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24 10:31: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篇1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文秘写作-www,,找范文请到]

从总体上,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如果说在进入新阶段以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那么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目前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农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取决于工业和农业、城乡经济的相互关系。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着力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入世后,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订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

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我国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东部地区可适应大都市圈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推进城镇网络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镇和发展重点小城镇。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小城镇建设更不能急于求成,贪大求洋。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进入新阶段以前,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的推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的的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解放了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90年代初中期,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乡镇企业崛起,有了农村办工业的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民从“多元化”经营中得到了单一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得到的收益。

进入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同样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来源于思想解放,来源于社会实践。当前,县域经济制度创新又进入活跃期,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定单农业、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必将带来生产力的新的解放。因此,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制度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必将促进新阶段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要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市场化为改革取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清除阻隔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商品和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和城乡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篇2

关键词: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历程;问题诊断;途径

从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开始,我国债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和壮大,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包括场内、场外等多种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的市场。但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明显滞后、诸多问题仍然困扰其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在我国债券市场30周年之际,本文从发展历程回顾、问题诊断及未来发展等视角深入剖析交易所债券市场。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债券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1年以前以场外柜台市场为主的阶段,1992年至2000年以交易所市场为主的阶段,以及2001年至今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阶段。

1.场外柜台交易市场阶段

1988年初,首先在7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商业银行柜台成为国债买卖场所;到同年6月,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城市又扩大至54个大中城市,至此,我国债券流通市场基本形成;1991年初,国债交易流通进一步扩大到全国400个地、市一级以上城市。由于债券交易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及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因此称为场外柜台交易市场阶段。

2.交易所债券市场大发展阶段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交易所债券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此后,全国各地的证券交易所都开展债券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逐渐活跃;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试点,国债回购交易在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等机构之间大量出现,但由于缺乏全国集中统一的国债托管结算系统,存在国债买空、卖空、挪券和假回购等违规行为。1994年末,国家开始清理整顿各地分散的证券交易场所,将国债交易集中至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所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国债期货交易突飞猛进。

3.银行间债券市场大发展阶段

199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爆发“三二七”国债期货事件,国债期货试点历时两年而终。1997年初,交易所的债券回购成为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导致股票市场过热)的重要渠道。1997年6月,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银发[1997]240号)》,将托管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全部转到中央结算公司,并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该同业拆借中心于1997年6月16日正式办理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标志着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形成。但由于当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单一、流动性差等原因,直到2000年之前,债券交易仍然主要通过上海、深圳交易所市场进行。

基于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出台了各项政策,如债券结算面向非金融机构开放、实施准入备案制等,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多元化,交易量大幅增加。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年交易量首次超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自此,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保持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绝对主导地位。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上述发展历程之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结构,换言之,我国债券市场格局包括以银行间市场为代表的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国债柜台市场的场外市场,以及以沪深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市场两个部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都具有各自优势,也都存在较明显的缺陷,缺乏强大的生命力,不能很好地担当起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重任。因此,促进两个市场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是关键。

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占绝对优势,相比之下,交易所债券市场受政策限制,发展缓慢,规模较小,上交所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主要以上交所市场为主)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但交易所债券市场具有定价效率高,价格连续,市场透明度高,交易系统先进、技术网络和渠道覆盖广泛等优势,是我国债券市场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优势,首先对交易所债券市场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做到扬长避短。

1.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

(1)市场规模较小

债券融资已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截至2010年底,全球债券市场托管量超过90万亿美元,已远超股票融资额。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债券市场较为发达,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债券规模增长较快,中国、巴西、韩国等新兴国家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规模仍然偏小。截至2010年底,中国债券市场托管量约为3万亿美元,仅占全球债券市场的3.3%,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又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市场规模较小。

(2)产品种类少

欧美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发达,产品包括国债、地方债、政策债、公司债、债券衍生品及证券化产品等,不仅有国内债券,更有国际债券、外币债券,种类多,结构合理。交易所债券市场仅有国债、地方债、公司债和可转债等国内债券产品,没有债券衍生品、证券化产品、国际债券等。

(3)产品同质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产品的信用等级差异较大,产品差异化明显,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的信用等级大多为A+级以上,风险等级普遍较高,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同质化明显,市场交易清淡。

2.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

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2001年之后,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占据绝对地位。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左右。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交易所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小

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首次超过交易所债券市场,特别是2003年以后,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快速增长,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原本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的投资者纷纷转入银行间市场,导致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托管量、交易量的下降。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仅相当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3,09%,规模较小。

(2)产品创新步伐缓慢

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大力发展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品,既考虑各类发行者的发行意愿,也根据投资者的需求推动相关债券产品的发展,提高了发行效率,形成了良性循环。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行政化色彩明显,多样化投资者需求难以满足,各类发行人积极性不高,导致发行者和投资者均倾向于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过于标准

化,尚未形成一个包括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产品结构,现货品种比较单一,缺乏债券远期、利率互换等债券衍生产品,不能满足投资人多样化需要,降低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流动性。

(3)发行审批程序复杂,结果可预期性不强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采取注册制,审批效率高,灵活性大,从而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国际机构债、普通金融债、企业债、央票、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较高的发行效率和较大规模的投资者,保证了多样化产品的供给需求趋于平衡。与之不同的是,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的债券发行采取核准制,审批效率较银行间市场低,审批节奏及结果的可预期性不强,从而限制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拓展的空间。

与股票交易方式一样,交易所债券市场采取交易机制,投资者必须通过交易所会员才能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而银行间债券市场不同,其采取的是投资者注册制,投资者对自己的债券投资有较大的掌控能力,因而具有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积极性和愿望。

三、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

正如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一样,驱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是市场、平台和政策。

平台驱动是拉力。平台驱动是指交易所债券市场需要构建一个集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于一体、支持多样化投资的固定收益平台,通过强大的平台吸引银行间投资者,形成强大的拉力。反之,缺乏强大的平台,投资者也会来而复失。可见,平台驱动是交易所债券市场谋划长远的基础。

市场驱动是推力。市场驱动是指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功能强大、支持多样化投资的固定收益平台吸引下,“逐利”的投资者自发选择、自我演化而形成的市场作用。允许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债券持有者结构,为投资者打开多样化投资渠道,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注入市场选择机制,从而打造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驱动是剂。政策驱动是指债券监管机构的各项政策规定对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具有“剂”作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离不开监管机构等政策部门的支持。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属于分品种多头监管方式:国债的发行由财政部监管,国债的二级市场由证监会(交易所部分)、人民银行(银行间部分)共同监管;政策性金融债券由人民银行监管;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均属公司债券,但由不同机构监管,其中企业债由发改委监管,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及可转换债券属证监会监管,中期票据及短期融资券属人民银行监管。历史造就的这种分品种监管方式,随着市场的变化已成为了债券市场发展的阻力,严重降低了债券市场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政策驱动是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剂”。

综上所述,平台驱动、市场驱动和政策驱动构成了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平台驱动是拉力,市场驱动是推力,政策驱动是剂,三者共同驱动交易所债券市场踏上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陆文山: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若干问题再认识――兼论资本市场功能的完善[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4月

[2]金永军:债券市场场内外微观交易结构的趋势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4月

篇3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扩张运行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加剧,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缺乏可持续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等。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但充分凸显了“三大”:经济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金融转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开始了制度调整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表现在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制度变革的发生时期,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金融市场建立了初步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为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启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变革进入市场金融体系框架的调整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经济。显著特点是形成“一行三会”格局,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监会则统一监管全国的保险市场。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并负责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充当最后贷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调整运行的时期,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转折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和发展模式再创新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不仅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且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和严峻。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度调整和寻找解决方法,积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结构调整的挑战。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危机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机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实体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全球经济金融进入了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运行的宏观环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际支付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安全网建设继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2009年无疑是中国金融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与风险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金融逐步渡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国际金融市场逐渐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但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维护金融稳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金融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化的完善时期。“十二五”时期,只有继续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危机应急处置机制作用,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改善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国际金融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当主要矛盾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积聚了新的积极因素之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熟运行的时期。其显著特点是更多地体现出经济社会成熟发展的特征、成功的运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国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社会文化、技术进步、管理理念等不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会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从中国参与建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及制定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程度依次划分为参与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这是中国金融转型路径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结论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失灵;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的良性作用是在于能够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干预市场的运行,有效的控制市场的走势,及时的弥补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干预在市场经济调控工作中的局限性,政府干预在实际市场调控工作中的作用也存在失灵的情况。为此,要实现政府干预对于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必须对政府干预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进行充分的掌握。

一、政府干预的基本职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在体制和运营方面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欠缺。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进行的全新市场经济模式,没有既有经验的指导和借鉴。为了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能够稳步快速的发展和提升,同时控制市场的不成熟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情况,对正在建设过程中的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我国提出的建设性指导理论,而政府干预正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1)出现市场是失灵的原因。市场经济中产生市场失灵的表现是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够有效的对商品的分配和劳务关心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市场经济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内的资源和信息能够自然的分配和运作。完美的市场运作体制应当是市场经济当中资源的分配和调动实现最优化、信息交换的完全对称化,而这种理想中的市场机制在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由于市场经济的决策主体依然是商人本身,而商人自身却存在的个性原因和不稳定因素,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衍化就无法完美的进行。这就导致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完美的控制自身的演变,当市场调节的作用无法控制市场运行缺陷对于市场影响作用时,就会发生市场失灵的现象。正是由于市场存在失灵的状况,政府干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原因也是引发市场失灵的一大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加剧。在一些市场经济活动中必将触及经济活动之外的一些人的利益。这部分原因处于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之外。而在实际的市场运作当中,经济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就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经济活动中个体的边际成本大于社会一般边际成本或者收益时,产生外部经济效益。二是经济活动中个体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而个体边际收益大于社会边际收益时,产生外部负效益。(2)政府干预的基本界限。政府干预的力度掌握在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够既发挥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又不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自然发展。这就需要明确政府干预工作的具体界限,需要对市场失灵的种类有所了解。在经济学上,通常将市场失灵的情况划分为可自愈自然市场失灵的情况和不可自愈非正常情况下的市场失灵。这其中可自愈的市场失灵情况是指市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市场自身的机制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运营的需要。市场自身产生的一种优胜劣汰的的经济态势。这种市场失灵的情况在实质上并不能够算是标准的市场失灵,而不可自愈的非正常情况下的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当中出现垄断、非法竞争、市场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导致市场自身无法纠正失灵现象的市场失灵。当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尚不完善,也存在着市场缺陷导致的市场信息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的市场失灵。当市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调控性质无法及时的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纠正市场的不正常运作问题时。政府干预就需要对市场经济产生其调控的作用。而政府干预的调控力度,则要根据市场经济实际的失灵原因和现象的严重性进行调整。当然也有一部分声音认为,政府干预是对市场经济的不正常运作,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和无效行为。但是其观点无法解释在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大量的政府行为下,市场经济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作用的主要方式

(1)政府干预的工作实质。政府干预对于市场的调控作用主要是对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存在的不完善方面的补充。为此,政府干预工作的实质是扮演市场经济应有机制的替代品。并在市场经济发生相当程度的不正常经济现象的时候,政府干预才会对市场经济产生调控作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自身对于经济的掌握力度和纠正能力也会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市场经济的不规范运作只需要政府本身的轻微参与,既能够通过市场自身的自愈能力逐步弥补并完善起来。基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政府干预工作的实质是为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功能缺失作补充,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政府干预最终将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渡职能被削弱并淘汰。(2)政府干预的主要方式。政府干预在实质上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职能定义上同政府经济职能相同,是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市场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全面的规划和协调作用。可以说,政府干预是政府职能当中原本就存在的一种隐,而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对其功能进行了强化和重新定位。政府干预对于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主要在几个方面:首先,在市场制度和法律规范的完善方面。我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发展阶段,市场自身对于企业经济产权和资产的保护机制并不完善。为此,在市场经济发生不规范运作的时候,通过完善相应的市场规范和法律政策,能够及时的遏制市场不正常的竞争行为。通过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内容,不仅能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良好的长期的功能补充,同时也能够不断规范市场经济的经济秩序。其次,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和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尝试,它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勾绘了一副宏伟的蓝图。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尝试,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缺少前行者在经验上和方向上的指导。而政府干预能够在这一方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很好的补充。基于这点,需要对政府干预的先进性进行讨论。真正对市场经济起到有效调控作用的政府干预需要满足两个基本点。首先,政府干预的形式和力度要适宜。在解决市场经济失灵的基础上不过度干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这要求政府在干预手段上要具有先进性。其次,政府干预要对市场经济起到导向作用,这要求政府在经济的发展方向上要具备先进性。同时,还需要讨论的是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和维护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逐步提升,我国市场经济面对的竞争环境和外界因素也越来越多。为此,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中,政府干预必须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路线进行尝试和探索,以应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发现象。目前为止,我国政府干预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维护者和引导者层面。政府干预的主要工作也是帮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并日益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干预要始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范其发展运行。

三、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是对于我国正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经济的一种补充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对市场经济运作当中的不正常运作进行调控和规范。政府干预同计划生产、国家垄断在本质上有着巨大的区别,它不仅具备相当程度的先进性,同时还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职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政府干预的参与力度也会随之逐渐减少。

参考文献

[1]祁华清.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干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江勇,吴树波.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及现实依据[J].价格与市场.2003(11)

[3]曹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度政府干预[J].社会科学研究.2001(5)

[4]霍焱.对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篇5

关键词:国进民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近期发生的几起国有企业收购民企的事件,让“国进民退”成为人们讨论关心的话题。多年前发生的“国退民进”的讨论,似乎还在耳边,那国迸民退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还是社会的进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特别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只有弄清楚它为什么会出现,知道现象背后的东西,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国进民退”,这也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对于目前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不同的学者对此现象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主要在以下二个方面存在分歧:一是国进民退的存在程度问题,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表示,是否“国进民退”有待考证,他认为在工业方面并未看到“国进民退”现象’相反民营企业市场占有率还在上升。也有学者认为这只是局部现象,不是当前改革发展的主流。但赵晓认为的确存在“国进民退”现象,并且指出中国经济模式不是走向越来越成熟、标准、规范的市场经济,而是开始走向一个怪胎,民营经济越来越边缘化。二是“国进民退”中的进退问题,高尚全认为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关键不在进与退,而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在市场经济中进退是正常现象,问题是有没有垄断、竞争和歧视。也有学者认为现在国有经济不仅在一些带有垄断性质的上游行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并向下游扩张,形成产业链垄断的态势。同时在本轮经济调控中国有经济进一步向竞争性领域扩张,以“做大做强”为名,由政府主导兼并一些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在煤炭、钢铁、航空、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尤为明显。

在面对各方言论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考察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综观当前形势和我国的国情,可能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中小企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有3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处于倒闭和半倒闭的边缘,十几万中小企业已经倒闭。因此,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下降。另一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虽然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明显,但是,据多数民营企业家反应,这些救市措施都偏向了国有企业,他们没有获得同等的待遇,这些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的集中,更进一步壮大了国企的势力,相对地,民营企业则变得更弱。最终结果是,造就了“国进民退”的趋势。

二是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反应。国有企业改革历经32年,虽然有些问题依然存在,但是不能否认它所取得的成绩。这是一条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曲折道路,历经了三个阶段:扩大经营自阶段、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阶段。现在我们正处在第三个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表现为:国有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国有经济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分布范围适度收缩,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企业数量明显下降,但实力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国有企业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必然推动了“国进”,它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符合这“三个有利于”,则应该是我们所倡导的,所支持的。

三是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还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还没有完全解除传统思想的束缚,又要面对更多的新事物新现象,所以不能够正确认识这些新现象也是情理之中的。这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所有制问题上。例如,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都应该是平等竞争的主体,不应该存在所有制歧视,但很多官员和民众始终没有破除所有制的偏见,在政策制定和日常经济管理活动中,过分偏袒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而对民营企业给予冷落和限制。

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方式;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98-02

一、市场营销方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市场营销方式的概念

营销方式是营造市场商品顺利销售要素方法的模式与营销观念的类型。营销方法是形式,营销理念是核心。不同营销方法的形式或形态反映不同的营销理念,反之亦然。市场营销方式创新,就是市场营销方法模式的前进、提升、扩展与深化。

(二)市场营销方式的分类

一是按照发展的不同程度分为传统型营销方式和创新型营销方式;二是按照国别的不同分为本国营销方式和国际营销方式;三是按照部门的类型不同分为物质产品经营部门的营销方式和非物质产品经营部门的营销方式;四是按照生产要素的不同分为产品、资金、劳动力、服务、信息、科技、房地产、文化等要素的营销方式等。

二、市场营销方式创新发展的动因

(一)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1.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文明经过原始文明、黑色文明,现在正向绿色文明推进。“绿色”是指安全、无污染、高质量的品质。当今时代,社会和经济活动正在向“绿化”推进。“绿化”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即以人为中心,从“自然—社会—经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进行能动的调控,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又提出了新“人本主义”;同时,提出了人类在全球生存与发展中的和谐,这就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从而进行社会生产的国际大分工。

(2)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人类社会经济经过牧童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现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推进。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变为第一生产力;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核心以及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知识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引导和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3)市场区域范围发展阶段的演进。人类社会经济中的市场范围经过国内市场、区域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进而大多数国家进入国际市场交换的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在国际市场中,既存在协作,又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此相适应,经济的发展形式是各国进行各自独立的国内发展,然后进入区域集团协作化发展阶段,现在正在进入世界范围内有选择的经济大协作发展阶段。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过摆脱贫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然后进入富裕社会和现代化社会。

(2)实施两个基本战略并进行两大经济发展战略调整。首先是改变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赶超型”战略,而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进行两大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即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再发展中部地区、最后发展西部地区的区域梯进战略,调整为以中部发展为中心,进行东、中、西部同时推进的全面发展战略;由原先向“西方”国家倾斜、再向“东方”国家倾斜的国际市场倾斜战略,调整为“一体”、“两翼”(以发展中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西方国家市场与东方国家市场为“两翼”,交叉互补,良性循环)的国际市场良性大循环战略。

(3)突出两个经济工作重点并采取两个经济发展方针。其重点是:推行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成功改革;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与农业工业化、将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到小康及大康水平。其发展方针是:坚持国内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积极开拓、占领、争胜于国际市场,成为国际经贸强国。

(4)两大经济特点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由生产主导型向流通主导型转化、由供应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化、模仿型向创新型转化、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化、由速度型向科学型转化。

(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1.国内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居民市场需求量不断提高、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基于此发展,绿色消费不断兴起;个性化消费日益明显;需求层次不断向高层次递进。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创新发展,引起了商品供应方式与购物方式的变革,网上商务谈判、网络营销、直供物流等方式应运而生。

2.国际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国际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中国商品出口量大幅增长;各国的差别市场需求更加明显,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将随国际市场差别化需求及其增长而日益优化;绿色消费需求激增;消费质量向高级化延伸;消费品种向多样化发展;非物质商品的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更加现代化。

三、市场营销方式的演进及其创新发展趋势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推进营销方式的变革

1.历史演进过程

随着生产由手工作坊发展到大规模生产、标准化批量生产,以及现在定制化批量生产,使生产系统由成本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演进。与生产模式的变化相对应,市场营销模式也由集市贸易、大量贩运,经过大量营销、目标市场差异化营销阶段,而发展到新兴的定制营销模式。这一营销模式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市场营销由单纯的销售功能而逐步演进为价值创造系统。同时,生产方式影响,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营销方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影响消费方式,消费方式决定着营销方式;当然,营销方式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生产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决定、引导消费方式。

2.生产方式的未来发展,推动着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

首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绿化”生产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绿色消费”的兴起;其次,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形成了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第三,随着国际生产分工的发展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大循环,使市场差异化扩展、物流距离得到延伸、跨国经营向集团化和规模化拓展,引起了供应方式的变革;第四,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上交易、网上通信更加便利,这些内部网络、外部网络、专用网络的普及,引起了营销方式的相应变革。

3.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变革引领营销管理原则的变革

现代营销管理将更多地实施如下原则:(1)需求创造原则;(2)满足个性化需求原则;(3)流通网络化原则;(4)全面营销整合原则;(5)虚拟市场营销原则;(6)非价格竞争原则;(7)运用多元化新型媒体原则;(8)产品及服务多样化原则;(9)面向国际市场经营原则;(10)品牌全球化原则;(11)营销环境优化原则;(12)科学认识市场原则;(13)营销咨询顾问原则等。以上营销管理原则的实施必然引领相应营销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二)营销方式创新发展的趋势

随社会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营销管理原则的变革与发展,营销方式也必然创新发展,以适应生产与生活消费需求的变化。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兴起,必然推进绿色营销的发展。

2.人们的个性化消费方式,必然推进直复营销和定制营销方式的发展。

3.电子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普及运用,必然推进网络营销、数据库营销、直接营销方式的普及应用。

4.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必然引起全球营销、品牌营销等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

5.知识经济的发展,商业文化的提升,必然引起知识营销、文化营销和情感营销等营销方式的发展。

6.各种管理原则的创新发展,必然引起战略营销、整合营销、全过程营销、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等方式的应用与发展。

7.市场营销集团化的发展,特别是为建立稳定的客户联系,形成稳定的市场,必然要发展合作营销和信用营销等方式,并且向深广发展方向延伸。

四、我国的创新型市场营销方式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一)当前已经出现并开始采用的创新型市场营销方式的类型

一般包括: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直复营销;数据库营销;定制营销;关系营销;合作营销;信用营销;安全营销;知识营销;全过程营销;整合营销;品牌营销;服务营销;文化营销;情感营销;直接营销;传销;战略营销;全球营销。共20种营销方式。

(二)当前处于主流性的创新性市场营销方式的类型

主要是:绿色营销;直复营销;关系营销;合作营销;网络营销;定制营销;数据库营销;战略营销等。

(三)创新型市场营销方式的基本特征

篇7

关键词: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确立,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该如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也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我国经济改革三十多年的道路上重点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与建立,我国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断融合,在这当中国有经济所占有的影响力以及对市场经济产生的主导作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存在比较重要的问题,因此新时期我国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是一项重大任务。

一、国有经济改革的发展阶段

1.在中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后,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就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改革先后出现了大概三个阶段,其中包括改革开放初期到之后的十五年之间,这一时期该和的中心基本上是国有企业,重点改革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国有企业走出旧的经济发展观念,使其适应现阶段市场的发展情况。

2.第二阶段大概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这期间大概经历了十年左右,当时改革阶段,重点放在了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还有促进国有经济改革体制的阶段上,在这一时期,市场经济的改革主要是建立现代制度的企业管理方式,通过调整战略结构,改善市场中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通过挑战战略布局,改变国家经济负担过重的情况。

3.第三个阶段,开始的时候是在党的十六大之后,这个阶段,我国的企业进入了一个国有资产管理推动国有经济改革的局面,主要是负责监督和管理国有经济,使其发展中所使用的资产具有保值作用,最终使国有市场逐渐的发展壮大。

二、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性

1.推动我国国有经济的改革时现阶段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因为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国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国想要维护国家统一,在外加方面保证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提高,就要全面发展经济问你,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拥有比较强的战略战术。

2.国有企业的改革时国有经济该和的重要核心,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模式,以便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采取对应到策略,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飞跃性的进展,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国有经济飞速发展,只有搞好国家企业的发展和改革,经济才能够随之发展起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全国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以便保证国家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真正开始快速发展,拥有良好的效益,并且保证其发展道路是健康合理的,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幸福安康。

三、新时期背景下对国有经济改革策略

在新时期背景下进行国有经济政策的改革,是为了实现我国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国有经济改革,需要进行优化市场经济格局的操作。将原本的经济发展体制进行改革,从传统的生产行业操作中替换出来,进行国有资本的转移和分化。促进国有经济在其他方面的利用,坚持加大对国民经济命脉产业的扶持,整合国有经济的资本,投入到更多的重点领域,实现对国家经济掌控的主要引导作用。

一方面,积极的推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发展。优化政府扶持策略,相对的树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帮助国有经济繁荣发展。有效的政府扶持、管理机制,能够改善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保守的观念局限了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任何政府部门都有权利干涉企业发展的局面,非常阻碍企业经济的创收。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大多数都是由政府内部管理人员参与计划实施,导致经济发展缓慢。进行企业和政府管理、经营模式的转变,优化发展手段和管理手段,才能够促进经济的收益,改变落后的势态。传统的资本预算需要扶持国有经济的亏损或者是支出项目,进行国有经济改革后的管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由政府指导的管理,不会影响创始人的资金支配职能。

另一方面,在新时期背景下进行国有经济改革,需要优化经营理念。国有经济改革的措施,就是要建立全新的企业发展机制,能够从传统的国有企业模式中跳脱出来。股份制的企业改革才能够帮助国有经济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经济发展体系,促进企业优化管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的中国,只有坚持努力不懈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我国的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主题,加快经济的转变形势,重点关注全局的战略战术,只有不断的加快新经济发展,深化经济改革的体制,才能够增强经济发展的力量,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的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在经济发展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要在群众的切身利益考虑,从基层出发,在发展中寻求缺点和不足,使机遇与挑战并存,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和国有经济能够顺利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4)[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02:3-44.

篇8

从实际出发,循着特有的改革模式,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下一步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任务。

1、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

解决旧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一是要进一步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设和运行相配合,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资产的增量部分,主要配置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二是加快至今尚未实质性转轨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除了极少数特殊性质的企业外,应当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应当在与其他类型资本的融合和公平竞争中,加快结构调整,部分资本可以转入经济发展更为需要、社会效益更为显著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三是促进国有企业职工就业机制的转换,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在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形成新的就业和再就业机制。继续多渠道筹措社保资金,加快社保制度建设,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提供支持;四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大幅度降低金融风险隐患。国有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公司制改造,创造条件上市,推动金融创新,形成控制风险、提高效率的内在机制;五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全面理顺政府、企业、消费者、中介组织等市场经济相关主体的基本关系,将着力点放到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

2、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加强产权保护。边界明晰且受到有效保护的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转的基础。应当在法律上,包括宪法层次和具体的法律层次上,进一步明确保护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合法存在的各类产权,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二是健全收入再分配体制,减少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应当切实促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经济事物的不当干预,同时健全相关的税收和转移支付等体制,形成兼顾公平和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收入再分配机制:三是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应当在社会可支持、不出现”社会福利病”的范围内,使日益增多的人群进入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构筑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设施;四是加强反垄断、促进竞争。现阶段我国的垄断现象,集中表现在行政性垄断上。在含有自然垄断环节的领域,自然垄断往往与行政性垄断结合在一起。在竞争性领域,进入、退出和日常经营不同程度上受到来自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性垄断力量的干预。应当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理顺“条条”、“块块”政府机构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抓紧制定和出台有关反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并逐步与国际范围正在推广的竞争政策接轨;五是发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信用体系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突出的薄弱环节。这种状况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关,与缺少商业文化传统有关,也与产权保护、政府行为中的问题有关。应当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入手,加快发展和健全信用组织、机制和制度,培育信用文化,形成“诚信为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六是加快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相适应的法治体系。一方面,要弥补依然存在的法律缺口,特别是尚未出台的《反垄断法》、《破产法》等基本法律。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要解决有法不依的问题,重点关注并解决这种现象背后的体制和机制问题,配合司法体制的必要调整和改革,逐步使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行为立足于法治基础之上。

3、适应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而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现阶段在我国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基本的发育过程是无法省略的。但并不等于必然要走市场经济先行国家的老路,只能走“在创新中发育”的路子,并且有可能发现和利用好后发优势。

首先,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为主导,技术含量、附加价值较高的制造业为重点,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发展中所遇到的诸多体制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得到解决,例如与住宅、汽车等大型耐用消费品相配合的金融服务,城市基础设施新的投融资体制,都需要相应的创新活动。

其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在带来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引起了投资方式、市场交易方式、企业组织和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例如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分工细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于产业链条的某个环节,企业外部采购率趋于上升,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体制基础严重动摇。

再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将使国内经济更多地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在体制上的某些摩擦,将成为国内体制创新的直接动因。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原则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长期目标

可以考虑的中期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建成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内涵是,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得到解决,新体制的基本制度和机制稳固确立,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关系基本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稳定化,具有可持续性。

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有效运行,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产权明晰、融合互补、协调发展;

——以公司制度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形成较为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要素市场较快发展,与产品市场的发展相协调,消费者、生产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受到保护,基本形成公平竞争、内外开放、规则统一、诚信为本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并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逐步完善,形成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机制;

——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能够有效发挥,政府机构和人员配置与其职能相适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得到制度保障;

——中介组织和机制得到较大发展,社会成员参与经济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多样化,多层次且相互协调的经济和社会治理结构初步形成。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治体系和道德规范基本形成,重要性日益增强。

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力争建成较为完善、趋于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标志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尤其重要的是,形成体制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机制;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挑战而持续开展制度创新;

——法治和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显著提高,形成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遵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规范和道德规范:

——在追求共同富裕、社会公正上取得重要进步,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合理地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在全球不同类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相互借鉴和竞争中,形成并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优势。

2、改革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

下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若干重要原则。

第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改革的领导,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特别是对深层体制问题的解决。对一个发展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矛盾复杂的经济来说,执政党强有力领导所创造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改革开放得以推进的基本条件。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继续加强和改进党对改革进程的领导。特别是在解决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的过程中,中央的政治决心和战略部署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保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在发展中捕捉改革的有利时机,通过改革突破发展中的瓶颈。中国改革最有利的条件之一,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而能为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这个条件仍然是具备且可利用的。要继续通过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成分的比重,并通过“体制外”部分所形成的有利条件,促进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的解决。同时,要通过必要的体制和政策调整,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释放发展潜力,并为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条件,形成改革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篇9

关键词: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发展中国家,它是一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使其脱离经济落后的情况,从而进入发达国家的学科。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具有非凡的意义。中国作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发展中国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所以,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深入发掘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价值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典发展经济学阶段

发展经济学起源于17-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如何实现财富的增长,就是最为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所以,在古典发展经济学阶段,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就是经济增长的问题。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中有两条重要理论,一是亚当・斯密斯提出来的“绝对优势论”和大卫・李嘉图根据其改进得出的“相对优势论”,两者都强调了合理分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从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分析,可以得知古典发展经济学主张经济发展自由论,反对国家干预。

(二)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阶段

二战结束以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纷纷都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发展经济学也在这个时期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阶段。许多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矛盾,具体表现在传统的意识形态和先进意识形态的矛盾、落后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技术水平的矛盾、落后的农业水平和先进的工业水平的矛盾。这些经济结构中的矛盾使得许多人民都没有足够的储备资金,每天只考虑“活着”的问题,而没有考虑享受生活,所以不会产生太多消费的需求,没有消费需求拉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无法快速运转起来,市场经济无法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难题,提倡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带动经济发展。

(三)新古典发展经济学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们都开始研究分析结构主义中所揭示的经济发展难题,并逐渐产生了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强调了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调节市场经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古典发展经济学还提到了政府干预的作用,提倡以市场竞争为主,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单单靠政府的调节或者单单靠市场自由竞争来推动。因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中提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结合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竞争的调剂。我国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所以市场竞争可以作为主导,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正确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经济制度的变化问题

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研究了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中提出的结构主义问题,将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归于制度问题。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过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式。而经济体制的改变,主要是所有制的改变,从计划经济的公有制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完善产权制度,明确财产的归属。

(三)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最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最好的方式是提高生产率。而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靠投资,通过不断地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方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到后期会因投资疲惫而发生收益递减。正确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该是提高生产率,通过人才的培养、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等方式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一些在经济发展初期所用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应该努力探索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结合理论中实用性比较高的部分和我国国情,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将理论运用到市场经济调节当中去,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简新华.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01):113-127.

[2]余苏苏.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04):24-25.

[3]诸大建.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J].学术月刊,2013,45(10):79-89.

篇10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伴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第一阶段(1978-1984):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被首次提出,代表了农村经济制度的正式形成。第二阶段(1985-1992):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实现了对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同时将土地承包实践延长为15年。在这个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机制被引入到农村市场,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创造了更多机遇。第三阶段(1993-1998):这个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不仅将土地承包时间延长到30年,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实现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改革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条件。第四阶段(1998-至今):这一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阶段,无论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在农村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日益丰富,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劲射方面都距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越来越近。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如今,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代表农村经济正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2.1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形成了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农村市场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村市场分散化经营的转变,农民逐渐成为是市场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2缺少健全的农产品市场

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资源配置,农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技术不强,使得农产品的流通率较低,这对于农村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

2.3缺乏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村生产和农民提供足够的组织机构与金融服务,但是从当前农村市场的发展来看,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无法为农村提供专业的、规范的服务。同时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形成科学金融服务体系,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2.4城乡经济发展体制的完善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无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获得更多利益,容易形成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协同生产的实现,无形中拖慢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协调农村与农民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关键问题,通过农村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良好的平台。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集体统一组织的关系逐渐弱化,逐渐演变为单一的农民直接面对市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经营的生产成本,小农户要直接进入市场造成了资源和产品的浪费;其次,农村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分散式经营方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无法通过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效率的提升,而且不利于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另外,农村地区的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顺畅,这导致了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民对于市场的多变性不能很好的掌握,容易造成生产决策的失误,导致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村资源的科学配置,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自由和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态下,可以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更好的平台,而这与农村市场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市场的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徐丽华 单位: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委党校

篇11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济发展;解决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19

[中图分类号] F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035- 02

0 前 言

宏观经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并掌握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很有必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也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作为其中重要指导方,其运用领域不断扩大,但受到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部分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克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判断分析,从中找到方法和策略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和解决,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1 关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具体概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经过两种知识体系发展而来,即统计学知识体系以及经济学知识体系。这两个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并遵循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得出科学的国民经济运行,并对发展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非常大的发展阶段:第一大阶段主要将其重心归纳为国民经济,并将统计指标划为关键点,以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情况为依据,对经济进行分析探讨;第二阶段为国家经济审核体系完善期,核心经济指标确定,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科学统计得到优化;第三阶段为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相辅相成阶段,形成新局面。上述内容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分别占有地位,其职能依次为分析过程的关键内容与重要基础、对研究问题做出定性认识以及统计局在年初做好上一年度的经济统计分析。以上三个工作内容能够解释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并科学预测经济发展态势,针对经济制度或者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管理建立。

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逐渐增多,在促进经济预测准确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2.1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因素导致缺乏创新思维

受到工作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其缺乏统计过程的创新思维,统计分析方式较落后,在分析时不能很好的遵循统计原则,使得统计分析结果存在误差。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统计分析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但实际运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局限性无法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特征,导致构建出的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无法准确预测经济趋势。

2.2 市场机制被弱化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步入到了高收入的阶段,实行投资补息、国债技改等政策,扩大了投资规模。但与此同时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没有上升的迹象,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一种下滑的趋势,使得市场机制本身的推动力被弱化。

2.3 出口难以为经济增长起到大的作用

自从2012年以后,净出口已经没有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实际贡献率,相关文献显示净出口不仅没有带来增长甚至还出现负贡献率得现象。分析其原因发现是由于出口量以及进口量减弱,且都出现衰退迹象。在这种条件形式下,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内需,只是从当前来看,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跟以往的年份比起来明显放慢了步伐,影响着出口、跨过企业的积极性。

2.4 消费需求低迷且国民收入分配悬殊较大

很多居民收入主要是用来消费可增长平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民收入悬殊较大、资源分配非常不合理,其收入增长跟政府收入增长比较起来要慢,所以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很协调,因此供需矛盾突出。

3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建议

3.1 深化中小型企业生产模式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企业存在一定的劣势,其主要劣势为融资困难,在贷款项目上存在较大阻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经过简化银行贷款手续流程及降低银行贷款门槛,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与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制度体系为中小型企业出台科学的发展优惠政策。帮助中小型企业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方案,不断推进其发展,引导其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深化中小型企业生产模式改革不仅助于企业的发展还是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融合多种统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无法准确把握大数据的特征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顺应时展潮流,对经济信息进行多方面的分析。通过融合多种统计方式,进一步加深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的掌握和了解程度,提升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加及时地预测经济发展态势。

4 结 语

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和相关单位应不遗余力的加强对宏观统计分析的支持力度,制度相关政策,及时地预测经济发展态势,从而让我国经济能够更加稳定也更加良好。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惠.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2015(8):18.

[2]李伟. 探索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 现代营销,2016(1):8.

篇12

关键词:经济形势;宏观;宏观经济;走向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1701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以及其经济活动的总体活动简称为宏观经济,简单来说也就是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体活动。然而,由于一个国家内外经济状况的不断变化,并为了能够实现国民经济活动与发展的稳定增长的态势,就需要采取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以政府为主体,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国民产出水平、稳定物价、低失业率等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而采取的相应的对应措施,因此,下面笔者就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相关分析。

1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下的经济形势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对健康,主要在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长期平稳且快速发展的状况,这种经济发展状况也正好符合了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准。具体来看,我国的GDP、财政收支、投资于对外贸易等实现了长期的快速发展,且从增长数据判断来看,其增长的速度也较为合理,也形成了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后革命时代”。所谓“后革命时代”,指的是未来的经济革命时期。“后革命时代”首先表现为以“和平、和谐、共同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强调经济发展为时展的主旋律。其次,“后革命时代”着力于生产关系的转变,提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与优化。因此,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已经做好准备,逐渐走向经济发展的“后革命时代”。

当前的“后危机时代”即将过去,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全球的经济复苏的势头仍在持续,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金融危机的渡过,虽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但从整体的发展形势来看,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后危机时代”也即将过去,逐渐开始走向新的宏观经济发展道路。

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双重并存”阶段。一般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渡过三个阶段:首先是建设阶段,其次是发展阶段,最后是消费阶段。然而,当前的“双重并存”阶段指的是我国的东部地区已经发展到了“发展与消费并存”阶段,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发展的“建设与发展并存”阶段。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存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没有实现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并伴有其他的经济问题。

2简要分析我国目前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处于平稳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渐走上“后革命发展”时期,但在这些良好的经济信号下,仍存在着一些经济问题。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优化。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主要依赖于我国的外贸出口与投资,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增长依赖于外贸出口则体现了我国国内的消费不足,尤其其个人消费,而较大数量的投资就会造成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从此以往,就会造成外汇积累较大,国际收支与国际贸易出现双顺差,从而增大了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存有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性发展的弊端,需要通过调控手段,逐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健康化。

当前我国的经济调控政策存有局限性。宏观调控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中,通过政府采取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手段来对经济的运行进行有关调节,该手段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从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然而,从我国具体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的经济调控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某些领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其次,宏观调控表现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且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最后,宏观调控需要较为专业的知识作为基础,一旦调节出现错误,就使经济出现更为严峻的问题。就业率低与通货膨胀形势严重就业率低、通货膨胀形势严重是目前我国人民能够切身感受的经济问题。就业率低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据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生的就业率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三。而目前我国出现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的经济状况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过剩”,也就是“钱多资少”,人民币的投放速度过快。这种情况不仅对造成劳动成本上升,物价上涨,还会使人民财产流失,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不平稳问题凸显。正如前文提及,我国目前处于“双重并存”的经济发展阶段,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另外,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也十分严重。总的来说,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欲风险,且伴随着诸多不确定的、不稳定的国内、国外因素。

3就我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走向进行相关探究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推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改善目前经济形势的重要措施,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防线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以下笔者就我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走向进行有关探究。

以积极态度逐渐走向“后革命时代”经济发展道路。“后革命时代”是以和平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是逐渐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与提高生产力的时代。所以,为了走向“后革命时代”就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当前的和平时代,努力将中国经济推向未来,推向现代化。其次,注重经济发展途径的创新型,转变滞后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不断加强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与改进,并实现市场经济主体的生产要素的创新,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未来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最后,合理利用投资、消费、出口三个经济拉动力,通过调整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从而利用者“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步上“后革命时代”健康发展的路子。

合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主要依赖于三种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为了使我国走上健康、稳定发展之路,就需要合理利用这三种手段,借助于价值规律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区域予以调解。首先,要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一方面不断将城市的有力资源注入乡镇发展,另一方面乡镇应该不断优化农业的生产要素,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在加强城乡联系的基础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外,对于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也应该遵循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将东部的技术、资金资源引入中西部,带动中西部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协调、平衡。

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的经济体系,其主要是指在这种体系下的生产、销售等市场经济活动完全主导于市场的价格机制,并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作用力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在我国政府调节经济走向的同时,还应该利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整形结合起来,从而在这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共同的作用力下,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完善与改革,推进我国经济走向有活力、有生命力的未来经济发展之路。

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不断完善与调整的过程中,仍面临着国内、国外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所以,为了能够推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就需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不断探究目前存有的经济问题,以实现我国宏观经济走向的准确判断,从而在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借助有行与无形之手,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走向新的健康、创新发展路程。

参考文献

[1]王碧峰,周传龙.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03).

篇13

关键词:房地产 经济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229-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城镇化力度不断加大,从而引发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房地产领域所涉及到的范围面较广,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产业也较多,因而,房地产经济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房地产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为提高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的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述,旨在为改善房地产发展的现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 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缺乏科学合理资源分配与利用。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多表现为粗放型发展,这种形式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依赖于土地、水或者能源等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而空间资源往往被忽视,对科学合理利用与开发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专业的整理等。我国现在的国情是人口数量多,而可利用的土地与资源相对匮乏,这种房地产开发利用过程中对资源的应用率较低直接影响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第二,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相对不健全。我国的房地产经济飞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很不健全,很多大中型城市目前都存在着房地产的泡沫现象,房地产价格大幅度的上涨,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与房地产价格严重不符,这种高房价不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会大大的影响人们生活。此外,房地产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巨额经济利润,一些具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加入的房地产行业中去,对体制不完善、发展不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会形成更大的冲击。

第三,我国的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我国房地产经济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型发展,这种类型的经济发展会造成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的过度浪费,缺乏对空间资源科学利用,房地产发展过程无法高效的对资源进行利用,因此,我国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社会资源和成本的科学合理应用,避免造成过度浪费。

第四,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房价过高的现象。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定位与之前相比涨幅较大,特别是一些发达的大型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的房价已经到了十分不合理的地步。此外,房地产市场供应与需求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问题,很多城市的定位在高端住房的房子供应量较大,商品房目前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具有较大福利的保障房却严重供应不足,这主要是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 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房地产经济已经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对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前行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国房地产经济在未来的走势应该是会朝着良性和健康之路前行。第一,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尽管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平台期,许多问题还在摸索中解决,然而,我国的房地产经济从整体看仍然处于一个较为繁荣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仍然保持着一股上升的势头。我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会发挥出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依赖国家相关政策的改革和调整进行健康的指引,从而使得房地产经济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第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房价在未来会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过快,不仅为城市居民的居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过,我们还应发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房价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正向比例的关系,当国民经济维持在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时,政府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则对百姓最为关注的房价一定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而,我国房地产市场房价在未来将趋于稳定。第三,我国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对加强对保障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的改善工作。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房地产业发展会遵循一些规律,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的要求下比较对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的改善工作加大力度,并且发展成为一个节约资源,同时与环境良性发展行业。第四,我国的政策应对房地产市场和发展方向进行积极地调控。国家依据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情况,必将出台一些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确保房地产业良性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前行,我国房地产经济在经过了飞速发展阶段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瓶颈期,虽然,我国房地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我国未来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的推测定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行业。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2(10).

[2] 杭东.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房地产业,2012(9).

篇14

关键词:现代市场经济

集约增长方式

浙江经济

4月6日~18日和5月27日~28日,我与几位同事在浙江的9个县市考察,就浙江经济如何再创新优势问题进行了调研,访问了25家企业,与各界人士作了广泛的讨论。以下是我们在调查中形成的主要想法:

作为率先从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下脱颖而出的地区,浙江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进入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但在新的条件下,凭借体制优势和低档次、低价格劳动密集型产品迅速发展起来的浙江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

20世纪末期,沿海(特别是江苏、广东、福建等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加速,它们的工商业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好,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多种所有制经济逐渐形成,而使浙江的经济体制优势不再那么突出。其它地区的这种发展,使1些浙江人士发出了“速度比不过广东,质量比不过上海,外向型比不上江苏,潜能比不过后发省”的警号。此外,随着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以及能源、土地和淡水等基本资源的短缺,都对浙江企业的当前生产和未来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浙江经济要再上1个台阶,必须全面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这主要涉及3方面内容:1是产业升级和经济的“高度化”,2是从早期初级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提升,3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政府。

1、浙江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

浙江经济是通过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发展起来的。这种产业的产品档次低、附加价值小、利润微薄、竞争力差,难以在日益加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如此,浙江先行地区温州曾经繁荣1时的灯具、服装、纽扣等专业市场逐渐走向没落。目前政、学、企各界已经形成共识,认为浙江如果不能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它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问题在于,浙江应当沿着什么道路,朝着什么方向进行产业升级?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利的实现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从农业国到发达工业国的经济发展,大体上可以区分为“起飞以前”、“初级发展”和“现展”3个历史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大体上采取了3种不同的增长方式(增长方式、增长类型的这种变化最先是由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加以总结的(参见《经济学》(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6~1358页)。):在“起飞前”的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投入。它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在“早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和物质投入增加。它的主导产业是大量耗费资源的重化工业(1931年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把这种增长方式外推到工业化的中后期,提出重工业将在工业化中后期愈益占有主导地位的所谓“霍夫曼经验定理”。不过20世纪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并不是按这1“定理”进行的。)。由于在这种增长方式下经济发展受到资源有限性的极大制约,而且物质资本(不变资本)的大量投入必然带来利润率的下降、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等经济社会问题,先行国家在“现展”阶段,即工业化的中后期转向了以人力(知识能力)资本积累、技术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为主的现展。在这个阶段中,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在20世纪早期是服务业,在20世纪后期,则是信息产业。不少经济学家指出,20世纪后期东亚经济发展之所以出现曲折,就是因为没有能够从粗放增长的早期发展方式成功的转向集约增长的现展方式。

看来,浙江目前所面对的,正是这样1个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方式转换问题。据我们在考察中的了解,目前浙江占主导地位的意见是沿着先行国家的早期发展道路前行,而不是走现展道路以便迎头赶上。不少人认为,浙江已经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提出浙江原有的制造业“欠厚度”,应当超高速地发展基础原材料、电力、石化、冶炼、重型机械、汽车、造船等重化工业,实现“从轻型制造业为主向重型制造业为主的高级化”(《寻找重化工业时代的浙江特色》,《浙江日报》2004年3月19日。)。尽管浙江在发展服务业方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部分企业前些年在发展信息产业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企业还是向着“重型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这种粗放方式的高投入、高消耗、低就业率等弊病也就很快显示出来。

这首先表现为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在2000年到2003年的4年中,浙江省GDP增长了57%,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增加了150%。这表明,经济增长是靠大量资源投入支撑的。

这样,在浙江经济增长提速后不久,就出现了土地、能源、运力、淡水以及生态环境的全面紧张。以电力为例,西方发达国家在类似的发展阶段,电力消耗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大致为1,而浙江省2003年则高达1.70以上,造成了电力的极度紧缺。与此同时,无法从国外进口的土地、淡水等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

以上的情况说明,这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大量耗费资源的粗放发展方式是不可能持续的。作为1个资源禀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后起国家,我们必须发挥“后发性优势”,即充分汲取先行国家的经验,转到现代经济发展道路上来,靠效率提高为主的内涵增长方式实现持续发展。这对于自然资源贫乏的浙江甚至中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发挥“扬长避短”和“后发性优势”,从发展的需要来看,浙江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更为积极的努力:1是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和提高各类教育的教育质量,使浙江的人力资本逐步积累;2是努力研发和应用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IT),实现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3是发展服务业,以便改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日益占重要地位的交易活动,使人们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交易活动变得更为简单和快捷。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4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浙江产业沿着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得到提升;5是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创建自主品牌和参与国际竞争,促使有条件的企业由为外商做代为加工(OEM)、代为设计(ODM)升级为自有品牌制造商(OBM)。

2、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的完善

要顺利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是要有1个好的经济体制,对于浙江来说,就是把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初级市场经济提升为现代市场经济。这必须从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两方面进行。

(1)提升企业制度,优化管理模式

在浙江经济的发展初期,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个体业主拥有的家庭作坊或“前店后厂”的家庭厂商。在企业规模扩大、雇员增多、业务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原有的企业组织形式就不再适应,需要提升。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制度演化上的主流趋势,是向产权社会化、经营集中化的股份公司转化。但是,目前浙江绝大多数企业步入营业额在1~2亿元以上的中型企业以后的1般做法,是组成具有“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协作层”等多个层次的“企业集团”。这种多级法人制的企业往往由于各“成员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成为1个缺乏统1意志和统1步调的诸侯联盟,造成资金分散、相互拆台、为了取得局部利益不惜损害整体利益等不良后果。因此,1些企业正在努力将自己整合成多事业部制的公司。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当支持他们的这种努力,为我国大公司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改组为公司制的现代企业。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历史背景的企业要求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也是少数大企业和为数众多的小企业并存的。不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小企业,也必须是具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的企业,在企业组织与管理上必须是严密和有效的。

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改善组织和管理的关键都在于引进经理人员、会计人员、工程师、高级技工等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浙江很多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或是由家族企业演变而来,如何保证引进的专业人员与业主以及老板的业主成员和衷共济地共事,是1个企业能否在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等专业人员还存在不少障碍,例如,业主家族和企业的文化氛围排斥外部优秀人才,对职业经理人的权利和利益法律保障不足,职业经理人本身的管理经验不全面,专业人员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等。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实现由早期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提升

关于市场状况的改变,目前在浙江最受瞩目的,是市场的“业态升级”。在浙江经济早期发展中,采取“3现交易”(现场、现金、现货交易)作为主要交易形式,这种交易方式辐射范围有限,交易成本偏高,交易规模难以有大的扩展,甚至会逐渐走向萎缩。目前浙江1些地方,如义乌、绍兴的专业市场正在进行从“3现交易”到以贸易公司为中介的业态升级,并且已经取得1定的成效。

应当注意的是,即使浙江的专业市场升级到了以商业企业为中介的交换,也还不能说浙江的市场“业态”已经从早期市场经济提升到了现代市场经济。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的学说,市场交换有3个递进的发展阶段,这就是:(1)在熟人之间重复进行的地方性人格化交换;(2)由交易双方所属的族群、商会、宗教等共同体实施合约的初步非人格化交换,即早期市场经济;(3)通常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范围广大、由第3方(通常是政府)实施的非人格化交换,即现代市场经济。显然,浙江大部分地区的市场还处在从第(1)种交换形态到第(2)种交换形态的过渡之中。我们的任务,是要创造条件,进1步实现由第(2)种交换形态到第(3)种交换形态的过渡。

现代市场经济有3个最重要的特征:1是上述高级形态的非人格化交换占主导地位;2是交易部门,即商业、金融、电信等服务业高度发展,使流通“业态”能够提升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起来的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3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由公正的第3方来实施合约。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对于降低在总成本中日益占有重要地位的交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沃利斯和诺斯计算,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45%以上被用于交易,而在1个世纪以前,这个比例只有20%(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3联书店,1994年版,第38页)。香港利丰集团董事长冯国经指出,在从购入原料直到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供应链中,制造成本只占1/4,而处理交易的成本要占3/4(利丰研究中心编著:《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因此,发展服务业对于降低总成本和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浙江服务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较好的基础。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缓慢。改革以后仍无大的起色。在最近几年“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的浪潮中,服务业在浙江GDP中的比重不升反降(2003年,浙江省第3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7%,仍大大低于当代典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对于浙江省改善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率是极其不利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流通业、金融业、电信业和其他服务业,浙江就能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使自己的竞争优势得到确立。

3、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

促进浙江产业升级和提升浙江经济形态的关键在于转变各级政府的职能,建设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服务型政府。与计划经济下的从宏观到微观、什么事都管的全能政府相比较,这种服务型政府既是有限的政府,又是有效的政府。

(1)限制各级党政机关配置资源和进行微观干预的权力

在过去20多年中,浙江许多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及对待企业的态度比较开明,使企业的经营环境较为宽松。这也是浙江民营经济能够较快成长的重要原因之1。然而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较,浙江各级政府仍然拥有过多的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和对企业微观活动的干预权。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加强政府对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领导以后,许多地方党政领导用自己掌握的土地资源和银行信贷资源来“经营城市”,按照自己制定的“产业规划”发展“支柱产业”,按照“重点扶持企业”名单“扶大、扶优、扶强”。

政府充当重要经济资源的配置者和介入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是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的。这既会造成资源的误配置和效率损失,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在浙江的不少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浪费土地等极度稀缺资源的情况,表明政府成为稀缺资源的基本配置者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某些地方政府对造假、售假等的“睁只眼,闭只眼”等执法不力,甚至包庇纵容(例如,1位赴浙江采访“假奶粉”源头的记者写道:“在浙江苍南,1些企业都已经向《新民周刊》记者自曝家丑,但某些政府部门在接受采访时依然套话连篇,矢口否认当地企业生产劣质奶粉。”(《新民周刊》2004年4月26日~5月2日刊。)),也给我们提出了警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应过于紧密,否则就很容易造成裁判员和运动员合1,产生党政官员弄权枉法、以权谋私等弊病。

在我们召开的座谈会上,有不少地、县领导提出这样的指导原则:凡是市场能管、百姓自己能管、民间组织能管的事情,政府都不要管;市场现在还管不了的微观经济活动,也要创造条件让市场去管;即使政府不能不管的事情,也应当尽量运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杠杆进行间接调控。例如,宁波地区工业用水极度紧缺,运用价格杠杆进行调节,就比采用工业用水配给制更富有弹性和更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1位企业家说得好,浙江应当利用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即将生效的机会,全面系统地对行政审批作1次彻底的清理,以便像改革初期率先发展民营中小企业1样,率先取消审批制度,进行1次新的制度创新。

(2)有效地执行政府的服务职能

政府淡出市场并与企业保持距离,并不意味着政府应当无所作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在设定和执行市场规则、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对特殊行业进行监管、主持社会公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级政府机构1方面对不该管的事管得太多,另1方面又有许多该管的事又没有管。浙江企业迫切要求政府在以下方面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

1.实现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目前浙江的电子政务硬件设施是比较完备的,但应用却显得不足。政府必须对公共信息的公开化作出明确规定,将各种法规和政府的主要政策措施都通过政府网页公之于众,便于群众监督,并使企业和居民个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后果具有可预测性,使官、民的行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

2.切实保护产权和严格执法。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中,政府作为公正的第3方实施合约是1个不可或缺的前提。为了提升浙江的市场“业态”,必须实行法治。加速企业核心技术开发的关键在于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使创新者得到利益。目前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等现象仍然相当广泛地存在。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3.改善文教设施和商贸环境。近年来,浙江各地在道路、大楼、广场、绿地等城市“硬件”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力气,但对文化、教育、信息等“软环境”建设却有所忽视。实际上,为了留住本地的厂商、吸引外地厂商,“软环境”的改善较之“硬环境”的建设更加重要,各级政府应当对它付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