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1 11:45: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提炼为: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观和学习环境观。基于此可得出该理论对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学的重要启示,即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书本知识只是一种某些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或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上的一些规律,这些科学规律只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解释、假设或假说。同时,知识不可能脱离认识主体而单独地存在于客观世界,它必须依赖于认识主体,并与认识主体相互作用。建构主义还认为知识不能硬灌给学生.只能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去理解。由于科学知识(书本、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不确定性和发展性,教师也就不是绝对权威.允许学生对书本知识,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可以怀疑,甚至提问。老师也只能用事实来说服学生,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创新。
(二)学习观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及新意义的过程。学习者以长时记忆的内容和信息加丁策略为依据,与当前接受到的新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新的意义。第二,学习者心理表征的建构是双向的。一是对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过程巾的建构,二是已有知识经验从记忆系统中被提取出来时的重新建构。第三,学习既是学习者个人的建构活动,更是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建构过程。个体的建构活动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而且必须与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相结合,否则很难达到对事物的合理解释。因此,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提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在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
(三)师生观
建构主义认为,一方面,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和已有技能,一味的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要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巾“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知识源、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被各种教学媒介所取代,逐渐从知识权威的圣坛上走下来。另一方面,教师不应该也不能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构建自己的经验,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支配者,而是多重角色的扮演者。其角色包括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学习的顾问。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权威的盲目信奉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自我发展的主体。
(四)学习环境观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观的四大要素。“情境”是指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环境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十分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创设真实、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协作”与“会话”是学习过程中人际和人机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合作。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不管是现在的在校学习以及将来的终身学习,协作交流始终是获取知识的一种主要方式。“意义建构”则是指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它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掌握,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既是他们学习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学习的归宿点。
二、对市场营销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一)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市场营销学课堂采用填鸭式方法居多,建构主义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料、媒体去获得更丰富的知识,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来源。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的设计,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媒体的选用等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从“静听”转变为探究与合作,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对教师而言,则意味着角色的转变,从“灌输性的权威”转变为“合作者、指一导者、促进者”。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上建构作用,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对教材的分析,明确教学日标;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弄清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确保自己了解学生先前的想法并给学生提供指导;在教学中,灵活、综合运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并努力创设构成“情景”的平台。这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一定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究,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活动,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强调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具体情况,按照学生的特长、兴趣、学习实际选择适宜的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市场营销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市场营销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从专业中选题。这种选题可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由教师确定的,教师可根据自身所讲内容及进度,有意识地留出一些子课题。一般子课题不要太大,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可。时间安排上,大致本次课上布置,下次上课就可以出结果。这主要是让学生平时课后有具体事可做,课堂上能够参与进来,有话可说。同时,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主要是让学生从中获得做学问的情感体验。二是从生活中选题这种选题很开放,没有专业的限制、学科的约束二这种课题一般一个学期做一个即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题来找指导教师,教师也应以指导学生为己任,乐于接受。此外,市场营销学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他们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一种主要方式,不管是现在的在校学习以及将来的终身学习,协作交流始终是获取知识的一种主要方式,强调“个体必须和群体进行交互,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修正自己的观点,完成意义建构”。因此,市场营销教学是一个学生和教师积极投人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这才是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本质。协作交流有多种形式.最主要的是个别交互(师生、生生)、小组讨沦、小组间竞赛、辩论、角色扮演、小组或个人与班级集体交流、学习成果(为电脑小报、电子演示文稿)展示交流与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除了口头外,还可通过计算机,用Email或BBS(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在线交流、相互修改完善文章等等要让 “师”与“生”、“生”与“生”真正互动起来,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第一,教学内容要新颖、实用。以往市场营销学课堂气氛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其重要原因就是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和一与现实的脱节。第二,用作技巧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应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素材与特点就互动教学手段、方法在本门课中的具体运用,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与部署。此外,现场管理还要注意“煽情”与“造势”—适时、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来鼓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编大学生亚健康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昌市2所医科类高校的783名在校生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失恋使学
生生理亚健康以及功能失调、消极、紧张情绪的发生率增加(P值均
康发生率增加,消化不良、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情况加重,消极、紧张、偏执情绪等发生率增加(P值均
tic回归分析显示,失恋、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与生理及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正相关(P值均
有影响的负性事件主要包括失恋、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应得到广泛关注。
【关键词】健康状况;学生,医科;精神卫生;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R 395.6 B 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3)08-0987-03
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虽在身
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在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
和心理变化。医科类大学生具有思想感情活跃、遇事敏感的
特点,是心理状态不稳定的一类群体;偏保守、严谨内敛的人格
特征及巨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等,使其成为亚健康状态的高发
群体。本文旨在探讨负性事件对医科类大学生亚健康的影
响,为预防医科类大学生亚健康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南昌市2所医学类本科院校的在校生作为研
究对象,以年级和院系两阶段分层的方法,随机整群抽取2所
学校中各年级各院系各1个班的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共发放
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57份,回收率为85.7%;有效问卷
783份,有效率为91.6%,排除经医院确诊为各种疾病的患者
后获有效样本536例。其中男生占35.4%,女生占64.6%;年
龄为18—24岁,平均(20.40_+1.26)岁。
1.2 测量工具 调查表分为负性事件问卷及亚健康量表2个
部分,负性事件问卷中包含失恋、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
家人生病、经济困难、失去亲人6种负性事件;亚健康量表
主要参考“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总体症状
自评量表(DCL-90)”并依照医科类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临
床特点进行设计,共43个条目,分为生理领域(包括不适、疲
劳、消化不良、睡眠障碍、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学习记忆力减
退7个因素)25个条目和心理领域(包括消极情绪、紧张情绪、
偏执情绪、适应能力4个因素)18个条目。每个条目的记分方
法从“完全没有”,“很少有”,“有”,“经常有”,“几乎总是”依
次计为1~5分,调查对象根据自己近3个月的情况进行自我
测评,得分越高表明亚健康状况越严重。经验证,该量表Cron-
bach α系数为0.935,分半信度为0.896。
1.3 方法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亚
健康判断标准,排除经医院确诊的患者后,调查问卷中生理
亚健康(及其子项目)、心理亚健康(及其子项目)的任何条目
得分>3分即视为处于相对应的亚健康状态。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并现场指
导,组织调查对象在课余时间完成调查。填写完毕后统一回
收,剔除无效问卷,将问卷集中编号进行数据录入。
1.4 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录入
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检验水
准取α=0.05。
2 结果
2.1 负性事件对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 X2检验结果显示,在
生理领域方面,失恋使学生的生理亚健康发生率增加,引起功
能失调加重(P
生率增加,引起消化不良、睡眠障碍、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学
习记忆力减退情况加重(P值均
生理亚健康的发生率升高,引起身体不适、疲劳、消化不良、功
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学习记忆力减退情况加重(P值均
0.05);经济困难会造成学生生理亚健康的发生率升高,引起机
体消化不良、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情况加重(P值均
心理领域方面,失恋可使学生消极、紧张情绪的发生率增
加(P值均
增加,消极、紧张、偏执情绪加重(P值均
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增加,消极、紧张、偏执情绪加重(P
值均
2.2 亚健康及其子项目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6种负
性事件作为自变量,亚健康状况为因变量(有=1,无=0),进行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筛选方法为向前wald法。结果
显示,失恋导致紧张情绪的发生率增加(P
化会导致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增加,并对睡眠、学习记忆产生
影响,使消极、紧张、偏执情绪加重(P值均
康、心理亚健康以及其子项目(不适、疲劳、功能失调、免疫力下
降、学习记忆力减退、消极情绪、紧张情绪)发生率随着学生考
试成绩不理想得分的增高而增高(P值均
3 讨论
负性事件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使其产生负性情
绪,并随着成长一直没能有效解决的心理事件或创伤经历,能
使人们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促使人们的情绪向消极化方向
发展。有研究指出,负性事件可以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甚至心
理疾病的发生。心身医学认为,生理疾病的发生与心理因
素有密切关系,循环、内分泌、消化、神经等系统中的多种疾病
已被证实可由心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大学生遭遇的负
性事件主要体现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环境适应等方面。医
科类院校的学生课程较多、学习任务繁重、就业形式严峻,导致
心理压力普遍较重,遭遇负性事件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研究结
果发现,失恋、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是影响医科类大学生
亚健康的主要负性事件。
失恋使学生生理亚健康发生率增加,生理功能失调、消极、
紧张情绪加重。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恋爱是大学
校园的常见现象,但部分学生缺乏对爱情的正确理解和外界的
积极引导,再加上个人性格的原因,当失恋时难免会痛苦不堪,
引起焦虑与抑郁,造成自信心下降。这些负性情绪可通过
刺激机体下丘脑释放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改变交感一副交感
神经的兴奋性,进而影响其正常作息,使功能失调状况加重。
调查结果显示,亲友关系恶化会导致学生的生理及心理亚
健康发生率增加,使消化不良、睡眠障碍、功能失调、免疫力下
降、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发生率增加,消极、紧张、偏执情绪加
重。亲友关系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精神支柱,亲友关系出
现问题时,容易导致消极、紧张、孤独感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
问题会影响植物神经中交感一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扰乱学生
的正常饮食,降低睡眠质量,分散在学习上的注意力,从而引起
上述亚健康子项目发生率的增加。如果亲友关系恶化的问题
长期得不到解决,还可能使人格和世界观发生扭曲,造成偏执
的性格,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考试不理想会使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增加,并引起生理亚
健康、心理亚健康及其子项目(不适、疲劳、消化不良、功能失
调、免疫力下降、学习记忆力减退、消极情绪、紧张情绪、偏执情
绪)的发生率升高,与王殿春等研究结果相同。原因可能与
目前的医学类高等学校课业负担较重、就业压力大,考试成绩
常常成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载体有关。学生考试不理
想,就容易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使自我调节能力变差。这种
不良情绪也会影响到生理健康,造成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神经
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紊乱,出现不适和疲劳、消化不良、
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等。
研究显示,经济困难会使学生生理亚健康的发生率升高,
使机体消化不良、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状况加重。可能与学
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能很好地补充营养,身体素质较差、免
疫力较低有关。
综上所述,负性事件中失恋、亲友关系恶化、考试不理想是
造成医科类大学生亚健康的重要原因。高校应给予广泛关注
和支持,努力创造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校园学习氛围和生活环
境,尽量减少负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放松,使其学会正确客观地
评价自我,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经营管理学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体系与架构的形成和建立均以企业的经营实践经验为基础,同时运用于企业的营销实践。虽然这门课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重要,但目前在高校该课程的讲授中,却存在着一种尴尬局面。最近几年来,该课程所用教材根据变化的营销环境和企业经营经验不断进行修正并升级改版,但理论的严谨性、实践性及分析方法仍落后于产业、行业与企业的变化;同时,因受限于课时和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学生也很难在课内形成专业性思维和具备系统的营销管理实操能力。
(一)教材内容未能与时俱进。
课程编写架构和理论讲授仍以20世纪60年代的4P’s理论框架为主体,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经营有一定差距。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中仍然采用简单实用的4P’s策略,但在实际的营销策划和策略实施中已大量采用互联网和移动新技术,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互联网思维来构建企业营销战略与商业模式。这些发展和变化在课程讲授中只能只言片语地介绍给学生,而很难帮助其对企业在营销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形成全面认识。
(二)教学案例专业性不足。
目前在市场营销学课程讲授中被普遍提倡的案例讲授法,也难以帮助学生对企业在不同营销环境下的实践经营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分析。本科教学中使用的案例讲授法不同于MBA教学。一方面,教师很少接受专业的案例编写与教学训练,更多的是将案例作为企业故事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固定、片段化的经营描述中学习企业的营销经验,而这个经验对学生而言,对其理论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实践帮助相对有限;另一方面,案例讲授基本是定性的语言描述,基本不涉及具体的定量分析,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企业营销方案的评价与选择。考虑到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天然的实践性特点,以及培养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学生的教学目的,仅仅在课程上以理论教授和案例分析、课外辅以实习基地的教学模式有其局限性,学校可在教学创新中通过对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运用,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理论的能力,改革营销专业与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创新性地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设计了专门的实验教学环节。
市场营销学是国家特色专业课程,在课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于2006年引入了Desunsoft公司设计的SimMar-keting软件,并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中专门拿出8个课时用于软件仿真模拟实验。该软件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学生经过分组后组建公司,模拟运行一个公司六个季度以上的营销活动。模拟经营的每个季度初要根据实验材料提供的背景、数据,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本季度的营销活动作出计划和决策,并以决策数据输入Sim-Marketing软件的方式实施营销决策方案。从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反馈来看,该实验教学是市场营销学理论教学的很好补充,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模拟营销环境的分析,实践完整的营销管理流程。而且学生的分组公司的每一次决策对营销环境的影响都会从软件后台设计中体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真实商业环境中的竞争与博弈,体会课程与所研读专业的特点。同时,实验教学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实践。
(二)实验教学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1.课时设计不合理。
SimMarketing软件仿真实验要达到辅助市场营销学理论学习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的目的,需要学生形成对营销学基础理论的系统认识,亦即应在课程理论讲授结束后才能开始实验课程。但是目前市场营销学教学计划中每周安排3个课时,考虑到理论内容的丰富与多变,从整体课时中拿出8个来开展实验,剩下的课时量就略显不够,会导致理论讲授相对浅显,课程结束得也相对匆忙。这样就使学生难以对企业营销管理的架构和系统形成清晰的认识,也导致学生在实验中游戏心理相对较强
2.专业实验设计重复。
市场营销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从2014年开始,SimMarketing软件实验就被引入到除市场营销专业外的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中。市场营销学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而学校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还开设了同为国家级课程的企业仿真实习。企业仿真实习课程的设计思路虽然以企业ERP流程的学习和实操为主,但在训练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经营决策上与SimMarketing仿真实验有较多交叉和重复的方面,这样在高年级课程设计上对学生的吸引力就相对有限,也容易造成课程一定程度的重复。
3.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学校目前对经营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非常重视,但是对于单一课程内的实验教学重视程度相对较低。SimMarketing仿真实验教学因是二级学院自行设计与管理,而二级学院没有相应的实验室维护人员,软件服务器就托管在校级实验中心。在实验进行中,一旦软件运行出现问题,就容易造成授课教师疲于应付各部门的协调与联络,影响实验效果和学生的实验热情。
4.对授课教师的支持与激励不够。
SimMarketing仿真实习引入市场营销学课程后,最初由固定教师对营销专业学生授课。随着该实验课程扩展到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更多的教师开始接触该软件。但一直以来,授课教师并未接受软件设计方的任何专业培训,仅仅是教师们自己对软件进行自行摸索和小范围讨论。同时,因为仿真实验是在原有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拿出部分课时,故而在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方面缺乏相应的劳动认可和激励,将实验课程的付出等同于一般理论课程的讲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主动提升实验课程教学水平的积极性。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分配实验课程课时。
市场营销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和其他工商类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构建相对完善的营销管理理论系统和框架对学生在获取专业基础知识和未来工作实践方面都非常重要,故而课程设计时一方面应尽力保证理论讲授和课堂讨论所需,另一方面也应兼顾类似于SimMarketing仿真实验这样的实验课程的授课要求。同时,也需根据SimMarketing仿真实验对学生在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架构方面的要求,尽力保证学生在开展实验时能具备有相应理论基础。这样,在实验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上建议兼顾现有的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辅助课程,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外专门提供10至12个课时,时间安排上可根据学校教务的相关规定结合所教授学生的课程安排灵活处理。
(二)清晰定位实验课程,协调不同专业实验。
在当前学校和二级学院都非常重视实验课程的情况下,可由学校实验中心和二级学院负责教学的领导及授课教师组成三方研讨会,探讨企业仿真实习和市场营销学实验教学的侧重点,以及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及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两门不同实验课程上的具体要求、训练目的,缩减可能的重复性环节,减少学生的厌倦感,帮助学生在认识企业、模拟企业经营、实践各管理环节和决策上理解所学理论和意识到可能存在的专业知识短板,为其后续的理论学习、实习实践乃至工作开拓思路。
(三)加强实验课程建设。
市场营销学实验课程的建设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学国家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二级学院领导和课程建设教师们已经对实验课程服务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在实验课程的建设上,一是应建立专门的实验课程建设小组,安排专门教师负责课程的组织、讨论和建设,开展经常性的教学讨论与交流活动;二是组织教授实验课程的教师研读软件辅导资料,在实验用书基础上根据二级学院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及已有课程设计编写适合学生和教师使用的指导用书或者相关课件资料;三是可与软件设计方进行协调与沟通,在现有软件基础上,进行软件的微调和设置,使软件更适合学生的使用。
(四)加强对授课教师的课程服务,梳理激励机制。
在实验课程教学安排上,涉及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学校实验中心实验室管理以及学校教务处管理三方工作协调,为了使专职教师能全心投入到实验课程的设计、修正、指导中,相关的课程安排、软件升级与维护、服务器管理以及实验室安排等辅工作可由三方协商,制定具体的工作规程,以减少专职教师在教学与授课之外可能涉及到的行政协调工作。此外,考虑到实验课程不同于一般理论教学的特点,包括研习软件,设计决策模型,调整决策参数等,以及相对于纯粹理论教学增加的工作量,二级学院可在学校现有考核机制下给予授课教师在物质收入或精神层面予以一定的激励,以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创新中。
四、结语
关键词:黄酒市场营销学 案例教学 模块化教学 课程延伸
中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应坚持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宗旨。绍兴中专黄酒专业作为浙江省中职教学的特色专业之一,与市场接轨、与地方经济接轨,承担着为绍兴市黄酒企业输送熟练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黄酒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仅要求知识的传授,更突出教学与就业导向相结合,与生产经营实际相贴近。
一、开设黄酒市场营销学的意义
黄酒市场营销学是黄酒专业的骨干课程,是专门研究黄酒市场营销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市场营销学在黄酒市场的具体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黄酒行业发展现状、营销态势及黄酒市场的竞争格局,并能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不断完善,锤炼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二、改革、完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创新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利用课堂教学巩固黄酒市场营销学专业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过去“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何成功实施案例教学呢?笔者建议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精心选择好案例,保证案例的典型性、完整性、代表性、实用性和对专业技能与知识的覆盖性,把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结合在案例中,这也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选择时主要考虑案例选择的目的性(为教学服务)。另外还须针对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产品和企业。实践证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贴近实际的案例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第二,做好案例点评和课堂讨论的工作。这就要求老师课前须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掌握比学生更多的信息,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问题。课堂讨论,这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过程,老师应把握讨论的主动权,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提升讨论的实际效果。
2.革新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知识的应用,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只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黄酒营销岗位对能力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市场调研、推销市场、产品宣讲、整体策划等)。在黄酒市场营销学的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将《黄酒市场营销学》分为三大模块:基础模块、营销技术模块、综合素质和能力模块。每个模块的训练内容各有侧重,对于基础模块,不求全面和精讲,以实用为原则;对于营销技术模块,着重介绍当前营销实践所采用的方法,包括黄酒市场调研技术、市场开发技术、渠道设计技术、市场促销技术等;对于综合素质和能力模块,进行营销综合能力素质训练,着重训练学生的拜访沟通能力、推销谈判能力、会议组织能力和常见的商务礼仪。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做好课业延伸
黄酒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内,应做好课业延伸,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
1.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实习,着重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
结合课程内容进度,安排学生对酒类市场进行调研,具体分析黄酒在酒类消费市场中的份额,绍兴黄酒主要品牌的营销渠道调研,做营销的分析。实习前,让学生制订实习计划,引导学生深入市场搜集资料。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总结经验得失。通过实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市场营销基本功。
2.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践提供主战场
笔者学校与本地多家知名的黄酒企业合作,安排学生第三年到这些企业顶岗实习,采用师傅帮带形式,有偿从事营销顶岗实习两个月,达到“教与学的结合”“产与教的结合”“产与学的结合”。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亲身实践,使学生活用了书本知识,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后能顺利踏入社会,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总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的学生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以胜任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中职生的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超.关于实现课程案例教学的恩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若干年的授课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分析未来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内容延伸、因材施教、教学环节等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市场营销学》理论于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独立学科,但是,作为现代《市场营销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建立起来的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在这半个世纪里,《市场营销学》的核心观念不仅在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而且已经完全地渗透到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国防、卫生、教育、宗教、慈善以及家庭。尽管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却与中国近代社会和经济生活基本无缘,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以来,一直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探索,不断演绎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以便达到学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根据本人多年教授《市场营销学》的经验所得,认为教学内容改革可从突出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分析、学科特征等几方面加以讨论,出发点是消费者需求。
1 消费者需求分析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且在不同学期对其他专业如中药学、农学、动物科学、家政学、资源环境、外语专业等进行授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专业选择、学时和学分上都呈扩大化的趋势。
1.1 学习者的共性分析
21世纪,高等教育要在加强学生理论功底基础上,注重培养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或实用性人才,适应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且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职业岗位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兴职业,如某些农资产品的销售,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它们不只是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因此,从事新兴职业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知识技能,也要具备相应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1.2 学习者的个性分析
由于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学过《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没有相应的基础,且各专业所开学期、学时、学分均有差异,即使管理学院各专业也有不同,如工商管理为48学时、市场营销专业为80学时,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构上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现状
2.1 教材体系
目前课程所应用的教材是以吴健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为核心,辅之以赵春雷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吕一林的《市场营销学》、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等,基本能够做到难度适中、覆盖面宽、层次合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在创新理论添加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最新理论观点,并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营销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重点突出、难易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主体内容包括概论、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市场营销的4P策略等。各章节在讲述过程中,配之以案例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伴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演化,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呈现明显的动态性特征:一方面,表现在传统课程的改造和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营销理论需求的日益突出,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等新兴理论不断涌现,极大地拓宽了市场营销的含义,改变了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市场营销理论多局限于售中、售后环节的局面,因此相应的要求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要做出改变;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新兴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营销更注重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引入并进行改革,如沙盘模拟技术、计算机分析软件的应用和案例实验的推广等。
2.3 课程结构
经济管理类学生中,《市场营销学》开课学期多为2~5学期,而其他专业分布不均衡,但大多数都开在后期,希望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和帮助。
3 改革措施
3.1 改革的指导思想
3.1.1 课程内容改革要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依据
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应用和分析、策划方法在社会各层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考察学科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努力的方向。
3.1.2 教学改革要全体动员共同参与
学科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改革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不同,共同构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过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引导、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为其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从而进一步为学校改革做铺垫;教师在学校引导下,依照《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改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学习和实践,完成学习任务,并把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建议及其满意度反馈给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求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动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学校是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只有三者协调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参与,不断从改革的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改革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重组课程结构
要将《市场营销学》作为基础类课程进行讲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学期尽量提前,使学生能够提前接触专业课,尤其是本专业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和规划进行指导,而且要由熟悉本专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且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主讲,有利于学生以后结合本专业学习其他基础课,并树立稳定的专业思想。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提前接触《市场营销学》,能够开发其思维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拓宽其知识面,为其更好地学习本专业及跨学科发展做准备。
3.3 选择优秀教材 不断完善教材体系
要根据学生需要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要确定核心教材、辅助教材、辅助教学资料,资料来源途径要更加广泛,除正版印刷教材之外,还应从网络、企业内部、教师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处不断更新教材辅助资料,使教材体系更加丰富、新颖、与时展接轨。
3.4 关注理论发展动态 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改革是对教授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改革。首先是知识基础的平台,同时也是认知基础的平台,知识的传授是课程的一个方面,认知则是课程的另一个方面,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应该由引领知识向认知知识转化。就知识基础平台而言,有一部分知识是陈旧的、过时的或重复的。而对那些今后在本领与学习、研究和开辟新的领域中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最关键、最基础的知识,即所谓有效知识要强化。
3.5 内容选择合理 推行模块教学
在进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解决好课程内容多与授课时间少的矛盾,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针对学生的专业差异,采取“有所讲、有所不讲”的做法,凡是涉及主体内容体系、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一定要讲,如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消费者市场及其行为分析、4P策略等内容;而涉及《市场营销学》详细的发展情况、主要流派和与主体内容体系或不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不必主讲。而且根据学生就业需要,要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须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突出重点和及时性。
3.6 加强案例教学
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通过案例教学能让学生在模拟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风险,并作出决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启发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特征。因此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要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要做到精心选择案例、适度使用案例、及时更新案例和正确引导讨论,并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8(1):17-18.
[2]喻立文.全球化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与路径[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