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审美教育的性质范文

审美教育的性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31 10:23: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审美教育的性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审美教育的性质

篇1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将其与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对比,发现职业学校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等内容与“现行大纲”中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要求不谋而合。通过对比,突出了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背后需要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专业需求

2009年1月6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最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现行大纲”)。现行大纲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与要求等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要求,且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笔者发现职业学校各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等内容与“现行大纲”中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进一步强调了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背后需要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在此,笔者以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为例,在诸多专业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烹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工艺美术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适用于职业学校其他各大类专业。

一、“现行大纲”与专业设置要求的不谋而合

在对烹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即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而“现行大纲”中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正是落实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这一特点。“现行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提出: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1.各个专业设置的具体要求

《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规定了知识结构及要求为:掌握导游服务和旅行社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与导游相关的法律、宗教、园林建筑、历史、地理与文学知识;掌握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礼仪常识;了解服务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审美能力。《职业学校烹饪专业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做了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有一定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中级烹饪技能的人员(即中级烹调师)。《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对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具体要求与大纲要求的契合

《职业学校烹饪专业课程标准实施方案》《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都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与“现行大纲”中要求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相契合。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现今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已成为个人素养、品行、人格、道德情操评价的标准。不仅如此,各行各业也争相比拼企业文化、比拼美的内涵,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笔者以旅游管理和工艺美术这两个本身就是美的代表的典型专业为例,分析“现行大纲”如何有效落实专业课程设置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审美能力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旅游即欣赏

美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旅行社外联、文秘、票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的技能外,审美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美学家叶朗说过,“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在旅游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他们的审美素养直接影响着游客的审美感受。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自身必须具备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能力。只有首先具备审美的情怀,才能自觉地运用审美的情怀,才能自觉地运用审美的规律去讲解景点,用自身的仪表美、风度美、语言美、行为美去影响感染游客。

2.让吃成为一种美丽和享受

烹饪专业亦是如此。“吃”的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本身就具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在2012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后,美食的制作工艺、生产过程、文化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一夜火爆荧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的氛围下,社会对烹饪的要求由量入精。从2012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协办了两届全国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大赛最重要的口号就是“用最节约的成本制作最精致的菜肴”。全国职业院校烹饪高手齐集扬州,各显神通。选手们制作的每一道菜肴都给人视觉的冲击,色彩的搭配、造型的设计、原料的选取、菜名的由来处处渗透着美的内涵。

3.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工艺品工艺

美术专业同样如此。职业技术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主要培养广告、装饰、平面设计等相关产业所需求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工艺美术属于艺术的范畴,所有专业都有着相同的公共专业课程,如素描、线描、水彩、国画等,这本身就代表着美术专业对学生的审美有着更高的要求。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要将审美过程中形成的美妙的构思自觉地运用技能技巧,进行实际创造,并以物质形式来表现出来,这才能出现诸多具有美的设计作品。

三、小结

篇2

如今,我国高职大专生的心理问题异常突出,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针对此种现象,以及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探讨,我认为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文学审美赏析模型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在借鉴相关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学作品赏析为基础,尊重个体差异的文学审美活动规律,构建了一个基于学习者心理治疗的文学审美活动模型。该模型以文学审美赏析为主要活动,旨在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建构文学审美赏析模型要达到与语文教学、文学审美赏析、学科渗透三者之间在教学目标、方法、过程中的契合点,就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高职语文课选用了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就可以满足以上三者的需要。从语文教学上来讲,这些文学作品的选用,都符合语文课堂要求,通过学习,可以丰富视野、完善人格。从文学审美赏析角度来讲,这些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要求与审美素养。从学科渗透角度来讲,这些优秀作品中都集中反映了艺术形象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魅力,通过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方面,语文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关联着学生的心理活动,这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活的有意义的构成”。[1]学生可以通

过借助教材的感召力,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引导她们感知课文内容,挖掘作品中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精英文化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塑造健全人格。

再次,通过活动课、专题讲座、答疑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受挫教育和意志力教育。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固有的审美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靠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的意志品质,人格魅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和人生价值。

最后,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也能促进文学审美赏析课的教学实施。教学心理环境既包括人际环境又包括课堂教学气氛。合作、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友爱、互助的同伴关系;活泼、开放的课堂气氛都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兴趣,减轻学习负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 文学审美赏析模型构建

(一)文学审美赏析活动模型的构成成分

在分析文献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文学审美赏析活动模型,其各维度成分划分如下:

1、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巩固扩展

2、审美过程:呈现“美”、交流“美”、评价“美”

3、审美体验:直觉阶段、构成阶段、超越阶段

(二)文学审美赏析活动模型的分析

文学审美模型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审美过程和审美体验这三个环节,具体阐述如下:

1、教学模式是该模型的宏观思路。语文教学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便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课堂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唤起高昂、饱满的热情,点燃受教育者的思想火花;其次,教师利用创设的氛围,向学生提出问题,把握时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巩固扩展第二阶段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

2、审美过程是对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创设情境对应的过程是呈现“美”的作

品。在高职语文课本中,编者选取了大量优秀体裁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美文”,但是对于不同的体裁,呈现“美”的方式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教授不同的课文。比如诗歌的审美赏析,首先要求学生大声、数遍的朗诵,才能领悟其中的韵味。接下来就是交流“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最后,师生一起对作品的“美”进行评价,进而升华主题意义,把审美过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

3、审美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审美活动,有的学者把审美体验过程分为感官观照、心意领悟和神志彻悟三个阶段。[2]大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直觉阶段、构成阶段和超越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同时包含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体验。在直觉阶段,我们认为美是直接的,可以直接呈现“美”,它是知觉的客体,主体通过感知直观对审美客体进行把握;在构成阶段,主要通过联想、想象,以此进行交流“美”;在超越阶段,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处于相互交融的状态,审美体验达到体验高峰,对“美”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从而进行评价“美”。

(三)不同文学体裁作品审美特征的分析

文学审美活动都是围绕不同文学体裁的审美特征展开的,它是构建文学审美赏析模型的基础,在本研究中,根据文艺理论界常用的“四分法”将文学作品分类,按照文学作品的题材选择、形象塑造、结构方法、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文学四大类。[3]虽然体裁不同,但却有很多共同的审美特征,当然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分别将其特征列举如下:

诗歌的审美特征:抒情美、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

散文的审美特征:形式美、语言美、题材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说的审美特征:形象美、环境美、情节美、叙述美。

戏剧的审美特征:剧场美、综合美、扮演美、集中美、冲突美、个性美、多样美。

比如诗歌的审美特征中抒情美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语言美是诗歌跳动的音符、朦胧美是诗歌的艺术外衣、意境美是诗歌艺术的境界。

对此,本研究重点选取了武威职业学院文学社的文学爱好者50名大专生进行了调查,根据这四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请同学们选出这些文学作品中认为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将结果?M行统计后,列表如下:

其中,诗歌的四个审美特征最具有代表性,分别是:抒情美、音乐美、朦胧美和意境美;散文则是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而对于小说而言,它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具体的环境描写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审美对象;戏剧则比较集中的体现了剧情的矛盾冲突和人物语言以及环境都可以成为审美活动的典型特点。

2 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赏析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高职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暂时的心理困扰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一旦严重就会形成心理疾病,不但损伤身体健康,甚至危害社会,形成社会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心理性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课也被越来越重视,但由于课时安排时间的有限性,心理教师师资力量的缺乏,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探索别的教育途径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则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可行的。语文教学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同时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形成高尚品质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与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动机、兴趣、情感、心态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语文学科的性质、内容也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素材支持和理论依据。所以,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能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本研究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建构了在语文教学中文学审美赏析模式,该模式由教学模式、审美过程、审美体验三个系统组成。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巩固扩展三个阶段;审美过程由呈现“美”、交流“美”、评价“美”三个过程构成;而审美体验则包括直觉阶段、构成阶段、超越阶段。其中,教学模式是该模型的宏观思路,而审美过程是对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在此过程中,每一种审美活动对应着一种审美体验。这三个系统相互衔接,最终既能提高语文知识掌握,又能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建构这样的模型为实际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目前,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竞争日趋严重以及高职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年龄特征,会给他们造成种种不良的身心反应,负面的心理影响对他们的成长更为不利。加之如今心理治疗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多视角的方式。现代医学心理学就认为,人的不良身心只有在心理学、艺术和医学相融会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最佳的治疗效应,因此艺术的心理治疗功能正在被人们所认识。本研究的最大特色即是引进文学艺术审美心理理论,试图通过这种审美活动来达到提升心理健康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实施的文学审美赏析不是单纯的作品分析和知识讲解,而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采取文学审美这样一种设定的艺术手段,通过操作文学审美赏析模式,促成个体形成文学审美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个体身心的舒适与和谐,逐步改善心理问题。

注释

篇3

在诗性教育背景下探讨课堂的审美价值,是对以往课堂教学标准的发展与深入,也可以说是对既有课堂教学美学标准的升华,而审美课堂是实施诗性教育的主要载体。

审美课堂的第一要义,是生命课堂。

审美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对人格灵魂的塑造。小而言之,是在传达、质疑、反思、探究等等教学行为中让学生获得真知灼见、技能技巧;大而言之,是在以知识技能作为载体的师生互动交流中,完成思维的创造,如学会总结、推衍、举一反三等等。人格灵魂的塑造,如懂得责任、羞耻与感恩等等,其实质,是使学生在自然的、美的、自由的、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安奈托尔说过,寻求学识的过程是“一个心灵的探险行为”,是去发现一个又一个新大陆。这个寻求的过程,在体力上也许是辛劳的,但在精神上应该是快乐的,因为这种积极滋长的个人快乐应该是每个人的理想目标。但在追求个人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舍弃机械的、单调划一的、被动的灌输方式,投放我们全部心智的力量,让课堂真正回归到教学的本质。

我们这个时代,不乏人云亦云的追随者,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才,陈寅恪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生命课堂的本质。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我们的教学往往割舍了生命的终极价值以求学问,我们力求“学”,却忘记了“思”。事实上,富于学问并不意味着就是学成之士,分数和文凭也不意味着教育的真正目标与地位,但遗憾的是,功利的社会价值导向让很多人忘记了教育的初衷,正如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杨九俊先生在我校举办的“全国‘诗性教育’背景下语文审美课堂研讨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取消高考,我们语文该怎么教?”这个问题让整个会场陷入一片沉思。是啊,如果没有社会功利的价值导向,我们该如何还原课堂以“生命的质感”呢?我想,我们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审美课堂的特征之二,是浸润与体验。

多年来,我们追求“文化浸润、情感体验”的教学,走向精神的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近年来我校语文学科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先行的例子,让单个的信息汇成“浸润场”,使“学校语文”“生活语文”“社会语文”和“历史语文”融为一体,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大语文观”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浸润在文化的氛围之中。这个“文化场”可以是物质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文的。

具体到审美课堂中来,我们的教学应该具备文化的底蕴、探讨的氛围、情感的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融通、精神与心灵的觉醒……但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探求精神与创造意识的激发,这是“浸润与体验”的审美课堂真正的美学意义及教学价值所在。它将课堂强制灌输的流俗摒弃在体系之外,甚至暂时放下了知识可以考验或测量的概念,静下心来,与知识和技能进行一场精神的互通与往来,这样的教与学才是快乐的、积极的和审美的。

比如,在一堂诗歌写作课上,我和学生探讨“诗意不仅仅是(诗)最本质的要素,也是文章的要义”这个概念时,我例举了陆蠡的《海星》一文,文章充满了“把美好的事物打碎了给人看”的悲剧之美。上课前我曾和语文组的老师探讨这则材料,有些老师认为不用为宜,理由是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个故事太过沉痛。但我考虑再三,最终还是用了。因为,阅读的初感是美妙的,它可以激发学生去深刻地审视自己、反观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情感体验也是最真切的。悲剧最高的美在于我们能从悲剧中体会到积极乐观的情绪,不胜唏嘘或切肤之痛,其本身就是一种可叹可感的美感。而这堂课从“文化浸润,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其初衷就是对学生的知识鉴赏力、探求精神与创作意识的激发。

第三,审美课堂是本真、唯美、超然的诗性教育内涵的体现。

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活动,具有像诗一样的美感和享受。所谓教育的诗性,就是把教育目标指向人,追求至真至善至美至爱的境界。审美课堂,除了知识与技能传授技巧上的审美,更是在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上下功夫,让学生摆脱喧嚣与浮躁、充满情感、融入理性的思考,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

课堂教学首先是求真的教学。什么叫好课?我认为,洗净铅华,只要学生真正有所得的课就是好课。好课是不拘泥于形式的,其本色是真,让浮华一一褪尽,让虚荣一一剥蚀,自自然然把收获亮给内心的诉求。本色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而我眼中的境界,是清代大家恽南田对一幅画景的描写:“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艺术启示的最深境界,是借幻境表现最深的真境。而课堂教学则是借助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将所得诉诸学生直观的心灵,而其间的“美”是附加的赠品。

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既洋溢“大气、质朴”的文化气息,又呈现“朴实、平实”的本真气色,同时营造“和谐、向上”的发展气势。孔子曾把美育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列入课程表,制定了“六艺”,并把“礼”“乐”置于首位,他在《论语》中提出了人格的完善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近代教育家先生认为,人的一生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都离不开美育,美育可以使人达到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功利、发乎本心的。什么是教育的超然?答曰:清风是式,真水无香,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求真、求纯、求朴、求本,抛开功利、潜心教学。

篇4

【关键词】审美教育 特性 中职语文教学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美的认识从来没有停止过,美已经逐渐渗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美也是人们追求的精神目标,是人们心灵的完美归宿,审美作为人生本质的东西,也是生命中美的所在。审美教育,指的是对人们进行审美的教育。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的特性

1.审美教育具有感性的特点

审美教育主要运用审美的方式对人进行教育,审美指的是对某一个气韵生动的对象进行感受、体验、欣赏以及评价工作。审美教育主要包括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这些对象均不同程度的具有可感性。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将审美思想渗入到教育对象的感受和品评中。另外,要注意所选择的对象,要具有生动宜人、意蕴丰富的对象,能够对接受者的视听、感受、直觉进行吸引,使其在对美进行体验、感受、品味的过程中,接受到美的教育。

2.审美教育具有自由性和自觉性

审美教育主要运用美的感性形象来使人感到愉悦,运用美的情感感化人,其主要在自由自觉的环境中进行。虽然进行审美教育,需要运用美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其不能只单纯地运用论道的形式进行教育,审美教育的实质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另外,由于审美活动具有很强的主体性,那么审美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审美个性和审美自由。审美教育对象通过自身对美的理解和体验,进行自由想象,构建出具有自己个性的审美意象,进而使受教育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审美水平。

二、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由于语文教材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知识,其具有凝练的文学语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和优美的文字意境,其不同程度的蕴含着审美价值。因此,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要在学习知识、掌握学习内容、分析语言以及设计课堂形式等方面渗透审美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后,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形成正确审美观的目的。

1.教师要提高个人素养

中职语文教师,为了教好学生,需要认真地学习业务知识,增强语文教学的理解,进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注重对自己的语言涵养、汉字书写能力、文学作品阅读能力、作文写作水平以及信息处理能力进行培养。例如教师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学习,阅读大量书籍,提高自己的语感;通过阅读名著来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通过练量的粉笔字,来提高自身的汉字书写能力等。

2.注重生活化教学

受到我国不重视中职教育发展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职教育教学水平普遍不高。语文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通过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后,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生动的文学语言、丰富的艺术形象以及优美的意境等。因此,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实现课堂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将生活因素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例如让学生充当语文课文中不同的角色,将自己作为课文的主人公去体验作者的感情生活,运用自由讨论法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评价,运用新闻播报演讲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另外,还可以运用开展主题班会、社会调查、辩论会、访谈演讲以及模仿“正大综艺”“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形式,实现和现实生活的紧密相连,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感悟中积极的体验到生活的价值、审美的意义。

3.在语文阅读中进行审美教育

由于我国中职教育发展速度较慢,教学水平不够高,导致中职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较低。另外,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还不够高,阅读的文学作品不够多,进而不能从优秀文化中获得各种教育,给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影响。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不仅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准备工作,而且还要运用不同的审美形式。例如引导学生从语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中发现美,从诗词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蕴含的美景能够让人流连忘返,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审美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首先要引起教育者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度,然后通过运用提高个人修养、注重生活化教学等方式,进而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篇5

关键词:审美教育 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

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统计,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为658.21万人,专家介绍,这个数字在最近五年,还将呈上升趋势。数量庞大的就业力量不断的涌向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市场,显示着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些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们,在劳动力市场中长期居于就业链的末端,在职业生涯中上升空间狭小,薪酬提升速度慢,职位稳定性差。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有一个不容小觑的教育弊端即是对审美教育的普泛性的忽视。审美教育对于16―19周岁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美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据统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区域比例中,进入第二产业的173.89万人,占33.41%,其中机械加工制造类毕业生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均名列前茅。在数以十万计的机械加工制造工人中,我们急需的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工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机械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同样是非常迅速的,而学生们在职业学校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是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产品生产线的发展速度的。为了不让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即面临知识及技能的落伍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其关键。我们需要学生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主动克服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差距,能够钻研知识的承继性。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工作状况都能够“临危不惧”,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并加强审美教育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它能够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它以提升人们道德与智慧为宗旨。它全方位的对青少年给予心智的培养、提升,帮助青少年度过叛逆期,更加清晰和准确的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青少年打开视野,开商和智商,将青少年的目光不止局限于书本知识,能够为青少年创新能力提供方向和趋势,是青少年展开联想力和想象力的阶梯。如果青少年只是专注于眼前的知识和世界,没有开阔的思路和思维,那么就不会有创新力和创造力。

当今,由技术工人创造发明或者是更新工具、设备的例子不胜枚举,技术工人申请专利、引导技术潮流的例子同样层出不穷,并且有技术工人发明的机械设备或者是工具等,更加的适合企业生产需要,或者是能够更加的符合技术工人的操控。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在鼓励和倡导技术工人的发明创造。所以作为职业教育更应该在及早的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审美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其次,审美教育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顾名思义,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在我们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需要灵活的应变各种在工作一线中出现的情况,因此,培养具有发散思维的学生才能够真正胜任职业岗位,而不是简单的等同于流水线上的一只机器人。据就业质量反馈调查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晋升为班组长,或者是基层管理者,大多数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落后于先进的技术。这和在校期间的教育结构不无关系,我认为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且将审美教育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紧密的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能够进行全面的判断和比较。国外有很多案例显示,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往往不是工程师所解决的,而是具有经验和智慧的技术工人所攻克的。真正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在对机械设备等的熟练操作基础上,对其进行人性化的开发和设计,对其进行更能提高其效率的改进。因此,审美教育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职业晋升的道路上提供智力和能力支持。

再次,审美教育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近几年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95”后为主力,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就是自主性强,但是团队协作意识薄弱,缺乏积极主动性。针对技能型工人所表现出来的这一新的时代特征,我认为这个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足够的审美教育有关系。当今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作为青少年的学生主观分辨能力较差,在没有高尚的审美教育的引领下,往往对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等主要的精神领域的概念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因此常常随波逐流。而审美教育的功能即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美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给学生带领进更加高尚和积极的审美世界中。鼓励学生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和职业生涯,而努力工作和奋斗,向我们国家曾经涌现出的一批批拥有感人事迹的劳动模范等典型学习和靠近。

总而言之,审美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起着不同忽视的作用。而我们目前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还不够。现状是审美教育的课时数不足,审美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单一,审美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可有可无的,如果真正让审美教育有效的发挥出它的作用,我们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唐巧,陈鸿.论美术审美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G].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2]孙月丽.浅谈审美与美术审美教育[J]文艺理论.2010,3

[3]卢甲川.浅谈美术的审美本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6

注释

篇6

一、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紧迫性

首先,传统美德是我们伟大民族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璀璨文明硕果,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社会活动的指南之一,它独特的魅力甚至影响着世界各民族。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传统美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仍然是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创新发展产生过并且还在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基石。它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灵魂的深处,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不可或缺的精髓。

当然,传统美德作为历史的积淀,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但实践证明:它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合理的、进步的、有益的精神。如热爱祖国、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惩恶扬善、诚实守信、廉洁奉公、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等传统美德,哺育了历史上千千万万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他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鞠躬尽瘁,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将来,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灵魂。所以,在高中政治思想课堂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并将其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挖掘其精神精髓,是我们一线政治思想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

其次,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也随之进入转型期,原本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受到严重挑战。具体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是:思想活跃、观念新锐、敢想敢说、论人论事不拘一格;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求新求异、敢于挑战权威,但更主要的是普遍道德观念淡薄。高中生中缺乏明确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的不在少数,他们盲目崇拜金钱,自私自利,追求个人享乐,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使得传统扬善抑恶的美德功能失去了应有的舞台,其约束机制和鼓励机制也成了明日黄花。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散布的政治观、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严重干扰着初涉社会、缺乏辨别力的高中生,给其心灵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矛盾和冲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这一特殊道德导向阵地,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学生、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也日益严重,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鉴于此,我们不仅要坚守思想政治教学这一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还必须主动出击,引导高中生回归到传承传统美德的正道上来,这是刻不容缓的。

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传统美德素材中有许多感人心弦的故事,是教育学生的最佳素材。将这些材料和思想政治课融为一体,古为今用,充分发挥仁人志士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择善而从,重塑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势在必行。

1.课堂上滴水穿石的渗透

高中生80%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一契机,滴水穿石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发挥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思想政治必修一,讲商品的价值量,引进《项链》的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别追求虚荣,而应勤俭、朴实;而讲“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时,教育学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法手段敛取钱财那是犯罪;教学职业道德时,可以书中徐虎的先进事迹为例,分析说明职业道德的含义和意义;教学市场经济一般特征、交易原则和正当竞争时,教育学生遵守平等、诚信、尊重的原则;教学价值观和人生观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在高三政治常识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等。高中政治教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素材,关键在于“有心”和“用心”。

2.课外实践活动的渗透

课堂上,仅仅靠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为此,我们要积极创设情境,有机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养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尚道德。我们可以开展社会调查、开展参观访问和小品表演等活动,举办搜集案例、名言、谚语、遵纪守法事例、手抄报竞赛活动等,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切实、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如教学国际竞争的实质时,可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报刊,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可以结合抗战胜利大阅兵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到升华。

3.寓教于乐,丰富教育手段和途径

我们知道枯燥、单调、空洞的说教,其效果不会很理想,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视野也是有限的。而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将大量的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网络视频等用于直观教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得以全面彰显等。如教学正确消费观,要以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养成不攀比、不摆阔的习性。当然,教育学生树立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消费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正当消费是必要的。

篇7

    论文关键词 证券发行 审核制度 注册制 核准制

    证券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筹集资金和调整股权结构为目的做成证券并交付相对人的单独法律行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深化证券发行体制改革越来越成为完善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则是证券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比较分析美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与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差异,对如何立足当前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一、中美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比较

    世界各国(地区)由于在证券监管理念和监管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所实施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各不相同,但从一般意义上讲,各国(地区)均通过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任何证券发行人公开发行证券,均应事先向本国(地区)的证券监管部门申报注册报表,严禁未经注册或未获注册豁免的证券流通。从当前世界各国(地区)通行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来看,基本可划分为形式审查主义的注册(申报)制和实质审查主义的核准(审批)制。

    (一)美国证券发行审核的注册制

    1.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内涵及法理基础

    注册制又称申报制、登记制,美国证券发行审核实行注册制的规定及相关内容主要集中于1933年的《证券法》。依据该法律,发行人在公开发行前,依法遵循完全公开原则,全面准确地将投资者作出决策所需要的公司财务、业务等重要信息资料予以充分完全的披露,并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对其所申报信息资料作形式审查而实质性审查,即仅审查信息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不对证券自身的价值做出任何判断;发行人公开和申报有关信息材料后,证券监管机构未提出补充或修订意见或未阻止注册生效者,即视为已依法注册,发行人即可发行证券。美国证券发行审核实行注册制的法理基础是:信息披露制度是美国证券市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保护证券投资者利益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只要发行人披露的信息真实可靠且符合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监管机构就履行了审核职责;对于发行人的证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等实质性问题,应由投资者依据公开的信息自行判断、自负风险,这样就可以在尽量减少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的前提下,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程序和特征分析

    依据美国1993年《证券法》第5节有关规定,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程序分为三个阶段:(1)注册登记之前阶段。根据法律规定,注册申报书送达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之前,发行者、承销商和自营商不得有任何推销证券的行为。(2)等待阶段。根据法律规定,注册生效前有为期20天的注册等待期,在此期限内,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对注册申报书进行审查,如发现重大缺陷,通知发行人补充修订;如发现重大虚假、遗漏或误导等情况,该委员会不再予以审核,发出“拒绝命令”,申报就此终结。(3)生效阶段。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注册申报书审查后,如未发现问题,即给予注册。注册生效后,发行人即可从事证券发行。由此可以看出,美国证券发行注册制的主要特征(1)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履行监管职能主要通过强化信息披露的公开透明来实现。(2)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主要依据行业报告、信用评级报告、新闻媒体、网络信息等公开的信息来源进行复核,旨在协助发行人向公众投资者充分公正地披露信息。(3)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主要采取书面复核的方式,坚持不与发行人公司管理层面对面沟通,不进行现场核查,不评价发行人或推荐某一证券等,旨在确保复核的公开、公正、公平。(4)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文件复核时不对证券的投资价值作出实质性评判,以免误导公众投资者。(5)美国证券监管强调事后查处。事前通过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对申报文件仅作形式审查,但对造假欺诈者严格的事后处罚更具强制约束和威慑作用,有效保护了公众投资者的利益。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优缺点分析

    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简化审核程序,降低监管成本。(2)提高市场效率,减少政府风险。(3)体现公正公平,促进良性竞争。(4)倡导理性投资,提高市场水平。美国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依靠公开信息源和书面复核方式,难以完全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可能导致虚假陈述和欺诈行为。(2)信息披露的前提是投资者能自由获取发行人公开的信息并据此自行决定投资行为,但在实践中发行人有时不能全面获取发行人的公开信息从而导致投资失误。(3)注册制强调降低门槛强化惩处,可能放任一些质量较差的企业进入市场,加大了证券市场的投机性。

    (二)中国证券发行审核的核准制

    1.中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内涵及法理基础

    核准制又称实质审查主义或实质管理原则,是指发行人不仅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条件前提下依法将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料予以充分准确披露,而且必须在得到证券监管机构的核准后才能发行证券;证券监管机构不仅审查发行人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且要对证券的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审查,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发行人将被否决。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在实质上一直采用核准(审批)制,但其具体形式则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是《证券法》颁布以前的审批制,核心在于通过行政审批分配指标;第二阶段是《证券法》实施后的通道制,系核准制的最初实现形式,核心在于由主承销商推荐,发行审核委员会表决,最终由证监会核准;第三阶段是2004年起实行的保荐人制度,核心在于保荐人负责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辅导,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审核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向证监会出具保荐意见。公司上市后,保荐人还要继续协助上市公司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事项,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承担连带责任。参照核准制的内涵可以看出,保荐人制度仅是对核准制的某一方面作了改革,也可以看作是在某些方面向注册制的一种过渡和靠拢,但并未改变我国现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中的实质审查原则,因此,保荐人制度仍属核准制范畴。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实行核准制的法理基础是:坚持实质管理原则,强调国家行政权力对证券监管的干预,由特定机构审查发行人的资格,并对证券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力求通过事前干预和事后查处,增强证券市场的进入限制,降低证券市场的整体风险,有效维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中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程序和特征分析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我国现行证券发行审核的程序主要包括:(1)保荐人进行上市辅导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拟上市公司在完成改制设立后,由保荐人负责对日常经营的规范运作、法人治理结构、账务等问题进行辅导,以完善改制遗留问题,并消除影响公司通过发行审核的潜在隐患;(2)保荐人与发行人共同制作申报材料并报批,保荐人负责对招股说明书、财务审计报告等需要公开披露的材料信息进行把关,并向证券监管机构出具保荐书。(3)证券监管部门进行发行审核,主要通过见面会、书面沟通、对外联系、专项复核、举报核查等方式进行初审,再经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后核准发行。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主要特征(1)核准制是行政权力的“有形之手”干预证券发行的具体体现,发行人的发行权是由证券监管机构以法定的形式授予。(2)核准制强调形式审核与实质审核并重,证券监管机构既对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形式审查,也要对证券发行条件和标准进行实质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要求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3)核准制主张事前与事后并举。实质审查是证券监管机构事前审查的重要内容,但核准制同时赋予监管机构事后审查权和撤销权。(4)核准制也强调发行人信息的公开披露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并对虚假披露进行处罚。我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优缺点分析

    我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核准制有利于保护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避免证券市场的动荡。(2)形式和实质上的双重审查,有利于防止不良证券进入市场,提高证券市场的品质信用。(3)对证券的投资价值作出预判断,可以有力地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4)保荐人制度有利于促进中介机构的发育成熟。我国证券发行审核核准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审核程序复杂,增加监管成本。(2)实质审查使市场效率降低,政府风险增加。(3)容易造成投资者对监管机构的依赖心理,不利于投资人群的成熟。(4)市场门槛较高,不利于新兴事业的发展壮大。

    二、美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扬弃”的态度,因地制宜地改进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才是本文进行比较分析的真正落脚点。笔者认为,借鉴美国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我国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进一步强化证券监管部门对发行审核资料信息的形式性审核

    一是拓宽审核资料信息的范围,除审核公司申报材料外,将公司日常运营状况、法人和股东违法犯罪记录、信用评级等一并纳入;二是改进审核资料的方式,除审阅公司申报材料外,综合运用新闻媒体、网络信息、舆论监督等方式进行审核;三是及时公开经过审核的资料信息,确保公众投资者的知情权。

    (二)进一步弱化证券监管部门对证券发行条件和标准的实质性审核

    实质性审核机制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市场效率,而且意味着每家上市公司都得到了证券监管部门的“信用担保”,而一旦上市公司发生质量问题,监管部门要承担相关责任,相应却减轻了保荐人的责任。因此,证券监管机构一方面应弱化对证券发行条件和标准的实质性审核,另一方面应将证券发行条件和标准的审核职责交还给市场,由市场将不符合证券发行条件和标准的公司拒之门外。

    (三)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健全证券市场的根本,也是公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建立长期信任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强制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该披露的必须披露;二是要强制规范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同时披露,确保投资人能自由获知所披露信息;三是要加大对虚假披露的处罚力度,以事后威慑的方式反促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

篇8

1.行为美。走入校园,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为学生上课,所有老师都要有向我看齐的胆识、勇气和决心。面带笑容,彬彬有礼,不随地吐痰,见到地上的垃圾马上捡起来,绝不说脏话。我们自己不做、做不到,教育孩子们百遍千遍也没有说服力,身教胜于言传。

2.站在讲台上,让学生能发现每个学科独特的学科美。写每一个字,一笔一划绝不潦草;划每一条线,哪怕是个等号或除号的短线都用尺子划直,绝不应付;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觉得亲切,绝不随意。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语言美和动作美。

3.体音美等小学科和语数英并重,尝试着多去听听这些课。前几年我来江苏学习时聆听过南通市教科所所长冯卫东老师的讲座。他讲南通市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是社团活动,学习在教室之外。我们在听南通的小学科的课时,任课老师按照课程标准在很认真地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融入了地方特色和个人创造。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向往学校生活,让孩子们有全科之美的体验。

4.有目的、有准备地多找孩子们聊聊天,特别是需要关爱的特殊儿童;坚持走进每个孩子的家里,和家长们拉拉家常,让每个孩子觉得老师到自己家里是自己的骄傲,让孩子们和家长看到我们老师身上的人性之美。教育是有温度的,让我们的关怀如冬日的暖阳、夏日的清风。江苏的崇川学校每周每个班级两三个老师一起有目的到两三个家庭去家访很值得借鉴。

为师者之美和气质就是在完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坚持用一个高标准去要求自己,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自觉。当然在开始和过程中需要管理者不停地逼他们一把。

做最幸福的教育

做教育应该是幸福的。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我们的培养与陪伴下生长、成长、成才,只有老师有这种幸福感;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做一名教师能把我们的家庭经营更美满,让我们的家族有更优良的传统,只有老师有这种幸福感。

老师是用自己的青春在做教育,用自己的生命在做教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我们的青春更阳光靓丽,不让我们的生命更绚烂多姿呢?我们的青春和生命是美丽的,我们做教育者是幸福的!

做为学校的管理者,让老师做幸福的教育人,我们责无旁贷。我的想法是:

1.通过学校例会、道德讲堂开设专题的思想引领,让老师们自己去体会、去寻找职业的幸福感,并把这种幸福感表达、分享给大家。

2.让老师们走在不停变革自己的路上。曾经我来江苏南通培训时跟岗的实验小学、崇川学校以及整个南通的教育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团队培养优秀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带领一个团队。团队中逼自己成长,逼他人成长,成就他人也就成就了自己。我们回到自己的学校,继续完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带领年轻教师组成的备课教研团队,每周、每月、每学期有活动安排,有检查有落实,考核和评价更关注团体的成绩,以此为抓手,做实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

3.老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包括退休的)说说自己最拿手的事,例如:我如何跟家长好好说话、如何讲好一道题、如何出好一份试卷、如何对待调皮学生、我这样和孩子说话等,让年轻教师们“听着听着我就成了你”,提高不同年龄段老师的专业素养。

对职业的认同感、学校的归属感、讲台上的成就感、对学生的依恋感,才是做教育的幸福感!教育要像动车组,每节车厢都在往前跑,远比靠车头带的绿皮车跑得快。

做有深度的教育

参加此次学习培训,我有一个感受:每一位教育的管理者、每所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深度的专业素养。他们共同倡导和践行着有深度的读书、写作和科研。

老师都不读书的教育是很可怕的。我们要带领老师、学生读起来,更重要的是写。写作是最好的学习。

我们可以这样做:1.学校可以推荐一批适合老师读的书(教师必须读的书)并把这些书买回来发给老师,或者分批买回来让教师们互相传阅。2.每周有固定的读书交流时间。3.读后书上有批注。4.把读书感悟写出来,学校每月一次收起来查阅。5.结合教学实践,把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写出来,学校每期集中整理。

我们这样做了,教科研也就自然发生了,在自然模式下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我们要把书从读厚再读薄,从写薄到写厚。“写出”我们学校更靓丽的风景,“写出”师生更新的精神风貌。

教育生活的丰富多样,正是教育交往中师生活力最纯真、最原始的流露,把这些记录下来,是教师对自己人生的美好记载,是对生活的本真写真,是对教育的积极应对。

做有质量的教育

质量是学校最好的名片。此次我们培训的地点是苏州。我本人曾经多次到江苏不同的市学习。江苏是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他们的质量监控、测评体系是怎样进行的。根据以往的学习,江苏学校始终关注质量的“质量核心”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到过他们不同年级的教室、办公室观察,和老师交流,和学校抓教学的副校长进行专题讨论。他们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方法和我们基本一样。六年级每年一次统测,其他年级抽测。

均衡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需要,精英教育是强国之梦的需要。

素质教育从来都不是把分数扔掉,会考试也是一种素质。

质量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学生身上。我们镇新分配老师比较多,我想做好以下几点:1.新入职教师第一年必须手写教案。2.教哪个学科必须把这个学科1至6年级的教材熟读(英语3至6年级),5年后能站在教材之外用教材,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整体框架了然于胸,教起来得心应手。3.教案上要看到修改、补充的痕迹。4.重建课必须看到改进后更优的效果。5.每学期结束后绘制质量趋势报告,每位老师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在本年级的位置,自我成绩的变化。从写教案、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入手,在团队的影响下,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分析教材能力,设计适合学生的教案,上好常态课。

教育永远在走上坡路,越往顶端走每一步就更艰难,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越靠近顶端视野就更开阔、平台就更高、成就更大。

篇9

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质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创造性发展价值”是基础教育音乐课程重要价值之一,“鼓励音乐创造”已经成为一条崭新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程具体的内容标准中,“创造”已被列为与“感受与鉴赏”、“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并重的一个教学领域。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呢?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是能产生独特、现实、有社会价值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是高质量的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2]。它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元认知等心理因素。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成分,创造性想象是必要成分。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作为主要介质,而音乐艺术是一个需要创造的艺术。从作曲家作曲(又称“一度创作”)到表演者的演唱、演奏(又称“二度创作”),再到听众的欣赏活动(又称“三度创作”),“创造性”活动无处不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活动,音乐艺术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灵魂”。因此,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潜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激发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强有力的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个人有高度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创造意图(也就是说时常想到创造),才容易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才能够产生高水平的创造性”[3],而音乐艺术及教育具备激发创造意识的诱因。

首先,音乐艺术的种类繁多,题材形式多样,风格流派各异,能够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音乐教育内容形式来看,有歌曲演唱、器乐演奏、律动、歌舞、欣赏、创作等,其形式丰富多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他们参与到音乐的创造活动中去。同时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比较,学生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身心更为愉悦。因为音乐艺术运用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以及色彩丰富的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手段,可以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为创造意识的产生提供有利的心理环境。

其次,音乐艺术在内容上具有非语义性,在形象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音乐作品不可能像绘画作品那样直观呈现它的内容,也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把内容传达得十分清晰,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和理解,会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样的特点,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相对“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理解、诠释和创作,不至于担心表达方式不当而受到别人的否定或责难,使他们感到更 “安全”,因而更容易产生创造的动机和欲望。

二、音乐教育能够有效训练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部分,带有生动的形象性和直觉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也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在诸种思维的协同作用中,发散思维是主要成分”[4]。

艺术原理告诉我们: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艺术家主要采用的是形象思维,同时也部分的采用抽象思维,音乐艺术也如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诠释、或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活动,都体现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从美学的意义上看,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5]。音乐创作的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内心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听觉表象,第二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听觉表象通过各种作曲手段外化为乐谱或实际的音响。在第一阶段中作曲家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第二阶段则必须在运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借助逻辑思维来组织音乐材料。

例如,肖邦在创作《A大调波洛涅兹》时,曾产生过“一队全副武装的波兰武士列队而来”的幻觉,这正是形象思维在音乐创作活动中的体现的说明。而他在把这种感受转化为音响形式时就必然运用逻辑思维来处理各种作曲技法的运用。

当然,在音乐艺术的活动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运用不仅体现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存在于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把握和情感的处理布局上,还存在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及审美评价中。

另一方面,由于音乐语言的模糊性和非语义性,使音乐艺术又区别于视觉艺术,表现为不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具有空灵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事物、同一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根据“梁祝”的故事而产生的音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以及古筝等多种不同体裁与形式。而对于同一首作品,在表演时的演绎和在欣赏时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同样是演奏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亚沙海菲兹的演奏客观冷静,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则高雅甜美。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受到听众的喜爱。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一特点,使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多样化的感受、理解、表演和创作,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可见,音乐艺术活动需要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和遵循音乐艺术的思维规律,就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创造思维所涉及的各种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三、音乐教育可以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发展空间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性想象。而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的形象”[6]。创造性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成分。

音乐美学原理告诉我们,“音乐创作是一种把内心体验转化为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是音乐创作最基本的心理方式”[7]。可以说离开创造性想象,音乐创作活动将无法进行。这是因为音乐想象“是由其他表象转化为听觉表象的过程”,“听觉表像的产生是由于作曲家的想象力把其他表象上升到纯粹精神的高度而创作出来的,所以它是一种创造想象” [8]。

同时,创造性想象也是贯穿在音乐表演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意境的领会以及音乐形象的再创造,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而演奏者依据乐谱对音乐形象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属于创造性想象。实践证明,表演者的想象越丰富,听众从它的表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意境也就越明确。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音乐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对想象在音乐中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明人徐上瀛在其所著的《溪山琴况》中提出‘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他要求演奏者应‘远以神行’,即运用想象去追寻乐曲的意境”[9]。

当然,想像也存在于音乐欣赏活动中,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里音乐欣赏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是一个例证。在这里,大诗人白居易“一会儿联想到急雨,一会儿联想到私语,一会儿联想到莺语,一会儿联想到泉声;即使音乐暂时休止,但想象却未停止,而是觉得另有一种忧愁暗恨之情,胜过有声之时”[10]。在欣赏活动中,因为音乐艺术形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音乐的想象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见,创造性想象广泛存在于音乐艺术活动中,而音乐教育所涉及的活动既包括音乐创作、也包括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等形式。因此,在音乐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四、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是创造性活动中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对有关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意识,或个体检验、调整和评价自身思维的能力,其实质是人在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我调控”[11]。元认知水平越高,意味着懂得更多的有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意味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善于自觉的调控自己的活动,更善于获取反馈信息和评价自我,并能及时的修改、调整策略和行为。

在音乐的活动中,由于声音具有流动性和瞬时性,因而无论是演唱、演奏或欣赏,都必须充分调动元认知能力,参与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情感、风格的把握、监控和调节。哪怕是唱出一个简单的旋律,也需要具备调控的能力。尤其是在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中,更需要较高的元认知能力。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演唱、演奏,还必须同时倾听别人的演奏、演唱,以便使自己能更好的与其他人合作。可见,元认知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得到有效的训练。

结语

在音乐的艺术活动中,创造性是必不可少的的心理因素。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创造思维,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提高认知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注释: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17页。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4页。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5]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6]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83。

[7]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8]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9]张 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10]王永杰:《艺术教育刍议》中国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汇编(会议资料),1998年。

篇10

[关键词] 镶嵌铜器 刻纹铜器 绘画性 色彩感

基金项目:2010年-2011年度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先秦时期审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XK027 。

春秋晚期有两类铜器值得注意。一类是镶嵌红铜、金、银及其他非金属材质的铜器,另一类是刻纹铜器。这两类器物的出现预示着青铜器装饰艺术突破性的发展。就刻纹铜器而言,其突出成就是錾刻画像纹的出现。就镶嵌铜器而言,一方面,镶嵌的画像纹与錾刻画像纹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共同反映了此时青铜器纹饰从图案走向绘画的转变,另一方面,镶嵌铜器所用的多种材质,在质地和色彩上与青铜构成丰富而绚丽的对比效果,使原本单一的青铜材质得以呈现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视觉效果。

镶嵌铜器和刻纹铜器装饰风格的变化,体现出此时青铜装饰艺术新的发展方向,即对于绘画性和色彩感的追求。这种追求,可以说是雕塑艺术作为青铜器的传统装饰手法已经发展到极致,很难再有新的突破,为求创新迫使青铜艺术的创作者寻求其他的突破途径。而与此同时,漆木器彩绘和丝织品、壁画等其他艺术形式得到极大发展,这些艺术形式所呈现出的色彩表现力与内容的丰富性,是传统的青铜艺术所无法企及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刻纹铜器与镶嵌铜器对色彩感和绘画性的追求,很可能是受到这些艺术形式的影响。从题材内容和纹饰的风格来看,它们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关联的因素。

对色彩感的追求:镶嵌铜器的发展方向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色彩纷呈的时代。漆木器彩绘、绘绣结合的丝织品、帛画以及有可能广泛存在的壁画,都展现出视觉艺术在色彩表现方面更大的可能性。青铜器装饰极力在色彩方面追求更多的表现可能,应当也离不开整个时代艺术氛围的影响。

青铜器增强色彩表现力的途径,通常是在器表镶嵌异色金属、宝石、贝壳以及填漆或髹漆等办法。在青铜器上镶嵌的异色材质,形成色彩和质感的对比,从而造成豪华富丽、色彩缤纷的气氛。

镶嵌工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被人们采用来作为装饰。当时是在骨器或石器上镶嵌异色的绿松石、骨珠,组成彩色的图案。商代和西周,镶嵌绿松石的小件骨器仍偶有发现。与骨器镶嵌相比,青铜器上的镶嵌出现得更晚一些。有学者认为,它的出现是受到骨器镶嵌的影响。[1]二里头文化已发现镶嵌绿松石的饕餮纹器。商代及西周,绿松石主要用于镶嵌兵器及小件饰物,罕见用于容器。直至春秋早、中期,镶嵌绿松石器仍不多见。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此种工艺有进一步发展,除绿松石外,用于镶嵌的矿物材质,还有玉、玛瑙、孔雀石与琉璃等。

镶嵌金属材质的青铜器,目前所见,大多出现在春秋中期以后,其所镶嵌的材质,包括金、银及红铜。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镶嵌红铜的青铜工艺已广泛见于列国,且多精美之器。在青铜器上嵌以金、银,又称之为“金银错”,目前所知在青铜器上施以金银错工艺约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这种工艺初起时,比较注重施于铭文,但在稍晚时,更多地用于纹饰表现。

战国和西汉时期,是镶嵌工艺的发达鼎盛时期,其数量与工艺水准都远超前代。从器类来说,已不限于小型器,较大型的容器也较为多见。从工艺来说,镶嵌绿松石、填漆、鋈锡、错红铜、错金、错金银、鎏金、鎏银等装饰工艺往往配合使用,形成色彩艳丽的视觉效果。各种材质集于一身的镶嵌铜器,其丰富的材质对比与色彩对比,集中体现了战国时期豪华富丽的审美风尚。

就镶嵌铜器的纹饰题材内容而言,由变形动物纹发展而来的几何纹饰与新出现的人物画像纹各擅其胜。不过,从我们所能收集到的铜器来看,几何纹饰铜器的数量远超人物画像纹铜器的数量。从镶嵌纹饰题材选择的倾向性,可以看到,青铜器器表装饰在镶嵌工艺上的发展,所选择的突破传统的方向,是增强题材形式的色彩表现力,而非增强题材内容的故事性与现实性。

在青铜器上填漆或髹漆,严格来说,前者尚属镶嵌工艺,后者已完全脱离了镶嵌的范畴。因其着重于青铜装饰的色彩表现力,因此我们仍然把它归入本节讨论。铜器表面髹漆,在商代已有使用。但商代至春秋时期,极为罕见。战国时期,铜器髹漆工艺有较大发展,朱凤瀚先生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点:“1.将髹漆与嵌错工艺结合,铜器在錾槽内不嵌金银,而填以漆,有的既嵌金银,又在未嵌金银处填漆(或在漆内掺以银粉),然后磨错光平以增加纹饰的色调;2.髹漆已不限于填错纹饰,而是直接髹于素面铜器表面进行着色;3.这种工艺已在较广阔地域流行。” [2]

铜器髹漆的目的,既为了美观,也有防锈的作用。不过,就我们所见的器物来看,髹漆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色彩表现力。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会发展出在素色铜器表面绘饰的做法。与运用多种材质的镶嵌物以实现色彩增强效果的方法相比,直接彩绘是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器物的表面犹如画布,以彩漆直接绘饰,从这一点来看,髹漆铜器的装饰方法和目的与漆器已经趋于一致。

对绘画性的追求:现实题材和写实画风对传统的反叛

春秋战国之际青铜器纹饰的一大变革,是描绘人的活动的图像即人物画像纹的出现。以人物画像纹为器表装饰的青铜器,虽在数量众多的战国青铜器中占很小比重,但与以前的青铜礼器相比,在艺术取向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发生的社会原因,是春秋末期传统生活方式与观念所发生的巨大变动,是艺术关注的重点从神到人的回归。同时,在艺术发展的层面,人物画像纹的出现也昭示着青铜艺术发展的一个全新方向,即青铜艺术的表现从装饰图案发展到了情节性的写实图画,从此开始了绘画发展的历史。

“和以往的青铜纹饰相比较,人物画像纹具有相当鲜明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它以描绘社会生活为主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叙事情节,在纹饰题材上是一大突破,而其对于叙事性内容的构图方式,也为后来的汉画像砖所继承。因其和以往青铜纹饰中出现的人物相比,具有明显的叙事性内容,也有人把它称为叙事画像纹。” [3]

画像纹的构图基本为格状构图和散点构图。这两种构图方式和传统的带状构图方式相比较,更具有创新和自由的气质。“它们摆脱了殷周时期庄严神秘的对称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自由、生动,这反映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对自然界的艺术观察力的提高和艺术表现技能上的进步。” [4]

画像纹的流行时期,是春秋末至战国前期,即约公元前五世纪的时期。[5]根据迄今已发表的出土材料可知,青铜器画像纹的工艺可分为刻纹、铸纹和嵌错纹三类。

铸纹画像纹,是指青铜器器表的画像纹与器形同期铸造而成,目前仅见于三晋及附近地区,其中,大都集中出自河南辉县。

嵌错画像纹,是指用红铜、金、银等金属或矿物镶嵌于青铜器表而成的画像纹,迄今所见其地域基本集中在北方特别是中原地区。

刻纹画像纹,就是在极薄的器壁上用锐器刻出的图像。朱凤翰先生因这种青铜器制器方式一般为槌打而非铸造,亦称之为槌制铜器。这种铜器的质料,包括红铜与青铜两类。[6]据目前不完全的统计,这种刻纹铜器已发现有二十多件。刻纹铜器萌芽于春秋晚期,成熟并流行于战国早、中期。“它的器形和青铜铸器相仿,初期的图案也抄袭自青铜铸器。刻技最早见的是由楔形点连续成线的錾凿法,而后发展为细如发丝的连续线刻。” [7]“东周青铜器刻纹所采用的刻纹工艺方法,直接被汉代铜器、尤其是小件铜饰件、鎏金银器上刻制花纹所采用,开汉代铜器錾刻工艺的先河。” [8]迄今所见刻纹画像纹铜器的出土地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出自吴楚地区,其次是三晋地区,此外,还散见于湖南、山东等地。

从我们能收集到的画像纹青铜器来看,铸纹画像纹极少,嵌错画像纹也不多见,相对较多的是刻纹画像纹。从技术角度来看,铸纹和嵌错两种方式仍然属于传统的青铜铸造范畴,而刻纹方式更多具备了绘画的特点,可谓是以刻刀在器壁上作画,因为跳过了铸造这一环节,其表现形式和内容更为多样、自由。

从分布地域来看,有学者认为刻纹铜器主要出于吴越地区,而行销于各地。我们所见的吴越铜器,基本未见嵌错画像纹或铸纹画像纹,而且,其他题材的嵌错容器也基本未见。因此,也可以这样假设,因为其对绘画性的追求集中体现在刻纹铜器上,因此在其他类型铜器上,反而保留了较为传统的浮雕方式。

总体来看,铸纹和嵌错画像纹铜器主要出在中原地区,南方特别是楚地罕见。南方嵌错铜器,其题材基本都是各类几何或变形纹饰,如云纹、龙纹等。不过,楚式漆器中,则有不少有绘画性的内容。此外,帛画和壁画也有较大的发展。因此,我们也可以设想,楚地的艺术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分工。青铜器保持了工艺美术品的特征,在传统的铸造技术和雕塑化的装饰手法上不断发展,精益求精,追求精美奇诡的装饰效果,而这一时期的对色彩感和绘画性的追求,特别是表达具体写实的绘画内容的要求,则成为漆器以及帛画和壁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任务。

它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它自身而是自我之否定

青铜艺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追求色彩感和绘画性的发展方向,既是一种创新,同时也可以说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因为就色彩表现力与写实性的内容来看,在青铜器上要完成这种创造显然比其他材质更为困难。抛弃传统的雕塑形式,转而追求彩色绘画的效果,可谓是扬短避长。因此,青铜器的这一发展方向,延续时间并不太长。到两汉时期,它在绘画方面的表现形式,就已为汉画像砖和帛画、漆绘所延续;它在实用器方面的功能,则更多地被漆木器和早期瓷器所代替。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汉代铜器,或者朴素无华,完全是一副实用生活器皿的面貌;或者嵌金错银,富丽华美,更多地体现出表明身份地位的豪华工艺品特征。在那个“如火烈烈”的时代,被寄予无比重要与神圣意义的青铜器,到此时,基本已褪尽神秘的光环,成为世俗的人间生活的附属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追求色彩变化与现实题材内容的战国青铜器,走上的是一条背离自我、否定自我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叶小燕.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装饰工艺[J].考古与文物,1983,4:84.

[2]朱凤翰.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558.

[3]宋玲平.东周青铜器叙事画像纹地域风格浅析[J].中原文物,2002,2:46-50.

[4]叶小燕.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装饰工艺[J].考古与文物,1983,4:159.

[5]李学勤.试论百花潭嵌错图像铜壶.新出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61.

[6]朱凤翰.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559-561.

[7]叶小燕.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装饰工艺[J].考古与文物,1983,4:164.

篇11

【关键词】 霉酚酸酯;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时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患者以女性为主, 死亡率非常高[1]。为了进一步比较霉酚酸酯和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的临床效果, 作者对收治的120例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 现将治疗过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120例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患者, 采用随机分配表的方法分为MMF组和CYC组, 每组60例。120例患者中男43例, 女77例, 平均年龄(52.7±13.2) 岁, 平均病程(6.3±1.6)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CYC组:患者先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0.5~1.0 g/d, 总的剂量为2.0~3.0 g。然后用CYC疗法, 按国际上通用的方案, 每次剂量为0.75 g/m2体表面积, 每个月静脉滴注1次, 半年后减量, 静脉滴注完成后, 继续口服甲基强的松龙, 每天清晨用药, 药量逐渐降低。疗程为1年, 定期复诊并随访。MMF组:采用MMF和小剂量激素联合使用。MMF刚开始的剂量为1.0~1.5 g/d, 分批次口服, 3个月后减量, 0.5 g/d。强的松10~30 mg/d, 逐渐减少药量到10~15 mg/d, 并持续该剂量。疗程同CYC 组, 同样复诊并随访。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

1. 3 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临床指标和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肾功能恢复正常, 但尿蛋白及血尿仍然存在;无效:肾功能和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变化 MMF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及CY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1年后, MMF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YC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Y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狼疮性肾炎是一种病情非常严重的疾病, 之前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 患者的5年存活率非常低, 研究认为,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关键应该是迅速缓解症状和防止肾衰竭, 狼疮性肾炎普遍的治疗方法是激素联合间断环磷酰胺冲击疗法,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具有长远的有益影响, 但是CYC冲击疗法存在一些并发症, 而且毒副作用较大, 霉酚酸酯配合小剂量的激素治疗正好解决这些问题[3]。

两组患者经治疗1年后, MMF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及CYC组;MMF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CYC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Y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霉酚酸酯能显著改善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指标, 提高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总体治疗效果优于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 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延.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8):3842-3844.

[2] 王海生.霉酚酸酯与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33):63.

[3] 蔡晓懿, 夏正坤, 张莹, 等.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肾炎的Meta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24): 8160-8166.

篇12

摘要:综观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音乐教育存在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本文主要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古代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宗教性、审美性和功利性。通过探究中国古代时期音乐教育发展史上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对比今天的音乐教育并且给我们现今的音乐教育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音乐教育 功利性 审美性 宗教性 教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时期,音乐作为神与人相沟通的桥梁,音乐教育的宗教色彩甚为明显。不论是乐师、乐舞还是创作流传下来的古代乐歌,无不与神明、自然关系密切。这充分说明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音乐教育虽然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是音乐教育的性质已带有宗教色彩。而从功利性与审美性来说,功利性占据主要位置。原始社会时期的音乐活动多事巫师为了祈求神明的庇佑,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祭祀、祈福活动。

尽管在现代看来,我们可以通过出土文物以及文献记载,追溯原始社会的音乐状况,但是毕竟是不完整的,因为时隔久远,我们很难一言以蔽之。但是在古文献记载中,我们一直可以看到的是,音乐从起源就一直与神、巫密不可分,这使得音乐教育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在《尚书・舜典》中记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神人以和”。在我国巨大而辉煌的文化遗产中,神话传说是重要的部分。女娲、伏羲、夔等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乐师。乐歌、乐舞活动的教习传承,必定经过一定的音乐教育活动,在这里音乐教育就被冠上了宗教的色彩。

二、先秦时期

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教化功能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多与政治相关联。礼乐教育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具体实施内容,是从原始祭乐礼仪活动发展而来的。所以,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活动不仅传承着原始社会的宗教色彩,而且带有本阶段自身的特色,为政治服务的功利性逐步加强,此外,在学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音乐教育的审美性也首次在音乐教育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1、夏商、西周时期

周代乐教的美育特征是由乐教的具体实施活动体现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审美意识。周代的乐教是一种整体上的美育,是在与德、智、体并行不悖、共为一体的基础上的美育。

西周时期,是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第一个音乐发展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礼乐教育占主体,但当时的“乐教”并不同于今天的“乐教”,西周时期的“乐教”包括乐语、乐德和乐舞。修海林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如是说:“西周的礼乐教育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的性质,这是其历史特征。其教育从个体行为、观念的培养方式入手,达到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观念意识与感情体验的契合相一致。”因此,礼乐教育也具有审美教育的性质。

2、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明显带有政治性、审美性。音乐教育虽然具有自身的审美性,但这一时期主要看中的是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虽然在统治者的愿望中更多的是凸显音乐的政治功利性,但其审美性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现象出现,社会音乐活动繁盛。这时期儒家思想主张音乐和音乐教育应当紧密的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与政治、伦理及整体文化发展联系起来。实施礼乐教育的同时,注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教化功能,有力的配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历代统治者善于利用的一种精神武器。这也是历代统治者为何尊崇孔儒、重视礼乐教育的根本所在。

孔子的礼乐教化,建立在服务政治的基础上,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礼乐”本身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但是,在主张音乐教育的政治性的同时,孔子也看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孔子既是音乐教化功能的提倡者,也是实践者。孔子把“美”和“善”作为音乐审美的两大原则,把音乐教育置于“六艺”中的第二位。他创办“私学”,在《论语・泰伯》中“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据于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在这一时期,音乐的教化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教育已经从官学中脱离出来,包括乐器的制作、乐律学的发展和音乐表演艺术的实践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这时期的音乐教育逐步从“人”教育体系向“艺”教育体系转变。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重艺轻德”的音乐教育倾向越来越明显。正是由于这种现象,音乐教育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审美性更加凸显。孔子主张音乐应该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尽管这种理想并未实现,但音乐的确在人民和政治统治之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秦汉至明清时期

秦汉至明清阶段,随着朝代的更迭,音乐教育活动总体上处于“人”教育向“艺”教育的转型时期。所以,此时的音乐教育更多的是为声色娱乐服务,而失去了周代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在这种环境中,乐人们更多注意技艺的提高以及曲式的丰富,所以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这是一种利于音乐本身发展的审美性与功利性并存的发展环境。

秦汉时期,汉乐府建立,汉乐府是西汉重要的音乐教育机构,但其非官学,仅是政府的官办机构。汉乐府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祭奠礼仪中的音乐活动,以实施宴享娱乐性活动为主。因此,乐府的主要职责也成为培养乐人的技艺为主。

隋唐时期,从整体上来看,音乐教育主要繁荣在宫廷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隋唐十部乐的发展,丰富了音乐的内容,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更具有兼容性,各个国家地区的音乐齐聚唐宫廷燕乐,促进了当时音乐教育的繁荣,同时,增加了音乐教育的音乐审美性,尤其在唐玄宗时期,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又一次得到空前的发展。这是注重音乐本体的审美教育,促进音乐本体的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音乐教育的发展转移到了民间,从隋唐后期到明清时期,音乐教育摆脱官学的束缚,自由发展。这个阶段,不论宫廷音乐的发展,还是民间音乐的发展,都促进音乐本体的发展,尽管与传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相脱离,但是这样的音乐教育发展道路也是值得称赞的,在这条道路上,音乐本身得到发展、丰富,加重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质。

四、总结

纵观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具有政治功利性、审美性以及教化的功能。这在现在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道路上给了我们新的启示。

陈其射教授在其论文中说到“纵观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我国当下的音乐教学正在从应试教育、技术教育向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方向转型,正在克服种种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向“善民心,感人深”的情感世界转移,”我们应该看到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并在发展现代中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古代音乐教育中的有助于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优点和长处,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关注这些方面,并结合现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努力发展完善音乐教学思想。在今天的音乐教育中,要注重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把学生培养成情感完善、热爱祖国、身心健康的和谐人。

同时,促进美育与其他教育的和谐发展,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在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努力发展音乐教育事业,使其能够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东风.音乐教育史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05.

[2]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9.

[3]宋捷.孔子乐教思想的现实意义[J].艺术教育.2010.

[4]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04.09.

[5]张新.中国音乐美育教育德历史沿革[J].民族音乐.2008.03

篇13

一般而言,音乐是通过一连串有联系的音符而创建的听觉形式,是能够较好反映出社会文明的发展情况与人类情感的艺术形态,而且其能够借助声波的振动来有效地形成,生存于宇宙的各个时间点与空间点,并能够利用人类的听觉来激发起多样化丰富化的思想情感,在人类发展方面发挥着自身独特的影响作用。音乐能够充分展现伟大的人类文明历史与优秀的人类发展精神,其是一种时刻渗透着人类审美观念与价值理念的时代形态,如果借助教育的形式来让音乐进一步地融入到人类世界,必将能够行之有效地推动着个体的全面性发展,促使着智力和精神不断融合、不断渗透、不断发展。所谓的音乐教育,即是借助音乐形态来给广大学生落实一系列的审美教育工作,其历史价值与发展意义在根本上取决于音乐的性质与特点,为此当代音乐教育的首要工作是让普通大众认识与掌握音乐的根本性特点。

(一)作为展现听觉的艺术形态

音乐能够通过人类的听觉来向人类展现抽象化、美妙化的意象,而且根据心理学的定向反射准则,我们能够认识到处于某种外部刺激的环境下,声音是能够最短时间内激发起人类好奇心与兴趣的因素,其可以让人类的听觉自觉积极地感受声音、容纳声音,这无疑就反映出真切的事实道理---和视觉艺术形态相比较,听觉能够更为直接地展现人类生活、反映人类情感、触碰人类心灵、推动人类发展。例如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学作品《论语》当中有:“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一句子就能够科学有效地展示出音乐对人所产生的深刻印象,反映出音乐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所展现的无限作用力。又例如著名的文学作者托尔斯泰说自己能够在《如歌的行板》当中感受到俄罗斯文化、领略到俄罗斯形态、体会到俄罗斯最基层的诉求,面对富于情感的文学情怀,其也感动了落泪了。这些种种的事实例子都能够充分地说明音乐是通过人类听觉来调动起人类自身最深处思想情感的。

(二)作为传递声音的艺术形态

众所周知,音乐将声音作为呈现自我、展示情感的关键工具,构建形象化、多元化的音乐意象就需求人类将有关联、多样化的音乐素材通过一定的原则与定律行之有效地联系起来。传递着音乐形态、乐律模式的声音和社会其余声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即其所发出的每一音符均通过音乐家不断推敲、不断改进而形成的,能够在根本上体现出人类创造音乐的作用于精神。音乐要充分地反映人类历史文明、自然环境发展规律,就务必要借助模仿、比喻等形式来进一步地展现,而且只有人类能够在接触到音乐之后自觉无形地回想起某种情感、事件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说音乐创作完成。人类要锻炼出敏锐的听觉,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先天因素,而且还要通过长期艰苦的后天培养,唯有如此,方可以让人类拥有“音乐的耳朵”的可能性。

二、音乐教育在人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分析

音乐教育主要是一项将音乐作为教育内容的活动项目,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人类发展文明过程,反映出经济社会日常文化,体现出人类思想情感。而作为当代教育工作的关键项目,音乐教育与其余课程教学内容相比较,其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与差异性。首先所有的教学活动项目均将人当成教育培养的关键对象,往往是将当代儿童以及青少年作为当前教育的关键主体,均具备着较强的上层建筑性质与特点,均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良好体现,所以其也会受到现阶段国家经济、社会生产、人类发展的约束,具备着强大、明显的阶级特质。然而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其的内容与形态都展示出一种多样化多元化的艺术美态,并且处于当前较为完善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其仍承担着培养与锻炼人审美能力的职责,对人的全面性发展起着巨大、积极的影响作用。也由此可见,从整体上而言音乐教育的根本特质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是一种借助音乐形态来贯切落实的审美教育,能够通过长期、高效的教育过程来激发起当代人对审美的追求心理,从而行之有效地推动着人的全面性发展。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就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的落实情况来看,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这一事实却普遍被忽略,换而言之绝大多数的音乐教育仅仅让学生了解音乐、接触音乐、学习音乐,却很少会从教育本质出发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掌握音乐、喜爱音乐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当代大部分的音乐教育都将学生看作为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掌握者与培养者,很少会关注与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无限创造力与能动性。俗话说:“音乐始自人自身内”,当代的音乐教育学则是站在推动人类实现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研讨出音乐最根本的性质与特点,了解与阐述了人类本身所拥有的音乐感,也由此可以说明音乐在展现社会发展文明形态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地反映当代人的自然情感与思想观念。和舞蹈艺术相类似,音乐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最根本、最原始、最普遍的艺术形态。我们只需了解与观察各民族特点并且比较优秀民族或者原始民族和部分发展较为落后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则能够发现:对于优秀民族或者原始民族而言,音乐是有效展现他们历史文化的工具,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他们进行学习、生活、工作的主要推动力,能够真正地表露出他们的自然形态。

(二)将培养审美意识作为教育重点

事实上,音乐教育也会涉及到大量非审美内容,比如经济、价值、道德、文明等,然而上述的种种内容都能够较好地渗透在音乐意象里,和人类情感相结合,借助长期、有效的审美环节来得以展示。我们知道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即使不想被应用却仍然能够经过行之有效的观察研究来被挖掘,由此可见美最独特、最根本的性质主要在于其的直接性,如果人类务必要将美形象化、具体化,则无疑就大大削弱了美的特性,甚至让事物被无故套上“厌恶”性质。一般而言,音乐教育是将培养审美意识作为教育重点的,其不能够被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左右,而且其主要是为了传播审美性质、弘扬审美精神而存在的,即使其也能够较好地反映非艺术特征,可是要全面高效地落实音乐教育工作,就务必要高度关注与重视这项艺术项目所具备的审美影响。

(三)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

在亚里士多德的价值观念当中,音乐教育应当受到当人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主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一是音乐能够协助教育;二是音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三是音乐能让人得到精神的享受。换而言之就是音乐能够让人在经过长期艰苦、劳累的工作之后得到一片宁静、美好的休息之处。而且在“情感宣泄说”当中,人类的根本需求、生存欲望、发展要求等都会直接受到当代经济环境下各个因素的约束(比如道德、观念、价值、信仰等),它所储存的压抑心理能够借组音乐手段来得以抒发,而且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难以得到与实现的要求或者欲望都能够在美妙和谐的音乐世界当中寻求,从而行之有效地将人的各种欲望、需求逐渐升华成当代环境所理解、所包容、所满足、所承认的文化模式。例如当代人在面对难以跨越的障碍时,可以播放或者大唱《少年壮志不言愁》歌曲,从而有效、快速地抒发掉心理最不愉快、不舒服的思绪,重新寻找到继续探索生活的积极性与容器。又例如当代人往往需要远离家乡外出工作,每逢遇到假期节日都勾起他们对家乡的思想之情,此时一首《思乡曲》就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他们对故乡、对家人的思乡之情,唯有完全宣泄心理的情感,才能在在根本上树立起继续努力奋斗的意识。

(四)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篇14

一、声乐的审美性质

在音乐世界里,声乐是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艺术。声乐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声乐的艺术表现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原始简单发音,到现在专业的声乐技巧,唱歌从单纯的实用到现在多层次结构的审美要求,声乐逐步走向艺术化。声乐从音乐美学的学科名称看,它是艺术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是艺术美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研究音乐艺术美术基本规律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由此可见,声乐的美学特性。声乐艺术其本质是一门审美艺术,它通过创作一一作品一一演唱一一欣赏来实现审美。声乐的创造过程、声乐作品的形成、声乐的演唱、声乐作品的欣赏都渗透着艺术审美。声乐教学是声乐艺术的一部分,也是审美教育的体现。而审美教育要在声乐教学中予以表现。

二、声乐教学审美教育渗透的意义

1、声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渗透是尊重声乐艺术的体现声乐艺术从创作一一作品一一演唱一一欣赏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艺术的审美特性。在声乐教学中让学生从整体上学会把握美感的所在,抓住艺术的真正魅力,这是充分尊重声乐艺术的体现。对声乐艺术审美的尊重有利于声乐艺术的发展。

2、声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养成,而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教育和培养,有利于树立学生自己的声音形象,加深学生对审美的印象,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声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审美教育可以使声乐表演者产生愉悦的心理,切身感知自己所创作的音乐的美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让学生能够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感知现实社会之外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艺术情感,净化和熏陶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学会自主的追寻美好的事物。

4、声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艺术离不开审美,独特的审美可以使学生彰显个性,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美、发现艺术。让学生带着美和善良的眼光看待世界,提高学生的美育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5、声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渗透可以提高声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美感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欲望。同时也可以改变仅教授技巧的枯燥和单调的声乐课程,以学生的感受为中心,改变教育的观念。在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不能缺少审美教育,尤其是对音乐艺术的教育,融入审美教育,不仅可以熏陶学生的对音乐的感知力、增强艺术的感染力,还可以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三、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

1、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人的审美能力是随着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不同时间段人们对审美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老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掌握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多种演唱技巧,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从而达到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目的。

2、丰富对乐器的认识

声乐教学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主要包括音乐理论、演唱技巧以及乐器演奏等多方面内容。乐器演奏作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自然也应当渗入审美教育。丰富学生们对乐器演奏的认识,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们在演唱时选择适合的伴奏,提升学生们演唱的档次。

3、展开音乐表演活动

举办音乐表演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一方面有助于带动学生们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表演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得到一些珍贵的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给表演活动的观赏者带来更加新奇的体验,激发其他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4、加强情感体验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需要加强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教师们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们了解音乐创作的故事背景,看一些音乐创作的纪录片等,来体验音乐家的创作情感。加强情感体验,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演唱技巧,使学生们的演唱融入情感当中。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们对声乐的感受。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