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1 11:45: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发展的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摘要: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且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在农业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俄罗斯的农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境,而且农业经济改革收效甚微。本文结合俄罗斯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农业经济改革的基本情况,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农业发展;农业经济改革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农垦史,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发展农业的角度来说,俄罗斯包含丰富的农业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俄罗斯的粮食生产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原因在于俄罗斯目前存在着气候条件不利、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农业经济改革效果不佳等状况。可以说,俄罗斯的农业是影响其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俄罗斯的农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1、俄罗斯的农业发展历程
俄罗斯始终没有解决粮食问题,政府为实现超高速的工业化发展,不断抬高工业品价格,刻意将农产品的价格进行压低,导致工业的畸形发展和农村的落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恶化,农业产值的下滑状态愈演愈烈。普京执政期间,随着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政府对农业领域加大了的干预力度,从农业债务、融资和技术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这些政策的出台则是政府全面复兴国家长远规划的具体体现。
2、俄罗斯农业发展现状
俄罗斯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黑土地面积居世界黑土地面积的1/3强,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地区、南西伯利亚地区、黑海沿岸亚热带地区、西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等区域,肥沃的土地和多样的气候为俄罗斯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物质基础。据统计,目前俄罗斯耕地面积约为1.15亿多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85公顷,农作物结构比较单一,粮食作物是种植业最重要的部分。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经济作物中收获面积最大的是谷物,其次是油料作物、块莲作物、豆类、蔬菜和水果。俄罗斯养殖业包括养牛业、养猪业、养禽业、养羊业、养马业等,其中:牛奶、鸡蛋年均产量逐年呈上升趋势,2010年俄罗斯奶牛年均产奶量和鸡蛋年均产量分别为3.78吨和307个,分别是1990年的1.4倍和1.3倍。总体上,现阶段俄罗斯粮食生产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可部分出口。但畜产品及蔬菜水果生产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依赖进口。
二、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措施
1、土地所有制方面
前苏联时期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属于国家,采取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为改变这种状况,确立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公民所有制、集体共同所有制和集体股份所有制并存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并颁布了《俄罗斯农民农场法》和《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等相关的土地法典,进一步从制度上为农地私有制合法化提供了法律保证。经过以上改革俄罗斯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1995年俄罗斯93%的农业用地已从国家所有转为农业生产者所有。
2、农业经营组织方面
在实施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及国营企业为主。为刺激农业的发展,摆脱农业的落后状态,国家开始将大部分集体农庄、国营农场进行私有化改造,产生了非国有和集体性质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组织,主要表现形式为农场、合作社和股份制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发生变化后,国民经济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出较强的发展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及农工商综合体。特别是普京执政后,强调要走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农业的发展道路,发展各种生产组织形式之间的合作化和一体化,鼓励资本和土地的集中,以获取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效益,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培育市场经济机制
俄罗斯政府为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想通过价格手段来刺激和引导生产,于是全面地复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废除了对经济的指令性控制,全面放开价格,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全部物价,国家原则上按市场价格收购农产品,不再对农业的收购价格进行补贴。通过各种措施打破地方分割、农业加工经营垄断,建立俄联邦统一食品市场。但是,制度转型导致了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在使俄罗斯迅速走向资本主义的同时,导致俄罗斯经济萧条、居民生活水平急剧恶化,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普京执政后,农业政策从放任自流逐渐转变为国家积极干预,对农业企业债务、农业发展融资和技术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农业经济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中俄两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差异很大,在农业发展战略和改革的政策措施方面也不尽相同,到目前为止的农业改革效果也并不一致。但两国农业均经历过计划经济、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等阶段。因此,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因地制宜,明晰土地所有制关系
俄罗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不错,地多人少,所以对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土地所有权关系不够清晰,缺乏稳定可靠的土地自由流转制度,既容易产生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也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最初,俄罗斯完全照搬西方模式,用私人生产和盲目的市场关系完全取代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农业经济状况一度低迷;但打破大锅饭、建立市场型和集约型农业之后,使俄农业稳定复苏、农村步入繁荣的状态。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各种开发区和商业用地不断蚕食着农业耕地,这一切都使得解决“三农”问题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只有处理好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
俄罗斯始终都处于国内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的状况,所以俄罗斯农业改革前期的目的忽略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改善的作用。俄罗斯政府曾先强力推行土地的私有制,可是在私有化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同私有制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机制,原来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垄断现象依然存在。正由于脱离了群众基础,导致大量的土地被闲置,农业生产率急剧下降,已经严重制约了俄罗斯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三农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应该吸取俄罗斯农业改革的教训,要从增加农业收入方面入手,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
3、国家的大力扶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九十年代,俄罗斯由于严峻的经济形势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取消了农业补贴,对农业的贷款不到维持正常生产的五分之一,农户和大部分农业企业都债台高筑,困难重重。由于资金短缺,农业机械状况恶化,大多数农户都没有条件购买新的农机具。另外,种子质量不好等原因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种种状况使得农业发展举步维艰,陷入困境。直至2000年后在普京政府较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农业经济才得以好转。
近些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实行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减免农业税等政策,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伊春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陆南泉.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8,(1)
[2]尚鑫.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俄罗斯农业[J].黑龙江粮食,2008,(5)
[3]王勇.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剖析[J].世界农业,2005,(5)
关键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当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积极应对,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1.1规模经营困难,食品安全岌岌可危
据国外经验,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生产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已基本完成,社会劳动力供给开始出现短缺。然而,我国情况与此完全相反。今后,我国经济将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农业部门劳动力仍将大量剩余,农业经营规模不但不能扩大而且还将继续萎缩。其后果,一是严重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劳动者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相应降低。二是阻止农产品商品量增长。三是很难改变小块分割的制度,农业生产率较低。此外,化肥、农药、农膜、种子、机械等生产资料的价格都普遍上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为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许多情况下采取化学手段对农作物进行催熟等,从而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岌岌可危。
1.2农业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
我国人多地少是显而易见的基本国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格局有继续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在整体上仍相当落后,大多数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精耕细作技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化肥使用品种及数量不当,优良品种推广面积有限。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人口与环境配置不协调,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也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1.3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一方面,现在的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板结、野生动物减少,不能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今,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使得多数人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工作岗位日益饱和,加之文化程度的限制,许多人被闲置在家从事农业发展。使得“低门槛”的农业发展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
2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众多,目前虽已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但为了全面解决全民粮食问题,我国仍需调整农业发展现状,使得农业出现良好发展趋势。
2.1改变农业经营方式,探索基因农业
如今,中国农村依旧是小块分割制度,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农民很难应对自然和市场风险,不仅浪费资源,不好管理而且效益不高。“若改为大块承包方式,实行农业产业化,不仅好管理,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将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相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才能使一部分人彻底从农业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其他行业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就需要人才的投入和国家的支持,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20世纪末以来,粮食产量增长放缓,化肥、农药用量猛增,土壤、水质等农业生态环境早已不堪重负,第一次绿色革命也名存实亡,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而转基因技术正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先驱之一,可有效化解此危机。
2.2重视海洋农业,注重新能源开发
海洋农业是一种利用海洋这一巨大的资源宝库,发展以海洋捕捞、海洋养殖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目前,我国海洋农牧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要打造“海洋农场”、“海洋牧场”、“海洋林场”,开发海洋生物资源。21世纪海洋农业将获长足发展,“海洋牧场”、“蓝色革命”和“海水农业”是三个重要的发展方向。21世纪是能源的时代,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如今,常规能源基本以非可再生能源为主,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越用越少,将来必有枯竭的一天。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能源供给越来越紧张,这要求我们必须开发新能源。新能源大部分都是清洁能源,代替一部分常规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要提前打算,开发新能源来代替这些常规能源。我国农村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作物秸秆。而现在许多地方对秸秆的处理是在地里焚烧,这极大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如果可以将这些秸秆利用起来,必将解决21世纪的最大问题———能源。
2.3推广生态农业,开发观光旅游农业
改革开放伊始,国外生态农业思想传入中国并在学术界迅速传播开来。受西方影响,中国也陆续有人提出“生态农业”的设想。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生态村、生态牧场、庭院生态农业、生态渔场、基塘生态农业等。我国辽阔的地域和多种多样的景观,丰富的物种和气候资源构成了我国生态资源的多种多样性,所有这些条件都为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优势。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不断得到深化。观光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是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我国的观光农业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才兴起的,其类型有:教育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观光农园等,在青岛等地区就有很多类似的庄园,包括蓝莓、葡萄、草莓等在内的新型田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需要层次的提升,集生态文明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我们一定会提前实现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李佳雪 单位:宁波大学
参考文献
[1]万宝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2]林卿,张俊飚.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12.
[3]黄文秀.农业自然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丁德章.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10(4):25-28.
[5]韩俊.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9(5):4-11.
Abstract: The research generalized the achievement of Jiangsu modern agricultue during “The 12th 5Year Plan”, analyzing the present and near futu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its development, offering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guarante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and quality,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 system constructio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structure,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promotion,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and agricultural support and protection system.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opportunity; challenge; countermeasures
“十二五”期间,江苏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十三五”来临之际,江苏经济进入新常态,现代农业建设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按照全省“稳粮、增效、开放、可持续”的总要求,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建设目标,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十二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以来,江苏六大类21项农业现代化指标全面提高。粮食产量稳定提高,做到口粮自给有余,30%粮食产量外调,对全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发展作用明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7%,农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3.2%,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2014年为2.3∶1,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大幅提升。
1.1 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江苏坚持把粮食稳产、提质、保供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3 490万t,位居全国第五位,比2010年增产255万t,实现建国以来首次连续11年增产。粮食单产再创新高,单产达6 492 kg?hm-2,比2010年提高369 kg?hm-2,高于全国平均单产18.9%,居全国第四位。
1.2 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江苏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增长,2014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 649.98万kW,比2010年增长了18.09%。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业机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4%,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48%。
1.3 农业科技实力显著增强[1]
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创新体制机制以及完善政策服务,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以来,全省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系)166个,4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级审定,集成创新农业新技术972项,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30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60万人次。2014年,江苏省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64.2%,比全国平均贡献率高8.62%。
1.4 农业经营机制不断创新
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66%。规模养殖在畜牧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生猪、蛋禽、肉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5%,96%,93%,93%。全省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发展速度加快、运作机制逐步规范、农户覆盖面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
1.5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围绕“建设绿色江苏”的总体目标,将植树造林与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等有机结合,实施了江河湖海防护林建设、村庄绿化等重点工程,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源的持续利用。2014年江苏林木覆盖率达2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推动了农产品安全生产。
1.6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把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 958元,实现连续10年快速增长,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十二五”以来实际脱贫人口达258.56万人。
2 当前江苏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日趋完善的农业政策扶持体系、快速推进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愈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不断扩大的农产品需求,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如何破解农业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保障农业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户与市场联结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对江苏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主要机遇
2.1.1 不断完善的农业政策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贯彻和保障“三农”问题,如: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城市支持农村政策、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等,未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必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同时,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气氛浓厚,推动“三农”发展的合力逐渐增强。这些趋势性变化表明,江苏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
2.1.2 全面深化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坚持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构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保障农民权益。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有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有利于发展农业高效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以及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将加快推动江苏省的现代农业发展。
2.1.3 强劲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江苏省经济发展速度居于全国领先行列。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有利于不断拓展农业投资渠道,加大农业投入总量,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机制,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将不断改善。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资金保障。
2.1.4 快速推进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时机 目前,江苏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有利机遇。
2.1.5 全国前列的农业科研院所为现代农业科研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江苏省不仅是经济强省,也是科技强省,已建立起省、地、县三级科研院所(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前列。农作物育种栽培及畜牧繁殖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成果,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也将得到迅猛发展,将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1.6 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消费要求为拓展农业功能提供广阔空间 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社会需求扩大和消费需求升级,要求农业必须更加重视产业功能拓展。绿色、生态、安全农产品已成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主旋律;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精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线索。
2.2 主要挑战
2.2.1 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 江苏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两少一下降”,即人均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耕地质量下降。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58 hm2,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70%。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江苏人口继续增加,耕地数量连年减少。与此同时,工业造成的大气、水体污染加重,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加大;以塑料大棚为主体的设施农业面积大幅扩张,也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农田质量下降。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农产品品质,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2 农业劳动力缺失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现状,一是70%的农村劳动力实施了转移,二是在农村的劳动力中70%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农业劳动力缺失和老龄化问题日显突出和严峻。现行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和引导政策,让农民住进了公寓楼、没有了自留地、转让了承包地,与农业生产之间联结的“纽带”被彻底割断,将对未来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产生长期而重大的影响。
2.2.3 农业公共服务保障仍然不足 目前江苏省农业公益水平对于有效支撑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仍显不足。一是在动植物保护方面: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水平不强,动物疫病预防及应急处置能力不高,每年给全省农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二是在良种、科技和信息服务方面:(1)良种方面:种类研发更新速度慢,供给率不高;(2)科技服务方面:服务种类单一,与市场对接不紧,难以适应农民实际生产中的各类问题;(3)信息服务方面:信息覆盖和传播率不高,信息传递渠道不足。
2.2.4 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各种灾害将呈现逐步增加趋势。目前,全省耕地中低产田仍占一定比例,部分农田灌溉设施老化,有的灌区末级渠系损毁严重,影响灌溉效果。有些地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足,设备折旧损耗过快,部分设施维修困难,农田抗旱排涝能力不强。农田道路桥梁建设滞后,与农业机械化作业相配套的交通设施条件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农业机械发展要求。
2.2.5 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仍然存在
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有发展,但规模普遍较小,运行不够规范,带动能力不强;“户户都种田、家家小而全”的小农经济模式,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亦工亦农,既做产业工人又做兼业农民的现象比较普遍,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未来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效应可能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不断增大。
3 “十三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与建议
“十三五”期间,按照“稳粮、增效、开放、可持续”的总要求,以稳粮增收为中心任务,以开放共赢为带动引领,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着力打造“六个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发展。
3.1 建立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体系
3.1.1 建立重要农产品稳定增产机制[2] “十三五”时期,应坚持把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产、提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粮食方面: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负责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3.3万hm2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20万hm2以上[3];蔬菜方面: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划定永久性菜地,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推进蔬菜生产全程标准化;畜禽方面: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合理规划建设苏南等主销区畜禽生产基地,加快新渔船新渔港新渔池标准化建设改造和远洋渔业发展,确保肉、蛋、奶、水产品稳定增长。
3.1.2 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 需继续加强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壮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支持产地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集散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销直接衔接;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发展农产品网络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健全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强化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引导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到境外开发农业资源、开展生产经营。
3.1.3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1)完善绿色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体系。贯彻绿色农业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要求,以园区和加工基地带动农产品的全面安全生产。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产地环境改造和保护,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检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推广使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2)控制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推行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控制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推行源头防控―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产地环境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监督管理体系。
(3)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2 加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2.1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两大主体、三大载体”[4],“两大载体”分别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载体”分别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大力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
3.2.2 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产业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等为目标:一是突出发展生物农业,加强生物农业领军型人才引进,加大对农业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二是加快发展智能农业,加快传感、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大精准监测控制、智能化养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等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三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着力打造一批生态观光农业园、主题农庄、农家乐专业村和休闲农业精品。
3.2.3 加快种业产业化进程[5] 突出“种业强省”,培育一批具有重大突破性的优良新品种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推进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商品化开发,提升江苏省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种业企业竞争力。
3.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3.3.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集中。鼓励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股份制公司+农户入股”等生产经营模式;合理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6];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积极培养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农业服务组织骨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后备人才。
3.3.2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鼓励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服务专业化[7]。积极引导经营组织提供良种示范、农机作业、抗旱排涝、统防统治、产品营销、信息提供等服务。在粮食生产区建立以农机作业为基础的农机(粮食、植保)专业合作社,实行“一区一社”全程服务;支持规模养殖场联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统一饲料供应、鱼(兽)药配送、尾水处理和加工等服务。推行 “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业经济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
3.4 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和人才培养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及人才培养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基础上,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突破一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速研制和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并迅速实现其产业化;二是构建新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推广部门的建设, 使之成为联结科研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农户、村级农民技术员等的纽带。加强乡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稳定和健全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强化村干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三是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以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机构为依托,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体系。
3.5 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体系
3.5.1 农田水利 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应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围绕农田沟、路、渠、站、林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雨水集蓄利用、高效节水灌溉、小微型渠水源工程等方面对基本农田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二是实施大中型水利工程更新改造工程。按照“全覆盖、高效率、全面提升灌排能力“的目标,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建立基本全覆盖的灌排体系;三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以政府支持为导向、乡镇水利站为纽带、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社会化管护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
3.5.2 农业机械化 当代社会,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业机械化程度,因此江苏省应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一是继续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全面推进和巩固提高水稻三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努力突破油菜生产机械化,积极引进、开发玉米等作物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与机具; 二是推进农业机械大型化与小型化共同发展[8] 。
江苏省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耕作不可能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由于多为山陵地带,配套的农业机械不可能很大,且大量温室大棚的存在也需要大量的小型化农业机械与之配套。因此农业机械会朝着大型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共同发展;三是农业机械化向多个领域延伸,农机产品向多样化发展[9]。农业生产的规模及经济水平不同,需求的农业机械装备也不相同。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各环节都要实现机械化,不同的种植、养殖和产后工艺工程都需要不同的装备去实现机械化。
3.5.3 信息化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上取得新突破,引入信息技术、农业电子商务、智慧农业的理念,全面改造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要在农业生产、加工经营、运行管理等诸方面采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探索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培育新型农民农产品网络营销,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3.5.4 设施农业 一是建立设施农业统计监管制度[10],鼓励各市人民政府对设施农业发展制定相关保护、督察政策;二是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加大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设施农业科技水平;三是提升设施农业单产效率水平,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单产水平的提高来增强总供给能力,以满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食品需求增长需要;四是延伸设施农业产业链,设施农业生产还要重视农产品产后贮存与加工环节的发展,未来只有加快对设施农业产品的贮藏、加工、销售的发展,才能很好实现增加有效市场供给的目标。
3.6 强化农业财政支持保护体系
3.6.1 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力度 “十三五”时期,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持续增加“三农”投入,促进公共财政资金向现代农业建设配置,省级财政稳定增加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机械化生产、农业科技项目、生态保护、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农村公共事业等项目。在农业建设项目的选择过程中,以综合效益为原则,把有限资金优先投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的项目,建立科学的项目选择机制。
一、云南芒市生态发展农业基本现状分析
1.特色生态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是优质稻产业。近年来,芒市在生态农业发展上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优质稻产业的发展取得良好成绩。2014年底,全市以种植遮放贡米优质品种为主,种植面积超过134467公顷,每亩单产400公斤以上,总产超过8.2万吨,总产值超过2.3亿元。优质稻订单面积4333公顷以上,产量2.7万余吨,产值9864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二是冬农产业。在2014年,芒市冬季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超过18813公顷,总产量达到12万吨,冬季农产品总产值为27244万元,冬季生态农业开发效益大幅提升,特别是冬马铃薯、甜脆玉米、冬早蔬菜等品类的种植,成为芒市广大农民增收新亮点。
2.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在“特色农业稳市”战略下,芒市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主线,大力推进优势生态农产品精加工,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生态农业结构得到优化。坝区以优质稻、冬农生态产品为主、坝边二台坡以咖啡、橡胶等经济作物主,山区则主要种植优质茶叶等。根据本地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和安排种植,各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
近年来,芒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有些农产品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品种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升,自产自销率降低。此外,农产品进入市场范围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中,冬蔬菜、水果、蘑菇等己进入全国诸多大中城市。与此同时,农产品的销售规模也得到扩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出口量也有明显增加。
二、云南芒市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1.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当前,芒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芒市既有的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协会,还没有形成较强的整体合力。生态农业市场基地建设和芒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地位不相符。当前,全市有不同类型生态农业试点合作社47个,包括国家、省级生态农业示范社。生态农业产业化还不够,辐射影响力较弱。这些都使得从事家庭经营农民很难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竞争需要。
2.农产品精深加工相对滞后
芒市农产品加工总体处于初级阶段,规模相对小,产业链还不够长,精深加工较少,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还较低。据调查,芒市农产品加工率较低,仅仅为15%,如扣除烟草产业,生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之比还不到0.3∶1,大大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大多数生态农业产业仍处在粗加工阶段,主要对外输送原料或中间品,且企业生产生产设备、技术更新慢、管理上相对落后。
3.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芒市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处在中等水平,和国内、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原因在于:一是生态农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农药、化肥应用不够科学合理。二是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当前,芒市生态农业大多数为传统农业,科技含量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未达到30%,不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三是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
三、促进芒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选准并有效开拓市场、培育龙头农业生产企业。龙头企业主要是在主导产业重点环节有关的产品上建立,可以是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或中介组织,可以是国有、集体或个体私营企业,是能够严格依照生态农业经济规律发展的企业。要选定生产规模大、起点较高、技术及资金力量较强的强龙头企业,努力将其打造成生态农业产业的骨干,要积极推进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形成“公司+基地+农户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要积极解决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市场拓展及生产技术研发的制约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应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指导并扶持生产企业进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对于局部技术研发条件企业,可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人才培养、补贴等优惠政策;应对政府设立的精深加工农产品项目和满足精深加工要求的生产企业自建项目,应给予一定的研发补贴。
3.增强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有效控制和减少农药化肥的危害,全面提升生态农产品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作物布局、农作物合理搭配轮种等方法预防和减少病虫害,进而减少农药、肥料使用率,实现生态、绿色农产品种植。二是重视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在发展芒市生态农业中,一方面要积极有效的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再利用好现代科技,通过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及先进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与省内、国内高等院校、科研中心合作,利用好人才、技术优势,重点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和技术,提高综合竞争力。三是强化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根据各乡镇地理环境、历史人文,选出重点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特色品牌。现阶段,应立足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并做好品牌整合工作,要保护好传统品牌,并深入挖掘,提升品牌影响力。
20世纪绿色革命以来,世界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在此背景下,在吸取传统农耕生产方式上,产生了有机农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本文将从有机农业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对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有机农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 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1.1 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认为,有机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生产体系,她遵从当地的生态节律、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循环,而不依赖会带来不利影响的投入物质。有机农业是传统农业、创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她有利于保护我们所共享的生存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公平与和谐共生。
1.2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有机农业出现较晚。1989年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IFOAM成员,1990年浙江省临安县临安茶厂和裴后茶园获得荷兰SKAL的有机认证[1]。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章程》和《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2015年8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修正版)取消了有机转换认证及其标志,进一步规范了有机产品生产。
近年来,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较快。据报道,2014年我国有机生产面积已达272.2万公顷,有机产品总产值达800多亿元。2015年,全国已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9个,形成了水稻、茶叶、畜产品、水果等示范模式,我国已成为全球第4大有机产品生产消费国[2]。
2 我国有机农业的问题
2.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有机农业投入较大,劳动力投入较高,生产效率较低,市场风险大,使得有机农产品生产风险极大。因此有机农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要得到政府支持,弥补有机转换期间收入下降的风险,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我国政府目前没有提供对有机农业统一的支持,中央没有专门的补贴资金,发展有机农业的财政资金主要由地方自行解决,但是政府也只进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缺乏长期、稳定的规划和政策支持。
2.2 产业化水平低,生产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有机农业对自然环境依耐性很强,生产的监控程序多,检测、监测费用高,使得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成本大增,限制了有机农业的大发展。在市场利益驱使下,单个农户也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生产措施,结果往往损坏整个有机生产行业的利益;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水平较低,对单个农户约束性较弱,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2.3 有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素质较低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刚刚兴起,适应本地的生产技术并不完备国内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停留在科研机构实验室水平,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的系统性研究和开发。在我国, 仅有5家专业有机农业咨询组织, 但它们大多数多专注于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而不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弱,这也成为制约我国有机农业生产的一大瓶颈。
2.4 对有机农业认证不规范,生产过程缺乏监督
目前,我国现有59家有机认证机构,不同机构和检查员对于标准本身掌握和执行不规范,差异很大,导致有机农产品质量存在差异。对有机产品生产监督不严,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农药等现象时有报道,市民对本国有机农产品缺乏应有的信任。因此,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促进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发展。
3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
3.1 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力度
各国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都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如德国“联邦有机农业计划”每年投入两千万欧元用于支持有机农业生产。我国也应加大对有机农业生产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对有机农产品给予政策补贴。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和鼓励,以政策引导有机农业快速发展。
3.2 加强有机农业规范化建设
首先,要完善有机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有机农业管理规范的国家或地区都有着较为完善的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和管理办法。其次,要科学制定有机农业认证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从而促进我国有机农产品的规范发展。同时,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避免无序竞争。
3.3 加快土地流转,建立新型的生产经营组织,形成有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导致土地种植碎片化,既不利于有机农业种植管理,也不利于新技术的使用。要以土地确权为契机,加快土地规范化流转,推动有机农业集约化经营,推动有资金、有技术的企业和个人投资有机农业。
关键词:公共财政 杠杆效应 财政支农资金效益
在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公共财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农业基础性地位和弱质性特点以及公共财政功能所决定的。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和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
一、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仍然偏小
从静态指标来看,中央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相对较低。2002—2011年10年间,财政支农支出从1905.43亿元增加到9890亿元,增加了近5.19倍,但是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始终没有超过10%,最高比例是2008年和2009年,达到了9.51%。平均来算只有7.95%。在我国农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面临着结构调整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双重任务的情况下,如此规模的财政资金支持仍显薄弱。
从动态指标来看,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和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增长趋势相比,只在少数年份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增长速度。而从国家经常性财政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的增长速度和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增长速度的衡量来看,仍然以2002—2011年的数据为依据,10年间只有2002、2004、2008、2009年4年中央财政用于农业方面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其余6年都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以上分析可见,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二)国家财政资金(特别是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农村集体、农户及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四部分构成,设法提升财政资金对其它来源资金的牵引力成为提高农业开发财政投入效率的关键。
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为例,从1998—2007年10年间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自筹资金四部分结构比的变化趋势来看,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情况,就是银行信贷资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投入相对较弱。四种资金投入中,农村自筹资金所占比重最高,平均占到了34%,其次是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占比为29%,银行贷款占比最低,平均为13%。
进一步进行结构占比的相关系数分析,可以发现:
1、中央财政投入占比与地方财政投入占比的相关系数为11.48%,基本呈正相关。其原因在于农业综合开发中地方财政须按一定比例与中央财政资金配套投入。然而,中央财政投入通常大于地方财政配套投入。这表明中央财政资金对地方财政支农投入的牵引力有限,未能有效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其实,这种中央财政投入的到位需以地方财政提供相应配套资金为前提的农业综合开发融资模式是利弊共存的:一方面,它可减轻中央财政的支农负担,发挥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效应,并在某种程度上调动地方财政投资农业开发项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该模式存在农村发展上的明显“马太效应”,即发达省份可以轻松配套,农业综合开发进展比较顺利,农业生产基础得以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而财政困难省份配套乏力,导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难以顺利实施,进一步影响其农业发展后劲。还有些地方为了获得中央开发资金而实行紧缩性配套,从而加剧了地方财政困难,甚至影响其他事业的发展。
2、银行贷款占比与国家财政投入占比的相关系数为72.35%,在总体上呈负相关。说明 国家财政投入占比呈波动上升之势,而银行贷款资金占比却最低并呈波动下降趋势,这种财政与金融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上的两极分化格局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财政未能有效地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从项目建设单位讲,由于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在偿还性、利息高低、抵押与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在财政投入增加时,自然会减少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而在财政投入下降、开发项目资金短缺时,才会被迫增加银行借款需求。就金融机构而言,在银行商业化改革大潮的推动下,金融机构通常把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视为放贷的基本准绳,而农业开发项目一般来说周期长、效益低、行政干预比较多、效率也比较低下。
3、自筹资金占比与国家财政投入占比相关系数为-60.97%,基本上呈负相关。若将财政投入看作农业开发项目资金的上层,把自筹资金视为农业开发资金的下层,则金融信贷投入就应是农业开发项目资金的中间层;在缺乏中间层作为缓冲体的情况下,上层财政投入与下层自筹投入势必直接面对。在政府财力紧张时期,要么依靠加重农民经济负担使农业综合开发继续下去,但这样可能激化干群矛盾,也为现行农民减负的政策规定所不允许;要么搁置开发项目,从而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可见,设法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业综合开发是解决农业开发资金短缺问题的主攻方向。
综上可知,在过去20年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国家财政资金(特别是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
从宏观上看,财政支农资金效益表现为农业GDP增长指数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指数之间的关系。仍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为例,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用1991—2009年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替代。增长指数以1991年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等于农业GDP增长指数除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指数的商数。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从宏观角度,1991年以来财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效益总的来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从微观上看,财政支农资金效益表现为农民人均来自第一产业收入的增长指数与支农支出的增长指数之间的关系。仍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为例,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用1991—2009年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替代。增长指数以1991年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等于农民人均来自第一产业收入的增长指数除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指数的商数。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从微观角度,1991年以来财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效益总的来说也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二、对策
(一)鉴于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偏小现状的建议
尽管于1993年通过、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第六章第38条明确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为财政支持农业投入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对于农业总投入和财政经常性收入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边界划分,而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是一个弹性较大的指标,导致在执行时灵活性较强,法律约束的刚性较差。
以法律为基础建立财政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建设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是世界很多国家的共同做法,但是应明确界定“农业总投入”、“财政经常性收入”等关键性概念的明确内涵,规范统计的口径,以便真实地反映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水平;改变模糊的增幅指标,规定当年财政农业投入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得低于上年,始终保持财政农业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稳定增长的份额。
(二)鉴于国家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现状的建议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仅仅依靠公共财政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多元投资模式,扩大支农资金渠道。对于金融机构资金,可以通过加大贴息补助、加大税收优惠、为农业贷款建立风险准备基金等方式,减少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风险,补偿其效益上的损失,提高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的积极性;继续培育和完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尽快创新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和产品设计,突出其涉农性;对于社会资金,应完善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在税收、贴息、担保、补贴等方面给予农业投资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提高农业投资的平均获利水平,同时精简农业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为其提供更为优质的管理、信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吸引闲散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项目之中。
(三)鉴于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现状的建议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的原因主要有涉农管理部门多,很难进行协调,各自为政的情况突出;同时由于政府层级比较多,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改革没有并行,事权、财权的权责划分模糊,导致支农政策执行成本高昂;另外农业投资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导致支农资金可以被随意分割、截留和挪用,而又未能得到及时遏制,监管效果有限。
因此可以构建“以县为主,上下协调”的支农资金整合路径,因为多数农业项目上的资金是发生在县域范围内的,以县级为主可以就近监管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和发生的问题并快速做出反应;同时以“项目”为基础进行资金的整合,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对项目资金进行统筹管理和控制,可以大大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①美国.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村经济绿皮书》,2001—2009年
③冯兴元.《新农村建设: 财政支持所面临的挑战与政策空间》(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5)
④张艳纯,罗宏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县乡财政政策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1)
关键词:山西“三农” 现状 农业发展方式 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22-02
一、山西“三农”现状
1.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速度较慢,城乡差距明显。近几年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从2004年到现在,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每年的增长都在300元以上,每年的增长速度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增加都在6%以上。但是与城市居民比,农民收入增长还是较慢。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城镇经济遭到重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回落到7.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达到10.9%,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达到3.33∶1。
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近年来增速较快,与全国相比,除2001年和2006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下游位置。
近年来,山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1.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97。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城乡居民收入比开始下降。到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905.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724.1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48,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3665.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56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上升到3.1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8元,同比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同比增长11.6%,城乡收入比上升到3.3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
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统筹城乡居民收入任务艰巨。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仍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约。农业生产由于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很少,加上农业基础条件差,抗灾害能力弱,很难保证有好的收成,即使有好收成,由于农产品不能与市场有效衔接,往往增产不增收,因此,靠农业增产来增加收入很难、很有限;农民收入的另一主要来源即打工,由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务工收入增长还面临多种因素制约,存在不稳定性,加上外出花费较大,要有大幅度提高也不现实;第三来源为财产性收入,由于“三农”多年来的贡献多,积蓄有限,靠财产来增加收入也很有限;第四方面为国家的转移支付,近几年来全国、全省力度加大,但面对广大农村农民,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也不算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高素质人才往往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转移到城区。
2.农业发展有所改善,但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经过多年对农业的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山西的农业生产状况有所改善,农业机械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整体偏小,且呈现土地狭小、分散特征。市场经济要求农户要有生产效益,首先要有规模上的保证,农业现代化很重要的特征是机械化,同样有规模上的要求。就目前山西农户的生产规模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在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下,农业很难实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表现在农业的投入不足,耕地可持续利用差,机械化生产方式范围小,经营效益低。要解决规模生产经营问题,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处理好耕地流转问题。客观上,各地都在农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由于相应配套条件没有跟上,在流转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方没有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来进行流转;有的地方违反了“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等前提;有的地方由于耕地流转不畅,出现抛荒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地影响了耕地依法有序有效流转,进一步影响了全省农业的规模经营。
3.农村发展有改善,但是城乡建设差距依然很大。经过连续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些典型村庄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但是,大多数农村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自我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依然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况。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将面临更多的困难。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形成的机制、体制的障碍,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教育事业近几年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城市相比,教学资源特别是优质师资仍然集中在城区,农民的孩子若要接受好点的教育,往往需不远千里跑到城里。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发展加快,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仍未根本解决。有些村连卫生室都没有,更谈不上其他医疗条件。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享受到。尽管这几年,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但与城市投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道路、农田水利、通讯、生态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不进反退。
4.县域经济有提高,但是实力小,不平衡。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依然弱小。2008年山西县域生产总值(GDP)为4050.9亿元,占全省的57.41%。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山西包括县域经济在内的整个经济与自身相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山西还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仍然落后,县域经济表现得更加突出。
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规模看,山西县域经济规模较小。2007年底,全国2002个县(市),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县域平均人口45.85万人,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51.15亿元。2008年山西省96个县(包括县级市,包括区),平均人口25.88万人,平均生产总值42.2亿元,占全国县域经济各县市平均水平的82.5%。
从全省来看,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孝义和河津,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00.1亿元和193.6亿元,其人均GDP分别达到45718元和49855元。永和县GDP只有2.53亿元,相差近80倍,即使是人均GDP,相差也达到15倍。
二、转变山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只有以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动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以解决好人口转移为切入点,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1.以城乡统筹为重点。一方面要逐步消除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产业扶持、工业反哺等方式使农业、农村能够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速度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对于农村的社会事业要放在同城市同等位置上去发展。切实提高农民下一代劳动力的素质。在城镇化进程重中注重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2.以人口转移为切入点。发展是和人口流动、转移相伴随的。在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是有规律的。一般而言,人口都是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动到非农业部门。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城镇的设施、产业能否消化大量流入的人口。因此,要遵循人口流动转移的规律,调整城乡布局、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的制度建设,顺应人口转移和流动的规律,疏通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障碍,这样才能真正为解决三农问题打开新途径。
3.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土地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而且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因此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相对稀缺的约束下,只有通过调整、整合土地资源才能获得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土地的扩张性投入。但是发展到今天,土地的稀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也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整体解决经济发展、三农问题是现实和迫切的选择。
首先,建议在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农民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激发农民对土地长期投入、长期收益的积极性。第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入市场化轨道。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第三,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逐步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稳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县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村级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第四,将村民居住生活、劳动生产的空间合理安排建设,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4.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能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加快县域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必须提高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规划、引导、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首先,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域的整体形象,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跨越。县域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继续建设和改善欠发达县域的道路、水利、供电、改水、邮电、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增强投资硬环境对内外资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加强软环境建设。重点改善政策、服务、法制和人文环境,构筑“洼地效应”。
其次,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点,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工业园区可以促使大量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迅速积聚,使得资金、技术、人力、物力得以集中投入,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改变县、镇发展工业布局分散、规模狭小的局面,通过整合和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县内外的企业进入园区投资设厂,降低工业发展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取规模效益,避免环境污染。
三是以县域特色产业为依托,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县域的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依托当地的产业、地理资源、社会人文背景形成特色,进而推进县域特色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应当以县域实际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群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衍生新的产业集群,实现滚动发展。一方面要选择本县最具优势的产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把产业链做长,完善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特色产业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品牌,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关键词:都市农业;金融支持;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08-03
由于农业薄弱的基础地位和所承受的风险较大,给予农业大力的支持与保护是必要的[1]。信贷支农资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和最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业经营风险较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受季节性影响大、赢利水平低以及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主体分散等因素导致农村金融因其收益与成本不对称而大举撤离农村,农村地区融资难成为普遍性问题[2,3]。目前,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支农规模、支农结构和支农政策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使理论界对金融支农问题的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成果日趋丰富[4-7]。近些年,天津市都市型农业发展较快,相应的,其对农村金融支持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天津市金融支农状况与同类发展省市及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天津市所有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总额度增长的幅度较小[8,9]。因此,研究天津市金融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对推进天津市现代都市农业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津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一)金融支农投入规模呈现加速增长特征
从1978—2010年天津市金融机构支出情况看,贷款总支出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相应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呈现增长的趋势。农业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不足0.5亿元增至2000年的42.65亿元,2010年达到了413.02亿元,较1978年增长了983倍(见表1)。目前,金融支农支出占金融总支出比重为3.2%,较10年前增加0.9个百分点,总体上,金融支农比重呈现增长趋势。
(二)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呈现下降趋势
由图1可知,1978—1984年,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仅来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没有其他金融机构支持。之后,银行类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占总体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比重下降。2009年其比重为43.6%,2010年降至20%以下。由此可以看出,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力度逐渐降低,相应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加大。金融机构支农呈现多元化特征。
(三)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戈式指标”表示[10]。表2反映了天津市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态势。从农村金融资产总量来看,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呈现出一种连年上升的态势,这一趋势在201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1990年农业存贷款余额为36.71亿元,2010年较1990年增加了25.5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年中从51.72亿元增至317.3亿元,增加了5.1倍。农业存贷余额的增速远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速。这一时期内,农村的金融相关比率呈现上升趋势,由0.71增至3.06。Goldsmith(1969)认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相关比率有提高的趋势,但当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即金融相关比率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就会停止增长[10]。一般FIR增长至1.0以上即会出现停滞,天津市的FIR近几年远超过这一数值,这种现象是由于天津市特殊金融环境的影响,属于正常现象。
(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支农金融服务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截至2010年,天津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2 576个,22.6%设在农村,其中农村合作机构营业网点580个,农村新型机构1个。设在农村地区的银行类机构有四类五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11,1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目前,农村金融从业人员7 720人,占银行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15.3%,较2006年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数增长53.8%。农村金融机构、部门加强协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支农金融服务保障不断增强。
二、天津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金融支农相对规模和效率偏低
2010年,天津市中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中资金融机构总贷款比重为3.2%,较10年前增加0.9个百分点,金融支农比重呈现增长趋势。但是,金融支农相对规模与其他直辖市相比仍较低。“十一五”期间,天津市中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其总贷款余额比重平均为2.68%,低于北京和上海,更远低于重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49.5%。另外,天津市金融机构单位涉农贷款额产生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系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在“十一五”期间平均为1.5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3)。可见,金融支农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见图2)。
(二)金融信贷投放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
据调研数据显示,天津市所有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总额度虽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较小;2000—2010年天津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平均增速19.9%,与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增长需求相比较显得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户数量多而分散,个体资金需要量较小,需求上呈多级多元分散状态;商业银行因获取利润小,不愿涉足农村信贷市场,从而造成信贷投放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
(三)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全国邮政储蓄近2/3的网点位于农村地区,长期只存不贷,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从天津市的情况看,目前共有邮政储蓄机构361家,其中涉农区县网点超过200个,大量资金经过上存后流出农村。此外,一些农村信用社为了多获利,也把吸收的农村资金存到县级以上金融机构,还有部分资金通过购买债券、向城市客户贷款而流出农村。
(四)农业保险严重落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
由于农业存在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等因素,现代农业稳定和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业的保障。目前,天津市县域保险发展滞后,农村保险机构覆盖面低,市场规模偏小。这是由于体制障碍保险产品的设计缺乏主观能动性、适应农村需要的农业保险品种少、农村政策性保险缺位和财政对农业金融风险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结语
天津市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由此,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者,其体制的全方位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共同供给金融产品,满足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类信贷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强制性与自愿性农业保险相结合,有侧重地进行政府贴息和担保,不断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在金融体系全方位支持下,天津都市农业的发展必将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赵淑杰.天津市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52-55.
[2] 吕罡,刘睿,王静,等.从农户融资难浅析中国农村信贷制度的扭曲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9):56-58.
[3] 魏晓明,刘静.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40-41.
[4] 周再清,彭建刚.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0,(4):79-82.
[5] 戴广香.金融危机下农村金融的支农政策研究[J].中国商界,2009,(9):65.
[6] 姜松,吴卫红,曹峥林.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来自重庆的经验实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4):24-30.
[7] 万道琴.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1,(9):138-139.
[8] 曹元芳,边俊利.关于金融业支持天津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华北金融,2006,(11):22-26.
[9] 蔡承荣,杜金向.农村金融领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天津为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66-69.
[10] Goldsmith,R.W. Financ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关键词:休闲农业;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2070
1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时间最早,并且也是当前休闲农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继而就是我国的云贵、东北以及华北和新疆地区。这些地区本身的旅游业和特色发展十分发达,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形式和种类非常多,观光休闲农园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休闲农业发展方式。比如我国广州市的番禺区所创建的农业大观园和农业公园就将农业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和休闲场所融为一体;再比如江西省的农业公园和科技农园等等。从一般意义上说,休闲旅游在大城市的郊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休闲旅游需求较高、当地经济发达以及交通与基础设施也非常完整,这也就使得我国的北上广等发达城市近些年不断地开发和推广休闲农业,而休闲农业进一步促进了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进而提升了当地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比如我国广东省目前全省内拥有近百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高达500多万人,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从20世纪90年开始,我国旅游局积极地推进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在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发展口号,自此也使得农家乐旅游这一旅游新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2007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了“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和谐中国”的宣传口号,倡导将城乡旅游资源进行共享,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旅游人数高达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20亿元。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也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近两千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2 我国休闲农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 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在发展休闲农业中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和理解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发展形式,再加上当地政府对农业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缺乏正确引导,使得很多投资者在缺乏对市场的科学论证的周密规划的前提下,出现了同一地区的休闲农业项目与发展模式相似或者完全相同的现象;在园区的建设上也缺乏相应的规划且其建设规模也比较小,都是个人或者民间资本进行投资,从而使得园区总体建设水平偏低;在园区的布局上多数都是以观光、度假以及娱乐这3种类型为主,而新兴的购物、疗养以及知识型模式却非常少;在基础设施上建设上也非常滞后,整个园区的设计上内容单一。仅有住宿、垂钓、打牌等传统娱乐项目。总而言之,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在建设与发展上呈现出水平低、规模小、布局散的特点,对市场缺乏准确的地位,照搬照抄现象严重,没有打造出具有本地特的休闲旅游品牌,从而也就无法对旅游者形成吸引力。
2.2 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专业人才紧缺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在对休闲农业的管理上没有进行有效的协调。另外,休闲农业企业在财务、人力以及旅游等方面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能够正常运行,但是这对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以及非相关领域的业主来说是非常为难的。除此之外,业主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比较低,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培训,从而在具体得项目建设与企业经营上只能够凭借经验来制定决策,而这样的经营方式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最后是在园区休息、卫生以及消防和娱乐等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建设上也存在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领域的从业人员通常都是当地农民,其与专业的服务人员在能力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对这部分人员的管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当前我国休闲农业不论是在经营管理上,还是在人才培养上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3 科技含量较低,经济效益低下
目前我国大部分休闲农业在经营过程当中的科技含量都比较低,对农业科普教育的开发严重不足,多数还停留在农业生产尝试层面。同时,在各类农业资源的搭配上也非常不合理,农作物的成熟时期过于集中,这直接造成休闲农业园区在忙闲上出现严重的不均衡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园区种植的品种比较少,受季节的影响比较大,使得资源不能够被充分利用;另外就是由于园区整体档次比较低,无法对游客形成较大吸引力,从而造成大量游客流失,进而就无法提升园区的经济效益,使得园区经营进入困境。
2.4 缺少农味,缺乏组织体系
当前我国部分地方在休闲农业开发和建设上严重脱离了农村地区原有的自然、朴素,过于依赖科技手段,从而对农村地区的土地形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园区建设上的人工与城市化比较明显,这也就失去了休闲农业最本质的特色。同时,由于当地政府对本地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得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在经营上除了企业以外,还存在农民共同经营组织这种形式,但是这类组织缺乏统一的组织体系,从而使得其在经营中难以对盈余、权利以及义务进行合理的分配,再加上休闲农业在布局上多以点状分布,从而使得园区各个部分无法进行紧密关联,严重破坏了整个园区的协调性,最终使得其在发展上无法与新农村发展挂钩。
3 解决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相关措施
3.1 加强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全面认识,发挥其引导与扶持职能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自觉地增强自身对休闲农业的全面认识,并且要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的投入。比如我国台湾地区在休闲农业发展上之所以如此快速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区域政府都将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改善本区域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民收入的重点项目,并且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统筹指导和规划,以此来将旅游、交通以及文化和土地等部门进行联合,从而为本区休闲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再比如意大利在农业旅游发展上就施行了政府给予旅游单位一定的农业低息优惠以及减免税收的扶持政策。所以,我国政府应当借鉴台湾地区以及国外的先进发展经验,来在政策、财政以及制度上全面的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3.2 科学规划本地农业资源,打造区域休闲农业品牌
我国休闲农业在开发与建设上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遵循因地制宜、生态循环的发展原则,结合当地自然、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来因地制宜的对本地的人文历史景点与农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避免过于追求华而不实的奢华建设行为,以此来体现出休闲农业本有的朴素、自然特色。比如我国云南省的元阳的哈尼梯田就是其最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景观,而重庆垫江的牡丹栽培则是其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其次是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农业资源的规划意识,必须要同城市发展、城市旅游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统一融合,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休闲农业产业布局,同时还要将基础设施与农业资源以及农业企业的布局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以此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再次是在重点项目的建设上,要对区域农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主题鲜明、规划合理以及设施齐全的经营项目,同时还要结合市场需求来对以往经营模式进行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在经营模式创新中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的建设原则,从而形成以农民为发展主体,以农村为发展特色,以新农村为发展特色的特色休闲农业园区;最后在经营内容上要拓展思路,围绕“农”字来运用先进生产方式提升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以此来体现出农耕文化与农业的特殊品质。比如天津市塘沽地区所推出的“做一天渔民”这样的体验农业生产的活动,这不但能够形成该区域独有的“捕鱼”农业文化,而且也对游客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实现了本地休闲农业效益的提升和影响力的充分发挥。
3.3 创新休闲农业经营理念,加强对业主的培训教育
休闲农业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产业,其经营内容囊括了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所有经营内容,并且在经营项目上涉及了农业、生态、旅游、文化等产业,这也就要求园区的经营需要多个专业的优秀人才来能够实现整个园区的正常运转。因此,当地旅游部门以及园区业主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对园区现有工作人员更是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园区的经营与服务水平。另外,当地政府还要定期组织休闲农业园区业主进行旅游管理以及生态农业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培训和教育,尤其是在农业旅游管理的培训上要结合业主所在园区的经营状况来帮助其分析和制定出合理的经营规划,以此来全面提升业主的经营水平和园区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但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极大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有力的体现出我国在三农建设以及惠及城乡发展上的强劲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在政府职能发挥、业主经营能力提升以及产业格局合理规划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笔者希望能够为休闲农业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伟. 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2] 孙兆慧. 台湾休闲农业推动策略与启示[J]. 台湾农业探索, 2008(01) .
[3] 徐明华. 开创湖南省休闲农业新局面[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4) .
关键词 设施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宁夏隆德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97-01
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隆德县按照“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支撑、高效益经营、高水平建设”的建设要求,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有水源保障的渝河和甘渭河流域率先实施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精心规划,全面培育,强力推进设施农业产品优质化、生产专业化、基地规模化、设施现代化和效益最大化,有力地促进了设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2]。
1 发展现状
1.1 建设规模不断壮大
紧紧围绕花卉苗木和设施农业,先后引进静宁方圆、静宁绿怡、加记(中国)农业开发公司等12家企业落户建设示范基地,投资建设资金达1.5亿元,规模流转土地0.13万hm2,基地建设呈现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态势。2012年,全县设施农业面积0.36万hm2,是2010年的1.6倍,总产量达11.5万t,总产值22 296.6万元,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达453元,占全县农牧业总收入21.1%。
1.2 基础设施配套先进
园区建设标准高、配套先进,智能日光温室利用微电脑控制内部环境,配置水源净化及集水、集雨循环利用设施;日光温室全部建为四代标准温室,拱棚全部采用钢管和氧化镁新型材料搭建[3]。在蔬菜和花卉的生产、种苗培育、作物新品种引进选育、脱毒种苗快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鲜切花培育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以设施栽培为主的工厂化农业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
1.3 科技支撑体系健全
设施农业对品种、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高,在设施农业发展中,严把技术关,实行技术责任制,组建技术团队。主推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10项技术,技术到位率、新品种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农机化水平等普遍提高。
1.4 种类和品种实现多样化
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发展带动了蔬菜、花卉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农业由单一蔬菜种植向蔬菜、花卉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有效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蔬菜种类主要有辣椒、黄瓜、西瓜,花卉以百合、非洲菊、康乃馨、剑兰、郁金香为主。景观苗木以高山黄杨、红叶小蘖、金叶女贞、樟子松、油松为主。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农民观念落后,种植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不高。二是农户资金困难,资金投入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三是设施园艺(花卉、果树)在隆德县刚刚起步,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关键环节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的投融资渠道较少,带动力还不强。
3 对策
3.1 科学制订设施农业规划
在巩固、提升原有设施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在渝河流域有水源保障的区域集中搭建大中拱棚,空闲地搭配种植花卉、苗木与蔬菜,花卉以蜀葵、波斯菊等草本观赏花卉为主,蔬菜以甘蓝等叶菜为主,打造绿色屏障、白色温棚、靓丽花带相结合的生态景观带,形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带。
3.2 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力度
聘请国内外设施农业专家对农技人员、农民进行集中轮训,力争每户至少培训1名掌握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的明白人,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经营的积极性,增加劳力投入,切实发挥农民参与建设的主体作用。
3.3 加强农业信息网和农村信息网点的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网和农村信息网点的建设,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推介农产品销售信息,大力培育经济合作组织和营销队伍,抽调头脑灵活、善跑市场的骨干充实到隆德县蔬菜协会,广泛联系市场,确保农副产品高产出、销售快、有效益[4]。
3.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区内外企业积极投身和投资设施农业建设,完善设施蔬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技术服务等产量链条,提高设施农业产品附加值,最终使设施农业生产和销售各环节服务呈现系列化,产品走上产业化经营路子。
3.5 强化示范园区带动作用
按照“一个园区、一名专家、一名挂职干部、一个技术团队”的要求,强化政府引导、倡导社会参与、推行企业主导的运作模式,着力打造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断提升了园区技术到位率和科技入户率,提高了产业效益,从而带动各乡(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窗口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实现由分散、粗放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转变,农民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科学种田和农业产业化,最终有利于农民致富。
3.6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在稳定农村土地长期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有效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模式,实现了由农业变产业、田间变车间、农民变工人、分散变集约、低效变高效的新途径,真正实现企业盈利和农民增收双赢,推动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5]。
4 参考文献
[1] 康义.宁夏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2(5):56-57,67.
[2] 何洁,张和广.固原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7-18.
[3] 杨文武.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245-246.
1.1有机农业概念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5]。1.2有机农产品概念有机农产品是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有机农业的原则和法规生产的纯天然、无污染、有益健康的优质安全食品,由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方式生产和加工。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物质[6],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有机食品所涵盖的范围逐渐扩大。1.3有机农业与有机农产品的相关性有机农产品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心食品安全问题,有机农业不光是在发达国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即使是像中国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机农业也正在悄然发展。目前正值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有机农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传统农业基础好,又有生态农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已经具备开发有机农业很多有利条件。
2“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2.1食品安全的需要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目前人类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类癌症的大幅度上升,无不与化肥农药的污染密切相关。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2.2生态保护的需要可以打造环保品牌,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目前国内其他烟叶生产区生产烟叶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农药的持续使用增加了病虫的抗性,破坏了原有生态链条,且农药用量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进入恶性循环。改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学肥料而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极大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益微生物,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2.3“清江源”品牌提升的需要有利提升“清江源”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有机农业产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提高园区主打农产品在国内和地方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2.4提高园区当地收入的需要有利于增加园区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机农业是种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不然尤其是病虫问题难以解决,还需要有全新的观念。有机农业食品在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遍产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五倍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园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3“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的品种和布局“清江源”有机农业烟叶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示范区海拔900-1300公尺的4000亩烟叶生产基地,主产以烤烟和白肋烟为主,生产基地辐射涵盖全州烟叶生产基地单元,覆盖面积30万亩。有机烟叶生产严格执行州(局)公司烟叶生产标准化方案,主要遵循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土壤改良、秸秆还田、施用生物有机肥并减少无机肥料施用、严控除草剂、杀虫剂等有害环境的农药、采用天敌或物理方法(黄板、黑光灯)防治害虫。“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其他品类如有机食用菌(香菇)、芫荽、白菜、洋芋、玉米、有机豆类等生产已经取得国家认证的有机(转换)ISO22000:2005和Haccp品牌认证,认证面积总计360亩,对各个品类的生产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和规范,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部分贴牌的有机蔬菜已经可以供应周边超市。3.2“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3.2.1“公司+合作社+农户”是目前园区有机生产主要组织模式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在园区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但具体的组织管理形式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其他地区相比,园区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决定了其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主要特征,由于认证成本、市场准入以及市场风险等原因,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以公司为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就成为有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因而,由公司进行有机农业方案制定,合作社兼有加工与贸易双重职能,与农户集体签订有机生产合同,负责以议定的价格收购产品,并负责指导和监督农户集体的生产,直至采取由公司统一供应所有农用物资,派出公司人员常驻生产基地进行管理等措施,从而确保生产的有机完整性和可靠性。3.2.2“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种具体模式(1)公司和农户直接签订协议,由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统一供给主要投入物资,公司以一定价格回收产品,简称公司化订单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多年生经济作物或本地试种新品种等。(2)公司通过合作社和农户打交道,按照高于市场价格回收产品,简称合作社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农民熟悉的蔬菜品类的生产。(3)公司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吸收农民成为员工,进行有机农业的生产,简称反租倒包式,该种方式适用于有机烟叶生产。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兼顾公司和农民的利益,使有机生产管理规范化,确保有机产品质量,是园区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3.3“清江源”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3.1有机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从直观判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使有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3.3.2园区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导致单位生产成本高,加上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销售成本更高,致使周边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影响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同样在种植类产品上,多初级产品,更缺乏有机加工品,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严重脱节,同时存在生产不足和产品过剩的问题,因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4大力发展“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机遇与对策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2011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指出:“重视提高烟叶安全性水平,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加强烟叶产地环境研究控制,规范农药使用,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建立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发展烟区生态农业”。从源头上抓好原料生产,为卷烟提供非常可靠的原料保证,已成为领导重点关注的焦点。尤其在“532”、“461”品牌规划落实中,需要可靠的烟叶来做保证,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出安全的产品质量,才能把烟草品牌做大做强。4.1大力发展“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机遇4.1.1有机烟叶充实“清江源”烟叶品牌内涵国内有机产品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为“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有资料显示,国内知名烟叶品牌如“清江源”、“金神农”、“凉山清甜香烤烟”、“丽江特色优质烟叶”竞争已初步定型,国内烟叶市场格局已三分天下;同时一部分成熟的烟叶生产基地已在悄然实践“有机烟叶”的新概念,如“丽江特色优质烟叶”“、红塔玉溪庄园”、和Sunel公司在土耳其种植有机香料烟。为卷烟工业企业提供环保优先、最贴近自然的由有机农业打造的纯天然烟叶成为“清江源”有机生态烟叶的重要内涵。4.1.2示范园区有机农产品与“清江源”品牌的环保效应相得益彰作为“清江源”科技园区次要农产品出现的有机豆类、蔬菜、食用菌等取得国家食品安全认证或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具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清江源”园区生产的标注有SO22000:2005或Haccp等农产品市场将受到市场青睐。4.1.3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要求园区发展有机农业人们的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对有机农业日益重视。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农产品消费。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编制了园区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奠定了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4.2“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4.2.1以提高公众认知度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工业企业为创建平台,全面推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强力充实“清江源”有机烟叶的内涵,是提升科技园区烟叶乃至大农业生产体系品牌效应的关键措施。4.2.2依靠现代技术进步实施园区有机农业在烟叶生产上必须遵循恩施州公司颁布的强制执行的标准化生产法规,大力实施诸如标准化烟叶育苗技术体系,烟叶大田病虫防治使用生物与物理防治手段如黄板、人工驱虫、黑光灯灭蛾、生物性诱激素、天敌灭蚜等先进技术,使用减少土地危害的化学肥料、使用生物有机肥。强调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秸秆还田、保持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有机农业的精髓,同时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的进行新的运作。4.2.3依托科研部门和工业企业共同开发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有机农业生产面临着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因此需要依托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依托科研部门的专门资源,特别是需要与工业企业联手开发,成立相应的有机农业生产创建平台,从生物技术、生产资料研究、开发咨询重点研究,使园区有机农业发展水平得到持续提高。4.2.4横向开发有机农业品类,拓展示范区品牌效应围绕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建设的开展,以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蔬菜、豆类、瓜果等生产逐步满足园区及周边市场的需求,夯实“清江源”品牌内涵,拓展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品牌效应。要全方位的进行各品类蔬菜、瓜果、食用菌的有机认证,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以科技园区的有机农产品提升园区的环境意识,提升产品的横向品牌效应。
5“清江源”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关键词:新疆;设施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
新疆的设施农业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与创新,设施农业从最初的小范围已发展成一定的规模,能够将新疆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行有效转型,构建一个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有效模式。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是技术与资金的集约统一,是农业现代化的象征。
1新疆设施农业当前发展状况
11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新疆设施农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步入90年代后,我国开始实行“菜篮子工程”,各地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特征性为代表,进行示范引路,使得设施农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底,新疆地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87万hm2,与上年相比扩增了333多万hm2;生产出的反季节瓜果、蔬菜与食用菌等多达60几个品种,总产量达到了290万t,与上年比增多了172万t,其中辣椒、番茄与黄瓜等果蔬类占其60%。为新疆带来农产品总收入6688亿元,其中纯收入为4297亿元,农民依靠农产品所得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0元左右,占据农民总纯收入的105%。新疆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已离不开设施农业,它是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由于新疆自治区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地不断提高与创新,设施农业的技术发展从低水平迈向了中级水平,农产业带来的效益在与日俱增。设施农业已同“粮、棉、畜牧、林果”一样成为新疆自治区的重要产业,是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12新疆设施农业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21设施农业部分建设不合理
从新疆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状况来看,部分温室建设存在不合理现象,遵循老旧温室结构所占比例大;设施农业的生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手工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未能实现高水平的机械化生产,缺少专用的农业机械;由于设施农业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劳动力供求问题会越来越紧张;有些地区的设施农业建设过于规模化,而忽略了温室的保温、水、电、设备等各设施的配套完善,忽视了日光温室的合理建设;在温室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省成本、赶进度与轻质量的现象,导致温室的保温蓄热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对环境的可控制力薄弱,在深冬无法有效生产,致使温室生产效益低下。
122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标准不完善
由于新疆各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同,设施农业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高低不等;现有的设施农业技术标准不够完善,较为分散;涵括设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符合新疆设施农业特征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够系统,专业技术的普及范围小,当地农民很难掌握设施生产技术,抑制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由于设施农业对栽培技术与设施条件有一定要求,而整个新疆的设施农业生产水平显示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特别是南疆喀什等地,本地农民占据了主要的劳动力,再加上设施条件差、栽培管理技术与种植习惯落后等原因,造成温室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相当一部分温室的产值在45000元/hm2以下。
2基于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建议
设施农业作为一种高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现已得到迅速发展。设施农业通过以现代化工业技术成效为基础,以工程建设为措施,让农业产品的生产条件与生产环境能够受人为的调控,保证水土资源与光热资源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以此达到农业产品的周年生产与工业化生产。设施农业能将新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对防治农业自然灾害,节约农村农业用水,促进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21构建一个完善的新疆设施农产业技术体系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是新疆设施农业发展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我国须加强对新疆设施农业的科技资金支撑力度,建设适应新疆各地区不同生态区域特色的设施农业工程,开展特色作物的生产,提高对栽培技术的效益探究,构建一个完善的新疆设施农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优质、安全与高效的目标。注重设施结构的创优化与老旧温室的标准化,对建设温室的专用新型材料、设施控制技术、设施农业特用品种的选育、设施水肥结合的调节技术、集中育苗的高效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可再生能源沼气与太阳能等各技术的综合研究,以此逐渐完善设施农业技术体系,创建一个拥有新疆地域色彩的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实验室,组成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区域色彩的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与研发平台,提升新疆设施农业技术水平,有效促进新疆设施农业生产增效、农民增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2扩大新疆高效设施农业的示范规模
新疆自治区对于设施农业主产区要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的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实现各具代表性的规模化,集中示范高效设施农业工程与栽培技术的效果,扩大设施农业技术示范的推广范围,增强设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组织机构,打造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产品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全面实行优质、可靠、高效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让新疆各地区逐渐向节能环保型、利益高效型与绿色生态型的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能够促进新疆各地区农村的农产业经济发展,改善新疆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须有效发展新疆的设施农业。
参考文献
[1]马彩雯,王晓冬,吴乐天等.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0(10).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问题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的提高,但在农业经济的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以下对其进行分析:
1.农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其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农业经济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这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就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来看,相关的基础设施相对还不完善,有一部分地区的基础设备较为落后、传统,已经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压力。同时由于设备的时间相对较长,这也就导致设备自身老化,功能相对较差、并且存在年久失修的影响对季节的变化,以及其他外力因素的没有抵抗力,并且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这一系列的因素也就表明了传统的基础设备无法达到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现在的农业进行生产的方式相对较为落后,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抑制的作用。虽然有一部分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机械化,但是还有很多的地区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技术的含量相对较低,没有达到机械化的标准,并且一部分的地区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是用人工进行生产的方式,通过劳动力进行生产,这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标准化的水平。尤其是在农村进行初级工业制品,进行生产的效率相对较差,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为薄弱,这也就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导致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3.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差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准换是一项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农村的人口相对较多,占有的比重也就相对较大,这也就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解决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但是我国的市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过于求,也有的地区出现了用工短缺。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技能的水平也较差,这也就导致其工作的问题难以进行解决。
4.农村资源的状态不佳
农村资源的态势不佳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我国在农业发展的方面通常都是以粗放经济增长的方式,这也就加大了对环境的压力。同时,由于农业经济的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的投入相对较大,但是获得的效果相对较差,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也为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技术进行创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5.农业的投入不足
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也就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因素,由于资金的不足,也就对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政府对农业投入的资金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也就造成资金的不足,导致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应逐步的进行完善。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为了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就应该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入手,对现有的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与优化。鼓励企业建立相应的研发中心,以此,来加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还应对农业经济进行创新,加强对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投入,并加强相关的技术研究,促进农业经济的进步。
2.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不适用与现在的农业发展,这就要求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目标应趋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加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农业经济向着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此来加强农业产品的品质与质量。
3.改善农业资源紧缺的态势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此来对农业资源紧缺的现象进行改善。农也经济的发展应向着绿色农业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加大对绿色农业的宣传,加强相关人员以及农民对绿色农业的认识,使其对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内容进行了解,以此,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农业生产中的技术进行推广,增强农业人员的素质,从根本上加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农业的资金投入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的投入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无法落实到农业生产上。这就要求对农业发展的环境进行完善,加大资金的投入。同时,政府也要将惠民的政策进行贯彻落实,从根本上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对农业经济方面,还应建立相对较为完善的救助制度,以此来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
5.建立合理的发展机制
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应当建立相对较为健全的农业经济发展机制,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制定一个高效的、可以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保护与调节的,还可以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近几年农业的生产有很多因素对环境产生影响,所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环境进行保护,以此来加大农民的收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三、结语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农业发展的相关制度不断的进行完善,加大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品牌;规模;品牌意识;品牌宣传力度;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农业品牌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其产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的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和类似产品与服务的名称及其标记。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有利于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一、滦县农业品牌现状
滦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一直把品牌农业建设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积极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滦县已有滦乡、方瑞、媳哈哈、郎红棚业、宝之福、锦色古马、响水桥、蜜泉涉及粮油、蔬菜、瓜果、养殖等农业品牌8个,年销售农产品3.56万吨,年销售收入1.2亿元。这8个农业品牌中,7个已经在工商部门注册商标,1个正在办理中。其中“郎红棚业”有6个品种农产品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媳哈哈”有5个农产品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宝之福”获有机食品认证。
品牌农产品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市场售价高、商品率高、节约了销售成本。例如郎红棚菜专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现有有 500户农民参与,年播种蔬菜1800亩,按统一标准进行无公害生产,年产无公害蔬菜8500吨,产品统一销售批发给唐山等地各大超市,比非品牌蔬菜每吨售价高出400元,每吨节省销售成本100元,年增加效益425万元,户年增加收入1万多元;由于合作社与超市签订了产销合同,摆脱了蔬菜生产的盲目性,没有出现过蔬菜卖不出去的情况。
二、农业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通过多年的发展,滦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农业品牌规模较小且分散
从世界农业品牌的成功经验看,一般都是先有规模,后有品牌,规模支撑品牌。滦县特色农产品总量偏小,特别是农业生产组织分散、规模较小,一般不具备注册商标的经济实力,这成为滦县发展农业品牌的最大制约因素。
解决方法:一是强化基地建设。要从现有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如花生、蜜瓜、黄瓜等)出发,尽快制定农业品牌基地发展规划,按照品牌的发展前景、实际销售情况以及市场占有率等实际,以示范基地带动特色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二是鼓励各种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要强化政策激励,加大资金投入,对农业企业建品牌、创名牌按等级、标准,在财政、税收、信贷、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倾斜,解决农业融资难问题,壮大滦县农业品牌群;要做好创品牌企业与个人的表彰宣传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鼓励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创牌环境;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行政执法力度,为品牌发展保驾护航。三是扶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培训,积极开展“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滦县农业品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品牌意识依然淡薄,对品牌农业的认知水平亟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1.部分农村合作组织虽然注册了商标,但销售的产品无标准、无包装、无标识,未能发挥品牌的作用。2.品牌农业建设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农业品牌主要集中在鲜果、蔬菜等初级农产品,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少。3.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不稳定。在滦县的8个农业品牌中,目前还有4个品牌没有进行“三品”认证。另外,部分农民在“三品“认证后质量意识有所松懈。
解决对策:各级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要以品牌战略为指导,树立新的农业发展观念,认识到农业品牌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实现由传统的农产品经营观念向品牌观念的转变,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认识到创立品牌在提升农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增产增收方面的重要性。
(三)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创建农业品牌过程中,对所培植的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农业品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能充分体现。
解决对策:
1.农业品牌拥有者要重视营销策略: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和户外路牌等各种手段,加大宣传,要使优质农产品广为人知。注重产品适度包装,塑造品牌形象。好的产品与好的包装相得益彰,使消费者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销售收入。
2.政府各部门要搭建特色平台,力促品牌营销:农业是弱势产业,又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当前应重点搭建好三个营销平台,推进品牌建设。一是搭建文化平台。要进一步深挖滦县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坚持以“特”扬名;进一步贴近消费者对绿色、营养、安全、保健的需求,力争以“土”取胜。二是搭建销售平台。着眼于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开拓有形无形两个市场,促进产品大流通,要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着力培育壮大各类中介组织,发展农产品经纪人。三是搭建招商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认真组织、参加各类产品展销会、招商会,积极利用各类“节、会”推介品牌,集中我县的西红柿、兔子腿黄瓜、蜜瓜、花生、萝卜等品牌产品对外展示营销,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