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3 10:40: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新型小城镇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示范小城镇;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1-0048-0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中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体系逐步完善。如何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实现“三农”发展与现代城镇化体系的融合,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天津市积极开展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核心,统筹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居住社区(以下简称“三区)联动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产业、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模式
(一)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
从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视角出发,天津市城镇化建设以“三区”联动为基础,统筹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这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始于通过“宅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即高水平规划适于产业聚集和农民聚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按规定标准以宅基地换取小城镇的住宅,其原有布局分散的宅基地集中统一整理复耕还田,实现耕地占地平衡,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的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小城镇建设资金,进行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或者进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通过宅基地复垦、农业用地规模化集中开发,建设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园区。采用村集体股份合作制或公司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构建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天津市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宅基地换房”为手段,以示范小城镇为龙头,以“三区”联动发展为主要形式,推进股份制改革、户籍改革和社区管理改革,实现城乡统筹(见图1)。首先,示范小城镇以农村居住社区为形式,平衡土地指标,优化土地资源,有效解决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提高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载体的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其次,统一整合土地资源和乡镇工业园区,合理规划三次产业,有力地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最后,通过土地向农业产业园区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产品市场供应。
(二)天津市五城镇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模式
2005年底,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天津市政府开始探索以“宅基地换房”的方式进行示范小城镇建设。“宅基地换房”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村庄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由政府推动,通过土地出让获得的资金保障地区产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原则,重点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才能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2005~2012年,天津市已启动49个示范小城镇试点建设。结合几年来的发展进程和成效,从不同类型区域选取典型村镇,本文主要以东丽华明镇、北辰双街镇、武清下朱庄街、静海大邱庄镇、汉沽茶淀镇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调研(见表1)。
1.华明镇。华明镇作为天津市第一批示范小城镇试点,通过“宅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方法较为典型。统一整合土地资源,规模化集中开发土地,合理规划三次产业,同时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获得收益,平衡建设资金。2011年,华明镇开始实施“三改一化”,即集改股——村集体经济组织改为股份制公司、“农改非”——农业户口改城市户口、“村改居”——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一化”即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见图2)。
2.双街镇。双街镇是天津市第二批示范小城镇试点之一,以双街村和沙庄村的城镇化模式较为典型。这两个村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较早地进行了以村为单位的还迁,并通过土地置换和出让等收益发展二、三产业。在产业发展成熟以后,将各类企业整合成为村集体产业发展集团(双街村双街置业集团、沙庄村龙顺投资集团),统一管理提高资产运作效率,随着居民社区功能提升和集体产业的壮大,将土地集中流转投资农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这种城镇化模式是村集体通过自身经营实现主导产业带动(见图3)。
3.下朱庄街。下朱庄街位于武清区南端,地处京津之间的黄金走廊。下朱庄街的城镇化始于2006年,目前已经实现较为彻底的“三改一化”。下朱庄街规划了居住社区、商业区和服务聚集区等多个城镇配套功能区,并注重从区域布局上实现三次产业的融合,该模式主要针对城乡结合部周边地区推进城镇化建设(见图4)。
4.大邱庄镇。大邱庄镇以工业化为基础,集聚工农业合力效应,按照宅基地换房的思路实施示范小城镇建设。由于该镇工业起步较早,在大型工业集团的投资拉动下,使其有足够的财力迅速完成中心镇区周边四个村庄的改造与整合。依托区域内工业园区的支撑和带动,实现对农村的投资,推进城镇化进程(见图5)。
5.茶淀镇。茶淀镇是天津市第二批示范小城镇试点之一,也是天津滨海新区首个示范小城镇试点。茶淀镇以特色农业起步,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选择产业和区域间错位发展战略,延伸特色葡萄产业链,推动设施农业与旅游、休闲、多功能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改善了传统农业发展效益低的劣势,也充分发挥了农业的社会和环境功能,推进该镇向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新型小城镇转变(见图6)。
三、天津市示范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补偿标准偏低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三部分,对于征地补偿费界定和标准的模糊,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强制性定价,给侵占农民权益留下隐患。其次,多数村集体将农民的补偿款通过集体资产运作,每年以股金分红形式返还。这种形式使农民缺乏对集体补偿金的管理和监督,一旦村集体在运作中出现风险,则农民的应得收益将无法得到保障。最后,随着土地租金和地价的上涨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将对征地补偿价格标准的制定和落实提出更高的要求,土地置换的实施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土地出让收入除留给国家以外,剩余部分补偿金额能否在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实现各方利益平衡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不完善,就业能力较差
实施宅基地换房后,农民失去土地保障,很多地区采取租金或股金返还的形式保障农民财产收入,从调研情况看,示范小城镇建设基本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医疗、养老等保障问题,大多实现95%以上覆盖。但大部分示范小城镇农民的保障标准还没有达到市民标准。同时,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类型和标准也有所差异,如何扩大示范镇农民的参保范围,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也是示范小城镇建设中考虑的问题。在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方面,有的城镇发展基础较好,如双街村、沙庄村,本地村民大多进入村集体自营企业的管理层;有的城镇工业化程度高,如大邱庄镇,社会福利水平较高,不用担心生活来源问题。而大多示范小城镇的农民在失地后,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导致这部分农民的就业仅限于社区内,不得不从事简单重体力工作,如果想要继续耕种土地还需缴纳租金。因此,新型城镇化建没不能只考虑住的问题,要通过商住结合、建设与就业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农民的长期收入来源问题。
(三)新建小城镇的产城互动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在加快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城市服务等配套功能。如果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滞后,不仅集中居住后的农民没有可持续的收入,小城镇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维护方面的投入也就没有可靠的支撑。一些城镇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仅仅在布局和规模上追求“三区”形式,小城镇的人口、工商业等聚集度不够,并未达到“联动”效果。盲目搞宜居类型的小城镇,忽略城镇规划和发展质量的平衡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四)农业园区的运作效率和经营状况较差
总体看,示范小城镇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回报率较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对各地园区的调研发现,除少数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时间较长、规模适中的产业型园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外,大多数园区在运作过程中均存在土地利用瓶颈有待突破、招商引资能力弱、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牌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而农业产业园区的运作情况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农民就业安置、土地经营效率等。
(五)城镇化模式单一
天津市在示范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基本依靠宅基地换房的模式,加剧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盲目集中而导致资源浪费,加之对宅基地复垦质量的忽略,使得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单一的城镇化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和多样性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发展的城镇化之路,重点在实现区域用地平衡,培育镇域特色产业,加快区域农转非的比例和进度,促进小城镇居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实现突破。
四、天津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快城乡要素流动,由要素依赖型向内生增长型转变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整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城乡统筹。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合理有序流动,天津市通过“以宅基地换房”、“三改一化”农村金融改革,打开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的突破口,为统筹城乡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奠定基础。随着城乡间要素交换,传统的以土地出让、利用廉价劳动力等方式提取农业剩余,获得城镇化发展要素积累的方式越来越困难,单纯靠“外生性”因素(政策、补贴)的输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方法难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引导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破除在要素分配上的二元差异,由农村内部产生对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激活区县增长潜力,向内生增长型模式转变。进一步盘活资源要素,推动要素配置市场化和资源使用集约化,必然触及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完善农业资源交易体系,构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向郊区倾斜,优化农业内部要素配置,实现城乡优质资源与郊区发展的有机结合。
(二)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由利益驱动型向结构创新型过渡
天津市在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中,以专业分工高度化和集中化为重点发展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将一定区域内的零散企业统一纳入园区经营管理,工业化进步明显,显著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但从整体看,工业园区普遍处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过渡阶段,需尽快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在产业发展上要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在结构调整上应加快产业转移,提高科技含量,形成协同互补、量质并举的产业发展模式。示范小城镇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强化经济转型和集约增长的理念,加快三次产业融合,特别是依托园区间的产业链条和利益纽带,协调产业发展与城乡发展的关系,培育各个区域差异化的产业竞争力,逐步向“产城融合”方向过渡。
(三)提升城乡联动能力,由单一粗放型向多元层次型过渡
推进示范小城镇的建设,应避免沿用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单一化重复地进行资源堆积和投资扩张,将不利于城镇人口持续和有序的导人,即人口的空间聚集。新型城镇化在内涵集约、以人为本,包容、公平持续增长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看,示范小城镇建设需要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及持续发展的多元驱动力,从而提升小城镇的质量和内涵。在城镇规模和空间关系方面,强调小城镇协调和联合发展的城市集群化道路,把农村城镇化纳入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城镇体系中,融入“中心城区(包括滨海新区)——各区县新城——中心镇——新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建设,多层次推进城市郊区化和农村城镇化双向进程,改变单纯走中心城市带动或小城镇发展的道路,让空间上接近的若干小城镇紧密联系起来,以便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使处在相同类别区域层面的每个城镇都能享受到集群发展的正外部性。提高“三区”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向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等延伸产业链,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衔接,实现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真正体现公平均等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赵莹,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作者简介:李宝轩,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主动力,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现实人的城镇化,但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单纯依赖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来缩小城市和农村发展差距的难度较大,新型城镇化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2]只有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城乡间才更容易形成一种平衡关系。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中心镇建设质量不高,以“点”带“面”示范效应不强
首先,小城镇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全国范围看,重点中心镇布点呈现西部稀疏、中部居中、东部密集的态势。具体看也就是重点中心镇集中分布在少数相对发达地区。如,从东部地区看,大量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集中在京津沪近郊、河北中南平原地区、珠三角内圈层与西部地区、苏南和浙东北地区,部分地区的中心镇还呈现“临轴”集聚的特点,少数地区甚至出现中心镇轮廓线相接现象。比较而言,京津沪远郊、环京津贫困带、珠三角外圈层、苏北和浙西南地区重点中心镇密度则明显较低,发展也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这种非均衡发展状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特定区域间重点中心镇总体生产力水平差异日益加大。
其次,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受“重城轻镇”的传统思想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县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上,仍习惯于向城市倾斜。再加上地方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缺乏,导致重点不突出,中心镇建设流于形式。
最后,部分地区的培育方法不合理,导致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质量难以提高。如,在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部分地方选择将撤乡并镇与镇镇合并作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捷径”。[3]表面上,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会使中心镇人口数量增加,但这并不是由产业发展、人口自然向建成区集中产生的结果,中心镇人口规模小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可见,中心镇建设并未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许多中心镇的权利受限,自身发展活力、潜力无法释放,带动区域内其他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较慢,小城镇整体经济水平不高
首先,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城镇互动、民资与外资的共同带动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部分小城镇产业已具备转型升级的基础。但由于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少、自身发展要素受限,使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特别是工业)转型升级速度普遍较慢,成效不明显。相对于东部地区小城镇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借鉴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强调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但由于区内多数小城镇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较小,对外资的吸引力不强,加上区域内城市发育成熟度较低,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许多小城镇常陷入产业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升级缓慢,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中西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盲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造成产业结构看似升级,但因发展脱离小城镇实际,使新兴产业转瞬间变成不良资产,反而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在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方面,小城镇普遍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从区域角度看,我国东部地区目前虽已处于城镇化的中高级阶段,小城镇竞争力较强,带动了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但由于农民市民化的成本较高,东部地区小城镇“候鸟型”农民人数颇多。这些农民在小城镇大多没有归属感,用、住、行及文化方面的消费意愿并不强,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我国中西部地区目前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农民向小城镇靠拢的积极性不大。另外,在产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进镇定居的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消费能力有限。而社保制度、信贷体系不健全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又制约了农民消费潜力的释放,“新居民”消费对小城镇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影响不显著。
(三)城镇化建设障碍重重,建设进展缓慢
一方面,因产业支撑力度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的长期存在,我国城镇化的进展缓慢。首先,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投资速度已有所降低,产业规模增幅逐渐减小,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不多。同时,由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替代加快,小城镇就业压力有所上升,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又进一步阻碍了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其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外来人口较少,加上本地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转移到发达地区务工,剩余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适应能力差,进镇意愿不强,致使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慢,小城镇始终“人气不旺”。
另一方面,二元体制依然是城镇化建设的深层次障碍。第一,农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由于缺少制度支撑,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弃土进镇”的决心较小。第二,我国小城镇社保制度不健全,多数小城镇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随着农村资源要素价值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认为农村土地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更保险。同时,因小城镇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已进镇定居的农民仍需靠自我积累来实现自我保障,这在客观上抑制了进镇农民的消费需求,使其生活方式市民化速度慢,阻碍城镇化进程。第三,成为小城镇永久性居民并获得相应社会权利对农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部分小城镇却人为设定本地农民落户附加条件,跨省农民落户更是难上加难,导致大量农民长期徘徊在小城镇“正规”门槛之外。目前,虽有部分小城镇落实了以居住地划分小城镇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但因未触及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福利制度,新进镇农民与原镇居民始终无法融合成一个“镇民共同体”。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又加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四)小城镇规模与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第一,从宏观层面看,小城镇高度分散,布局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小城镇建设尚未编制总体规划。因缺少规划,这些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布局相对分散;各功能区间距离较远,建设成本较高;单一功能用地比例过大,资源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二,从微观角度看,小城镇发展与保护土地间存在矛盾。如,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后发地区许多小城镇建设者并没有按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利用土地。如,将小城镇发展看成是规模扩张,盲目推进“圈地运动”;以吸引开发商投资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目的,随意扩大产业用地规模,粗放利用土地;重视新区建设,轻视旧区挖潜改造,忽视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的提高等。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径
(一)妥善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
首先,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避免因重点中心镇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弊端。各地可考虑选取差异化路径建设重点中心镇:东部地区城乡、镇、村间的界限模糊,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中心镇建设应以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县城和城关镇为重点;中部地区城乡差别较大,发展中心镇应以城关镇和少数建制镇为主;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应按实际情况重点建设城关镇。
其次,应继续探索中心镇发展新模式,通过中心镇带动一般小城镇发展,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中西部地区应转变“重城轻镇”的观念,抓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机遇,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制定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发展中心镇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具体的调查研究、政策拟定、督促考核等工作,引导中心镇在各方面先行一步,使之成为带动作用较强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如,可在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市场建设的项目安排方面优先向中心镇倾斜,并出台“高含金量”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中心镇经济发展;优先安排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可采取联合、集团化等模式,推动大中城市的优质资源向中心镇延伸扩展;适当增加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等。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地方应努力做好重点中心镇社会资金筹集、科技创新、镇村统筹等工作,带动小城镇整体建设水平提高。
最后,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在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地理区位、土地面积、经济和人口规模、财政收入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心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管理权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将中心镇率先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带动效应好”的现代化小城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小城镇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全面提高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应成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小城镇培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结合”。
第一,小城镇建设应与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打造根植性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小城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应选择“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作为小城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此,应制定特色产业培植计划,引导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4]基础好的小城镇应实施园区化战略,以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园区为平台,吸引与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大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高、精、尖、优”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如,以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突破关键性技术,重点培养创新型企业;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打造共生性技术创新平台等。另外,积极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以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品牌。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势,形成小城镇品牌,提高镇域产业品牌效应和产业竞争能力。
第二,小城镇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首先,东部地区小城镇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重点发展生产业和就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的社区服务业,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进城农民的收入,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5]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应立足于本地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富余农民、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带资金、带项目在小城镇创办实业,并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努力增加当地的经济总量和就业机会。同时,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应结合实际,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注重发挥“后发优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坚持“进得镇、留得住、富得起”的原则,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6]一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较多的农地财产权;完善农村地价的评估机制,建立合理的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加快农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的建设,探索农地有效流转方式,鼓励农民割断与土地的“脐带”,使其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强农民完全融入城镇生活的能力。二要逐步构建以居住地为基础、以身份证为核心的身份统一的户籍管理体制,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条件。三要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小城镇社保投入,完善社保体系,提高社保水平,吸引农民进镇定居。制定面向全体居民的基本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层次,使每个居民都有一份医保、社保。四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培训投入,鼓励企业参与“新”居民技能培训,培养专业技能型劳动力,增强“新”居民就业能力,从而带动“新”居民乐业,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合理规划,走紧凑型小城镇发展道路
第一,应制定小城镇布局的优化策略,形成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一是客观分析小城镇当前的综合承载力,科学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发展状况,把小城镇放到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综合考量,明确小城镇在区域内的功能定位。二是小城镇建设要坚持有限扩展理念,结合小城镇具体定位,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小城镇空间扩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引导小城镇进行有序的空间扩展。三是形成以重点镇为枢纽的小城镇总体布局,形成布局合理的小城镇发展态势。
1.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2.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3.长江经济带沿江小城镇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沿江城镇调查数据的分析
4.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5.青海省2000-200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非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研究
7.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益研究
8.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9.大力发展城市设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10.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11.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
12.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
13.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14.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15.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16.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17.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8.天津市“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建设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9.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
21.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22.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23.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24.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
25.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
26.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27.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28.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29.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30.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
31.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3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4.广州市花都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基于MCR面特征提取
35.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
36.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发展困境——Y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兼与小城镇理论对话
37.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8.基于DEA模型优化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39.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40.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
41.基于GIS的西安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
42.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
43.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44.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
45.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46.天津小城镇建设的“华明模式”评析
47.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
48.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启示
49.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
5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
51.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52.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53.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54.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55.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
56.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以陕西30个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
57.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
58.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探究
59.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6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6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法
62.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63.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
64.广佛都市区道路网络与城镇建设用地间的影响分析
65.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税制改革
66.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67.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释放技术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68.城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体制转型——基于中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69.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70.以法律引领和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71.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72.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73.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非协调性研究
74.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75.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76.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
77.地理国情监测框架的探索与实践——以城镇建设进程监测系统为例
78.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
79.云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特殊因子分析
80.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
81.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因子路径分析
82.论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模式与路径
8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
8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
85.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
86.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87.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
88.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粮食安全
89.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
90.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
91.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92.苏南地区典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
93.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综合评价与优化对策
94.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
95.江西城镇化发展历程、成效、问题及其对策
96.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以儋州白马井镇为例
97.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
98.小城镇建设中投融资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发展;昌吉
中图分类号: TU991文献标识码: A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处于新疆东联西出的黄金通道,距离昌吉市中心20KM,距离乌鲁木齐市中心50KM,距离乌鲁木齐国际机场40KM。是乌鲁木齐机场西部门户枢纽,面向中亚、西亚、南亚,重要的国际航空通道,网络化航线布局基本形成。煤炭资源预测储量4300多亿吨,占全国储量的7.7%;石油储量石油储量5.7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天然气储量380亿立方米以上;多种有色金属矿产森林草场天然森林575.7万亩,草场9981.3万亩耕地资源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和番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近几年众多知名企业入驻高新区已经形成四大产业、五大基地的产业态势:工业总产值约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45%,拥有一批自主研发机构、企业孵化中心、科技服务中心。
1.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部署,《关于深化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昌州党发[2012]21号)文件中加快推进高新区、榆树沟镇“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昌吉市产城融合新城区的相关要求,全面加快昌吉国家高新区和榆树沟镇(以下简称“区镇”)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示范区,结合实际,实现园区426.24平方公里,建成全州及至全疆以城带乡的试验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示范区、产城融合的新城区。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从调查情况看,高新区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技术产业企业数量有限,发展受制约严重 ;产业布局被动选择,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尚未完善,支柱产业规模效应没有完全形成,资金短缺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短板;从而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规划滞后。一是规划不健全。虽然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但没最终评审 ,致使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高新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小城镇建设。企业招聘的管理技术人才和进镇经商办企业的农民,户籍管理混乱,有些聘用人才、投资者因户籍问题解决不了而打退堂鼓。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几年来,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呈迅速递增的态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不配套,农民进企有后顾之忧。
(四)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是:⑴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2)从小城镇建设工程中收取得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很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3)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4)高等教育人才力量相对较弱。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2.2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昌吉高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小城镇是推动“乡村城市化”的桥梁。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3. 对策及建议
明确了目标,有了正确方向,才能正确有效的实施。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总抓手,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先从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示范村开始,以点带面,典型引导,层层带动,形成网络推进态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村镇生产生活环境,使榆树沟镇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快镇区新型城镇化进程按照既定目标进行。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搞好小城镇建设”。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已成为当前繁荣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入任期责任目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 以特色乡镇、中心村三年创建为契机,确定工业强区的工作目标,以312国道和“昌-呼路”为轴心,发展沿路经济,二三产业发展迅猛,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完善我区道路交通、供水、供汽、供电、医疗卫生、商业服务、住宅建设、绿化环境卫生、镇容景观等公共服务设施能力,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城镇化建设总格局。
(三)深化改革,落实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落实进区人员的户籍政策。建议以高新区为核心形成:规划扩展区:其位置为乌奎高速路以南,及S201以北,其涉及的区域为:前进村五、六、七组;四畦村一组;勇进村二、三、四组;曙光村一组、二组、四组;牧业村一、二组。该区域总人口为:5781人,1377户。规划区:乌奎高速路以北312国道以南为划定的近期规划实施区,该区域有:前进村一、二组,四畦村二、三、四组,勇进村五组。该区域总人口为:2368人,573户。规划实施区: 312国道以北S201以南为划定的规划实施区,该区域有:榆树沟村一组、二组,曙光村三组。该区域总人口为:1338人,396户。在此三处设立居民委员会,按城市户籍管理有关规定管理小城镇人口,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二是简化土地征用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一站式服务,一个漏斗收费,缩短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建设周期,提高办事效率。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区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
(四)广辟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一是小城镇建设市场化。要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由建设小城镇转向经营小城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把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的融资路子。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由住宅开发向二、三产业延伸。鼓励各部门、企业、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二是要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财政、金融部门要加大力度,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支持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各项税费,如从小城镇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要重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开发建设小城镇,构筑开放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层次新格局。
(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要理顺体制,建立健全区镇建设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对农村建筑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综合治理,优化内部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平安环境;加强美化、绿化和公共卫生管理,打破“一条街,两行树”的旧格局,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4. 总结
目前,城镇化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对昌吉高新区而言,特别是昌吉州21号文件下发以来,要求昌吉高新区与榆树沟镇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区镇合一。实现 “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统筹,镇区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已拉开序幕。但昌吉高新区新型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努力付出的各层面还有很多。要完美的地建设昌吉高新区的小城镇,尽快实现昌吉高新区榆树沟镇新型农村城市化建设目标,就要社会各界都要一起努力,针对重点问题具体解决。按照规划先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昌吉高新区新型城镇体系步伐。
参考文献: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流动与小城镇协同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交通问题探讨 对于新型城镇化及其背景下小城镇规划问题的思考 大都市小城化、小城市城镇化、农村现代化 浅议小城镇在金华-义乌大都市圈中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探索 大都市融城背景下的卫星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多维度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日本小城镇城镇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建设模式的人性化思考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西安市区农民工居住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东北小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探析 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助力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 湘潭市新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浅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1] 张强.北京农村居民点调查:现状・趋势・对策[J].北京规划建设,2006,(3):41-43.
[32] 刘守英.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道路―北京模式调查[J].开放导报,2011,(2):17-22.
[33] 安虎森. 我国城乡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关系研究 ――种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85-90.
[34] 陈锡文,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4.
[35] 张强.北京市社科联2013年决策咨询应用研究课题―首都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R].[出版者不详],2013.
[36] 胡鞍钢.中国:走向2015[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