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即时通信现状范文

即时通信现状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4 10:32: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即时通信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一、即时通信的含义与特点

(一)即时通信的含义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即时通信日渐成为当下网络信息交流的主流方式,伴随着服务终端的发展,即时通信的业务的形式也日渐多样化,并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即时通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即时信息的交换,通过信息的交换实现通信,交流的目的。即时通信的本质是一种通信业务,其最初只是被应用于简易的网上聊天,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网络通信功能被进一步挖掘,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将即时通信技术转换成为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方式。

(二)即时通信的特点

就即时通信中的交流形式进行分析,即时通信为不同的参与者而提供的平台具有平等性。传统模式下信息的传递分为传授者和接收者两部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二者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无法跨出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客体限制。而即时通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形式下的信息交流方式,有效实现了信息内容的平等交流,使得信息的交换过程更具主动性和平等性。其次,即时通信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网络的建立为即时通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在网络平台上,人们能够通过即时通信将数据信息进行交换,通过信息的交流互换增强网络中不同信息内容的传播,使得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利于信息的互动性学习。

二、即时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即时通信技术发展至今,已逐渐摆脱其最初发展时依靠的运营商,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即时通信进行创新型设计,以其独特的服务形式和多样的服务功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伴随着即时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更多的通信服务被应用到实际通信中,使得即时通信的内容得以丰富,通信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增强。飞信作为当下市场应用范围较广的即时通信手段,其多样的聊天功能和丰富的信息传输方式都有效满足了人们的网络交流需求,这也使得飞信成为当下国内最为流行的网络通信工具。

伴随着即时通信技术水平的提高,更为丰富的通信应用使得即时通信受到广泛的关注,也为即时通信的发展赢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力推动下,即时通信技术进一步得以完善,多种通信终端被开发出来并迅速应用到计算机和手机的应用中,这也使得即时通信的用户数量大大增加。用户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即时通信技术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资金的积累也为即时通信技术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当下即时通信的发展中,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移动公司在对即时通信进行应用中更加注重对通信功能的开发,其独特的发展方式为其赢得了更多的用户量,伴随着移动公司用户市场的发展,即时通信技术将更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即时通信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其在娱乐,资讯和电子商务等多方面成为发展的主流,几近垄断的发展状态正在逐步确立即时通信在各领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多样化的群众娱乐方式和更为丰富的服务也在有力推动着即时通信向更为兴盛的方向发展。

三、即时通信技术未来发展态势

(一)服务发展态势分析

即时通信未来服务发展将会向着更加人性化方向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向着社区性方向发展,互动性越来越强,人们的网络生活将更加的丰富,并且虚拟世界的网络生活开放将成为即时通信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未来的网络虚拟世界只是在形式上不同于现实生活,其功能基本上可以实现现实生活的主要特点,比如购物消费、饲养宠物等生活。传统的聊天软件功能也会变得丰富起来,比如会增加社区游戏、社区新闻等方面的内容。

(二)与互联网的结合更加紧密

随着新浪及其他门户网站的逐步发展,即时通信势必会联合实力雄厚的门户网站,在移动客户终端提供网络应用等新型服务内容。无线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即时通信也会加快与无线网络的结合进度,比如联通3G服务。

(三)社会效能更加突出

随着即使通信用户数量的增多,势必会变成一种社会时尚,比如空间、博客及微博的广泛使用,将会大大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程度,即时通信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手段,传播社会正能量和传统文化将会成为其主要发展方向。再者,随着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服务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因此,即时通信未来发展势必会将用户所在地的文化及生活习惯融入到软件及技术的开发中。

(四)移动终端的发展态势分析

未来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移动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C和手机将会成为即时通信的主要工具,而且PC或者手机定制业务也将快速发展,许多即时通信软件都将成为移动客户终端的内置软件,方便人们的生活需求。

四、结束语

即时通信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在计算机网络的有力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加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成熟,使得即时通信业务的功能也日渐丰富,微博,QQ和电子邮件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即时通信业务功能的丰富使其摆脱了单一的聊天形式,成为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实现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即时通信平台的建立,社会发展中的更多领域将会受到即时通信的影响,即时通信也会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成为社会服务行业发展中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牛胜旺.即时通信行业的发展报告[J].天津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2011.

[2]刘胜利.中国即时通信产业市场结构形成原因及其发展趋势[N].北京科技早报,2009.

[3]毛欣桐.简要分析我国即时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J].广州证券市场,2010.

[4]周济林.IM即时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和发展态势[M].通信与信息技术,2011.

篇2

1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现统计监督,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统计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提高统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效率,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更多、更快、更准的统计信息,提高统计的时效性。就目前信息技术水平而言,统计信息化就是要实现网络化统计,在网络环境下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完成统计设计、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传递、储存和等统计信息的生产和管理活动。统计部门作为政府收集社会信息的主要机构,它承担的最基本职能就是信息职能,即利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采集、处理,传递,存储和提供大量的以数据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信息,并把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整合好,管理好,开发好,为国家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为社会各界提供更优质的信息产品。统计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之一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统计数据生产模式,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2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年来的发展,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统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基础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统计信息网基本通达到全国地市级,统计的网络环境已经形成,各级统计部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性能也普遍有了很大提升,统计系统内网络传输方式已基本实现了数据报送。统计信息内部网已成为统计部门间信息交换的主渠道,网络化服务正在成为统计部门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优质服务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面向社会建立的统计信息网外网,正逐步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重要途径。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还比较低,只停留在网页更新信息、局域网共享等层面上;缺乏复合型的信息系统管理人才,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信息网络通道不够通畅,资源不能高度共享;多重视硬件建设轻视应用软件投资;信息安全保障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等,这些都阻碍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3.1统计数据采集信息化。要实现统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改造现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简化统计指标,将其与业务信息系统相结合,努力实现基本统计数据到统计信息的自动实时加工。第二数据采集方法信息化,尽可能采用统一的信息采集平台。第三完善统计计量方法,在原有统计计量方法的基础上,引人数理统计的方法,加强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测定,尽可能使统计计量方法规范化,标准化,以便于内外系统之间信息交换与对比分析。

3.2统计数据分析信息化。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灵魂,不实现信息化的统计分析,就无法领悟到统计数据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含义。利用先进的统计分析处理软件,建立统计数据库,对数据进行信息挖掘和分析,是统计分析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3.3统计数据传递信息化。要实现统计数据传递信息化,首先要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统计调查工作模式,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保证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第二以数据库为依托,实现网上统计信息的在线处理、查询等,实现在线数据处理工作模式。第三推动统计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丰富统计信息为政府和公众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第四借助现代通信技术,通过网络环境完成信息传递和信息管理,优化统计资源配置,提高统计的效率和准确度。

3.4统计数据信息化。统计数据信息化是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统计数据库、数据分析信息化为源头,利用统计服务网络子系统,建立统计信息网站和综合信息反馈服务的统计数据库体系,开辟统计服务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领域,实现统计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

4统计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4.1加强网站建设。统计信息网站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统计业务知识密切结合的产物。统计信息网站的建设是统计信息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是统计工作自动化、网络化的依托,是统计行业自我宣传、服务社会的窗口。统计信息网站应成为数据采集、信息、政务管理的平台,所以统计网站建设的好坏,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统计信息化的成败。网站的建设还应实现基层单位数据直报系统。

4.2做好统计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是统计信息资源管理与应用的主要基础工作,也是统计信息与服务的主要手段和窗口。统计数据库的建设应包括:统计元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工作库、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度数据库、基本单位名录数据库、人口数据库及相关的综合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等。

4.3加强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统计信息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统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和,经常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入侵、攻击,造成统计信息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应建立统计信息网络灾难恢复备份系统、统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统计信息网络系统防病毒系统。还应制定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经常进行安全保密教育,对重要的信息交换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有效保障信息网络和信息内容的安全。

篇3

[关键词]电子通信;数据传输;通信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05

[中图分类号]TN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电子通信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电子通信技术主要包含了(WAN)的远距离传播技术、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3G)与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4G),同时还有宽带无线通信技术(BWMA),以及局域网(PNA)通信技术。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也在迅速的发展,诸如超宽带UWB和蓝牙(Bluetooth)技术等主流技术,这些都成为了极有潜力的技术。

1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同盟的进程

信息技术发展到了今天,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近距离的无线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同盟的发展趋势,成为了一个极大的产业,而且,对于当前来说,市场主流技术主要由这些信息技术操纵着,而这些信息也将会进一步促进技术得到完善。

1.1 UWB技术

以高速率而著称的UWB技术,是目前发展较为迅猛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而这种技术目前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运用。UWB技术主要采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来进行数据的传输,通过近交频分调制技术将数据转换回来,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这种传递技术有着极大的传输数据的能力,而且具有功率极低的特点,这种技术最大的传播速率可以达到1 000 MB/s,由于这种技术在近10米之内有着极为高速的传播速率,从而使其广泛地运用于个人通信之中。相对于窄带技术来说,该传播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的优势:首先是数据传输速率高,这是以往的窄带技术所不能比拟的;其次是丰富的多径差异性,而这也是传统的信息传播技术所不具有的;最后是系统容量大,但是发送功率非常小,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优势,才能使其得以广泛地运用。

1.2 蓝牙技术

蓝牙(Bluetooth)技术已经是一个极为成熟的技术,而且在几乎所有的手机行业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这项技术的最早是由爱立信、IBM、诺基亚以及英特尔等几个大的公司所研究开发出来的,并且于1998年正式地运用到了商业之中,从而成为了现代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标准。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nquench Hopping)和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access)。对于蓝牙技术来说,可以不用进行2.4 GHz波段的申请,这就能大大地减少了干扰,当然之所以能够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这也是因为它具备了UWB技术所具有的运营功率极低的特性,因而也成为了一种极近距离的传输,其传输的距离不能超过10米的距离。同时对于这项技术的运用,主要运用于手机,采用极为人性化的设计,便于人的操控,方便了信息的传输,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信息传播的途径,这也成为了多媒体演进的方式之一,后面的每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的采用,都遵循了这个模式。

1.3 红外线传输

红外线传输是近距离的数据传播技术,原理就是利用可视红光光谱之外的不可视光,就因为红外线也是光的一种,所以它也同样具有光的特性,它无法穿越不透光的物体。这种传播技术的运用,是因为其采用了电脉冲与红外脉冲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传输的,而正是因为这种传播方式的采用,才使得数据信息能够极高极快的发展,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之中,主要是采用点对点进行线缆的链接,来完成近距离的数据传输的。这个技术的诞生,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肯定与支持,并且该技术最早由1993年成立了红外数据协会(IrDA)提出,规定了其应用标准,如:传播的角度较小,以30度的锥角来进行数据的传播;其次,就是传播的数据范围之短,不超过10米的距离,其传播的过程与传播的途径,不是广泛的进行大众的传播,而是进行点对点的链接,进行近距离的传播。对于红外技术的发展来说,目前已经从4 MB发展到了16 MB。对红外技术来说,其与蓝牙技术存在众多的相似性,但它是一种极新的近距离传播技术。

当然对于近距离的电子通信技术来说,它还涉及了其他的技术,诸如ZigBee技术和RFID技术,但是在这里,笔者不再进一步的展开讨论,而是探讨一下电子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未来趋势进行相应的展望。

2 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的展望

当今的电子通信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也开始向一个全新方向发展,将各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合,使其传播的速度更高,使运用范围更广。

2.1 UWB技术

对于当今科技的发展来说,任何一门技术的发展及其发展的趋势,都会受到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UWB技术也不例外,其传播的理论虽然不尽完善,而且大多都处于其摸索阶段,但一样备受关注。当前的通信技术所采用的主要是超宽频技术,而这种技术的采用,在与其他的技术相结合之后,加强了外界干扰。对于3G传播技术向着4G传播技术转变的过程之中,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UWB与4G技术的和平共处,而这也就是4G传输的关键所在。当然对于UWB技术来说,还有着其他的发展方向,诸如MMO技术运用于UWB技术之中,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可以使得性能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如:链路的可靠性与速率的适配能力,这些都在提高的范围之内。对UWB技术来说,其一直是美国军方所采用的通信技术之一,因为其存在着极大的速率传播优势,也广泛地运用与家庭网络通信和办公网络之中。

2.2 蓝牙技术

现在蓝牙技术已经极为广泛地应用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较之以往来说,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也正是因为这个蓝牙技术的广泛采用,才使得现在无线网有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技术,如Scattemet网络通信的发展、蓝牙芯片以及单芯片的设计等,都能使无线电子通信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并且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如:现在的家庭电脑联网在很大的程度上采用了这种技术,而且在市场中占有了集中的比例,同时,手机市场也采用了这种技术。该技术已广泛的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阶段,诸如汽车短距离通信技术的改进、手持设备以及游戏设备的进一步改进。

2.3 红外线技术

UWB技术和蓝牙技术主要是用于横向的发展,是对电子通信技术的一种全面的发展,其中蓝牙技术多偏重于运用。对红外线技术来说,也多偏重于运用,其发展方向多为汽车工业或其他工业方面,并且广泛地运用到了现代汽车工艺、轮船工艺之中。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拢姚远,宋俊德.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移动通信,2008(6).

篇4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无线通信;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2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Liu Wei

(Yo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ongzhou4251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tatus of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alyzed,and further predict the future trends in this area will be diverse network of complementary,broadband,integr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and other personal information.

Keywords: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tus;Development trend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已经进入数字时代。20 世纪90年代信息化革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的完成,信息和知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特别是因特网商用化和家庭化以来,使传统的电信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无线通信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中不断革新。

一、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应用管理服务器三部分组成,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分为基于IEEE802.15 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 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 的无线城域网(WMAN)、基于IEEE802.20 的无线广域网(WWAN)等四类。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移动性可以划分为移动接入式和固定接入式;按照带宽可以分为宽带无线接入和窄带无线接入;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分为长距离无线接入和短距离无线接入等。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历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通讯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并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沟通方式、管理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信技术从固定方式发展到移动方式,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军用装备,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设备是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在50年代初,才出现了150MHZ VHF 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时期的移动通信设备器件已开始向半导体过渡,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并形成了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电话网的融合问题。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个阶段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并在70年代末开始进行AMPS试验。频段扩展至800MHZ。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是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大发展时期,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转变;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兴起并应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加速推进,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蓬勃发展,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不断增加。

三、无线通信产业的现状

现今,无线通信产业两个重要特点是:1.大众移动通信发展十分强劲,新技术应用更新不断加快。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2.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研究、应用不断发展。

全球移动市场呈总体增长,不均衡增长的趋势。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增用户日益减少;而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用户数增长迅猛。从数据新业务市场的增长来看,韩国、日本呈现爆发态势,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新热点。移动通信仍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移动通信用户超过30亿人,四大3G标准(WCDMA、CDMA2000、TD - SCDMA、WiMAX)演进技术不断出现,商用进程加速,全球有10亿人被3G网络覆盖。光通信已成为电信业务传输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在超长距离传输方面,也已达到了4000km无中继的技术水平。源于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巨大冲击,固网主导运营商开始寻求各种形式的FMC(Fixed Mobility Convergence,固定移动融合)整合服务。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为网络融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进程,三网融合进程加速。

四、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一)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益凸显。由于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不同的适用区域和不同的接入速度。因此,多元网络一体化可以实现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覆盖,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均衡发展。例如,3G和WLAN的互补效应,3G将可以解决广域网无缝覆盖和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WLAN可实现近距离的超高速无线接入。因此,多元网络一体化可以实现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覆盖,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均衡发展。

(二)宽带化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重要方向。随着宽带应用的不断发展,在信息化社会的环境下,宽带化将是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并且,宽带的应用前景,会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在光纤传输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有线网络宽带化的今天,无线网络的的宽带化,也正成为现代通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无线宽带与有线网络的无缝衔接和数据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无线宽带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无线通信网络多样化和综合化。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将向核心网/接入网进行转变。通信网络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将随着网络管制的逐步开放和市场竞争需要而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推动传统的通信网络与新兴通讯网络的有机融合,提高无线通信网络普及和应用负效率。

五、结语

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将是一个综合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各种无线技术都将最大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为多元网络互补化、宽带化、综合化与多样化、信息个人化。我国作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科技的发展起着不可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大力发展无线通信产业,促进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国民建设将会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于泳.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0(6)

篇5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无线通信;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一、介绍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现代通信技术已经进入到了数字时代 。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革命以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完成,让信息和知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特别是由于因特网的商用化和家庭化,使得传统的电信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无线通信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中不断革新 。

无线通信技术由无线终端、无线基站、应用管理服务器三部分组成。如果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将其分为、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的无线城域网(WMAN)、基于IEEE802.20的无线广域网 (WWAN)和基于IEEES02.15的无线个域网(WPAN)四种类型。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可以按照移动性将其划分为固定接入式和移动接入式;按照带宽可以分为宽带和窄带两种无线接入;按照传输距离则又可以分为长距离无线接入和短距离无线接入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通讯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并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沟通方式、管理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通信技术从固定方式发展到移动方式,大致经历

了以下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在军用装备方面使用。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采用电子管技术以及短波频率,直到5 0年代初,才出现了MTS 即150 MHZ 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时期的移动通信设备器件已开始向半导体过渡,频段扩展至 UHF450 ~ t Z,并形成了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电话网的融合问题。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个阶段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并在70年代末开始进行 AMPS试验。频段扩展至800 MHZ。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也就是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大发展的时期,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逐步朝着个人通信业务的方向进行转变。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兴起并得到应用,从而加速推进了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使得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让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不断增加。

二、问题

现今,无线通信产业两个重要特点是:1.大众移动通信发展十分强劲,新技术麻用更新不断加快。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2.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研究、应用不断发展全球移动市场呈总体增长,不均衡增长的趋势。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增用户日益减少,而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用户数量却得到了迅猛增长。从数据新业务市场的增长来看,韩国日本呈现爆发态势,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新热点。移动通信仍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移动通信用户超过30亿人,四大3 G标准 ( WEDMA、CDMA2000、TD-SCDMA、WiMAX ) 演进技术不断出现,商用的进程加速,全球有10亿人被 3 G网络覆盖。光通信已成为电信业务传输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在超长距离传输方面,也已达到了4000 km无中继的技术水平。源于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巨大冲击,固网主导运营商开始寻求各种形式的FMC ( Fixed Mobility Convergence,固定移动融合) 整合服务。IMS (IP多媒体子系统)为网络融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进程,三网融合进程加速。

三、可解决的方法

(一)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之间的互补作用日益凸显

由于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以及不同的适用区域和不同的接入速度,因此多元网络一体化可以实现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覆盖,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均衡发展。例如3 G和WLAN之间进行互补:3 G可以满足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并解决广域网无缝覆盖,WLAN则可以实现近距离的超高速无线接入。

(二)宽带化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重要方向

在信息化社会的环境下,随着宽带应用的不断发展,宽带化将是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宽带的应用前景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在光纤传输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有线网络宽带化的今天,无线网络的宽带化,也正成为现代通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未来无线宽带与有线网络的无缝衔接和数据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也会使无线宽带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无线通信网络多样化和综合化

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将向核心网/接入网进行转变。通信网络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将随着网络管制的逐步开放和市场竞争需要而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推动传统的通信网络与新兴通讯网络的有机融合,提高无线通信网络普及和应用负效率。

四、小结

综上所述,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为多元网络互补化、宽带化、综合化与多样化、信息个人化。无线通信网络将是一个综合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各种无线技术都将最大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而我国作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科技的发展起着不可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不断促进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创新,并使无线通信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国民建设将会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于泳.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0,6

[2]徐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及发展趋势[J].科技纵横,201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