础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应加强对资源环境因素的识别。首先要充分收集地震后地质灾害的具体分布、土地灾毁的详细数据以及规划区域内土地受损程度等。如:次生灾害造成的农用地(耕地)灭失、损毁情况以及耕作层被塌陷、地裂等地|灾害破坏,农业基础设施损毁,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产生变化情况;建设用地受损规模、类型。因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城乡住房倒塌损毁,建设用地功能受损和部分建设用地灭失的情况;土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震及次生灾害使区域地貌植被发生变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功能受损,环境承载力降低等等。

其次根据区域地质环境状况,对于易发地质灾害地区,应着重分析研究其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突出资源环境因素识别,并就地震与地质灾害进行充分调查、评估,考虑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产生的影响,结合各行业灾后重建用地需求等,以便为规划用途及布局安排提供有力依据。

2.2 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

根据地震断裂带分布,以资源环境因素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为基础,开展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和评价。从恢复重建用地安全性角度出发,在区域内划定地震断裂危险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其他区域等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4],并对其进行评价,有利于引导灾区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布局优化提供依据和保障。

2.2.1地震断裂危险区

一般距离地震断裂带200m以内(500m~1000m的城镇也视为危险区)。相对高差400m~1000m,地形坡度大于25°,或处于主要行洪通道;建设用地场址或场地内及其周边存在危险性大、危害程度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该区域内,应沿地震断裂带,严格控制工程建设,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严格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开展建设项目场地适宜性评价。

2.2.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地质灾害规模以大中型为主,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较密集。该区应以保护生态为主,农业用地应重点作为林地、牧草地,严格限制坡耕地和梯田开发扰动岩土体。位于高易发区的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经过治理大多数可以恢复重建,但要远离地质灾害点和断层,留出一定的缓冲地带,应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疏散或搬迁密集居民点,线状工程(公路、铁路等)应回避或采取隧道穿越,禁止水利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提高建筑设防标准。

2.2.3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地质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地质环境脆弱。该区农业用地应以林地、牧草地为主。建设用地应回避主要地质灾害点,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安全的位置,并严格控制人口居住建设规模。线状工程(公路、铁路等)、水利设施、住房和基础设施等均要提高建筑设防标准。

2.2.4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地质灾害密度相对较小,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如部分地区发生地裂缝、砂土液化(喷砂冒水)等次生灾害。该区可以作为城镇村居民点以及线状工程的主要选择位置,农业用地可以视土地质量状况尽可能作为耕地,适度用于林地、牧草地。

2.2.5其他区域

是指危险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之外的区域。一般距离地震断裂带500m以上、相对高差小于30m、场址和场地周边无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地形坡度小于15°的地带。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如符合建筑工程地质条件要求,都可以安排建设用地。其他区域原则上不需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按照国土开发强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综合评价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可将规划区域国土空间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三种类型[5]。

适宜重建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灾害风险较小,可以大规模集聚人口,并全面发展各类产业的区域。功能定位主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集聚人口和经济,建成振兴经济、承载产业和创造就业的区域。

适度重建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灾害风险较大,适度集聚人口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区域。功能定位为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建成人口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

生态重建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很低,灾害风险很大,生态功能重要,建设用地严重缺乏,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代价极大,不适宜较大规模集聚人口的区域。功能定位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建成保护自然文化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少量人口分散居住的区域。

2.4 土地适宜性布局

2.4.1总体原则

按照灾后重建各类用地需求,优先保障恢复灾区人们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对规划确定的重建项目给予必要保障。以资源环境因素识别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优先保障适宜重建区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适度重建设区和生态重建设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度压缩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恢复并逐步扩大生态用地[6]。根据土地受灾程度和重建用地布局调整方案,按照恢复生态、保护资源的要求,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土地整治,使灾毁耕地、临时用地、废弃城镇村和工矿用地得到有效整治,耕地生产条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恢复。

2.4.2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临时用地:根据受灾人口、过渡性安置户数和现有抢险救灾临时用地需求,安排临时用地。用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抢险救灾和居住及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过渡性安置建设。选取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人群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地面塌陷等灾害区域,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城镇用地:按照就地恢复重建为主、严格控制异地新建、尽量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的原则,立足恢复,安排新增城镇用地。对于少数受灾特别严重、原有城镇场址不宜再作城镇发展空间的城镇整体异地重建,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安全和长远发展需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适宜城镇建设的用地空间,合理安排重建用地规模;对于受灾较重城镇基于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安全性考虑开展局部用地布局调整和重建;对于部分城镇原有建设过于狭促,为增加防灾避灾空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城镇改建和适度扩建;对于一些具有相对区位优势、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城镇,作为灾区城乡人口和产业布局转移的承接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城镇集聚发展建设。

在城镇用地的具体布局上,异地新建城镇应新建场址应尽量避开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确实无法避让的,具体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用地布局应开展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并通过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适度降低建筑密度、增加防灾避险用地、提高工程设防标准等方式提高城镇防灾抗灾能力。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主要以安全性为前提,根据灾后农村人口分布、基础设施条件、地震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确定就地重建和异地新建规模和布局。在山区重建的农村居民点,应选择经地质安全性评估确定为相对安全的区域,并通过实施地质灾害工程防范措施等,降低灾害风险,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在平原区重建的农村居民点要坚持节约集约、保护耕地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完善农村生活生产设施的要求,适度集中建设。

独立工矿用地:根据独立工矿企业受灾情况、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调整方向和灾后受灾人口安置的就业需要,按照优化结构、节约集约、恢复为主、兼顾发展的用地原则,安排新增独立工矿用地。除用于受灾工矿企业恢复重建外,主要用于新建一批适合灾区资源环境条件、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好发展前景的工业项目,增强灾区自我重建和发展能力,重点保障产业聚集区用地。

基础设施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根据城乡居民点分布和生a力布局,按照恢复和增强保障能力的要求,与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相衔接。规划期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受损设施就地恢复为主,同时考虑改善区域发展环境、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的需要,安排新增建设用地。

3. 研究结果

面对地震灾害,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恢复重建和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加大调整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有效改善区域土地利用配置效率提供了强大支撑。我国“十”也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构建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但是灾后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编制、实施、管理等系列工作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灾后规划的编制实施主要依靠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行政职能的推动,对于地震灾后的快速化、制度化反应机制相对缺乏。

因此,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方针,应统筹城乡与区域土地利用,着力解决灾后重建中的土地利用重大问题,提高规划的应急反应能力,并逐步形成预警预防―响应应对―监督保障的完善规划应急反应机制[7],保障各项恢复重建任务在土地利用上的落实,有效缓解和改善因地震灾害对当地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4. 结论及建议

对于地震灾害,预防永远比恢复重建更为重要。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灾害预测预报,灾后重建治理等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方法上,都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以提高规划的适应性。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应更注重跨越性和提升性,应有更长远的考虑,将灾后重建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在灾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还应对以下方面进行关注。

4.1 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中未来开发活动的布局、结构以及资源的配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需特别重视时效,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更具理性和预见性,对土地利用结构、规模和布局等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进行科学的前瞻性分析[8]。因此灾后重建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在深入分析灾区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协调性进行分析,分别对规划目标、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方案、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安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对应提出减缓环境负面影响的建议措施。

4.2 强化公众参与

规划的实施过程虽然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同时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可以全面了解和认识评价对象的环境状况,揭示出潜在的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强化灾后重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灾后重建效率、推动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且通过公众参与,发挥公众的监督职能,可以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为实现灾后重建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4.3 建立规划实施监测及评估机制

灾后规划的编制实施容易受到土地利用协调难度大、灾后重建项目投资形势变化、国家重大政策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划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考虑不周和预测不准的现象[9]。因此,应逐步建立灾后重建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机制,在重建过程中对客观条件、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规划实施的政策变化情况适时进行评估,并及时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规划的弹性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3] 张素兰.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反思与探索[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

[2]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地质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83―85.

[4] [6] 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R].北京,2008,4―6,11―17.

[5] 刘永湘,李何超,申京诗.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C].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1471―1480.

[7] 赵泰,田志强,贾克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应急机制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5,3:51-56.

[8] 刘杰,陈帆,刘园,王庆改.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重点内容解析与实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2(2):44-47.

篇11

在社会的发展生存中,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之一是土地。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城市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所以在当今的城市规划中,土地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现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占有、分配以及使用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从而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本篇文章从我国目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出发,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土地资源管理在城市用地紧张与土地资源浪费中的应用

在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城市人均占地面积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城市政府加强土地利用,导致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过高,进而使得土地生态系统对城市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极度下降。然而,人地矛盾也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现在的某些城市为了虚化城市的发展状况,吸引外界的投资,逐渐出现了“空城”的现象,也就是占地面积非常大,建筑的高档别墅、度假村以及星级酒店等等都是形同虚设。还有些城市出现“开而不发,围而不用”的现象,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浪费。此外,一些城市不顾国家的要求和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 擅自乱征乱批土地,盲目发展开发区。

1.1 制定科学的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作为国家管理土地的措施,执行土地法律法规,实现国家对各类用地宏观调控。城市土地规划的管理工作队城市规划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引导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管理,使得用地者提前知道对每一块的城市规划,以及如何做和不能做的事情。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土地资源管理才会在城市规划的约束下进行。

针对上面提到的人地矛盾,人民居住用房紧张,交通、教育等各种问题,城市政府应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并且基于对土地的需求规划、土地供应能力,建设城市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整天利用做出总体规划,同时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规模、空间比例控制标准、建筑密度、人口密度控制标准应遵循科学的规范。

1.2 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节约制度

政府在关注人地矛盾的同时,还要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节约制度。坚持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不动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要求,努力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与此同时,确立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衔接好两项规划的前提下,确保更好的发挥出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目前,我国城市的土地市场发育远未成熟,发展也并不协调,出让的土地数量较少,并且存在大量的隐形交易。同时,一些土地使用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向国家购买了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但是他们并没有将其用到各种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建设中,而是将大量的土地使用权投放到获利较大、见效较快的领域中去,这样的利益诱惑,致使越来越多的土地使用者进入了开发误区,从而极大的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整个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针对城市土地市场不健全,规范管理缺乏依据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种措施:

2.1建立健全我国的土地市场体系

在目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是一个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土地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而城市建设中所需要的土地,必须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完善土地法规,支持中介服务组织培养,加强监督管理,维护正义和公平的土地市场,与之同时,利用价格机制来抑制多占、乱占以及浪费土地的行为,进一步努力提高土地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地域空间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2.2 转变城市政府观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城市蔓延方式和用土地换效益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以人为本”的要求。因此,城市政府应转变城市政府观念,强调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适度建设紧凑城市。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城市政府应该在综合考虑经济、人口、城市、环保、文化、教育等的因素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和整合土地供应计划。同时公开透明的开发和管理土地供应计划,让其在强大的可操作下有利避免盲目竞争。客观上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供应计划,促进土地供求平衡,进而调控房地产市场。

2.3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土地资源管理是城市规划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土地按城市大小限制,,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更符合我国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城市政府应该组织土地整理的工作,古老的城市的转型,按照每一个计划,一步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与之同时,通过税收、信贷和其他政策和利益机制来鼓励老城市土地开发,并且合理确定住宅建筑的密度和容积率,提高城市建设用地供应。

结束语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城市土地使用的综合研究,并在土地使用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土地资源需求量增大,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缓解人地矛盾,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更好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总而言之,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实现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科学、有效地管理,并且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土地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益,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产收益的良性互动,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⑴ 李汉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 年第 3 期

⑵ 陈林 王轶“以人为本”思想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3):34-41.

篇12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分析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经济建设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两个规划的依据都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其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长期以来,两个规划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衔接不到位,难以协调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五条也规定了: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到 80 年代才在我国起步),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但其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在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与避免城市无规则蔓延上起重要作用,但其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指导思想,由上而下编制,规划中的主要用地指标也是由上而下分解,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发展的用地需求,脱离实际,存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现状不一致等矛盾。

1.1 规划指标分解不合理。有些地方的规划上下级规划脱节,在逐级分解规划指标的过程中,有的供求缺口偏大,有的突破了上级规划指标;规划指标分解落实的主要依据―――基础数据(各地区历年用地情况统计、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和产业发展规划等)不真实、不准确;客观上社会发展、政策和战略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划指标分解的准确性。

1.2 用地定位不明确。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指标,最终要通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地块,但在一些地方乡级规划与这个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规划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非农业建设用地没有落实用地范围,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具体范围多不落实,尤其是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未作充分调查研究,定位落实较差。

1.3 规划文本和图件不够规范。一是规划基数和基础图件采用不当。有的规划未按要求采用统一时间的详查变更数,人为调减耕地基数,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并相应更改了现状图。二是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与新法规定不一致。新法对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作了规定,但有的规划仍使用过去的分类和分区。三是内容不够完整。一些规划内容过分简略,特别是重要指标,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等不全面或缺少分解指标,有的缺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图。

1.4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一些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根据 2001 年度土地变更详查数据,2001 年底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 834743 亩,至 2010 年是 76597 亩的用地指标,年均只有8511亩。更突出的问题是,规划期内17.44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中,只有5万亩是可以占用耕地的,余者皆为非耕地,这在平原地区中是不现实的。有些城市为满足建设的需要,突破建设用地计划不乏存在,使大量耕地被占用。

2城乡规划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和实施办法

城乡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因此规划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城市总体规划是由地方政府主持规划,政府方面热衷于建设大城市,有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按规划面积计酬),也喜好做大规划。由于以上原因,加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新一轮的圈地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1997 年~2002 年的六年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 1646 万亩,年均274 万亩,与 1991 年~1996 年的年均 440 万亩相比,下降了37%。2003 年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之初对十个省市的统计,在458.1 万亩园区实际用地中,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就有 314.6 万亩,占68.7%。

3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由于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从本质看,它们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除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外,还包括了城市体系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这应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划应树立耕地保护意识,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共同遵循发展区域社会和经济,合理利用和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协调区域间、城镇间的矛盾。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依法适时调整规划,提高修编质量。调整规划要依法按程序进行,严格界定调整范围。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调整或修编规划:一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规划执行的;二是新提出的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符合独立选址条件的;三是在耕地等主要农用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情况下,需要调整用地结构与布局的;四是行政区调整后,影响规划执行的;五是主要用地规划定量或定位经核定确实有错误或遗漏的。

4 上级规划调整,需要相应调整或修编下级规划

应正确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用地计划的关系,制定年度计划不能脱离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近期用地需求来制定年度计划。城市建设过程严格执行年度用地计划,政府不能背离年度计划随意批地。

篇13

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测绘新技术;土地规划;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土地规划与管理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和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措施。

3S技术的集成化利用是当代测绘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3S技术是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统称,是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存储、传输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RS遥感技术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面各种地表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处理,从而对各类地表物进行远距离控制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和援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它可以直接获取各类地表物的信息,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解决遥感信息的定位问题。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用来采集、测量、分析、存储、管理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1 测绘新技术分类

测绘是一项前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测绘使用仪器的科技和技术含量很高,在国民生产的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化产业。测绘使用的3S 技术是高度集成的对于空间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的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是指从外太空或者较高的地方接收来自地表产生的各种电磁波信号,通过相关仪器的处理,从而对该地区地表物体进行识别或者控制的一技术。目前,国内使用遥感技术对土地进行动态的检测和分析,这样保证能够及时地掌握土地变化和发展的趋势,并更好的为土地的规划。管理和合理开发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空间信息系统,主要用来采集、分析、存储和管理与地理分布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测量时不会受到天气、地形、视力以及其它条件的制约,工作效率很高;第二,数据的采集和编辑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样能够保证标准和规范一致,能够做到资源的共享和数据质量准确。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快速建立土地数据库,做到对土地利用的数据建库、数据管理和成果输出等等。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全天候、高精度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定位、导航系统。它具有非常好的抗干扰性和准确性,可以直接获取该地区地表的信息,为用户提供该地区的三维坐标、时间和速度,帮助解决遥感定位的问题。

2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2.1应用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在原有土地利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实行更新调查,可凭借卫星定位系统、航空摄影摄像技术等,遵循土地调查的相关规定,实地调查区域内的土地状况,并将获得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库和影像库中,保持土地利用的数据与现状相同,全面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发展。在我国农村土地调查或者城镇土地调查中,已经成功应用了测绘新技术,具体分析如下:其一,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真实的影像资料,制作基础图件、正射影像等,再利用遥感影像完成外业的实地调查;其二,完成内业处理过程,包括信息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等;其三,构建并完善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系统,发挥GIS、RS、GPS等技术的综合作用,完成土地数据的调查、分析、收集、整理、利用等系统性过程,通过RS获得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GPS技术可以快速、精准地获得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位置;再通过GIS技术对采集的数据实行自动化分析与管理,极大改变了以往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环节复杂等难题,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确度,更利于成果的输出与利用。

2.2 土地规划设计

对于土地的管理工作来说,土地的规划设计设计是其中的主要工作,其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在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完成的就是对土地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操作,在为土地规划的后续工作提供数据基础的同时,还可以对土地的质量、性质进行更加清楚的明确,这样,就可以对未来的发展中可用或者不可用土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并对具体的范围进行精确的划定。

在土地规划设计过程中,基于3S技术的测绘新技术对可以对必须的数据收集通过自动、实时和准确的收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遥感来获取土地信息,进过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就可以得到待规划土地的精确图像和属性信息,对该土地的信息进行及时和准确地反应。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土地利用的空间信息

进行建模,为土地规划的具体实施提供资料,此外,还可以借助

于GIS系统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对土地现状进行具体分

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土地利用的状况数据库。

2.3 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土地测绘和编写勘测定界报告。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及归档阶段四个主要阶段。在土地勘测定界中,无论是外业前端数据采集,还是内业图形数据处理,均可广采用测绘新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外业工作中,可使用 GPS RTK 技术进行定位,将基准站的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基准站数据,并采集 GPS 观测数据,形成差分观测值,通过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该测量方式可以提高土地勘测定界精度,并且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内业工作中,采用GIS 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和土地征收数据进行管理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保证从外业到内业数据处理的一致性,能实现内业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以及方便数据的查询。

2.4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

土地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其目的是准确而快速的发现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获取变化的信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传统方法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利用由用地单位的上报和登记的数据,被动的了解变化,并且获取数据的精度也相对较差。在测绘新技术体系中,由于遥感解译的矢量数据具有地理坐标,利用GPS的精密定位功能,可以在野外对室内不确定的解译成果进行精确核查,从而提高遥感解译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故采用RS、GIS和GPS的集成技术,可以有效地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测绘新技术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利用RS快速主动地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第二,利用GPS准确而快速地获取变化信息的数量和特性,将变化信息与历史信息进行空间分析,获得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v第三,利用GIS实现土地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与可视化,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实施土地动态变化成果制图。如郑泽忠等利用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数据,在野外用手持GPS接收机进行验证并更新解译的数据库,利用GIS提取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建立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库,达到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11]。

2.5 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可以帮助土地

执法人员快速准确地发现并到达疑似违法用地现场,辅助疑似违法用地的巡查、核查、违法违规处罚处理以及结果实现土地管理的数字执法,其流程如下:

首先利用遥感监测技术与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相结合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再利用便携式GPS接收设备和GIS提供的电子地图,快速准确找到疑似违法用地。某市至今已经进行了8次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了一大批土地违法案件。这些违法用地大多数是位于偏远的郊外或隐蔽的园区中心,在日常动态巡查中是难以发现的。测绘新技术的成功用于土地执法监察,有助于形成“天上有眼睛、地上有巡查”的全方面立体式的监督。

3结语

当今的我们正在经历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发展,所以,对于土地规划以及管理就是每位公民都应该关心的事情。土地的利用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到的数据非常庞大,工序之繁琐也让人瞠目结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之处,使得土地规划与管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虽然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才刚刚开始应用,新技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完善和解决,但是这仍然不能够忽视它的作用,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新技术存在的问

参考文献

[1]丁莉东.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4).

篇14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技术;土地规划;执法监察;

1、信息化测绘技术及其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计算机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以下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以下简称GPS)为代表的信息化测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和管理领域。传统上,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任务是由人工土地利用调查来完成的。人工土地利用调查费时、费力、耗资、效率低下。当今,随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兴起与日益成熟,充分利用“3S”技术集成,对土地资源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已成为可能并为人 们所共识,在此过程中,利用遥感技术(RS)快速获取地面宏观信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 感影像快速发现变化图斑; 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外业数据检查,对土地利用监测现场调查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地理信息系统(GIS) 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 存储、 编辑、查询、分析和输出空间图形及属性数据,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可根据查询与分析将 信息真实、 图文并茂地展示在用户面前,也可以将分析决策模型处理结果提交各级管理部门作决策参考。

2、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2.1.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指在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利用现势性较强的卫星和航空摄影影像,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运用最新的国家行政区域勘界成果,采用新土地分类系统,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重新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建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与影像数据库,达到土地利用的图件、数据、现状一致,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打好基础。

当前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其技术流程如下:采用现代遥感技术获取影像资料,完成正射影像和基础图件制作;通过遥感影像和外业进行实地调查;进行内业处理,完成信息的汇总统计和分析;实现调查数据的管理和更新机制的建设;逐步建立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2.2.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工作,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土地信息涵盖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及其价值等重要信息。在规划设计前,要做好与土地相关的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分析等工作。这些信息的处理,不但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更重要的是明确土地性质、质量,从而确定未来发展中可使用用地和不可使用用地;确定保留用地和适宜城市发展的用地,在明确土地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用地的具体范围。

在土地规划设计中,信息化测绘技术在数据收集方面展现了其实时性、准确性的、自动化和高效的特点。通过RS直接获取土地信息,通过遥感的数据处理,可以直接得到理想的图片及数字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土地信息。利用GIS建立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系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翔实的资料;利用GIS强大的分析和处理功能,可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自动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数据库,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远景规划和利用类型预测而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和布局制图;利用GIS的可视化功能,结合规划设计中的各种应用模型,还可以实现对规划设计的结果进行模拟显示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规划设计提供信息。

2.3.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土地测绘和编写勘测定界报告。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及归档阶段四个主要阶段。

在土地勘测定界中,无论是外业前端数据采集,还是内业图形数据处理,均可广泛采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外业工作中,可使用GPSRTK技术进行定位,将基准站的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基准站数据,并采集GPS观测数据,形成差分观测值,通过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该测量方式可以提高土地勘测定界精度,并且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内业工作中,采用GIS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和土地征收数据进行管理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能保证从外业到内业数据处理的一致性,能实现内业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以及方便数据的查询。

2.4.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其目的是准确而快速的发现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获取变化的信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传统方法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利用由用地单位的上报和登记的数据,被动的了解变化,并且获取数据的精度也相对较差。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中,由于遥感解译的矢量数据具有地理坐标,利用GPS的精密定位功能,可以在野外对室内不确定的解译成果进行精确核查,从而提高遥感解译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故采用RS、GIS和GPS的集成技术,可以有效地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信息化测绘技术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利用RS快速主动地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第二,利用GPS准确而快速地获取变化信息的数量和特性,将变化信息与历史信息进行空间分析,获得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第三,利用GIS实现土地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与可视化,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实施土地动态变化成果制图。如郑泽忠等利用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数据,在野外用手持GPS接收机进行验证并更新解译的数据库,利用GIS提取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建立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库,达到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

2.5 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信息化测绘技术可以帮助土地执法人员快速准确地发现并到达疑似违法用地现场,辅助疑似违法用地的巡查、核查、违法违规处罚处理以及结果汇总上报等工作,实现土地管理的“数字执法”,其流程如下:首先利用遥感监测技术与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相结合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再利用便携式GPS接收设备和GIS提供的电子地图,快速准确找到疑似违法用地。园区中心,在日常动态巡查中是难以发现的。信息化测绘技术的成功用于土地执法监察,有助于形成“天上有眼睛、地上有巡查”的全方面立体式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