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建议范文

财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09:55: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财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建议

篇1

关键词: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儿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90-02

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承担着儿童疾病预防、诊治、治疗和康复等任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中国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使得儿童医疗保健工作的开展将使原来就满负重荷的儿童医疗保健系统承担更加沉重的任务。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近几年在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依然要面对儿科医生数量逐年下降,出现“儿科医生荒”这一严肃的社会问题[1]。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1.儿童医疗保健资源总量不足,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是广东省改革开放前沿的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快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其对于儿童医疗卫生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但在儿科现有医生数量与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预测中,医生数量仍存在较大差距。每千名儿童医生数、护士数、床位数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童医疗服务需求。同时,儿保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均。人员主要集中在二级及以下卫生机构;高学历高职称儿保医务人员数量少;医护比例配置不合理。

截止2011年底,在常驻人口的统计中,广东省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医生数量为0.46人,与上海每千名儿童拥有1名儿科医生相比较,差距超过一倍;广东省每千名儿童拥有病床1.44张,这个数据在全省医疗机构总床位数中仅占6.9%,与我国占总人口17%的儿童数量不成比例。又因为广东省流动人口多,实际上儿科的病床拥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而广东省儿科医生数量逐年下降,根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仅有0.43个儿科医生,缺口约20万人。广东省仅广州市的儿科医生缺口就已经突破2000人。

2.政府对妇幼保健院投入不足,缺乏合理科学的医护人员业务培训体系,妇幼保健机构儿科职能未完全发挥。在三级儿童医疗网络架构中,妇幼保健院在儿童医疗保健任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除了承担了对托幼机构的儿童保健管理,同时还开展了大量的妇幼卫生项目工作,在促进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公平性及可及性上都较好[3]。但部分妇幼保健院仍存在一些问题。业务用房不足,基础设施缺乏,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少,医护比不合理。儿童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医护人员培训机会和时间偏少,儿科医护人员能力提高受限。在全国范围内的妇幼保健院重“妇”轻“幼”的畸形发展格局的情况下,综合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的儿科失守,也加重了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3.儿科医师人才队伍短缺,培养机制缺失,流失严重。首先,从1999年开始,我国为拓宽儿科医生的专业面,借鉴美国的经验而停止了儿科专业的招生,只有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才有儿科专业方向。这种改革措施失去了儿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影响了部分儿科医生的来源[4]。第二,儿科医生招聘难。培养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起码需要8~10年左右的磨炼,培养周期长,回报却很低。第三,在每年的医学研究生招录时,儿科专业上分数线的名额都未能招满,只能等别的专业落榜者转专业,故这部分人专业思想不稳定。改革开放后,许多综合性医院甚至把儿科“抛弃”,少数综合医院中的儿科保留下来的,都是缘于政府的压力或是医院等级评审。儿科是一个需要其他部门补贴的科室,让许多儿科医生无法接受被“扶贫”的感觉,不少人选择了“逃离”,而坚守者整天疲于奔命[5]。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儿科医生流失率持续走高。

4.缺少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利用流向不合理,过度利用与利用不足同时存在,民众缺乏正确的儿童就医观念。民众对儿科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就医观念和行为却存在偏差。一是民众对三甲医院儿科和儿童专科医院信任度较高,对社区医院和相当一部分综合医院儿科的信任度低;二是社区医院、综合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网络不健全,缺乏适用于患者家属的正确的就医引导,缺少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三是患者家属因缺乏正确的就医引导,普遍不信任三甲医院儿科和儿童专科医院以外的医疗机构,而制度上也缺乏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加重了“儿童看病难”。

二、对策与建议

1.各级政府应调整卫生投入和支出结构,将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儿童医疗卫生投入力度,转变投入机制,完善补偿方法,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政策实施所需资金。各级政府在安排年度卫生投入预算时,要切实落实“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要求,增加儿童医疗卫生投入占总卫生投入的比例。尽快设立儿科专项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统筹用于全省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2.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加大投入,增加妇幼保健院专项资助。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探索创新,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运行的新机制。对于部分保健院未有儿科床位设置,建议各级政府及早提出对妇幼保健院儿科专科建设的规划,尽快落实规划提出的投入政策,切实保障政策落实的资金。增加妇幼保健院专项资助,用于儿科科室建设、人才培养等。同时加强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加强儿童医疗保障人员继续教育,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和培训;积极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加大对儿科临床医生的培训力度,增加学习儿科的内容及时间,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

3.加强广东省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医护人员队伍建设。目前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医生工作量大,但年收入相对较低等因素是儿科医护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为留住儿科医护人才,可通过完善广东省儿童医疗保健医护人员的薪酬体系,调整儿科医护人员的薪酬制度,比如,适当提高儿科诊疗费用、体现儿科医生医疗服务复杂性的价值、增加儿科医护人员编制数等积极措施加以解决目前难题。各级医院内部可以从职称晋升、奖金分配、进修学习和科研立项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以此来稳定及壮大现有的儿童医疗保健队伍。重视儿科医生需求量日趋增长的现状,由省政府统筹领导,各市根据实际需求和现有供给等制定区域内的儿科人才培养计划,并纳入全省的卫生人才规划中。下大力气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医德高尚的科学领军人才,具体可以通过高校的“订单式培养”,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儿科医生,做好人才储备以保障未来儿科医生数量能满足需求。

4.试点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分级诊疗模式双向转诊机制。建议全省的市、区两级政府参照广东省家庭医师制试点方法,制定辖区内的家庭医师试点单位,通过制定各级医院儿科出入院标准和就医报销比例,加快形成基层儿科处置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医院主要解决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推进双向转诊的建立。同时,采取相关措施,不断提高基层儿科服务能力。大力宣传“小病在基层”、“就近择医”、“不盲目扎堆大医院”等就医观念,逐渐增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逐渐形成分工明确、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儿童医疗服务新格局。简化儿科医生办理多点执医的程序,鼓励各区辖区内儿科医生多点执医,使得儿童即使在基层卫生机构也能享受和大医院相同的诊疗水平。

5.构建广东省儿科专科服务政府补偿机制。第一,儿童医疗要坚持维护公益性原则,广州市各大医院应该将儿科设为公益性临床科室,特别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科医生队伍,应增加其绩效工资和津贴,工资可效仿公共卫生经费拨款的模式发放,其薪酬应纳入财政预算予以解决。第二,广东省各大综合医院要对儿科的经济核算予以扶持,保证儿科医生的收入不低于医院其他临床科室的平均收入。只有这样,儿科医生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从而避免儿科医护人员流失,从源头上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第三,广东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调整儿童医疗收费水平。由于儿童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对于儿童医疗服务定价也应区别于其他类别的医疗服务。建议有关部门提高儿科项目的收费水平,使儿科医生的医疗服务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儿科补偿机制的建立可通过上述三种途径按照适当的比例共同给予补偿。

参考文献:

[1]向伟.中国卫生人才亟需补上儿科医生缺口[J].中国卫生人才,2013,(2):13.

[2]崔霞.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3]刘晓璋,梁家智.妇幼保健院工作模式设计的战略意义及发展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693-3694.

篇2

>> 浙江省中职教育现状初探 浙江省高校拓展运动课程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浙江省中职染整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和课程改革探讨 浙江省“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 浙江省中职教育的转型与提升之路 基于浙江省中职财会专业课改的课程开发与设置 浙江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体系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浙江省发展油茶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浙江省高职院校外贸俄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现状与发展建议 浙江省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浙江省中小型企业跨境电商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浙江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及其对策研究 浙江省空巢家庭老人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渔民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 浙江省养老服务人员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对浙江省排球后备运动员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浙江省农民培训需求意愿调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Xiang-dong

(Educational Science Academy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China)

篇3

关键词:市场需求 审计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221-01

1 审计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变化

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在维护所有者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步突显的同时,特别是审计领域的拓展,审计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查错防弊”型转向“复合型”。同时,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呈现出层次性,向高端、向宽口径发展。无论是对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师的需求,还是对于国际审计人才的需求都显著增加。国家需要大批能够以全局的高度、前瞻性的思维却思考问题的高端审计人才充实审计队伍,满足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需要。

2 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审计队伍人员不足

现我国共有八万个左右审计机构,20多万审计人员(兼职)。全国审计机构每年完成审计项目上百万个左右,通过查处违纪违规、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效益上千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仅从内部审计看,全国内部审计机构3.4万个,配备内审人员10万多人,而我国企事业单位就有100多万家。内部审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大量的会计、审计人员充实到这只队伍中来。

2.2 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体现市场需求

刘世林在“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一文中以全国10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看[2]:其一,我国高校审计专门人才培养结构单一,缺乏包括对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所有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尤为缺乏像诸如:金融保险审计、行政事业审计、财政税务审计等宽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其二,从课程设置来看,其课程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会计知识和技能占主导地位。这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培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不同主体审计人才和不同行业审计人才的需求外,在审计人才本身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样,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而理论讲授与实务操作(讲授)结合才是上策。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中国教育界的人才培养目前还是重理论研究型而轻职业导向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封闭且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差,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性。

2.3 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的在职培养不够

目前在岗审计人员大多原来是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和财会专业毕业的。从工作角度看,会计工作具有的缜密、细致的特点,决定了其注重微观的思维方式,从其知识结构看,审计队伍总体上比较偏重钻研单一的财务方面的知识,缺乏较宽领域的专业知识。审计人员自身,限于繁多的工作任务之中,缺乏在岗培训机会或审计机关也缺乏让审计人员参加知识更新的观念。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更新缓慢、职业判断力不强,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在某种程度上说,影响了审计工作进度和质量,不能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2.4 对审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问题,审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是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大学生是否成才和将来在工作岗位上适应社会并立足的关键所在,尽管中国高校大都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也仅限于形势的要求,学生也就是考完既忘。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各级审计部门缺乏对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的教育。

3 创新审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高端审计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更需重视和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3.1 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定位人才培养战略

目前,审计人才的需求已体现出层次性,由于人才需求的主体不尽相同,我们对于审计人才培养也不完全相同,表现各有其培养的侧重点和培养特色。其中,对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培养应以鉴证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年报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资产评估等审计技能的专业人才。而内部审计师的培养则具备大众审计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以内审技术和内部控制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国际注册会计师与国际内部审计师的培养分别定位于鉴证、管理类国际人才。[3]

3.2 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

从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课程的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多元化方式入手,提升人才培养效果。首先,在宽口径设置课程的基础上,压缩理论课,扩大实务课比重,从“填鸭式”模式向启发式、引导式,研讨式模式转变。课程中增加来自企业或实务界专家讲授的实务课程比重,或者开设更多的专题讲座。同时,加大实践环节的训练。其次,建立课堂互动、课后讨论的培训模式,加强师生间、学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消化学习内容,让学员在碰撞中吸收知识,拓展视野,不断提升。改变教师的角色,互动中引导学习。[4]

3.3 加强审计类专业设置,加大审计人才培养力度

高校审计类专业设置严重不足,是导致审计类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开设审计专业的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开设审计专业,但有完备的师资力量支撑,具备开设专业条件的应建议开设审计专业,培养审计人才,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3.4 加快高端—— 领军人才培养力度

审计领军人才,也就是指精通行业审计所需各类业务知识,具有宏观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够推动和引领该本领域不断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他将在审计领域中将发挥着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一批高素质审计人才快速成长,推动审计事业全面发展。为此,应加快制定各层次审计领军(拔尖)人才能力框架,健全各层次领军(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淘汰、使用等机制,使高端审计人才培养成为长效机制,能站在时展和变革的最前沿,具有很强的预见和创新能力,能创造出显著的审计成果的高端人才更快、更多涌现出来。

3.5 加强审计人员的在职教育

结合行业、单位特点,按照市场、业务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重视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了使审计人员胜任各类绩效审计工作,应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多种途径,抓好在职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适应发展的需要。[5]

参考文献

[1] 孙硕.我国审计行业人员发展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2(1):235-236.

[2] 刘世林.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36-41.

[3] 张薇.市场需求导向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财会研究,2012(21):69-71.

篇4

关键词:法务会计 法务会计理论体系 制度规范 人才培养

1、法务会计概念

法务会计又称法庭会计或诉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短,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对于法务会计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美国引用最广的是 Bologna 与 Lindquist 对法务会计的解释:法务会计是运用相关的会计知识,对财务事项中有关法律问题的关系进行解释与处理,并向法庭提供相关的证据,不管这些法庭是刑事方面的,还是民事方面的。国内对法务会计的定义主要有两类观点:会计学界基于会计视角的代表性观点和法学界基于法律视角的代表性观点。

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财务信息而进行的会计,而法务会计则是根据法律的特殊规定,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在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法定经济标准和经济界限规范过程及报告结果进行计算、检验、分析、认定的运用型学科。他们的基本假设、职能、目标、对象、程序和方法都有较大差异。但是财务会计与法务会计在应用资料方面有着广泛的一致性。

2、我国法务会计发展现状

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末。1990 年 10 月国内第一家司法会计鉴定所在长春市的成立则标志着我国 “法务会计”的诞生。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都有有很多问题。

(一)法务会计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理论研究涉及范围狭小,仅停留在经济舞弊贪污案件的查处方面;理论体系构建只是在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上增砖添瓦,没体现出会计学与法学的真正融合;(二)法务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法务会计的制度建设尚处于真空状态,未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定过于理论化,缺乏操作性。我国法务会计仍然存在鉴定依据和鉴定责任不明确以及多头鉴定等问题。(三)法务会计确认难度大。法务会计主要是根据颁布实施的各种法律制度,对检查结果进行量化、确认。我国还没有形成法务会计行业规范,不能起到规范行业的作用。(四)法务会计人才缺乏。法务会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我国现有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后续人才培养滞后。法务会计专家制度尚需完善。(五)法务会计实践欠缺。国际法务会计的业务范围很广,而我国法务会计服务内容较少、范围较窄。现阶段,只有国家公检法机关和有资质的司法会计鉴定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开展零星的法务会计相关业务,服务内容单一。

3、关于我国法务会计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务会计理论研究。法务会计理论研究的不重视和不深入,对于法务会计的发展也就产生了较大的制约。因此,会计理论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法务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更需要充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务会计理论体系,增强法务会计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二)加快法务会计业务的推广。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在会计服务业务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有必要认识到法务会计业务的重要性,积极拓展到法务会计业务。此外,在政府合同、法院案件调查审理、保险争议、知识产权等方面,也可以积极开展法务会计服务。(三) 加大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已经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条件下增设法务会计本科专业,对于有条件的高校,鼓励开设法务会计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加大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四)建立我国的法务会计的制度。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诸如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认定制度、法务会计咨询制度、法务会计操作规范等一套法规制度,适时引入并完善专家证人制度,避免由主观因素和鉴定人经验得出的错误结论。(五)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法务会计。加强法务会计宣传力度,使其深人人心将是法务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有力推动。法务会计的宣传,业内人士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及时引入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典范,组织开展法务会计学术交流活动等。除此之外,有关部门也应协助做好法务会计宣传工作,媒体报道不失为宣传法务会计的好办法。(六)建立专门法务会计机构和行业协会。建议由财政部等部门发起成立法务会计职业团体,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职业资格证的考核与认证、法务会计年检等工作,监督法务会计事务所及相关法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组织法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不断提升法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执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康鹏.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比较研究[J].西部财会,第3期,2011

[2]许丽楠.浅议我国法务会计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方经贸,第7期,2011

[3]袁莉.我国法务会计发展探析[J].理论月刊, 第1期,2011

篇5

关键词: 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教育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中职、高职、普通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完整的人才培养层次。目前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会计专业,各行各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依旧保持着强劲势头,会计职业依旧高居于十大求职职位的排行榜。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企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快速变化,会计职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使得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越来越全面,而不是仅仅具有会计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正面临着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挑战。因此,本文认为,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应充分考虑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种适合新时期发展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1.会计人才需求相对而言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目前对会计人才的数量需求主要是集中在产业部门,在综合考虑到自然减员、职工人数减少和会计手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后,到2010年,国有企业的财会人员年均将减少4―8万人;集体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年均将会增加20万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人员将会呈现出基本饱和状态;民营企业、个体企业、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的人数将会较大幅度地增加。综合上述因素的影响,全国会计人员总数的年均增长数为30万左右,总量上将会达到1450万―1550万。由此可见,21世纪的会计教育仍然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2.会计人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既然各行各业都有大量财务人员岗位提供,是否意味着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呢?事实却并非如此。目前,从全国人才市场的整体看,在招聘的会计人员中,对会计主管、财务经理等中高级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对记账报账的会计人员需求越来越少,一些外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甚至要求有行业经验、注册会计师证书、ACCP证书和较高的英语水平。

这些现象说明了目前我国国内会计专业人才存在“既多又少”的结构性矛盾: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短缺,但普通的财务人员供过于求,学校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数量庞大,但与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按照这个趋势,以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高职学生将难以立足。这对现阶段的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转变高职教育的工作思路,培养新型高职会计人才是会计高职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规范性,会计也需要较高的实务能力,在经济管理中能解决具体问题。但是,传统的会计教育尤其是本科会计教育,走的是一条精英教育路线,即重理论、轻实务,培养的会计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迅速适应会计岗位的需要,也增加了用人单位再培训的成本。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会计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本科会计教育的模式,在其内容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仍然带有本科教育模式的特征,基本上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尽管各高职院校改革力度较大,推出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种,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因此本文认为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应摒弃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会计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为一体的复合型、通用性和应用性人才。

二、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1.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模式

会计教学模式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动因,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教师要以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做到由教学中的说教者、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中的示范者、会计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航员。这就要求会计教师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身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会计教学内容应体现综合技术应用的要求。由于受会计教材的影响,目前会计课堂教学在内容的组织上一般是以会计法规、会计理论的讲授为主,以实务操作为辅,结合案例讲解较少,或者集中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等理论讲完后再集中进行会计的实践教学,人为地割裂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因此,在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上要突破原来理工科课程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指导思想,在掌握必要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

2.高职高专会计课程设计

高职高专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应围绕着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而展开。应当采取综合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安排课程体系。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应用相结合、会计改革与会计发展相结合,突出强调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加强实践课教学,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与动手能力。同时应将职业技能鉴定作为衡量的重要补充,体现双证制度的要求。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考试紧密衔接。

会计工作不单纯是同数字打交道,而且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处理非确定局面时所必需的思路和技巧。他们的职业能力不仅是指动手操作能力,还包括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的职业素质。

总之,高职高专会计课程设计要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强调拓宽知识面和能力结构,发展学生学习个性,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3.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要求

会计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的现实是此类教师还很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从企业吸收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校聘请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定期到基层参加社会实践,进行业务实习,从而掌握会计一线岗位的实际,在专业能力上保持与会计一线岗位的零距离,以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特色,除了理论性教材的编写外,高职教材还要突出案例、技能教材的编写。会计专业案例教材主要包括财务管理案例、经济法案例。实务教材主要是会计学原理实务、审计实务。技能教材包括电算会计实务、财务软件应用、工具软件应用等。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目前我国有特色的高职会计教材还不多,可联合各个院校的力量,组织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4.高职高专会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会计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动手实训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环境,熟练顶岗工作。要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要使实训课程密切联系岗位需要,加强针对性;二是要注意与理论教学同步,做到边教学边实践。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上岗实践,促使会计教育与会计工作岗位“零距离”。同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开展校内外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教育目标,突出办学特色,让学生在接受较完整的高等教育的同时,具备高超的会计职业技能,构建与优化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探索出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会计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连先亮.浅议当前我国会计人才结构性矛盾及其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21:45-46.

[2]肖凌.会计职业准入制度与会计高职教教育[J].职教论坛,2003.4:4-7.

[3]张兴武,郑毅.关于高职高专会计教育模式的探讨[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33-36.

篇6

关键词:药品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岗位能力

2015 年教育部调整了高职专业目录,食品药品管理类中增设了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于2016 年开始招生,如何构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成了职业院校迫在眉睫的难题。深入医药行业调研,了解医药企业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药品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医药生产、批发、零售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以及在医药行业从业的毕业生、实习生,其中涉及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流通企业8家,毕业生、实习生60人。

2.调研内容

(1)从药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获取如下信息:医药批发、零售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2)与医药生产、批发、零售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召_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表获取如下信息:医药企业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员对本专业所从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剖析。

(3)与毕业生采取座谈,个别面谈,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如下信息: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及岗位从业素质要求的认识;对本专业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调研方式

主要采用召开座谈会、个别面谈、访谈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

1.人才需求分析

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医药企业的经营理念已开始从营销转向专业服务,保证药品质量并做好更全面、更准确、更贴心、更多渠道的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的专业服务,将成为未来医药经营企业的发展趋势。

调研显示,在医药企业从事岗位中,高学历层次则倾向于质量监控岗位、研究开发等岗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服务技能型操作,例如医药零售企业的健康顾问、营业员、电商客服;医药批发企业的质管员、保管员、养护员、购销员等。而目前医药企业都在发展慢病管理、医药电子商务,高职专科层次具备药品服务与管理技能应用型人才十分稀缺,满足不了用人单位需求。

2.岗位能力分析

结合调研结果,笔者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对接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总结分析如下:

用药咨询与指导岗位(核心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进行常见疾病的用药推荐,提供正确的指导用药,确保顾客用药安全。能够对(中药、西药)处方进行调配。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较强的药品药理作用、制剂、规格、主要临床用途、用法与用量、主要不良反应等的介绍能力;具备问病荐药与处方分析能力;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公共关系、商业礼仪等能力。

医药商品购销岗位(核心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结合医药商品及医药市场的特点,进行药品购销的商务谈判活动;能够应用销售技巧开展医药商品销售;能够运用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对药品进行有效管理。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医药商品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销售技巧、必备的沟通协调能力、社交礼仪知识,能够建立与维护同客户的良好关系;具备公共关系、商业礼仪等能力。

医药仓储管理岗位(相关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对入库和退回药品进行验收,进行有效期药品的管理;能够对药品进行保管与养护,保证药品在保管期内质量稳定;能够按要求准确处理药品发货,并做好相应记录,能够对库存商品进行系统盘点。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药品管理法律及专业知识;具备医药物流、财务管理等基本能力;具备文案写作、EXCEL、WORD等日常办公能力。

医药电商客服岗位(相关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用药及健康服务咨询;能够完成网店日常销售工作,为顾客导购,问题解答;能够解答客户咨询,促使买卖的成交;能够接单、打单、查单等处理订单及顾客的售后服务。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问病荐药与处方分析能力;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具备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具备网络营销知识和技能;具备产品推广及活动策划能力。

三、讨论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调研结果显示,真正符合企业所需的高职专科层次药品服务与管理技能应用型人才十分稀缺。因此,医药类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提升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素质

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应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培养的专业人才应能够从事药品服务与管理工作。

3.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岗位能力分析结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方面建议开设:药用化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中药调剂技术、药品营销心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基础、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程;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建议开设: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基础药学服务、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市场营销、药品储存与养护、商务谈判与销售技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医药电子商务等课程。同时建议开设配套的实训课程:商务谈判实训、药品零售服务综合实训等课程。

参考文献:

篇7

(一)会计专业就业前景

无论任何企业,只要是正常的运营状况下一定会涉及财务问题,也就一定会对财会专业人员有所需求。因此,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相对比较广阔,内资企业、合资企业、外企、中介机构事务所、金融机构及科研教育院所等都是会计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就业领域。在以上提及的就业领域中大部分毕业生会从事如统计、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及研究等岗位的工作。

(二)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会计专业就业的毕业生首先应该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客观公正等是会计从业者必备的基础素质。除了基本素质外,毕业生还应具备一般的人文科学文化常识、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互联网计算机使用能力等基础能力。在专业能力方面,会计核算能力、出纳业务操作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及税务处理能力等是毕业生应具备的。除具备基础素质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外,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将是影响毕业生发展的核心能力。[1]

(三)高职会计专业的现状问题

虽然高职会计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但是社会企业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主要是因为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另外,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只能在理论上分析,在涉及具体的财会问题时无法很好的处理,由此看来,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十分有必要,而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是培养毕业生能力的基础。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沿用本科教育的模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足,在理论教育上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对实践的关注度,学生的技能短缺。第二,培养目标模糊,授课模式不是按照人才需求而是按照教师情况进行设置,导致重复性课程偏多。例如,内容有交叉的会计课程开设多门,不进行整合。第三,课程及授课模式与社会脱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互联网大数据盛行,仍采用旧的理论方法授课必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第四,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缺乏实践的机会及场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并且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此模式培养的学生在实际技能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1]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之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高等性。对于会计专业来说,为了满足会计专业的社会需求,培养出能力出众的毕业生,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具有职业性,面向企业岗位进行人才培养;应具有实用性,能够切实完成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需求;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经济需求培养有针对性的人才;具有综合性,能够满足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不同领域的工作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现跨专业工作。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在会计专业基本价值观方面,为了使毕业生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职业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应进行专业基础教育,如开设经济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在培养基本能力方面,为了使毕业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技巧,基本的互联网计算机使用能力,应该开设军训、思想政治、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高等数学等课程。在培养核心能力方面,为了使毕业生具备综合实力,持续的学习、创新及合作能力,应该开设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管理学、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等课程。

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用实际的工作过程进行培养,应该将专业技能进行分项学习培养,每一门课程针对一项能力。通过会计核算基础课程,锻炼学生的识别填制报表的能力;通过会计核算实务的课程,锻炼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的能力;通过出纳业务课程,培养学生的资金业务能力;通过税务课程,锻炼学生的税务登记、计算及申报能力;通过企业审计课程,锻炼其编制审计计划、实施计划及编写报告的能力;通过财务管理课程,提高学生的投资、预算、收益管理的能力;通过会计电算课程,提高学生财务软件的使用能力。[2]

对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在入学第一年进行基本价值观基本素质能力的课程学习;在第二年及第三年的上半时进行专业能力的课程学习,剩下的时间应该用于具体企业岗位的实践学习。在其他能力的培养上,可以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包括一些职业生涯规划、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课程,培养面向未来的优秀人才。

(三)建立完善的实践环节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实践环节的教学是保证理论学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实践环节直接影响着毕业人才的质量。

首先,必须提高师资水平。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教师应该保持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除了应该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比如除了具有高校的讲师资格外,还应具备一些注册会计师等的专业资质。因此,应鼓励专业讲师在课余时间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参与企业实践管理和业务操作,鼓励参加会计专业资质认证。对于学校来说,合理的教师队伍应该由学校的专职讲师还有校外的兼职讲师组成,兼职讲师可以来自企业财会技术人员、财务顾问或者财务业务管理人员等。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人才的引进,切实与校外企业加深合作关系,引进企业技术管理人员或者引进技术专家等人才。[2]

其次,加强实践培训。实践是巩固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各单项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平台。学校应该巩固加强实训的投入,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当然,校内实训是实践主体,在校内实践过程中应该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所使用的报表、账簿等材料完全采用企业实用的材料。

(四)改善教学方法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方面,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中应选取合适的材料,适合本专业学生的需求,没必要必须选取一些著名的案例,案例的适用性一定要把握好。[3]另外,课程教学中要加强情景教学和项目教学,让学生在模拟实际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在实际的项目处理中锻炼能力。

四、总结

篇8

一、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必要性

财务信息化使财务人员从繁琐的账务工作中摆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分析和利用、预测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扩大了财务工作范围。因此,财务人员不仅要参与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还应该在信息系统上线后保障其有效运行,不断对系统和方案进行完善和推广,保障知识的传递和更新。

目前,大中型企业都已实现了财务核算系统的统一建设,企业集团也基本完成了“财务―业务”的一体化ERP建设。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仅仅满足于已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无法跟上时代节奏,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岗位竞争,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动态需求,从而使企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打造的信息化系统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因此,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会计信息化人才需具备经济管理、财务、会计、信息技术等复合型知识结构,还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会计信息化人才能够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以及风险控制流程整合成计算机实施的一体化流程;能够将会计数据、会计规则用计算机化的语言表述,能够深入理解、把握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拥有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知识与能力,才能使会计信息系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是能够将会计与计算机高度融合,是能动脑、能动手、能指挥、能协调的多面手。

2、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

财务信息化人员要具备有意识去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目前,会计制度及核算方法一直在不断完善中,会计人员本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另外,在信息时代,信息量激增,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业务流程管理及成本核算方法的改进不断融入信息系统中,要求会计信息化人才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知道如何获取新知识、新技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使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要具有沟通、协调能力

传统会计软件核算方法相对比较独立,除了涉及成本单据需要与业务部门联系外,基本不需要其他部门、其他专业人员的协调与配合。在信息化背景和平台下,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企业各部门、企业与外部单位之间的联系将会不断增强。会计信息化人员也要与企业其他部门打交道。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还应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够用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完整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思想和建议的能力。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应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准确、鲜明、生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并融入到其工作环境中去,专业能力才能得以全面施展,从而顺利完成本职工作。

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大中型企业从事IT工作专业人才比较多,企业信息化水平也相对比较高,而财务信息化工作却相对比较弱。目前,排名靠前的大型企业,其“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系统五花八门,没有一套成熟的系统。各个企业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原系统进行开发与修改。ERP系统的差异性导致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跟不上企业需求的节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二次开发进度,特别是企业要将最新财务核算成果嵌入信息系统时,进度比较慢,成本比较高,有时还会需要外部的力量才能完成。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现阶段,会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比较有限,而信息化专业人员对会计知识也所知甚少,两者的脱节从根本上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的前进步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是企业会计信息化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原因,复合型的财务人员综合能力比较强,在信息化时代,懂实操的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比较大,市场薪酬水平也较高,而企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倾向于管理能力,操作型复合人才个人发展在有些企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大中型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系统,对企业的管理、流程的改善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然而,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于会计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未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及健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企业会计工作效果还能得到更大的提升。但由于资金或其他原因,从而放弃了对会计信息化应用建设的长远发展。

3、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存在问题

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大多是来自社会和企业的,培训内容不是很全面和详细,往往只培养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对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只是注重操作性,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重表面,轻本质;重近况,轻发展。没有对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证券知识,软件的更新、维护等实用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模式较为单一。会计人员或信息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大的提高。

三、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

1、组织机构保障

大中型企业都推行了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软件代替了传统的会计核算软件。实施大型的ERP项目,往往是从关联方企业中抽调财务、业务骨干和IT人员,外聘专业咨询机构组成项目组,经过数月项目实施完成上线任务后又回到原单位,上线后系统的管理和运维工作由各部门部分骨干人员兼职完成。而信息管理部门因人员配备有限,或需推行的信息化系统比较多,造成企业信息化管理职责比较分散。由于信息化更新速度快,IT部门很难以组织机构的形式从整体上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规划,从而信息化系统的制度建设、长远规划、运维保障、人才培养等得不到保障。

2、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会计信息化人才除了要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要不断地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这样不断地循环学习,而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在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仅仅只起到打基础的作用,要让会计专业人员或IT人员具备复合型人才所必须的知识架构和拥有不断自学的能力。如果没有一套长效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专业人才职业晋升通道机制,人才就很难成长,也很难留住。

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基础

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流程的清晰及管理的规范化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然而,部分企业因基础管理水平差,制度不健全、或领导不够重视、或偏重于人治色彩等,管理随意化现象严重,再加上系统的复杂性就可能会导致系统终端(最终用户)录入信息不准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难以为管理层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和决策依据。这样就会直接影响管理者对信息系统的效果评价和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能力判断,也打击了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信息管理制度

信息部门应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制定的管理制度要尽量科学、严谨,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要将信息化人才的职业发展、专业晋升通道管理等纳入制度中。制度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应予以重视,各部门、子公司要大力配合,严格遵守各项规定。集团公司应在总部和各子公司设立财务信息化管理岗位,以指导各级单位财务部门开展财务信息化工作。

2、提高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为人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财务信息化工作是其核心与管理成果的体现,是公司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信息化建设事关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各级领导与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财务信息化的作用。同时,企业应加大宣传国家与社会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有竞争力薪酬激励机制,营造公司与财务信息化人才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让信息化人才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3、建立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定期对IT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财务信息化相关领域的培训,有意识的改善财务队伍的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定期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国际知名管理软件厂商的顾问认证培训,为各类信息化人员提供网络学习平台,积极宣传和鼓励低级信息化人才向高级信息化人才发展。每年以项目的形式让各级财务信息化人才参与公司流程的梳理和系统的开发。这样可以强化对信息系统的操作和理解,即使发生人才流失,也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的影响。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信息化人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影响着公司财务信息化规划的落地。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系统建设推广的要求,将会计信息化人才按普通用户、关键用户、业务管理员进行合理的分类并提出相应要求,构造企业财务信息化人才建设梯队模型,分别为他们设置不同的培训教材和课程体系。普通用户主要是系统各模块功能进行日常工作的操作人员,以操作培训为主,注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传授。关键用户主要是财务业务骨干人员,熟练掌握各模块的前台业务操作,具有丰富的相应的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系统和理念具有较强的领会和接受能力。在讲授操作的基础上,还应该传授软件的安装、维护,数据库的使用及病毒的防护等知识。业务管理员主要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解决用户问题的内部顾问。要注重系统维护、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培训等方式培训会计信息化人才。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辅助会计人才的培养,使各级专业人员的工作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五、结论

篇9

摘要:审计专业教学是向社会输送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当前的审计教学存在各层次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叠等问题。需要重新定位各层次审计教学的不同目标,重构高职审计教学内容体系。

关键词 :高职;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体系;重构

一、我国审计活动、审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审计活动“源远流长”。具有“独立的经济监督”特征的“国家(政府)审计”审计起源于西周时期,二十世纪初、中期,又从国外借鉴、引入“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传统审计”与“现代审计”并存。“政府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等审计形式共存。

审计专业教学是向社会输送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自20 世纪80 年代初,随着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立、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的恢复、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各层次的审计教学的蓬勃发展,专业课程相继设置,审计类专业通常开设“审计学、财务审计、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审计案例及审计理论专题”等课程。会计类相关专业通常开设“审计学基础、财务审计实务、审计案例”等课程。审计教学内容多有重叠、交叉。且不同层次审计教学课程体系几乎相同。

我国现行的审计教学,从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到职业教育的高职、中职各层次均有开设。但开设课程与教学内容大同小异。由于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趋同性。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专业知识及职业能力”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的审计实际工作角度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职业能力的人员。高职审计教学基本目标,是由审计工作需要及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决定的。教学目标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掌握一定的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能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初级审计工作或助理审计工作的人员”。教学内容应定位于“审计基础知识”与“企业财务审计实务知识”与“审计实训技能”等部分,不宜再过多过宽。可开设,“审计基础”、“财务审计实务”、“审计实务”等课程。

“审计基础”应包括:“认知审计种类、理解审计基础理论、熟悉审计基本方法及工作流程”等教学内容。“财务审计实务”应包括“以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为载体,主要的操作程序、操作内容、操作方法及常见错避问题分析处理”等教学内容。“审计实训”应包括“实务训练,即以财务审计实务为主要内容的仿真性模拟训练,全过程的实务作业,达到熟悉、掌握必备的审计实务技能的目的”。

各层次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叠,加之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使培养出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要。

二、重构审计课程体系及审计教学内容体系

(一)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重新定位审计教学目标

由于我国现阶段传统审计与现代审计并存。“政府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共存。因而,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政府审计”侧重于“查错纠弊”,“民间审计”侧重于“经济监督与经济鉴证”,“内部审计”侧重于“改善经营管理”。他们对审计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能力”与“知识”方面的要求。

“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对会计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要求表述为:①辨认目标、问题与机会的能力。②识别、汇总、计量、总结、分析、解释那些对处理目标、问题与机会有用的财务审计与非财务数据的能力。③应用数据、作出判断、估计风险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审计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审计专业教学,向社会提供具有审计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的人才。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的审计教学目标可定位于培养具有“全面的审查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流畅的表达沟通能力”的审计专业人才。审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应包括“法律法规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审计实务知识;应用写作知识”,除一般的职业能力与知识要求外,不同层次的审计教学目标应有所侧重、有所区别。硕士研究生应培养审计理论及审计实务的研究型人才。教学内容除审计基础、审计实务外,应侧重于审计理论专题。本科应培养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中、高级审计实务。高职应培养审计初级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初级审计实务技能与知识。

(二)根据审计教学目标,重构审计课程体系及审计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审计教学内容体系应以《财务审计实务》内容的构建为中心,向《审计基础》追溯和向《审计实训》延伸。《财务审计实务》内容应包括①初步审计活动:包括“认知审计流程、了解委托人的基本情况、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风险及评估、制审计计划”等。②业务循环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③审计业务完成阶段工作:包括“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编制试算平衡表、取得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进行总体性复合、审计总结、确定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评价审计结果、发表审计意见”等。

《审计基础》课程为“审计实务”的开展提供基础知识、方法。内容包括:①审计概述:具体包含“审计的定义、审计的必要性;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职能、作用、特征;审计对象;政府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及其条件;审计职业道德的涵义、职业道德规范”等。②审计目标与审计流程:具体包含“我国会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会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会计报表认定;审计的基本分类;审计流程、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评估、审计计划编制、审计各阶段的工作项目”等。③审计方法与审计抽样:具体包含“审计一般方法和审计技术方法的区别、顺查法与逆查法、错账查找的方法、审计技术方法及运用技巧。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样本的设计与选取;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重估抽样风险,形成审计结论”等。④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具体包含“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独立审计的过程;审计依据的特点、种类”等。⑤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具体包含“审计证据的定义、作用、种类、特点,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种类、格式及编制”等。⑥审计报告与管理建议书:具体包含“审计报告的编制、管理建议书的编制”等。

《审计实训》按《财务审计实务》的体系安排具体的实训内容。

参考文献:

[1]张贵平.审计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与体系构架研究[J].中国审计网,2013/4/30.

[2]付晓,姚晓刚.高职审计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探讨[J].商业会计,2012,21:126-127.

篇10

[关键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课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135-04

作者简介:刘瑶(1983-),女,辽宁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

一、国际服务外包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全球贸易的重点正在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外包也应运而生,在全球市场中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国际外包行业的诞生,给全球的企业带来了活力,成为各大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从而推动了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服务外包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还可以使企业更加专注于公司的核心业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保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服务外包还帮助企业有效获得外部专有技术,满足不断改变的客户需求。企业还可以借助服务外包的力量进入高科技领域,增加收入。服务外包促进了企业处理方式的不断改进,以便更快地达到世界标准,获得更大的内部灵活性。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服务外包行业也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发包国家格局重组,新兴市场蓬勃兴起。传统的世界三大发包地欧、美、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衰退,服务外包市场开始萎缩。尽管这些地区仍是全球最大的发包源头,但是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则借机上位,成为全球发包国竞争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在2050年之前占据全球服务发包总额的约50%。相对于发包市场,接包市场的变化则更具颠覆性。亚洲作为全球重要接包地之一,占全球份额的45%左右,并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接包国家。美国外包市场的垄断者印度,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行业危机的双重打击,内忧外患,导致其传统服务外包行业霸主地位岌岌可危,不仅为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如菲律宾、越南等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机会,更使得中印之间的“全球总包商”的竞争开始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速度在目前的几大主要接包国中遥遥领先,面对经济衰退的影响,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及成长性。

二、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服务业离岸外包的双赢效果日趋明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服务业外包发展中充分分享国际分工的收益和成果。中国经过 10余年的积累,其外包服务商在技术、流程、管理和资金等方面日渐成熟,与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更成为各跨国企业在金融风暴冲击下的避风港和收入引擎,促使海外发包商给予中国外包服务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以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代表的整体服务外包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三大集群、东西映射”的发展格局,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呈现以战略中心型城市为核心的抱团发展态势,初步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其中,长三角城市集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已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依托国际金融商贸中心的优势,发展以金融后台服务为特色的服务外包中心。环渤海城市群呈现梯次转移趋势,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中国最大内需市场和以大连为门户的东北亚服务外包中心。而珠三角城市群以政策体制先行所积累的经济基础以及东南亚文化融合的地缘优势,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正打造“东南亚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中心区域”。

(二)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现状

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也日渐旺盛。中国作为全球外包市场的新生力量,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有望超越印度成为新的全球服务外包中心。但目前我国的服务外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外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0%。究其原因,除了在规模、交付能力、品牌形象等方面与印度等国际领先外包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外,专业化人才匮乏也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一大瓶颈,还出现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错位情况: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服务外包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

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人力资源现状是外包从业人员总量与服务外包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人力资源层次上看,低端人才较多,中、高端人才较少,缺乏高级管理人才、离岸服务外包的接单人员、系统架构师、信息安全管理人才。从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来看,具备综合知识与能力且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匮乏。

(三)服务外包对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

服务外包行业具有知识性、专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必然是智力型、应用型人才云集之地。由于服务外包领域的多样性、行业的高速发展性和市场的国际性,服务外包与其他传统服务行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对外包人才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也具有行业自身的特点,见图1。

(四)国家对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政策支持

商务部于2006年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十一五”期间,该工程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资金,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商务部在商务领域人才培训资金中,安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实施“千百十”人才培训计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大学生(含大专)增加其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新增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各类人才培训项目,重点培训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服务外包企业新入职员工。

2009年我国教育部、商务部联合的《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调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结构,扩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建议

(一)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应高度重视综合素质。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不仅具有适应社会和企业环境的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项目全局观念;不仅具有善于沟通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素养和融入团队的精神,以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除了在综合素质方面要求专业技能(例如精通一门开发语言;精通相关方向运行系统软件;精通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外,服务外包人才还应具备工程管理(例如证明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办公软件的熟练运用;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力、外语素质(例如英语四级;日语二级;汉语三级等;具备读写和口语交流技能)和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例如较高的商务礼仪素质; 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了解当地的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等。由于东北财经大学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为主,下面仅总结知识流程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行业对人才的具体素质要求。

(二)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专业设置

1经济管理类专业

主要培养知识流程外包(KPO)方向的人才,培养其在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教育课件研发、专业策划、知识产权、专业培训、政策法规调研、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规划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2计算机类专业

主要培养信息技术外包(ITO)方向的人才,培养其在软件研发及开发、软件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研发和信息系统运营维护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3管理与技术相融合的复合型专业

主要培养业务流程外包(BPO)方向的人才,培养其在专业数据服务、业务流程设计、企业运营管理、应用系统支持和企业数据库专业化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三)培养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的课程设置体系

根据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BPO、KPO业务的特点,借鉴其他院校已开设的外包专业课程建设,结合东北财经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系,总结了如何高效利用和合理安排管理类和经济类课程(见表2)。

这些课程主要开设在法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等。其中,本科生在完成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后,可以按照课程方向来选择,从1—6类中选择1~2个方向,完成相关课程;由于专业语言、文化背景和涉外礼仪课程的学习已成为国际外包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完成8项和9项的课程。另外,学校尚未开设“国际外包概论”课程,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设此课程,为学生详细介绍外包业务的基础知识和全球外包情况。

[参考文献]

[1]宫冠英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分析:基于人力资源的视角[J]财贸经济,2011(4):91-95

[2]刘绍英会计专业服务外包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9):96-97

[3]熊婷基于服务外包(BPO)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建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226

篇11

    摘要:论文探讨了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

    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到了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质量,本文将以笔者所在的地方工科院校为例,分析了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对策。  

    一、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是我国开办较晚的专业,发展时间较短,人才培养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我们对湖南及广西一些院校的调查,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要求是较低的。一般认为,学生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专业英语词汇,掌握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基本翻译方法及规律,能借助字典较流畅地阅读和翻译财务管理专业文献资料就可以了。显然,这样的要求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财务英语应用能力是不够的,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培养,而不能仅仅限于能够阅读理解企业外文的财务活动资料。  

    在课程定位方面,许多学校并不重视财务管理专业英语,认为其仅是一个专业知识的必要补充,并不能作为专业知识的主体,一般将其作为选修课处理,即使作为必修课,学时也非常少,完全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摆设”,以广西工学院为例,财务管理专业英语一般分为两部分共48个课时,每部分24个课时。但是,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内容是较为庞杂的,短短的48个学时显然是不够的。根据经验,一本书一般讲完前面几章就结束了,学生刚刚入门,很多内容无法讲透。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目前有关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教材并不多见,一些知名院校在选择教材时,直接用国外的原版或影印版。但也存在内容过多致使教师讲授不完、教材价格较高等问题。对于像广西工学院这样的地方工科院校,本身学生整体的基础英语水平较差,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较弱,使用这样的教材较为吃力。我们一般选择国内的教材,但国内的教材也存在着数量少,可选择的余地较小以及教材内容不太合适等问题。  

    在教学内容体系安排方面,国内的教材也不太统一,且相差较大。广西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财务管理专业英语分为专业英语1和专业英语2;专业英语1的教学大纲以管理英语为主;专业英语2的教学大纲则以会计英语为主。因此,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有点偏离了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我们考察了湖南和广西区内的一些高校,他们讲授的财务管理专业英语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可以说,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并未被大家所公认。  

    (三)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师资一般是专业的任课教师,当然,也有一些高校能够聘请一些外籍教师,但限于条件,大多数学校还是本土的教师,这些教师专业不错,但英语方面,可能就难以符合教学的需要。传统的专业教育使得他们可能在阅读方面不错,但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另外,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师在授课的投入上也不是十分理想。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同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提高其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绝对必要的,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方式和方法是关键,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但事实上,我们走访了一些学校,真正在这方面做出特色的教师并不多见。  

    (四)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是不太高的。根据我们的课堂调查,学生积极性不高的主要表现是: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更不敢说英语。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本身英语基础水平较低,对英语课程存在着恐惧心理,而不愿意学英语;二是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比较枯燥,不像基础英语的内容灵活,学习起来有兴趣;三是由于大班上课,因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英语课程,一般采取合班上课的方法。这样,教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很短的课时内,去了解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并且,学生也很难有足够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五)教学模式与方法 

    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整个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很多学校专业英语的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黑板式的教学阶段,多媒体应用的还不多,这种方式首先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并且在教学活动中,也是以教师领读词汇,继而翻译全文为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其听说和写的能力却得不到提高。同时,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所以说,这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在目前的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的效果并不好。 

    二、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改革措施 

    (一)原因分析 

    不重视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以及投入不足是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工作中,主要由3个主体构成:学校、教师和学生。根据我们目前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这3方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都存在着不重视以及投入不够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了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学校方面。对于高校来说,其工作是要在完成培养合格毕业生的提前下,节约教育资源。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院校不太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他们可能认为自身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国内企业就业,并且以实用性人才为主,较少参与科研工作,专业英语课程就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点缀。因此,教育资源的投入就很少向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倾斜,导致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资源投入不足。首先,表现在师资力量和授课学时上,师资力量的投入和培训不够,一般就直接让基础英语稍好的专业教师上,并且这些教师缺乏足够的机会参与自身授课能力的提高。在授课学时上,也是如此,学时安排的很少。其次,表现在大班上课,节约了教师资源、教室资源,但却牺牲了教学质量。最后,教学工具和方法的简单化,使得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工作过于枯燥。 

    2、教师方面。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教师由于学校投入的限制,可能由于责任心的问题抑或其他客观原因,不愿意上财务管理专业英语,因此很难讲好这门课。如要讲好,又要花费太多的精力,觉得得不偿失。可以说,讲好这门课程,要尝试更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教师来讲,也是一种很大的挑战。长期惯性的教学模式,使得一些教师很不愿意去尝试。例如,以往其他的考核是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考核为辅,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最好的考核方式是平时考核为主,期末考试为辅,因为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要加大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与学校现在教学管理制度的一些冲突,需要进行更多的协调工作。 

    3、学生方面。财务管理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三以后的学期上,此时,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上,对专业英语的投入就不太够,主要表现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花费在财务管理专业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很少。根据我们对财务管理专业04级的调查,他们较少数人能够做到课前预习,更少做到课后复习,基本上处于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学习状态。 

    (二)改革措施 

    要提高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就要增加投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定位。我们要重视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里面,加大对学生专业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听和读的能力,更要培养其说和写的水平。这样,就需要提高该课程的地位,加大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的课时量,增加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每年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可适当增设一些外文文献翻译和写作等项目。 

    2、完善教材和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当前教材中存在的不适用的问题,我们决定自己编写一本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使得教学的内容体系更加契合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对于广西工学院当前的现状来说,首先要打破原来将财务管理专业英语分为管理英语和财务会计英语的分割,将两者统一起来。其次,整合两者的内容,沿着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或者环节的主线安排内容,会计的一些知识和管理学的知识只能作为基础知识或者说辅助知识安排。最后,建议选择一些优秀的基础性的外文文献作为选编教材的主要内容。 

篇12

关键词: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拓展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中等学校财务风险的控制,而且关系到学校管理成本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中等学校遭遇生源减少、就业压力大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功能,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应用的基本现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在中等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时代的发展对财务管理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当前的财务管理功能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1.财务管理在中等学校的基本应用

总体来看,目前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三个方面,这些功能为中等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首先,从财务计划来看,当前中等学校积极推行预算管理制度,通过财务预算强化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其次,从财务控制来看,中等学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资金的流动有完善的管理流程,同时财务管理各岗位有着明确的职责划分,从而形成了较为健全的财务控制体系。再次,从财务分析来看,中等学校在会计年度末期都会对一年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以供学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查阅。

2.财务管理在中等学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等学校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模分别减少56.55、17.04万人,生源的减少不仅加大了竞争,而且可能导致资产闲置,增大了办学成本。这就更加要求发挥财务管理功能,但从当前中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现状来看,其财务管理功能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学校对财务管理功能的拓展重视程度还不够,财务部门更多的是一个执行部门,在学校重大决策中没有起到参谋和助手的作用,也缺乏相应的渠道发挥这一作用。其次,财务管理的功能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财务预测等功能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再次,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表现在信息化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数学工具对财务信息进行挖掘,从而制约了财务功能的拓展。

二、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拓展的基本趋势

从会计信息化以及中等学校发展等因素来看,未来财务管理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分析预测功能、辅助决策功能、成本控制功能等将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1.财务分析预测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首先,从财务分析功能来看,由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中等学校内部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开展核算工作,这就使得可以利用这些基础数据对学校资金的流动规律等进行挖掘,对各专业资金使用效率等进行分析,从而加大了分析的力度。其次,从预测来看,由于大量的数学工具、软件程序的应用,可以通过对中等学校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学校某一项建设或者整体运营所需要的成本,为学校提前做好资金安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2.财务辅助决策功能得到全面应用

首先,从辅助决策的渠道来看,随着学校信息系统建设的推进,财务部门可以利用学校内部网络将财务信息及时传递给各单位,而各单位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统查询财务数据,与财务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从而在决策中可以方便而快捷的获取各种财务信息。其次,由于信息化条件下财务信息更为真实、可靠,为财务部门参与学校各项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从而可以改变财务部门在学校决策中的地位,为引起学校决策者的重视,发挥财务管理功能提供了便利。

3.成本控制功能得到强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财务部门可以利用财务软件动态的监测各系(行政部门)财务资金收入与使用情况,并通过学校内部信息网络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相关的责任主体,帮助各单位掌握资金使用情况,为成本节约提供便利。特别是,由于财务部门可以便利的掌握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从而可以对某些经济活动采取惩戒性的举措,如对于超过预算部分的资金不予以核报等,这就可以避免资金的浪费。

三、推动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拓展的对策建议

财务管理对于中等学校而言意义重大,拓展其功能,必须有强大的人才支持体系,并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强化对财务体系的管理,这样才能夯实功能拓展的基础,提升功能拓展的水平。

1.加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首先,要加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中等学校要立足于现有的财务会计人才,筛选出专门的人才从事财务分析、预测等管理工作,并对这些人才进行专门的培训,帮助其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其次,要积极引进综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除引进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外,还可以引入数据挖掘与处理方面的专门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构建一个高水平的团队,利用这些人才挖掘、提炼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提高财务管理功能拓展的能力。

2.积极引入现代财务管理方法

首先,要积极引进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学校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如将财务管理软件与学校内部系统进行对接,以方便两者进行信息传输,同时利用软件编程的方法,自动的汇总各系(部门)的财务数据,帮助每一个系(部门)设置一个专门的登陆界面,以便于其进行信息查询,以此推动财务管理的应用。其次,要积极引进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分析方法,财务部门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积极借鉴经济学领域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管理学领域的流程管理等方法,完善财务管理功能拓展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强化对财务功能拓展的管理

首先,要强化对财务报告的管理,财务部门拓展财务功能,无可避免是通过提供财务数据、提供财务报告来辅助决策,这就要求加强对这些数据的审计,并建立一套对外信息的流程,避免出现数据错误、报告质量低等方面的问题,树立财务数据真实可靠的良好形象。其次,要强化对数据分析等的管理,由于财务预测等过程中需要利用数学模型甚至编制各种计算机程序,这就要对其方法的可行性、运算过程的准确性等进行审核,避免由于财务人员个人的失误导致财务管理出现差错。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国际化;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001-04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在全球化视角下,培养“具备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框架的知识结构,具有国际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晓国际规则,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能从容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将成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有赖于高校的国际教育水准,以及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公认为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维度和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1.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 课程国际化是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设计本国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合作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并通过分析比较、鉴别与筛选将他国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精髓融入本国文化中。

迄今为止,课程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开设一些国际课程,讲授国外科学文化成果,如设立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等课程;或在传统的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②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③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到课程的实施中,进一步加深课程的国际化程度。目前,除了世界一流大学以外,大部分国家高校的课程国际化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1.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课程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与本国传统课程相融合,建构自己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之中;②把本国优秀科学文化成果向世界推广,让外国人认识和理解本国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

一个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如下特征:①开放性,即该课程体系向世界开放,能迅速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优化。②共享性,即实现课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包括设立开放性课程、跨国选修课程、优秀教材的共享、先进教学方法手段的交流等。③通用性,即通过国际上认可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使本国的课程、学分得到世界的认可。

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的障碍

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建设,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用“2+2”模式来概括,其中第一个“2”代表两个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第二个“2”代表两个模块,即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专业教育平台上理论模块分别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核心课、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包括经济类(含金融、贸易、法律)、管理类和财务会计类课程;实践模块由各类实训、实习、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资格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等构成。各高校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在2个平台上开设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大致相同,选修课和实践模块因各校办学条件、优势特长不同而差异较大。

2.1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的成绩:

2.1.1 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 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将国际化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财务管理本科办学特色,大连民族学院提出要培养“有较强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些高校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逐步构建和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2.1.2 多种方式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①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普遍重视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许多高校专门开设了国际化课程,如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文化研究、国际史、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等,这些课程反映了国际社会、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能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②增加课程的国际化内容。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传统课程中增加了国际化内容,加入外国知识和国际观点,加大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解的比重;及时把将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在传统的会计类课程中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比较会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等国际化内容;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类课程中增加比较财务管理、西方财务理论、金融工程、期货与期权等国际化内容。③实现跨国选修课程。通过开设国际财务管理专业、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学位课程以及学生互派的交流项目等形式,实现跨国选修课程,推动课程的国际化。随着国际化认识的提升,一些高校设置了国际财务管理专业或财务管理国际班,如西南财经大学开设了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国际化方向)。此外,一些高校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如东北财经大学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王大学学院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④其他方式促进课程的国际化。通过邀请国外学者讲学、派出教师到国外游学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联合科研等方式,建设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从而保障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2.1.3 开设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引进教材 近年来,随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我国高校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此外,许多高校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的财经类教材,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财经类教材,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

2.1.4 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 许多高校财务管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财务金融实验室。部分高校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案例(尤其是最新国外财经案例)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财务管理实务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2.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发展的障碍

2.2.1 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

第一,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第一或第二阶段,缺乏国际化建设的经验,对课程国际化的深刻内涵理解较肤浅。具体表现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局限于目标和专业的设计上、或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上,未将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到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未反映到国际化课程的改革中。

第二,国际化课程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国际化,一些高校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将双语授课、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或海外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认定为国际化,生搬硬套国外课程和教学内容,忽略本国特色和文化。在通识教育平台的课程设计上,那些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介绍新兴学科的课程较少,反映学科交叉和综合发展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严重不足;此外,各通识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必然的递进关系。

第三,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效果不佳。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手段单一、效果欠佳。例如,在人才培养时更多地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跨文化沟通、理解、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国际化教学材料的使用较少,跨文化案例和素材的应用更少,跨文化比较及批判性思维严重缺乏;在创建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上,许多高校以输出学生为主,输入的留学生较少,难以形成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第四,双语教学比例较低,国际化教材的使用效果亟待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比例不够,教学层次较低,大多为半外语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授课)或混合式(中英文交替授课)教学方式。全外语型(沉浸式)双语教学方式使用比例极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985高校全英语课程比例不到10%,211高校不到2%,而大部分其他层次高校都是零。大部分高校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由于原版教材在课时设计、内容编排、知识广度深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国情,再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需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国际化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课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在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尚处于尝试阶段,推广和普及尚需时日。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2 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的主要障碍 尽管不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实施效果不同,造成实施效果差异的原因不同,但概况来说,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有:

第一,受制于经济驱动下的大学商业化动机。在经济利益和市场需求驱动下的高校国际化,必然会偏离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初衷,造成大学国际化的原有价值如理解、尊重、交流和合作等元素让位于长驱直入的贸易本质。在这种动机下构建的国际化课程体系,难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律,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只能流于形式。

第二,受制于大学国际化改革的模式。尽管我国高校普遍重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大部分高校国际化改革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并未充分调动课程国际化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许多高校教师并未对课程国际化持正确的态度,认为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可有可无,更别说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中。此外,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虽然比其他教师付出更多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实际上课效果不理想、教学评价不佳,再加上没有差别的待遇,严重打击教师参与国际化课程的积极性。学生的情况类似,一些学生出于就业和考研等目的,不愿在国际化课程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担心双语课程“太难”或“听不懂”,放弃选择双语课程。

第三,受制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教师作为国际化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着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他们的知识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化课程的效果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参与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师需要具备如下的知识和能力:①强烈的国际化动机,丰富的国际化专业知识和跨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并能将这些融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中,以批判和比较的视角来看待跨文化的学术问题。②与国际学术圈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③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的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灵活运用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④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授课的能力。事实上,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国际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我国高校是非常缺乏的。

第四,受制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与国际化课程的学生需要同时兼顾外来语言和专业内容,尤其是要花相当一部分精力来应对语言问题,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际化课程效果。如果学生的外语基础不扎实,势必会影响其对专业内容的掌握和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从一些高校双语授课的实践反馈来看,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中能听懂三分之一以上内容的学生数占到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基本听不懂。这样使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前面又多了个障碍,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3 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对策

3.1 整体规划,形成合力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高校应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政策机制,对国际化师资的引进、国际化教材的选用、国际化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组成校级团队在全校各院系实施和推广课程国际化,定期召开课程国际化研讨会、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等等,营造课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3.2 不断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通识教育类课程。例如增设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强化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建议在保证大学英语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英语强化训练课程,如英语听说(第1学期)、商务英语听说(第2学期)、商务英语读写(第3-4学期)。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的课程,例如《东西方文化比较》、《外国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经济史》等,为双语教学与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财务的视野,提高对外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从第1门专业课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第1学期,部分双语),初级会计学和宏观经济学(第2学期,部分双语),财务会计和金融学(第3学期、双语),国际金融和财务管理(第4学期、双语),管理会计(第5学期,双语),投资学和国际财务管理(第6学期,双语),国际财务管理(第7学期,双语)。

3.3 加强双语教学,推动教材和教辅的国际化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市场、公司理财等课程。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国际化建设。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在使用原版教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土化的内容,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3.4 大力推广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圆桌会议”、“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等方式形成“学生自学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3.5 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培养一支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适应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国际化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国际师资的加盟,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财务管理专职教师、课程教授或客座教授;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定期选派财务管理教师到英语国家进行强化训练,回国后尽快开出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化课程的授课质量;选拔一批有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了双语教学的核心团队,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扩大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到课程国际化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高玉蓉.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1):37-38.

[2]蒋玉梅,孙志凤,张红霞.教师视野中的高校课程国际化——基于对中英大学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3(08):74-83.

[3]林琳.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3(03):86-88.

[4]马春爱.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6):264-265.

[5]陈春华.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研究——基于国内1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财会通讯,2013(06):31-33.

篇14

关键词: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工作更多地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阶段,会计预算、决策、控制和分析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些职能还没有真正实施。如何充分发挥会计职能、更好地实现会计作用已成为我国会计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切,则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且各文化层次结构合理的会计专业人才大军。因而,本文对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考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涉及正规教育系统与非正规教育系统,本文中为便于分析,只考虑占主体部分的正规教育系统中的中等职业教育(未含技工院校)与普通本专科教育。其中会计教育数据均来自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一)普通本专科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数据含会计学与财务管理数据)培养现状

据统计,普通专科招生数由2001年的5.8万人上升为2010年的30.0万人,增长了4.2倍,其中专业设置点数(指设置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的点数)由2001年的619个上升为2010年的1 403个。普通本科招生数由2001年的4.1万人上升为2010年的19.0万人,增长了3.6倍,其中专业设置点数由2001年的378个上升为2010年的1 061个。

(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现状

据统计,中职会计专业招生数由2003年的22.3万人上升为2010年的39.2万人(因数据的可获得性,此处数据只考察2003-2010年的招生情况,另2010年数据含会计电算化专业数据),年均增长率为9.4%。其中,专业设置点数由2003年的2 716个上升为2010年的3 327个。

(三)总培养状况变动情况

总培养规模由2001年的32.2万人上升为2010年的88.2万人,增长了1.7倍。其中,中职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近七成下降为2010年的四成左右,普通本科所占比重在2010年达到21.5%。全部专业设置点数由2001年的3 713个上升为2010年的5 791个。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招生规模

2000年我国会计在岗人员数为844万人(《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下降为818万人。会计人员数的下降得益于现代工具的使用及会计师事务所运作模式的改进等。我们对未来会计人员数作初步预测:

我们按照国家退休年龄以及2000年与2010年会计行业分年龄段人口变化情况,计算得到经济业务人员的年平均退休比例为1.61%。以此计算,未来每年会计人员岗位需补充退休人员数为13万人左右。根据巩家民的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年均增速达到14.3%,已经超过840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我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万会计从业人员。”在此基础上,会计岗位每年的需求量合计为53万人左右。然而,我们仅仅只考虑中等职业教育(未含技工院校)与普通本专科教育,2010年会计专业就有高达88万人的招生,已远满足会计岗位的需求补充数。可见,从规模上来看,会计专业招生是供过于求。

(二)招生层次

从表2可以看出,2001-2010年间,我国会计人员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呈现较大幅度减少,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8%下降为2010年的4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增幅较大,其中又以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增幅更加突出,十年间在岗人员增加量是大专文化程度的近2倍。可见,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以及全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会计人员岗位对高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需求强劲,而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已难以进入该岗位。在杨昕所做的调查中也发现:从中小企业对会计岗位的人员需求来看,需求量最大的是大专学历,占75%;需求是本科层次的企业占56.3%;只有6.3%的企业需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层次。刘颖、徐洁所做的研究也发现:58%的企业表示引进该专业人员具有专科文凭就足够了(而这些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32%的企业则需要本科以上学历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而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大型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综上,能够预见,未来该岗位主要吸纳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次要吸纳专科文化程度人员。

然而,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文化程度需求的这一变化,并未引起会计人才培养层次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在2010年会计专业招生中,中职招生比重高达44%,而普通本科招生比重仅为22%。

会计人才培养层次的这种“金字塔形”结构,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而如今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文化层次的需求则是“橄榄形”(未来趋势是“倒金字塔形”)。两者产生的矛盾则是:低文化层次人才过度饱和且进入职场后难以找到称心的岗位或者离职率较高,高文化层次人才严重短缺。

(三)专业设置点

会计专业设置点总数由2001年的3 713个增加到2010年的5 791个,增加了2 078个,年均增加231个。可以说,由于会计学这一专业点的设置相对于其他专业在物质、人力等资源上要求并不高,再加上对这一专业点的设置缺乏规划意识等原因,导致会计学专业在各层次学校“遍地开花”。与此同时,在所开设有会计学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中,理工类院校占36.1%,综合类大学占28.7%,财经类院校占13.3%。从这些高校分布的地区来看,华东地区占23.1%,西北地区只占9.5%。可见,会计专业设置点数存在增长过快、设置盲目、且未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等要求。

三、对未来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合理调整各教育层次的招生

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存在规模偏大、层次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中职层次招生过多引起的。然而,过快压缩招生量较大的专业在某教育层次的招生,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本研究认为可采取如下三种方案来处理中职会计专业招生规模偏大的问题:(1)逐步减少中职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2)将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由过去主要定位于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逐渐转为微型企业与基层单位;(3)以“会计+销售”的模式来培养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懂销售知识的人才。同时,结合近年我国颁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合理调整其他教育层次的培养规模。在此情形下,可将会计专业在中职、普通专科、普通本科的招生比例由目前的4.4∶3.4∶2.2调整为3∶4∶3,并在未来进一步调整为2∶4∶4。

总之,应将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形”结构现状与会计人才现有的“橄榄形”结构现状及未来所需求的“倒金字塔形”结构结合起来,对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各文化层次进行宏观规划。

(二)做好各教育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我国目前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生四个教育层次进行。

对中职会计专业而言,应着重培养能够胜任微型、小型企业、城镇、村基层工作等领域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对高职会计专业而言,应着力于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人才。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存在“基本仍沿用本科教育模式,重理论知识学习,轻实践能力培养,知识滞后零散,造成我国会计人员适应面狭窄,知识更新速度缓慢,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得无所适从。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突出面向中小企业,直接的表现就是课程设置没有突出中小企业的业务特点,有些业务在中小企业里比较少见,但我们仍然花大量的时间加以介绍,学生接受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巩家民,2011)等问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凸显的问题,使得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有特色,没有凸显职业技能的优势,在与具有学术性优势的本科会计专业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因而,会计高职教育应回归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将其定位于为中小企业、城镇单位等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颉茂华等对教师、学生、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对本科生培养目标的主流认识是“复合型人才”,学生认为是“高级专门人才”,而用人单位则认为是“应用型人才”。而闫光荣、赵冉则认为双证观下的本科会计专业定位应是“培养遵纪守法、具有诚信品质和爱岗敬业精神,掌握本专业必需理论、又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日常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具备助理会计师素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知道,每一个行业通常都由四大类人员,即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组成。对于会计行业而言,也同样存在这四类人才。四类人才在行业中分配的合理性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科层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中高端,应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并使得这些人才在拥有一定的经验后具备成为工程型人才的潜质。

“自2009年以来,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会计硕士的培养单位呈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已经从28个增加到105个(朱海红、王扬,2011)。”在硕士阶段进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经济高速发展助推下,会计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因而,硕士阶段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使命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次之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合理规划各地区、各院校的专业设置点,鼓励财经类院校或有行业特色的会计专业发展

东、中、西部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人才流动等因素,合理制定本地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及专业点的设置。对于开办会计学专业不具优势、且毕业生就业率偏低、本地区会计类人才供过于求的院校,应逐步停办会计学专业。鼓励传统财经类院校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大做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鼓励与行业紧密联系、市场需求旺盛如英语与会计学、法学与会计学等结合的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晶晶,马丁娜.会计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巩家民.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技能与素质要求的调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14-114.

3.杨昕.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现状与培养策略[J].经济论坛,2012,(06):145-147.

4.刘颖,徐洁.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1,22(5):56-60.

5.颉茂华,王崴.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三维的问卷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12,(2):36-51.

6.闫光荣,赵冉.“双证教育”观下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定位[J].中国农业会计,2011,(4):14-15.

7.朱海红,王扬.加快教育模式调整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15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