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司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文

公司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31 10:23: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司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司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篇1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的重视,职业学校在硬件或软件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然而,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与此同时,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却在逐年增长,大量的工厂、企业严重缺乏技术人才。要解决上述二者间的矛盾,探究一条适应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之路,可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企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如何实施“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呢?

一、实施工学结合应考虑“四方共赢”这一问题

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涉及企业、学生、学校、教师这四个方面的主体。其中,企业是工学结合具体的承担方,学校是工学结合的组织者,学生是工学结合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工学结合具体的管理者。在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一定要把“四方共赢”这一问题考虑到其中。若这四方当中有任何一方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害,工学结合就很难持续开展下去。

第一,学校是工学结合的组织者,在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它主要关心的是教学质量、学生素质能否提高,最终能否达到提高就业水平、就业质量之目的。为保证能达到这一目的,学校事先应做好调查研究,制订出一整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并挑选合适的企业或工厂作为合作伙伴,否则工学结合只能是流于形式、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企业是工学结合具体的承担方,在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可以说,若没有企业的支持是无法组织实施工学结合的。而对企业而言,它主要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即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成本是否下降、收入是否上升、工学结合结束后能否有优秀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学校与企业在协商工学结合的实施细节时,企业对学生在工学结合时能否顶岗、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尤为关心。学校在组织开展丁学结合时应多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按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办事,尽可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正常进行。同时,企业不能把工学结合作为挑选员工、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手段而不考虑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

第三,学生是工学结合的对象,若没有学生参与,工学结合就无从谈起。一般而言,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主要关心的是个人的收人情况,一部分学生则关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的问题。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工学结合的目标就十分重要。

第四,教师是工学结合的管理者,他们是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保障者,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能否提高、自身的利益是否受到影响等问题。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存在着自觉性、自控力较差等问题,而不少企业因为太过关心经济利益的原因,常常忽视学校关于教学方面的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工学结合的管理者即教师去协调。

二、实施工学结合的四种模式

要实施工学结合,一般可构建为以下四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校内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内培养模式是开发、利用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创办与专业对口的经济实体,由学校自主经营,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这一模式下,学校应该组织相关教师以企业实际生产岗位的重要案例、相关项目为主线编制出一套教材,教师按照企业技术的要求、工作岗位流程进行授课。并根据企业的任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按照项目设计流程,共同学习相关知识、企业应用标准和工作方法,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考核时可按企业标准和自编教材的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

(二)工学结合专业企业式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专业企业式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依据校内不同的专业开办不同的公司,专业与公司捆绑在一起,并以校内的实验室、模拟实习场所建立工学结合基地。这样的公司既是教学实体,同时也是经营实体,学生可到公司(教室)上课,也可到公司实习、兼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通过自己的劳动给企业创造一定的产值,得到企业给予的一定的生活补贴,达到“多赢”。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工作岗位直接结合,也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

(三)工学结合校外拓展式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外拓展式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社会上的优质企业进行合作的培养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聘请企业或行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为教师,这些外聘的教师和学校的教师一起参与到工学结合相关专业的培养和实践指导中。

(四)工学结合分散型培养模式

一般情况下,学校习惯于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这样做学校虽然是省心了,但工学结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企业来说,因学生太过集中而不堪重负,但又碍于情面只能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最终工学结合只是形式,学生学不到真本领。若学校考虑到上述的这些情况,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即每个企业安排1~2人。这样一来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使学生获得实惠,达到共赢。

三、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课程计划调整问题

在实施工学结合的几种模式中都涉及要对传统的教学计划作适当的调整。具体来说,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应该适当地压缩,使得专业课课时更充裕,以腾出足够的教学时数用于学生在工学结合前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课和实践环节课的实施,而“独立实践环节”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可以由指导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

四、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的评价体系改革问题

篇2

关键词: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我国会计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人才培养层次化明显

会计专业是各类高校的常设专业,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设有会计类专业,从高职专科学校到普通本科院校,不仅有综合性本科院校,还有专业性重点高校。从构成人才的结构形式来看,我国高职院校一般都设有会计类专业,主要是针对市场发展需要培养的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占据较大的比例。普通本科院校一般都有经济管理专业,设有会计类专业,培养理论与实践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还有专业类经贸大学,会计专业是其核心专业,不仅招生生源非常优秀,且人才培养规格比较高,代表着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向。这是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特点之一,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因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层次,有的企业需要的一般性会计人才,能够满足基本的岗位需要;有些大型上市公司或者跨国企业,需要更为高端的会计人才,会计在整个企业生产管理、决策发展、战略选择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的是更为专业化的高端人才。人才培养的层次,源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等级化,高校在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层次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也就制约了学生的就业发展空间。

2.会计人才实践性不强

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实践性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主要体现在应用技能上,实践能力决定了其专业水平。高职院校虽然突出了职业特点,但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生源根本没法和普通高校相比,更不用说与重点大学的会计专业学生想比。虽然更为重视学生的应用技能,但是,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基础决定了只能培养一般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普通高校虽然生源质量相对好些,但是,因为很多普通高校会计专业理论性较强,学生的理论素养较好,但是实践能力欠缺,造成很多普通高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应用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重点专业类高校会计专业有着突出的优势,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从现有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些高校受到招生规模限制,培养的人才相对有限,虽然就业形势非常好,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且,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明显,很多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没有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基本素养、专业技能还是个性化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二、我国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对策分析

1.重视学生专业应用技能培养和提升

会计类专业和行业岗位特点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都要求高校会计类专业需要重视应用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我国高校一定要从市场发展需求出发,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高职类院校做好生源把控,争取能够招录更多的高素质学生,确保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职业特色的同时,适当提升人才目标定位,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类院校应该不断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着手,提升人才质量,既能够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又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普通高校有着自己的生源优势,在学生理论素养培养方面有着自己的长项,需要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做好实训实习教学,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指导。专业性财经高校需要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同时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一方面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注重人才创新,确保造就更多的高端优质人才。

2.做好与地方经济发展匹配

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满足学生就业,需要服务经济发展,也要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实习平台和锻炼机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会计专业人才。做好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匹配,尤其与地方企业的沟通,能够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渠道和信息。同时,做好与地方经济融合,能够真正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确保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按照需求相匹配。同时,高校会计类专业教学与企业保持深入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现实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企业找到最为恰当的学习平台,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的现状,改进人才培养策略,从整体上协调我国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合理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层次,努力培养更多的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会计人才,服务学生就业和发展,服务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5(11).

篇3

[摘要] 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是政府、高校、企业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运行机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这一机制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因此,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本文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从创建“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动因入手,分析了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弊端,进一步阐述了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在创新机制中的职能定位,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构建“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最后对可能取得的成效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校地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

根据苏州市工商局最新的经济分析报告显示,全市私营企业达15.5万家(99%以上是中小企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5%以上。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对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根据近4年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看,92%以上学生到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因此,培养满足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才,成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而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状况。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是政府、高校、企业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运行机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这一机制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因此,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所谓“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是探索建立以“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学校实施”为宗旨的全新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第一,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来规划中小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即人才需求方向、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等);第二,学校紧密联系地方政府部门(苏州中小企业局、苏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把握政策导向,合理、适时的修订财经类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利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获得政府资助项目,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资助项目建设,以及学校的产学研工作,合作开发、设计教学培训计划和课程;第三,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各岗位能力要求,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从各岗位的职能出发,通过参与学校合作调整学生课程、调整实习时间、调整培养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单位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设置到学制设计,紧紧围绕单位所需。

一、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动因

1. 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就业导向是内在需要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对财经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从历年(最近4年)我校财经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看,92%以上学生到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就业,使得我们将人才培养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

2.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对人才技能的要求是外在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往往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而且受其企业自身规模限制,对岗位的设置、人才技能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大中型企业,即岗位设置“一人多岗”(岗位的界定模糊)、人才技能的要求全面,使得我们很难把握中小企业发展动向和需求,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吻合度不够。

3. 地方政府指导、支持是内在需要和外在需求的有机结合点

地方政府负有指导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责,学校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及时掌握产业发展的方向,也能够借助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参与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中去。

二、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弊端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与社会紧密相接,共同培养学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因此也应运而生了诸如“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即合作方式和内容上的“单向、单一”,合作中基本上是由企业向学校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大多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承担指导任务,因此企业往往缺乏积极性,而学校因迁就企业而缺乏主动权,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问题在于“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缺乏互动性。

三、政府、社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中的职能定位

1. 政府职能定位

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其职能的转变带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将深刻地影响“作用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三种力量”的重新分布,促进政府、社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建立。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超前预测社会对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数量、质量等需求信息及政府的政策导向,引导各类学校进行专业结构、人才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调整,改变目前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同时定期反馈社会对人才层次、结构、素质等需求信息。政府在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质量标准;二是通过教育评估,实施质量监控;三是激励。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宏观调控,必然减少其微观事务管理,这样一方面给予了高校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人才进行培养,保障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高校市场人才培养的监督管理,以避免出现高校人才市场培养规模、结构的盲目性,如制定高校规模的硬性规定:师生比、固定资产、试验设备、图书馆藏等等。最后,政府要营造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机构,及时反馈社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信息,其目的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构建高校、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使政府在高校人才培养事务管理的对应中真正扮演好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即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和效率政府的角色。

2. 学校职能定位

知识经济使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变化,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加快,大大增加了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弹性要求和从业者的灵活性、适应性要求。学校的职能作用具体体现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规划、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上。首先,在人才培养机制发展战略规划中,吸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资源;拓宽学校服务功能,在“双赢”中发展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资源;深化学校的自身改革,不断地革新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再确认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质量的保障与管理也日益强化。突出表现在:发挥教学管理的力量,促进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教学监督评估的力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反馈”的功能和教学改革的力量,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 社会职能定位

步入大众化教育以来,人才需求的状况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中,社会市场起到了外部调控力和评价的作用。高校培养出来的主要产品是“学生”,而其直接“使用者”就是市场,那么对其直接利益受害者或者受益者的也就是市场,所以调动市场积极性,转变市场人才培养机制观念,加强市场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已经势在必行。

市场根据经济的发展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从而帮助高校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反过来高校又可以补充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作为社会力量中一种无形的力量,主要通过“认同与否”对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发挥监控作用。在政府政策导向下,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整合资源优势,传递用人需求,获得所需人才,提升管理水平。

四、构建“校地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

1. 学校专业课程平台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形成“岗位为导向,项目为线,知识为点”的项目教学,同时要求专业教师每年有稳定时间参与企业业务工作,项目教学案例来自企业;课程主要在校内完成,一般由学校专职教师完成。

2. 学校和企业共建实验室,合作研发课程

主要根据财经类专业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企业共同研发课程;一是选择了典型行业代表企业合作开发具有行业特征的课程,如选择与苏州大润发,开发《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二是选择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发信息化相关课程,如选择与用友苏州分公司,开发《ERP财务软件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选择与达策公司合作开发《企业信息化SAP培训课程》,课程在校、内外完成,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士共同完成。

3. 与政府共建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

该基地是由学校根据苏州市政府确定面向中小企业政策导向,在苏州市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指导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项目计划),在有意向进入基地平台的企业中确定项目合作方,对接受项目资助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由我们的学生参与实施。如2008年度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年、2009年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年、2010年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年,与此相对应学校与用友苏州分公司、苏州达策(SAP)信息公司、阿里巴巴在线网络开展了项目合作。合作中,主要是由这些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由学校派出高年级学生参与项目实施。

4. 延伸合作-项目研究促进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案的确定

我们在与政府的合作中,利用高校的优势,承担了苏州市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针对中小企业的部分研究课题。我们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研,先后完成《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现状调查》、《苏州市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调查》等,并提交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使我们清晰了解到中小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为我们确立面向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财经类人才培养定位提供坚实依据。

参考文献:

[1]林艳: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篇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 年中国职协课题“市场机制下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机电专业为例)”部分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404,主持人:秦忠敏。

摘要: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面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因此在技工教育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要求,需要技工院校培养出适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企业与技工院校是互利互惠的,只有技工院校培养出高水平人才,企业才能发展的更好,同样,只有企业需要的人才多了,技工院校才能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就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技工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是必然趋势,技工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也有了多方面的探讨。

一、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优势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目前各地的技工院校,尤其是民办技工教育院校,在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探讨和反思之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为企业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主要有以下优势:

1.适合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目前,校企合作是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就避免了培养的人才不适合社会需要的情况。

2.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体现“双赢”。校企合作,既使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得以共享,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不仅降低了学校购买设备的资金,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学校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技工学校培养人才主要是根据学校和社会的需求去培养的,因此技工院校应当和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因为时代是在不停发展着的,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和企业间密切联系,才能随时根据企业的发展和需要制定出培养人才的计划,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在制定方案的时候,要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清楚,并得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认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出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2.组建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学校在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学校和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见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进行协调的作用。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的人员应由企业领导、学校领导、技术人员、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等组成,切实做好管理工作,为校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在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学习。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学校应先让学生在学校进行2-3年的专业理论和实训技能,之后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学校期间,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重视学生的实习,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导,而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则由企业负责培训,通过实习,学生可以熟悉实际操作,可以清楚企业的运行规律,了解技工的工作流程,从而在技术上有所创新,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

4.企业办学模式。目前,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会自行建立起适合自己职业需求的学校,这样就为人才的培养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企业办学模式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人才的需要,随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需要向学校进行协调,这样就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企业还可以随时让自己培养的人才进行实践操作,一方面减少了人才空缺的需求,一方面也能培养出大量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人才。但这一模式只适应于那些规模比较大、人才需求比较多的企业。

5.订单培养模式。技工院校与企业签订协议,为企业培养同步人才,这就是订单模式。这种模式往往是以企业冠名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案,可以说在此情况下,培养的学生已经是企业的准员工了。以南通工贸技师学院机电专业为例,我院已成功培养了13级电气自动化专业中技学生,作为南通南亚塑胶有限公司委培学生,现在已成为该企业的准员工。同时13级电气自动化专业高技班也被南通富士通微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培养,被冠名为“通富微电班”。由于订单模式的针对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方面也就有了针对性,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也为上岗培训缩短了时间。

总之,校企合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校企合作已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技工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技工院校的教育目的而言,除了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要多加重视外,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社会市场方面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应当更加重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婧,侯明慧.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 ] .科技资讯,2015(14)

篇5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人才是决定我们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历史上“楚汉相争”这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故事就说明 ,有无人才 ,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关系到一个政权的建立和能否稳固。刘邦在胜利后曾讲过一段使人至今仍然发人深思的话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我不如张良 ;筹集粮草 ,保证运输畅通 ,我不如萧何 ;挥师百万 ,战必胜 ,攻必破 ,我不如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人才 ,我能得到他们、重用他们 ,所以赢得胜利 ;而项羽虽有人才(范增 ) ,却不重用他们 ,所以被我打败。正所谓 :“得人才则兴 ,失人才则衰” ,“得人才者得天下”;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加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推进企业和谐、稳定、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

二、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大型国有施工企业下属分公司的一员,现本人结合企业人才情况对人才队伍建设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

(一)、分公司现状及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1、分公司现状

我集团公司是60年代初成立的国有大型建筑安装施工企业,曾经获得过多项国家最高级建筑施工奖“鲁班奖”及多项省部优工程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作为集团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我分公司珍惜每一个在建项目,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优化人才和机械设备等资源配置,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强化过程监控,统筹安排、协调调动各方力量为工程建设提供服务和保障,全力以赴推进各工程项目建设,满足业主要求,安全、优质、快速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实现了对业主的承诺,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工作实际中,我分公司坚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通过不断完善员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特别是重视提高施工一线职工的收入,想方设法保障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努力改善施工现场生活生产条件;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关注和协调解决员工的各种生活困难。做到在感情上留人,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分公司党政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分公司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企业内训和送出去培训、工地课堂等形式对分公司在柳、在外施工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公司副科以上干部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项目经理法律专题讲座》和《规范安全文明施工作业培训》、安全专项整治等系列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不遗余力、不受地域限制,多渠道地组织远在新疆、山东、山西等施工一线的项目部员工、参建农民工参加当地机构开展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因地制宜,指定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为一线参建人授课,开展“工地课堂”培训活动。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的开展,使分公司员工队伍以及参建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为履约守信、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奠定了基础;但是,从目前现有的人力资源层次和结构上,为实现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和“保八争百”发展的目标,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的数量不仅不够充足,而且人才的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人才素质有待大幅度提升;

(2)、管理与技术队伍的年龄结构偏大;

(3)、新参加工作的管理和技术队伍员工不够稳定;

(4)、人才使用管理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很好调动和发挥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人才结构情况

根据年龄结构分段显示,26~45岁年龄段员工为125人,是分公司员工总数39%,比例偏低。25岁以下和46岁以上年龄段职工有192人,占比61%,比列偏大。员工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不合理结构,未来几年分公司中坚人才将有较大压力,应该从现在做好后备人才规划,早计划、早准备,从年轻干部中挑选培养。

学历分布

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有161人,占员工总数51%,比集团公司43%高,没有研究生学历职工。数据表明,分公司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储备较大,对二分公司近几年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强的人才支撑,但是相对分公司做大做强土建市场战略来看,分公司人才力量仍需继续加大,加快高文化素质人才培养步伐,特别是熟悉土建行业市场、懂施工、会算账的复合型人才。

管理干部和工人分布

当前我分公司管理干部183人,生产工人134人,所占比例分别是59%和41%。管理干部在人数上有了较大的量,今后仍需继续加强干部的深化培养,促进干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形成生机蓬勃的管理型经营管理模式。

专业技术人才分布

当前我分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共有183人,占分公司员工人数58%,二公司今后要在激烈的土建市场赢得竞争优势,走经营管理型模式是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是关键。

分公司和集团公司人才指标对比

分公司人数上占集团公司11%。高级职称3人,一级建造师7人,分别占集团公司的5%和16%,技师28人(其中高级技师1名),占集团公司12%。高级职称、一级建造师人才缺乏,需加大努力克服高级人才短缺瓶颈。

三、助推企业实现人才强企的探索

综上所述,为全面加强分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集团公司科学、稳定、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公司应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发展,确定人才开发的重点,完成人才培养的思路,创新人才使用的机制,因此,特提出以下措施意见:

(一)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

必须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重才、爱才、惜才。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促进各类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同时,坚持培育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结合的人才建设原则,进一步加强员工素质和技能培训,大胆选拔、培养有用之才,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

(二)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在人才培养上要树立“人才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的长久育人观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注重综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在继续鼓励通过自身努力和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成为企业有用之才的同时,今年公司还将有计划安排中、高层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安排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育人才;实施管理人员轮岗交流,加快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等;而且通过继续加强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合作,以冠名班方式培养更多更好的企业急需专长人才,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出快出人才。

(三)以人为本,关爱员工

通过宣传国家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及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激发员工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动员、鼓励广大员工爱学习、肯钻研,乐于成为企业有用之才;加强人文关怀,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和劳动付出,牢记为广大员工服务的宗旨,关心员工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好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大家感受到国有企业的优越性和公司大家庭的温暖及关怀,同时还要继续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人品留人以及品牌留人上多下功夫,切实为员工成才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及工作环境,使大家能看到希望。

(四)完善人才竞争机制

1、挖潜、盘活人才资源存量,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通过两个渠道对人才资源进行储备,一是招聘;通过参加学校招聘毕业生洽谈会、招聘讲座、招聘张贴、网上招聘及社会招聘等形式,补充公司新生力量和技术力量。二是在现有员工中进行技能升级转化。从而起到对外吸引人才,对内稳定骨干,防止人才过多的流失;

2、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首先是加大对一级建造师的培训力度、考试力度及注册力度,其次是加大对各种岗位培训和取证,其三是加大对特殊岗位持证培训力度;同时,鼓励管理人员一专多能,多持证。

3、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气氛,对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宣传报导,有效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公司形成帮助人才干好事业、鼓励人才干好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

4、实施科研成就奖励制度。为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开发,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申报的科研攻关、技术推广、自主创新项目等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推广和再创新的,要进行重奖,有力激发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的潜力,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准。

5、随着公司完成施工产值的不断增长,单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部分项目部的岗位出现了空岗(结算人员)和不愿意去干的岗位(安全员);因此,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内挖潜、盘活人才资源存量,对人才资源再次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

6、建立健全技术人才的工作保障制度,推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和收入分配机制。形成企业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牵头,业务部门进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突出收益与贡献挂钩,坚决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特别是强化差别,拉开差距。考核结果作为提拔,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当中成绩突出的公司业务系统部门负责人及项目部领导班子要给予表彰与奖励,形成领导重视,制度支持的人才培养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