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范文

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24 10:31: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篇1

关键词:艺术院校;就业;特殊性

在当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就业问题已成为关乎社会稳定、高校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就业质量较低,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急需专业过硬、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这一“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社会矛盾亟待解决。艺术院校面临的就业难题更为突出。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除了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岗位极度紧缺等等外部因素,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狭隘的生涯观在此问题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院校学生具有普通高校学生没有的一些独特性,只有深入剖析其特点,才能探寻出一套适用于他们的生涯观教育方案。

1.艺术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1.1 一次性就业率不理想。艺术院校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主动性不高、就业欲望不强。因为在大学期间,大多数学生都有做兼职工作。这一方面令学生尽早适应角色转换及工作氛围,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份较理想的收入,让学生在经济方面不存在压力。因此在毕业后,如果所备选的工作岗位并不明显优于兼职的岗位,毕业生一般宁可选择骑驴找马、等待观望,也不急于落实工作问题,造成了“有业不就”的现象。

1.2 就业稳定度不强。通常艺术院校学生毕业三个月后的去向较毕业时变化大。艺术院校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较轻率,不少毕业生在签约前缺乏对就业单位或岗位的认真了解,签约后发现并不如人所愿因此毁约,有的还遭受经济损失。也有毕业生上岗一段时间后,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薪酬或职务而选择离职或跳槽。还有毕业生由于适应不了工作强度或压力而辞职。有部分学生本身也是将工作作为跳板,当建立了一些人脉之后则自主创业。这些都是毕业生主动离职的情况,当然也有部分毕业生的离职是归因于用人单位的苛刻条件或不平等条约。

1.3 就业满意度不高。就业满意度包括“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两个方面。

经回访调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62%。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也不尽人意。我校《2013届毕业生培训质量用人单位评价调查报告》中,用人单位从工作态度、发展潜力、个人素质、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五个方面对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整体评价,平均得分仅为78.73分。

2.艺术院校学生就业现状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环节包括社会环境、用人单位、学校、学生自身等因素。只有各因素多位一体发挥作用,相互配合,才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2.1 社会原因。有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波动,也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巨大波动。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都是人们关注的重大的社会经济现象。”1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再加上高校扩招这一宏观因素,很多大学生在从高教体系向职业市场的转换时受到一定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属于全新增量,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气候与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需求――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市场容量不足。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除去少数自主创业的以外均对工作岗位有刚性需求,而工作岗位的创造能力偏弱,不能有效满足旺盛需求。国际社会上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而对比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我国的中小企业显得严重不足。

2.2 学校原因。从艺术院校扩招到以往热门专业招生数量的膨胀,加上时髦、新兴专业的设置快于市场需求,所以导致了许多红牌专业就业困难。

艺术院校的教育侧重于学生专业的培养和提升,对于人文素养的教育较忽视。这使得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底蕴、政治常识等素养方面较欠缺,加之现在岗位对员工的要求很高,从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较差。

艺术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面的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艺术院校的学生专业性很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意向也相对比较明晰,但是,学生缺乏对环境的全面了解和对自我的客观认识,甚至缺乏基本的面试常识和技巧,如此对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3 单位原因。目前很多单位人员饱和、岗位紧缺,而且岗位对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要求太高,而不能胜任。有的单位跟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也过于苛刻。

针对艺术院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有“重女轻男”的情况。演艺团体、教学单位(尤其是幼儿教育)、企业(行政秘书岗位)对女生的需求量远大于男生。

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带有部分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一些中小企业受困于此。很多单位采用“一体两制”的模式,部门员工有国家编制,部分员工则为聘用制度。“编制”也是毕业生就业看重的重要指标之一。

2.4 自身原因

2.4.1 家庭条件普遍较好。艺术院校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因此在学生选择工作时,薪资待遇是他们看重的主要条件。多数学生抱着这样的就业观“如果找一个待遇不好的工作,而使自己的生活质量降低,还不如不就业,慢慢寻找满意的工作。”这些学生对自身价值没有清楚地认识,都希望一步登天。很多家长也不忍心孩子找一份辛苦又低薪的工作,与其这样,宁可自己养着孩子。

2.4.2综合素养普遍较差。在人才济济的今天,用人单位更青睐的是一专多能、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人才。而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性很强,文化素养和其他职业素养较普通高校学生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对就业岗位的选择面就相对较窄。艺术院校的学生往往只能选择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岗位(如演艺人员、教师、设计师等),一些综合性岗位(如文员、秘书等)则不能很好地胜任。由此一来,这一供求矛盾成为艺术院校学生就业的障碍石。

2.4.3不能吃苦耐劳。艺术院校的学生更加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贪图舒适的工作环境、轻松的工作任务。因此艺术院校学生在就业时通常不会考虑到老困边穷地区或下基层,而是执意到一、二线城市发展,由此造成更大的就业竞争压力。除了对就业地域的选择,他们还想要工作环境安逸舒适,不愿意接受经常加班和出差的工作。

艺术院校学生的一些特殊性使得对其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将学生特点深入分析,掌握一手资料,并制定适合艺术院校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求达到理想的就业指导效果,从而改进艺术院校学生就业现状,提升就业质量。(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建波,《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看上去很美》,中国青年报,2010.

[2]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3]张文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思想教育研究,2008.

[4]罗三桂,《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现代大学教育2005.

[5]陈宁,张文双,刘锐,《科学就业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思想教育研究,2009.

篇2

[关键词] 艺术院校;毕业生;择业特点;就业对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日趋激烈。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如何结合艺术院校毕业生的自身特点,探究新形势下对艺术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途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名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使得2010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困难。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31万人,超过2009年20万人,大学生就业工作进入了30年来最难时期。据悉,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30万人。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的时候大多很迷茫。所以在当前情况下,高校只有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需求,给自己正确定位,并充分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就职择业。

二、当前艺术院校毕业生择业特征分析

对于艺术院校来讲,就业指导工作除了要贯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必须把握艺术院校毕业生择业特征,体现艺术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一)就业方式:灵活化倾向明显

艺术院校由于它的专业特性,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是独特的、形式多样的,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这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相对于其他综合类院校学生长期的职业规划而言,艺术类院校学生更倾向于可以及时实现自身价值、符合专业特点的短期、阶段性职业规划,更重视自己专业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更倾向于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灵活性的职业选择。因此,各种灵活就业方式更加适合艺术院校学生在不同的社会需求下,随着自身年龄、阅历的变化,对于自己所想要从事的工作,以及想要实现的艺术理想而做出相应的变更。通过在校的基础专业学习,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他们往往可以突破所学专业的界限,将书本理论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于工作中,并在工作中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工作拓展提供更丰富、更宝贵的经验。

此外,就业方式灵活化不仅仅表现在毕业生对于今后自身职业的规划上,甚至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已表现出来。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就利用做家教、参与艺术培训机构教学,甚至自己开办艺术培训机构等多种形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获得了不菲的收入。比如音乐类学生经常一对一地教授声乐、钢琴、音乐理论、视唱练耳等不同的课程,他们或从事临时性、弹性的、非全日制的工作,或自主创业,而且都有相当的、固定的收入,这都属于灵活就业方式范畴。

(二)择业趋向:大城市区域倾向突出

不可否认,大学生的择业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艺术院校学生的工作地域大多集中于经济比较发达、艺术氛围比较浓厚的大中型城市,究其原因:一是艺术院校学生大多出自大中型城市,中国人的本土观念比较浓厚,从大中型城市走出来后愿意向更大的城市发展,从而不愿意走向小城镇,绝大多数艺术院校毕业生对工作地点要求较高,不愿到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就业,他们的期望显然与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及国家现阶段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随着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对艺术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而且西部各地对到基层创业者提供了种种优惠的条件,但有意者寥寥无几。

(三)择业心态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趋于加剧

进入艺术院校之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专业基础训练,使得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热爱与付出远远超过了其他专业的学生。如此高的投入必定促使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对今后的工作回报具有更高的期望值。再者,大部分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比较优越,良好的生活基础也使他们对今后的工作环境、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生活质量的追求都有更加强烈的欲望,择业心态也更为现实。他们觉得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艺术院校毕业生并不是弱势群体,对于他们来说,面临更多的不是没有工作而是如何找到理想工作的问题,这就使得他们择业时脱离实际,既要求就业单位待遇超高,有发展前途,还要求专业基本对口。

三、对艺术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途径探究

针对艺术院校毕业生择业的特征,艺术院校在指导学生就业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艺术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合理规划职业蓝图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定位,就业指导工作不应仅仅局限在大学最后一年的临阵磨枪,也不应该是各种就业技巧的生搬硬套。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主要在承大学之前的兴趣爱好、知识专业基础,在发展大学专业方向、大学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启个人初步职业发展,启大学生第一次择业求职。职业规划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我和社会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为踏入社会打下基础。在艺术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面向全院同学,引导在校生做好就业储备,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在校生接触就业相关知识。

(二)加强择业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观对大学生择业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基层岗位是毕业生健康成长、锻炼成才的沃土,帮助毕业生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去基层岗位健康成长、锻炼成才,增强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努力营造毕业生敢下基层、愿下基层、乐下基层,基层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艺术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整体推进艺术类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三)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就业的新形势,做好学生自我定位工作

针对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择业心态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学院可开设一系列就业指导讲座、咨询会,帮助他们做好就业的准备工作,从分析我国近几年来的就业形势出发,指出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结合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向广大毕业生介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择业的特点和趋势,降低他们对就业抱有的过高期望值,转变求稳、求舒适的守旧观念,确立正确的发展观。

针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帮助他们客观分析、准确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全面了解专业前景,正确处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的关系,引导他们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使同学们能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在求职的过程中,准确地找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注意有的放矢和有效求职。

在新的形势下,艺术院校的毕业生要不断创新就业观念,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随时把握市场信息;此外,还要在专业精湛的同时,加强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成为一专多能、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转贴于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艺术院校大学生 就业现状 就业对策

一、学生特点及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现实。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制订符合他们的就业规划。因此深入研究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很有必要。

随着“艺考热”的升温,高校逐年扩招,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据统计,2013年江苏省报考美术统考人数为48726人,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800人,全省音乐统考人数为6571人,也创下了14年来音乐类考生人数之最。因此就业岗位的总供给已不能满足应届毕业生的总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6月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一届。报告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12个百分点。

而近几年本科就业率最低的十个专业中,绘画专业位居榜首。十个最难就业的专业中,绘画类和艺术设计类专业各占三个,超过一半。

二、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与实践不足。

大学的教育模式与中学相比,灵活性增强了,课堂时间很有限,教师在传播知识时主要介绍学习方法、支撑学科的基本理论,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后要用更多的实践丰富理论。不少企业在招聘中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而很多学生还在延续中学的被管束的被动学习方式,到了大学,下课后竟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就用娱乐、休闲打发空闲的时间,即便有些学生实习,也在做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动手能力也不强。造成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与艺术类专业对口的一些工作,大专、高职生反而比本科生更吃香。

(二)对工作期望过高,对自身认识不足。

学生对于就业期望过高,与自身和现实的情况不符合。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职位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希望每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工作时间不超过5天,还要提供食宿等条件,这样就限制了选择范围。大部分学生把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当做唯一选择,其他性质的单位一概否定,或是抱着“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想法。而实际上,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就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一些艺术类学生由于受到专业思维的影响,对生活抱着美好的愿景,因此想法较理想主义,选择工作时对环境、职业发展都有较高的要求,而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所期待的职位要求时,就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

三、如何改善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策略

如何帮助艺术院校大学生改善未来就业难的现状,使其尽快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树立科学健康的职业观,并合理制订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一)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求职能力。

全面的综合素质对于个体发展非常重要,也是大学生求职的核心竞争力。在新闻中出现过一些不可思议的案件:马某某起因打牌和室友起争执,由于误解便发生震惊全国的恶性杀人案件;复旦投毒案的起因是由于同宿舍同学之间的言语不和;大学生自杀、虐待动物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警惕。如今多数用人单位并不仅仅用学习成绩一项指标考察应聘者,他们还特别关注道德品质、责任意识、团队观念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求职者是否具备综合能力往往会成为当前求职和未来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过于注重分数、忽视综合能力培养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无法勇于面对而选择退缩、逃避。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核心,在父母面前可以任性、撒娇。可是到了社会上,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王子”,而是一个普通的职员,是工作团队中的一部分,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都不知道如何协调处理。因此,大学生在平时应注意提高综合素质,比如通过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来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培养责任心和团队意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阅历;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感受并弘扬奉献精神等。

(二)关注就业信息,把握工作机遇。

信息渠道的畅通和信息共享对于求职者来说十分重要。除了招聘网站的海量信息,每年省、市级的大型招聘会以外,学校就业网也会及时更新招聘信息,学生平时要多浏览、有效利用;另外有些艺术院校会举办艺术专场招聘会,届时有数百家公司提供数千个岗位。了解就业信息的同时,要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一旦明确就业目标,就尽早做出选择,机会稍纵即逝。秋季学期是求职的最佳时间段,此时岗位需求数量和类型都最多。应当着眼于大的行业领域,而不是把范围限定在具体的工作单位。同时要拓宽就业渠道。艺术生就业心态两极分化明显,一类人当初考入学校时就计划着只要取得毕业证就托关系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另一类人是有极高的专业“信仰”,心无旁骛,坚持要做专业。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固然稳定,有发展空间,但是考上的概率也不是很高,而且考试的时间相对固定,今年错过了就得等明年,应届生相比往届生来说,就业渠道更宽,而由于选择的失误而失去应届生身份后,也许会给将来的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而坚持从事艺术工作,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艺术大家”的这类人,同样限制了自己的就业机会。以美术专业为例,很多选择纯绘画专业的学生,考上大学以前就有深厚的美术功底,他们选择专业很多是凭兴趣和艺术追求,进入高校学习后,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作自己画,因此学校的公共事务参与度不高,也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公司实习。毕业后发现本专业除了学校、美术馆等,对口的单位非常有限。大多数学生就转行从事其他工作,而有一部分学生仍然执著于艺术,选择自由职业,这部分人两极分化,一小部分是成了享誉盛名的画家,大部分是默默无闻。

在如今这样的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涌现出的新兴产业,为每年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中,古代文人隐居的田园生活已不适合现代人,要在现实中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智慧的决策。

参考文献:

篇4

对河北省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状况(2011—2012年)的调查显示,随着公务员、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公开招聘考试,艺术类毕业生实现正规就业的比率越来越小。追求个性、时尚的艺术类毕业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和管制,也造成了非正规方式就业,即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方式的增多。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也拓宽了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如美编、婚庆主持、艺术培训班教师、器乐演奏员、弹唱歌手、调律师等。然而,艺术生就业机会日益增多,却难在工作中获得稳定的保障感。首先,收入不稳定。这些人虽能凭借专业技能获取收入,甚至短暂的高收入,但“这月不知下月在哪儿,收入如何?”是灵活就业群体的真实写照。其次,社会保障度低。缺乏固定组织依托,在医疗、社会保险、住房、养老等方面没有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后顾之忧较多。再次,社会文化认同度低。虽然拥有独特的专业技能,却无法和正式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一样参加职称评定,他们的技能和社会地位得不到“机制性”的认可。

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的普遍关注,并且开始影响艺术院校招生工作。原因之一是艺术生中存在的就业心理偏差,需引起院校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予以纠正和引导。

(一)期待高工资、高待遇

艺术类专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专业,学费高,经济负担重,使得学生和家长都期待着高回报,造成他们注重社会现实和经济利益,愿意选择大城市就业以获得高收入的择业观,而较少顾及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此,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劳酬匹配的观念,考虑个人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成本,制订合理的薪酬期望值。毕业生只有在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价值观相一致的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得到满意的薪酬并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二)就业区域以大中城市为主

用人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已经成为艺术类毕业生择业的重要考虑因素。艺术类院校多处于生活环境较好的城市,学生毕业后选择岗位时,也十分注重工资待遇和生活环境。尽管中小城市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更高,但他们更向往一二线城市,不愿到偏远落后地区工作。譬如,内蒙古响沙湾旅游集团公司地处沙漠,远离城市,虽然给我省舞蹈毕业生开出的薪酬待遇优厚,但向往城市生活的舞蹈毕业生还是在专业实训结束后陆续离开,因地域原因留不住人才是当地的无奈。

(三)就业依赖感、混学历心理较强,就业态度不端正

亲朋好友的观点、生活圈子和环境对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不可估量。河北某艺术院校调查显示:艺术类学生与普通类学生相比,思想独立性较弱,对家人的依赖性更强。调查中,认为自己在就业单位和工作地域选择方面会优先考虑家人的意见并依赖家长帮助的,普通类学生为32%,而艺术类学生却高达67%。很多艺术生依赖家长求职,在校期间学习懒惰懈怠,就业期望值高,对个人定位不准确,导致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差,直接影响就业。

三、促进和扩大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解析

(一)灵活就业—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新取向

灵活就业即“非正式就业”,是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艺术生就业的新取向和显著特点。对此,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法律政策或提供资金、贷款便利,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措施,助推艺术类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渠道的畅通与良性发展,鼓励扶持越来越多的艺术生加入灵活就业的队伍;监督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与所聘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给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的补贴与照顾,解决其后顾之忧;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保障毕业生的合理诉求与合法权益。

(二)鼓励艺术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自主创业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提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利于发挥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院校与政府联合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相关配套措施艺术类毕业生有较高的创业激情,自主创业的自由度和可行性也很大。学校应对毕业生加强创业政策的广泛宣传和细腻解读,大力宣传艺术生自主创业的典型事例,培养毕业生巧妙结合艺术与商机,树立自主创业观。此外,还要积极建立创业档案信息库,有针对性的跟踪调研,积极探索校企相融的创业导师制度,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业动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及“毕业生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的政策和服务项目,积极推进校地双方在政策、资金和服务方面的优化整合和无缝对接。政府部门也可联合院校和媒体,定期举办创意理念或创业设计大赛,锻炼毕业生的创业能力、思维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条件时,要将优秀的创业活动成果转化为企业项目,直接推向市场,激发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

2.院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全方位构建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受艺术院校专业课程设置范围狭窄等因素影响,不少艺术生满腔热情的投身创业大潮,却碰到了种种实际困难,创业所需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缺乏,成为他们创业的绊脚石,消磨他们的创业意愿和热情。艺术院校应主动调整课程设置,将职业生涯规划、素质能力测评、就业创业观念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创业心理引导等内容有机统一,并充实和完善创业风险、创业技巧、模拟实训等创业课程,以创业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解读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三)强化专业基本功,提高综合素质

篇5

目前,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专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和成熟阶段,专业结构和发展已日趋完善,综合艺术院校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艺术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综合分析各方面条件以及当今社会对该领域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对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优化艺术教育学科的结构与布局,突出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艺术课程标准》,对于从事艺术课程专业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为具体的要求,除了要具备多门艺术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综合各种艺术形式的能力。艺术教育专业与从事艺术创作是有区别的,要求我们在尊重艺术个性教育与发展的同时,还要遵从艺术教育特有的普及性特质,艺术教育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大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艺术教育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同时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使其在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以及正确的政治思想、文艺审美观点、审美鉴赏力和坚实的艺术理论基础,并具有艺术解读、艺术鉴赏及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以及设计实施艺术教学的能力。以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为例,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探索和确定了自己的办学模式与方式,形成本科、硕士纵向学科结构体系,骨干专业方向横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学科,在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相关领域形成独特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尤其注重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地域文化艺术的传承,展现出不俗的学科特色与魅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学科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使得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在吉林省同类院校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学院还完善了艺术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以及相关的教学设施,为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了优良的教学环境。

二、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就业优势

依据国际经验,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大学毕业生的教育现状与就业不匹配、就业率低等问题就会逐渐显露出来。近年来,内地高校持续扩招使得更多人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许多专业虽然在报考时是热门专业,但由于诸多学校跟风扩招,使得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必然导致学生毕业时出现就业市场饱和情况,而且这种状况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以艺术类表演专业为例,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加剧了专业的结构性过剩,多数艺术院校面临严峻的表演毕业生就业问题,本来就属于低就业率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表演等专业学生,随着扩招人才需求市场趋于饱和,导致大多数艺术表演毕业生成为自由职业者。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核心是调控专业的供应量,通过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同时积极主动干预和调控个别专业结构和招生指标,是有效提高内地高等教育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历年来编撰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9.6%;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虽上升为90.2%,但其中却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12年的吉林省高校本科毕业生2012年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5.47%。与国内高等教育总的就业率相比,艺术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直保持很好的就业率,如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2012年半年后就业率为92%;同类专业的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更是从1998年以来,连续多年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始终稳居教育部直属高等师范院校排行榜前十位。因此,综合艺术院校要积极主动地向具有就业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倾斜,艺术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无论是从生源还是就业来说前景都非常乐观,日益飞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大量具备综合艺术素养并且胜任基础艺术教育的专业师资。

三、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设置

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准确定位、重点创建并突出专业特色,通过艺术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让学生既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又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还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以及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教学理念,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能够独立实施基础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的具有本科学历层次的高素质人才。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重点指出要加大地方院校特色化课程建设。以此为依据,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除原有的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还增添了东北地域特色文化系列课程,力图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倡导学生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培养;在课程结构方面,确保必修课程达到本科生培养要求,选修课则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综合艺术院校更要充分发挥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利用区域优势,为地域音乐文化培养传承和保护的接班人。内地的一些综合艺术院校如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都以传统音乐教育为热点扶持建立了相关专业学科,既弘扬了中国传统音乐,又走出了民族音乐本土化的路子,对传统音乐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吉林艺术学院的所在地吉林省,地属东北地域,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学院依托地域优势,通过系列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把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引进课堂教学中,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同时,还通过系列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深入到传统文化艺术实际环境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及艺术风格的把握,既兼顾知识的传授与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实现艺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既融合多样性的文化艺术资源,又形成特色教学传承模式。

四、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实践性教学

艺术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理论讲述和示教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深入体会、理解并把握其中的本质内涵,并能很好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应该尝试打破传统的分步式课程体系,采用以实践为基础的互动循环式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建立多样化实践平台开展教学实践,科学地发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作用,通过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采风、演出等形式作为学生实践课程的训练,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和拓展,进一步活化理论知识,直接促进学生把专业课堂所学的单一的、零散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加以理解、领悟和消化,由过去传统的单纯重视知识掌握转向考核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真正做到产、学、研、用的结合。

五、结语

篇6

【关键词】 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就业现状;制约因素;解决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总书记在十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就为我国就业工作明确了新思路、新模式、新要求、新任务。

一、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就业现状

在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职业艺术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高专艺术生在整个艺术生中也占有较大比重,这与其就业情况在整个高校学生体系中处于不够高的水平不相适应。然而,由于国家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兴国战略,努力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加上国家实行就业优先和多渠道就业策略。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高职艺术生就业前景整体上似乎较为乐观。如,各省属高职艺术院校学生毕业前的就业协议签约率都处于较高水平,高职艺术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比例也逐年递增。但与我国其他专业学生平均就业形势相比,高职艺术类学生就业状况仍然不甚乐观,一些因素仍然制约着这类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

二、制约高职高专类艺术生就业的因素

高职艺术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限制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方面的制约

这主要体现在招生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方面。无论是地区间的招生政策差异还是全国学历格局的设置,都使高职艺术院校的学生处于不利状态,导致他们在毕业之时在学历上、学校知名度上、专业水平上都无法与同专业的高学历学生、其他高就业率的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相比。只有国家大力支持文化艺术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才会促进他们的就业局面改善,否则仍将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对高职艺术院校的就业扶持政策如果实施不到位,也会直接影响这类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二)产业转移的制约

产业转移会冲击他们对传统产业的价值判断和认知,对他们的就业观念产生直接的影响,他们会对原有的既定职业目标产生动摇,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定位产生较大的怀疑和变更。如,在福建的高职艺术生一直希望成为当地知名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职员,但是随着私有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加上福建省对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的加大,公有制单位或企业的效益与私有制相比不再具有显著的优势,这就导致该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从而进行新的职业定位。产业转移的实现,必然导致同一行业在某地的工资标准有所变化,转移出去的产业将在原地区大量缩水,效益将有所降低,职工的薪资相对于新区的同类行业薪资将相对较低,这就会影响这一类高职艺术生的岗位待遇,进而使他们重新考虑自己的就业决策。

(三)专业特点的制约

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方式有所区别,很多课程都是采用单独授课的形式进行,学生练习专业技能时往往都是在固定的场所,学生更多的注重了自己专业技能的培养,觉得只要将专业搞好将来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而将自己局限在了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中,并且各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艺术类学生就业的前景就更加不容乐观。

(四)自身素质的制约

由于高职艺术生毕竟属于低分录取的艺术专长生,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其内在修养和后发力不足,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和更高的技术水平,这就导致用人单位对高职艺术生存在一定的担忧,从而致使这一类艺术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是较之对艺术人才的庞大需求,这种不容乐观的情形并非令人担忧。

三、实现高职艺术类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途径

高职艺术院校应当强化对高职艺术生的就业决策管理和指导服务,高职艺术生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核心就业竞争力,为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奠定基础。

(一)增强高职艺术院校管理者的就业决策管理服务水平

1.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学校应该建立高校生源报考录取预警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系统,通过实际考察后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根据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制定招生计划,使自己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接轨、与现实企业接轨。同时学校需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大胆的调整、改革。

2.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应该着力解决学生求职技巧的培训。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有效结合,建立立体的、校企合作的校外艺术实践基地,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断层。加强对学生就业辅导管理,通过连续的、正规的就业创业技能教育,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干预指导,实现高职艺术生的充分就业、优质就业。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应当积极创造优良的就业环境。一是要建立完善高职艺术生的就业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公信度高的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二是要通过政策调整来鼓励企业招聘这些具有艺术专长的高职艺术毕业生。三是要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去基层、西部就业。政府可以设立高职艺术生创业实训基地,并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创业失败生活保障等服务。

(三)增强高职艺术生的自我就业决策管理水平

1.弘扬吃苦耐劳精神。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勤奋就是最好的捷径。可以说,做一件事能否成功,就看他能不能坚持,能不能吃苦。作为90后一代高职高专艺术生,更是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产业转移,不要惊慌失措,要尽量保持一贯的勤奋作风,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扎实打好基础,认真学习新知识、增强新能力。

2.科学合理奋斗拼搏。新时代的高职艺术生也应当具有科学合理的奋斗拼搏精神,敢于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敢于在学习专业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总结形成自己的风格,实现文化艺术创新。努力克服惰性,努力压制张扬的个性,适当地表现个性,而不是被个性所羁绊,要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为着自己的目标而拼搏。

3.敢于大胆创新。现在的社会就是创新的社会,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艺术人才更是如此,从本质上说,艺术靠的就是创意,艺术之美在创意、艺术之真在创意、艺术之善在创意,没有创新的意识,就无法实现艺术的发展。作为高职艺术生,大胆创新是成功的起步。要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设计创造出适合时代要求的文化艺术作品。目前大学校园中有各种各样的创新性艺术比赛,在校高职艺术生参加这样的比赛,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对以后就业将非常有帮助。

4.富有团队精神。在当今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团队的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技术的进步、网络化的组织、快速变幻的市场和日益复杂的经营管理活动,使得企业越来越依赖于团队的整体效能。各类大学都有很多学生组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自身团队精神和能力的平台。

5.转变就业观念。就业观念要适时而变,不能不合时宜地一味坚持,当产业转移显著发生时,就务必保持清醒的认知,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当下的形势,认真总结对照,重新确立自己的就业观念,使时代有利于自己,不要违背时代的趋势。

6. 从“就业型”就业向“创业型”就业转变。应当增强创业意识,在产业转移中能够最直接地把握机遇,占尽先机,并找准时机大胆创业,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个人价值。尤其是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具有艺术优势的高职艺术生应当敏锐把握时机、实现自我创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既解决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现实问题,迫切要求高校需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开展专业性的创业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缓解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

(四)强化高校就业决策管理,推动高职高专艺术生成功就业

篇7

关键词: 高等艺术教育 同质化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一、中西调和的产物:国内高等艺术教育

“高等教育”一词,首先出现于拉什达尔于1895年出版的《中世纪欧洲的大学》一书中,在书中作者提出:“十四五世纪期间大学的急剧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受高等艺术教育的法学家和管理人员的直接需要。”[1]拉什达尔说明了高等艺术教育的起源。发展至十八世纪的欧洲,在高等教育中,开始正式增加专业艺术院校。自那时起,西方高等艺术教育已经经历了二百余年的历史洗礼。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西方高等艺术教育逐渐完善,形成成熟的教学与管理模式。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高等教育开始传入我国。正是自那时起,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由于最初照搬西方的经验,因此国内高等教育一直没有摆脱西方模式的影响,发展到后来,中西调和,演变成为立足西方模式兼容本土特色的国别特征。高等艺术教育同样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高等艺术教育在课程、专业设置及行政管理上,都表现出浓重的西方痕迹,即使在相对传统的中国画、戏曲、书法等专业内,亦是如此。在市场化进行的推进下,现代高等教育要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面向市场培养专业型人才,是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首要目标。

二、国内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现状

国内高等艺术教育中西调和的本质特征,对其管理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国内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基本遵循西方模式,但是在面对实际情况时,这种模式却不能很好地解决高等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导致目前国内高等艺术教育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同质化现象

大量艺术类考生开始出现,他们中的大部分考入艺术院校或者综合类院校中的艺术专业,这成为国内高校艺术教育同质化现象产生的基础条件。首先,社会需求是高校培养艺术人才的保障,社会对热门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是高等艺术院校开设专业的方向标。各高等艺术院校开设美术、音乐、设计、影视、舞蹈等学院和相对应的同质化专业学科。其次,国内的高等艺术院校在艺术教育中,针对各个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各专业方向及课程,国内几乎所有艺术院校都有相似的专业,造成大量相似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岗位少人多的情况。这种专业同质化现象阻碍了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以动画专业为例,随着社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国内艺术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课程大纲多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为范本,大相径庭。课程的同质化现象导致单一式教育,缺少地方学院教学特点,特别是综合高等艺术院校,在开设动画专业缺乏经验,照搬艺术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二)重教学轻实践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行业需求。当前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在教学上重理论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偏重书本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缺乏项目实践,造成毕业步入社会在专业方面执行力较弱。艺术院校学生个性化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基本都是照本宣科。

传统艺术专业大多是资历比较老的教师担任专业主干课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更新,一方面老教师不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往往凭个人经验教学,造成学生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所学专业知识缺乏社会项目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满足不了个人需求,仅仅完成课程任务,不能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新型专业教师队伍大多都是公司设计师出身,缺乏教学经验,基本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在人才培养方面及专业教学方法上较弱。缺乏行业性动向仅凭个人经验或教案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等负面影响。在国内高等艺术院校,这种重教学轻实践的问题严重阻碍教学管理的发展,造成学生毕业生与社会专业需求脱节的现象。

三、优化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的措施

面对当下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现实情况,笔者尝试提出以下措施进一步优化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一)优化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艺术高等院校教学方面除了传统的公共课阶梯教室、实验室、琴房、排练室等教学场所之外,还缺少互动性的教学场所。教学手段上多以课堂讲授、PPT演示、电脑演示等方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目前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显得相对落后,应当优化教学管理模式,增强学生课堂上的互动性。

具体从两个方面改善:一方面,增加可视化教学,从视觉、听觉、触觉及传统文字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感受到专业知识,很快很深刻地吸收专业内容。打破传统教学概念,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从多维角度完成个性化教学。如利用触屏电脑,交互感官装置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另一方面,从理论型教学转移到实践型教学。将教学课程安排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将理论专业知识直接应用到实践项目中。加快发展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度,有步骤地进行校企合作,将项目带到课堂。如课堂安排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画展、音乐会表演等实践项目,这种优化教学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习专业更有效,积累专业实践经验,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二)优化教师队伍

当前国内的教师队伍管理方面比较单一,高等艺术院校由学院院长、教学院长、各专业系主任及个专业教师、书记、辅导员等组成,这种线性管理模式在教师管理方面便于统一管理,但在教师个人能力锻炼及个人创造力方面相对薄弱。

在线性管理模式基础上应该优化管理,转变交叉复合型教师管理模式,即专业教师增强行政能力,行政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培养,搭建行业性企业人才联合培养教学平台。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当增强行政执行力,加强行政教师专业培养,重视教学工作,这种交叉复合型的教师管理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教师和行政教师都得到互补,行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在行政方面可以更好地改善教学课程及教学相关的科研工作,全面发展。

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大多是艺术专业学习,缺少行政管理能力,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力度还不够,这与专业教师教学过程是密切相关的。专业教师队伍除了增强行政执行力外,学院院长应当安排专业教师培训、调研,实时更新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保障教学。搭建行业性企业人才联合培养教学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行业性人才与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交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专业执行力。

(三)优化教学硬件设施

国内高等艺术院校教学硬件设施方面,已经逐步得到优化,改善各专业实验室及专业教室。在增加新型实验室的同时,也存在问题。如购买一些高科技专业设备,由于实验室人员、专业教师缺乏操作培训课程,无法熟练掌握专业设备,甚至无法使用先进仪器设备,造成资源浪费,教学硬件设施无法配合日常的教学活动,忽略基础实验室及专业教室的建设,在这方面应该得到优化和改善。加强基础实验室及专业教室的建设,配合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如新型专业科学与技术专业,配合新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加强传统艺术实验室建设,完善基础教学硬件,保障教学工作。

国内大多艺术院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过于单一化,缺少交叉性学科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教学工作,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增加教师相关专业工作室,以专业方向教师个人建立工作室,工作室小班授课,更好地将实践项目融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相互交流,工作室模式在国外高等艺术院校广泛运行,在国内没有得到普及,只有少部分专业建立相对应的工作室,但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固定的场所由一两名专业教师负责专业方向学生,加强师生互动,工作是模式可以及时调整课程模式及教学内容,相对于传统专业教师有着明显的优势,工作室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相互竞争,提高积极性。

篇8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南京艺术学院2006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随机问卷调查308人,访谈1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

南京艺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艺术门类设置比较齐全,本次调查涉及了本校所有的艺术专业。总体上,艺术类学生可以分为美术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两个大群体,这两个群体之间在诸多方面都有很多差异值得关注。此外,还从性别、籍贯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总体自信乐观,女生择业心态值得关注

从问卷调查的总体数据来看,艺术类毕业生的自我评价较高,对于未来工作自信乐观。75%的学生认为“我在专业方面是优秀的”,有81.5%的学生“相信凭借不错的综合素质能够找到好工作”,93.5%的学生“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会做得很好”,23.4%的学生表示在择业中“焦虑担心,对工作缺少信心和把握”。

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有显著的差异(P=0.003,从0.05显著性水平上可以否定虚无假设,以下相同),音乐表演类的学生显著高于美术设计类的学生(这个结果与学生个性内外倾向性有关,通过爱森克人格问卷得出的数据结果显示,音乐表演类学生较美术设计类的学生更乐观外向,P=0.001)。但是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对于择业的信心没有显著差异(P=0.189)。

值得关注的是,女生的择业信心与男生有显著差异(P=0.034),男生较女生对于择业更有信心。27.1%的女生、17.3%的男生倾向于依靠“家长、亲戚等帮助找到理想的工作”,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7)。这种择业心态,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女生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部分招聘单位在招聘中一定的性别歧视挫伤了女生择业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女生独立性的欠缺,缺少主动性,依赖心理也影响了择业的动力,不利于女生择业和就业。

自我认知在学生择业过程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择业动力,艺术类学生自信乐观的特点对于择业有利也有弊。4、5月份是各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高峰期,通过访谈发现,艺术类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就业形势较好专业的学生,这段时间都在挑选工作机会,即使毕业之前没有落实也不在意。艺术类学生过于自信乐观和等待会错失就业良机。因此,择业就业辅导应当首先分析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特别关注女生的择业心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人才市场需求的良机。

二、农村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弱势和对个人发展空间的关注

调查发现,学生籍贯与择业失败归因之一“缺少实践机会”,及择业标准之一“个人发展空间”有显著相关,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这两方面有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分别是P=0.002和P=0.040。农村学生更多将择业失败归因于“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说明在应聘中他们在实践经验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在择业中心理上相应也处于弱势,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学生择业更多地是依靠自身努力,想通过实践提高自身择业的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出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们对于自己在将来工作中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空间有更多的考虑,这也表明农村学生择业观念更加成熟和实际。

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毕业生中农村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社会资源及社会支持系统,可能导致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择业辅导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更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南京艺术学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已经迈出重要一步,这种实质性的支持方式对于学生就业来说更为有利。从实践来看,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为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需要学校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关注和支持。

三、择业失败倾向外归因,求职挫折难降工作预期

受学生自信乐观个性影响,艺术类毕业生择业失败倾向外归因,只有15.3%的毕业生表示在择业过程中“感到自卑,不敢主动出击工作机遇,因而错过一些机会”,18.5%的毕业生认为“应聘失利的原因是自身条件不行,或没有努力学习专业和把握机会”,与此相对应,69.8%的毕业生“在遭遇择业挫折后,没有降低对工作的期望”。这种心理倾向使学生面对较大求职压力的时候能够保持比较乐观的心态,但是求职的高期望值却不利于学生就业。

男女生在归因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异(P=0.002),其中23.7%的男生和14.5%的女生认为“应聘失利的原因是自身条件不行,或没有努力学习专业和把握机会”。可见,男生较女生更偏向于内归因。这也是就业辅导中应当注意的一个现象。

四、地域观念突出,限制择业范围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艺术类学生对于就业地域的选择非常看重,64%的毕业生坦言“择业的范围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或其他大中型城市,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城市和地区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调查结果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艺术专业的市场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越旺盛,这对于艺术类毕业生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具体反映在学生择业的地域观念中。但是,随着西部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以前不被学生看好的地方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也日显强劲,对于艺术类毕业生的个人发挥及长远规划发展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就业辅导应当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从个人实际和市场需求现状出发,正确选择就业地域,及时把握就业机会。

五、择业标准更加实际,创业需求相对较强

关于择业标准,35.7%的毕业生表示“希望找一份如国有事业单位一类的稳定性较强的工作,收入低一点没关系”,64.3%的毕业生对这一问题做了否定回答;29.2%的毕业生将工作的收入和待遇作为择业最重要的标准;与一些效益和待遇较好的小型民营企业相比,50%的毕业生表示更愿意到效益和待遇一般的大型知名企业;同时,有37%的毕业生表示“不急于找工作,想自主创业,或做一名自由职业者”。

通过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出,艺术类毕业生的择业标准比较实际,收入和工作单位的名气是很多学生考虑的因素,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创业的需求,反映了艺术专业就业的灵活性,接受灵活就业观念的学生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

音乐表演类的毕业生与美术设计类的毕业生相比较,两个群体在工作的稳定性标准和创业需求两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性(分别是P=0.002,P=0.049), 音乐表演类的毕业生更“希望找一份如国有事业单位一类的稳定性较强的工作,收入低一点没关系”,即求稳心理比美术设计类的学生要明显,但是音乐表演类的毕业生的创业需求又比美术设计类的毕业生要强,更多的人“不急于找工作,想自主创业,或做一名自由职业者”。看似两个互相矛盾的心理其实反映了音乐表演专业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相对于美术设计专业而言,音乐表演专业工作流动性较大,因此毕业生有寻求稳定的心理趋向,以求得相对稳定的收入保障,但是个性外倾的特点使他们不甘于低收入,鉴于当前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收入来源较多,比较灵活,所以更多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会将灵活就业作为选择。

六、就业指导服务模式需全程化、个性化

篇9

论文摘要:舞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其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舞蹈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因此,各艺术院校要明确社会需求,制定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教育对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截至教育部2009年12月底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艺术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为426409人,每年的预计毕业生数为132986人。面对着如此庞大需要就业的人群,如果艺术院校办学者不了解社会现实与人才需求条件,以及个人需求的变化,很难想象如何确定培养人才目标,并为社会输送急需的人才。当前,艺术院校作为高收费院校之一,缴费者的学生与家长,能够付出高昂的代价,取决于它的社会就业信息,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专业、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未来的社会就业中产生效益,回报自己的高昂代价。而我们的舞蹈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社会发展及个人需求发生了很大的矛盾,需要艺术院校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变化,培养出各级各类所需的不同层次的人才。

1舞蹈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舞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特殊的审美功能和认识作用,构成了舞蹈艺术在其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1.1从舞蹈艺术的特殊审美价值看其地位

舞蹈艺术从某种理想的观点反映和审美地评价现实现象时,形成人对这些现象的态度,并以它的理想教育人。这样的教育无疑具有道德的和政治的意义。

舞蹈艺术的特殊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也还表现为它的作品赋于它所反映的现象以某种审美意义,力图按照一定的“轨道”引导人的审美价值定向,发展人的审美创造能力,因而使它成为人的审美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手段。舞蹈艺术作为对现实社会的创造性反映,体现了审美关系的主客观方面,能够实现审美教育的两种基本功用:价值定向功用和价值创造功用。舞蹈艺术审美教育的这样两种基本功用,对于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2舞蹈艺术社会功用的特殊性

与其它艺术类比,舞蹈艺术既有其自身特有的创造特点,具体表现为它的舞台形象的真实性与生动性,舞蹈情节发展冲突的强烈感,思想情感的感染力和刺透力,以及它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多样性、创造性、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和娱乐性等等。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它的产品同其行为不能分离,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而由此生发出来的(与观众)的直接交流性和共同创造性,信息反馈的快速性和灵敏性,对观众的直观直感性和渗透性,以及它(为观众)的直接服务性等等。舞蹈艺术汇合而形成的上述诸特殊性能,我们看到,它是举世瞩目的,也非其它艺术形式所能匹敌的。

1.3从舞蹈艺术自身的特殊功能和价值看其地位

一般都认为,舞蹈艺术的社会作用体现为认识的、教育的和审美的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集中体现了舞蹈艺术的社会效益。而其主要的作用,无疑是它所特具的审美功能和审美价值。舞蹈艺术的审美作用和价值由于它具有广泛群众性,传统继续性以及审美主客体直接交流等特点,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力量,它有广泛的群众性,无疑是巨大而又不可估价的。某些不朽的舞蹈艺术作品,不仅在同时代,甚至可在长远的年代里,对人们的思想文化生活发生积极的作用和巨大深刻的影响并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它具有不朽的永恒性。因而也在客观上决定了其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2舞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舞蹈艺术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在培养人才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循序渐进,然而,当前舞蹈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许多矛盾。

2.1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市场的矛盾

“专门家”的人才模式,来源于计划经济体制,教学计划统一而死板,千人一面,大学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专家”,试图一进专业就定终身。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艺术院校定时而不断地向国家、院团输送有计划招生、有计划分配的人才,面对的用人单位也是单面的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员,所以矛盾并不明显。当转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已不是计划性,空间扩大了,需求标准转变了,仅仅针对国家院团的需要办学,与当今社会发展教育,扩大招生,将舞蹈转为一种文化手段渗入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是现实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英才教育与通识教育明显地摆在我们的面前,笔者认为这两者是舞蹈艺术院校都应选择,齐头并进的。

2.2英才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教育讲效益,有经济的,也有名人名家产生的效益,英才的培养可以说是舞蹈专业的品牌产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英才教育,将超前发展具有个性的人才,创设一个适应其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给予其展示的空间。虽然英才培养的过程会出现为少数人提供特殊的教育条件,而忽视了更多人的要求。为了打出品牌,我们不得不付出这种代价。为了繁荣中国舞蹈人才,也呼唤舞蹈家的不断涌现,学术研究讲求向精深发展,无论在何时,专业的分科永远存在。重要的是让我们学生选择什么方式、方法学习专业,如何把握主体与横向的关系,这也就是一再强调培养通识人才,强调素质教育,通识人才并非低档人才或万金油。其特点是素质全面,适应性强,可发展与再选择的弹性大,其知识与技能结构丰满,也更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3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与学校的矛盾

艺术院校目前能够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条件尚不成熟,在实行高学费及未来政府将对教育实行高投人政策的条件下,不能把稳定的收人投人教学的运作之中。在仍维持着结构工资的条件下,专业行政自主,艺术院校没有能力以强有力的经济手段把握各专业,以展开宏观的统筹运作,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在其内部合作就难以做到:资源不能共享、多元化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宽泛,培养跨学科发展的潜力的目标就无法达到。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难以真正改变,只能从教师现状出发,因人设课,不以社会客观需求为根据授课的现象,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发挥,没有权利选择个人的取向,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也就停留于纸上谈兵。

3培养社会需求的舞蹈人才对策建议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因此,培养社会需求的舞蹈人才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舞蹈教育者的神圣使命,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明确社会需求,制定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舞蹈艺术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以后,无论社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但这个定位一定是由社会的所需来提供的。舞蹈专业旨在培养素质较高的表演人才、教育人才及创作人才。现在社会表演团体,对舞蹈院校毕业生的知识含金量值要求都比较高,优等生是社会急需的、而且供不应求。而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社会所需的量却不大,优胜劣汰之势非常的明显,就业的形势很不乐观。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正向着非专业的方向发展;广电、部队、群文、学校、大的企事业单位等。而能在舞蹈专业剧团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正在缩小。

面对社会的需求,面对艺术院校办学的社会现状,我们向前行进的每一步都必须务实。如实确定我们的办学方向和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按社会的发展及需要来制定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课程和设置,已成为我们的办学者必须明确的办学前提。因为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毕业以后,能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成为社会多层面所需要的专业艺术人才。

3.2强化舞蹈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

艺术院校从社会需求出发,要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的作用与效益。当代社会特点是知识的综合占很大优势,各学科边界不清,交叉渗透综合发展,所以学生具备跨学科发展的潜力与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舞蹈专业的通识人才社会需求是很大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繁荣,社会文化的需求日渐提高,舞蹈的功能不仅仅是一种舞台表现艺术,舞蹈已成为一种文化手段,渗透在各层次的文化活动与教育活动中,娱乐性舞蹈广泛普及,企业的繁荣发达随即兴起了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的艺术团体。这都是我们拓宽办学规模,重组专业设置,对舞蹈教育的层面加以新的布局,是舞蹈人才培养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一个极好良机。

3.3加强学习方法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教育

传统的、封闭的艺术教育模式不能满足人们的种种需要,也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目前就业市场来看,原先的“从一而终”的状况已逐渐被多次择业就业的现实所代替,意味着学校教育要为学生将来的多次择业就业储备足够的发展后劲,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事事晓通,也不可能样样亲身实践,更何况学习舞蹈的学生,既要学习舞蹈专业,又要学习文化课,比起其他专业的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对他们来讲掌握学习方法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给学生本专业的基本特点与本质特征、基本规律之后,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应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而不是表面的几个动作或组合上。

3.4深入社会生活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源泉

深人生活是舞蹈作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赋予时代精神的保证。舞蹈艺术形象是由编创者长期的生活积累、分析、提炼、凝聚而成的,如果不深人基层,不深人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而只是从现象上、表面上认识生活、认识社会,是不可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的、具体生动的、反映时代脉搏的、人民群众满意的舞蹈艺术作品。

篇10

关键词:就业;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教学;改革

从就业到职业、再到事业,这是高职艺术生走出校门后,在职场发展的三步曲。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就业,就业无法实现,职业的选择和事业的追求就无从谈起。然而,目前高职艺术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麦可斯公司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是高职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为86.7%[1],而他们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也比较低,仅为57%[2]。为什么会出现两低的现象?以及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这些问题不但要求高职艺术院校各专业系进行深入思考并拿出解决方案,同样高职艺术院校公共教学部也应有责任担当。公共教学部必须把就业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的导向,这样才能与各专业系形成教育合力,尽量缩短高职艺术教育与社会职业需求的对接差距,确保高职艺术院校的生存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共课教学在艺术生中的吸引力和认可度,恢复其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1 改革的思路

如何在就业导向下进行公共课教学的改革呢?其前提是要分析清楚两低现象出现的原因。原因清楚了,改革思路也就打开了。从岗位工作能力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两低现象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高职艺术生在竞聘艺术工作岗位时,其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不达标,甚至部分毕业生的职业工作能力掌握水平也不达标。

所谓工作能力,又叫岗位工作能力,是指从事某项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分为职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能力。对于高职艺术生来讲,职业工作能力是从事传统艺术职业(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或其他艺术职业(如文管、传媒等)所特殊需要的能力,它主要是由高职艺术院校各专业系来培养的;而基本工作能力是从事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主要是由公共课教学来培养的。招聘会上,用人单位不但看重高职艺术生的职业工作能力,也普遍希望他们具有较强的基本工作能力,但实际情况令用人单位感到失望。一方面是他们的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不达标,比如2010~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含高职艺术生)基本工作能力距离达标的差距分别为15%、20%和19%。[3]在基本工作能力掌握水平普遍不达标的同时,部分毕业生的职业工作能力掌握水平竟然也不达标,这就导致这部分毕业生最终达不到专业工作的要求,并因此去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比如在毕业半年后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2012届高职高专生(含高职艺术生)中,因“达不到专业工作的要求”而出此下策的学生比例高达19%。[4]总之,对艺术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不到位,是造成两低,尤其是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低的重要原因。

第二,高职艺术生在竞聘一些常见的或新兴的非艺术工作岗位时(前者如秘书、教师等,后者如速录师、ITAT职业等),缺乏相关的职业工作能力。

为什么会有大量的高职艺术生选择非艺术工作岗位呢?从表2已知有五项原因。除了第三项可以由高职艺术院校通过教学改革(专业教学改革和公共教学改革)解决外,其他原因主要是就业大环境使然。于是,相当一部分艺术生无奈地、也是必然地去竞聘非艺术工作岗位;由于缺乏相应的职业工作能力,他们在应聘竞争中往往不能占据优势;而一旦应聘成功,他们所学的艺术技能也就退居次要地位,成了职业中的服务角色。这种现实仅靠高职艺术院校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但高职艺术院校是否也可以为此做点什么呢?母校应该关注自己的那些由于缺乏相应职业工作能力,而在应聘非艺术工作岗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学生们。不关注他们,就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就业率就永远是最低。那么该怎样关注?那就是在整合公共课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作用,使相关学生学会某些常见或新兴非艺术工作岗位必需的初步职业技能,然后通过参加社会考试使他们获得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最终让他们在求职中获得做选择题的机会。

通过对两低现象出现原因的分析,我们不难理顺这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一,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教学要直接服务于所有工作岗位:致力于培养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需的基本工作能力;第二,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教学要直接服务于艺术工作岗位,辅助各专业系培养艺术工作岗位必需的职业工作能力,合力提升高职艺术生竞聘艺术工作岗位的优势;第三,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教学要直接服务于某些常见或新兴的非艺术工作岗位,一定程度上改变高职艺术生在不得不竞聘非艺术工作岗位时的劣势。按照三个“服务于”的基本思路,我们有必要对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教学的四大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核体系、评教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革。

2 课程体系的改革

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程体系是一个由基础课程模块和应用课程模块构成,涵盖多重教学目标的课程体系。它所涵盖的教学目标包括:第一、培养所有工作岗位必需的基本工作能力;第二、辅助培养艺术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工作能力;第三、培养艺术工作者的文化底蕴,为他们的创作和表演提供源泉;第四、培养某些非艺术工作岗位必需的初步职业技能;第五、传授有利于终身职业发展的品格和技能;第六、其他,如提升学历的培训。就业导向决定着我们在构建公共课程体系时应该把第一、二、四个教学目标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我们结合以下案例加以说明。如表1。

从表1案例可以看出,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找准出发点。出发点不是向学生传授无法付诸实践的知识,而是引导他们掌握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出发点不是把文化学科的学科利益看得至高无上,而是把自己学生的就业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出发点不是维护公共课教学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是考虑如何与专业教学相配合、相融合,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能。

第二,注重可行性。比如案例中把培养某些非艺术工作岗位必需的初步职业技能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这一考虑基本上是建立在现有课程资源和师资基础上的,是可行的;当然要实现这一教学设想,还需超出上述课程体系增设少部分新课程,而这经过科学论证也是可以实现的。如表2。

第三,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必修所有基础课程模块,这是原则性的体现;根据自己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设想和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来自由选修应用课程模块,这是灵活性的体现;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程体系是基础课程模块和应用课程模块的有机组合,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3 教学体系的改革

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教学体系的改革随之跟上,而教学体系的改革至少涉及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秩序的维护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为了促进就业、加强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并应该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大胆的增、删、重组。

增删:与基础课程模块相比,应用课程模块在能力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加直接和显著。这就要求我们适度删减基础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适度增加应用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比如把基础课程模块的相关教学任务压缩到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除外);与此同时,把应用课程模块的相关教学任务扩展到4个学期,并合理地分配在从大一第二学期到大三第一学期的不同时段。

重组:对不同课程模块中重复出现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不仅可以节省公共课教学资源,还可以使相关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完整进而产生更加显著的能力培养效果。比如“招聘与求职”就是在不同课程模块中重复出现的教学内容,虽然不同课程模块阐述它的立意和角度各有不同,但如果把相关内容整合为一个系列讲座,就可以使学生对“招聘与求职”产生完整、清晰的认识,甚至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筹划的“招聘与求职”系列讲座包括五讲:招聘与求职心态剖析;中文简历写作;英文简历写作;招聘会求职模拟;博客、职客求职。而这些内容曾经归属于就业指导、成功与个人营销、思想道德修养、职场应用文体写作、职业生涯、基础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等多个课程模块。

第二,教学模式的选择。公共课教学模式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于高职艺术生未来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比如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对公共课教学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旧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实行灌输式教学,而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行项目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探究式教学;旧教学模式无视学生文化差异,实行一刀切式的教学,而新教学模式重视高考成绩和入学水平测试成绩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旧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和地点单一,基本上是课堂教学,新教学模式则是开学说课、课堂教学、礼堂讲座、网络平台自学、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旧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缺陷,它不适应高职艺术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要求,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锻炼学生未来的岗位工作能力。新教学模式则恰恰相反,比如项目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使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中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探究、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了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聆听、理解他人、批判性思维、说服他人、协调安排、指导他人、解决复杂问题等一系列基本工作能力。与此同时,项目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也为锻炼学生未来的职业工作能力提供了可能,比如“友谊”是基础英语课程模块中的一个教学单元,教师以表达友谊为驱动项目,设计了以下细项供各组学生选择:选择或原创一首表达友谊的英文歌曲并在课堂上表演;选择一部表达友谊的英文电影并为其配音;编创并展示一段表达友谊的舞蹈,用英语简要说明其编创思路;创作一幅主题为友谊的美术作品,用英语对作品进行简要介绍;结合英语幻灯片阐释自己对友谊的看法等等。这些细项分别与音乐表演、播音主持、舞蹈编导、舞蹈表演、绘画、教师等岗位的职业工作能力相对应,对各专业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要让他们进行一次未来职业的预演。

除了探究式教学,新教学模式还包括分层教学的实行。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领域中的分层教学模式最早在2008年实行于基础英语课程模块,目前已经走向成熟。英语教研室根据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和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三个层次除了教学模式相同外,它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又各有广狭和不同。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入学新生文化水平的差异,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积极学习的潜能。

新教学模式还强调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其中应该着重加强的环节是开学说课和网络学习平台。开学说课是教师向学生推销自己所教课程的活动,是具体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能使学生明确这门课程和未来岗位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而产生学习的原动力。网络学习平台虽然只是具体教学过程的补充性环节,但它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潜能。

第三,教学秩序的维护。营造并维护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是能力培养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要想营造并维护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改变公共课教学班容量过大的现状,实行小班教学,每个班的人数控制在60人左右;第二,强化教学督查的作用,提高督查的力度和频率,既督查“教”又督查“学”,以督查“学”为主。

4 考核体系的改革

考核体系的改革也应该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的改革同步进行,但考核不是最终目的,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以“考”促“教”,通过考核来发现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教学领域在培养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能力方面有什么不足和欠缺,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应该做哪些调整和改进。所以,考核体系的改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以对未来岗位工作能力的考核为核心。这里被列入考核范围的岗位工作能力,主要是指所有岗位都要求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以及某些非艺术工作岗位要求具备的初步职业技能;当然不排除一些应用课程模块把艺术岗位需要的某项职业工作能力作为主要考核目标,如《歌词写作》、《剧本写作》、《体育保健》等。

那么,最能衡量工作能力高低的考核方式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学期末笔试吗?不是。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能力考核方式应该包括项目考核(项目完成情况)、职业资格考试等。

在项目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下,项目完成情况充分显示了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掌握水平。不但应用课程模块把它作为最佳考核方式,就连基础课程模块也越来越多地用到它。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中的某些基础课程模块,如《基础语文》、《基础英语》等,在把期末笔试的权重降低到成绩构成的30%的同时,都把项目考核的权重提高到了成绩构成的30%。而且,在项目考核的过程中,打分是由学生、教师和第三方共同完成的。学生参与打分,这有利于锻炼他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判断和决策等基本工作能力。

考核某些非艺术工作岗位要求具备的初步职业技能,主要靠职业资格考试,如初级秘书资格证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ITAT职业技能考试、速录师资格证考试等。通过了这类考试,有助于提高相关非艺术工作岗位要求具备的初步职业技能,也增加了在应聘竞争中的砝码。

第二,要注重考核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高职艺术生实习、实训、演出的机会非常多,正常的公共课教学进程经常会因此而被打断。所以,我们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注重考核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除了项目考核、职业资格考试外,凡是能够测试能力的考核手段都可以为我所用,如口试、比赛、社会实践、课堂互动、上机操作等等;即使是笔试,也可以灵活运用,比如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基础英语课程模块的期末笔试采取的就是分层考核方式;即使是考核的时间,也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设想而灵活变动,比如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在新生入学后不久就举行计算机摸底考试,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免修、免考该基础课程模块的权利,提前进入应用课程模块的学习。

5 评教体系的改革思路

对教师的传统评价标准有“德、能、勤、绩”四项,“绩”体现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德”、“能”、“勤”则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四项评教标准体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教体系。然而,随着高职艺术院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开展,传统评教体系中的一个字必须由我们重新来思考和定位,那就是“能”――公共课教师的岗位工作能力。公共课教学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公共课教师是否应该具备更强的基本工作能力呢?公共课教学改革把辅助培养艺术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工作能力和培养某些非艺术工作岗位必需的初步职业技能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公共课教师对相关职业到底了解多少,是否取得了相关职业资格(如果有的话)从而成为了“双师”呢?评教体系的改革是整个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最后一环,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环,但对评教体系的改革必然会进行下去,而且是沿着上述改革思路进行下去,哈佛大学23任校长詹姆斯・柯南特说得好:“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其校舍,而在于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只有教师的质量一代一代地提高了,高职艺术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也就是就业能力才会一届一届地提高,高职艺术院校的荣誉才会一年一年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6

[2] 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1.

[3] 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6( 在该页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整理).

篇11

1.1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艺术院校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处于以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许多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由于诸多因素,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师没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学习、更新知识,对现代外语教育理论、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了解甚少,没有养成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习惯。另外,英语课程与就业关联不够、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用不一致的现象较为明显。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学内容相当缺乏针对性,且与学生当前专业技能的训练及未来职业工作的需求严重脱节。很多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还是采用统一的文科教材、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来教育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出艺术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

1.2学习评价手段单一。艺术院校现行的评价方法大部分是采用两种方式,即考试或者考查。成绩计算方法为将出勤、平时测验、期末考试按1:1:8的比例计算。这种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只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不重视评价其学习过程;只重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忽视对学习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评价的全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评价,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衡量学生成绩的古板、单一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应艺术院校教育教学实际和社会实用性人才的需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落后的、统一化的、终极式的成绩考核方式已经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拦路虎。

2、改革当前英语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1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个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行业对单位职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英语能力的要求,在“听、说、读、写、译”五个基本层面上,最看重求职者“听”和“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是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当从将来实际就业需求出发,加强学生口语方面的练习,具体可以采用口试、对话、答辩、朗读、表演等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2抓好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更加重视应聘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既要求应聘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能查找并阅读相关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处理相关专业的涉外业务,这些人员在就业的过程中占有很大的优势,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大学英语教学也应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把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战能力。

2.3针对就业需求开设英语选修课。由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体制脱离市场需求,而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又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开设英语选修课将成为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从2003年起,许多高校陆续为已完成大学基础英语学习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英语选修课,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开设的总课程种类近20门。近几年,根据我院学生特点及其英语实际情况,我们开设的英语选修课有:大学基础英语语法、实用报刊英语阅读、英文歌曲赏析、美术英语选读、美术英语视听说,等等,这些课程突出了英语的实用性及学生的专业性特点。

2.4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管理和负责的一种能力,这是一种潜在的、在特定环境中可以实施的能力,具体到英语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英语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学会如何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现在的大学生处于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发展,必须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工作需求不断加强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扩招以来,师资力量短缺现象一直十分突出。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创新能力低,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和管理部门对英语教学重视不够,财力物力投入不足,在重视专业课、以专业课为主的艺术类院校更是如此。因此,作为学校,应积极出台鼓励政策,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空间,提高教师的教学动力;作为教师,更应加强自身修养,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英语教学改革进程同步发展。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各高等院校还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根据就业形势和教育发展形势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加强就业指导的专业与学科建设,丰富就业指导理论与方法,及时调整与完善就业指导模式与方案,逐步实现就业指导的职业化、专家化。

3、结语

篇12

关键词:教育;教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08-02

一、我校开设辅修专业教育的背景

随着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学校,每年都会出台很多措施和方法,给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其中,给在校生辅修一门与原专业相近的热门专业,是许多高校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当前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困难的原因在于该专业行业需求较少,学校在设置专业和确定招生规模时,带有滞后性,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处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很多高校相继提出对本科生实行辅修制或者第二学位,来达到教育机制和教学质量的改革和创新。四川美术学院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艺术院校的“领军人”,我院现设有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建筑艺术系、美术教育系、美术学系、新媒体艺术系、设计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十一个院系。各专业之间专业特点强,相互交汇点不多,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单一。学校开设“辅修专业”是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的重要举措。从这个方面讲,对辅修专业方面的加强,扩大知识领域,放宽社会事业,对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艺术院校主辅修教学改革实践的价值还在于,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综合艺术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它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陶冶艺术情操的有效途径,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总之,辅修专业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多学科教育资源,给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以及拓展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更为社会提供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能创新”的优秀人才。因此,努力做好艺术院校的辅修专业,是每所高等艺术院校的职责所在。

二、我校辅修专业教学出现的问题

1.主、辅修之间矛盾冲突。我校辅修专业从大三开始开设,学习时间为四学期。期间,学生不但要完成本专业的所有科目,成绩达到合格要求,同时还要完成辅修专业规定的25个学分才能获取辅修专业证书。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处理好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时间上的冲突,对学习状况和目标认识明确。否则,通过两年的辅修学习,学生不但没达到辅修要求,还会严重影响主修专业的学习,甚至影响毕业。探究影响学生完成辅修专业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之一,与本专业学习时间冲突,学生在辅修新的专业课程时,本专业课程并没有结束,由于上课时间的冲突,学生只好申请自学或与辅修院系商量在空余时间请老师指导学习,这样毫无氛围的学习效果远远低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对辅修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极大。之二,学习负担过于繁重,学生要想要完成主修专业的所有课程,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同时又新增了辅修专业的基本课程和大量作业。繁重的学习任务,让部分学生应接不暇,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得已选择了中途而退。之三,缺乏对辅修学生的严格管理,由于辅修的学生学籍在原院系,提供辅修课程的院系除承担辅修课程教学责任外,并不承担其他责任。而对于学生原院系而言,辅修的同学大部分时间都在提供辅修的院系进行学习,时间不定,因此对学生学习状况无法及时了解并有效管理,也导致一部分学习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圆满完成辅修学习。

2.学生参加辅修数量少。以我校为例,学校开设辅修专业以来,每年只有2%的同学选择辅修学习。一方面,优秀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以参加转专业考试,满足了对喜欢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不再需要辅修来满足学习愿望。另一方面,辅修的繁重学习任务,也让部分同学望而止步。同时,辅修课程按学分收费,也增加了部分同学的经济负担。

3.管理较弱,质量不高。由于辅修专业由开设院系提供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各院系管理方法各异,没有统一标准,这样,对学生辅修学习质量无法做到严格把控。而教务处只负责最后的毕业审核和发放辅修证书,没有全程参与对辅修学生的严格管理,这也影响了辅修学生的质量。

三、艺术院校辅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辅修教育教学的开展,提高辅修学习的质量,推动学生的辅修学习动力,为以后的双学位的实施打下实践基础,这样,不但让学生从中获益,更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结合当前学校辅修专业教学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开展对辅修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这是艺术辅修教学改革深入探索的关键。其次,梳理我国艺术院校主辅修专业现有的范例,并针对辅修专业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定量、定性分析,改进艺术院校主辅修专业课程的具体课程计划。在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进行培养模式的整合,使艺术院校成为具有宽口径,多接口输出特征的、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紧密接轨艺术人才培养的学校。

2.开展对艺术院校辅修专业办学模式的调查和研究。艺术院校在坚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第二学士学位、主辅修制度;不断完善主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要深入开展对艺术院校辅修专业办学模式的调查和研究,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3.拟适当降低申请者的选读门槛,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辅修专业学习。实行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及双学位制,是推进学分制改革,实施因材施教,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采取的重要举措。然而我院每年只有2%的同学选择辅修学习,这项教育教学改革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说明许多符合“品学兼优、基础扎实且学有余力”条件的学生没有参学。除完善校辅修专业教学管理和模式之外,应考虑适当降低申请者的选读门槛,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辅修专业学习。

4.强化管理,明确各级职责。辅修专业开设院系的职责: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帮助参加辅修的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课程要求,同时针对不同的辅修学生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另外,请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和状况,并及时与其所在院系进行沟通、反馈意见。学生所在院系的职责:提供辅修前课程的咨询;对反馈回来的学生辅修学习状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处理;做好辅修学生的成绩管理。教务处的职责:对辅修院系做出指导性建议或要求;对教学情况及时监督和评估;对辅修学生的要求及时处理;对辅修成绩进行审核并发放辅修证明。

篇13

总体而言,每年专业艺术院校的那几百个毕业生相对于全国各地的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可各个院校的毕业生依然说找工作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学校这样说

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毕业分配上有相似之外:毕业生愿意留在院校所在地工作,而对外省市的一摞摞需求信息基本上无人问津。如果能留在院校所在地的乐团最好,可现在北京、上海两地的乐团编制大都已趋饱和,其在职人员也大都坐业于这两所院校,所以进团还是挺难的。这也就是众毕业生所说的“找工作难”的具体含义。

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处处长逄焕磊和杨玲同志介绍:传统意义上,用国家干门路指标来衡量就业率高低的做法,不太适合中央院的情况。近10%的学生出国;6%-10%的学生考研、保研;再加上不少毕业生宁可在北京“漂”着――或临时受雇于某个乐团,或教一、二十个私人学生,也不愿意到地方院团去获取干部指标,使中央院的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才60%,可实际上毕业生的从业率达到了100%。没有工作的毕业生,收入可能比找到工作的人还高。毕业后从教也是不少学生的愿望,但受进高校须有硕士学位所限,使得这一愿望的实现困难不少。

上海音乐学院朱钟堂副院长介绍,如果学生愿意不把专业当职业的话,找个工作是很容易的。今年上海放宽了就业政策,以前在上海求职必须有的留沪指标今年取消了,派遣证也取消了,这都使就业面更广了。另外,这几年上音本校的考研人数明显增多且上榜率越来越高,学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英语、政治这两块“绊脚石”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西安音乐学院的情况与北京、上海有所不同。据该校管弦系主任杨宠伟介绍,总体上讲分配状况不错,就业范围较宽。特点之一是不少毕业生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完成音乐课教学任务,还有辅导乐队的任务。不过,进专业团体还是学生的首选取,但陕西省的文艺团体有这样的矛盾:乐团数量少实际上又缺人,可编制往往满员,于是毕业生还是进不去。

沈阳音乐学院也有其特点。该校学生处处长严德敏介绍,该校毕业生对毕业后去向按这样的顺序选择:一,考研或进京工作;二,留校任教;三,专业艺术团体;四,沿海发达城市。毕业生愿意教书但只愿教大学,不愿教中小学,而中小学也不愿要他们。

学生们这样说

中央音乐学院的王华兴(青交首席小号):在北京上了10年的学,我的朋友、关系网都在这里。到了其他地方,我甚至沈得语言都不通,第一不能心急,第二有本事很重要。我不太喜欢“漂”着的做法。那不是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了吗?而且,只有专来平平的人才会是这种选择。

中央音乐学院崔鸿嘉(国际管乐比赛获奖者):我前面的路挺宽的。北京的乐团我考上了,世界青年交响乐团我考上了,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也已经录取我,我还有留校的可能。我会出国学点国内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国人普遍有这种认识(这种认识有问题),只要出了国,不管在外是端盘子还是当厨子,也不管在国外念的什么书,就是“棒”,回国就更好发展一些,我也就不能免俗了。对于教学生,我觉得自己目前还不行,我不想误人子弟。不少人自己专业不怎么样,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就去教学生,我不太赞同这种做法。

中央音乐学院某系毕业生报考了研究生:其实我希望先工作,有些实践经验,再上学进修。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更好的,更对口的工作,只能考研。对于出国,我这样看:为出国而出国没什么意思。为了找工作而忘了自己出国的目的,不是很尴尬吗?

现实是这样

社会现实教会了人生生存与思考。学生们的想法、做法自有他们的道理所在。

北京、上海两地良好的文化氛围,良好的音乐环境,使众多的艺术专业学生认为只有在此才可以生根开花。即使是今天给这个团帮忙,明天又出现在另一个团的演出现场,毕业生们也不愿意到某省、某市的专业乐团而一年都没几场演出。中央院杨玲介绍说,经济发达地区还好,但象山西、甘肃省、河北等经济发展缓慢地区虽是非常欢迎我们的毕业生,可学生到了那儿没事做,也真是人才的浪费。那是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却是现代意义上的失业。

篇14

关键词:综合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现存问题;定位途径

一、对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现存问题的反思

1、音乐表演教育的理念亟待更新

在我国,长期以来艺术教育由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来承担。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步伐,艺术教育也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仅就音乐表演(演奏、演唱)专业而言,过去历来被称作精英教育的专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大众化的专业。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大学的专业艺术教育学科应运而生。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特定学科,音乐表演艺术以其自身学科优势,目前在全国有着火热的发展势头。但是音乐表演艺术作为综合大学中一个新兴的学科,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音乐表演教育的学科定位不明确

从综合大学兴办表演艺术专业的动机来看,因为定位不明确导致学校的期望值过高甚至有些不切实际。虽然从宏观上讲,学校兴办专业艺术教育是为了健全和完善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结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往往希望表演专业为学校增光添彩,比如代表学校演出、参赛、获奖等等,以此来扩大学校的影响。这种要求往往导致教学中只注重急功近利的表演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调表演艺术学科的技艺性而过多关注技艺的磨练,通常会造成表演教育与大学的整体教学氛围格格不入,学生虽然置身于综合大学,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却严重失衡。事实上,本科教育阶段应当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阶段。而以表演艺术比如演奏、演唱作为专业的学生,以表演艺术这样的单一学科作为发展方向,往往导致学生的技能单一、缺乏后劲,很难有大的发展。如果本科期间没有传授应有的专业和综合知识,大部分精力花在急攻所谓“表演技术”课程上,其结果将是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此以往,综合性大学培养出来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成了缺乏自身优势的“大路货”,社会上需要的复合型、外向型音乐人才,从综合性大学无法找到。这种情况显然是综合性大学的音乐表演教育的学科定位不明确造成的。

3、艺术表演专业生源令人担忧

艺术专业的生源,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专业学科在各大学成倍地扩大,各学科招生人数也在成倍地扩大,其结果是,具有出类拔萃表演天赋的人才的比例在锐减。中央音乐学院以培养世界级音乐人才为目的,他们可以从众多的报考者当中优中选优。全国其他艺术院校情况比起中央级院校来讲,生源质量明显较低。因此,综合大学以表演艺术为主体的专业学科,生源劣势显而易见。

4.综合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出路不容乐观

在综合大学,有些天赋一般的表演专业学生热衷于专业技艺的提高,日复一日地磨练技术,渴望成为艺术专才,却荒废了不少文化知识性课程。到头来,还是很难在专业上有所发展。据调查,在综合大学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当中,除个别学生(约占1-5%)可以从事表演专业,其余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不能胜任用人单位的聘任要求。

一所综合大学表演艺术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择其专业之外的特长,或者以他们辅修的第二专业来聘用他。为了能够顺利就业,许多表演专业的学生到了高年级不得不撇开已设置的专业课,不在专业上进一步下功夫,而在第二专业上另辟蹊径。为了拓展就业门路,比如应聘机关公务员、企业职员、文化团体职员、文秘等不得不进行突击性充电。这种就业的现状告诉我们,综合大学办艺术教育,不能把培养“高精尖”表演人才作为唯一的发展方向,而应该面对现实,为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出路而调整我们的培养目标。与其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单一的舞台表演人才,倒不如因材施教,把多数表演天赋并不突出的学生培养成复合型的多面手。

二、寻求表演艺术教育在综合大学合理定位的途径

1.确定复合型的培养目标

我国一些艺术院校已有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学科体系是健全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明确的。与院校艺术教育相比,综合大学的艺术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目标也比较模糊。综合大学表演专业不能走艺术院校之路,也不能走师范艺术教育之路,而必须依靠自身优势走自己的路,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规模大、学科种类齐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综合大学的学科众多、不同学科的优势资源可以共享,这是一般艺术院校无法相比的。艺术院校的专业教育,以培养舞台表演艺术人才为基本方向,师范院校则以培养学校教师为目标。综合大学的培养目标应当更加宽泛,综合大学的毕业生既可以当教师又可以当演员,当然更多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起点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因此,可以把综合大学的艺术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具备艺术表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上。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为培养目标服务,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又决定了我们对生源的要求标准。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复合型人才上,这样的学科定位不仅能够拓宽学生就业途径、满足社会需求,而且能够依托综合大学丰厚的优势学科,使艺术表演学科搭乘优势学科的快班车,与优势学科一道共铸辉煌。

2.构建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长期以来,音乐学院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是高度独立的,导致民乐学生不太了解钢琴,声乐学生也不太精通作曲理论。这种培养模式只能培养专才,而不能培养通才。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人们开始打破彼此割裂的学科之间的壁垒,寻求学科之间的互通,在培养专才的同时兼顾培养通才。综合大学的艺术表演课程体系,应当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在贯彻教育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和调整。我们应当在艺术表演专业积极探索以专业教学为核心、以艺术实践和素质教育为两翼的综合大学艺术课程结构新体系。我们应当在综合大学所有专业积极探索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挖掘和释放艺术课程的潜力,把艺术教育普及到全体大学生。我们应当通过资源共享使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在综合大学内部取得既培养专才又培养通才的双赢效益。要想取得双赢效益,综合大学必须因地制宜地构建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方式

在表演艺术专业开展专才兼顾通才教育,需要我们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在非艺术专业全面开展艺术素质教育,同样也要求我们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方式。

在专业教学方面,要突破专业课教学方法、形式、内容方面的单一性的束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变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启发诱导方式。鼓励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为低年级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辅导课程,培养学生实践技能;采用技术、理论、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配以系统音像教材,加强音乐文化修养教育。与此同时还要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合理地整合专业课程,比如将专业小课与合奏合唱、重奏重唱结合起来,以定期学习会、汇报会、师生音乐会等形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4.完善合理的选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