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9 14:52: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跨界整合的商业模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趋势
一、“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历程
(一)“互联网+”1.0时代——“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创新
所谓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即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网络商务闭环,构建一体化的多边市场平台。平台价值在于通过互联网集合客户群体,通过各种客户群体的互动创造最大商业价值。例如百合网、世纪佳缘等相亲网站,就是通过相亲的男女方客户互动产生盈利;再比如淘宝网通过建立开放式的购物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多元化的购物体验,并收取入驻商家的宣传费用。所谓免费商业模式创新,即在互联网上给予消费者免费的基础服务,其主要形式分为三种:一是基于双边或多边市场的免费服务或免费产品,借助第三方支付弥补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二是除了基础服务免费外,对高级服务进行溢价收费;三是利用免费服务培养忠实客户,养成良好使用习惯,进而采取后续收费模式。作为“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创新的佼佼者,奇虎360在2007年异军突起,凭借着免费的杀毒服务,成功塑造了品牌形象,相继推出的安全卫士与软件管家等免费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体验。2008年,“360安全浏览器”的推出,更是为奇虎360带来了大量现金流,免费的网站导航服务,广告费盈利模式弥补了其经营成本,随后的360游戏与360其他自主软件也吸引了大量用户,在用户优势下,平手其他品牌,形成了多边化的协同效应,促进了行业发展。
(二)“互联网+”2.0时代——“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产品、平台与社区分别是根本的三个层次,在“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创新快速发展过程中,“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优势逐渐展现,以小米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内容+社区”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媒体属性+商品与社交属性,通过媒体传播产品的内容将消费聚合,而后通过社区消费者的培养、沉淀,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进而开展商业活动。“互联网+”2.0时代的内容,即全媒体化内容,企业借助媒体网络,更有针对性地吸引客户、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与粘性。伴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使得全媒体化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完善,企业能够与消费者产生内容互动链接,随时调整发展战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口碑与品牌价值。互联网的社区化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让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购买商品,在网络社区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小米社区为例,在小米手机设计阶段,便积极吸纳手机发烧友,共同探讨手机的功能。从小米1到小米6历经六展历程,小米秉承“一切环节皆体验”的商业理念,通过小米社区持续不断的培养忠实客户,通过提高客户的参与感与忠诚度,扩大了市场份额。在及时有效的互动沟通中,小米公司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形成了良性发展循环。
(三)“互联网+”3.0时代——“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移动4G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渗透率不断提高,互联网产业链外延不断拓宽,O2O线上线下商业模式成为了当前的关键词。相较于“平台+免费”与“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而言,“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势在于“流量至上”商业逻辑,随着前期发展的流量积累,企业的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在大流量的堆积下,流量的变现功能凸显,例如视频网站、旅游网站与购物网站,纵向的产业链发展趋势明显。“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开展O2O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传统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效率,另一方面重塑传统产业链,打造了新型商业模式与供需程序,拓宽了市场空间。以京东商城为例,随着京东自营物流的布局日趋完善,其产业链的闭环逐渐形成,通过定制供货与自营销售等方式,塑造了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与“互联网+”2.0时代相比,3.0时代的变现特征在于线上与线下共同变现。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商业模式,遵循顾客导向,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传统供需矛盾,扩大供给与需求,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例如,以现象级Uber、滴滴、快的为代表的打车、租车商业模式,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与技术,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开创了新型商业模式。
(四)“互联网+”4.0时代——“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互联网生产力工具理论视域下,近年来跨界商业生态网络组建形成。相较于“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4.0时代真正开启了全社会的资源整合模式,除了传统产业链的“互联网+”发展之外,国内互联网巨头凭借着流量优势、资源优势与经验优势,推动了“连接一切,跨界融合”的全产业链生态发展。根据阿里研究院研究报告指出,“互联网+”的根本在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与在线化发展。在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不断革新趋势下,移动终端设备与互联智能终端设备层出不穷,为“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后端数据支持到前端数据支持,再到基础设备支撑,多个方面协同发展共同缔造了“互联网+”的新型跨界生态网络。纵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企业,目前都在向着“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发展,一方面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对外开放,例如百度医疗云与金融云、阿里巴巴政务云与电商云;另一方面是跨界与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例如京东与国美、阿里巴巴与苏宁等,多家大型互联网巨头企业的联合,通过各种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构建了更丰富、更健康也更庞大的新型跨界生态网络。除了互联网巨头之外,传统产业巨头也在积极转型升级,包括万达集团、联想集团与苏宁集团等,纷纷通过“互联网+生态网络”的方式,拓宽了产品线与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用户的消费体验与附加值。在多元化合作路径下,越来越多的跨界、跨产业生态网络不断发展壮大,引领着“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趋势
跨界融合新业态。自“互联网+”4.0时代以来,跨界融合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趋势,通过培养行业新生态的方式,跨界融合取得了长足发展。苹果电脑跨界手机,颠覆手机行业龙头诺基亚;腾讯以微信平台跨界通信领域,颠覆传统运营商的短信与语音服务,开创“微时代”;特斯拉进入汽车产业,阿里巴巴携手上汽公司等,互联网的跨界发展取得了杰出成果。未来“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竞争绝不仅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更是跨界融合的竞争。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行业间边界越来越模糊,行业与企业的跨界竞争壁垒不断降低,使得跨界竞争成为了新常态。客观而言,跨界融合需要企业利用竞争优势打造新的生态,秉承共享、共赢与合作原则,完善商业生态系统,扬长避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配置共享经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WeWork、Airbnb与共享单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大热,凭借着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从资源配置角度而言,共享经济的价值在于提高资源配置率,激活闲置资源,让参与者获取共享红利,并实现多方共赢互利的目的。以Airbnb为例,从2008年成立以来,品牌已经在全球两百个国家拥有两百万套房源,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量超过三千五百万户,品牌估值已经超过两百五十亿美元。国内方面,从短租平台到出行交通工具,再从物品分享到知识技能共享等,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共享经济市场规模高达两万亿元,参与人数超过五亿人,涉及领域包括房屋短租、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以及金融、知识技能和交通出行等方面。在国内共享经济热潮下,诞生了小猪短租、神州租车、共享单车与滴滴出行等新兴知名企业。“三流”融合新闭环。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是商业模型的基本要素。其中,物流是产品与服务的表现,资金流是支付与资金运转的表现,信息流是商业信息与产品信息的互动。在“互联网+”时代的未来,利用“三流”合一打造商业闭环,将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京东、苏宁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均是打造商业闭环的杰出代表。借鉴其成功的完整内部商业生态打造经验,现代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信息流的把握,要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工具的作用与价值,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准确采用大数据分析,为商业模式创新与产品服务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是物流体系的构建,充分实现产品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产品信息与品牌的价值信息能够轻松通过互联网传递。为了打造商业闭环,现代企业需要秉承“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理念,通过与物流公司、互联网公司合作,打造线上线下无缝的服务体系;再次是资金流的保障,借助第三方支付渠道与金融管理部门,保障资金流的良好循环,打造商业模式的生态圈,实现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全方位了解;最后,通过“三流合一”的方式布局线上线下,构建闭环生态系统,其类型可包括以下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商业闭环,其主要对象是互联网企业,通过向下整合资源,构建内部生态闭环,以BAT为代表,通过补充线下实体店,收购实体线下企业的方式,进行线下布局,打造闭环生态圈。以阿里巴巴为例,其不仅成立了菜鸟网络科技公司负责物流端,而且还投资和收购了苏宁、文化中国、海尔日日顺与快的打车等企业,补充了其信息流与资金流;二是自下而上的商业闭环,主要以传统企业为主,通过顺应互联网时展趋势,寻求线下向线上的商业延伸,构建O2O闭环生态。例如苏宁电器、银泰宝货与万达百货等,借助互联网平台与支付体系,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垂直一体化打造闭环,例如已经构建生态圈的乐视与小米等,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延伸,整合了内容、平台与终端资源,构建了完整生态圈。小众市场长尾模式。所谓长尾模式,即以“款多量少”的核心理念,推动企业发展的模式。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而言,借助互联网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其优势在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同时提高服务商的运作效率,有助于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物联网体系下、众筹模式下,通过及时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制造企业可以利用定制化或小众市场运作方式,降低库存成本,提高销售量。长尾模式下C2M、C2B、C2F最为常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C2M模式核心在于按需生产,C2B直接连接品牌企业和消费者,C2F则是互联网平台与工厂连接定制个性化的网络产品。客观而言,在定制与按需生产的模式下,能够让消费者买到价格低而性价比高的产品,随着市场经济背景下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趋势,C2B、C2M、C2F模式必然更符合市场规律,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现阶段国内外已经出现诸多类似网站,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商业定制时代。个性化、小批量、多样化的小众市场长尾模式,生产销售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掌握了分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打破了传统商业流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瓶颈,能够按需生产、定向销售,通过创新与创意的融合,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启示
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从“平台+免费”到“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再从“互联网+O2O产业链”到“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广泛应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构特征与商业特质。从“线上流量变现”到“线下融合聚变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其实就是互联网发展潮流、发展规律的映射。随着网络时代对生活与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需求愈加多元化,企业需要采用互联网思维,顺应时展的趋势与潮流,积极做出改变,遵循商业逻辑与价值逻辑,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商业模式创新价值。“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除了要注重技术创新以外,更要高度关注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强调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把握客户的痛点。借助互联网工具,实现产业链整合或跨界融合,与互补性的社会资源合作,发挥优质资源的优势,打造合作共赢的商业生态网络。通过更高效的为客户提供全过程体验与解决方案,提高产品与服务附加值,创造更大商业价值。遵循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保持商业模式的持续生命力,需要始终保持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动力,这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价值创造是基础,价值获取是目的,前者是指创造顾客价值,后者是指获取企业价值,两者需要同时兼顾。通过创造附加值,让消费者感受其消费收益大于支付成本,则有助于为消费者带来最佳的购物体验,有助于企业培养忠实的客户。与此同时,企业通过营业收入补偿成本费用获取更多利润,才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商业模式创新基本原则下,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需要平衡兼顾,符合商业发展规律。反之在过度的“烧钱”发展模式下,在缺乏合理盈利方式下,在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难以有所作为的形势下,必然不会产生最佳的商业效果,其商业模式难以符合市场与客户需求,不利于企业或商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丰晓芳.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4(24)
2.刘建刚,钱玺娇.“互联网+”战略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
3.康俊.“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的互动机制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在2013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高级海事论坛上,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总船长张登辉作出上述表示。
张登辉指出,航运市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境:一是市场的剧烈波动。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前后,航运企业更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巨大冲击,企业追求的是稳健可持续发展,而目前市场波动剧烈,如果把主业的鸡蛋统统放到航运这一剧烈颠簸的篮子里是不可能实现平稳发展的。二是运力长期过剩。尽管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但新造船舶依旧大幅投资,虽然交通部已限制非航运机构发展船队的规模,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效果欠佳。市场运力过剩将是长期的、整体的,而运力的短缺则是短暂的、局部的。每次市场出现短暂复苏时,都会被大量迅速涌入的新运力抛回低谷。三是跨界竞争的冲击。以通讯业为例,中国移动不会想到真正的竞争对手竟然是腾讯。非航运企业开始跨界参与竞争,因此,即便自己不跨界也将会因其他产业的跨界冲击而遭受严重打击。
尽管航运市场复苏之路依旧漫长,但只要世界经济贸易存在,航运业就不会消失,走到尽头的不是航运这一产业,而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正所谓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张登辉认为,航运企业应该坚持在市场逆境谋变创新。世情国情在变,航运形势在变,航运企业要善于把握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的变化规律,积极谋变,以变应变,以变治变,当前要主动适应并积极谋划三个转变,即从船与船的竞争转向链与链的竞争;从单个企业竞争转向企业群的竞争;从传统经营模式竞争转向产融结合模式竞争。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下实现平稳的发展是一道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性问题,需要突破旧有的经营模式,需要坚持创新,积极创新,特别是要研究商业模式的创新。
张登辉指出,在航运业的新变革下,航运企业应当突破旧有的产业边界、市场边界、客户边界,拓展战略思维,花大力气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
他认为,一是要加快从船与船的竞争向链与链的竞争转变。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需要适度多元化,发展互补型产业,成为产业链的整合者,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将企业拥有的资源发挥到最大效应。如马士基集团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巴西淡水河谷背靠产业链优势,建造超大型散货船,对中国航运企业带来冲击;日本邮船重构与整合供应链、成功开拓汽车物流业务等都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二是加快从传统经营模式向产融结合模式转变。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系列创新的整合,商业模式设计紧靠单一的工具已经无法实现,因此应借助企业的融资工具,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的生命力已不再是竞争力而是融合力,大型航运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不仅可以满足集团的融资需要,将资金外部循环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对提高企业的整体协同效应,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效率大有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必然面临解决规模收益递减、风险递增的问题,这就需要航运业务与金融结合,把金融视为航运业务系统的有机部分。
MediaCross公司CEO江兰和他的团队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大量的技术手段,捕捉成千上万个“张平”,分析出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特征,最后为品牌商提供更为精准的广告投放服务。
数字营销的概念普及后,网络广告及移动广告已经实现了从“放在那儿”到“放到那个人面前”的升级。但江兰一手打造的MediaCross跨屏联动视频广告平台,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手机、电脑、PAD以及电视等多个视频屏幕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以获得更多更为海量的用户资源,以及为品牌商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广告投放选择。
这一模式已经获得了来自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凌代鸿的注资。
模式创新
25岁的Zoe平时喜欢跟一帮朋友们一起研究护肤品,而27岁的Ken平日里喜欢自驾游,热衷于浏览汽车品牌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MediaCross平台,帮广告主找到600万个Zoe,或者300万个Ken。”江兰说,在锁定营销的目标人群后,他们可以帮广告主做到信息更为精准的投放。
但这只是江兰商业计划的第一步。数字营销的概念普及后,行业里涌现出大量类似的公司,通过研究用户在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上的使用轨迹,来判断其年龄、性别、职业、业余爱好等信息,再联络相应的品牌商对其进行精准广告投放。网络广告不再只是“放在那儿”,而开始主动选择“放到那个人面前”。
江兰是国内较早研究这一广告投放模式的商业弄潮儿,他曾创办的数字营销公司,专注于网络视频广告领域。他认为,在整个互联网广告行业,网络视频广告出现的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却是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类别,未来的前景看好。此外,在国外,广告网络公司早已走上垂直化、专业化的道路,这也将是国内广告网络行业的趋势。
在营运公司的过程中,行业内一些新的趋势引起了江兰的关注。首先是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使得移动端的内容占据了用户越来越多的碎片时间。其次是即使经过了来自互联网的巨大冲击,电视广告依旧是广告主极为青睐的投放模式。
江兰开始思索另一种商业模式,即将上述这些平台的资源进行整合,为广告主提供一个整体的视频广告投放方案。他现在创办的MediaCross,就是在这种思考下产生的。
跨屏营销
“电视的屏、手机的屏、电脑的屏、PAD的屏,用户在媒体消费上花费的时间,90%属于跨屏。”江兰表示,而只有当产品被联合在一起使用时,它们才会发挥出真正的效力。
跨屏传播能更好地拓展目标到达率,其同时利用电视、视频及移动端,更好地拓展目标群的到达率,而单一媒体则比较窄。此外,跨屏能实现更宏观的跨屏幕媒体预算分配。品牌主或广告商不再需要像以往一样通过复杂的公式去计算,广告预算中有多少比例是给电视或者是网络、移动端,而只需要考虑如何将钱分配到不同形式的视频中,视野更为宏观。
该模式还实现了跨屏幕的营销活动。不同屏幕,无论是客厅里的电视机、书房里的电脑,还是手中的电话或PAD,单个目标用户手中的不同终端,他们的使用人群都可能被MediaCross的后台系统发掘出来,实现跨多屏幕营销。不仅让投放变得更加精准,也因重复到达而使得目标用户对广告内容的记忆更为深刻。
在此基础上,江兰和他的团队设计出三个方向的产品,其中在线视频联动网络,通过覆盖绝大多数网络视频用户,根据用户行为及与其他媒体相结合精准获取用户个人、家庭或社交群体信息,从而优化广告投放效果。而移动视频网络,则根据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使用者的不同状态,精准地针对每个终端提供多种定制广告。
“未来我们还将把跨屏的范围扩大到户外及楼宇视频中,争取利用到用户更多的碎片时间。”江兰说,他的商业模式也获得了投资方的青睐。目前,已经有好多家VC对这一模式有兴趣,并开始和江兰团队商谈融资事宜。
对标
HitBliss解决了消费者无法受益的问题:将商家的广告针对用户的偏好、所属地特征、观看时间等分成不同类别的广告,用户可主动选择喜欢品牌的广告和想看的广告。这种模式使广告主知道自己的广告是否成功,准确地掌握用户喜欢什么类型的广告;而用户通过主动看广告的行为换得“货币”,在HitBliss商店中购买电影或电视节目;HitBliss赚取的是广告主的佣金和用户购买视频的利润。
析易国际商业模式研究院点评
MediaCross整合手机、电脑、PAD及电视等多个视频屏幕,打造的跨屏联动的视频广告平台,打破单一媒体的边界,使其商业模式实现了突破性创新。现在,无边界已经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行业、企业或产品参与竞争时,若想突破一个市场格局,往往需要较漫长的时间;但若利用无边界创新,实现颠覆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MediaCross跨屏联动的项目,通过无边界创新,带来了海量的用户资源及多样化的广告投放,预示出本项目在未来发展性上有良好前景。
但本项目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首先是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在行业内有类似技术的公司比比皆是,有被“后发制人”的隐患。就像周鸿祎[微博]所言,大公司借助其用户群和市场力量,可以轻松杀掉很多小公司,所以,MediaCross还需要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资源整合;资产管理;商业模式创新
2012年伊始,中国证监会明确表示,将以各种方式大力支持证券公司探索创新。无疑,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内涵将在今年得到进一步丰富,证券公司创新的途径与转型的方向也将进一步明确。作为证券公司四大主业之一的资产管理部门,虽然是国内理财市场中最早起步的市场参与者,但因长期受困于相对狭窄的投资范围、绝对强势的银行渠道以及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不得不面对远远落后于公募基金的严峻局面。根据Wind资讯显示,2011年末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规模仅为一千多亿,而公募基金规模早已超过2万亿,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近20倍。鉴于现阶段资本市场制度背景与竞争环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如何健康快速地发展壮大是业内诸位管理者亟需思考与规划的。由此,笔者尝试从金融资源整合的角度探索我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模式创新,提出可行方案以供业内参考。
一、我国金融集团的资源整合现状
所谓金融资源整合,就是以金融产品或服务创新为突破口,对分业金融资源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改造,以达到效率最大化。现有理论研究表明,实现金融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与资产规模、创新机制等要素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整合金融资源是重要途径之一。有鉴于此,近年来我国金融控股集团不断涌现并迅速发展,成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规避分业经营限制的桥梁。下表1列出了我国现有的主要金融控股集团结构。
二、基于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理论解析
1.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最早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一概念才流行开来。相对于国外实业界的创新实践,目前国内实业界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尚处于引进与尝试阶段。例如,埃森哲咨询公司的研究者王波、彭亚力(2002)认为商业模式有两种理解:一是经营性商业模式,即企业的运营机制;二是战略性商业模式,即一个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怎样改变自身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是对运营机制的扩展与利用。而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新引入的商业模式,既可能在构成要素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也可能在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
2.基于资源整合的券商资管商业模式
在目前国内的金融市场结构中,虽然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但是如上表1所示,我国许多大型商业银行已建立起银行控股公司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混业经营雏形,而个别实业集团也初步搭建了金融控股平台。如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成立证券、保险、信托等控股子公司,内设投资银行部、金融市场部等与资本市场关联密切的业务部门,涉足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试探性地开展混业经营;而平安、中信和光大集团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的控股公司为平台,实现大规模、跨领域的综合化经营。
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的类混业经营模式,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开展中却是孤军奋战的,亟需进行同业资源整合。一般而言,业务整合按整合对象的界限,可以分为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外部整合是指企业对企业的业务、或对产业上下游的关联业务、优势资源之间进行的调整合并过程,以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加强对产业控制力的目的。据此,证券公司的资管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资管业务、或对资产管理产业上下游的关联业务、优势资源之间进行整合,以达到扩展资管规模,加强对产业控制力的目的。
三、基于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实战案例
(1)案例背景
券商A公开发行了一款增强型债券理财产品B,该产品的托管银行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C。而城市商业银行D一方面不具备券商理财产品的托管业务资格,另外一方面又希望借助券商A的资产管理业务实力拓展自身的理财能力。在此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D向券商A提出:希望借助增强型债券理财产品B的平台,为其设计并打理一款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能够保证全部客户的本金安全,二是满足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其收益随着市场行情进行浮动。
(2)解决方案
券商A为城市商业银行D量身定制理财产品E,通过产品E再投资于增强型债券理财产品B,由此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此款产品E的设计要点为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结构分类,分为优先级和次级两种类型,优先级部分对客户的投资经验没有要求,次级部分仅适合有投资经验的投资者认购。由此可以估算不同情形下,优先客户与次级客户的投资收益率。
(3)模式点评
在传统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销售模式中,券商资管与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属于两条平行线的关系,并无交集可言。而在基于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中,券商资管与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改变为合作关系,券商利用自身强势的资产管理业务能力整合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平台。在此过程中,券商可以有效扩充自身的资产管理规模,获得管理收益;而城市商业银行则可以迅速提高自身的理财产品收益,既可拓展潜在理财客户与存款客户的范围,又可从中学习券商资管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异地开发区;商业模式;跨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5-0131-04
开发区从20世纪80年代初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试验田”,十年后成为招商引资的最重要平台,目前各类开发区仍然是长三角区域产出最高、动力最强的组成部分。但随着土地空间减小及产业结构调整,长三角开发区原先以要素聚集和数量扩张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已经面临瓶颈。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区域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已成为区域相关经济主体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其有关“继续推进重大改革试验”的众多表述中提出了“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复》,该区域规划再次强调“研究制定互利共赢的财政政策,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的实践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间合作的商业模式能否保证双方的利益。
一、政府合作领域中商业模式的理念
商业模式概念最早出现在信息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以后,商业模式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其内涵也扩大到企业管理领域的广阔空间。比如,马格利·杜波森(Dubossonet a1,2002)等人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所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以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实际上,无论是否涉及商业领域,任何一个组织都存在着商业模式问题。长三角区域合作是特定区域内具有不同利益的子区域之间的合作。他们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合作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竞争和冲突的一面,但是在面临资源约束的环境中,又迫使他们不得不进行相互合作、相互依存,以便减少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异地开发区的探索与尝试,实际上是基于价值活动的商业创新。跨域合作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分析价值活动链的运作规律的基础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价值活动的定位、创造与实现上。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合作主体都应在价值活动的链条上明确自己定位,让自己专注于价值链上的某些活动,而将其余活动外包给合作伙伴。商业模式的创新除了价值链的分工以外,还包括重组价值链和构造独特的价值活动体系的内容。构造独特价值活动体系的目的是使得合作联盟寻找到竞争优势,持续获得的价值。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长三角跨域合作需要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挖掘和利用新资源,或是创造性地利用现有资源的潜在价值,建立起具有竞争优势的联盟。由于价值链涵盖了相关利益主体能够涉及的所有价值活动,因此,这种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够直观、清晰、全面地进行理论解释。不同利益主体可以通过对价值链上价值活动进行细分,清晰地识别出自身价值活动的优劣势,然后对其内外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及创新,最终实现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
笔者在比较借鉴James Richardson(2005)对商业模式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同样适用于政府合作的商业模式框架。表-1分别从企业视角和政府视角诠释商业模式。
二、异地联合建设开发区商业模式的创新实践
(一)均衡发展型挂钩合作
江苏省为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苏南苏北的均衡发展,实施了南北挂钩合作战略。苏南在帮扶苏北发展的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项目成群、集约发展的两地“园园挂钩”已被证明是比较成功的做法。在区域内异地联合共办开发区,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疆界,以项目为纽带,创新异地联合体制,为长三角加快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江苏省在借鉴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在沿江开发战略的指导下,于2003年首次试行开发区“异地联办”模式。江苏无锡的江阴和泰州的靖江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市场运作、各得其实”原则,首度实现省内跨域合作共建“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该园区总规划60平方公里。双方合资成立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金1亿元,由江阴出资90%、靖江出资10%,在管理体制上他们实行了“行政混血”的办法,“投资、管理以江阴为主,土地、劳动力和环境配套以靖江为主”。这是一场被称之为“历史上没有,文件上没有,领导讲话中没有”的大胆探索,走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步。作为先导区和示范区,园区在项目审批、财税扶持、用地政策和港口开放等八个方面给予了政策优惠,享有省辖市的项目管理权限。而且江阴市、靖江市在10年内都不从园区内分区投资收益,10年后投资收益两市对半分成,设立一级财政、一级金库、计划单立,收益上缴江苏省财政统一监管,全部用于园区滚动开发。这样的合作管理模式是在更高级政府的支持下的创新,具有一定强制性。
目前江苏在全省范围内试点,让苏南和苏北合作共建10个省级开发区。具体思路是,在苏北10个现有省级开发区内,单独划出一块土地,由苏南苏北的开发区合作共建。这块共建土地由南北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开发公司来管理,实际运作中由苏南的开发区负责规划、招商等工作,共建土地的收益按照双方的股本构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