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30 10:26: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育与艺术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学前教育 技术教育 有效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师获得艺术专业能力的最主要途径,但很多幼教师资培养院校都存在重舞台、技能与实用,轻实践、教育及理论,以致这些院校培养的幼儿教师不太适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因此,这些院校应该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创新学前教学教学模式,以提高未来幼教师资的艺术水平。
一、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现状
1.课程安排重能力轻教育。近年来,我国对学前教学的重视度不断加大,使学前教育迎来发展黄金期,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高师的学前教学,因为就业率高一直是重点招生专业,很多社会机构也趁机办起了学前教师培训。参差不齐的办学条件,使他们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使一些正规院校的学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音乐课程的设置,将《舞蹈》《键盘》《声乐》当成必修课从入学到毕业坚持学习,而对于《幼儿舞蹈编排》《幼儿音乐教育》等教育教法课程只安排在毕业前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忽视了学前专业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教师重实用而轻理论。高师及综合大学的学前专业一般隶属教育学院,办学规模相对较小,招生名额受各个方面限制学生不是很多,专职教师也不多,几乎都没有专职艺术教师。他们的艺术教师都是从临近高校聘请的年轻教师指教,这些教师学历很高,但是教学经验尚且缺乏。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内容、学生评价、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中实用轻理论的状况。比如,在声乐课上,教师一般先领唱几遍,就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教师纠正,学生再练习,至于为什么这么唱、学前儿童有什么样特点及他们唱歌时应注意什么,教师都没有告诉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像舞蹈、美术、键盘等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都是这一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唯一优势,就是学习成效高,短短几节课,学生就能学会好几首歌,在用人单位面试时,很占优势。但是,学前专业培养的是走向幼教岗位的教师,他们应该学会如何教幼儿唱歌、跳舞,而不是像艺人一样唱歌、跳舞给幼儿看。目前学前教育艺术教学模式只会让未来的幼教教师,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教育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还可能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改善教育现状的策略
1.利用课余时间发展“一专”技能。对学前专业学生来说,课堂学习实践十分有限,而课余时间却十分充足,学生们可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自身的艺术技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及爱好,参加二胡、钢琴、声乐等艺术社团,院校可组织专职教师参与社团管理,给社团成员布置作业,并督促他们完成。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发展了艺术特长。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对准幼教教师来说是提高个人素质及艺术教育技能的贯通都有很大帮助。
2.注重幼教一线的实际需求。由于学前专业培养的是幼教教师,该专业教师就应该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加强与幼儿园教学一线的联系,及时掌握教学一线对教师的要求,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及教学规律,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融汇到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更加切合幼儿园教学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前专业教师还应将自己所教授学科与学前教育体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规律。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技术技能不是单独表现出来的,是揉合在幼儿游戏中,通过游戏活动逐渐展现出来。说明,幼儿园教学是一门艺术,所以学前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学前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表现美。只有这样,院校培养的幼教教师才能更好地胜任幼儿教师这一岗位。
3.以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实习及见习活动是学前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前奏,也是其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幼儿教师的最好契机。然而,在实际中,很多学生对实习活动并不看重。我国现有的见习时间一般在毕业前的第一个学期,见习实践仅有一周;实习时间一般在毕业前最后一学期,实习时间为八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生的实习、见习机会太少、时间太短。导致了学生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使他们不清楚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及努力方向。所以,笔者建议,学生要充分认识见习、实习的重要作用,努力创造机会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当然也可以通过模拟课堂的形式经常性练习。学校也可对学生的见习、实习活动进行考评,特别是艺术技能课,让学生把艺术技能渗透到游戏或活动中,教师可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计入期末成绩,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总之,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机构,应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处理好教育能力与艺术技能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师、学生联系幼教一线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琳.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N].菏泽学院学报.2013.
[2]金日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
关 键 词 :艺术教育 艺术课程 中小学艺术课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展开,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艺术课程的实施牵动着整个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如何处理好艺术课程的教学,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艺术教师,是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必须理顺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关系,尽快培养出顺应、合乎艺术课程教学的高素质毕业生,以促进艺术课程的全面实施。
一、人的发展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人的本质力量,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早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论证了:作为人类精神需要和享受的一个主要方面——艺术和审美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属性。也就是说,对于人类,精神的力量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精神”更具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它不仅包含智慧,而且还有道德和热情。而艺术又是人的“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因此,艺术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审美价值。
人们的生活中需要艺术,因为艺术能把人们生活中本质和规律的东西,以及人的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展示出来,使人们通过审美认识领悟到自身生活的价值,从中体验到审美的愉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人的本性出发,除了物质的需要,还需要精神的食粮。每个人都离不开艺术,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有艺术的陪伴。
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对人产生影响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它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对于一名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精神陶冶和学习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初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来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的。艺术教育有着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的教育。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不断地从艺术中获得艺术的感受、想象,汲取灵感以及艺术的思维方式。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丰富和陶冶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从中能够学会和谐的人际交往,从而建立起积极、宽容、健康的社会心态和完善的人格,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替代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人性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学校需要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一个民族的艺术素质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艺术不仅是人的生命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多元智力理论”与美国的艺术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这种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加德纳把创造力作为智力的核心,认为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力的发展。然而,创造力又是艺术创作的两个要素之一,即创造力和将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技能。人类的进步、发展也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来完成。加德纳认为,他提出的8种智力中有4种智力(语言—言语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和身体一动觉智力)与艺术有直接联系,是音乐、视觉艺术、文艺创作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7种智力中的每一种在运用过程中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创造力和表现力,因为表现智能的每一种形式的符号,都能(但不一定必须)按照美学的方式排列。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美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程序,艺术教育被写进联邦法律。这一法令承认,艺术是一门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是一门“学术性”的学科,在教育中具有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和外语同样的地位。该法令是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而制定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首次将艺术(包括音乐、视觉艺术、戏剧和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②长期以来,美国中小学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和艺术课程的实施。2O02年美国“艺术教育伙伴”组织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该组织在研究后发现,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在读写语言能力发展、抽象概念理解、基本的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社会举止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
三、中小学艺术课与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1.我国的艺术课程
我国基础教育的艺术课程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在教育部颁发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为总目标的。体现课程目标的方面是: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为实现目标而设置的四个学习领域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可以说,艺术课程是一门以人文为主线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学习的是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艺术课。在艺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艺术文化。教师必须挖掘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这些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的艺术学习变得自然、容易接受,同时要改变以往的偏重单一性的分科教学。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体验审美的情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能力,提高对艺术鉴赏的能力。由此看来,艺术课程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关注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的。
2.艺术课的教学要求
艺术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仅是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有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那么如何体现“综合”的效益呢?“艺术课程强调综合和联系,就是通过发掘不同艺术类型的共通性与共同价值,借助不同艺术门类在审美特征上的关联性,生成与建构学生的艺术通感,培养学生整体的艺术能力与审美意识。”③“艺术不等于艺术的知识技能,或者说,艺术不是艺术知识技能发展到极致后的产物,真正的艺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内容发生联系时,知识技能才会发生飞跃性变化,变成艺术能力。”④因此,艺术课中的这种“综合”不是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自然融合。综合艺术课程在教学目的上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一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都必须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它关注的是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不同艺术学科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在获得丰富艺术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表现和创造活动,并对创造的成果进行自我反思与相互评价。这样,学生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了理性的反思。在教学内容上,要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内容和艺术的文化背景、艺术信息等,这既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使艺术学习更有趣味性。在对待学生的评价方式上,以鼓励为主,艺术教育关注的是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信。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以延伸艺术课堂。然而,现有的艺术类教师都是接受的音乐、美术、舞蹈等分科专业毕业的单科教师。这些单科教师无法完美地操作艺术课的教学,造成了有些艺术教师的教学,只注重表面地、外在地展示一些形式,为综合而“综合”,使艺术课在一定程度上走入了误区。
3.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国家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至2005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学校达到9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70%;至2010年,农村学校开课率达到10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80%;高中阶段所有学校按规定开设艺术课程;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建设一支能基本满足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至2010年前,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⑤作为高师的艺术教育专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师范教育是一种职前的预备教育,它对学生今后成长为成熟的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师的艺术教育专业必须要从艺术教师的“角色需要”入手,从艺术课教师的角度去认识教师角色的内在机制,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使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与艺术课程共同成长,促使学生能自觉地接受艺术课程文化。
鉴于目前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进校以后,在思想上,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和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要使学生明确艺术的特征与功能,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上,要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建立适应新课改基本要求的课程体系,开设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门类的艺术课程,使学生摆脱原来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审美,即体验、感受、表达,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能,提高对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课程,要求学生能处理好文化理论课程与艺术文化、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在办学方向上,要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面向社会,加强和中小学的联系,并参与中小学的一些艺术教育活动、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艺术教学的实践探究,对艺术文化的“综合”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和整合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对教材、教学的研究能力。在培养模式上,也要改变以往的以专业为中心的对口培养,转向重视综合、全面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改变过去用一种模式“塑造”所有学生的培养模式。我们要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的师资才能胜任艺术课的教学,才能加快艺术课程的全面铺开。
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当今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目前艺术课师资匮乏的现状,就必须加紧培养能够准确把握艺术课程基本理念的、能自如驾驭艺术课堂教学的、具有高素质的艺术教师。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艺术课教师能把握好课堂的教学,那么,艺术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孩子们尽情体验艺术、纵情表现艺术、激情创造艺术的殿堂。
注释 :
①缪胤,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 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②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第188页.
③④滕守尧.综合不是机械叠加——普通高中艺术课程解析.中国教育报,2005—4—1(5).
⑤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
参考文献 :
关键词:艺术专业学生 扩招 特点 教育与管理 艺术实践
近年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持续大规模扩招。许多院校相继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080所本科院校中,已有632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艺术专业学生在非艺术专业院校的出现,在给这些传统上学风比较严谨的高校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的同时,也对其原来相对单一和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已设有艺术专业的高校,由于大规模扩招,其教育方式方法和学生管理模式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为此,认识和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索适合艺术专业学生自身特点的教育与管理方法,对于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多样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艺术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其自身鲜明的个性特点,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强,但遇事不冷静,思想深度也不够。
追求自我,注重个性,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不强。
重专业、轻文化,人文素质相对薄弱。
重实践、轻理论,艺术素质不够,艺术修养不高。
由于经常参加社会艺术实践活动,“见多识广”。但由于缺乏理性,易受社会负面因素和不良现象影响。
显而易见,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与其专业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并掌握其独“特”之处。便于我们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经过多年来的摸索,我们积累了一套较有成效的艺术专业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建立健全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并监督检查。
制度是管理的根本,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建立健全和不断充实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近年来,我们先后制定和完善了《艺术学院学生干部考核制度》、《艺术学院学生请假制度》、《艺术学院学生参加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的有关规定》、《艺术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艺术学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办法》等教育管理制度。在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事不对人,不搞因人而异。由于艺术专业学生情绪易受环境影响,懒散、自由、自制力差等特点,我们在加强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度,不厌其烦,常抓不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
这一点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尤其重要。首先,要解决他们对专业和文化、实践和理论等关系的认识问题,告诫他们眼光应放远一些,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赚钱。要知道,在当今社会,仅有专业技能而无专业理论修养,尤其是人文修养是不可能出色地做好工作的,更谈不上有创造和成大“家”了,就连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青年歌手大赛。也还有文化素质考核项目。其次。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特点,修订教学大纲,适当增加人文素质必修课或选修课,如:影视文学、现代科技常识、唐诗宋词欣赏、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文化素养。再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或收看学校举办的“濂溪讲坛”、九江市政府举办的“白鹿讲坛”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等各种高雅文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品位。
三、精心组织各种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加以规范和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虽然艺术专业学生有自我意识突出、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不足,但是,可以运用其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的特点在各种社会艺术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并加以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在安排学生活动时增强其综合性和覆盖面。调动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发挥特长提供宽阔的舞台。使学生认识到班集体、学校乃至社会对个人发展、个人价值体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各类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参与者和表演者,同时也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切身感受和体会相互配合的重要,学会与人交流沟通,掌握团结协作的技巧,潜移默化地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注重教育与管理方式方法的情感化和艺术化
针对艺术专业学生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情绪波动大,自由散漫,注重个性等特点。在教育与管理方式方法上要更加注重“以情动人”、“以感化人”。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教育人、培养人。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入耳、入心、入脑。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点就谈不上教育”,由此可见。对有着强烈个性的艺术专业学生而言,任何外在的强制性压力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其个性转化的动力,只有人性化、情感化的教育方式方法才适合于他们。因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愿望,这才是促进其个性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做的只是激发学生的这些主体意识,通过情感交流达到思想交流,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才是教育方式方法的“艺术化”,动不动就训斥,动不动就处罚,难以使学生心悦诚服,有时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工作处于被动。
五、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基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成才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如前所述,艺术专业学生重专业、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并将其视为个人未来发展的根本。可以根据学生这种迫切成才的心理,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我们从学生进校开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以当前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从专业技能的基本标准拓展到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养、职业道德的要求,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在掌握专业技能之外,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个人修养等在求职、成才中的重要性,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整个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文化学习和各种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当中,推动学生对自身素质主动的、全面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专业教育;职业素质;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202-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其目标是以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为核心,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个性和创造能力。然而,最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艺术专业成为很多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至使本来具有鲜明专业特色,专业师资相对集中的格局被打破,使一些教育部门在不考虑教学条件和专业教师等综合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设艺木专业,使之出现目前看似兴旺但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的一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时代的变迁,高职艺术专业人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日益凸显。
一、高等职业教育艺术专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的模糊性。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经济生产领域的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专业学科设置在广度上已不能满足今天社会的需求,各院校间学科设置之间基本雷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格局上缺乏特色。其一,在培养人才的质量、层次等方面没有拉开档次,出现雷同的专业和同专业背景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产生“就业难”与“人才浪费”并存的情况。其二,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存在模糊。现在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普通院校的教材,或是一般师范院校的相关教材, 其内容也是结合着普通美术院校的专业特点,课程的内容与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艺术专业教学看,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中三大构成,基本沿用至今,这种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明显的滞后。
(二)课程设置的片面性。由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专业开办时间较短, 高等职业艺术专业的特色还没有显现出来。一方面有的课程设置轻实践,重理论。片面强调专业的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艺术类专业课程内容单一地指向专业应该达到的职业要求,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强化,而忽略了把课程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限制和束缚了人潜能的释放。另一方面有的课程重实践,轻理论。一味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美术教育的规律,缺乏美术理论素养,不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事实证明, 具有艺术细胞的学生在实践中更具有超前意识,更具有想象力,视野更为开阔,因而更具竞争性和社会适应性。
(三)师资力量的单薄性。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课程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首要表现为“双师型”,旨意“职教教师应该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 又能进行实践性教学,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彩的授课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这,又有熟练的专业实战技能、科技推广能力。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有知识的储备、理论的高度,没有实战经验,缺乏岗位实际,绝大部分艺术教学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学生设计制作基本是假设的课题,使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和得到有效的训练。正因为教师缺乏自己的实战经验,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对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如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等浑然不知,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沦为一种“口号”,难以为当代的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艺术专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素质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艺术专业教学观念
“素质”是个体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行为规范内化和升华的结果,也是个体身心发展质量的标志。良好的、个性化的素质结构是内在的、和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培养的。树立“素质本位”的高等职业美术教育教学观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需要为基础,以问题或决策为核心,构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抛锚式教学法以及分层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探究,获得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打破“教师一言谈”的局面,改变单纯知识传授,引导学生把大自然当作“课堂”,把生活当作艺术探讨的“课题”。使学生在需求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获得艺术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获得再学习的能力。
(二)实施“任务驱动”的高等职业教育艺术专业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到了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现场教学,“把教学搬进车间,将生产引入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中干,干中学”,真正做到讲、做(操作)结合,在做(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零距离”。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是真正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更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和实践互动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广泛的空间。
(三)构建“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艺术专业评价标准
能力本位评价较之传统职业教育考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我们应该在“能力本位”理论的指导下,转变观念,改革机制,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艺术专业考试将重点放在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上。一是建立“能力本位”为基础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的考核体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独立的质量考核体系中,突出实践操作环节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二是要引入市场参与机制,将教师的“指挥棒”交给市场淘汰,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参与试题的制定,加大实践性试题的含量,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试的力度,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三是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采取多种方法与形式。以项目为单位,根据项目具体内容以及特点与要求,选择适宜的考核方法,包括笔试、口试、操作、心得、互评等各种方式,有的可单独操作,有的可综合运用,要注重教师考试与学生自我考试相结合,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在考核评价中学会评价自我、评价他人,不断地自我体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参考文献:
[1]仇春霖.美育原理[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梁启超.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情感[A].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C].中华书局,1997.
1.说课的方法
说课要讲究一种讲授方法,要精心准备,认真构思,还要掌握一定的说课方法,主要的说课方法有以下五种:第一,讲说法。这种方法主要指说课者运用组织过系统语言向听者传递说课的具体内容的方法。其最主要特点就是说课者仅需要用口头语言做工具,说课效果的高低主要由说课的技巧所决,它不受场地、设备、教具的限制。第二,对说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说、听双方,在两者间进行说课。它通常以谈话和问卷方式进行,也可以由听者对说者提出问题,让说者作出解答。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及时发现不足,以便及时纠正。第三,论说法。这种方法是指说、听双方以讨论、议论或争论的方式来谈论说课内容。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说、听双方不分角色,可以拓宽各自的思路,活跃说课的学术氛围,有利于说课效果提高。第四,演说法。这种方法是指说课者用一定的教具来对说课内容进行演示的方法。这种方式把所说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中运用图片、模型、实物等工具,来提高说课效果。第五,表说法。这种方法主要指说课者借助于语言、动作或其它教具进行实地表演的方式来进行说课的方法,主要特点是运用艺术的语言和形体动作将内容形象化,给听者形象逼真的感觉。
2.说课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以前的说课都是说课学生上一节课,然后请几个老师评论一下,一般很多时候都是走形式,说课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做到相互提高。而说课应该有说有评,说评结合,说课者述说自己的教学意图、方法,而听课者也应该从中受到启发,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说课可以极大提高说评双方的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其次,有利于提高备课的质量。以往许多学前学生的教案准备都很简单,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应付,质量很差。通过说课,可以让学生认真思考如何进行讲课,讲课使用什么技巧,从根本上提高备课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教学活动。再次,有利于提高未来课堂教学的效率。学前学生通过说课,可以提前安排好教学的重点、难点,缕清思路,克服困难,从而可以提高未来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学前学生进行说课,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才能促使学前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法、教具,并且在说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与同学们商讨,向其他同学进行学习,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讲授水平。同时,通过说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素质。
二、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说课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在准备说课的时候,要注意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1.说课的艺术性
首先,说课要围绕“说”字。说课不是背课,不应该事先背诵准备内容,也不能在说课过程中看准备的材料,要仅仅围绕“说”字,重点突出“课”其次,说课要突出“新”字。说课学生要有创新的意识,要不断探索出新的更好的方法,要在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南》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要不断进行自学。理念要新颖,教学结构也要新颖,说课设计也要有新意,不断通过说课来提高讲课水平,同时提高学前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次,说课要体现“美”字。说课也要尽可能体现美。说课过程中,学前学生的语言要准确,逻辑要清晰,在说课的过程中还要融入情感,要以情动人。情感是艺术所在的根本。学前学生在准备教案中要直观形象、形式多样、布局合理,以独特的魅力给大家以美的熏陶。最后,说课要把握“度”字。说课重理性和思维,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内容繁杂的说课,必须要做到繁简适宜,详略得当,准确把握“度”。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把握,争取把说课进行得生动有趣。
2.说课的规范性
[关键词]普通高校;应用转型;专业艺术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一、转型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
我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招生的特殊性,导致艺术专业学生文化课水平偏低,综合基础知识较差,甚至一些学生不是出于热爱艺术、献身艺术,而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想通过参加艺术类考试而获得进入大学的资格。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加上目前我国艺术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当,专业设置过窄,普遍重技轻能,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最具有人文精神的艺术学科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反倒文化素养较差,人文精神缺乏,综合能力偏低。艺术生因而成为低差生的代名词。相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一是因为,一般来说,地方高校招生的学生在专业能力和文化课水平上要低于那些专门的艺术学院或者重点院校,表面看是学生基础较差,实质上是学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差,学习能力不足。二是因为,新近升本的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大都没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支撑,课程设置单一,缺乏人文教学氛围。三是因为,地方本科院校艺术专业教师大都是艺术专业出身的专门人才,语言、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素养达不到要求,师资结构上同质化严重,制约了学科的拓展,学生所受教育内容单调重复。四是因为,虽然近几年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讨论较为激烈,但关注较多的是理工科学生,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专业却成为注视盲区,地方本科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问题引起的关注度不够。现在,地方本科院校要进行应用技术教育转型,在一些人看来,所谓应用技术教育就是让学生获得能够谋生的实用技术,绘画的把画画好,弹琴的专注弹琴,跳舞的把身段练好,其他的无须多学,毕业后凭借专业能力找个好工作就万事大吉。这种思想刚好与上文所说的只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现象不谋而合,这样一来,由于对转型的误解,地方本科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中原本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也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东西。面对这种误区与挑战,有必要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当今社会对综合艺术人才的需要来讨论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不管相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相对于社会需求来说,人文素质教育都担负着一定的使命,不能有丝毫的忽视。
二、艺术类应用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意义
人文素质是相对于先天的自然生理素质来说的,是指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关于对人类文明与人类精神认识与领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特质。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备人文知识,二是理解人文思想,三是掌握人文方法,四是内化人文精神,五是践履人文行为[1]。概括来说,人文素质即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学、历史、哲学、考古、法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所创造的知识与文化,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则是在人文知识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类本质精神的感悟、理解与实践,是对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发现,是人文知识的目标与归宿。人文素质对于艺术应用人才的培养,不仅具有专业意义,还担负着健全人格、引导人生、促进发展、推进生活价值的责任。
(一)人文知识是专业创造力的助推器
托尔斯泰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情感,但情感的内容不是抽象的,而是人对自我生存命运的体悟与理解。艺术家只有充分理解人类对信仰、善良、幸福的追求之后,才能拥有更伟大的情感,因而“一个人要创造真正的艺术品,必须具备很多条件。这个人必须处于他那个时代最高的世界观的水平,他必须体验某种感情,而且他有愿望,也有可能把这种情感传达出来”[2]。对人类伟大情感的把握,离不开人文知识的学习,而且只有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才能够加强情感的深度,才能够把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人类的历史经验之中,从而创造出趣味高雅、非凡独特的艺术。表现主义大师克罗齐说,“艺术活动是自由与必然、自发与受制的统一,如果只看到前者,我们就割裂了艺术的历史联系;如果只看到后者,我们又抹杀了艺术的创造本质”[3]。可以说克罗齐与托尔斯殊途同归,都说明艺术家的创造力不仅仅来自于他个人的自由与自发,还来自于艺术家对于人类生活的历史的掌握,对人类情感发展的理解,以及对艺术自身规律的明了。另外,就培养目标来看,应用型大学艺术专业教育充其量只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具备艺术家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其直接目的并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为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平艺术工作者。这就决定了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还要初步掌握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以及美学、文学、历史等综合知识,这种人文知识的修养是其以后从事艺术考古、艺术保护与鉴定、艺术经营与管理、艺术传播的基础条件,并且,与此相关的人文知识的初步学习,也为艺术专业学生后来继续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奠定的基础,不仅有助于提高其专业创作水平,还能帮助其开拓更为广阔的事业途径。
(二)人文精神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根本
应用技术型大学属于本科序列的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除了提供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更重要的是高层次的人格完善教育。冯契主编的《外国哲学大辞典》中解释说,人格是指“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创造能力的个人的内心活动的存在,即具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机能并能自身同一的、处于活动过程的主体、自我”,它包括人的内心活动和人的各种机能活动。可见完善健全的人格指的就是人的各种心意机能协调统一,人能够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有极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较高的创造能力,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自我与社会的完美统一,是充分的自我实现和高度的社会实现的统一。亚里士多德曾批评过教育中的“技能至上”观,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获得善因,过上优良生活[4],其本意也是指教育要塑造身心和谐统一的完美人格。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5]英雄所见略同,中外教育家都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协调发展和身心完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人精神世界中最本质核心的东西,学生通过对艺术、哲学、宗教精神的领悟,在人类文化实践的历史长河中,感悟人性,寻找精神生活,从而能够更加深刻的反观自身,开拓出一个自由完美的精神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的理性、情感、意志充分彰显,人能够洞察生命,理解自我,发现价值,从而有助于塑造起一个心志完善、统一的个体,养成健全完美的人格。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6]所说的“理想”,是指人文精神中所蕴含的对人价值、尊严、命运的发现与追求。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当下,表现较强应用技术性特征的艺术专业更应谨防极端实用主义思想,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让艺术真正成为人诗意栖居的形式,而不仅仅是求名谋利的手段。
(三)人文思想是提升生活境界的源泉
如果把专业能力比作一辆车的车轮,把完善的人格结构比作动力十足的车身,那么这辆车最终要开往哪个方向呢?这就是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目标问题,它需要人文思想的牵引与引导,需要通过学习哲学、宗教和艺术,去获得人生智慧,在美善道德的追求中,在对人自身理性价值的判断中,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感悟中获得超越性,从而达到较高的生活境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由低到高有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成就需要五个层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不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没有人文思想的开拓,人不可能开拓出更高一层次的生活,其欲望往往只指向满足生理和社交需要的物质世界,而缺乏对于尊重、爱等精神层面的理解,当然也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因为这两个层面往往是精神层面的,是人文思想中对人本身的关怀。中国哲学中对人生境界的阐述主要通过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进行形象描述,王国维开始把境界由诗文批评联系到人的生活层次方面。最典型的要算冯友兰的境界说,他把人生境界分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层次。值得注意的是,冯友兰是根据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觉解”程度来定义的,指明了人的精神境界在本质上是人自己建构起来的,也刚好说明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建构、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就这一点来说,人文素质教育肩负着关怀人心,引导人们开拓出较高的生活境界的使命。
三、艺术类应用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所以很难大面积提高质量,根源还在于我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已经跟当代艺术实践发展现实相脱节了。当然,不仅是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各专业、各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当代艺术发展其实早就已突破了传统精神文化意识中的“艺术无功利”藩篱,艺术的观念、功用、评价体系等,早就与精神文化消费资源的生成、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与提升各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等融为一体。有学者指出,“走出康德式的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将分析美学与美学上的文化学转向结合,成为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特色。”“在这样一种新的理论语境中,自鲍姆加通和康德以来的许多现代性美学观念,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美学‘第一原理’或‘普遍价值’,遭到了强有力的质疑和批评。美学不再是躲在学院书斋里的艺术纯粹性研究,而越来越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和批判性。美学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运动的一部分。”艺术是美学在实践范畴中的文化态显现,我们已经无法把现实存在中的“艺术”关进精神家园中的“象牙塔”供奉着,艺术已经走向大众化、生活化和商业化,这已是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当代艺术发展的客观现实,在艺术的功用性价值和艺术的表现范畴两个方面突破既定思维束缚。在艺术的功用性价值突破方面,我们既要坚持艺术的“真、善、美”本质价值,但同时又要看到,艺术的本质价值须通过认识价值、情感熏陶价值、娱乐价值、创造价值、经济消费价值等一系列功用性价值来实现。每个时代的社会历史发展环境都不一样,战争年代的艺术更多的是通过认识价值和情感熏陶价值来表征艺术的“真、善、美”本质价值;而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在“奢华与丰盛”的“消费社会”,艺术更多的是通过娱乐价值、创造价值、经济消费价值来表征艺术的“真、善、美”本质价值,而且正是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功用性价值,从根本上体现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因此,今天的公共艺术教育更应该关注如何在艺术的娱乐价值、创造价值、经济消费价值等功用性价值中容纳、表征艺术的“真、善、美”的本质价值。在艺术的表现范畴方面,既不丢弃纯艺术产品,诸如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文学、戏剧、曲艺等传统艺术项目的艺术教育,又需要将艺术教育扩展到一切专业的理论课程和技能培训的教学中。将公共艺术教育与所有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挖掘艺术的创造价值以及艺术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功用性价值,让所有专业教师,尤其是应用型专业教师都来关注当代艺术发展对于本专业发展的渗透性,关注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对于促进本专业发展、强化学生的社会生存竞争能力的指导意识。而一旦我们扩开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视野,朝着艺术教育与艺术现实发展相吻合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努力不仅有利于解决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的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一种将人的艺术素质培养与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机结合起来的公共艺术教育新模式。由此,我们便可以引导和激发所有专业教师都去从艺术创造角度关注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去调动起学生掌握艺术创造方法和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既有效促进了公共艺术教育效率的提高,又有效促进了应用型专业教育教学实际水平的双重教育效果。
好的设想还有待付诸实施,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两点:一是探索艺术教育实践新途径;二是改革课程设置,将艺术因素融入各专业课程。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认识到应用型专业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形成自己的教育实践重点。在教育实践中,公共艺术教育正在被框定在一个特定的教育模式中,似乎只有围绕纯艺术产品实施相关教育,才能被算作公共艺术教育。实际上,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是:如何在普及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根据行业分工和各个专业课程设置与艺术相溶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所有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着眼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生产生活实践技能的。“技术是人体和感官的延伸”∞,当代新技术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新技术手段通过艺术设计的创新建构环节,从生产与消费的源头上提升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英国学者费瑟斯通就曾很准确地解读过消费中的艺术渗透特征:“平凡与日常的消费品与奢侈、奇异、美、浪漫日益联系在一起,而它们原来的用途或功能则越来越难以解码出来”。在当代生产与消费实践中,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向人性化回归,艺术美感的追求渐渐成为消费目的,所有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都通过艺术设计通道被冠之以造型美观、赏心悦目、怡情悦志、心旷神怡、意趣盎然、有品味、有格调、充满想象和诗情画 意等艺术特征,技术则渐渐成为人类满足艺术美感的手段。越来越多的产品,尤其是那些新近被开发出来的创意产品,不仅其功能被定位在满足两种消费需求上,而且其产品形态也更加模糊了物质产品与艺术产品的形态边界。很显然,在这个消费大发展的时代,应用型专业要想取得实际的公共艺术教育效果,就不能不关注社会实践中的技术与艺术合流的趋向,就要关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娱乐价值、创造价值、经济消费价值等功用性价值的发展动向,积极开发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践途径。
关键词:播音主持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特色化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是我国培养主持人后备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目前开设主持人专业教育的学校有专业艺术院校、综合院校、高职高专等。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层次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自己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定位,不能简单笼统地定位为“培养从事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工作的专门人才”,应充分考虑自身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特色和实现目标的必备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的特色化不仅仅是在现行课程之外增设新的课程,更是根据广播电视媒体对主持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要求和学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要根据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防止课程设置以教师为主要依据的情况出现,把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目前大多数院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阶段式设置为主,以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播音学为主干学科。课程分为:(1)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2)学科基础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知识面,解决后劲不足问题;(3)专业基础课:新闻专业基础――培养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质;播音专业基础――训练语言表达基本功;(4)专业课:体现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培养优质人才;(5)选修课:注重各方面修养的提高,兴趣及特长的强化。阶段性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和不可选择性与主持人的职业特殊性和个性风格走向形成了很大的矛盾。为此,课程设置的特色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依据特定类型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主持人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合理划分课程领域;第二,要把握不同的课程设置依据,处理好基础课与主干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第三,要加强特色化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实施。
一、以“技能”为本位的应用型主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突出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专而深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实际信息传播能力为目标,特别要围绕核心传播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因此,以培养广播电视媒体一线岗位主持人所需的实际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不能过分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以培养技能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设置中应加大突出语言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课程的比例,根据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的安排是从广播电视媒体需求出发,与用人单位合作,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根据主持人特殊工作岗位要求的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对教学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给学生设计一套定向性强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侧重于主持专业技能与新闻传播实务的结合,在突出专业实践特色的同时亦注重主持专业教育的学科属性,这有利于学生在进入主持人岗位角色后,迅速地完成基础信息传播,显示较强的岗位适应性。专业课程如:普通话语音、艺术发声、语言表达、新闻写作、新闻编辑、传播实务、节目制作等应是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减少理论课程比例、加大专业技能训练课的比例。采取语言表达能力优先方式,把发音、发声基础课作为学生的入门课程。
二、以“素养”为本位的复合型主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重视适应媒体的多元化需求,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使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信息传播、加工能力,还能掌握政治、科技、经济、法律知识,为学生将来在传媒专业领域的深造与发展创造前提条件。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功底、符合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专业的交叉学科知识、较强的可持续发展和岗位塑造能力为目标,即从学生成为主持人的长远发展出发,课程设置以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灵活、可塑性强的“人”为前提,再强调作为职业需求的“主持”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在基础学科的前提下,强调传媒素养的整体提升。课程设置中应加大人文基础和交叉学科课程的比例,给学生设计一套全面综合的长期发展储备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侧重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媒体人”的要求,适当弱化对语言的艺术要求,从而降低语言训练课程的数量,通过改造部分课程,有利于学生宽口径发展。这种方式适合综合类院校主持人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汉语言文学、语言表达、表演艺术、公共关系等课程应是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减少语言训练课程比例,加大对语言文化、传播环境和流程整体了解的课程比例。采取综合传播能力优先方式,把新闻传播学科基础课程作为学生的入门课程。
三、以“拓展”为本位的创新型主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院校自身学术传统和办学特色,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突破传统主持人专业教育惯性的、刚性的课程排列形式,设计弹性化的课程运行机制。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具有传媒全球化视野、独特的知识结构、较强的传播方式创造能力为目标。即突破原有“主持人”的职业概念,以培养符合国际化人才发展需求的创新型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在基础学科理论系统、完整的基础上,强调前瞻性。课程设置以前沿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和学分要求,加强国际语言能力和新闻信息分析能力课程,给学生设计一套既有学科交叉又有特色趋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侧重于对学生传播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学科媒体人才的知识要求,突出创新理念,以多样化方法为手段,彻底重新构造基础课程,研究开发新的课程。专业课程在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的基础上,应涉及社会文化、跨文化交流、传媒经济等视野较宽的课程。特色课程设置要依据可利用的最新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实时增减。
综上所述,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突破单一学科限制,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设置要不断地根据客观需要和新的知识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课程设置的具体实施应在对应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注重课程选择的开放性、课程内容的阶段性、课程模块的动态性,与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学科、生源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寻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素养提升课的科学设置比例。课程设置应实时处于动态之中,不能针对单一的主持人职业特性,而是针对主持人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主持人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向,着眼于学生的多元方向、可持续发展。
(注: 本文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PAPD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主持播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作为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纸质教材的设计和开发,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还是编写技巧上,都存在其特殊之处。本文将针对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进行相关探讨,指出现有远程教材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对以后教材开发有所裨益。
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 远程教育 网络技术 设计 开发构想
一、我国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概论
所谓“远程教育”,其独特之处体现在“远程”二字,“远程”在教学方式上指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参与者处于不同的地方或时间上不能同步,即“时空分离”。通过架设专门的学习网站或是将学习资料在互联网上传输后,再进行图像化的动态还原,是目前常见的远程教育技术。学习资源的广泛性、学习者的异域化以及学习过程的多媒体化是远程教育的三大特征。就目前国内的硬件环境来说,我国计算机拥有量超过2.5亿台,目前还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互联网已初步实现了城乡地区的全范围覆盖,适合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的推广。此外,我国高校及成人教育机构收录的学习者的信息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者的年龄差变大,从15岁至70多岁不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是“在职求学”,这种特殊的非在校学习环境,更适合通过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活动实现。
目前,我国已有多数高校在进行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技术和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如郑州大学自2007年起启动远程教育教材设计与开发项目,至今已达成28门专业课的远程教材编撰,包括《西方舞蹈赏析》《现代舞》《音乐英语》等,目前,其远程教材的开发还涉及公共基础课领域。北京师范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已为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网络在线课程配备了专门的学习指导教材。另外,还有一些高校为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活动的进行搭建了专门的信息图文中心,便于学生在周末或是晚间继续接受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的巩固学习。就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而言,无论是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机构,还是高校,其独立设计和开发适合多媒体课程的教材案例并不多见,多数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仍是沿用传统课程的纸质教材作为学习指导用书,也将其作为唯一的学习参考资料。
二、当前我国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
远程教材和传统授课教材在行使的功能上是不同的,传统授课教材的内容讲求全面性和细致化,主要功能在于承载和传递信息,而解读和学习指导则是依靠授课教师的讲解实现的;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的功能偏向于“参考”和“指导”,需注释和分析远程学习中的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或易于陷入的误区,并给出正确详尽的过程和解释。在指导方面,可以是学习思路的指导、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甚至可细化到给出学习者适合在听力练习中花费多长时间、视频网络讨论适宜持续多长时间等类似的建议性指导。
1.内容的组织形式仍是参照传统教材
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内容设计方面的主要问题,就是书目编写的系统性和学术性过于突出,教材编撰者遵循的还是传统教材的组织思路,力图在教材中把课程内容做详尽的介绍,教材内容偏难,不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有的远程教材为体现差别性,仅仅是将传统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缩减和整合,这样编出的教材是传统教材的“缩小版”。开发出的教材往往缺少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使得教材缺乏实用性和互动性。如计算机技术远程教材在内容上偏向于在开头章节对window98/xp/vista等目标系统在图形界面、操作方法、命令菜单、硬件要求以及多任务处理机制上加以介绍和总结,当学习者刚接触一个陌生的系统时,就要被迫接受如此多陌生的知识,这样的教材类似传统教材,在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活动中常常使学习者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
2.没有体现出教材一体化设计理念
在远程教材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人们已意识到须对教材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使得书面教材和对应的多媒体教材发生内容、结构和形式上的关联。这要求教材编写者要以学习者的需求和远程特性为教材设计的出发点,不能仅仅只是对多媒体课程内容做“拼盘”处理。当前绝大多数的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都没有在书中标明相关知识点的其他链接、学习网址或是参考书目,而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中,学习者最常向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我对某某内容感兴趣,我想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你是否能给我推荐相关的网络资源和参考书目”。由于“远程”具有学生和教师不能随时随地沟通这一最大的弊端,在教材一体化设计中就要尤其注意到这一点,书目中缺乏拓展的学习资料会阻碍学习者的深入学习。
3.课后练习没有突出网络任务性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完成后,需做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笔者在考察了几种远程教材后发现,其在课后习题设置上显得过于简单,多数形如“什么是XX?学习了这一章节,你对这一概念有何认识”,此类问题都是基本知识,学习者在实际学习中不愿意花时间探讨和总结,另外并没有指导学习者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因此,在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的习题设计上,编者应依托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有针对地设置互动性的网络任务,如安排学习者对某一话题开展一次网络研讨会,或让学习者将习题答案写在电子板报上,并通过互联网提交给老师等,这样设置课后练习才能突出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的风格。
三、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设计开发的必要性
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体系中,虽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可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直观化和立体化的呈现,但纸张仍是教学信息传播最基本的载体,可以说教材仍是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需要依赖的主要形式之一。一方面,从学习者的阅读习惯来说,远程学习者更愿意阅读书本材料,书本教材不仅是符合以前学习习惯的,且在阅读时,学习者可随意采用靠、坐、躺、卧等姿势,而屏幕阅读会限制阅读者的姿势,且长时间注视屏幕容易引起阅读者的眼部疲劳,研究数据显示,屏幕阅读的学习效率约是书本阅读的70%。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主干互联网线路在不断提高带宽(由原来的10Mb/s升至150Mb/s以上),但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入的线路不是主干,普通家庭用户平时上网的网速仍不过100K/s,无法保证多媒体课程教学尤其是视频教学的流畅性。加之远程教学的学习者和教师相互之间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布差异都较大,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唯一的也是最便捷的解决途径就是阅读教材。在我国电大开展的一项关于使用媒体学习的调查中,有67%的学生和63%的教师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对纸质教材的依赖较多,且花费在阅读教材上的时间也较多。上述叙述表明,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对于远程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必要的,探讨相应教材设计和开发过程是有意义的。
四、现代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设计与开发构想
1.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设计与开发流程
文后流程图展示了教材设计与开发所要进行的几个必要阶段。
2.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的特征分析
远程教育学科派的著名专家鲍耶尔・霍姆伯格将远程教育活动看做是“有指导的教学会谈”,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艺术类教育远程教材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
教材的语言组织可适当体现口语化特征,易于被学习者接受,也符合指导学习的模拟环境。但口语化的语言组织要观点明确、叙述清晰,语言包含的信息密度要适中。
指导和建议学习者在远程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掌握什么、探究什么、哪里是易陷误区等。
帮助开发学习者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激发学习者深究的兴趣。
教材内容设计上要体现互动性,在网络平台方面积极为学习者布置在线交流的相关任务,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交际。
3.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大多数学习者对于教学课程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表示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网络学习环境“低监督化”的缺陷,提高了教学收益。另外,超过9成的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学习者是在职人员,已具备了工作背景,期望通过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进行学习者需求分析时,着重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设置上不必系统化,语言应简单易懂,学习主题要有针对性,难度适中;二是在对不同学科的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时,区别对待,因不同学科本身的学习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如计算机技术和汉语学科的远程教育对于教材的要求就有较大区别,汉语是语言学科,在学习上偏重于阅读、记忆、写作,而计算机技术侧重于实践练习,所以这两种学科的远程教材在组织形式上就要区别对待,最好让学习者亲自参与到教材的编撰当中去。
4.内容组织上突出灵活性和驱动性
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的内容是讲求实用性和语言简练性的,在内容设计上适宜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技巧和手段来展现课程知识,不仅仅限于单纯的文字方面,如可在教材中编入一些图表、曲线、流程图、直方图等,既利于直观理解,又大大降低了文字叙述的冗余度。在内容的组织形式上,要驱动学习者学习,与多媒体教学形成一定的互补,不应继续遵循传统教材中篇、章、节、段的组织形式,为便于学习者掌握知识点,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教材在编写方面可考虑通过举案例、组织活动及布置任务加强对学习者的“驱动”作用,这种内容设置方式较传统教材虽在系统性、全面性和逻辑性上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更能贴合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在实用性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更占优势。
5.远程教材的交互设计分析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高校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道德教育虽然存在着很大不同,但文科、理科、艺术科学生也有其各自特点,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部分院校还出现方法落后、手段单一,严重影响了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诟病
传统的德育方法包括理论灌输、共性教育、强制说服等,这些方法我们不可否认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一定时期里曾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新特点的显现,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一)理论灌输
无论是高校思政人员还是学校的文化宣传,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着学校与社会的强加灌输,而学校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忽略了学生理解的能力,重视范围的扩大,轻视学生在接受时的吸纳度,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效果。难以将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容易形成强烈的抵触及逆反心理,有的艺术专业学生还会出现反教育示范行为问题。
(二)共性教育
重共性、轻个性。虽然目前高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但真正能融入实际教育中的所占比重少之甚少,缺少层次性和个体性。个体教育往往出现在触犯学校行为规范的事件时,思政人员才能进行个别教育,虽然这种个别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自我醒悟,但效果是不可掌控的。学生改掉的只是个别的违规行为,而与道德标准无关。
(三)强制说服
传统的道德教育缺乏明确定位,停留在比较空泛的说服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教师依然成为教育的主导,学生成为被动。学生只能服从接受,不可以反对抵触,强制说服的负面影响也因而显现。
(四)以管代德
艺术专业学生大多行为懒散、约束力不强,因此,思政人员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理管理等常规工作上面,认为管理工作可以统揽一切,忽略了德育教育工作,也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根本改变。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及实践途径
道德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全方位的,学校、家庭、社会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 学校要拓展艺术专业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空间
道德教育的成果不能简单从一个行为来评价,而是综合目标的检验。其中,知识水平蕴含道德认知、专业素质强化道德情感、心理健康增强道德意志、实践活动检验道德习惯。
1.知识水平蕴含道德认知。第一,文化课课堂教学应与文理有所区别。长久以来,无论综合院校还是专业艺术院校,文化课的内容设置大多是一样的评价标准。可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课成绩较低,理解理论的能力自然也较文理生差。因此,同难度的课程无法很好掌握,大多数学生会出现“厌学”,不参加文化课学习,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课程难度也应有所降低,接受才能掌握,掌握才能应用。
第二,师生平等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艺术专业生不愿意上文化课,这是目前的普遍现象,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有课堂的不平等性,教师为了让学生们不缺课,往往采用按照课堂出勤来评定平时成绩,“排座位”“指纹识别”等方式把学生“绑架”到了课堂,教师的权威绝对不可以侵犯,学生被动上课的结果就是课堂睡觉、玩手机来进行“自我反抗”,课堂是以互不尊重为代价的。针对这一问题,高校教师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吸引学生,可以采用减少理论授课的比重,通过一些当代艺术专业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如模仿、游戏、视频、辩论等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施加影响。
2.专业素质强化道德情感。第一,强化艺术专业大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社会责任感。很多艺术专业大学生从小就树立了从事艺术工作的理想,但是对本专业的追求只是为了自我发展,这一点与文理的学生大为不同。作为教育工作者,很多艺术专业教师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训练,缺失文化性、人文性,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不是成功的艺术教育。我们要加强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认同专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相信艺术专业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认知和艺术感受力的能量。
第二,形成专业团队式学习模式。艺术专业的专业教学形式也往往是教授与指导的模式,在国外艺术教学中,学生间的互动协作也是激发主动学习的重要形式。课堂上组成的非正式学习小组为完成一项具体任务而建立的正式小组,以及成员固定的长期性学习团队,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支持、鼓励、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目标,获得更多超出知识以外的收获,团队意识与沟通技能的提升将道德教育的被动变为主动。
3.心理健康增强道德意志。第一,把握心理阵地是德育教育的内在保障。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大中院校教师较为困惑的问题,适应问题、家庭亲子关系问题、性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成为大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每学期的学校心理普测呈数量逐年增多,年级群比例逐渐降低趋势。抑郁、焦虑、狂躁等问题的出现也较大程度地影响艺术专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更无从谈及道德教育。因此道德教育要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注入生命教育和幸福感内容的引入,帮助学生由内化带动外化。
第二,依托网络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力助手。从1987年中国向世界发出的一封电子邮件开始,中国人进入了网络沟通时代,互联网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的一代,互联网发展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领域和渠道。通过QQ、微博、微信、信箱等沟通方式,让学生不用面对教师的威严而真心交流,把不敢说的话说出来,沟通变得再没有障碍,更有利于发挥德育教育的效果。
4.实践活动检验道德习惯。第一,专业技术型实践活动。艺术专业学生大多参加过专业技术提升类活动,如画展、艺术演出等,是艺术专业大学生在日常及假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最为广泛的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强化专业知识,为德育教育提供实践的机会。专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大学生适时加以德育教育,将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在承担专业导师角色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咨询者,在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其正确地引领,阻止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
第二,社会体验型实践活动。艺术专业大学生与社会的链接较文理学生的机会要多,鼓励学生要多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参加社会调查、生产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国家和大学所在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通过这些社会体验型活动强化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效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实践中,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找到突破口,帮助学生在社会体验活动中认识自我,体验社会角色、提高辨别正确和错误的道德行为能力,提升道德修养。
第三,志愿服务型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型的实践活动是艺术专业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形式,刚刚入校的大学生尤其喜欢参加志愿服务型的活动,它打破以往由学生会到班级为主的纵向封闭式德育教育体系,多角度、多层面地教育学生。通过丰富的“社服”活动及“三下乡”“西部服务”“支教”“帮孤助残”等活动,巩固和深化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的广阔舞台。学会关怀他人,奉献爱心,在活动中学生往往会被先进模范的事迹所感动,在感动中得到升华。
第四,创新创业型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在艺术专业大学生占有较大比重,“90后”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尤其更懂得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参加创业活动:售卖艺术作品、家居设计装修,驻场演出,成立专业工作室等,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只要有网络平台就可以进行销售,时代为艺术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更多机会,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和挑战。诚信经营、洽谈业务、创新成果原创都是检验学生德育水平的机会,如果处理不好,可能还会违背道德底线及触犯法律。高校教师要针对创业学生进行监督,经常找他们谈心,指导其未来职业规划,鼓励其诚信经营,适时也可以做一些社会调查及反馈,及时纠正不良道德行为,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二)家庭教育是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社会往往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任务归于学校,忽略了家庭这个重要因素。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奇曾指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是家庭”。父母的道德水平对孩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观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在父母“言传身教”中形成的,因此家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1. 艺术专业大学生家庭德育的根本任务。艺术专业大学生较文理学生来说,大多有较强的个性,家长不仅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还要在人际相处、恋爱关系、就业规划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由中小学阶段的“重智轻德”向“重艺重德”转化,摒弃一些“老实人吃亏”“重要考试可以抄袭”等道德缺失现象。
随着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用人单位对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要求,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纷纷抽调精干教师,对专业设计公司、企业设计部门以及生产第一线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走访。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用工单位都愿意接受高职艺术设计的毕业生,并在学生入职后给予应有的培训,工资福利待遇也不错;但也有很多企业反映,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实践技能十分欠缺,不经过严格培训,很难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绝大多数设计公司对校企合作有强烈的兴趣,但由于设计单位往往规模较小、员工数量不多,解决不了大量高职设计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很多设计企业对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比较青睐,例如拥有网页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商业美术设计师、轻工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等证书的学生很容易找到工作,入职后也会享受较高的工资待遇;设计单位最需要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能够独立承接设计项目的高端人才。由于能力和经验的欠缺,高职毕业生大多从事单一简单的操作工作,真正涉及创意和设计领域的非常少;另外很多用工单位反映,高职设计专业毕业生思维活跃,有上进心,能吃苦,但沟通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比较欠缺,这与高职学生年纪小且是独生子女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反映出高职艺术专业教学在综合素质培养上的不足。总之,企业的反馈意见说明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用工企业的反馈,我们发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力有所欠缺,还不能满足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我们分析和查找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提高教学质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缺乏高职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制定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就会出现培养的人才与市场和社会脱节,出现就业难的问题。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育的重要补充。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注重人才培养技能性和职业性。同样,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社会生产与服务第一线的高级设计人员,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围绕着高职教育特色和专业实际发展状况来制定。近年来,艺术设计行业发展迅猛,很多高职院校纷纷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又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企业调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盲目模仿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缺少差异性。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也大多参照本科教育来设定,人才培养规格与本科院校出现重叠,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而且由于高职教育的师资、资金和生源质量与本科教育有很大的差异,培养出来的设计专业毕业生缺乏竞争力,文化创意上不如本科生,动手实践能力上不如中职学生,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处于尴尬的境地。
2、缺乏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业形势好,高职教育的发展就顺利。也就是说,学生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专业建设和高职院校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忽视就业这一重要环节,由于高职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对艺术设计行业的就业现状不熟悉、不熟悉,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开展就业座谈会、就业指导课和职业咨询会等形式,帮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性格、经历、兴趣等因素,纠正学生自身就业方向的偏差,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通过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帮助艺术设计的学生发现能力上的缺陷,认真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和设计能力。然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十分薄弱,很多高职院校只管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对学生工作去向漠不关心。很多学生盲目追求一些社会上热门的高薪工作,例如很多在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将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创意人员作为职业目标,认为自己最需要的就是创意能力。殊不知,企业首先看重的就是学生的手绘能力、设计软件操作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结果很多艺术设计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就业方向之间出现严重的偏差,就业上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3、教学方法的滞后
审美与应用相交叉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特征,落实在教学中就必须先充分了解现实社会的需求,作好市场趋势、走向以及前景的分析,并以最终的就业为目标归宿和指导,然后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但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很少有按照上述逻辑顺序执行,很多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很少关注艺术设计领域的前沿的思想和设计手法等,教学所用的课件多年没有更新过,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尽管高职院校加大了师资建设力度,从高校招聘了很多高学历的艺术设计高材生担任专任教师,但这些青年教师缺乏企业从业经历,没有实践经验,在授课时依然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很多课堂上的内容与企业实践相差较远。另外,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能力是对其培养人才的最基本要求。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都在尝试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将实践课纳入专业把教学计划中,但这其中实践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假期之中或集中安排在某个实习学期中,缺乏学校的专业指导和组织监督,过程管理松散自由,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实践课使原有的设计仅仅存在于图纸上,失去了实践意义。对材料、市场、设计的功能性和价值性都没有做出实际调查,就算有调查也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都是已经被社会淘汰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关键词:中职艺术专业;班主任;养成教育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叶圣陶曾经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学校和学生的沟通桥梁,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中职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
中职艺术专业学生的构成比较多样化:一部分学生是热爱艺术并且志向投身艺术,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选择上艺校为高考做准备,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被家长逼着来上学的。
1.年龄较小,依赖性较大
从年龄方面看,学生的入学年龄普遍都在11岁至13岁之间,绝大多数学生是全寄宿生。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大,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觉性和自律能力等都有待加强。
2.活跃好动,心智不健全
从心理方面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模仿能力强,性格普遍比较活泼、好动和外向。很多学生心智还不健全,经不起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内心敏感而脆弱。
3.文化薄弱,专业投入多
从学习方面看,学生大部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比较大,热情比较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多,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
二、中职班主任的特殊角色:老师妈妈
中职班主任的工作具有双重性:不但要教书育人,而且要充当学生的家长、代行家长的监护职责。对于中职艺术专业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班主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也像是“妈妈”一样亲切并具有家长威严。
三、养成教育的思想内涵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养成教育,一是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二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可见,养成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素质教育。
四、中职班主任的养成教育之道
1.养成教育的源泉:爱的教育
陶行知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记》也云:“亲其师而信其道。”
(1)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看问题。现在的学生个性和自尊心都比较强,成熟也比较早,班主任尤其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公正平等”地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
(2)班主任要密切与学生交流沟通。我坚持深入班集体和走访学生宿舍,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力求把矛盾和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3)班主任要从点滴小事关注学生。由于学生入学年龄小,我从开学时就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和思想包袱。
2.养成教育的精髓:规矩成方圆
孟子曾经说:“规矩,方圆之至也。”我从新生入学就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制订了具体的班级行为规范。
(1)从文明礼貌抓起。中国是礼仪之邦,明礼懂礼也是养成教育的一个基础。我很重视教育学生注意礼貌礼节,特别是课堂礼仪。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一直狠抓课室卫生并规定不能随意带饮料零食进入课室,不能随地乱丢垃圾等,以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业强文弱的情况,我根据学校的功课表帮助学生分配好一个星期的学习时间并跟进落实的情况,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
此外,应关注学生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
3.养成教育的中坚力量:班干部
班干部是养成教育中的一支主干力量。从新生入学开始,我就开始密切地观察留意合适的人选。在此基础上,我采用个人自荐和他人推荐由竞选投票产生的方法选出了合适的班干部,并书面公布了班干部的职责分工,确保职责明确。
为了保障班干部工作顺利开展,我给班长一本“课堂评估本”,由任课教师根据上课表现情况填写;同时,纪律卫生委员、科代表也有相应的记录本,分别记录日常出现的不良行为现象;我每周五统一查阅并在班会课上予以引导纠正。
4.养成教育的驱动力量:家庭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具有两面性:往往在家是个好孩子,一到学校就变了样。作为中职学生的家长,有的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爱莫能助。因此,中职班主任要保持与家长联系,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养成教育的成功实施。
总之,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程。中职班主任要秉着一颗爱心,紧密联合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力量,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从小从严抓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军剑.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考试周刊,2010(05).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 艺术专业大学生 创业教育 “全纳式”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旨在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学习创业知识,形成创业能力,使他们“想创”、“能创”、“敢创”、“会创”,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首创和冒险精神的开创性人才。当前,创业教育无疑已经成为了艺术专业大学生专业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崭新视角和有效载体。
一、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当前,在学生“自主择业”出现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教育和倡导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制度的一大改革。学生“自主创业”,体现的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开创性地开办事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主的始终是学生而非政府与学校。通过创业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业主体意识并充分体现他们创业的主体性,当然这对学生的专业成长、社会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通过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创造出一大批原来没有的就业岗位,这样既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又为其他人带来了就业机会和岗位,从而实现学生从“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的重大转变,最终体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全纳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
艺术专业大学生“全纳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源于学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工作理念,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力的培养,坚持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创业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
创业教育是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深层次、根本性的教育体制改革,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更是一种人生成功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因此,创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位学生,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由个性,以课程教学和课外实践为主要途径,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会处理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升华和完善自身的人格,实现“使大学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同时,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和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学习力、适应力,在实践中获得新知,锻炼能力,健康身心,最终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每一项专业教育都是创业教育。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平时的专业教育中,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将创业教育教学的运行纳入某专业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框架内,在课堂教学的特定时空中,在完成该专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完成创业教育教学的要求。这旨在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业素养。[2]这种方式对于艺术专业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业素养、凸显专业特点与技能优势的社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等的培养,是其他的教育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它的优点主要是在原有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渗透进创业教育的内容,对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更为便利,并且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相应会增强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挖掘所授课程中创业教育的有益因素,通过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能。
(三)政府、学校和学生之间形成创业教育三方合力。
本科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业技能与对创业商机的提炼,缺乏创业企划与融资渠道,不能整合资源,缺失团队建设等。[3]因此,为创设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作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在破解青年创业融资难题、创建创业就业后援平台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作为高校需在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营造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创业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而作为学生个体,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增强创业意识,加强专业学习,改善创业社会知识结构,不断提升个人的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认真做好创业准备。只有政府、学校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三方合力,才能确保创业教育这项系统工程能够得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收到成效。
三、“全纳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与运行
(一)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创新是关键。
1.建设“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学有所得。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业意识,而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创业教育目的的有力支撑。因此,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其列为必选科目并设定相应学分,系统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同时,增加跨专业、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主要传授与创业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架构一个合理、有效的创业知识结构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由于受传统的授课方式等的影响,学生的专业性相对凸现而显得知识涉猎面相对偏小、偏窄,因此扩大必修、选修课程的范围则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2.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教学尤其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创业教育决不能只停留在口上说说、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上,更要注意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上可采用学生创业典型、互动学习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通过团队游戏、专业创业人物访谈、案例讨论、头脑风暴等多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在高度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等技能和素质。同时,建立和拓展专业创业实习基地,如地方群艺馆、青少年宫、各类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等,充分发挥实践基地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创业实习基地的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会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增强市场的敏感度,为今后自身的专业成长、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找准目标和方向。
3.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依托。学校要制定鼓励和引导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并设立专门的指导服务机构,为学生创业提供各种指导和服务。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创业专项活动,依托专业学生艺术团体、专业学生社团等组织,通过诸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职业体验”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暑期实践等载体,广泛开展“寓教于乐”的创业实践及社会活动,营造宽松、自主、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创业实践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4.加大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力度。目前,高校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领域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阶段性效果。但是,创业教育研究往往会滞后于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实际需要。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加大对创业教育研究的投入,通过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水平高、有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等,打造创业教育研究品牌,并以此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发展。
(二)政府推动高校开展多形式的创业教育是保证。
1.制定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创业的政策措施。要通过各种舆论工具,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宣传创业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使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氛围。同时,针对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的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进一步理顺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拓宽进入领域,提供项目支持等,为大学生创业创建“绿色通道”。
2.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让有创业意向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在学校开展相关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参加政府主办的创业培训,让其进一步树立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掌握创业所必备的工商、税务、金融、劳动法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尤其要重点讲解国家对毕业生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避免学生不了解信息等的情况。
3.建立方便快捷的创业信息网络。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创业信息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创业的信息环境,为大学生掌握创业所需各方面信息提供帮助。同时,认真做好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调研和信息收集等工作并及时快捷地公布相关信息,以便大学生能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创业相关信息资料,增强大学生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市场决策力。
(三)学生个体创业能力素质是核心。
创新能否实施并取得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外因,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创业者的内在因素。这种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敢于创新的冒险精神,是经济中最为稀缺的“生产要素”。[4]培育学生的这种稀缺“生产要素”在当前显得尤其重要。
1.加强自身的创业心理品质。许多毕业生在创新创业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而最终灰心败北。究其失败的原因,除了经验匮乏、能力不足、资金短缺等之外,低逆商则是主要的原因,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瓶颈”所在。[5]因此,在实施创业过程中,学生要把自身逆商培养作为着力点,使自己在逆境面前始终能保持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和工作状态,增强意志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进而提高创业的成功几率。
2.丰富、提高自身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学生创业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非专业知识,包括管理知识、商业知识及相关的法律知识等。此外,平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朱兴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0.
[2]许进.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案例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8,(4).
[3]胡小东,曹麒麟.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4]许进.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案例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8,(4).
[关键词]本土视觉素养 高职 艺术设计 课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图”、“文”在信息传播中的平衡被打破,图形图像已经取代文本,成为当代视觉信息的主要载体,视觉信息的表达与传播空间也从原先真实空间转向数字化的赛博空间。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可视性被广泛看重,当今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
当前,在文化创意产业中,随处可见以振兴本土传统文化为名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传统民族文化成了一种吸引眼球的华丽包装。另一方面,我们的视觉环境中充斥着大量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图形图像,这种西方视觉信息的富裕也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本土的视觉文化匮乏。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探索和实践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中内容创意的重要资源,在产业发展和本土品牌打造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培养艺术设计领域实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面向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职业人,“应从‘全球化――本土化’的双视角出发,放眼世界,合理采纳和运用世界文化和文明财富,立足本土,挖掘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从视觉信息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三个方面培养视觉素养;也就是说,这些能力决定了他们在本土文化传统语境下,对于借助‘图’传达的视觉信息和视觉文化,能看懂什么,看懂多少,如何运用”[1]。一般而言,视觉素养是指“可以获得的理解和创造视觉信息的能力”[2]以及“视觉信息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程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载体,也是培养艺术设计类高职生视觉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课程的类别
“从基础到应用,把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4]的“三段式”结构,仍然是当前国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类的呈现状态。而“以工作过程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结构,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根本原则。打破现有的‘三段式’结构,从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过程分析开始,以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为主要目标,结合各年级学生现有及应达到的目标,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类别[5]”。
第一类是在技能传授基础上的任务驱动课程。主要是通过将本地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达到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相关技术,对该资源做风格化方面的创新。
第二类是以项目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一般开设在高年级阶段,主要通过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开展校内教学。课程在既定主题的安排下,将校外委托项目、教师研究课题等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纳入课程,并且将实际项目的时间进度、技术标准、提交产品等作为课程考核的规范。区别于第一类以技术传授为基础的任务驱动课程,此类课程注重对实际项目的整体性把握和创造性完成。
第三类是“假期课堂”。它是利用假期集中时间开展的一种灵活的设计实践活动。这类课程以校内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要场所,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包括企业项目参与、校际假期交流课程的开展、国际交流课程的开展等鼓励打破专业限制,多方面、多角度实现的体验设计实践。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实施
“对本地文化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是对生活在这一区域内人的自我文化身份的认识,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引入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可以使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关联性都有所提高,并构建属于个人的丰富的经验世界”[6]。结合上述课程分类,本文作者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了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的三种存在形式,并形成了一种课程内容组织方法。
其一,以造型设计基本元素为主的存在形式。本地传统文化类别中拥有丰富的、且独具艺术风格和高视觉辨识度的视觉元素,如陕西皮影中的人物形象与人物运动方式、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的色彩配置与形象设计等,无论形象被直接应用还是被归纳提取,都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其二,以故事为主的存在形式。针对以叙事为主的专业课程,如动画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本地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故事可以经由资源转换运用在课程内容中。这类设计主要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向观众传达设计者的观念和意图。传统文化中丰富且广为流传的故事资源正是当代动画及影视广告设计课程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如200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麋鹿王》即改编自《山海经》原创故事,加上源自中国古代神话的‘麋鹿’形象,使《麋鹿王》一经推出就洋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
第三,以行为为主的存在形式。提出从行为方式上分析和提炼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应用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初衷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本土化问题上,中国“著名导演特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他的理解,‘最初,我们对民族形式问题理解很浅,以为在背景上采用一些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或者在拟人化的动物身上加一个中国式的肚兜,在服装上加几块传统的装饰图案就是民族风格了,还要在人物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动作姿态以及语言上都力求具有中国民族的特点’”[6]。二是,随着当前互动媒体技术的发展,将本地传统文化引入课程,必须从行为和活动方式上研究一些非物质传统文化,如民俗活动中的特殊活动、传统游戏中的活动等,并将这些行为方式转换到交互设计中,促进传统行为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进而设计出符合现代人行为习惯的交互设计产品。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上,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特征,并借鉴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的一种模型,即迭代式模型,对课程内容进行新的组织和架构。通过螺旋型的一个项目的完成,实现第一个迭代,并在之后的课程中,通过每一个完整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如上所述的课程类别,在实际教学中,无论使用哪一种利用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都需要要求学生通过影像、图片、文字等资料形式,对设计或制作对象的造型特点、历史文化背景、造型结构、装饰风格、色彩搭配等进行研究。在获取资料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实地调研、博物馆参观、图书或音像资料搜集、网络搜索等方法。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主要作为一种背景资料的形式存在于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课程,视觉素养的培养着重在视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即解决所见到的“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拓宽“课堂”概念,不仅将当代社会生活中丰富的视觉信息引入课堂,更要鼓励和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用自己的眼睛,也就是通过运用自身观察力、视觉辨别与理解能力去体认周围真实多彩的传统文化,以此深入认识和理解自己所表现的对象。
另外,一些以设计和再创造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对引入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是简单的利用新手段进行表现,更多的是需要从这些资源中抽象或提炼出一些元素。这其中包含着视觉视角下的设计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者可以从此类传统文化资源中提取色彩、形式、材料、肌理、结构、图式等多种元素,组织成设计资源,通过元素的结构与重构,指导学生对设计主题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尝试。我校教师“以秦淮灯彩展览馆主题项目为引领,将秦淮灯彩图形设计、秦淮灯彩标志设计、秦淮灯彩展示设计、秦淮灯彩宣传包装设计总和为一个整体进行实训课程教学”[7],这一系列设计就在对“秦淮灯彩”这一主题的应用上涵盖了多种元素的分析、提取和应用。
三、实施效果
1. 基于课程的艺术设计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培养效果问卷设计说明
本次调查以开展课程实验的三个自然班级为调查对象,专业方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游戏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虚拟现实设计)。共发出问卷88份,有效回收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4%。被调查者中男生33名,占43.4%;女生43名,占56.6%。所有学生均为二年级学生。在内容设计上,主要考察学生是否通过课程文化的学习提高了视觉信息的认知、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表达能力。
2. 数据分析
①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资源再认度较高
在对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再回忆的调查中,有45位学生可以回忆起课上所涉传统文化的名称及基本内容,占总数的72%。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直接引入课堂,可促进学生们对此视觉信息资源的识别和再认。
②对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资源的认识和理解类别不足
对回忆出课上所授传统文化内容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36.8%和27.6%的学生可以对所授资源的内容从建筑造型特征和图形特征两个方面实现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而对资源中色彩特征、工艺造型和叙述故事的理解和认识分别只占到13.2%、15.8%和5.3%。可见,学生们从造型设计基本元素出发对传统视觉信息的认识理解类别不够全面。
③普遍掌握2-3中视觉信息的创造技术
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由于目前均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普遍掌握的视觉信息创造工具包括photoshop、3ds Max、Illustrator。因专业方向不同,视觉传达专业学生一般掌握上述第一种和第三种工具,游戏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虚拟现实方向)学生掌握第一种和第二种工具。学生们对上述工具均有1年左右的使用经验,掌握程度良好。
④要有针对性地教授在设计实践中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
在对学生传统文化资源使用情况调查时发现,五分之二左右的学生能将图形、配色、布景结构运用到作业中,另有23%的学生会选择资源中的故事用在作业中。在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方面,近五分之四的学生选择按照“资料中的某些部分”和“根据资料,进行改编”来做,其中14.5%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对资料的理解,重新做设计”。
⑤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但自我探索实践较少,对作品风格的认识不足
调查中发现,学生们的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60.9%的学生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个性,没有一位学生在此调查栏目中选择“无所谓”或“不希望”。但在对课余时间个人设计实践探索的调查中,90.5%的学生表示,课后有1到2次的设计实践,没有一位同学有过3次以上的自我设计实践。在对作品风格的认识方面更表现得五花八门。学生对作品可能呈现的风格的认识处于极其个人化的感性认识阶段。
结论
本项目以培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的课程设计将现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划分为三种类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将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程,并将其分为“以造型设计基本元素为主”、“以故事为主”、“以行为为主”三种存在类型,并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上提出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迭代式结构”。
从课程实施的效果来看,通过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入,学生对直接引入的内容再认度较高,但对内容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仍然不足;虽然学生们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也掌握了一些视觉信息的创造技术,但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用在各自的设计实践中仍然存在困惑,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自我设计实践,有针对性地在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和作品风格探索方面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
[1]张舒予,王帆.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J].当代传播.2008.4.
[2][3]殷宝媛.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徐俊.高职艺术设计类“工作室”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6]徐俊.论国产三维动画片本土化探索历程[J].电影文学.2013.4.
[7] 顾燕.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与运用[J].轻工科技,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