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身体美学的理解范文

对身体美学的理解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2 10:30: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对身体美学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身体美学的理解

篇1

关键词:审美教育;体育美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38-01

一、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美育的作用在于能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冲动和想像力,发展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为他们提供情感抒发的途径,使他们超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压抑,开放自我,缓和因青少年情感迅速发展而造成的矛盾心理,真诚的用心灵与他人交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美的教育是很丰富的,从人体讲有肌肉美、体形美、健康美、强壮美、肤色美;从运动角度讲,有形象美、姿势美、力量美、柔软美、韵律美、惊险美;从欣赏的角度讲,有行为美、心灵美、精神美、坚毅美、品质美、喜悦的美、服装器械美等等。

健康与运动说明了体育与美的关系,人体自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珍品,强健的体魄可以使和人的运动联想在一起。希腊米隆的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就是以运动员为对象,将力量、节奏和旋律融为一体给人一种顽强拼搏的感染力,从而具有巨大的美的魅力。为什么人体美可以唤起人们种种不同的意像?因为人体美直接体现了人自身力量与热情,是健、力、美高度有机的统一。这种体育中的美不只是具体形象的,而且还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直接诉诸于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于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

二、体育教学中美育对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

审美教育在体育教育中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丰富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美育能调节人的精神,使人产生美好的情感,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悦耳的音乐、健美的体魄、优美的舞姿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增进人的愉快、幸福之感,使血液中分泌出有益健康的化学物质,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在美的陶醉中大脑放松、肌肉松弛,消除精神和肌肉的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乐于参与其中,改善学习效率。体育是一种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寓美育于体育之中,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巧要领,可以使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动作优美、协调、富有节奏感,注意动作的造型和旋律美,进行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体育教学中,老师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其优美艺术化,做到形式多样、有趣味、有针对性、科学性。教师根据课的内容和美的规律有效地编排一些节奏流畅、动作新颖、科学合理的徒手操,或创编一些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培养良好身体姿势的同时陶冶情操,发展节奏感、韵律感、协调性,培养一些好的品质。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文雅、生活的朴实、作风正派,给学生美好的感染,注意引起和激发学生的直接身心效应。在教学中创造美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心情舒畅,促进其身体健康。体育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人体美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注意坐、立、行、卧的正确姿势及仪表,注意用美的原则指导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脊柱弯曲等畸形发展,促进其正常发育,而且可以促进身体的匀称发展,使学生体格健壮、体态优美。

三、体育教学中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人本主义的体育教学思想强调在体育过程中,除传授动作技术和各种体育知识、以及发燕尾服学生体能和技能以外,还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情感、理想意志力作用教育价值取向,使其身心发展保持一致性,以形成完整的人格。而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使其更加完善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体育教育中美育对情感教育的作用。教育对青少年的需要而言,主要是把他们不断产生的个体需要引向正确的社会需要,并使二者相互协调发展。而美育是自觉运用审美规律,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是适合个体的感情发展和情感生活需要,即个性情感,创造性表现与升华的需要而成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这种需要,并提高这种需要的水平。

(二)体育教育中美育对个体创造性所起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之不竭动力。”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创新能力,体育教学能使学生的身心同时参与,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自然的优势,因而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美育的核心任务是发展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外,还要根据美的原则,美的表现力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基础知识的体育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潜能。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偏于感性的、综合的,往往瞬间发生。就知道我们体育运动中的动作的无序瞬间、不重复性,又具有很大的可以发挥想像力的空间,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动作,在生动的直觉形象中把握运动的过程。

篇2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审美认知;游憩体验;老门东

收稿日期:20160104

作者简介:秦姣(1991―),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7903

1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全民参与程度较高的游憩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众多旅游资源中,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大量的传统风貌和历史遗迹,不仅承载了该地区的城市记忆,更成为一个城市形象的象征。

根据《2014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显示,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独立的行为能力使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成为了青年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90后大学生在旅游行为和游憩体验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独到见解也可为研究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

2.1审美认知

审美认知是指审美感觉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旅游中的审美认知,则是旅游者在旅游这个特殊活动中的认知,尤其是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反馈的心理过程,并形成对旅游地相关事物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2.2游憩体验

游憩体验是指人们基于某种需求而选择参与各种游憩活动后,对其游憩经历所做的一种生理及心理感受的综合分析。游憩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旅游者身心收获的感知和满足程度。

3案例研究

3.1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老门东位于南京夫子庙箍桶巷南侧一带,东到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北到马道街,南到明城墙,是南京城南现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目前,老门东一期的开发工程已经告一段落,总体上基本采用了原住民搬迁的“博物馆式”开发。除了入口一座仿古牌坊上写有“老门东”三个大字的标志性景观以外,整个老门东街区内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青石板路,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原貌。复原后的街巷中有四组街头雕塑,分别是黄包车夫、糖芋苗、老邮筒、学童进馆。雕塑人物统一“穿”着明清服饰,惟妙惟肖地再现了老门东明清时的民居生活景象。另外,一批带有老南京特色的“老字号”商家也纷纷入驻老门东,如蒋友记、鸡鸣汤包、徐家鸭子、蓝老大糖藕等南京著名美食,吸引了一大批本地和外地的游客。除了“老字号”商家以外,一些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商家也加入了“门东热”的潮流,各种含有现代元素的商铺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设计门面,与老门东的古老建筑融为一体。这些中西合璧的内容迎合了许多年轻人的休闲消费需求。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古老的门东给他们带来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与众不同的游憩体验。

3.2数据收集:采用照片引谈法进行访谈

在具体案例的研究中采用照片引谈法,通过拍摄景区内标志性景观展示给受访人群并进行访谈,在交流过程中,记录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研究结论。

访谈人员在实地考察中分别拍摄了若干老门东内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照片,从大量的照片中通过删减重复、筛选精华等步骤最终选取8张为样本并编号。基于研究目的,访谈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①请用三个词来描述您眼中的老门东;②在准备的样本中挑选两张您认为最能代表老门东形象的照片并说明原因;③分别说出对样本“箍桶”和“星巴克”的感受;④提出对老门东旅游开发的相关建议。访谈人员在老门东街区内任意选取25名90后大学生进行样本展示和实地访谈。访谈结束后,汇总收集到的所有文本、语音、影像等数据以备后期的分析处理。

3.3语义网络分析法

语义网络是一种介于句法和概念网络之间的中间层,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将有助于发现认知网络的某些特征。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着重采用语义网络分析法,解析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的审美认知和游憩体验。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后,汇总成含有25人的访谈记录文本。25名受访对象中有12名女性,13名男性,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龄在19岁至24岁不等,均为在校大学生,所学专业涉及文科、理科、工科等,专业分布也较为平均。在预处理过程中,研究者采用ROST Word Parser软件对汇总以后的文本进行中文分词和词频分析,去掉”的”、“对于”等虚词以及访谈用词如“受访者”、“访问者”等相关词语后,提取了前30 个关键词如下(见表1)。

提取后的关键词较好地覆盖了全部访谈内容,笔者就提及频率较高的几个关键词做具体分析。作为南京城市的新兴旅游景点,多数青年游客对老门东的地标符号认知较为明确,这不仅与城市的旅游宣传息息相关,也从侧面展现了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南京的一种象征符号所具有的独特吸引力。在访谈中,25名被访者都提及了老门东内的各种元素,如街区、星巴克、手艺、雕塑、小巷等,这些元素都生动刻画了老门东的形象,体现了独特的南京城市文化。同时,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内历史与现代化相融合的内容较为关注,对传统元素的开发再利用有着自身独到的见解。从审美视角出发,多数青年游客认为老门东的旅游景观极具审美特色,对该地的审美认知体现在文艺和古朴等感受,这是旅游者在旅游这个特殊活动中对目的地的总体评价。

为了深入探究90后大学生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审美认知和游憩体验,研究继续采用ROST cm6软件“语义网络分析”模块,进一步分析了关键词之间的语义网络关系。进行处理后所形成的语义网络图如下(见图1)。

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所反馈的信息十分丰富,笔者根据研究需要,仅按照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的审美认知和游憩体验这一内容,从文本中分析出语义路径,作为全文研究的关键数据来源。

3.4构建语义路径

3.4.1受访者的审美认知

在汇总后的访谈文本中,关于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的审美认知的典型表述有:

街头的雕塑我觉得很不错,把这种即将失传的老手艺做成栩栩如生的铜像树立在老门东街头,一是向外地游客展示老南京人的生活方式,二也能给南京人本身一种回味过去的感觉,很美很有特色。(5)

糖画这张照片我比较有感触,这种传统的老手艺出现在景区感觉非常接地气儿,至少能让我回想起童年的时光。(1)

小巷这张照片,非常能反映老门东的建筑特点,也给人宁静、古朴的感觉,仿佛能够感受到老南京人在这样的小巷中穿行、在高高的围墙中生活。(3)

在语义网络分析中,分离出关于审美认知的若干语义路径如下(图2):

从图2中发现,多数受访者都能关注到如雕塑、老手艺、建筑、街巷等元素信息。与此同时,他们的审美认知体现在从 “雕塑/手艺/建筑/小巷/街区”到“古朴/传统”,以及由“南京”所连接的“历史”与“特色”等若干方面。其中对于能够体现老门东形象的元素,受访者的普遍认知为“古朴”和“传统”,这也与老门东对外宣传的旅游形象相一致。其次,多数受访者认为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南京的景点之一,为游客打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独具南京文化特色的审美体验。以上分析表明,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有着普遍的审美认知,对其色景点的审美认知又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对该群体审美认知的探究,不仅能够反应他们的审美需求,也能为景区的旅游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3.4.2受访者的游憩体验

在汇总后的访谈文本中,关于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的游憩体验的典型表述有:

这张星巴克的照片比较现代化,我认为在这样一种比较传统的元素里融入一些现代化的事物,会受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而且从建筑风格来看,星巴克的整体建造风格和传统建筑风格结合得相对较好。(7)

我觉得历史街区想要成为一个比较全面的旅游景区的话,现代化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就要看它怎么和传统元素相结合了,老门东这块我觉得做的挺好的。(21)

这里的星巴克建造风格跟外面的很不一样,很古典,我觉得还蛮特别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吧。(16)

我对这种古今结合、中西合璧的模式是持肯定态度的,这样的混搭方式说实话也给人们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而且也给老门东带来鲜活的生命力。我觉得挺好的。(10)

不可否认是有一些商业的气息,但我觉得时代的潮流就是这样,要紧跟时代步伐的话,是要适当引进一些现代的或者外来的元素,但最好还是延续传统的方式融合,适度商业化。(9)

在语义网络分析中,分离出关于游憩体验的若干语义路径如下(图3):

通过访谈内容和语义路径分析得知,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憩体验集中在对传统和现代化元素相融合的关注以及对景区商业化现象的思考。多数受访者对这种融合的模式持肯定态度,但也提出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商业化现象。该群体认为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模式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会给旅游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保留历史文化街区中古老的建筑格局,并与现代化元素和商业标志相结合,不仅满足了时下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猎奇心理,也为他们打造了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游憩体验。多数受访者还认为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景区商业化现象,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适度的商业化顺应了时展的需要,但过度开发和完全的商业化模式并不适合老门东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

4建议与讨论

结合访谈内容及以上数据分析,研究者总结出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所提出的若干建议如下。

(1)在现有历史文化街区中,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具有南京特色的景观以提升景区美感,如保留和复建民居建筑,在特色小吃街的整体设计中加入审美元素,将箍桶、糖画等老手艺做成景观提高观赏度,将老门东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南京城市名片。

(2)挖掘南京古城文脉,围绕老城南标志性历史人物和事迹打造旅游体验产品,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并将其融入到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娱乐活动中,如在传统节日举办灯会、介绍南京白话、组织白局说唱和老手艺表演等。

(3)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的相互融合,从审美认知角度进行适度开发,在遵循适度商业化原则的同时,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使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当代南京精神的传承载体,使之成为“活着的”文化遗产。

5结语

在总结以往文献和研究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的审美认知和游憩体验进行调查研究,是一次探索性研究。90后大学生的审美认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青年群体的审美需求,他们的猎奇心理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景区开发建设中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Tosun C.Host Perceptions of Impacts: A Comparative Tourism Study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

[2] 钟洁.基于游憩体验质量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优化研究[J].旅游学刊,2012(8).27.

[3] 沈苏彦,沙润,魏向东.旅游历史街区开发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4).

[4] 刘丹萍,保继刚.旅游者“符号性消费”行为之思考[J].旅游科学,2006(1).

篇3

一、美学的哲学根基:抽象营构“无身之心”

1980年代以来,在学术界批评的策动下,李泽厚奠基于“实践本体论”之上的实践美学有了“主体性实践美学”或“人类学本体论美学”的新变异。这种变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原有的认识论、反映论的偏颇,美学探讨得以进人本体论层面。但毋庸置疑,“主体性实践美学”或“人类学本体论美学”的哲学根基仍建立在抽象的“人性”与“实践”概念之上,这里的“实践”概念“不仅是使用一制造工具的生产活动,而且也是产生人的伦理规范和意识,是有主体间性的并且,李泽厚声称从哲学史的角度看,这种哲学应追溯到康德。”康德式地解读“人性”观和“实践”观并以此建构美学体系,意味着后期的“实践美学”并未改变“意识美学”、“本体论美学”的旧貌。这种美学建构路径在“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论美学”中得到了更为精细的推演:前者致力于从马克思“实践”学说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相互融合中寻求实践美学的发展出路,后者则致力于凭借康德、席勒和黑格尔等思想资源来阐释实践概念的现代内涵。这些以带有“实践”标签的本体论作为哲学根基的美学理论均通过拓展“实践”概念的地盘,使其涵盖伦理实践、精神实践的内涵,并与文化符号的操作活动贯通起来。这样做的学术效益如何呢?用“旧实践”或“新实践”学说恐怕都很难贴近审美现象本身。有学者这样解释其缘由:“由于在他的体系里,物质生产实践被强调是历史的、物质的、群体的、理性的因而很自然地推导出历史、物质、群体、理性的决定作用。尽管李泽厚极力想改变这种单向的格局,也大谈心理、精神、个体、感性,但只要体系不变,就无济于事。因为这些思想融不进体系,而只能是外在的。”

这种身心分离、无身之“心”单极膨胀的隔阂,我们在李泽厚的“心理本体”、“情本体”中可以看得更为清楚。在笔者看来,李泽厚悬设“工具本体”向“情感本体”(“心理本体”)的转换同他放大实践概念的外延、压缩其内涵以贴近“美本身”在逻辑意义上是一致的。这样情感本体”就被提升到了审美本体论的高度从程朱到阳明到现代新儒家,讲的实际都是‘理本体’、‘性本体’。这种‘本体,倾于以权力控制为实质的知识一道德体系或结构之下。我以为,不是‘性’(‘理’),而是‘情不是‘性’(‘理’)本体,而是‘情本体’;不是道德的形而上学而是审美的形而上学,才是今日改弦更张的方向。”不过,这种“改弦更张”仍处于“工具理性”的魔欧t内。也就是说,工具本体对心理本体、情感本体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可见,“情本体”、“审美的形而上学”是一种无肉身的抽象玄奥的精神本体,这正是哲学美学所共有的理论宿命。

那么,对“实践美学”进行“脱胎换骨”予以超越的“后实践美学”是否使美学拥有了“肉身性”呢?总地说来,无论是潘知常的“生命美学”、杨春时的“超越论美学”,还是王一川的“体验论美学”,抑或张弘的“生存美学”,都以“生命”、“生存”或“体验”作为美学理论运演的逻辑起点,有着明显受西方当代美学超越主客体对立思维模式影响的痕迹。

作为当代西方审美主义者、存在主义者的典型代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只是抓住了“此在”、“上手”、“思”或“语言”等几个概念,即虚幻地抓住了几束阿多诺所饥讽的“没有发光体的光”。这表明,在海德格尔那里在世界之中”的“此在”(主体)充其量只是“身影”而不是“肉身”,故他最终未能认识到“肉身”对于“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始基意义。这一点只是到了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那里才有了根本的改观。所以说,“后实践美学”的“生命”、“生存”或“体验”等概念虽然指认了个体性、精神性和超越性的审美活动不同于物质实践活动的特性,已或多或少地突破了传统美学的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无境域、无肉身的哲学美学困境。“后实践美学”认为,凭借生存、审美的主体间性,可以避开审美现代性一味滑落于感官和肉体的悖谬从而能有效地走出审美现代性或现代审美主义的困境”。果真如此?在笔者看来,要想真正确立主体间性在审美领域中的稳固地位,主体间性必须改变自己的抽象思辨的“唯我论”的残余,即消解胡塞尔意义上的先验主体单极“移情”、“结对”的玄思,而最终将其置换为更具有源初性的“身体间性”(梅洛-庞蒂语)。此外,断言审美现代性“完全排斥了理性的合理存在”,也有将论争对手人为地推向188极端之嫌。忧虑“无心之身”会伤害审美精神是必要的,但试想,如果审美主义所理解的主体是“一个纯粹的感官性的肉体”,审美主义的名号还能存在吗?被剥落了历史理性的“雌的类人猿”(恩格斯语)还能审美吗?

总之’晚近围绕“实麟学”而展开的龄,无论是为实践美学辩护,还是宣告其“终结”,都从审美主体或审美主体间性中的意识领域、精神领域寻求抽象建构的立论依据,均未把意识、精神、情感或体验等理性因素(包括感性因素)真正还原给身心互渗的身体。与此相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巴黎手稿》)作为论争的思想资源之一,也未能得到透彻、到位的解读。

二、对《巴黎手稿》的误读:跳过文本而阐释“感性生存论”

1930年代初,长期被淹没的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出现像一道光芒划破了西方人本主义阵营的夜空,西方马颇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及存在主义现象学非常注重从《巴黎手稿》中汲取思想营养。更耐人寻味的是,国内外学界相隔半个世纪之久,两度出现了“手稿热'李泽厚后期的实践美学诸如“人的自然化”、“积淀说”和“自由说”等美学命题仍导源于《巴黎手稿》。此外,如果说刘纲纪的实践美学、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是坚持以《巴黎手稿》中的“劳动创造了美”、“美的规律”的论断为依据而建构的,而朱光潜通过对其中的“直观自身”、“艺术生产论”的阐释突出了艺术和审美活动的个体性,那么,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则把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结合起来,以彰显《巴黎手稿》中潜在的美学思想。

“实践存在论美学”认为,包括“实践美学”在内的传统认识论美学具有“主客二分”和“现成论”两个显着缺失。由于马克思的实践与存在概念拥有同一个本体论上的同一性,可以同海德格尔的人存在于世的本体论有机结合起来,“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存在论为理论基础,吸收西方实践哲学与存在哲学的思想资源,在本体论层面上把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然后依照实践存在论的思考框架来解说各种审美现象”在“实践存在论美学”看来,只要面“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恪守审美现象的“生成论”,就可衍生出“审美活动论一审郷态论一审美经纵一艺术审美论一审美教育论”的逻辑链条。目前,“实践存在论美学”尚在学术论争中建构着,但是否能代表实践美学的未来走向,尚有待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状况来检验。张玉能、邓晓芒等学者的“新实践论美学”同样多处引证《巴黎手稿》中“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异化”和“美本质”等观念来建构自己的美学体系,这巳为学术界所共知,不必赘述。即使是“后实践美学”,也把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相关学说作为超越实践美学的思想资源,比如,它把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说成是生存,认为精神性的个体存在是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并以此来寻找马克思学说与西方当代人本主义思想的“焊接点'

由此可见实践美学”注重理论本身的建构,而忽视了对《巴黎手稿》文本内涵的深度阐释,其以实践解释美的产生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旦面对精神性的艺术美,实践美学必离开劳动另找来源……当以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劳动)解释美的本质而不能自圆其说时,实践美学论者就泛化实践,扩大实践的内涵,使之等同于人类一切活动,其结果是实践无所不在也无处不在,美的本质因而被淹没”“实践美学”及其新变种如此,“后实践美学”同样如此。正是由于沉迷于理论建构而跳过对《巴黎手稿》文本的细读,这些美学体系未能回归源初性的身体去言说审美现象,从而均多少带有瓶念演绎的哲学美学纸。

实际上,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依凭“感性生存论”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双重超越,人的肉身性的感性存在终于浮出水面。虽然费尔巴哈抓住人的感性存在从而超越了旧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但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4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正是通过透彻阐释“感性活动”而达成了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在他看来,感性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自然的人化的辩证统一,两者形成彼此不可分离的互动生成的境域,“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在这种彼此互动生成的境域中,自然界成为“A*机的身体”,人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进而,他指出有激情的存在物”(人)是离不开感性的对象作为生命表象的,“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人及其对象彼此确证,相互发现对方的现实的、感性的肉身存在。

可见,马克思通过几乎可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的人的“肉身存在”(感性活动)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真正超越,颠覆了抽象思辨的独立王国。遗憾的是,在晚近的美学论争中,各家自取所需,忙于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而忽略了对《巴黎手稿》的深层解读,致使马颇的“离活动”中所显现的世杂身影愈发模糊、淡出。

三、感性与理性的吊诡:回落传统美学身心分离的窠臼

在晚近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尽管前者的思想与其前期相比已有较大的变异,但后者仍将其局限性概括为“十大罪状在笔者看来,从内在的逻辑意义上说,这“十大罪状”都牵涉到审美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后实践美学”其实也并未解决审美实践中感性与理性的吊诡问题。

李泽厚在由“工具本体”走向“心理本体”、由“人的自然化”走向“自然的人化”的逻辑进程中,提出了“建立新感性”的问题:“我脏的‘新难’就是指这种由人类自己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这也就是我所谓的‘内在的自然的人化’。”在他看来,“建立新感性”就是“人性的塑造'而后者包括“感官的人化”和“的人化”两个部分。正是这两部分的“积淀”致使审美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超感性的”无疑就是“社会性、理性”了。难怪他如此解释视觉和听觉成为主要的审美器官的缘由在这种感性中,充满了社会性东西,它们已经成为社会人的主要器官。”显然,这已是自古希腊以来审美理性主义的言路了。可见,李泽厚的“新感性”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相似,都强调了感性与理性的调和,不同的是,前者所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理性,而后者所强调的则是人的、想象、激情、灵性、直觉等感性维度。那么,在李泽厚的“新感性”中,理性向感性的“积淀”、“渗透”究竟“积淀”、“渗透”在哪里呢?此时的身体又在哪里呢?我们不得而知。

在一次专门性学术会议上,李泽厚对这种观念也有所表白。他强调文化心理结构”保证了感性的存在,并非如有人所批评的理性压倒感性,“文化积淀到心理后,每个人的心理结构便很不一样。这恰恰强调了每个人的自然存在的重要性。每个人身体、欲望、生理情况不一样……加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宗教背景、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这些不同的生理基因互相交织渗透,积淀的结果便不一样,因此审美才可能有极大的开放性”。他反复强调,理性与感性是一种互相渗透的关系,而不是彼此压制的关系。他回应“后实践美学”说那种忽视理性因素的个性,包括现在有人讲的生存呀,等等,远远没有超出尼采……我认为仅仅大讲感性或个性,经常就会忽略理性与社会性的重要作用。”

公细兑,李泽厚并未忽视感性、个体及其生理性在审美中的重要意义,只是担忧由此会造成对同样不可或缺的理性、社会性等因素的遗忘。因此,他虽触及了审美与感性、身体或生理的关联问题,但语焉未详,并未加以深入透彻的论述,而是处于感性与理性选择的两难之中。要真正化解两者之间的吊诡,须借鉴身体现象学的思想资源。如梅洛_庞蒂针对身心辩证法深刻地指出心灵和身体的观念应该被相对化:存在着作为一堆相互作用的化学化合物的身体,存在着作为有生命之物和它的生物环境的辩证法的身体,存在着作为社会主体与他的群体的辩证法的身体,并且,甚至我们的全部习惯对于每一瞬间的自我来说都是一种触摸不着的身体。这些等级中的每一等级相对于它的前一等级是心灵,相对后一等级是身体。”也就是说,在“肉身化的主体”中,身与心、感性与理性以及自在与自为等之间的隔阂消失了,彼此间呈现为一种可逆性的动态循环,“灵魂和身体的结合每时每刻在存在的运动中实现”。这是“肉身主体”所能开辟出来的理论境域,其对于“意识主体”或“精神主体”来说,是望尘莫及的。

有意思的是,这种感性与理性的吊诡在“后实践美学”中得到了重演。美学论争的助力加速了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步伐,并由此凸显了个体、生存、自由和主体间性乃至身体等核心范畴对于审美活动的意义,以试图建构本体论意义上的“超越美学”体系。由于这种“超越美学”体系是滞留在形而上学的理论框架中建构起来的,并未获得真正的“超越”,其所涉猎的核心范畴仍表征为抽象的玄思,其中肉体的身影仍模糊不清。即使他借助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等西方思想资源来“超越”传统意识美学,并推崇中国美学所具有的身心一体的特质,但身心系统中的“心”仍无意中被置于至高无上的“皇位”上应超越身体美学与意识美学的对立,既承认审美的精神性,也承认审美的身体性,并且肯定精神性的主导地位,建立身心一体的现代美学。”在这里,“审美的精神性”与“审美的身体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身心一体”与“精神性的主导地位”是否有矛盾之处?在笔者看来,浓重的理性主义精神的因袭负荷不可避免地使“超越”成为美学园地里的“稻草人”。此种境况在生命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论美学中都有不同的体现。

总之,晚近发生在中国当代美学建构历程中的美学论争,无论是其理论范式的设定,还是相关美学命题、美学思想资源的解读,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身体的忘却。一般而言,美学论争的双方或多方自身难以依靠各自的理论反思来弥补这种“灯下黑”的身体空场,或许,西方当代正处于理论前沿的身体美学话语对我们走出无休止的“舌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西方当代身体美学话语挑战传统经典美学的启示

有“美学之父”雅称的鲍姆嘉通经由阐发主体性、个体性等因素而确立了美学作为“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的学科独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理性主义雄霸思想界的局面,使美学思想得以向经验论靠拢,对其后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种初始建立的美学毕竟隶属于认识论美学,正如韦尔施所说言,面嘉通的美学“首先要处理的并非是艺术,而是认识论的一^分支”在西方当代美学中,伊格尔顿、舒斯特曼和韦尔施不约而同地对鲍姆嘉通原初的经典美学观念发起了直観战,这细导深思的学术现象。

在伊格尔顿看来,虽然鲍姆嘉通与传统的理性主义者相比突出了感性、个体的地位,但他仍未能摆脱理性与感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乖张的审美困境。症结在于,在人的审美的“精神飞地”之外存在着一个不可超越的、不可再还原的领域,即“感性生活”。换言之,是人的肉体。面嘉通的“美学”(审美认识论)所强化的要义只是事物与思想、感觉与观念之间的区别,而漠视美学、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本质区别,这正是认识论美学的局限性之所在。这种认识论美学对于“目击道存”、“身与竹化”的审美活动来说,无疑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伊格尔顿认为,审美活动总是以基本的生理活动、感性直觉为基础的,审美首先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冲动'这与鲍姆嘉通的标志美学学科诞生的经典定义是大异其趣的。

如果说伊格尔顿是从审美意识形态的“政治需要”角度,以“肉体话语”颠覆了经典美学的理性主义神话,那么,舒斯特曼则从实用主义角度力主创立“身体美学”,其矛头亦直指鲍姆嘉通的经典美学鲍姆加通从希腊语aesthesis(感性认识)得出它的名字,打算用他的酣学科学去构成感性认识的一般理论。这种感性认识被当作逻辑的补充,二者一起被构想为提供全面的知识理论,他称之为Gnoseology(知识论)。”

他鉴于西方当代文化中的“身体转向”,即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身体的强烈关注,反弹琵琶,并直言受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的鼓励,从形而下的“肉体”出发去思考美学。他对日寸下成为学术热点问题的“身体美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对一^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因此,它也致力于构成身体关怀或对身体的改善的知识、谈论、实践以及身体上的训练。”U7KB54)伊格尔顿和舒斯特曼的“肉体话语”或“身体美学”在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中得到了呼应。韦尔_立足于后现代语境,关注全球的审美化现象,主张“重构美学”即建立“超越美学的美学”,多元化的审美“可以拥有一种‘享乐主义昀’意义,表达感觉的积累,以及一种‘理论方面的’意义,表达知觉的观察态度”。正是在这种“全方位时尚化”的新时代语境中,“身体的审美化”被名正言顺地加以确立。

上述三位当代学者对传统经典美学的批判思想理应成为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就本文的论题来说,在世界性“身体转向”的文化氛围中,伊格尔顿的“肉体话语”、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及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对于我们解决当前美学论争中的“身体空场”问题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其一,当今的美学论争、美学建构应摆脱西方传统美学的“知识论”建构的窠臼,回归“身体”这个“阿基米德点”,从人的动态的身心出发去考索各种审美现象。其二,西方当代人本主义思潮只是为探究审美活动指出了方向,启发我们要联系“生活世界”探索美学问题,但不能纠缠于诸如“生存”、“此在”、“感性”‘生命”、“自由”或“主体间性”等概念的智力编码中,而置肉体的审美感知于不顾。

篇4

关键词: 舒斯特曼身体审美经验身体美学《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与生活艺术》

一、艺术、审美经验及身体

1.艺术与审美经验的复杂性。

舒斯特曼的《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与生活艺术》“通过揭示审美经验的不同角色、方法和意义,尤其是在那些处于传统边缘而在今天的文化里似乎最充满活力的领域里,来倡导审美经验的价值”。[1]在开篇第一章《审美经验的终结》中,作者追溯了“审美经验”的用法,探讨了审美经验的不同概念,它与愉快和认识的关系,以及不断增长起来的对其存在及价值的威胁。通过总结审美经验的四个特征,[2]舒斯特曼认为,一个人的审美经验总是依赖于先前的建构,但“直接经验的观念仍保有一种意义――因为经验的感觉或价值是直接地(也许甚至是无语言地)把握的,而不是推论的或延迟的”。[3]在审美经验的意义层次上,论述审美经验概念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描述“审美经验是什么”,不是试图将艺术从生活中区分出来,而是努力创造和感受审美过程中生动活泼的情感和经验。正是这种现象学意义上的而非语义学意义上的审美经验才是人们审美的目的。由于对情感向度的看重,审美经验连同艺术的领域也就扩大了。

2.身体与审美经验。

西方美学传统一直是精神美学。在这个传统里,身体基本上只是作为审美客体来被看待的。然而,我们却不能否认,居于我们审美感受和愉快的核心的,恰是活生生的、敏感的身体和身体经验。正是这种被舒斯特曼称为“解释之下”的身体领会和体悟常常构成了审美经验的主体。在第六章《作为心灵、艺术和政治基础的身体感受》一章中,舒斯特曼着重论述了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构建自己的哲学美学体系时不期然地对于身体及身体感受的重视。在心理学意义上,对于身体感受的留意有时会有效地增进人们对于自己情感和意愿的了解。在美学意义上,我们可以通过更多地关注在感知艺术时涉及的身体感觉感受来增进对艺术的欣赏。有时候人们会有这样的感受,“身体性的记忆,比所谓的观念性记忆、精神性记忆要深刻、持久、丰盈,比如嗅觉对于气味的敏感能把一个人轻易地带回到遥远的场景中”。[4]在政治意义上,身体的感觉对于我们人类的尊严、正义和价值的感觉至关重要。

二、“身体美学”提议及其合法性问题

1.“身体美学”:一个学科提议。

事实上,在舒斯特曼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如蒙田、居约、尼采等)或多或少都论述过身体在审美经验中的作用,但他们的论述要么略显零散,要么仅为各自理论提供辅的支撑,真正使之名正言顺的还是舒斯特曼。他明确指出,身体美学是“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因此,它也致力于构成身体关怀或对身体的改善的知识、谈论、实践以及身体上的训练”。[5]具体来说,身体美学有三个基本维度:分析的身体美学、实用主义的身体美学和实践(practical)的身体美学。为了寻求“身体美学”学科提议的合法性,舒斯特曼追溯到了鲍姆・嘉通。且看美学的定义:感性认识的科学且旨在感性认识的完善。而“感觉当然属于身体并深深地受身体条件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感性认识依赖于身体怎样感觉和运行,依赖于身体的所欲、所为和所受”。[6]因此从哲学美学的本源上看,哲学也是一门脱离不开实践的生活艺术。“如果说身体美学是根本性的,那也只有在复兴美学和哲学的某些最深刻的根源上的意义上才是如此”。[7]不难看出,舒斯特曼在此想做的工作是力图恢复身体主体的角色,即身体不仅充当审美客体,而且充当审美主体,经验美、创造美。

2.身体转向:当代文化中的身体关切。

身体美学不仅可以在哲学美学传统中寻求到合法性,而且在当代媒介文化盛行的时代有其凸显的正当性。事实上,身体最初也起到了媒体的作用。它构成了人类生活最基础的中介方式。由于处在相互间发生作用的两件事物之间,中介(media,或称媒介、媒体)既连接两者又分离两者。然而,正是在这种既连接两者又分离概念的双重性下,我们不得不承认,身体的阻碍也是其能力的一部分。不管柏拉图以何种方式去获得真理的,灵魂一定是要既绕过又通过身体寻求真理。然而,和电子媒体不同,身体却更稳定、更真实。只有身体才显现为我们最深刻和最直接的所是。“身体美学”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具体化表现。有学者表示,消费时代的身体“谈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无法回避‘身体’,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其起因所在。人们的审美需要,在相当多的时候是与身体的功能和欲求难以分割的”。[8]应该说,这种生活美学的出现正是艺术走向终结、审美经验复兴之后的另一种选择。

三、“身体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关联

两者都在根本上寻求保存、培育和完善人的生命。在舒斯特曼提议建设一个称之为“身体美学”的学科时,他谈道:“如果哲学不仅仅是理论,还是一种完整的生活实践的话,那么它就必须在本质上能在物质生活中体现出来。如果哲学生活是审美的,这就必须要对既作为审美自我塑造的中介又作为审美享受的手段的身体的关注。”[9]身体意味着生命和生命的限度,它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感觉。进一步说,“身体的问题,归根到底与‘人的问题’息息相关,对身体的探讨,究其实就是对人之存在(human being)乃至人之生存(human living)的关切”。[10]而中国哲学和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以人生为基点来建构的哲学和美学。庄子强调“全德保身”。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虽说儒道两家论“身”的理路不尽相同,但在关注“人之生”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中国哲学的主体思维是情感体验型思维(蒙培元语)。审美鉴赏讲究“品味”、“体味”、“体悟”等。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庄子《秋水》篇记载了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见水中鱼儿“出游从容”,便说这是“鱼之乐”。惠施不解:庄子你不是鱼,怎知鱼之乐?其实,鱼有没有乐,完全是由人的情感体验所决定的。这种对于情感、体验的重视与身体美学对于身体在审美经验中地位的强调不约而同。此外,两者都承认身体训练是通向哲学启迪的基本方式。身体感觉虽然既不能解释又不能辩护我们的审美判断,然而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审美能力甚至道德力量。而如何认识并改善我们的身体感觉?舒斯特曼的解决方式即是身体训练。这种看法与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个人思想修行的重视类似。在儒家,孟子提倡“践形”、“养气”;在道家,庄子强调“心斋”、“坐忘”。

对于目前的美学建设来说,身体美学对于身体的整体式理解也可能为中国当下文化里存在的、“身体写作”中阐扬的欲望式身体泛滥状况提供一个健康、明晰的参照。舒斯特曼认为,与其说“身体美学”强调的是身体(body),不如说是整个人,而不是脱离开身体的理性、理念或存在。因此他把身体美学称作“somaesthetics”,而不是“bodyaesthetics”。

参考文献:

[1][2][3][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与生活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21,199.

[4]陈望衡,吴志翔.审美历史演化中的身体境遇――试论身体美学何以成立.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6][7][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实用主义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4,352,348.

[8]张晶.“身体”的凸显:美学转向的哲学缘起.载北方论丛,2005,(5).

篇5

关键词:身体美学 王维诗歌 现代体育观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B059)

一、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

自康德和黑格尔以来,西方美学实际上是选择了一条“意识美学”的路径。在这些忽视了身体的存在,更强调人的精神世界,重视形而上内容的理论中,美学成为沟通自然与人类意识两端的桥梁。“意识美学”强调了美学的独立地位,然而,无可避免地,它也使主流的美学体系与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划清了界限。在这种情况下,“身体美学”理论的面世,针对以意识美学为主流的学科体系,似乎就成为一种有效的补充和反拨。

“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舒斯特曼在《美学与艺术批评》学刊上首先提出。但是,就像“美学”名称19世纪中后期才由鲍姆嘉通创立, 而美学思想早在希腊时期就已经萌芽一样,身体美学思想的存在其实也远早于概念的出现。在西方美学的整体范围内, 对身体美学的阐述从苏格拉底、犬儒学派算起,可以一直推衍到蒙田、杜威、维特根斯坦、甚至福柯等的理论思想, 这些研究者都很重视审美活动中的身体体验。只是,就从根本上突破意识美学的哲学框架,正式建立身体美学学科而言,还要从舒斯特曼算起。

舒斯特曼是从实用主义美学的角度提出了“身体美学”理论。在他看来,身体美学可以定义为对个体身体的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1]。经由舒斯特曼的阐述,身体美学就不仅仅包括了对身体改善知识的讨论,更涉及运动实践和身体上的训练。这样一来,身体美学就不仅仅只是一个美学概念,在教育学上也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舒斯特曼通过对人的身体的强调,回应了让美学回归日常生活的倡导,人体美开始被正式纳入到美学研究体系中。

二、《寒食城东即事》与身体美学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身体美学的思想在传统中国并不鲜见。中国的传统美学一向以实用美学著称。文论史上涉及的中国美学范畴的系列命名,像气、韵、味、神以及风骨,原本都是描述个体具体品质的词汇。自魏晋开始,品藻人物的风习就一直流传。在所谓的“传神”与“气韵生动”层面,中国传统文论对中国诗歌、画作的品读与欣赏,都惯于以对于个人行事风度的洞察为前提。被王士祯标举为“神韵诗”代表的王维诗歌,即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例证。

王维的诗与文论在中国美学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西方系统化的美学体系不同,中国的美学思想往往不是出现在专门的美学理论著作里面,还包含在具体的诗文创作中。中国文学创作的高峰当属唐诗,在这一时期,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很多特质均超越了时代的限制。与之相比,王维的作品似乎更适合作为一代文学的“正宗”,如同赵殿成品在评诗歌时的说法:

唐之诗家称正宗者,必推王右丞,同时比肩接武如孟襄阳、韦苏州、柳柳州,未能或之先也,孟格清而薄,韦体淡而平,柳致幽而激, 唯右丞通于禅理,语无背触,甜彻中边, 空外之音也,水中之影也,香之于沉实也,果之于木瓜也,酒之于建康也,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盖空诸所有,而独契其宗[2]。

赵殿成在序言里描述了王维作品中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质,这种艺术品质在唐朝诗人里堪称“正宗”。因为王维诗的兼容并包、富于中和之气的艺术表现,直到今天,当代学者也会把王维定义为“全面的典型”,“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代表人物”[3]。本文在这里尝试以王维的一首早期作品,《寒食城东即事》为例,着重探讨其诗歌中涉及到的一些身体美学的具体特点。

《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主要描述了唐朝时百姓人家的日常生活景象,全诗如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g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在诗歌的首联中,诗人绘制了一幅柔美宁静,物我交融的自然图景: 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过桃李树林,水波荡漾,滋润了绿蒲和白芷。溪流边几户人家,落花多半飘入东去的流水。《即事》一开头,“穿”、“涵”、“落”等动词的使用活泼灵动,春天的清新气息呼之欲出,大自然景色于秀美中透出勃勃生机。

在接着的颈联和尾联里,诗作描述的角度就发生了转移。作者的镜头似乎从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关注中迅速拉近,开始出现了少年在自然美景中运动、嬉戏的具体生活细节。踢出的皮球常常高出飞鸟之上,荡起的秋千争相飘出了杨林。“蹴鞠”中的“鞠”原指一种外包皮革、内塞米糠的球。“蹴鞠”其实就是一种踢球游戏。据学者考证,蹴鞠在我国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在汉代还一度成为军队练兵的方法,在宋代有了专门的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到了清代又开始流行“冰上蹴鞠”。荡秋千和蹴鞠一样,都是百姓人家喜闻乐见的日常运动项目。杜甫《清明》诗中也写道:十年蹴鞠⒊远,万里秋千习俗同,陆游也有“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以及“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等句(《感旧》) 。在《晚春感事》一诗中更感叹: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这些诗句都从侧面印证了踢球与荡秋千活动在唐朝时的普遍。

再看诗作的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清明和上巳两个节日,中国百姓人家在这两个节日里均有郊游踏青的习俗。年轻人可以时不时出来游玩,不用非等到节日再狂欢。王维在诗歌的结尾处肯定了各种踏青与体育活动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

中国诗歌与画作一样,也需要与现实生活直接接触,才能描摹物境,进而引思。诗歌中的景不同于自然之景,就是因为其中诗人亲身“与事相接”。在《寒食城东即事》中,作者的笔触从自然生动的图景一直涉及到对人的具体运动场面的描述,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整首诗的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一种人与自然界,以及人的身心的双重和谐。诗中对蹴鞠和荡秋千等活动的强调,在诗歌里面成为构建情景交融过程的核心元素。

三、境与身接而情生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通常与人的生活与情感均息息相关。画家祝允明说:“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诗人胡应麟谈到神韵诗学,更用人的身体及植物枝干直接做了比较:

诗之筋骨,犹木之根干也;肌肉,犹枝叶也,色泽神韵,犹花蕊也。筋骨立于中,肌肉荣于外,色泽神韵充溢其间,而后诗之美善备。

《寒食城东即事》一诗既不乏自然美景的轻盈,同时又表达了参与蹴鞠和秋千运动的热情,这体现了从具体的家居日常与个人身体感受出发的一种美学存在形式。诗人在对寒食节民俗的记述中,对人类身体的活力与欲望做了积极的肯定。整首诗结合自然的美景,描摹出了一种身体运动的真实的快乐,正所谓“境与身接而情生”。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诗歌以诗画合一,富禅佛趣味著称,如闻一多所说的:“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多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 其实,王维的诗绝不乏“动”的一面。如他的另一首诗,《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姿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当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在这首诗里面,既有“箫鼓赛田神”,也有“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满溢着运动之美。在王维的笔下,即便是以自然而不是人作为主角,满篇也都是“色静深松里,声喧乱石中”(《青溪》),和“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这样的句子。在这些诗行里,无论是对自然还是人的书写,在对大自然的节律运动的描述中,都充斥着一种生命力的丰盈。诗人的丰富生活阅历加上他在诗、画、乐、禅诸方面的精深修养,使其诗歌具有多重的复杂性,其作品能代表中国的诗歌甚至中国文化传统,绝非偶然。王维诗歌“静”中体现着的“动”,预示了王维诗歌在冲淡、自然和含蓄之外的又一重含义。

身体美学不仅仅是关于身体的美学,在这种美学体系中,既包括了对身体本身的审美,也涵盖了对身体的意识化和心灵化的理解。如果中国存在身体美学,王维“情景交融”的诗歌作品应该就体现了身体美学的一面,它反映了中国“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文化特质和具有实用主义特色的传统文体风格。

四、身体美学与现代的体育教育观

在西方美学界,舒斯特曼创建身体美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将过去分散的思想、观点组织起来,提出美学重新回归日常生活。舒斯特曼认为:“不仅在希腊和罗马,在亚洲的哲学传统中,对身体之美的欣赏,都可以是我们今天称作审美的关注的中心[4]。”他在学术研究后期,就开始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体系中寻找思想资源,来完善身体美学的整体构架。

从中西身体美学相关的讨论可知,身体美学很早之前均已经存在,现在日渐得到重视。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一“健康”概念意味着,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的身体这一层次。

与当代学术界中意识美学开始与身体美学对照和互补相一致,现代体育发展的方向,也应该从偏重竞技逐渐转向更重视全民的强身健美活动,体现在现代的体育观上,追求健康不仅要实现个体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应注重个人生体育精神层面的培养,包括终身体育意识、审美鉴赏能力、合作精神的提高等等。相应地,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必将承载更多层面的教学内容,以教育对象德、智、体、美全面培养为综合目的,重构体育教学的价值体系。

此外,应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我们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应植根于“身心合一”的文化理论,注重人体身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身体美学对体育活动的强调,也可以f是重节奏、韵律、神韵以及和谐,这是为西方体育所不及的。可以说,在现代中国社会,强身健体是基本层次的体育需求,体育运动对于运动对象的性情、修养、气质、人格等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目前,在我国大学的体育课上,西方的竞技体育项目(像篮球、排球、田径、健美操等)通常更受重视,课时也更多,中华传统的体育活动(像赛龙舟、舞狮、舞龙等)并不占优势。中国传统体育看似保守,其实反映了一种综合锻炼的体育观。中国的大学体育在积极借鉴西方的竞技体育精神和西方大学体育文化精华的同时,还应努力传承中华身体美学文化与弘扬中国人文精神,融汇中西美学文化不同的结构和价值取向,以满足现代中国体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M].彭锋,译.商务印书馆年版,2002:354.

[2]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 林庚.唐诗综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