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4 10:52: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1-0004-03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识之士在实践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是必然而可行的选择,但是目前要想尽快落到实处还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重点探讨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目的,工作侧重点也不同,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二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绝不能混为一谈,生硬整合。正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相对独立的并列关系,才使二者协同构建成为可能。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不是“心育问题德育化”,也不是“德育问题心育化”。也就是说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作思想品德问题,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否则,这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走入误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协同构建,既看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点,也认识到了二者的共同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在研究内容和重点上可以相互弥补。以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需要。结合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上的导向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将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能够丰富学校德育方法、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价值导向,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做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

所谓协同,就是指整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调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构建不是合二为一的完全整合,而是适当的、合理的统合和互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协同构建,就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找准最佳切入点,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基点,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的方法,也巧妙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如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适应、自我调控能力以及优秀的情感、意志、毅力品质等方面相通相合从而一致起来,协同构建学生的积极健全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还处于探究阶段,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相分离,实证研究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论提炼和升华,而思辨研究又没有很好地运用实证研究的成果,致使研究成果或者理论底气不足,解释力不强;或者少有实际操作性,应用力不足。

第一,理论上。目前理论上仅限于对二者内容、目标、原则、方法进行比较,只是简单地概括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少深入的探讨;对二者依据的理论、运用的方法、涵盖的内容及运行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存在生硬整合。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的政策与法规依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迄今人们对德育制度的建设已经多有探讨,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及其与德育制度的关系的认识尚待加强。

第二,实践上。首先,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实施过程中,在许多的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环节中的种种冲突。如教育原则上的冲突,表现为公开、强制和保密、自愿的冲突;教育方法上的冲突,灌输说服和疏导训练等的冲突。其次,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的管理框架内运作,没有注意区分德育系统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不同、缺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等[1]。心理教师角色模糊现象,主要表现为心理教师与管理者、与德育教师以及与普通教师的混淆。再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环境薄弱,载体与舞台不足。最后,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素质也都有待加强。

总之,学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探讨尚处于认识和丰富阶段,其理论基础薄弱,相关研究更多还停留在“应然”层面,“实然”层面探讨得比较少,存在对理论的认识不清,又存在着实践操作断层的现象。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对策

(一)理论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在实践中存在教育价值上的冲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所体现出的价值导向与价值中立的矛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诞生于世纪之交的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倡导从积极的视野、用积极的工具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的积极层面。培养积极人格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积极的价值取向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德育倾向于从社会本位塑造人,心理健康教育倾向于从个体本位培养人,两者殊途同归,取长补短,通力协作,力图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既能积极参与社会,又能积极面对自我的“积极人”[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应该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上,使学生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

(二)方法手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方法手段应该包括统整协同策略和补弱协同策略。

第一,统整协同策略。就是发挥二者的优势,选择的方法手段对二者都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使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共进。

主题活动课是统整协同策略的有效方式,主题活动课从学生发展需求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确定教育主题,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建构认知,调整心态,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纳入到主题活动课范围,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占用的是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兼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时间和师资的保证。主题活动课是对目前学校中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整合[3],也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的主要载体。

第二,补弱协同策略。学生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上有时不同步、不协调,可能某一方面水平较高,而另一方面水平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补弱协同策略,即哪一方面薄弱就重点强化哪一方面,使之与另一方面协调共进。

制定学生个人成长计划是补弱协同策略的有效方式。对班主任用常规范法难以教育感化的行为偏差生,班主任介绍其本人在校表现、家庭情况及已实施的方法手段和效果,心理教师首先就能利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打开学生、家长的心扉,然后依据心理学理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矫正对策。心理教师对他进行咨询、测试,然后与他一起罗列缺点,分析成因,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班主任为他营造改正错误的班级环境并及时点评,心理教师跟踪辅导。

(三)师资建设

建立以学校领导为中心,心理健康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稳定、有力的工作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实施保证。第一,国家应该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第二,学校必须建立由校长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工作的组织机构。第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制定一整套教育计划,并重点对德育工作者给予指导,定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作心理专题讲座,发挥专职教师的专家引路作用。第四,班主任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契合点。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者,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充分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班主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

(四)角色定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而且要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要求明确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不仅是主导者和权威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塑造者。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内心信息的接受者。这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外出进修、校本培训、专家讲学、远程教育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意识、知识和能力,协调好角色冲突。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构建原则

(一)体验性原则

在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框架下,道德教育不再作为一种体系严密但又脱离学生生活的学科知识呈现,而是要十分重视实践与体验。道德教育不只是一个传授道德知识的过程,重点在于学生情感上的内化,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德育工作不再是强制灌输而是强调体验感悟,并借鉴心理教育中活动性和生活化的实施方式,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德育,在德育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安排游戏、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升华、内化德性。

(二)导向性原则

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定向的作用。人文主义代表马斯洛承认“青少年不能没有导向”[4]。学生毕竟不是成人,他们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价值观尚未最后定型。在社会转型期,在意识领域价值多元的背景下,他们中许多人还不能独立地自我选择,需要教育者帮助澄清,积极引导。不能一味坚持社会上心理咨询“价值中立”的原则,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对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心理因素尽管没有对错之分,但有好坏之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中应注意不能过于强调心灵的宣泄和需要的满足,而忽视对心理性发展的启发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应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

(三)疏导性原则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对待,而更应该是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对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要循循善诱,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做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要通过疏导注重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服从。

(四)主体性原则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人本主义的学生观,尊重学生、接纳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任何规范、思想或教育方式如果不能成为受教育者自身的需求,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无法得到他们认知、情感的认同,无法成为他们的需要,也就不能达成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因此,要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重视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五)统一性原则

心理健康状况是道德品质的基础,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开阔视野,深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优点与局限,尽量做到互相取长补短。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在疏导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不同场合都应接受不同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应针对学生个性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此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中应坚持统一性和整体性原则,突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

(六)全面渗透原则

教育者创设积极环境,受教育者在积极环境中建构了自己的积极人格。一方面,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科教育的渗透、班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的熏陶和学校校园文化等,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全面渗透。另一方面,社会p学校p家庭相互配合,“三教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大环境,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全面渗透进学生的心里。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是一种崭新的视角,是对传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模式的重大突破,它所产生的“合力”必将促进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同时,它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育者具有整体的观点,较好地把握二者各自的理论体系,还要能够突破二者的界限,围绕教育目标去选择组合内容与方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二者的协同构建能够大大提高育人实效。(稿件编号:090514004)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刘翔平,顾群.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2]麻彦坤.积极理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契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2).

[3]张志.德育心育一体化的主题活动课[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23).

篇2

关键字:心理问题 预防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我们大学生群体中成在很多心理问题,情感十分丰富而多变,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的情绪落差。作为高考竞争的胜利者出现在校园的大学生们,相当一段时间内陶醉在一片赞扬声中,心里充满自豪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兴奋之后,不少人慢慢发现,中学的优势不复存在了,往日的佼佼者们虽无落伍感,但明显存在失落感,同时现实中的大学环境远非理想中那般如象牙塔一样纯洁神圣,种种失望与烦扰加诸在这般娇嫩脆弱的心理之上,不免出现问题的可能。

一、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辅导员夏帕克提江・吾守尔和曹良才以及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的谭鹏曾专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往往知识面较窄,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

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

长期的自卑、压抑会使贫困大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害怕同学的怜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要树立重视心理健康和进行心理咨询的观念。其实心理健康有问题也是正常的,但关键是如何疏导郁积在我们心里的闷结,以避免爆发而成为社会公害。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们会碰到心理问题,但很少人会主动去心理咨询。因此,我认为学校的心理学老师带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主动做好宣传工作,不但把所学知识应用现实,还能更好地改变同学生们那种有心理疾病是可耻的观念,改变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的想法。

其次,心理学专业和教师和同学应主动设立心理咨询中心,这是解决我们大学生心理问题,降低同学们犯罪率的重要途径。

1.每年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排查,并建立心理档案。目的在于通过仔细地排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避免悲剧的发生。

2. 心理咨询的对象面向全体同学,对特殊群体方给予“心理关照”。每一个大学生,不管他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都可以成为心理咨询活动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工作者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的同时,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特别是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的“心理关照”;对于那些贫困同学、新生入学新生和毕业班的择业指导,也应当多加关怀,并加于心理指导,进行培训等。

3.正确处理指导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做好心理咨询的关键在于指导者能否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相互的信任关系。这是一切心理咨询工作成功的基础。有人说,做心理咨询工作,要与来访者交朋友,也就是有朋友间的那种信任关系。有的来访者这个心理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因此,这种信任关系必须是长期的。成功与否,除取决于指导者的能力外,还取决于来访者家庭以及生活中与其有重要关系的人的支持,取决于来访者的能力与动机,特别是来访者的信任。

4.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其有机构成部分。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课件或是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为此,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其积极参与心理训练及开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针对不同阶段易于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及咨询工作。

最后,寻求社会支持也十分重要。很多同学心理上的问题其实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许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内心体验排解渠道而产生了心理变态。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即使是在高校,社会的价值观念都会在同学们的心理上打下烙印,学校社会理应要提供相关的宣泄渠道。

综上所述,目前同学们心理健康的形势不容乐观,这为在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有针对性调整工作的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的新情况?怎样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有利于同学们全面健康成长?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心理学专业和学生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发挥自身所学专业之么,在生活中向朋友们传达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人比较容易沟通,平时朝夕相处,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努力为我们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进一点绵薄之力,为学生工作和同学的健康成长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2版

篇3

幼儿教育作为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保育和教育的双重特点,将幼儿教育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今的幼儿教育里已经比较常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存在无疑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幼儿心理教育是幼儿园规范幼儿的相关行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园培养儿童规则、制度观念的萌芽方式。与此同时,幼儿心理教育也存在忽视幼儿心理健康引导、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程式化,忽视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态度生硬、缺乏耐心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幼儿心理教育,达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从小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

1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教学制度。然而由于在实际幼儿教育中,多数幼儿园重视对幼儿知识、认知的教育,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局限于他们认为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或性格比较内向,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被认知,心理健康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成人,同样对于幼儿适用。幼儿由于个体差异,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仅应当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幼儿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1]。

1.2 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与生活实际不符

许多幼儿园开设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但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脱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教学效果不佳。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上,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有限的心理健康课程上,而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情境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被忽略。

1.3 忽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教学

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则常常被幼儿教师认为与游戏活动不搭边,因此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幼儿教育需要引导,需要循序渐进,以游戏活动为主的趣味性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而这种好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2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不应仅仅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需要,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更加长效和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造故事情景可以激发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表演游戏,创造故事情景,使幼儿进入情景角色,或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再现和故事表演,深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景和精神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的故事使,引导幼儿扮演小马、松鼠、蚂蚁等,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更培养了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2.2 通过趣味性教学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与成人不同,因此不应当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应当用儿童的眼光和喜好去设计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例如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将心理健康教学融入到游戏中,幼儿不仅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欢乐,也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可谓一举两得。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儿童心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游戏策划时注重游戏的角色性和趣味性,设计游戏时必须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只有孩子们对游戏活动有足够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其次,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语言教学应当将游戏内容与孩子们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进行《四个好朋友》的故事教学时,让幼儿分别扮演成小白兔、小公鸡、小黄狗、小花猫分别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如果扮演者回答不正确则游戏出局,余下的继续游戏。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进行礼貌用语交流,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现实教育意义较强。通过游戏与故事的有机结合,不仅借鉴了游戏的趣味性,还通过故事对语言的锻炼,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更重要地是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教育,对一些思想比较自闭的幼儿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农村高中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10-2

一、网络带给农村高中生心理影响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针对目前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与心理活动发生的变化,抽取了两所农村高中的高一、高二、高三部分学生进行了关于网络的多方面内容调查,主要情况如下:

1.上网基本情况

最近一年经常上网的学生占15%,平均每周上网1次以上的学生占30%,上网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的学生占45%,经常通过旷课或夜不归宿上网吧的学生占2%,偶尔有此行为的学生占8%,经常一次性上网三小时以上的学生占4%,一次上网最长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学生占11%,上网主要场所在网吧的学生占38%,每个月上网费用(含有关消费)在30元以上的学生占10%。上述数据结果表明一部分学生迷恋网络不容忽视,要依据数据分析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的原因,预防学生出现网瘾。

2.上网与聊天交友

偶尔去聊天室的学生占19%,经常去的占11%。有网友的占66%,有固定网友的占36%,学生一般都有多个网友。结果表明学生很喜欢网络聊天与交友。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着许多隐含内容。为什么学生喜欢在网上聊天,结交陌生的不熟悉的朋友,而且热衷与网友聊天。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或是家庭环境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因素。首先,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得一部分沉迷网络聊天。据我们调查,有20%的家长对子女放任或只关心行为的结果,不问行为的原因和过程。一旦结果不好,不分析原因,就训斥甚至打骂,致使子女对父母失去了信赖。学生就不愿意和家长交流。近40%以上的学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将子女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管,这种隔代教养的学生,大多数不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管教。结果是父母挣了一笔钱,坏了一代人。孩子与爷爷奶奶的代沟太大,隔阂太深。交流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学习兴趣淡薄,没有学习动力。所以其中一部分学生就选择沉迷网络交流聊天。

3.上网与游戏

玩过网络游戏的占50%,经常玩小型游戏的占17%,经常玩传奇等大型游戏的占10%,对网络游戏中的枪战打杀场景更倾向于刺激和宣泄情绪的占23%。这些结果说明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较大,是学校对学生上网加强引导的一个重要方面。

4.上网与学习

上网以聊天、交友、玩游戏、看电影等娱乐为主的学生占63%,到网上查阅资料为主的仅占17%。喜欢在网络教室上课的学生占71%,常上网查阅资料的学生占30%,喜欢教师通过课件或查看网页辅助新课的学生占62%,喜欢通过网络交流展开讨论的学生占46%。对信息技术不了解的学生占33%,了解一般的学生占55%,将自己获得的重要知识保存在电脑中的学生占17%。这些结果表明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习的能力。

5.上网与负面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网影响了正常学习的占19%,会促成说谎的占16%,会影响身心健康的占27%,会诱发犯罪的占7%,认为网吧管理混乱或者缺乏管理的占31%,认为网络利大于弊的占37%,在上网时遇到过不健康网站的占67%。这些结果说明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意识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结果分析,网络使农村高中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视野,展现自我的空间,汲取知识的源泉的同时,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网络世界逼真的摸拟手段缩小并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使一部分中学生远离现实世界,产生闭锁,孤僻的心理,极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养成;多角度、多角色的“人机式”人际交往,使中学生自我意识减弱;过分依赖网络信息使中学生养成逃避现实的心理,个人主义盛行,自由主义泛滥。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对策。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学校要多部门联手融教育于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

(1)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在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开展的活动主题可以有:《守护青春,远离网吧》《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砺志,博学,做栋梁之材》《青春与使命》《与纪律同行》《塑文明形象,建和谐校园》《崇尚俭朴》等。内容包括网络影响、人生价值、奋斗志向、心理健康、交往礼仪、行为规范、情感教育等,活动富有要感召力,影响面要大,能直接或间接推动网络影响教育活动。说其直接,是因为活动直接包括网络影响内容;说其间接,是因为相关活动能帮助学生,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提升学生内在素养。

(2)通过整合和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发挥网络的强大功能。

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室以及自己的专业技能,转化一部分上网成瘾的学生掌握电脑技术,成为制作能手。利用学校兴趣小组,把喜欢上网的学生统一起来,利用学生在校的课外活动时间,集中到网络教室上课培训。给学生开设的课程可包括:Word、Excel版面的设计与表格编排,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通过培训,能使绝大部分学生会使用系统软件(如WindowsXP)对系统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选择某一应用软件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同时每次活动结束后,可挑选出比较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小组同学欣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另外,每学期举行摄影展比赛,发动全校的学生去发现美,体会在校园的点点滴滴感动瞬间。利用电脑进行后期的剪辑和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将电脑、网络运用于实际学习的热情,将一部分上网成瘾的学生转化成电脑制作的高手。

(3)有效利用“心理咨询活动室”,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班级调查,对上网成瘾的学生要分阶段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网络聊天与交友易使学生受骗上当,而且使学生容易形成情感上的过分依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要专门开设“心理咨询信箱”运用Email促进师生交谈。当学生有心里话或是一些敏感的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时,可以用电子邮箱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这个学生的疑问直接回答,然后再用电子邮箱直接寄给这个学生。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使学生能正确对待网络聊天,谨慎交友。

2.网络政策法规宣传

(1)学校通过制作橱窗、黑板报,设立网站专栏,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对网络政策法规、网络文明公约等进行宣传。特别对学生大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给学生上网提供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

(2)开展主题班会,树立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如在农村高中开展关于《文明上网、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主要活动内容:学生结合自己利用网络的体会纷纷发表对利用网络的意义和如何文明上网等方面问题的见解。通过班会上的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认清网络的利与弊,认识到中学生要节制上网,有目的、有选择地浏览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吸收学习有益信息,同时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3.有效利用“家长学校”,督促家长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为寻找满足感与成就感。这类孩子通常学习成绩属中等或比较差。在学习上他们得不到老师及家长的赞赏和肯定,便把这种心理需求变相转移到游戏的升级、奖赏中。②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孩子,此类孩子的父母一般对其要求高,他们在努力达到父母要求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上网是追求一种释放压力,网络便成了他们发泄的工具。③被家长忽略的孩子。被忽略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如父母工作很忙,长期在外经商,或是由于夫妻不合、离异,让孩子过着单亲生活等。此类孩子上网是追求一种归属感,一种情感的寄托。除此以外,还有的孩子上网是因性方面的迷惑。一旦孩子染上网瘾,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也会给家庭带来苦难。

篇5

关键词:士官学员; 心理问题; 教育

士官队伍作为我军人才建设“五支队伍”之一,是新时期部队教育、训练、管理的骨干,是在一线操作和维护武器装备的重要力量,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中坚力量。而近年来,受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影响,士官学员焦虑、苦闷、困惑等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严重威胁着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的提高。因此,探讨士官学员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成为当前士官学员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士官学员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对学习训练的厌倦。在军队院校,大部分的时间就是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学习是一个长期任务,训练是一个反复磨练的过程。许多士官学员都是初中毕业,有的甚至是小学毕业,因此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而军队的学习时间缩短、课程多、难度大,使他们在学习上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再加上部分士官学员对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所学非所愿,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更多的时候是应付,总觉得自己学不会,便导致了对学习的厌倦心理。在平时的训练中,很多时候往往是单调枯燥、无休止的循环重复,使士官学员在训练时无精打采、动作不认真、敷衍了事。

二是人际交往障碍。由于军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部分士官学员在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越来越少。有些学员不善于与他人交往,集体观念薄弱,不会或不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问题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沟通,因而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同时,士官学员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家庭背景以及语言、性格、仪表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加上独生子女教育不当所致的后遗症作怪,造成了部分士官学员在新的人际关系中落入尴尬和交往不畅的地步,由此感到苦闷、自卑、焦虑、不满,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是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许多士官学员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望步入军营的,他们把未来设计得过于完美,认为在军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因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他们的梦想常常被打碎,理想难以实现,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使士官学员的心理状态严重失衡。有的士官学员不能正确对待没能达到期望,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某种防御的心态,经常独处,很少与他人交流,企图逃避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颓废、消沉、抑郁、自卑等心态,或者自暴自弃、放纵自我,以此来麻痹自己的心灵。

二、士官学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士官学员大都生长在和平年代,生活条件优越,经受磨难少,心理成熟慢于生理成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又慢于心理成熟。在他们成熟的过程中,相对缺乏自控能力和抵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而且士官学员的心理特点是丰富多样,具有明显个性特征,如喜欢独立自主、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我意识强、喜欢评价他人或得到他人的评价、情绪易激动等,这样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定位过高,那么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便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军事环境因素

军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它的职业活动特点对于士官学员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军事行动充满了危险性,它需要部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在有急、难、险任务时,士官学员要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同时还会产生强烈的时间紧迫感,这些因素的存在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面临威胁生命的危险情境,他们也会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出现心理异常。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要求士官学员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有时候要连续作战、爬山涉水,导致他们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这不仅使他们的体力负荷过重,而且他们的心理负荷也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水平。再加上由于训练、作战、执行特殊任务等军事活动对士官学员的能力、体力均有相当高的要求,而限于他们本身素质的差异,因而总有一些学员在军事活动中遇到挫折,个别人还会发生伤亡事故,这都会使士官学员产生挫折感,导致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

(三)社会环境因素

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东西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造成了心理不平衡感、不稳定感,人际关系的淡薄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士官学员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一些不能正视现实、缺乏适应能力的士官学员必然会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军队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风气会程度不同地反映到部队中来。健康的、进步的社会思潮对士官学员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士官学员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明显增强。然而一些不健康的、腐朽的社会思潮,对学员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侵蚀和危害,如受极端民主化思潮的影响,部分士官学员作风松散、不请假外出、私自离队、不服从管理、顶撞领导等现象增多,并且呈上升趋势。受“讲实惠”、“向钱看”思潮的影响,部分士官学员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不切实际地图虚荣、摆阔气,理想追求低下。

三、士官学员心理问题与健康教育策略

(一) 加强士官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士官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员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员在教学中要转变那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我无关”的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对士官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士官学员进行心理辅导,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队干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学员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 加强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院校应积极开展对从事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员的培训,并把培训工作列入教学师资培训计划。同时还要重视对学员队有关的领导以及其他从事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员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为士官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证。

(三)确保士官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士官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学员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做好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相关干部和教员要深入课堂、深入教学,了解学员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积极地引导。课后要多与学员接触、沟通,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员思想动态和心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确保士官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 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对士官学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员的心理品质。因此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体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活动。通过录像、电视、宣传板报等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以加强对学员思想的正确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员在优美、健康的校园环境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练,从而铸就健康的、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