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1 10:02: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般来说,小腿骨折的患者在经过系列的康复训练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下床活动走路了。不过具体的时间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来看,患者要是恢复愈合的越好,下床走路的时间也就越早。因此,患者腿部骨折后要即刻去医院检查,并根据骨折程度进行复原固定处理,还要坚持做好康复训练。
腿部骨折的患者在身体恢复期间,要多吃高蛋白,高热量,以及高铁高钙类食物,这些食物可以为骨折患者补充更多营养,能有效的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骨折患者在恢复初期要绝对的静卧休养,尽量减少腿部的活动。
骨折患者在恢复期间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腿部的康复训练,多活动活动小腿部位的肌肉,可以防止小腿部肌肉出现萎缩的情况。在下床走路之前,还要进行相关腿部X光检查,已确定恢复情况后再适当活动。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护理; 康复指导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单纯地保守治疗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而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功能,但老年人独特的生理、心理条件以及部分老年手术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术后并发症极易发生如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为了减少这些症状的发生,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十分重要,现综述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2009年我科共收治256例髋部骨折病人,其中男110例,女146例,年龄66~90岁,股骨颈骨折106例,粗隆间骨折150例,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180例,髋关节置换69例,5例未治自动出院,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2天出现肺栓塞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其余均安全度过危险期康复出院。
2.1 术后护理:一般护理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切口是否疼痛,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②饮食护理,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加之术后疼痛饮食减少,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营养不良可延缓伤口愈合。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多进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③患肢观察与处理,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患足穿“丁”字或继续用皮牵引,以防止术后脱位,便于静脉回流。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鼓励病人做患肢足背伸、跖屈动作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④术后切口置负压引流,有利于术区积血及时清除,注意保持引流通畅。
2.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2.1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嘱患肢深呼吸做有效咳嗽,轻拍背部以助排痰,痰粘者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次,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保持会清洁,每日清洗1~2次,预防泌尿系感染。
2.2.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老年患者术后限制,活动少,血液回流不畅,以及手术出血,血液浓缩,易引起静脉血栓形成。我们从病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抬高患肢,减少局部压迫,早期积极活动,指导并协助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采取预防性抗凝治疗,以促进静脉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进入肺动脉可起一定作用。
2.2.3 褥疮的预防 老年患者由于全身循环差可使用海绵床垫,气垫床,骶尾部及骨隆突出处易发生褥疮,协助患者抬臀,并局部按摩每2小时1次,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皮肤护理每日2次。
2.2.4 假体脱位预防 假体脱位与手术入路,术中假体放置,护理不当,早期功能锻炼不当或不正确的翻身有关,术后必须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禁止患肢内收、内旋和髋关节过度屈曲,如果因护理需要变换必须一人牵拉,使其在外展中立位进行操作。
2.2.5 其他 老年人应注意循环系统并发症,由于手术创伤后易出现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尤其是心功能不全,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教病人做扩胸运动及深呼吸,使患者平稳渡过手术后期,观察末梢血液循环,足部温度,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以检测坐骨神经功能。
3 术后肢体康复指导
3.1 心理康复指导 应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体康复调动积极心理因素,主观能动地参与机能康复训练,我们观察到本组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有较强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欲望,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急于求成,锻炼过度并随意活动;二是过于谨慎,担心活动后致手术失败,手术前后应通过交谈和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一方面鼓励病人增强康复信心,另一方面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急于求成者指导其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对过于谨慎者设法消除其疑虑,鼓励并帮助锻炼,最终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康复训练。
3.2 床上功能锻炼 术后第一天因疼痛多数病人对患肢活动有恐惧感,给予有效止痛,辅以被动活动,如腿部肌肉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帮助托起患者的上身及臀部做机体向上运动,每小时1~2次,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排痰,给予叩背,指导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上下各5~10min。术后第二天,继续每天多次深呼吸、叩背,并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上下午及睡前各锻炼20~30min,机体向上运动每小时3~4次并尽量独立完成,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所有床上活动均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
3.3 离床功能锻炼 一般手术后4~5天开始进行,在此之前逐渐延长半卧位时间为离床做准备。下床第一天柱双拐站床旁5~10min(视病人体力情况而定),无不适时在床周行走数步,护士在旁扶持,观察有无虚脱情况发生,如发生虚脱立即返床休息。第二天柱双拐在病室内行走,步行距离逐渐延长,时间逐渐增加但每次不超过30min。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度左右不负重,护士或指导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意外。下床方法:患者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度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柱双拐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
3.4 自理能力训练 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动,如洗脸、梳头、更衣、进食等,离床活动后即训练站立状态下的活动,以增进食欲,改善自理质量,促进机能康复。
3.5 出院前指导 本组患者均于术后12~15天出院。因术后恢复期较长,故出院后自行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均给予详细指导。①自行上下床指导,出院前两天指导患者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离床活动动作演示,指导患者利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自行上下床的方法。②指导:卧位时仍平卧或半卧,3个月内避免侧卧;坐位时尽量靠坐有扶手的椅子3周内屈髋〈45度,以后逐渐增加屈髋度;不将患肢架在另一条腿上或盘腿站立时患肢外展,6个月内避免内收及内旋动作。③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及负重指导:按出院前训练时间及强度,患肢不负重,柱双拐行走,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拐—单拐—弃拐,但必须避免屈髋下蹲。④日常活动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地更衣(如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伸髋屈膝进行)穿鞋(穿无须系带的鞋);注意合理调节饮食,保证营养但避免肥胖戒烟戒酒;拄拐杖时尽量不单独活动,弃拐后外出时可使用手杖以防意外,进行一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患髋的负重及各侧反应力。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 护理
2009-2011年,我院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2例,现将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2011年我科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无菌坏死4例。所用假体中进口假体15例,国产假体7例,骨水泥固定假体17例,生物性固定假体5例。所用患者术后均及时行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
1.2康复训练方法
1.2.1术后第1天即指导进行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伸,绷紧腿部肌肉10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依此循环。定时按摩下肢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1.2.2术后3-5天开始做CPM运动。一般从20-30°开始,2次/d,1-2h/次,以后增加5-10°/d。术后2周达到屈髋90°。除CPM运动外,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要求足跟离床20cm,在空中停顿5-10s再放下,如此反复。30-50下/次,3-4次/d。
1.2.3如假体为骨水泥固定,术后第3天即协助下床,在床边站立;如为生物性固定,术后5-7d协助患者在不负重的情况下,扶双拐练习站立,屈曲髋关节<60°,并保持患肢外展。下床时,患肢先下床,患侧上肢取拐,再健侧下床,健侧上肢扶拐,然后扶双拐站立。
1.2.4术后1周可扶拐行走,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指导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意外。先用双拐,再用单拐。3个月后弃拐自由行走。
1.3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生活自理完全独立15例;生活自理大部分独立6例,部分依赖1例。均无关节感染、脱位、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伤口出血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较大、术程长,易引起出血。术后应予心电监护仪检测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观察伤口敷料以及伤口引流液量的变化。
2.1.2保持正确 患肢应保持外展15°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以免造成脱位。可在双大腿之间放置软枕或三角海绵,以防内收;穿丁字鞋或行皮牵引。
【关键词】火车创伤;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97-01
我院收治的这些火车创伤致股骨干骨折的病人,对疾病知识缺乏,加之火车撞击力量大,因此骨折同时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出血量大,对创伤恢复具有很大的挑战。分别进行急诊或延期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且手术治疗可带来关节僵硬,肌力减退,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因此对病人施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下肢功能的恢复起作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
2005年8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因火车创伤致股骨干骨折入院的本组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 龄40―72岁,平均58.6岁。其中开放性骨折16例,闭合性骨折2例。骨折部位上段2例,中段11例,下 段3例。合并有其他骨折2例。本组均为火车创伤急诊入院。术前常规对受损骨全长正侧位x线片,以便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
2 康复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火车创伤骨折均为突发事件,瞬间意外改 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下肢骨折导致躯体移动障碍,使患肢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大降低,加之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影响对治疗、康复的配合及骨折的愈合。我们向患者讲解相关病情、手术 方案以及配合方法,进行康复知识的教育,对康复训练有疑虑的病人,使他们明白,保持肢体于僵硬状态只会加重疼痛,而且肌肉的低氧状态反而会导致肌肉痉挛,对于康复欲望低下者适当强迫锻炼,康复训练由被动逐渐转向主动,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改善其对骨折的认知,增强患者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1.2 术前牵引的护理 本组3例患者行术前骨牵引, 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7。牵引时每日测量下肢长度及牵引力线,以免造成过度牵引和骨端旋转。牵引针眼处滴75%乙醇,2次/d,防止感染。及时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观察项目 包括: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 况、指(趾)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叙述,如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等。如有循环障碍,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
2.1.3 术前康复指导 向患者讲解术前功能锻炼的方法、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 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被动活动髌骨(即左右推动髌骨)防止关节面粘连,练习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和足部其他小关节活动。向患者讲解术后功 能锻炼的一般程序、锻炼方法以及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能积极主动配合,自觉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患肢不需任何外固定,置于外展中立位,抬高20---30cm。除严密监测患者神志、体温、呼吸、脉搏、心律、尿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还应重点观察因手术创伤、失血、麻醉等造成的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 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创伤性休克、大出血等。每 30 min监测1次,24 h后改为常规观察,并及时记录。48 h内密切观察患者末梢血运、局部组织肿胀程度、足背动脉搏动强弱及切口敷料渗出液等情况。如患肢出现紫绀、肿胀明显、皮温低、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则提示末梢循环不良,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本组未出现末梢循环不良现象。注意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及含钙量多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2.2.2 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1)术后第一天,待下肢感觉恢复,随着患肢疼痛的减轻,即可进行患肢踝关节的背屈和屈趾活动,上肢做屈伸、外展、击拳及深呼吸运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主动活动为主。(2)术后2―3 d可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静力性收缩运动。具体做法是嘱患者伸直膝关节,背屈踝关节收紧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静止半分钟,再放松肌肉,4―5次/d,5 min/次,以患者不感到腿部疲劳累为原则。(3)3 d后摄x片了解内固定的定位情况,若定位良好,可在床上进行膝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膝关节活动最初以练习伸膝为主,逐步练习屈膝。并积极鼓励患者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练习。方法:协助患者抬高患肢10°,然后缓慢放下,从被动到主动逐渐抬高到35°左右,不超过45°,停留3~5s,再缓慢放下,2~3h锻炼1次,5―10 min/次。(4)手术7天后,可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主动屈伸锻炼,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过快,幅度由小到大。(5)术后2~3 周患者可下床扶杖行不负重练习,3周后可下床扶杖行部分负重练习,负重强度从 10 kg开始。方法:患足踏于人体秤上加力,测量出10 kg重量所需患肢的负重强度,以此强度 进行患足踏地锻炼,4~10次/d,5~10 min/次,锻炼强度为 每10 d增加5 kg。(6)术后4~8周,待桥梁骨痂形成后可逐步指导负重行走活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避免没有辅助的直腿抬高致股头肌收缩,下床负重时间延长至术后 8 周 。负重强度则应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而定,在早期 骨折愈合迹象出现之前不主张负重,至桥梁骨痂形成后可开 始部分负重,骨折线模糊后可辅助全部负重活动。负重练习 可在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
2.2.4 出院指导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42~58 d,平均46 d。 出院后按康复计划继续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直腿抬高练习及扶杖行部分负重练习,过渡至全部负重活动。每月定期复查,摄x线片,以了解骨折愈合程度,调整负重强度。
3 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效果满意。本组18例患者,除1例合并其他骨折不能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外,其余17例患者术后4个月关节功能均达到正常,未发生继发感染、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连等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按马 元璋(1987)评定标准,优16例,良1例,差1例 优良率94.4%。
4 讨论
火车创伤病人年龄偏大,骨折后长期卧床,缺乏功能锻炼,势必造成骨质疏松和骨组织修复能力失常,从而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功能差,甚至出现关节僵硬或挛缩。因此,康复锻炼应越早开始越好,并且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在实施康复锻炼的过程中,患者的主动锻炼和家属的积极参与是患者康复不可忽视的力量。康复训练应因人而异,康复训练的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度。术后过早负重行走是危险的,易发生骨折端成角、畸形或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延缓或影响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 ] 贺爱兰,张明学.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2] 张晓阳.骨科术后康复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7-112
[3] 陈丽艳,庞蔚.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护理60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6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评估;康复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颈骨折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且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并发症多,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发展的同时,患者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将此方面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手术患者的评估
1.1年龄大且患有基础病赵婵等[1]报道,本组42例,年龄71~90岁,平均77.6岁。患者合并有高血压16例,脑血管意外4例,糖尿病3例,心脏病2例,肺部感染1例,其中有2种以上并发症者4例。周学梅[2]报道,研究组共106例,年龄70~95岁,平均76岁,其中高血压、冠心病32例,肺心病11例,糖尿病30例,泌尿系统病15例,肝功能轻度不全2例,轻度贫血8例,神经系统疾病8例。据张淑萍等[3]报道,本组30例,年龄63~87岁,平均72岁。术前伴有内科疾病8例,其中高血压病史5例,糖尿病史2例,心脏病史1例,风湿性关节炎2例。
1.2焦虑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多为高龄、高危的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患者对手术不了解,缺乏治愈信心,担心手术失败,长期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使患者情绪郁闷、烦躁。另外患者骨折后需要家庭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而造成患者内疚和自卑,害怕成为家庭的负担[4]。且患者对医务人员的陌生,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等都可以使患者产生的情绪波动。可见患者因疾病的痛苦渴望手术又畏惧手术,常产生焦虑感和恐惧感[5-6]。
1.3康复评定①术前评定:评测上、下肢肌力;测定各关节特别是手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确定有无挛缩或畸形;观察步态类型及是否使用助行器;测量患肢长度和X线检查;②术后评定:可分别对术后第1、2d,术后1w、2w的住院患者及术后1、3、6个月的门诊患者进行测评。住院患者主要测评其心、肺功能,伤口情况,关节有无疼痛、水肿及活动情况,肌力,躯体活动及转移能力;门诊随访患者要了解人工关节的稳定性和关节活动度,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7]。
2康复护理体会
2.1术前康复护理
2.1.1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疾病知情同意权,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方法及作用、手术医生、成功术例、并发症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使患者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主动配合治疗。针对患者因环境改变、害怕手术、经济问题等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焦虑、失眠等情绪,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改善认知,调控应激反应[9],使手术如期进行。
2.1.2术前康复训练目的是使患者术前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相关的注意事项。
2.1.2.1指导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要采取正常的,应避免侧卧,取平卧或半卧位,患髋屈曲
2.1.2.2运动方法指导患者做一些简单运动:如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踝泵运动等,以保持邻近关节与肌肉的活动能力。 指导训练臀大肌收缩练习: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拉住吊环,使身体整个抬高,臀部离床,停顿5~10s后放下。屈髋练习:患肢屈髋时,髋关节曲度
2.1.2.3训练床上排便,教患者学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使用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以保证稳妥,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有效咳嗽可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2.2术后康复护理
2.2.1术后护理
2.2.1.1术后常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作好记录。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不超过48h拔出引流管,12~14d拆线。
2.2.1.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术后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做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做好褥疮护理,防止褥疮发生。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导尿管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指导患者多食粗纤维、高蛋白饮食,防止便秘。
2.2.2术后康复护理康复的原则是使康复护理早期介入,术后当天晚上应立即开始康复。回病房后,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在术侧肢体外下方垫入适当软垫,两大腿间置三角枕,患肢应保持髋关节外展10°~20°,屈曲10°~15°内外旋中立位。
2.2.2.1术第1d撤除软垫,尽量伸直术侧下肢,以防屈髋畸形。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10s,然后放松5~10s,每天数次,10~20min/次。
2.2.2.2术后第2d开始,继续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进行引体向上运动并尽量独立完成;患者开始在护士指导下采用CPM机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屈伸功能锻炼,逐渐由起初的被动活动、主动加辅助、到主动练习过渡,开始活动范围髋25°,膝40°,以后逐步增加。一般主张术后3d 关节活动度应限制在40°以内,以后逐渐增加活动度,但应避免屈髋超过90°。
2.2.2.3术后第4~7d:于术后第4~5d病情平稳后开始进行,在此之前逐渐延长半卧位时间为离床做准备[8]。全髋关节置换术后4d 允许床边站立,5d开始部分借助双拐逐步负重,第12w去除双拐全负重。锻炼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严禁盘腿和患侧卧位。下地行走时由被动到主动:坐床边,双腿下垂扶拐站立不负重行走部分负重完全负重行走步态训练。
2.2.2.4术后7~14d主要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活动度,进一步提高肌力,继续第一阶段功能锻炼,仰卧直腿抬高运动,抬高30°,2次/d,15min/次,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仰卧位外展运动,座位伸髋屈髋练习,屈髋位旋转练习。
2.3出院康复指导一般术后2w出院,出院后坚持做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锻炼及髋关节、踝关节屈伸运动,3次/d,15~20min/次。禁止4w内侧卧位和90°坐位,患侧髋关节屈曲
3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切的体会到正确的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康复训练具有康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无论是主动训练还是被动训练都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受力和毅力。通过康复训练,使患者尽早恢复髋关节功能,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婵,苏海瑕.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J].蛇志,2010,22(2):179-180.
[2]周海梅.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4):136-137.
[3]张淑萍,张淑梅,王秋开.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特点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11):3036.
[4]何希华.术前访视对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12-14.
[5]沈黎鸣,吴晶玲,吴荔红.高龄老人股骨劲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报,2006,4(3):180-190.
[6]马凤华.高龄高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期护理[J].河北医学,2010,16(2):227-228.
[7]张晓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杂志,2009,26(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