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9 09:49: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就业压力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这一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即GDP增速放缓。而GDP是与就业呈现正相关关系的。故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也存在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及管理模式,使培养的人才尽可能多地掌握职业技能,减少失业。因此培养人才机构需要调整培养人才的策略和原则,注重就业,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策略,订单式培养,消除经济增长速度过缓造成的就业压力。
1.2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的要求
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短时期可以完成的,保守估计调整期至少为5年。根据历史经验,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会带来一些崭新的职业。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根据这些新增职业对本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合理调整。专业作为广大高等职业院校和社会经济的重要纽带与接口,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持续贯彻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总方针,关系到高职院校是否能够成功提高其就业率,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广大高职院校改革必须根据新常态下国家产业调整规划以及科技创新的动态来设置,根据高等职业学院的具体实际,从国家创新发展产业上寻求出路,并及时进行优化与更新。
1.3新常态下内外红利消失对创新驱动的需求
我国经济过去高速发展是由于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驱动,但随着老龄化加剧,经济潜在增速放慢,使得我国劳动力缺乏比较优势;且全球经济贸易平衡不断加速,外部需求及资本退潮加速导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表现为我国对创新人才和知识极为渴望。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加强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服务。
2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新常态经济形势的存在使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创新势在必行,且改革还必须遵循新常态中经济调整的产业趋势,与新常态这一经济背景相契合。本文旨在构建以促进国家经济水平提高、企业经济发展为核心,并符合我国具体实际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这需要我们转变发展理念,紧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并以学生就业为理念,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新常态经济形势下的全方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2.1政府及教育监管机构层面
首先,明确高等教育学校应适应新常态发展的方向。出谋划策是教育行业领军人物的基本职能。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方向必须紧跟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还需结合学校的已有特色和长处,紧密跟踪各级政府、企业等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综合深化改革,提升创新力,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其次,释放高等院校办学活力。政府和教育监管机构应以社会和市场来评价教学,而非大学所具备的“985”、”211”身份。在新常态下,竞争更加激烈,每所大学应该都可以通过创新来获得出彩的机会,从而激活大学活力。最后,完善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学校的考核也应当以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为导向。此外,考核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过于陈旧,分数和绩点不再是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而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和书本知识的具体化考核,综合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人才。
2.2学校层面
首先,处理好高等职业自身规律与新常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关系。顺势而为,遵循高等人才培养的规律,调整思路,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推陈出新。其次,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具体办学之间的关系,围绕教育功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承载社会和历史使命,立足品牌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第三,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都要以岗位和职业为导向。注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和理论结合。第四,培养理论与实践双优的师资队伍。即一方面要求师资队伍中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同时也应需拥有实战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这既有益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对学生实践方面有较大的帮助。第五,加强“校学企”合作模式的建设。校企合作,促进学校进步的同时也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共同促进,实现双赢。
3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实现亟须解决的问题及策略
新常态经济像是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以新的考验,必须以新常态的思维来应对未来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着力改革创新。新常态下要实现上述教育管理体系还需从根本上解决以下问题。
3.1转变传统的“只管教,不就业”的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管理应当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在当前经济形势影响下,积极促成就业长效机制的建立,从而提升高校就业效率和质量,使高等院校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只关注课本知识灌输,忽略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势,不能有效地适应我国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新常态经济形势下的机遇分析,以适应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坚持“学生出去能就业”的基本职业教育理念,有效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从根本上转变管理观念,将市场需求与就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目标与方向。
3.2有效把握高职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总方向,实现统筹协调
与时俱进,立足于国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循序渐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3.3扩展课程体系建设的视野
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职业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也设置了部分实践课程,但是大多只限于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进行贯彻和实施,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新常态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要求把课程体系建设放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首位。一方面要求学校课程设置围绕当前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需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来。
4小结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战略选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底,我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04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5%,此外,还有600多所本科院校设置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595.654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4.7%,招生数达到 237.4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2.3%,办学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们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将向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是制造业的发展,有关专家预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将由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将由2000年的 38%增加至2010年的39%和2020年的40%。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尚存在两大障碍:一是我国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多.二是原创技术不多。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大力培养从事产品和技术研发的学术型人才,又要大量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和在生产一线从事操作的高级技术工人。其次是以航空、航天、生物、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到2010年,我国将发展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强国。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使我国迅速融人世界高新技术链条中,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基地,与此同时,我国也将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人才培养任务。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6%,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70~80%。加入WTO后.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承诺及外国公司的进入.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将新增就业岗位数上千万个,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着力为发展第三产业培养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将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规模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谈不上发展。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质量的高低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没有基本的质量要求,盲目的规模扩张必将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必将削弱市场竞争力。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从规模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由单一的岗位技能型人才向岗位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并重的方向转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交叉、职业岗位复合的现象凸显.复合的职业岗位对人才提出了具备复合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因此,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是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为适应社会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既要重视学历教育,也要重视非学历教育;既要重视新生劳动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在岗劳动力的培训提高;既要重视城市弱势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也要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向校企一体化。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的联系最直接.企业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加强同企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校企一体化培养人才,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实现,也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注重终身教育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高等职业院校应突破学历教育的范畴,把学历教育与培训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人的终身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学习一工作一再学习一再工作”的循环终身教育模式。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论。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是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原则、思路和方法的理性概括,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系统化,它包括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适应性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各行各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肯定这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田;以人为本,就是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以人为本,就是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就业需求设置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为学生掌握就业本领提供优质服务。
2.适应性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各类群体就业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3.协调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观.是指高等职业教育除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之外,还要协调好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如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外延与内涵发展的关系等等。
4.可持续发展观。本文所指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教育资源与办学规模要相匹配,保持其发展的后劲。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学校的建设上,或贪大求洋,缺乏风险意识,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或忽视办学条件的改善,始终处在低水平运转状态。另一种是只重视征地建房,忽视内涵发展,包括忽视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等等。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学校的基本建设要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注重资金的积累;其次是要重视内涵的发展,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三是要重视办学经验的积累,并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活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教育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保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国当前正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
国家行列,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对教育的品位要求也更高。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所有这些都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
1.定位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地位的认定和作用的评价。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法律定位,国家通过立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予以认定,它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二是层次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本科层次可适当发展。三是学制定位,以3年制为主,理工类专业一般为3年制,文科类专业一般为2年制.本科层次一般为4年制,初中起点的5年制作为补充。四是规模定位,国家要根据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众化教育水平、人才结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确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地方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确定学校的发展规模。
2.区域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必须考虑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学校布局上,高等职业院校的设置既要考虑地区、行业均衡发展,又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殊需要。在学校管理上.要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地方政府统筹。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
3.重点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重点培养紧缺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着力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二是重点办好示范性学校。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现已超过1000所,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因此,建设一批示范性学校和重点专业极为重要。要由政府统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在办学模式、内部管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重点建设一批实验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成本高,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强有力的实验实训条件作支撑。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实训基地,还要确定一批大中型企业作为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4.特色发展战略。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一是体现在培养目标上,主要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二是体现在培养模式上,高等职业教育要按照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要求,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全面素质教育;三是体现在专业建设上,要办好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品牌影响的专业。
5.多样化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和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办学形式的多样性,要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之路,把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办学模式的多样性,要积极发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境内外合作、连锁式和集团化等多种办学模式;三是办学主体的多样化,要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积极鼓励企业办学、社会力量办学。
6.开放式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走开放式的办学路子。一是向企业开放。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向企业开放,才能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包括素质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只有向企业开放.才能有效地构建一支校企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向企业开放,才能创造实践环节的真实教学情景;只有向企业开放,才能开辟广阔的就业渠道。二是向社区开放。通过向社区开放.积极引进资金和其他教育资源,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改革办学管理体制,也有利于拓展服务功能,主动回报社会。三是向境外开放。高等职业院校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主动向境外开放,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
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合格标准,再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和制定教学计划,学校与企业利用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
2.集团化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是以一所高等职业学校为核心,采取并人、联合并以联合为主的形式,将若干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相关主管部门联合起来,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行纵向沟通、横向联合,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3。连锁式办学模式。连锁式办学模式是指以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龙头,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通过“辐射”,带动其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学模式。连锁式办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所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办学水平较高、具有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的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作为连锁办学的主体,依托其他学校的资源,主要通过品牌和特色专业的“复制”,把示范性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制度等辐射到其他学校。
4.股份制办学模式。股份制办学模式是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由多方共同投资按股份制运作的一种办学模式。参与股份制办学的可以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人,还可以有境外投资者。由于经营体制上采取较为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参股各方在资本的升值欲望与教育产品的开发之间能够找到契合点,只要运作得当,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5.境外合作办学模式。境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指依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吸引境外教育机构和其他组织与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一种模式。一是通过引进境外资金,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问题;二是通过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
育的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熟悉国际准则的人才。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按照工作或生产过程组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强调培养目标的岗位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就是利用双方的资源,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就是以做人教育为主线,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就是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对现行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就业关键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按照工作或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就是把完成工作或生产任务的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环节,或一个个项目,在教学中,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结合到一个个环节或一个个项目中去,做到“教学做合—。
参考文献
[1]朱文兵,郝 达.略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笫1期.
[2]叶春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展望闭,江苏高教.2002年第3期.
[3]王 浒.面向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第7期.
[4]郝克明.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报.20(00年10月25日.
[5]汪 华,孔康伟.论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1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产业化 理论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向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大众教育系统转化。在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以其特有的办学方式、直接而鲜明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联动性,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社会服务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已成为了大学利用其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有效教育服务的重要渠道。其教育地位得到了不容争辩的确立和巩固。然而,伴随着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多种办学体制和机制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属性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直面市场并随市场联动的办学特征,更为教育短缺时代相对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在渐趋成熟的市场运行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无法回避,如何理性适应社会需求与社会竞争,科学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培养定位,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思考,也是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社会市场观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社会市场观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经营思想和经营原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产物。社会市场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时市场观念已被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所普遍接受。但是,在实践中,过度竞争恶化了市场环境。人们经过不断反思,产生了生态学市场观念,并进而出现了社会市场观念。社会市场观念继承和发展了市场观念和生态市场观念,将生态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思想导入了企业经营管理学,认为:企业应该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一样,使它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关系,才能得到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社会市场观念仍然强调“市场需求导向”。即坚持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市场观念强调有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即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和过程不是盲目的,和不受限制的,而必须依据自身的条件出发和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它要求企业在在认识市场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自我,了解社会。
3.社会市场观念体现了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的有机统一。突出强调了企业自身、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既不能单纯地从市场需求出发,而不考虑自身条件;也不能不顾市场需求,只看内部能力,同时要兼顾三者的长远利益。认为只有坚持三者的动态平衡,达到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三、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论
1.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动性,决定了其“市场需求导向”的办学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其得益于社会快速进步所产生的职业教育需求。满足社会职业人士对知识补充和更新的需求,直接与社会职业要求相对接,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具有直接而鲜明的社会联动性,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是随社会职业发展而发展,随社会职业变化而变化,并在寻找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市场化特征,决定了其“市场需求”的办学导向和办学思路。
2.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有限度地选择教育范围
就具体大学而言,无论其教育规模有多大,与整个社会教育需求相比,其教育范围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有限的培养能力,也必然使高等职业教育不可能面向所有的社会需求,因而有选择地确定自己的教育范围和培养目标,是各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教育决策。依托现有资源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是一种惯行的思路,应该讲也是集中表达了教育需求与满足教育需求能力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3.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最终是取决于其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需求是催生其发展的驱动力。与所有的社会服务一样,高等职业教育也有质与量的问题,存在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矛盾。随着受教育者选择教育能力的增强,影响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因素开始发生变化,即,由简单的获取型向满足型转化,其中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新的追求焦点。教育需求与教育选择层次的提高,必然引发教育者办学思路的改革。因而,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与水平,即办学质量的高低,是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竞争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4.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理论
社会市场观突出的内外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理论直接表达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思想,它纠正了传统不顾主观条件,急功近利的思维导向,立足长远,坚持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有机统一、坚持各方利益协调发展,倡导以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和挖掘自身有限资源、选择性建设有效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持久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直接反映,其深刻内涵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四、社会市场观对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启示
1.树立完善的市场观,科学确立发展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完善市场观,就是办学思想、出发点及目标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改变教育短缺时代“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在众多的需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对象,并从而确立自己的教育项目和发展方向。这种服务目标的确定,一是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二是要依托一定的内部条件,三是作为教育这种特殊行业,还必须要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三者缺一不可。科学确立发展目标,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战略决策问题,是其所有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这种目标的相对明确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科学基础。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差异化办学策略是一种必然选择。
2.理性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
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是一个将办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具体步骤。高校的办学目标是一个相对稳定、长远的追求,其能否实现,关键是各阶段、各部门要不断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务,并赋予实际行动。社会市场观念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把握需求与满足需求能力的平衡,突出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基础和系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办学目标,注意把握实现目标的节奏,规模与质量的平衡,发展与资源建设的协调,又要充分估计和依托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实现目标的有利因素,在现实条件中挖掘实现目标的可能,从而快速推进现实状态向理想状态的过度——实现办学目标。
3.有效促进有限资源的建设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其满足社会需求能力,即通常讲的办学实力。因此,资源建设历来是与学校发展相同步的,这也验证了社会市场观念的基本思想。然而,大学自身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其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都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限资源的有效建设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是要求大学必须时刻把握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社会定位,改变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思维,实施选择性建设和重点丰富;二是要密切关注和敏锐捕捉社会发展和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完善资源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三是提升内部资源的整合度和使用效率,发挥整体资源的系统优势。
4.放大资源视域,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偏职业性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资源建设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社会现实性和普遍性,虽然这种特征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难度,但客观上也为大学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资源领域,为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和利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因此,树立大系统、大资源观念,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在互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角度、相对稳定的有效联合教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也应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
5.以科学的质量体系形成相对优势地位,实施差异化办学和“品牌”战略
教育品牌是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对象提供教育服务的各要素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的总合,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实施差异化办学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它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市场定位,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的选择性、重点发展思路,直接反映了集中优势,发挥特长,促进科学质量体系形成的现实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以相对优势地位,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理论支撑。
6.坚持大学在社会职业教育中的办学导向作用
大学是社会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创造和传播者。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与大学普通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市场特征,但和大学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一致的。以长远的观点出发,围绕社会进步和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利益所在。因此,要坚持用社会市场观念科学指导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国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2]马必学,郭沙.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3]张兆琴,郑玉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关键词:教学设计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31-02
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工作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教学设计理论简述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其一般定义为:教师根据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合理教学方案的过程。尽管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按照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方案,但是,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符合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研究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的决策计划,其主要功能有三个:第一,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及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计划;第二,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安排;第三,以系统方法指导协调教学要素,优化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理论对于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缺乏系统教学设计理论指导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实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例如,不区别专业特征地生搬硬套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区别课程特征推行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探究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尊重教学规律,而教学设计理论为我们尊重教学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
如何看待教学设计理论对于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相对普通高校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而言,职业教育受到行业影响更大,各种教学要素的变化速度更快,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需要不断更新以符合行业、产业和就业岗位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根据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特征进行不断调整,以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从最近十多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加需要教学设计理论的系统指导。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在于能够系统化地分析和研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关因素,形成符合行业产业要求,符合院校、专业和课程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操作程序,提高人才质量,促进职业院校办出特色。
职业教育领域应用教学设计理论的特殊要求
(一)教学设计过程
根据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过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案、对教学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实施教学方案并进行评价等环节及具体的步骤等,具体如表1所示。
(二)教学设计理论的局限性分析
教学设计理论起初是以普通教育为研究对象发展起来的,其理论本身是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内容,注重于探索教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时对部分教学相关要素进行了简化,有时进行了理想化的处理。例如,在考虑教学过程时,一般都假设师资、学习者、教学资源等符合实现教学目标要求,这种假设对于相对成熟的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这种假设就显得不够合理。具体地讲,教学设计理论存在以下局限性。
第一,体系相对比较封闭。虽然在前端分析阶段考虑了社会评价等因素,但是,明显地对于学校以外的社会系统的变化和相关学科理论发展的影响未能给予足够考虑。
第二,将教学设计过程规定为线性的、程序化过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解决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教学问题。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与人的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教学设计期望在教学工作实施前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和方案,显然,这种要求是很难实现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和方案进行调整在所难免。
第三,教学设计理论对情感因素影响学习质量的问题有所忽视,忽略了学生管理工作对于教学过程的影响。
分析教学设计理论的局限性是为了在更加全面地考虑教育教学相关因素的情况下更好地运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将教学设计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需要适当增加考虑的因素,这既是职业教育特殊性的需求,也是我国国情的要求。
第一,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就业的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区别。职业教育期望尽可能地利用学校教育过程将学生培养成为职业人,使毕业生顺利进入对口的就业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为此,需要将职业院校与就业相关的工作(就业教育、顶岗实习管理、就业管理等)纳入其中,而学生的就业信息,特别是毕业生工作5年左右的就业信息是反映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这与普通教育有明显不同。
第二,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企业。为了提高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性,必须将企业的主流技术、企业规范、行业技术标准、企业文化、企业用人需求等作为学校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因素对待,所以,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在应用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职业教育问题时,要将校企合作作为关键要素对待,使教育教学过程形成一个不局限于学校内部的开放系统。
第三,在职业院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从表面上看,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设计关系不大,因为在国外的学校中一般没有专门设置类似于我国学校的学工系统,甚至没有学生行政班级和班主任的概念,但是,在我国学校中,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生课外学习实践活动等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教学设计的考虑因素,拓展原有的学习者分析功能的内容。
第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般默认教师胜任教学工作,而没有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这对于普通教育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情况比较特殊,发展历史比较短,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非常成熟的培养模式,教师质量从整体上看还不很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一般没有企业经历,对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实践技能缺乏严格训练;二是没有普遍建立职业教育的成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师资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从教学设计理论出发改进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拟在将教学设计理论原理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过程,并在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意见。
(一)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从操作层面看,高职教育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为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配置教学资源等工作,具体地讲,在原有设计环节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拓展,如表2所示。
(二)教学内容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情感领域和职业领域
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存在着重知识技能、素质教育不到位,而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更加薄弱的现象,从近几年来高职学生就业的情况看,从事技术开发设计类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趋于减少,而从事维护、服务、销售类岗位的学生趋于增加,学生对于企业的适应性较差,在顶岗实习和就业初期离职率较高等。这些现象说明,应该切实加强学生情感领域和职业领域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前认知企业文化,准确定位就业目标。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设计需要更加具有体验性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先后倡导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项目化、任务驱动、工作过程系统化、CDIO等等。从本质上看,这些教学方法都比较合理和科学,并且不同提法的教学方法在原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用一种模式套用到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从教学设计的原理出发,要根据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职业教育实际出发,增加让学生动脑、动手体验的教学环节,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四)将就业教育贯穿始终
从整体上看,职业院校对学生就业非常重视,但对就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笔者实践情况看,就业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实施,将了解专业课程体系、了解行业和企业、了解职业岗位、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编写简历、准备面试、企业文化认知和体验、顶岗实习推荐和跟踪等环节整合为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步骤,尽可能地在学生毕业之前实现学生转化为准职业人的过程。应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在设计教学方案和策略时,将就业教育作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五)将素质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素质教育是我国各类型教育都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因为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很大,学生素质对于社会和学生本人的影响很快就显现出来。为此,建议从教学设计环节入手,形成较系统的素质培养方案,即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如班级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等)渗透职业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R.M.加涅,W.W.韦杰,K.C.戈勒斯,J.M.凯勒,等.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M].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汪亚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0.
[2]王春华.教学设计理论有效性的缺失及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20):25-28.
[3]张洪斌.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2):24-26.
[4]郑太年.教学范式转型是否可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第2卷)》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30-34.
[5]沈小平.高职院校多专业融合综合实训模式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4.
[6]张志英.对我国当前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72-75.
[7]王峻梅,部锋.对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0(2):12-14.
[8]王峰.从系统论角度探析职业教育的困惑[J].中国成人教育,2008(7):7-8.
作者简介:
对于学生就业来说,大环境主要指的是就业市场、就业趋势对人才的影响。从职业培养上来看,大环境影响学生对职业选择是十分明显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方向。同时就业市场和就业趋势又受到国家政策、地方法规等因素影响。对于企业招聘来说,大环境是指学校知识体系构成,学校专业体系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招聘到满足本单位长远发展的人才。反过来说,提高企业对学校的满意度也将促进本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为了改善大环境,学校组织决策者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着手:
(一)地区产业为主
以工科为主的大专院校要发挥地区产业的引导作用,学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区域分布,大学生择业倾向与区域产业经济需要不匹配,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风能动力工程”专业来说,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厂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重工业城市,而风力发电场却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当生源集中在某一地域情况时,对学生培养要充分考虑地区产业的特点,适当的增加或减少某一方面的知识的教授,提高学生在该地区的竞争力,这样有利于学生选择就业,并在择业竞争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优势。学校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多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紧密联系,了解地区中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充分为地方经济培养出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技能建设人才,以多渠道、多途径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二)教育服务地区
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自身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人力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无法弥补质量和结构的短板,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设置的专业要服务区域经济。首先,服务区域产业结构,要分析区域大类专业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办学实际特点,设置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其次,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分析区域大类专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再次,是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要了解区域产业的行业分布与需求,分析区域内具体需求专业和人才需求数量,在确定大类专业及其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设置具体专业。最后,服务区域内主要行业的骨干企业,分析骨干企业职业岗位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三)教育服务企业
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是院校的目标也是企业的用人标准,在这点上院校与用人单位具有价值一致性。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能适应企业需求现象突出,高职教育要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高技能人才[2]。企业渴望有一批懂专业、能学习、负责任、善沟通,能体现企业文化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设置的专业要贴近企业,服务行业。一方面学校提供大众化服务,即为某一行业培养先进的、具有行业特质的、企业普遍认可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按照行业职业标准与企业合作办学,通过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就业共担等手段来培育校企互认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学校提供个性化服务,即为特定的企业培养特定的专业人才。通过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与管理,将企业特殊的专业要求、职业素质、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及时调整专业知识体系
高职院校在就业导向的指导下,加快了专业调整的步伐,设置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和课程、逐步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固化模式中走了出来,开始根据市场需要和就业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就业导向”课程模式是相对于“学科导向”而言的,“学科导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学科或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认知的逻辑体系组织教学的课程。“就业导向”课程以就业为目标,按照一定的职业标准选取教学内容,学校实时把握就业动向,根据工作岗位操作过程组织教学的课程、设置课程。调整课程时要及时果断,并可通过“模块课程”、“项目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手段补充行业中急需的知识技能。但职业教育不应该走向极端,片面理解“就业导向”,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忽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学生的人品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这与许多公共课程、基础课程,甚至一些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长远发展的课程一再被压缩或删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小环境的影响
目前,各职业学院和高校学生集中在90年以后出生,这些的学生自主性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很明确[3]。在对进行学生日常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多次摸底调查,了解在众多的因素中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只有针对这一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用功的学习,并且就业成功率更高。
(一)“自我实现”培养
在以工科为主的本专科院校,要充分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兼顾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双轨”模式,同时兼顾学生个人爱好和意愿。以应用性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主,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自我实现”,对今后的从事职业有着充分认识,可以很好地为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提供新的思路。“自我实现”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开发其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主要包括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等三方面[4,5]。因此,“自我实现”课程以开发培训学生内在的、潜在的价值为目标,将学生的情意领域(意向、情绪、态度、品行、情感、价值观)与认知领域(智能、知识和能力)加以整合,以期实现学生智商与情商、学习与生活、个人与社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统一[6]。“自我实现”课程模式,首先要求关注的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特点、就业意向开发课程,在学生解决和掌握各种学习问题的过程时培养兴趣,提升素质,发展能力。其次,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构想、设计、实施与评价,更多地发挥被受体(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再次,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与其操作能力(行动能力)的发展并重且相辅相成;最后,在应用“自我实现”课程模式,要避免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的偏差,正确引导学生的就业观。
(二)其他个人影响因素
学生的其他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原因和个人态度[7]。“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源主要涵盖内蒙古、辽宁、甘肃、吉林、黑龙江、四川、福建等几个省份,若学生在校期间不能找到距离家乡较近的城市和地区,往往不能选择就业。同时学生从事的专业与当地主要企事业人才需求不吻合,学生也很难就业。即使勉强就业,在1-2年甚至几个月学生就会选择离岗,这样直接影响学校在该企业的今后就业量,学校在地区企业中的印象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例子在其他专业毕业生中屡见不鲜,对学校专业长期发展不利。
三、总体方案设计
在确定宏观的培养模式甚至微观的培养方案时,首先要确定总体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实施效果,成为确定培养模式和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方针,所以总体方案设计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考虑大环境影响因素时,主要包括:用户、市场、技术、经济、本校信息、环境、外协、政府和社会的政策方针等。而小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学生就业、个人能力、其他因素等。本方案总体设计主要通过四步骤进行。首先是资料收集,对于影响学生就业的各方面信息通过市场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得到第一手资料。资料要求全面,这将有利于方案确定时能够及时准确把握,不偏离指导方向;其次是资料分析和整理,这一部分工作是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规划,并将同一类型的资料数值量化,为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做准备;再次是故障树分析。通过将量化数值公式转化为数据模型节点,利用故障树分析原理变通进行资料分析,最终得到学生在校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形成专业具体方案。最后,以专家团队为主体,对关键内容进行论证,最终确定培养模式和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具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其中节点内容说明如下:1.用户方面的信息收集:其中用户指学校周边或本区域(省、市)等方面的风电运营企业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对人才需求。2.市场方面的信息收集:主要是指在大环境下,风电市场或风电行业对毕业生的就业要求[8]。3.技术方面的信息收集。针对1和2对人才培养需要,进行相应培养方案设计,增加和删减某些课程内容。4.经济方面的信息收集。是针对本科4年学习时间和专科3年时间,合理调整培养方案时间进程,使各门知识彼此协调,并实施跟踪国家经济生产大市场的变化情况,达到最佳学习效果。5.本校的基本信息收集。本学校风动专业的师资力量及教师从事科研方面特长,进行合理配置相应课程,提高学生在知识面上的深度和广度。6.环境方面的信息收集。此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对就业环境和就业区域的选择,进行相应的培养方案的修改。7.外协方面的信息收集。本方面信息收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发挥本校行业优势,发挥外协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单位的知识和技能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8.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的政策等方面信息收集。例如2013年国家将启动15亿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资金,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刺激风电设备研制企业的发展,也必将影响到方面1、2、3等资料,对学生知识掌握量和门类必然有间接影响。9.学生就业意愿调查。主要是指学生对以后职业的规划,学生的个人就业志愿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就业[9]。10.学生个人能力测试。个人能力主要是指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等,通过试卷调查掌握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和想法。11.影响学生就业其他因素。在其他因素中家庭原因和个人态度到对职业规划起着主要引导作用,在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这一部分内容,有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故障树分析方法
故障树分析又称失效树分析,简称FTA(FaultTreeAnalysis)。它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H.A.Watson首先提出的。用以表示系统特定顶事件与其各子系统或各元件的故障事件及其它有关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故障树作为分析手段对系统的失效进行分析的方法。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分析起来形象、直观。由于它将系统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联系起来而有利于弄清系统的事件模式、发现找出系统影响的各事件环节,提高系统顺利运行的分析精度。由于它是由特定的逻辑门和一定的事件构成的逻辑图,因此,可以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建树,能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10]。故障树分析法不仅可用于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可靠性问题,而且也可用于其他的系统工程问题,本文章正是利用故障树分析的这一点,完成职业教育方案的探讨。系统产生某一事件结果都是有着各种直接和间接原因———也就是事件,在这些事件间建立逻辑关系,从而确定系统产生这一结果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或其发生概率的一种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方法。它在工程设计阶段可以帮助寻找潜在的事故,在系统建立运行阶段可以作为预测的方法。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教育系统,也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首先要收集、规划、整理各影响职业教育的各种信息,并归结为整理为影响结果的客观因素,建立故障树。其次,建立故障树的数学模型并量化影响标准,对每一量化影响因子进行分级加权。再次,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方案的定性分析,找出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及知识点。最后,对整个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定量分析,将每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各知识点进行杂糅,并在设置教学大纲时进行一定的取舍,否则知识点过于零碎,不利于方案实施和学生的今后发展。
五、方案实施
(一)定性分析
将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资料进行规划、分析、整理,并综合考虑影响职业教育体系的各个事件,这样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以“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综合考虑,建立“风动”专业职业教育体系故障树,通过这一方法对该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故障树数学模型如下所示:
(二)建立数学模型
故障树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以“与”和“或”计算。“与”计算在数学表示上以“﹒”号表示或者不书写,当若出现x1x2的结构形式时,表示x1x2所代表的两门知识课程要杂糅在一起综合进行掌握学习。“或”计算在数学表示上以“+”号形式表现,若出现的结构形式时,表示x1x2所代表的两门知识课程均要分别掌握。x1x2+x3表示由知识点x1和x2杂糅形成一门专业课,同时学习由x3知识点单独形成的专业课。这样避免出现学生的专业课程过多、学习任务过重的现象出现,同时又避免学生在以后择业时知识和技能不足,从而达到“学”与“不学”中寻找出一个平衡位置。具体计算公式为:T=n1G1+n2G2+n3G3+n4G4+n5G5=x1x2x3+x4x5+……(1)其中:n1n2……n5为资料分析时整理归结而得到的加权因子,以提高相应知识点所占的比重,x1x2……xn为需掌握的各种知识点及技能,G1,G2,……,Gn为各种就业方向。
(三)方案实施及实际效果
通过故障树分析设计的专业培养方案,已经在“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081级和091级学生中初步尝试实施,并得到很好的实际效果。在培养计划中的“风电场安装与设计基础”课程集中了机械、电气、维护、安装等方面知识,而“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课程又包含了控制、电气、运行等相关知识,通过故障树分析计算平衡各知识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从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统计沈阳工程学院“风动”专业081和091级就业数据,从中可以清楚看出,无论大环境和小环境其中的影响因素权重如何变化,通过本方法分析后学生在校掌握知识和技能均能满足招聘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同时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也比较高。
六、总结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使职业院校实现和产业的对接,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其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的生产者和建设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振兴提供保障。
2校企协同创新是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桥梁和纽带
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内实现创新互惠、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高水平的系统匹配度。而协同创新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其师资队伍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一直紧随企业技术发展,国家在师资的新技术培养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的经费,可以更好地与企业需求接轨。职业院校和企业依据设备、技术、成果、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实际供求需要,在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下,校企多方联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此促进多项创新要素在校企之间双向有序流动。
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主要是弥补院校缺乏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及企业缺少创新成果的缺陷,利用院校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教师的研发能力及企业技术应用能力,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同时,努力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研发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并取得更大经济效益,进而提升职业院校、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协同创新平台,职业技术教育深度地融入行业企业,融入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产学研互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整合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经营实践的经验,为区域内小微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促进区域内人才教育培训和交流。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架起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桥梁,通过此平台,高校和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开展行业调研、科研与技术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城市的经济发展、企业成长、行业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要。
3建立高职教育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策略
3.1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开拓校企合作领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各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职教集团,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和文件,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产业优势和学院优势,积极拓展校企协同的新领域。第一,可以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联系、组织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编写、考核方式及考试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兼职教师培养等。专业建设委员会可以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总结与部署,提出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第二,完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提供校企合作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积极探索和实践共管过程、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的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落实企业和学校各自的责任,实现高职院校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专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职业技能要求同步,逐步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以及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多方面合作、深度融合。第三,开展校企合作机制调研,拓展多元校企合作渠道。高职院校各专业可以广泛开展调研活动,深入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方面征求企业意见,也可定期邀请企业人士到校开展校企合作研讨会,为校企合作献计献策。第四,实施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创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各专业应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带领下,积极开拓校企合作渠道,深入开展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共同开发课程、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教师下企业锻炼及企业担当兼职教师等多领域的校企合作项目,提高合作质量。
3.2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各学院要根据校企合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充分调动职教集团成员合作各方的积极性,规范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保障各方权益,实现共同发展。第一,在遵循学院校企合作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学院应完善集团运行及管理制度建设。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合作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推动集团成员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第二,完善“校企合作产业园”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应制定《校企合作产业园管理办法》等文件,为校企深度融合产教对接,实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提供保障。第三,完善二级学院人才共育管理制度建设。学院应制定《二级学院管理办法》《学院校企合作工作方案》等制度,形成完善的二级学院人才共育培养制度体系。第四,完善培训鉴定和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学院应本着“规范管理,制度先行”的思路,在培训和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理顺办学机制体制,制定《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从体制建设、规范运作、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和配套政策。第五,完善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建设。学院应在对外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制定《教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校企合作产教??接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完善科技服务的激励机制,形成专业教师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良好氛围。第六,完善“校政企”三方联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在“校政行企”多方联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方面,学院应完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专任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规定》等文件,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为“校政行企”多方联动合作途径探索和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4结论
关键词:体育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训、赛”;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241-03
一、内涵界定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包括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训、赛”五环相扣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具体类型,指在特定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采取特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形成特定的培养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彰显体育特色。
“产”是目的,指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应用要面向体育行业产业与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是核心,既指育人主体学校及其办学理念,也指学生理论与专业技术学习,包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为“产”服务;“研”是内驱力,指专业技术与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积极推动专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训”是关键,指专业技能训练,反复训练所学专业技术使之转化为专业技能,并应用于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赛”是动力,指职业技能比赛,通过组织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创新办学理念与育人理念
陶行知认为学校办学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契合,因为“学习即生活,社会即学校”。因此,在办学过程中秉承“根植行业、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根植体育行业,推动专业设置与体育产业需求对接,专业对接产业,引领产业发展;育人为本,坚持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面向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未来需求,立足体育行业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立德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培养文化基础厚、技术技能强、职业素质高、适应工作广、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五格”人才(高傲的国格、强壮的体格、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性格),面向学生需求,服务学生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与体育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格局
产学结合,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依据湖南区域经济、地域特点、体育产业发展情况和体育市场需求,按照“优化示范特色专业、改造一般传统专业、增设新兴交叉专业”的建设思路,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凝练专业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专门高地,构建“以体为主,以经、教为两翼,医、艺、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形成了社会体育、体育服务与营销、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四大专业群。
(三)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结合的最佳途径。它是学院与企业在办学的组织领导、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是对“产、学、研、训、赛”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的拓宽和提高。
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牵头成立体育职业教育集团,建立健全校企“共享资源、共担责任、共育人才、共创事业”的共同办学机制,积极探索校企共建综合技术平台、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二级学院、双师教学团队、大师工作室、教学工厂等。与北京中体、一兆韦德、特步等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设立“中体倍力班”、“一兆韦德班”和“特步营销班”等,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校企合作不断深入。
对内设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统筹调配合作资源、统筹管理合作项目、统筹规划合作方式;各系设立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教学、指导招生、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等;各个专业设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完善、实习实训方案制订、社会服务培训等。
(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1.培养方案方面。坚持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服务学生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高傲的国格、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学思结合的创新能力;坚持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注重学以致用、证书管用、服务职业、提升职业;坚持“系统培养”,注重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努力培养个性化人才、多样化人才和全面发展人才。
2.课程体系方面。坚持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服务岗位能力培养、促进岗位能力提高。对专业面向的支柱产业行业典型岗位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课程建设要求和“岗位(群)―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思路,开发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模块,注重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岗位能力标准和技能等级标准,确定课程标准,构建符合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3.培养方式方面。在培养方式上,要坚持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服务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深度融入产业、行业、企业和职业,建立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灵活培养方式。将舒康保健社团、健身俱乐部建设成为生产性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管理、真实服务进行营运;学生在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了解工作环境、认识工作岗位、设计工作项目、扮演工作角色、体验企业文化,凸显体育高职教育专业特色。
4.教学方法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师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倡导教师导学、学生主学。引导教师将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双向互动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着重教理念、教思路、教方法,尤其是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方法;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对接,根据课程目标和考证要求,确定课程考核标准,采用“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使理论与实践并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实现以赛代考、以赛代评,举办校内各项技能展示活动,给学生搭建态度、素质和技能展示的平台,以赛代考促学,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三、改革成效
根据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全面实施“产、学、研、训、赛”五环相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申报国际标准舞专业、高尔夫运动与管理、健身指导与管理、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各专业对接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不同领域,专业定位更加明确,专业方向也逐步细化,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省级精品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已建设成为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和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学院也成为省级示范性(骨干)职业院校。
(一)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秉承“根植行业,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基层体育教师、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健康复人员、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和行业企业一线体育工作者等。
1.学生技术技能水平高。各专业学生在全国体育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省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省内外综合性大赛以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全国“啦啦操”联赛、全国青年武术散打赛和省大众跆拳道锦标赛等专项比赛中斩获各种奖项,表演艺术专业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艺术节集体舞表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强。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协作精神好、能吃苦耐劳、基础扎实有后劲、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上岗起薪点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很多优秀毕业生在短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
3.毕业生自主创业意识强,艰苦创业成绩显著。毕业生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办晨熙击剑俱乐部、金仑跆拳道馆、华翼跆拳道馆、蒲公英轮滑俱乐部、凯珈健身俱乐部、蓝蜻蜓舞蹈学校和丹迪舞蹈学校等,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了学员、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4.学生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毕业生富有社会责任感,通过创办各类体育文化培训机构,致力于社区教育和全民健身服务工作;毕业生懂得感恩并回报社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并在创业过程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二)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师的学历、职称和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参加全国体育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成绩显著,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教师们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专业能力与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体现在:每年数量、课题立项数、课题经费和主(参)编教材数量逐年递增,刊物级别和课题立项级别也在不断提升,包括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课题、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和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等;多名教师分别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和省直工委“巾帼建功标兵”等光荣称号。
(三)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全体师生立足专业,服务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教职工积极参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世界大学生运动员、南京青奥会、全运会、省运会、省大学生运动会、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全国花样游泳冠军赛、全国青少年花样游泳比赛、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和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等国际国内各大赛事和省内外各项体育赛事的执裁工作,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依托全民健身服务示范中心,免费对外开放学院教学训练场馆,综合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倡导“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普及科学健身基本知识;积极参加体育总局举办的“科学健身、全民健康”、“全民健身三湘行”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健康咨询与指导活动,学院成为了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基地和强大辐射源。
创立舒康保健社团,运用针灸、推拿、理疗、敷贴治疗等小手法,定期开展社区义诊活动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为全体师生、社区居民和偏远山区乡亲送去健康;为缅甸武术运动员、国际马拉松赛运动员提供针灸、按摩等专业服务,弘扬了祖国医学,得到了外籍运动员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与第28届男篮亚锦赛、省足球协会甲级联赛和国际马拉松赛等各项志愿服务,得到了主办方的高度评价,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优秀社会公益服务组织”等。
依托奥体阳光青少年俱乐部,连续五年承办省全民健身节体育舞蹈大赛,协助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举办“兴汝城”杯第13届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暨2015年中华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搭建行业高端交流平台,扩展师生的国际视野。本土多家强势媒体抱团宣传,中央五台、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中国体育舞蹈网、尚舞杂志和舞讯网等媒体对赛事进行了专题报道,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声誉,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综上所述,“产、学、研、训、赛”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是体育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双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参考文献:
[1]周济.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
[2]马陆亭.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与展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
[3]王志伟.国内外职业教育产学研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32).
[4]孙运先.国内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审视[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5]谭焱良,唐年生.高职“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6).
[6]周大农.再论“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8,(31).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电子、电气类的专业必修课,应用性极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很多同学走向工作岗位所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本文将以《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为例,探究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新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功底,更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同时还要做好软件编写和仿真调试等步骤,才能比较好的达到单片机知识要求以及技能目标。
1.1基础薄弱,思想固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较差,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学生们在学习《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这门专业课之前只掌握了少量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知识,没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做铺垫。
1.2传统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的单片机实践教学模式是授课老师根据之前讲解的理论部分知识,组织本节实验,首先概述实验内容,画出电路图,然后编写好程序,最后学生依葫芦画葫芦,完全照搬照抄,完成实验。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在学习单片机的过程中略显枯燥无味,会觉得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并没有运用多少,剥离了理论的重要性。
1.3教育教学资源缺乏
以汽电学院《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为例,汽电学院的单片机教学和PLC教学共用一个实训室,配备12个实训平台,可为学生提供较为完备的单片机实践教学。但是,学院目前有“电气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汽车检测”、“汽车电子”五个专业开设单片机课程,在保证理论学时勉强够用的情况下,平均一个实践教学也是三到四个同学共用一台设备协同完成。课时少,人均硬件教学资源缺乏是单片机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诱因,同时教学资源缺乏带来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实训课采用“照搬式”教学。
2践行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交融互补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诞生和发展,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重要对策:①解决了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开发者不懂实践的问题,②解决了专门从事生产实践的技术工人理论知识不足和盲目机械劳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介于开发者与一线技术工人之间的桥梁式人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缺一不可,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剥离开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对于理论教学而言,不应该“画地为牢”,进行自我约束,应该与实践携手并进,自我革新,做到交融互补;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同样不应“孤军深入”,脱离了理论的指导,实践就变成了盲目的、机械的、枯燥乏味的重复劳动。因此,高职人才的培养应发挥实践对于理论的补充和升华,也应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优化等作用。
在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会发现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学生们要不断地进行知识补充,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判断。这个过程就是理论教学为学生们提供的思路和方法,或者称之为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原则,学生们按照这些经验和原则去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思考总结。
3推动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推陈出新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在向德国职业教育学习。德国双元制教育举世闻名,被视为德国经济的“第二根支柱”。对德国职业教育熟悉的人可能会认为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以企业为基础,不是以学校为基础,但实际上,不论企业还是学校,都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场所,并没有主次之分。与大多数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同,德国不是按照时间阶段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而是首先将理论与实践系统化,然后再各自逐步的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能力,从而有效地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它的课程与教学是以实践为主线和内容,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纽带,这才是德国双元制教育的重点。
通过了解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并对其双元制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再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我国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的高职教育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尝试以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对于岗位要求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不要把岗位要求局限于实践技能、工作经验,同时还要兼顾分析和决策问题的能力。其次,岗位要求组织教学不是按照各学科的逻辑顺序安排教学,而是按照岗位的场所、过程和标准等,将知识、技能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最后,岗位要求应该打破目前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具体的任务或项目为依托,使各学科围绕岗位重新整合。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级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其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目标是基层岗位领班人。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技术的工具理性受到极大的关注,但对技术伦理意识、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不足。当前我国技术应用领域所产生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与公共安全问题等,无不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教育缺失存在着相关关系。
技术伦理教育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其目的在于加强技术职业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以便促进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形成一定的善恶评价标准,能够对技术应用的后果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从而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最终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现状,总结和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1 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现状
1.1 技术伦理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重点关注应用型和技能型课程,尤其是培养职业操作能力的实用性技能教学内容比例过大,却普遍存在忽视技术伦理课程建设的现象。目前实施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方案,没有将技术伦理作为一门独立的通识型课程进行设置,开设的专业类技术伦理课程全部为医学类课程和环境类课程,例如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等。作为通识型课程开设的与技术伦理相关的课程,主要分为素质教育类课程和心理健康类课程,一般作为必修课程。其他有关技术伦理的教学内容,一般穿插在专业技能型课程中,作为个别案例或者补充知识讲解,不作为教学重点来进行教学讲授。
以医学类和环境类为代表的专业类技术伦理课程,开设的专业较为单一,课程内容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伦理内容;通识类技术伦理相关的素质教育类和心理健康类课程,一般是关于人格培养和道德培养的教学,其中素质教育类课程主要涉及到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等伦理内容,心理健康类课程主要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等伦理内容;作为在专业技能型课程中穿插讲授的技术伦理内容,相对而言,理论性和实操性更强,说教的成分较少。总体而言,技术伦理相关课程的设置,无论从总课时数和总门类数都不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与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趋势不相
适应。
1.2 教材建设现状
中国各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情况,与课程设置紧密相联系。技术伦理教材的种类,比较偏重于医学类的技术伦理专业教材,例如《医护伦理学》《美容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道德学》。有少量的环境类教材,例如《环境伦理学概论》《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与技术伦理相关的职业素质类教材,可以作为各专业通用类教材使用,例如《职业伦理与职业素质》。撰写教材的作者是高等职业院校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教材和课程的针对性较强,与专业的结合比较紧密。
全部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使用的技术伦理教材,没有国家级和省市级的精品立项教材,没有示范类教材和获奖教材,整体的教材建设质量不高。总体来看,技术伦理教材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从出版社到作者,对于技术伦理教学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尤其是作为通用型教材使用的技术伦理教材比较匮乏,任课教师能够选择使用教材的余地较小。除医学类和环境类外,其他各专业门类细化的对应的技术伦理教材没有,不能够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1.3 教师队伍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教学的任课教师,来源有三??:原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心理教师和专业技术课教师。原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开设的课程多为素质教育类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或多或少地留有思想政治教学风格的影子;心理教师讲授心理健康类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从心理上,防范不良的心理问题倾向,引导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专业技术课教师在所担任的专业课教学中,穿插讲授有关技术伦理的理论和案例。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素质教育类和心理健康类的任课教师,由于教师本身的专业背景和教学内容限制,一般的教学重点在于个人的人际交往技巧、面对挫折的信心以及个人对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等,技术伦理教学不是该类教师的专业重点和业务提升方向;专业技术课教师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技术伦理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将技术伦理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从教学人员组成上看,没有技术伦理专业教师,对教师的专项的培训和进修也很少涉及技术伦理内容。
2 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匮乏,教学目标受限
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伦理教学内容,侧重于严谨的职业作风、诚实守信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职业岗位角色扮演和工作任务导向型教学方式,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同步发展。在现实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似乎与思想教育划等号,这种理解偏离了技术伦理教育的初衷。技术伦理教学的教学内容缺乏对于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人生关怀方面的教学内容,重在自我约束、限制不良欲望等方面。
教学目标直接指向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没有对于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容。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技术伦理问题,人们只是从表象出发,更多地从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的角度出发。将如何防范此类情况的发生作为技术伦理教育的重点,忽视了产生此类现象的根源。作为规范职业社会责任的道德性规范,主要是为了约束学生在未来的生产和生存活动中,减少技术理性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负面冲击。这就涉及到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方面的技术伦理教育。教学目标中缺乏自我价值的伦理教育环节,使得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等主题,难以从心底激发起学生们的思想共鸣。
2.2 师资力量薄弱,社会重视不够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技术伦理教育,包括在素质心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穿行,与技能专业教学相比,技术伦理教育只是教学中的点缀。在财政资金投入上,大部分分配在教学设备采购和软件开发方面的支出,在“软项目建设”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立项里,一般都是技能型专业教学的项目,对于技术伦理类等人文方向的投入相对较少。“教师在专业发展目标上,追求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占有和应用,成为‘技术型’的专家;在组织管理上,处于组织最底层的教师是受压抑的,其批判否定性思考的内心向度被削弱了,逐步形成单向度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模式,背离人性化的教学生活”。
社会传统意义的职业教育观念,深深浸入人们的骨髓,对于职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青睐远远高于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追求。“技术既包括自然技术,也包括社会技术,两者都是由社会主体认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创造和使用的实践性方式、方法体系”。从实践的角度,要求我们回到技术伦理本身,对高等职业教育重新进行审视,对高职教育过程中的技术伦理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探究。诚然,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预期,按照“技术知识的核心范畴,依照物理性知识、功能性知识、设计制造技术制品的知识、操作技术制品的知识”划分,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的预期,这种教育预期反向决定了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要求,短平快的技能型教学,效果明显、可以量化,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首选。“引导和规范社会上一切从事与科学技术实践相关的活动的人们,以消除或避免作为主体的人在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的社会效应和保障性影响”的社会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相对而言,对于技术伦理的价值和意义没有达到对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2.3 教学手段单一,课程体系割裂
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伦理教学手段,一般以单向度的讲授为主。在案例分析方面,采用笼统的说教模式,缺乏内因和外因等多要素?C合分析手段。在追求高等职业教育效率和专业技能的指引下,本应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伦理教学过程,被分解在相对独立的各个典型工作任务模块中,通过案例式的强化认识,作为学生的人越来越受制和依附于枯燥的专业技术模块环节,技术伦理教学本身即受到割裂。单一的技术伦理知识点教学,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主体能动性很难被激发出来,弱化了技术伦理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推广订单班、校企合作等模式,力争在学生毕业前就确定就业单位。因此教学内容首先要适应企业的需要。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将高职教育的着眼点更多地附加在技术的掌握上面。作为最理想的快捷应答,教师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流水线式的规模化教学手段。将整体的学科知识细分为各类典型性工作任务,通过教授学生完成某个具体工作任务来实现对工作技能的掌握。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快速掌握某项工作任务的解决能力,但综合教学效果不明显。
3 技术伦理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价值取向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业率几乎是社会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唯一因素。社会选择毕业生的标准,是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更多的社会产品或者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以此来为基层领班人的劳动估值。这种社会价值取向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却淡化对自然的责任精神和道德约束。注重科学技术的前端评价,忽略后端应用上的评估。
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多样化的,其教育内容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要求有可延展性和前瞻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诉求固然要着重考虑职业技能和工作技巧的培养,这是由其教育性质决定的。直观的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忽视了对于教育本源的诉求。技术伦理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工作技巧,但对于日后走向工作一线岗位,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综合性社会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2 教师注重功利性,缺乏系统性考量
工具理性超越人文理性成为高职教育社会环境层面的第一选择,这与高职教育决策者的原初设计的应然状态背道而驰。学生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功利主义倾向、工具理性占据主体地位,人文理性受到挤压。高职教育中的技术伦理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伦理问题被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的情况广泛存在。
教师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无可避免地将工具主义奉为圭臬,构建出一套互相支撑的教学实践性范式。教师的教育过程也围绕生存原则进行全过程建构,教育实施也在生存实践中开展,割裂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联系,造情怀的缺失;对高职教育的设计、对高职教育实践的审视和对高职教育问题的反思,大多集中在具体技能型问题的解决上,忽略了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的辩证关系。教师被市场化的功利主义所绑架,无可避免实施狭隘的专业知识点式教育。
3.3 差异性教学模式下的规范教学资源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赋予了任课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受制于任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缺乏鲜活的技术伦理教学资源和案例储备,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游刃有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无限性和任课教师个人的有限性的矛盾冲突,使得自下而上的技术伦理教育开展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缓慢推进式的教学改革,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突飞猛进发展的现实挑战。
规范教学资源不足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教育的任课教师的缺乏客观性教学标准,受到内部随机性因素和外部的偶然性因素影响,导致任课教师个体教学效果差异化过大。由于缺乏可供参考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伦理教学标准,实施技术伦理教育的任课教师,只能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的技术伦理教学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缺乏与职业教育紧密相连的独特教学内容,进而影响技术伦理教学效果。
4 对策和建议
4.1 联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技术伦理的教育而言,空洞的说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选择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例如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技术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通过活生生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从而提高其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
4.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新引进专业教师和培训现有专业教师并举,通过外部和内部两种渠道,拓宽技术伦理专业教师来源。使得专业教师意识到技术伦理内容的教学重要性,逐步调整教学思路,充实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实施专项培训、专题研讨、教学改革、科研立项等形式,来加强对专业教师技术伦理业务素质的引导,提升专业教师对技术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专业教师在常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积极加大技术伦理教学内容,进行技术伦理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和融合。通过示范性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将技术伦理思想和教学案例,整合到现有的教学资源中去,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专业技术学习中和未来工作环节可能遇到的技术伦理问题。在实施专业技术能力和工作技巧培养的同时开展技术伦理教学环节。
4.3 鼓励教师从实践中积累教学资源
【关键词】公共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高等职业教育则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地方尚未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也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应建立具有多层次内涵的服务型政府,这应该是政府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转化的首要目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转变观念,为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在投资等诸多领域提供良好的服务,建立服务型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遇到的问题,应主动及时地组织调研、沟通、解决。要改变指挥式管理,切实强化服务职能。实践证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地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体现。公共管理就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的体制,通过参与公共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方法,使政府发挥新型、不同和有效的作用,而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者,从而达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有效性的根本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级技能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作为农业大省,经济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农业比重较大,靠天吃饭,加工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这些问题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规模小,小企业多,经济总量少。河南省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提升,产品结构有待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相对落后。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就是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力推动河南新型工业化大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三大板块”的协调性;通过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教育优先,为即将到来的快速发展做好人才准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引入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而这些人最缺乏技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不再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及数量的竞争,而是发展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作为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高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作为基础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注重受教育者精神、道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因而总体而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不仅具备更强的劳动技能,而且具有更高的劳动素质。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以此带动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市场短缺人才,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综观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一些企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市场针对性以及价值功能的高效性,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从本质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其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公共管理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将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更好也更加有效,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职院校逐步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第三次理事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理清发展新思路,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树立育人新理念,落实改革新举措,创造发展新环境。
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服务国家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服务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传承,服务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大规模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机会的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要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把培养掌握现代技能技术人才的任务寄托给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教育特色。实践教学必须依据社会自然历史的客观需要和时代的教育要求,按实践教学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机制和模式,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突出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实践要素要合理搭配、统筹兼顾,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首先,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相对于理论教学体系独立存在,但又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理论教学应当围绕实践教学展开,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在总的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应是l:1。
其次,面向生产实际确定实践教学的实用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特征,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归宿和目的,说到底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这就要求毕业实习做到课题题目有针对性,比如可以与企业搞一些有针对性的设计。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技能心理,实践教学活动要具有先进性和学生潜力的前瞻性。实践教学要采用最新的技术供学生操作演练,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适度超前为未来服务。
最后,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单列课程,也可以结合理论课程作单元实训、综合实训或课程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可以到生产一线去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
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间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是一项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较强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项包括培养目标、实施措施、技术方法和考核为一体的完整教学制度,是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依据。
(一)、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学校已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1)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系统。在已制定的学校制度中,如考试成绩评定和管理办法、教学计划管理等,未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对待,不利于实施。(2)现有的实践专门规章制度内容缺乏整体性、较零散。(3)规章制度中原则性的意见多,可操作的标准少,弹性内容多,强制落实的少,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无法与职业能力训练的特点相适应。
(二)、管理方式方面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取的是由各系(部)对下属实训(验)室进行管理的方法,由于人、财、物分别属于不同部门,导致不同系(部)协调比较困难,学校在宏观管理上难度较大,管理效率低、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实践教学的设备仪器、人员、场地、经费不能很好地进行合理调配,未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充分发挥其办学的效益,人为地使原本数量不足的实践教学设施更加匮乏;二是由于各系(部)均追求大而全,争资金、抢场地,人为地造成许多矛盾;三是对实践教学的组织难以做到统一、规范的管理,不能科学合理的安排;四是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难以有效实施
(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已初步建立,抓好学生、教师双重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而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的得出,需要有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项 条件和时间无强制性的规定,使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尚未完整的建立起一套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为标准,以科学的专业实践教学规范为大纲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重视和强化课程实验与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课程实验的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验证、设计、创新实验,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如:通过设备设计能力的训练,可以使设备维修、设备护理等能力有本质性的提高。
(二)、突出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定位,是介于本科人才和中等劳动型之间的,生产实践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根本途径。突出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各院校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其中,大部分院校采取了“技能证书 + 毕业证书 = 毕业”的技能实训模式。目前,全国各院校按社会对高职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要求,纷纷制定了职业技能训练考核规定,积极实施职业技能训练考核工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理论考试的同时,还要通过专业技能考试。这一教学实施推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围绕职业能力考核项目进行。专业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对人才的划分、行业对人才定位、岗位对人才需要。同时缩短了毕业生到企业后的实习期,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把挖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的培养人才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可以通过实践教学中开放实验、创新设计实验、学生科技活动、学生科技竞赛、学生参加的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来挖掘学生创新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近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种专业技能竞赛。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差异化分析,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引导,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优势互补的组合工作方式和大协作的工作态度。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合格人才。
(三)、展示学生的专业技能,重视课外实践教学
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展示,学生的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生们自觉学习,勇于实践的热情。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训练项目与产业一一对应,模拟企业环境。良好的素质和能力需要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形成,现代企业所强调的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和职业道德,如岗位技能、敬业精神、合作能力、承受能力、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与意识等,必须在生产和服务的职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磨练才能获得。
毕业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完成设计和论文撰写的任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学生直接到企业了解生产过程、顶岗实践体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为就业作好各种准备的重要活动,所以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地安排好企业实践教学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重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教学体系之外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实践环节,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企业调研、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创业活动等。
四、结论与建议
(1)在抓好命题质量的过程中,坚持四个“突出”。即:突出实践性、突出针对性、突出层次性、突出实用性。
(2)全面建立起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鉴定质量管理机制,并建立违纪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对企业鉴定行为的全程监控。
关键词:多元智能 高等职业院校 体育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学生的教学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学生由于智能结构的不同,其学习风格也有许多不同,只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可以最有效地学到知识。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利用他们的多种智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更新。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可以通过多元智能去实现
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应当调动不同智能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言语――语言智能,特别是其中的口语,辅助实际教学。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师生之间的对话,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语言,还能据此做出反应,因为有了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要体现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这么多方面的教学理念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多元智能而教”,在利用多元智能的同时,势必可以促进学生相关智能的发展;“为多元智能而教”发展了学生的智能,那么教师也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发展起来的多元智能来进行“通过多元智能而教”的教学活动,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作者认为两者之间也是有主次之分的,并且以“通过多元智能而教”为主。而一旦教师做到了“通过多元智能而教”,那么势必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智能,学生被利用的智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各种智能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运动智能的应用分析
运动智能是指人能灵巧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包括联系“身”和“心”,使身体得以完美的展现。人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最初是通过感官进行的,劳动创造了人类,可以说其他智能,包括语言和逻辑――数理智能的开发都离不开身体运动的参与。在课堂上,身体的活动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增强记忆。高等职业院校阶段的课程,抽象的知识增多,在抽象性逐渐增大的体育学习过程中,活动性也逐渐减少。
(2)视空智能的应用分析
空间智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视觉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发展思维的形象性,培养孩子富于想象、善于想象的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材料包括:影视资料、图片资料、模型、雕塑等,利用这些形象化的工具辅助教学,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空间智能。
(3)人际关系智能的应用分析
人际关系智能使人能够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一起学习、工作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巧。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利用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大声发表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题设计中,针对开放性的任务或难题,教师要组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测试,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学习过程。
(4)自我认识智能的应用
自我认识智能是人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认识:了解自己的愿望、目标,了解自己的感情与情绪变化,有效地辨别这些情感,体验自己的力量与价值,形成关于自己的积极、有效的行为模式。自我认识智能强的孩子有着良好的自我意识,常常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既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妄自尊大。知道自己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从而对自己有完整的、客观的认识,有着较强的自律精神。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反思
1.不可盲目地夸大多元智能理论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的借鉴,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夸大。在许多对该理论认识不深的人看来,多元智能理论似乎成了教育中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同其他新的教育理念在产生之初的待遇一样,“多元智能理论”也被盲目拔高了。尽管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各个年级、各种科目都在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教学研究,但是它仍然缺乏实践经验,许多在实践中的应用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在多元智能理论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其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带来的变化,切勿盲目拔高。
2.对多元智能要深层次地理解
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理论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蕴涵着两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一个是“多元”,一个是“智能”。“多元”针对的是传统智能理论的一元化弊端,“智能”针对的是以往智能理论的知识化倾向。而当前,多种简单化的做法已经将多元智能理论降格到了模仿和操作的层次。在这些做法的背后,问题的真正实质是――智能被形式化、表面化了。
3.要不断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教师应更新知识结构,善于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新的教学动态;教师应具备终生学习意识。因为教学中教师的身教最有说服力、最具示范性。教师之间必须加强团队合作。多元智能教学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技能,而教师个体能力毕竟有限,很难集全能、多面手于一身,客观上要求不同或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4.社会各界和学校也应注重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社会各界和学校的更多重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保证,需要社会各界和学校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比如,课题研究经费支持、师资培训支持、各项制度支持、教学设备支持等。
参考文献:
[1]叶肇芳,李利.多元智力理论的职业教育学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2.(28).
[2]胡怡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职教课程目标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3]李立新.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迪[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7).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随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教育的开放,高师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竞争,这使得我国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生存压力。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多元智力理论,期望为高师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崭新的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对传统的智力理论进行了批判,反对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整合能力,提出了多元智力观点。他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组成。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把智力界定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后来,他在《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智力》一书中对智力进行了更为精确的定义,认为智力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我国传统的高师教育只偏重于大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他们其它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大多数人不仅具有七种或八种智力,而且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有其独特性,每个人在智力的不同方面所占的比例也不相一致,不同智力的组合与操作方式各有特色。高校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要同等地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要高度重视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狭隘的智力观会导致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只可能培养出片面发展的大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甚至扼杀大学生多方面的潜在能力。加德纳曾经指出,学校教育就是要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多元智力,这种观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他所强调的一切都是与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的。显然,多元智力理论为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二)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加德纳认为,个体都或多或少具有七种或八种智力,这些智力在个体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表现出来,使得每个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独特的智力结构。大学生不存在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大学校园里不存在差生,只是具有差异性而已。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的潜在方向。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以学业成绩优秀为主要标志的“三好生”,同时也要关注学业成绩平平,但有独特个性的“差生”。教师应为大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展示各种智力的情景,使其扬长避短,从最大程度上激发每个大学生的潜在智力。
(三)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传统的高师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不同大学生在认识和个性上的差异。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或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存在着独特的发展过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高校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要善于挖掘每一位大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高校教师也要善于帮助大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其有意识地将其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总之,高校教师应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大学生的智力,力图使每个大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四)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
在传统的高师教育教学评价中,几乎是单一化的评价。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的高师教育教学评价应从单一的评价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正如加德纳指出“在多元评价中,学生能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能清楚说出所学知识与技能,能确定自己怎样应用适当的思维和学习过程”。高师多元性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实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特别要重视用档案袋对大学生进行定性评价;(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对大学生学习文化课成绩的测评,也包括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度等方面的评价;(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行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人员共同评价模式,特别要重视学生评价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 Howard Gardner,沈致隆译.多元智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 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M].1983.
[3] 万学勤.略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教略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J].教育探索,2003(5).
[4] 黄群昌.多元智力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5(6).
[5] 周宏.多元智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5.
论文摘要:围绕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适应数量迅速增加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建立综合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指数模型,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一种有益尝试,对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作用.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运用依赖于数据库的总体构成及其原始数据的采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从现在开始,高校扩招后的学生将陆续毕业,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12万人,较上年增加67万人,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存在用人机制、供需结构、择业观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性和(或)摩擦性的困难,妥善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繁重的任务。政府和高校都在为大学生就业创造环境,目前不少地方已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以适应数量迅速增加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一定困难并不是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过剩了,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但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甚至还低于有的发展中国家。在2l世纪,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校毕业生还远远不能满足各行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然而,解决好这一问题,还依赖于国家、地方和高校三个层面形成更大的合力,加强招生、培养和就业的相互联系,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办学水平、质量评估上同就业形势和状况挂钩,引导高校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教学结构。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寻求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探讨了设立大学生就业指数的方法作为解决的三方协调基本途径的有关问题。
一、编制大学生就业指数的理论依据
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采取回归模型方法构建非线性函数关系式,可以进一步确定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类型,并进而观察对就业促进的具体情况。从理论上讲,这种方式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求出以点弹性概念为基础的就业弹性,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长期弹性概念的不精确性,即一定时期的就业平均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可能并不存在时点意义上一一对应的关系。或者说,即使知道了在某一时期经济增长是促进就业增加的,也不能得出结论说在这期间经济增长总是带来就业的增加。
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函数式可以表示为:L=f(Y)=0Y。。公式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GDP,0表示就业弹性系数,a表示常数。对公式取对数,得:1nL=lno+alnY。高等教育就业指数评估的原理与构建在此基础上构建回归方程如下:
lnL=a+blnY+e在此公式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GDP,a表示常系数,b表示就业弹性系数,e表示随机误差。
运用这一理论模型,可以采用相关GDP、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联合国开发署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划分,二者关系存在四种类型:一是高经济增长就业机会扩大;二是高经济增长就业机会无增长或少量增长;三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机会有所扩大:四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机会下降(UNDP,1996)。对于中国整个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率的关系,有的学者已进行过经济计量研究(赵建国,2002)。基本结论是经济增长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即符合第一种类型,但对就业弹性的大小上存在不同的估计差异。
大学生就业指数模型正是根据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围绕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能够综合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系列指数模型来描述、评介和预测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市场需求趋势的方法。这里是以大学生就业群体作为特殊的研究对象,并以大学生就业率比例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基础,结合大学生就业分行业、企业性质、专业及学校等状况,进一步构建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的指数作为整个就业指数模型的有效组成部分,通过收集大学生市场就业状况的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市场需求特征和就业质量,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教育的结构调整以及政府企业的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
二、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的构建
(一)就业指数的构建
1.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是在研究一般指数的统计指标选取方法的基础上,选定由就业率、就业缺口、就业质量三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就业率:一般指数考虑空缺职位等绝对数量指标,但这些指标均未考虑就业基数的变化影响,因此不能准确描述就业状况的增长和好坏。可以将就业率指标设定为一个相对数,以克服就业基数变化对指数的影响。
就业缺口:指某地区能给大学生提供的职位空缺数与大学生实际填补的空缺数之间的缺口。就业率的增长只能说明就业状况看好,却不能提供某地区就业潜力与此就业环境的相关信息。如:某年某地区能给大学生提供2000个职位空缺,但最后大学生只去了其中的1500个,这个500人的缺口就说明该地区虽然具备就业潜力,但就业环境(由人才政策、人才市场建设等多方面组成)有待改善。如果将该缺口编制成指数并按照行业、职业、企业性质、地区分类,就能为政府制定详细的人才政策提供依据,还能评价政策推行的效果及反映当地人才软环境情况。因此,就业缺口有效反映了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是就业指数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就业质量;一般就业指数系统因为对就业质量的量化有难度,所以很少将就业质量纳入指数系统,但这样做无疑降低了就业指数系统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选取大学毕业生最为关心的薪酬福利高低和是否有发展空间作为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运用虚拟变量的计量方法将定性指标定量化,从而将就业质量引入了就业指数体系。
2.指数是一个相对数概念,是指一项统计指标在n个时点上的观察值Al,A2…An,以Al所处的时点为基期,以一个整数为基数(i00),则称“An/A1*100”为该统计指标在第n个时点的指数。依此规定,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相应的就业指数可以确定为:就业率指数:选取某一年作为基期,以100为基数,将以后每年的就业率指数化。
就业缺口指数:依据对用人单位每年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空缺职位数和毕业生实际就业的数量的统计,选取某一年作为基期,以100为基数,将以后每年的就业缺口数量指数化就业质量指数:依据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选取某一年作为基期,以100为基数,将以后每年的就业质量量化后指数化。
建立指数化模型依赖于三个就业指数模块的相互关系。就业率的比例变化是基础,就业缺口指数和就业质量指数是深化和必要的补充。在公式inL-a+blnY+e中,参数b具有特殊的经济含义,它表示每当增长率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就业率指数的变化,这一参数反映了某一地区经济增长中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实际上反映了就业环境。在上述模型中将这一参数看成是模型的外生变量,是不变的。但在长期的过程中,由于就业政策及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参数也在发生变化,通过研究这一变化可以得到该地区就业环境改变的信息,从而为评价就业政策及就业环境提供依据。
这也是编制就业缺口指数和就业质量指数的理论基础。将就业率指数作为因变量(Li),经济增长率(Yi)作为自变量,采集历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指数和经济增长率作为样本,将两组样本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成一个一元回归计量经济模型,然后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通过连续不断改变模型的样本时段,拟合多个一元回归模型inL=a+blnY+e,可以得出参数b随时间变化的序列:b1,b2…bn,通过分析bn的增长规律,可以评价每年就业政策推行的效果和就业环境是否改善。就业率评价参数是就业率指数分析评价系统的理论基础。
3.虚拟变量模型是建立就业质量指数系统的理论基础,所谓就业质量,就是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的满意程度,就业率固然重要,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却不可忽视。如果一味地追求高就业率,往往影响就业质量,因此将就业质量引入就业指数系统相当重要。
将就业质量这一定性变量引入定量分析需要运用虚拟变量理论,习惯上用D表示虚拟变量,虚拟变量的取值通常为0和1。0表示变量具备某种属性,i表示变量不具备某种属性。选取薪酬福利和发展空间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两个指标,对于薪酬福利和发展空间,均可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来表示,整个就业质量函数可表示为:y=aD1+bD2,其中,Y表示定量化的就业质量:D1是一个虚拟变量,表示薪酬水平,当调查者对于薪酬水平满意时,则D1取值为i,不满意时D1取值为0;D2也是一个虚拟变量,表示发展空间,当调查者对工作发展空间满意时,D2取值为i,不满意时D2取值为0:fl表示所有调查者中对薪酬满意者所占的百分比:b表示所有调查者中对工作发展空间满意者所占的百分比。
综合而言,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可用图示表示如下:
(二)就业指数的数据库
大学生就业指数数据库是运用就业指数系统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础性环节,积累的原始数据可以分为就业率数据库、就业质量数据库和就业缺口数据库。
1.就业率数据库
就业率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指标有:毕业生总人数、毕业生就业总人数、GDP及GDP增长率、行业就业率、专业就业率和学校就业率等。在操作定义上,毕业生就业总人数可以用当年协议签署并档案离校为准作为总人数的数值。
2.就业质量数据库
就业质量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指标有:薪酬、薪酬水平满意度、岗位发展空间满意度、分专业统计的满意度和分学校统计的满意度等。
3.就业缺口数据库
就业缺口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指标有:空缺职位数、实际就业数、行业就业缺口、单位性质就业缺口等。其中,空缺职位数可以表示为某地区用人单位公开的招聘信息中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空缺职位总数;行业就业缺口为行业空缺职位数与实际就业数之差;单位性质就业缺口为包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营、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国内上市公司及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等不同性质的单位空缺职位数与实际就业数之差。
三、运用就业指数指导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改革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践表明,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毕业生才能更好地就业这也是面向市场的大学教育寻求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出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结合市场的需要,有效地配置和运用教育资源,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就业指数的编制可以促进高等院校转变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促使高等院校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结构,培养真正为市场所急需的合格人才。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不同层次的大学在市场中进行恰当的定位,努力形成办学特色,通过特色优势寻求出路。
2.有利于提供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调控能力
促进就业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社会目标之一。大学生扩招后面临的就业压力,有必要通过政府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化解,运用多种途径协调大学生就业的供求关系,最大限度地将人才资源积累转化为社会的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大学生就业指数的编制可以为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提供系统、完整、科学、量化、有效的就业信息系统,从而增进政府工作效率,提高以精确量化指标为基础的调控能力和管理指导水平。从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层面而言,信息系统为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和大学生就业政策、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3.有利于提供针对大学生的全方位就业服务需求
如何就业,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大学生就业指数的一个直接目的是建立市场与学生的联系中介,并且通过这一中介发挥对大学生的全方位就业服务。既可以有效指导高中生选择学校和专业,这是众多学生家长苦苦思考的问题,也对高校在校生,可以帮助其根据市场需要拓宽自己的专业口径,并建立理性的就业预期。对于高校毕业生,可以指导其合理地把握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