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审计重要性范文

财务审计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31 11:01: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财务审计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审计重要性

篇1

1.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重要性

1.1查漏补缺,及时发现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不足。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拓展了农业产品销售空间,增加了农产品销售量,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则面临着新问题与新的挑战。为了从整体上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有效保护基层民众的合法权益,需给予财务审计工作足够重视。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时,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问题与不足之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或解决对策,以此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成效,推动农业经济获得有序发展。

1.2提高了财政公开公正政策落实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维权意识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各地政府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实现财政相关内容公开透明化。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相关连带政策,影响到财政公开推广成效。因此,物流时代背景下,通过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加大财政公开公正政策落实力度,帮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财务信息,进而为农业经济持续性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1.3提高资金利用率,有效维护集体利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集体资金数量越来越庞大。物流时代背景下,在落实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时应给予集体资金利用,工作足够重视,及时发现资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防止集体资金被浪费,有效维护集体利益。

1.4全面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财务审计人员只有不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遵循各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标准与规范,方可以为后续财务审计工作有序开展营造良好条件。

1.5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性。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性直接影响了财务审计工作成效以及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通过加大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及时查处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公共资源私用等不法行为,以此保证农村干部的清正廉洁性,有效杜绝了违纪违法现象的出现,对村干部敲响了警钟。此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大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可以对村干部产生约束力,使其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规范,将财务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1.6有效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助于强化集体财产所有者代表的管理责任。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科学合理配置农村财务资金,确保农村各项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经济获得健康发展。

2.物流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现状

2.1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了维护财务审计工作秩序,确保财务审计工作成效,我国相关部门结合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条例。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因其学历有限,且法律知识体系不健全,极易导致财务审计工作规范性不足。与此同时,村民未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财务审计工作中的监督职能,致使农村地区的审计工作得不到强有力的监管。

2.2审计工作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因部分村组织未给予档案管理工作足够重视,或者日常运作缺乏系统性,致使很多旧数据与账户得不到及时查找。重新调查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与此同时,旧数据丢失直接增加了审计工作难度。因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村民在提出相应的问题后,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草率应付,导致相应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亦或者,有一些财务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快速完成工作,编造旧数据或者制造伪证,直接降低了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2.3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现有人才结构来看,部分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达标,直接降低了财务审计工作成效。亦或者,有些财务人员对业务工作缺乏科学合理认知,未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在审计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或者数据信息精准性得不到保证,影响到最终的审计结果。新时期,提高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3.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策

3.1健全法律体系,提高执法成效。健全的农村财务审计法律法规,可以保证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因此,物流时代背景下,应结合现实发展环境,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立法,有效约束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依托健全的法律机制,可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并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在出现犯罪行为时,要进行严肃处理,最大程度上保护集体利益,与基层民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应用审计相关案例,提高立法的针对性,有效明确法律界限,将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合规行为进行相应的规定,并积极推动审计惩戒工作顺利进行。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大执法力度,结合相应法律法规,科学合理解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为农村经济持续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2有效规范审计环境。从现有情况来看,物流时代背景下,有些农村组织未给予财务审计工作足够重视,导致审计工作阻碍重重。因此,新时期应强化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规范化且优质的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各个村集体可以结合现实工作所需,建立起完善的监察机制、纪检机制与审计机制,提高相应工作的震慑性与严肃性,有效优化财务审计工作环境。乡镇组织则可以结合审计工作切实所需,建立起相应的监督部门,抽调监察人员及时监察农村审计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并推动农业经济获得健康发展。

3.3细化审计工作内容。从现有情况来看,若审计工作内容不明确或者缺乏细致性,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审计工作质量。因此,细化审计工作内容,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方可以推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指南,明确工作任务,规范化开展各项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工作成效。新时期,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内容具有着多样性,应对各部门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全面性检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应规定,也需要审查各部门合同签订工作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审查经济去向与支出是否符合现实情况,亦或者债务履行情况等。在实际工作中,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各项工作内容与工作规范,有开展各项工作。尤其,对于资料复印件等材料,需要加大审查力度,并在审查工作完成后,生成相应的审计结论与报告。各个审计部门应结合相关准则,从整体上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成效。在审计过程中应注重集体资金利用审查工作,确保集体资金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应用,有效杜绝资金损耗问题,进而为农村经济持续性发展营造良好的资金环境。

3.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审计人员是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直接组织者与实施者,其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因此,村集体或者相关单位应给予人才培养工作足够重视,以期组建一支高专业素养的财务审计团队。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做好人才选聘工作。在选聘环节,全面考察应聘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储备、工作技能等,并择优录用。其次,加强技能培训。通过将培训工作常态化,帮助审计人员不断优化知识体系,提高其财务审计技能,强化其职业素养,并激励着财务审计人员严于律己,有效落实各项工作规范,确保各项财务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最终提高财务审计工作成效。最后,权责明确。在工作期间,若发现不合理的支出或收入时,审计部门领导需要立即批评并制止。亦或者,在审计工作中,若发现违规违法的村干部,需要第一时间联络纪检部门,对村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并对其依法处置,净化农村财务审计环境。

3.5充分发挥出民众的监督职能。物流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众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财务审计工作中的价值。各个地区应积极开通监督渠道,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使得民众认真践行自身的监督权利,有效约束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村民若发现违纪违法情况时,应将具体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监督部门,及时整治违规行为,为农村经济持续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乡镇监督部门可以积极建立微信公众号,在村内宣传板上张贴二维码,鼓励并及时反馈监督信息。亦或者,开放信件、邮寄电话、短信等形式,与民众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

3.6提高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物流时代背景下,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有助于为农村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从现有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时,其整体的工作成效与预期的工作目标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相关部门应给予财务审计工作足够重视,确保财务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并提高财务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在财务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各部门支出与收入数据,防止数账不符等问题的出现,有效确保财务审计数据信息的精准性。其次,子啊审查相关合同文件时,需要加大审查力度,有效把控资金链去向,并积极核实资金链的真实性。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审查关联债务。最后,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应保证审计工作的流畅性与规范性,尤其应加大证明文件、原始数据、材料审计报告等方面的审查力度,从整体上提高审查工作成效。

4.结束语:

总之,物流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作为财务审计人员,应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有效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财务审计技能,方可以科学合理地应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所需,并提高财务审计工作成效。以上内容结合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对策,以期推动农业经济获得持续性发展。

引用出处

[1]于德祥.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研究[J].河北农机,2021(5):6-68.

篇2

关键词: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 重要性

引言: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而且其监督作用的发挥是一个全过程的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要想有效发挥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就要求要有良好的制度和优秀的人员素质作保证。建立在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信息的及时和有效的(公允公正的)披露和沟通的基础上,而监督、控制、信息披露与沟通,必然是建立在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之上的,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本文就财务与审计工作在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中重要性加以阐述。

一、财务会计工作是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石。

现代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框架等等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源自于对于财务信息披露或者说是由于财务舞弊现象的泛滥,而造成了对于股东及相关各方面利益的侵害,所引起的的严重后果,直接导致了公司治理概念的提出、内部控制框架、相关法案、以及进一步的有关风险管理框架的提出。而上述相关内容的介绍中,我们也看到,对股东及各方利益的关注,没有客观公正公允的财务会计工作的记录、计量、计算和记录,管理与控制也就完全失去了效力。

财务会计与审计的监督和预警作用

仅仅靠财务会计本身的工作还难以保证其发挥最大的效用,现代公司治理的特点就是在关注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和内部审计三方面互相制约完成内部控制,还要加上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配合、相制衡。而内部审计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最大特点就是要求成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从公司外部获取有关信息,对公司内部的财务与管理进行监督。

无论是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仅仅是着眼于眼前的监督也并非是其最重母的。现代公司治理(不是管理)要求的是对于企业未来战略的的长远考虑;而企业长期战略,考虑到各相关利益方的利益,也必然会涉及到对于风险的测量、评估、控制和回应。要想做到这一点,仅仅是与经营管理过程相伴的监督控制是不够的,必然要求财务会计、审计等部门能够起到对于会危及企业生存,进一步危及股东利益的事件、因素、潜在危险要有充分的估计、预警,以便于提前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一切却又再次回到我们的起点,那就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审(包括内外部审计)工作的配合,才有可能做到。

二、发挥财会审计部门在现代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几点措施

①完善转型过程中的商业银行的股权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保障股东利益的最大保证;可以说没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一切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保障股东利益等等话题,就全都是空谈。

②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审计制度,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前提,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③有了制度的保证,人就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商业银行作为现代公司制企业,必须把人才的培养,人员素质的提高,把培养一直长期稳定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可靠的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力量作为长远战略、作为重中之重。高素质的人才是制度得以贯彻的关键,是企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保障。

④有了制度的保证,人才的储备,进一步就需要要有长期战略性的思考。而长期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和审计部门,也必须拜托传统的仅仅是记账算账和简单的走过场式的监督,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要求相关部门的工作,也要有战略性的眼光,需要企业财务部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提供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精确有效地财务分析,及时有效地信息沟通,高效能的风险评估测算,真正成为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的左膀右臂,扮演好参谋总部的角色。

⑤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发挥预警机制是现代企业财务审计部门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由于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许多原来财务审计部门做起来困难的工作,在现在看来实现起来要容易许多。比如通过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健全数据库,通过各种管理软件的研发结合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中行之有效的数学模型的运用,及时录入各种财务会计的讯息资料,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中面临的和潜在的各种风险,起到预警作用,做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的预防工作。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具备高度危机意识的必要性

也许有人会说,危机意识?我们当然有啊!是的但是本人想在下文中试着探讨一下我们的危机意识应该更多的告诉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去衡量、预警、防范和应对我们的银行业可能面临的各种危机。为此,我们不妨回忆一下百年前的一次早已被人遗忘的危机。最近几年,随着山西大院文化成为旅游热点,随着《乔家大院》等一批影视剧的热播,曾经久已被人遗忘的晋商票号、山西钱庄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晋商如何长袖善舞、如何富可敌国成为人们热衷于谈论的话题!

然而,又有多少人曾经思考过如此强势、曾经遍布华夏大地的山西钱庄、票号,如何以及因何而在全中国版图上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呢?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面临着即将开放的金融市场,确实也曾经有忧国忧民之士,大声疾呼,以山西钱庄的消亡为前车之鉴!大有金融市场一旦开放,外国资本的“狼来了”,我国固有的银行业便会像山西钱庄一样,于一夜间消失殆尽,将全部金融市场的阵地拱手让与外国资本群狼。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山西钱庄的消亡,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于其内部以及当时的政治体制所造成,还是仅仅因为外国资本的进入?之后的事实是,似乎这些人似的担忧全属多余。在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之中,一支独秀的恰恰是我国的金融业,我们的银行捷报频传,一会儿是某某银行世界排名第一了,一会儿是某某银行进入了世界500强的前几名了。就连本人供职的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世界500强中名列155位,在权威的《银行家》杂志评选的世界银行1000强评选中,也排名高达第8位!

但是在一片赞歌声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居安思危,即使是世界发达国家巴林银行和金融危机中美国一系列银行的倒闭,就连大名鼎鼎的花旗银行也是在美国政府注资后才免于破产的厄运,不能不说是给我们提前敲响的警钟!综上所述,正处于改制转轨进程中的商业银行,在风云变幻、波橘云诡的现代国际化的商业竞争领域,要想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危机意识,提早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及早结合我们国家、行业和本企业的实际,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包括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制度,建立健全我们自特有的适合本国本企业实际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控制制度。而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会计和审计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想发挥好这样的作用,有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加强观察、学习、思考和探索,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而这些又需要有高素质的稳定的人才队伍作为其实现的保证。

结束语:笔者作为一个基层工作人员,在自己实践、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对这方面的问题作出了一些探讨。由于水平所限,笔者的这些探讨,或许贻笑于方家,还望大家不吝批评和指教!

参考文献:

1、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篇3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判断时,就要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能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能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开始于1992年,先后经过四个发展阶段,新的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做出更严格的要求。

对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取来说,由于现在的物价基本处于持续上涨阶段,所以发出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只有这样才会使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成本偏高,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取,若企业选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则可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几年多提折旧,从而减少利润,又可使投入的资金尽早收回,体现了谨慎性的要求;对于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由于无形资产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但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对无形资产计价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比如,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各项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当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高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应对该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应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损失应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剩余的应再根据资产组或资产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谨慎性在财务会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资产和利润难以达到客观性要求

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的成本按什么价格计价,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加权平均法。企业做出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使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固定资产采用快速折旧法还是采用直线折旧法,也会影响到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由企业自定。诸如以上情况,都会由于选择性较强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形成资产价值和利润不实的情况。

·较强的倾向性导致后期利润的不稳健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价值减少,会导致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这不失为操纵利润的手段。由此,企业可能在某一会计年度注销巨额呆滞存货,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实现对存货成本的巨额冲销,然后次年就可以顺利实现数额可观的净利润。这种盈余管理只需对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作过低估计,而无需在次年度大量冲回减值准备即可实现,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实务操作中极大的主观臆断性

对于接受捐赠的资产,在无取得发票账单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制度》规定:“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这里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怎样计算确定,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多少,折现率选用多大,都需要看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高低。由于谨慎性原则具有主观臆断和不可验证性,致使该原则易被滥用,从而极大地破坏了会计信息的宏观性,使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而为不同企业、不同经营者用于不同目的,为企业经营者调节年度损益,均衡股利分配甚至逃避税款大开方便之门。

正确运用谨慎性要求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到,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但鉴于我国会计实务的现状,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成为当前贯彻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关键因素。

·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条款应当具有可操作性

从我国现有会计规范看,有些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方法操作性是比较强的,如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的方法等。但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不够明确,特别是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作为决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决定因素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较为困难,这为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进行操纵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因此,必须就“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问题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以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性

任何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贯彻和运用都离不开会计行为的主体——会计人员。鉴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可选择性”的范围日益扩大,尤其是如何保证会计人员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把握好“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力求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随意性。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的有机结合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断时所体现的一种态度,接着表现为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判断会导致其对方法的选择,其结果最终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此,凡是与谨慎性原则运用有关的、会影响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目前和未来理性判断的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做出全面陈述,包括谨慎性原则的若干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应用的背景、产生的影响等。

篇4

1 内部审计相关概述

所谓内部审计,指的就是建立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专门对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查的一种财务评价体系。内部审计既可以应用于本单位的内部检查,监督,评价;也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性做出公允性的评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审计信息和外部信息是对称的,单位内审计信息是由本单位独立部门与财务机构进行收支,与经济活动的事前的时候,进行评审。简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就是一项监督本单位的经济监督工作。

2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

2.1缺少相关体系法规作为理论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无论是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上,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还在引用旧时代的内审制度最为标准,很明显,这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我国尚未出台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法》,这导致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缺少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现行的《审计法》中仅对我国的政府,国企,军队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吗这也是审计监督体系的不平衡所在。

(2)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中,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时俱进。目前国外对内部审计的作用作出了“评价,监督,增值,服务”四项功能概括。国外的内部审计已经从监督向服务转型。就这方面来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审计和国际趋势没有接轨。

(3)缺少相关法律支持,也是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之一。虽说我国刚刚修订完《审计法》,对审计人员的行政,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却缺乏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

2.2相关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与权威性

《审计法》中明确规定“审计单位要按照法律来施行对本单位的独立审计监督权,其他个人或团体没有权利去干涉该单位的独立审计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单位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到目前为止,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行政事业单位中没有审计部门的存在。这些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通常都是由单位内的财务人员兼职,也有的是单位领导进行监管。

(2)内审人员过于主观。在我国范围内,往往是行政单位内审计人员提出先关建议,领导决定是否采用。这种决定方式将审计人员放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破坏了内审工作的独立性,进而多整个审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内审工作范围不明晰。就当前情况来看,在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还存在着工作人员对内审范围职责不明朗的情况。造成内审工作相关独立性手形象的原因还有就是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法规做支持以及缺少专门人才。

2.3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

对原有的内审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内审工作的相关效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关领导并没有对内审工作进行必要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领导对内审工作的智能了解的不透彻。相当一部分领导认为事业单位中的内审工作就是简单的对单位内参悟工作进行审查与监督,对于上级的检查也应付了事,采取了敷衍的态度。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从“监督型”转变为“服务型”

内审的智能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发挥。

(2)相关领带对内审工作的操作过程没有进行深入性探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将内审一职闲置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们没有对该项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深入性探究。甚至有些领导错误的认为在本单位开展内审工作会影响自身经济效益。进而缩减了对该项工作的执行力。

3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严格上来讲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单位,另一种是事业单位。这两种单位均是我国特有的组织。行政单位是公务员编制,包括:公安,检察院,法院等,行政单位员工的工资是由国财财政部统一筹划。事业单位没有国家管理相关职能,是有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国家全款,差额补款,自给自足三种。内审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保护国家财政法规,调整单位财务管理

要想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将公用自己的使用效益最优化,就必须对原有内审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加以完善。同时这也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原有的内审进行全面强化,不仅能够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详细收支弄清来源和方向,还能够及时的发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违纪现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国有财产的完整性。另外,在单位内使用内审,可以令单位内的财务报表更具有公允价值,使行政事业的效益增加。

(2)发挥财政资金消息,保证宏观调控可行

由于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渠道来源较为特别, 致使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的相关效益没有在最大程度上加以发挥。通过内审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项资金实现有效管理。将被审计方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从根本上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进行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将在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漏洞进行有效解决,帮助先关部门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在根本上加以提高,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弘扬正气,将原有反贪防腐体系加以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由监督型政府正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将官僚主义,享乐之风,严厉打击。通过财政,审计等有效手段,将这些歪风邪气扼杀在摇篮中。国家通过外部法律手段,对这些不良之风进行根本性的遏制,和外部手段相比,内部审计从根本上就将国民经济加以保护,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建设情况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对原有内部审计制度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这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虽说在现如今,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内部审计一定能在事业单位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1995年,COSO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用来促进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保证企业合法合规地运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和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在例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和规范。我国也在逐渐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也更加注重内部控制在企业及市场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尤其在财务报表审计领域,内部控制对审计业务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控制环境设定了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控制环境要素对企业全体成员进行约束,要求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具有更高的要求,也可以说在企业文化领域要保持较为高尚的节操。自从三权分立之后,所有权独立于经营权,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就更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董事会制定和维护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管理层又在董事会的监控下,依据其被赋予的权力和责任,为以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开展活动。为配合目标达成,企业需要更多优秀人才,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发挥各自特长,更要提升他们的价值,同时也提升企业自身。员工与治理层和管理层一样,也是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各自承担起了内部控制的相关责任,并致力于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可以看出,控制环境影响了一个企业的整体,具有全面性。不仅要求企业所有人员参与其中,而且还对人员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不仅提出主观方面的管理理念和发展部署,而且还规定了客观的资源配置。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员工自身等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建立起控制环境,以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例如家庭或“一股独大”企业,虽然在内部控制其他方面可能做得很好,但从根本上不存在一个完善的控制环境,没有一个稳定的平台来维护,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通畅,无法上行下效,影响财务信息质量。因此具有良好控制环境的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重大错报风险较低,控制风险较低,可以更多地依赖控制测试,而少实施实质性程序。这样不仅能节约审计成本和时间,而且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结果也能相当令人满意。因此,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对于财务报表审计至关重要。

二、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另一大要素就是控制活动,主要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主要指导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管理。控制活动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准确地执行。因此,控制活动执行地好坏对于财务报表审计也至关重要。

授权控制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基调,规范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保证管理层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一般授权规范企业内部遵守的适用于常规交易或活动的政策,特别授权规范了特殊交易或活动的政策。严格遵守授权审批控制,尤其是严格规范特别授权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舞弊的风险。比如一张报销单,需要经手人填写明细并签字认可,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再由财务主管签字审核之后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人负责,每个人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签字负责,每个环节相互制约,减少了舞弊的可能性。又如,重大交易(重大投资、重大筹资)都需要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也就是拒绝“一言堂”,任何人不得单独决策或自行更改决策结果。这一方面体现了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另外也体现了授权控制的权威性。授权是企业控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控制测试的主要程序询问和检查主要针对这个项目,如果一个企业控制环境良好,它的授权控制大多做得不错,那么在审计中就能更多地依赖,节约审计时间和成本,在高效的基础上还能得到高能的结果。

企业应当定期对实际业绩与预算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对财务数据与经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发现的异常差异或关系采取必要的调查与纠正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管理层识别可能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情形,防患于未燃。防止差异的产生和对差异的分析,可以在财务报表审计期间为注册会计师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和比较数据,降低了审计风险,提高了审计结果。

信息处理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主要在整体层面运行,与多个应用系统有关,有助于保证信息系统持续恰当地运行,支持应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应用控制主要在业务流程层面运行。企业执行各种措施,保证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正常运行,检查各类信息的处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可能通过穿行测试,对信息系统处理过程重新执行一遍,以发现其中异常的会计信息,因此对信息技术的控制活动执行结果与审计结果有直接联系。

实物控制一般指财产保护控制,包括对资产和记录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对访问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文件设置授权,加强对实物资产的保管,对有形资产定期盘点并核对盘点记录与会计记录和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及处置财产等方式实施保护。例如,为重大资产,尤其是现金资产等安装保护设备。可以将现金放置于保险柜中,由专门人员负责保管钥匙,未经授权不得接触。可以安装监控设施,预防风险。对存货、现金和固定资产等定期进行盘点,由经授权的人负责清点和记录,并保证盘点记录与实物相符,与仓储记录相符、与会计记录相符。企业通过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确保财产安全。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执行外勤工作主要是资产盘点,企业的实物控制活动执行得好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具有可信性,在监盘时进行有效地沟通,使监盘工作更加顺利,结果更具有可靠性。

职务分离是将交易授权、交易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责分配给不同员工,以防范同一员工在履行多项职责时可能发生的舞弊或错误,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例如,保管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职务应由不同人担任。出纳员与记账员职务要分离、记录明细账和总账的职务要分离、登记日记账和总账的职务也要分离,不能兼任。再如,一般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由出纳员编制的。因为出纳员负责日常银行存款的收支,未_账项出纳员是最清楚的,由出纳员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最方便的。但是其实这是不符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的,如果由出纳员来编制,没有人监督他的工作,就增加了他舞弊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很好地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控制环境较薄弱,容易出现舞弊等导致利益相关者质疑企业的情况。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测试职务分离控制。通过询问和检查等程序,测试审计准则规定的应当进行职责分离的情况,还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测试本企业的职务分离情况。

内部控制环节薄弱,缺少职责划分,缺少实物防护,缺少独立稽核,缺少适当的授权,缺少适当的凭证和记录,现有的控制失效,会计系统不完善,都可能产生舞弊。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财务报表审计程序设计得多么完美,都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合理保证,这对众多利益相关者来说,危害极大。因此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对于财务报表审计――这项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的业务来说,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了。

篇6

关键词:谨慎性;财务分析;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77-02

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创新,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中体现出涵义和新的应用价值。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做出的一种反应,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但是由于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实务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随意性,使得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必要性。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本文仅仅从财务分析角度阐述了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1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1.1流动比率

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一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亦即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然而在流动资产中往往有些项目在实际情况下不能很快转变为现金。从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应当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从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另外,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中最好应加上将有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计的或有负债,如产品质量保障金、应收票据贴现、诉讼赔偿金等。

1.2速动比率

其计算公式是: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可以在当前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这一指标越高,债权人的债务风险越小。速动资产,在国内外会计实务中,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一般计算方法(减法)。公式是: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财政部93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就是以这种方法计算的。

二是保守的计算方法(加法)。公式是: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可上市证券+应收账款净值(含应收票据)。

多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其中,货币资金不合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指定用途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项则要扣除长期应收款。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使速动资产计算结果有时会差别很大。因为保守的速动资产扣除了数额较大的预付账款和其他流动资产。就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列项目来看,这些其他流动资产包括其他货币资金、长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不能用于交付的偿债基金、技改基金等,这些项目的会计数字,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衡量企业即时偿付能力更为谨慎性的指标是现金比率,它等于现金及存款再加现金当量与流动负债之比。其中现金当量为预期三个月内可收回的债券、股票投资,这个指标在分析企业财务困难,面临破产清算时尤其有用。

2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其计算公式是: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举债经营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对于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因此这一指标通常在20%左右,工业等第二产业一般在40%―60%之间,而第三产业相对较活。我国资产负债率较高有着体制上的原因,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没有破产风险,企业留利、折旧基金统一上交财政,而掌权市场的不发达又使得企业外部资本性投资少。企业要发展,只有依靠借债。作为企业债权人希望该指标越低越好;作为投资者,只要企业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成本率,负债多一点也无妨;经营者则希望有一个合理比率,因为过高会影响企业融资信誉,过低则影响企业生产扩展。

3在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中的运用

3.1应收账款周转率

其公式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额。

该指标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过快。在具体计算该指标时,分子赊销净额应为销售额总额减去销售退货损失,分母应收账款余额采用总价法核算时包括销售折扣、折让和损失准备。另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应收票据不包括在应收账款余额中,原因是应收票据事先规定付款期限。但事实上应收票据也是由赊销产生,计算应收账款余额时如不包括进去,会使相当一部分债权失去有效的风险管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用简均法,对于季节性经营单位不一定合理,年末如为淡季,该比率也有可能较高,但并不能因此说明企业效益好。因此,分母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采用年内平均法计算。

3.2存货周转率

其公式是: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该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存货周转次数,一般越高越好。存货包括产、供、销三个方面的库存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对于存货的计价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意采用成本法,未采用比较谨慎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这就忽略了成本高出市价的情况,如长期积压的滞销、变质和破损货物。因此,按照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要求,应建立“存货跌价准备”和“商品销价准备”科目,准确计算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消除通货膨胀对存货计价影响,调整存货账面价值使企业存货接近现价。

3.3固定资产周转率

其计算公式是:固定资产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固定资产余额。

该指标越大,表示固定资产周转效率越高。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2/3以上,对这个指标的计算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固定资产的核算关键表现在折旧方法的选取上,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普遍过长,折旧率偏低,企业折旧基金交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损耗增加,《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改变了单一的平均年限折旧方法(直线法),规定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内的四种折旧方法,使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有了一定的资金来源。

4在获利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营业收入确认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但由于“三角债”等原因使企业不能按时收回货款,导致利润虚盈,超前分配和无力垫税。企业进行短期投资,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由于股市千变万化,若按购入成本计价,反映不出投资损益,因此应采用购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于企业《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当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应提取投资亏损准备金,相应减少长期投资金额。

4.1净资产收益率

其计算公式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100%。

该指标实际反映企业所有者拥有资产实现收益的能力。企业净资产的主是投资者,他们最关心企业净利润。企业债务利息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涉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影响经营决策者,使之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以期取得最佳的收益。从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应当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时予以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债务利息。

4.2成本费用利润率

其计算公式是: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的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必然首先要使成本费用最小化,企业为降低成本,缩减费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将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

4.3每股盈利

其计算公式是:每股盈利=(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数。

这个指标是西方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在英国、新加坡等国还制定了专门的每股盈利会计准则。这里要注意的是:

(1)分母的计算应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如某公司年初发行1000股普通股,7月份又发行500股,则该公司当年共发行1000*12/12+500*6/12=1250股。

(2)如公司发行可转换证券,这时要考虑增加的普通股当量,即按优先股(债券)与普通股的现行市场价值之比转换优先股(债券)为普通股。如公司经营状况较好,优先股(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可使投资者获得更大收益,但此时每服盈利将被“稀释”,如果投资者购买不可转换优先股,虽然投资者没有表决权和留存收益权,仍能按照高于可转换优先股的股息获取收益。

在我国实行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求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从会计确认来说,要求确认标准和方法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从会计计量来说,要求不得高估资产和虚增利润;从会计记录来说,要求会计指标应实事求是;从会计报告来说,要求正确编写会计报告,认真预测和披露会计风险,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会计信息资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和设要置外账。企业在具体执行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时,必须对其应用范围做出规定,避免企业歪曲使用,造成会计秩序的混乱,损害报表使用者的利益。恰当地运用稳健性原则是考察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保证会计信息客观性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企业 财务审计 解决措施

加强企业的财务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企业财务审计主要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监督和评价的职能,在合法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秩序开展必要的监督,并真实、客观的对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给予评价,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财务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致力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一、企业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的进行经营活动,根据市场价格对企业的资源进行配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唯一决定企业优劣的标准为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加强企业的财务审计,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市场价格、市场经济信号的监督,从而为企业合理适合经济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企业的财务审计提升了企业员工对价值规律的认识,了解价格杠杆对企业发展的利弊,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实力。

(二)我国企业求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之所以成为企业法人的最基本条件是企业要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也就是企业要独立的自求发展。企业的自我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重需求。企业加强内部的财务审计有利于企业对自身财产的保值和增值,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财政积累,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提供良好的财政基础。企业的财务审计还能保护企业财政的完整性,增强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实力,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科学、有效的财务审计,提高企业自主经营的能力。

(三)加强我国企业管理的必要措施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既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等弱点也滋生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腐败和难以控制。企业的财务审计作用于加强对企业资金、财产的监督和评价,能够有效规避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将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降低在最小限度。企业的财务审计加强了企业生产经营中财政资金的监督,也能够有效防止企业内部的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腐败现象的滋生。

(四)开展社会经济活动的必要选择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同时也有利用规范全社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企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性和稀缺性之上的,企业财务审计提供的真实、客观的审计信息,能够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有效的依据和验证,从而对市场经济下全社会的经济机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趋于平稳、发展结构趋于合理。

二、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参与财务审计的人员大都身兼财务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对财务的审计缺少专业性和科学性。由于企业对财务审计的重视度不高,财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有限。一方面本身不具备财务审计的专业知识,造成财务审计工作存在不科学、不准确的现实问题,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审计信息;另一方面不能定期参与财务审计的培训和学习,不能及时掌握审计工作的最新消息,不能提升自身在审计工作方面的技能,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审计与企业的经济发展不同步,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受限

企业的财务审计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具备独立性,但是在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由企业内部设立,企业财务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直接受企业上级部门的领导,不能独立的、严密的开展财务审计工作。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受限,导致审计人员在对财务进行监督和评价时畏惧上级部门的责罚或存有私心,不仅不能实现财务审计的作用,反而导致企业内部滋生腐败现象,不利于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

(三)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不够

财务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直接引发了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不够。根据对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都是在审计出现问题后发现的,没有对企业的财务问题做好有效的事前预警和事前预测,虽然在事后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查错补漏,但是仍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小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已经制定了与财务审计相关的管理条例,由于缺乏独立性,再加上企业领导对财务审计工作的忽视,最终导致管理条例在执行上缺乏有效的落实。

(四)企业财务审计的内容不全面

当前,我国企业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为财务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其他方面缺少相关的审计工作。财会管理与财务审计同隶属于财务管理部门领导,在管理人员上存在重合的弊端,导致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对企业财务审计的公正性存有质疑。企业在具体的财务审计中也仅仅针对已经发生问题的事件开展审计,对与之相关的财务不再涉及,因此,导致我国企业的财务审计始终处于低效的境地。

三、优化企业财务审计的方法策略

(一)提高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审计人员是企业开展高效审计工作的基础,因此,首先要提高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审计工作人员的选拔开始就要重视人才素质的重要性,选择具备高素质、高能力、专业性的综合人才进入企业,严格杜绝依靠关系进入企业的现象发生。在进入企业后,加强审计人员对财务审计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审计人员对财务审计的认知和理解,定期或不定期的要求员工参与财务审计的培训和学习,善于运用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手段进行企业财务审计。

(二)设立独立的企业财务审计部门

企业要想实现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必须实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各个企业的发展现状,建立科学的产权机制,保证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直接向董事会、监理会负责,使其脱离财务管理部门的领导,提高企业财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改善企业财务审计无力的局面。

(三)将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的财务审计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企业财务审计也要紧跟时代和科技潮流,将信息技术引入在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之中。首先建立企业财务审计平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企业的会计信息、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等录入平台,方面审计部门随时对各个部门开展审计工作,从而加强对问题事件的有效预防和有效规避。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时要十分重视对审计数据的加密工作,保护好审计信息。另外,在引入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财务审计机构的健全,加大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度和权威性,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条例落实到实处。

(四)拓宽企业财务审计的范围

当前我国企业进行财务审计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的审计,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稳健发展,单单的财会审计是明显不足够的,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拓宽企业财务审计的范围。第一,设立专门的业务审计,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现代化的管理审计拓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第二,改善当前事后审计的现状,加强对事件前期的预警和防范以及事中的控制和规避,加强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有效管理;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现代的财务管理手段和财务审计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财务审计工作也要由传统的分散式管理向先进的行业管理过渡。由企业设置专门的财务审计机构,对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开展统一的管理,从而实现我国企业财务审计的有效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审计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起着监督和评价的功能,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企业要认清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建立现代的企业财务审计制度和机构,实现财务审计的独立性,提高财务审计的权威性,真实、客观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汤文静.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财务审计发展研究[J].经管空间,2012,10

[2]白晨阳.当前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总会计师,2010,9

[3]智建成.分析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5

篇8

杭州市萧山区共有480余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猛。为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级“三资”监管,自2011年起,由萧山区农办牵头委托第三方(即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村级年度财务审计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笔者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参与了上述审计工作。

二、注册会计师和村级财务审计

注册会计师参与村级财务审计具有天然优势。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的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在参与村级财务审计时更容易赢得村民(社员)的普遍信赖。截至2014年6月30日,注册会计师行业拥有执业注册会计师98927人,会计师事务所8271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服务的企业组织超过350万家,2013年实现业务收入563.2亿元,其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稳步提升,符合村级财务审计的需要。

三、构建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设想

(一)建立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必要性

1.村级财务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目前的村级财务专项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等,由于存在问题的描述繁多,且审计报告使用者往往并非财务专家,很难从专业的描述中迅速判断出报告所述问题的严重性,难以快速判断各村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尤其是当两个村都被描述存在同一类问题时,更是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例如,两个村的审计报告均反映有工程未进行招投标,但因具体不符合规定的工程个数不同,则违规程度也不同;进一步说,即便两个村未开展招投标的工程个数相同,但由于涉及的金额绝对值不同,其不合规的程度显然也是有区别的。2.村级财务审计实施者的需要村级财务审计报告内容繁多,即使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注册会计师也难以对前任的审计报告作出快速反应,易遗漏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项。

(二)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

要实现让报告使用者、审计实施者能直观、快速地判断不同村之间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其村级财务工作的好坏,设想构建一个相对简单明了的评分系统,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予以量化,对每个村进行具体打分。本文试图通过对本人所在单位2011年-2014年出具的萧山区村级财务审计报告进行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对实践中发现的审计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尝试和探索建立相对科学有效的审计体系和相关指标得分体系,为今后的村级财务审计思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框架

对收入确认、预算、固定资产、货币资金、承包租赁、工程、经营费用、长期投资、土地征用费、票据收支、收益分配这11个方面进行审计,提出存在问题,实施有效监督。同时,从如何更好地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出发,对审计中实际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赋予村级财务审计新含义,提出村级财务审计新体系:监督与咨询并行,管理咨询为主,监督为辅。根据上述11个存在问题类型设置指标库和相应的标准值,构建一个评分系统。评分系统采用百分制倒扣分,满分为100分,按发现问题扣分的方式计分。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辅助修正指标,其中,基本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常见的存在问题进行评分,每发现一个问题扣除相应的得分(即标准值×重要性系数);辅助修正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值修正。同时,考虑两类指标间的重复扣分因素。上述评分系统作为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提供管理咨询的第一步,即让审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看明白审计报告,审计实施者能迅速评估审计风险。

(四)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的运用

1.重要性系数(经验值系数)的确定

第一步:通过征求本单位中高级职称的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数十名的意见(以下简称专家意见),对收入确认等11个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形成重要性排序链条。上述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应综合考虑存在问题的性质和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等。排序结果如下:(1)承包租赁;(2)工程管理;(3)土地征用费;(4)经营费用;(5)收入确认;(6)货币资金;(7)收支票据;(8)预算管理;(9)固定资产;(10)收益分配;(11)长期投资。第二步:对重要性链条上的11类问题进行赋值。排位最后一位取基本值1分,每上升一位,增加附加值0.1分,依次类推,则排位第一位的分值为基本值1分+附加值1分(即0.1×10)=2分。上述总分值16.5分。运用上述计分规则,对各专家意见的重要性链条进行分别打分,并计算出每类问题的加权平均得分。最后,对数据尾数进行修正。加权平均得分情况如表1。第三步:每类问题基准值取1,则11类问题总值为11,对上述问题类型的分值进行折算,得到单项重要性系数。具体详见表2。

2.其他评分规则的确定

对于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得分修正。实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辅助修正指标进行增加。

四、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局限性

基于发现问题基础上的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经验值系数和标准值得分的设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对一些有意识、隐蔽性较强的违规行为,注册会计师是较难发现的,则上述基于发现问题所构建的评分系统不能完全反映某行政村的实际情况。

五、结束语

篇9

[关键词]企业;发展;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11

[中图分类号]F239.6;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02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也得到了更新和发展,财务制度与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时代在发展,理念在改变,在新的社会时期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模式必然出现很多不足,存在很多与社会理念、经济制度矛盾的地方,需要不断完善创新,此时就体现出了新模式构建的重要性。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环境财务审计模式能够确保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环境的良好性,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工作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及合规性审计三大部分。其中财务审计是内部环境审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整个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说一个科学合理的审计模式是整个财务审计工作的重点,审计模式直接关系到整个财务审计工作的整体规划、审计标准以及审计方式等,是整个财务审计工作的基本保障,要想做好财务审计工作就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与经济制度及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审计模式。

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水平不仅能够保证财务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于自身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效率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审计工作能够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有很强的监督管理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能有效避免企业内部腐败现象的发生,降低企业经济风险。

2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现行模式分析

现阶段财务审计模式主要有三种:财务导向审计、问题导向审计及项目导向审计。这三种模式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财务导向审计主要以财务报告为工作中心,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和了解企业内部的整个经济活动,这种模式过于注重形式,最终结果的准确性要依赖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评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问题导向审计以企业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中心,这是一种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完善的重要模式,通过问题的分析研究,把握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可以说这是一种自我完善式的审计模式。项目导向审计主要以企业负责的重大项目为主,对项目的整个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能够确保整个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能够对项目进行有效完善,防止目标出现偏离。

现行传统财务审计模式一直引领我国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体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现行财务审计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再加上企业内部对财务审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导致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水平得不到提升,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完善的运转模式

一个完善的审计模式不仅要明确审计从何着手,更要有具体的“着手”措施,即涉及具体的环境审计方面的内容,现性审计模式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仅仅提出了一个问题的构想,并没有具体展开进行分析,同时现行的审计模式对于不同领域的审计工作“一视同仁”,缺乏科学严谨的审计方法策略,造成审计工作内容不细致,表现得不能令人满意。

2.2 企业缺乏对审计工作的重视

企业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审计工作的开展状况,要明确审计工作对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审计工作可有可无,企业内部缺乏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确保审计工作的发展。同时,在审计员工的招聘上要求较低,对员工的培养力度不足,造成了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员工的工作态度消极,导致审计工作形式化严重,严重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3 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模式构建探究

要想保证审计模式的科学合理性,必须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现代企业发展模式,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在原有三种审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形成一种目标明确、过程具体的新的审计模式。

3.1 新模式构建方向探究

3.1.1 财务审计职能

企业要进行部门改革调整,加强财务审计职能,形成独立的内部环境财务审计部分,确保财务审计工作规范化、独立化的同时提高其在企业内部的地位,以便更好地发挥出财务审计职能。企业内部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宣传,便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认识和了解到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便于发挥其职能。同时有关企业的各种性能优化问题上,要立足于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在确保其职能发挥和提高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3.1.2 财务审计方式方法

科学合理的财务审计方法是保证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效率低,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财务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审计方法,明确其他先进企业的会计审计方法,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引用,对传统老旧审计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确保审计工作效率。

3.1.3 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最终的审计质量,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企业提高对审计员工的重视程度,确保审计工作者的企业地位,同时要注重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提高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结合企业情况为其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同时为员工开展自由发展的平台,鼓励员工努力提升自我,确保审计员工的工作能力、思想意识等与社会保持一致,保证审计工作正常开展。

3.2 新型目标导向式财务审计模式的构建

新型目标导向式审计模式的核心是“目标”,即围绕着企业的既定目标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目标、审计内容以及具体的审计依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一个完善的审计方案,这种新型审计模式更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

3.2.1 审计目标和对象的确定分析

审计目标是整个模式的中心,所有的审计工作都围绕着审计目标展开,审计目标主要围绕对内部环境保护、内部环境治理相关资产等检查和监督,确保企业内部资源的完整、信息的可靠。审计对象则主要是企业内部与目标相关的经济活动信息,主要包括会计信息以及其他能够反映与目标相关的企业收支信息,要确保审计对象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这与整个审计工作结果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联。

3.2.2 审计内容的确定

审计内容是审计模式的主体,一个完善的审计内容需要包含资金财务、会计信息以及内部控制的审核控制。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资金财务审计主要对企业的资金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确保资金落实情况;会计信息审计则以确保会报表中信息的准确可靠为主,排除隐藏在报表中的错误确保报表准确性,同时还能确保报表制定的规范性及数据的正确性。内部控制则是以控制理论为依托,确保环境内部组织关系协调,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内部环境系统,确保财务审计与环境内部其他组织相适应。

3.2.3 财务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整个审计模式的关键,只有审计依据准确可靠才能确保最终的审计结果的正确性,审计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企业内部制度及科学理念等。例如:环境法律法规、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经济发展理念等。

4 结 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必须不断改革进步,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做好内部环境管理工作非常关键。财务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明确现行模式中存在的各种局限性,立足于实际情况,认识到构建一个新的审计模式需要从审计职能、审计方式方法及审计工作人员等角度出发,同时要认识到目标式财务审计新模式的优势,发挥创新意识,不断促进财务审计模式完善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冯雅君.现代社会财务审计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2]秦项茹,纪海荣.财务审计模式的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5).

[3]许婷婷.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的现行模式与新模式构建[J].中国内部审计,2014(2).

[4]俞米娜.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作模式构建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4).

篇10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问题;建议

一、引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与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但是由于观念、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一直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如何加强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就成为一项极为重要任务了。

二、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法治社会。这就表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对于农村财务审计而言也是如此。目前,在审计方面,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等。虽然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对于财务审计颁发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而言过于宏观,并不能为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可操作性高、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法律法规支持。同时,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没有构建或者尚未完善符合本地区的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由于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就使得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财务审计工作质量大打折扣。

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缺少

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财务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并不是很重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这无形中就导致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难以得到执行,致使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缺失,不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影响与作用。具体而言:一是由于认识不足,很多农村村干部认识不到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不重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更不用说严格执行相关审计规定了;二是由于部分村干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对财务审计工作百般阻挠,导致财务审计工作难以执行。

3.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审计的内容日渐复杂多样。要想做好现阶段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就必须要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财务审计从业人员。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显然是很难满足农村财务审计要求。 具体而言:一是专业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很多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是从相关部门调过来从事审计工作的;二是审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工作环境较差,薪酬待遇不高,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农村从事审计工作,导致农村审计从业人员都存在着年龄偏大的问题;三是专业素质不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审计的内容不仅多,而且更加复杂,这就对农村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审计人员都难以达到这个要求。

三、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建议分析

1.健全与完善财务审计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需求有增无减。为了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审计工作的发展,健全与完善财务审计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一是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按照正确方向进行改革;二是由于我国每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要想健全与完善农村财务审计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各个农村地区应该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身财务审计发展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制定的法律法规可以取得实效。

2.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要想强化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使财务审计规定可以落实到实处,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当地上级部门与领导的重视,将财务审计工作看成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并亲手管、亲手抓,以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二是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的检查工作。上级部门可以在每年末都安排财务审计人员对农村相关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对于检查中存在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着重大管理漏洞与问题的做法要及时改正,并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贯彻于落实。

3.提高农村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素养

具体而言:一是做好招聘工作。对于农村专业从事财务审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要做好招聘工作,保证有足够的审计人员专门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杜绝身兼多职现象的发生;二是改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年龄结构,构建根据竞争力与活力的审计队伍。其主要是要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薪酬待遇,改善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以便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队伍;三是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强化其审计业务知识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保证其可以胜任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田淑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1,S7:119.

篇11

一、加强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环境下,我国医院财务审计无论是从宏观政策还是内部管理上,财务管理水平是极其重要的,并且对医院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宏观政策促进财务审计工作的发展

从政治层面的角度而言,在2011年国家都颁布相关对顶,并且对医院的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进行修改,对新制定的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试点,直到2012年,该项工作在全国推广。在这些财务制度中可以得知,财务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财务进行进行规范,从根本上加强财务审计工作。

(二)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审计工作

首先,医院要对财务决策进行审计,无论是医院多举办的重大活动还是其它,都要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进行严格审计。从本质上而言,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对活动的风险进行有效预防,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其次,医院财务审计工作在一方面能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能够使财务审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在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的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医院财务审计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审计工作之前的准备工作对财务审计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医院财务审计工作在前期准备中主要包括人员的分工、工作目标、审计方案,并且要对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管理方式、资产状况进行了解。只有将财务审计工作的前期工作准备充分,才能促使后续审计工作的发展,否则,会对医院财务审计工作产生影响,延误工作时间。

(二)医院财务审计工作人员意识薄弱

医院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财务会计业务知识了解不够透彻,这种情况对医院财务审计工作产生阻碍作用。医院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相关意识比较薄弱,无法在审计工作中判断事物的准确性,从而很难进行角色。如果医院财务审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财务知识,那么对财务工作中出现的舞弊现象无法及时进行判断与处理,从而导致在工作过程中拖延时间,影响财务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

(三)医院财务审计工作选用的方法不当

审计方法是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审计方法的选择,就要严格按照医院的发展状态,结合实际,以医院审计的目的作为出发点。由于审计单位的不同,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选择适合的审计方法。但是,通过对医院审计单位的调查可以得知,很多审计人员对审计方法并不重视,在工作中只是单纯的参照参考文献,随便抄写资料、文字或者数据,对主要问题进行忽略,从根本上影响医院财务审计工作效率。

三、加强医院财务审计工作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医院财务审计工作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医院财务审计工作,就要建立专业的审计人员以及团队。医院相关领导要对机构与部门进行审查,并且设立相应的纪检部门、监督部门,实现审计机构的一体化,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其相互监督,从根本上促进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二)合理安排审计计划,做好审计前工作

做好医院财务审计计划工作,要严格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对审计计划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医院财务审计工作具备复杂性,每一个环节都要由具体的人员进行负责与落实。除此之外,医院审计人员要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审计知识,提高审计能力,加快审计速度。

(三)加强医院财务人员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工作不仅具备复杂性,并且具有特殊性,在这种特点下,医院财务审计人员就要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会计知识以及法律知识,与此同时,医院财务审计人员还要具备判断能力与观察能力,对事物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就目前而言,医院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不仅缺乏专业的会计技巧与知识,并且对现代化审计手段不够熟练,这种情况就会对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多影响。因此,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12

[关键词] 农村 财务审计 财务管理 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29-01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农村财务管理影响较大,现阶段,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缺陷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树立审计部门的权威性,是做好农村审计工作的主要思路,基层党委、政府应围绕这一思想,利用好村级财务中心这一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强化其职能监督,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奠定基础。

1 云县忙怀乡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现阶段,拥有编制的农业经济工作人员人数不足,导致人均工作量较大,日常工作繁忙,工作完成的不够细致。而外来的兼职财务管理人员不是全天坐班,工作方面的沟通交流较差,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多不便。现时忙怀乡村级财务中心只有专职财务人员1人,负责中心日常工作,并兼任中心的会计和审核,中心出纳工作由外单位人员兼任,而且时常变换、衔接失调。另外,现行的村级报账员由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兼职,随着村民委员会三年一换届,村级报账员的新旧变更、文化知识参差不齐,严重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和统计工作掉链子,工作开展难以为继。

2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意义

2.1 有利于发现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实效性、纠错性。严格按照财务审计制度开展审计工作,不仅能及时查出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纠错,规避损失。同时还能够落实相关的惠农惠民政策[1],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促使其依法依规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2.2 有利于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推行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普及和落实。在农村基层阶段性的审核、检查财务工作情况,并将审核过的内容向农村人民群众公开,使广大农村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村的财务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情况。这种透明化财务管理形式调节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与基层群众的关系,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奠定基础。

2.3 有利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我国绝大多数乡镇基层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教育培训,账务处理不规范、不准确,没有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乡镇基层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修养,规范了他们的日常工作,促使他们优化管理会计科目、财务报表以及财务凭证等,使账目清晰明了,保证了会计文本资料的正确性和全面性[2]。

2.4 有利于实现农村集体资金投入高效化

现阶段,农村集体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其应用缺少规划性,具体资金支出人不明确,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债权债务较多,各种非生产性资金支出额度大。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促进农村各项工作良性开展,减少乱收乱支现象的发生。

3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健全财务审计体系,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应该明确提高基层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健全财务审计体系,建立完善的财务人员管理制度,规范他们的工作流程,阶段性的组织农村基层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培训,并对培训后的审计人员进行考核。纪检监督部门应对其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监督,保证其工作行为的合法性,从而提高农村基层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扩招在编财务工作人员,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减少人均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改革现行村级报账员管理使用的方法,严格执行《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报账员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行聘用制管理。

3.2 提高相关法律约束力,树立审计权威性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村级财务事项进行监督和审查,完善财务审计各项工作,理性、客观的发现问题,并对财务问题进行严格处理。正确落实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督查财务审计结果的执行,树立财务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3.3 扩展农村审计工作范围,完善村级资金账户管理流程

扩展审计工作的范围就是将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群众举报审计工作和重点财务审计工作纳入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范围。完善工作流程将村集体经济业务分类别建立账户,集中进行财务核算。相关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要有主要经办人的签名,并且在凭证上要明显标出具体用途,然后经由村主任审核并批准,再由村报账员转交给村务监督委主任进行审核并签章。合理的业务可以报销,不合理的业务要驳回。最后将相关会计资料归档进行统一管理,并阶段性的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反馈,需要注意的是,审核过的财务内容要对群众公开,以便公众监督。

3.4 做精做细农村财务管理各项环节

针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应该做到事事尽心,各项到位,对于财产物资、存款现金、各项收支、集体积累、承包上交以及各项往来账目进行严格审计,检查各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相关合同是否兑现等[3]。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乡镇人民政府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为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奠定基础。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不仅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得以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杨炳照.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4(15):292-293.

篇13

对于各个会计主体,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财务审计信息管理是对财务信息的采集、整合、判断以及存档的过程。财务审计工作在财务工作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基于财务工作的数据多信息量大的特征,相对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在现代化的今天所采取的信息管理方式在财务审计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主要内容在阐述财务审计的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对审计信息管理工作中问题进行的相关探讨。

关键词:

财务审计;信息管理;问题研究

在财务审计工作中,传统的方式多是以纸质资料来记录和存档信息的。而在计算机逐渐普及的当下,大多数部门已经开始实行资料电子化办公无纸化的方式来运作了。财务信息也是如此。虽然信息无纸化的办公形式给审计人员工作和整体运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考虑到审计工作的保密性,电子备份资料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在财务审计信息管理制度上需要不断的完善。

1.财务审计信息管理概述

1.1财务审计信息管理的概念财务审计信息管理是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在信息采集、分析、整理以及合法验证相关的财务审计活动中通过信息管理的方式完成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收支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审计的工作过程。信息管理一般来说都是个信息系统化的过程。在财务审计中也是如此,审计人员在客观上采集整理所需审计的信息和数据,并合理地验证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判断其真实性,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信息系统化的过程。

1.2财务审计信息管理的内容和程序

财务审计信息管理的内容很多,不单单是指凭证、报表、账簿和合同等记录类的信息,还有其他实物类的信息,比如固定资产和相关库存产品等等。简而言之,财务审计信息管理包括审计人员在对财务资料进行审计过程中的一切相关信息。财务审计信息管理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各个环节都有效的完成才能保证该项工作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首先从信息的采集开始,采集信息是将所需要的信息根据相关要求和不同范围进行收集查找然后整合的过程,其次将所采集的信息用定量定性的方式根据不同审计工作的具体需求做好初步审计评价分析的过程,最后,综合采集分析的结果形成新的信息产品,成为对审计事项重要性判断的依据。还有一项容易忽视的工作,就是审计信息的保存。

2.财务审计信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1财务审计信息管理的具体问题分析

根据多年财务审计工作和相关资料的具体了解,发现财务审计信息管理工作的问题的大致分类:第一、通常情况下电子或者纸质资料为了保证其有效性和真实性都会有加盖具有法律效力的公章的要求。即使如此,审计工作中还是会出现“反电子化”的问题,而且十分突出。并且在此过程中,因为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信息破坏、资料清晰度不够、内容变更等问题,这就对信息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从而会造成很多审计工作的不便和麻烦,浪费很多资源影响审计工作效率。第二、现代财务工作大多都是借助财务软件来办公的。财务审计中的信息采集也会受到财务软件自身程序的影响。因为财务审计信息的采集和整合都需要一定的时效性的保证,是需要根据时点来完成工作的。因此,审计信息的采集必然受到干扰。第三、财务审计信息管理是需要对审计相关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的工作。而在软件作为主要采集载体的情况下,有些构成重要审计信息和结果的一些基本信息源不能全面获得,这就对审计工作很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应的审计风险。第四、审计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相关工作人员之间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提供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完成。基本还是停留在基础层面,没有更详尽的来完善过程避免漏洞,多数情况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作为主要手段的。因此,对于审计的总体判别的准确性无法保证,也增加了审计的风险性。第五、安全隐患问题。在传统时代,报表凭证都是纸质的,那么要想对这些重要信息做恶意的改动必然会留下痕迹。而在利用软件来完成财务信息处理的工作中,对于这一问题,就很大地增加了信息管理的风险。另外,计算机毕竟是机器,都会有出现问题的时候,信息就更容易丢失。因此,也会提高信息被窃取的风险程度。还有就是在信息处理上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因此增加。在信息管理和保存中,最难处理也最令人担忧的是一旦计算机受到恶意入侵和病毒感染,这将会对整个工作造成很大的问题,更严重的可能是造成审计工作机密的泄漏和其他的损失。

2.2财务审计信息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财务审计信息管理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相关政策完善度、监管力度、人员素质、时间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水平等各项指标都达不到所需水准而导致的。那么,下面将根据问题产生的各类原因来制定相对应的应对策略。首先,提高相关法律规定的覆盖率和完整性,解决现有某些情况无法可依的问题。明确规定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责任范围。保证信息存储工作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还要对整个审计信息的保密性做出具体细则的规定避免相关漏洞。另外,还要加强监督工作的力度。其次,有效提高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存储等能力,这一方面,可以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在相关行业中寻找也引进一些功能更加强大的处理技术和软件来实现,使大量的数据信息管理工作可以更加简化、准确和安全。最后,要调整和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信息管理的方式方法,使其更好的完成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信息采集、分析还是存储方面,都要进行对比然后选择能得到最优结果的方法来进行。比如信息采集时所采用的访谈法,其弊端就是往往访谈不到上层管理人员,这些人员除了工作比较忙之外,还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审计人员对管理的宏观认识不够,而且访谈时所用表格多流于形式且数量较大导致这项工作整体、形式化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制定追责制度来予以约束,也可以用根据相关准则设计合理实用的模版来减轻工作量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好的解决一些假大空的问题。另外,还要对审计人员在信息管理技术知识方面做一些相应的培训和增值,以便更好地结合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

3.结语

本文对财务审计信息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总之,在财务审计信息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需要不断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作为审计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自身信息管理技能结合专业知识更好地完成审计信息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洁.内部财务审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

[2]李盈霏.信息化系统下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唐璇.财务审计信息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

篇14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依法执行而展开的工程项目财务审计工作确保了工程投入的准确性、真实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项目工作经验,分析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主要特点,浅谈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必要性。

关键词: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特点;必要性

一、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特点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是基于同时掌握财务审计能力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专业知识的审计工作者而展开的经济活动,审计工作者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第三方公正的角度进行工作,因此它具有公正、合法、真实、准确等性质。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真实有效的财务审计管理,同时是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并有效提高工程效益的有力手段。

二、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必要性

(一)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项目评估的重要依据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是基于真实、准确的数据背景下分析研究所得出的,没有准确真实的数据支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只是一个空谈,不具有科学有效性。因此,通过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方式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查是十分必要的,它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供有力的保障,是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的重要规避措施。在实际的可行性报告审核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工程项目建立依据的审查。一般包括工程项目的建立背景、工程概况、项目市场前景、投资金额、方式,以及财务分析等方面。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项目建立依据审查的基础展开的,通过项目建立依据的真实准确性审查,分析项目是否具备建设前景,项目建设是否存在竞争对手以及当前环境是否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等,着重分析工程目标前景与投资的关系,尤其需要考虑工程目标是否存在竞争,以及工程的竞争力和工程风险的预测。工程项目的规模分析。项目规模分析应包括经济投入成本预测,项目目标收益预测,效益指标分析,工程风险说明,财务指标分析结果,以及阶段性经济投入预测等。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结论。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专家通过上述3项的审核结果,就工程可行性给出审核结论,并提出相应意见。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是工程建设开展的第一步,是必须经过有效的科学手段验证才可以作为有效的工程建设参考依据供企业高层决策使用。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体现在工程项目财务审计工作的整个流程之中的,它是工程的实际投入和产出的真实表现,是工程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有效的反映了工程的经济性、效益性

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任何的项目都是建立在其为国家社会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因此工程项目财务审计能够真实有效反映工程经济效益性的这一特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程项目财务审计在工程的各阶段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通过结合工程设计资料以及国家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程预算,通过预算审计的方式,将工程的造价控制在设计所需的概预算范围内至关重要,是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预算审计、风险评估等方式将工程投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制定阶段性工程资金投入计划,通过有计划的资金投入,可以减少不必要资金浪费,规避资金无计划投入带来的资金周转不周等情况,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实时的工程项目动态投资审计则有效监控了工程的投入情况和工程实施进度。在工程的实施阶段,各种的突况产生的停工,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变更,以及应业主要求产生的工程变更等都会使工程的投资预算发生变动,通过审计将这些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收集并记录下来,是工程最终经济评估的真实、有效性得以保证的不可或缺的依据;同时通过阶段性的工程审核,对阶段性的工程进度分析以及经济指标分析,可以实时的掌控工程进度,并针对当前工期进度、和经济指标实现动态调整,确保工程的按时完工和资金投入动态平衡,总投资可控。工程竣工前,结合工程预算、工程变更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发生一系列经济活动,审核工程的最终造价。竣工决算的审计包括工程竣工图纸的现场复核,竣工图纸工程量审核,工程变更签证审核,以及工程合同项目单价外的项目单价审核、材料价格动态调差等,基于工程合同、有效的工程变更以及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所得出的工程最终造价是真实、准确、有效的,确保了工程项目投资的资金使用效率,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直观体现,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三)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是依法进行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手段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的基础是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规范,财务审计的真实、准确、有效也是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实现的。国家法律法规对财务审计过程起着主导作用,财务审计的主要工作任务则是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核。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经济活动应当符合以下内容:一、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二、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等编制的预算计划,以及工程项目招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等规范要求。三、满足国家现行行业规范,定额指标等。

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是需要由获得国家相关职业任职资格的人员编制执行的,是需要相关审计工作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因此它具有法律的普遍约束效力,是可以真实反映工作财务投资状况的财务管理手段。财务审计工作的成果上报给审计单位的高层领导决策、评价,并采用复审的方式,进一步确保工程项目财务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项目的不必要资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财务审计使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合法有效的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工程项目投资的效益;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作者:国庆斌 单位:菏泽市公路管理局工程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