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范文

关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09:55: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关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篇1

[关键词]社区; 老年高血压;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慢病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96-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达1.6亿,且每年以350万人的速度递增。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仅为25%,合理治疗率为12.5%,有效控制率仅为3%,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1]高血压病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会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并发症[2],甚至死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和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开展,社区人群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血压作为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其中之一,为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管理模式,旨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降低致残率,减少医药费;我从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以及慢病管理方面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社区相关部门配合下,于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对徐州市彭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钟鼓楼、青年、彭城、开明4个社区内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60岁以上853例高血压患者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进入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建立慢病档案;其中男性469例,女性384例,年龄60~82岁,平均71.2岁,病程5年以上。有各种并发症的651例,单纯高血压167例。吸烟者231例,饮酒者198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23例,初中289例,高中及中专328例,大专及以上113例。

1.2 方法

1.2.1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婚姻、职业、性格、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及管理。见表(一)

1.2.2 生活方式及自我保健情况:内容包括是否吸烟、酗酒、饮食结构、服药情况、血压监测、是否坚持锻炼、是否了解疲劳、情绪波动、饱餐等对高血压的影响、高血压的控制等。

见表(二)

2 健康教育

根据上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情况调查情况,制定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指导计划,对患者及家属和其他社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地宣传、示范、讲解,并发放宣传资料,必要地进行个别辅导;健康教育内容为:什么是高血压及其诊断标准,血压正常值范围,正确测量方法及定期测量的意义,血压高对人体有哪些影响,高血压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如何防控高血压,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的危险行为主要有哪些,如何识别和防止高血压并发症,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等。

3 管理指导

3.1饮食 高血压患者应进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食含钾、钙的食品,尽可能多食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如芹菜、卷心菜、西红柿、苹果、西瓜等。要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每日盐的入量应低于5g,因过多摄入钠盐可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加重心、肾负担,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还应戒烟限酒,因烟中尼古丁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大量饮酒不仅可引起血压升高,也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人要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止因用力排便产生的不良后果。

3.2 运动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可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跑步、登山等运动,要循序渐进,开始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以后可每天2次,每次半小时,患者可按运动前后脉搏变化及自我感觉来调整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一般控制在102~126次/分或运动后心率增加不超过运动前的50%为宜。

3.3心理 老年患者较孤独,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身心医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与各种疾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鼓励并开导社区老年患者要日常生活规律,情绪稳定,保持平衡心态,减轻精神压力,遇事要冷静、平静,切忌生气暴怒、焦虑忧郁、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刺激。鼓励他们多参加社区内外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下棋、书法、绘画、音乐、打太极拳等。在参加活动时要量力而行,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4药物对各类老年高血压患者,要细致耐心地指导他们一定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坚持长期服药,切忌随意增、减、停药物,以免发生不良事件;另外,尽可能教会他们学会自测、互测血压,以便随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随时向社区医生汇报或到医院就诊。

4 结果

经过2年系统地健康教育指导与管理,虽因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需求存在差异性,但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慢病管理后,绝大部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有了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病情得到控制与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5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导致患者死亡前三位之一的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诸多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人,且仍保持不断升高的趋势[1]。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造成不幸,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力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已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高血压病是慢性病,是因不良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致病,对其采取的治疗方法亦应是综合性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防治知识教育及心理治疗是高血压的必要手段,采取以社区为范围对高血压等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社会老龄化的加速,高龄老人比例的增大,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应增多。经济条件、行动不便等原因,大部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社区或家庭治疗。文献报道,老年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偏差、误差, 男女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仅为 25.6%~48.9%,而对非药物治疗的依从率为60%[2],对高血压带来的危害认识不深刻。我国高血压患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特点[3],这一特点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因此,我们深入社区,步入老年人家庭,通过健康教育,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近年来,心理因素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逐渐被认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应激所引起的过度紧张、焦虑、惊恐、悲伤、抑郁等情绪改变相关密切。因此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中,应采取综合管理联合用药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病因,情绪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要日常生活规律,情绪稳定,保持平衡心态,减轻精神压力,低盐饮食和适当锻炼,提高降压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对社区居民慢性病的管理中,应对不同的患者人群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健康教育,在管理上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让患者共同参与到防病、治病、自我保健与护理中来,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医嘱遵从性的效果,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和习惯,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遇春,林治国,戴钦舜,等.高血压、脑出血及脑梗死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5,1(3):3.

[2] 李立明.中国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的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4).

篇2

关键词: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社区

选择某社区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220名慢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及问卷调查结果深入社区,通过开展讲座和家庭随访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一年后,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检查指标、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对象的健康意识有了明显的进步,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与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HDL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其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危险因子,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究利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本社区医院登记的2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中男性122例,女性98例,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均在65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2±3.2岁。

2.方法

积极组织健康宣教以及防控活动,耐心介绍慢性病相关知识以及疾病防控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分析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病情防控方案。

(1)病情观察

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在病情观察中做到耐心细心。尤其是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疾病史及不良生活习惯,推测影响患者健康状况以及诱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以及生活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落实到护理实践中。

(2)心理护理

慢性病由于病程长,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要重点关注有严重消极心理的患者,社区护士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也可以邀请病情控制良好的病友与其交流,分享经验,减轻患者的压力,重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健康教育

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介绍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患者慢性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诱因,教会患者注意监测并观察慢性病常见急慢性并发症,并及时做好相应处理。强调慢性病患者在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如高血压患者必须遵循低盐饮食的原则,保持情绪稳定;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此外,社区护士必须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4)自我管理的指导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也十分重要,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详细讲述监测血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饥饿感等不适感,建议立即测量血糖情况。让患者复述注意要点,确保患者理解相关知识。

(5)干预后处理

对研究对象生活方式干预1年后,再次进行体检,指标主要包括体质指数、腰围、血压、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比较干预前后体格检查、生化等指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干预后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使用SPSS18.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由表1可知,干预后在研究对象BMI、腰围、血压等指标改善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可知,干预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在慢性病发生、发展、病变等全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加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慢性的发展,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霞,杜文清,陈虹等.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干预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7).

[2]陈育德,赵文华.加强综合监测与干预应对慢性病的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4):286-287.

[3]张丽娟,马志红,周莹,等.强化生活方式对早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4):432-433.

篇3

【关键词】 冠心病;心力衰竭;护理对策;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66-01

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是冠心病临床常见并发症,其不仅需要及时正确的临床治疗,还需要精心的护理,才能增强患者病情的稳定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则能够让患者的出院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复发几率,降低再入院率。本文对我院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和健康教育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共37例患者,患者的基础心脏病均为冠心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为48-73岁,平均为61.2±6.3岁。给予患者强心、利尿等治疗,并可给予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类药物进行治疗。

1.2 护理方法 ①药物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观察,心衰患者所应用的洋地黄药物虽然对改善心功能具有明显疗效,但其还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部分患者在服药后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另外,患者所应用的扩张血管类药物和利尿剂类药物,也要对其血压进行密切观察;②基础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让患者多多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对于口唇出现紫绀的患者可给予吸氧治疗,补充患者心肌组织血氧,改善心肌缺氧状态,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③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④饮食护理指导,心衰患者应该坚持低脂低盐饮食,同时要多摄入水果、蔬菜,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每餐不可吃过饱,以免对心脏造成负担。

1.3 健康教育 向患者详细介绍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并向患者讲解哪些事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并教给患者如何预防这些事件的发生;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让患者了解坚持用药治疗对于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指导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回医院复诊一次,以便医生为其调整治疗方案,巩固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讲解适量运动对增强心功能的作用,指导患者在运动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针,逐渐增强运动强度,避免对心脏造成过重的负担。

2 结 果

本组37例患者经过一系列治疗和护理后均达到出院标准,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达到完全依从标准的患者有31例,其治疗依从率达到了83.78%。1年内37例患者中仅有3例患者复发在入院进行治疗,其再入院率为8.11%。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冠心病常见并发症,其具有病程长、预后差等特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心理状态上的改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2],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不良的饮食习惯、活动习惯等又是慢性心衰的高危险因素,因而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应该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降低再入院率入手。本文主要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对策和健康教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组37例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均达到出院标准,患者治疗依从率达到了83.78%,再入院率为8.11%,这说明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状况,防止病情恶化[3]。而健康教育的实施则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达到完全依从的患者有31例,说明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认同性提高,能够遵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服用治疗药物,并且注意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而饮食的控制和适量运动则使患者心衰的复发率大大降低,一年内患者复发心力衰竭入院治疗的患者仅有3例,这说明健康教育的实施还能够明显降低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复发率,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该采取恰当全面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再入院率。

参考文献

[1] 康清华.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055-1056.

篇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68-01

虽然我国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落实的很到位,但是人口基数大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且随着近年来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一问题也被更加的放大了。其次,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各种环境因素在内的一系列原因,导致了现在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卫生部2009年2月27日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达到22%,以此推算全国大概有超过2.5亿人的饱受慢性病的折磨,而且这个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慢性病具有高发率,因此,除去常规的医疗手段以外,有效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例:在以社区为单位的慢性病管理上,通过深入社区、步入患者家庭将相关的专业知识传递给患者及其家属,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慢性病的正确认识以及掌握基本知识,这样也能最大限度的早预防、早治疗,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 可采用的方法

1.1 群体教育。在社区内建立健康教育讲师团,由社区组织派有关专家到居民区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进行讲解,指导他们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

1.2 小组教育。将不同慢性病患者分为各自不同的小组,确定组长,由组长组织其小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活动,通过病友之间的直接交流,对患者的影响应该说是最为深刻的,与此同时辅以专业的讲座,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果。

1.3 有针对性的指导。社区医生或者志愿者定期到社区内及时了解每位病人的具体病情,对病人进行一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纠正其在自我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不科学不健康的行为,有效控制病情。

再者,医生在坐诊时对来访的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及有目的的心理辅导。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注意情绪上的控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怒;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参加社区活动。为病人提供一个有科学依据的正确用药方法和正确的生活方式。

其次,通过电话访问、家庭拜访的方式,定期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适时指导。例如,对高血压患者每月或半月测量一次血压,对糖尿病患者测量血糖,及时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对病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干预。

1.4 进行各种健康宣传和教育。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板报、报栏等公共设施,根据不同的气候、季节、宣传日进行宣传,定期更新宣传内容,为居民及时了解防病信息提供便利,扩大宣传范围,让社区的居民在无意识中就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

2 建议与意义

通过对社区慢性病人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可以看到,居民的健康意识有了明显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慢性病患者朋友意识到,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常见慢性病的主要诱因;他们利用平时通过社区教育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监测、科学的搭配膳食、积极的参加各项活动;绝大多数已经养成了“大病去医院,小病到社区,无病要保健”的科学观念,不仅有效的节约了医疗费用而且保护了他们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以社区为基础单位展开的健康教育对于慢性病防治和干预的措施,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2.1 与政府挂钩。由于慢性病的诱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这些因素涉及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环境、遗传以及卫生保健等各个方面,因此,人民的健康问题绝不仅仅是卫生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应该由多个政府部门共同承担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广泛参与其中,认识到增强社区健康意识和自己的健康也是息息相关的。通过与更多政府部门挂钩方式,其长远的意义就在于容易让更多人形成一种关心社区健康,人人参与到社区健康活动中来的优良社会风气。

2.2 加强社区内相关才人的培养。我国的社区服务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相对较晚,其完善程度也相对较低。单从社区慢性病教育这一块来说,大多数社区都是采用直接从医院请来相关医护人员,这样的效率相对从内部直接开发要小的多。因此,为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必须对社区义务人员进行持续、有效、专业的岗位培训。对于这一点来说其意义在于,提高社区区域内人员的专业医务知识不仅能够应该一系列突况,对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加强社区内卫生服务团队的建设。社区内部的卫生服务团队兼具了医疗、预防、保健等多项服务功能,他们往往都是以单个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作为活动范围,对患者的综合情况相对了解较深,同时与社区病人的交流关系特更为和谐。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建设,使团队成员将居民的健康为己任。其意义在于对我国的基础医疗设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篇5

方法:选取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92位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46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在抑郁度、焦虑度以及睡眠情况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慢性疾病康复护理应用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55-02

在我国人口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较大,发生慢性病的概率较大,这些慢性疾病不仅会出现各种症状,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文主要对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92位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46位患者。在观察组的患者中,有23位男性患者,23位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60岁到7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53±3.32)岁;有6位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8位患者为高血压,有12位患者为糖尿病,有20位患者为冠心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24位男性患者,22位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61岁到77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53±3.59)岁;有5位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9位患者为高血压,有11位患者为糖尿病,有21位患者为冠心病。将有精神病史、功能障碍以及器质性病变较为严重的患者排除[2]。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的各项操作要 按照医嘱以及相关的操作程序进行,确保基础护理工作,使患者的需要得到满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有关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要将患者的习惯、饮食以及病情等进行记录,并且建立成册,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手中各有一份。在患者的档案中,要将联系方式写清楚。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帮助患者进行分析,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以及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要在患者的档案上将护理的时间、内容等记录清楚,避免出现失误[3]。对患者的家庭环境进行指导,患者生活的环境中尽量不要出现危险物品,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使风险降低。在患者出院以后,医护人员要通过随访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通过随访,对患者的的症状、使用药物情况进行了解,并向患者讲解遵医嘱使用药物的重要性,对于情况较好的患者要予以肯定,一些情况不好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耐心的讲解。在随访的过程中,还可以让患者的家属参与进来,多同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进行交流,与随访的情况相配合,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将两组患者的抑郁度、焦虑度以及睡眠情况进行对比。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定,100分是满分,患者的得分大于50分,即为抑郁,分数越高患者情况越严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定,100分是满分,患者的得分大于50分,即为焦虑,分数越高患者情况越严重。

1.3统计学分析。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19.0 软件,采取t检验,当P

2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在抑郁度、焦虑度以及睡眠情况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文主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相关护理,在出院以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护理工作,主要是通过随访的形式展开护理工作,使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护理[4]。对于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比较特殊,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使用药物,并且在家中进行治疗的情况比较多,这样医护人员就没有办法及时的进行监督以及护理,再加上患者长时间受到疾病的折磨,生活习惯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容易使患者出现负面的心理情绪,这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护理干预,在抑郁度、焦虑度以及睡眠情况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李玲, 段春梅, 张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10,(12):1122-1124

[2]张仁环, 肖玉兰, 耿藏缺, 等.健康教育对四肢关节结核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09,(05):113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