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5 10:51: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

篇1

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剧,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

在这种社会大变革、思想大交融、观念大碰撞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中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仍旧在潜移默

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我们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此,我们将一一加以解读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

(一)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饮食注重"味",虽然中国饮食注重色香味俱佳,但其真正魅力就在于它的味。寓形于外,寓味于内

;西方的饮食观念则凸显着理性,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如何,营养一定要保证。

2.饮食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无论是大宴席还是小聚会,形式只有一种——团团围坐,共享一席。气氛和谐、浓烈、热情,

典型的代表就是火锅,热气腾腾、好不热闹;西式宴会则注重人与人的自由交流,典型代表就是自助餐

。大家各取所需,行动自由,方便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建筑文化差异

1.从建筑布局上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整体、群体,讲究中轴对称。如故宫、阿房宫等,体现出一种大气、气势磅礴之势;

西方古典建筑则多注重个体,空间上讲究突兀高耸,如典型的科隆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筑。

2.从建筑理念上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具有敦实、平缓、温和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态度,故称为"人本主义建筑"

;西方传统建筑风格具有突兀、冷硬等特征,体现的是宗教神灵的出世精神,故称之为"神本主义建筑"

(三)医学文化差异

1.思维方式不同

传统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体现了辩证思维方式,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相互包容。西医学方法论则是事

物单一性,体现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相互对立,不容混淆。

2.系统论

中医在研究人体时,一方面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另一方面,把人自身也看作为一

个整体;西医则主要是寻找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原子论是西方医学的立论基础,即西医学把人体分割为

小系统,把整体分为部分,一段一段的切分,彼此不连通。所以易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

此外,中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绘画、体育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差异。综合而言,中国重整体、综合

,西方重个体、分析,其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也制约着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从总体上看,中西方在各自的历史进程

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整体性思维与个体、分析性思维

在思维的方法上,中国人长于辩证、整体思维。古人世间万物"现象"中发现事物都有对称性,如阴阳、

男女、天地等,因此要认识、洞察、改变世界就需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看待对立;西方人则

长于个体、分析思维。相对中国人所关注的"现象",西方人自古以来更加关注万物的"本质"。从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先哲们就主张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宇宙观使西方人重视个体,强调由一到多

的思想,以分解的观点看世界,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尽力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搞得清楚透彻,从而形

成了其个体或者说是分析思维模式。

(二)迂回、曲线式思维与直线式思维

在思维运行线路上,中国人通常表现为迂回式、曲折式、圆式,西方则表现为直线式。中国人重视圆融

、舒缓、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达到天人一体的境界。遵循上下有序、长幼有别的人伦秩序,形成了有

序思维定势。人与人之间相互依靠,注重团结,他们一般不健谈,尽力避免与人对立,说话喜欢绕弯子

。向别人提要求时,一般先是陈述背景、原因、时间的来龙去脉,以便引起对方理解和同情或者使对方

有个思想准备,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即使如此,也会提的非常含蓄、婉转,给双方都留足面子。

"由于西方文化的分析性特点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维渊源,一般认为西方人的思维呈线性方式展开

,在一个方向上向前运行,是一种由点到线,以线为主体的直线式思维方式。强调世界的统一性、非矛

盾性和排中性,认为一个命题要么是对,要么是错,没有中间的选择。" 他们追求自由、开放与民主,

注重表达个人意见,待人诚恳、直截了当,不绕弯子,习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陈述看法或观点,然

后再交待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等,以引起听者的注意和重视。他们公私分明,按规章办事,遵循游

戏规则,不徇私情。不讲究客套,言行也不受繁文缛节的约束。在交往过程中如发生意见相左、相悖甚

至发生冲突时,敢于直抒胸臆,遵循事实的是非曲直,不受太多感情的驾驭,养成了直截面对和解决冲

突的个性。

(三)具象、感性直觉思维与抽象、理性逻辑思维

中西方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上,汉民族重体悟、重直觉,即注重切身体会和直观的感受和思考。

汉民族擅长具象思维,善于把握具体的事物。如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后发展成"随体诘屈、画成其物

转贴于

"的象形文字,达到"见形知意"的效果。综合运用比喻、联想、象征、类比等方式,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意

义,从而使其变得具体、直观、立体可感。使用象形文字促进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的锻炼,提高了中国

人的归纳、综合的能力。

西方人则擅长抽象与逻辑思维。古希腊的众多哲学家大多也同时是自然科学家,他们追求的是探索事物

的本质。因此,他们注重理性的观察和思维,注重"以事实、假设、试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思考、缜密

的分析、推理、论证,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而形象往往是无足轻重的,因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

成为认识事物和把握真理的最基本手段。" 另外,西方人的拉丁字母语言属于拼音文字,词义与字形相

分离,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两者主要依靠特定的语法逻辑关系。因此,这种推理、演进的习惯就促

进了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原因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这种差异,绝不是东西方人在大脑生理机能上有所不同,而是因各自的历史文化、经

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

(一)历史文化演进过程的影响

中国上下五千年,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主宰的是儒道传统文化。在古代,认为天是最高权威

,人间的万事万物都由天来决定。在集体和个人、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上,中国历来注重个人服从集体、

局部服务与大局。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来自天的规定与安排,依赖的是道德、伦理力量的维护,这

就形成了中国人重人事、人治,并通过人治来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则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时期,在社会生活中强调的是人的个性与自由,后经过文艺复兴

运动和法国的启蒙运动,不仅仅得到了复兴和继承,并且有了极大的发挥。同时,西方社会注重人与人

之间的契约,重公平、法治,注重对个人意愿的保护,从而使西方成为一种以强调个人主义为主要特征

的社会。

(二)东西方不同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经济模式是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在这种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先民们意识到庄稼

的丰收需要风调雨顺,离不开大自然的甘风玉露,进而悟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道理,庄子的《

齐物论》即体现了此种思想。所以中国的传统思维是重心术、向内求,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是也。封建专制下的政治制度是"家国同构",是通过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来推定国家统治秩序,典型

的"人治"。"这种以家庭伦理为重的观念使人们在群体行动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不喜欢坚持个人

的权利。这种"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以求同求稳为处世原则。"

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半岛,其经济主要以商业、航海业、手工业为主,由于它们的发展从而引起了古

希腊哲学家对几何、物理、数学和天文气象的兴趣,并逐步形成了西方注重实践、注重揭秘、注重探索

自然、注重实验的传统。后发展到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相对应的理

性、逻辑思维方式便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工业大革命以后,大工业生产方式的组织性、严密性

特点都大大促进了西方民主性、科学性的发展,"竞争精神"、"自我实现理论"、"自由主义"、"公平理论

"已发展成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这种"工业文明"性格塑造了西方人自觉维护个人利益的法律意识

和较强的斗争、抗争精神,并且形成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处世原则。

(三)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东临大海、西靠高原山脉,是典型的封闭大陆型地理环境,受到大自然的外在压力较少,人们处事

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并认为"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统一和融合的。同时,近一千万平方

公里的广袤陆地形成了中国人博大、超然的胸怀,表现出超人的忍让与隐忍性格。但是,在这种封闭的

转贴于

大陆环境下居住的人们,缺乏交流和竞争,保守内向,眼界相对狭窄,形成了文化独尊意识和狭隘的民

族中心主义,使中国人的思维成为局限在本土之内的内向型思维。

而西方国家多岛国或半岛国家,地处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这种环境促进了当地航海业、工商业的发

展。同时,海洋是多变的、波动的、不稳定的,其动荡不安、山风海啸的环境也造就了西方人注重武力

征服和空间拓展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与外界的交流和竞争相对较多,锻炼了其外向、扩散

、发散式的思维模式,思维的视野偏向于空间的延展,不受地域与边界的束缚。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

言,濒临河海的民族"精神勇猛",有"活气",敢"进取"。 外向型思维使他们具有求新、求变、好动的性

格。

正如卡尔·普利布兰姆在《思维方式之矛盾》中所指出的:"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

所以受到阻碍,不仅是由于文化的复杂多样,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就是说,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

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 因此,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

篇2

关键词: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差异性;比较

一、前言

纵观古今中外,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是其哲学思想,历经原始的选择和历史的淘洗形成相对稳定、经久不变且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思维方式,这不仅决定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决定了人类一切物质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发展的方向。因此若要揭示合而不同或殊途同归的事物表象后不被人察觉的事理逻辑,找出最为重要的、影响人类文化出现差异性的核心因素,必然要从文化结构入手,探源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性。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结构始终以“三元(源)化生万物说”“一元四素全息论”为基础;以“天人合一”为基本观念;擅长圆道思维;求宇宙万物动态的平衡关系。而西方文化结构以“四根说”“机械、还原论”为基础,以“主客二分”为基本理念,倾向于线性思维,求宇宙万物静态的存在原理。本文以此为线索,探源并厘清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之所在。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性探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各国文化间的交流、融汇日益频繁和广泛,以及纷繁的外来文化成果和各种文化思潮的渗透,对于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差异性探源,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并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差异。

二、三元(源)化生万物说与四根说

《子华子・大道》说“大道有源,其源甚真,名曰空洞,空洞无有,是生三元”,三元决定着天地万物的内在本质,造就宇宙万象的千姿百态。此三元按特质分为:物元(源)性物质、质元(源)性物质、体元(源)性物质,因其万物各具阴阳显隐特性又可分为显态三源物质与隐态三元物质,前者是后天类物质,后者是先天类物质。以人为例,人之性命,性是先天的是隐态质元,与隐态物元共同构成全息物元体系;命是后天的是人体显态质元与显态物元构成体元体系。以自然为例,江、河、湖、海为显态物源;波、粒、磁场为隐态物源;水、火、风为显态质源;气、光、音为隐态质元。而物质按不同属性又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元素,这是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在天形成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星;在地上生成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便对应仁、义、礼、智、信五德,这五行既相生(金生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又相克(火克金克木克土克水克火),从而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性质都纳入一个整体中、一个循环的系统中、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西方古代“四根说”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空气四种物质构成,它们是组成各种物质的基本元素,各自独立可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万物,在“爱力”与“憎力”的作用下产生“离”与“合”的结果从而引起万物的变化,这种重构成而轻联系的思想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还原论,于是在近代科学形成的过程中开始产生了原子、中子、分子的概念,四根说的消失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一元四素全息论与机械说、还原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全息论”是一种整体论和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互相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张隐显共探,阴阳同观的。又讲“一元四素”,《德道经・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子华子・大道》曰:“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守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道德经・二十三章》:“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春秋繁露・重政》曰:“元者,为万物之本”。这里的“一元”指的是德与道,“一”是德的数喻,“元”即是道。它们是万物之本源宇宙之核心并决定宇宙万物整体的基本形态,生万物、化万象,驰于万物之间骋于万象内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关于“一元”的辩证关系详解和深刻意蕴都隐含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一元”是生成万物的根本,象、数、理、气是构成万物整体的基本元素。“象”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常见的词语,常举天地万物之象来比喻人事。它也可以是一种观察的方法,观象知事即透过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象析的方法包括万物本象和取象比类,《周易・系辞传》:“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见乃谓之象”“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数”可以是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周易》中经常有复杂的“象”易之以简单的数,以数论万物变化的必然及规律性,比如道0与德1在《周易》中构成阴爻和阳爻用于“类万物之情”。

以数演象而推理“理”,即根据现象观察和数式推算,升华到理论层次,阐述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以加深理解,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周易・系辞》:“古者包栖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近取多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气”是动态的,通过不断地分散聚合存在于宇宙间,是万物变化的源动力,《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它也是万物生成的隐态精华,是一种能量形态,《黄帝内经・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德源于天,气源于地,天德养神,地气养形。这四素由“象”到“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其中“气”是最难掌握的环节,气运生象便是数的演化分布从而形成整个世界的秩序,用“气”来顺证和反证“象”“数”“理”所产生的结论便是真理。与之相对的西方机械说、还原论,即个体论和方法论,因为常专注于事物本身的特征和功能,分析问题时往往着眼于局部,强调化整为零,比如将事物分解为元素、分子、原子、中子甚至更小,小到不能再小,再局部加和,通过对局部的认识把握整体。因为这种还原和拆分的研究方法,所以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式思维模式,用在生产上,如果机器坏了在局部换个零件,用在医学上便出现了内脏肢体的移植。直至近现代西方全息论、混沌学发端,才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缺陷,终结了科学中的还原主义,现代的宇宙生成论更是彻底粉碎了机械说、还原论。

四、天人合一观念与主客二分理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从宏观的发展演变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殷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第二阶段是秦汉到魏晋到隋唐到宋元明,第三阶段是清朝;历经第一阶段的巫祀文化到诸子百家争鸣,到第二阶段的儒学经术,到儒释道分化融合,到思辨儒学、理学,到第三阶段的古今文经学;从原始宗教转向理性主义觉醒,到以儒教为主的神学形态,到对儒家经典的批判与启蒙。历经上下数千年,“天人合一”的精神始终随之,遍涉儒释道三家,并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基础缘由与深层根源,并形成中国文化绵延千年而一脉相承的特质。诚如著名哲学史家庞朴所言:“中国文化固有的特质和方向,基本的骨架和面目,在五四以前,却未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更未出现过毁灭性的中断,这一点,说来像是一个奇迹。正是这一在世界文发展史中的特异现象,永远蕴含着迷人的魅力,经常拨动着人们的探索心弦”。

经诸多学者考证,“天人合一”一词出自宋张载的《正蒙・乾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使遗人”,是由汉代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明确提出并发展成为哲学思想体系:“事各应顺于名,名各应顺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一,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但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原始巫祀文化中就已经存在,《周易・系辞》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干卦》)。直至后世诸子百家文人学者都立足于自己的学说解释天人合一观,按时间和社会发展的宏观逻辑看,出现了这样一条演化主线:神人以合——天人亲合——天人合德——天人合用——以性合天——以心合天,展现了他们对宇宙万物、人生百态多视角的思索,虽各家众说纷纭但都是围绕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其宗旨是天、地、人和谐统一,强调人顺应自然,与自然一体,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通、密不可分。

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说:“西方常用镜子来强调文学作品的逼真和完全,中国常用镜子来强调作者心灵的虚静、澄明”,这便是西方文化强调主客观的分离,对世界的认识是对主体的外在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因此相对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二元统一说,西方文化中讲求“主客二分”的二元对立说,由古至今历经了古性萌芽阶段到近代二元对立,到现代二元调和统一,到当代二元互动,贯穿于整个西方文化,遍涉各学术流派,成为西方文化演变的基因和根由。

五、圆道思维与线性思维

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一种认识过程,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狭义思维通常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活动,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不论群体还是个体,皆出于既定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心智的深层结构,决定着人类一切意识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相对稳定的深入人心,由自觉的思维活动变成不自觉的习惯性思维,由自觉的意识变成不自觉的无意识或潜意识,这就是所谓的深层心理结构,即荣格所言的“集体无意识”,古往今来一切文化现象皆由参与文化活动的主体在其思维方式的支配下因所需而创造出来的,因此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诚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言:“东西文化差异之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思维模式之不同”。

因此对文化意识的研究,必然会涉及思维方式的探讨。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从最大的宏观上来看,人类文化无非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两大体系。其思维基础一是综合,一是分析。综合者从整体着眼,着重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分析者注重局部,少见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欧洲的哲学倾向于在物质中发现实在,而中国的哲学则倾向于在关系中发现实在。”李约瑟如是说。自古以来中国擅长整体、辩证、以综合为基础的圆道思维,这是一种系统的、模糊的、感性的思维方式,具有直觉和顿悟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系统论。万有存在具有循环往复的圆形运动规律,显著特征是首尾相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结构状态和运动变化形式。和谐发展,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演进模式。不论是直观思维还是复杂思维,都是讲究整体性、连续性,把一切置于无始无终、万物归一、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中;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互动关系;打破“主客二分”并消解物我对立;主张二元融通以及矛盾的和谐统一。投射在自然观上便是强调物我不分,天人合一:与阴阳合道、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与圆道合意。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在中国传统阴阳观念中,人们常以“阴”与“阳”来解释万事万物中的矛盾是如何既对立又统一地存在,并以其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是如何运动变化的。此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对立即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比如冷热、昼夜、寒暑……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比如黑白、上下,动静……矛盾的双方此消彼长,周而复始地循环于圆道之中。西方倾向于个体、逻辑以分析为基础的线性思维,不论简单还是复杂都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演化并以后者否定前者为主要特征。相较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发散的、明确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它注重分析、演绎和理性的逻辑与判断,强调无机的理性分析、排列与组合。反映在自然观上,便是物我相对,主客二分:个体独立、主客分离、化整为零、局部加和、整体拆分。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有所悟,由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第二次浪潮文明特别着重提高我们把问题分解成各个部分的能力,而对把各个部分重新综合的能力,却很少予以鼓励。多数人从受教育时起,就善于分析,而不善于综合……今天我相信我们已处在一个新的综合时代的边缘。”“第二次浪潮文化强调孤立地研究事物,第三次浪潮文化则注重研究事物的结构、关系和整体……笛卡尔主义的思想家强调分析部分,而不惜忽略结构。系统论思想家强调……‘全面,而不是片断地观察问题’”。

六、总结

篇3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的媒介,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外语学习的整体性。因此,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在英语教育中认识中西两种文化交际差异的必要性。

【关键词】

英语教育中西文化差异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文化的积淀、丰富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受到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英语教学即语言教学,当然也就离不开文化教育了。英语教学,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西方人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

一、中西方文化主要差异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因此,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社会发展使得文化也各有不同。首先,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信念。个性,自由,平等,民主,行动,实际性,重时间,不拘礼节等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而中庸,忠孝,容忍,谦逊,重礼仪,谨慎,保守,和谐等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其次,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把事物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平衡与和谐、注重人情关系。而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处理问题的对象针对性很强,偏好将分析的对象分解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或组成部分,从细节入手分析,这也是以理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化的表现。再次,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指感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如果只是一味地对母语词汇简单地从字面附会,没有领悟到在语境中词汇的真实含义,而用英语进行交际会话,就会造成歧义,往往会词不达意。最后,社交习俗的差异。比如,在中国人观念里,长辈或上司询问晚辈或下属的年龄,婚姻,家庭等问题,是很正常的,是关心的表现;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这类问题纯属个人隐私,无论是长辈还是上司,询问这类问题都是不礼貌的表现,这是英文社会的交际礼仪习俗和人们的普遍心理。

二、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文化是语言的基石,文化依靠语言来传播。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结构本身,还需要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型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觉得课文教学比较枯燥,又缺乏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小,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学生惯用的学习方法无非是记笔记,背笔记,甚至背作文,这种枯燥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使得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提不起兴趣。而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则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态。例如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历史,地理,人文风俗以及价值观念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方式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学英语的思维方式出发去理解英语,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必须要借助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文化差异对于我国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对于打破学生汉语的思维模式,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听、说、读、写和社会能力,但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进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第四,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词汇和语法有更好地把握,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使用的语境、使用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结语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英语教学中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必须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也能学到中西方文化的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应向学生传授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成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萌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篇4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小学英语;学习;对策

小学英语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学科,而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改革起到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息息相关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具。但是由于地区、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人们的语言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误会,这与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历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英语技能是当前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学阶段作为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英语老师要加强西方文化的渗透,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意识和西方文化思维,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还要掌握知识背后的文化,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能够做到知其所以然,这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小学英语学习对策

(一)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语言习惯

从古至今,中西方文化之间就存在较大的差异。西方人追求功效,做事的时候通常将功效放在首要位置,但是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讲究感情,为人处世很看重“情”字。在待人接物方面,西方人注重究其根本,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朦胧和含蓄。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这也就决定了中西方的语言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学生对西方的文化不了解,就很难了解和掌握其语言习惯,也就无法去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去学习句子和词汇,就无法了解和掌握英语的内涵。因为中国小学生拥有的是惯性的汉语思维,对西方人的语言思维习惯不甚了解。比如,中国人受到别人的夸奖,一般会回一些自谦的话,但是西方人则不一样,西方人受到别人的夸奖很少会说一些自谦的话。因此,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一些西方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小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西方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英语思维习惯,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都会有所提高。

(二)对比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想不成熟,性格、品格等各个方面都尚未定型,人生观、价值观也没有成型,在这个阶段如果老师一味地对西方文化进行过分强调,就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英语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西方文化一定要把握好度。既要指导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优势,也要引导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不足之处,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带领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还要对我国的传统美德进行弘扬,让学生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学会辩证地吸收,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在潜意识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模板,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义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西方文化强调自由和民主,西方人在孩子童年时期更愿意给予其极大的自由,这些文化可能会诱导我国部分学生形成某些道德价值观。英语老师要加强重视,结合具体情况有效渗透西方文化,防止学生在德育上产生偏差。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技能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西方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吸收西方文化,让学生以一种辩证的眼光去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吕洁,吕巍.中国与西方文化简单比较及关于西方文化的教学[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12):18-19.

篇5

关键词:文化差异;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策略

一、引言

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影响下,西方文学名著向中国的输送也日益频繁。通过西方文学名著,中国读者可以了解名著本身的文学魅力,同时还能借此了解西方的文化价值、风俗人情。在中外文化交流深入拓展的背景下,对于西方文学名著翻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在研究中就从中西方文化的实际差异入手,探讨分析了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这种文化差异、准确使用各种翻译策略。

二、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文化差异研究

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本身存在的差异,这样才能把握翻译的关键,更为全面地展示原意,突出作品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提高作品的鉴赏价值。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对其中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解与分析。

(一)地理条件差异

中西方文化产生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有着显著的差异:以英国为例,英国是大西洋上的岛国、四面环海,在地理位置、自然气候上都较为特殊。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多会通过与水、雾有关的语句来表现国家的天气。例如在小说《雾都孤儿》中就对英国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大量的语言描述。

(二)风俗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风俗文化的差异上,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地区的差异,也会对风俗文化产生差异影响。以“red”为例:在中国的风俗习惯中,“red”不仅代表了颜色红,同时还预示着吉祥与喜庆,表现了美好的祝福。在中国不同的节庆日中,都会用到“红”来渲染喜庆的氛围;而在英语中,“red”或是用来表现“红”这一色彩,或是代表邪骸⒖志宓雀好嫘运枷耄这充分说明中西方在风俗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对这一文化差异的重视程度。

(三)价值观念差异

价值观念的差异是指中西方在对待客观事物与人物的过程中,形成的观点与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地理客观因素、历史文化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社会等多个背景上的不同: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注重集体利益;而西方国家多是突出个人的利益。因此,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在尊重中国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一定的处理,既保证对原意的尊重,同时也应该拉进作品与目的读者的距离。

(四)思维方式差异

在翻译西方文学名著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中西方对事物的看法与思维判断等方面。在西方国家中,人们会更为注重事务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品也倾向于对这种关系的深入阐述,在结构层次上会较为分明;而中国人在逻辑思维上更为注重整体通顺、辩证性,在文学作品观赏中会注重动词的使用,即对词语精炼的要求程度较高。

因此,在翻译西方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上述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在突出作品民族特色的同时,灵活巧妙地对文字进行翻译,让所翻译的内容能够更加生动。

三、文化差异下西方文学名著的翻译策略分析

(一)同化翻译

诸多译者在翻译西方文学名著的过程中都会将蕴意作为翻译的关键,提出在把握作品蕴意的基础上更为准确真实地表达出文学作品的意思。这种蕴意的把握要求译者在掌握文学名著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地突破其本身的束缚与框架,在不限于语言表意的基础上,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文学名著进行创新性的同化翻译。

因此,译者首先需要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着深入的认知与了解,这样才能把握蕴意翻译的收放与同化翻译策略运用的程度。例如,郭沫若先生曾经将西方著名诗句“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翻译为“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这里的“king”并没有被译为“国王”,而是被译为了“尧舜”这一中国古代盛世的指代。郭沫若在翻译这一诗句时就充分使用了同化翻译的策略,更为注重中国文化的融入。

(二)异化翻译

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凸显西方的民族特征与语言文化特色,译者还可以采用异化策略。这种策略多是通过直译、音译、注释等手段进行直接性的翻译,相对于同化翻译更能突出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

以现代西方文学作品《纸牌屋》的翻译为例,在书中有:“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对该句的翻译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在考虑中国读者认知方式与现有汽车品牌了解程度的基础上,将其翻译为:“我只看见是辆蓝色丰田凯美瑞。”这种简单且明了的翻译手法更能突出文章的内容。

(三)语境翻译

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对于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具有突出作用。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要结合具体真实的语境以及各种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进一步挖掘出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隐喻性,实现翻译在意思上的真实性、贴切性。

以“Milky Way”的翻译为例,但从字面意思来看,该词组可以被翻译为“牛奶道路”,但是结合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神话故事,就可以对该词汇的深意与指代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解到“Milky Way”指的是银河。而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也应该根据词组出现的位置、作用、语境等不同条件进行翻译,突出词汇的感彩与真正含义。

结论

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对作品的翻译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译者必须要在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作品、具体的语境,灵活使用多种语言翻译的策略。但是策略的使用没有绝对,在运用的过程中,译者更应该采用同化、异化、语境互补的多元翻译方法,更为巧妙准确地翻译好西方文学名著作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