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范文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31 11:01: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糖尿的治疗与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

篇1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糖尿病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1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病变,致残率高,严重可危及生命[1]。对5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9~75岁,平均45.6±7.2岁。平均糖尿病史按Wagney分级法:0级6例,1级7例,2级3例,3级5例,4级24例,5级5例。

治疗:①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早中晚餐前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检测空腹及三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②抗感染治疗:早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加喹诺酮类药物,必要时给予细菌学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③营养神经治疗:给予甲钴胺注射液1000μg/日,1次/日。④改善微循环:使用川芎嗪、山莨菪碱、银杏叶提取物等。

护理措施

⑴心理护理:糖尿病足病程长、迁延不愈、治疗费用高、心理压力大,患者有不同程度抑郁、紧张、害怕、焦虑等精神症状,严重可影响睡眠、饮食,从而影响血糖水平。可采取以下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心理压力。①同情关心体贴患者,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治疗和护理疗效,增强治疗信心;②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治愈病例,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以取得信任,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与医师协商尽量让患者参与治疗方案确定,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④告知患者精神因素可影响血糖水平,尽量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

⑵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足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入院时向患者宣教糖尿病足病因、治疗原则及预后,宣教糖尿病自我保健知识,重点讲解足部保健,注意足部清洁,发现小创口应及时处理。有报道显示,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是截肢率减少45%~85%[2]。

⑶饮食护理:糖尿病足治疗首要目标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可根据患者体重、年龄、生理条件及活动量制定食谱、指导饮食,避免饱餐、定时定量规律进食,宜低盐、低脂、易消化、含纤维素高食物,根据饮食习惯可使食谱多样化,限制饮酒。

⑷观察局部表现:由于足部感觉迟钝,对疼痛、冷热、压迫等不敏感,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注意是否有水疱、裂口、红肿及皮肤色泽与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与弹性,如发现水疱及时处理,小水疱不须抽液,给予无菌纱布包扎即可;紧张性水疱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渗液,预防继发感染。水疱干枯后形成的痂皮任期自然脱落。强化足部护理保健,选择合适鞋子,袜口宽松,寒冷时注意肢端保暖。

⑸足部护理:指导患者足部自我护理,每晚坚持温水洗脚,水温不超过37℃,洗脚时不可用力揉搓,以免擦伤皮肤,洗净后用吸水性强的柔软毛巾彻底擦干,尤其是脚趾间要擦干,对皮肤干燥者冬季涂植物油。正确修剪指甲,一旦损伤皮肤,及时去医院正确处理伤口,并督促患者做足部按摩,1次/日,每次30分钟,可利于糖尿病足恢复。冬季要保暖,注意避免冻伤,尽量避免足部受压,禁用热水袋暖脚,使用电热器烤脚是要防止烫伤,不可赤脚走路,以防刺伤。外出时不可穿拖鞋,以免踢伤。

⑹创面的护理: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常规按照无菌操作,碘伏消毒,外盖凡士林油纱条,并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天换敷料1次。创面的坏死组织须逐步修建,必要时可用溃疡糊或者是清疱胶。检查有无潜道内可填入溃疡糊及引流条[3]。针对足部溃疡面较大的,先用0.5%灭滴灵100ml+16万U庆大霉素+4U普通胰岛素混合剂清创处理后,用配制的普通胰岛素1U+654-2+贝复剂液[4]。浸润纱布湿敷,2次/日,连用1周,局部分泌物多,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高效抗生素。

结 果

本组患者50例,血糖控制均比较满意。34例糖尿病足患处痊愈,14例创面缩小、局部干燥,2例截肢。有效率96%。

讨 论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重要致残因素,主要原因是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代谢紊乱及多种诱发因素所致[5]。对糖尿病足的治疗,首先要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有利于伤口愈合;其次是彻底清创足部伤口,配合抗生素应用,合理的足部护理和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良好的护理可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9.

2 Bryant JL,Beinlich NR.How to star a nurse-managed foot care clinic[J].Orehopaedic Nursing,2003,22(6):437-441.

3 张月珍,卢玉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J].中国中西医综合杂志,2006,3:720-721.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073-01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最令糖尿病患者痛苦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动。其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跛行,痉挛性疼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微弱等。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1]。近年来,我科通过对15例糖尿病足采取全身疗法与局部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2年4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符合WHO诊断标准的562例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5例合并糖尿病足。15例中男6例,女9例,年龄51~73岁。平均糖尿病史10年,其中干性坏疽2例,混合性坏疽9例,湿性坏疽4例,坏疽部位分别为指趾和足底部,皮肤糜烂,呈暗褐色,足间变黑,溃疡,分泌物多。本组病例,通过监测血糖、全身治疗、局部护理,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控制在7.3 mmol/L,餐后2 h血糖10.6 mmol/L,1例患者避免了截肢,3例足部干燥结痂,创面缩小。3例足趾坏死后无进展,8例痊愈。

2 治疗与护理

2.1 全身治疗与护理

2.1.1 控制血糖积极控制血糖是避免、阻止或延缓血管、神经病变的前提。所以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常规监测患者三餐前血糖,必要时监测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等,根据血糖变化调节胰岛素用量,尽可能使血糖降至理想范围内。

2.1.2 抗感染治疗首先给予经验抗感染治疗,通常选用广谱抗生素,然后留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后再选择合适的抗菌素进行治疗。要合理安排给药时间,维持有效浓度,保证药物最好疗效。

2.1.3 改善循环,营养支持糖尿病足感染后消耗增加,要加强支持治疗,注意营养供给。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注意营养状态评分,必要时给予白蛋白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创面修复。每日可给予黄芪、丹参、爱维治等活血化瘀,营养神经药物,以改善受损神经组织功能。

2.1.4 抗凝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每日两次皮下注射,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2 局部治疗与护理

2.2.1 局部的换药对溃疡的愈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用软垫或软枕抬高下肢30~40℃,减轻溃疡部位负重。每日上午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理创面,对于脓疱,可用5 ml注射器沿疱下缘进行穿刺,抽取脓液,直至创面出血,充分清除脓性分泌物,并注意保持表皮完整性。用0.9%生理盐水清理创面后,用5 ml注射器抽取病人输注的抗菌素溶液反复冲洗创面,用浸有抗生素的纱布覆盖。下午,再用5 ml注射器抽取用0.9%生理盐水+盐酸山莨菪碱+胰岛素+爱维治配制的溶液均匀喷洒于创面,反复进行冲洗,渗透创面。以此减轻疼痛加速局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脂肪分解,K+核苷酸进入细胞,破坏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加快组织修复和创面愈合[2]。对于营养较差的患者,可抽取患者输注残余的白蛋白冲洗创面,局部给予营养支持,促进创面愈合。

2.2.2 预防危险因素穿鞋不当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原因[3]。合适的鞋子可减少足部异常压力,减少胼胝、溃疡的发生,防止足部外伤[4]。多数患者对选择合适的袜子不够重视。一双合适的袜子,不但能保护双足,还可以减少足部与鞋子摩擦,更有吸汗作用,因此,鞋袜要合适清洁,宽松合脚,通气良好,避免长时间行走,尽量卧床休息。

2.3 心理护理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情绪为不稳定型,易激惹,易产生焦虑倾向。由于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及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患者由于控制饮食、长期服药带来的烦恼,对合并症的忧虑,产生恐惧、忧虑不良心理,使其对生活失去激情、信心,以致于消极、悲观,易于烦躁。针对这些心理特征,护士要密切护患关系,增进情感交流,做好护患沟通,争取博得患者信任,给予说服、劝告、鼓励、支持、稳定情绪,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足常常是由于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知识缺乏,忽略护理或处理不当导致足部细菌感染,引发糖尿病足部病变。本文通过对15例糖尿病患者精心细致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患者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加强患者糖尿病知识教育,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做好自我防护,对预防糖尿病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丽凤.糖尿病患者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493-497.

[2]张虹.糖尿病足的护理1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13.

[3]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

篇3

【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 时间治疗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77-01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2],通过细致地教育与指导,能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用药时间准确、及时,能使药物发挥充分的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3]。

糖尿病的时间治疗与护理很重要[4]。如口服药,磺脲类须饭前30 min服用,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应在饭前5~20min服用,这两种药物均作用于β细胞,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其作用机制不同,故时间有差异[5]。饭后服用主要指二甲双胍类药物,由于这类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故宜饭后服用。饭时服药物主要有阿卡波糖,其可竞争性抑制糖苷水解酶,从而延迟和减少小肠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其他经口服用的还有中药汤剂、胰岛素增敏剂。另外,注射胰岛素更应守时,一般应为饭前30min[6],胰岛素类似物注射后即可吃饭,基础类的甘精胰岛素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注射。监测血糖时间也很重要,有测空腹的、餐后两小时的、糖耐量试验更是把时间精确到分钟。锻炼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途径,每天锻炼应在餐后一小时开始,每次锻炼30~60min。每天进餐应定时、定量、定餐,时间治疗与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很重要。

1 研究对像

本研究对象均为南通市中医院糖尿病患俱乐部成员,他们为2009年~2010年部分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和两年来一直在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共64人,其中男32人,女32人,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5岁,所有患者按参加活动到达时间的早晚顺序编号,奇数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文化水平相当,具有可比性,所有均接受。

2 方法

2.1 调查方法

对干预组患者加强时间治疗和护理的宣传一月后,对所有患者在用药、监测、锻炼、用餐的时间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

2.2 问卷调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题如下:(1)根据个人用药不同是否在餐前、餐时、餐后规定时间内服药。若是用胰岛素治疗,根据胰岛素种类的不同,短效人胰岛素是否注射后30min后用餐,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否注射后即可用餐,中效和长效的胰岛素与进餐无关,但是否在固定时间注射。(2)是否每周坚持锻炼3~5次,每次持续30~60min。(3)是否进餐每天能定时、定量、定餐。(4)是否定时监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若四个问题均为“是”即为依从性好,否则不佳。

3 结果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时间治疗和护理相关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干预组依从性好的占78%,对照组依从性好的仅占47%。

3.2 影响治疗时间依从性的原因分析

用药、监测、锻炼、进餐时间的遵守,也是合理用药的标准。影响时间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1)患者年龄较大,记性不好。(2)用药品种多,易混淆。(3)患者对时间治疗与护理认识不够。(4)碍于情面,特别是聚餐时,不愿让其他人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定时、定量、定餐,耽误了治疗。(5)炼意识,推脱工作忙、家务忙。(6)近期身体很好,不到医院检查。

3.3 干预措施

针对影响糖尿病患者时间治疗与护理的相关因素,笔者对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如下:

3.3.1 帮助老年人养成定时用药、进餐、散步及监测的习惯,将药放在固定、醒目的地方,瓶签上的字要大、清楚,并用闹钟或备忘录提醒。

3.3.2 向患者耐心解释各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时间治疗的重要性。向患者反复说明并让其掌握、自觉遵守。

3.3.3 向患者强调定时监测的重要性,因为血糖偏高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

3.3.4 锻炼对血糖控制影响很大,让患者制定一个锻炼计划,让患者像对待工作一样对待锻炼。

3.3.5 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进餐时,应在到点进少许干粮,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是一终生病,往往需要终身地治疗及生活干预,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糖尿病的时间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疗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房亚琴.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107-108.

[2] 赵志芳.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89例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2):1178-1179.

[3] 贡爱军.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 黑龙江医药.2010,23(6):1063-1064.

[4] 沈方娥,何海丽.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09, 16(5):952-953.

篇4

1 饮食治疗的护理

饮食治疗的护理是对糖尿病病人最基本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控制饮食,其目的在于减轻胰岛 ß细胞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饮食应以控制总热量为原则,实行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应定时定量。

1.1根据病人自身体重和状态,估算一天中大致消耗的热量。

一般情况下:休息状态的成人:每日83.7-125.5KJ(25-30kcal)/kg,轻体力劳动者:125.5-146.4kg(30-35kcal)/kg,中等体力劳动者:83.7-167.4KJ(25-40kcal)/kg,重体力劳动者:每日167.4kJ(40kcal)以上。生长发育期、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10%--20%,过重或肥胖者相应减少10%-20%。对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分配。脂肪;每日0.6-1.0/kg,约占热量的30%。蛋白质;每日0.8-1.2/kg约占热量的12%-15%,其余部分碳水化合物补充约占50%-60%。

1.2三餐分配:按食物内容分表将上述热量折算为1/5,2/5,2/5,或1/3,1/3,1/3.三餐饮食的内容要搭配均匀,每餐均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防止血糖波动过大,这样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按此食谱食用2-3周血糖应下降,多数轻症糖尿病病人,病情逐渐好转,血糖、尿糖基本恢复正常,若血糖、尿糖控制不佳时可加用药物治疗,但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避免低血糖,应作必要的调整,可与两餐中或睡前加餐,但应包括在总热量中。在治疗过程中,常规检查病人血糖或尿糖。

2 休息、活动指导

运动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它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还可避免肥胖和精神过度紧张。运动疗法应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指导病人进行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在医护指导下选择运动方式及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方式有慢跑、太极拳、游泳、健身操、散步、气功及家务劳动等,不可间断,要持之以恒,为了避免低血糖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在活动时应注意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并携带甜点,及写有姓名、家庭地址、亲人电话号码的病情卡以应急。

3 口服降糖药物的护理

口服降糖药物有磺脲类和双胍类。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观察病人血糖、CHB、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剂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告诉患者磺脲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厌食、胃酸分泌增多,腹部烧灼感,同时服用制酸剂可减轻或防止发生。服用剂量过大或饮食不配合可发生低血糖反应。较少见药物过敏反应、粒细胞减少、贫血、皮肤瘙痒和皮疹等。双胍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口干苦、金属味、腹泻等,偶有过敏反应。上述口服降糖药物对肝、肾功能减退者不宜使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溃疡病、胃肠炎病人应忌用。服用时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

4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4.1 胰岛素应置于冰箱(4℃)中冷藏,禁止冷冻。为防注射部位脂肪萎缩,使用前1小时自冰箱取出恢复至室温。用1ml空针抽取所需要量作皮下注射。药瓶和皮肤严格消毒,注射部位可选择手臂三角肌、腹部及大腿等,有计划、按次序地更换注射部位。避免二周内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可防止注射部位组织萎缩或增生。当有长效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时,先抽取长效胰岛素,以避免长效胰岛素中的鱼精蛋白锌与瓶中的短效胰岛素发生反应而影响药效,注射胰岛素时间为餐前30分钟,注射后按时进食,以防止低血糖。

4.2 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常见有低血糖反应与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饮食失调或运动过量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表现为疲乏、头晕、心悸、出汗、饥饿,重者可引起昏迷。对低血糖反应者,立即平卧休息,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类药物如糖果、饼干、含糖饮料以缓解症状。昏迷者应立即抽血、查血糖,继之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ml。根据情况调整胰岛素的有效使用剂量和时间,定时定量进食及适量运动是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关键,若就餐时间推迟,可先进食些饼干。注意胰岛素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瘙痒、荨麻疹,全身性皮疹少见。罕见血清病、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护士应做好抢救的准备。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影响治疗的因素较多。病人情绪、饮食、药物剂量是控制病人血糖的关键。所以对糖尿病的护理要特别仔细和耐心。多与病人沟通,注意随时调整病人食谱、餐量与餐数。有利于疾病康复、早日出院。

参 考 文 献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30-01

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病,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为痛苦的慢性并发症。由于对糖尿病足缺乏特效疗法,如果经内科积极保守治疗仍控制不住病情发展,一旦出现肢体坏疽,只能行截肢手术。对于一名糖尿病患者来说,治好足部溃疡十分重要,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对足部的伤口不注意护理或护理不当,而导致发生糖尿病足的。临床上曾遇1例糖尿病足患者,密切配合医生护士,在严格控制血糖、被动脂抗凝及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终使溃疡愈合,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65岁。因痛性溃疡3天入院。该患者双足皮温低,足趾发绀,左足趾跖痛性痉挛,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左足底第一跖处皮肤可见2×3c的浅表溃疡,疼痛明显。既往有糖尿病史13年,入院后查血糖14mmol/l,诊断为Ⅰ

篇6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原膀胱;治疗;护理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32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KONG Hong-juan, ZHOU Yu-jing, GONG Hong-ying, et al.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Methods 32 patients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who had been diagnosed b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ere treated with medcine,mental nursing and functional training of bladder, then we observ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Results 2 patients of the all patients gave up the treatment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1 patient died for multiple organ failure coursed by infection, and the other patients all got better.ConclusionsThe significance of mental nursing and functional training of bladder for the patient with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are important.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Neurogenic bladde;Treatment;Nursing

作者单位: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神经原膀胱是指膀胱感觉麻痹,排尿功能障碍,又称张力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报道指出,88%的糖尿病患者可有泌尿系症状,其中约有52%的患者膀胱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累。开始症状为排尿次数减少,尿流无力,膀胱排空不全,充溢性尿失禁等。长期尿潴留可引起肾脏感染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如能及时治疗和恰当护理,80%的患者能恢复自主排尿。现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神经原膀胱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内分泌科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了糖尿病神经原膀胱患者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2~73岁,平均61岁,均为2型糖尿病,病程10~24年。入院时均不能自行排尿,32例均合并泌尿系感染。

1.2 诊断标准 让患者自感尿液已排尽后立即仰卧位,用B超检查膀胱底的位置和膀胱的最大横断面积。根据排尿后膀胱底的位置,判断尿潴留的程度。轻度:膀胱底的位置等于或低于耻骨联合,有13例;中度:膀胱底的位置在耻骨联合以上,但等于或低于脐耻连线中点;有16例;重度:膀胱底的位置在脐耻连线中点以上,但等于或低于脐平面,有3 例。

1.3 治疗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对32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并结合心理护理和膀胱功能训练等方法,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3.1 全部病例按糖尿病常规治疗,予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口服格华止、瑞易宁、拜糖平等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尽快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1.3.2 弥可保500 μg,1次/d,肌肉注射。弥可保是一种活性维生素B12,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神经损伤的修复。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药物如丹参、舒血宁、杏丁静脉滴注。

1.3.3 西利5 mg口服,3次/d。它作用于膀胱逼尿肌,增加其收缩强度,减少残余尿量。

1.3.4 抗感染治疗 做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检查。结果19例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13例为霉菌感染,予氟康唑静脉滴注。

1.3.5 ①针灸治疗:[1]针灸肾俞、膀胱俞、中极、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1次/d,15 d为一疗程。②低频脉冲电治疗:取穴:肾俞、三阴交、气海、膀胱俞。1次/d,15 d为一疗程。

1.3.6 加强膀胱功能的训练

2 结果

32例患者中2例症状改善后放弃治疗,有1例由于合并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好转。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因为此类患者病程长,并发症较多,思想负担重,对治疗顾虑重重,入院时非常担心不能恢复自行排尿功能,患者常出现情绪低沉、忧郁、烦躁等不良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关心体贴患者,做好疾病的健康教育,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3.2 对轻度排空障碍的无力型膀胱,先不要急于给患者导尿,先采取以下措施诱导排尿。

3.2.1 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下腹部。

3.2.2 让患者听流水声。

3.2.3 轻轻按摩患者的下腹部,刺激膀胱收缩而排尿。教其用手掌按摩腹部顺时针及逆时针各20圈,2次/d,32例患者中有3例经以上措施可自行排尿。

3.3 保留尿管的护理

3.3.1 在导尿时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插管后应保持密闭系统。密闭系统使菌尿发生的时间从开放性导尿系统4 d推迟到30 d。

3.3.2 保持外阴及尿道口清洁,用0.2%碘伏消毒液擦洗,2次/d。每周更换尿袋2~3次,每7~14天更换1次尿管。留置尿管后,应妥善固定,保持尿液引流通畅,不能扭曲受压。定时倾到尿液,倒尿液时夹住尿管,防止尿液逆留。

3.3.3 密切观察引流出尿液的量、颜色、有无混浊等,并详细记录。

3.3.4 尽量不使用膀胱冲洗,有研究表明,膀胱冲洗前后尿细菌培养结果,说明膀胱冲洗不但对治疗菌尿无明显作用,且冲洗液可使膀胱黏膜受损,而增加感染危险[2]。因此,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形成生理性膀胱冲洗。9例导尿患者均没有使用膀胱冲洗。

3.4 膀胱功能的训练尤为重要 作者的体会是首先向患者说明膀胱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指导患者不论有无尿意,白天隔2~3 h或有尿意时排尿1次,排尿时要耐心等待,并用双手按摩下腹部,协助将尿液排出。每次排尿可重复上述动作2~3次,直到排尽残余尿量,告诉患者不要误认为1次排尿即可排尽尿液。通过2~3次重复排尿,可补偿感觉障碍及逼尿肌收缩无力。

4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①饮食疗法: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方法、热量的计算等;②运动疗法:运动的意义、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的注意事项等;③药物治疗:口服药的种类、作用机制、服药时间及方法、不良反应、胰岛素的种类、保存方法、胰岛素笔的使用等;④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如低血糖的防治,糖尿病足的预防,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等;⑤定期监测体质量、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眼底检查等;⑥养成多饮水,按时排尿的习,注意保持会皮肤的清洁,勤换内衣裤,避免泌尿系感染;⑦教会患者及家属诱导排尿的方法,在家发生尿潴留时,不要惊慌,可先诱导排尿。

参 考 文 献

篇7

关键词胰岛素神灯照射安尔舒老年糖尿病褥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88

老年糖尿病(DM)包括60岁以后发生和60岁以前原有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两种类型,已成为老龄化国家中极为关注的问题。其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1]。褥疮是老年DM合脑出血、脑梗死、老年痴呆、骨折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2010年2月~2011年12月应用生理盐水清洗、胰岛素4u+5%GS100ML溶液喷洒、神灯照射、安尔舒涂抹、无菌纱布覆盖固定治疗老年糖尿病褥疮患者23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老年DM患者46例,有38例院外发生带入住院,有8例在住院期间发生,患者均患有2型DM。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60~93岁;DM伴脑梗死20例,脑出血12例,老年痴呆8例,骨折4例,糖尿病合并多器官损害2例。空腹血糖3.5~2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5~30mmol/L。褥疮分布在骶尾部、髋部、足外踝、足后跟、肩胛等处。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年龄、性别、褥疮分期及面积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在系统治疗DM和原发病的基础上,实施预防褥疮发生和复发的措施,如睡气垫床、2小时翻身1次,按摩受压骨突部位,保持床单的干燥平整等。有水泡者消毒局部皮肤,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有坏死组织者先清除坏死组织;观察组创面每次换药时首先采用生理盐水清洗(清洗要彻底),其次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胰岛素4u+5%GS100ml溶液喷洒创面,使创面的每一部位都浸有该溶液,再用神灯照射20~30分钟,最后用安尔舒涂抹创面,无菌纱布覆盖固定,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创面采用生理盐水清洗、神灯照射20~30分钟、百多邦涂抹创面,无菌纱布覆盖固定,每天换药1次。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治愈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以(x±S)表示,治疗效果比较采用X2检验。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②显效:创面缩小,无分泌物、肉芽组织生长;③好转: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大;④无效:创面扩大。

结果

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比较,见表1和表2。

讨论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的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糖尿病患者组织含糖量高、营养障碍、胰岛素不足,血中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清菌率下降等因素,易致皮肤感染[2]。老年人新陈代谢率低,产热少,免疫功能衰退及营养不良等原因,易致皮肤感染。胰岛素外用可促进局部组织氨基酸的转运和蛋白质的合成;葡萄糖可提供组织生长所需的能量;神灯照射具有提高局部温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出,增加局部抵抗力而促进溃疡愈合;安尔舒具有抗感染、止血、镇痛、促进胶元合成、组织再生、创面修复的作用。通过比较,观察组治愈率、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为患者减少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安全、有效、容易操作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缪书卉,张艺.龙血竭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3.

2林芳,张培华.78例糖尿病皮肤病情临床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11(4):214.

篇8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教育

        1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4]。糖尿病教育内容应包括: 何谓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型、症状; 血糖的产生和利用, 尿糖的生成; 维持血糖相对稳定的重要性;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合适的生活方式饮食方案; 治疗中有规律的锻炼的重要性; 饮食、体育活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胰岛素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糖尿病的损害; 急、慢性并发症;血糖和尿糖的自我监测方法、结果的意义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如何应付患病、低血糖、应激及外科手术等紧急状态,足部护理知识等。 

        2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的主题即为“糖尿病教育”,口号是“无知的代价”,指对糖尿病无知将付出高代价,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把糖尿病教育列为糖尿病防治的五大措施之一,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自我血糖监测[5]。Joslin 提出:DM教育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DM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同时能够改善代谢控制。已有报道在同等治疗条件下,经过教育可使DM 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有研究表明,通过教育培训,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对认识和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态度有明显改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由教育前的26.8%提高到教育培训后的73.2%,87.5%的患者学会了胰岛素的保存、混合和抽吸方法,95.1%的患者掌握了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注射方法,80.5%的患者知道低血糖的症状及如何防治,32.4%患者主动验血糖及尿糖,67.6%的患者能主动进行足部检查护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对新诊断的住院DM患者的教育培训显示,教育后的糖尿病患者知识总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27%的患者达到各级试题的满分。教育前对DM 知识测试评分的优良率为27.1%,教育培训后患者对知识评分的优良率达89.6%。对190例DM 患者随访1a的研究发现[13],84%的患者空腹血糖和72%的患者餐后血糖控制良好,接受教育的患者1a内没有发生酮症酸中毒。有报告[6],通过11a 组织儿童夏令营活动,使DM 患儿学会防治DM 的知识和技能,营员中无1 例发生酮症酸中毒及眼部并发症。DM 教育减少了老年DM患者合并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教育干预后,DM 足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减低,以高危足最为显著。有研究对772 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者实施健康教育,725 例患者从教育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配合治疗,并消除了治疗前的恐惧、疑虑心理;733例患者能纠正操作错误和处理局部皮肤硬结、感染;772 例安全如期按医嘱执行治疗;8 例长期带泵患者,在出院前都能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方法,出院后定期复诊和电话随访,能配合治疗护理要求。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了解疾病危害程度,明白自我监测、自我护理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病人治疗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健康教育,病人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改善。有助于降低病人餐后血糖,缓解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超重和肥胖病人的体重,并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用量[17]。上述研究表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患者学习DM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3护理模式与治疗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院服务软环境、硬环境的要求随之俱增,要求护理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病人多元化的需求。医疗服务人性化是要尊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医疗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开展医院服务,使医疗服务对象享受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高质量的医院服务。吴秀媛等,观察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的服务行为(Humanized Serving Behavior)、人性化的服务流程(Humanized Serving Program)、人性化的服务语言

(Humanized Serving Language)、人性化的服务环境(Humanized Serving Envirorment)、人性化的服务品牌(Humanized Serving Brand “5S”)的护理模式的效果,看到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从方便病人考虑,随时为病人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使病人的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5S”护理更注重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对糖尿病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可以使护理工作实现“五到位”,即: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按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措施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的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沟通和护理指导到位,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下降至002%。“5S”护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研究显示:小组化加个体化的强化教育与单纯小组化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使其更加注重关怀自己;注重患者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的实践指导,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通过家访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加强在医疗行为及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看护与督促;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改善了医患关系,利于血糖的控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WH0诊断标准[2],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5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50~82岁,病史5~25年,糖尿病分级[3]:0级20例,1级16例,2级12例,3级2例,4级2例,52例足背动脉存在。

1.2方法

1.2.1对0级患者,每天注意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泡脚,水温在40℃以下,2次/d,10~15min/次,并查有无红肿,水泡有无破溃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然后将庆大霉素8ml,普通胰岛8U、盐酸山莨菪碱10mg三种药物混匀,涂在纱布上敷在患处(如面积较大,将上述药物比例成倍增加),待干,2次/d。

1.2.2溃疡面护理 保持溃疡面清洁,每日用0.1%洗必泰棉球擦洗患处,随时清洁坏死组织,对2级糖尿病足患者可用3%双氧水棉球擦洗,在用0.1%洗必泰棉球擦洗,擦洗完毕,抬高患肢,用红外线照射30min,然后用上述药物涂敷,2次/d。

2 结果

对糖尿病足0级患者,治愈100%,时间为7~14d,无并发症及病情进展;对1级糖尿病足患者,疗程14~28d,治愈率100%,溃疡面愈合,无并发症,对2级以上患者,疗程1~2个月,治愈10例,6例病情好转,稳定,无并发症及病情加重,为手术获得了时机。

3 讨论

3.1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主要由于糖尿病引起了微血管病变,糖尿在小血管壁沉积,逐渐引起血管壁塞,组织缺氧坏死,同时由于血糖有利于细菌生长,在循环障碍十分严重时,组织供氧差,易与厌氧菌生长,足以引起组织坏死和坏疽。浅表溃疡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造成,且易并发绿脓杆菌感染。

3.1.1庆大霉素 抗菌谱广,对绿脓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主要治疗革兰氏杆菌耐药金葡菌的感染[4]。

3.1.2普通胰岛素能降低局部高血糖状态,从而消除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环境。

3.1.3盐酸山莨菪碱 可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氧供应,减轻缺氧时造成的代谢性酸中毒,并促使水肿的吸收和减少炎症的渗出[5]。

因此上述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既可达到消炎目的,又可改善微循环,效果好。

3.2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可导致猝死、截肢等并发症及自我免疫紊乱,给患者带来了心理刺激。因此,加强护理至关重要,除药物控制其好转外,还应加强以下护理。

3.2.1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饮食治疗,各种并发症也是由于机体高血糖引起的。在保持良好心态同时,确立明确的护理目标及护理计划非常重要,正确的饮食指导是控制血糖的基础,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糖等制定具体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有规律地进食,原则上是进餐要定时、定量,早、中、晚3餐食量分配各1/3[6],应避免饱餐。学会自查血糖、尿糖,及时了解其与饮食的关系,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3.2.2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坏疽伴有恶臭,有可能截肢的危险和经济压力,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反应,影响睡眠、食欲和血糖的波动。要及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说明精神紧张可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波动,乐观积极的心理对调节机体免疫力有很大作用,让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方案,增加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保持患者病情稳定,有利于控制血糖。家属和医生应多安慰,多鼓励,适时疏导,使患者心态稳定,配合治疗。

3.2.3皮肤水泡病护理 糖尿病性皮肤水泡病是诱发肢端坏疽的危险因素,好发于四肢末端及循环不良部位,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处理不当易合并感染。如有水泡和继发感染足癣患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脚,3次/d,不超过1w。保持水泡局部清洁,对紧张性大的水泡避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渗液,预防继发感染。对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给予消毒无菌包扎,微循环改善后水泡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多形成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剥脱。

篇10

作者单位:518000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罗湖中医院

张培红:女,大专,主管护师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DKA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静脉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降至13.9 mmol/L后,转为静脉滴注;观察组持续泵入胰岛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两组血糖水平和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总剂量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及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DKA可加快不良症状改善效率,并发症少,在应用中应加强日常护理提高疗效。

关键词 胰岛素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观察;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0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与糖尿病相关的危重疾病,诱发原因与糖尿病患者的急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和护理不当可能危急患者生命[1-2]。目前小剂量胰岛素注射是治疗DKA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患者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疗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病例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3]。我院将胰岛素泵用于DKA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DKA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31±12.50)岁;Ⅰ型糖尿病10例,Ⅱ型糖尿病35例;病程1~15年,平均(10.20±3.21)年;患者BMI平均(22.31±3.51)kg/m2。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22±11.81)岁;Ⅰ型糖尿病12例,Ⅱ型糖尿病33例;病程2~15年,平均(10.80±4.10)年,患者BMI平均(21.81±3.20)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参照《内分泌学》[4]DKA诊断标准:患者随机血糖值超出16.7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8.9 mmol/L,且尿酮体检测结果呈强阳性(+++或++++)。(2)患者均于住院期间严格按照标准饮食方案进食。(3)患者对临床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且依从。(4)排除其他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1.3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补液扩容、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吸氧、抗炎、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1.3.1对照组采用静脉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初始剂量0.1 U/(kg·h),持续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当下降至13.9 mmol/L后,转为应用浓度5%的葡萄糖溶液与胰岛素混合后静脉滴注,至酸中毒彻底纠正后,检测尿酮水平转阴时,再转换为餐前胰岛素皮下注射用药,剂量每小时0.6~1.0 U。

1.3.2观察组经皮以胰岛素泵持续泵入0.1 U/(kg·h)胰岛素,直至酸中毒得以纠正且尿酮检测转阴后,转换为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用量为基础量每小时0.6~1.0 U。

1.4胰岛素泵治疗DKA的护理

1.4.1泵前护理泵前观察患者脐周皮肤,如发生红肿破损者不易于穿刺。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护士快速准确地安装调试好胰岛素泵,注意选择相配套的输注管、电池、储药器等。用药于泵入前置于冰箱2~6 h,泵入前取出室温下促进气体溢出,防止泵容器及管路等中出现气泡,影响泵入质量[5]。

1.4.2泵中护理实施药物泵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泵管理。应在药物泵入前先向患者详细说明用泵的方法、注意事项、时间等,注意不要大幅度运动以避免管路脱出,也不可扭曲、弯折管路。如患者进行淋浴,应事先将泵装在专用袋内做好防水保护[6]。日常注意加强巡查,及时更换电池和补充用药;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红肿等症状,及时处理。密切监视患者血糖变化,指导胰岛素用量,及时发现低血糖并给予及时处理。鼓励患者健康饮食和加强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改善。

1.4.3泵后护理摘除胰岛素泵时应注意观察穿刺点皮肤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指导患者做好穿刺点日常护理,避免感染;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合理饮食和运动,以避免摘除泵后血糖控制不佳。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复查时间。

1.5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血糖值和二氧化碳结合力,记录胰岛素使用总剂量、血糖达标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不良反应等。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变化比较(表1)

2.3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表3)

3讨论

据统计,DKA的发病率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占15%左右[7],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DKA患者机体内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胰岛素不明显增加,这两类内分泌变化造成了代谢性酸中毒。而胰岛素不足使血糖升高,更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8]。患者机体内能量的不足易加快细胞分解加速,故而血酮体和尿酮体水平升高。由此可见,胰岛素缺乏是DKA发病的根本,采用胰岛素治疗十分关键[9]。

常规小剂量皮下多次给药对于降低血糖具有一定作用,也有利于减少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但该用药方法受客观条件影响比较大,如输液器调节的灵敏度、多次皮下注射时个人经验等均可影响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如胰岛素应用过程中剂量存在波动,则易引起患者机体内代谢水平变化的不稳定,不利于稳定血糖指标,影响疗效[9-11]。胰岛素泵的作用是持续、定量的提供胰岛素,模仿人体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可避免人工注射对药物剂量及血糖波动的影响[12]。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改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证实了其对控制患者血糖的有效性。但由于胰岛素泵可提供更稳定的胰岛素分泌,更符合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释放过程,因而可促进血糖的早期稳定,提高治疗效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总剂量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及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胰岛素泵入治疗较传统小剂量皮下注射给药在治疗DKA方面效率更高。同时,胰岛素泵治疗安全性好,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总之,胰岛素泵治疗DKA可加快不良症状改善效率,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在胰岛素泵的应用中应加强日常护理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黄映华,陈雪云,郭粉莲.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海南医学,2014,25(22):3431-3433.

[2]张桂香,李静.皮下胰岛素泵治疗儿童I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26-28.

[3]Glaser N.New perspectiv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edema complicating 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children[J].Pediatr Endocrinol Rev,2006,3(4):3792-3861.

[4]廖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15-1416.

[5]朱丽.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11):26-27.

[6]钟小艳. 胰岛素泵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1(3):13-15.

[7]龙碧.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1):1488-1490.

[8]郭洪亮. 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61-163.

[9]陈建飞.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545-546.

[10]吴立华,刘青员.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1,15(18):26-28.

[11]陈翠云,周广兰.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1):109-112.

[12]李坚炳.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134-136.

篇11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硬化;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76-01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64.5岁。足趾坏死2例、足趾溃疡红肿1例。下肢血管CTA示下肢动脉硬化、血管腔重度狭窄或闭塞。

1.2 治疗方法:术前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患者仰卧位,应用Seldinger技术行健侧肢体股动脉穿刺置入导鞘。应用猪尾导管行双下肢血管造影,确定病变范围,明确血管闭塞段长度、解剖位置,以及程度。应用导丝技术超选至靶血管,导丝通过闭塞段后行腔内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治疗,行造影检查后血流通畅撤出鞘管。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扩血管、改善循环相关对症治疗,给予相应个体化护理。

1.3 结果:49例患者术毕即行血管造影与术前对比,靶血管再通良好,皮温较前平均升高,血供较前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其中49例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恢复,未发生出血、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1例因术中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至手术失败,术后1月出现下肢坏死截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1.2 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合理使用胰岛素,使三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

2.1.3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制定饮食计划,主副食合理搭配,均衡营养,严格戒烟。

2.1.4 疼痛护理:首选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对重度疼痛患者,可考虑药物镇痛。

2.1.5 做好技能训练:训练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卧床排便困难。指导患者进行Buerger(肢体抬高运动)运动,促进侧肢循环的建立。

2.1.6 完善患肢检查:检测患肢的皮温、色泽、双下肢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检测踝/肱指数(ABI)[1]。

2.1.7 完善术前准备:对患者的心、肺、肾功能进行全面检查。监测血压、血糖、心功能等。手术前禁食、禁饮4~6h。

2.2 术中护理

2.2.1 热情和蔼地接待患者:嘱患者精神放松,指导其配合手术。

2.2.2 病情观察:给予心电监护、血压监测、氧气吸入、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注意患者的意识状况。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重症记录。

2.3.2 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平卧位,穿刺部位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用1kg左右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8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24小时后可解除绷带及纱布,4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密切观察术侧肢体穿刺处有无渗血、皮下血肿或感染。术后压迫止血时注意观察压迫力量适度,压力过大容易造成股动脉闭塞或股静脉血栓形成,压力小容易造成穿刺点出血,形成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密切观察术侧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情况及皮肤温度、颜色变化。

2.3.3 患肢的观察与护理:本组中有1例患者于术后4h突然患肢皮温变凉,足背动脉不能扪及,皮肤颜色发绀,立即急诊手术于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后患肢血运逐渐恢复。卧床制动期间,鼓励患者在床上做足背伸屈活动,以利小腿深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3.4 控制血糖,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术后定时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左右,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并及时将血糖监测结果报告给医生。

2.3.5 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及动脉搏动情况,严格执行医嘱,准确按时给予抗凝治疗。抗凝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定时化验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警惕出血倾向的发生[2]。

2.3.6 饮食护理:介入治疗的患者不需禁食,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指导患者多饮水,一般2000ml/d,以减少造影剂的毒性作用。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体重,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缓泻剂。

2.3.7 加强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行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运动,保持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功能位,下地活动者进行步行锻炼运动,自小负荷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步行的速度和距离以不引起肢体疼痛为标准。步行时出现疼痛立刻休息,疼痛减轻再继续活动,鼓励逐渐增加活动量,从而达到预定目标。

2.4 出院指导

2.4.1 糖尿病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指导[3]。监测血糖,每3个月监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微量蛋白尿,防止低血糖。穿合适的鞋袜,坚持锻炼,保持良好心态.根据医嘱调整降糖药,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2.4.2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每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六个月、一年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更具结果制定监测时间。

2.4.3 定期复查CTA:患者于出院前及出院后2个月,进行CTA的检查。必要时术后3~6个月再复查一次。

2.4.4 一旦发现肢体疼痛、无脉、皮温降低,提示血管可能出现再闭塞,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张培华. 临床血管外科学[M]. 科学出版社, 2007:75

篇12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冻干);黄芪注射液;糖尿病足溃疡面;疗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71-01

全球每年约有400万人发生新的糖尿病足溃疡,在发达国家高达4%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足溃疡,并占用了12%-15%的糖尿病卫生资源,在发展中国家则占用高达40%糖尿病卫生资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I型糖尿病20例,II型糖尿病1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40-76岁,糖尿病史1-40年,住院天数14-60天,其中有明显诱因10例,烫伤5例,自发性水泡5例,外伤2例,脚癣搔抓感染3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36例患者,全部静脉输入双黄连(冻干)1.8g、黄芪20ml每日一次,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

1.3 疗效及观察结果:显效:18例,有效:16例,不显:2例,总有效率95.5%。

2.典型病例

例一:患者王XX,男性72岁,主因多饮、多尿10年,手脚麻木6月,皮肤破溃一周,伴蚁走感、针刺感,无疼痛、红肿,手足皮肤发痒,搔抓后多处皮肤破溃,破溃处有黄色渗出液伴疼痛,以I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收住入院,入院时测T:36℃,P:78次/分,R:19次/分,BP:120/80mmHg,查空腹血糖:7.7mmol/L,给予双黄连(冻干)1.8g,黄芪20ml及抗菌药物静脉输入,因双黄连清热解毒,黄芪注射液扶助正气,促进溃疡面愈合,经过三天治疗,患者手足麻木伴蚁走感症状减轻,七日后观察皮肤破溃处结痂干燥,无痒感,无渗出物,第十天观察患者双手及足部,溃疡已愈合出院。

3.讨论

3.1 产生糖尿病足的原因:糖尿病足是局部神经异常和下支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成深层组织破坏。血糖升高是最突出的原因,其次高血脂及高血压等致病因素导致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阻塞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增生,基底膜增厚所致,同时与病程及患者不注意自我防护有关。本资料中糖尿病足患者的糖尿病病史较长,血糖控制不理想,大部分患者存在明显血管、神经病变,患者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足部防护意识。

3.2 双黄连(冻干):本品为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引湿性,所含成分连翘、金银花、黄芩,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作用,而糖尿病足溃疡面有渗出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

3.3 黄芪注射液: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作用,引起糖尿病足原因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引起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阻塞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增生,基底膜增厚,应用此药可治标又可治本。

4.护理

4.1 日常护理: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年龄偏高,反应迟钝,抗感染能力差,加强基础护理,对患者足背管理,穿宽松鞋袜,经常按摩双足促进血液循环,抬高患肢,正确剪指甲,保持皮肤湿润,定期检测血糖,及时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空腹6-7mmol/L,餐后﹤10mmol/L。

4.2 生活护理:给病人洗脚时,水温不可过热,糖尿病足由于周围神经病变,温度感觉减退,常用热水易发生继发感染,加强运动,控制体重。

4.3 饮食护理:由于糖尿病足经常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同时为防护足部感染的需要,补充必要的优质蛋白,营养物质,少量多餐,合理饮食,忌烟、酒和高脂饮食。

4.4 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及时讲解糖尿病足的病因及预防,加强护患沟通,态度和蔼,解答到位,积极对患者进行足部防护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许樟荣.2010中国城市糖尿病调查.医师报,2011年12月1日:第45期.

篇13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营养;治疗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Nutri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QIU Xue-qin

(Hubei Xinhua Hospital,Wuhan 430000,Hubei,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on diabetic nutritional therapy, designed to appeal to know diabetes, understand the harm of diabetes, positiv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 mortality. But in all kinds of treatment, nutritional therapy is the most basic, als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learning nutrition therapy needs is quit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principles, avoid the pitfalls of nutritional therapy, do daily timing, quantitative diet, rational nutrition distribution,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nutrition therap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ontrol the disease. Nurses need to b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diabetes patients fo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nutrition therapy,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Diabetes; Nursing; Nutrition;Treatment

根据WHO的统计,全世界目前现有3.4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超过80%的糖尿病死亡病例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我国目前有1.14亿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的1/3。糖尿病是一组以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上升为特性的新陈代谢性疾病群。胰岛素的分泌缺陷或者胰岛素的作用缺陷是血糖浓度升高的病理机制,除了碳水化合物以外,还有蛋白质和血脂代谢的异常。通常用血浆葡萄糖水平来进行糖尿病的诊断,当空糖水平≥7.0mmol/L或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0mmol/L时,即诊断为糖尿病。此时典型患者会感觉到水摄入量较之前增多,饭量增大,尿的次数增多,尿量增大,而体重下降,即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有1型、2型和特殊型以及妊娠期糖尿病。

1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能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通常这种危害都是在潜在发生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在平常时候缺少必须的检查和正确的疗理,如果引发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或是不能逆转的慢性并发症,那就预后不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对糖尿病不是很清楚,因而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

2糖尿病营养治疗的目的

营养治疗旨在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以及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调理已经发生的代谢紊乱,降低胰岛B细胞负荷[1-3]。

2.1纠正代谢紊乱糖尿病的新陈代谢紊乱,可以通过食用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的饮食,以达到控制血糖浓度、血脂浓度和补偿蛋白质以及其他的营养成分缺失的目的。

2.2降低胰岛负荷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功能障碍,合理的安排饮食能够使胰岛细胞得到调节,使一些功能得到恢复。

2.3改善整体的健康水平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下,提高消耗不少于摄取者的营养,以利于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满足妊娠需要以及哺乳期妇女的新陈代谢升高的需要。并确保一般糖尿病患者充沛的体力。

2.4有利于减肥人体发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低能量饮食能够引导自身消耗,降低过剩的脂肪,有益于加强胰岛素敏感性和下调血脂。

2.5降低餐后高血糖合理的摄入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品,降低用餐引起的高血糖,反馈减缓对胰岛的刺激,有益于恢复胰岛功能。

2.6有益于预防治疗并发症:因为血糖浓度的控制改善及血脂降低等而有益于预防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

3糖尿病营养治疗的护理干预

3.1营养治疗的护理干预在常规药品的疗理基础上,实施营养护理的干预。

3.1.1营养评估依据患者的活动量和身高数据以及体重数据来保证患者的热能补给。按照患者的尿糖浓度、血糖浓度、肌酐、血浆蛋白、尿素氮及血脂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为人体供给三大供给物质。于此同时按照患者的口味、饮食习惯以及来安排食谱。

3.1.2营养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

3.1.2.1通过深入病房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心理方面的动态变化并且做好相关的心理护理,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已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1]。用诚恳热情的态度,关心和体贴患者。特别是在患者悲观失望时予以支持和鼓励当病情缓解时予以表扬且提醒患者不要放松警惕。依据患者的年龄情况、文化水平层次进行多种方式的营养宣传教导,宣教内容是以营养治疗在DN中所起到的作用、地位和方式方法为主。

3.1.2.2营养治疗指导低蛋白膳食,早期人体对蛋白摄入量在0.8g/(kg.d)(以动物类蛋白为主的优质蛋白,比如蛋类、牛奶饮品、瘦肉以及鱼类等。占摄入总量的10%以下)。临床期蛋白的摄入量为0.5~0.6g/kg.d(占摄入总热量的70%以下)。适当的调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摄入量占总入量的60%~70%)。一些主食能够用粗粮替代比如荞麦、小米和玉米等。脂肪每天的摄入量需占总摄入量的20%~30%,不超过1g/kg;不食用高脂肪类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d.对高血压患者和高脂血症患者特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供给膳食纤维20~35g/d比如紫菜、黑木耳、麦麸和海带等。对于水钠潴留的患者必须严格的控制钠盐的摄入量,2~3g/d.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C、B12、维生素A等,选用豌豆、生花生仁、干酵母等[2]含有维生素B1比较高的食物。

3.1.2.3有效的控制血糖浓度研究证实,血糖浓度的控制可以决定DN的产生和发展。有效控制血糖浓度有即口服降血糖类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两种主要途径。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浓度是一个耗时较长的过程,需教会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正确的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做到定时定量注射。低血糖反应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在注射胰岛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注入量已达到恰当水准。这需经常监测患者的血糖浓度水平,尽可能的使血糖浓度控制在6.5mmol/L以下。

3.1.2.4控制血压DN患者出现高血压,对患者的肾病变进展存在重要的影响,严格控制血压高低可以减缓DN的发展。应当每天常规监控患者的血压,如血压≥150/90mmHg时,则可以使用降压药物的指征,需认真的观察使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血压的情况,降压过程不能太低,避免肾血流灌注不足而加重肾损害。最好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

3.1.2.5随访时间及内容每周查看患者2~3次,了解患者的进食情况,按时测量血糖的浓度、血压高度、尿糖浓度、尿蛋白、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的动态变化。平均营养护理干预时间3~4个月。

4总结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医学营养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  糖尿病  治疗  护理

    糖尿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日益现代化及社会的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且发病有年轻化倾向。全球现有糖尿病病人1.35亿,我国有近4000万,其中ⅱ型糖尿病占95%以上,约60-70%血糖控制不理想[1]。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很多,其诱因为动静脉血管闭塞[2]。2009年5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糖尿病患者68例,经中西药结合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52-90岁,平均63岁。诊断为ii型糖尿病,病程6个月-12个月,平均3年。气虚血淤型32例,湿热下注型12例,热毒炽盛型24例,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值增高40例,空腹血糖值7.8~22.3mmo/l,平均11.5mml/l。

    1.2 治疗方法

    1.2.1一般治疗  静脉滴注川芎嗪、灯盏花素、丹参、丹红、丹参酮、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维生素、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为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静脉滴注尿激酶、前列地尔,药理作用为溶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药理作用为抗凝。

    1.2.2辨证论治  气虚血淤型以益气养血为主,应用丹参通脉汤加味;湿热下注型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应用四妙勇安汤加味;热毒炽盛型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应用四妙活血汤加味;气血两虚型治以益气养血、培补肝肾,应用顾步汤加味,同时煎服四虫片、活血通脉片、通脉安[3]。

    1.2.3控制血糖应用美康、二甲双胍、拜糖平、消渴丸,本组35例应用胰岛素或诺和灵。

    2  结果

    68例糖尿病,47例血糖降至正常值,21例高于正常值0.5-3.6,68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未发生其他护理并发症。

    3  护理

    3.1 用药的观察与护理  口服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可增强康激酶、前列地尔的纤溶活性,提高血管开通率,还能减少血管闭塞的发生率[3]。使用输液泵持续滴注尿激酶时,保持输液装置通畅,药物现配现用,并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采集血标本应避开输液肢体,以免影响检验结果。一旦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30%时,减少或暂停滴注溶栓剂。嘱患者饭后服用阿司匹林,避免对胃刺激。嘱其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定时做溶栓治疗,以防血管再次发生闭塞。

    3.2 心理护理  护理病程长、情绪不稳定、心理恐惧的患者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其病情变化,消除思想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烦躁易怒型患者,要耐心说服安慰,对其讲解怒伤肝,而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同时可导致淤血阻滞,脉络不通,而加重病情,使其配合治疗。

    3.3 一般护理

    3.3.1密切观察患者血糖变化,是否有并发症等。

    3.3.2劝告患者控制饮食,戒烟酒,告知吸烟的危害,烟草中含尼古丁,可引起周围血管痉挛,导致肢体疼痛,并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血液粘稠,血流缓慢,加重病情。 

    3.3.3患者注意保暖,不宜热敷,鞋袜要宽松,避免冻伤及外伤;对皮肤瘙痒的患者预防抓伤,如抓伤忌用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

    3.3.4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本组患者需静注具有抗凝、促纤溶、降低血粘度和扩张周围血管等作用的药物,局部感染溃疡者需输注抗生素。为保护静脉,可外涂海普林软膏,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4]。

    3.3.5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科学地分配饮食,既要有利于控制血糖、血脂及体重,也要保证患者正常生理需要,以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3.3.6加强患者教育  对糖尿病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强糖尿病的预防意识,怎样识别感觉缺损和血循环不良,怎样避免皮肤损伤以及抓伤伤口的护理等,并应争取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

参 考 文 献 

[1]张爱珍.临床营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90.

[2]潭琪佳,楚爱荣.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干预效果的评价[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