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3 09:53: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档案信息化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我国档案信息化也已从技术导向、内容导向阶段,步入一个以服务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以基础设施配置和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规范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世纪初,以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增量电子文档归档管理、基础档案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内容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全国广泛开展,数字档案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档案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结构趋于优化、配置日益合理的总体发展态势,信息化为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档案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和服务的模式全球范围内悄然发生变化。我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持续发展和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在服务民生方面不断得到加强和深化。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管理创新带来服务效率的提升,是档案服务能力提升的一条新途径。而充分运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无疑是加快提升新形势下档案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服务质量和效率,带来档案服务模式的历史性重构,既是新形势下顺应信息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档案强国"宏伟目标的现实要求。《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实现全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并且提出了"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为社会、民生服务的广泛,成为我国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
1.3医疗信息服务业务的开展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医院都不同程度的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人才、到场所、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有的经过实践初步得到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区域性信息档案共享平台有了物质基础。
2建立区域性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意义
2.1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象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焦点之一。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诊疗患者聊聊无几。分析原因,除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便利、医疗资源不均衡,更重要的是目前各级医院独立开展医疗信息化业务,没有实现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如果实行区域性大医院和小医院、基层医院的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即依据患者病情轻重给予合理分流,可以大大缓解大医院一号难求,人满为患、到处排队等问题。另外,实行大医院与小医院的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就实现了医学专家和患者、大医院和小医院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实现网上医疗、网上会诊、网上转诊、检查化验结果共享。患者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程专家的会诊,指导基层医院医生的治疗护理,建立重症、疑难症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在为患者减少旅途奔波、吃住、交通费用的同时,避免很重重复检查化验的费用,大大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缓解看病贵问题。
2.2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提高抢救患者生命速度和质量。急症患者很多因错过急诊抢救的黄金时间,而造成愈后效果差,甚至失去生命。通过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在患者转诊过程中大医院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史、药史、过敏史以及小医院救治情况,并有针对性提前做好救治前的各种准备,避免重症患者无法询问病情,病史不明确,患者和家属说不清楚而导致救治不力的情况,真正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此外,小医院可通过网上共享的医疗档案随时向各大医院请教,大医院可及时给与救治方案指导,大大提高区域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大医院疑难重症患者经救治好转后,通过网上的共享医疗档案信息直接转给小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使大医院有更多精力和床位收治疑难重症患者,提高区域大医院的救治水平。
2.3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控制和降低各级医院医疗服务成本。各级医院常用的药品、耗材、设备等采购都是由各医院自己购买,由于采购量少存在价高、送货不及时等问题,建立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后,各医院之间可以实行统一捆绑式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的办法,这样,既使产品质量和配送时间得到保证,同时,又控制盒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区域医院硬件实力,为医疗档案信息共享提供设备技术支持。
3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技术路线
医疗档案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一定区域范围内分散、异构系统中的档案信息资源完整收集、妥善管理、长久保存,将各类档案信息系统有效整合,通过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信息生成与网络共享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利用和服务的档案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即在建立集中地区域性医疗档案信息中心(云平台),信息中心由计算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存储管理系统组成。区域内各类医院根据统一标准和规范,将各类医院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与信息中心通过网络相连接,进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如图)
区域性医疗档案信息云平台
计算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 存储管理系统
区域内医院 区域内医院 区域内医院
4建立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议
4.1建立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网络化城乡基层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上述目标既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指明了方向,也为政府实现目标提出了要求。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落实政府责任,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区域内处于分散、异构系统中的医疗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管理、保存、服务,将各类档案信息系统有效整合,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信息生成与网络共享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利用和服务的档案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4.2成立医疗信息资源服务中心。由政府批准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战略规划和建设目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对整体架构、规范标准进行统筹设计和实施。区域内各级医院作为用户,可以按不同权限级别便捷地使用各种设施,包括档案数字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系统通过统一的规范标准、运行机制、运维管理、安全保护等来保障运行,以达到区域性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整合、合理保护与使用,满足各类医院多方位需求目标。
4.3建立健全统一规范标准和制度。由政府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规范区域内各个医院统一网络,统一接口,打破物理隔离限制,统一档案共享平台。另外,医疗卫生事业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目前存在的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制定和出台有关法规政策,统一管理模式,规范医疗行为,明确界定各医院、各个环节的责任,减少医院之间、医患之间矛盾,处理好医疗纠纷。
4.4加强人员培训和交流。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等,对医院院长、科室主任、大夫、护士以及重点岗位医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通过一系列专家讲座、实习、现场会诊、查房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档案信息共享的实用能力。另外,要加大医务人员的交流和实习锻炼力度,让大医院、名医生到小医院、基层医院坐诊指导,让小医院、基层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实习锻炼,通过多种形式使区域性各医院医疗资源得到共享,提高整个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近年来,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是医疗信息资源缺乏整合。一方面,医院与就医者存在医疗信息不对称,且医院基本上为独立运作,医疗信息分散,难以互通,求医群众和医护人员均无法通过网络实时了解多家医院的医疗信息动态和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PACS等设备或系统都属于大型医疗设备,购置价格十分昂贵,并非所有医院都有能力承担;目前既存在着需求旺盛、但因为资金短缺不能引进的情况,又存在某些医院盲目引进、导致资源过度配置的情况,不能充分为广大患者服务。
通过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信息资源的整合,可满足就医、治疗、科研、管理、提高五位一体的医疗服务的目标:
病人是信息资源整合的最终受益者。实现“整合”后,病人可以享受到更透明、便利、高效、便宜的医疗服务。病人可以提过网络共享平台,了解各医院包括医生、床位、单病种治疗价格等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病人可以享受预约、咨询等互动式服务;更全面地掌握自己的诊疗记录;甚至病人能够在A医院就医,同时享受到B医院的特色服务,形成“一站式”服务模式。
医护、医技等临床医疗业务人员是医疗信息资源整合的直接参与和受益者。诊疗信息按照一定规则被共享;在诊疗中也可以即时参考更广泛的信息资源,包括其它医院的相关诊疗记录,影像存储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放射信息系统(Radi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RIS)、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等系统中的相关数据等等,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准确的专业服务。
医学研究和教学人员也是医疗信息资源整合后的受益者。建立一个成熟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后,科研和教学人员可以在不影响在线临床医疗活动和不侵犯病人隐私的前提下,利用更为鲜活的临床信息资源,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创新活动;不仅如此,进一步社会化的医疗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用于除临床医疗以外的相关研究领域,如药学研究、疾病控制等等。
管理部门在信息资源整合后加强并方便管理。管理部门可以更准确、及时掌握卫生资源的总体和个体状况;通过医疗信息资源整合增强管理的精准性,为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提供服务支撑;可以随时掌握管辖区域内医院床位、设备、专家等临床医疗资源;按照需要对特定病人的治疗细节的跟踪,以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进行持续的疾病预防控制;可以对各个领域进行精益化的管理和决策,实现精确的病种质量控制、对专业人员和医院实行统一的监督、考核等。
基于国际标准的医疗信息资源整合有利于跨区域甚至国际医疗合作。共享平台建设后,可以通过统一的标准实现国际的医疗合作;同时,社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联入共享平台提高自身医疗能力,充分发挥共享的优势。
建设内容
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可包括一中心、五库、八系统、X站。
一中心: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数据中心。
五库:病例数据库、医疗人才库、医疗资源库、医疗知识库和基础数据库。
八系统:共享门户系统、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医疗资源共享系统、人才资源共享系统、医疗图书文件资源共享系统、医学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共享系统、医疗设备共享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共享系统。
X站:远程及社区医疗站点。
五库建设内容为:
病例数据库:包括病人的个人信息、就诊信息等。
医疗人才库:包括各医院的专家、教授及医护人员信息。
医疗资源库:包括各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信息。
医疗知识库:包括各医院的教学科研图书、论文等信息;医院所拥有常见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手段、家庭药箱、家庭急救以及家庭病人护理等知识。
基础数据库:包括用户统一身份认证信息在内的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数据。
八系统建设内容为:
共享门户系统:
公共服务信息网:为不同一般用户提供访问共享平台中整合资源的统一入口。
资源管理系统:为卫生监管部门的不同功能级别的用户提供资源维护、管理、决策分析的平台。
信息交换平台:信息交换平台提供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与各医疗单位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入口。信息交换平台能够整合的资源包括:医院管理系统整合、临床医疗信息资源整合和影像、检验检查等医技信息资源整合。
论坛系统:建设面对社会公众和医疗相关人员的论坛,丰富公众和专业人员的互动。
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对医院管理系统,包括对门诊系统,住院系统,设备管理,医务人员等系统的信息共享。
医疗资源共享系统:临床资源共享包括医嘱系统,门诊医生,住院护理系统等在内的信息共享。
人才资源共享系统:将医院研究人员、医护人员、专家资源进行共享。
医疗图书文件资源共享系统:对各医院、直属医学高校图书、论文资源系统进行共享。
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共享系统:对医技类信息系统是指影像存储通讯系统、放射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等医疗检验影像系统进行共享。
医疗设备共享系统:对各医院自身拥有的贵重医疗设备进行共享。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共享系统:对各医院检测的不良反应检测结果共享。
X站建设内容为:
国际合作站点:建立国际合作站点,提供接口从8大共享系统中抽取经过授权的信息资源,同时提供接口以接收来自国际医疗单位的资源。
国内跨省市医疗合作站点:建立国内范围内跨越省市边界的医疗合作、资源共享平台。
社区医疗系统:对社区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社区医疗信息系统。
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规划
系统架构规划:基于国际标准的HL7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可使医疗资源共享平台中的资源与各医疗单位现有应用进行无缝的数据交换,保持两者数据间的同步。共享平台中普通用户通过公众服务网,访问共享平台中的资源。而卫生监管单位用户通过共享资料管理系统,访问系统资源进行决策支持,监管调度和应急指挥。同时集成总线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与系统,包括医疗保障系统,卫生防疫系统等的接口。
阶段性目标:可采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建设和完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议可分为三步来实施:
建立区域内直属各医院和机构的信息交换平台:整合各医院的信息系统,将各医院自身的HIS系统集成到共享平台,使其能访问到共享数据库,实现跨医院资源共享。
辐射共享系统到社区医疗机构:为区域卫生局提供的对共享资源进行管理的系统。可实现对区域内医院进行统一监管,统一调度,并能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供决策支持。
完成X站点建设并实现面对社会公众的全部共享系统
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施模式
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可采用服务外包的模式实施,服务外包商作为总集成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实施细节规划。服务外部厂商需提供平台的运维管理服务,包括对机房管理、服务器管理、存储系统管理、数据安全设备管理,各种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系统软件,所有系统上线的测试服务等,作为业主,可直接使用共享平台的各种应用,并监控和管理服务外部厂商公司的运维情况。
各级医疗机构普遍没有图书馆(室)和电子数据库等,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设有图书馆(室),但是缺少专业文献资源,而且更新缓慢,信息陈旧,且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其提供的医学信息资源远不能满足本单位医务人员更新知识的需求。这严重制约了本地区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另外,赣南地区几所条件相对较好的医疗机构,在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各建各的,没有形成共享,重复建设,导致本就稀缺的资源浪费。综上所述,建设赣南医学信息服务中心,并利用这个平台实现本地区医学信息资源共享是很有必要的。
二、赣南医学院图书馆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赣南医学院图书馆作为本地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其在医学文献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是本地区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所无法比拟的。赣南医学院图书馆藏有大量的医学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有高素质的文献信息服务人员,有先进的管理设备和服务技术,有丰富的信息素养教学实践经验,利用这些优势能为本地基层医务工作者及时有效地获取医学信息提供极大的便利。1.丰富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目前,赣南医学院图书馆所藏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各种纸质文献资料,共有图书70余万册,期刊980余种,报刊数十种,此类资源比较全面、系统,种类较为丰富;(2)大量的电子资源,含220余万册电子图书、3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等,这类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3)与其他兄弟院校建立的数字图书馆联盟,这种基于资源共享而建立的馆际联盟,大大丰富了赣南医学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2.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管理人才赣南医学院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赣南医学院图书馆在长期的服务教学、科研工作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文献信息服务、管理人才。人员涵盖图书情报、医学、英语、中文、计算机等各学科专业范围,知识结构合理,形成了一支多层次多学科的图书情报队伍。他们中既有文献开发、情报加工及咨询服务方面的专家,也不乏计算机应用与开发方面的人才,他们能熟练地查找医学文献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并能根据需要开发特色数据库资源。3.先进的管理设备和多样化的服务赣南医学院图书馆既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又是学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枢纽。目前,赣南医学院图书馆拥有金盘图书集成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了信息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在服务方面,赣南医学院已形成以纸质、电子、网络等多型式并存的结构服务体系,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科技查新、信息检索等多样化服务方式。
三、构建赣南医学信息服务中心的相关举措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管理条件下,根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研究并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及方法进行改进、改造,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达到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过程。总体来看,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基础。要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就必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具体地说,就是要把维护公共利益作为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把政府和社会纳入到同一价值体系中,并发展为一种集体行动意识,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完成协同治理的社会发展目标。
(二)创新社会管理法制
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应当不断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社会规则,明确各方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责任、权利、义务的边界。从政府来说,主要包括各个层面管理上的总体制度的设计和改革。从公民来说,需要以制度化方式确立利益表达的有效渠道。
(三)创新社会管理手段
社会管理手段上的创新,面临着制度推行、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组织变革等难题,都将产生“执行”上的障碍和瓶颈,而问题的核心却不仅仅是管理思想的本身,更多的是如何落实执行管理思想的问题。这些工作单纯靠人、靠思想都是很难实现的,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有效解决信息难以互通、责任难以落实、统计难以进行、制度难以维系、执行难以保障等等社会管理问题。
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在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民生领域有广阔空间,以信息资源的应用推动民生服务高效方便,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首先,在服务领域方面,除社会和经济领域以外,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劳动就业、法律等领域都能够应用电子公共服务。不断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在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应用范围,可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办理”。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全方位融合的基础上,能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使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进社区、到家庭、惠民生。其次,在服务方式的方面,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创新了政民之间信息交互方式,达成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时性和信息采集、处理的电子化等。
(二)提高行政效能
社会治理的效率理念要求政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首先,在政府办事效率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能够优化和扩展政府部门的业务管理模式和工作服务方式,能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快速传输信息,可以通过无纸远程办公方式,提高政府对公众需求的反馈速度。其次,在政府治理成本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大大降低了政府治理的成本。一方面为政府管理减少冗余环节,降低人力、资金、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政府对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了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促进了政府的有效运作。
(三)实现“善治”目标
当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首要方向和目标,就是把社会、政府、企业、公众视作平等契约主体,使用信息技术达成各方的交流与互动。第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条件。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各类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可以公开,公民还可以进行实时信息反馈。第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民主化。政府拥有大量信息资源,并且有权调配、调节、引导信息资源,因此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消除公共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性,推进社会治理民主化。
三、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我国政府已经完成了海量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庞大的设备投入急需转化为实际应用效果。笔者认为,构建我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应该是一种“基本模式”,这种模式既要能适应国情,符合电子政务发展现状,普遍适用,并能灵活变动。因此,我们提出了目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模式
(一)信息公开政府的信息公开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政府的各类文件、数据、资料都将通过这一渠道进行公开,这也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主要的渠道。
(二)增值业务开发简单来说,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就是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再加工”。一是对内部的增值服务。集成和利用政府内部信息资源,为政府部门和首脑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二是对外部的增值服务。通过委托、采购的方式方法进行政务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度应用。
(三)公共数据库公共数据库主要是是利用新型网络技术,通过需求分析和建模后,或是对政府基础数据库进行整合、加工,或是根据政府业务部门的需要归集特定用户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分析,有系统、有组织地把这些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数据存储在在数据库进行来统一管理和维护。针对社会管理中的差异性需求,可以建设卫生、教育、金融、信用等公共数据中心。
【关键词】医学院校;数字化校园;物联网
1 医学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目前我区的医学教育信息化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其使用效率、应用效果及投资效益与人们的预期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医学信息化初级阶段,学校以及相关医院非常注重硬件的投入和建设,很少注意到医学资源的建设信息化进程中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而且资源分散,难以共享,加上分散孤立的现代远程教育点、校园网、局域网以及各自为阵的多媒体资源等,形成一个个“资源孤岛”、“信息孤岛”,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如何消除孤岛现象,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开发,节省人力、财力,是需要解决的课题。国家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面向中西部,并提出资源整合、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设原则。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宁夏医科大学拥有10所附属医院、12所教学医院、90余实习医院和实践教学基地,如何将优质的医学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一直是宁夏医科大学的努力方向。近年来,宁夏医科大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着力加强教育资源与教学平台建设,构建国内领先、西部一流的网络体系。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理念核心是提供应用与服务,平台以服务总线为核心的服务支撑方式,共同构成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内容。
宁夏医科大学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利用虚拟存储技术建构智能化教学,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伴随着校园网硬件建设的同时,网络资源建设及应用平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软硬件同步发展的需求。
目前由于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的提高,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明显增加,参加各类在职教育的各级医护人员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往往无法抽出一个有规律的时间参加系统的学习,远程医学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无疑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工具和环境。但由于医学教育课程信息量大,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要求高,实验教学及实习的内容较多等特点,使医学远程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远程医学教育有所不同。远程医学教育可满足学员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
2 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设计实现
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按“资源整合、系统集成、广泛共享、深化服务”的原则,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医学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战略重组,构建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以服务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服务社会,作为全区卫生系统教学、科研、临床的信息资源支撑,满足医疗人员对相关文献阅读查询及其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宁夏医科大学医学教育资源及网络设备为基础,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软硬件平台建设为重点,充实医学数字资源库,搭建 共享平台,整合异构数字资源,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检索系统和互动数字参考咨询平台,全面提升宁夏医科大学及教学医院信息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目标是搭建一个资源丰富、结构合理、资源共享、技术手段先进、服务优质快捷的医学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宁夏医科大学及各教学医院的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医学信息资源,改变教学医院资源匮乏的现状,消除宁夏医科大学与各教学医院间获取信息资源的不平等现象,促进宁夏医科大学与各教学医院教学科研医疗水平的提高。
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课程平台将实现以下目标:
1)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对于提高优势医疗资源的服务范围、提高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体配置水平、促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及优化区域内整体医疗资源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用将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只有及时掌握最新的医学理论医学技术管理经验,才能提高医疗科研水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医学人才。
2)该平台从综合文献检索、个人信息服务和互动参考咨询三方面入手,以整合异构资源,建立统一检索系统为基础,以个人数字图书馆和互动数字参考咨询平台建设为方向,开展网络资源导航、数字资源统一检索、信息推送、课题查新、课题跟踪、联合参考咨询等服务项目,为学校及教学医院师生提供一站式的文献资源和服务。
3)远程医学教育功能:通过与各大医疗及教学机构医学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远程医学学历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全科医生培训、乡村医生培训、重点专科建设等项医学培训服务。为各类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权威的医学继续教育精品内容。
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在建设过程中,以基础平台的搭建、资源信息标准的统一为建设核心,应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项目实施。第一阶段建设医学资源门户平台,实现医学数字资源信息标准统一,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第二阶段利用该平台对资源整合、采集、建立媒体库;第三阶段利用该平台优化扩展,实现远程教育和远程临床培训,支持实时交互和课件点播两种培训模式。支持课件点播服务,具备新增、删除、上传、查询等课件管理功能。
3 数字化校园设计功能实现
平台架构设计合理,考虑对于未来的发展,设计充分考虑今后扩展的要求。包括与其它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以及系统的扩容能力等,在满足现有资源系统互联的前提下,能够很好的适应未来信息系统增长的需要。在平台软设计与建设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管理安全等。我校网络基础建设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建成一个高稳定性、安全性、可管理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覆盖校园内每个角落。我校在2011-2013年数字化校园系统应用的建设中,已经建立了共享数据库和数据交换服务平台,规范了学校的各类信息标准,实现单一数据源管理和授权访问,保证全校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