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5 10:26: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股票投资理论与实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股票投资 概率论 数理统计 运用
投资是为了获利,股票投资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在兴起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炒股的人越来越多,一夜暴富与瞬间一贫如洗都有可能出现。股票投资有风险,股票市场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随机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出现的许多现象都具有极大的随机性,所以对股票投资进行概率分析是可行的。概率论对不确定性或者随机性进行研究的科学,是通过对大量的现象的分析,科学的判断某类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数理统计是概率论的发展和深化研究,这两种理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都对股票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先讲一讲概率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
一、概率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
股票投资是一个过程,从股票的选择到最后获得股票收益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股票投资就是一种风险投资,在投资的过程当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以降低风险,概率论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一)概率论的内涵
概率论是对大量随机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对某一个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科学判断。对这些得出的结果进行研究,比较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研究这些可能性之间的联系,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概率论的理论方法。概率论因其对随机现象的科学、客观分析被大量的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的其他理论。特别是在风险投资当中,概率论更是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股票市场看是无规律可循,其中的现象也是随机现象,概率论就是研究这些随机现象,并且在这些随机现象当中找到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概率论的运用在股票投资中直接关系着股票投资的各方面。
(二)概率论与股票选择
股票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股市也是一个随时在变化的系统,不存在绝对或肯定的真理,具体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在股市中不存在完全的肯定的走好的股票曲线,同时也不存在完全否定的不走好的股票曲线。股票选择是进行股票投资最为重要的一步,股票风险的大小也和这一步有密切的联系。选择一支好股票是股票投资者的期望,这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也可以规避股票的固有风险。股票的价格波动幅度相较于其他投资方式来说比较大,要在股市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谨慎的选择投资对象。股票市场上任何一个股票曲线其走势都不是绝对的,走好的情况不是绝对的,走坏的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所以对这类曲线不能深信不疑。运用概率论对这随机性曲线进行研究,计算出相应的走好或者走坏的概率有多少,哪种情况的概率较大,哪种较小,研究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对股票的投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但是这种研究结果在实际的选择上也只能作为一种不错的参考,具体的情况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做出选择。
在具体的股票投资中,如果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些概率数据分析,就会将投资的利润率最大可能地提高
1.概率论与具体炒作尺度
如果股票的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90%,就说明10支股票中存在9支是走势较好的,就可以选择大胆地满仓操作;如果股票的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70%,就说明10支股票中存在7支是走势较好的,就可以选择在1/2以上的仓位进行操作;如果股票的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50%或者是以下,就要慎重进行投资了,一旦投资失利,就会造成亏损,所以最好不要进行投资。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图形都是适用的,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有的图形其中有1只股票涨得非常好,但同类的其它图形涨势都不好,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图形说明的是赚钱的概率微乎其微,如果能够赚钱也完全是运气好,因此最好慎重投资,或尽量不要投资。
2.概率论与创新高存在不准确理论
所谓的概率论与创新高存在不准确理论就是说不一定创新高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因为好股票的图形就是要走好,必然90%要创新高,不创新高,就不能产生很高的价差。相反,创新高后的股票并不一定都能够继续走好,因为在大盘走势好的情况下,创新高后能够继续上涨,才是真的突破,若大势不好,创新高后绝大多数的股票都不能走好,就不能实现真的突破。
3.概率论与股评
股票投资者在进行股票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参考其他股票投资者的股票推荐,这种股票推荐是建立在一定的实践验证基础之上的。股票投资无论到最后是赚或者是赔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可以运用概率论进行风险研究。有的股票推荐者倒是推荐了一大堆股票,赚钱的股票也不少,但是只占推荐当中的极少一部分,在宣传的时候隐去其他不说,大肆宣扬那几支赚钱的,这种推荐不是一种有效的参考。运用概率论对股票进行这种赚赔的计算,哪些股票赚的几率大,哪些赔的几率大,可以为股票投资者提供选择的参考。
二、数理统计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
(一)数理统计的内涵
数理统计是随着概率论而发展起来的,它研究如何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研究受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并据此对所关注的问题作出预测,从而为采取或者作出决策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二十世纪以后数理统计的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等理论广泛的运用到各个理论,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使数理统计不断发展。
(二)回归分析与股票投资
作为数理统计方法之一的回归分析是一种研究一个随机变量对另一个随机变量的依存关系的研究方法。这种数理统计方法可以按照研究变量的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关系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到股票投资当中可以起到一个有效的预测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利用若干个既定的样本值得出关于这些样本值的曲线,再根据这个样本值来预测下一个可能会出现的值。回归分析法不仅可以风险预测某一支股票的收益也可以预测它的收益可能会出现的下跌情况。对于股票投资来说这种方法对某一支股票接下来的可能走向的预测,从而为股票投资者提供决策建议。但是回归分析是以一定合理的定性分析为基础的,没有这种基础,那么所得出了结论就不一定可靠。下面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为例对股票投资收入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假定观察值样本为:n,得出样本回归线,再通过它估算第n+1个值。某证券公司的投资收入见表1。
表1 某证券公司投资收入表
年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股票投资
/千万 120 160 190 270 320 400 450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预测该证券公司在2012年、2013年的股票投资收益状况。通过作散点图分析,可用一元线性回归进行预测。为了使计算起来更加方便,可设X1=-3,X2 =-2,X3=-1,X4 =0,X5=1,X6=2,X7=3,那么2012年、2013年则分别为X8=4、X9=5。Y1=120;Y2-:160;Y3-=190;Y4-=270;Y5-=320;Y6-=400;Y7-=450;因为ΣXi=0,所以可将其带入公式中得到参数a0、a1。
=1910/7=272.86
=1460/28=52.14
所以得样本回归线为272.86+52.14X,由此回归线,2012年、2013年的投资收益的预测值可计算如下:
Y2012=272.86+52.14×4=481.42 (千万元)
Y2013=272.86+52.14×5=533.56(千万元)
三、总结
股票的投资风险是存在的,不能消除,只能规避,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风险。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在股票投资当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减少股票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建议,获得投资效益。无论是概率论还是数理统计都是建立在对大量随机现象的分析之上,以这种方法来对股票投资进行决策指导是有用的,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侯新华.概率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2]徐丙臣,吴玉华.股票投资的风险规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2).
[3]郝萃菊.回归分析对股票投资的预测作用[J].青海社会科学,2008(04).
学术界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成因解释
对冲母国特有风险。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一个潜在解释是,国内资产通常与母国市场有更大的联系性,因而国内资产能更好地对冲母国的特有风险。在这里,母国的特有风险主要是指通货膨胀风险和诸如人力资本之类的非交易性财富风险。然而,已有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国内股票收益与国内通货膨胀之间以及国内股票收益与非交易性财富之间并不存在普遍的强烈联系。因而,用对冲母国特有风险来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并不令人信服。
对外投资的障碍和成本。对外投资障碍可能导致股票投资母国偏好。通常,对外投资障碍主要体现为对外国资产的罚没、对资本流动的直接控制、对银行存款的储备要求以及对公司外国持有者的占比限制。在20世纪80年代,假定投资障碍会导致母国偏好是与现实情况相当吻合的。对很多投资者而言,由于母国的限制,获得外币并进行对外投资是相当困难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国家一定程度上都开始开放其金融市场。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均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然而,股票投资母国偏好在这一环境改变下仍然盛行。这说明,投资障碍难以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交易成本也可能导致股票投资母国偏好。通常,跨国股票投资的交易成本包括银行交易费用、汇率交易成本和信息收集成本。如果外国资产的交易更为昂贵,则可以预计外国资产交易量要小于国内资产交易量。但实证研究发现,外国股票的换手率往往要高于国内股票的换手率;由此看来,交易成本也难以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
信息不对称。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一个流行解释是,国内和外国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驱动了对本国资产的偏好。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存在信息差异,风险厌恶的投资者会偏好那些能更容易获得相关信息的股票,显然,国内股票更符合这一特点。在相关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两国间的地理距离或者是两国间的语言文化共享程度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表。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在国际资产组合选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信息不对称能相当程度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然而,仍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首先,从理论上讲,信息不对称不仅对风险评估有影响,它还同时影响预期收益,这一点不能忽略;其次,国际市场存在很多股票指数,利用它们能一定程度避免信息不对称;此外,利用信息交易也能一定程度避免信息不对称。
公司治理和国家风险。公司层面的治理缺陷以及国家层面的政治风险,也可能导致股票投资母国偏好。公司层面的治理缺陷以及国家层面的政治风险会导致两类问题。一方面,存在公司内部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实际控制公司的内部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外部投资者的剥夺来获得私人利益。另一方面,存在国家的问题;也就是说,国家条例制定者可以通过监管与税收政策来剥夺投资者利益。这两类问题会影响国际资产组合选择:由于内部投资者在公司治理较差的环境下能通过剥夺外国投资者获得实质性好处,因而公司治理差的国家外国投资比重小;由于高剥夺风险会损害外国投资者利益,因而高剥夺风险的国家外国投资比重小。实证研究表明,在那些缺乏投资者保护或者具有高剥夺风险的国家,国内股权集中度更高;这说明,公司治理和国家风险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具有一定解释力。
行为偏好。关于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理论解释大多是基于传统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假定个人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但试验经济学已经发现,人们在经济决策时面临愿望思考偏差和控制问题。为了解释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研究者发展了一些行为偏好模型。有学者用懊悔理论解释了非分散化的国际投资,其基本观点是,投资者用国内资产组合作为基准并对其外国投资的不良表现感到懊悔。还有学者提出,不仅仅在国内投资者相对于外国投资者拥有实际的信息优势时,甚至在国内投资者相对于外国投资者拥有某种信息优势感知时,股票投资母国偏好都会发生。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向所有投资者提供相同信息,则任何类型的群体并不拥有实际的信息优势;此时,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在其熟悉的投资领域会感觉有信息优势,这种感觉上的竞争优势深刻影响了预期形成;相对于那些感觉有判断竞争优势的领域,主观概率在那些感觉没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分布更分散;进一步说,对国内股票形势的判断平均要比对外国股票形势的判断更为乐观,这一感觉会导致投资偏向国内股票。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行为偏好解释开拓了研究思路,但这类研究面临实证检验方面的困难。
关注中国的股票投资母国偏好要求
应当说,对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各种理论解释都不尽完善,因而学术界将这一领域称为股票投资母国偏好之谜。股票投资母国偏好这一现象可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特别强调某一因素的决定性影响可能有失偏颇。
对于当前中国而言,实践发展已经提出要关注股票投资母国偏好的要求。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回归有管理浮动;此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外汇管理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放松资本流出管制,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过热压力。从前期QDII的实践表现看,放松管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长期受到流出抑制的资本似乎对“自由”不感兴趣。这实质上就是一种股票投资母国偏好。
有分析人士将这一现象的成因归结为缺乏有激励的市场环境,即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和国内资本市场的价格飙升导致资本流出没有获利优势。这一解释并不令人信服。日本的历史经验一定程度印证了这一看法。在广场协议签订以后,日元经历了大幅升值,日本资本市场泡沫也急剧膨胀。而几乎在同一时期,日本放松了对外资本流出的限制,其对外证券投资开始急剧扩大;1986年,日本的对外证券投资为597亿美元,而到1989年,日本的对外证券投资就跃升为1131亿美元。日本的经验说明,要从更广泛的视角来找寻QDII发展不利的原因。
关键词:二元价值容介态;股票评级;信息态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3) 03-0091-06
Rating Stock Investment Value by View of Dual-value Rong-Jie State
Wang Wenlong Song Ning Mu Sen(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AVIC,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Us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authors review all the companies in China Stock Market based on theory of dual-value medium state, and screen 50 stocks which are worth investing, by material state and information state from A stock market. How to discover listed companies which are worth investing is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article.
Keywords: dual-value Rong-Jie state, Stock Rating, information state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如何衡量股票的投资价值,控制投资风险,成为投资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对股票进行投资价值评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研究所、投资研究机构、评级公司等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
业界目前主流的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分析方法,较多侧重于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面分析,即实体价值的分析;较少涉及对虚拟价值的分析,特别是较少涉及更能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虚拟感知等心理因素层面的分析。
本文借助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理念,从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相融合的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的分析进行了探索。从二元价值容介态出发来分析股票投资价值,一方面考虑体现实体价值的物质态因素(如财务表现),另一方面考虑体现虚拟价值的信息态因素(如人气、行业属性等)。
二、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述评
(一)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理论回顾
对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可以回溯到20世纪初。普拉特(Prat, S.S.)1903年在《华尔街动态》(The Work of Wall Street)中提出,从理论上讲股票的价值和价格是一致的,但在实际上两者的差额颇大。就股票价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决定的,难以同真实的价值完全吻合。多纳(Donner,O.)在《证券市场与景气波动原理》中认为,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股票价值取决于企业的收益。企业收益的变动,才是形成股价波动的真正精髓。就长期而言,股价波动是依存于企业收益和利率。格雷厄姆和多德(Graham,B.和Dodd,D.D.L,1934)在《证券分析》中,强调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而分析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并不仅限于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还需要观察经济未来的趋势作为推测的基础,并考虑适当的资本还原。证券分析家的工作就是仔细分析发行人的财务数据和其他资料,努力发现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作为判断股票定价合理性和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威廉姆斯在《投资价值学说》(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1938)中提出,股票是一种收益凭证,其未来所产生的各种收益的现值之和就是股票的价值,股票价格应该根据其价值来确定。威廉姆斯开创了以数学模型分析股票投资价值的先河,之后,多种数学工具开始应用于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
张先治(2000)、颜志刚(2001)等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对股票价值进行评估。徐彪、梁宇鹏(2000)等利用因子分析法和概率统计分析法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考察,并将其划分为好、一般、差三大类。张良发、晏黎、蒲涛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利用因子得分发现未来投资标的。张蕾、银路则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对银行业和钢铁行业几只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了比较。
上述研究主要是基于发现企业内在价值的角度,通过评估企业价值,寻求低估值的股票并作为投资标的,可以归结到股票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学派。与基本面分析相对应,技术面分析学派则认为,市场机制是有效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已知的所有信息,价格是所有投资者面临的唯一问题,其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技术面分析的研究对象是股票市场、个股股价变动情况。股票价格变动是股票交易者对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和企业本身等事件做出的反应,所有能够影响到股票价值变动的因素已经在股票价格中得到了体现。在股票价格变动的学术研究上,刘易斯?巴切利(1900)提出,市场价格的变动是不可预知的。在其基础上,尤金?法玛提出了有效市场价说,即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为此,Fama和French(1992)构造了一个包括风险系数β、公司规模、权益账面值与市值之比因素的模型,以解释大部分“非正常收益”现象。国内的俞乔(2004)、宋颂兴和金伟根(2000)、吴世农(2000)、范龙振、张子刚(2002)等人利用不同的统计方法,采用不同的样本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统计检验。
可以说,对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的研究,为各机构进行股票投资价值的评估和股票的评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主要机构进行股票投资价值评级的实践
股票评级是专门机构通过规范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与股票有关的诸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对股票质量进行评价,并以简单的符号或说明展示给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评估活动。股票评级可以划分为针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评级和针对系列公司的投资价值排名两种评级方法。针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评级中,标普和台湾经济日报两家机构的评级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普公司的评级特点是注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利政策分析,强调影响股票品级高低的因素最终都会反映在每股盈余股利上,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公司各方面情况的综合体现,是股东获利的源泉,盈利能力的变化会影响股息的变动,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结合上市公司的产业地位、公司资源、R&D投入、公司财务政策等加以综合评判,并用8个等级来标示股票品质。经过评级,标普公司将股票核定为如下4个类别,8个等级,如表1所示。
台湾经济日报社曾多次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评级,其评级的办法是根据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对反映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及其股票交易情况的指标进行测算,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分配,计算出得分值并求出相应的等级。这些指标主要是税前盈利率(55%)、股东权益周转率(15%)、流动比率(10%)、股价波动幅度(10%)、股票交易周转率(10%)。其中,税前盈利率和股东权益周转率为宜大型指标,其他指标为适中型指标。计算样本股票组相应指标的全距、十分位差、均值,宜大型指标以样本平均值定位60分,每高于均值十分位则加10分,低于10分为则减10分;适中型指标则以样本平均值为100分,每高于或低于十分位则减10分。通过上述办法得到指标的最终得分,之后按照权重进行综合,得到评级的最终得分,并将最终得分和股票等级评分表对照,确定级别。
针对系列股票进行投资价值排名,也是股票投资价值评级的一种应用方法,其评价标准多种多样,有公司治理、资金管理、市值管理等等。国内目前的股票投资价值排名的应用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央视50股票组合、新青年*财富杂志的上市公司500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和《经济观察报》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福布斯杂志的中国最具潜力上市企业、新财经推出的“漂亮50”等等。
以央视50为例,央视财经50股票组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大学等五所高校,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共同评价、遴选的,以成长、创新、回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5个维度为基础选择的50家上市公司,每个维度选择10家上市公司,共同组成央视50样本股。依据央视50样本股编制的央视财经50指数,各组样本股的权重分别为20%,此指数于2012年6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从股票评级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可以看出,现有的股票评级主要是从财务指标的角度来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也就是说更多地关注上市公司的实体价值。央视50虽然在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创新能力等新的因素,但并没有系统地将容纳更多经济价值的信息态因素作为主要变量。而对于股市而言,信息态实际上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物质态因素的基础上加入对信息态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有利于更全面地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中存在的投资机会。
三、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股票投资价值评级模型设计
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视角,本文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反映实体价值的物质态因素和反映虚拟价值的信息态因素两个方面逐层对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在模型设计的总体思路方面,选择两步筛选法。第一步,以物质态因素为主进行评级,设计体现物质态因素的指标体系,通过门槛值设置,筛选出合格的股票进入第二轮筛选。第二步,以信息态因素为主进行评级,在第一轮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体现信息态因素的指标体系,同时设置一定的门槛值,在入选股票的范围内进行综合排名,并最终选择排名靠前的50支代表性股票。
(一)基于物质态因素的评价指标
综合以往的研究,基于物质态因素的评价指标从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4个方面进行指标设置。根据指标的特点,分为宜大型指标和适中型指标。各指标的类型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信息态因素的评价指标
信息态的因素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基本概念出发,将选取一些能够突出反映以人的心理需求为信息特征的虚拟价值的因素作为模型的变量。在信息态评价上,本文主要采用行业经济价值、人气,同时融合公司治理和市场表现因素。
1.行业价值形态因素
从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出发,根据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的比例构成可以将经济价值划分为7种形态。我们把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分别将其归入某类经济价值形态,并进行赋值。在归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国家的产业导向。按投资价值排序,从第一类价值形态到第7类价值形态,价值形态逐级递升。本文将7类价值形态理念融入到信息态评级之中,将其作为适中型指标,以期筛选出富含更多虚拟价值形态的标的。
2.人气因素
人气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Wouters和Plantinga在2006年提出了股票人气假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人气与良好的过去表现直接相关。股票人气研究以投资者情绪(Sentiment)为基础,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价格有重要影响。如何衡量投资者情绪又是一个纷争的话题。总体来看,衡量投资者情绪的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客观市场指数的方法和基于调查的方法。基于客观市场指数的方法主要有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及BW 情绪指标。Baker和Wurgler(2007)利用人气水平指数,验证基于人气指数及其预期条件收益,他们的人气指数的指标主要有成交量、股利溢价、封闭式基金折价、IPO首日收益等。可以说,目前对股票人气的衡量,主要从证券市场总体层面衡量,而针对单支股票研究其人气的文献较少。本文在模型中对人气因素的考虑,主要从单支股票被关注的程度设计指标。本文借助于对百度新闻数量和股吧帖子数量,从现状和未来变化等两个角度对上市公司的人气表现进行综合衡量。其中,百度新闻数量和东方财富网股吧帖子数量均为宜大型指标。
3.公司治理因素
公司治理作为股东、经理层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套制衡、激励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中心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同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带来更快的股票价格增长。本文对公司治理的指标,主要包括: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其中,独立董事比例为宜大型指标,股权集中度为适中型指标,机构持股比例为宜大型指标。
4.市场表现因素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表现,是投资者利用其资金进行投资最终形成的结果,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的表现,也是上市公司市场风险的直观反映。本文将市场风险纳入到我们的信息态评价之中。证券市场的风险是所有投资者都面临的,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导致股市上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给股票持有人带来损失。个股的风险主要是针对单支股票而言,其未来价格变动受到上市公司本身质地、整个市场大环境、某种特定概念性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为反映个股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本文利用个股的月收益贝塔系数(年度数据)和市盈率做为上市公司的市场风险的衡量指标。其中,日收益贝塔系数为宜大型指标,市盈率为适中型指标。
四、模型运行的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2012年模型验证
按照物质态和信息态的双重筛选过程,我们最终选出得分排名前50的在2012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50家上市公司,并按照流通股本加权法,在通达信软件上,以2012年5月2日为指数模拟起点,拟合形成指数,称为“广虚50指数”。
从广虚50指数与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走势比较看,在下跌途中,中小板指数强于广虚50指数,而在上涨途中,广虚50指数则强于中小板指数,可以说,广虚50指数的弹性强于中小板指。
从广虚50指数与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的走势比较看,在过去一年中,广虚50指数走势强于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等大盘指数。
从广虚50指数走势与同期沪深300、央视50的比较看,广虚50指数强于沪深300指数;弱于央视50指数。
(二)2013年模型运行结果
依据同样的模型和程序,我们对2012年上市公司物质态和信息态进行了研究,并最终选择出50家上市公司。
同样从2013年5月份第一个交易日开始的模拟情况看,2013年新选的50家上市公司所形成的指数仍然强于大盘指数和沪深300。
总之,从模拟验证的结果来看,广虚50股票组合指数表现出较好的走势,能够强于同时期大盘走势,也好于沪深300。可以说,利用物质态的实体价值和信息态的虚拟价值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理念,借助综合评价法所形成的股票投资价值评价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股票投资价值评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过程,涉及的指标因素众多,采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视角,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方法,对A股上市公司依据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和模拟验证来看,本文所提出的股票投资价值评价思路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投资者挖掘投资标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当然,本文的研究方法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在模型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完全采用主观赋值的办法,造成主观性因素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在模型验证上,本文验证了两年的数据,未来可能需要更多实证研究,以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再如,在指标构成实际中,如何发现更好的,更能反映上市公司信息态因子的指标,以及对信息态因子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良发,晏黎,蒲涛.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4):107-108.
[2] 张蕾,银路. 股票内在价值的一种投资方法评价[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8):814-816.
[3] 于雪冬. 股票评级[J]. 中国科技投资,2006(7):74-75.
[4] 林左鸣. “生活对象化”价值缺位是西方债务危机的总根源 [C]// 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2.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67-69.
[5] Malcolm Baker, Jeffrey Wurgler. Investor Sentiment in the Stock Market. Working Paper 13189. http:/// papers/w13189. June, 2007.
[6] 林左鸣. 广义虚拟经济论要[C]//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2 .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12.
[7] 吴文江. 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8] 徐泓,蒋砚章,姚岳. 公司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J]. 甘肃社会科学,2010(2).
[9] 夏璇,朱建华. 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理论综述[J]. 中国商界,2008(12).
[10] 周淼. 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J]. 财会通讯综合,2012(12).
[11] 廖成林,乔宪木.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评级的财务结构模型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2004(9).
[12] 辛琳,孙永正. 长三角经济圈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 科学决策,2009(3).
[13] 胡荣华. 上市公司股票评级实证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1(12).
[14] 黄莉,郑晓巍,戴蓬军. 江苏省医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1(1).
[15] 林左鸣. 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导论[J]. 广义虚拟经济,2009(1).
我们作为一名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但是,我们缺少丰富的市场分析及理财常识,导致很多在校大学生不敢投资,或是盲目投资,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颜老师通过五次的讲课,为我们深刻剖析了如何在股票市场上规避风险,取得先机,传授了我们股票投资分析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直到活动结束,同学们都还意犹未尽。下面是我从这五次讲座中所学到的知识及心得体会。
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受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也逐步发生转变,尤其是在财富的创造方面,现在的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懂得把钱攥在手里,而是逐渐趋向于投资,用财富去创造财富。
投资是调动产业机构和产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也是投资者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投资范围和投资规模将不断扩大,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将逐渐多元化,影响投资的因素也将日益复杂多样。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不同,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和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也将有所不同。投资者只有掌握科学的投资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才能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最佳投资收益。所以投资分析越来越重要。
股票投资分析顾名思义是指对股票投资方面的分析。要想了解股票投资分析就要先了解什么是股份公司、股票。
股份公司在国外已经有好几百年历史了。而而在中国,也就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还有好多人感到生疏。其实我们经常说的一些世界有名的大公司,例如美国的IBM、可口可乐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松下公司,无一不是股份公司。国内许多股份公司的产品也早就家喻户晓,比如长虹电视机,春兰空调,嘉**摩托车等等。为什么要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那?股份公司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优越性一方面他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满足社会大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他将风险分散到整个社会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股份公司的股份分别由不同的人持有,每人持有的数量有多有少,而不论多少,凡是持有股份的人就是股东,持有的凭证就是股票。股票的几个特性,无期性、权责性、流通性、风险性。
股票分析包括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部分。基本分析研究影响股票供给和需求关系变化的因素,它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股市政策、上市公司的各种情况以及能够影响股市变化的其它信息,作为股市投资的参考,以帮助投资者研判未来股市发展的总趋势,指导投资者选定入市时机,在众多的股票中,选择确定能够获得较大收益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股票投资技术分析是一种完全根据股市行情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技术分析注重市场本身的活动,其基本假设是:股价有市场上股票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供求关系又受许多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股价除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外,其变化趋势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历史会不断重演,即使面对不同情况,不同时期的投资者或许会做出相同的反应。因此投资者可以冲过去的交易资料和股价变化过程所显示出来的有意义的形态和信号的分析中预测股价的变化趋势,选择股票投资时机。
影响股市行情变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公司自身因素、行业因素、市场因素、心理因素。
颜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让我们更深刻的掌握。根据几种典型的股票K线向我们解释了如何抓住投资时机。印象最深的是颜老师给我们总结的投资之术和投资之法。
投资之法是:一、长期价值投资之法,价格是月亮、价值是地球、时间是金钱;价格大大低于价值,买入并持有;价格适度高于价值,开始减持直至减空
二、否极泰来、泰极否来、福祸相依,否时我入地狱、泰时成人之美
投资之术是:一、正常情况,分批买入、分批卖出(一次性判断那是赌博,多次性判断那是智慧),初次买入一般至少在合理估值之下开始
二、正常情况的下跌不止损,实质性利空的下跌止损
三、优秀的股票平常被大家供着高高在上,在非实质性利空下或系统性下跌才有可能被便宜的买到,关注事件性机会
四、平均线理论等技术派理论仅做参考性印证,不做决定性因素
五、股票的选择,大行业大龙头+简单估值+财报分析+网络追踪,简单估值法PE、PB、PEG,估值的简单性经验:牛时PE,熊时PB
六、弱周期股票估值相对稳定,强周期股票估值相对不稳定(如牛末可能PE小反而差,熊末可能PE大反而进入价值区,可使用结合PB、重置法、财报补充、长期年份的追踪等修正)
七、不太熟悉股票买入的周期相对要长一点,从试探性买入到建仓完毕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关键词 证券专业课;课程体系;大学生;A股投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69-05
Setup of Securities Curriculum with Evidence of Undergra-duates’ Investment Survey//CHEN Yuzhen, HE Yu, LIU Jianhe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results of undergraduates’ investment survey and personal inquiry to learn A share investment behaviors of undergraduates to develop securities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This paper gets the result that we should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such as security analysis, stock operating practices and financial psychology besides traditional investment courses.
Key words securities cours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 a share investment
1 引言
内地学术界对于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设立,主要来自于海外金融课程体系的实践,同时基于内地教育体系的课程设计方向,形成一系列的专业课程。但是,由于受到内地基于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影响,金融学专业教育侧重于以银行管理为导向。这一特征与海外金融学理论以投资学和公司金融为理论主体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随着内地证券市场的发展,内地教育界对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一系列改革研究,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类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
宏观上,许多主要对整个学科体系的建设提出不少意见和建议。如张新认为,内地金融学内涵界定与海外存在相当大的偏差,理论和学科建设比较滞后[1];而肖鹞飞、艾洪德、徐明圣等则提出要对金融学科进行多方面改进,以跟上时代的步伐[2-3];赵汕、于春红等则通过中美或中英金融学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发现美国和英国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势[4-5];而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与保险学科组从课程、教材、师资和教改等多方面总结了金融学专业教育的不足之处[6]。
微观上,部分学者对学科体系中具体的某门课程或具体的教学方法提出自身的看法。如焦继军和叶立新认为可以应用具体的案例教学法推动课程的教学实践[7-8];宋逢明则指出通过发展实验金融学来推动资本市场的规范化[9];刘建和、武鑫和刘建和虽然对高校证券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一定的想法和思路,但是没有涉及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问题[10-11]。
从这些前人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上,不难总结出一定的特点。其一,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上,这些学者主要从全球金融学理论教学的发展趋势和中外金融学课程建设体系的对比中来发现内地在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上的问题;其二,在解决方案上,主要从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来展开讨论,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其三,应用方法上主要讨论具体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案例教学法,这样就可能割裂了金融证券类课程围绕金融市场的整个体系。
事实上,目前内地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海外相比差距并不大,也具备了从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到投资学、金融工程、期权期货及衍生工具等一系列课程,也充分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案例教学的方法。但是,内地理论界对于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忽略了一个核心,那就是作为教学受众的学生究竟还需要在哪个方面加强专业教育?正是如此,笔者对在校大学生A股投资状况进行调研,针对调研的结果分析在现有证券专业课体系上需要加强的专业课设置。
2 问卷调查
股票投资存在巨大的风险,需要股民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也需要资金实力、投资知识和理性的分析判断力,但是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抗风险能力较差,投资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较弱。因此,本调查报告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正确认识大学生股票投资心理及交易行为,对培养大学生在股市上的理性投资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据此分析大学生在股票投资方面的缺陷,从而强化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
问卷设计 为此,笔者以杭州的经管类大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两套问题,分别针对参与股票交易和不参与股票交易的学生。同时,也针对部分股民学生进行了个人访谈。
1)基本情况。对应设计了大学生的性别情况、专业情况和年级情况,因为考虑到性别的差异、专业的不同、年级的高低都会对大学生进行股票交易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投资情况。对应设计了投资目的、风险意识、资金来源、投入资金量、投资结果这些问题。从投资的目的中可以了解到大学生进入股市的动机,并可以看出这个动机是否合乎常理;而投资者对风险的意识可以得出其对股票投资的心理是否盲目。
3)影响因素。根据需要了解外部环境及内部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在股市上投资行为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内部自身因素(如股市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对股票信息的获取、对股票分析注重的方面、持股时间及对股市的关注度等内部自身因素)。
调查对象分析 2008年12月―2009年1月,本调查小组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涉及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其中都包括各个学校的独立院校)等经管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98份。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涉及股民在校大学生237人,非股民在校大学生761人。股民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股民大学生基本情况。从回收的问卷来看,股民大学生占据调查人群的比重不大,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进行股票投资,而且主要集中在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接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的可能性较高。而在这部分人群中,男生的比重又占了绝大部分。
2)资金来源。如表2所示,在资金的来源上,股民大学生的资金主要来自自己储蓄和父母的资金,只有极少数人借款炒股。
3)相关家庭收入。从家庭收入与学生股票投资的资金量的数据来看(数据见表3),大学生股民的家庭年收入与其投入股市的资金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也与表2中炒股资金来源相对应,学生自己储蓄和父母的钱与相应的家庭年收入存在比较紧密的联系。
总体来看,大学生股民的入市比重和资金来源及投入等情况显示,大学生对股票投资仍保持较为保守的态度,以谨慎为主,投入资金也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3 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股票投资还比较保守,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成为股民,而且其中相关专业的学生占据了绝对的比重。显然,平时证券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股票投资实践具有相应的影响力。
入市及选股特征
1)入市原因。如表4所示,一部分学生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股市火热,有闲置资金、希望借股市升值;也有学生是希望学以致用和对股市感兴趣。显然,在在校大学生股民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入市因素都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相比之下,外界股市火爆的吸引力度更强。
2)选股依据。如表5所示,大学生股民选择股票时,虽然相当部分的学生股民经过自己分析,但是也有相当部分受到其他人群的诱导,如股评推荐、朋友或教师推荐。
持股时间 大学生股民在A股交易上基本上都是短期操作,甚至有部分学生的操作还是超短线。从数据来看,持股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在校学生股民只有16.0%,其他学生持股时间远远少于三个月(图1)。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杭州在校大学生股民存在一定的过度自信心理,导致交易频繁。
风险和亏损态度 大学生股民入市和选股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对风险和亏损的态度也有着非理性的一面。
1)风险态度。如表6所示,很明显,这些在校的大学生股民对风险不太在意或者在意但并不理会的所占比重较大,达到一半多一点儿的人群。即使是在知道有风险会减仓的42.4%的人群中,笔者通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其中的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去具体实行过。显然,杭州在校大学生股民风险意识薄弱,有可能存在一种过度自信的心理。
2)亏损原因。如图2所示,在校大学生股民把亏损原因主要归纳为信息获取不及时、市场黑幕和国家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以及投资经验不足的内部因素,而没有从根本上如宏观经济变动、投资策略、选股方法、持股周期等方面查找原因。这说明他们对待A股投资的认识有非理性表现。
3)对待亏损套牢的态度。从图3中不难发现,在亏损之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股民选择继续观望,希望股市反弹,能亏少点儿。也就是说,学生尽管知道赢的概率可能会低于50%,但是他们仍然愿意冒风险,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返本效应”,他们希望能尽量弥补损失。总体来看,杭州在校大学生股民在亏损后退出市场和逢低继续买入的比重较低,绝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套牢后继续持股观望的态度。显然,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股民采用的持股策略具有明显的处置效应,即持有套牢的或者说表现不好的股票,卖出盈利或表现较好的股票。从另一角度来看,学生股民持有套牢的股票、卖出盈利的股票,这一现象即是其后悔厌恶的一种表征。
4)投资心态。如图4所示,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股民认为股票涨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超过五成的学生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不到二成的学生直接认为亏损会导致情绪低落。显然,在校大学生股民投资心态还算比较正常,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股票涨落会影响心态。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投入的钱基本上是自己的储蓄和父母的钱,算闲置资金,亏损后对自己的正常生活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4 证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目前内地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具备了从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到投资学、金融工程、期权期货及衍生工具等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如何更好地为大学生理论教学服务呢?
证券类专业课程有必要向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扩展 从中登公司的数据来看,截至2015年4月,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近2亿户,股票投资在内地居民的投资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因此,作为内地居民中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生,毕业后拥有自身的A股证券账户的可能性非常高。从笔者的调查来看,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人群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占比较高,而非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占比较少(表1)。显然,证券类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激发大学生股票投资的热情。既然非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也很有可能介入A股的投资,那么在这些学生中也有必要开设证券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实现证券类专业课程的扩展。
当然在具体的理论教学活动中,对专业和非专业的大学生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对于金融学专业和金融工程专业,对于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统计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相应的教学有必要分别对等;而对于投资学这样的课程来说,专业性较强的金融学专业学生和一般的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比其他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理论教学的设置也有必要在教学内容、形式和案例方面分别规划;而在金融经济学课程方面,金融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可以以数理经济学方向为主体,而一般的选修课程可以以投资学方向为主。
关注实务实例类课程的教学活动 从笔者的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选股依据并不理性,持股周期普遍较短(如表5和图1)。即使是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的大学生,通过经济学、金融学的学习了解宏观经济尤其是货币金融方面的运作,通过金融市场学的学习了解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通过金融经济学和投资学的学习了解金融方面的经典理论和投资原理,通过金融工程和衍生工具方面的学习了解对冲套利的知识。但是很显然,即使是学习了这些课程,许多大学生在进行A股投资的时候并不能应用相关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投资中也以短期操作为主,交易频繁。正是如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现有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像证券分析、股票操作实务等实务实例类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论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掌握投资实务。
增加交易心理学方面的课程设置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股民在A股投资上非理性投资心理较为明显,有必要从投资理念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
其一,大学生股民从众心理比较明显,有相当部分股民学生受到外界因素和其他人群的诱导而进入股市并选择股票(表4和表5)。
其二,过度自信心态明显,交易非常频繁。从调查结果来看,持股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在校大学生股民不到二成(图1)。显然股民学生基本上以短线交易为主,有部分学生还是超短线。在有学习任务和上班教学的情况下,如此的交易情况只能说这些学生投资心理过度自信,导致交易频繁。
其三,风险意识薄弱,对待亏损个股具有明显的处置效应(表6)。绝大部分股民学生风险意识淡薄、不在意,甚至有相当部分学生意识到风险但不具体实行。而且大学生股民习惯于把亏损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和投资经验,对待套牢个股选择观望(图2)。具有持有套牢或者表现不好的个股,卖出盈利或表现较好的个股这种现象,具有明显的后悔厌恶和处置效应(图3)。因此,可以设置金融心理学、股票心理学或行为金融等专业课程,为大学生掌握交易心理打下一定基础。
辅助的课外学习内容 除了这些课程设置以外,在配合证券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辅之以大量的课外书籍的学习。比如:学习基本面分析,那么《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怎样选择成长股》《股市真规则》《投资者的未来》《股市长线法宝》等书可以学习和讨论;如果是学习基本面与技术面相结合,那么《专业投机原理》《笑傲股市》等书有必要学习;如果从事交易为主的事业,那么除了《股市作手回忆录》必读以外,建立交易系统的学习资料如《通向财务自由之路》等也很有必要;在交易心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课外阅读《股市心理博弈》《金融心理学》《股市心理学》等资料;而学习计算机量化交易的话,《解读量化投资》可以学习;如果学习仓位管理或资金管理,《一个交易者的资金管理系统》这类课外材料可以阅读。这些书籍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36-44.
[2]肖鹞飞.现代金融学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学科建设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7):90-96.
[3]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89-93.
[4]赵汕.中美金融学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20-24.
[5]于春红.中英《金融学》教学的比较及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7-149.
[6]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与保险学科组.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07(1):20-23.
[7]焦继军.金融学科案例教学探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7(1):48-50.
[8]叶立新.金融学案例讨论教学体会[J].时代教育,
2008(2):52-53.
[9]宋逢明.发展实验金融学 推动资本市场的规范化[J].资本市场,2007(11):32.
关键词:专业学生;股票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受2008年的金融海啸影响,股票市场陷入了新一轮长时期的震荡,一直未能出现有如2007年的疯狂牛市,但依然不减大学生进入股市的热情。在大学生的炒股大军中,更是以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为主。大学生特别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对股市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反映,也是新时期下,大学生理财观念转变的一种反映。与其他专业所不同的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拥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因此他们进行股票投资的动机与非相关专业学生相比,更具有实际意义,且专业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分析决策方法也受到其专业的影响,具有其独到之处。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应对经济知识时代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学院依据雄厚的科研教学实力,整合校内外资源,从2000年开始建设实验室,并于2001年建立了金融模拟投资实验室。经管院李老师所教授的《金融市场学》,近年来运用了金融模拟投资实验室作为教学的辅助方法,使学生在模拟投资的环境中,积累股票投资的真实操作经验,以及对金融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运用。
本次研究旨在研究经管商科类大学生在股票投资上的情况,主要包括实际投资和模拟投资两个部分。在一年时间里,我们对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以及2010级的专业类学生并且学习了《金融市场学》并进行模拟投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中对于专业学生的投资情部况进行了解分析,除此之外,小组成员还对样本中在进行实际投资的个别样本进行了访谈调查,一对一了解其在实际投资中的情况。为了达到我们对于专业学生投资情况的了解,在整个项目的分析中,项目组成员对在问卷中的反映的问题,着重分析了专业学生在模拟投资中的盈亏率、操作方法以及学生进行股票选择的出发点,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从这些维度出发,形成对专业学生模拟投资的行为的基本认识,同时将模拟投资与实际投资的行为进行纵向的对比,从而深入地了解专业类大学生的投资情况。
从回收的样本可以看出,尽管2010年下半年到2012年初的股票市场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专业学生进行股票操作的盈利率与亏损率的情况,与市场的平均操作水平相比,还是比较可观的,大多数学生的模拟投资情况取得了赢利,即使出现了亏损的情况,也在亏损率比较小的情况下及时止损,将自己的损失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可以看出,专业类大学生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对风险的把握还是在一个比较不错的水平,专业学习对学生从事股票投资有比较大的帮助,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遇的各种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更为谨慎和成熟。
在对样本的股票投资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进行股票投资时,持股时间和持股支数,以及平均仓位的选择都仔细考虑了市场风险的因素,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操作中,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从总体情况可以看出,在模拟投资中,绝大多数专业学生的投资心态较为理性,并未出现过多的投机行为。同学们进行股票投资时,主要以自己的判断为主,这反映出同学们经过专业学习后,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选择股票进行投资。当然还有很多同学对媒体、网络也有借鉴,这个比例也占到调查数量的近三分之一,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同学是初次接触股票市场,因此也可能会存在盲目跟风现象,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也有部分学生在选择股票时,也会选择听取朋友的意见,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这后,外界媒体对于投资者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可以看出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的仓位把握在30%~50%之间,说明大部分的学生的投资行为还是比较稳健的。接近半数的学生的持股只数处于5~10支的区间,超过半数的学生的持股时间在1个月以下,将这些现象与股票市场的波动背景相联系,可以分析出,专业学生在进行股票投资的过程中,积极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趋势。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投资情况比较良好,但其中也有一小部分的样本的投资行为偏向于投机,持股支数少,持股时间极短,平均仓位重,这是一种不理性的投资行为,有小部分样本的投资亏损水平超过了10%。这说明部分同学的投资情况表现不尽如人意,没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正确的投资方式,无法在市场中规避相应的风险,从而导致了最后处于一种比较严重的亏损状况。我们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不健康的投资心态是导致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希望以一种短期的投机行为在市场上赚一笔,面对亏损时无法正确面对和处理,进行及时的止损等,这些想法使得他们在操作上也有明显的问题,导致失败。
我们还选取了在问卷中有个性的个体进行的访谈调查,进一步分析专业类大学生在实际投资中的情况。小组成员访谈的对象包括两类:一是在模拟投资之前已经在实际的股票市场中进行投资的个体;二是在模拟投资之后,对实际资本市场感兴趣而投入其中的学生。在对有实际投资经验的学生所进行的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于模拟投资中不同的是,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学生的投资周期更长,选股更为深思熟虑,此外学生投资所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的提供,操作也更加谨慎。在调查中发现,先进行模拟投资的学生,在相关课程结束后,凭着对股票市场的兴趣以及在模拟投资中积累的经验进入了实际股票市场,并且在市场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模拟投资之前就有一定实际投资经验的学生,在模拟投资中的表现比一般学生更为成熟和游刃有余,盈利情况也更为良好。由此可见,实际投资和模拟投资两方面的经验是相互促进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对于专业类大学生而言,在大学阶段进行一定的股票投资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有一定好处的,在相关的教学中引入模拟投资的手段,也可以促进学生从更深层次学习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总体来说,从2009级以及2010级专业学生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在模拟投资中,大多数的专业学生的表现比较良好,与未经过专业学习的学生相比,在投资中的表现更为突出,从中可以得出看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股票投资是有所帮助的。同时,学生在模拟投资中的投资行为是比较理性和稳健的。并且,大多数学生认为模拟投资对于实际投资会产生一个正面的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会有积极作用。但也应该对小部分不够成熟的投资行为进行关注和分析,这是今后教育中的一个重点。
2.专业学生对股票投资是观念总体而言是正面的,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式,并且会愿意尝试。而且,大多数的专业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开设与投资相关的课程是有必要的。由此可以看出,一定的投资对于专业学生的有用的,但对于是否应该鼓励专业学生进行实际投资,还应该进一步分析研究。
3.专业学生在股票投资中,心态是比较积极和健康的。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较少,可以看出金钱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是比较健康的,这对于今后专业学生从事与投资相关的工作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有一部分的学生的投资心态还是偏向与风险较大的投机方法,并且在操作中的并未把握好自己的心态,这对于未来的专业学习,甚至是以后的工作都是不利的,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依然是重要和必须的。
4.专业学生在实际的股票投资中的表现总体情况良好,体现出专业类学生在实际的股票投资中还是依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在模拟投资中的经验积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专业类大学生适当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对于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提高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促进专业类大学生的发展。
5.高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有关于股票投资相关的课程,对象不一定只局限于专业类的大学生。并且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于专业大学生在股票投资上问题,并对学生的股票投资行为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投资心理,建立正确的操作心态。此外对于专业类大学生的相关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如模拟投资等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实践中使学生们加强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对于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习让学生在面对风险时可以积极应对。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理财和投资中的心理和行为的辅导,使其在投资的表现更为理智。
通过对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专业学生在模拟投资以及实际投资中的表现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与预计的基本一致,即专业学生在经过专业知识学习之后,对于股票投资的操作表现会更为稳健和理性,而且多数学生认为一定的模拟投资和实际投资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部分的专业学生在模拟投资中仍然存在着不成熟的操作,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学生积极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正确的投资操作对于学生股票投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希望专业类大学生在股票投资中可以树立一种良好的投资心态,立足于自身的良好的专业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操作行为,将股票市场作为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平台,不断的完善自己,从而为日后投入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与文献:
[1]韦国善.大学生股票投资行为的现状及理性思考[J].广西职业技术学报,2009,2(02):28-31.
[2]武博.如何看待大学生炒股[J].学习月刊,2007(07):102-103.
[3]张萌.大学生炒股现象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10(31):33-36.
[4]李祥利.大学生炒股行为调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6(10):242-244.
[5]魏文刚.大学生炒股现象的分析及正确引导[J].素质教育,2010(02):80-81.
[6]彭鹏.对在校大学生炒股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08:707-708.
[7]谷金阳.浅析大学生炒股的可行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99.
[8]张洪哲.基于股指期货模拟交易下学生的风险认知教育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0(06):55-58.
[9]李天弈.大学生股民调查及心理学分析[J].经济视角,2009(09):122-124.
[10]黄小宁.股票投资中的心理预期浅析[J].理论学刊,2004(07):70-71.
作者简介:魏 琦(1990-),女,福建省永安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贸专业本科在读。
[关键词]量化投资;Alpha策略;意义;方法
[DOI]10.13939/ki.zgsc.2015.25.083
Alpha策略最初的理论基础是套期保值,是由美国经济学家H.working提出的,随后股指期货的面市,量化研究便激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传统的资产管理者理念的哲学基础大部分为追求收益风险平衡,然而平均市场收益与超额收益又很难达到绝对的均衡,因此将超额收益也即Alpha分离出来,建立起基于Alpha策略的量化投资,有助于指导投资实践。
1 Alpha策略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意义
量化投资指的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依托,通过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在充分掌握投资环境的基础上践行投资策略,达到预期的投资效果。采用量化投资方式的优点包括其具有相当严格的纪律性、系统性,并且对投资分析更加准确与及时,同时还具有分散化的特点,这使得策略的实施过程更加的机动灵活。量化投资过程使用的具体策略通常有量化选股、量化择时、统计套利、高频交易等,每一种策略在应用过程各有千秋,而Alpha策略属于量化选股的范畴。传统的定性投资也是投资人基于一种投资理念或者投资策略来完成整个投资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得市场的占有率,并从中取得丰厚的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衡量,量化投资与传统投资的本质并无多大差别。唯一不同的是量化投资对信息处理方式上和传统定性投资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它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统计学和现代金融工程理论的基础上完成对各类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在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广度上是传统定性投资无法比拟的。在对投资风险的控制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是国际投资界兴起的新型投资理念和应用方法,也在日益成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共同选用的有效投资方案。现阶段量化投资的技术支撑和理论建设的基础包括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挖掘、支持向量机、分形理论等,这些现代信息处理与数据统计方式为量化投资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Alpha策略在量化投资中的使用优点主要是对投资指数所具有的价值分析与评定。它不是依赖于对大盘的走向变化或者不同股票组合策略趋势的分析,对投资价值的科学分析与合理评估更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Alpha策略重视对冲系统风险所获得的绝对收益,在股票投资市场上是一种中性的投资方式,具体的程序有选择资产、对资产的优化组合、建立具体组合方式、定期进行调整。为了促进该策略在投资市场中获得良好的收益,就必须先要重视优秀的选股策略,其次是重视期货对冲平均市场收益的时候所产生的风险控制问题。对冲系统风险时,若是能够及时地对投资组合与相关的股指期货的平均市场收益指进行精准地判定和预测,那么将会对整个投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基于Alpha策略的量化投资具体策略和实践方法
通常情况下,Alpha策略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与该策略本身的特定有关,具体表现在周期性与时变性上。
Alpha策略的时变性主要是指当时间产生变化时,超额收益也会随之而改变。需要清除的是Alpha反映的就是上市公司超越市场的预期收益,因此属于公司资产未来估值预期的范畴,所以上市公司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不同,那么就会给Alpha带来影响。由于时变性的特点,这就给策略的具体估计模型的设立带来了更多不可确定的因素,为此,参照对Alpha满足不同动态假设的理论基础,建立起一个可以获得不同种类估算的模型,同时假定在同一个时间范围内,超额收益和市场平均收益都保持恒定不变,这就极大地简化了计算的过程与步骤。也就是说在该段时间内,市场上股票投资组合基本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与波动,这就与实际的投资状况基本达成一致。对于投资策略的调整则要根据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发生情况而定,那么估算的时间单位周期可以采用每日或者每周估算,对每一个季度的历史数据进行调整也可以作为一种调整方式,反映公司季度行情。对于具体证券而言,采用季度或者每周的调整频率则不是最为理想的,还要针对公司情况与市场行情综合调整。
Alpha的周期性特点在交替出现的正负号上最为突出,导致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行业的周期性特征与套利效应共同造成的。具体而言,首先不同类型的证券分别属于不同的行业所有,当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循环状态下会影响Alpha的符号与大小,同时景气程度的深与浅也会对此产生影响。其次一个股票组合产生非常大的超额收益情况下,市场中的其他机构投资者或者个人投资者就会不断地参与到该组合的投资中来,最后会导致Alpha逐渐接近于零。因此在建立不同策略的组合方面,要针对每一个季度的具体情况和波动率,进行综合性地评价与分析,并及时地做出必要的调整,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市场收益。
量化投资中的Alpha策略并不是一种单一类型的策略,不同的策略都在寻求获得超额收益的市场机会和可能性。现阶段市场上采用的Alpha策略主要有多因子选股策略、动量策略或者反转策略、波动性策略、行业轮动策略、行为偏差策略等,每一种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有其特征性,并且可以相互结合使用,发挥出综合预测和评价的作用。
多因子选股策略是必要和常用的选股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不同种类和模块的信息进行高效化综合分析与评价后,确定一个选股最佳方案,从而对投资行为进行指导。该种选股策略的模型在建立方面比较容易,是量化投资中的常用方式。同时多因子模型对反映市场动向方面而言具有一定的稳定和可靠性,这是因为所选取的衡量因子中,总有一些可以把握住市场发展行情的特征,从而体现其本来就有的参考价值。所以在量化投资过程中,很多投资者都使用多因子模型对其投资行为进行评估,无论是机构投资者或者是个人投资者,都能够从中受益。多因子选股策略模型的建立重点在于对因子的剔除和选择上,并要合理判断如何发挥每一个因子的作用,做出综合性的评定。
动量策略的投资方式主要是根据价格动量、收益动量的预期与评定,对股票的投资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针对本身具有价格动量的股票,或者分析师对股票的收益已经给予一定评级的股票,动量策略的应用效果会比较理想。在股票的持有期限内,某一只股票在或者股票投资的组合在上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均佳,那么则可以判断在下一段时间内也会具有同样的理想表现,这就是动量效应的评价依据,从而对投资者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反转策略和动量策略恰好相反,是指某一只股票或者股票投资组合在上一段时间内表现很不理想,然而在下一个时期反而会有突出的表现,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一线希望,并对影响到下一步的投资策略的制定。
波动性策略也是Alpha策略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对市场中的各股运动和发展状态的细致观察与理智分析后,列出一些具有相当大的波动性的股票,同时这些股票的收益相关性也比较低,对此加以动态化的调整和规划,从而逐渐获得超额收益的过程。在一些多因子选股策略中也有机构投资者或者个人投资者将股票具有的波动性作为考察与评价因子之一,波动性策略经常和其他策略相结合来评价,这说明股票投资市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在投资过程中要慎重对待。
行业轮动策略和行为偏差策略的应用频率不似前面几种高,但也会和另外几种策略相互结合使用。行业轮动策略主要是为了充分掌握市场行业轮动机制与特征,从而可以获得高额的收益,对行业之间的投资也可以非常高效和准确地进行,对把握正确的时机有很大的优势。行为偏差策略目的是窥探到股票市场中存在的过度反应或者反应不足等现象,这些都属于股票投资市场的偏差,从而可以通过投资者对不同股票抱有的差异化评价来实现超额收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公选课上的学生大多数都对股票所知甚少,如何让他们对股市有感性的认识,并产生兴趣,还能做一些思考?可以通过恰如其分地讲一些故事来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比如,为了让学生对庄家如何运作股票有感性的认识,可以给他们讲一个商人买猴子的故事。故事从一个商人进山村买猴开始。这个山村周围山上全是野猴子,商人出价100元一只收购,村民们觉得很划算,抓了很多猴子卖给他。村民们赚了些钱,但猴子也变少,不容易抓到了。商人提价到200元,村民们又开开心心去抓猴,商人又全买下,但猴子已经很难抓到了。商人又提价到300元,后来又提价到500元,猴子终于被抓完了。商人走后,其助手回村,标价300元一只卖猴,村民们心想可以500元一只卖给商人,不禁欣喜若狂,家家户户砸锅卖铁,把猴全买回去了。从那以后,商人再也没有回来过……故事讲完以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实际上讲的就是股票坐庄。然后,打开股票行情软件,让学生看股票K线图,对比着故事来讲解。学生听后觉得这个故事太生动、太形象了,不禁开怀大笑,当时就对学习股票大感兴趣。有的学生善于动脑筋,课堂上就会提出来,这个炒股坐庄不就是低买高卖骗人钱么?还有学生开玩笑说,这就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事实证明,这门课程结束之后,很多学生都依然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二、博观约取,精心编制讲义
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公选课只有32个学时,教师该选哪一本来作为教材?这需要教师本身博览群书,然后根据选课时数、学生基础和教师自身炒股经验,博观约取,精心编制讲义。现举个例子说明如何编制有特色的讲义。第一章为理念篇,内容精要为:选股以价值投资为主、技术分析为辅,主抓热点板块龙头股,做中长线;持股以趋势投资为主,强调占住自己的位置;卖股以技术为主,遵守自己的规则;克服人性缺点,坚持独立操作;保本第一。第二章为成长指引篇,为学生成长为一个优秀炒手指引方向:先学K线,再学炒股的智慧与基本方法,然后学均线技术和常用技术指标及综合看盘,再看他人经历而知晓风险、体会他人成长的艰辛,接着学股票整体架构、庄家的心理、股价运行的六种形态、个股与大盘关系的四个层次等,然后学价值投资的思想、方法及业余投资者股票投资技巧,最后学股票投机的思想、智慧、方法、理念和交易规则。第三章为基本面分析篇,讲解如何对影响证券价格及其走势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如通过分析宏观经济、行业背景、企业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等,以决定投资购买何种证券及何时购买。第四章为技术分析篇,简要介绍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重点讲解K线技术、均线技术、价量关系和MACD指标以及如何综合运用,详细介绍庄家的操盘手法及散户的心理特征。第五章为选股技巧篇,主要介绍三种选股技巧:第一种是根据彼得•林奇讲的六类公司里面去选合适的股票,第二种是和大盘比较寻找机会选股,第三种是抓热点板块龙头股。
三、难度适当,学生普遍接受
选修股票投资公选课的学生中,学科背景大不相同,股票投资的理论和实务基础也很不相同,教师需要在讲授时把握好难度,使得教学能广泛适用于所有学生,但又不失特色。学生中,有的是理工专业,有的是英语专业,有的是艺术专业,没学过股票投资的理论;有的是金融财会专业,可能上过证券投资学,还学过财务类课程。大部分学生没炒过股,但也有的学生炒股有两年以上,股票投资实践经验很不相同。下面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以教学生基本看盘为例。首先,讲股票的分类和股市术语,大部分学生不熟悉,但少部分学生很熟悉,可以很简单地讲解,因为后面在讲实战的时候学生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其次,讲看大盘的基本方法,可以稍微讲详细一点,因为在股票行情软件上面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的时候,学过的学生也不会觉得厌烦。最后,讲如何观察个股走势,其内容包括看板块效应、趋势、点位、集合竞价、开盘、盘中异动等等,课堂上也是一边操作股票行情软件一边讲解,可以讲详细点,学过的学生也很喜欢听。至于如何实时盯盘,通过看每一笔挂单和交易及其变化和异常来进行分析等等,可以不讲,这种内容很难学而且很耗时间,推荐一两本写得较好的书给学生看即可。
四、重点突出,提高教学效率
课时只有32学时,而学生的股票投资知识普遍较贫乏,想教给学生很多东西是不合实际的。引导学生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懂得通过怎样长期的学习和练习是可以成长起来的。突出重点,主要是结合教师炒股经验,教给学生一些实战的技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讲得太多、太细致,学生很难记住,效果反而不好。书本上可以看到的知识性东西,尽量要求学生自己去看;关键是教学生怎么去观察和思考,并教学生如何运用于实践。尤其是强调实战中是千变万化的,照搬书本将必败无疑。讲技术分析时,若要处处结合实盘细讲,需要讲几十个学时,怎么样做到重点突出呢?比如,道氏理论中只重点讲道氏的3种走势即股票指数的短期趋势、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波浪理论中简要介绍8浪循环,重点讲5个小浪的推动浪和3个小浪的调整浪,以及波浪的3个原则;K线技术重点介绍相对比较有效的几种反转形态、持续形态和十字线,并强调要充分重视周K线,记住大周期决定小周期;均线技术只讲参数为5、10、30、60的均线之多头与空头排列,及其支撑力和压制力,均线组合只结合实例讲金山谷、银山谷和死亡谷,并强调重视周K的均线;价量关系主要讲解结合实例讲解量在价先的道理,量与价的配合及背离,高价区与低价区的天量和地量的含义,并强调要充分重视跟踪量的变化;技术指标中只重点讲MACD指标的应用,主要讲解买入和卖出及背离信号,并强调周K线MACD指标对中长线转折的判断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中长线投资者的首选参考指标;综合运用讲解,是根K线、均线、价格位置、量的变化和MACD指标进行综合研判,以及庄家如何吸筹、震仓、拉升、出货并会在盘面留下什么痕迹,则应该贯彻课程始终。
五、随时举例,启发学生思考
基于效用理论之上的传统投资决策理论,假定投资者是风险的回避者,投资者根据未来的收益风险状况并从整个投资组合的角度作出投资决定,并且总是作出一致,准确和无偏的理性预期。投资者的行为是理性的,不会受到主观心理及行为因素的左右。然而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传统的投资决策理论假设不尽合理,首先,投资者未必有一致无偏的理性预期。其次,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与投资者既定的盈利亏损状况密切相关,而非仅决定于未来的收益风险关系。总之,投资者由于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明显具有某些行为特征,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方面难以用传统投资决策理论去解释。
处置效应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鉴西方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投资者的处置效应。
理论回顾和动机
1、前景理论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了前景理论用于描述不确定性情况下的选择问题。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不同的是,前景理论用价值函数(valuefunction)代替传统的效用函数(utilityfunction)。与效用函数相比,价值函数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投资者价值函数的自变量是投资者的损益(lossorgain),而不是资产的数量,因此投资者不是从整个资产组合的角度来作投资决定,而是按组合中各资产的损益水平将其分别对待。实际上,有的投资独立来看可能是没有(或有)吸引力的,但是从整个分散组合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是一个不错(或不好)的选择。投资者判断损益的标准来自于其投资参考点,参考点的位置取决于投资者的主观感觉并且因人而异。其次,价值函数的形式是"S"型函数,在盈利部分是凸函数,在亏损部分是凹函数。这意味着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是一致的,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最后,价值函数呈不对称性,投资者由于亏损导致的感觉上的不快乐程度大于相同数量的盈利所带来的快乐程度。因此投资者对损失较为敏感。
2、经验研究
在前景理论的框架下,其它学者对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上回避实现损失的现象作了近一步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者们利用各自所得的独特资料库对处置效应等行为金融课题进行实证研究,并取得较大的进展。
Shefrin和Statman(1985)指出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往往对亏损股票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即继续持有亏损股票,不愿意实现损失;投资者在盈利面前趋向回避风险,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即出现处置效应的现象。Shefrin和Statman将引致处置效应的原因归结于投资者的心理,投资者为避免实现损失带来的后悔和尴尬而回避实现损失,因为一旦损失实现,即是证明投资者以前的判断是错误的;投资者急于实现盈利是为了证明自我,即骄傲自大心理所致。然而亦有其它学者如Kahneman和Tversky等认为,投资者担心后悔的心理重于自大心理,因此投资者宁可不采取行动,有这样倾向的投资者可能既不愿意实现亏损亦不愿意实现盈利,不卖出盈利的股票是担心股票价格会继续上升。
Odean(1998,1999)利用美国某折扣经纪公司从1987到1993年间共10000个帐户的交易记录研究处置效应。Odean提出了一个度量处置效应程度的指标,他用该指标验证了美国股票投资者存在着较强的售盈持亏的行为趋向,而且这种行为动机不能用组合重组,减少交易成本和反转预期等理性的原因来解释。但是,Odean发现出于避税考虑,美国股票投资者在十二月份卖出的亏损股票较多,处置效应在十二月份因而较不明显。
赵学军和王永宏(2001)对中国股市的"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结论是:中国的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而且这种倾向比国外投资者更为严重。
3、研究动机和贡献
投资者行为研究常常受制于有关投资者交易数据库的获得,至今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几乎都依赖某些特别的数据来源。本文著者有幸得到某著名证券公司的帮助,提供了该公司一营业部在1998至2000年间的交易数据库,这使得我们研究中国投资者行为的愿望得以实现。处置效应反映投资者回避实现损失的倾向,总体上来讲,这种倾向至少是不合适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处置效应主要是受到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会削弱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和股票未来收益状况的客观判断,非理性地长期持有一些失去基本因素的股票,使得投资者盈少亏多。正因如此,不少流行的投资策略建议投资者使用止损指令来控制损失的程度,但是实践中投资者真正能自制和采纳这类建议的并不多。
相比赵学军和王永宏(2001)对我国投资者处置效应的研究,本文作出以下主要贡献:(1)本文考虑了六种参考点的定义,并比较其中四种不同定义对处置效应结果的影响;(2)本文除了使用Odean(1998)的方法检验处置效应外,亦从比较亏损股票和盈利股票的持有时间来检验处置效应;(3)本文检验了不同规模投资者的处置效应;(4)本文分析了投资者处置效应中的理性因素。
样本与方法
1、样本描述
如前所述,本文考察的对象是某证券营业部共9945个股票帐户在1998--2000年的交易数据库,辅助数据库是深沪两市1998--2000年的行情数据。对原始数据库进行适当处理后,我们可以得到投资者每日股票的交易量、交易价格和清算价格。为简化起见,我们对同一投资者在同一天内对相同股票的交易汇总,如果净额为正,则投资者买入该股票;若净额为负,则投资者卖出该股票;若净额为零,则去掉该该股票交易。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当日投资者在特定股票上的交易的含义更明确。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在同一天对同一只股票进行反复买进卖出的意义并不大,原因是这样投资者需要付出交易成本,而从买卖差价中所获得的收益根本无法补偿交易成本。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如果该投资者或投资者集团可以操纵某只股票的价格,则当日反复买进卖出,故意使一些账户盈利或亏损也是可能的。
目前,投资者的注册账户分为个人投资者账户和机构投资者账户,但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和机构投资者为了达到逃避监管、操纵股价的目的,部分机构资金使用个人账户进行操作,根据注册类别来区分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是不妥当的。一般来说,个人账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少,平均股票投资组合市值较小;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平均股票投资组合市值较大。根据股票投资组合的市值大小来划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是可行的。
由于我们研究的核心是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处置效应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我们将9945个账户按平均投资组合市值分成3类:1、小于50万;2、大于等于50万,但小于等于1000万;3、大于1000万。大致上,我们可以认为第一类是个人投资者,第三类是机构投资者,第二类是个人和机构的混合体。
2、检验处置效应的两个推论
处置效应的基本结论是投资者更愿意卖出盈利股票,和继续持有亏损股票。与此相关的两个推论是:1、卖出盈利股票的比率超过卖出亏损股票的比率;2、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长于持有盈利股票的时间。处置效应还有一个不太适当的推论是卖出盈利股票的数量超过卖出亏损股票的数量,这一推论不适当的原因是当市场处于牛市时,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的大部分股票会处于盈利状态,盈利股票的数量远超过亏损股票,买出更多的盈利股票是合理的;而当市场处于熊市时,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的大部分股票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股票的数量远超过盈利股票,买出更多的亏损股票是合理的,采取推论1的比率方式有利于克服上述问题。此外,从处置效应我们亦可以推论股市在跌市的成交量应少于升市的成交量,本文不拟对这种较为明显的现象展开。
实证研究中,我们考虑了六种定义参考价格的方式:1、投资者最近一次买进的成交价格;2、投资者最近一次买进的清算价格;3、投资者买进交易的平均成交价格;4、投资者买进交易的平均清算价格;5、投资者所有交易的平均成交价格;6、投资者所有交易的平均清算价格。
成交价的优点是与申报价格一致,容易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参考价格,清算价格的优点是包含了交易成本,计算的损益更符合实际损益;最近一次买进价格的优点是与投资者最新股价定位一致,缺点是没有考虑历史交易对投资者参考价格的影响,所有交易的平均比所有买进交易的平均能更好地反映投资者的实际成本。总之,参考价格的确定因人而异,在总体上也很难说哪一种定义方式更科学。
参考点确定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盈亏的确定。盈亏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实现的盈亏,另一种是账面的盈亏。实现的盈亏是指投资者卖出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成交价格减去参考价格就是不考虑交易成本的盈亏,清算价格减去参考价格就是考虑交易成本的盈亏。账面的盈亏是指投资者账面的盈利或亏损,若当日最高价大于参考价格,则是不考虑交易成本的账面盈利;若当日最低价低于参考价格,则是不考虑交易成本的账面亏损。如果考虑交易成本,账面盈利的条件是当日最高价乘以(1--0.0075%)大于参考价格;账面亏损的条件是当日最低价乘以(1--0.0075%)大于参考价格。实证研究中,我们将考虑不同处理方式对结果的影响。
对于每一个投资者,计算至少卖出一只股票的交易日卖出股票实现的盈亏和没有卖出股票的账面盈亏。然后,对所有投资者或满足某种特征的投资者计算所有交易日或某一段时间的卖盈比率(PGR)和卖亏比率(PLR),
一般来说,卖盈比例和卖亏比例自身的大小并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这两个比例相对大小则可以反映投资者卖盈还是卖亏的倾向。如果卖盈比例远大于卖亏比例,则投资者倾向于卖盈;如果卖盈比例远小于卖亏比例,则投资者倾向于卖亏。我们分别用卖盈比例和卖亏比例之差PGR--PLR(记作)和之比PGR/PLR(记作)来衡量投资者"售盈持亏"的程度,数值越大,则越愿意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数值越小,则越愿意卖出亏损股票,继续持有盈利股票。从统计角度,检验和,相应的统计量显著且大于0或小于0。处置效应表明,投资者愿意售盈持亏,检验统计量应显著大于0。
为了检验处置效应的推论2,我们计算了每次卖出股票和最近一次买入该只股票的时间差,如果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售盈持亏"的心态,那么平均来讲,投资者在卖盈股票上的持股时间会短于卖亏股票上的持股时间。检验持股时间差是否显著非零,可以验证上述推论。
3、处置效应中理性因素的分析
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倾向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它可能与投资者采取反向投资策略有关。当股价上涨后,投资者可能降低股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售出股票也在情理之中;当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可能预期股价反转的可能性加大,也有理由继续持有亏损股票。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投资者卖出股票后股价的涨跌来考察投资者决策的正确与否。如果卖出股票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则投资者的决策是错误的,继续持有股票会增加收益;如果卖出股票的价格下跌,则投资者的决策是正确的,继续持有股票会减少收益。事实上,在一段时间内,股价大多同涨同跌,如果卖出股票的股价涨幅小于(或跌幅大于)持有股票的股价涨幅,则投资者的决策是正确的;反之,投资者的决策是错误。本研究是从事后结果考察投资者决策有理性因素。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四、结论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论文摘要:我们在利用传统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很少考虑到项目在投资和管理中的选择权问题,实际上,选择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自古以来就无所不在。文章首先介绍了金融期权,然后对风险投资的实物期权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引言
过去,我们在利用传统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很少考虑到项目在投资和管理中的选择权问题,实际上,选择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自古以来就无所不在。如人们在经营过程中,会根据经营的状况选择是否继续经营,或者扩大、缩小经营,甚至是放弃经营。这种经营的灵活性使企业可以在经营中因势利导,适应形势的变化,降低经营的风险,提高经营的效益,体现出了一定的价值。而今,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新型金融工具,如股票期权、可赎回债券等的相继出现以及衍生金融市场的建立,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在市场上进行选择权交易,选择权的价值被进一步体现了出来。如果我们在评估过程中,尤其在对高科技企业这种选择权价值占企业价值绝大多数的企业评估过程中,还沿袭以前的做法,不考虑选择权的价值,必然会扭曲企业价值。
针对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近20年来,学者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比较典型的是期权定价的方法。Ross(1978)曾撰文指出,风险项目潜在的投资机会可视为另一种期权形式——实物期权,并由此引发了对实物期权估价理论的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经济学家——MyronScholesRobertC·Merton,以表彰他们在金融领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问题,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这一理论,以解决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评估领域,比较地研究集中在对实物期权法的研究。在下面的研究中,笔者将首先介绍金融期权,从而引出对风险投资的实物期权方法的探讨。
二、金融期权
金融期权是未来一定期限内的选择权。其持有者在支付一定金额的费用(权力金)后,享有在将来某一时间某一时期内以预定价格(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基础资产的权利。它有两种基本形式,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一种持有者按约定的价格买入某种资产的权利;看跌期权则是一种持有者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某种资产的权利,按照执行期的不同。期权又可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欧式期权的持有者只能在未来某一确定的时间买卖某种资产;美式期权的持有者则可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买卖某种资产。因而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更加灵活。期权有三个主要特征,它们是: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和灵活性。期权持有者付出一定的成本(不可逆性)后,面对预先不能准确预测的环境(不确定性),就有权力但是没有义务(灵活性)行使期权。期权是否被执行,完全取决于持有人,如果最后不执行,其最大的损失仅以付出的权力金为限。
以基础资产为股票的欧式看涨期权为例,投资者以价格P买入一份执行价格为E的该看涨期权。股票的价格用S来表示。并假设到期日的股票价格为ST,到期时间为T。则到期日时,期权持有人持有期权的价值为Max(ST-E,0)持有人的损益情况π如图1所示。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当ST-E>P时,投资者执行期权,可以获得盈利;当0<ST-E<P时,投资者执行期权,亏损部分初始成本;当ST-E<0时,投资者放弃期权,亏损全部初始成本。对于欧式看涨期权的卖方而言,由于买卖双方实际是零和博弈,买方盈利时卖方必然亏损,则卖方的损益状况与买方正好相反,当ST-E>P时,买方执行期权,卖方亏损;当0<ST-E<P时,买方执行期权,卖方赚取部分期权费;当ST-E<0时,买方放弃期权,卖方赚取全部期权费。卖方的损益情况可用图2表示。
三、实物期权方法
在风险投资中,由于项目的期权价值是以实物资产为基础的,因此,其有别于金融期权,被称为实物期权Luehrman(1998)认为,项目的NPV与期权价值高度相关,二者在T=0时相同,任何计算NPV的数据均包含有计算C的价值,因此不必放弃传统的现金流量贴现系统。但同时指出,传统方法遗漏了投资带来的后期决策柔性所带来的额外价值。因此,在实物期权理论下,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项目的内在价值,它是静态的、被动的、直接的净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二是投资带来的期权价值,是由经营柔性带来的,该期权的价值可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出来。其项目价值可以表示为:项目价值=静态的被动净现值NPV+柔性经营的期权(投资机会)价值C。
静态的被动净现值NPV的计算可采用传统的DCF法,而柔性经营的期权(投资机会)价值C则可采用二项期权定价模型或Black-Scholes模型。由于与二项期权定价模型相比,利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期权价值所需的参数较少,大大减少了计算所需的信息量。因而,在评估的实践中,多数采用的是sBlack-Schkles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下面我们从分析Black-Scholes模型中的变量入手,以股票看涨期权为例,结合风险投资期权的特征,在对比股票期权与风险投资期权特征的基础上,具体使用Black-Schoes模型计算风险投资项目期权价值时各参数的取值。
1.基础资产的价值(s)。股票看涨期权中基础资产的价值指的是基础股票的价格,这个价格实质上体现了此股票所有远期流量的现值估价——包括红利、资本收益等等。在风险投资中,基础资产的价值指的是风险投资项目中所能得到的全部流量的现值。
2.期权的行使价格(X)。行使价格是期权到期时的预定价格。在股票期权中,行使价格是在购买期权时约定在未来一定时间购买股票的价格。在风险投资中可以将风险项目有效期内预期的投资支出I看作期权的行使价格。由前面分析的结论:执行价格越大,期权的价值越低。因此,对于风险投资而言,对相同的项目,投入成本越高,利润空间越小,投资价值越低。
3.基础资产变动的方差(σ2)。对于股票期权来讲,基础资产变动的方差是指与股票有关的远期现金流入价值变动率的方差,而标准差的值则被称为基础资产的波动率(σ)。就风险投资而言,波动率是指与被投资项目有关的远期现金流入价值变动率的标准差,由于期权具有锁定损失的特征,不论风险多大,其损失最多就是已投入的资本,而风险越大则同时意味着获得更大收益的可能性。因而投资项目的风险越大,投资价值就越大。与传统投资不同,风险在这里成为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因而被投资项目未来可取得的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高,期权价值越大。
4.有效期(T)。有效期T为期权到期的时间。在风险投资中,它的等值含义是指上一轮投资距离下一阶段投资的有效时间。在这一有效期内,投资者有权对是否继续投资进行决策,并且可以根据项目经营的情况对投资时机进行合理选择。有效期的长短取决于投资协议、产品的生命周期、市场竞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到期日越长,期权价值越高,越适宜等待相关信息推迟投资;到期日越短,期权价值越低,越宜于投资。
5.无风险利率(r)。对股票投资来说,无风险利率一般是指无风险证券(主要指政府债券)的年利率。在风险投资中,与股票期权中的含义一致,无风险利率指的是风险投资资金的时间价值。但笔者认为虽然这二者在含义上相一致,但却是有实质性差异的。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市场与股票市场有很大的差异,应用投资套利理论,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市场均衡的状态是投资组合的收益为无风险利率的状态,而对于风险投资市场来说,由于风险投资高不确定性的特殊性,投资者无法使用套期理论来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必须要以高回报来补偿其无法规避的风险,市场的完全均衡难以达到,只能达到所谓的次均衡状态,此时收益率是一个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率。也就是说,风险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要高于股票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因此,如果按股票的无风险利率作为风险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参数,则按该模型计算出来的评估价值有失偏颇。
6.基础资产的预期红利(D)。在股票投资中,红利指定期付给股东的钱。而在风险投资中,红利则是由期权有效期内流失的价值来表示的。这可能是为暂时回避竞争或为保留期权所发生的费用,也可能是由于竞争对手已实现投资于类似的高技术风险项目,提前获取红利或占领市场而发生的损失。如同股票的红利为股票投资者创造了现金流,但却减少了股票的价值一样,对风险投资而言,现金的流失也意味着期权价值的减少。我们可以将上述分析的结论列表如表1。
由以上分析可知,实物期权法是一种全新的评估方法,它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没有考虑经营柔性价值的缺点,增加了风险投资灵活性的潜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决策中通常低估项目价值,丧失投资机会的状况。并且由于这种方法并非对传统评估方法的全盘否定,它结合了传统评估方法的优点,是对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评估方法——收益法的一种重大改进,使之更加符合风险投资的实际状况。它的出现为现代评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是一种较为合理和科学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宋逢明.期权定价理论和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管理科学学报,1998(1)
2.AbelAB.“Options,thevalueofcapitalandinvestment”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111,Iss:3,1996,P:753-778
3.赵秀云,李敏强,寇纪凇.风险项目投资决策与实物期权估价方法.系统工程学报,2000(3)
4.羊利锋,雷星晖.实物期权方法在投资项目评估中的运用.决策借鉴,2001(6)
5.周晓宏,程希骏.期权理论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应用.运筹与管理,2002(1)
4.有效期(T)。有效期T为期权到期的时间。在风险投资中,它的等值含义是指上一轮投资距离下一阶段投资的有效时间。在这一有效期内,投资者有权对是否继续投资进行决策,并且可以根据项目经营的情况对投资时机进行合理选择。有效期的长短取决于投资协议、产品的生命周期、市场竞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到期日越长,期权价值越高,越适宜等待相关信息推迟投资;到期日越短,期权价值越低,越宜于投资。
5.无风险利率(r)。对股票投资来说,无风险利率一般是指无风险证券(主要指政府债券)的年利率。在风险投资中,与股票期权中的含义一致,无风险利率指的是风险投资资金的时间价值。但笔者认为虽然这二者在含义上相一致,但却是有实质性差异的。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市场与股票市场有很大的差异,应用投资套利理论,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市场均衡的状态是投资组合的收益为无风险利率的状态,而对于风险投资市场来说,由于风险投资高不确定性的特殊性,投资者无法使用套期理论来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必须要以高回报来补偿其无法规避的风险,市场的完全均衡难以达到,只能达到所谓的次均衡状态,此时收益率是一个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率。也就是说,风险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要高于股票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因此,如果按股票的无风险利率作为风险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参数,则按该模型计算出来的评估价值有失偏颇。
6.基础资产的预期红利(D)。在股票投资中,红利指定期付给股东的钱。而在风险投资中,红利则是由期权有效期内流失的价值来表示的。这可能是为暂时回避竞争或为保留期权所发生的费用,也可能是由于竞争对手已实现投资于类似的高技术风险项目,提前获取红利或占领市场而发生的损失。如同股票的红利为股票投资者创造了现金流,但却减少了股票的价值一样,对风险投资而言,现金的流失也意味着期权价值的减少。我们可以将上述分析的结论列表如表1。
由以上分析可知,实物期权法是一种全新的评估方法,它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没有考虑经营柔性价值的缺点,增加了风险投资灵活性的潜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决策中通常低估项目价值,丧失投资机会的状况。并且由于这种方法并非对传统评估方法的全盘否定,它结合了传统评估方法的优点,是对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评估方法——收益法的一种重大改进,使之更加符合风险投资的实际状况。它的出现为现代评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是一种较为合理和科学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宋逢明.期权定价理论和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管理科学学报,1998(1)
2.AbelAB.“Options,thevalueofcapitalandinvestment”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111,Iss:3,1996,P:753-778
3.赵秀云,李敏强,寇纪凇.风险项目投资决策与实物期权估价方法.系统工程学报,2000(3)
当决定在这一期的专栏里写关于股票投资的内容时,我的心里实在没谱。一方面,那些国内证券及基金行业的朋友们在喋喋不休地告诫我投资界的海归们是如何地因不了解中国的国情而业绩平平,因此根本就不具备资格对国内投资者宣扬所谓的理性投资理念,云云;另一方面,我的一些海归朋友(包括几位在国内最有名的商学院里教金融投资的海归教授们)则向我抱怨国内股市有太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不敢也不知道该如何动手投资,即使心动也无法手动。这两种现象不仅反映了成熟的理性投资理念在中国的普及难度,还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股市的巨大发展潜力。
实际上,如果站在个人投资者财富升值的角度看问题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等发达股票市场同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有相当多的共同特征,美国市场上一些行之有效的成熟投资理念也同样值得中国的投资者们借鉴。同时,个人投资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市场的海归也应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在中国国内的股市上来进一步多样化投资组合,以获取降低风险或者增加收益的效果。如果我们相信某些人声称的中国股市正在重演美国上世纪90年代“黄金十年”的历史并想成功分享其成果的话,我们就应该遵循几个在美国市场行之有效的简单投资法则。
法则一:对股市的回报和风险要有理性预期
尽管目前国内股市“涨”声不断,但是我们可以武断地说大多数的投资者恐怕还没有解套,更不用说赚到钱了。这是因为从历史表现来看,中国股票市场的预期回报非常之低,但是风险却异常之高。在1993年12月31日至2006年11月30日止的155个月里,用流通股加权方法所编制的包括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绝大部分股票的道琼斯中国指数(Dow Jones ChinaTotal Market Index)的年化回报仅为4.04%,但是其年化标准差(风险)却高达42.08%。相比之下,尽管经历了2000-2002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及9.11恐怖袭击的影响,美国股市的表现仍然比中国的优异且稳定得多。同期道琼斯美国指数(Dow Jones U.S.Total Market Index)年化收益率高达10.74%,其标准差也仅为14.72%。因此,从表面上看,中国的股票市场要比美国的热闹得多,但这实际上是其高风险特征的体现(图1),并不能掩盖其收益能力低下这一事实(图2)。
实际上,该时期道琼斯美国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是同金融学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得出的美国股票资产11%左右的长期预期回报相近似的。中国的股票市场尚处在初生阶段,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不能够对中国的股票这一资本资产的预期回报值和预期风险提供明确而又令人信服的答案。如果借鉴美国的一种股票回报归因分析的话,我们也许可以用每股现金红利收益率、每股税后盈利增长率以及股票的市场估值变动率三者之和来预期中国的股市回报。因此,在非常长的投资期限里,中国股市的投资回报率将主要取决于现金红利收益率及企业的利润增长率。
个人投资者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误将风险当成预期收益,比如,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多数中国投资者被国内股市快速的波动频率和巨大的波幅所吸引。而且,这些缺乏基础金融知识的投资者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股市向上的波动上,最后栽倒在股市向下的波动里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规避了非系统风险的整体市场的收益风险特征,而那些每日沉溺于证券营业部或者网上交易终端屏幕前的股民还要因为投资组合不够多样化而面临额外的非系统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股市已接近历史新高而我们的多数投资者们仍然深潜水下的原因。
笔者绝对无意贬低中国股票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远景,也无意打击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笔者同意,随着股改的逐步完成和上市公司治理质量的不断上升,中国的股票投资者们分享经济高速增长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因此,以过去区区十几年的历史回报设为未来的长期预期回报,既不符合统计上的显著性要求,也不能反映出中国股票市场正在发生的本质上的积极变化。但是,那些梦想通过股票市场每隔一两年将自己的财富翻番的投资者们,绝对有必要对自己投资股票的收益和风险预期朝着理性和现实的方向修正。只有有理性预期的人才能以平常心态坚持长期投资,从而成为股票市场的真正受益者。
法则二:清晰了解自己的投资目标,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
一般地,相对于债券等其他资产的长期预期收益率越高,投资者配置在股票中的资金就应该更多。但是,仅仅明确了股市的长期收益和风险特征并不足以让我们决定投资在股市中的具体资金额度。投资者还需结合目前财务状况和未来资金需求确定投资的期限、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以及可承受的最高风险,进而确定用于股票的资金配置比例和投资方法。
尽管现资组合理论上要求我们以实现整体资产的总收益最大化为投资管理目标,但是,行为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自己不同数额的资金存入具有不同用途的账户中,并对该部分资金有着不同的投资期限、收益要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例如,我们为子女设立的大学学费储蓄账户的投资期限和要求的回报基本固定,但是承受本金下跌风险的能力极低,因此也许根本就不能被投资在股票市场上。同样,用于退休目的的储蓄也必须视账户所有人的财富水平、当前收入、生活方式、退休生活规划等方面的要求来决定投资于股市的比例。
想必中国的投资者对前些年将雇主买断工龄的补偿金投资到股市中的部分中老年下岗职工的悲惨个人财富结局并不陌生。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火爆场面和一片“多”声,无疑又让一些本来对股市不感兴趣或者根本不适于投资股市的人蠢蠢欲动了。无论市场多么狂热,身边有多少人最近在股市中赚了多少钱,也不管有多少机构投资者的多少专家呼喊“十年牛市”刚起步,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单边市场。一旦股票市场转向下跌,就必然有人因为流动性需求等原因遭受巨大损失。所以,准备新参与股票市场或者加大参与度的投资者们尤其应该仔细审视自己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以免成为股市向下波动的下一个悲剧反面教材。
法则三:实现投资组合的充分多样化
在众多的股票市场投资策略中,除了对冲基金通常不拘泥于多样化要求以外,即使是以“股神”巴菲特为代表的聚焦投资策略,其投资组合都是相当(如果不是充分的话)多样化的。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为例,其投资被配置在上市公司股票、未上市经营公司的控制性私人资本、债券、商品、外汇等多种资产上。尽管巴菲特将约84%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资配置集中在约10只股票上(表1),但是全部约3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价值只占全部投资组合的30%左右。
理论上,充分多样化要求投资者将资金按市值构成比例分散在全球所有股市上的所有股票上。这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能接受的。投资顾问实践界的建议是个人投资者将股票投资资金分成大小两部分,较大的一部分被称作核心组合(Core Portfolio),主要投资于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市值股票以抗拒下跌风险;金额较小的那一部分被称作组合(Satellite Portfolio),主要被用来投资那些可能带来意外惊喜或者超额利润的中小型公司股票以满足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在投资方式上,核心组合主要以指数或增强型指数类的被动投资策略为主,而组合则主要采用主动投资策略。
笔者认为,在银行、保险、能源、电信等产业领域里的大型国有上市企业逐步控制国内股票市场的总市值的大环境下,这种“核心一”投资组合方式是值得国内的个人投资者们借鉴的。我们不妨将主要的资金投资在那些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垄断着行业经营权或者占有大部分国家经济资源的企业上,将少部分资金用来交易,满足自己展示“炒股天才”的虚荣心。
法则四:坚持长期定期投资
股票的长期收益率相对于短期政府债券而言存在着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股票的内在风险溢价特性。而且,如果投资期限足够长的话,股票投资只有溢价,几乎没有风险。根据先锋基金(Vanguard)研究部门2006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投资者如果在1926至2005年间的任何一年投资以标准普尔500综合指数代表的美国股票并持有10年的话,他只在1926.1936年间遭遇负的回报。同样,堪萨斯城联邦储蓄银行对1926-2002年间债券和股票的研究(Shen 2005)发现,如果投资者能够持有股票至少28年,他的投资回报肯定优于同等期限的债券。
由于股票最终必然反映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成就,因此,期限极长的股票投资应该也是必然赚钱的。这就意味着投资者不仅要长期投资,而且要坚持在这一长时期里定期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中国的A股市场为例,如果一个投资者从1993年12月31日起坚持每个月底投资100元在道琼斯中国指数上的话,到2006年11月底他15500元的投资将变成21703元(图3)。由于缺乏统计,我们无从知道同时期内在各证券营业部交易大厅盯着大屏幕的散户们和享受特殊包间服务的大户们的具体投资绩效。但是,如果股市真如目前市场所预期的那样还有“黄金十年”,定期投资能够让大多数的投资者以一个平静的心态参与股市并分享其长期回报。
法则五:慎对专家建议,适当运用逆向思维
股票市场的一大特点就在于除了资金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门槛,而且确有一些既无投资知识又无操作经验的人成了幸运儿。这就导致了股市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即宣称自己是股市专家连资金的门槛都没有。因此,市场中充斥着带着不同面具的所谓专家们,尤其是当市场处在极端状态时,这些专家的数量还会急剧攀升。如何区分专家和忽悠者是全球投资者正面临着的一项巨大挑战。唯一的应对之策在于投资者加强对基础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成为不当操作建议的受害者。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这些所谓的专家们各怀鬼胎,其最终目的在于让投资者为自己实现特殊目的来买单。例如,为了赚取经纪手续费,作为卖方的券商专家们倾向于鼓吹所谓的“波段操作”、“产业轮替”、“板块”、”题材”、“概念”等让投资者频繁交易的建议。为了赚取管理费,作为买方的基金经理们则容易鼓吹所谓的“基金养老”、“策略投资”、“稳定增长”、“红利优势”等让投资者长期持有其基金的建议。投资学的教科书告诉我们,股票市场是一个“零和”游戏场,即在一定时间段里所有投资者的回报总和等于该期股市指数的回报。但投资实务界的警言是,对所有投资者而言,股票投资实际上是一场“负和”游戏,因为投资者还需要承担股票市场的监管维持成本、交易成本、投资管理及市场营销等费用。所以,投资者在决定听取专家建议时必须仔细审视可能带来的成本。
股票投资者不仅可以对大多数的专家建言置之不理,甚至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来增加自己的收益。比如,多数的专家在股市下跌时建议投资者卖出头寸,而在股市上涨时建议投资者加码。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在股市下跌时买进更多,而在上升时拒绝加码,投资者的收益将要好得多。前面我们所举的每个月向道琼斯中国指数投资100元例子中,投资者的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Return,即IRR)为5.04%。如果一个有纪律的长期投资者给自己定下一条“任何一个月指数跌幅超过8%,我将追加100元投资”的预设操作指令,那他的内部收益率将被提升为5.66%。反之,在任何指数涨幅超过8%的月份追加100元的另一投资者的内部收益率将会跌至4.96%(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