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残疾人创业项目范文

残疾人创业项目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01 11:45: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残疾人创业项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鼓励创业

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在工商注册、税收、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具备一定规模的创业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扶助;对有能力、有愿望的无业贫困残疾人,无偿提供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

同时,将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纳入小额贷款范围,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开辟了残疾人信贷审批“绿色通道”,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县残联设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基金,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并专门制定了扶助措施,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给予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资助费用。

扩大就业

推行“菜单双选”,采取残联助选和残疾人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残疾人多元化就业。

坚持因人而异推荐就业项目。对视力残疾人员主要提供按摩推拿等项目;对肢体、听力残疾人员着重开发提供种养项目,采取联建、援建等方式,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已建残疾人培训创业示范基地两个、集中就业扶贫基地6个,其中沛县残联创办的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占地106亩,建设温室蔬菜大棚82个,采取“多元化投入、一体化经营”的形式,突出“技能培训、扶持就业”的功能,两年来,累计吸纳146名残疾人入社,安置38名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282人次,辐射带动200户残疾人脱贫,使从业残疾人家庭实现了“人均一亩棚,年收入超万元”的扶贫目标。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开发公益岗位。加强与电信、劳动部门协调,将残疾人从事电信话费代收业务审批认定为公益性岗位,为100余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带来收益,县残联在安庄村、鹿湾村、崔寨村开发了三处残疾人集中创业基地,扶持243名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在基地就业创业。

积极组织开展向残疾人送岗位活动。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三进五送大篷车”、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动员、协调社会用工单位优先选用残疾人,县残联每季与人保局联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3年来,共有143家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岗位2018个,现场签订用工合同371份。目前,全县9420名残疾人得到了安置, 283名残疾人实现了创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率达到了93 %。

篇2

铜陵郊区安铜办事处肢体残疾人陈美英,两个女儿正在上学,一家4口的生活仅靠丈夫一人的微薄工资维持。今年上半年,当地残联为她买了15只羊,在结对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目前已增加到22只,预计可获纯利润4000元。现在她信心十足,表示明年要扩大养殖规模,一定要过上小康的日子。

陈美英是今年铜陵市残疾人“千元就业”工程的受惠者之一。

所谓“千元就业”工程,就是选定一个项目,找到一位能人,解决1000元启动经费,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进行帮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贫困残疾人家庭的项目、资金和技术等难题,实现残疾人技能培训与生产和扶贫的有机结合。“千元就业”工程的实施始于2005年,经过近3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残疾人就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已帮扶802人,计划到“十一五”末,帮扶2200名残疾人就业或创业。经过努力,所有扶持对象的家庭收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有的已经走上富裕之路。

2007年,在安徽省“万人就业”工程的基础上,铜陵市继续实施 “千元就业”工程,并纳入市政府20项民生工程进行重点安排、统一部署,由重点帮扶农村残疾人推广到城乡结合。计划自2007年起,每年扶持城乡无工作的残疾人实现就业不少于400人,2007年到2010年全市将对2000名残疾人实施千元扶持,为每位扶持对象无偿提供1000元资金。2007年的计划已经实现,共扶持402名残疾人就业和创业。

为确保这项民生工程落实到位,铜陵市残联的主要做法是:

1.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市里成立了残疾人“千元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副市长万以学担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残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残联,负责日常工作。今年4月,市残工委开会专题研究和部署残疾人“千元就业”工程,对项目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和安排。市残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制定下发了《铜陵市残疾人“千元就业”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规范了操作程序,制定了工作责任制度、跟踪问效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还以助残日宣传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为契机,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大力宣传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典型事迹,宣传残疾人“千元就业”工程的重要意义、扶持方式和操作程序,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关注和扶助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氛围,同时也促进了该项工程实施的透明、公开。

2.阳光操作,规范有序。

①公平公正地选定扶持对象。全市各县区残联经过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对照“五个优先”的原则认真筛选扶持对象,即:优先扶持有选派干部任职村镇的残疾人;优先扶持特困残疾人;优先扶持社区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优先扶持下岗、失业残疾人职工;优先扶持零就业家庭的残疾人。

②加强职业培训,做到项目、技术、资金扶持的有机结合。项目、技术、资金是困扰残疾人自谋职业的三大瓶颈。“千元就业”工程不只是简单的资金扶持,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树立自主创业的理念,授之以创业技巧,帮助他们因地制宜地选好创业项目,项目有:种养殖、机电维修、餐饮、日常小服务行业等。在扶持对象确定后,根据创业项目的实际要求,组织实施有效的免费技能和技术培训。对于120余名城镇对象,在劳动社保部门支持下,组织开办了首期残疾人创业培训班,通过专家指导,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素质,掌握创业技能,了解有关优惠政策。对于农村扶持对象,在选派干部和村委会帮助下,就近就地选择当地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技术特派员或行业协会等作为帮扶人,对他们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和帮扶,并签订帮扶协议书。通过项目、技术、资金的扶持,引导、帮助残疾人找到创业项目和途径,力求在1~2年时间内摆脱贫困,走上自强之路。

③多层次、多形式做好督促检查。一是市残联会同组织部、财政局多次深入基层,对一县四区的对象筛选、资金到位、项目启动、技术帮扶等工作环节进行全面督查和指导,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二是电话抽查,重点检查资金到人情况;三是配合市民生办进行随机抽样、入户调查,并及时向有关县区反馈检查情况,总结好的经验,解决存在问题,以促进“千元就业”工程发挥最大效能。

④扶持资金打卡发放,到户到人。市与县(区)财政按8:2的比例分担扶持资金。筛选对象经审批确认后,在组织培训的同时,及时发放了扶持资金,8月中旬所有市级扶持资金和县区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并实施打卡发放,到户到人。按民生工程的要求,基层残联将发放卡号汇总后,及时上报市残联。

篇3

[关键词] 就业政策;挑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6-42-3

Research on Public Employment Policy under the New Normal in China

Zhu Anyu

(Heb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Hebi Henan 458030)

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urrent employment policy of China is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 Therefore, we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ositive employment policy,gradually improve the linkag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expanding mechanism,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olicy solving the structural conflict of employment, and improve the implantation of the employment support policy on the focus group. Then we will improve the employment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Keywords:employment policy;challenge;recommendation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确立了就业优先发展战略”[1],“制定实施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政策,”我国的就业总量随着经济增长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 253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276万人。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我国当前的就业政策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适应新常态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从而实现就业有量更有质的提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 新常态下就业政策面临的挑战

1.1 经济增速趋缓对就业带来较大影响

目前,我国经济步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下行的压力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对劳动力的整体需求量呈下降趋势,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人数的大规模增长,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就业扩大的拉动作用。

1.2 就业政策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上效果尚不明显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导致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新兴产业、朝阳行业等相关的中高级人才供应短缺,而一些传统产业、夕阳产业、产能过剩行业将会产生出现大量失业人员,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积极的就业政策,但效果尚不明显。

1.3 解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难问题的政策还不健全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有部分群体求职竞争能力相对薄弱,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高校毕业生群体。在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新增就业岗位相应的也会减少,进而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为727万人,2015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749万,在全国新增加的失业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应届高校毕业生。二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2014年农民工总量2.7亿人,由于部分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企业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用工人数减少,部分农民工的自身素质也无法适应企业需求,加之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愿意就近就地务工。引导有序流动就业和就地就近安排就业的任务繁重。三是残疾人群体就业困难。目前,我国残疾人口总量超过8 500万,由于身体的特殊性,残疾人的自身的就业能力相对薄弱;相关部门对残疾人就业服务帮扶指导工作相对滞后;残疾人就业的相关保障政策和措施不健全;个别用人单位没有积极承担依法按比例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社会责任;目前的就业政策在解决上述重点群体就业难问题上还不健全,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2 完善积极就业政策的建议

2.1 建立完善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当前,解决就业问题根本措施在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

2.1.1 进一步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

当前,针对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新形势,要适时充实和完善就业政策。“把着力点放在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就业质量和保持就业稳定上来”[2]。一是要优化各级财政就业资金支出结构,并结合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加大用于各类群体人员就业培训和员工在职培训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重要支撑和保证条件。二是注重提高就业质量。从保持就业稳定出发,重点增强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的稳定性。三是适时调整积极就业政策中的金融税收政策,对有利于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扩大就业容量的产业、和用人单位拓展和放宽融资渠道,特别是对发展型中小微企业、升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创新型智力密集型企业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运用金融税收政策,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和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就业的扩展和提升。

2.1.2 政府切实担负起促进就业的责任

首先,制定就业战略。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就业的状况并不相同,因此政府部门要适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来促进就业。

其次,提供就业服务。政府应着力构建就业培训机制,加大就业培训投入和力度,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政府要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及时向社会劳动力市场岗位信息和职位空缺信息。

再次,在就业环境、经济形势出现重大变化时,政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一些临时干预措施保障就业的稳定性。例如,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导致一些企业破产或被兼并,相关企业的员工如何妥善安置,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和解决。

2.1.3 实现就业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相衔接

各级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时,应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的需要”[3]。一是在结构调整中,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国情,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战略,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扩大就业的空间。沿海地区可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延长产业链,延伸扩展就业;中西部地区可在降低能耗的前提下,承接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就业工作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新兴产业发展培训、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劳动力供求匹配度。

2.1.4 实现就业政策和干部考核政策相衔接

过去,GDP是干部考核的主要指标。但GDP只能反映经济发展总量,但是GDP指标无法衡量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文明是否协调、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降低GDP指标在考核干部标准中的比重,不仅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例如,2014年河南省新出台的《河南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工作试行办法》中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纳入考核体系,就会督促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促进就业工作。

2.1.5 实现就业政策和城镇化政策相衔接

目前,我国正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战略,如何让农民工变成为新市民,让农民工从流动大化为稳定的就业群体,是我们在实施城镇化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要积极跟进就业政策,并与城镇化政策有机衔接。要切实消除各种壁垒,使他们能在城镇稳定就业、安居乐业,做到就业有机会,工资有提高,社会保障可享有,职业发展有前景。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使其真正地、同等地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待遇。三是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2.2 实施完善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政策

2.2.1 完善下岗失业人员转移就业政策

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使一批企业关停和转产,相应地会导致一批员工下岗失业。要做好这些员工的平稳转移就业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作用,要尽快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的现有使用渠道,要将失业保险基金与中央、地方财政的就业资金统筹使用。可作为扶持失业者个人求职就业全过程的补贴;可用于企业开展转岗培训,给予参加培训员工生活补贴,用于组织生产自救和灵活就业者的社保补贴、劳务补贴等,以支持企业更好地做好员工的分流转移工作。对正在寻找工作的失业人员,及时发给失业保险金,保障其基本生活,并扶持其自主创业或再就业。

2.2.2 完善职业培训政策

顺应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一是要加快培养一批新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层次职业培训,通过技工学校和企业合作,提升骨干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成为符合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级技工;通过企业岗位培训和职业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实现大部分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成为适应转型需要的中级和普通技工。二是要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职前职后培训,强化职业发展和岗位能力提升,使其成为具有研发和操作能力的智力型员工。对缺乏专业技能和所学专业不适合需要的大学毕业生,要帮助他们充实专业技术,使其尽快实现就业并适应企业需求。

2.2.3 实施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政策

劳动者自主创业不仅自己实现了就业,并且还可以带动更多人就业。一是引导劳动者选好、选准创业项目,引导自主创业人员在现代服务业、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中合理的选择创业项目,避开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夕阳产业的创业项目。二是对现行扶持政策要进行动态调整,对于需要了解创业知识、增强自身素质的人员,相关部门要及时对其开展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对于在符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的领域创业的,国家需要在财税、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

2.3 完善实施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的政策

2.3.1 落实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继续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对符合政策扶持条件的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及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享受政策的渠道。健全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创新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和生产服务一线就业和创业。

进一步落实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扶持政策,帮扶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及时提供融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和服务,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4]。

2.3.2 进一步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要坚持城乡统筹,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进城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支持返乡创业”[5]。为更好地帮助农村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每年都共同组织开展“春风行动”,这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的专项活动。此外,为有效解决农民工务工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各级就业指导服务的相关部门还需要继续拓宽就业信息服务渠道,更好地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2.3.3 切实保障残疾人就业

为保障残疾人顺利就业,首先实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其次完善实施对用人单位的补贴、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依法吸收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社会保障补贴,提高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再次,完善实施残疾人的就业服务政策。各级相关部门“准确掌握辖区内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加快完善残疾人就业需求登记制度”[7],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残疾人开展定岗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以适应用人单位需求。

参考文献:

[1] .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2(8).

[2] 曹新・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J].求知,2012(11).

[3] 中国就业促进会.积极有效地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J].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3).

[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R].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4(5).

[5] 人社部.要求各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人才资源开发,2014(5).

篇4

一)充分认识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非常集中。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也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充分认识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把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抓实抓好。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为重点。重点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青年、妇女、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积极创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地凝聚和激活全民的创业热情和创业能量,以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为目标。通过完善扶持政策、提供创业资金、创新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促进社会就业。以创业促发展,以创业促创新,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和谐,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培育创业主体。完善扶持政策

三)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创业促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准入领域。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活动。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并符合规定条件的经批准可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每人每年4800元定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为全民创业促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引导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等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

四)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引导鼓励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并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持有我市发放的再就业优惠证》下岗失业人员在县自主创业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充分就业。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经批准可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五)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自主创业。积极实施“双导就业”工程。倡导非公经济组织积极接收普通院校毕业生。凡自愿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择业期内由县财政发给生活补助费。择业期满后财政不再补助;用人单位发放工资本科生每人每月不得低于650元。中专生不得低于550元。非公经济组织工作的毕业生可以享受现有的三支一扶”政策待遇,引导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并经人事调配部门注册、派遣的毕业生。补助标准为本科生每人每月350元、专科生300元、中专生280元。专科生不得低于600元。择业期间内可参加当年全市公务员招考和毕业生安置考试,正式录用后其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可以连续计算为工龄。

落实好复转军人自谋职业补助金制度。高校毕业生和城镇退役士兵凡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可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主动走向社会创办实业。持《毕业证》择业证》或《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自在工商部门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军队转业干部从事个体经营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六)大力推进劳务输转工作。引导和激励农民自主创业。创新劳务工作机制。充实工作力量。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创业。积极维护创业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提供创业项目咨询指导,县劳务办加挂农民工工作办公室牌子。农村大力开展“农民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创业活动。积极培育发展劳务派遣公司、劳务经纪人等劳务中介组织。多渠道培养和树立劳务输出带头人。全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城乡群众自主创业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务工人员回乡、进城投资创业。优先安排经营场所,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

七)扶持青年、妇女、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积极创业。劳动保障部门要协调财政、教育、共青团、妇联、残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青年、妇女、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并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进一步提高他就业和创业能力。有关部门要为残疾人创业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经营场地等。

三、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完善创业资金支持体系

八)加大对自主创业人员的贷款扶持力度。凭《居民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申请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为2―5万元。期确需延长的可延期一次。给予适当贴息。将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个人贷款额度提高到2―5万元。合伙经营和有组织就业的可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扩大贷款规模。对已经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且按期还款的人员再次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其贷款额度可提高到5―10万元。将小额担保贷款的对象扩大到进入城市创业的农村劳动者。对进入城市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农村劳动者符合从事个体经营人员的贷款条件并确有偿还能力的可在党政机关、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反担保的前提下。贷款期限为2年。期限为1年。对从事微利项目的县财政视财力状况。

九)加大对小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达到企业现有职工总数30%以上。最高可达100万元。新增岗位中。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根据实际招用人数确定小额贷款额度。

十)建立小额担保贷款激励机制。及时补充追加担保基金。可按照当年实际回收贷款金额。同时给予经办银行1%的手续补贴。对下岗失业人员、小企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按实际发放金额给予承办银行一定的手续费补贴。信用社区的奖励资金和经办银行手续费补贴均从县财政安排的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县财政局、人事劳动保障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工作开展情况。使基金规模能够满足贷款工作的需要。对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的信用社区。给予该社区1%的奖励。

十一)加强小额担保贷款的跟踪管理。共同开展再就业小额贷款的项目合作、调查研究、信息交流等工作。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机构、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要对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经营者能力以及信用度等进行评估和审查。对可能出现的贷款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对恶意逃避债务者。并收回《再就业优惠证》县上建立劳动保障、财政、银监、人行、信用社五方协调工作机制。提高创业成功率。建立贷款人回访制度。取消其已享受的所有扶持政策待遇。

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创业培训力度

十二)做好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县就业服务中心要加挂县创业指导中心的牌子。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创业宣传和创业活动。定期举办项目展示推介会。项目论证、项目筛选、投资经营等方面对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整合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加强工作力量。收集创业项目信息。开展送项目到基层“大蓬车”活动。要成立创业项目专家服务团。并进行跟踪服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十三)扩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扶持范围。吸纳各类人员参与创业和就业。持有《再就优惠证》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中“4050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根据劳动合同期限按规定享受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也要落实到位。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险补贴从就业再就业资金中列支。鼓励各类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开发城市管护、保洁保绿、治安巡逻、托幼托老等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创业项目。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可根据劳动合同期限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被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和加工型企业招聘就业。

十四)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培训。技能型人才主要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培训。增加对创业培训的投入。将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范围扩大到零就业”家庭人员和残疾人。落实各项培训补贴。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创业带头人。高层次管理人才主要依托大学进行培训。将创业培训和职业培训补贴范围扩大到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残疾人。

十五)整合农民工培训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各类农民工培训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整合后的资金由财政专户储存管理。统一安排使用。包括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资金、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项目中所列的培训资金和各级财政安排的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劳动保障、农牧、扶贫等部门共同研究。

五、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

十六)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将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结合实际。落实领导责任。细化考核指标,把推动创业作为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订推动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要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措施。并尽快付诸实施,确保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篇5

受助者:平亚丽

受助情况:前残奥会冠军,退役后遭遇离异、下岗等挫折,后创业成为某盲人按摩院负责人

受助年代: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

救助者:残联、国际劳工组织“SYB创业项目”及远东慈善基金会

24年前,平亚丽站在残奥会冠军领奖台上时可能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生活:为了生存不得不每天赶到自己的盲人按摩院和其他员工一起从早忙到晚。活儿忙的时候,让人备感疲惫,但如果没有活计,又让人焦虑,因为现在她的压力比以前还要大,除了要负责自己和儿子的生活外,手下近30位盲人员工也都等着她开支,当老板并不比争冠军更容易。除此以外,她家里的那位新成员也需要开支,虽然它只是一只导盲犬。

导盲犬名叫lucky(好运),2007年冬天,它从大连一家专门为盲人训练导盲犬的公益机构来到了北京,通过残联转交给中国第一个残奥会冠军平亚丽。Lucky的到来,又一次把平亚丽推到了聚光灯下,蜂拥而至的媒体开始大肆报道平亚丽和她的导盲犬,因为在中国残疾人事业中,导盲犬还是个稀罕物。导盲犬的出现一般标志着社会残疾人事业的进步,它可以让更多的盲人走上街头,体验生活的乐趣。

正如这条狗的名字Lucky――幸运,平亚丽现在的生活虽然忙碌但比起以前确实幸运多了。lucky进入平亚丽家28天的时候,平亚丽开始感觉到改变,“导盲犬除了能把盲人带到想去的地方,还很贴心,对盲人孤寂的心灵会有一些慰藉,它乖巧懂事,比人还听话。”

大多数盲人,需要真心的关爱和呵护,残奥会冠军平亚丽也不例外,何况她经受的生活打击比常人还要多。

1988年,平亚丽为了照顾同为盲人的儿子,结束自己9年的运动生涯,在市里为残疾人办的福利工厂工作,每月工资只有280元,日子过得紧巴巴。从1997年开始,平亚丽先后经历了下岗、离异等变故。孩子要上学、要看病,日常生活要有开销,平亚丽第一次感到什么叫欲哭无泪。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她开始每月领取300元的补助金,从巅峰到低谷的状态全让平亚丽赶上了,她心有不甘,决心自己创业。

1999年6月29日,平亚丽利用在北京盲校学过系统的中医按摩开了一间按摩诊所。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很多居民来捧场,平亚丽当月就收入2000块钱。这是平亚丽第一次创业,虽然此后的收入有多有少,并且偶尔还会出现把100块钱当作10块钱找给人家,对方心安理得地拿走,有时候收到假钱,不但白干,还倒找给人家钱的事情。但到2002年时平亚丽终于还清了自己此前所欠的账。

2002年,平亚丽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业。当年她参加了央视的《激情创业》,“比赛后我赢得的奖品是好多按摩床,我就扩大了经营规模,除我之外又招来3个人。”但平亚丽的第二次创业没有成功,她一共亏了4万元。再次受到打击的平亚丽没有屈服,2004年,她通过北京市残联,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在中国开办的“SYB创业项目”。在这里平亚丽学到了很多东西,平亚丽的第三次创业很成功,目前三家店面工作都非常顺利。

现在平亚丽除了参加各种交流外,还会在导盲犬lucky的带领下,去店里看看。她期冀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好运(lucky)长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