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3 10:40: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型小城镇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示范小城镇;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1-0048-0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中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体系逐步完善。如何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实现“三农”发展与现代城镇化体系的融合,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天津市积极开展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核心,统筹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居住社区(以下简称“三区)联动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产业、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模式
(一)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
从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视角出发,天津市城镇化建设以“三区”联动为基础,统筹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这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始于通过“宅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即高水平规划适于产业聚集和农民聚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按规定标准以宅基地换取小城镇的住宅,其原有布局分散的宅基地集中统一整理复耕还田,实现耕地占地平衡,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的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小城镇建设资金,进行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或者进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通过宅基地复垦、农业用地规模化集中开发,建设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园区。采用村集体股份合作制或公司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构建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天津市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宅基地换房”为手段,以示范小城镇为龙头,以“三区”联动发展为主要形式,推进股份制改革、户籍改革和社区管理改革,实现城乡统筹(见图1)。首先,示范小城镇以农村居住社区为形式,平衡土地指标,优化土地资源,有效解决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提高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载体的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其次,统一整合土地资源和乡镇工业园区,合理规划三次产业,有力地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最后,通过土地向农业产业园区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产品市场供应。
(二)天津市五城镇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模式
2005年底,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天津市政府开始探索以“宅基地换房”的方式进行示范小城镇建设。“宅基地换房”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村庄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由政府推动,通过土地出让获得的资金保障地区产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原则,重点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才能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2005~2012年,天津市已启动49个示范小城镇试点建设。结合几年来的发展进程和成效,从不同类型区域选取典型村镇,本文主要以东丽华明镇、北辰双街镇、武清下朱庄街、静海大邱庄镇、汉沽茶淀镇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调研(见表1)。
1.华明镇。华明镇作为天津市第一批示范小城镇试点,通过“宅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方法较为典型。统一整合土地资源,规模化集中开发土地,合理规划三次产业,同时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获得收益,平衡建设资金。2011年,华明镇开始实施“三改一化”,即集改股——村集体经济组织改为股份制公司、“农改非”——农业户口改城市户口、“村改居”——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一化”即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见图2)。
2.双街镇。双街镇是天津市第二批示范小城镇试点之一,以双街村和沙庄村的城镇化模式较为典型。这两个村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较早地进行了以村为单位的还迁,并通过土地置换和出让等收益发展二、三产业。在产业发展成熟以后,将各类企业整合成为村集体产业发展集团(双街村双街置业集团、沙庄村龙顺投资集团),统一管理提高资产运作效率,随着居民社区功能提升和集体产业的壮大,将土地集中流转投资农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这种城镇化模式是村集体通过自身经营实现主导产业带动(见图3)。
3.下朱庄街。下朱庄街位于武清区南端,地处京津之间的黄金走廊。下朱庄街的城镇化始于2006年,目前已经实现较为彻底的“三改一化”。下朱庄街规划了居住社区、商业区和服务聚集区等多个城镇配套功能区,并注重从区域布局上实现三次产业的融合,该模式主要针对城乡结合部周边地区推进城镇化建设(见图4)。
4.大邱庄镇。大邱庄镇以工业化为基础,集聚工农业合力效应,按照宅基地换房的思路实施示范小城镇建设。由于该镇工业起步较早,在大型工业集团的投资拉动下,使其有足够的财力迅速完成中心镇区周边四个村庄的改造与整合。依托区域内工业园区的支撑和带动,实现对农村的投资,推进城镇化进程(见图5)。
5.茶淀镇。茶淀镇是天津市第二批示范小城镇试点之一,也是天津滨海新区首个示范小城镇试点。茶淀镇以特色农业起步,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选择产业和区域间错位发展战略,延伸特色葡萄产业链,推动设施农业与旅游、休闲、多功能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改善了传统农业发展效益低的劣势,也充分发挥了农业的社会和环境功能,推进该镇向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新型小城镇转变(见图6)。
三、天津市示范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补偿标准偏低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三部分,对于征地补偿费界定和标准的模糊,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强制性定价,给侵占农民权益留下隐患。其次,多数村集体将农民的补偿款通过集体资产运作,每年以股金分红形式返还。这种形式使农民缺乏对集体补偿金的管理和监督,一旦村集体在运作中出现风险,则农民的应得收益将无法得到保障。最后,随着土地租金和地价的上涨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将对征地补偿价格标准的制定和落实提出更高的要求,土地置换的实施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土地出让收入除留给国家以外,剩余部分补偿金额能否在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实现各方利益平衡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不完善,就业能力较差
实施宅基地换房后,农民失去土地保障,很多地区采取租金或股金返还的形式保障农民财产收入,从调研情况看,示范小城镇建设基本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医疗、养老等保障问题,大多实现95%以上覆盖。但大部分示范小城镇农民的保障标准还没有达到市民标准。同时,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类型和标准也有所差异,如何扩大示范镇农民的参保范围,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也是示范小城镇建设中考虑的问题。在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方面,有的城镇发展基础较好,如双街村、沙庄村,本地村民大多进入村集体自营企业的管理层;有的城镇工业化程度高,如大邱庄镇,社会福利水平较高,不用担心生活来源问题。而大多示范小城镇的农民在失地后,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导致这部分农民的就业仅限于社区内,不得不从事简单重体力工作,如果想要继续耕种土地还需缴纳租金。因此,新型城镇化建没不能只考虑住的问题,要通过商住结合、建设与就业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农民的长期收入来源问题。
(三)新建小城镇的产城互动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在加快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城市服务等配套功能。如果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滞后,不仅集中居住后的农民没有可持续的收入,小城镇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维护方面的投入也就没有可靠的支撑。一些城镇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仅仅在布局和规模上追求“三区”形式,小城镇的人口、工商业等聚集度不够,并未达到“联动”效果。盲目搞宜居类型的小城镇,忽略城镇规划和发展质量的平衡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四)农业园区的运作效率和经营状况较差
总体看,示范小城镇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回报率较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对各地园区的调研发现,除少数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时间较长、规模适中的产业型园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外,大多数园区在运作过程中均存在土地利用瓶颈有待突破、招商引资能力弱、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牌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而农业产业园区的运作情况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农民就业安置、土地经营效率等。
(五)城镇化模式单一
天津市在示范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基本依靠宅基地换房的模式,加剧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盲目集中而导致资源浪费,加之对宅基地复垦质量的忽略,使得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单一的城镇化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和多样性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发展的城镇化之路,重点在实现区域用地平衡,培育镇域特色产业,加快区域农转非的比例和进度,促进小城镇居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实现突破。
四、天津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快城乡要素流动,由要素依赖型向内生增长型转变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整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城乡统筹。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合理有序流动,天津市通过“以宅基地换房”、“三改一化”农村金融改革,打开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的突破口,为统筹城乡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奠定基础。随着城乡间要素交换,传统的以土地出让、利用廉价劳动力等方式提取农业剩余,获得城镇化发展要素积累的方式越来越困难,单纯靠“外生性”因素(政策、补贴)的输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方法难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引导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破除在要素分配上的二元差异,由农村内部产生对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激活区县增长潜力,向内生增长型模式转变。进一步盘活资源要素,推动要素配置市场化和资源使用集约化,必然触及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完善农业资源交易体系,构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向郊区倾斜,优化农业内部要素配置,实现城乡优质资源与郊区发展的有机结合。
(二)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由利益驱动型向结构创新型过渡
天津市在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中,以专业分工高度化和集中化为重点发展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将一定区域内的零散企业统一纳入园区经营管理,工业化进步明显,显著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但从整体看,工业园区普遍处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过渡阶段,需尽快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在产业发展上要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在结构调整上应加快产业转移,提高科技含量,形成协同互补、量质并举的产业发展模式。示范小城镇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强化经济转型和集约增长的理念,加快三次产业融合,特别是依托园区间的产业链条和利益纽带,协调产业发展与城乡发展的关系,培育各个区域差异化的产业竞争力,逐步向“产城融合”方向过渡。
(三)提升城乡联动能力,由单一粗放型向多元层次型过渡
推进示范小城镇的建设,应避免沿用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单一化重复地进行资源堆积和投资扩张,将不利于城镇人口持续和有序的导人,即人口的空间聚集。新型城镇化在内涵集约、以人为本,包容、公平持续增长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看,示范小城镇建设需要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及持续发展的多元驱动力,从而提升小城镇的质量和内涵。在城镇规模和空间关系方面,强调小城镇协调和联合发展的城市集群化道路,把农村城镇化纳入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城镇体系中,融入“中心城区(包括滨海新区)——各区县新城——中心镇——新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建设,多层次推进城市郊区化和农村城镇化双向进程,改变单纯走中心城市带动或小城镇发展的道路,让空间上接近的若干小城镇紧密联系起来,以便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使处在相同类别区域层面的每个城镇都能享受到集群发展的正外部性。提高“三区”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向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等延伸产业链,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衔接,实现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真正体现公平均等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赵莹,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作者简介:李宝轩,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主动力,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现实人的城镇化,但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单纯依赖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来缩小城市和农村发展差距的难度较大,新型城镇化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2]只有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城乡间才更容易形成一种平衡关系。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中心镇建设质量不高,以“点”带“面”示范效应不强
首先,小城镇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全国范围看,重点中心镇布点呈现西部稀疏、中部居中、东部密集的态势。具体看也就是重点中心镇集中分布在少数相对发达地区。如,从东部地区看,大量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集中在京津沪近郊、河北中南平原地区、珠三角内圈层与西部地区、苏南和浙东北地区,部分地区的中心镇还呈现“临轴”集聚的特点,少数地区甚至出现中心镇轮廓线相接现象。比较而言,京津沪远郊、环京津贫困带、珠三角外圈层、苏北和浙西南地区重点中心镇密度则明显较低,发展也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这种非均衡发展状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特定区域间重点中心镇总体生产力水平差异日益加大。
其次,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受“重城轻镇”的传统思想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县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上,仍习惯于向城市倾斜。再加上地方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缺乏,导致重点不突出,中心镇建设流于形式。
最后,部分地区的培育方法不合理,导致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质量难以提高。如,在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部分地方选择将撤乡并镇与镇镇合并作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捷径”。[3]表面上,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会使中心镇人口数量增加,但这并不是由产业发展、人口自然向建成区集中产生的结果,中心镇人口规模小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可见,中心镇建设并未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许多中心镇的权利受限,自身发展活力、潜力无法释放,带动区域内其他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较慢,小城镇整体经济水平不高
首先,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城镇互动、民资与外资的共同带动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部分小城镇产业已具备转型升级的基础。但由于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少、自身发展要素受限,使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特别是工业)转型升级速度普遍较慢,成效不明显。相对于东部地区小城镇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借鉴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强调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但由于区内多数小城镇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较小,对外资的吸引力不强,加上区域内城市发育成熟度较低,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许多小城镇常陷入产业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升级缓慢,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中西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盲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造成产业结构看似升级,但因发展脱离小城镇实际,使新兴产业转瞬间变成不良资产,反而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在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方面,小城镇普遍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从区域角度看,我国东部地区目前虽已处于城镇化的中高级阶段,小城镇竞争力较强,带动了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但由于农民市民化的成本较高,东部地区小城镇“候鸟型”农民人数颇多。这些农民在小城镇大多没有归属感,用、住、行及文化方面的消费意愿并不强,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我国中西部地区目前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农民向小城镇靠拢的积极性不大。另外,在产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进镇定居的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消费能力有限。而社保制度、信贷体系不健全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又制约了农民消费潜力的释放,“新居民”消费对小城镇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影响不显著。
(三)城镇化建设障碍重重,建设进展缓慢
一方面,因产业支撑力度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的长期存在,我国城镇化的进展缓慢。首先,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投资速度已有所降低,产业规模增幅逐渐减小,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不多。同时,由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替代加快,小城镇就业压力有所上升,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又进一步阻碍了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其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外来人口较少,加上本地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转移到发达地区务工,剩余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适应能力差,进镇意愿不强,致使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慢,小城镇始终“人气不旺”。
另一方面,二元体制依然是城镇化建设的深层次障碍。第一,农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由于缺少制度支撑,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弃土进镇”的决心较小。第二,我国小城镇社保制度不健全,多数小城镇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随着农村资源要素价值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认为农村土地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更保险。同时,因小城镇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已进镇定居的农民仍需靠自我积累来实现自我保障,这在客观上抑制了进镇农民的消费需求,使其生活方式市民化速度慢,阻碍城镇化进程。第三,成为小城镇永久性居民并获得相应社会权利对农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部分小城镇却人为设定本地农民落户附加条件,跨省农民落户更是难上加难,导致大量农民长期徘徊在小城镇“正规”门槛之外。目前,虽有部分小城镇落实了以居住地划分小城镇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但因未触及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福利制度,新进镇农民与原镇居民始终无法融合成一个“镇民共同体”。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又加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四)小城镇规模与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第一,从宏观层面看,小城镇高度分散,布局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小城镇建设尚未编制总体规划。因缺少规划,这些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布局相对分散;各功能区间距离较远,建设成本较高;单一功能用地比例过大,资源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二,从微观角度看,小城镇发展与保护土地间存在矛盾。如,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后发地区许多小城镇建设者并没有按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利用土地。如,将小城镇发展看成是规模扩张,盲目推进“圈地运动”;以吸引开发商投资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目的,随意扩大产业用地规模,粗放利用土地;重视新区建设,轻视旧区挖潜改造,忽视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的提高等。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径
(一)妥善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
首先,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避免因重点中心镇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弊端。各地可考虑选取差异化路径建设重点中心镇:东部地区城乡、镇、村间的界限模糊,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中心镇建设应以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县城和城关镇为重点;中部地区城乡差别较大,发展中心镇应以城关镇和少数建制镇为主;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应按实际情况重点建设城关镇。
其次,应继续探索中心镇发展新模式,通过中心镇带动一般小城镇发展,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中西部地区应转变“重城轻镇”的观念,抓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机遇,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制定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发展中心镇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具体的调查研究、政策拟定、督促考核等工作,引导中心镇在各方面先行一步,使之成为带动作用较强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如,可在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市场建设的项目安排方面优先向中心镇倾斜,并出台“高含金量”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中心镇经济发展;优先安排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可采取联合、集团化等模式,推动大中城市的优质资源向中心镇延伸扩展;适当增加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等。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地方应努力做好重点中心镇社会资金筹集、科技创新、镇村统筹等工作,带动小城镇整体建设水平提高。
最后,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在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地理区位、土地面积、经济和人口规模、财政收入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心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管理权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将中心镇率先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带动效应好”的现代化小城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小城镇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全面提高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应成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小城镇培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结合”。
第一,小城镇建设应与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打造根植性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小城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应选择“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作为小城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此,应制定特色产业培植计划,引导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4]基础好的小城镇应实施园区化战略,以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园区为平台,吸引与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大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高、精、尖、优”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如,以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突破关键性技术,重点培养创新型企业;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打造共生性技术创新平台等。另外,积极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以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品牌。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势,形成小城镇品牌,提高镇域产业品牌效应和产业竞争能力。
第二,小城镇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首先,东部地区小城镇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重点发展生产业和就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的社区服务业,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进城农民的收入,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5]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应立足于本地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富余农民、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带资金、带项目在小城镇创办实业,并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努力增加当地的经济总量和就业机会。同时,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应结合实际,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注重发挥“后发优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坚持“进得镇、留得住、富得起”的原则,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6]一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较多的农地财产权;完善农村地价的评估机制,建立合理的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加快农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的建设,探索农地有效流转方式,鼓励农民割断与土地的“脐带”,使其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强农民完全融入城镇生活的能力。二要逐步构建以居住地为基础、以身份证为核心的身份统一的户籍管理体制,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条件。三要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小城镇社保投入,完善社保体系,提高社保水平,吸引农民进镇定居。制定面向全体居民的基本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层次,使每个居民都有一份医保、社保。四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培训投入,鼓励企业参与“新”居民技能培训,培养专业技能型劳动力,增强“新”居民就业能力,从而带动“新”居民乐业,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合理规划,走紧凑型小城镇发展道路
第一,应制定小城镇布局的优化策略,形成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一是客观分析小城镇当前的综合承载力,科学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发展状况,把小城镇放到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综合考量,明确小城镇在区域内的功能定位。二是小城镇建设要坚持有限扩展理念,结合小城镇具体定位,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小城镇空间扩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引导小城镇进行有序的空间扩展。三是形成以重点镇为枢纽的小城镇总体布局,形成布局合理的小城镇发展态势。
1.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2.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3.长江经济带沿江小城镇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沿江城镇调查数据的分析
4.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5.青海省2000-200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非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研究
7.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益研究
8.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9.大力发展城市设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10.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11.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
12.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
13.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14.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15.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16.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17.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8.天津市“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建设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9.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
21.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22.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23.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24.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
25.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
26.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27.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28.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29.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30.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
31.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3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4.广州市花都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基于MCR面特征提取
35.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
36.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发展困境——Y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兼与小城镇理论对话
37.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8.基于DEA模型优化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39.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40.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
41.基于GIS的西安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
42.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
43.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44.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
45.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46.天津小城镇建设的“华明模式”评析
47.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
48.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启示
49.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
5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
51.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52.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53.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54.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55.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
56.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以陕西30个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
57.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
58.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探究
59.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6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6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法
62.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63.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
64.广佛都市区道路网络与城镇建设用地间的影响分析
65.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税制改革
66.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67.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释放技术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68.城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体制转型——基于中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69.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70.以法律引领和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71.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72.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73.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非协调性研究
74.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75.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76.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
77.地理国情监测框架的探索与实践——以城镇建设进程监测系统为例
78.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
79.云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特殊因子分析
80.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
81.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因子路径分析
82.论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模式与路径
8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
8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
85.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
86.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87.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
88.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粮食安全
89.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
90.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
91.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92.苏南地区典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
93.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综合评价与优化对策
94.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
95.江西城镇化发展历程、成效、问题及其对策
96.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以儋州白马井镇为例
97.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
98.小城镇建设中投融资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发展;昌吉
中图分类号: TU991文献标识码: A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处于新疆东联西出的黄金通道,距离昌吉市中心20KM,距离乌鲁木齐市中心50KM,距离乌鲁木齐国际机场40KM。是乌鲁木齐机场西部门户枢纽,面向中亚、西亚、南亚,重要的国际航空通道,网络化航线布局基本形成。煤炭资源预测储量4300多亿吨,占全国储量的7.7%;石油储量石油储量5.7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天然气储量380亿立方米以上;多种有色金属矿产森林草场天然森林575.7万亩,草场9981.3万亩耕地资源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和番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近几年众多知名企业入驻高新区已经形成四大产业、五大基地的产业态势:工业总产值约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45%,拥有一批自主研发机构、企业孵化中心、科技服务中心。
1.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部署,《关于深化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昌州党发[2012]21号)文件中加快推进高新区、榆树沟镇“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昌吉市产城融合新城区的相关要求,全面加快昌吉国家高新区和榆树沟镇(以下简称“区镇”)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示范区,结合实际,实现园区426.24平方公里,建成全州及至全疆以城带乡的试验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示范区、产城融合的新城区。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从调查情况看,高新区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技术产业企业数量有限,发展受制约严重 ;产业布局被动选择,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尚未完善,支柱产业规模效应没有完全形成,资金短缺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短板;从而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规划滞后。一是规划不健全。虽然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但没最终评审 ,致使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高新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小城镇建设。企业招聘的管理技术人才和进镇经商办企业的农民,户籍管理混乱,有些聘用人才、投资者因户籍问题解决不了而打退堂鼓。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几年来,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呈迅速递增的态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不配套,农民进企有后顾之忧。
(四)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是:⑴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2)从小城镇建设工程中收取得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很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3)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4)高等教育人才力量相对较弱。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2.2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昌吉高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小城镇是推动“乡村城市化”的桥梁。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3. 对策及建议
明确了目标,有了正确方向,才能正确有效的实施。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总抓手,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先从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示范村开始,以点带面,典型引导,层层带动,形成网络推进态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村镇生产生活环境,使榆树沟镇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快镇区新型城镇化进程按照既定目标进行。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搞好小城镇建设”。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已成为当前繁荣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入任期责任目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 以特色乡镇、中心村三年创建为契机,确定工业强区的工作目标,以312国道和“昌-呼路”为轴心,发展沿路经济,二三产业发展迅猛,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完善我区道路交通、供水、供汽、供电、医疗卫生、商业服务、住宅建设、绿化环境卫生、镇容景观等公共服务设施能力,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城镇化建设总格局。
(三)深化改革,落实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落实进区人员的户籍政策。建议以高新区为核心形成:规划扩展区:其位置为乌奎高速路以南,及S201以北,其涉及的区域为:前进村五、六、七组;四畦村一组;勇进村二、三、四组;曙光村一组、二组、四组;牧业村一、二组。该区域总人口为:5781人,1377户。规划区:乌奎高速路以北312国道以南为划定的近期规划实施区,该区域有:前进村一、二组,四畦村二、三、四组,勇进村五组。该区域总人口为:2368人,573户。规划实施区: 312国道以北S201以南为划定的规划实施区,该区域有:榆树沟村一组、二组,曙光村三组。该区域总人口为:1338人,396户。在此三处设立居民委员会,按城市户籍管理有关规定管理小城镇人口,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二是简化土地征用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一站式服务,一个漏斗收费,缩短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建设周期,提高办事效率。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区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
(四)广辟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一是小城镇建设市场化。要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由建设小城镇转向经营小城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把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的融资路子。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由住宅开发向二、三产业延伸。鼓励各部门、企业、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二是要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财政、金融部门要加大力度,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支持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各项税费,如从小城镇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要重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开发建设小城镇,构筑开放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层次新格局。
(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要理顺体制,建立健全区镇建设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对农村建筑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综合治理,优化内部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平安环境;加强美化、绿化和公共卫生管理,打破“一条街,两行树”的旧格局,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4. 总结
目前,城镇化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对昌吉高新区而言,特别是昌吉州21号文件下发以来,要求昌吉高新区与榆树沟镇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区镇合一。实现 “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统筹,镇区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已拉开序幕。但昌吉高新区新型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努力付出的各层面还有很多。要完美的地建设昌吉高新区的小城镇,尽快实现昌吉高新区榆树沟镇新型农村城市化建设目标,就要社会各界都要一起努力,针对重点问题具体解决。按照规划先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昌吉高新区新型城镇体系步伐。
参考文献: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流动与小城镇协同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交通问题探讨 对于新型城镇化及其背景下小城镇规划问题的思考 大都市小城化、小城市城镇化、农村现代化 浅议小城镇在金华-义乌大都市圈中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探索 大都市融城背景下的卫星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多维度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日本小城镇城镇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建设模式的人性化思考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西安市区农民工居住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东北小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探析 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助力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 湘潭市新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浅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1] 张强.北京农村居民点调查:现状・趋势・对策[J].北京规划建设,2006,(3):41-43.
[32] 刘守英.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道路―北京模式调查[J].开放导报,2011,(2):17-22.
[33] 安虎森. 我国城乡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关系研究 ――种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85-90.
[34] 陈锡文,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4.
[35] 张强.北京市社科联2013年决策咨询应用研究课题―首都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R].[出版者不详],2013.
[36] 胡鞍钢.中国:走向2015[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162-163.
根据201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了64.87%,与全国平均水平54.77%相比,高出了10.1个百分点。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新型城镇化实践探索,在2010年就启动了中心镇建设和小城市培育试点。经过系统规划、政策扶持、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全省27个试点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强。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许多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开发建设方式、经营管理机制都有所创新,为房地产业创造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然而,从2014年开始,随着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化,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对接新型城镇化战略,特别是积极参与小城镇发展,进一步分享改革红利,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对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房地产企业参与城镇建设的方式
根据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程度和小城镇建设项目特点,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可以分为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房地产项目和一级开发等四大类,如表1所示。
1.房地产投资类
房地产投资类是指房地产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项目中,企业本身并不参与项目的日常实际操作和管理。根据项目融资方式不同,该类模式可以细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城镇化债券、城镇化发展基金、城镇建设项目信托、股份制改造以及资产证券化等。
2.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是指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具体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与城镇政府合作,参与到小城镇项目建设。在该类模式中,房地产企业除了投入资金外,还要在项目的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参与。根据建设项目类型不同,可以分为代建、服务外包、BOT、TOT、TBT和PPP等。
3.房地产项目类
房地产项目类是指房地产企业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具有盈利性的房地产项目进行开发经营。根据房地产项目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住宅项目开发、商业项目开发和其他房屋开发(如产业园、工业厂房等)。
4.城镇一级开发类
城镇一级开发类是指房地产企业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级开发商,全面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包括小城镇的整体改造、新区开发建设等。
二、房地产企业参与城镇化项目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浙江省的实际,可将房地产企业分为四类,即:大型开发企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专业型开发企业和服务型房地产企业。结合浙江省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和特点,分别从产品选择、参与模式以及融资方式等方面,为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企业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
1.对大型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大型房地产企业一般是指具有一级开发资质,在全国或者大城市以上区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市场导向能力和品牌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主营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由于这类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大、综合开发能力强、人力资源丰富、资金实力雄厚、融资能力高等特点,结合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特点,大型房地产企业可参与小城镇的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产业园等大型项目开发建设,即采用综合开发等模式,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收益。
对于新区开发、产业园类等项目,大型房地产企业要发挥综合开发能力强的特点,坚持在规划布局、建设思路、空间衔接上高起点、高标准,结合小城镇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等,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做好小城镇项目建设工作。同时,合理安排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开发顺序,按照先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后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例如,商业、住宅和酒店等)的顺序建设小城镇。在项目融资方面,由于这些项目具有建设时间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大型房地产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融资能力强的特点,除了公司自身资金投入和项目银行贷款融资外,还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发行城镇化债券、城镇化发展基金、城镇建设项目信托等融资方式,积极筹集城镇化项目建设资金,如表2所示。
2.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我国房地产企业中占大多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由于规模、资金和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局限,在与大型房企竞争中难免处于劣势,但也有其自身优势。一是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提供差异化产品以满足不同购房需求是大势所趋,中小房地产企业比较容易做到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用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要求。二是协调成本与运营成本低。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管理信息传播的渠道比较通畅,组织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很多决策可以“一竿子插到底”。因此,中小房地产企业具有办事快捷、反应灵敏等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协调成本和运营成本。三是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市场适应能力。由于大规模开发、大资金运作带来的一定是大考验,而中小房地产企业更多的是开发中等以下规模项目,操盘经验更丰富,能规避这样的风险。因此,结合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特点,建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城镇的房地产投资类、代建类、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类等项目开发建设。
对于房地产投资类的小城镇项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以利用以前积累的资金优势,通过购买城镇化债券、城镇化基金、城镇化信托、股份制改造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间接参与小城镇项目建设。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投资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强、轻资产经营发展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
对于代建类小城镇建设项目,中小房地产企业应发挥其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比其他企业的优势,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小城镇建设项目进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小城镇项目建设,从而得到企业应有的回报。
对于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类的小城镇建设项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认真研究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房地产项目。在开发方面可以与当地有实力开发企业进行合作,在商业经营方面可以与当地有实力经营企业合作,借助于当地企业在政府方面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等优势,实现共赢,如表3所示。
3.对专业型房企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所指专业型房地产企业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方面具有某项或某种特殊资源(如人才、设备和管理等)的房地产企业,这种资源是由公司长期积累或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例如,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改制而来的房地产企业,由园林绿化公司转型到房地产企业等。由于该类企业对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项目,具有专业技术力量强和开发经验丰富等优势,结合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特点,这种类型的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
目前,浙江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类建设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的内容,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约为3.3亿元,按照浙江省目前639个建制镇计算,全省小城镇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千亿元以上。在小城镇开发项目选择上,建议专业型房地产企业可以选择盈利性较为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例如,交通类项目(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铁路、机场、航道、港口码头、桥梁、停车场等)和能源类项目等(供电、供气、成品油储运、新能源等)。
由于这些项目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性质,项目本身并不一定产生持续、稳定的营业收入,或者项目产生的净收益现值并不足以弥补发生的成本。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能否在所投资城镇项目产生外部效益的情况下,获得必要的、合理的经济补偿,保障其投资安全,将会极大地影响它们参与小城镇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创新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项目模式,根据这类项目使用权和经营权配置情况,融资模式可以采取BOT、TOT、TBT和PPP等融资模式,如表4所示。
4.对服务类房企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服务类房地产企业主要是指在房地产产业链中专注于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服务的房地产企业,例如物业管理公司、中介服务公司等。这种企业往往在自己所服务的领域具有人才、管理和服务优势等。根据房地产服务类企业特点,以及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特点,服务类房地产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应采取服务提升策略,积极参与服务外包类项目,例如,政府大楼物业服务、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以及政府社会服务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按照我国现有城镇化速度,城镇化建设将近有40万亿元投资,因此,服务类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蕴含着巨大商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转移中有商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将有力地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城镇将承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转移到城镇的人口与原有城镇人口一样,需要就业、居住和生活,需要享用城镇公共服务和物业服务。城镇发展需要人气,有了人气经济才能发展,消费才能拉动,物业管理就有服务对象。二是产业转移中有商机。在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园区,大规模实施“产业转移”,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引进生态环保型产业等新型产业,新型产业发展必须有新型物业服务与之相匹配。三是文化发展中有商机。新城镇的出现,其实就是新物业群的出现,城镇的建设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就是新的城镇居民、新的物业主和使用者,大量、多元的物业服务需求随之出现,服务类行业的发展机遇就应运而生。物业服务是城镇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城镇管理又是城镇文化的重要内容。可见,城镇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为服务类企业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由于未来城镇政府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巨大,服务类企业(特别是物业管理企业等)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服务型企业的特点,向集团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等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
要提前介入城镇化进程,把握发展主动权。服务类企业应提前介入城镇化进程,抢占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市场,争取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蛋糕,名正言顺地在城镇化进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这里既需要政府层面重视发挥服务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将服务业发展编制到城镇化统筹规划之中。同时,也需要服务类企业自身主动出击,通过吁请、提案、宣传、推介等形式加入城镇化发展行列,更需要服务类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创新管理服务,赢得民心,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要准确定位企业自身优势,重点发展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分工体系,合理地通过外包机制使企业轻装上阵,支持企业快速发展扩张。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展:一体化市场向专业化服务转变;运用科技手段向技术集成商转变;利用自有资源平台向服务集成商转变。
要实施市场资源整合,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多年来,服务类骨干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发展的贡献和示范带动作用有目共睹,城镇政府要支持骨干、龙头和品牌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鼓励这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整合市场资源,充分发挥服务品牌的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1.沈学清.房地产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思考.当代经济.2007.4
关键词: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质量评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4.008
1 引 言
小城镇被称为“城之尾、乡之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环节。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消耗了大约85%的资源、能源并排放了等比例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国家发改委(2015)提出了“创新、绿色、智慧、人文”的新型城镇建设方向。低碳生态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社会高效综合体,不但为区域城市提供生态产品,还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低碳生态小城镇如何建设?目前尚没有统一答案,但有一点共识,发展低碳生态小城镇首先要对其建设管理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全面系统、功能互补、有机衔接、密切配合的指标体系来引领和指导建设实践,是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的必经之路。
2 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和模式
对于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观点。俞今[1](2011) 以开化县华埠镇为例研究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基本特征为循环共生性、高效经济性、城乡统筹性、和谐宜居性。欧阳怀东等[2](2013)提出了包括社会经济、规划管理、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7大类35项共62个指标构成的低碳绿色生态小城镇建设标准。程炎焱[3](2014)从产业结构、城镇规划、低碳建筑、低碳生活方式等四方面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管理模式。周频[4](2015)认为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建设重点在于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从城镇的生产、生活、交通、社会等各层面实现低碳排放。笔者认为,低碳生态小城镇本质上属于生态小城镇的范畴,是生态小城镇的必然要求,其对生态小城镇的追求,是从节能减排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角度展开并深入的,对生态小城镇的其他特征(如和谐共生、循环利用等)并非忽略,而是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加以重新整合,低碳生态小城镇是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小城镇-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国内外有不少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典型范例。丹麦凯隆堡(Kalundborg)以建设生态工业园为突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它的主要生产模式是某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企业的生产原料重新投入生产,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日本北九州生态城镇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以“3R”为导向的控制指标,即减排(reduce)、循环利用(recycle)和再利用(reuse)指标,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循环经济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和人力资源,鼓励企业、商业、消费者以及本地居民之间通力协作,从而建立起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模式,实现零废弃物排放。北京长辛店生态城作为北京首个低碳社区示范项目,制定了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约材料、可再生水回用等在内的19项可持续发展指标,通过指标引领和控制,其绿地率超过50%,生活垃圾实现100%分类,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常规小区减少50%以上。上述案例启示我们,理念超前、功能互补、衔接配合、科学系统的低碳生态指标体系是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通过低碳生态指标体系引领小城镇建设,是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的必经之路。
3 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的功能
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是明确指标的功能与定位,必须根据不同功能定位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指标体系主要应具备三大功能:一是指导引领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明确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形成推进措施和实施方法。二是监督评价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监督评价,发挥监督和纠偏作用,确保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三是绩效考核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衡量工作实际成效,提高投入资金使用效益,总结低碳生态建设经验教训,建立相应的纠错机制,见下图。
4 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上述三类功能,分别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 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城市非常重视指标体系对城市建设的导向和评价作用,并针对不同目标设计了不同内容和层次的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小城镇、生态村镇等指标体系相关成果,将已有指标体系成果中出现的指标分类罗列,并将其中重复、相近的指标进行排除,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和统计数据的可得性,经过指标调整、重组和排列优化,形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根据系统目标层要求和核心引导指标内涵,建立了反映和指导实践的支撑层指标体系。以第2项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为例,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必然要求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节水灌溉普及率等指标作为其支撑指标。总体来看,引导指标的设置避免了指标过多导致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突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和内在要求,抓住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支撑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引导指标体系的深化和延伸,为实现引导指标的发展目标提供具体路径,增强了实践指导性。
4.2 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性,但如何科学评价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水平和质量,显然引导性指标体系并不具备这一功能。从指标设置上来看,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的部分指标是路径性指标,而非评价性指标。如能源使用效率,对同一小城镇来讲,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显然会降低碳排放,但不同的小城镇由于能源结构不同,在能源使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碳排放差异可能较大。再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对同一小城镇而言,集约节约使用土地,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是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应有之义,但由于小城镇在用地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差异较大,相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可能对应截然不同的碳排放水平。因此,用这些指标进行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水平评价显然有失公允,有必要在区分路径性指标和水平性指标的基础上,依据水平性指标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要在深入研究低碳生态小城镇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划分评价性指标和路径性指标,避免因指标属性差异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二是代表性,要在兼顾全面性的基础上,重点筛选反映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重点的核心指标,并将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特点的相关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同时,要保证评价指标相互独立,避免多重共线性。三是可操作性,学术界设计的一些指标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高级性,然而受统计制度限制,部分指标缺乏统计资料的支撑,只能成为美好愿望。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便于数据采集和工作量化。四是公平性。尽量选择与低碳生态发展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的相对性指标,既要确保指标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低碳生态发展水平,又要做到指标之间标准、口径统一,符合定量对比评价要求。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上,我们运用综合法、分析法、德尔菲法、相关系数法等方法,对低碳生态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科学设计。首先,区分路径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确定备选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目标之间存在确定线性关系。其次,根据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深入研究各系统的基本要求,筛选出最能反映低碳生态小城镇核心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指标,克服指标体系过于复杂,精简性不强的问题。第三,进行专家咨询。就指标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等,利用德尔菲方法,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调整优化。最后,利用相关系数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校核,剔除现有统计无法获取的指标,删除变异系数较小、区分度不大的指标,同时,通过冗余度检验,消除指标之间的重复,确保指标的独立性和指标体系的精简性。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形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3 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特别是要投入大量的财政性资金。如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用最小的成本,获取低碳生态建设最大效益,这些问题靠发展引导性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显然无法解决,因为引导性指标体系重在指导建设管理实践,质量评价重在评价结果和水平高低,无法衡量资金使用效益以及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和设计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分析。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绩效考核,主要有五项作用。一是信息反馈。通过绩效评价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建成后的效果、可持续性等进行全面的后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经验和问题教训,并反馈给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今后的城镇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风险预警。绩效评价是一个发现风险,衡量风险的过程,绩效评价结果除对项目成功程度有一个总体描述外,还能对可能影响项目绩效水平的重大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对于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而言,绩效评价能够有效预警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矛盾及其倾向性苗头,有利于提前防范和化解。三是过程控制。通过绩效评价,可以监测低碳生态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建设进度、资金管理、安全保障、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执行情况,通过与预期目标和预定计划进行对比,可以从中发现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思路,制定促进或纠偏措施,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可靠保障。四是发展导向。通过绩效评价能够总结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借助典型的示范引领,可以进一步扩大新型城镇化战略成果,有利于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持续进步。五是服务决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现程度,能够科学反映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小城镇科学发展、规范管理和民主决策提供依据。
借鉴已有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结合低碳生态小城镇实际,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和项目绩效三个方面,研究设计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所示。
5 结语
本文在系统梳理当前学术界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借鉴国内外典型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建设经验及发展评价指标的有关成果,探索构建了具有发展引导、质量评价、绩效评价等功能和作用的指标体系,相信能够为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小城镇作为联接城乡、辐射农村、吸纳就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的相关理论和发展指标研究尚显滞后,其建设管理实践远不能达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提高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的重视程度,把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摆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要议事日程,以先进科学、系统精准的指标体系为引领,创新指标运用模式,建立动态监测系统,提高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助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今.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以开化县华埠镇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 2011.
[2] 欧阳怀东 等. 低碳绿色生态小城镇建设标准探讨―以黑龙江省为例[C]. 全国农业标准化研讨会论文集, 2013.
[3] 程炎焱. 我国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4,12.
[4] 周频.湖北省小城镇低碳发展的思路及重要途径[J].当代经济, 2015,3.
[5] 张尧庭.几种选取部分代表性指标的统计方法[J].统计研究,1990,1.
[6]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关键词] 小城镇 社区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建设
发展小城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发展的进程,也是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而要处理好农民市民化问题,就必须加强小城镇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因为社区文化建设能帮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顺利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社会变迁,化解农民市民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所指的小城镇,包括县级市、建制镇(包括县城)和非建制镇。
一、农村社区文化与城镇社区文化的分析比较
在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对进城农民以前所处的农村社区文化和现在所处的城镇社区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1.农村社区文化
重血缘和地缘关系,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亲属观念较强;邻里关系融洽,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强;交往面较窄,活动范围较小;思想比较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生活具有较强的散漫性和无序性,时间观念较差,生活节奏较慢;文化素质较低,封建迷信思想较重;生活方式简单、文娱活动贫乏;农民整体或个体生活技能比较单一,除种养殖技能外,很少掌握其他技能;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工具落后;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较差;对交通规则和其他各种规章制度不够重视;不怕吃苦,忍耐力较强。
2.城镇社区文化
重业缘和组织关系;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亲属观念较弱;邻里关系淡漠,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弱;交往面较宽,活动范围较广;思想较开放,易接受新事物;时间观念较强,生活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和条理性;文化素质较高;封建迷信思想已十分淡泊;生活方式多元化,文娱活动内容丰富;居民整体或个体的生活技能多种多样;生产力水平较高,生产工具先进;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较强;但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二、农民对社区文化差异的体验
由于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到城镇的农民大多干的是城里人不肯干或不屑干的建筑、搬运、环卫、家政、回收废品等脏累险活。再加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尚未完全解体,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农民还有许多限制,并由此出现子女入学、升学、就业、参军等方面的困难。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使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难以完全享有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进城农民还难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财产权、休息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
农民虽然进了城门,但在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面对陌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前在农村时那种从容恬淡、节奏缓慢的生产生活方式、融洽的邻里关系等都不见了,普遍会出现一时难以适应的感觉,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文化震惊”现象,难以真正地融入城镇生活。
不过,由于小城镇社区文化处在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的边缘地带,属于边际文化,或者说小城镇社区文化处于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的交界地带,尽管更多的带有城市社区文化的特征,但和大中城市的社区文化特征相比,它与农村社区文化更接近一些。因此,农民来到小城镇以后,相对来说,还少了一些来到大中城市后那种诚惶诚恐、自卑自贱、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文化差异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1.社会角色转换困难
农民在从农村社区走进城镇社区以后,开始扮演一个全新的城镇居民角色,但部分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角色的转换,特别是在生活方式方面,还保留着农村的家庭生活方式。这些与城镇社区生活方式不相符的旧习使他们难以融入城镇社区的生活。而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一部分人便对角色转换产生心理抵触情绪,导致融入城镇社区更加困难,普遍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不清和角色失败等社会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2.继续社会化出现障碍
由于新旧两种社区文化的差异,在角色转换困难的同时,继续社会化也出现了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难以完全理解、接受、认同城镇新的生活观念及生产生活方式,而小城镇社区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纳农民、帮助他们进行继续社会化的机制。进入城镇社区的农民在缺少外来帮助的情况下,主要靠自发的、不太有效的方式方法,艰难地进行着继续社会化,导致进展缓慢,收效不大,出现了种种文化、心理方面的障碍,甚至出现了继续社会化中断,产生一些不当的越轨行为。
3.缺乏正常的社会互动
由于部分原有居民常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冷眼看待进城农民,不愿、不屑主动与进城农民交流沟通,加重了进城农民的思想负担,而部分进城农民由于自身等多种原因,又难以与原有居民正常沟通,至于小城镇社区组织,也缺乏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从而影响了新旧居民正常的社会互动。
4.催生边缘社会群体
由于与小城镇社区文化格格不入,加之受到某些来自城镇主文化的排斥,部分农民便自发的形成一个以同姓、同族、同乡等为单位的边缘群体,他们通常由从事某一种或某一类职业的人组成,由于其身份、背景、职业、地位的同质性较强,能产生较强的合力,能够把持小城镇社区内某一行业或职业,当这一群体与主文化发生磨擦或冲突时,往往对小城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相当大的消极性。如小城镇社区中出现的菜帮、肉帮、搬运帮、摩托帮、废品收购帮等,某些菜帮肉帮能垄断小城镇社区的农贸市场。
5.产生与城镇社区主文化对立的反文化
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由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低下,普遍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既渴望拥有自尊和自信,又不得不选择宽容和忍耐,对流入地区和单位没有认同感、归属感,缺乏主人翁意识。那些对城镇社区文化感到迷茫、又未能融入其中的,不甘城镇文化的排斥,但又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彷徨与失落感的笼罩中,部分人逐渐滋生起了对抗城镇社区文化的反文化,对城镇文化主导的一切采取仇视、对立的立场,并常伴有越轨行为,干扰了小城镇社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近年来小城镇社区中的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发案率长期居高不下,与农民市民化进程中滋生的反文化不无关系。
四、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农民市民化这一时代背景,找准切入点,由各级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新旧居民共同努力来完成。
1.正确处理新旧社区文化的关系
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农村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的关系。凡是不适应城镇社区生活发展的,都要破除,如农村社区文化中的自由散漫思想、封建迷信思想、卫生习惯较差等方面。凡是同城镇生活与发展并行不悖的,都可以保留,有的还可以发扬光大,如吃苦耐劳、纯朴诚实等。
当然,针对农村社区文化与城镇社区文化的实际差异,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发挥城镇社区文化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加强社区文化教育,让正在市民化的农民解放思想,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培养公德意识、卫生意识、参与意识,不断提高正在市民化的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尽快适应并融入城镇社区文化,顺利实现农民非农民化。
2.妥善解决有关的社会问题
要正确引导,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适应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化解角色失调、继续社会化障碍和社会互动不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联谊活动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娱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一个让农民能够广泛参与的城镇社区文化环境,增进新旧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接纳,让正在市民化的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传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在思想上走向开放,拥有积极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从而逐步消除新旧居民间交流沟通方面的障碍,缩短心理距离,培养新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和手段,积极引导和疏导,争取边缘群体的回归;要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用城镇社区主文化去同化、融合反文化,使其分化和转化。比如,对已经成为边缘群体的肉帮所采取的罢市等过急行为,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破坏行为,而要尽快了解动机和原因,如果仅是为了垄断市场,追求最大利润,要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区别对待,对其中的煸动、组织者,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对跟从者就宜从宽。对因其他原因造成的罢市,政府和社区组织在说服教育的同时,更要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消除影响他们正常营业的障碍。当然,对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予以打击,以弘扬城镇社区主文化,确保城镇社区的健康发展。
3.营造和谐宽松的制度文化环境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基础上,推动土地流转,加速城乡统筹步伐,使进城农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逐渐享有与原住居民同等的权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使在城镇中有相对稳定的职业、相对稳定的收入、相对稳定的住所的进城农民及其家属,获得合法居住、工作的权利。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户口,取消种种限制,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促进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就业。
打通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其他制度通道。政府应从法律政策方面提供支持,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服务均衡等方面,保证区新旧居民在社会权利上实现平等对待,享受同样的公民待遇。工会应当加大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建立基层组织的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工的民主管理能力。在子女入学、升学等方面,也应使进城农民尽快取得平等的合法权。从而减少新旧居民在制度文化上的差异性,增加同质性,为小城镇社区营造宽松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人民日报,2004,11
[2]杨心恒:从乡土社会到工业文明:转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M].社会学家的眼光,1998,9
[3]郑杭生 吴力子:“农民”理论与政策体系急需重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4]高 华: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构建与积累[J].中国选举与治理,2008,6
[关键词]齐齐哈尔;小城镇;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03 — 02
2010年,黑龙江省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重大决策,全面启动实施小城镇建设,齐齐哈尔市随即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推动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崭新时代。三年来,齐齐哈尔将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把尊重农村居民意愿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把搞好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先导,把产业发展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支撑,把解决好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把走特色之路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方向。
1.齐齐哈尔试点小城镇建设优势分析
1.1政策导向优势。
近年来,黑龙江省启动实施了“百镇建设工程”,并将其作为加快推动城镇化步伐,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载体,纳入全省“经济区、十大工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全力推进。齐齐哈尔按照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要求,通过三年的试点小城镇建设摸索,坚定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并将以其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12月,齐齐哈尔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坚持以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统领,全力推动齐齐哈尔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建设目标,将“三化”建设上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建设的总思路,为加快以提高城镇化率为目标的小城镇建设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
1.2区位资源优势
齐齐哈尔地区位于松嫩平原中西部,是连接内蒙古东部、吉林及大兴安岭地区的重要枢纽,属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嫩江是我国两大未被污染河流之一,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景观独特,夏季凉爽怡人,冬季瑞雪纷飞。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之都、滨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齐齐哈尔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土地肥沃,水利资源、矿产资源等都很丰富,具有雄厚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1.3产业基础优势
独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一是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二是原料基地庞大,品牌认证较多。三是研发实力较强,产业基础夯实。共有各类科技人员24万人,各类科研机构25个,中高等院校11所,职业技术院校55所,其中著名的黑龙江省农业研究所、农机研究所、畜牧研究所、马铃薯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园艺研究所、林业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等八家农业研究机构均座落在该市,为齐齐哈尔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雄厚传统工业延伸配套优势:齐齐哈尔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重点城市之一,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工业城市之一。具有装备制造、煤油化工、食品加工、冶金、建材、医药、纺织等27个工业门类企业,工业基础雄厚,而装备制造、煤油化工是齐齐哈尔传统的支柱产业,具有很强的配套发展优势。
广阔现代新型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具有发展新型主导产业基础。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是齐齐哈尔主导发展的新型产业。近年先后引入龙华新能源汽车、甘南蓝天蓝天能源生物天然气等新能源项目,引进发展蒙西水泥、钢结构等新材料项目,自主发展的安泰生物400吨乳酸链球菌素和3000吨蛋白胨项目,参鸽药业等新生物医药项目,为小城镇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基础。二是具有以现代物流为牵引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条件。小城镇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建立现代快捷、高效的物流体系是小城镇产业发展和活跃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三是具有北国特色旅游发展潜力。齐齐哈尔旅游资源丰富,尤以扎龙自然保护区最为突出,原始自然生态保护如初,有水禽天然乐园之称,其中尤以珍禽丹顶鹤闻名于世,现着力开发的扎龙温泉旅游名镇,将极大带动齐齐哈尔旅游产业发展。
2.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的制约瓶颈
2.1城镇建设规模小吸纳能力弱
10个省级试点镇,除扎龙乡为区属镇财政走转移支付外,其他9镇年财政总收入不足4838万元,镇均不足540万元,税收仅为2714万元。13个市级试点镇中,区属乡镇4个,其他9镇年财政总收入不足8776万元,镇均不足500万元,税收仅为2714万元。乡镇财力十分有限,城镇建设多数依靠自然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城镇现有建设规模普遍较小。据2011年统计数据来看,除城关镇外的115个乡镇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平均每个乡镇建成区面积仅为1.1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7.7万,仅占全市总人口的6.65%。全市城镇化率仅为35.65%,比全省、全国的56.5%、51.27%分别低20.85和15.62个百分点。基于现有的城镇建设基础,试点小城镇的人口吸纳和承载能力都十分有限,且建设资金需求较大、财税乏力,小城镇建设推进难度较大,后续发展能力显弱。
2.2产业发展速度慢带动能力弱
近三年,齐齐哈尔以“15211”园区建设工程为统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全面加快城镇建设步伐。2012年开复工产业项目156个,完成投资177亿元,成为近年产业项目建设数量最多、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但其财政总收入不升反降,同比下降16.1%。齐齐哈尔23个省、市两级试点小城镇产业定位在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及农贸流通的18个,工业、商贸的3个,旅游观光开发的5个。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产业层次不高、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经济结构不优,抗御风险能力不强;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牵动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对税收贡献率较低;财源结构不合理,增收乏力。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对小城镇建设支撑作用发挥不明显。
2.3基础设施底子薄承载能力弱
现阶段,受财力限制齐齐哈尔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历史欠账较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成体系、不成规模,底子极其薄弱。截止2012年底,齐齐哈尔市农村剩余泥草房37.87万户、1946万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73.8%;村镇道路总铺装率达到70.85%,道路硬化率达到9.65%;自来水收益总人口145.87万元,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8.7%。
现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难以承载小城镇产业项目发展和人口集聚,无论是满足人口集聚的生活需要,还是服务产业项目配套,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管道燃气使用率、污水处理率、道路硬化率、城镇绿化率、垃圾处理率等基础性指标很低,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投入需求较大,承载发展能力有限,成为制约齐齐哈尔小城镇快速发展建设的又一关键瓶颈。
3.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类型比较分析
齐齐哈尔在黑龙江省西部,毗邻内蒙、大兴安岭地区的地理区位,乃至黑龙江在全国所处的边陲位置,加之齐齐哈尔自身传统产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半机械化的大农业趋于主导的产业现状,综合分析来看,齐齐哈尔加快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是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放大公共资源效能、促进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其确定的到2020年“构建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多层次、网络化新型城市(镇)体系,打造1个中心城市(市区)、3个中等城市(讷河、龙江、克山)、6个小城市(其他6个县级城关镇)和一批特色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是符合现实发展基础和实际发展规律要求的。
目前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仍处于“点多面广资源分散,自然发展雏形产业”的起步阶段,其选择的发展模式归纳起来有“重型工业配套、农业延伸加工、食品商贸物流、红色生态旅游”等4个基本类型,以齐齐哈尔现有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导向和政策分析,未来几年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仍处于“城市、城关镇、小城镇”这一城镇体系建设的末端,还将以现有省市两级试点镇为主要建设重点,以撤乡并村、整镇整村推进为抓手,推进小城镇建设。在这样一个产业基础和建设阶段,结合试点小城镇的自主的产业定位和计划发展的产业项目,分析建议如下:
3.1重型工业配套型小城镇:应具备一定机械加工基础,在齐齐哈尔中心城区和富拉尔基区一小时经济圈内,沿铁路线为宜。主要围绕一重、东北特钢、齐轨道公司、齐重数控、齐二机床、一拖东方红等机械加工企业,以及建华公司、华安公司、北方机器等老牌军工企业和昊华公司、齐化公司等煤油加工企业,寻求产业的衔接配套,成为产业链条上的配套生产基地。具有重型工业配套发展基础和优势的乡镇,主要有讷河市拉哈镇、昂昂溪区水师镇、泰来县汤池镇3个乡镇。拉哈镇自身具有一定工业加工基础,临近铁路沿线适合发展工业配套。水师镇临近市区,现有信林机械等加工企业,也是省级加工企业园区具有配套优势。泰来县汤池镇工业园区现已引进柒远兴轮毂制造、九洲机械变速箱制造等项目,延伸产业前景看好。
3.2农业延伸加工型小城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向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模式转变。在省市两级试点镇中产业定位为此类型的乡镇最多,达到9个,克东宝泉镇、克山北联镇、甘南巨宝镇等都具有一定粗加工基础,但产品相对比较单一,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不足。此类型乡镇主要发展的项目有“大豆、马铃薯—豆薯制品—豆粉、淀粉—半成品销售、饲料—畜牧养殖—屠宰销售”,“绿色林果蔬菜—保鲜加工—物流配送—销售服务”,“粮食种植—包装加工—绿色食品—销售”,“粮食种植—饲料加工—畜牧养殖—肉奶制品—包装销售”,“ 粮食种植—秸秆饲料—秸秆板利用—加工销售”,“深井水源—提纯加工—品牌无污染矿物质水”,“废渣—节能环保建材”等十余个产业链条,从“原材料生产、采购仓储、设计生产、订单处理、加工制造、物流运输、批发零售”的一条龙产业链营销模式逐步形成,以绿色食品为主的特色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潜能有待挖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空间很大。
小城镇是某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结合点,联结了大城市和乡村,是农村和城市的桥梁,是乡村城镇化的中间阶段,是农村向城市的过渡,已经具有城市的特征,又保留了农村的部分原貌。小城镇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和重要途径,是城镇化的基础,可以缓解市中心的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等现象。
我国现有3.3万个镇,2. 01万个建制镇,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土地、户籍、就业、社保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指经济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就业和公共服务。 研究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丰富了土地制度的相关理论,拓展了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良性发展,防范小城镇建设中可能出觋的风险。2文献综述
对小城镇建设的研究非常丰富。有学者对小城镇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我国小城镇吸纳了24%的城镇人口(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2013),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发展小城镇上(孔祥云,2013),中国城镇化的潜力和重点在城乡结合部,即重点小城镇(吴良镛,2003)。
有学者对国内小城镇的建设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三种传统模式,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提出发展2 5万人口的小城镇,把小城镇作为人口的蓄水库,减轻大中城市的人口压力(,2000)。“在发达城市周边农村采取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小城镇、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并通过深层次制度改革实现转移农民的真正市民化是发达城市郊县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模式选择。”(梅顺达,2015)。
有学者对国内外小城镇的建设模式进行了综合研究。刘会晓认为国外小城镇建设的模式有:卫星城市建设模式、综合建设模式、绿色或生态小城镇建设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是坚持多样化、走环保与生态之路和发展特色小城镇(刘会晓,2013)。黄妍妍总结了国外小城镇建设的7种模式,有卫星城市、新城、生态宜居小城镇、侬靠特色产业支撑、低密度蔓延的郊区化、行政管理导向的高度集中、缺乏产业支撑的外部经济等建设模式,描述了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对我国小城镇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我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难题和路径选择(黄妍妍,2015)。
有学者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问题进行了研究。宅基地是城镇化建设的土地来源(杨一介,2007),农民从土地经营权的转让中获得收益,土地所有权的集体所有性质没有改变(方辉振,2010),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快于“人的城市化”的速度,致使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刘亭,2002)。曹刚对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城市瓦解农村、城市馈补农村和农村转变城市三个阶段,是一种“否定之否定”(曹刚,2010)。
有学者对小城镇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小城镇联结了城乡经济(杨林防,2003),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阶段(王士兰,2001),小城镇在发达城市周边农村的城镇化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陈鸿彬,2004),小城镇可以缓解发达城市的各种矛盾(朱东风,2005)。不能够通过农业向工业转变来发展农业经济,应当通过小城镇建设改变农业经济的结构和布局,从而发展农业经济(郭影,2014)。
在小城镇建设的就业方面,研究者认为小城镇的村民应该在本地就业(崔功豪,1999),需要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周泽炯,2004),小城镇聚集了产业可以促进村民就业(肖万春,2003)。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管理;绿色小城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has drawn high attention of the nation. As "the tail of the city, and the head of the country ", the small towns is showing its core status. So far, the governments at various levels have implemented the state policy of focusing on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and devoting to the guidance of planning. However, in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re appears increas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which means that we should take new measures to guide the health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Keywords: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green small towns
中图分类号: 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小城镇的建设力度,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和规范,促使小城镇快速发展,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解决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克服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倾向,应树立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以绿色小城镇为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模式。所谓绿色小城镇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这便为我们指明了处于转型期小城镇的发展方向——注重绿色小城镇的建设。这是在转型期小城镇所应顺应的趋势(即在转型期中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小城镇,我们应注重将其投入到建设绿色小城镇的行列之中),但首要的是要做好对绿色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
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现状首先表现为城乡分割,无论是从物质环境还是经济层面来看,小城镇建设问题多是由于资源投入的方式所引起的,而资源投入的方式又会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左右。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来看,多数都是对大中小城市问题的考虑,反而对与乡村有着密切关系的小城镇建设则兼顾不够,这便产生一些问题就是导致城市规划的有关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太适用于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而小城镇本身单独立法和制定标准却很困难。因此,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具有较大差异的现状就呈现出来,但自上而下的小城镇规划也只能依赖现有的小城镇规划标准而有所作为,间接导致了规划管理体制只能被动的与之适应而无法得以调整;其次是地域分割,小城镇建设一直存在着自发性和盲目性,其中表现在行政区划中,由于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导致整个小城镇在建设中的重复浪费等;再次是部门的分割,由于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整个小城镇建设中各部门的划分有着一定的制约因素;最后是在管理制度方面,各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都很高,对管理和维护却很被动和滞后,这是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现状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2.2 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度,多数建设小城镇的行政管理部门都是盲目的扩张和盲目的攀比,使得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脱离了实际。毕竟,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人口少,规模小,布局散,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都无法达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所必要的“经济门槛”,而小城镇一直处于农村系统中自然存在规划管理和政策导向不明确等突出问题。
小城镇建设管理应当明确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小城镇是城市的起点,是尚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属于“市”的范畴,从理论上已经完成城市化过程,不应包括在小城镇的范围之内,这是小城镇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二,小城镇建设为了避免不顾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发展的倾向,对不具备城市化基础,水平较低的乡村集镇不应该作为大力发展的对象。
3 转型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研究
3.1 规划编制完善度
对于小城镇建设来说,第一方面应有相应的总体规划,这是各级政府投入小城镇规划时必须做的,就目前来看,对所规划的镇来说并没有投入很大的建设力度,只是片面的对其规划,没有做深层次的调查研究。那么对处于转型期的小城镇我们应投入到绿色小城镇的建设中。因此,今后国家或各级政府在对小城镇做总体规划时应确切了解小城镇的基本情况,然后对其做更加切实可行的规划。
第二方面,规划编制的完善度还体现在对镇总体规划的实施上,无论是作为规划师的我们还是各级政府机构,尽管我们对镇总体规划经过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做出了一套完善的总体规划,但更重要的是将其落到实处,这对小城镇的发展和管理建设才有重要意义。
第三方面,主要是针对处于转型期的小城镇应注重绿色重点镇建设整体实施方案。在规划中应更多的注重“四节、一环保”,针对土地应做到合理利用,适时适地、合理规划。对建设绿色重点镇应在建筑设计方面尽量采取节能降耗技术。
3.2 管理机构建设
小城镇在管理建设机构方面需要一个城市和乡村全面协调的工作体系,而不是单一结构体系,这就需按照各级政府的职能进行分工,比如说设立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无论针对城市还是乡村建设,都应当做到管理层次分明,每个部门分工明确并配有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一定要体现出设立专项部门的意义。
3.3 建设管理制度
转型期的小城镇目标投向为绿色重点镇建设,那么管理制度也应侧重于此方面的设立。除设立健全的管理机构,还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便要求各级政府制定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健全城建档案、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绿化美化、镇容秩序、道路管理和防灾管理制度。
总体来看,无论是设立管理机构还是建设管理制度,前提是一定要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首先,县级政府创建绿色重点镇要做到责任明确,真正发挥出指导作用,进行详细的工作部署,给予基层提供便利的条件。其次,在市场经济越发紧张的今天,建设小城镇的基础必然要有资金的支持,这也就需要县级政府对创建绿色重点镇提供经济和政策的持,以便建设绿色重点镇顺利进行。
3.4 镇容镇貌
小城镇建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其镇容镇貌,这可以说是评价小城镇建设好坏的门户。因此,各级政府应注重对镇容镇貌规划的投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住小区和街道。居住是城镇居民的必备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于是就要求各级政府关注其是否有乱搭乱建的现象。
(2)卫生保洁。环卫情况体现了小城镇的整体建设风貌,所以要求各级政府设立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保证城镇无垃圾乱堆乱放,无乱泼、乱贴、乱画的行为。
(3)污染排放。如果城镇中有河流湖泊景观,就要保证工业企业或私人无直接向江河湖泊随意排放的现象。
(4)商业店铺。一般城镇的主干道是商业中心,是城镇最繁华的地带,人流最多。为维持良好的镇容镇貌就应当执行让商业店铺无违规设摊及占道经营的现象。
(5) 户外广告。小城镇的主干道还是街道旁应做到灯箱、广告、招牌、霓虹灯等设置符合建设管理要求。
(6) 道路管理。镇容镇貌完整性主要表现在道路管理这一层面,因此,规划建设管理在道路方面要保证路面及照明设施完好、井盖完整及盲道的建设。
4 结论
我们可以从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中了解到小城镇应当是“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而相对于我国来说多数小城镇的发展是“重建轻管”。本文特对转型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转型期小城镇应向绿色重点镇方向发展。此外转型期小城镇应加强管理建设,重要的是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引进,同时也要转变各级政府职能,使得转型期的小城镇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是资源集聚、彰显特色的良好契机,也是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吸引外部投资的良好机会,但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中,这种基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往往被忽视。
二、思考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但需要有计划、有思路,稳步推进,不能盲目跟进,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城镇化的过程也应是广大群众得到实惠的过程,更不能使广大农民失地、失业、失居。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深思熟虑,站位高远,打破制约瓶颈,打破固有思维,不能急功近利,要统筹考虑、稳扎稳打。在城镇化建设中,至少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
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往往被认为是首要任务,其实不然。对于小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小城镇的定位即是一种建设思路、建设方向,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甚至决定小城镇的生命期。定位应先于规划,定位也是小城镇建设进行决策的依据。例如,法兰克福是欧洲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但与中国的大城市相比,规模相当小。二战中法兰克福80%的建筑被摧毁,可以说法兰克福是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在建设中,始终围绕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进行,城市中心区林立的高楼折射出法兰克福市依托金融服务业打造独特经济竞争力的努力。法兰克福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成为欧洲乃至全球金融服务机构云集之地,有200多家德国和国际知名银行在法兰克福罗湖安家。
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城镇的现有资源环境、历史条件和区位优势,理清其发展脉络,拟定具体的发展路径,针对地区特点,寻找发展的着眼点,规划、设计、建设、招商等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既定的定位开展。如南京江宁上坊小城镇建设,江宁2000年拆县设区后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唯有上坊基本没有变化。上坊南靠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北靠麒麟科创园、仙林大学城,紧临古运粮河、青龙山,是东山主城区的东大门,18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长三角最大的物流市场,有南京最大的汽车4S园,有刚刚兴起的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内有梁武帝陈霸先陵墓故址,有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祈泽池深”,可以说是产学研氛围浓厚,是小城镇建设的绝佳宝地,经过论证,最后将其定位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定位明确后才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2.要注重规划,细化设计
在明确小城镇定位的基础上,要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在全面的规划完成后,才能分期推进拆迁改造工作,规划必须全盘考虑,规划一旦定下后,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必须有延续性和长久性。后期的设计、建设应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设计要精雕细刻,要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统筹好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布局,如共同管廊、雨污水管网建设等都要考虑在内。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至少应做到“50年不落后,100年不后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规划设计注重生活的便利性,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无论是规划,还是设计,都要注重整体效应,不能孤立进行。南京江宁上坊在旧城改造中,原本将临近的青龙山纳入规划设计范围,将打造成生态型山水小镇。但由于种种原因将青龙山划归基本成型的麒麟科创园进行开发利用,这可以说是小城镇建设在规划上的一大败笔,得山得水的宝地因缺少山体而使得原本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的定位大打折扣,因此定位一旦确立,规划就得紧紧围绕定位进行。
3.要挖掘文化,彰显特色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小城镇;城市设计
1新型城市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生态平衡”、“产业优化”、“节俭节约”为基本特征;以“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为核心思想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规划[1]。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新时期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2小城镇城市设计现状
2.1小城镇城市缺乏创新性
目前,我国小城镇城市设计普遍存在规划理念套用、盗用、以及、滥用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小城镇城镇规划的优化发展,导致小城镇建设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某小城镇在进行城镇设计时,并没有结合自身水文与地质情况就对“海绵城镇”设计理念进行生搬硬套,从而导致小城镇建设出现不合理性,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2小城镇地域特性缺失严重
我国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历史人文城镇地域特性,具有独具个性的空间与生活魅力。但是,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多数地区过于注重“现代化建设形态”的追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城镇地域特性与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小城镇风情遭到破坏,小城镇城市设计取向同质化发展。
2.3缺乏完善的规划体系
目前,我国小城镇城市设计在规划与建设中多借鉴与大城市的规划体系,尚未形成独立的小城镇规划体系,从而使小城镇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往往出现投资力度大、目标设计不合理、技术短缺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发展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应建立自身完善的规划体系,用以有效引导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从而促进小城镇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4小城镇城市设计模仿现象严重
小城镇自身的用地规模以及人口规模,因此在进行设计过程时,应对空间尺度以及产业结构建设进行合理把握。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许多小城镇并为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考虑,在建设构成中盲目的模仿大城市空间规划格局与产业发展结构,从而导致小城镇功能出现混乱[2]。
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市设计策略
3.1促进“小而美、体而宜”设计理念的提升
在小城镇形成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小城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镇发展特色与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得以体现。加之,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计更侧重于人文理念、生态平衡理念的体现,对城镇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品质的重视得到了提升。因此,在组织开展小城镇城市设计时,应注重对小城镇发展特色、规律以及逻辑的全面分析与探寻,并在基于小城镇发展特色、规律与逻辑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小城镇文化与地域特色的规划建设。
3.2注重“微、精、低”城镇地方特色的凸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人本化”、“安全化”、“节约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等规划设计,为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在此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在革新传统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应注重小城镇“城镇特色的设计”。对此,小城镇在进行城镇设计时,应注重对城镇承载力的思考,用以保证城镇土地规模与城镇人口的有效匹配,从而保证城镇道路系统、基础建设设施以及景观系统建设符合小城镇“微化”特色。与此同时,由于小城镇建设资金有限,因此要想保证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合理性,迎合新型城镇化规划需求,小城镇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自身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合理利用建设工艺技术与建设材料,实现在有限的资源内,构建具有生态化、节约化、人文化的城镇特色,应以达到“精利用、低投入、精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强化“和谐、亲切、慢节奏”小镇生活特性
宜居性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进行小城镇城市设计过程中,应保证小镇居民生活的高品质与高舒适性。对此,可从小城镇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空间环境、公共安全以及生活便宜性等方面进行考虑,遵照因地制宜的建设理念,设计“慢行开敞空间”,从而为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旅游出行以及人际交流提供有利条件,保证小镇生活和谐、亲切、活泼及日常化的特性。
3.4增强“系统化、实用性”的小城镇建设
由新型城镇化规划内涵可知,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而言,其“新”与“型”主要在于城镇规划建设观念、技术、体制以及地域文化的“新变革”以及经济、交通、建设、生态等产业的“转型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在实现“新发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发展。将传统“招商引资模式”向“招贤引智模式”进行有效转变,并在依据自身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对社区、产业等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与此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制定管理方案,用以保障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实施的规范性、系统性与优化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从而为小城镇城市设计体系的系统化发展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深化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城乡规划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与此同时,在新型城镇化提出与全面推广的基础上,小城镇设计逐渐趋向高品质空间环境、高舒适性生活环境的目标发展。因此,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构建个性化、特色化、宜居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城镇空间与环境,已成为新时期小城镇设计与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陈超,滕珊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区土桥新市镇城市设计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4,(11):21-25+42.
论文提要: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有益的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主要参考文献
[1]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
[2]张常明.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