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有机农业概述范文

有机农业概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01 10:02:34

有机农业概述

篇1

关键词:农业本体; 知识建模; 知识管理;农业信息化

DOIDOI:10.11907/rjdk.162137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12-0065-03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不断增加,如何合理描述、表达、组织和管理海量无序的知识资源,并有效进行知识共享和服务是知识管理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体(Ontology)作为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为知识和概念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组织方法。由于本体的支持,知识服务如搜索、积累和组织等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知识的发现、重用和共享变成现实。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农业领域知识是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力和生产效率的生产要素。因此,研究农业领域的本体知识建模,构建面向本体的农业知识库,完善农业知识服务体系,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合理发展的必要措施。

为加强农民和农技人员对农作物病虫害认识,有效指导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和信息的表示与共享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的农作物病虫害知识表示方法有: 基于模糊推理的知识表示方法[1]、基于产生式规则表示知识[2]和基于案例推理的知识提取方法[3]等。这些传统方法构建的知识库不仅具有很强的领域特性,而且在知识获得、表达、共享和重用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随着本体论研究在农业信息管理领域的渗透,农业病虫害本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如水稻病虫草害本体[4]、蔬菜病虫害知识库[5]、柑橘病虫害本体[6]、玉米病虫害[7]等,但大多数相关研究都存在领域的局限性。本文借助本体理论的思想,运用本体方法组织知识,选择枸杞病害和虫害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良好的枸杞病虫害领域本体库,为枸杞病虫害知识服务提供支持。

1 本体与农业本体

本体论原是哲学领域中为研究存在而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现在被用于信息科学中,其概念和内涵也随之改变和不断完善。在信息科学领域中本体论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语言和模型来进行领域知识表示和组织,结合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管理、共享和服务的科学方法论。本体是通过领域专家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协作而构建的领域概念、关系和公理体系的集合,以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描述、表示和组织知识,促进知识重用、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8]。农业本体是农业学科领域内概念、概念与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以机器能理解的形式化语言表示和组织农业知识和模型。农业本体给农业领域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使得农业知识高效可靠地获取、共享和服务成为可能。随着本体论研究在农业领域的渗透,本体在农业知识库构建、知识共享服务及智能检索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本体构建

2.1 本体模型

本体在结构上包含5个基本建模原语:概念、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概念通常也被称为类,指任何事物,表示领域中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的名词集合,是知识领域内的标准与规范,为知识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基础,概念以层次关系加以组织;关系描述概念相互之间的交互关系,如继承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公理采取特定逻辑形式的断言(包括规则在内),表示任何情况下都正确的描述;实例代表元素,也就是概念中的具体例子,是整个本体的基础对象。本体是知识概念化的显式规范说明,它将知识以一种明确的、形式化的方式表示出来。本体可以表示为一个五元组O=(V,C,R,A,X),其中,V表示论域中的术语集,C表示概念集,R表示概念间的层次关系,具有自反性、无环性、有向性和传递性,A表示概念和关系的属性值集合,X表示公理集,是对概念和关系属性值的约束。

2.2 本体构建原则

本体是一种先进的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方法,本体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没有统一的本体构建方法和规则,Gruber提出本体构建的5个原则,即本体的定义具备清晰性、完整性、一致性、最大单向可扩展性和最小编码相关性[9]。对于领域本体的构建,还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 标准化建设原则、本体复用原则、协作原则和评建结合的原则。其中,标准化可以提高本体的共享性、防止和避免信息应用相互脱节;本体复用采用多层次继承方法,减少和避免本体的重复定义;协作原则要求众多领域专家、知识工程师和IT人员协作参本体构建;评建结合原则要求在本体构建过程中检验本体是否完整,是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需要不断接受评估和提高。

2.3 本体构建方法和流程

随着本体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多种本体构建方法,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本体构建方法有骨架法、IDEF5法、TOVE法、METHONTOLOGY法、XHEMICALS方法、SENSUS方法及七步法等[6,10]。本文借鉴本体构建相关方法,依据农业领域知识的特点,确定了农业领域本体构建的方法,其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思路如下:①构建本体之前,进行需求分析,确定领域本体框架,明确领域本体的应用目标和范畴;②通过专业相关书籍、文献资料、权威网站信息等途径获取领域知识,结合农业领域专家建议,对领域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得到所需领域的概念和关系;③对领域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需求分析,将领域中的主要概念和关系列举出来,在农业领域专家指导下,确定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关系;④基于前面划分的概念层次结构,使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类、属性和实例等本体元素进行编码及形式化定义,实施本体构建;⑤本体建立后,领域内概念的定义是否清楚,关系是否明确,需要运用推理工具自动判断和检验,并对有逻辑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⑥本体创建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便更好地适应实际使用。

3 枸杞病虫害本体构建实现

3.1 应用背景分析

枸杞病虫害本体是利用计算机语言规范枸杞病虫害的相关概念、概念间的关系,形成对枸杞病虫害知识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为进一步建立枸杞病虫害语义Web,开展枸杞病虫害知识服务奠定基础。在枸杞病虫害本体的支持下,对枸杞病虫害知识的获取、搜索和使用等相关服务的效率大为改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重用和共享。

3.2 知识及获取

在学习了很多相关枸杞病虫害书籍和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枸杞病虫害领域专家建议,以宁夏地区常见的枸杞蚜虫、枸杞红瘿蚊、枸杞瘿螨等51种枸杞害虫和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15种枸杞病害为研究对象,对枸杞病虫害领域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得出核心概念集合。

3.3 本体知识建模

由于枸杞病虫害领域复杂的领域间关系,在本体构建过程中以枸杞为核心,综合考虑与其相关的枸杞病害类型、枸杞虫害、虫害体征、症状、危害部位、发生发展规律、病原、防治方法等要素,通过描述其领域中的类(概念)、属性关系和实例(个体),构建完整的枸杞病虫害本体。

3.3.1 本体类结构及层次模型建立

构建本体类层次结构模型是构建领域本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将枸杞病虫害本体分为5个一级类,分别是枸杞病害(Disease)、枸杞虫害(Pets)、危害部位(Part)、危害症状(Symptom)和防治方法(Prevention)。然后依据枸杞病虫害的知识体系结构内容,对概念作进一步细分。在Protégé环境中,将下位概念逐一添加到一级子类中,形成如图2所示的本体类层次结构。

3.3.2 本体属性关系定义

定义本体属性是确定一个类内部以及类之间关系的过程,通过定义本体属性来建立概念间的关系是实现知识推理的基础。属性描述的是一个二元关系,Protégé中提供了3种类型的属性关系,即对象属性(Object properties)描述的是两个概念的实例间的关系,数据属性(Data properties) 指某个类属于某一个数据类型,注释性属性(Annotation Properties) 是对概念属性的注释。在Protégé中定义属性时除了包括属性名称、描述信息、数据类型的定义外,还要确定定义域、值域、顶级属性、子属性、逆属性等约束信息。

通过分析整理,枸杞病虫害领域本体中所定义的主要对象属性如表1所示。比如,对象属性cause,定义域为枸杞病害,值域为病因,表示枸杞叶片病害由某病因引起,而病因是枸杞疾病的根源,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aused-by,这就是逆属性关系。类似的方法可以定义数据属性和注释性属性。使用Addsubproperty即可构建子属性,形成树状层次结构。

3.3.3 本体实例添加

本体属性关系确定之后,就要进一步为类添加实例。类是实例的抽象归类和表示,实例是类的具体表现,一个类可以赋予多个实例,形成实例集。每个实例继承类中的特性,用属性值描述实例的特征。如“枸杞虫害”类中包含了很多害虫的实例,对于其中的“蝽类”就包含了7种虫害。在Protégé中选择individuals选项可以在相应的类中添加实例,同时为实例添加相关的属性及属性值。例如在类“蛾类”中添加枸杞蛀果蛾、枸杞卷梢蛾、枸杞鞘蛾、枸杞绢蛾和枸杞黑绢蛾5个具体实例,在每个具体的实例中可以添加它的属性内容。

3.3.4 枸杞病虫害本体知识库

根据上述构建步骤,将枸杞病虫害作为研究对象,以诊断和防治为研究目标,抽取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属性及实例,构建了一个体系完善的枸杞病虫害本体库。构建好的枸杞病虫害本体的类结构如图3所示,共计37个本体

类,基本涵盖了实际生产中主要的枸杞病虫害种类。本体中有7个数据属性和12个一级对象属性用于描述枸杞病虫害的基本信息,还包括51个害虫实例,15个病害的实例和其它本体类的实例。

4 结语

本体以科学知识组织的方式实现了知识间逻辑关系的形式化定义。本文在农业本体模型形式化定义、构建原则、构建流程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以枸杞病虫害领域的相关知识为例,运用本体开发工具建立了枸杞病虫害知识本体,构建了枸杞病虫害知识库,为促进枸杞病虫害防治知识应用和共享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利用知识库进行本体检索和推理等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其它领域本体构建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唐惠丽,周炼清,叶基瑶,等.基于模糊推理的农业病虫害专家系统[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5):506-509.

[2] 王霓虹,窦智勇.城市绿化林带病虫害专家系统知识库设计与实现[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37(8):36-37,40.

[3] 刘鹤,李东明,陈桂芬.基于CBR的蔬菜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27):15380-15381.

[4] 戴才萍,黄义德,钱平,等.水稻病虫草害本体的构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91-194.

[5] 姜大庆,蔡银杰.基于本体的蔬菜病虫害知识库构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368-370.

[6] 卜伟琼,方逵,张晓玲,等.基于本体的柑橘病虫害知识模型构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363 -366.

[7] 张伶子,段青玲,李道亮.玉米病虫害诊治本体构建技术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34(1):41-45.

[8] 熊大红,方逵,戴小鹏,等.农业本体构建方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11):48-52.

篇2

[关键词]古代农艺 构建 Protege2000 领域本体

[分类号]G356.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哲学领域的“Ontology”被人工智能领域所借鉴,本体的建模方法也初步确立。近年来,国外对本体建模作了大量研究并将其运用于知识领域,国内对本体的概念、理论及开发某领域本体的研究也随之而兴起。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拟在前人构建领域本体方法论的基础上,结合图书情报领域编制分类表和叙词表的经验,吸取分面叙词表的编制思想,尝试使用斯坦福大学开发的本体编辑工具Protege2000,探讨行之有效的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在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中,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形式半自动构建本体。

1 领域本体概述

1.1 领域本体概念

本体是关于一些主题的清晰规范的说明。它是一个规范的、已经得到公认的描述,包含词表(或名称表、术语表)。词表中的术语与某一领域相关,词表中的逻辑声明用来描述术语的含义和术语间关系,即它们是怎样和其他术语相关联的。本体提供了用来表达和交流某些主题知识的词表和把握词表中术语间联系的关系集。

不同应用领域对本体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涉及特定学科领域的本体被称为领域本体。本文所构建的古代农艺本体,便是一种领域本体。

1.2 本体构建原则

由于领域本体研究的特殊环境,没有办法给出一套规范性的指南,只能给出构建原则,而这些原则都是研究人员在各自系统开发经验之上提出的。其中,较有影响的是Gruber在1995年提出的五条规则。事实上,对于构建一个真正的本体来说,并没有一种唯一的途径或方法。最佳的方法依赖于本体构建者所采用的应用软件以及可以预见的扩展功能。同时,本体的开发和完善是一个反复叠加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1.3 本体构建方法

目前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中,较为著名的有骨架法、TOVE法、Methontology、KACTUS、七步法。这些方法中,斯坦福大学医院开发的七步法较为成熟,而且主要用于领域本体的构建。

这种方法很符合人类的思维认知,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及可拓展性,本文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实验即借鉴这种方法。

1.4 本体开发工具

目前本体的构建工具多达几十种,它们各有所长,亦各有缺陷。现在比较成熟、常用、知名度较高的本体构建工具主要有Ontolingua Server、Prot6g62000、On-toEdit、WebODE等。笔者选择了Prot6g62000作为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工具。

2 古农艺本体的构建

2.1 古农艺本体构建目标

通过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利用本体思想和OWL语言组织和描述农艺领域的知识,建立具有逻辑检测和可扩展性的本体库,将词表中孤立的词汇通过本体的各种关系相联系,使传统的缺乏知识联系、简单的语法层次的字、词检索,上升为提供基于知识层面的语义检索,为用户去除冗余信息,快速得到检索需求。

构建古代农艺本体,可以加强对古代农艺知识的整理,使其成为农艺数字化知识库,便于更深入地挖掘古代农艺的丰富内涵。古代农艺本体用术语或概念对知识进行表达,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纵向类属分类和本体的联想进行组织、关联、推理,再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以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构建古代农艺本体系统,可以实现对古代农艺资源的有序组织和有效利用。

2.2 古农艺本体构建步骤

根据本体的构建原则,将七步法的思想应用于古代农艺本体的构建,具体的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

2.2.1 确定古代农艺本体范畴 农艺即农作物生产的技术与原理,内容主要包括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农田灌溉和排水、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以经验和手工劳动为基础,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传统农艺,在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因此对古代农艺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古代农艺领域本体的开发,主要是利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专业分类表系列之《农业专业分类表》、《农业科学叙词表》、农业领域专业词典以及农史研究论文为语料,进行构建本体的尝试。希望通过该本体的开发找到古代农艺信息的组织手段,在其基础之上寻找构建本体的一种方法。

构建一个完整或完善的领域本体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需要对其不断地完善和修订。因此,本体构建工作应明确目标,限定范围,降低难度,从而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根据上述目的,本文所构建的古代农艺本体首先缩小范围,给出最基础的一个实验本体。

2.2.2 考查复用现有农艺本体的可能 国内对本体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实用的领域本体,而且对于古代农艺这个领域,目前还没有发现与之相似、可以重用的本体。因此,在本构建方案中没有考虑复用现有本体,不过这是将来必须要考虑的。因为,本体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共享和重用,考察复用现有本体的可能,是保证本体的这一特性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

2.2.3 列出古农艺本体的重要术语、概念 要进行领域本体的构建,首先要确定该领域的关键概念,确定上位概念、较为显著的概念和常用概念,以建立核心概念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本研究主要从试验性角度出发分析概念,主要参考了《农业专业分类表》、《农业科学叙词表》及农业领域词典,进行语义分析和确立核心概念。

经过语义分析,得到如下7个作为该本体类的一级核心概念:

・农作物:禾谷类作物、经济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等;

・农具:整地工具、中耕工具、播种工具、收获工具等;

・肥料:粪肥、饼肥、渣肥、骨肥等;

・耕作制度:自然模仿农作制、休闲耕作制、撂荒制等;

・耕作技术:畎亩法、垄平作兼行、发展轮耕制等;

・选种育种:一穗传、穗选法、无性繁殖等;

・农书:月令体农书、专业性农书、综合性农书等。

分析得到作为属性的核心概念:

・朝代:夏朝、西周、三国、唐代等;

・土地利用方式:丘陵山地的利用、河湖滩地的利用、滩涂的利用等;

・施肥:追肥、基肥、分期施肥等;

・材质:石质、木质、青铜质、铁质等。

2.2.4 定义古农艺本体类及类的等级体系 一般而

言,建立一个类的等级体系结构有两种方法:①自顶向下法,由一个领域中最大的概念开始,而后再将这些概念细化;②自底向上法,由这个等级体系中的细枝末节即最小概念开始,然后将这些细枝末节的类加以组织、概括,也就是泛化的过程。由于本文是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农业科学叙词表》的思想来定义类体系结构,由大概念开始向下细化,因此采用自顶向下法来构建,即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农业科学叙词表》中的学科体系结构嵌入到这个本体中,充当本体的主干结构,对其中不足的部分进行添加和修改。

如前文所述,本体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一步一步来,首先要圈定一个小的范围。因此,通过修改,最终将古代农艺本体定义为7个大类,分别是农作物、农具、耕作制度、耕作技术、肥料、农书及作物育种,也就是第三步中所列举的7个一级核心概念。本文在本体构建过程中,曾考虑将土壤作为一类,但由于古代对土壤的分类没有作比较深入地研究,而且对古代土壤的研究记录不是很详细,因而将土壤转化为土地利用方式,作为属性而存在。

确定类之后,还需要确定类之间的关系。将等级关系转化至本体中变成父类与子类的关系,并且在Protege2000中以等级树的形式显示。

在类的等级关系确定过程中发现,有些类的下位类可以有多种标准,如农具的下位类可以按照农具的功能来划分,也可根据农具的制作材料来划定,经过多次讨论及思考,以功能来划分农具的下位类,而将农具的制作材料作为属性材质,使其更具合理性。

2.2.5 定义古农艺本体类的属性 类只是描述了一个框架,还不能够确切地描述一个领域,因此还需要继续定义类的内部结构。在上述步骤中,已经确定了一些重要术语,下一步是确定类的属性。笔者给耕作制度类定义了属性,有耕作技术、土地利用方式、时代及出处。农具的属性有材质、对象、时代、地域。子类除了有自己的属性外,还要继承父类的全部属性。

2.2.6 定义类的分面 一个属性可以由多个分面组成,分面用来描述取值的类型、容许的取值以及取值的个数和有关属性取值的其他特征。类之间的关系属性设置为Object属性,概念本身的属性则设置为Da-tetype属性。

2.2.7 创建实例 在完成了上述定义后,需要将这些类实例化。实例化的过程要先确定一个类,然后创建这个类的实例,本实验中共添加实例254个。在Protege2000中,通过Individuals标签的3个面板达到添加实例的目的,内容包括实例名称及附加在该类上的属性。当大量的实例被赋予相应的属性及属性值时,就形成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库。

该本体中的实例获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进行:

・农业领域的专业分类表、《农业科学叙词表》、《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等专业词表和工具书;

・农业领域的大量书籍,如《中国农具发展史》、《中国农业史》、《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中国古代农耕史略》等;

・农业领域的学术论文中的词汇。

比如,现在创建一个灌溉工具类的一个实例桔槔,枯槔具有灌溉工具的属性。再给禾谷类作物的稻创建一个实例白糯,那么在桔槔和白糯之间的关系仍然有灌溉和被灌溉的关系。

2.2.8 古农艺本体可视化显示 本实验在本体的可视化显示上,应用了Prot6g62000的TGVizTab插件,显示所构建的古农艺本体。该插件使用TouchGraph技术,支持中文显示。应用TGVizTab插件时,先要选择一个类,再进行可视化图的创建。图2是一个以农作物为中心的一级(在“Radius”选项中进行选择从O到10,显示不同的级数)显示结果界面,显示与农作物直接相关的概念,在概念右上角方框内的数字表示其下位类的书目,前面命名object属性时使用了中文,鼠标放置属性在显示位置时属性名显示为小方框而不是汉字。

图3是以农作物为中心的二级关系显示结果界面,可以看出,一级显示的是与中心词有直接关系的概念,二级以一级显示的概念为中心来辐射显示,不仅得到与农作物直接的相关概念,还可以得知与农书有关的信息。

3 结语

本文首次尝试构建了古代农艺这个试验性领域本体,阐述了构建古代农艺领域本体的基本方法、流程和工具。该本体实验的构建是在专业词表基础之上进行,将农业领域专业词表中的词有选择地转化为本体中的概念。

篇3

关键词 有机农产品;特c;发展现状;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68-02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and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including cultivation area,plant species and spatial arrangemen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situation;China

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按照一整套严格的认证制度来完成。近年来,有机农业(食品)产业正逐步发展形成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破坏区的恢复等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地表水水质,减少地下水污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2]。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发展迅速、紧跟国际市场步伐,具有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1 概念和特点

1.1 概念

有机农产品是根据其生产标准和方式生产、加工出来,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也称为有机食品、绿色生态食品,是纯净、天然、安全、无污染、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其概念来源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农业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充分循环,不人为打破生物循环链的农业生产方式。美国农业部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化肥、农药以及其他生长调节剂的高效农业”[3]。

1.2 特点

有机食品的特点:一是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食品;二是其生产过程,包括种养、加工、包装、贮藏、运输,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三是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和生产销售记录档案完善;四是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质量优、营养丰富、天然健康、无污染[4]。

2 发展现状

我国早期的有机农产品生产主要是天然有机食品,如高山茶叶、大豆、谷物、野生果品和中草药材等。随着国内外对有机食品需求量的增加,部分栽培农作物逐渐发展为有机农产品。据统计,2013年我国有机食品销售额达238.2亿元。

2.1 种植面积

2014 年《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报告》[5]统计,截至2013 年底,获得有机认证的生产面积为272.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0.95%。其中,野生采集生产面积143.5 hm2,有机种植面积128.7万hm2。2005 年,我国有机种植面积46.5万hm2,产量约为278万t;2009年增加到94万hm2,增幅近2倍,产量增长到415万t,到2013年产量增长为673万t(图1)。之后基本维持在100万~120万hm2,由逐年增长转变为平稳发展。目前,我国有机生产基地6 628个、有机加工厂3 910 个、有机产品生产企业7 894 家,覆盖植物、动物、水产及加工四大类,有机种植产品主要是谷物、豆类及油料作物、蔬菜、茶叶、水果及坚果、青储饲料等。我国有机茶叶生产面积占全球的1/2,谷物、豆类及油料作物和蔬菜占全球的1/5~1/4。我国有机产品每年销售额为200亿~300亿元,已成为第四大有机产品消费国[6]。

2.2 种植种类和空间布局

我国有机农产品有三大主产区。一是东北谷物、豆类及葵花籽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二是沿海有机蔬菜区,如鲁、京、沪、苏、浙等;三是浙、闽、赣等有机茶叶区。在布局上,我国有机农业明显向东三省、发达地区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集中;在产品类别上,多为植物类,所占比重较大的是有机蔬菜、有机茶、有机大豆和有机大米等,也是有机产品出口的主要种类;在加工深度上,初级产品居多,加工产品少(表1)[7]。

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已通过认证的有1万hm2(不包括面广、量大的野生天然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已颁证的产品包括谷物、豆类、蔬菜、水果和中草药等150多个。从事有机农产品生产行业的单位600多家。近几年我国经OFDC认证的有机农产品出口增长率均在30%以上[4],2009年出口额约4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有机农产品消费的增长量将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机农业(食品)产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期。

3 参考文献

[1] 席运官,陈瑞冰.论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J].环境保护,2006(17):48-52.

[2] 谢标,王晓蓉,丁竹红.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评估[J].水土保持通报,2002,22(2):71-74.

[3] 纪霞.中美有机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农业经济,2016(4):12-14.

[4] 孙立勇.世界有机农产品生产概况及认证[J].中国果菜,2011(1):3-4.

[5] 顾绍平.中国有机发展产业报告[R].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

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服务业理论;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30-03

一、国外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理论界一般认为,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以及以机械化、科技化、商品化、知识化、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其中,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如下:首先,1958 年,W.W.科克伦从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谈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同年,G.L .约翰逊又提出了“农业固定资产说”,它既是对前者的补充,又是挑战。其次,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增长理论被称为“高收益投入理论”。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Mdlor)在20世纪60年代指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促进技术进步。此外,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和美国弗农・拉坦(vernon w。ruttan)指出,土地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应走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而土地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走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

(二)服务业相关理论基础

服务业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第三产业”这个概念,早在17世纪末(1690 年)威廉・配弟(Willian Petty)就阐述了有关第三产业的一些思想。此后,萨伊(J.Say) 、西斯蒙弟(Sismondi) 、李斯特(List) 、西尼尔(Senior) 以及马克思等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三产业进行过分析,并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第三产业经济范畴所涉及的经济规律。而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近几十年的事,从1935 年英国经济学家埃伦・费希尔最先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到1957 年克拉克把第三产业称作“服务性产业”,发现“克拉克定律”,西方第三产业的理论才初具体系,战后,第三产业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V.Fuchs)1968出版的经典著作《服务经济学》,以及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南1978年出版的的《第三产业》等都使我们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透视当代西方第三产业理论的概貌。

(三)现代农业服务业相关研究

农业服务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农业外部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地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外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

Risdon、Thomas Eponou等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成前后衔接的阶段,David Bennett(2002)却认为成果转化是一个交易过程,而Bertmetz(1992)则认为成果转化是一个社会过程;其次,Robert K(1995)则研究了成果转化效果的评价和计量问题;而Toshihiko Mukoyama(2002)就决定成果转化速度的因素进行了数量分析;Tenkir Renger(2002)还利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Thomas Eponou(2002)则指出造成转化低效的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缺少系统论的观点和高效的领导责任体系,缺少透明的共同遵守的科技政策,对转化过程的战略研究和科学管理不适应,强调农民参与,以农民需求为动力不够。Bert Metz(2003)研究了政府的规制建设、自由贸易政策、教育等因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2.农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由于农村社会环境的特殊性――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交通与通讯设施相对落后,如何在农村有效地实施信息服务便成为长期困扰决策者和信息服务人员的问题。在大多数国家,针对农业信息需求开展的服务主要由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承担。例如,1988年美国农业部在位于马里兰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立了农村信息中心(the Rural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RIC),面向农村政府官员和农村社区提供信息服务。在非洲,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被很多研究确认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Sturges和Chimseu认为有些研究高估了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

3.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农业物流的研究正在兴起,主要体现在对于农业物流和农产品物流概念的界定上,一般认为农业物流是指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实现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流动;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ArloBiere认为农业贸易物流是农业贸易课程中单独的一门课,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其非常重要,他并为此设计了教学大纲。

4.农业旅游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供需动机以及营销三个方面。首先,Pearce(1990)、Oppermann(1995)等认为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应对农场危机、实现农业多元化经营、补贴农业收入以及追求经济利益是农业旅游经营者的主要动机;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经营动机呈现出多元化,涵盖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其次,Oppermann(1996)认为少数旅游者选择农业旅游是出于经济动机;Swarbrooke(1996) 研究了其社会文化动机具体包含的方面;Murphy、Sharpley等指出某些旅游者是出于环境动机。再次,Frater(1983)、Streckfuss(1997)认为因农业旅游产品具有半公共品的性质 ,因此政府是农业旅游营销的主体。而目前国外对农业旅游形象和农业旅游品牌的研究主要关注了现代媒体对旅游形象的影响和农业品牌的打造。

5.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

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9世纪70年代)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的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就具有农业保险费或农业保险基金的意义;而且,农业保护理论、福利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等都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其次,Nelson和Loehman曾经说过:在理论上,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摊机制,然而在实践中,农业保险却成为一种将损失转嫁给政府或则其他保险机构的高成本的风险转移机制;Schacht(1990)认为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很难防范而且会降低农业保险的效用。现在很多国家支持事实农作物一切险这类保险计划的主要论据并不是该计划能够提高农民或者其他人的福利,而是更多地强调有必要用保险计划取代政府灾害救济。

二、近年来中国理论界的有关研究

(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研究成果

国内有关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其中,张培刚(2001)从工业化对农业影响的角度, 探讨了关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问题。他认为: 改造传统农业的实质是一个资本化的过程;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长期诱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价格上升。此外,中国理论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研究,综合各家观点,现代农业的内涵可概括如下:现代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为一体,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近几年,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作用及内涵等方面,并在很多方面有了共识。首先,朱晓青、周勇等认为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性、知识性、新兴性、网络化、阶段性等特征;韩云(2005)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产业集聚的重要举措;而盛世豪、张树林等指出现代服务业具有聚集优势和聚集效应,是推动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刘重(2005)提出现代服务业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裴 (2006)认为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存在耦合现象,并且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企业外包成为一种趋势。另外一些学者则研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农业服务业相关研究

1.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周衍平(1997)等把农业技术分为“私人技术”、纯粹“公共技术”和“半公共技术”,相应地提出采市场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市场与政府半干预相结合的三种成果转化机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还有马扬、陈希平等。而从成果转化面临的困难出发并提出解决对策的研究主要有:王俊明(1994)提出强化行政指导职能、完善推广体系、拓宽转化渠道、增加资金投入等对策;顾焕章(1997)提出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尹利军(2001)提出建立开放的农业科研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和农业风险投资机制。此外,也有不少研究者从某个侧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李宁宁(1999)对成果转化的不同主体特征进行研究比较;马立人(2000)研究了组织管理对成果转化的影响等。

2.农业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

谭英、钟永玲等在考察特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综合来看,主要有两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一是由三个以上的信息传播主体通过相应的信息传播渠道,共同为农户提供科技信息的服务模式;二是由农村产业协会牵头组织、由协会聘请兼职信息员负责收集与传播信息的服务模式。在考察农民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服务模式的研究主要有:赵继海(2001)等提出培育农业信息网络的“中继”机构;邵芳(2003)认为上海农村信息服务应特别注重上海农业网和上海农科热线、沪郊成人教育培训基地、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三大版块的建设。彭光芒(2006)则提出培育农村意见领袖并把他们置于信息传播的关键地位。对此进行研究的还有李建军和倪莉等。

3.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

姜大立、张剑芳等(2004)同时从农业行业物流管理的角度,提出农业行业物流管理应通过农资连锁经营配送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物流管理来开展,并提出了农资企业的连锁经营、订单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产品批发四类农业物流运作模式。赵黎明、徐青青(2003)对中国区域农业物流体系进行了设计,对区域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进行了设定,并进一步研究了大农业物流的产业链结构。此外,李学工、刘伟芳(2003)认为农产品营销需要借助现代物流及其供应链来解决;罗其友、陶陶(2004)将农产品物流支持政策与农业资源储蓄支持政策、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农村社会支持政策并列为发展高效农业的四大政策体系;谢培秀(2003)提出要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多种所有制农业物流企业。

4.农业旅游的相关研究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 ,各专家学者对农业旅游概念的论述也有差异,何景明和李立华对此综述为四大类,查芳和肖佑兴也对此进行了探讨。此外,潘秋玲(1999)对中国农业旅游产品供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高曾伟和王志民(2001)对农业旅游资源的特性进行了阐述。何景明和李立华(2002)认为,中国农业旅游发展动因主要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李慧欣(2003)探讨了农业旅游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张成君和萍(2001)认为农业旅游将成为中国农村经济新增长点。郑群明、梅虎等探讨了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并提出针对现状的开发对策。此外,卢云亭、何景明等国内专家学者对农业旅游也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

关于农业保险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属性及外部性、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及发展模式三个方面。首先,李军(1996) 认为它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而不属于私人物品;庹国柱、王国军(2002)指出农业保险产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物品,但更多地趋近于公共物品的结论。其次,关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目前理论界有三种观点:一是建立中国农业再保险体系;二是设立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三是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再次,目前理论界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政府论”模式;二是“商业论”模式;三是“相互和合作农业保险论”模式;四是“过渡论”模式;五是“层次论”模式;六是“区域论”模式。此外,庹国柱、冯文丽等探讨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成因。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有着传统农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在这一点上国内外已有共识。而且,随着服务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有关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发展模式以及效用评价机制等的理论也日益完善。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有关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保险三个微观领域,而有关农业物流和农业信息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较少。尤其是中国在农业信息的提供渠道、农业科技的创新方法、农业保险和农业物流的可行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此外,国内外对现代农业服务业微观层面的研究相对多一些,而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系统的研究则显得不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2] 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

[3] 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现代农业;服务业理论;研究综述

一、国外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理论界一般认为,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以及以机械化、科技化、商品化、知识化、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其中,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如下:首先,1958年,W.W.科克伦从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谈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同年,G.L.约翰逊又提出了“农业固定资产说”,它既是对前者的补充,又是挑战。其次,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Schultz)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增长理论被称为“高收益投入理论”。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Mdlor)在20世纪60年代指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促进技术进步。此外,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和美国弗农·拉坦(vernonw。ruttan)指出,土地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应走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而土地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走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

(二)服务业相关理论基础

服务业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第三产业”这个概念,早在17世纪末(1690年)威廉·配弟(WillianPetty)就阐述了有关第三产业的一些思想。此后,萨伊(J.Say)、西斯蒙弟(Sismondi)、李斯特(List)、西尼尔(Senior)以及马克思等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三产业进行过分析,并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第三产业经济范畴所涉及的经济规律。而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近几十年的事,从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埃伦·费希尔最先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到1957年克拉克把第三产业称作“服务性产业”,发现“克拉克定律”,西方第三产业的理论才初具体系,战后,第三产业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V.Fuchs)1968出版的经典著作《服务经济学》,以及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南1978年出版的的《第三产业》等都使我们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透视当代西方第三产业理论的概貌。

(三)现代农业服务业相关研究

农业服务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农业外部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地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外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

Risdon、ThomasEponou等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成前后衔接的阶段,DavidBennett(2002)却认为成果转化是一个交易过程,而Bertmetz(1992)则认为成果转化是一个社会过程;其次,RobertK(1995)则研究了成果转化效果的评价和计量问题;而ToshihikoMukoyama(2002)就决定成果转化速度的因素进行了数量分析;TenkirRenger(2002)还利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ThomasEponou(2002)则指出造成转化低效的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缺少系统论的观点和高效的领导责任体系,缺少透明的共同遵守的科技政策,对转化过程的战略研究和科学管理不适应,强调农民参与,以农民需求为动力不够。BertMetz(2003)研究了政府的规制建设、自由贸易政策、教育等因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2.农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由于农村社会环境的特殊性——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交通与通讯设施相对落后,如何在农村有效地实施信息服务便成为长期困扰决策者和信息服务人员的问题。在大多数国家,针对农业信息需求开展的服务主要由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承担。例如,1988年美国农业部在位于马里兰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立了农村信息中心(theRuralInformationCenter,简称RIC),面向农村政府官员和农村社区提供信息服务。在非洲,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被很多研究确认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Sturges和Chimseu认为有些研究高估了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

3.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农业物流的研究正在兴起,主要体现在对于农业物流和农产品物流概念的界定上,一般认为农业物流是指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实现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流动;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ArloBiere认为农业贸易物流是农业贸易课程中单独的一门课,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其非常重要,他并为此设计了教学大纲。

4.农业旅游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供需动机以及营销三个方面。首先,Pearce(1990)、Oppermann(1995)等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应对农场危机、实现农业多元化经营、补贴农业收入以及追求经济利益是农业旅游经营者的主要动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经营动机呈现出多元化,涵盖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其次,Oppermann(1996)认为少数旅游者选择农业旅游是出于经济动机;Swarbrooke(1996)研究了其社会文化动机具体包含的方面;Murphy、Sharpley等指出某些旅游者是出于环境动机。再次,Frater(1983)、Streckfuss(1997)认为因农业旅游产品具有半公共品的性质,因此政府是农业旅游营销的主体。而目前国外对农业旅游形象和农业旅游品牌的研究主要关注了现代媒体对旅游形象的影响和农业品牌的打造。

5.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

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19世纪70年代)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的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就具有农业保险费或农业保险基金的意义;而且,农业保护理论、福利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等都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其次,Nelson和Loehman曾经说过:在理论上,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摊机制,然而在实践中,农业保险却成为一种将损失转嫁给政府或则其他保险机构的高成本的风险转移机制;Schacht(1990)认为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很难防范而且会降低农业保险的效用。现在很多国家支持事实农作物一切险这类保险计划的主要论据并不是该计划能够提高农民或者其他人的福利,而是更多地强调有必要用保险计划取代政府灾害救济。

二、近年来中国理论界的有关研究

(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研究成果

国内有关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其中,张培刚(2001)从工业化对农业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关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问题。他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实质是一个资本化的过程;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长期诱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价格上升。此外,中国理论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研究,综合各家观点,现代农业的内涵可概括如下:现代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为一体,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近几年,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作用及内涵等方面,并在很多方面有了共识。首先,朱晓青、周勇等认为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性、知识性、新兴性、网络化、阶段性等特征;韩云(2005)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产业集聚的重要举措;而盛世豪、张树林等指出现代服务业具有聚集优势和聚集效应,是推动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刘重(2005)提出现代服务业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裴(2006)认为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存在耦合现象,并且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企业外包成为一种趋势。另外一些学者则研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农业服务业相关研究

1.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周衍平(1997)等把农业技术分为“私人技术”、纯粹“公共技术”和“半公共技术”,相应地提出采市场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市场与政府半干预相结合的三种成果转化机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还有马扬、陈希平等。而从成果转化面临的困难出发并提出解决对策的研究主要有:王俊明(1994)提出强化行政指导职能、完善推广体系、拓宽转化渠道、增加资金投入等对策;顾焕章(1997)提出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尹利军(2001)提出建立开放的农业科研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和农业风险投资机制。此外,也有不少研究者从某个侧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李宁宁(1999)对成果转化的不同主体特征进行研究比较;马立人(2000)研究了组织管理对成果转化的影响等。

2.农业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

谭英、钟永玲等在考察特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综合来看,主要有两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一是由三个以上的信息传播主体通过相应的信息传播渠道,共同为农户提供科技信息的服务模式;二是由农村产业协会牵头组织、由协会聘请兼职信息员负责收集与传播信息的服务模式。在考察农民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服务模式的研究主要有:赵继海(2001)等提出培育农业信息网络的“中继”机构;邵芳(2003)认为上海农村信息服务应特别注重上海农业网和上海农科热线、沪郊成人教育培训基地、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三大版块的建设。彭光芒(2006)则提出培育农村意见领袖并把他们置于信息传播的关键地位。对此进行研究的还有李建军和倪莉等。

3.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

姜大立、张剑芳等(2004)同时从农业行业物流管理的角度,提出农业行业物流管理应通过农资连锁经营配送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物流管理来开展,并提出了农资企业的连锁经营、订单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产品批发四类农业物流运作模式。赵黎明、徐青青(2003)对中国区域农业物流体系进行了设计,对区域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进行了设定,并进一步研究了大农业物流的产业链结构。此外,李学工、刘伟芳(2003)认为农产品营销需要借助现代物流及其供应链来解决;罗其友、陶陶(2004)将农产品物流支持政策与农业资源储蓄支持政策、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农村社会支持政策并列为发展高效农业的四大政策体系;谢培秀(2003)提出要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多种所有制农业物流企业。

4.农业旅游的相关研究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各专家学者对农业旅游概念的论述也有差异,何景明和李立华对此综述为四大类,查芳和肖佑兴也对此进行了探讨。此外,潘秋玲(1999)对中国农业旅游产品供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高曾伟和王志民(2001)对农业旅游资源的特性进行了阐述。何景明和李立华(2002)认为,中国农业旅游发展动因主要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李慧欣(2003)探讨了农业旅游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张成君和萍(2001)认为农业旅游将成为中国农村经济新增长点。郑群明、梅虎等探讨了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并提出针对现状的开发对策。此外,卢云亭、何景明等国内专家学者对农业旅游也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

关于农业保险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属性及外部性、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及发展模式三个方面。首先,李军(1996)认为它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而不属于私人物品;庹国柱、王国军(2002)指出农业保险产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物品,但更多地趋近于公共物品的结论。其次,关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目前理论界有三种观点:一是建立中国农业再保险体系;二是设立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三是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再次,目前理论界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政府论”模式;二是“商业论”模式;三是“相互和合作农业保险论”模式;四是“过渡论”模式;五是“层次论”模式;六是“区域论”模式。此外,庹国柱、冯文丽等探讨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成因。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有着传统农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在这一点上国内外已有共识。而且,随着服务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有关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发展模式以及效用评价机制等的理论也日益完善。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有关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保险三个微观领域,而有关农业物流和农业信息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较少。尤其是中国在农业信息的提供渠道、农业科技的创新方法、农业保险和农业物流的可行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此外,国内外对现代农业服务业微观层面的研究相对多一些,而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系统的研究则显得不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2]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

[3]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概率;补偿金额;影响因素;Heckman两阶段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3-0083-0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补偿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肖莎(2009)研究了新农合补偿的获得性及影响因素;高梦滔(2005)、宋培培等(2008)研究了新农合补偿金额及影响因素。这些文献对于我们掌握新农合的补偿情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多数研究对新农合补偿的获得性与补偿金额都是分开进行的,较少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的研究,这种分析思路往往使我们对新农合的补偿情况缺乏更为全面的了解。事实上,如果把新农合补偿作为农户的一个理性选择过程,对于已经发生了医疗行为的患病农户而言,必然要经历获得新农合补偿与争取更高的补偿额度相互联系的两个阶段。这种从动态性角度来考察新农合补偿情况的思路更符合农户行为特征,从而,所得出的结论也将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与政策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对于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在新农合中获得补偿的概率与金额如何,以及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新农合受益等问题,仍然缺乏必要的分析与了解,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新农合制度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利用课题组2007年在在四川阆中市与富顺县的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方法,全面考察患病农户在加入新农合之后,哪些因素及以何种程度影响了农户新农合补偿的获得性与补偿额度,并为深化新农合制度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一)调查地区简介与数据来源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国土面积1 8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总人口86万,农村人口占80%。在经济方面,阆中是“国家扶贫重点县”,2006年,阆中市农民人均纯收2 899元。2006年1月,阆中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该年全市共有48 5421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81.2%。全市共辖49个乡镇(办事处)。

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国土面积1 603平方公里,全县户籍总人口103.46万人,农村人口占79%,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2006年,富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3 456元。富顺实施新农合比阆中要早2年,2004年就已被确定为四川省第二批、自贡市第一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富顺辖26个乡镇(办事处)。2006年,全国农户人均纯收入为3 587元,可见,阆中与富顺两县(市)农户人均纯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关于新农合补偿方案,2006年,富顺与阆中都只对住院农户进行补偿,具体补偿标准,见表1。

从1表可见,阆中与富顺的起付线与超出部分报销比例存在较大差异,阆中在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本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县外市级医疗机构的起付线都要高于明显富顺,但在市级以上医疗机构起付线低于富顺。在超出部分报销比例方面,除在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两县相同之外,其他几个级别的报销比例都是富顺高于阆中。可能是由于富顺实施新农合更早的原因,富顺的报销政策相对更为宽松一些。

关于样本来源,本研究遵循了县内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在县内随机起点等距抽取3个乡(镇),再从每个乡(镇)里随机起点等距抽取10个村,在每个村内随机选择100户展开农户调查。农户调查主要收集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以及农户对医疗保障项目的认知和采用等方面信息。本研究中对农村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的判断是依据农

户自身的评价并结合了村干部和调查员的评价。和村内其他农户相比,家庭总体经济水平属于村内平均水平的农户为一般户,低于村内平均水平的农户为贫困户,而高于村内平均水平的农户为富裕户。(二)样本描述

本次在四川阆中与富顺的调查中,5 910个农村居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其中,1 310个农村居民选择了住院。而在住院的农村居民中,有1 183个参加了新农合,595个获得了新农合补偿,而另外588个样本没有获得补偿。本文主要针对1 183个参加了新农合的农村居民,从以下12个方面考察对农户新农合补偿的情况,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女性农村居民获得新农合补偿的概率与人均补偿金额都低于男性。可能是因为男性在外活动能力比女性强,他们对新农合的相关知识要多于女性。从文化程度看,文盲获得新农合补偿的概率最高,而小学最低;初中获得的人均补偿金额最高,文盲获得的最低。从农村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看,贫困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最高,一般家庭最低;富裕农户获得的补偿金额明显低于一般农户与贫困农户,表明新农合补偿金额可能具有倾向于贫困农户的特征。从农户非务农人口比例看,非务农人口比例越高,获得补偿的概率越低;非务农人口比例为零的农户获得补偿的金额最高,非务农人口比例为60%以上的农户获得补偿的金额最低。从家庭融资能力看,融资能力强与较强的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要明显高于融资能力弱与较弱的农户;融资能力强与较强的农户获得的补偿金额明显高于融资能力弱与较弱的农户。从2006年是否外出看,没有外出的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外出的农户;没有外出的农户获得的补偿金额高于外出的农户。从到最近医疗点距离看,距离为0~1公里(含)的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明显高于距离远的农户;在人均补偿金额方面,距离为1~3公里(含)的农户获得的补偿金额最高,3公里以上的农户最低。从是否参加除新农合之外的其他医保看,没有参加其他医疗保障的农户要明显高于参加了的农户;没有参加的农户获得的补偿金额也明显高于参加了的农户。从户主是否村干部或者自办企业看,户主是村干部或者自办企业的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与人均补偿金额都要明显高于不是的农户。从是否慢性病看,慢性病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与金额都要明显高于非慢性病农户。从住院级别看,住院级别越高,获得补偿的概率越低,而获得补偿的金额越高。从住院费用看,住院费用在2 000元以上农户的补偿概率要低于住院费用在2 000元以上的农户;而住院费用越高,补偿金额越多。从县(市)差异看,富顺获得新农合补偿的概率明显高于阆中;但人均补偿金额低于阆中。

二、模型的选择及估计结果

以上通过一般分组描述统计的方法比较了不同组别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补偿金额和补偿率。为了深入分析各因素对新农合补偿的影响程度及其显著性水平,以下我们采用一个计量模型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方法与模型

以上部分只是基于调查数据的一个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非务农人口比例、融资能力、是否外出到最近医疗点的距离、是否获得了除新农合之外的其他医保、户主是否村干部或者自办企业、是否慢性病、住院级别、住院费用、县(市)差异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新农合受益,但各个因素的影响力有多大则不得而知。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计量经济分析。为了分析新农合补偿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分别构建新农合补偿概率模型与补偿额度模型,其中,新农合补偿基本模型如下:

BCi=αMi+μi(1)

公式(1)中,BCi表示新农合补偿,Mi是影响农户新农合补偿的一系列因素;α是变量系数;μi是误差项。

如前所述,并非所有的住院费用都等到了补偿,如果我们把新农合受益问题看作一个过程,农户在新农合中的补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户能否得到补偿,即获得补偿的概率;第二个阶段是得到补偿的农户的补偿额度具体是多少。目前我们可以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Heckman,1979)进行处理。本章运用的数据是大样本数据,并且经过检验后,发现补偿的Probit模型的残差符合正态分布,已经满足了Heckman两阶段模型应用中误差项必须是正态分布的前提假设。具体而言,在本文的研究中,新农合补偿分成如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用Probit模型来估计新农合补偿概率影响因素:

P*i=βχi+εi,Pi=1时,P*i>0;Pi=0时,P*I≤0(2)

公式(2)中,P*i是相对于新农合补偿的二分变量Pi的潜变量,当Pi=1表示获得了补偿,Pi=0则表示没有获得。Xi则表示影响补偿的一系列解释变量;β是变量系数;εi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误差项。根据公式(4-1)的计算,对样本中所有观测值计算出逆米尔比率(Inverse Mills Ratio)λi=φ(βXi)σ(βXi),其中,φ和σ分别为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

第二阶段,用OLS模型估计补偿额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引入λi修正样本选择性偏误:

Yi=θZi+γλi+ζi(3)

公式(3)中,Yi分别是补偿额度;而Zi是一系列解释变量,θ,γ是相应的变量系数;ζi是误差项。

运用Stata10.0统计软件中的Heckman命令,以上述描述性分析中的变量作为影响新农合补偿行为的解释变量,对补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模型的Wald chi2 Tests在α=1%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同时,逆米尔比率(Inverse Mills Ratio)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模型不存在选择偏差。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我们对影响新农合补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以下我们对表3中的结果进行逐一分析:

第一,住院费用。在是否获得新农合补偿模型中,住院费用对是否获得补偿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大于0,表明住院费用越高,获得补偿的可能性越大。在补偿金额模型中,住院费用对新农合补偿的也是正方向的影响,且住院费用每增加1元,获得补偿的金额就增加0.1571元。

第二,住院费用平方。住院费用的平方与住院费用变化区别可以用来描述补偿概率、补偿额等变化趋势。在补偿模型中,住院费用平方的拐点,可以用来大致描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最适宜补偿基数。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人均住院费用的平方不显著,表明最适宜补偿基数的高低与是否获得补偿关系不大。而在补偿金额模型中,住院费用的平方与补偿金额却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负数,表明最适宜补偿基数是影响农村居民补偿金额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住院费用增加,补偿金额先是上升,然后,在达到拐点值后,开始下降,这个拐点值大致在64 027元。这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适宜补偿基数为64 027元。如果按照50%的补偿比例计算,封顶线应当在32 013.5元左右。在这个封顶线上,能够保障农户获得最大的补偿利益。但在两个调查县,封顶线都是10 000元。封顶线太低,使得一些患有大病的农户大部分医疗费用需要自付,从而影响了农户的医疗补偿。

第三,是否慢性病。从表3可见,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是否慢性病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数。在补偿金额模型中,是否慢性病对补偿不显著。表明慢性病农户住院之后获得补偿的概率要高于非慢性病农户,但补偿金额却无差异。

第四,住院级别。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与乡镇卫生院相比,县级医院、县级以上医院对是否获得补偿影响都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都为负数,表明县级医院、县级以上医院获得补偿的概率要低于乡镇卫生院,同时,县级以上医院系数为-0.9332,县级医院系数为-0.3445,说明县级医院获得补偿的概率更低。在补偿金额模型中,与乡镇卫生院相比,县级医院作用不显著,而县级以上医院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数,表明在县级以上医院,农户人均获得补偿的金额要高于乡镇卫生院。

第五,2006年是否外出。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2006年是否外出对是否获得补偿的影响作用在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0.2618,表明外出的农村居民获得补偿的概率比没有外出的农户低26.18%。在补偿金额模型中,是否外出对补偿金额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负数,表明外出的农村居民获得的补偿金额低于没有外出的农村居民。

第六,性别。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性别对是否获得补偿的影响作用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0.2311,表明男性比女性获得补偿的概率要高23.11%。在补偿金额模型中,性别对补偿金额的影响在统计学上不显著。

第七,文化程度。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与文盲相比,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对是否获得补偿的影响作用都不显著。在补偿金额模型中,文化程度差异对补偿金额多少作用也不显著。

第八,户主是否村干部或者自办企业。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户主是否村干部或者自办企业对是否获得补偿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系数为0.3009,表明村干部或者自办企业的农村居民比其他农村居民获得补偿的概率要高30.09%。在补偿金额模型中,是否村干部或者自办企业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数,表明村干部或者自办企业的农村居民比其他农村居民获得的补偿金额也要高。

第九,家庭经济状况。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与贫困农户相比,一般农户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0.2666,表明一般农户比贫困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要低26.66%,但富裕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与贫困农户相比,影响在统计学上不显著。在补偿金额模型中,一般家庭、富裕家庭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第十,所在家庭从事非农人口比例。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非农人口比例的影响作用在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0.4059,表明非农人口比例越高,获得补偿的概率越低。在补偿金额模型中,非农人口比例的影响在统计学上不显著。

第十一,所在家庭的融资能力。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与融资能力强的农户相比,融资能力较强与较弱的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在统计学上都不显著,但融资能力弱的农户在10%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0.2369,表明融资能力弱的农户比融资能力强的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要低23.69%。在补偿金额模型中,融资能力较强与较弱的农户获得的补偿金额在统计学上都不显著,但融资能力弱的农户在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负数,表明融资能力弱的农户获得的补偿金额要低于融资能力强的农户。

第十二,到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到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对是否获得补偿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在补偿金额模型中,到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对补偿金额影响也不显著。

第十三,有无其他医疗保障。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有无其他医疗保障的影响作用在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0.4722,表明与没有其他医疗保障的农户相比,有其他医疗保障的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要低47.22%。在补偿金额模型中,有无其他医疗保障的影响作用在统计学上不显著。

第十四,县(市)。在是否获得补偿模型中,县(市)对是否获得补偿的影响作用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0.4207,表明富顺比阆中的农户获得补偿的概率高42.07%。在补偿金额模型中,县(市)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数,表明富顺的农户获得的补偿金额比阆中要高。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分别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新农合补偿概率、补偿额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本研究中对新农合补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为了推进新农合制度改进与优化,提出如下一些政策建议。

(一)控制医药价格,消除定点医疗机构的部门利益

医疗费用对补偿概率与补偿金额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医药价格上涨会增加农户从新农合中所得收益中的水分。课题组在2007年7至8月期间对两地进行深度访谈时,几乎所有的农户都向课题组反映,自从实施新农合后,医院的医疗费用与服务费用大涨。比如,新农合之前,在乡镇卫生院做阑尾手术费只需600元,但新农合之后,价格提高到1 200元。虽然从表面上看,农户获得了医疗费用补偿,但实际上真正得到的医疗福利要大打折扣。所以,应当控制价格,使农户在新农合中的补偿真正落到实处。

(二)适当增加农户的新农合参合费,以提高新农合补偿的封顶线

在调查地区,当前的封顶线与最适宜的封顶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四川两地农户参合标准是年人均10元,这个标准明显偏低了,在6 054个样本农户中,有5 654户农户(占93.4%)认为参合费用不高,完全负担得起。课题组在四川调查期间,发现绝大多数农户对年人均10元的参合费并不感到为难,因此,提高参合费用,进而提高封顶线,在经济上是完全能够被农户所接受的。

(三)落实外出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

外出务工日益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现阶段新农合报销制度中,关于在外出务工农户异地就诊政策仍然十分严格,即使获得补偿的农户,补偿比例也明显偏低,无法给外出务工的大病农户带来有效的帮助。因此,新农合制度迫切需要消除地域界限,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转移与衔接,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更便利的就医与报销制度。

(四)加强乡镇卫生院以及县级医院医疗条件设施与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小病在乡镇卫生院解决,大病在县级医院解决越是级别低的医疗机构,住院费、陪护费、交通费、伙食费等住院成本越低,而补偿比例越高,因此,使疾病尽可能在级别低的医疗机构得到解决,是有利于农户的。但当前县级及以下医院(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需要。应当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医疗设施,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使更多的农户愿意在基层医院住院就诊。

(五)实施更为宽松的补偿政策,增加新农合医药补偿范围

补偿比例过低以及补偿范围过于狭窄会提高农民的自付医疗费用,而且使一些贫困农民不敢在医院使用药品,应当通过加大补偿范围,保障农户更多使用药品的权利。

(六)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实现就地补偿

就地补偿模式可以降低农户获得补偿的交易成本,提高补偿比例。在调查地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还没有实行就地补偿,补偿程序也比较烦琐,影响了农户的补偿利益。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全国联网,使农民在异地就医的过程中,实现就地补偿。

基金项目:欧盟第六轮框架计划(INCO-CT-2005-51765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9YJA790160)资助项目。

注 释:

①本研究中的“慢性病”是参照卫生部2001年出版的《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阐述:慢性病,卫生部称它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1)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2)恶性肿瘤;(3)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4)精神异常和精神病;(5)遗传性疾病;(6)慢性职业病;如矽肺、化学中毒;(7)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等。

②计算过程为:0.1981/(2*-1.547E-6)=64027.15元,参见伍德里奇(2003),第179页。

参考文献:

[1]dad,L. and Bouis, H.E., The Impact of Nutritional Statu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Wage Evidence from the Philippines,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 53 (01) : 45~68.

[2] Heckman J.J., Sample Selection Bias as a Specification Error, Econometrica, 1979, 47 (01) : 153~161.

[3]Holzmann R. and Jorgensen S., Social Risk Management: A New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ocial Protection and Beyond, 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No.0006, 2000: 1~30.

[4]冯黎,陈玉萍,吴海涛.农村居民大病就诊行为的实证分析:来自贫困县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09,(03):52-59.

[5]高梦滔,高广颖,刘可. 对云南省三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调查报告(上)[J]. 卫生经济研究,2005,(09):3-5.

[6]高梦滔,高广颖,刘可. 对云南省三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调查报告(下)[J]. 卫生经济研究,2005,(10):8-11.

[7]宋培培,徐凌中.不同视角下影响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因素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8,(05):31-33.

[8]肖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构分析――以江西省弋阳县为个案的研究[J].财贸研究,2008,(03):32-37.

[作者简介]熊吉峰(1967―),男,湖北潜江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后,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副教授。

篇7

农业机械英语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不但具有科技英语的共性特点,又有其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特点。根据农业机械英语词汇和语法特点,举例阐述了专业术语、名词化结构、被动句以及复杂长句的翻译方法,有助于农机工作者进行文献资料的英汉翻译,从而加大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农业机械;英语;特点;翻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农机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际间的农机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国内大型农机企业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换代升级力度,推进我国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然而,语言障碍给很多专业人员带来了巨大困扰,因此对农业机械英语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于提高农机专业人员素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机械英语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因此和其他科技英语之间有其共性的特征,但是也具备其特殊的行业特点。

1词汇特点

1.1专业词汇多

农业机械英语专业性极强,其专业词汇是用来表达该领域的定义、概念,描述其特有现象、实验过程及物质特性的词汇。农业机械专业英语词汇含义狭窄,严谨规范,意义单纯,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一般只有本领域内的专业人员才能理解。例如:conveybelt(传送带)、flutedfeed(外槽轮排种器)、V-belt(三角带)及Y-joint(叉形接头)等。

1.2词汇借用多

农机英语中某些专业术语是通过借用普通英语词汇来表达的。一些表示动物和日常用品词汇在普通英语中早已存在,只不过意思不同,借用后就使得普通英语词汇在农机英语中成为具有特定含义和习惯用法的专业词汇。如:表示动物的词汇pig(猪)—金属或锭块、dog(狗)—止动爪、cat(猫)—履带拖拉机、monkey(猴子)—活动扳手;表示日常用品的词汇coat(外衣)—镀层、cap(帽子)—轴承盖及cup(杯子)—轴套等。

1.3派生词多

派生词是指在词根的基础上加词缀(包括前缀和后缀)构成的,每个词缀都有其固定的意义,可与不同的词根组成无数新词,在农机英语词汇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superhard(超硬的)是由前缀super-(超越,超级)+hard(硬的)构成的;mechanical(机械的)是由mechanic(机械匠)+后缀-al(与…有关的)构成的。

1.4缩略词多

同其他科技英语一样,农机英语中也有一部分专业术语常用缩略语形式表达,将较长单词取其首字母或主干构成与原词同义的短单词,或将组成词汇短语的各个单词首字母拼接成一个大写字母的字符串,既简洁又规范。例如:AGV-AutomaticGuidedVehicle(自动送料车)、ICen-gine-internalcombustionengine(内燃机)等。

1.5合成词多

农机英语中专业技术合成词较多,合成词是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成的,其组成面比较广,通常构成复合名词、复合形容词或复合动词等。例如:breakdown(断裂)、oil-proof(耐油的)、all-in-service(维修)、gearbox(齿轮箱)及furrowopener(开沟器)等。

2语法特点

农业机械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种,其语法同样表现出其他科技英语的特征。

2.1大量使用常用句型

在农机英语中经常使用若干特定句型,从而形成农机英语区别于普通英语的标志。如常用Itis+形容词/名词that…句型、被动态结构句型、分词短语结构句型和省略句结构句型。例如:Itisevidentthatawelllubricatedbearingturnsmoreeasilythanadryone.译为:显然,好的轴承比不的轴承容易转动。

2.2大量使用复杂长句

为了表达一个复杂的概念,使之逻辑严密,结构紧凑,农机英语中往往使用许多结构复杂的长句,这些长句含有很多修饰成分和限定成分。

2.3大量使用被动句

农机英语中的谓语至少有1/3的是被动语态。这是因为农机专业英语文章侧重于叙述推理,强调客观准确。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因此,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用被动语态。如:Attentionmustbepaidtotheworkingtemperatureofthemachine.译为:应当注意机器的工作温度。

2.4大量使用名词结构

农机英语属于科技性的文章,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和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文中包含很多抽象概念如定义、原理和结论等,为使这些定义和概念表达更加准确和严密,农机英语中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

3翻译方法

3.1专业术语的翻译

专业术语的翻译方法可以采用意译法、音译法、半音半意法和形译法等。意译法就是直接将专业术语的源语含义翻译成汉语。如:potatoharvester(马铃薯收割机)。音译法是将英语专业词语翻译成汉语拼音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如:engine(引擎)、combine(康拜因)。半音半意法,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如:logiccircuit(逻辑电路)。形译就是将描述形象的英文字母译为字型或概念内涵相近的汉字。如:V-belt(三角带)、T-bend(三通接头)。

3.2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农机英语中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在将名词化结构翻译成汉语时,一般采用转性译法、增词译法、重复译法和具体化译法等方法。如:Farmtractorsarebigusersofdieselpower.译为:农用拖拉机也大多以柴油机为动力。

3.3复杂长句的翻译

农机英语中长句翻译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长句的翻译一般需要综合运用翻译技巧。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拆句和改变顺序的方法,分析句法,找出主干成分,再具体分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修饰关系,结合专业知识,确定句子的全部涵义,运用相关技巧,按照汉语表达方式,正确译出原句意思。如:Tomeetexhaustgasvolumerequirementsofmostdieselengines,thegasvolumethatthesingle-pipeESCPcantreatshouldbein-creased.译为:为满足大多数柴油机排气流量的要求,必须扩大单管静电旋风捕集器所能处理的排气流量。

3.4被动语态的翻译

农机英语中大量使用被动句,但是由于汉语的动词不具备英语动词那样的形态变化,因而主要依靠词汇手段以及句式来表示被动语态。所以在翻译时,可以将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和主动句,通过借助词汇手段来表达被动,如用“被”、“受到”、“由”、“为”、“遭到”、“给”或“让”等词引出使动者。由于汉语中使用被动句较少,更多译为主动句。如:Aimingatthecharacteristicsofharvestingmachinerydesign,thewholestructureofdesignandevaluationexpertsystemofsugarcanecombinehar-vesterisconstructed.译为:针对收获机械特点,构建了甘蔗收获机械设计与评价专家系统总体结构。

4结束语

总之,农业机械英语的翻译专业性较强,译者不仅要精通英语,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翻译中,只有将翻译技巧和方法合理、灵活地运用,才能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

作者:周建民 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2]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韩琴.科技英语特点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7,20(3):5-9.

篇8

西部大开发是政府自2000年正式实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带动东西部共同发展,使国民经济稳定持续且快速增长,进一步跟上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步伐,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1.加强区域之间水资源的调配和淡水供应。进一步加强农村的饮水安全建设,倡导节约用水,加大保护水资源的力度。同时着重于重要水源工作和湖泊江河的水库之间的联通及用水调配工作。

2.进一步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核心的粮食生产区及其备用生产区做好浇灌建设,在部分重点区域建造大型浇灌区并加强排涝节水改造建设。加大小型农田可浇灌面积,从而增加产量,加大牧区水利建设,提高草原可畜牧能力。

3.重点做好交通建设。对于贫困的农村地区,做好道路的建设,力争做到“路路通,村村通”使大部分农产品能够及时外销,进而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

二、为什么重点发展农业经济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首先,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品皆是从农业得来。其次,只有农业的发展才可以使社会分工更明确,使国民经济其他的生产部门更独立。

2.农业的贡献。首先,食物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各其他部门的食品消费品都由农业生产提供。其次,农业提供了国家工业所需的工业原料。农业的现代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我国工业化的起点与基础。

3.农业的多功能性。(1)粮食安全功能。农业为我国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在粮食安全方面保证了我国的自给自足,进一步确保国家实现自己的宏观目标战略。(2)环境功能。农业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功能,通过种植植物农作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证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固定量,从而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3)经济功能。农业的存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保证了货币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冲经济,维持社会公平性。(4)社会功能。农业与其他生产部门相比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性,这就为农民朋友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生财手段,并使农村成为农民生活和社交的场所,从而减少了农民朋友向城市的盲目流动。

三、天水地区农业发展概况

1.粮食生产概况。天水市近年来致力于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大量研究试验,在科学生产方法的支持下,天水市在2007年时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470多万亩,粮产总量达到了近90万吨。然而在2009年时,该市粮食播种面积却下降到了460多万亩,但粮产总量却达到了100余万吨,增长效果十分明显。

2.蔬菜发展概述。该市的蔬菜产业近年来不断扩大规模,蔬菜质量也不断提高。2009年时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七十万亩,有了二十九个蔬菜产业认证品牌。截至2010年时,其种植面积已增加到八十万亩。

3.畜牧业发展概述。2008年时,天水市畜牧业有了约11亿元的总产值,相较于2002年时约增长了73%。牲畜达到近50万头,相较于2002年增加了4万多头。肉类总产量达到近6万吨,同比2002年增长率约为12%,蛋类产量约为1.2万吨,同比2002年约增长15%。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中的畜牧业收入愈发重要。

四、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发展概述

近年来西部地区飞速发展,经济社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截至2012年,西部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已达到了约113900多亿元,约有12%的增长率。其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上已占到约19%的较高比重。自2007年以来西部地区尤其西部特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惊人的速度赶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已连续多年赶超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内平均水平。

五、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景

篇9

“农民工”概念的由来及演变

“农民工”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服务行业为主的群体。1983年,中国社科院小城镇研究课题组首次提出“农民工”这个概念。

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度全国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4.83亿人,其中农民工占2.3亿人;2010年度农民工就业人员总数上升到2.42亿人。截至2011年1月底,中远船务集团共有员工6万人,其中,合同制员工8 531人,占总数的14.3%;劳务派遣制员工5 641人,占总数的9.3%;农民工员工4.6万人,占总数的76.7%,是中远船务生产的生力军。从这些数据看,农民工已经成为了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农民工已经具有工人阶级的属性。一是农民工的主要生产活动是从事着原本只有产业工人从事的非农产业,如建筑、运输、机械制造、服务业等;二是在城市的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工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他们充当了城市工人的角色,起着城市劳动力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基建工程、合资、独资企业中的重体力或手工劳动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农民工;四是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城市化。

农民工现象的根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区域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民工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农民工也将在现代化进程中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农民工”概念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提法

基于农民工的工人阶级属性和客观事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对“农民工”这一概念积极加以扬弃,并以“新兴产业工人”的概念来取代。

“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局限性。“农民工”是一种通俗的称谓,但这一概念在表述上具有不确切性,在分类上具有不准确性,在范围上具有模糊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农民工”已经由农民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并融入了城市生活。显然,这一称谓已不适合于他们。对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虽然生在农村,但从大中专学校毕业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远离农业生产;有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父母是“农民工”,户籍在农村,但他们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与农村、农业的关系更加疏远,“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更是名不副实。

“农民工”概念是在特定背景和条件下的一种表述。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农民工一直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工作和生活着,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许多农民工的生存境况令人堪忧。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农民工”一词还与“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弱势群体”等固有印象紧密相连。

建议提法:新兴产业工人。主要理由如下:

历史性:从历史角度来看,许多工人都来自于农村,他们离开家乡,走向城市,从事工业生产,从而演变成为产业工人。可以说,中国的工人大多数都是从农民转变而来的,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速了这一转变的进程,一部分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融入了城市,跳出了“三农”圈子。因此,“新兴产业工人”的名称比较符合他们的实际身份。

现实性: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劳动大军,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从事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身份地位没有特殊的“标签”。“新兴产业工人”的名称能体现行业特征和职业特点,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工作情况。

时代性:“新兴产业工人”中的定语“新兴”,是客观体现和表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出现了多元化的社会阶层结构,而农民工正是他们中的新群体。“新兴产业工人”的名称比较符合这个群体的时代特征和真实状况。

趋势性: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特殊群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将逐步消失,“农民工”的概念将彻底成为历史名词。

“农民工”概念扬弃的现实意义与“新兴产业工人”概念提出的历史意义

“农民工”概念扬弃,具有正向的激励意义。“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让这一群体具有符合自己实际的称谓,体现了该群体的历史作用、时代贡献和光荣使命,对于激励这一群体进取向上、创造价值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具有客观的导向作用。“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民工”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兴产业工人”的概念准确地揭示了这一趋势,具有本质性、趋势性、导向性的特点,对于全社会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培养造就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新兴产业工人队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具有科学的研究意义。“农民工”概念,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群体作为新生事物登上历史舞台后,能够反映当时主要特征的通俗化称谓。“新兴产业工人”概念的提出,对于深化研究这一特定群体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意义。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扬弃“农民工”这个概念更能让我们这个社会缝补差距、营造和谐、体现尊严、促进发展。

篇10

[ 关键词 ] 农业保险;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近年来,农业保险相关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中共中央连续六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发展农业保险作出部署,国务院也早已将农业保险立法工作列入规划①。这一方面表明党和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许可以反映农业保险立法工作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因而迫切需要我们再度审视农业保险基本理论问题,为尽早克服立法障碍,完成立法规划而努力。本文以现行法律为基础,以公、私法区分为视角,分别从农业保险的概念、运行和立法三个方面,讨论农业保险的基本问题。

一、“农业保险”的含义。

在学界关于农业保险的定义中,典型的表述为:“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 即保险人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对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 1 ](P236)或农业保险指“以长期和收获期的农作物、经济作物、禽畜和水产养殖动物为保险标的,在保险标的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害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 2 ] ( P2 ),或“适用于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林业的保险”[ 3 ] ( P12 )。可以看出,上述定义均采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 农业保险被定义为“农业生产领域的保险”。单从概念定义的角度看,如此定义农业保险尚无问题,但从立法角度看,将指代如此含义 的“农业保险”一词作为一个法律术语使用于法律文本,则未必恰当。

我国《保险法》(2009 年) 第186 条第 1 款规定: “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②立该法条的目的无外乎两个,一是宣示国家对发展“农业保险”的责任,二是厘清“农业保险”与保险法的关系。但现实是,一方面,我国至今没有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对农业保险作出“另行”规定; 另一方面,“农业保险”不但存在,且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 3 ] ( P114 )这种状况难免让人产生法律适用上的疑问——— 该法条既然明确规定 “农业保险”应“另行规定”,自然应得出“农业保险”不受《保险法》规制,也不受《保险法》确立的主管机关管理的结论。但事实上,我国目前正在试点开办的“农业保险”却确实应受《保险法》规制,并实际由保监会监管。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并不是实务运作藐视或违反立法,而是由于相关概念的混淆和立法技术的粗疏。

实际上,“保险”一词本身并不是一个严谨统一的法律术语。保险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保险指的是商业保险,广义的保险除商业保险外,还包括社会保险。[ 4 ] ( P19 )商业保险受保险合同法的规制,当事人之间产生私法上的关系; 社会保险一般受专门立法的规制,当事人之间通常产生公法上的关系。只是由于商业保险一枝独秀,以至于人们一般将“保险”与“商业保险”等同。

此外,我国商业保险采取的是合并的立法体例,即将商业保险合同法与商业保险组织法同时规定于一部法律中,并命名为“保险法”。相比单独制定保险合同法和保险业法的立法体例,这种统一的立法体例通常会进一步掩盖保险、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等几个相似概念的差异,尤其是容易使人误认为《保险法》是规范一切保险的法律,进而造成法律适用上的偏差。

农业保险虽特指农业生产领域的保险,但其既然名为保险,自然在逻辑和现实上都会面临上述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价值,政府往往基于特别的政策考量,对农业保险采取异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模式,故保险、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概念混淆的问题,在农业生产领域保险制度中有被放大的可能。

无论我国采取何种模式,在逻辑上农业保险都可以被区分为农业社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③前者当事人间属于公法关系,后者属于私法关系。因此,我国《保险法》第 186 条第 1 款中所谓需要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的“农业保险”,实质仅指产生公法关系的农业社会保险。其需要“另行规定”的原因,在于农业社会保险属于公法关系,依据依法行政的原则必须有特别的法律渊源,不能适用作为私法的《保险法》、《合同法》,[ 5 ]而正在我国如火如荼试点和开展的各种所谓的农业保险,实质均属于商业性农业保险,其产生私法关系且不受《保险法》第 186 条第 1 款的制约。据此,上述《保险法》中看似矛盾的现象,便通过对法律文本的限缩解释得到了解决。

区分“农业保险”、“商业性农业保险”、“农业社会保险”这几组概念,我们还必须分析我国《农业法》中的有关条文。《农业法》(2002 年) 第46 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其第 1 款宣示国家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负有义务,第 2 款区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并赋予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在农业保险中的合法地位,第 3 款明确规定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

与 1993 年《农业法》第 31 条相比,该条文修改的幅度虽然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条文第 2 款中首次出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互助合作保险”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等表述。而对于这里所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与“互助合作保险”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的关系问题,理论上存在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从法条的文义及立法沿革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互助合作保险”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并没有交集,前者属于社会保险,产生公法关系,后两者属于商业保险,产生私法关系。还有人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既包括农业社会保险,又包括政府扶持的“互助合作保险”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

我们认为,上述第一种解释显然更符合法条文本本身的表述,④但是,由于当前的农业保险立法和理论研究基本接纳了第二种解释,⑤为了避免立法和研究出现不必要的概念混乱,我们应便宜行事接纳第二种解释。至于第三种解释,因其在与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杂糅之后,更易让人混淆公私法关系,故而不可采。

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可以通过对法条限缩解释调和实务与法律的矛盾,但法条文本本身存在的争议并不会消失,今后仍可能随着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或创新而重新浮起甚至放大。但遗憾的是,当前有关农业保险的研究往往都忽视了这一点。[ 6 ]事实上,从比较法上观察,各国都极为重视农业保险基本概念的问题,例如,日本于 1947年将其《农业保险法》与《家畜保险法》合并,制定了新的《农业灾害补偿法》

[ 7 ] ( P11 )。虽然该法所规定的补偿制度,实际上仍是不折不扣地以保险基本原理为基础,[ 8 ] ( P776 )但为了彻底区分于商业保险,避免概念和法律适用上的争议,日本立法完全摒弃使用“保险”一词。虽然在具体立法技术上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但这种主动避免法律适用争议的意识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二、农业保险的运行模式。

中国保监会曾提出五种发展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 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 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地区如上海、黑龙江等地,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9 ]分析可知,模式一、二、三、五均属于商业性农业保险,区别仅在于保险人分别是专业保险公司、外国保险公司或相互保险公司,模式四我们暂时将其归类于农业社会保险⑥。无论选取何种模式,实际上都逃脱不了农业社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也即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的二元分类⑦。

我们首先考察农业社会保险模式。这种模式的农业保险既然属于社会保险的一种,自然产生公法关系,其优势在于直接由政府承保,保险的公益性特征明显。在我国,社会保险部门若能逐步开展农业社会保险,还有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权利均等化的重大意义。目前,开办农业社会保险的障碍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全国范围的农业社会保险需要动员极大的社会资源,仅仅以必须设立专门机关一项而言,即可谓工程浩大,难度很大; 二是社会保险虽然收费低廉且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分散风险,往往表现为强制保险。[ 8 ] ( P733 )但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如果采取强制保险,即便收费低廉,农民也未必认同,反而往往易被认为是“伤农”行为。正是基于这点考虑,《农业法》第 46 条第 3 款明确规定: 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但如果不采取强制保险,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民并没有把农业生产风险列为其受威胁的主要风险,[ 10 ] ( P2、P75 )故而不愿参加农业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越少则风险越难分散,保费就越难以逐步降低,如此恶性循环,高效、顺畅的农业社会保险制度恐怕永远难以建立起来。

实际上,我国早些年曾经错过了一次全面建立农业社会保险良机,若在逐步减少农业税税率时,将合适比例农业税税金调整为农业社会保险的保费,农业社会保险制度或许早已成功建立。而在当前农业生产不需缴纳任何税费的情况下,强制农民购买保险,必然会受到来自农民的强大阻力,这正是我国未来开办农业保险面临的最大障碍。

谈及商业性农业保险,不少人都将“赔付率高”作为其特点,[ 11 ]我们认为该观点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实践中并不存在任何以“赔付率高”为特点的保险,某种特定的保险如果在经营过程中,保险公司的统计表明赔付率过高,为了保持正常经营和合理的盈利,其自然会在下一阶段调整保费降低赔付率。其实,商业性农业保险的赔付率高,主要是因为保费较低,而保费低又源于农民支付能力的低下。农民购买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本来就不高,如果保险人因赔付率高而继续调高保费,必然更加无人问津。近年来,商业性农业保险虽然在保费政策性补贴制度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保费未提高的情况下,补贴的效果只是减少了农民一方的负担,并没有提高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并未改变赔付率持续居高不下的局面。因此,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最大困境,是面临作为商事主体的保险公司的盈利目标与农民支付能力低下之间的矛盾。也正是这个原因,国外商业性农业保险取得成功的范例并不多见。 [ 8 ] ( P792 )。

无论是建立农业社会保险还是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在我国均面临较大的困难,其中又以建立农业社会保险为甚。保险贯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聚集集体的力量救济遇险的个人,因此,既不愿让农民交保险费又想开办农业保险,恐怕是保险制度不能承受之重。

其次,在论述开办农业保险的优势时,有些学者指出,开办农业保险可以节省政府救灾资金,[ 12 ] ( P2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同样值得商榷。开办农业保险目的是丰富化解农业风险的机制,并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从而改变传统救灾模式。仅能弥补农业生产者很少一部分的生产风险的状况。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均为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在危难时获得政府救济乃是公民宪法上的权利。因此,农业生产者在遭受灾害接受救济的权利并不因开办农业保险而消灭。

未来我国若要开办农业社会保险,若无法实现修改法律强制参保,则只能在初期按照自愿保险的模式试点,并采取措施引导农民参与,逐步扩大参与规模,在更大范围分散风险并及时减低保费。而对于商业性农业保险,我们则应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并对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给予税收优惠和运营费用的补贴[ 13 ] ( P58 )。无论是开办农业社会保险还是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困难的最终解决,还要靠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民支付能力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者风险防控意识的增强。

三、我国农业保险的立法路径。

在公私法区分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农业保险相关概念和开办不同模式农业保险可能遇到的障碍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两类农业保险在立法上的总体规划。需强调的是,探讨两类不同性质农业保险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科学确定两者于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并不意味着我国必须同时开办这两类保险。

对于农业社会保险而言,由于其创设公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依法行政的原则,如果政府决定开办,必须制定专门的“农业社会保险条例”。该法规应该明确此类保险的社会保险属性,并确立基本原则、主办机关、参保条件,同时还需规定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等问题。该项工作可以借鉴《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

对于商业性农业保险而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存在两方面令人担忧的问题: 第一,法规的主要内容仅包括政府对某些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支持、补助等,法规条文主要表现为政策宣示,形式上并不具备完整法律规范的要素; 第二,忽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仍属于商业保险这一事实,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中重复作为普通法的《保险法》、《合同法》甚至《民法通则》已有的一般规定。

这样的立法除了能使我们拥有一部规范部分商业性农业保险的专门法律外,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同时,其忽视普通法与一般法的功能划分,给人以政府扶持的商业性农业保险 (即政策性农业保险) 是超脱商业保险之外的制度的错误印象,增大了法律冲突的风险,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认为,商业性农业保险领域亟须制定的法律,可以被称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换句话说,我们要制定的法律是公法性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管制法,而不是私法性质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基本法。

商业性保险合同基本问题在《保险法》中早有规定,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商业保险的一种,自然应适用《保险法》的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应该解决的是农业保险的特殊问题,其实质是基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准公共商品的属性[ 6 ],基于农业需要特别扶持、农民需要特殊帮扶的社会政策考量所产生的在私法关系框架中对一方的特别保护。

其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法与劳动合同的立法十分相似。以台湾地区的劳动“立法”为例,台湾地区“民法”中的雇佣合同确定了雇佣关系在私法上的基本问题,“劳动基准法”则确定了公法对雇佣合同的干预。与商业性农业保险立法略有不同的是,在保障程度不高的初期,政府只能支持商业性农业保险中的一部分,使之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即“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只规范部分商业性农业保险,而“劳动基准法”却约束所有的雇佣关系。我国在劳动立法的过程中,未采用单独制定法律性质属于公法的 “劳动基准法”的立法模式,而是制定了混杂公法私法内容的《劳动合同法》,以致关于劳动合同性质的无谓争议延绵至今,希望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法中,我们能汲取该教训。

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的具体内容,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包括: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定义、特别的准入条件、保费补贴制度、税收减免及经营补助、监管方面的特别规定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农业社会保险,还是政府扶持的商业性农业保险 ( 即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均属公法的调整范畴。

四、结语。

在我国农业保险仍在试点、农业保险的模式仍在探索中的特殊背景下,农业保险一词的含义实际上是很不确定的。因此,为了避免法律适用上的争议,并为将来农业保险模式的创新预留一定的制度空间,我们反对将“农业保险”一词直接用于立法,而应按照产生公法关系抑或私法关系的不同,区分为农业社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分别处理。对于仍存争议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念,我们也应基于当前通说,将其理解为政府扶持的商业性农业保险,以保证概念的统一。

无论是开办农业社会保险抑或完善商业性农业保险,我们都面临农民支付能力较低以及农业风险并不被农民视为生活首要风险的矛盾,这个矛盾只能在农业发展和转型中逐步解决。

加强农业保险立法,有利于规范农业保险的发展,开办农业社会保险,基于依法行政的原则,必须制定“农业社会保险条例”,确立主办机关、费率、参保条件、救济等基本法律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不必重复《合同法》、《保险法》已规定的基本问题,而需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确立政府对某些种类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扶持、对农民保费补贴及对保险公司的特别监管等特殊问题。

无论开办农业社会保险还是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均需由公法规制。当然,虽然社会保险产生的是公法关系,但该制度仍是以民法上的制度为基础构建的,[ 14 ](P50)而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与《保险法》、《合同法》等一般私法的关系,也是私法学者跨公私法研究的好素材,因此,这个过程少不了私法学者的努力。

注释:

①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09年10月19日) ,其中指出: “( 收到) 关于制定农业保险法的议案1件。国务院已将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列入2009年立法工作计划。”

②从法律沿革来看,该规定源于1995年《保险法》第149条。1995年《保险法》第149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在2002年我国修订《保险法》时,该条文变为第155条,内容没有任何改变。2009年我国再次修订《保险法》时,除了将该条前段后的逗号改为句号外,在文字上并没有其他修改。

③关于“农业社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这组概念,笔者可谓思考良久,在“社会性农业保险”“农业生产社会保险”“商业农业保险”“农业生产商业保险”等词组中反复比对,才选定。选择的主要标准有两点: 一是表述简明、含义精准; 二是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④事实上,在保险法领域,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学者都认为政策性保险与社会保险基本同义。

⑤国务院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交给作为全国商业保险主管机关的保监会牵头办理,显然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属于商业保险的一种特例。即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受到政府政策性扶持的那一部分“商业性农业保险”。

⑥但“五种模式”中所谓的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究竟是何种组织形态,不仅让人产生疑惑,这种表述明显与《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独立责任不符。此外,官方在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同于“政府扶持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后,又以其指代产生公法关系的社会保险,无疑是概念混乱的表现。

⑦农业保险可以是多层次的,即农业社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是可以并存的,至于并存模式下可能出现的跨公法、私法间的“超额保险”等复杂问题,本文暂且不论。

 

 

[ 参考文献 ]

[ 1 ] 覃有土。 保险法学 [ M ]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 2 ]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注释本[M ] .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9.

[ 3 ] Olivier Mahul, Charles J. Stutley. Government Sup-port to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hallenges and Options for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World Bank. 2010.

[ 4 ] 温世扬 . 保险法 [ M ] .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7.

[ 5 ] Legislative Counsel Office. Agricultural insuranceAct(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农业保险法草案) [DB /OL]. http :

/ /www. gov. pe. ca /law /regulations /pdf /A&08 -2. pdf,2011 -06 -23.

[ 6 ] 何文强 . 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监管[ J ] . 法学评论,2008, ( 3 ) .

[ 7 ] 吴树波 . 日本农业保险及其启示 [ J ] . 世界农业,2000, ( 12 ) .

[ 8 ] 袁宗蔚 . 保险学——— 危险与保险 [ M ] .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 9 ] 新华社 . 保监会提出五种模式办农业保险 [ J ] .

领导决策信息,2004, ( 2 ) .

[ 10 ] 张跃华 . 需求、福利与制度选择——— 中国农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M ]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 11 ] 沈诤,魏敬淼 . 农业保险立法问题研究 [ J ] . 行政与法,2009, ( 4 ) .

[ 12 ] 龙文军 . 谁来拯救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M ]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 13 ] 庹国柱, 朱俊生 . 关于农业保险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 ] . 中国农村经济,2007, ( 2 ) .

篇11

关键字:家庭农场内涵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

1 引言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自文件下发以来,“家庭农场”这一带有西方色彩的词汇便走入了国人的视野,各地方政府部门为响应中央号召大搞家庭农场,各地区家庭农场闻声而起。那么究竟我国的家庭农场该如何界定?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有哪几类?富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农场该如何发展?本文基于上述问题对国内有关家庭农场内涵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家庭农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家庭农场的界定

现阶段关于家庭农场的概念界定还很模糊,包括政府部门、学者以及农户在内的大部分人似乎都不约而同的认为只要是经过登记注册的就是家庭农场。但熟不知目前家庭农场的发展与培育还处在摸索阶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登记注册试行条例本身就有欠妥当,有些条例很不清晰。因而据此认定的家庭农场在某种程度上是盲目的、泛泛的、广义的。为使家庭农场的发展步人规范、良性、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对家庭农场进行合理的、全面的认识与界定是必要的。

国内有许多学者已对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了研究概括。黎东升等(1999)将家庭农场定义为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面向市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化经济实体。高志坚(200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家庭农场的本质,家庭农场实质就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与之相适应的规模经营组织,它的前置条件是生产要素的规模投入。傅爱民(2007)指出家庭农场的定义应该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适度规模的土地为劳动对象。以有效率的劳动、商业化的资本和现代化的技术为生产要素,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农户生产企业。蒋辉(2008)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通过承包、受让或租赁土地,专门从事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以谋取利润为目的,并且经营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家庭式经营主体。高强等(2013)认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农业,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融合科技、信息、农业机械、金融等现代产因素和现代经营理念,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和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微观经济组织。张照新等(2013)将家庭农场的概念总结为以农户为主体,主要利用家庭自身劳动力,长期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生产经营规模较大,集约化、商品化水平较高,且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孔祥智等(2013)用通俗化的语言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含义,家庭农场就是达到一定规模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了的种养大户,具有家庭经营、适度规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四个显著特征。

在上述定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作者认为,党和政府现阶段大力倡导发展和培育家庭农场,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科技水平、信息化以及机械化程度已能够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前提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家庭农场是小农户家庭经营在先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延伸。家庭农场的定义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土地来源。家庭农场的土地应在农户自愿的原则下流转而来,任何以强制的办法流转农民土地形成的农场都不是家庭农场。2.家庭农场规模。谈到规模就应该有个上下限的问题,家庭农场的最小规模可以界定为在家庭成员不从事任何兼业活动的情况下,家庭农场收入能够养活整个家庭为宜;为保证资源配置最优化,家庭农场的最大规模应以家庭成员劳动力在合理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与农业机械的条件下能够耕作的最大面积,不宜雇佣劳动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因地区不同、家庭成员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可一刀切。3.生产与管理目标。家庭农场的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场主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不仅仅包含当期利润更体现在注重农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家庭农场可以这样定义:在自愿原则下流转土地,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合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栽培、育种、管理等)、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等,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 家庭农场的模式

根据经营产品种类的不同,可将家庭农场分为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养殖为主的家庭农场、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

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主要以经营粮食作物、蔬菜、瓜果为主。笔者在山东胶州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经营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数量很少,仅占总数的5%,而大部分以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主要经营蔬菜和水果,还有一些家庭农场粮食、蔬菜、水果都有涉及,专业性不强。

养殖为主的家庭农场主要包括禽畜养殖和水产品养殖,习惯称作“规模养殖户”。现阶段我国养殖为主的家庭农场大都是中小型的,家庭年收入大都在10万元以上。

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种养结合模式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有机物作为有机肥的基础,为养殖业提供有机肥来源;同时,种植业生产的作物又能够给畜禽养殖提供食源。该模式能够充分将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及良好的循环。目前主要有牧草一作物一奶牛种养模式、粮―菜-猪种养模式、稻-菇-鹅种养模式等。我国的大部分农业区位于四季分明的地带,冬天比较冷,夏天炎热,春秋相对温和,这种自然环境比较适合种养结合。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势必将成为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主流方向。

篇12

[关键词]领域本体 语义检索 语义推理 Jena

[分类号]G354

1 引言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了信息检索技术的软硬件环境,促进了信息检索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时也给信息检索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从海量信息资源中快速、准确、高效地检索到所需信息,是现阶段值得关注的问题。用户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和利用与信息量急剧增长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语义检索能适应用户的现实信息需求及其发展变化。领域本体描述了领域知识模型,基于领域本体可以实现语义检索,提高检索精度。

目前有不少关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的理论研究论文,但从实践角度构建检索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价的论文还很少。本文将以领域本体为基础,研究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模型,通过测试对该模型的性能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2 相关研究

目前绝大多数搜索引擎以及专业全文数据库,都采用关键词检索方式。基于关键字(词)的机械匹配进行检索的方式严重地割裂了字、词间的语义关联,检索过程不包含任何语义信息,导致用户查询获得的检索结果不尽如人意。这种查询机制缺乏智能性和知识性,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为了克服关键词检索的不足,学者们提出了另外一种称为概念检索的检索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概念词典对用户的检索提问进行规范、查询和扩展来理解用户的检索意图。概念词典一般是由专家手工定义的专业词表或者通过机器学习生成的关联概念空间。概念检索方法虽然克服了基于关键词检索中不考虑语义信息的局限性,但不足之处在于概念词典表达的概念关系有限,而且无法表现公理、规则等。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作是初级的语义检索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于关键词检索方式的不足,但对于能够理解用户的检索意图,理解关键词所表达的语义这些高级功能还无法实现。因此,需要有一种比叙词表、关联概念空间更为丰富的语义表达工具作为检索的支撑,而本体的特性恰好适合于知识表达,能够充分描述知识模型,支持语义推理,同时采用通用的知识建模语言,更适合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共享和互操作。

3 系统设计

3.1 设计原理

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系统的设计核心,是在查询和检索资源中引入领域本体层作为匹配和推理的核心部件。与传统的检索方法相比,增加了一个本体检索推理层,其工作机理如图1所示。领域本体在构建的时候已经对该领域的概念进行了分类,每个类别下有具体的实例,每个实例赋予了一定属性关系。系统在获得了用户的检索关键词之后,通过语义推理以及RDQL语句的构建,将会对本体库发出查询指令,如果在本体库中存在满足条件的实例,那么该实例就会被检索出来,从而使得计算机“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本体的查询结果将作为二次检索词对文献资源库进行检索。

3.2 总体设计

根据上述原理,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

・提问分析模块。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的提问式进行处理,过滤停用词,抽取具有检索意义的实词并且判断用户的提问中心。

・语义推理模块。主要作用是根据用户的提问词进行语义关系判断,判断出各个提问式之间隐含的语义关系,明确用户的真正检索意图。

・查询分析模块。在语义推理的基础上,根据语义关系,自动构建RDQL查询语句,对本体库进行查询,并且把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本体管理模块。主要是本体的浏览、导航和可视化显示作用,通过本体浏览模块可以清晰地发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视化组件可以对领域本体中的概念关系以动态图的形式直观展现出来。

4 系统实现

本文采用Java语言实现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含义检索系统,该系统所采用的开发环境是Windows2000,JDKl,5,开发工具为JBuilder2005以及语义开发包Jena2.3。

4.1 提问词分析模块

・抽词。抽词模块首先对用户的检索式进行处理,抽取其中有检索意义的实词。

・检索词标注。利用领域本体中的类别信息对检索词进行标注,将具体实例标注为其所属的类,这是对检索词进行的规范化处理,是建立计算机理解检索词的基础。

・抽取提问中心。抽取用户的提问中心,是对用户的检索词进行语义判断的基础。在用户的检索式中,提问中心通常是抽象词,而具体的实例则是对提问中心的限制或描述。抽取提问中心的方法是利用领域本体的类(Class)对检索式进行抽取,抽取到的类名词则为提问中心。

4.2 查询分析模块

传统的信息检索模型是将各个检索词看作是孤立的,忽略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也是造成基于关键词检索的检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返回大量无关检索结果的原因之一。语义关系推理模块正是通过建立语义推理引擎,来判断用户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对用户的检索提问进行计算机理解。

4.2.1 建立推理引擎的目的 本体的查询需要借助RDQL语言,但该语言本身不具备推理功能,只能查询模型中有直接关系的数据,建立推理引擎的目的是将本体中具有隐含语义关联的数据推理出来,获取所有相关联的数据作为P,DQL查询的数据库。推理引擎借助于本体信息及相关的公理描述可以从基本的RDF描述中获取附加的断言(Assertion),经过推理处理可以获得RDF有向图中的所有语义闭包。当用户提交查询从RDF数据模型获取数据时,不仅能得到数据模型本身所含有的数据,而且可以得到由推理机制所产生的知识数据。

4.2.2 建立推理引擎的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推理方法是利用Jena包中通用规则推理机制,采取工厂化方法(GenericRuleReasoner Factory)获得通用规则推理机,从而引入事先写好的形式化的规则库文件对领域本体库进行推理。之所以选择通用规则推理机是因为考虑到推理机所蕴涵知识的意义和推理效果,RDFS规则推理机(RDFS Rule Reasoner)、OWLLite推理机(OWLFB Reasoner)等内置推理机对领域本体库进行推理,得出的是基于描述逻辑的推理结果。

4.2.3 建立语义模式库抽取本体库中所有的语义属性(主要针对“Object Type”属性),按照“Domain,属性名,Range”的形式建立语义模式三元组构成语义模式库。根据语义模

式库,经过相关计算就可以确立标注后的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4.2.4 确立检索词的语义关系 本体中的三元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用户的检索提问通常都是对主语或者宾语提问。通过步骤4.2.1的语义推理已经得到RDF有向图的所有语义闭包,因此若本体库中存在用户提问的检索结果,至多通过两个三元组组合便可以得到检索结果。

本文利用传统的向量空间模型构筑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将标注后的检索词以及语义模式库中的语义模式视为向量。如果检索向量与语义模式向量的相似度大于规定的阈值,则将该语义模式存入提问候选集。

4.3 查询分析模块

RDQL是Jena中针对RDF的查询语言,这种查询语言将RDF视为三元组,也就是带有向边的图。RDQL提供了一种图匹配策略,查询RDF中满足一定节点的图,查询结果返回匹配到的属性值。RDQL满足一定的范式,类似数据库查询中的SQL语句,因此构建RDQL查询语句的时候,只需要按照语法规则将查询内容和条件填充到指定的位置即可。其中SELECT语句衔接的是从检索词中抽取出来的提问中心;WHERE字句衔接的是查询条件,也就是生成的语义关系组合,即满足一定语义关系的用户查询组合,而FROM和USING语句则分别衔接的是RDF模型和本体的URI地址。以“清代记述大麻栽培的农书有哪些”为例,生成的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x WHERE(c:齐民要术,c:has_edtion,?x),(c:华东地区,c:collected,?x)

USING c for http://省略/unnamed.owl#

4.4 本体管理模块

本体的管理模块主要是对领域本体的概念及概念关系进行维护,采取树的形式将本体中的类表示为根节点,将实例表示为叶子节点,通过对节点的添加、删除、修改对本体进行维护,有关该模块的构建另有撰文介绍。

本文开发的语义检索系统提供了知识检索和文献资源检索两种检索方式。以古代农学本体为例,检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农史专家”的两种检索方式的检索结果如图2、图3所示。

5 系统测评

为了验证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的检索性能,本文采用了与传统关键词检索进行检索性能对比的方法,使用相同的测试集和检索提问,采用检全率、检准率和F测度三个指标对检索效果进行评价。

5.1 领域本体的构建

作为科技部农业遗产研究的项目,本文采用prot6g 6事先构建了一个古农学本体作为测试用本体,选取的研究对象就是以古农书中记载和反映的大田作物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作物的耕作和栽培技术、作物选种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的储藏加工技术等,同时包含重要农书的主题、作者、版本、收藏情况等。

5.2 测试集的选取

本文从《中国农史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抽取了1980-2004年《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农史研究》以及《古今农业》四种期刊中与农学相关的研究论文(主要是大田作物)包括作物品种、选种育种、耕作技术与耕作制度、田间管理、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书研究等类目的研究论文2196篇,其他数据352篇,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构成本次测试的测试集。

5.3 检索提问的设置

检索提问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关于宽泛概念的检索;第二种是关于精确概念的检索,主要是对某个特定概念的检索;第三种是关于语义关系的检索,这类检索,通常为两个以上的关键词且关键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语义关系。我们根据古农学的研究内容,按照上述三种提问类型,每个提问类型下设置三个检索提问,共选取了9个检索主题进行测试,检索测试提问。

5.4 测试结果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采取对系统判断出的相关文献进行人工评价的办法,将检索结果进行手工相关性判断,考虑到易操作性,本次实验仅简单将结果分为相关和不相关两种评判结果。

检索性能的测试结果如图4、图5、图6所示,折线分别是基于本体和基于关键词(简称为ont010gy和keyword)两种检索的检全率、检准率和F值数据,横轴为预先设置的检索提问。

5.5 结果分析

在检全率方而,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的检全率明显高于基于关键词的检索方式(见图4)。对于宽泛概念的检索,由于本体收录了宽泛概念所包含的实例,因而检全率明显高于关键词方式。精确概念的检索方面,虽然本体收录了概念的同义词,但由于大多数作者对于某一概念习惯于某一种词形方式表达,因而本体在同义词控制方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在语义关系的检索方面,由于本体参与计算检索词之间语义关系的计算,因而比关键词方式能发掘出更多的隐含概念,检全率也高于关键词方式。

在检准率方而,对于宽泛概念的检索和精确概念的检索,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和关键词检索两者的检索精度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对比,甚至对于特定检索提问,基于本体的检索精度还出现低于关键词检索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本体方式检索出了过多的相关概念。然而在语义关系检索上,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方式在检索精度上比关键词方式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这也正验证了本体可以挖掘检索词的深层语义含义,不仅限于检索词字面的符号形式(见图5)。

在F值对比(见图6)中,可以明显地发现基于本体和基于关键字两种检索机制在宽泛检索、精确检索和语义检索三种检索类型中的不同性能。宽泛概念检索以及语义关系检索由于涉及到了隐含概念的查询,因而表现出了比关键词检索更高的检索性能。而精确概念的检索由于用户的检索意图已经表述得十分清晰,在这种类型的检索上,基于本体的检索在检索性能上反而略低于关键词检索方式,这主要是由于通过检索本体获取了更多的扩展概念,导致了检索精度的下降。

篇13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文献综述;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82

1 背 景

2007年7月国家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确立了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在此背景下,各地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对合作社的绩效进行评价,学者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数量不多。

2 关于文献综述的综述

关于合作社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的相关文献,有价值的只有几篇。综述如下:范远江,杨贵中(2011)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评价进行了文献综述,其中对合作社绩效概念、体系指标设定、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方法选用四个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的文献进行综述。熊延虹(2012)从绩效评价的概念、合作社对象选取、评价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概括,并指出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孙艳华,刘乐英(2013)从绩效评价指标、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对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合作社绩效研究未来的趋势和展望。

3 关于文献综述的述评

他们的综述主要涉及合作社绩效的定义、评价体系指标的设定、研究对象和评价方法的使用等,全面而细致。但读起来感觉到杂乱无章,找不到重点。

4 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包括的指标

浙江省农业厅课题组(2008)认为应该包括五个二级指标,其中二级指标下又包括相应的三级指标,它们为组织运行、运营活动、社员收益、组织发展和社会影响[1]。徐旭初(2009)在浙江省农业厅所定五个指标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样本进行了检验。之后,赵佳荣,蒋太红(2009)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合作社的绩效评估指标应为“三重绩效”,重点提出生态绩效指标的引入。刘滨,陈池波,杜辉(2009)主要分为五个一级指标,重点发展了发展潜力指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因素的重要性。黄晓俐(2009)就养殖业合作社设定经济贡献、社会效应和社会发展三个一级维度,同时有七个二级维度和二十五个三级维度,对四川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李新曼,周静,孙若愚(2011)对辽宁东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指标体系设置,在前人指标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合作社要有规模和服务提供两个指标。冉赤农,霍学喜(2012)判别层选择体现合作社绩效的六个部分,即规模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完善程度。其中,创新之处在于引入应变能力指标,其下分为市场敏感度和信息畅通度两个指标,以此体现出合作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要具备快速灵活应对市场的能力。

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评价指标都是在浙江省农业厅五个二级指标基础之上建立并逐步发展而来,开始的五项指标+生态绩效+可持续发展+规模和服务提供+科技创新+市场应变能力。

5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方法

5.1 层次分析法

赵佳荣,蒋太红(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估,发现样本合作社的“三重绩效”并不理想[2]。黄晓俐(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内江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并对影响绩效的指标进行分析。程克群,孟令杰(2011)对安徽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16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绩效评价。刘洁,王厚俊,祁春节,陈新华(2012)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西赣州40家样本合作社的绩效水平进行综合排名和评价。王敏(2013)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定量的角度,对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用性验证。

5.2 因子分析法

徐旭初(2009)利用浙江省526个合作社的样本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侯翔(2010)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评出各社的绩效水平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李新曼,周静,孙若愚(2011)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东部合作社进行绩效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郑少红,刘淑枝(2012)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以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5.3 数据包络线(DEA)

刘丹(2013)基于DEA模型和普洱市烟农合作社的数据情况,把烟农的资本投入、人工投入和土地投入等作为投入变量,把烟农的产值作为产出变量,测定普洱烟农合作社现阶段的种植规模效率情况,并对规模无效的样本进行规模报酬阶段的分析。赵捷(2014)运用DEA投入产出模型对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绩效分析[3]。张征华,王凤洁(2014)基于江西省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据,使用DEA模型,设定三个投入指标和二个输出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发现经营绩效欠佳,有待进一步提高。

5.4 平衡积分卡(BSC)

文雷(2013)采用基于BSC的理论模型对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结合合作社整体发展状况,设计了4个二级基表和16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搜集的153家合作社的信息进行绩效评价。沈玉萍,陈共荣(2014)在可行性和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应用(BSC)评价方法,设计了包括财务指标、顾客指标、核心内部流程指标和学习与成长指标四个目标层,其下10个准则层共25个指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总结,本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让需要研究这方面的学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到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各个方法下的文献梳理也只是主要研究者,并没有包括全部;其次,研究方法的综述也只是四种主要的方法,其他的方法(比如描述统计法、五点量表法和案例分析法)由于过于简单,就没有综述梳理。

6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6.1 有序概率模型

黄胜忠,林坚,徐旭初(2010)利用浙江1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基于有序概率模型对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及其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良好的合作社治理机制与其成长能力和赢利能力正相关,社员满意度也高。胡经纬(2010)运用计量模型,具体就是有序Probit模型,实证了合作社治理机制与绩效的关系。许晓春,孟枫平(2014)基于安徽省2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6.2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潘克定(2010)用OLS法分析扬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发现:合作社中“人”的因素、资产总额和领导人能力对合作社绩效影响显著。文雷(2013)采用OLS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因变量Y为绩效综合评价指标,自变量分别有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报酬指数、外部理事比例、内部监督指数、退出指数和参与人数6个指标。

6.3 结构方程模型(SME)

李道和,陈江华(2014)基于江西省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企业家才能和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技术因素没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正向影响;政策扶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间接影响。郑文文,孟全省(2014)运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189户农户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路径和相互关系。

6.4 4Tobit模型

刘丹(2013)运用Tobit模型对普洱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发现是否三年连续种烟、烟用固定资产、自用工投入量、雇工投入、农药费、化肥费和机耕费等11项指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合作社绩效影响显著。赵捷(2014)运用Tobit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发现二次返利额、农民的技术服务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稳定的合作销售对象与合作社绩效正相关[3]。

总结,本段综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分析的几个计量模型,根据因变量和自变量的不同数值特征,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型。根据模型回归结果,就可判断模型整体回归效果和各影响因素影响显著性大小,从而发现影响合作社绩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可提出改进合作社绩效的方案。

7 思考与展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虽然数量很多,但质量很差,特别是很多合作社都是“空壳”,没有实际运营。另一方面,国家农业部门和工商管理局可能在“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的背景下,对合作社的现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作为。政府需要在这方面进行自身政府积极作为的建设和合作社“真伪”辨别的方法的科学设定,先建成真正的合作社再评绩效。

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中,要体现合作社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中的优势,即为建立合作社之后是否比不建之前的农业总收益真的提高了,而不仅仅看合作社目前本身总收益是多少,这样的对比评价指标也要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合作社目的是让农民增收,而不是核心成员成了“暴发户”,特别是政府补贴的款项是否用到了农民身上,会否被“截留”给了核心成员。这样的评价指标是核心关键指标,是国家农业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农民身上的指标,所以这个指标也要纳入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农业厅课题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农村经营管理,2008(10).

篇14

统计公报是一种专题性公报,是用于国家和政府统计机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情况的一种公文。我国统计部门发表这类公报时通常以年度(或半年度)为计数的时间单位。地方的统计公报一般不对外,只在地方报刊发表。

2.写作要点

统计公报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构成:

(1)标题和题下标示

统计公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时间和公报的内容)和文种类别(统计公报)三部分组成,一般不能有省略。题下要准确标明该公报的时间。如属年度统计公报,标题的时间和题下标明的时间应相差一年。

(2)正文

正文可分为概述和分述两大部分。开头的概述,一般要对公报公布时限内的情况加以综合介绍,简明扼要地分析原因,指出存在的问题。分述部分要详细介绍各方面的具体情况,通常都要对照上一年进行比较,以见其本年度、本阶段的发展、不足。有的统计公报在结尾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简要的建议。

统计公报的法定作者和日期已见标题和题下标示,不必另外注明。

统计公报的数据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准确可靠,保证其权威性。公布的内容要有选择性。统计公报的法定作者必须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统计机关。

3.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1年2月22日)

1990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农业喜获丰收,主要比例关系有所调整,物价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改善。整个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促进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果。初步统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7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国民收入14300亿元,比上年增长4.8%。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产成品积压增多、经济效益下降,财政困难加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1.农业

1990年,各地重视农业,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落实“科技兴农”措施,加之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738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8.3%,林业产值增长2.2%,牧业产值增长5.9%,副业产值增长3.4%,渔业产值增长6.7%。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产。粮食总产量43500万吨,比上年增长6.7%,再创历史新水平,棉花、油料和糖料生产大幅度增长,蔬菜、水果生产又获丰收。但1990年农业丰收并不表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一个新的水平。

……(略)

2.工业

……略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未包括台湾省。

(2)各项总产值约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