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目标
【中图分类号】O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229-0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通俗地说,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1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正确的教学导向。《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要求,为拟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途经提供了依据。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成“教育、教学、发展”三大任务的落实。由此,我们制定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思想品德素质。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心理品质素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促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文化知识素质。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双向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只有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性,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觉地把今日的学习同将来的社会生活、祖国的四化建设联系起来,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诱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形成积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品质。数学学科内容充满了辩证关系。我们注意揭示教材中的辩证关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渗透顺逆关系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统一的观点;渗透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观点;渗透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观点。要使学生学习数学能够同数学本身的精确与逻辑的严密相适应,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小学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我们注重三个方面的教法改进: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巩固和运用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发展归纳、演绎、类化、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与转化,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认识“问题”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或解决的办法,当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时,要采取特殊的思考方法,使思维变得开阔、灵活、独特。
3加强学生学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如何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案,构建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的体系,其中包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手段等。对此,我们作了探索和初步尝试。
培养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正确的教学导向。《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要求,为拟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途经提供了依据。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成“教育、教学、发展”三大任务的落实。由此,我们制定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1.思想品德素质。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2.心理品质素质。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促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3.文化知识素质。
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只有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性,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我们以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方式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对数学课堂教学作了“六项改进”的探究。
其一,加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充分发挥数学学科育人功能。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觉地把今日的学习同将来的社会生活、祖国的四化建设联系起来,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诱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形成积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品质。数学学科内容充满了辩证关系。
我们注意揭示教材中的辩证关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渗透顺逆关系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统一的观点;渗透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观点;渗透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观点。例如,我们按照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分数乘法和除法计算方法、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时,就充分挖掘教材编写的方法和思路的顺逆关系,有机地渗透了对立统一的观点。
要使学生学习数学能够同数学本身的精确与逻辑的严密相适应,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
其二,加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的探究,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技能;高素质;重发展
一、明晰高职培养目标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起点,不走样的去实现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总和。“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曾有过多种表述,首先是‘较高级技术员和相应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其次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接着是‘高技能人才’,后来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最近是‘技术技能人才’”[1]。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培养的是“一线人才”,对此认识基本一致。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培养满足企业一线人力资源需求的社会组织。培养“生产制造、内外部物流、销售与服务等活动中一线操作人员是主体,他们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主要对象”“满足企业一线需求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命力所在”[2]。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此也多数认同。课程改革之“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等均是强调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要强,高职教育要重实践技能培养。关于“高素质”的提法亦一直统一:中职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教育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无论何类型何层次皆要求高素质,不会有培训低素质之说。可见,“一线、技能型、高素质”作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理论层面并无多大争议。但在实践层面上却普遍存在着:技能型之高突出不够,对高素质把握不到位,重发展常被忽略等偏离培养目标现象,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明晰高职培养目标,把握住高职培养目标之高技能、高素质、重发展三大要素,才能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满足我国产业发展对高职人才日趋旺盛的需求。
二、把握高职培养目标三要素
(一)培养规格高技能
技能型人才在技能层次上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高技能人才在人才范畴中层级较高,包括一线技术工人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精湛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在“应知”的理论知识方面应该达到技师的要求,在“应会”的技能水平方面应该达到中、高级标准,在一线岗位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的操作性难题。然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一是偏重理论教育,忽略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不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没有突出其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特色,即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的区别。”[3]殊不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校,即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技能。”[4]二是矫枉过正,甚至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等同。一入学即期待着进入企业打工的机会,以至于学制被冠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做中学”“顶岗实习”而变相削减。“些许高职院校把对学生的要求降得太低,根本不能发挥高职院校教育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更没有明确高职院校应有的教学理念。”[5]仅囿于技能型而忽略层级之分,对技能型之高突出不够,降低知识要求标准,反与中职甚至培训机构同质,严重制约高职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突出高技能之高,才能确保高职教育质量,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二)目标要求高素质
关于高素质,释义很多:有人认为高素质人才的“高”是指理论基础宽厚,理论素养程度、职业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高;也有人认为高素质人才是指企业核心岗位上最称职、最合适的员工,懂得怎么样为人处世,有与时俱进的头脑,适应社会的高科技发展水平等。一般来说,素质的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包括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道德素质是核心。因此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志在2010-9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共性要求;要针对高职毕业生主要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然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模糊高素质的内涵,把握不住实质,云里雾里不作为,甚至忽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才会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才会使自己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高职教育在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彰显高素质特征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并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所谓‘素质本位’就是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6]
(三)教育本质重发展
【关键词】构建;培养职业素养;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之所以选择中职学校无非是想寻求一份职业,作为基础学科的中职语文必然担负着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任,但其当下的教学模式与普高语文教学并无多大差别,而且职业特色不突出,实用性差,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因此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构建新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职业素养是任何一项工作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个人而言,若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就难以取得优异的工作业绩,建立丰功伟绩更是纸上谈兵;对企业而言,职业素养较高的员工可以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提供助益,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也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对国家而言,国民的职业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十分必要。
虽然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然而现实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令人堪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不牢固,学习习惯不正确,还普遍认为语文无关紧要,所以对语文的兴趣明显缺失。许多中职学校和老师对语文的认识存在误区,而且忽视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语文课程较少,而且教学思想和方法落后,严重弱化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种种尴尬现实提醒我们必须加快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步伐。
二、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内容
1、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在更新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之前,应首先明确理解职业素养的含义。所谓职业素养是指工作中所体现的综合品质,涉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作风等多方面,此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应保证个人价值观与用人单位的价值观能够良好衔接或融合。
调查发展,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首先关注的是应聘者的态度和责任感,然后是沟通能力与学习能力,再者是专业技能,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就业需求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针对性培养,满足学生在就业中的能力需要,促进学生顺利毕业,良好的适应岗位要求。
2、更新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师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对语文教材进行优化、整合,并加以扩充,应注意适当的删减与实际教学不符的部分内容,但是要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以此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在对教材进行处理时,教师还应深入了解不同专业的特点,实行分工协作,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专业化、职业化语文教材,并拓展视野,广泛收集教材资源,全方位的将教学内容渗透到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中。
3、选择教学方法
基于培养职业素养的目标,中职语文教师应摒弃落后的教学思想,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方式,应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加语文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督促其喜欢语文,善于挖掘语文的内涵精神,巧妙的将职业素养渗透到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1、深挖教学内容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企业文化,提高职业品质,树立创新意识,并学会认知、共处、处事、合作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深挖教材内涵,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经典文章中职业文化内涵的挖掘,发挥语文德育功能、感化功能、陶冶情操功能等优势,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如在讲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困境中发愤图强》、《职业》、《论逆境》等文章时,我事先会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使其大致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成长经历,然后我再予以补充和完善,让学生进入情境,并引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促使其产生情感共鸣,深刻体会和领悟文章内涵,接着我会让学生自由阐述读后感,或者让其写篇小短文,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坚定职业理想,恪守做人操守和职业道德,提高基本的职业素养。
2、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实用性是中职语文的重要价值体现,特别是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交际能力、处事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在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强化对学生对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设置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针对《演讲词》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将其打造成这样一种情境:某公司要在本班进行招聘面试,每个学生都有一次自我推销的机会。我事先对学生透漏了该项活动,并提示他们要想成功推销自己可以参考《演讲词》这篇文章,也可以利用网络搜寻相关资料,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在课堂活动中,我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担任面试官,而我在一旁观察学生们的面试过程,并与学生一起对面试官和面试者进行评价,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求职面试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处理信息和问题的能力等,对于学生日后顺利就业提供了助益。
3、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由于中职语文教材内容有限,不适合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我们应对教学内容加以补充,拓展视野,开阔学习空间,并结合当代社会的就业需求,帮助学生了解对职企文化,掌握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从而促进其自觉注重提高职业素养。如学习“孔门祖训”,并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和我国的就业形势资料,以及反贪拒污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正确区分职场的正确行为与不正当行为,教育其遵纪守法,严于律已,树立正确的职场观念。此外还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设置相符的课堂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平衡好知识传授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拓展教学视野,丰富教学方法,针对班级学生情况和专业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素养培养策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此为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林少龙.构建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25).
[2] 胡开鲜.构建以培养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J].网络财富,2009(08).
>>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有机合成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无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软件人才培养的突破与构建 高素质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土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素质\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音乐考试改革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数据结构》课程改革探索 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学校课程实践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索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考试制度改革问题思考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改探索 基于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创新发展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俞莉莹,胡新华. 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7):37-39.
[5] 权小红,唐小燕. 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启示[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01-102.
[6] 马伟锋,雷运发,孙晓勇.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问题研究[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3):69-7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High-quality Softwar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TIAN Yan-an1, YANG Li2, WANG Li-mei1, YAO Bin1
(1. School of Electr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 710021, China ;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26, China)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3-2851(2009)12-0070-02
一、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社会宏观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仅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反映和促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初级专门人才。”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总理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号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用人单位对一线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制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
(一)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要求。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显示,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态度要求标准如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要求(多选)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安全生产意识、工作责任心、法纪观念和注重质量、效益的意识方面要求很高。对积极好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合同任务的能力、对技术资料的记录、归档、评估和技术表达的能力、对设备的操作和器具的使用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二)用人单位对6项职业素质重视程度的排序为: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专业操作技能;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 相关专业知识;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组织协调能力
(三)突出强调实践技能
针对“今后学生应更多地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的问题,用人单位突出强调了实践性技能的重要性,有93%的单位把它列为重要项目,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占62%。
用人单位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多选)
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以上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和态度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一方面应侧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
(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素质教育的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中提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当使其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视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因此,在中等职业教学的课堂中,更应该建立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充分考虑对专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人才观的核心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也应以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用人部门对学生的要求为核心。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原有的、不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采取“双向介入”,到企业实习、实践、模拟实作等方式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校如何进行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离校后能否具备直接上岗和后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职业分析人手,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地确定各专业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时,要克服“学科化、系统化”的倾向,使所设课程精干顶用,重点突出。
教学方法上,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主体教育为宗旨”的方针,一方面,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从属为主体,积极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总结,主动地学习知识。把先学习、后摸拟实习的做法改为边学习、边实习、边操作,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同步进行,每个学期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贯穿全程教学的始终,从而确保实践课的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突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知识向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转化。一是要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去实地参观考察,了解第一手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请进来”,即把相关专业的专家请到学校里来,现身说法,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使学生学到最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知识;三是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四是充分利用校内设备条件,抓好模拟实验、实践、上机等环节的教学。
(三)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要求对人才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密切关系,说明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要求对人才的需求。“实用型技能人才”反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典型特征。定位于技能型人才而不是技术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的关键。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市场要求,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重任。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能力”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更具有现实意义,社会职业的发展使得职业种类变化迅速,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各种分工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复杂,由于职业种类的迅速变迁,同一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还必须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以使学生走出校门后更好地适应职业变化和个人职业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孙琳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6).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结合,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接受的。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教育呢?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定义,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我认为,这样界定创新素质教育好,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这样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一是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教育的伟大使命。
二是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问题,有些地方只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天地人学,海陆空三模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两回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搞一套,必须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 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改革方向
会计培养目标是会计教学工作遵循的总方针。然而,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会计理论界、教育界、实务界等都提出了诸多观点,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会计教育的发展,这些规定已经不能反映会计教育的发展。
一、国外会计培养目标分析
(一)美国的会计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美国会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会计实务日趋复杂,会计师的职责范围不断扩大,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将难以应付更多的新变化。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进行的会计教育目标改革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会计教育的重点转向学生能力的培养。AECC认为,会计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即已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二是区分了会计教育目标与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AECC认为,会计学业教育的要求与会计职业考试是两项不同的标准,应区分学业课程和职业会计准备课程。因此,AECC将会计本科教育的目标重新表述为:“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作准备”。
(二)日本的会计培养目标
日本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重理论、轻实务,将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于基本会计理论的学习和一般知识能力的培养。因为,日本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很少关心其所学的专业,但十分注重毕业生所在大学的牌子,认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必定是块好料,而会计毕业生具体的会计实践知识和能力却是公司教育的事。
(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会计培养目标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阐述:一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从事专业的态度和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会计教育目标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的会计培养目标分析
从19所“211工程”高校的会计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分析发现,大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会计基本理论及实务能力的培养。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培养目标表述较为笼统
大多数高校的培养目标简单、笼统,普遍在培养目标中使用“能力强”、“素质高”等词,如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会计实务、会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并能承担会计师职务的高素质人才。而会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知识还是能力,会计人才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目标中尚不明确、具体。
(二)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范围过广
19所高校中有13所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会计人才,有12所高校强调以会计实务工作、教学和科研人才为培养方向。本科生毕业后能否成为高级会计人才,取决于其实际工作能力、职称评定情况等,还需要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高校只能培养学生作为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无法使其一开始就能成为高级会计人才。
(三)过于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
有10所高校强调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首先,会计职业所从事的工作范围更加宽广,会计学生将来面临的将是多元化和开放性工作;其次,社会经济活动的交叉和融合,形成了对“边缘人才”的需求;再次,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对会计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全面素质。而一个人的素质最关键的是取决于学校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会计教育仍侧重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忽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四)忽视经济全球化所需能力的培养
有4所高校突出外语的教学要求,经济全球化使得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无时不在,所需会计人才并不单纯要求学好一门外语,能够翻译一般的外文资料,而是要能够参与国际间的经济活动,协调各方的经济利益,在这一大环境下,我国中级以上的会计人才应具备进行国际交往所需的能力,否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五)目标定位偏离现实环境
有12所高校强调以会计实务工作、教学和科研人才为培养方向,把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三位一体”,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会计教育结构层次偏低的产物。现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已有了较大发展,今后会计研究生教育会有更大发展,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培养教学型和科研型会计人才的任务,也应当有个“梯度”转移,即转向研究生教育层次。
三、我国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中国人才热线网站上的会计人才的招聘信息,笔者收集整理了招聘一般会计、主办会计、财务经理的招聘信息各200条,对各招聘职位的能力及其他要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列示如表1:
上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计算机能力、工作态度及责任心的要求较高,符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与当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不稳定情况相符。会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也日益受到重视,而且职位越高对沟通能力的要求越高。同时,职业道德、外语能力、领导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接受新知识能力等也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个别单位还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挑战性,从事一些非财务工作。可见,我国实务界对会计人员的能力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会计人员仅具备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重塑我国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适应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会计教育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有的知识在学生未毕业就已陈旧,这就使得会计教育很难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学生毕业后,还会遇到许多新知识和新问题。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美国《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提到:“今天大学教育最成功之处是培养能力”。我们应强调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所谓“学会学习”,就是使受过教育的人知道从哪里能很快准确地找到他不知道的东西。
(二)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
美国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有27项,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工作态度及责任心有较高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也日益受到重视,而且职位越高对沟通能力的要求越高;对职业道德、外语能力、领导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接受新知识能力等也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会计教育要以培养这些能力为主要目标,满足实务部门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满足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新需求,即会计教育必须“面向全球培养人”,要培养在知识、能力、心理、精神等诸方面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WTO使得以全球化的视野培养会计人才更加重要,更注重从全球的角度理解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这一角度出发,会计教育的目标应满足国际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考虑会计人才国际流动的需要。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如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学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包括技能、知识和专业认同等三方面的能力。从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看,能力培养是其核心内容。
(四)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强调素质教育
这已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思想与原则的重大变革,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一种实用主义教育加上智慧教育,而非单纯的知识教育。所谓智慧教育,包括精神与能力两方面。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本科会计教育也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为一体。
(五)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为中级会计专业人才
本科会计教育应力争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成为中级会计专业人才。我国中级会计人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基本业务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写作能力、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知识与会计拓展能力,许多外国公司对中级会计人员还要求具备创造性、分析能力等。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中级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及会计拓展能力,强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培养具备会计基本知识与各项技能的通才,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证券、银行、保险公司及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等专业工作。
【参考文献】
[1] 罗其安.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探析[J].暨南学报,2001,(6):184-188.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种观点。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种观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铸造人格。其实这是国内学者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出来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所谓知识本位,是指以传授经验、知识为主,并注意培养某种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式。它的特点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之以一定的技术课程与实践训练,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轻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构成。
能力本位是指以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为目标而设计的培养模式,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部分,组成多个模块,进行课程开发和培训,从而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本职业的能力。能力本位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被称之为模块教学,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
人格本位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它认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道德,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是知识、能力和人格三注一体及辩证统一,即职业本位。
“知识本位”,是高等教育机构诞生之初就附带的,是高等教育当然也包含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能力本位,在上世纪70年代兴起干北美,典型代表是加拿大的CBE模式,其后,无论是世界劳工组织提倡的MES、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都是依此原则开发创立的职教模式。而且,至今他们基本上还都是恪守当初的原则,只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逐步改良。人格本位的提法,最早出现在日本1986年的《审议经过概要(之三)》中,目前在美国的职业教育中也渐渐得到重视,近几年逐渐为我国学者接受。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模式的建立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驱动的。能力本位产生时的加拿大,当初人均GDP约4000多美元;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人格本位观念时的日本,人均GDP已超过20000美元。而2005年我国人均GDP才大约1700美元。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就GDP而论。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还不富裕,老百姓的物质文化水平还相当低下,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相当严重绝大多数老百姓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基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仍然也必须植根于知识本位、借鉴能力本位原则、汲取人格本位理念精华,将三者辩证地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职业本位原则。
职业本位教育,也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职业素质培养与全面发展培养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职教领域里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二,全面发展涉及诸多方面,职业素质教育,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概括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把国外形式上孤立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地辩证统一起来。第三,职业素质是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是从业者职业生涯中稳定的、持久起作刚的内在品质结构。职业本职教育提出了潜在性教育门标,指导教育者定位于职业教育、植根于技能培养、着眼于素质养成,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引导受教育者苦练内助、增强内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培养模式也应是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而设计的一个体系。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构想
1、当前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设计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现阶段社会经济所急需;另一方面目前培养此类人才在我国尚无成熟的经验、无现成模式,是一项开创性工作。(2)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市场,在这个进程中,高职教育受到的影响最大。高职教育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第一线,根据岗位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教育执学体系,构建新型的高等职业培养模式。(3)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给高职教育带来了生源质量相对下降和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与大众化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培养理念,并力争创造出有特色的一流教育。
2、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1)在全面贯彻党在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坚持职业本位教育,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坚持职业本位这个核心,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着眼于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行业性。根据不同地区、行业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的培养规格差异,在遵循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制定符合行业和社会需求及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2)改革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调整现行课程教学体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是根据社会及本地区、本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职业本位的培养目标,牢牢抓住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拟定培养模式片予以实施。
现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习或实践课”培养模式,实质是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机械改良,既无高职教育的特色,又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突破原有培养模式,调整现行课程教学体系,改为“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践课”,其中基础课包括:语文、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及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占25%的学时;专业技术课包括:与专业有关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占25%的学时:实践(实习)课占50%的学时,真正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将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落到实处。
3、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动态化。因为市场需求是变化的,专业设置也应是动态的,除按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外,还可将若干个相近专业设置为宽口径专业,在目录名称后加专业方向,设置窄口径专业或交叉型专业。这样,既可以做到专业口径宽窄并举,还能够动态地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变化。
(2)、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多样化。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社会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差异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就要使课程体系多样化适应不同区域经济的需求。
(3)、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实用化。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强调实践在教和学中的地位,以培养能力为根本,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考试的实效性。
中国人口众多,如果人口的素质提高了,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与我们竞争。人才的结构是宝塔形的、分层次的,即初级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最大量的人才群在初级和中级。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大力度培养初、中级人才群。而培养大量初、中级高素质的实用专门人才,主要靠职业教育。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途径。
一、职业教育架起了素质教育的立交桥
在几千年“学而优则仕”的封建观念影响下,莘莘学子千军万马去挤考大学这座“独木桥”,然而能升上大学的毕竟只是少数,在同龄人中只占6%~7%,其余的人被挤下“独木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从教育客观上来讲,应调整中等教育的结构,即学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后进行分流:一部分分流到职业学校,一部分分流到普通高中。分流的比例为60%~70%进入中等职业学校,30%~40%进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毕业生少部分升入对口高等院校深造,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绝大多数学生学有一技之长,回家发家致富,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领头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减轻升学竞争的压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环境,为素质教育架起了“立交桥”。
二、职业教育实现了素质教育对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育对象。抓考绩,突出抓入学率、巩固率,降低留级率,提高合格率,而并不是单纯地抓升学率的高低。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就要符合多数学生的爱好和就业需要,而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有上百种,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相应的专业。每种专业开设十多门专业课,供学生专修,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专业的设置适应了劳动市场的需要,专业设置市场化,职业学校时刻瞄准市场“行情”。当地经济需要什么,就办什么专业,就培养什么人才,打破了普通教育培养目标单一化的格局。面向市场培养人才,面向市场及时调整转换专业设置,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对经济建设的适应性,极大限度地满足了全体学生的就业需要,从而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智力资源。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备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先天优势。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之二是“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这就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达到“五育并举”,并且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简而言之,就是“合格加特长”。现代职业教育应以使学生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教学单元,以掌握能力的表现作为衡量教学进程的基准,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能力本位教学兴起原因之一是它能适应学生个人的不同条件、不同要求,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个人间的差异。首先,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课程,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各种专业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要求合格,为技术课服务,专业技术课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每一门专业技术课的教学传授学生上千种技能,学生选择专项一技学有所成,就不愁找不到就业的岗位。其次,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特长培养有特有教学手段,“一专多能”的职业中学实习教学培养的是动手能力,一般占总课时的40%,学生在学校实习基地或到社会厂、场、店顶岗生产实习。因此,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专门人才,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 北京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素质教育;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81-03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明确定义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要求“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目标表述上的调整,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点——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不能再狭义地理解为专指“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而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基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引起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既概括了北京深刻厚重的民族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又体现了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和稳定协调发展的社会特征。职业教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学生素质培养也必须深植于地方精神文化的土壤中,因此,北京精神就成为高职院校素质培养的有效内涵。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养现状
(一)职业教育目标不明确,职业素质培养乏力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对“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教育”两个关键概念的混淆上。德国工商业联合会将职业素质(能力)界定为:“职业素质不仅是技能和知识的叠加,还包含了个人能力,如独立行动、责任意识、合作精神等。”然而,在我国高职教育过程中,片面强调技能或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给职业教育的目标设定、课程内容的确定和实现过程都带来不可避免的困境。
(二)培养模式陈旧,学生继续深造困难
由于职业素质教育认识的模糊化,导致高职素质教育不能有效付诸实践,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或以简单的教学活动代替,造成高职素质教育模式陈旧,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要求。加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沟通渠道,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之间缺乏转换、衔接机制,没有形成“职业教育—就业—继续教育—更高层次就业”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多数高职生毕业即就业,很少有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
二、以“爱国、厚德”为高职素质教育理论楔口
任何教育模式的开展都离不开民族文化土壤,都必须与文化背景相结合。“爱国、厚德”的北京精神体现了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协调、历史底蕴与未来发展取向的统一,以此作为高职素质教育的理论楔口,彰显了素质教育的地域特色。
(一)彰显“爱国”情感,重塑职业素质教育思想核心
“爱国”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兴起的直接目的。19世纪60年代兴起,使中国职业教育初现思想萌芽,其后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维新派甚至革命派都将职业教育视为救国图强的途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家黄炎培等人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正是在爱国思想的驱动下促使他们兴办职业学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同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黄炎培等人也强调要重视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从实业教育兴起之时,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职业教育思潮重新崛起后,人们一直把爱国精神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第一思想教育要求。时至今日,这种把爱国精神放在首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当今的人才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二)承载“厚德”品格,树立德才兼备教育理念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基础文明素质较差,言行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厚德”思想的引导。北京精神的品质描述为“厚德”,其源自《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必须将“德”摆在首位。以“厚德”指导职业素质培养,要求高职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既要以强烈的爱国意识与集体意识为核心价值,还要有正确的职业观、协作精神与服务意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求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时刻秉持“厚德”精神。
三、以“创新、包容”为指导探索高职素质培养新途径
北京精神除了在思想理念层面上对高职生素质教育有重大的引导价值,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创新、包容”明确了素质教育途径的创新。
(一)凝聚“创新”精神,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
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的更新,以及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当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立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建构、教材编写等环节中时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其次,以创新精神完善教育手段。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硬件设施上即表现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而这在软件上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由灌输型教育向启发式教育转变,努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激发其创造潜力,培养其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敢于向未知领域挑战。同时,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环境中塑造其鲜明个性。
(二)秉持“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
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以开放的心态吸收、融合各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对我国职业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强调“继续教育理念”,即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澳大利亚教育体系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视为平行系统,两者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的内容:普通教育以学科研究为主,而职业教育以应用性学习为主。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家同样建立了统一的证书制度和模块式课程结构,建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沟通渠道,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这些经验对解决我国高职学生升学难的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持“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高职素质教育模式不是盲目照搬国外高职教育办学模式,而是在明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周全考虑各国职教观念、体系及运行特点,从而形成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能从各个环节都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职生职业素质不仅要靠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支持,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致力于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精神财富的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爱国、厚德”作价值层面的引导,又配合“创新、包容”的实践理念,基于北京精神的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2]高平叔.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孟广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董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余茂辉,孙勇.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及启示[J].交通职业教育,2010(2):54-58.
[6]付国华.德、澳、美、日四国职业教育模式经验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5):90-92.
New Approaches for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Beijing Spirit
LU Zhi-xing, SUN Wen-min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3, China)
Abstract 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such as indeterminate education objective, low cultivation power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ld-fashioned quality cultivation model and the difficulty in further study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has taken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ake Beijing spirit as the pointcut of quality education to highlight “patriotic feeling” and remodel the idea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carry “spacious moral character” and set up the moral idea equally stressing political integr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aggregate “innovative spirit” and reform the base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inherit “tolerant attitude” , absorb school-running mod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xplore the new approaches of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spirit.
Key words Beijing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cultivation approacher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定位
一、当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
孕育时期:我国真正的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江汉大学、无锡职业大学等13所短期职业大学诞生,开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先河。这些短期职业大学在改革开放初期解决因人才短缺制约经济增长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82年教育部的《中国短期职业大学和电视大学发展项目报告》中指出这种短期职业大学是“使学生将来可担任技术员的工作”。这是第一次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员”,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调定位在“技术”这一领域。
探索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高职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在不断的调整,更科学合理。199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提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技术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同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意见》,该文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1995年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到90年代中后期,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续延续在前期的“技术”领域,然而比前期更具体全面,将培养目标从原来单一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向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方向变化,从“技术员”到“技术性强”到“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变化,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种类、规格和要求日益明确。
成型时期:2000年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涵盖了工程技术,也包括了管理和服务,不仅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要求具有综合的素质。这明确了21世纪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进步,对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高技能”就是“高等技术应用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就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1]
深化时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012年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再次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区分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进一步深化,且具有连贯和不断递进的关系,明确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性。“高”是“高端”,不是前面提到的“高级”,“高端”是处于技术和能力的顶尖,“高级”只是相对“中级”而言。而且高职人才不仅具有高端技术,还具备应用和创新技术的能力,是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第一次变化;到21世纪初又经历了第二次变化,从培养技术型人才到培养综合型人才,再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次比一次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来思考,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着眼现在”向“现在与未来并重”的方向调整,眼界更加宽广,要求也更高。而到了2010年,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注重“现在与未来”,同时还对“现在与未来”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具有顶尖的技术,还具有对未来进行革新与创造的能力。应该说每一次培养目标的转变都对高等职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彰显出了高职教育的独特性,与普通本科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日益明显,真正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衍变的思考
(一)社会经济发展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可以看出每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都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拐点时出现的。1979年我国推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发展经济成为全国工作中心。最早的短期培训大学正是在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出现的,大量的乡镇企业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以劳动密集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传统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社会开始向工业化、城市化方向迈进。这一时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经济需要熟练的技术员,当时的职业大学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坚持以地方经济的基本组成即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这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初探索,开始显示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应用性、实用性的特点。
1992年我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这一时期是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时期,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进入不断探索、深化的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主要以劳动集约型经济为主,技术水平不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集中在中高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WTO将我国的高职教育推向全球竞争与发展轨道,推向了国际大市场。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1999年高考扩招,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从象牙塔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职教育也逐渐从重视扩大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致力提高质量与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在加入WTO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扩大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行业,人才素质包括了德、智、体、美全面综合的发展。
当时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投入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产业升级是先进设备、先进工作、先进技术、先进材料和先进管理方式的运用,企业必然需要大量受过系统训练,具有高端技能,具有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岗位上进行技术、方法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培养高端技能型、发展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自然而然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20多年来,一直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服务地方、立足地方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则,培养的人才以应用、实用、够用为主。高职教育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作为最终目的,并因此而实现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高职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味地强调人对技术的适应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强调人对技术的适应与服务。杜威也曾指出:“就是有一种危险,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的手段。”[2]
然而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除了技术教育之外,还应关注人的发展,在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实现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教育要“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3]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注重技术培养逐步转向掌握技术与全面素质的发展,强调学生持续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当前技术与知识不断更新,“专门化的职业教育将难以适应技术发展要求,必须拓宽人才培养基础,加强通识能力培养以应对技术变化的要求”,[4]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三)人才培养目标逐步体现高职教育的属性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和一个类型已成为定论。然而,从高职培养目标的衍变可以看出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规格的要求经历了一个从错位、越位到逐步清晰、明确的过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介于普通本科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定位中容易将两者混在一起。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容易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型人才混淆。工程型人才主要在企业或研究所从事某一领域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设计、新规划的制定等研究工作,他们也需要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但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工程设计、规划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需要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是技术性管理、服务的经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职业岗位上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工人或一般技术性岗位的熟练工人,而高等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逐步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明确自己的定位而显示本身的属性,即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并且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起引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
三、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首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得最密切的教育类型,目前国家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没有实现良性循环,是高职教育发展面临危机的根源。在目前劳动力结构中,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仍然较低,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只剩下6年时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培养具有高端技能、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其人才培养活动采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要素。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既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技术性,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均衡发展,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评价中去。高职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的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注释】
[1]彭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34~33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5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职会计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87-0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针对教育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素质教育思想一以贯之,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本着这一核心内涵构建课程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保证。因此,构建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于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 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基于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的目的在于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坚持能力为重的实质在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坚持全面发展的目标在于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1)实现课程育人。将德育渗透到课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计观。
(2)着重能力培养。根据时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3)提升综合素质。人才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必须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知识技能与身心健康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2 基本原则
(1)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培养。
(2)将顶岗实习,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纳入课程体系,形成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3)强调理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不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必须、够用”为宜。
(4)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基础实践能力、专项训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三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
(5)设置具有前瞻性和基础性的课程群,以利于学生完善创业能力和具备职业迁移能力。
(6)课程设置主动适应行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涵盖从业必备的知识及技能。将职业准入资格标准融入相关课程,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接轨。
(7)课程设置遵循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适当增加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程比例,使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2 基于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近年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教育观念不断更新。高职教育从最初的“传授知识”培养模式发展为强调针对就业岗位的“能力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一种涵盖“能力培养”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的“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按照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构建课程体系不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汇总,应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一个完整的教育思路。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在培养模式上既不能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又不能照搬中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必须形成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系。具体思路如以下几点。
2.1 确定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和人才规格
(1)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会计、财务基础理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迁移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主要就业岗位(群)。
①会计职业岗位:出纳、会计、稽核。②服务外包的业务流程外包(BPO)相关岗位:会计服务、财务服务。③会计师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相关岗位:业务助理、记账。④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关岗位:银行柜员、理财岗位。
(3)人才规格。
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如表1。
2.2 分析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理解不深入。
在现代社会,人从事终身不变职业的几率大为降低。因此,每一个人不仅会面对职业能力的提升,还会面对职业的变换。因此,高素质将是高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的需求。与此相悖的是存在“仅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而忽视基本素质的培养”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课程设置仅以会计专业就业面向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安排。对以职业道德、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敬业精神等为表征的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忽略了高职会计教育的根本任务,出现“泛职业化”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策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首先,在学校一方,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带有盲目性,培养的学生很多没有一技之长;其次,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毕业以后去向如何等,均模糊不清。他们对高职的认识,只限于高职的录取分数线低于本科,只有层次高低不同,所以专升本成为众多家长和学生选择高职的主要目的之一;第三,作为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高职院校的扩大招生中,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忽视了高职院校的客观实际和承受能力,缺乏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特殊性的分析。
(二)教育质量不高,就业渠道不畅
现行的高职课程体系无法完全、准确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变性,而仍按学科及专业目标设置专业,所传授的知识老化,方法落后,与最新的先进技术及现实脱节严重,教学内容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以致所培养人才不适应岗位要求。
(三)现有实习程度和力度的不足
在现实中高职院校由于经费投入困难等原因,实训基地的资源条件建设十分薄弱,没有能够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没有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足够的份量比例,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设备落后,现代科技含量低,不符合当前生产实际,实践设施建设也有普通化的倾向,而且无法随着职业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充实,实践意义不大;校外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建设还未完全建立,目前可提供的实习机会不多,覆盖面较窄,内容局限,所实践的内容往往与理论教学脱节较大,且实践时间短暂。
(四)整个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近几年来,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也有不少院校和专家提出了一些模式,如以能力培养为主的“X+1”模组式的课程结构体系,“1”为综合素质课程,“X”为若干个平行的专项职业能力课程模块;“问题――方法”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具备T型知识结构,达到“面广、技精”。
二、对策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技术性的特点,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包括能把科研与开发设计成果应用于生产中去的以工艺技术为主的专门人才,能把决策者意图具体贯彻到实际运作中去的一线管理人才,具有特定专门业务知识技能以及某些特殊的智能型操作人才。德国是世界上高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德国高职教育以其鲜明的实践性、应用性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征因此,考察和研究德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二)加强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更在于基础素质的培养,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笔者认为,高职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
1.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科学知识在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气质、人格、修养等方的内化。
2.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必需的素质,是立身之本,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直接本领。它主要包括: 专业开发素质、专业管理素质、专业自学能力。
3.创新素质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等。
(三)努力拓宽知识
首先应横向拓宽专业面,淡化专业界限。因为专业结构的调整,使专业口径更宽,学生的适应范围更广。其次在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提高专业层次。
(四)强调课程整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重要一环就是课程的整合与重组。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法,对现有高职课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重新审视原有课程体系问题,该整合的须整合,该重组的必须重组。因为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专业对口”,强调的是“做事”教育,求的是课程的完整性,忽视了课程的整合与重组,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当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
(五)开展产学结合
开展产学结合,狠抓实践工程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理论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新与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产业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知识,创造性地改造传统设备,实现技术进步的紧迫性,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打开未来知识创新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六)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根本,如果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再完美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笔者认为提高教师素质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规范的师资培养渠道。
【参考文献】
[1]《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雷正光等,《职业技术教育》,2004.6
[2]《德国高等专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吕景泉等,《德国高校体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