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险管理控制体系范文

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9 14:52: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篇1

【关键词】施工安全 管控体系 安全信息 平台

1.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

根据施工安全监控实践,建立完善的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控制体系,不仅需要规章制度的“硬管理”, 还需要文化层面的“软管理”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撑,还需要从政治、哲学、风俗习惯以及心理学等诸多方面去考量。下面就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的话题谈几点看法。

1.1做好两个“精简”和一个“加强”工作

一是需对规章经常展开始于工区的讨论和调研,精简繁杂过时条款,保持其严谨、简洁性;二是在提高监察人员素质的同时,走精兵之路,并不断从基层融入新鲜血液,始终以专业化和高素质化作为安全监察工作的基石。

另外还需加强基层车间工区监控人员力量,强调把事故隐患苗头掐死在源头。只有这种以工区为监控的监控,才是真正意义的“安全监控全覆盖”。

1.2建立监察、监督、监控三级监控机制

在局、基层站段和车间工区建立监察、监督、监控三级监控机制。

安全监察的职责就是检查发现较为重大的安全隐患,指导基层站段的安全管理,从全局的角度思考安全的防控战略,适时提出完善安全管理控制体系的意见建议。

基层站段监督人员应把重点放在监督这个层面。就是监督车间工区对施工作业的实施,指导车间的安全管理,定期提出监督指导意见,对发生的安全问题及时组织处理,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

车间和工区应设立专职施工安全监控人员,负责施工作业的安全监控工作,并在做好监控工作的同时,经常向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施工安全管理。

1.3调整车间工区规模和布局

由于工务、电务、供电专业等施工维修作业的特点,工区作为维修天窗和点外作业的最小基本作业单元,针对其天窗修和天窗点外作业存在人员少而不能发挥出快速、高效、安全的优势,应考虑建立大工区制和调整适当车间规模。

另外,在大工区模式下可有条件设立工区专职监控人员,负责整个施工维修作业的监控工作,协助上级监察、监督人员准确了解车间工区的安全状况和难以发现的“死角”。并从中选拔出一些有培养前途的专职安全监察、监督人员。

1.4施工安全监察队伍格局及未来发展

鉴于线路设备的分布格局,应考虑分区域组成施工安全监控大队,并尽量使工、电基层站段面对一个大队。其次,注重安监人员的跨专业培训交流,培养跨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以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和高铁时代的到来。

1.5突出基层站段正职的安全承诺导向作用

根据铁路系统的组织架构特点,基层站段既是整个铁路安全系统的基本执行单位,在系统中又有其独立性。应根据基层各单位特点,构建安全文化战略。为了能更好地突出领导在安全上的承诺作用和提高安全管理方针策略的执行力度,应在基层站段和车间逐步取消由一名副职专门负责安全工作的格局。

1.6建立施工安全预警系统

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就是使以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从过去凭直观、经验的传统方法,发展成为能预测事故的定性及定量的方法。逐步在全局建立起安全预警机制,根据定性定量评估预测结果,可定期或不定期在全局、各业务系统或基层站段安全预警,以期根据预警等级决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7建立公开公正的奖惩制度

心理学认为公开、公正的奖励是比处罚更有激励作用的一种方式。所以,应适当提高正激励措施的比重。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而后明码标价并公之于众,对违反者按章扣罚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近年来,由于在惩治违章方面趋向越来越严,这在安全形势严峻的形势下不妨是一种权宜之计,但以惩治代替思想工作,从长远看,不应成为安全管理的主流意识。

1.8培养铁路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主体是人,不是机器。因此,怎样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其安全意识,就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者的追求。这就要求重视企业文化的灵魂作用。要让员工始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企业文化的熏陶。在这种环境下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融洽,企业的正能量就会增强。

1.9加强科学技术比重,创新施工安全监控模式

随着铁路跨越式大发展,其科技含量在系统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加强科技力量,这既包含了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也包含了普及与时俱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从安全的长远战略看,应建立安全管理研究部门,广泛吸收数学、心理学、计算机、安全系统工程等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创新施工安全监控模式。

1.10坚持心理干预,提高员工安全心理素质

许多员工由于担负的安全责任,在常年的工作中,不同程度在心理上患有“安全综合征”,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施工安全。如现场防护员在施工销记、线路开通后忘记拔掉插在线路中央的停车信号牌、忘记取回设置在线路上的防护响墩,这看似是职工的安全意识不高所致。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是由于因思想高度紧张引起的健忘症。所以,需要心理工作者对员工进行经常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干预,使员工拥有健康的安全心理。

2.施工安全信息平台的建立

施工安全信息应包括因施工引起的事故和违章问题的及整改情况记录、线路及设备基本设置情况和质量状态、基层站段人员基本构成情况及责任管辖区划分、专家和员工意见建议等。鉴于这项工作需要安全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综合技能,本文只是从安全专业角度就此提出一点看法。

2.1各模块功能

(1)录入模块

在这个模块能录入基层站段人员和设备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工、电、供电系统,需录入管理界限以明确站段、车间班组的作业范围、主要线路的线间距、限速公里数、作业门分布等。其次是辖区内事故、违章记录和整改情况及线路、设备质量状况。另外应把现行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及时录入平台并保持动态增减。

(2)统计模块

此模块可统计基层站段和车间工区的基本情况。可统计基层站段、车间、工区人员所受教育和培训等基本情况。按作业方式、单位部门等统计违章信息的类别、违反条款和违反频次等,并可对统计结果迅速做出图表显示。

(3)查询模块

应具备精确和模糊查询功能。能根据违章或事故情况查询违反条款或根据发生事故或违章条款及发生时间进行查询等。并能迅速查询基层站段或车间工区人员基本构成及辖区设备状况。

(4)设计模块

根据施工的基本情况及人员、线路、设备、工作环境等设计出施工作业流程、安全措施、监控重点等。根据每个阶段的安全状态和发生问题的规律、频次、严重度,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可制定出未来月、季、年的监控重点等。

(5)评估模块

根据基层站段的违章和事故的发生频次和风险等级以及设备质量状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全局、系统或某一基层站段的安全情况作出定性定量的评估预测。在高风险的情况下,信息平台可自动弹出预警信号,发出相应等级的风险警报。

(6)交流模块

收集基层站段的自查情况并广泛收集危险辨识和安全隐患并结合事故和违章信息情况,达到与基层站段甚至班组个人的交流。另外,在信息平台上应给基层站段员工一个“信手涂鸦”的版面,用于宣泄情绪,发表意见建议。对于员工反映的问题,应采取有问必答的反馈制度。员工可在任何时间就安全问题直接报告安全信息平台。

采取问卷调查制度,收集员工和专家意见,从中了解基层安全态势、职工思想情绪、心理状况、家庭情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等。

(7)培训模块

以喜闻乐见的卡通形式和互动形式对员工讲述标准化作业和规章制度并表明对各类违章和事故的处理力度。对各类违章情况的处罚力度要明码标价。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可在平台上下载。还应不定期试卷试题,做好平台上的有奖问答和安全知识竞赛专项。就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进行网上竞赛,激发员工的兴趣,在竞赛中提高安全意识,造就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8)纠错模块

包含数据输入的逻辑关系和代码纠错。为了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纠错可帮助发现诸如违章问题和违反规章条款是否对应一致以及其他一些数据是否在逻辑关系上合理等。数据代码纠错就是在输入数据代码的同时,以人机对话的友好界面形式显示对应的数据代码和相应汉字内容,避免因代码输错或其他误操作造成录入的数据质量不高。

2.2关于建立数据库的注意事项

信息平台的建立是以数据库作为支撑的,它是平台的一个基础,在设计时应对各类数据库的结构做好通盘考虑,诸如数据库字段内容、长度、类型等要慎重确定,以免在随后的程序设计中出现问题而难以补救。

2.3几个编码问题

对数据进行编码的一个基本原则:一是如有部颁代码,就用部颁代码,二是编码坚持便于检索和统计查询的原则,三是编码要有前瞻性,且要考虑冗余度和便于纠错。为方便基层安全人员对信息的录入,应制定编码本以便于录入时查询。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体系 框架设计 构建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财务管理信息失真、经营过程违法以及企业集团的倒塌等事件的不断涌现,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缺失有关。例如银广夏财务虚构事件、琼民源证券欺诈案件、郑州亚细亚的商站、明星电力的资金黑洞都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有密切联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企业化解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强化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对提升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以及有效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很多国际性大型企业已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作为企业治理的重要方法,相关方面的研究也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基础和方法。2000年我国新修订了《会计法》,2001年后连续了有关内部控制管理的规范性文件,2008年修订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7年财政部又在企业内征求意见稿,重新修正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和十七项具体规定,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因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表明内部控制已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强烈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也越来越激烈,随之也不断提升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从我国企业目前现状来看,其财务风险意识并未与财务风险同步提升,在财务风险预防管理中也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入手,阐述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的传导机制,提出如何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来防范财务风险的管理策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本文试图构建适用于我国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文献梳理主要从国内外两部分展开,总结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性,为本文研究框架的建立奠定基础。另外,也对相关学者提出的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相结合的策略进行梳理,来借鉴相关学者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从而引发本文研究的主题并进行深入探讨。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大部分学者是从财务管理的审计角度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例如如何提升审计的效率、如何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如何有效明确财务管理责任等,与此相关的研究有:Lee T.A曾在1971年对企业内部控制开展研究时指出,财务管理应该与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一起研究,同时他也对十七世纪前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也作了相关梳理,指出内部控制是否得当与财务管理联系非常密切。Lawrence R.Dicksee (1957)是较早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学者之一,他很早就发现若企业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及企业财务信息不及时会直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足的问题产生,应对企业中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惩罚。此外,也指出企业在运宫过程中应设计好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便获得及时、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Beaver(1995)也曾指出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管理、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很大相关性。财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度可用于检验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于提升企业营运效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程度以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有很重要作用①。Ross.Westerfield.Jordan(1995)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的负债规模无法实现有效控制而产生的一种权益风险,即如果企业控制不好自身债务的规模,会直接提升企业股东的风险程度,这也表明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密切相关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焦点主要在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上,总体而言相关研究较少。何庆光、王玉梅(2004)也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出发,研究后指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除包含管理控制外,还应包括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财务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制定应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各种措施③。朱其俊、苍玉霞(2004)从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策略出发,指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应与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其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控制体系的法律机制建设④。鄂秀丽(2008)则是采用了计量学模型,随机选择了114户大型国有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的财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今后相关方面的定量研究指明了新的研究视角。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随着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加强与完善也开始朝正常化发展,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内部控制体系越完善,财务风险程度越低⑤。如黄秋菊(2014)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后指出,二者之间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容易混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者一般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问题是相同的过程,而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其实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第二,经常忽视财务风险的管理,而过于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管理者一般倾向于将注意力放在细小的日常管理控制上,浪费了管理资源,而忽视了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管理。第三,在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却忽视了执行内部控制的效果,对于企业存在的机遇与风险无法及时和正确的把控,致使企业易于陷于沉重财务危机之中⑥。

(三)研究述评

通过以上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无论是从微观角度还是从宏观角度切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关系,国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国内来说更早,且研究成果更多。一般企业都已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管理策略,而我国还需要吸取国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

国内大部分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仍然停留在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上,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或体系的探讨。二是相关研究数量不多,基本都是通过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指出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结论。因此,如何从财务风险视角构建符合我国企业特征,且管理体系较严密、管理层次较分明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非常有意义、非常迫切的。

二、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设计与构建

(一)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设计

本文将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以目标导向为目标,结合上述研究成果,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将内部控制的着眼点与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各种风险点相结合,将其融合到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和各项业务活动之中。因此,本文研究内容涉及企业管理层级的内部控制与企业业务活动层级的内部控制,围绕这两方面首先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然后再寻找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点,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试图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构建基于财务风险中管理更全面、逻辑更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构建

鉴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均是系统的、全面的、复杂的过程,因此可结合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中提出的建立与实施有效控制的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来展开分析。

本文将着重探讨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五大子系统:第一是完善的内部环境子系统,第二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子系统,第三是良好的控制活动子系统,第四是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第五是有效的内部监督子系统。本文将从这五个子系统分析其构建的内容与解决方法⑦。

(1)完善的内部环境子系统。考虑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容易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内部人控制问题,使财务风险控制点应放在对内部环境的完善上,如对管理者、员工的激励机制、管理者与员工的良好关系建立等方面。因此企业内部控制成效的重点在于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内部环境,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员工的素质水平由忠诚、勤劳、高效、正直等因素构成。一般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能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高低。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对于提升内部员工的素质水平、对于内部员工是否能高效地执行内部控制政策有决定性影响。

为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环境子系统,企业首先应从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制度着手,如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定期对员工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也可以实行工作职位丰富化或岗位轮换制度,同时在这些环节要实施经常的、及时地奖惩措施,让员工意识到高效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结果。此外,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塑造,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价值观导向,让员工从意识、行为上自觉地融入文化塑造中。

(2)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子系统。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可知,明确规定了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及时地实施财务风险评估。在开展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和企业外部的财务风险,并同时确定内外部风险的承受水平,对企业预见到的各种风险水平进行分析和确定控制的优先顺序,为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子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可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经营过程、企业现金流量支出等环节来识别。然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再在上述环节分析的过程中选择关键的财务风险指标,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子系统。在风险评估子系统中,风险预警是其中的重要评估要素,如果能从预警系统中获取及时地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企业才能通过对关键财务风险点的分析做好风险规避,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⑧。

(3)良好的控制活动子系统。根据前面的风险评估子系统的评估结果,需要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子系统,即通过采取及时地控制方式,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水平之间。为了有效执行这个控制系统,企业首先需要针对关键的财务风险点来设计相应的控制应对策略,因此,控制活动子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关键的财务风险控制点。

一般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财务管理环节,将财务活动划分为资本筹资、投资、资本运营、资本回收等活动,对针对这些活动需要具体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策略:如各环节职务单独控制、财务授权与审核控制、财务系统控制、财务资金控制、财务预算控制、企业营运分析控制以及培训考核控制等⑨。

(4)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可知,企业应当建立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明确企业内部控制所需的各方信息的收集、传递等程序,同时也要确保企业内部能对这些信息开展及时有沟通,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企业所获取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以及企业经营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种财务信息。这顺畅的沟通主要是指导能够及时准备在将各种财务信息在企业内部以及从企业内部传递到企业外部相关的部门及相关员工,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评估、控制、监督环节。此外,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还需要从沟通的环境、沟通的方式和手段、沟通的渠道等方面来保证信息的畅通传递。如加强企业内部ERP系统建立、建设统一的信息数据化平台、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等。只有建立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才能为有效的内部监督实施提供保障。

(5)有效的内部监督子系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也明确了企业应该制定内部监督制度,对企业内部监督的责任、权利、程序及方法要求都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企业内部监督的实质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及财务风险评估等制度执行质量的一个评价过程。在内部监督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内部审计的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从一般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应对董事会负责,这样能防止企业内部人控制掌权、防止董事会职责和权利弱化等现象的产生,同时指导企业的业务活动也能对董事会形成某种程度的牵制,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子系统。为加强有效的内部监督的可执行度,将其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财务风险管理等开展不同类型内部监督活动。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尤其是对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一系列的财务风险问题,

其风险管理主体、风险控制程度以及风险处理策略一般很难达到科学、有效的水平,因此需要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出发,去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来控制与处理各种财务风险。本文正是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侧重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力求从财务活动的业务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我们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完善的内部环境、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良好的控制活动、沟通顺畅的信息以及有效的内部监督五个子系统构成,这五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旨在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防范企业的各种财务风险产生。

注释:

① Beaver HW,Risk management,Problems and Solutions,New york,McGraw―Hill,Inc,1995

② Ross.Westerfield.Jordan,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1995.

③ 何庆光,王玉梅.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 34-56.

④ 朱其俊,苍玉霞.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3-45.

⑤ 鄂秀丽.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29-36.

⑥ 黄秋菊.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有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3:66-72.

⑦ 陈岚. 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1:26-29.

篇3

一、企业套期保值中所面对的各种风险

企业从事套期保值交易所面对的风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基差风险

基差风险是指保值工具与被保值商品之间价格波动不同步所带来的风险。基差即现货成交价格与交易所期货价格之间的差,其金额不是固定的。基差的波动给套期保值者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风险,直接影响套期保值效果,特别是当采用替代品种保值时。

(二)交叉套期保值风险

当期货市场上没有与现货商品相同品种的期货合约时,可以利用其他具有相同价格发展趋势的商品期货合约为该现货商品进行保值,即所谓交叉保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交叉保值中所要保值的资产并不是所使用期货标的资产,两类资产的价格走势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就会导致交叉保值风险。

(三)逐日结算风险

由于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交易和逐日结算制度,因此一旦出现不利变动,投资者可能被要求补足保证金至规定的额度。如果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无法及时补足保证金而被强行平仓,则套期保值策略会因此落空,企业可能面临严重亏损。

(四)投机风险

期货套期保值与商品投机在交易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商品投机有时能够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利润,使得企业经常放弃套期保值的宗旨,或者并不严格执行套期保值方案,导致商品操作名为套期保值而实为投机,在市场方向发生变化或判断失误时给企业带来损失。

(五)业务流程风险

由于期货交易不是客户之间面对面的交易,它需要通过期货经纪公司,按照交易所规定的操作程序和结算方式进行交易和结算,业务流程没有完全封闭的时间界限,隐含着操作风险。业务流程中的风险主要产生于合作机构选择不当、没有按规定的程序与合作机构签订合同、开户未经有效审批、投资方案未经有效审批、资金划拨未经有效审批等情况。

套期保值的首要目标是保值,在转移价格风险后,企业应专心致力于现货经营,获取正常的经营利润,不能不顾风险指望利用套期保值交易赚取额外利润。因此,企业在参与套期保值时应努力规避上述风险,应该了解这些风险的来源,并从根源上对这些风险加以防范。

二、基于风险管理建立企业套期保值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通常而言,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而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对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的基本流程;内部控制解决的是常规性风险,风险管理解决的是非常规性风险;内部控制主要是从风险控制的方式和手段说明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是从风险控制的目的来说明风险控制。

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企业内控实践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理论阶段。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并认为内部控制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督等5个方面。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正确地管理和控制风险,目标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梳理公司的主要业务流程,对关键控制流程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风险点和控制缺口,通过强化相关部门控制职责,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完善制度规范,建立测试方法和标准,保证内控体系有效运行。2004年,COSO委员会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企业风险管理被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目标”。其中明确说明,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在内部控制框架基础上,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见,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与风险管理的要求相并存的。正是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 企业才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 配合风险管理, 实现企业目标。建立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 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需要。而企业从事期货套期保值,风险伴随于整个投资过程,为了控制期货投资风险,企业则必须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企业套期保值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督等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决定着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形式。企业套期保值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是围绕这五个方面的要素进行的。

(一)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与套期保值相关的控制环境因素主要是组织机构,因为风险内部监控体系的运行必须建立在职责分明的组织结构之上。一个结构良好的组织不仅可以促使组织中每一个人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而尽职尽责,而且依赖组织内的严格分工,做到相互稽核、牵制,避免挪用资金和越权交易的风险,并可及时发现期货投资风险和采取相应对策。期货投资应实行权力集中原则,决策权应由公司最高决策层掌握,通常由董事会授权董事长组建期货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采购总监、内审负责人等,负责制订年度套期保值计划、对公司从事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监督管理、批准授权范围内的套期保值交易方案、负责审定公司套期保值管理工作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以及交易风险的应急处理等。期货领导小组下设套期保值管理办公室作为其日常办事机构,其职责为制订、调整套期保值计划、交易方案,执行具体的套期保值交易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套期保值管理办公室设有交易员、档案管理员、资金调拨员、会计核算员和风险控制员等岗位,各岗位分别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内设,每个岗位员工各司其职。

(二)实施有效的风险评估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评估风险的先决条件是制定目标,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具体包括目标、风险、环境变化后的管理等。对于选择期货经纪公司,套期保值管理办公室应挑选三家以上具有良好资信和业务实力、运作规范的期货经纪公司,经资格审查后作为候选单位,再由期货领导小组从中选定一家期货经纪公司,签订期货经纪合同书,办理开户手续。套期保值管理办公室应动态跟踪了解期货经纪公司的发展变化和资信情况,并将有关发展变化报告公司期货领导小组,以便决定是否更换期货经纪公司。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应及时评估交易方案中的相关风险,检查交易方案是否采取合理交易策略以降低追加保证金的风险。内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套期保值业务进行检查,监督业务人员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及时防范操作风险。

(三)把握关键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套期保值控制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划分、业务流程、风险报告和处理程序等。

1、交易授权

对期货交易操作应实行授权管理,一般应由董事长签发期货交易授权书,交易授权书应列明有权交易的人员名单、可从事交易的具体种类、交易限额和授权期限等。被授权人员只能在授权书载明的权力范围内行使相应权力。如被授权人变更或权限调整,授权人应及时通知业务相关各方。

2、职责划分

从事套期保值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应合理划分,比如交易员负责监控市场行情、识别和评估市场风险、制订交易方案、执行交易指令、对已成交的交易进行跟踪和管理等;档案管理员负责计划、交易方案、交割单和结算单等资料的管理;资金调拨员根据交易记录完成收付款;会计核算员负责相关账务处理等财务结算工作;风险控制员负责监督和跟踪每笔交易的执行情况。各岗位人员应确保有效分离,不得交叉或越权行使其职责,确保能够相互监督制约。

3、业务流程

套期保值管理办公室根据现货需求情况和市场价格行情制订交易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建仓品种、价位区间、数量、拟投入的保证金、风险分析、风险控制措施、止损额度等,报经期货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交易员根据交易方案,填写注入或追加保证金的付款通知,经期货管理办公室及财务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交资金调拨员执行付款,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向期货经纪公司下达交易指令,每笔交易后应及时将交割单和结算单交风险控制员进行审核。会计核算员收到交割单或结算单,审核无误并经相关财务主管签字后,进行账务处理,同时每月末与交易员核对保证金余额。套期保值管理办公室根据锁定价格材料的实际采购情况拟订平仓方案,操作流程与上述类似。

4、风险报告和处理程序

交易员应于每天收市后测算已占用保证金数量、浮动盈亏、可用保证金数量及拟建头寸需要追加的保证金数量并上报。当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或发生异常波动时,交易员应立即报告;如交易合约市值损失接近或突破止损限额时,须立即启动止损机制;当发现由期货经纪公司造成的交易错单,交易员应及时通知期货经纪公司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追偿损失;若发生属于自身过错的错单,交易员应立即报告套期保值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并下达相应的指令以消除或尽可能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四)规范信息披露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套期保值管理办公室应于月初向期货领导小组提交上月套期保值业务报告,内容包括本月新建仓位状况、总体持仓状况、结算状况、套期保值效果、未来价格趋势及相关分析。同时,所有参与套期保值业务员工都应遵守规范的汇报制度,使内部信息传递顺畅。

(五)加强监督力度

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监控活动由持续监控、个别评估所组成,其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交易的主要目的是规避市场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针对套期保值业务建立经营风险的监督体系和权力制衡机制,在决策、授权、交易等操作程序上规范运作,发挥各级操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在期货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保障套期保值交易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选民,李丰.企业期货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6

[2]彭志国,刘琳,张庆龙.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3]孙才仁.套期保值与企业风险管理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COSO

1 概述

近年来,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各种风险因素都在变化和增大。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我国的风险管理体系亟待完善。因此,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变成了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更有竞争优势,提升其风险承受力,降低损失,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

2 基础理论分析

2.1 内部控制、COSO的含义与构成要素分析 ①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学术界学者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而共同推动发展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调节和制约的一个内在机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提供合理保证,与风险的管理密切相关。②COSO内涵。COSO是美国最早在1985年由各大会计师协会创建的防范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自创建以来,通过分析财务舞弊原因以提升财务真实性为最终目的,有很高的权威性。随后,COSO委员会相继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等管理内部控制的纲领性经典文件。这些文件指导我国企业完善风险管理,并进入了一个法制化的阶段。1992年,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的相关报告,同时也对风险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并在1994年对内部控制的涵义进行了补充和增加,不断完善我国基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水平。③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分析。内部环境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为其他要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的组织结构。COSO报告阐述了组成内部控制的构成分别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8大要素。这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并不是单纯罗列的过程,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内部控制的这要素彼此关系非常紧密。

2.2 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阶段,有客观性、可转变性、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风险可以被分为系统风险以及非系统风险。其中,非系统风险来自内部,而系统风险更多的来自外部的宏观因素。非系统风险对企业整体都会产生影响,并且较难规避。

2.3 通过COSO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启示 通过对COSO的深入理解,得到了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启示。内部控制能够触及到企业的任何部门,可以设置相互制约的岗位及人员,提高预测和控制风险的及时度和准确度。促进企业有效的规避风险。内部控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进行风险管理,弥补了之前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欠缺。对丰富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预测风险的准确性、节约风险控制成本、改善现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基于内部控制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3.1 基于内控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原则 结合内部控制管理应对策略,确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方案,遵循的原则为:①系统原则。风险管理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系。这个体系以防范风险为出发点,以实现风险管理为最终目的,将所有流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②基于内部控制原则。风险管理要通过内部控制管理的流程来逐步完成,设计风险管理体系时也要以内部控制的8大要素为基础来考虑风险管理的操作要求,把所有控制和管理活动划分为以每个要素为基础进行风险管理。③预防原则。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时要尽量以突出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才能将风险控制在发生前,事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风险发生后再补救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④持续改善原则。由于外部和内部管理环境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风险管理不是一个静态系统,而是一个必须持续改进的动态系统。

3.2 基于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的实施步骤 ①制定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子目标,收集风险管理的初始信息确定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将风险管理的目标分解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形成风险管理总体目标统领各部门的子目标。②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内部控制的8大要素完善战略目标、控制风险活动等与风险管理有关的制度。③针对不同类风险,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政策。设立能够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的风险管理指标,同时建立重大风险的指标监控和预案,对危险值的变化趋势进行量化分析,实时监控风险指标在经营生产中每个状态的趋势变化状态。④对重大风险建立风险应对措施和预案。按照我国企业制定的风险管理政策和计划,分配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来实施具体计划。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有力实施的保障预案,最大程度的使风险管理规范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COSO的启发,基于内部控制分析进行风险管理,并融合了内部控制进行风险管理。结合企业自身的规模、特点和环境等,在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尽早处理风险。

参考文献:

[1]唐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构建国企的内部控制体系显得非常的重要。国有企业也必须要站在风险管理角度来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制,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切实降低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有效经营管理的目的。

一、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分配资源,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是企业经济活动内部防范需求,是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的必要手段。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外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内部管理逐步提升,内部控制也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由简单到复杂,并从企业内部向外部延伸。

(二)风险管理企业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它与企业发展相伴相生,其中一些风险会威胁到企业的发展,给企业造成危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经济社会,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新业务、新知识更是层出不穷,风险的多样化迫切需要企业不断提升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二、在财务风险管理视角下构建国企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国企要持续发展并实现经营目标,就需要提高市场地位,保持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风险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使得国企纷纷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多种手段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强化企业风险经营意识,建立风险预警的长效机制,成为了推进国企适应外部环境,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二)有利于财务风险管理顺利进行构建国企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让各项工作进行的更加规范,从部门之间的交流方式、工作的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实施流程,因此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构建的国企内控体系,让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更好的结合,也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很多企业在内部体系建立时对财务风险管理理解得不透彻,更加偏向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其他工作脱节,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使财务管理与企业其他工作步调一致,顺利进行。

(三)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确保经营指标的完成,必须以健全完备、运行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根本保障。对企业而言,风险是由于内外部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完成经营目标、实现发展战略的潜在影响。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念融入到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等各方面,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落实重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与效果,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现阶段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目前,很多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风险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缺乏应对风险的全局观和系统思维,遇到风险事件后不能有条不紊的应对,风险事件发生后,也未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完善内控体系和相关制度。

(二)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同民营企业之处在于内部控制中存在很严重的行政化色彩。很多国企中都存在一言堂的现象,有些是高层领导做决策,这样对不符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规定的程序也会被默认执行,导致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让财务审计机制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一方面不能仅把财务风险管理停留在纸面上,要在实际工作中去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增加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财务风险,让国企更加稳定的运行。

(三)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部分国企自身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但风险管理仅依靠经营部门上报,未真正嵌入到公司信息系统及业务流程中,无法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各类信息汇总分析并与同行业已发生的风险事件的特征比对,实时进行风险识别及应对。如果仅依靠大量人力来进行风险管理,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及时防范风险的发生。

(四)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很多国企的部门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岗位,一般都是由财务人员兼任。但是财务人员更加的偏向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还有一些不足。财务风险的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如果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很容易丧失风险控制的最佳时机,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的建议国企应通过构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来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营,由此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操作细则及流程图等三个层级着手,不断完善并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使企业在正常运营过程中有限防范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从而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更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风险的全局观和系统思维,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事件的应对措施,并结合风险事件、公司的流程制度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主要由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职能机构、业务部门以及审计监管部门构成。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主要负责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的制定,研究、审定公司重大经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等。风险管理业务部门主要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作为经营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机构负责政策制定、管理监督,作为经营风险的第二道防线;审计监管部门对风险及内控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作为经营风险的第三道防线。

(二)提高信息化风险管理能力面对现代企业跨行业、多业务类型及海量信息,要快速、准确、高效地获取风险信息并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必须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充分应用海量信息处理方法,适应未来发展。企业可通过运用先进的数据集成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向经营管理各业务环节渗透,实现从企业数据仓库中获取业务、财务数据,建立多维度的分析指标,构建风险动态预警模型,形成风险动态预警系统。依靠IT技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节省人力物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设和完善风险体系、制定风险规避措施上,将对国企的生产经营管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三)强化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加强风险管理评价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加强风险管理评价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并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策略予以改正。第一,应当积极优化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制,企业可以结合自己实际经营状况来合理设置内部控制监管体制,且在该体制中需要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以及财务总监三方职能部门进行有效融合,在该体制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要具备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独立的职能,且通过行政上的交叉控制,有效结合三方合力,以切实发挥出监管实际作用。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国企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规模和财务数据体量不断的增加,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对目前财务管理中比较薄弱的风险识别和分析环节。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取决于人的因素,基于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更需要专业的人才,企业要鼓励员工在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多参加社会组织举办的培训课程,使其能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迅速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要给予鼓励和重点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