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范文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23 09:5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

篇1

这次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现场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回顾总结近几年来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动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等一会,王厅长还要给我们作重要的讲话。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开创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新局面讲两点意见:

一、开拓创新,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进入新世纪,我们针对浙江非金属矿山多,露采矿山多,小矿山多,矿产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新机制,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并确立了“确保不欠新账,逐步还清老账”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阶段性目标。五年多来,这项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各兄弟部门和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厅已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生态省建设优秀单位。

(一)建立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矿山生态环境如何做到“确保不欠新账”,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建立新机制入手,只有建立新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账”不欠的问题。**年颁布施行的《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确立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规定采矿权人在领取采矿许可证的同时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订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书,并交纳治理备用金,治理备用金应当不低于治理费用。自**年以来,省政府根据有关法规先后发出了《关于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通知》等三个文件。同时,我厅为贯彻落实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这些法规文件,为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新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特别是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有关法规文件,严格执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在采矿权人领取、延续、变更采矿许可证的同时,与采矿权人签订治理责任书,收取治理备用金,落实治理责任。到**年底,全省已有3424个矿山交纳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累计金额49735万元,有251个持证矿山,投入9402万元治理资金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累计治理面积达1867万平方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良性互动的新机制基本建立。

(二)形成了以规划统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格局。作为《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于**年施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浙江省市、县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技术规程》,明确了市、县两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编制技术要求,大力推进市、县两级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了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体系。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认真实施规划,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指标纳入生态市、县建设的考核目标。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规划确定的近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初步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了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断完善了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着重推进了城镇周边、旅游风景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及其它重要保护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特别是规划确定的17个重点治理工程完成了治理任务。《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实施有力地引导促进了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开展。

(三)取得了“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的新成效。如何治理大量的废弃矿山,使之恢复自然生态,充分利用废弃矿地,是我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能否“逐步还清老账”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年提出了以“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全省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从**年到2007年,全省整治100个左右的重点废弃矿山,率先搞好废弃矿山的综合治理,使之成为全省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的示范工程(简称“百矿示范”工程);除“百矿示范”工程外,各地依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全省1000多个亟需治理的废弃矿山有计划地全面推进整治工作(简称“千矿整治”工程)。各市、县(市、区)根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制定“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计划,全面开展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工程,需治理的废弃矿山,除“百矿示范”工程项目外,全部纳入到“千矿整治”活动之中,“千矿整治”项目,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按年度考核目标责任制定年度计划,并负责实施。

到**年底,全省已批准“百矿示范”项目141个,2007年又批准“百矿示范”项目40个,已完成“百矿示范”项目93个。累计投入治理资金56200万元,1603个需治理废弃矿山已经完成治理923个,治理率为57%。与此同时,还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矿山生态治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四)探索了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了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矿业开发新路子,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创建绿色矿山的试点工程。绿色矿山就是“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的矿山。省厅研究制定并下发了《浙江省绿色矿山创建指南》和《浙江省绿色矿山考核指标》、《关于开展创建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有关绿色矿山创建试点的指导性文件。出台了创建省级绿色矿山激励政策、规定获得省级绿色矿山称号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分年度返还;采矿权人及时开发复垦矿区范围内土地,复垦土地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后,产生的净收益归采矿权人;享受矿产资源补偿费减免政策;试点矿山可以向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申请创建绿色矿山专项补助资金。同时要求市县在采矿权出让所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绿色矿山创建。**年至**年,省厅分两批先后确定了20家矿山企业为创建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目前,湖州市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浙江遂昌金矿等8个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已经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考核验收,本月底之前我们还将组织专家对另2个试点矿山进行考核验收。此外,各地也积极行动,湖州市人民政府已经出台了创建市级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创建绿色矿山的指导思想、基本条件、创建标准、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等。绿色矿山的创建试点为在全省推广绿色矿山的创建工作积累了经验。

(五)建立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责任的新体系。为了确保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从**年起,省政府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有关指标纳入生态省考核内容,要求各市、县每年至少完成需治理废弃矿山数的15%以上,到2007年全省完成需治理废弃矿山的60%。此项工作也列入省厅对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的年度目标任务。我厅在近两年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中得到较高评价。开展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政府责任制,并将废弃矿山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提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考核政府年度和任期工作中将是否实现废弃矿山资源的循环利用,发挥最佳资源效益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还建立起市、县(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矿山生态环境建设负总责的责任制,通过签订责任状确定治理工作目标,明确治理工作责任,落实治理工作主体:因公路、铁路、航道建设需要而关停废弃的矿山,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治理;因工程建设需要而采挖、建设工程完成后停采的废弃矿山,由工程建设单位负责治理;已作为其它建设用地的废弃矿山,由用地单位负责治理;因公益性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而关停的废弃矿山,由项目实施的市、县(区)政府落实治理单位,承担治理任务;因按照政府计划关停的废弃矿山,一般由县(区)政府明确牵头治理单位或由原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或乡镇政府负责治理;其他难以落实治理责任单位的废弃矿山由县(市、区)政府落实治理主体,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做好治理工作。

(六)取得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科研的新成果。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力求科研先行,以指导和帮助市、县扎实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工作。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调查评价报告》、《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方案》、《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指南》、《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矿山人工植被后续养护管理技术研究》、《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指南(新版)》、《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等一系列调查研究课题。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还不够完善;二是废弃矿山治理中复垦还绿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三是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经费筹措还有一定的难度;四是对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监管措施还不够到位等等。

二、强化措施,努力开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新局面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这为我们深入推进全省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措施,深入推进全省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全面开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下一步,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生态文明和生态省建设,以深入实施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为基础,以露采矿山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为重点,以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为动力,以创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技术为支撑,以深入推进“千矿整治”和“绿色矿山”创建为抓手,继续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省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到2010年,全省应治理废弃矿山的治理率达到90%以上,开采矿山“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更加完善,绿色矿山的创建率达到6%以上。

(一)要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体系。为了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一轮《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待修改完善、专家评审通过后,提请省政府施行。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新一轮《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结合各地的实际,就本市、县(市、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修编或调整作出安排。一是要认真回顾本市、县(市、区)第一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或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分析规划实施以来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吸取哪些有益的经验。二是要全面调查分析本市、县(市、区)城镇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以及其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的调整变化情况,以及这种调整变化对矿山布局以及废弃矿山景观带来的影响。三是根据以上回顾总结和调查分析,研究决定本市、县(市、区)新一轮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修编或调整问题。布局变化大的,可考虑规划修编,布局变化不大的,可考虑规划调整。因为全省各市、县(区)现有的开采矿山和废弃矿山的情况差异太大。经过近几年的工作,有的县(市、区)废弃矿山的治理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有的还有一定的治理任务,有的今后几年可能治理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所以,省厅对新一轮市、县(市、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不断统一的要求,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但不论是修编或调整,都要按照省厅有关编制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办法、规定执行,严格按程序办事,体现规划的严肃性。

(二)要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要实现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真正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确保不欠新账”,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并确保这一制度在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年,依据《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制定出台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管理办法,虽然在规范备用金的收取管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反映出《办法》的一些不足。因此,要在总结全省5年多来备用金收取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这一办法。完善的核心内容是备用金的收取标准,怎样切实做到不低于治理费用,使每一个矿山治理备用金的收取额等于或略大于矿山歇业后的治理费用,进而使每一个矿山企业从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关心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问题,进而让每一个矿山企业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义务。同时需要完善的还有备用金的收取方法,备用金的返还程序,以及对采矿权人治理恢复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工作的监管等等。省厅已就完善这一《办法》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意见。近几年,各地已就上述完善备用金的问题进行了许多创新,并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大家继续就这一问题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使备用金制度尽快完善起来。

(三)要深入推进以“千矿整治”活动为载体的废弃矿山治理。对已经列入省厅“百矿示范”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要继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使其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但“百矿示范”项目到今年告一段落,明年起不再安排。虽然“百矿示范”告一段落,但是全省废弃矿山的治理还将继续,“千矿整治”活动还要深入推进。到今年底,全省应治理废弃矿山的治理率将超过60%,这样还有近40%的废弃矿山需要我们去继续抓好治理,我们的目标是,再经过三年的努力,也就是到2010年,全省应治理废弃矿山的治理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完成全省需治理废弃矿山的治理任务。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全省各地要继续以“千矿整治”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废弃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一是各市、县(市、区)要根据省厅的总体目标及已经完成的情况,对今后三年辖区内需要治理的废弃矿山作出安排,明确今后三年治理废弃矿山的目标任务,并分年度作出计划安排。二是废弃矿山治理要与矿地开发利用紧密结合。我省废弃矿山治理大致是5种类型:新增土地型、生态复绿型、新增土地与生态复绿型、景观再造型、自然恢复型。各地要因矿制宜,实事求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每一个废弃矿山的治理方案。鉴于我省目前土地供求的紧张矛盾,以及露采矿多、非金属矿多,矿地开发利用存在较大潜力的客观实际,在新一轮的废弃矿山治理中,要把废弃矿山治理与矿地开发利用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废弃矿山治理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废弃矿山治理要努力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要认真总结本地区以往治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并认真学习其他地区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经验,使每一个废弃矿山的治理方案,尤其是生态恢复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切合实际,力求做到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四是要加大废弃矿山治理的投入力度。要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75号)的要求,加大从市、县(市、区)采矿权出让所得中,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后新增土地的有偿收益中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要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四)要大力推进绿色矿山的创建工程建设。创建绿色矿山是全面提升我省矿业开发利用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后一个时期,要通过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程建设,使全省矿产开发业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一是要认真总结两年多来绿色矿山创建试点工作的经验,为面上推开绿色矿山创建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二是精心谋划、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全省绿色矿山创建工程建设,使绿色矿山创建工程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及生态省建设的一个新亮点。三是要深入开展与绿色矿山相关的课题研究。如绿色矿山与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的相互关系,绿色矿山创建的激励措施、技术支撑、方法手段等等,为绿色矿山创建工程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撑。

(五)要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在完成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将确定生态省建设第二阶段的目标任务,我们将提请省生态办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指标继续纳入生态省建设第二阶段目标责任考核之中。与此同时,省厅将把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指标纳入对各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要求各市将有关指标纳入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从责任分解、责任落实、责任考核三个环节建立和完善并严格执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的分解要科学、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目标责任考核要动真格,不能搞形式。

(六)要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奖代补”制度。为了与新一轮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相适应,从明年开始,我厅将与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奖代补”政策,为全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政策支持。对列入“千矿整治”及“绿色矿山”创建计划的项目,经考核验收,达到预期目标要求的,可以逐级向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提出奖励申请。这个“以奖代补”的具体办法正在征求各市意见,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意见。

篇2

【关键字】:道路 规划 策略 生态 保护 应用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完善全国道路交通网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公路通到市、县、镇、村,形成了以国道为主体,省道为辅助,县镇为支脉的道路交通网。道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长期以来,道路交通网一直被誉为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最著名的人工成果,由此可见道路交通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网经过长期的不断完善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后续的道路规划出台,近年来,大批的道路建设不断涌现,由于过度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道路规划建设方式逐渐被人们摒弃,如何在道路规划中达到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完成道路交通网的完善目标,实现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是道路规划策略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道路规划策略中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道路交通建设对沿途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道路建设沿途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物种的破坏和改变。例如改变沿途的自然植被分布,水文环境,动物的生活习惯和迁徙的周期与方式,造成行动障碍,环境噪声和化学污染产生新的生态环境边缘,。这些无疑是道路规划建设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伤害,改变自然物种的生活喜欢和分布情况,是道路建设这一人类活动给自然界留下的创伤。人类活动不断破坏生态环境必将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报复。近年来,我国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贫乏、枯竭,雾霾、沙尘暴天气贫乏,这些都是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在内的人类活动带来的。

为了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开展道路交通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达到人类活动的目的,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成果的双丰收,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因而,在道路规划建设中对自然生态加强保护是当前道路规划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生态保护在道路规划策略中的具体应用和措施研究

道路的建设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局部性的,但是道路规划策略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和深远性,因此,我们必须清醒体会到孰轻孰重,从根本上加强道路规划的生态保护策略研究。笔者认为,在宏观的道路规划中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在自然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实行道路规划建设,最终实现生态和谐、工程优良的生态型道路交通网建设。具有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承受度进行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都不相同,如果采用固定式、一刀切的道路规划方案和策略必然会造成当地生态的严重破坏。因此,我们在进行道路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当地的自然生态状况,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承受度因地制宜的进行道路规划,对于不符合当地生态理念的道路工程措施必须予以去除,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2.道路规划中要注重大型自然空间的生态完整性。

在某些区域,由于是一个系统性的完整生态环境,各个自然环境因素相互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破坏某一项生态,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造成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道路规划中要避开这样的完整生态区域,保持这类的生态空间的完整性。

3.在非生态敏感地域开展密集式的交通建设。

由于完整的生态环境不宜破坏,道路规划建设要尽力规避这种完整生态区域,这样势必会造成道路规划中可用的自然区域减少,影响了道路的整体建设进程和目标。针对这种情况,道路规划中要在非生态脆弱敏感的区域集中建设,形成对避开完整生态区域规划的补充。当然在有限的区域开展道路集中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用地的紧张,甚至不够规划,为此,我们可以采用“重叠”式的道路规划,多兴建立交桥,形成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道路规划效益的最大化。

4.道路规划中要保持重要地段的生态连续性。

在道路规划中要实现重要地段的生态连续性首先必须保持自然地面的连续性,对于在道路规划中无法避开的区域,我们应尽力保持道路施工中自然地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对应的施工方案。其次,在道路规划中还要保持重要廊道的连续性;熟悉道路工程建设的人员都知道,道路建设不仅会穿越自然基质,也不可避免地会切割自然廊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多采用跨架桥梁的施工方式保持河岸、滩地的自然宽度和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以此保证生态系统的原始性。

参考资料:

篇3

一、生态环境建设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保护和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深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眼前与长远、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以自然生态保护、生态安全为中心,以生态建设工程为先导,实施生态战略,推进全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全县人民群众尽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促进全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要求,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布局,分类指导,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2、坚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农艺、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封山育林与发展农村新能源相结合,退耕还林与发展养殖相结合,重点推广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实用技术。

3、坚持治理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建设与管护并重的原则。在合理开发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科学安排整治措施和建设内容的同时,依法对资源和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确保建设一片,成功一片。

5、坚持发挥科技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行业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大力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和技术,不断提高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的技术水平。

6、坚持政府支持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乡镇政府要在高度重视生态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的同时,要通过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充分调动群众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建设稳步推进。

三、奋斗目标

(一)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坚持走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通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生态良

性循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环境意识,突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保管理水平,加大环保投入,集中解决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趋势得到扭转,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与建设等,促进*县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近期目标到2*0年,坚决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开始减缓,重要生态功能区内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并有所改善,种类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重点抓好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乡的建设,全县60%的乡镇基本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三)远期目标到2030年,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治理,全县80%的乡镇实现良性循环。

四、主要内容

(一)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篇4

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篇5

1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价值

在人口剧增、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巨大压力之下,天然生物资源趋于减少,使生物多样性面临极大威胁。这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全方位的,包括了从遗传基因到生态系统乃至景观的各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经济、生态、科学研究、美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就城市生态系统而言,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工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人类物质生活的主要来源,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环境资源价值,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平、降低噪音、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等,同时,在人类生存中必不可少的娱乐、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以其积极向上的勃勃生机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因此,它对于人们心理、道德和思想上的起点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也是难以估量的。

2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现状

城市生态环境是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物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城市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场所,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地,城市生态系统有其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即城市的生物区系组成(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虽然人们竭力保持原有的物种,并有意识地进行绿化和园林建设,增加了一些人工景观单元,甚至无意识地带入了一些伴人生物,使城市中某些生物种类及其遗传品系有所增加,但总起来看,城市中生物多样性是不令人满意的,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类自目的开发建设,使自然生物种类减少,而伴随着生物种类相应增加,破坏了城市的生物区系组成。

3角军决问题的出路和途径

由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性,在人工生态环境系统中不具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全面的、综合的系统,同时不具备自然生态系统中自我保护与修复功能,因此,人工生态系统相对比较脆弱一些。另一方面,其具有经济化发较好、资金储存量大、以及人类所需物质基础丰富,存在大量人类所需生产生活所需物品。其中,其物质的补充及丰富以及资源的积累需要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流动来实现的,人类只是利用其资源却忽略其环境的保护,将废弃物品修道自然环境中,生产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威肋、自然生态环境,还使打破了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生存,使矛盾日益增大,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必须进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从而探讨其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研究出具有科学依据的解决措施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维护国家基本利益。

3.1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生物圈的范畴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通过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改造和营建的人工生态系统。从归属看,城市生态系统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而陆地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一起构成生物圈,所以城市生态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不能只考虑自身,而必须从生物圈的范围来衡量。城市居民与任何一种微生物、植物、动物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员,共同生活于生物圈,所以,人类不应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而应与之协调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以维持生物圈的良性运转。

3.2搞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城市园林是一类以人工生态为主体的景观,以市区公园、广场绿地、庭院绿地、道路绿化带、森林公园、苗圃等。一个完善的、生态稳定的园林景观应是其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和谐的景观,其外部形式应符合美学规律,而其内部结构和整体功能,更应符合生态学原则和生物学特征,如群落的分层、镶嵌、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等。由于生态园林强调是人工园林和自然生物群落的有机结合,因而在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方面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如园林的空间异质性、园林类型的多样化及大园林规划等都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丰富所发展奠定了优越的基础。在美国,城市园林还积极参与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体现出二多一少的特色,即树木花草多,野生鸟兽多,建筑少。在国内,许多城市的园林建设正逐步走向生态化、自然化。

3.3加强城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 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编目,并结合地理、植被、管理等建立城市多样性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图形库、专家系统库),同时建立监测网点进行长期监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3.4提高全民素质,强化保护意识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2]。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3]。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2.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4]。”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5]。”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6]。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1.全面提升环保意识。

(1) 增强经营企业的环保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社区居民进行环保责任意识教育。乡村旅游地政府部门应经常性地向旅游经营者、游客、社区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经济、环境的损害,使大众对旅游与环境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这种教育活动需长期进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负起责任。政府环境部门、社会环保组织、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要大力宣传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使公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提升自己旅游质量的保障;要大力宣传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的损害,尤其应让公众认识到游客活动中不文明行为对旅游环境、景观的污染和破坏及其后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支持节能节水、降耗减排,提高环保低碳发展理念。我们的管理决策者要明确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实行科学管理,要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落实到干部考核和工作监督上。由于旅游环境改善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紧密关联,我们要注重旅游和保护环境互相促进,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舍弃经济利益,保护生态环境。

(2) 强化社区居民的环保理念。“在旅游社区环境演化的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自然演化、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由此而进行的人为开发建设[7]。”这其中,社区居民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又是乡村旅游地环境的重要影响者和改变者,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均会影响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状况和质量。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经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社区居民生态环境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增强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强化乡村旅游的环境正向效应;另一方面,在普及环保知识中,应当按照当地社区居民和农户的习惯,多采用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印刷品 (书刊、报纸、杂志、宣传折页) 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教育,并借助网络通信、电视、电话等现代传媒方式,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采用包括经济、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多途径的手段,综合提升乡村旅游业主的生态环境意识。

(3) 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游客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方面,除地方政府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应重点承担起对游客环境保护的教育责任,通过发挥乡村旅游内在的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提高乡村旅游环境消费品位,引导和鼓励游客学习和掌握乡村生态环境知识,激发游客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发挥游客自我约束与社会教育的双重作用,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游客在情感上爱护自然环境,在行动上保护自然环境;同时,针对游客因异地游览道德感弱化并由此引发的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可通过设立公众生态教育点进行渗透性导引和主导性导引,如在游客集中处设置生态保护宣传牌、宣传窗、加强导游和一线服务人员生态宣讲等方式,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引导,倡导低碳旅游、责任旅游,对生态破坏情节严重的游客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以增强游客环境保护意识[8],有效保护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

2.完善政府管理调控。

(1) 搞好规划调控。政府对乡村旅游环境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将自身环保职责贯彻于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引领、管控作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对控制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保护植被环境尤为重要[9]。”乡村旅游地所在政府要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原则,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规划。要在科学论证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市场潜力和乡村旅游环保评估基础上,围绕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实施生态功能分区分级保护与优化,因地制宜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以科学规划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调控前置,避免因乡村旅游无序发展可能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劣化。

(2) 强化法规监督。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环保法规体系,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严格执行乡村旅游项目审批、环评等制度,确保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符合环保标准;加强乡村旅游经营行为的环保指导和监管,健全乡村旅游环境监管动态协调和监督机制,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杜绝乡村生态环境破坏性开发和资源浪费,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增强环保投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税收收益的环境反哺,重点用于加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乡村旅游地建立“生态监测站”,在各主要环境敏感区建立相应的生态观测点,便于对旅游活动造成的乡村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定位监测,通过对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环境变化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动态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和改进,有效维护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

3.促进企业生态自律。

(1) 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行业协会要充分履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分级”评定制度时适度强化生态环保标准和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环境准入门槛,引导和监督乡村旅游开发企业与经营企业大力开发绿色乡村旅游产品、低碳环保旅游经营设施设备和用品,以行业生态自律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生态环保水平提升,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发挥企业主体核心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和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必须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注重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切实按照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发展理念贯彻于从开发到经营的整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如乡村旅游景区道路减少水泥、沥青的使用;景区内部倡导使用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交通工具取代现代机动车 (船)的使用,以降低尾气排放,创建绿色低碳乡村旅游目的地;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采取旅游低谷期主动吸引旅客,旅游高峰期控制游人数量、科学分流游客等有效措施,加强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合理控制和科学调度,避免游客过分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确保乡村旅游始终处于环境承载力许可值域内,避免因旅游超载引发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破坏;必须加强游客管理,引导和监督游客践行环保责任。具体可在乡村旅游地入口、乡村旅游景区 (点) 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引导游客尽量选择徒步,提醒游客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4.增强环境技术供给。

(1) 加强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和应用。“当前我国产业生态管理的关键问题是采取措施加大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环境负效应,除强化环境协同管理外,须加强适用环境技术创新与有效供给。政府要加强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环境适用技术需求调研,增强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财政投入,积极构建政产学研协作平台,结合乡村旅游需求组织、协调相关产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并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采用财政专项补助等方式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积极应用相关环境适用技术。乡村旅游经营企业要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和治理适用技术资金投入,积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主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加强节能减排,践行企业生态环保责任和使命。

(2) 突出重点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应在乡村旅游环境负效应生成原因系统分析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的水环境污染、固体垃圾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等进行技术创新和相关适用环境技术及新产品研究和推广运用。针对水环境污染,着眼降低成本,重点应建立乡村旅游地统一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中心 (站),搞好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建设,加强废水处理装置与污水处理系统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或通过管网并网区域污水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实现无害化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确保水体不受污染;针对固体垃圾环境污染,致力于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环保处理技术。垃圾分类收集重点是搞好乡村旅游服务区、主要游览步道、游客休憩区等游客活动集中区环保可回收型分类垃圾箱的科学合理配置。同时,提高环保产品使用率,积极推广无毒无害、少污染和低消耗的生态环境材料,用纸质、布质等可回收再利用替代品淘汰塑料等对环境破坏较大的相关用品,便于实现回收和再生循环利用。

垃圾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其中垃圾焚烧厂具有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较彻底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应加以重点推广;针对空气环境污染,要积极推广空气污染控制与大气环境保护技术。加强乡村旅游地的主通道和游客密集地的噪声监测,对进入车辆实施限速禁鸣,降低噪声污染。加强适用油烟净化技术研发,并面向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全面推广。加强汽车尾气污染净化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装有尾气净化装备的汽车和基本无污染的非燃油汽驱动绿色汽车,如电动车、天然气车、太阳能车等环保节能旅游交通工具的使用面,有效降低大量机动车涌入、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引发的大气污染,优化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春梅等。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探讨 [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 翟付顺。 农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效应及发展策略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9- 10.

[3] 张红珍。 旅游发展与环境效应问题研究- 以石林地质公园为例 [D].昆明理工大学,2005(10)。

[4] 何玮。 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57.

[5] 顾筱和。 论乡村旅游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98.

[6] 黄大勇。 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56.

[7] 毛长义等。 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27(2):80.

篇7

改革开放,使中国现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然而,在夺取辉煌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世界环境权威评价说,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也是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国家',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只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是彻底解决的前提。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书面非常严峻,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物种锐减;耕地资源减少,土壤沙化退化;旱涝灾害频繁,水质普遍污染;资源浪费严重,建设开发盲目;城市生态失衡,农村基础薄弱。生态的恶化趋势尚未有效地缓解,有的地方还在加剧。这种状况直接制约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严重地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1“大生态战略”的理论依据

大生态系统是目前以人类社会为中心的一切物种与其生存环境相互间和谐存在与发展的一个自然整体。它的基本单位是人类地球。大生态战略其涵盖的内容,对处与宇宙空间保持正确的相互关系;对内保证在地球家园范围内所有成员相互间为理想、和谐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把握,正在被人们重视和运用,这就是在面临全球化趋势的世纪之交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唯一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和发展模式。但是,因为世界各区域间发展状态的不平衡,其认识程度不一致,人们所履行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也不应相同。然而人类社会向共同和谐发展的目标不会再改变,即使出现阻碍、曲折和反复,理想的境界终将实现。我们可将为实现此目标而在相对较大范围内卓有成效而采取的整体、统一运行的方略,称之为大生态战略。

目前人们通常的生态保护概念多是狭意的人类自身思维和行为以外的自然生态范围,而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个生态范畴---社会生态。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的涵盖范围类同于人们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线界划分。自然生态的质量取决于而又体现出社会生态的层次。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总体和谐的发展则是我们大生态战略的宗旨和基本目标。目前,大生态战略趋势已客观摆在地球人类面前,这是所有人类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我国是占世界人口1/4的社会主义大国,首先要遵循大生态战略原则,承担自己区域内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与管理好地球家园的重大事务。因此积极地旗帜鲜明地提出“大生态战略”的口号是维护地球人类共同利益重要和紧迫的理论课题,实施大生态战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保障,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和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我国政府21世纪的伟大使命。

2实行大生态战略应突破重要环节

2000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旨在以此制定各地、各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祖国秀美山河的宏伟目标。《纲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中心,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的原则,制定了10年和30年宏伟目标,是指导今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行性文件,我国的生态建设从此可望有一个转折和好的变化,但从扭转恶化趋势到逐步地恢复和优化,是需要有相当艰难的过程和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这个恢复工程的代价可能是非常沉重的,也是有益的。根据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相互并存的辩证关系,生态保护应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同步和统一的行为,自然生态的不和谐因素要从社会生态中找寻根源。保护自然生态必须首先保护社会生态,社会生态是生态保护真正的内涵、关键和前提,也是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内容。在社会生态的范畴里,国家机制的运行、各个领域里的发展动态取决于起支配作用的发展意识和法律道德观念;而社会生态的质量最终取决于基范围内的最高决策层发展意识的内在质量和层次。我们制定的保护纲要,是对于自然生态保护采取的规范化管理的依据,是重要的,是被动治理的外部因素,而要真正地达到持续的和谐,必须在内在因素上花大气力,下真功夫,须内外合力、形神一体、持之以恒,方可有效扼制生态恶化,继而逐步达到恢复和优化。这一目标实现的艰难形势如顺水停舟、复往上行,其艰难程度可以想象,要具有决策上雄才大略,运行中的坚强措施和持久耐力才能实现。生态恶化的根源,宏观上分析是在整体范围内发展盲目失控的局面下形成的。微观因素是人们狭隘的私欲和短期行为的结果。为此,实施社会生态保护是达到生态环境保护标本兼的根本因素。

篇8

关键词 :公路立交;景观设计;线形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与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明显。所以,只有科学评价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公路交通的建设、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公路交通与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1 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运营与养护过程中,有害物质进入土中,污染地下水,导致饮用水和农业用水质量下降;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和土壤遭到污染,可能使农作物减产,使用消冰雪的盐对水、土壤和农作物都有不良影响;公路选线不当,会破坏地貌、休息场所、风景名胜、文化古迹和自然保护区等。

公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山区公路建设难度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远比平原地区大。而平原地区公路建设对人工生态系统影响明显。选线不当及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态失调,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公路建成营运后,沿线经济带开发引起人类活动的增加,也将成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失调的新的诱发因素。

1.1 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 )生态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会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和种群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区迁移。另外,使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领地被重新划分,导致种群变小和种群间的交流减少。

2 )水土流失

修建公路需取土填筑路堤,开挖山丘形成路堑,必将破坏原有植被,干扰动物栖息环境,破坏土体的自然平衡,引起边坡失稳、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取土、弃土场及暴露的工作面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源,山区坡面弃土可带来长时间的水土流失,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路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通常情况下,公路路其工程特别是高速公路路基较高,土方量较大,施工期间路堑的开挖、路基的填方对地表的扰动较大,路线两侧局部范围已有的植被易遭到破坏,土壤疏松,这种微地貌的改变,对降雨集中季节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不利影响。施工期临时用地由于施工机械的碾压、人员的踩踏,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耕地复耕后一定时期内肥沃度难以恢复,影响作物生长,非耕地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减弱。

4 )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必将污染大气、土壤、水体及周围环境。特别是一些穿越居民稠密区和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的路段,施工中由于大型施工机械的作业,每日产生的噪声、振动、废气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所产生的扬尘,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所散发出来的气味等,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同时,沥青混合料拌和场的拌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粉尘也较大,近年来采用除尘设备,达到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根本解决。

1.2 社会生态环境问题

公路改善的目的,一般是通过较低的运输费,能较方便地到目的地而给周围社会带来效益。在一些主干公路和高速公路项目中,利益者往往主要是长途运输,而当地的效益可能极小。然后,公路建设与公路改建项目总会改变一些公路周围社区或社会环境、影响生活方式、行程方式、社会和经济活动等多个方面。

当农田被一条新建公路而分割时,农业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干扰现有的耕种方式以及田块之间的连接。同时旅游业也会因公路建设受到影响,公路交通改善,交通方便与快速会对旅游业有利;而如果管理不当,旅游点商业活动增加,会影响旅游的吸引力。

公路建设必然造成住宅、地产、企业及其它生产资源的被征用,必将引起社会干扰及使受影响的居民遭受损失。征地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而且还是社会和心理方面的;经济影响包括房屋或一个企业的损失、业务收入的暂时或永久性损失,这些都是可以估计和作价的,但是,对这些损失的具体计价却往往是一个相当困难和持久的过程;社会和心理费用更加复杂,有时更加具有破坏性,社区或村庄被分割和破坏,居民之间的交往也因公路的分割而减少,甚至失去联系,商业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往往在居民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上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中表现出来。

公路建设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主体工程占用和分隔土地,移民拆迁;路堑的开挖,路堤的填筑对地形、地貌的植被的破坏,以及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和水系的影响等。

2 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所称的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等。

公路应绕避生态环境中所列的保护对象。公路对生态环境中的保护对象产生干扰时,应结合受保护对象的特性提出保护方案,将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有条件时,宜进行环境补偿。

2.1 生物及其栖境的保护

公路中心线距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边缘宜不小于100m 。当公路必须进入自然保护区时,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路通过林地时,应严格控制林木的砍伐数量,严禁砍伐公路用地范围之外不影响视线的林木。公路经过草原时,应注意保护草原植被。取、弃土场地应选择在牧草生长差的地方。公路进入法定保护的湿地时,工程方案应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施工废料应弃于湿地之外。

在有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出没路段,应设置预告、禁止鸣笛等标志,并为动物横向过路设置兽道。

2.2 、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

应调查和搜集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范围内的地表水资源分布、容量以及水体的主要功能。路面径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不得占用居民集中地区的饮用水体;公路在湖泊、水库等地表径流汇水区通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公路对地表径流的阻隔。公路经过瀑布上游、温泉区等特殊水体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确定避让距离。在作饮用水的地下水水源保护区设置的排、渗水构造物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时,应采取措施隔离地表污水。应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工程隐患。跨越溪、河、沟的桥涵的过水断面,应保证泄洪能力。工程废方弃置应作出设计,避免阻塞河道水流或造成水土流失。

2.3 水土保持

应充分调查沿线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种类及覆盖率、水土流失现状等,综合采用生物防护和工程防护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山区公路地质病害地段,当采取生物防护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时,应考虑当地区域水土保持规划。山区、丘陵区公路应尽可能与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减少开挖面、开挖量,注意填挖平衡。弃土场应做好排水防护设计,以避免成为新的水土流失源。取土点宜选择荒山、荒地。做好公路综合排水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将路界范围内地表径流引入自然沟中。各种排水沟渠的水流不应直接排放到水源、农田、园林等地。

3 公路交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公路建设和营运对地区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永久性的。路基、路面、采石取土区、工程施工区以及永久性建筑等,可能在不同路段对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公路建设和营运还会干扰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有可能对某些珍稀濒危动植物产生一定的伤害。另外,不合理的公路布局,有可能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公路建设和营运必须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消除和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3.1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 )合理选线

公路选线,通常应避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集中分布区、重要自然遗迹分布区、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地区。

2 )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公路必须通过上述特殊区域时,应建有效的保护设施,如保护网栏、兽类通道及桥涵等。严格管理措施,如限制车辆运行速度,限制噪声,减少尾气污染等。

4 结语

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不论是环境污染及资源破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即造成生态破坏。生物资源破坏将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生物,从而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污染将通过降低生物的生存环境质量而使生态系统遭受冲击。公路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破坏也必将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 行业标准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J B03-2006.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行业标准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 AB04-2010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3 刘朝晖,秦仁杰 . 公路环境与景观设计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篇9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理念;环保措施;应用探究

引言

我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可用耕地的比例却相对较少,因此农业一直是我国稳定的基础,而同时我国又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之一,水利设施作为提供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的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大型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础建设投入的重点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深度开发,各种生态问题开始凸显,使得人们必须在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环保两方面来进行权衡。为了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从水利工程的设计源头开始着手考虑环保措施与对策,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1 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概述

1.1 什么是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水利工程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工程建设完成后如果发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难以弥补,因此,只有在工程设计之初,就重视对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提高对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科学结合、紧密联系的要求,并且注意对自然生态中一些特有的动植物和濒危稀有物种进行保护,对生态圈中重要的基础环境进行保护。有能力的情况下,在农田水利、城市供水与生态保护之间进行适当取舍,可以增加一定投资,来实现长久的生态稳定。

1.2 水利设计中生态保护的原则

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的保护性应用,是一个需要综合多方考虑的对策,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生态稳定性。水利工程所在的江河及周边流域,一般都是物种丰富的完善的生态圈。生态圈中,必然有完整的食物链,从最低级的藻类、浮游生物到高级的大型生物。必须保护好其完整性,尤其是保证基础的藻类等正常的生存环境,才能保证整条食物链生态的完整,对濒危稀有特有物种的觅食地、栖息地、繁殖地要保留较大程度的完整。对于植物,要尽量在堤岸、大坝、料场等选择上考虑最小的地质破坏,避免水土流失与地质隐患。

(2)经济性。水利工程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服务于人类社会,因此必须具备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二是成效。在投资上,生态环保的措施往往都要加大投资,而每一个水利工程的投资都不是无限的,不能为了刻意的生态完美而无限制地提高投资,这也不现实。因此,必须在生态保护与投资增加两方面权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不能为了自然生态保护而过分牺牲水利工程的社会生态功能。

(3)和谐性。水利工程涉及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应该和谐发展。不能为了农田灌溉或者城市供水而过分占据自然生态圈的水源。应该在满足社会生态的基本需求与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尽量给自然生态留下足够的水资源。而如果能够满足自然生态稳定的需求,也能够保持水体的自净能力、提供丰富的水产、保持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是对社会生态和人文的良好反哺。

2 融入生态理念的水利设计应用

2.1 河道改造工程中的生态理念设计应用

河道的疏浚、适应性改造是一项常见的水利工程,也是建坝蓄水工程中必然的辅助工程。在河道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中,从生态角度应该考虑因地制宜设计施工方案。每一段河道都有其独特的水生生态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完整不仅仅是水生生态圈是否平衡的保证,有时也是河流、湖泊水产业的保证。在项目规划前期,必须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比如,有些区域的河床是某种水产鱼类的繁殖地,那么在疏浚泥沙时,就避免对该区域河床进行过度的破坏。

2.2 堤岸工程中的生态理念设计应用

堤岸工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是水土流失和对植被的破坏问题。传统的防洪堤修建时,要将岸边原有的植被全部清除,然后进行硬化、加固处理。这种方式处理后,原有的固定堤岸土层的植物根系在植物茎干破坏后将死去,不再固定水土,加剧了水土流失。而如果采用混凝土等完全硬化堤坡,则会使得河道与河岸之间的无法进行补水平衡,破坏了河岸生态系统的地表浅层水系统。因此,考虑到这些问题,必须保留岸堤适当的植被,在堤坡的硬化处理上,也要考虑采用有一定孔隙的材料保证河道与岸边的补水平衡。

2.3 大坝工程中的生态理念设计应用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大坝修建的选择及料场的选址。大坝的修建,必然会淹没一些土地,应该尽量避免淹没特有、稀有、濒危陆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对于特有、稀有、濒危水生动植物,尽量使其栖息、觅食、繁殖地分割在大坝的一遍。料场尽量选择在大坝需要开挖土方的泄洪道等区域,减少对完整的森林、山地的破坏。

(2)坝体的填充。坝体的填充,应该适当选择强度较高的材料、以减少土方的挖掘量,减少对周边山体、土地的破坏。施工中,辅助道路、设施的修建,应该充分勘察当地的地质条件,避免因这些工程导致地质灾害隐患或者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

结语

水利设计最主要的三项目的:灌溉、供水和发电。其中前两项可以说都与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一个生态环境恶化失衡的水体环境,可以说是无法提供良好水质的饮用水的。而水利工程所灌溉的周边耕地,也依赖一个稳定和谐的生态,因此进行水利工程开发,必须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还能够全面地在施工前就考虑到可能造成的生态灾难,并能够及时预防,是具有实际的社会意义的。当前,在水利工程主要的河道、堤岸、大坝等主要工程方面,都已经有一些实际应用的生态保护措施,不过还没有得到普及。未来,应该大力推广生态化的水利设计,以实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圈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倪娜.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1):119-120.

[2] 李伟.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初探[J].中国水运,2013;13(10):215-216.

[3] 张雅,邓丽,王展.如何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J].河南科技,2014(01):28-30.

篇10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14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2-008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2.04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被大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造成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在漫长的水土保护及治理的过程中,小流域单元的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实践,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了我国水土资源生态保护建设事业中重要的技术措施,有利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入探究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技术的优势十分必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实施的必要性

1.1 人为破坏因素影响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全球自然环境的健康程度令人堪忧,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出现、资源不合理利用为典型的环境破坏状况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环保任务。某些山区经济发展受阻,人们生活较为困难,为保障基本的生活来源,部分人对森林、树木的砍伐破坏,让植被失去生长环境,覆盖率大大降低,最终成为引发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原因,同时,土地结构、资源不合理开发,山坡耕地面积较大,耕作过程比较粗放,在肥力失去后,便另外开垦新荒,久而久之,造成了土壤侵蚀破坏。此外,在对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水土保护措施,忽视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而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1.2 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与恶劣影响

由于我国的地理形态复杂各异,特殊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到小流域水土流失。在全国很多地区,地质条件表现为沙漠化趋向严重、土壤贫瘠,极易受到风雨的侵蚀破坏,而那些降水量多、潮湿温暖且天气变化无常的恶劣气候地区,同样容易影响到当地的小流域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转,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综合治理方案的要求也更高,所以,积极落实与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显得至关重要。

2 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过程中的要求

2.1 转变开发模式,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长期以来,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实行的是并不十分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尤其是土地资源利用、分配不均,使得地表的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与此同时,很多农村地区采用了较为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顺坡进行耕作,陡坡实施开荒,促使深松面积减少,导致土地暴露时间较长,削弱了其抗蚀能力。由于上述并不科学的开发利用模式,使得小流域和谐、平衡的水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让植被花草失去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进而扰乱了生态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有效治理由此引发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必须彻底转变基于经济建设目的下的水土资源开发模式,将掠夺资源变为培育资源,以便深入治理生态破坏状况,达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积极开发环保式的经营开发方式,逐渐恢复水土生态系统的正常

环境。

2.2 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相应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随着环保意识日渐深入人心,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趋向于生态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经济结构形式,因此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相应经济建设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势在必行,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要围绕不阻碍经济建设为前提,推动其发展为目标的模式展开,而相应经济的建设发展也要充分考虑到小流域水土保护与治理的实施为基础,二者应相互依存、协调

统一。

3 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

3.1 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水平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为了摆脱贫困,土地结构的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浪费与破坏可谓是导致水土流失大量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为典型的综合治理开发建设被广泛运用和推广,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作用,通过结合不同区域特点,开发特色产业,以符合生态化发展要求的水果、蔬菜、畜牧业等产业的打造,逐渐演变为区域特色产业经济结构,进而刺激市场消费,推动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的治理措施,不断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3.2 保护水土资源环境,降低洪涝灾害

水土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提出与应用,有助于土地资源、水土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与利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资源、人口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共同发展,提升了绿化植物的覆盖率,避免沙漠化的进一步加剧。同时,在层层设防、有效调控和拦截地表径流与降雨量的情况下,极大地减轻了暴雨、洪涝带来的危害,通过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提供给农牧业很大的帮助,并且针对劣质土地的改善、恢复方面也是非常有益的。

3.3 合理运用水土资源,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实施综合治理,不但让水土资源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根治了水土流失的不良现象,而且也帮助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很大改善。例如:在对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时,充分合理利用相应的水土资源,以坡耕地变成梯田的典型改造,可谓是促进农业经济产值快速进步的关键,极大地提高了抗灾与蓄水保土的能力,进而为梯田的农作物产值增倍提供了良好条件,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

4 结语

总之,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复杂任务,相关部门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技术手段,处理好经济建设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严防水土流失为宗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确保实施小流域的水土保护综合治理能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或减轻水土流失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见影,孙虎,常占怀,马安仕.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的模拟与优化调控――以渭北旱塬淳化县秦庄沟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4,(4).

[2] 吴晓瑞,信永达,钟云飞.吉兴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体系[J].东北水利水电,2013,(9).

篇11

关键词:城市规划与设计;生态规划;生态城市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注的问题,以下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构想,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就也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乐园,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而生态城市概念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第四代城市的发展目标,生态城市规划与研究亦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新课题。从宏观角度上来分析主要是看它的自然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实施的结果。而从微观角度E度量主要是看它的绿化系统营造好建筑节能措施是否高效。以上要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依赖、互相补充,有机结合的整体,共同作用于城市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

3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 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在水文方面也有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绿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需要一个通用的标准。绿色容积率能够作为一个城市工具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具被应用于单体建筑中。适合的容积率值的确定可以从如下3种方式中选择:它可以是设计师或使用者所期望的绿化程度。绿色容积率值也可以根据地块预设的功能来确定。绿色容积率的价值也可能通过生态学来决定,或者以地块在未发展之前的叶面积指数值为依据经验数据,一个通用的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来自不同项目的经验将会更容易被整合并应用于新的项目,不同的研究数据会有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所选择的指标严格的标准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以往的许多文献中,绿化的最主要指标是绿色覆盖率,合叶面积指数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的,被定义为总的可居(或可租)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目前这一指标已为大多数人所接纳,并实施于各种规划设计方案中。

5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谢十,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要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媒体向社会公示。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

―是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

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

三是虚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

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必须大于人均1.5平方米。

五是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

6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篇12

【关键词】黄梅戏;文化生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I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54-01

黄梅戏又称黄梅调、采茶歌,它的产生要追溯到唐代,它发源于长江流域,鄂、赣、皖交汇处的黄梅县一带,是由当地采茶歌演变而来。黄梅戏以抒情见长,它以韵味丰富,腔调婉约清丽,富有歌风味等优点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近20年来,戏曲因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走向濒危的边缘,黄梅戏如何在危机中求发展,挑战中找机遇成为严峻的课题。

一、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黄梅戏传承

一种文艺形态发生、繁衍和衰亡,都是生态系统之中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黄梅戏的产生、演变和繁衍也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的综合作用。特殊的自然环境使黄梅县一带成为重要的茶叶产地,劳作的青年男女,边采茶边唱出了采茶调。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发展,商业活动的增加,采茶调发展演变成黄梅戏,成功从农村走向城市,走上舞台,定居安庆。人文生态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化生态的变迁是黄梅戏等地方戏曲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文化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消亡,直接影响黄梅戏的存续。

二、特定生态环境在黄梅戏产生繁衍过程中的作用

(一)自然生态环境对黄梅戏生成繁衍的作用。黄梅戏又叫采茶歌,发源于长江流域,鄂、赣、皖交汇处的黄梅县一带,采茶歌的形成离不开特有的自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方式――茶叶的大量种植与集中手工采茶。独特的丘陵地貌,特殊的酸性土壤,温暖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重要的产茶区,劳作中的青年男女,边采茶边唱采茶歌。山水环绕的乡野景致,使黄梅戏充满了乡土气息的同时,也更飘逸空灵、自由灵动。长江流域自古就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曲目《逃水荒》反映了当时水灾的情况,黄梅灾民流入安庆,通过流动唱曲的方式,促成了采茶调的传播。

(二)经济生态环境对黄梅戏生成繁衍的作用。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黄梅戏,源于乡野农耕生活,内容率性质朴,风格自由灵动,传统剧目题材多是农村生活相关小人物的故事,表现出广大农民的朴素社会伦理思想。具有平民性特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出现,也为农业经济注入活力。这种农村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多头并发的劳作模式标志着进入近代农业文明,多元化的近代农业经济也扩大了人际间的交往,使黄梅戏这种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艺术得以传播、放大和升华。黄梅戏的产生发展与中华农业文明密不可分。

(三)人文生态环境对黄梅戏生成繁衍的作用。人文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艺术形式及当地人民生活习惯的综合表现。黄梅戏起源于乡野,生命力顽强,多取材于基层人民的乡土生活,没有特定的表演程式、轻松活拨。道教佛教在安庆一带盛行,“道情”和“莲花落”出自佛道两家宗教音乐,黄梅戏兼容并蓄,把这两种演唱方式融入吸收。而桐城派的蓬勃发展为黄梅戏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使黄梅戏的表现方式及内容也更加丰富有层次。

三、促进黄梅戏传承的措施

(一)注重文化生态系统维护,推动黄梅戏传承。黄梅戏的产生发展演变,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它们作用产生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推动黄梅戏的传承,就要采取有效的保护和扶持措施,从恢复适宜黄梅戏生存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以及由此而构成的文化生态综合体着手。推广演出市场的多样性,通过开发、利用好剧场剧团,不断尝试演出形式的变化,与电视、电影传媒结合,丰富黄梅戏内容,从保持良好的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演变。

(二)在政府政策扶植下,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戏曲环境。1999年安徽省政府颁发的《黄梅戏艺术事业振兴发展纲要》,标志着黄梅戏的第三次兴起,被称作“梅开三度”,这是黄梅戏在政府的主导下迎来的春天,由此可见黄梅戏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举办以黄梅戏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活动。政府建立传统文化会馆、黄梅戏艺术博物馆、黄梅戏艺术中心等文化活动场所,是传承与弘扬当地传统文化的需要,对黄梅戏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黄梅戏艺术学校,为黄梅戏传承提供一个“加工厂”和“生产基地”。

四、结论

黄梅戏形成和发展与长江流域,鄂、赣、皖交汇处的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密切相关,文化生态的变迁是黄梅戏等地方戏曲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推动黄梅戏文化传承,就要注重文化生态系统维护,在政府政策扶植下,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戏曲环境,促进黄梅戏的蓬勃发展。

篇13

一、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的历程

台湾开始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应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之此前的20多年,台湾工业和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空气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民众怨声载道。至20世纪80年代初,层出不穷的环境自力救济事件、生态保育运动此起彼伏。通过研究发现,对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历程进行阶段划分的文献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彭国栋先生的观点。彭国栋依据对野生动物保育、野生植物及森林保育、自然保护区、综合性保育措施等四项因素的全面考察,将台湾自然生态保育的历程分为台湾开发先期(1895年以前)、日据时期(1895―1945年)、保育黑暗期(1946―1970年)、保育启蒙期(1971―1980年)、保育萌芽期(1981―1990年)、保育成长期(1991年以后)等六个阶段。但他未能深入探讨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阶段转型的经济社会根源。笔者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由三股力量交织推动。一是由经济发展为中心走向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虽然这一转变是迫于环境严重污染的现实和选票的考量。1950年以来,台湾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采取的是“开发使用,以利民生”的原则,其中山坡地与河流地的利用是重点,执政当局的施政重点在有关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速推行农地重划、开发东部和海埔新生地以及开发山地农牧等。对野生动物也是采取捕猎而不是保护的做法,穿山甲、海龟、蝴蝶等捕猎作为食补药材或制作标本外销赚取外汇。为追求经济增长,台湾当局采取经济发展优先的政策,忽视自然生态保育,虽颁布了相关生态环境保育的法规政策,但在执行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台湾当局“在东西横贯公路兴建完成后,为安置荣民,辅导其从事农垦,开发横贯公路沿线农业,栽培温带水果。当时砍树种植果树、茶叶或高山蔬菜等高价值经济作物,不仅不会被惩罚还受到奖励。因此,原可以保水蓄水、育土护土的森林,被高经济价值的浅根作物给取代,且坡地种植作物所施的农药和肥料,也在大雨过后流人下游水库,造成水源污染。”二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与环保运动的推动。上世纪70年代,台湾加速工业化,中小企业及工厂林立,工矿废水与废气排放,导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民众生活。以台湾的河流污染为例,严重污染的河段比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一直维持在10.3-13.4%之间,多氯联苯中毒事件、蛤蜊暴毙事件、西施舌中毒案、绿牡蛎中毒事件等污染事件不断出现。经济与环保的对立与纠葛在台湾社会从未停息,环境保护的自力救济运动兴起,直接迫使执政当局不得不改变为经济发展而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走上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的发展路子。三是环保力量的介入与推动。从台湾生态保育的实践看,台湾一些有关生态保育法规的制定得益于环保力量的介入与推动。最有影响的例子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环保组织批评台湾从事犀牛角与象牙非法国际贸易,引起华盛顿公约组织的关注,导致1994-1996年间美国依据培利修正案,对台湾实施相关野生动物货品(如珊瑚等)的贸易制裁。该事件直接促使台湾重新全面修订“野生动物保育法”,特别是加强在动物制品方面的管制工作,并成立野生动物保育小组。以上三股力量推动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兼顾环保的政策实施,并把生态保育列入施政重要目标加以落实。

经过20多年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环境保育,台湾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了较为明显改善。台湾50条重要河流生态环境有了较好恢复,水质得到较大改善。河流污染程度由1993年未(稍)受污染61.1%、轻度污染13.9%、中度污染12.1%、严重污染12.9%,改善为2009年未(稍)受污染67.2%、轻度污染8.1%、中度污染18.9%、严重污染5.9%水平。根据2008-2009年“淡水河系生态指标及生物指标分析”计划中的淡水河系鱼类调查,共记录40科90种鱼类显示,洄游型日本秃头鲨、眼斑厚唇鲨以及消失多年的翘嘴红舶再次出现于河系中下游,显示淡水河水质正在明显改善中。列入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特殊保护区域的地区生态破坏现象基本得到控制,生态复育良好,生物多样化重新恢复正常。

二、台湾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的经验

首先是制订和完善相关自然生态环境保育的政策法规。到目前为止,台湾颁布实施的涉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台湾地区环境保护方案”、“废弃物清理法”、“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估法”、“野生动物保育法”、“环境基本法”等等相关的政策法规十几部。

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源头污染治理。台湾从1953年实施第一期经济建设计划至2009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7.5%,大力推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使原来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1951年产业结构(占GDP比重)中,农业为32.3%、工业为21.3%、服务业为46.4%,到1980年农业为7.7%、工业为45.7%、服务业为46.6%。由于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威胁民众的生活品质,各种环境自济运动此起彼伏。台湾当局被迫采取兼顾环保的经济发展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源头污染减量。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两大、两高、两低”(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效果大、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高、污染程度低、耗能系数低)产业发展,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同时鼓励海外投资。20世纪90年代,由于岛内土地成本、劳工工资上涨,特别是环保抗争运动,使传统的劳动力密集且污染较重的产业要么关、停、并、转,要么纷纷向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转移。到2009年,台湾产业结构演变为农业为1.5%、工业为29.9%、服务业为68.6%。鼓励农业向休闲、有机、生态等可持续农业发展,推广有机肥与生物肥料,重视农业环境保护,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达到提升农业产品创新服务与品质安全,又保护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复育的目的。

注重源头污染减量是减少污染源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台湾在围绕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加强河流污染整治,兴建排水节流管及截流站、污水处理厂等相关污水净化工程,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易造成河流生态污染的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早在1988年就制订“污水下水道发

展方案”,加速污水下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台湾“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将2002年定为河流整治年,确定9条河流为重点整治对象,2003年起逐渐扩大整治范围至高屏溪、二仁溪、浊水溪、淡水河等13条流域面积大、_r业与人口密集的河流。目前已进入“污水下水道第四期建设计划”(2009―2014年),预算6年投入2047.28亿元新台币(下同)。截至2009年底,污水下水道用户接管普及率为22.58%,其北市96.69%,高雄市55.95%,全台湾污水处理率为47.79%。同时,加强工业区下水道系统管理和稽查,提升污水厂运转效率。

第三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与经济手段。20世纪后期,台湾建立了许多制度化的涉及环境污染的冲突解决机制,如设立环保警察、建立公害纠纷处理机制、并与司法部门联合建立公害纠纷处理、赔偿及侦审机制、各县市推广宣传“环境保护协定”等。同时,相关部门在处理项目设立与涉及影响环境的决策时,其角色和做法也由早期的“救火队”、打击镇压环保抗争行为的封闭的、冲突与对抗环保治理方式,向邀请专家学者、环保团体和地方社区民众参与协同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开放式、和谐治理模式转变。通过实施“土地复育策略方案暨行动计划”,对违法滥垦滥伐滥建地区,收回土地废耕还林,以加强国土复育与治山防洪,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复育。2002年起在台湾各流域推动成立“水环境守望襄助巡守队”,至2009年度全台湾共成立322支巡守队。在采取行政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台湾还采取租税等经济手段逐步调整水资源、能源等资源品的价格,以反映其真实成本。如台湾于1995年7月1日开征空气污染防治费。2001年11月开征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费,共涉及6大类125种化学物质,仅2009年就征收6.29多亿元。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备与技术,如符合工厂管理规定的制造业为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用途,进口的机器、仪器设备及零部件可享受免税等等。

为鼓励植树造林、修补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景观建设,台湾多次推出造林奖励政策。如1983年私有林地的造林奖励金为1200元/公顷;1991年上升为3.2万元/公顷(6年)、私有农牧用地转作造林的奖励金为13万元-32万元/公顷(6年);2002年对私有农牧用地的造林奖励金为第1年10万元/公顷,第2-6年3万元/公顷,第7-20年2万元/公顷,如休耕直接给付每期2.7万元;对公有林租地的造林奖励金为第1年10万元/公顷,第2-6年3万元/公顷,第7-20年1万元/公顷,如休耕直接给付每期2.7万元;2002年台湾开始推动平地景观造林计划,至2008年完成平地造林新植及林园绿化面积11626公顷,有效改善了台湾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是设立特殊保护区域。为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台湾先后在环境敏感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生态保育特殊保护区域。至2009年止,共有各类保护区85个,总面积达1089234公顷,其中陆域面积为685821公顷,海域面积为403413公顷。特殊保护区域陆域面积占到台湾陆域总面积的18.95%,其中:自然保护区20个,总面积64654公顷;野生动物保护区17个,总面积25828公顷;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34个,总面积324669公顷;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21171公顷。各类自然保育特殊保护区域的设立,严格限制资源利用与开发,有限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对台湾森林、山坡地保育、水源区保育、水土保持、生动多样性保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是环保组织和环保运动的推动作用。1980-1990年间,台湾面临政治上最重要的转型期,民间社会运动兴起,其中环保团体的监督与行动,对环境施政形成了持续、重大的压力。1981至1986年台湾发生公害事件约108件,1982年开始,台湾环保抗争运动兴起,至1988年间发生自力救济运动1516次,民众以体制外的自力救济方式来争取或改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免遭污染和破产。㈣1987年,台湾终止了“动员戡乱时期”,解除报禁、,环保诉求的顾忌彻底消除,民众的环保行为掀起,据1993年“环保署”的统计资料,污染的陈情案件高达29805件,噪音污染20328件。环保运动由环境污染向生态保育等多元化发展,截止2009年,台湾经批准设立的环保财团法人约150个左右、环保NGO约300个左右。民间团体环保组织在环保运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推动环保、监督环境执法、强化企业环境责任、环境宣传教育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是广泛开展环境教育,不断提升全民环保素养。环境治理与生态保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是重视环境教育。制订和完善环境教育的法规、政策,主要包括“环境政策纲领”(1987年)、“环境教育概念纲领草案”(1989年)、“教育部环境教育要项”(1990年)、“迈向二十一世纪永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行动策略”(1998至2004年)、“加强学校环境教育三年实施计划”、“环境教育法”(2010年)等。注重建构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既重视推动各级学校环境教育,又积极推动社会环境教育。运用正规中小学校和民间环保组织、环境志(义)工等多元化途径,广泛开展环境保育教育,提升公民生态环境保育的意识和环保素养。鼓励社区民众参与集水区保育、河流保育、湿地保护、海岸保育、生物多样性保育、环境绿化等生态保育活动,学习生态知识,提升环保素养。2011年6月,台湾实施“环境教育法”,规定各机关、公营事业机构、高中以下学校等职员及学生,每年都须接受4小时以上的环境教育课程,为进一步行政规范化推广全民环境教育并取得成效提供了制度化的政策与法律保障。

三、启示

启示一:要立法,更要重视执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制定、颁布、实施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约有60多项,但从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状况看,执行效果不理想。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是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在一些地方没有严格地执行。应该说,大陆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现在需要做的是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法律法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启示二: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

目前大陆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上,仍然习惯于采取行政命令手段、大规模运动的方式。如在治理“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污染的工作中,当地政府就是采取典型的行政命令手段、大规模运动式方式,关闭大量严重污染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80亿美元,但是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效果不理想、不稳定。要有效利用排污收费、环境补偿费、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使守法成本和收益远远超出违法成本和收益,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标。

启示三:要重视环境教育

篇14

【摘要】旅游资源开发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降低,这一点应受到充分重视。文章针对以上两个方面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与理论探讨,提出包括自然环境价值与生态环境风险损失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损益评估方程。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对资源开发风险进行先期评估,提前预防,尽量减少其开发损失,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环境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风险损失损益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它对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消极影响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对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使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是目前首要研究的问题。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价值,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

旅游行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耗损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当前,对于旅游业这两方面的作用,人们往往注意前者而忽视后者,认为其是无烟产业,投资少、见效快、产出高,而旅游消费又是一种精神消费过程,旅游资源不存在枯竭问题。实际上,过度开展旅游活动、不合理开发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也会排出废物、污染环境、消耗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自然资源破坏、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破坏、社会污染。

一、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人们的思维惯性认为,自然生态区如果没有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它的存在就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某些专业旅游人士也存在这样的看法。原因在于:虽然它的存在有其自身价值,但这种价值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出来,或只体现其中的一部分价值可以通过货币形式得以体现,而一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门票收入、住宿收入、出售纪念品的收入等等大量的资金收益,让人们看到资源开发后形成旅游区带来的利益,进一步认识到开发的价值。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使人们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一味只重视开发后的经济收益,忽略资源的固有价值。导致对资源的野蛮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的时候要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考虑在内。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如印度加尔各达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就曾经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为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它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价值约196000美元。

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可分为两类:(1)替代市场技术法。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很多,包括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等等。(2)模拟市场技术法。又称假设市场技术法,它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其评价方法为条件价值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条件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和市场价值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损失评估

1、旅游资源开发风险评估步骤与方法

(1)充分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地区自然和环境的基本状况,包括地质构造、气候、土壤、河湖分布、植被分布、社区分布等等。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旅游开发项目的社会经济调查围绕项目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人群健康以及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展开。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情况、毗邻的工矿企业等。具体包括区域总人口、城乡比例、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与水资源、收入水平与主要来源、居住特点与村镇分布、占地拆迁问题及安置办法、区域社会文化特点,有无特别风俗、教育普及程度、人口文化素质、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保护目标。

(2)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包括开发活动的直接影响范围和间接影响范围。按照程序,可分为调查范围、分析范围和影响范围。按照受影响因子的性质,可分为植被、动物、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应的调查与评价范围。一般确定此范围所考虑的因素是:地表水系特征、道路交通状况、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特征、旅游开发项目特征等。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及其影响范围分为三级,如表1所示。

(3)风险识别。逐项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产生的对自然环境社会因子各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风险种类及风险发生概率。历史记录法——历史上许多类型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不断重演,如一定频率的暴雨、洪水都有出现期。通过查阅区域的地方志可了解当地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及灾害事件,再根据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现状,分析历史环境破坏在当前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损失。成因分析法——对于自然环境破坏不仅可分析发生原因,还可以找出其发生的规律,揭示其发生的可能性及时空分布。预测法——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区域旅游开发的性质和强度,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

(4)风险估算。不同的风险种类具有不同的风险估算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最后进行加和,得到总的风险损失,

(5)风险评价。对风险损失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计算规避风险可能付出的代价,进行全面动态综合比较,以确定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是否应在这些可能产生风险的地方有所规避,或进行先期预防,并制定风险规避防范对策与建议。其中主要包括:主要对象——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主要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优美和持续性问题,为旅游资源开发区域长远发展利益服务。评价因子——生物及其生境,污染的生态效应,根据旅游开发活动影响性质、强度和环境特点来筛选。评价方法——重生态分析和保护措施,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综合分析评价。工作解度——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后果。评估生态风险损失,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寻求保护、恢复途径和补偿、建设方案及替代方案。评价标准——法定标准、背景与本底、类比及其它、具有研究性质。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损益分析

通常,在对旅游资源开发收益情况进行分析时,一般考虑开发的费效比问题,即开发后产生的经济收益与开发所需的资金及日常维护费用之间的差值,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价值,低估环境破坏的社会成本。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在市场中环境的社会价值通常得不到正确的反映,造成市场失效。这主要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第一,由于很难制定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正如空气一样。第二,有些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可以市场化,而其它的则不能,比如森林、木材可以市场化,由分水岭保护而产生的环境服务则不能市场化。因此,一些非市场的收益经常被忽视。第三,公共可取性资源导致它们可以被所有人开发。如开发者并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大量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