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流动资金需求量范文

流动资金需求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23 09:5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流动资金需求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流动资金需求量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 流动资金 贷款 需求量 测算

一、影响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的因素

(一)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参考公式,完全是建立在理想企业财务报表基础上的。按《办法》规定,测算流动资金需求的主要财务指标包括流动资产科目下的现金、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流动负债科目下的应付费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八项指标,并没有考虑到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短期投资、其他应收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等其它流动资产项目。而在实际的报表中往往这些不予考虑的科目对流动资金需求的测算影响较大,因此完全按照《办法》测算出的需求量与实际需求量存在差距。

(二)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很多不健全,按照《办法》测算出的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量大多不准确,造成最终测算得出的可授信额度实际参考价值较小。如,很多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往往通过隐藏销售收入和利润来减少交税;同时,企业利润多被出资人用于私人支出或对外投资,再以个人名义反映至“其他应付款”内,造成企业财务“公私不分”;另外,还有些中小企业为把报表做得好看,把本应属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摆在“资本公积”中核算,造成测算时企业自有资金较多的假象,与实际相去甚远,进而造成测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

(三)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部分中小企业存量流动资金贷款被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用,造成测算的银行可授流动资金贷款额度与企业实际所需存在较大偏差。例如,很多中小企业购买二手机器设备或自制设备,为节省开支不要求交易对手开立发票;有的投资建造厂房未按规定程序进行,这些投资都无法提供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缺乏办理固定资产贷款所需要件,导致出现了“短贷长用”的情况。

(四)很多中小企业通过年初集中储备原材料的方式锁定原材料价格,以此来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将导致企业对贷款集中性需求特别大,进而导致测算出的可授信额度与企业所需贷款额度偏差。

(五)此外,还有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能达到招投标资质等级,通过虚增注册资本的方式予以满足需要;有些企业为征地等方面需要虚增实收资本。这些都对测算企业实际贷款需求产生影响。

二、准确计算流动资金需求量应掌握的要点

(一)理解《办法》所提营运资金的范围,充分考虑参考公式的局限,合理估算企业营运资金量

广义的营运资金是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上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办法》给出了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的参考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该测算方法认为,影响借款人营运资金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借款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主要是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确定。在企业理想的最佳运转状态下,企业营运资金应为企业存货,加上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之间差额。理论上该测算方法是合理的,能有效估算借款人主营业务的营运资金需求量。

但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很难做到如此规范高效,“应收账款”的收款期不会恰好与“应付账款”的付款期完全一致,企业必须在银行账户保留一定的货币资金用于日常周转。另外,许多企业在“其他应收账款”中核算了企业部分主营业务交易事项,企业合理的“待摊费用”等也是测算方法没有考虑到的。

在实际使用中,要根据借款人的实际经营情况,预测各项资金周转变化时间,合理地分析和使用数据,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数据,要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合理确定数据取值。如,对承兑汇票占用余额较大的企业,可以考虑在计算周转次数的公式中增加应收、应付票据的周转天数。

(二)预测企业销售前景,客观确定“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数据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在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预计销售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企业营运资金增加,同时也可引起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增加。该比率的预定要有理有据,既要符合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规划及可实现性进行确定。最重要的是预测的增长水平要与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以及市场承受能力匹配,如果仅仅是为了达到需求量的测算而确定很高的增长率是非常不合理的。比如对于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预计其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100%以上,与处于新生阶段的企业需要采取拓展策略的情况相吻合,但伴之而来的是高风险经营;对于经营已进入稳健期的企业,其增长率能达到20%已经是不错的业绩,再预计更高的增长率可以说只是为了达到更高的流动资金需求测算量而已。预测时要对数据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充分验证。

(三)加深关键指标理解,分清不同算法下取值范围,灵活使用测算工具

《办法》指出,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渠道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即: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实际工作中变数较多最难确认的部分就是借款人自有资金。掌握计算公式中自有资金的几种计算方法,是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测算的核心,针对不同的企业选择不同的自有资金的计算方法是准确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的关键。

三、对不同测算结果的分析

实际上不管采用哪种测算方法,几乎都不可能与企业实际申请的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完全一致。对同一个企业,采用不同的测算方法,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额度也可能不同。针对不同企业的情况,选择适合该企业的测算方法,可以使测算更准确,也更容易发现企业真正存在的问题。计算结果基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测算结果大于企业申请额度。这种情况虽然企业申请额度在测算结果范围之内,也符合银监会的监管要求,但这种情况也说明企业可能极度缺乏流动资金,需要筹借大量外部借款。但实际上存在能申请贷款的银行由于信贷额度不足,或者银行也不可能按照测算的结果足额给予贷款,借款人还需要通过增加自有资金的投入,如增加股东投入、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到其他银行再融资等途径。如果企业在其他渠道不能借到足额的资金,企业很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二是测算结果与企业申请额度基本吻合。这种情况完全符合监管要求,信贷人员也都在朝这一目标努力,但实际企业完全符合这种情况的较少。

三是测算额度小于申请额度但结果为正值。表明借款人保持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没有申请的那么大,需要考虑贷款的实际用途是否全部是投入生产经营,是否存在挪用至固定资产投资(结合报表中的固定资产科目和在建工程科目进行分析),甚至投入房市、股市的可能,这是管理办法明确禁止的贷款用途。资金挪用的具体去向,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现金流量表,或从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其他项目如短期投资、不合理的待摊费用,非流动资产项目如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中找原因。

四是借款人的流动资金贷款缺口计算结果为负值。则说明企业日常经营根本不需要贷款。按照监管要求,为了抑制过度授信情况,防止企业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或者挪用信贷资金,不能给这样的企业贷款。但实际业务中,存在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企业本身现金流较为充足,在产业链中处于较强势地位,是各家商业银行争抢的优质客户,对这样的企业贷款,风险相对是较小的。

篇2

关键词:营运资金;流动资金贷款;测算

按照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资金习性预测法等方法对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进行估计和预测。在此基础上,依据流动资金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银监会在2010年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给出了一套测算参考公式,通过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合理测算,不仅帮助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所需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和控制,也便于大型企业集团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对集团内部成员单位进行放贷管理。本文总结了国内某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下属50余家成员单位内部信贷过程中具体应用测算公式的实际经验,发现在利用测算公式过程中还存在几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一)测算公式分析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整体思路是:首先,根据借款企业的近期财务数据估计其营运资金总量;然后扣除掉通过其他方式筹集到的资金、已经取得的流动资金贷款、借款企业自有资金等,估算出所需新增的流动资金额度。最后,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类型、订单类型等对整体信用额度和期限进行调整。

(二)测算公式的应用情况

第一步,利用EXCEL设置公式来计算营运资金量,也是整个测算的核心。公式测算项目均取自年度报表,通常年度报表更能够全面、动态地反映企业资金情况。上年度销售利润选取营业利润,因为这个指标反映了直接由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预计销售收入增加率根据某集团公司年初制定的生产经营计划,因为这是一个硬性指标,虽然比较保守但也比较可靠。不加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直接结果是参加计算的73家单位中:营运资金量为正数的有25家;营运资金量为负数的有24家;结果报错的24家。结果报错的单位部分是由于规模小或者应收账款管理较好,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项目为零,不能直接计算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也有部分单位由于新建项目单位,有些数据不全。通过调整公式计算项目剔除报错因素,最终34家为正,32家为负,其余5家都是项目基建单位无结果。

第二步,以上计算结果减去现有流资贷款额。由于该集团对自有资金的安排有严格的要求,通常是安全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归还项目贷款、收益分配,用于生产经营的自有资金通常很少或者没有,另外也没有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因此不考虑这两项扣除内容。按照这一计算过程,最终比较后发现,几乎没有单位有新增流动资金的需求。结合各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逐个分析后,可以发现有些企业是有特殊情况需要考虑的,个别单位的实际资金需求要远超出计算结果。公式是以理想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测算的,实际计算中每个企业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建议

1、测试项目不够全面

目前以及以后的很长时间大部分生产型企业包括作者所在的某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都大量依靠票据周转,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占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重相当大。此外,对经营时间已久且从业人员众多的老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等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而这些项目在公式当中并未得到体现。

在调整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的相关科目时,应以是否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直接有关且是否影响资金需求为标准,将与正常经营活动直接有关且影响资金需求的项目纳入测算公式,符合条件的科目主要是应收票据、应付票据,这两个科目作为企业在销货和购货中的基本债权债务,不仅符合条件,而且易于合理估算,因此应纳入测算公式,在测算中可以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合并形成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进行统一计算。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由于通常因企业之间的资金占用而形成,与正常经营活动的相关性较弱,因而应排除在测算公式之外。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由于数额偏低,不适合纳入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其影响作用建议在最后步骤“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中体现。

2、个别项目中包含与生产无关的因素需要剔除

对于项目投产初期的企业,工程设备款等并未完全支付,也在应付账款中反应,而且占相当比例时就会影响营运资金周转率计算的准确性。而有的企业在建项目采购设备等固定资产需要大量的预付款,同样影响营运资金周转率的计算。

例如:某焦化企业A,2009年开工建设,2011年初陆续开工投产,根据2011年度报表计算,营运资金周转率为-4.8,运资金需求量为-1.97亿元。由于该公司应付账款中平均有60%均为应付项目工程款,扣除后计算营运资金周转率为5.05,为同行业偏低水平,营运资金需求量为1.9亿元。

从表面上看,某家企业应付项目与应收项目差异过大,明显不匹配,即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工程项目等与生产经营并不直接相关的部分。在调整时,直接从相应科目中扣除即可。

3、资金储备考虑不足

发展势头良好,财务状况稳定的企业往往会有相对充足的账面营运资金规模,这对于企业应对突发危机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保障企业及时利用商机进行规模发展。而银监会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计算公式显然未对企业保持部分相对闲置营运储备资金的需求做过多考虑。而对于煤炭生产企业来说,属于高危行业,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必须提取一定比例的安全生产费用,在资金存量上也需要保证相应的安全生产资金,以应付突发事件。对于特殊行业的储备资金应该根据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在测算结果之后作为其他因素予以考虑。

4、对于流动资金贷款的扣除不能一概而论

受银行信贷政策和项目本身手续报备的影响,该集团内部煤焦化工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项目占用部分流动资金贷款,主要是受银行信贷政策和项目本身手续报备的影响。该部分企业流资贷款余额均较大,按照公式测算结果,原有流动资金贷款到期无法续贷,若在短期内归还流动资金贷款,则资金筹措存在问题,就有可能威胁到资金链条安全。

因此对于流动资金贷款偏离正常经营需求的企业应分析其具w情况,是否存在上述特殊因素。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处于集团整体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保证其下属成员企业必要的营运资金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5、不适用于该公式的情况

对于某些新建项目面临投产的单位,没有历史数据,或者数据不全的,大多不适用该公式。可以根据项目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预测的销售收入以及同类企业平均资金周转率来测算。也可以根据项目投产时所达到的产能规模按照同行业的材料投入比例就主要材料、动力等需投入资金的项目进行具体测算。

(四)应用启示

综合以上几点,不难发现,无论怎样调整,我们都是根据所测算单位的具体情况行分析,剔除与生产经营活动不相关的因素,将与公式以外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因素考虑进来。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公式能得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测算结果,既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资金支持又要避免超额放贷防范信贷风险。

实践中,需要结合考虑企业特征对流动资金需求的影响,应当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根据行业、企业具体特点选择适合该企业的预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关于对大型煤炭集团流资贷款影响的分析》 平少林 《会计之友》, 2010(11).

[2]《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方法及其改进》 马春爱《财会月刊》, 2010(26).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新规;运行和建议

“三办法一指引”(以下简称贷款新规)是银监会对贷款监管法规和政策进行系统化调整与完善的成果。其目的是引导商业银行在全流程管理、诚信申贷、协议承诺、实贷实付、贷放分控、贷后管理、法则约束诸方面遵循一系列指导原则。笔者就几个月来新规在基层行的应用情况和难点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贷款新规运用体现的突出亮点

贷款新规是我国金融监管领域的一次创新之举,它强化了银行贷款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防范贷款被挪用,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以及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应用中其突出亮点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得到强化

全流程贷款管理强调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上述贷款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改变了以往将贷款流程只划分为贷前管理、贷中管理、贷后管理三个环节的粗略划分方法,对贷款流程进行了更细的环节划分,同时,对每个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了贷款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化的过程。

(二)倡导协议承诺实贷实付原则

协议承诺原则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应与借款人乃至其他相关各方通过签订完备的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规范各方有关行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调整各方法律关系,追究各方法律责任。协议承诺原则通过强调协议的完备性、承诺的法律化及管理的系统化,弥补过去法律合同的不足。一旦违约事项发生,银行或者免责,或者可以追责,这样不但能够切实保护贷款人的权益,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实贷实付要求根据贷款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在借款人需要对外支付贷款资金时,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有及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等方式,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过程。实贷实付原则的关键是让借款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用途,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

(三)体现贷放分控贷后管理

是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的业务环节,分别管理和控制,以达到降低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目的。推行贷放分控,一方面可以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可以践行全流程管理的理念,建设流程银行,提高专业化操作,强调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有效制约,避免前台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要求监督贷款资金按用途使用,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控,强调借款合同的相关约定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约束性;明确贷款人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贷后管理的法律责任。

(四)强调流动资金需求测算,防止超额授信

“流动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重点之一定位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贴近借款人实际,合理测算借款人的流动资金需求,进而确定流动资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防止超额授信。规定中明确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主要是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确定。在实际估算过程中,总的思路是首先考虑借款人用于日常经营的营运资金需求量,再扣除其现有融资和能够投入到日常经营的自有资金,缺口即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在估算营运资金需求量过程中,还要结合借款人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状况,合理预测各项资金占用;同时考虑小企业融资、季节性生产、订单融资等情况。总之,充分体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客户实际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要求。

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贷款新规”在促进银行信贷风险监控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提高贷款的精细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推进工作中主要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人员机构设置不足。一是人员素质与贷款新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信贷从业人员对国家产业政策不清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合规性、技术和财务的可行性、流动资金需求测算、项目管理分析把握缺乏经验。二是人员紧缺,难以全面满足贷款新规的全流程管理。现有人员岗位的设置难以实现对贷款调查、审批、支付和贷后管理环节的分离和对贷款相关账户的管理。

第二,客户配合程度差。企业习惯了“实贷实存”的方式,对“实贷实付”缺乏认识。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受托支付耗时长、成本高、交易不便、办理过程繁杂、收现滞后等原因,部分借款人及交易对方不一定接受,自主支付又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且监管细化;另一方面央行近期采取了信贷规模控制的措施,企业担心授信后,由于银行规模调整,无法获得全部贷款,会对生产经营带来损失,所以对支付管理普遍存在抵触情绪。

第三,结算渠道不畅导致支付管理出现盲点。由于目前金融系统结算渠道不是很顺畅,部分借款人在取得贷款后要转到在他行的账户,然后通过他行账户付给材料供应商,使得对这类客户的支付管理难以按新规执行到位。对于多数中小企业,存在交易对象较分散,大部分非现金结算难以执行,影响新规的有效落实。

第四,《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测算难以反映真实情况。一是由于存在很多中小企业,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和欠规范,导致测算出来的可贷资金额度和实际用信额有时会存在一些偏差。二是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方法对流动资产平均占用只考虑了正常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科目,对非正常占用的科目完全不予考虑。这些非正常占用科目被排除在外,将造成测算所得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普遍较小。三是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方法只考虑企业自身的角度,而没有从行业均值的角度来测算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优质的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经营周转速度很快,流动资金占用较少,从而测算得到流动资金需求量很小。而一些较差的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经营周转速度很慢,流动资金占用很大,反而测算得到流动资金需求量很大。

第五,由于宣传工作起步晚、力度不够,而且宣传的面不宽,导致借款人不了解贯彻实施贷款新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中难以取得客户的支持和配合;另外,一定时期内,同业之间对贷款新规认识程度的不同,会出现宽严不一,影响竞争的公平性和降低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三、针对运用中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完善管理体制,落实风险监控。根据贷款新规调整设置调查、审查审批、评估、放款、放款核准、提款核准审查和提款等岗位,确保经营活动接受全流程的监督,确保独立开展风险评价、支付审核的有效性,实现执行贷款新规“正步走、齐步走”,真正实现贷款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第二,培育信贷文化,引导诚信合作。一是树立“实贷实付”的信贷管理理念,明确银行对贷款用途管理的责任,引导其在信贷管理中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二是正确认识贷款的风险,要以贷款用途和持续经营状况综合分析贷款风险。三是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引导信贷文化,通过量化风险管理的办法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使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创造增加值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四是促进广大申贷的中小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确保诚信申贷;强化贷款协议承诺,确保企业守约用贷;通过贷后检查,促使企业规范经营,不隐瞒重大事项,以保障银行债权的安全性。

第三,加强与客户沟通,确保支付新规落实。与客户沟通,让客户清楚实贷实付客观上都能降低客户的贷款日均余额与利息负担,帮助银行贷款客户降低财务成本,从根本上扼制客户挪用贷款从事高风险投资的冲动,帮助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完善贷款操作流程,对受托支付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的信贷资金支付前做出明确规定,争取借款人的理解和配合,最大限度维护好与客户的关系,对衍生出的贷款新风险制定出防范措施。

第四,根据行业、企业特性,适度对流动资金需求测算做合理调整。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方法中应考虑影响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方法的其他因素,分析影响流动资金需求关键科目的结构、性质,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的变化,对借款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周转天数的测算,建议采取年度内月均余额进行计算,并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对集团关联客户,必须在采用合并报表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基础上,对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分别测算,同时坚持成员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总和不超过合并报表估算值的原则;对小企业贸易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融资等情况,应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对季节性生产借款人,应按每年的连续生产时段作为计算周期估算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应根据回款周期合理确定。

篇4

摘要:文章根据目前大多数企业存在的资金管理和流动方面的问题,分析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内部成因,并提出了加强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加强;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6-0510(2008)12058-02

1、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内部成因

1.1企业效益差,自补资金不足

一个企业资金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影响企业最佳效益的实现。反过来企业经营的好坏,经济效益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状况。从企业效益与资金的关系来看,效益是资金的基础,资金是获取效益的保证。通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获取更多的利润,才能够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所以,对任何一个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提高资金自补能力的主要途径。

 

企业经济效益差,亏损增加,导致企业自我积累难以实现。自补资金严重不足,这是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1.2销售不畅,产品积压,货款回收难度加大,资金使用效益差

我国许多企业习惯了多年来的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对日益多样化的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生产经营决策缺乏科学性。忽视产品质量,加之生产中消耗过多,只是成本不断上升,价格难以下调,从而导致销售不畅、生产的产品大量积压,造成资金的严重沉淀。

 

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企业促销手段也日益多样化。商品的赊销也越来越多。由于资金紧张,销售产品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的问题以及结算制度的不完善等种种原因,使货款难以及时回笼,造成企业闻的货款相互拖欠,资金周转严重受阻。

 

由于产品积压,库存增多,致使资金周转缓慢,使用效率差,从而加剧了资金的紧张局面。资金紧张又是造成三角债的重要原因,而三角债的不断恶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的紧张,加上企业又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的控制制度。因而,致使企业资金难以到位,延缓了资金周转速度。企业资金周转缓慢,正常的资金周转环节严重受阻,资金使用效益差,从而导致资金紧张状况更为突出。

 

1.3管理薄弱。造成资金使用效益差

导致目前企业资金紧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企业的内部管理差,资金管理松弛,造成生产经营中资金的大量损失、浪费和无效使用。资金严重紧缺和资金的无效占用并存是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注重管理,致使生产消耗过高、普通设备闲置,大量在职人员处于停业、待业的闲置状态,造成材料、以及劳动力的浪费,造成资金的浪费,还有许多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决策,生产经营中到底需要多少资金,现有资金应该投向哪里。如何去投,效益如何,资金能否充分利用,资金使用中,占用在各种形态上的资金如何管理等问题上,缺乏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措施和制度,许多环节凭经验、凭感觉来进行管理和决策,致使许多资金使用中大量出现高投入、低产出、投资分散、规模效益差等现象,造成资金的无效使用和大量浪费:加之从资金的投入到资金的收回,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各环节各自为政,相互衔接差。这种资金使用中的低质量和管理上的松弛,又加剧了资金的紧张状况。

 

1.4投资资金紧张进一步转化为流动资金紧张

许多企业在安排投资项目时,缺乏严格投资司行性研究,盲目上马新项目,随意挤占流动资金。往往由于项目投资资金预测不足,不得不对投资项目资金需求进行压缩,一些企业把投资资金的缺口又以拖欠的形式转化成流动资金紧张,由此而产生的债务链又使流动资金紧张进一步加剧。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来讲,由于投资压缩和投资资金紧张而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又往往会造成投资品的积压和企业流动资金的进一步沉淀,将投资资金紧张转化为流动资金紧张,从而进一步延缓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困难。

 

当然,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内部原因很多,除上述几方面原因外,诸如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意识严重滞后,缺乏资金成本、资金结构及财务风险以及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资金管理状况。

 

2、加强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2.1注重资金需求预测,进行科学的事前控制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保,正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因而对筹资环节的控制是资金控制的基础。企业必须注重资金的事前规划,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合理的筹资数额。企业应综合考察各种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比较其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实现最优的筹资组合。同时要考虑现有资金量,使现有资金量及新筹资金量与资金需求量相平衡。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达到以合理的资金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资金需求量的预测方法很多,如定性预测法、趋势预测法、销售百分比法以及预计资产负债表法等。企业在对资金需求量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资金现状和筹资方式,来合理地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2.2加强事中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资金的使用环节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是避免资金盲目、无效使用的重要措施。资金事中控制包括的内容很多。针对我国企业流动资金现状,目前应着重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1)优化流动资金内部结构,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

企业流动资金包括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以及结算资金等多种资金形态。企业应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数量,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运用现代管理技术。预测企业的销售状况,“以销定产”来合理的安排生产,并组织采购,即确定各种资金形态的介理比例和最优结构,并据此来安排资金。企业管理部门应对资金的实际使用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看其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与供、产、销计划是否相符,与最优资金结构是否相符。将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等始终保持较好的比例和结构,以减少资金在各环节的浪费,加速资金的周转,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

 

(2)制定科学的使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企业一方面面临着资金的紧缺,另一方面又面对的是大量的债权。即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企业出应加强清理现有债权、债务外,还必须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政策,以更好地控制应收账款。

 

健全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等三部分。信用标准的确定是信用政策的基础,企业必须根据自己产品所拥有的市场情况。以及自身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竞争能力,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制定包括规定的折扣期限、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内容的信用条件,当然,既要考虑促销、增加销售,又要考虑可能增加的y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等

。同时,在权衡增加收账费用和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之间得失的基础上,还要制定科学的收账政策,以尽可能减少应收账款投资、减少坏账损失,加速资金周转。

 

(3)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减少资金浪费

企业流动资金的实物形态是多样化的。流动资金每次循环都要经过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并表现为现金、材料、在产品、成品和应收账款等具体形态。企业对各种形态的资金占用均要严格管理。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均要建立相应制度严格控制。企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并定期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并及叫纠正,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同时要加强对存货进行管理。存货日常控制的方法很多,有分级分口控制、经济批量控制、abc控制等,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水平,选择恰当的控制方法,对存货的购入、验收以及发出等均要进行严格把关,不断调节购进、生产及销售,以保证存货的合理储备。减少存货在出售和耗用中的浪费,加强存货的流动性,尽可能降低存货成本,缩短存货周转期,减少资金的占压,以加速资金周转,相应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4)建立内部银行管理办法,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

资金管理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企业重视资金筹集和资金分配的管理,而忽视资金运用的管理。企业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环节的管理,对各职能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在企业内部划分责任中心。树立资金有偿使用的观念,将银行结算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建立内部银行,核定各部门的资金定额,并积极组织存款,发放贷款,实行资金的有偿使用,制定合理的内部转让价格,进行内部结算。这样促使各个资金使用部门为了增加“盈利”,千方百计地节约资金,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无效使用。加强自身资金使用的管理。资金管理控制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同时,企业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与职工的利益挂钩,使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个职工都树立资金管理意识,确立资金成本观念,并调动他们进行资金管理的积极性,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以保证资金的有效合理使用。

 

2.3注重信息反馈,加强资金事后控制

对资金除进行事前的预测、规划控制,以及使用中的事中控制之外,资金的事后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个会计期末或一项经济活动之后,各职能部门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末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及时地反馈到决策部门。看资金的筹集与资金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与企业管理部门的规划是否相符,产品的赊销是否严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货的控制与企业管理部门的要求是否一致,人、财、物的使用是否符合计划或预算,产品的生产是否根据销售预测来合理安排等。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资金管理目标的适当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又可根据资金管理部门所反馈的实际信息,随时采取调整措施,以保证资金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同时,要根据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来评定其工作业绩,并与其利益挂钩,真正做到资金管理的责、权、利相结合,从而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

篇5

1.贷款用途的必要性:2005年该企业已承接各类工程驱动桥订单7280台套,销售收入达1.5亿元。

2.贷款项目可行:该公司是我国三大专业工程驱动桥生产厂家。其它二家分别为ZZ集团有限公司和SS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装载机驱动桥,其中型号为ZL15、ZL30、ZL40、ZL50占全国销售市场的25%左右;一块是压路机驱动桥,该产品占全国销售市场的50%左右。压路机驱动桥全国市场90%被其和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占领(数据来源为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ZL30B、ZL50B、ZL50E驱动桥。从以上数据分析,该公司在装载机驱动桥和压路机驱动桥生产上在全国市场上竞争力较强。

同时,该公司在我行授信记录良好,企业2004年在我行平均存款达200多万元。若发放30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我行不仅可获得贷款利息收益165万元,同时企业准备将1000多万元的工资业务委托我行代办,综合效益可观。

3.贷款风险可控:2004年底,企业现金比率26.08%,实现销售收入9304万元,作为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而言较为可靠稳定。且担保单位列入省分行公司业务处重点营销客户,省分行已以行发文报QQ分行申请集团客户风险限额切分。QQ分行也已同意将XX有限公司纳入集团客户统一授信,并着手切分授信限额3500万元的工作。

二、企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的可行性分析

我行的原申请3000万元授信的调查报告预测该企业2005年实行销售收入为1.2亿元,这主要是根据企业1-11月份生产情况进行预测(企业还未作出2005年生产经营规划),现企业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其产品目前供不应求,截止2005年2月底,企业目前已和主要下游客户实际签订销售合同就达到150742400元。

企业销售收入比去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2004年下半年因国家宏观调控,该公司的下游企业以消化库存为主、减少购货订单为辅来适应市场的需求。故造该公司2004年驱动桥生产、销售与上年基本持平。进入2005年,国家虽继续实行宏观调控,但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房地产、水泥、钢铁、汽车等六大投资过热的行业,故对该企业影响不大。且其下游企业库存已消化完毕,而市场需求量增大,这必然造成驱动桥的销量增加。

2、国家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大,造成企业今年销量大增。

A、根据国务院2004年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需要投资2万亿以上。2005年将是我国铁路大规模建设全面展开的第一年,拟新开工项目58个、续建项目48个,总投资达1000亿元。

B、2005年到2020年前后。我国要完成公路主骨架即纵贯东西和横穿国境南北的“五纵七横”,仅2005年投资将达4500亿元,并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因国家基础建设的加大,必然造成工程车辆需求量的增加,而工程车车辆的需求增加,驱动桥的需求量也相应要增加,据《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预计未来10年,市场对工程车车辆的需求将以20%—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预测2005年需求量如下表:

产品名称

年度需求(台)

100HP以上推土机

6000-7000

装载机

25000-28000

工程起重机

8000-9000

叉车

25000-35000

液压挖掘机

12000-14000

凿岩台车

1000-1500

道路工程机械(含压实及路面机械)

9000-11000

压路机

7000-9000

3、企业2005年销售量大增的原因是:

A、外因方面主要是国家基础建设的加大。其中江西境内浙赣铁路线的改造使得WW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大量的装载机和压路机的订单,为此WW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对该企业的驱动桥订购同比去年增加近4000万元。

B、内因方面主要是产品质量的提高:去年公司实行的技改,购进了部分现代化设备,使得产品质量进一步稳定和提高,促进市场份额的增加。同比去年,因产量质量的提高,其PR75.23、PR90.23、PR75.27、PS75.91B等大型工程机械使用的驱动桥销量大增,销售收入增加。

综上所述,该公司不仅前景较好,且公司2005年最少将完成1.5亿元销售收入。

三、企业申请流动资金授信总量3000万元的合理性

〈一〉、企业正常生产需求

根据企业2004年未财务报表数据与2005年企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5000万元,我行按PP[2002]412号文件来测算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具数据如下:

1、营运资金需求量

A、应收帐款周转率=545.05%

B、2004年应收账款周转期=66.05

C、存货周转率=710.15%

D、2004年存货周转期=50.69

E、流动资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66.05+50.69=116.74

F、流动资产周转率=(360天/流动资产周转期)*100%=(360/116.74)*100%=308.38%

G、营运资金(需求量)=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15000/308.38%=4864万元

2、企业的可用资金来源主要有:

A、2005年将实现利润=2005年销售收入*2004年销售净利润率=15000*1.71%=256.5万元;

B、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1707万元,今年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加,必然会产生新的应收账款,但由于企业加大了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故预计应收账与去年持平;

C、应付款平均占用额=(期初余额+期未余额)/2=1544.5万元;

D、应收票据317万元,因企业为了稳健经营,需备存部分票据以防突出事件,故按50%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为158.5万元。

3、企业短期授信需求量

企业的短期授信需求量=营运资金(需求量)-新增利润-应付款平均占用额-应收票据款(可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企业必备货币资金(今年因生产量的增加,人员工资及管理费要相应增加,故按200万元计算)=4864-256.5-1544.5-158.5+200=3104.5万元。

同时企业为了降低采购成本,企业想增加流动资金减少应付账款。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省行核定的2000万元授信总量是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求,故需维持3000万元授信总量。

〈二〉、我行发展需求

根据PP分行2005年工作会议精神,提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低风险资产业务,我行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加之其主要下游企业为QQ股份有限公司为我省重点授信客户,故拟与其开展国内综合保理、国内信用证等中间业务,这也需维持3000万元授信总量的支持。

篇6

关键词:流动资金 货币资金 使用效益 管理工作

流动资金是企业购、销的基础。流动资金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占用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上的资金。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金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流动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是促进企业生产保持良性循环的基础。没有资金循环,企业就不能获得经济效益,更不能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需要保证流动资金链的通畅性,抓好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实现流动资金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促进企业的和谐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不合理

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可是目前多数企业存在着没有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制,资金使用效率低。企业对资金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做出正确、科学、合理的资金预测与决策,没有建立完善的月份、季度、年度的资金使用计划。多数企业单凭领导者的经验,对资金的需求数和持有量做出基本判断,导致企业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剩余资金,导致资金不足或资金剩余浪费的情况出现。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资金管理者缺乏预算管理观念,预算范围狭隘,没有端正资金管理态度。财务管理部门与资金使用者脱节,致使管理跟不上资金的运行。增大了资金运营的风险。

(二)企业库存增加,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它们占据了企业一部分流动资金。有的企业缺乏存货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组织库存材料的持有量,造成存货大量积压,资金沉淀,成本增加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刮泥。有的企业决策者,在材料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预测市场,盲目跟风,购进大量原材料,占据了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致使资金大量沉淀。对市场行情掌握部够,照成年初预算偏差大,大量产品库存,影响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政策运营。

(三)缺乏严格的收款制度,货款回笼缓慢

货款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企业为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在未考察客户信誉问题时,就赊给客户大量货。导致日后回收货款缓慢。企业既缺乏流动资金去进货,也没有库存。种种情况说明部分企业缺乏财务风险意识,没有建立完善的收款制度与考核制度。

(四)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没有真正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目前,许多企业存在资产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他们热衷于扩大再生产,盲目地积累固定资产,忽略了及时增补自有流动资金。没有正确运用财务的杠杆作用,造成企业资产结构中,对外投资所用资金份额占的比重太大,或者企业贷的款项超出了企业可承担的范围,增加了企业资产负债率。导致企业资产流动性差,资产缺乏一定的弹性,无形中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企业流动资金正常运营的对策

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多种流动资金运营问题,做好相关工作,保证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营,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

(一)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探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应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及时调剂余缺,增强资金收益性。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账户“零余额”管理,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加强对债务分析和管理,优化债务结构,树立“钱流到那里,管理、监控就紧跟到那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风险。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实现资金管理的现金流最优化、占用最少化和流转速度的最大化。根据企业经营情况,确定资金最佳持有量,并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决策。

加强预算管理,通过年度预算,掌握资金需求,科学制定融资策略,立足于一定时期的滚动资金需求,跟据现有贷款结构和还款时间,结合国家货币政策走向,合理制定融资策略,创新融资方式。

(二)加强库存管理,提高周转使用效率

企业要实现流动资金的有效管理,必须建立严格的存货管理制度,保证存货量在合理存货量范围内。要树立“现金为王的”理念,提高库存商品、材料周转使用效率,清创利库,盘活存量资产。理想状态是建立“零库存”。要求生产材料可是及时到达生产现场,减少材料库存储备,紧密联系生产的各个环节。科学判断市场需求量,产品数量可顺应客户需求。进而减少存货占用资金,有效节约企业货币资金,加速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

(三)加强货款回收管理,提高资金流动

企业应该避免赊账现象或赊账前,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仔细考察客户的盈利能力与还债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赊销信用体系。企业重视信用政策的建立与落实,才利于加速企业流动资金的运转速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同时为了保证企业货款可以及时回收,企业仍需建立严格的货款回收制度。组织销售人员进行催帐技巧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鼓励销售人员探索收款技巧。企业要奖惩分明,督促销售员将回收货款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也可将货款回收作为销售员的考核标准之一。

(四)优化企业资产结构

企业必须要具有财务风险意识,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处理好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的比例,科学合理地借款。按时考虑市场发展情况,不要盲目跟风扩大再生产。企业可以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率,降低负债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沙利杰,赵国杰.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 2007,(09)

[2]宫良刚.铁路经贸企业经营资金管理初探[J].现代商业, 2009,(20)

[3]肖一,陈玉芳.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方式浅析[J].商场现代化, 2005,(27)

篇7

关键词:银行信贷;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3-0075-02

针对传统信贷运行分析方法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文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央行信贷运行分析体系,应重点从定量分析和需求分析着手,研究新的分析手段和方法。鉴于工业制造业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有较大比重,本文以浙江省500户工业监测企业为样本,建立了企业外部融资需求规模测度的一个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样本企业贷款增长的适度性进行了量化分析。

一、贷款增长适度性“定量分析”的基本思路

银行贷款作为一种间接融资,其基本用途是为满足微观主体在生产、投资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融资需求。就此而言,贷款增长是否偏快,应主要考虑这种增长是否与实体经济正常合理的融资需求相适应。以工业企业为例,作为生产性部门,工业企业筹资的主要目的应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换言之,工业企业正常合理的融资需求应与企业产销规模基本匹配。如果工业企业融资量远远低于其产销规模,表明工业贷款投入不足,企业正常合理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反之,如果工业企业融资量大大超越其产销规模,则表明贷款增长与实体经济相脱离,部分企业贷款可能未进入实质生产领域或被移用他处。

因此,如果以企业产销规模为参照指标,并借助一定的计量方法,就可以测算出样本企业一定时期内与产销相匹配的融资需求规模,再与企业同期实际融资量相比较,就可以对企业融资规模的适度性作出“量化”的判断,进而为贷款增势判断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这是本文的基本切入点。

二、企业融资需求规模测算的基本框架

如前所述,以工业企业为例,要对企业贷款增长的适度性进行定量分析,首先要对企业与产销相匹配的融资需求进行测算。具体而言,影响工业企业生产性融资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投资性资金需求。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的增加,如:企业为扩大再生产、更新设备、扩建厂房等形成的资金需求。(2)流动资金需求。主要表现为流动资产的增加,如:企业增加原材料库存、应收账款上升等,都会导致企业流动资金需求上升。(3)流动负债的变动。流动负债的增加,如企业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上升,会相应减少企业外部融资需求,反之亦然。因此,如果用简化的公式表示,则有:

企业生产性资金需求=投资性资金需求+流动资金需求-流动负债增加额

由于以上计算结果为企业生产性资金需求的总规模,要确定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规模,还应剔除企业内部筹资额。事实上,在现实当中企业内部筹资渠道较为复杂,在报表中难以全面反映,本文使用了企业上年留存利润作为替代指标,则有:

企业外部融资需求=企业生产性资金需求-上年留存利润

根据以上框架,首先选定企业与产销变动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财务指标作为“指标库”,运用一定的计量分析方法,观察较长时期内各个指标与企业产销变动的相关程度,就可以大致测算出企业与产销相匹配的生产性资金需求,然后剔除内部筹资因素(即上年留存利润),就可以得出一定时期内的外部融资需求规模,从而为企业贷款增长的适度性分析提供判断依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产销变动具体反映在多项指标当中,但也有一些指标的变动尽管形成资金需求,但却与企业产销关联度不大,比如:某企业大量投资股票,会导致“短期投资”增加,但这种资金需求与企业产销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属于企业的一种投资或投机行为。因此,从外部融资需求与产销相匹配的角度分析,本文在测算中选择性地使用了资产负债表中与产销关联度较高的部分指标。

三、工业企业融资需求规模的测算过程

1.测算方法的选择。

目前,测算企业资金需求量的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销售收入资金率法以及资金习性法等。

趋势分析法是利用企业资金需求量的历史趋势来进行推算,其应用有两个前提:一是假定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已掌握,并将持续到预测期;第二是假定相关财务变量虽有变化,但不会改变总体趋势。这种方法较为简便,但在市场经济环境千变万化的情况下,准确性欠佳。

销售收入资金率法是假定资产、负债、收入、成本与销售额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根据不同阶段的销售额来确定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其局限性主要是假设资产、负债、收入、成本与销售额的比例关系相对固定,但这一假定经常不符合普遍存在的事实,难以动态反映企业资金需求的变化趋势。

资金习性法则是按企业资金变动与产销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资金数量与产销量关系的规律测算资金需要量。将企业资金分为不变资金和变动资金,其中不变资金是企业维持正常运作和经营管理所产生的基本的资金需求,变动资金则是随着企业产销规模的扩大而新增的资金需求,其数学模型为线性关系,即y=a+bx,其中Y为资金需求量、a为不变资金、b为变动资金、x为销售收入,运用回归模型,利用历史资料即可确定a、b参数。该方法既对企业资金各项目之间的历史变化关系进行了量化,又可以利用模型同时考虑不变资金和可变资金两个方面,实用性较好,它也是目前运用较为普遍的资金需求测算方法。本文采用的即资金习性法。

2.工业企业生产性资金需求的测算。

(1)样本数据的采集。由于测算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财务数据的历史延续性、真实性和及时性,因此对数据的收集要求较高。本文采用了中国人民银行工业景气监测浙江省500户监测企业数据作为样本,在时间序列数据的质量和跨度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证。

(2)测算指标的选择。如前所述,从企业融资需求与产销规模相匹配的角度出发,并综合考虑工业景气监测数据的可得性以及连续性,除“销售收入”作为模型估计的参照指标外,本文选择了以下9项指标进行模型测算:①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指标。选择了流动资产科目下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四项指标。②影响投资性资金需求的指标。选择了固定资产科目下的“在建工程”指标。③流动负债类指标,选择了“应付费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四项指标。这些指标均与企业产销密切相关。

(3)模型的估计及参数计算。

本文使用了1996―2006年浙江省500户工业监测企业的月度数据,并将上述指标值分别与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进行模型估计(具体过程略),具体参数见表一。

表一:企业生产资金需求量回归直线方程(Y=a+bx)模型参数表

由此得出企业生产性资金需求量的测算方程为:

Y=a+bx=231.0596+0.136598×x,其中x为企业当年销售收入。

(4)企业外部融资需求规模的测算结果。

利用上述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本文对2001―2006年浙江省500户工业监测企业外部融资需求规模进行了测算,具体结果见表二。

表二:2001-2006年500户工业监测企业外部融资需求测算表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本文测算的企业外部融资需求与产销变动相关性较强。从表二数据看,随着产品销售收入的逐年递增,样本企业外部融资需求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表明两者的相关性较强。

2.以2003年为拐点,样本企业实际银行借款与外部融资需求测算值的差额逐年扩大。2001、2002年,样本企业银行借款反而要低于外部融资需求规模。由此也可看出,2001、2002年样本企业贷款供给相对不足,而2003年贷款增长尽管同样存在偏快现象,但企业贷款规模与融资需求规模测算值却是最为接近的一个年度。

3.2006年样本企业银行借款与外部融资需求的差额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从存量看,当年样本企业外部融资需求的理论测算值为595.8亿元,而同期企业银行借款余额为702.2亿元,两者差额为106.4亿元,占企业银行借款的15%;从增量看,当年样本企业外部融资需求测算值比上年增加了57.9亿元,而当年银行借款新增108.1亿元,两者差额为50.2亿元,占当年银行借款新增额的46.4%。换言之,从2006年度测算情况看,样本企业银行借款存量中的15%、增量中的46%超越了其正常合理的融资需求,与企业产销增长趋势不相匹配。

篇8

关键词:流动资金;管理;原因;对策

一、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

1、盲目投资,短贷长投

一些企业资金分配比例失调,把过多的资金用于长期项目,致使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企业资金监管机制不健全,计划外盲目采购使存货中的物资储备额成倍增长,形成大量的沉淀资金;另一方面产品赊销又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增大了呆坏账的风险,使企业资金积压与资金不足并存。对此,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其结果必将加重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形成大量的潜亏,使企业步入恶性循环。

2、内部管理不善,资金不良占用

企业的内部管理差,资金管理松弛,造成生产经营中资金的大量损失、浪费和无效使用。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注重管理,致使生产消耗过高,造成资金的浪费。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决策。缺乏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措施和制度,许多环节凭经验、凭感觉来进行管理和决策,致使许多资金使用中大量出现高投入、低产出、规模效益差等现象,造成资金的无效使用和大量浪费。加之从资金的投入到资金的收回,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各环节各自为政,相互衔接差。这种资金使用中的低质量和管理上的松弛,加剧了流动资金的紧张。

3、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

很多企业往往只按照国家规定,对货币资金进行制度化管理,不能合理调度货币资金。对货币资金缺乏效益性管理。一般企业为结算等原因设有多个银行账户,每个账户上都有一些资金,这样造成了资金的沉淀,使部分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缺乏对货币资金收支活动的有效规划和货币资金的最佳持有量的概念,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受货币日常收支活动任意支配。当最基本的货币需要量得到满足后还有剩余时,多余的部分货币资金往往闲置起来.而没有参与到资金的周转过程中去实现增值,造成了资金浪费。对应付款项的支付往往被动应付,货币需要量不足时就千方百计地借款解决或只好无赖地拖欠。

4、存在无预算或管理不严的现象

盲目采购、超定额储备普遍存在,有的企业抱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思想,只要是生产所需原材料,不顾市场情况和生产进度,结果造成库存物资积压,使资金长期不能周转,进而增加了贷款利息和管理费用支出,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可以实际运作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筹资、用资的关键。但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对现金流量的认识,很少对本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故而形成很多半拉子工程项目和投产后因缺乏流动资金而无法启动生产的项目。时间一久,这些项目变成为瘫痪项目,甚至因失市场良机成为报废项目,致使本来就十分缺乏的资金更是雪上加霜。

5、发生诸多的经济纠纷

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现象严重,容易发生诸多的经济纠纷,企业间货款拖欠形式的三角债问题,因而企业之间货款相互拖欠有增无减。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特别是许多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因而缺乏支付能力,还有一些企业新增加或新开工的生产项目所必须的流动资金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流动资金来源,他们一是向银行贷款;二是拖欠货款,用其他企业的资金维持自己的生产形成变相借款,也有的企业没有收回应收的销售货款造成“人欠、欠人”的问题使大部分资金损失掉,所以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活化资金,解决“三角债”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途径与对策

1、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应注重资金需求量的预测,合理确定流动资金的来源构成。企业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既要保证企业经营的需要,又不能因安排过量而浪费。在此基础上,才能据以确定合理的筹资数额,综合考察各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实现最佳的筹资组合,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因而对筹资环节的控制是资金控制的基础。

(2)加快流动资金周转,作好企业财务预算。预算包括销售预算、采购预算、投资预算、人工预算、费用预算等,这些预算使企业能够预测风险,及时得到资金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一定措施,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同时,还能提高内部协作的效率,并且销售部门在销售、费用等预算指导下,还可事先对市场有一定了解,把握市场变化,减少存货的市场风险,从而加速流动资金循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管理上,要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注重分析债务结构,逐步把偏高的资产负债率降下来。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搞好压库清欠,减少资金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减少了企业资金沉淀,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盘活了企业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可以在企业内部得到调剂,降低了银行贷款规模,节约了财务费用;实现资金集中管理与控制,使企业可以有效监督资金使用,降低了企业资金运作的风险。

2、应合理安排流动资金的结构

(1)注重资金分析,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资。企业应了解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广开筹资渠道,合理安排资金、借入资金的税额比例及长短期资金的比例,对筹资风险进行管理。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及企业的成长性,充分估计可能的支付风险,对规避债务风险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珍视自己的信用,同银行、信托、信用社建立稳定关系,选取较低的贷款利率,降低资金成本。适量负债经营能促使企业更谨慎地使用资金,更好地提高资金效益。

(2)明确投资用途,先择筹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现代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多种筹资渠道可供选择,如吸收外来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同时还可以利用职工暂闲置资金。究竟采用哪种筹资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既要考虑筹资数额,还要考虑筹资成本。但无论选用哪种方式筹资,都应保持良好的信誉,依法保障出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增加出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打通筹资渠道,减少筹资难度,并为今后更好的筹资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选择投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最优组合。经营决策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决策。企业经营决策审计要围绕经营投入的经济性、经营产出的效率性,即是否以最小的投入而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投资决策是企业为获取投资收益,对外投资而进行的决策。投资决策审计要从投资的眼前效益和长久效益进行分析,分析被投资企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通过筹资决策、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的审计工作,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减少失误、减少资金的损失浪费。

3、建立资金控制制度,强化日常资金管理

(1)加强资金计划管理.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以生产计划为基础.以部门计划为依据编制的收支预算表是加强资金收支平衡、物资供需平衡,加速资金周转的重要环节。为此每年初都要编制当年资金收支平衡计划和现金流量表,对资金需求进行测算,将资金计划和占用情况下达各责任单位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财务收支,管好用好资金,按照谨慎、稳妥的原则做到根据资金来源和多少,决定支出的多少与先后。资金来源任何单位不准截留,使用资金要申报,计划开支予以保证,非计划、超计划开支必须补办手续才能使用。保证资金收支的高度集中,确保有限资金用到重点上,使计划外开支、无效益支出得到严格控制,不该花的钱决不乱花,该花的钱每一分都用到刀刃上。

(2)逐笔跟踪核算。企业应加强对资金各使用环节的管理.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并定期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对各职能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在企业内部划分责任中心,树立资金有偿使用的观念,将银行结算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建立内部银行,核定各部门的资金定额,并积极组织存款,发放贷款.实行资金的有偿使用,制定合理的内部转让价格,进行内部核算。这样促使各个资金使用部门为了增加“盈利”千方百计地节约资金,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无效使用.加强自身资金使用的管理,使资金管理控制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同时.企业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与职工的利益挂钩.使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个职工都树立资金管理意识,确立资金成本的观念并调动其资金管理的积极性,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以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盘彦.成本会计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海波.财务管理[M].立信会计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流动资金;管理;原因;对策。

一、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

1、盲目投资,短贷长投

一些企业资金分配比例失调,把过多的资金用于长期项目,致使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企业资金监管机制不健全,计划外盲目采购使存货中的物资储备额成倍增长,形成大量的沉淀资金;另一方面产品赊销又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增大了呆坏账的风险,使企业资金积压与资金不足并存。对此,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其结果必将加重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形成大量的潜亏,使企业步入恶性循环。

2、内部管理不善,资金不良占用

企业的内部管理差,资金管理松弛,造成生产经营中资金的大量损失、浪费和无效使用。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注重管理,致使生产消耗过高,造成资金的浪费。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决策。缺乏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措施和制度,许多环节凭经验、凭感觉来进行管理和决策,致使许多资金使用中大量出现高投入、低产出、规模效益差等现象,造成资金的无效使用和大量浪费。加之从资金的投入到资金的收回,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各环节各自为政,相互衔接差。这种资金使用中的低质量和管理上的松弛,加剧了流动资金的紧张。

3、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

很多企业往往只按照国家规定,对货币资金进行制度化管理,不能合理调度货币资金。对货币资金缺乏效益性管理。一般企业为结算等原因设有多个银行账户,每个账户上都有一些资金,这样造成了资金的沉淀,使部分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缺乏对货币资金收支活动的有效规划和货币资金的最佳持有量的概念,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受货币日常收支活动任意支配。当最基本的货币需要量得到满足后还有剩余时,多余的部分货币资金往往闲置起来.而没有参与到资金的周转过程中去实现增值,造成了资金浪费。对应付款项的支付往往被动应付,货币需要量不足时就千方百计地借款解决或只好无赖地拖欠。

4、存在无预算或管理不严的现象

盲目采购、超定额储备普遍存在,有的企业抱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思想,只要是生产所需原材料,不顾市场情况和生产进度,结果造成库存物资积压,使资金长期不能周转,进而增加了贷款利息和管理费用支出,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可以实际运作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筹资、用资的关键。但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对现金流量的认识,很少对本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故而形成很多半拉子工程项目和投产后因缺乏流动资金而无法启动生产的项目。时间一久,这些项目变成为瘫痪项目,甚至因失市场良机成为报废项目,致使本来就十分缺乏的资金更是雪上加霜。

5、发生诸多的经济纠纷

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现象严重,容易发生诸多的经济纠纷,企业间货款拖欠形式的“三角债问题,因而企业之间货款相互拖欠有增无减。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特别是许多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因而缺乏支付能力,还有一些企业新增加或新开工的生产项目所必须的流动资金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流动资金来源,他们一是向银行贷款;二是拖欠货款,用其他企业的资金维持自己的生产形成变相借款,也有的企业没有收回应收的销售货款造成“人欠、欠人”的问题使大部分资金损失掉,所以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活化资金,解决“三角债”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途径与对策

1、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应注重资金需求量的预测,合理确定流动资金的来源构成。企业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既要保证企业经营的需要,又不能因安排过量而浪费。在此基础上,才能据以确定合理的筹资数额,综合考察各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实现最佳的筹资组合,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因而对筹资环节的控制是资金控制的基础。

(2)加快流动资金周转,作好企业财务预算。预算包括销售预算、采购预算、投资预算、人工预算、费用预算等,这些预算使企业能够预测风险,及时得到资金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一定措施,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同时,还能提高内部协作的效率,并且销售部门在销售、费用等预算指导下,还可事先对市场有一定了解,把握市场变化,减少存货的市场风险,从而加速流动资金循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管理上,要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注重分析债务结构,逐步把偏高的资产负债率降下来。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搞好压库清欠,减少资金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减少了企业资金沉淀,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盘活了企业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可以在企业内部得到调剂,降低了银行贷款规模,节约了财务费用;实现资金集中管理与控制,使企业可以有效监督资金使用,降低了企业资金运作的风险。

2、应合理安排流动资金的结构

(1)注重资金分析,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资。企业应了解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广开筹资渠道,合理安排资金、借入资金的税额比例及长短期资金的比例,对筹资风险进行管理。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及企业的成长性,充分估计可能的支付风险,对规避债务风险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珍视自己的信用,同银行、信托、信用社建立稳定关系,选取较低的贷款利率,降低资金成本。适量负债经营能促使企业更谨慎地使用资金,更好地提高资金效益。(2)明确投资用途,先择筹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现代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多种筹资渠道可供选择,如吸收外来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同时还可以利用职工暂闲置资金。究竟采用哪种筹资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既要考虑筹资数额,还要考虑筹资成本。但无论选用哪种方式筹资,都应保持良好的信誉,依法保障出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增加出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打通筹资渠道,减少筹资难度,并为今后更好的筹资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选择投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最优组合。经营决策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决策。企业经营决策审计要围绕经营投入的经济性、经营产出的效率性,即是否以最小的投入而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投资决策是企业为获取投资收益,对外投资而进行的决策。投资决策审计要从投资的眼前效益和长久效益进行分析,分析被投资企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通过筹资决策、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的审计工作,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减少失误、减少资金的损失浪费。

3、建立资金控制制度,强化日常资金管理

(1)加强资金计划管理.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以生产计划为基础.以部门计划为依据编制的收支预算表是加强资金收支平衡、物资供需平衡,加速资金周转的重要环节。为此每年初都要编制当年资金收支平衡计划和现金流量表,对资金需求进行测算,将资金计划和占用情况下达各责任单位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财务收支,管好用好资金,按照谨慎、稳妥的原则做到根据资金来源和多少,决定支出的多少与先后。资金来源任何单位不准截留,使用资金要申报,计划开支予以保证,非计划、超计划开支必须补办手续才能使用。保证资金收支的高度集中,确保有限资金用到重点上,使计划外开支、无效益支出得到严格控制,不该花的钱决不乱花,该花的钱每一分都用到刀刃上。

(2)逐笔跟踪核算。企业应加强对资金各使用环节的管理.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并定期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对各职能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在企业内部划分责任中心,树立资金有偿使用的观念,将银行结算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建立内部银行,核定各部门的资金定额,并积极组织存款,发放贷款.实行资金的有偿使用,制定合理的内部转让价格,进行内部核算。这样促使各个资金使用部门为了增加“盈利”千方百计地节约资金,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无效使用.加强自身资金使用的管理,使资金管理控制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同时.企业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与职工的利益挂钩.使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个职工都树立资金管理意识,确立资金成本的观念并调动其资金管理的积极性,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以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盘彦.成本会计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篇10

1.1药品库房管理流程

全院药品的采购计划由药品库房采购员制订,每周2次,配送企业根据计划单发货,将药品统一发送至药品库房,库管药师验收后再将合格药品根据库位上架。各药房负责人根据各部门的用量,每周2次向药品库房申请领药,库管根据各药房的计划依次发货,药房负责人到药库验收所发药品,核对无误后再将药品领到药房。根据医院业务量的上升,每年药品的进货总额也在不断增加,见表1。每月相应的药品销货总额也在上升。

1.2存在的弊端

占用医院流动资金多:全院药品库存金额将近2000万元,平均周转天数超过15d。养护工作量加大:全院1000多个品规,每月要密切关注库存药品效期,同时要确保储存温度和相对湿度。劳动强度大:配送公司每次将药品送到药品库房后,库管药师验收后再根据每个药品的分类与库位上架。药房负责人到药品库房领药时,库管药师又要从货架上将药品发出,重复工作量较大。仓储面积达不到要求:根据《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年采购药品200万元以上的医疗机构,其每万元库存药品库存面积,中西药库不低于1.5m2,中药饮片不低于4m2。如果按药品库房储备300万元药品库存,仓库面积要达到450m2以上。目前,医院业务发展迅速,用地普遍紧张,医院无法提供足够的库存面积,但如库存控制在50万元之内,库房面积只要100m2就足够了。账物相符有误差:药房负责人领药时,有时库管发错,负责人如果核对未发现,月底盘点时账物相符率不能达到100%,有时会有0.5%的误差。采购量与需求量不匹配:药品采购员制订计划时申请药品数量无法与临床的需求量相匹配,备多备少的现象时常发生。备少了影响临床的药品保障供应工作,备多了影响医院流动资金的周转。

2实施后的药品管理模式

2.1改进措施

根据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网上采购政策,财务付款方式是每隔2个月付款给配送公司,如3月底汇1月采购的药款,4月底汇2月进的药款,以此类推。这就要求每到月底,各部门在保证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必须压缩库存,能在下个月初进的药尽量不在当月月底进,这样就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大幅降低药品库房库存量:药品库房将库存从原来的300万元控制在50万元之内,基本接近零库存,主要储备抢救药品、麻精药品、冷藏药品及外地配送公司配送的少数药品,根据药品的用量及价格,常规备1~2周用量。全院每月药品销售3000万元,药品库房库存量从原来占全院销量的10%降到了1%左右。全面降低各药房库存量:全院各药房药品库存金额从原来的1000多万元下降到500万元以内。每个月下旬,各部门负责人申请计划时必须根据实际销量科学、合理地制订采购计划。基本原则:保证临床供应,各药房不能断货。到月底时要将库存压缩到最小,各药房做好内部调拨工作。每个月最后1天的24点,医院信息系统(HIS)会自动生成进销存统计报表,以各药房的库存周转天数为标准。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应控制在合理的天数内,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的医嘱执行时间有区别,门诊患者凭处方到窗口需及时发药;病区药房有新医嘱和长期医嘱,新医嘱需及时发药,长期医嘱可隔日用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长期医嘱,可隔日用药,所以各药房根据各自的发药特点设定周转天数,如门诊药房由原来的15d降为7d,病区药房由原来的10d降为5d,PIVAS由原来的7d降为3d。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零售价为137.0元,门诊药房平均每天销售约40盒,原月底时库存量控制在15d之内,现控制在7d之内,即不能超过280盒。

2.2改变成效

资金周转加快:全院药品库存金额从原来的1500万元降到500万元左右,为医院减少了大量的运营成本,流动资金增加了1000多万元,提高了流动资金的周转率。随着业务量的上升,但药品库存金额在减少,流动资金金额在增加。养护工作量减轻:库存周转天数从原来的近20d降到5d,药品的勤进勤出减轻了养护工作。工作效率提高:各药房负责人不必到药库领药,直接由配送公司送货到药房,由药品库房的库管药师到各药房验收,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入库的批号效期与出库的批号效期一一对应,负责人记账时只需根据验收单的总金额,不必一一核对明细,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正确率。

3讨论

篇11

【关键词】筹资管理 必然性 筹资渠道 筹资方式

(一)

企业自主筹集资金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开展,资金融通活动的蓬勃兴起,国有企业自主筹集资金的活动正日益广泛地开展起来。

1.1享有筹集资金的自是企业自主经营的要求。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的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的自主要集中在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概括起来就是劳动力调配权、财务收支权、物资购销权、计划安排权。企业自的核心还是财务收支权,自筹资金、自负盈亏,是财务收支重要的基本内容,是企业经营管理自的核心所在。资金筹集和资金分配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如果对于资金运动的两端企业不能自主把握,就难以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把握资金筹集这个企业资金运动的初始阶段,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自负盈亏。开辟多种渠道由企业自主筹资,不仅能适应企业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的需要,及时供应资金,而且能与投资活动、购销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

1.2充分利用社会的资金潜力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生产发展多方面、经常性的的需要资金,必然会形成需求与供给的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资金不足与生产大量需求的矛盾,是企业管理层所有重点思考的问题。商品经济条件下,充分考虑利用社会的资金潜力是处理好供需关系的关健所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游资,这些资金,一大部分闲散游离于企业之外,它们也存在一个流向需求,这就使挖掘社会资金潜力成为可能。开辟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不仅可以使企业所需资金得以解决,还使大量游资有了一个理想投资方向,所以企业生产发展要求企业充分利用社会的资金潜力,缓解企业资金紧张。

1.3横向经济联合引起资金的横向流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部门、地区等条块分割的状况已经被打破,跨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的横向联合得到广泛发展,其中就涉及到资金的横向流动。这种横向资金流动必然突破过去资金供应体制的老框框,为企业资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运转开辟道路。过去的财政、银行的资金供应体制属于纵向的资金供应,这种做法人为地切断了商品与资金的融通,造成社会资金的迂回运转,从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我们要发展市场经济,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就是要顺应企业间有机的经济联系,使资金的横向流动同经济活动的横向联系相适应。

(二)

企业进行筹资活动,要研究筹资投资的多种因素,讲求筹集资金的综合经济效益,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1合理确定需求量,控制资金投放时间。筹集资金固然要广开财路,但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界限,资金不足,会影响生产经营发展,资金过剩也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论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方式筹集资金,都应该确定资金的需求量,既要确定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又要确定固定资金的需求量。这就涉及到资金定额,资金定额是供应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标准。企业核定流动资金需要量的方法既要适当简化,更要科学合理,使资金的筹集与投放有遵循的依据。在确定资金需求量时,不仅要注意产品的生产规模,而且要注意产品的销售趋势,防止盲目生产,造成产品积压。

2.2对投资方向进行可行性研究,大力提高投资效果。资金的投放,既决定资金需要量的多少,又决定投资效果的大小。新企业进行筹建,老企业进行扩建,都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预测分析,确定资金用在什么项目上,这种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有无发展前途,竞争能力大小,研究这种投资有什么样的经济效益。对于市场前景好的产品要迅速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拓展产品的发展空间。否则应减少资金的投放。筹资是为了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要确定了有利的投资方向,安排了明确的资金用途,才能选择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要防止那种把资金筹集同资金投放割裂开来的做法。

2.3对比选择筹资来源,努力降低资金的筹集成本。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多种多样,方式也有多种,不论何种渠道、何种方式,筹资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资金占用费用和筹资费用,即资金成本。不同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各不相同,而且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为此就要选择最经济方便的资金来源。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只有某一种筹资方式有利,往往是各有优点,所以要综合考察各种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研究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求得筹资方式的最优组合,以便降低综合的资金成本。

2.4合理利用自有资金,合理进行负债经营。企业依靠部分借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负债经营就会产生借款利息,由于借款利息可以在税前列入成本费用,对企业净利润影响较少。因此能够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又可以缓解自有资金紧张的矛盾。但负债过重,就会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由于丧失偿债能力而面临破产。因此企业既要利用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可能产生的资金风险。

篇12

【关键词】流动资金;短缺;分析;决策;措施

流动资金是指企业全部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存货(材料、在制品、及成品)、应收账款、有价证券、预付款等项目,以上项目皆属业务经营所必需,故流动资金又称为营业周转资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对资金需求量增加, 资金紧张的问题已经普遍存在,所以实现流动资金的良性循环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对企业流动资金短缺成因的分析

1.企业间应收账款清理不及时,拖欠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企业为了扩大销售、争夺市场,采用降低赊销信用标准的方式来争取客户,这种竞争的结果会增加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若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系统监督和管理上存在漏洞,既会出现销售货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不良债务,导致资金损失。

2.存货周转期长,资金周转不畅

企业没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无存货计划、无存货定期监督及检查制度,对日常存货管理不到位,没有确定合理的存货储备量,就会占用大量资金,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也造成资金周转不畅,影响资金额使用效率。另外,也存在部分企业缺乏市场了解,盲目生产、销售不顺利形成积压的问题,从而导致造成资金的严重沉淀,加剧了流动资金的紧张局面。

3.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结构单一

我国企业一般以向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筹资渠道,对银行依赖度较高。当市场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的经营稳定性的时候,会增加企业的银行还款的不确定性,而银行以稳健经营为宗旨,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而对企业降低贷款额度,从而阻断了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加大了企业融资难度。

4.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善

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较差,资金管理松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若生产消费过高、设备闲置,就造成资金浪费和损失;企业缺乏对资金使用的预测和决策,也会致使许多资金在使用中出现高投低产等现象,造成资金的无效使用及浪费。从资金的投入到资金的收回,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各环节相互衔接不顺畅,产生资金使用中的低效管理,也加剧了流动资金的紧张。

综合上面分析,流动资金短缺的原因实质上是受内、外部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企业内部管理上的漏洞;二是企业外部环境制约。因此要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必须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同时实施对策。

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资金短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资金问题,实质上是我国企业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的集中体现。要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应该系统的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完善,消除短板,堵塞漏洞。

1.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解决拖欠问题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重在抓好分析评估和追踪控制。一是要加强企业资信评估。选择资信状况较好的客户,对于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决定因素。二是抓好经济效益考察。要科学分析考核客户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情况,要建立诚信指标体系,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三是合理采取回款措施。资金没有回笼时,要及时对企业进行经济状态追踪,当其出现不稳定状态时可以采取销售折让等优惠收回资金。

2.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货币资金管理上,企业应注重强化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科学的探寻流动资金的合理持有范围,当企业资金低于合理持有范围时,应盘活资金存量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例如采取措施处理积压产品。当企业资金高于合理持有范围,可以考虑组织货币资金的投资,将多余部分或暂时闲置部分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

3.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一是要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原材料的采购在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要以“低成本、低库存”为原则,降低资金占用。二是要加强生产管理。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科学合理确定消耗定额等方式,节约消耗、提高产品合格率和优质率。三是要加强销售管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减少产品积压,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四是要加强财务管理,进行科学、准确的经济核算,向决策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

4.改善企业外部经济环境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是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点是建立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城市秩序,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的经济环境。

总之,通过从上分析,流动资金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企业应提高对科学管理和使用流动资金的认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完善管理入手,堵塞漏洞,规避风险,制定出一套适应企业的措施,科学筹划流动资金的利用,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不断完善与改进,从而发挥流动资金在企业生产和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使之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蔡丽.浅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原因及对策[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1,2

[2]张继德、聂继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会计之友,2009,21-22

篇13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信息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营运资金的安全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强化营运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新形势;营运资金管理;企业;有效方法

引言

营运资金(营运资本)是指企业在某时点内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净额,包括了现金、存货、应收账款以及有价证券等占用资金,关乎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营。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安全的营运资金管理能保障企业获取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降低财务风险,可以说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收益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强化营运资金管理,发挥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当前企业开展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企业强化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营运资金短缺

营运资金是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基础。不过,目前国内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在营运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营运资金管理风险。

(二)营运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经济效益是企业最直接、最重要的生产目的,这使得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国内的一些企业管理者不仅在意识上,还在资金、人力等资源上都放在扩大生产规模、创新科技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反而忽视了在管理手段上的创新和管理思想的宣传。同时,一些企业还缺乏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导致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企业还未设置合理的财务管理机构,财务工作人员队伍也不健全。

(三)营运资金管理模式落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信息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些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上仍然保留了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未根据新形势企业财务管理现在的分析和研究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企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四)货币资金管理效率偏低

货币资金管理效率偏低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一旦企业对货币资金缺乏有效的管理,就会无法准备把握企业货币资金的实际流动量和需求量。一些企业如果货币资金占用量过少的话,就无法保障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资金周转;一些企业因缺乏现金储备,在增加资金需求量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些企业因无法增加货币资金的投入,就会给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探讨新形势下企业强化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加运营资金

企业的盈利水平关系企业运营资金的多少,对企业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企业提高盈利水平主要依靠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来实现。一方面企业的产品成本要低,以价格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另一方面是质量好,以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同时,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也是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动力,在企业产品的盈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增加一倍的话,企业的经济效益仍然会有所增长。

(二)建立科学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1.优化资金结构。企业的资金分配在各个构成中比例不一,使得企业在流动资金的整体变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的置存损失。为此,企业必须对流动负债资金、长期负债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来满足企业流动资金波动性的需要。

2.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建立财务结算中心是强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财务结算中心在企业资本的扩张、收购和兼并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用性,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资金利用率。

3.设置财务监督部门。财务监督部门的设置主要是针对企业财会工作人员和资金流向情况两方面,能防止一些财会人员因工作疏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营运资金风险控制机制

针对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营运资金风险控制机制,进而强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主要包括了企业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和内部资金集中管理调拨控制两个重要制度。企业资金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建立上,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结合宏观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资金分级的授权和审批标准,在对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必须根据审定后的资金额度和范围。同时,企业还应该监督财会工作人员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和管理现状进行跟踪,并及时反馈,以更好的保证资金安全高效的使用。在企业内部之间集中管理调拨控制上,企业要根据各级部门的实际资金需求筹集资金,并通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来降低融资的成本,进而更加合理的分配给各级部门。同时对各级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记录、控制和监督,以控制企业营运管理中的风险。

(四)强化货币资金管理

企业的营运资金从原始的货币状态转为实物形态,再由销售转为货币形态。可见,货币资金是企业营运资金的关键组成部分,货币资金管理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企业必须强化货币资金管理。在强化货币资金管理工作中,企业应该按职能分割、相互制约的原则建立健全的现金盘点制度、货币资金收支管理制度和核对银行账款制度;企业还应该在内部黑设置财务、出纳和会计等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强化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工作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企业可以使用货币资金持有量模型,在认真分析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避免企业出现资金闲置的现象。其次,企业要转变传统的还款方式,降低利息费用支出,主要可以通过集中资金的方式来偿还一些因资金成本较高带来的企业负债。最后,企业要提高货币资金的利用率,可以通过延迟付款和加速收款的两种方式来实现,同时企业要利用货币资金的浮游量来实现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有效同步。

三、结语

总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加运营资金,建立完善的企业营运资金风险控制机制,强化货币资金管理,建立科学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等方法,强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利群.企业的资金风险管理分析及控制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23(11):19-20.

[2]李争光,李萍,施鲁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1,09(12):25-26.

篇14

一、自我包装、注意形象

我国的小企业融资市场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定价权掌握在卖方,卖方根据各小企业的素质施行价格歧视。所以,小企业的“形象”从一定程度上决定自身的融资成本。

(一)“好看的”财务报表和新增流动资金缺口的测算方法

小企业报表的特点。一是流动资产比例较高,占总资产的60%-70%,主要是由于应收款项和存货引起的;二是固定资产偏低,通常不超过30%;三是流动负债较高,主要由于偏高的应付款项、其他应付款项造成;四是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偏低,尤其长期借款偏少,但民间借贷具有隐蔽性;五是所有者权益较高,但注册资本偏小;六是为避税,纳税申报表反映收入偏少,真实收入核实有一定难度。

“好看的”财务报表应具有的特点。一是适度增加固定资产占比;二是控制好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流动比率控制在1左右尚好,速动比率控制在2左右尚好);三是合理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商贸型企业该天数应尽量控制在30天以内,生产型企业可适当放宽;四是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财务杠杆,企业正常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左右较佳,这样面对银行贷款测算时有新增流动资金缺口;五是注册资本可适当增大,小企业常将所有者权益项中的未分配利润做得很大,一来不符合小企业发展规律,二来银行在测算新增流动资金缺口时可认为该项能弥补缺口,从而使企业失去银行的信贷支持。六是企业的增值能力主要看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的比值。一般来讲,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值越小,其增值能力越强。

下面介绍3种银行常用的新增流动资金缺口的测算方法。

方法(一)根据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中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公式来确定借款企业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方法(二)本方法为实际工作中的一般经验做法,主要考虑客户的销售内在需求、保证能力及负债水平制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具体操作中确定需求规模应该考虑周全,计算精细。

具体做法是:根据客户从当前开始到一年后的合理销售规模净增长数,由此引起的合理应收账款及库存净增加额,减去应付账款净增加数之后得出的合理数额,即为我行给予该客户新授信规模最大理论值.

方法(三)成本周期法.

具体做法是:根据借款人上年末的财务数据,计算出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天数,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然后计算出借款人从生产投入到货款的收回所需的时间,再根据借款人当年计划实现的销售收入和上年的销售成本率,最后计算出借款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用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营运资金需求量=(存货天数+应收账款天数-应付账款天数)÷30×(当年计划月产品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成本率)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二)充足的银行对账流水

银行对账流水能覆盖财务报表的销售收入和实际销售收入,证明企业营业能力,这是取信银行的关键,即使企业在纳税报表的销售收入与实际有偏差,也可以通过银行对账流水得到佐证。企业不能忽视银行对账流水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三)良好的银行征信记录

这是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首要准入条件,一方面包括小企业主、实际控制人、法人代表等关系人的银行征信记录,另一方面包括小企业自身的银行征信记录。对于小企业贷款,银行在看重企业产品的同时更关注关系人的人品。当然良好的银行征信记录不代表空白的征信记录,空白的征信记录让银行失去评价的标准和空间。良好的银行征信记录首先是有记录,再是无不良信用记录,这些记录包括银行的个人和企业的以往和现在的银行信贷记录、企业的垫款记录、担保记录、被担保记录、法院的记录、行政处罚记录等。

(四)连续的纳税记录

纳税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这件事情每个人都知道,小企业也知道,但是财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大部分小企业没有规范的纳税。企业连续的纳税记录是记录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依据。我国大部分银行不会对未纳税的企业提供经营性贷款,这也是银行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五)独立、专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

这是记录企业经营的客观要求,避免产生一张报表都没有,一张税票都没有的企业,也是企业规范经营的前提。

(六)足值的抵押物

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方式有抵押、担保公司或一般企业担保、质押(应收账款、全额现金、股权等),其中抵押是银行较为认可的担保方式,抵押物可为住房、商铺、商住两用房等。能够提供抵押物的企业可充分证明企业的实力。

二、自我宣传、突出专长

第一,打造特色产品。产品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很多小企业的产品同质性很强,没有特色,经营销售情况全靠小企业主或关系人的社会地位或人脉关系,这样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迟早会遭到市场淘汰,银行一般会选择谨慎贷款。

第二,整洁、规范的经营场所。经营场所的整洁、规范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状态,是企业给银行的第一印象,犹如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第三。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提振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产品质量。

三、忠诚与贡献

(一)小企业主

小企业主作为企业的所有人,其本身也是银行的潜在客户,要保持与银行的日常联系,包括日常的个人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存款业务、结算业务、基金业务、黄金业务、三方存管业务等。

(二)小企业本身

小企业本身对银行的贡献也颇大,例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票据业务、工资业务、代收代付业务等。

所谓贡献就是要多与银行发生业务关系,无论是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还是现在银行最看重的中间业务;所谓忠诚,就是选择一家你认为最方便(便于沟通、便于办理日常业务)的银行作为你的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一方面对你最了解更容易为你提供信贷支持,另一方面你对主办银行的贡献和日常业务支持,也是其为你提供信贷支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