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范文

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20 10:25: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

篇1

一、网络文学影视剧的现状分析

中国古代,文字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口头传播的方式到甲骨文开始记载,到印刷术的出现以及现代的网络时代电子书的产生使文学的传播渠道呈现了多样化。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到新媒体时代的产生和发展,从之前单一的传播逐渐转变成为交互性的传播方式。

随着影视的崛起,使当今时代,称为一个“读图时代”,也就是现在以影像和各种视像作为现代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现如今,人们更愿意去接受那些简单愉快的方式。为了满足观众审美感受和审美需求,网络小说逐渐转向影视改编,小说已经成为电视剧改编的主要来源。

二、从网络文学到影视剧:从语言到视觉的转换

1.符号转换

从网络小说到影视剧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媒介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符号系统。网络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传播,而影视剧是通过图像、声音的镜头语言来进行传播。在数字媒体时代,语言文学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文学被解构重建。

由于文字符号是抽象的,其形象是通过人物的想象和联想创作的。对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要概括,分析其语言,通过文字的描述加以想象创作表现成视觉符号展现在人们眼前。但是这种语言转化成视觉语言一目了然的,可以直接解释所表达的意义却限定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2.叙事转换

小说常用的叙事手段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电视剧最常用的叙事手法是蒙太奇。影视剧更能表现情节与戏剧化的冲突,更加有叙述故事、表达情绪和传递美感,影视剧的情节的都是用镜头的蒙太奇来叙述一个故事,通过视听的方式来表现情节,与小说不同。小说更加注重表达意念和阐释思想,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更加直观的表现成图像。

在叙事时空上的差异,影视剧主要以空间的逻辑关系为纽带。例如,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可以通过空间场景的变化使观众意识到时间的流逝,然而在小说中对时间的表达是通过一些表面前后时间变化的词语,例如,“时光流逝”,“一转眼”等等这样表达时间的词语。所以小说语言转化成视觉语言,影视的叙事时空的手法不应该在一个画面本身展现,因为一个画面使观众无法感知时间的流逝,难以区分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

三、网络文学到影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

1.网络文学到影视剧改编的影响

从《步步惊心》到《甄嬛传》到《芈月传》,再到后来的各种网剧,不断的引发了收视热潮。随着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的改编成电视剧逐渐趋于成熟。

由于喜爱阅读网络文学的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到44岁之间,也是电影、电视剧的主要观众。所以对于网络小说搬上荧幕,早已经阅读过原著的人群更加期待影视剧的改编,人们的期待感提高了收视率。所以赶着这股风潮,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

2.网络文学创作道路狭窄化

由于网络文学题材新颖,所以在将文字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是困难的。一些热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为影视剧,众多明星阵容会令等待多年的读者、影迷期待。技术方面的特效制作也不另观众满意,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效果。

由于网络小说在创作时就重视字数篇幅,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氛围烘托等过多的描述。然而在剧本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物的动作和台词,所以讲文字转换成为视觉语言要改编的非常细致,令那些阅读过原著的观众群体难以产生共鸣,制约了网络文字审美的发展。

四、网络文字到影视剧改编的研究意义

1.数字媒介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技术出现和发展,各种图像、影响和视像已经成为了时代文化的主要承载方式,文化形态发生了明显转向,视觉性也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90年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逐渐走进中国网民的生活,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其快速成长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又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心中都会有一个想象,创造出文字中各种故事的画面。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满足了观众感官上的期待,影视剧可以将文字语言转化成视觉语言,将读者心中的想象具体化。

由于小说与影视的接受方式不同。小说主要呈现的是文字,给读者提供的是阅读模式,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只通过文字的理解和想象,来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对于影视剧来说,观众同样需要一定的想象空间,在观众观看影视剧作品时,直觉化的视觉听觉的刺激而形成。因此影视剧通过声像视觉语言展现了具体的形象,并非需要通过想象来完成。

篇2

陈定家治学最大的特点是专注现实问题,脚踏实地,不务空谈。他的主要著作之研究对象,无不是中国文学现实的当务之急。譬如说他的《隐形手与无弦琴――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研究》(2007)以商品经济浪潮下的文学生产为研究对象,在对大量事实的分析和研究中,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艺术生产论”学说。尤为可贵的是,该著作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如何面对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等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与反思,深入透彻,切中时弊,书中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学术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时代针对性,即便今天也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欧阳友权在评论陈定家的专著《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时指出:“细读《比特之境》,给人留下的第一个深刻印象是作者‘选点持论’的眼光和以‘散点’成就‘焦点’的学术智慧”②。欧阳友权认为《比特之境》一书中研究的问题“都是网络文学理论必须关注和解答的课题,貌似随意的散点透视,实则是精心设计的‘焦点运思’,全书选择的这几个‘点’可谓‘点’到了问题的要害,触摸到的是理论的‘筋骨’”,“把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问题立体性推进到学术的前沿”③。纵观近二十年来陈定家网络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笔者认为,在“散点”的广博和“焦点”的专深之间自由往返,这不仅仅是《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一书的研究智慧,实际上也是陈定家网络文学研究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治学策略和写作风格。

陈定家也曾多次论述过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及其采取“散”“焦”并用策略的原因与目的。他在《比特之境》一书的序言中指出:“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预告说,他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国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当其研究成果准备付印时,他发现仅仅把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合起来不甚妥当,因为这样会使阐述受到妨碍并造成理解的困难,而且他认为自己面对的题目是如此丰富多彩,只有采取帕斯卡尔式的‘纯警句体裁’才有可能将全部材料塞到一本著作里去,但这种体裁可能会造成一种任意建立体系的印象。于是他决定相继用几本著作分别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而以一本单独的著作作为结束,来对整体的联系、各个部分的关系加以阐明,最后,再对这一切材料的思想加工进行批判。尽管马克思最终未能完成这个宏大的计划,但这样一种思路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却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早在着手撰写‘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研究’课题报告的时候,我就已经清晰地看到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马克思在《手稿》里所说的情况十分相似:讨论的命题是‘如此丰富多彩’,以致很难把多年来比较深入研究过和即将遇到的重要问题一股脑地‘塞进同一本著作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确了这样一种认识,即要按照专题分门别类地逐一研究某一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对整体的联系、各个部分的关系加以阐明’,只有如此,才能将自己对研究对象的心得和想法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表达出来。”④

一、“比特之境”:网络文学生产论

陈定家在《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前言中曾提到,从1998年《电脑艺术的兴起和古典艺术的终结》发表算起,其近10年的主要学术兴趣和精力都集中在网络文化与艺术生产研究方面,并于2004年开始主持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研究”。2011年9月,《比特之境》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实,早在2007年,陈定家博士学位论文《隐形手与无弦琴: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已出版。该著作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细致而深入地探讨了市场语境下艺术生产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如艺术生产与一般生产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市场经济冲击下作家地位的变化、作家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艺术雅俗的分化与融合、艺术如何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走向市场,又适应文艺自身的发展规律超越市场等方面做了精彩论述,是对新时期以来艺术生产问题的一次诗学式总结,为解决市场语境下艺术生产中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后,陈定家在《隐形手与无弦琴――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研究》一书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地意R到传统文学在数字化语境下生存所遭遇的本质性的变化,并逐渐将研究重点自传统文学生产过渡到网络文学生产这一论题上。《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一书立足于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现状与动态,介绍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技术文化背景,主要包括网络时代的媒介变迁、“后信息时代”的文学生存状况、互联网与文学艺术的革新等问题;讨论文学生产的网络化问题,重点讨论了“文本”与“超文本”、“超文本”的发展历程、“写读者”与互动性、“超文本”的局限与陷阱等问题;以博客写作与文学关系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包括博客写作的基本特征、中国博客的发展与趋势、“博客文学现象批判”等在内的现实问题,考察网络时代“博客崛起”与网络文学生产所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关注文学消费方式的革命,主要涉及文学的影视化、文学的数字化阅读等问题,并以“手机小说”为例,对文学消费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数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包括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学经典、作为文化资源的文学经典、经典数字化与新媒介诗学等内容,还具体讨论了网络“恶搞”“百家讲坛”“虚拟图书馆”等大众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对文学的意义及其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影响。

在网络文学生产论的研究过程中,陈定家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调查研究工作中去,从自己研习多年的艺术生产原理出发,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特别是网络文学生产状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学理化描述与清算。《比特之境》一书中,陈定家在广泛吸收当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从现代思维方式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入手,对数字文化与网络文学的前沿命题――“虚拟现实”的文学意义进行“比特诗学”的深度探访,对文学虚构与网络虚拟之间的必然联系和本质区别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索,将传统文论中的形象思维、灵感、共鸣等经典文论观念,与网络时代的人工智能、计算主义、软件写作等所谓“灵境诗学”进行跨学科比较研究。从文学发展论的视角,对网络文学的来龙去脉,如起源与现状、特征与症候、生存困境与发展态势等问题作出历时性梳理,以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文学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冷静地回顾与总结,特别是对文学的图像化、网络化、影视化、游戏化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数字化生存现象进行研究与总结。从审美价值论的视角,对网络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态势以及其在整个审美文化领域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价值评估,从哲学与美学的高度,对文学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型及其相关后果总结规律。

二、“文本之舞”:网络文学文本论

陈定家网络文学研究中“选点持论”的学术智慧远非笔者的一己之见。王泽庆在《从看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一文中也提到,“难能可贵的是,陈定家能够对其中的个别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他的《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研究的是网络文学生产问题,他的新作《文之舞》则集中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文本问题。作者没有面面俱到地论述网络文学,而是从网络文学的生产研究转向文本研究,涉及的都是网络文学研究中一些较中观或微观的问题。⑤

2014年,《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如王泽庆所说,这是一部集中探讨了网络文学文本问题的专著。“文之舞”三个字生动形象,充满诗意。面对电脑荧幕上下翻飞的文本,这个超言绝象的“舞”字,堪称画龙点睛之笔,足以抓住超文本和互文性的基本特征来描述读屏时代的文学特性,形神兼备。从读书到读屏的转化,是网络时代文学阅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学作品从白纸黑字的信息化石,变成了绘声绘色的表意精灵,文本的这种格拉忒亚式的觉醒,找不出比“文之舞”更准确、更生动的意象来描述当代文学网络化转向所给予的最直观感悟。作者选取《文之舞》为书名,隐含着对给自己互文性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和借鉴的互文性理论大师们,如罗兰・巴特(《文之悦》作者)的致敬之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己对网络戏仿风习的认同。“舞”不仅是既原始又现代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也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形式最直观、内涵最丰富的表意方式,尤其是以网络为背景的“文之舞”,既能不断开拓现代技术隐含的审美场域,又能充分激发人类与生俱来的视听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文之舞”是一个跨越超文本技术与互文性理论的综合性概念,既不缺乏互文性所负载的厚重人文底蕴,又拥有超文本所隐含的高新技术理性;同时,它还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麦克卢汉式的新媒介概念。

传统文学研究中的中西、古今、诗思、技艺等矛盾问题,在网络文学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甚至表现得更为尖锐。但如何处理好中与西的融合、古与今的转化、诗与思的互补、技与艺的博弈等问题,显然需要从学理上理清思路,需要求真务实地开辟出适应网络文学发展要求的治学路径。此外,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是基于载体变化造成的“文本转向”,在传统文学的线性文本向网络文学超文本的转化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密切关注的学理问题被我们忽略了。对“超文本”这个从数字技术领域引入的新概念,除了一本孤峰峭拔的《超文本诗学》以外,文论界的相关研究还明显缺乏应有的人文烛照和审美关怀,更少见到中西贯通、文理兼容的诗学化深度阐释。《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重点讨论超文本和互文性问题,弥补了文论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远远不够的缺憾。

从文论视角而言,如果f“超文本”研究是理解网络文学的关键词,那么互文性作为体现超文本本质特征的核心要素,可以说是研究网络文学的关键词中的关键词。《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中提出,超文本作为网络世界最为流行的表意媒介,它以“比特”之名唤醒了沉睡于传统文本的“互文性”――即唤醒了书面文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等潜在活力与灵性。它以去中心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在线写读”方式解构传统、颠覆本质,在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互唱和中,改变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方式。在“如我们所想”的赛伯空间里,网络文学所演绎的“文之舞”――即“话语狂欢之境”交织着欣喜与隐忧:它精彩纷呈、前景无限却又充满陷阱与危机。超文本的崛起和互文性的觉醒不仅是当代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而且也是理解网络文学的媒介化、图像化、游戏化、快餐化、肉身化、博客化等时代大趋势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更重要的是,超文本与互文性理论正在悄然改写我们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

《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中的“文之舞”更准确地说是“屏文之舞”,可以概括为互文性理论支撑下超文本的系统关联与普遍贯通。这些文字,仍然是以传统文论的基本概念描述和反思网络文学文本的产物。《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对网络时代的传统的“文学经典”和时尚的“身体写作”进行了新的阐释和批评,并结合西方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对读图时代文学从“互文性”快速走向“互视性”,进而走向“互介性”的大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与传统文论不尽相同的心得与见解。

篇3

关键词:全版权 运营 市场 内容 合作 并购

中图分类号:F270;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12-02

全版权运营在文化产业生态中已经出现了很好的实践和案例,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拥抱“互联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有效选择。只是在目前的全版权运营实践中,相比民营企业文学网站做得风生水起,传统国有出版传媒企业多是参与产业链条的部分环节,其角色扮演不够活跃,市场表现应该更好。

国内目前“全版权”运营相对成熟的案例,多是网络文学作品。前几年的《步步惊心》、《甄执》,近两年的《花千骨》、《琅琊榜》等网络爆红小说,不同顺位地全部或部分完成了在线付费阅读、传统纸质书出版、影视剧和游戏改编以及其他衍生品开发(全版权运营的起点一般是在线阅读,但产业链条各环节的顺位不完全固定)的全方位传播和立体式的售卖格局,形成了对产品内容资源的一次生产和多次销售。

一、全版权运营的定义

版权亦称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特殊权利。按照《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可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等17种权利。全版权运营指的是指将一个内容资源的所有版权,包括电子版权、线下的出版权、影视和游戏改编权以及一系列衍生产品的版权等进行立体化综合开发,实现全方位、全媒体传播,实现内容一次生产、多次销售。

全版权运营从版权(主要是著作财产权)的角度,也就是基于内容资源的角度来讲的。多媒体或全媒体开发是从内容资源的表达方式、传播手段和呈现载体的角度来讲的。全版权运营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多媒体或全媒体呈现,多媒体或全媒体开发是实现全版权运营的有效选择和尝试路径。

二、全版权运营的市场条件和基础

全版权运营是业界发展趋势和方向,但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全版权运营的成熟发展,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和基础:

一是版权经纪市场的成熟发展。职业版权经纪发挥交易中介和沟通谈判功能,维护作者权益,专职与文化企业进行版权交易和合作。只有版权经纪市场发展成熟,全版权运营市场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是法治体系的更加完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充分发挥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才能使社会诚信体系日臻完善,才能很好地约束交易双方(作者、内容开发商)和第三方(版权经纪、盗版者)的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和费用。

三是全版权运营的理念深入人心。从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和从业人员要普遍具备全版权运营的意识或理念,才能考虑到一次性获得全部版权,考虑到全版权的运营。国有出版传媒企业只有在资源配置、组织设计和管理运营等方面大力支持并积极实践,而不只是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发力,才能通过全版权运营,衔接“互联网+”,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四是资本实力的支撑。全版权运营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是资本实力的比拼,是传媒和资本的结合。只有大量资本注入,才可能取得全版权,才可能运营全版权,因为融通全版权产业链的各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

五是人才的支撑。全版权运营产业链延伸长,涉及策划、制作和交易环节多,需要文化产业各方面人才的相互支撑和通力合作。全版权运营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熟稔文化产业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版权交易、文化创意等专门人才。

三、全版权运营的核心

全版权运营的核心是内容。对于出版、影视、动漫、演艺等类别的文化表达形式来说,始终是“内容为王”。这里的内容是偏重于文学的内容,即好的故事。从这一点来说,全版权运营也就是“文学+”的演进过程,即文学和影视、动漫、游戏、演艺、文化产品的结合,把原始文学故事进行多次改编和再创作,进行文化衍生产品的创意生产,通过立体营销和多次售卖,放大社会影响,最终放大内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于全版权运营的内容,在不断开发和经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等不同板块的相互作用,凭借广泛的社会和市场影响,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或独立的文化品牌。

发现、积累和经营内容是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的优势。但是,从目前的全版权运营市场行为来看,相比于文学网站(或大型网站文学频道)这个内容资源社会化供给平台,传统渠道对于内容资源的开发处于相对劣势。网络文学平台具有内容资源筛选和价值发现功能,依托粉丝拥趸的鉴别、追捧,可以发现最具有挖掘潜力、市场开发前景和人气高的内容资源,获得了基本的市场认同和消费需求,是一种全版权运营的市场预热和前期宣传造势。网络文学平台的优势,还在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也通过流量和点击率给内容资源估价提供了数据支持。产业链不同环节或板块的附加值是不同的,线上阅读盈利最低,影视、游戏盈利较多,所以要从产业链条的源头――内容资源开始布局。

四、全版权运营的四种意识

全版权运营要求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的从业人员,要有全版权运营的理念,在策划选题和经营内容资源时,不仅要考虑到纸质书出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涉及到数字出版、影视、动漫、游戏、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市场拓展。具体地说,全版权运营要具有市场眼光、品牌意识、合作意识和营销意识。

一是市场眼光。市场眼光要求策划选题和开发内容资源时,具有市场敏感,对潜在的读者、现实的目标群体的阅读趣味、文化体验需求有基本的把握和大致的判断,对娱乐市场流行元素具有敏锐嗅觉,能够预测到什么方向、什么类型的选题或内容适合全版权运营,可以在全版权运营中培育出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市场效益。要立足市场,面向消费,在扩大文化产业消费、刺激读者购买需求的思维中寻找创意、作品、作者和机遇,契合市场需求和时代脉动。

二是品牌意识。品牌意识,就要求在全版权运营语境下的选题策划和内容开发,要寻找优秀作者、优秀作品进行合作开发,要寻找具有的潜力作者和市场前景的内容培育品牌,全版权运营的过程就是品牌培育、保护和综合开发的过程,全版权运营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运营。品牌是作者和内容的标签,作者和内容是品牌的载体,品牌的培育关键是作者和内容得到市场高度认可和青睐。

三是合作意识。全版权运营涉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涉及到影视、动漫、游戏、文化产品开发等不同文化领域或产业板块,是文化产业不同范畴之间的融合和跨界,不是单纯依靠某一板块的从业人员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全版权运营需要通力合作:从文化企业内部角度来说,是团队合作,全方位开发资源,立体化运营。从文化企业与创作者角度来说,两方面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合作共赢。从文化产业板块来说,即使某个文化企业拥有所有版权,但是其自身在全版权运营中很难操控全流程和各个环节,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很有必要与文化产业其他环节合作。

四是营销意识。全版权运营的过程也是营销的过程,是从线上到线下、从产品到服务的全流程、立体化的营销。图书出版、影视、游戏等的发行营销只是其中一环,一般来说可以是整个营销过程的起点,也可以是中段。总之是要培养、巩固、扩大目标受众,使之成为铁杆粉丝,连续消费纸媒介、电子媒介的文字内容,消费影视、动漫、游戏,消费其他文化产品。

五、市场介入模式

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积极尝试全版权运营,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最好的介入或参与方式是合作,通过主动与网络文学平台合作,积极参与产业链条塑造。通过另起炉灶的自办网络平台方式,显然是不经济、不理性的行为。因为网络文学平台不仅具有前文所说的功能和平台优势,其本身大量的、更新迅速、互动性强的内容资源,众多的用户资源,稳定的受众黏性,在市场中的认可和品牌影响,不是自办新兴网站可比的。另外,依靠自身的资源配置,直接挖掘自身现有内容资源进行全版权运营,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较强的策划营销能力、较大的资本支撑和人才团队基础;需要著名作家的既有受众群体和品牌影响,代替网络平台的市场过滤、预热和造势,基于文化产业市场从来的不确定性和盈利不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

一方面,从内容提供商的角色,提供传统传播渠道积累的内容资源,作为原始资源参与全版权运营,还可以把部分内容资源放到线上,通过网络文学平台的内容筛选和价值发现功能,检验到自身已经储备的、适合于全版权运营的内容资源。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介入产业生态和链条中去。并购的方式是比较迅速的扩张方式,可以依托相对成熟的目标企业,规避自身直接参与竞争的市场壁垒,发挥资源整合和目标公司既有的优势,快速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但是目标公司(主要是成长性和核心人才团队)的选择,并购价格(主要是溢价)的确认,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并购后的团队稳定、管理协同、文化认同也是风险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妮.“全版权”运营:在探索中前行[N].中国文化报,2014.3.19

[2] 吴娜.中国“全版权”时代何时到来[N].西安晚报,2014.3.31

[3] 刘志伟.“全版权”运营有望成趋势[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2.25

[4] 黄子祺.网络文学全版权运营的现状、问题与展望[EB/OL].百度

篇4

关键词:中学 校园文学 中学生 青春期 青春影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53-02

文学引领我们的中学生体悟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校园文学记录下学生的心灵体验,实现着情感和精神的超越。校园文学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关注中学校园文学的动态,是把握中学生精神脉搏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大多数关注中学校园文学的论著都将注意力放在中学校园文学地位和处境日益堪忧、“应试教育”对中学校园文学的束缚等方面,很少关注到我们的中学生内部发生在碎片化阅读背景下的身心裂变。本文联系中学校园文学最新最突出的现象,从中学生内部的青春期烦恼入手,探究目前中学校园文学的问题。

1 影响校园文学的几个突出现实问题

1.1 描写对象的相对狭窄

“爱情”和“乡愁”成为中学校园文学泛滥的主题。校园文学集中地表现“爱情”与“乡愁”,处在青春期的写作者们婉约、柔美、虔诚地用柔美的诗句、用轻灵的文笔抒发心中的初开情窦,为心中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献上一束束钟情的玫瑰;而对“乡愁”充满迷茫和伤感的描写似乎又特别能显示出他们思想的“深度”。实际上,就人生阅历而言,我们的中学生要全面把握这样的主题应该说是有难度的。问题是青春期的冲动鼓动他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四周弥漫着几乎一种声音,那他们只好通过改变呼喊的内容来获取鹤立鸡群的满足。

在中学校园畅销的青春作家,从日常琐事中寻找寄托着隐逸倾向的生活情趣――饮食、起居、花鸟、虫鱼、茶点、童年回忆、故乡山水,不难发现,中学校园文学在这方面的跟风之作不在少数,描写对象根本远在中学生生活的别处,没有经过苦和痛的熬煎而仅仅依靠想象的力量所进行的描写,也因加入了文字游戏的成分而暴露出我们的中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态。

与其临渊羡鱼或痛骂鱼不上钩,不如退而结网。即使这种退而结网的做法是很带有点无奈甚至不无悲凉的心情的。但对于目前中学校园文学突出的对社会主题的冷淡、疏离,对现实生活的或有意回避,或冷眼旁观,缺乏应有的关怀这种表现,的确有规避的必要。

1.2 “火星文”的日趋扩张

从百度上搜到的火星文的定义是这样的:“火星文,可解作火星人的文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方便或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符号、繁体字、日文、n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乍看像是乱码或打错的字,用法也不同于汉字那么规范。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亦称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

火星文的出现和越来越广的运用范围(几年前作为一种游戏用语在泡泡堂流行,接着通过QQ资料及聊天快速散播,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共用语言),足以透露出孩子们占领独立空间的势头,大人们越是摸不着头脑,火星文被运用得越是如火如荼。

有意将日常表达“变形”,“陌生化”,这与中学生青春期标新立异的需求似乎具有某种相似或一致性。这样的做法也许是他们宣告成人世界的一声醒钟,但同样不可回避地将校园文学推至一个孤僻的角落。

1.3 网络写作的虚拟性、娱乐性和随意性

不得不承认,网络写作已成为中学校园文学的一股相当雄厚的实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更把青春期写作从成人世界中独立出来:孩子们凭借着大人把握更少的网络世界欢快地开辟着他们的“阵地”, 在网络论坛首页上有这样的标语:“校园文学是很多前卫文学的起源,校园文学的启蒙是学生的愤懑、宣泄、激动、兴奋和欢乐,校园文学有爱、有恨更有情。”①事实上,我们的中学生酷爱网络平台,把它奉为他们独立的话语场,也是因为网络虚拟的世界完全有别于有家长有老师的现实空间,没有“清规戒律”的约束,他们的愤懑、宣泄、激动、兴奋和欢乐,他们的爱、恨和他们的情,抒发得可以更彻底。然而娱乐性和随意性太强的网络文学这一文学生产方式能生产出多少凸显深度的思考呢?

2 青春影视对中学生心理及其写作行为的影响

“从来没有一种文化现象能如此蛮强有效地统摄过那么多人的心灵。过去再伟大的文化巨子,也未获得过如此辽阔的讲坛” ②。“它对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各个阶层的大众的心态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③。影视文化凭借其试听结合的优势以及传播的便利而具极强的渗透力,在我们的中学生心里织就了一张无网之网。影视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无所不及的触角对中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产生着魔力般的影响,这一代“屏幕育成的”中学生,他们许多的价值观念直接来源于影视文化。调查显示,青春影视甚至成为与中学生交友的必备储存,许多中学生认为青春影视能帮助他们达到共鸣,朋友间谈论影视是主要的话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急剧加速,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肆掳虐,导致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处于一种压抑、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很好地充当了他们的心理抚慰剂,平静并疏导了他们紧张的神经,使得他们从紧张逼仄的精神空间走出来”④因此,寻求青春影视这一价值输入与当下中学校园文学之间的血肉联系就很有价值。“影视为心智还未健全、可塑性极强的学生提供了一幅‘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 ⑤事实上,我们注意到:青春偶像剧所构造的世界并不一定利于我们的中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影视的商业性致使它常常脱离现实去营造异常富丽的场景、过度煽情的浪漫、或歇斯底里的暴力。青春影视用艺术的审美眼光表现客观世界,中学生受其影响容易模仿而对世界进行感性的把握。“在生活和艺术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中介环节,即社会审美心理。”⑥它是一定阶级的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各种审美对象在头脑中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状况。它包括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等方面。在审美接受活动中,为了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审美客体,一定不能忽视观众的社会审美心理。新时期新的影视作品以新的艺术样式冲击受众的审美心理定势,然而商业题材、反贪题材、公安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他国内电视剧市场的产品因其凝重的主题并不能有效地吸引中学生的眼球。青春偶像剧通常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来抚慰观众先惊而后喜,始疑而终信,或喜极、信极而反致惊疑,七情具备的心。

中学生对青春偶像剧的痴迷甚至已经达到了无剧不成友的地步,它对校园文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动态从校园文学的创作实绩入手,把握校园文学的动态也应考虑中学生的心理因素,心理变化有了,还应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时候,影视文化特别是深受中学生喜爱的青春偶像剧就不能被忽视。

3 正视中学生青春期烦恼,营造校园文学的纯净天空

中学校园文学需要发展,但如何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强烈呼声。在通俗文化与消闲文化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将凭依着校园这最后的一座堡垒,坚守一方纯粹的领地,并把这种坚守视为我们共同的信念与追求。但如何给中学校园文学引入合理的理论助力从而引导其健康发展?这首先依赖于对现实创作的定期总结,罗列现象,深入分析因此显得十分必要。如果我们的大众媒体能够在筛选播放节目时多考虑一些对孩子们的教育责任而不仅仅以商业利润为中心,那么至少理论上保证了影视文化影响在源头上的相对纯净。此外,用经典文学和文艺作品占领校园文艺空间,老师要引导学生探索经典作品的魅力,要让学生正确分辨文艺作品的高下,养成读经典作品、看经典作品的习惯,激发浓厚的兴趣,熏陶高雅的情调,使学生站在精神的较高地带审视校园文学的不同层次。当然,学校也不能忽略今天具有契合青春特点的文艺作品对他们的现实影响,要在尊重他们的青春期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做出正确及时的引导,让他们接受优秀青春文艺作品的良性熏陶,抵制青春影视作品中有可能的负面影响,调动各种有利的文化因素和文艺因素,引领学生在经典文艺和时尚文艺的交互作用下使自己的精神情感得到有效的升华。既然青春期烦恼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既然青春偶像剧已经涉入中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并且影响着包括其写作行为在内的各个方面,蛮强的回避就只能是不智之举。学校或教师如果一味对“敏感”的青春烦恼或青春影视避而不谈,最终也许会不胜决堤“洪水”的猛烈冲击。教师只有趋利避害地、有选择有侧重地、辩证地去引导学生对青春影视进行合理的分析,运用。只有在诸多青春期烦恼的围困中寻求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才是中学校园文学的突破点。与此同时,家长的配合十分重要。社、学校、家长的三方关怀共同作用,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写作行为,还将大大有益于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注释:

①http:,2006.4.20

②余秋雨.银幕背后的文化灵魂.艺术世界,1989年第3期.

③ 周安华.现代影视批评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254页.

④梅乐平.论当代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1页.

⑤梅乐平.论当代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1页.

⑥钟惦O.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第267页.

参考文献:

[1] 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D].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器友.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D].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建军.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D].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

篇5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阅读;转型;引导

一、新媒体:一种多维互动传播方式的兴起

新媒体并非横空出世,其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67年,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P.Goldmark)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一词,从此走入公众视野,并引起政府重视。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处提到“新媒体”概念。之后经过媒体的放大和传播,“新媒体”一词广泛流行,并影响了全世界,一直传到中国。

新媒体背后是传统媒体,但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更像是亲密的衍生与发展的关系。简单说,新媒体是基于传统媒体的一种有效延伸。时下人们对于新媒体认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较为令人信服的是美国《连线》杂志对于新媒体的判断: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变革。显然,这个界定揭示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本质区别,即传播模式发生了转型、新变。即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媒体“你说我听”的单向、被动传播模式,而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发展为多维、互动的传播新形态。

新媒体对世界的影响无需多言,世界已是“地球村”。近些年来,新媒体对于中国社会之影响也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社交、生活等习惯方式。它以惊人的能量在扩大着它在各方面的影响力。而文化领域也不例外,作为文化积累和提升主要途径的阅读更是首当其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注作为新媒体使用主体的大学生在新媒体阅读上的转型、新变及影响就特别重要。

二、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转型与新变

先来看下近几年的一些文化阅读调查。据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七年间下降11.7%。然而网上阅读率则增长了7.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其时正是互联网在中国方兴未艾之时。2015年还有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网民数量已达6亿多。这些充分说明,新媒体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大家生活里的重要伙伴。而传统媒体阅读相对应地滑向边缘,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文化现象。

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既然潮流不可改变,“阅读”危机以及阅读界“狼来了”的惊呼也似乎无济于事,那么直面阅读的现实,认真梳理新媒体阅读对人们所带来的转型、新变、优势以及困窘等问题似乎是明智选择。

从我们所积累的知识以及从身边学生群体的访谈、交流情形来看,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阅读,期间发生的“正面性”转型和新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从传统文本阅读向图形动画音乐等“阅读”形式转变。在传统媒体时代,阅读遵循的是从“作者―文本―读者”直线型单一模式。而新媒体兴起后,除了通过传统的文本信息进行纸质文字阅读以外,更加注意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提升人们对于文字以外的“图像”“声音”“色彩”“味道”等广泛“空间”趣味的感受和体验。于是,使得以往枯燥疲乏的文字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比如微信推送的文章,通过文字加图片、GIF甚至音乐,来调动读者“视听”等方面的触动,由此更快地吸引读者的“眼球”与“抓住”读者的“心”,最终激发起大家的阅读兴趣。“读图时代”“视觉文化”的到来功莫大焉。

其次,从单向阅读向多维“互动阅读”转变。显然,传统媒体阅读只是一个单向道,某种程度上读者是来什么读什么。相反,新媒体利用各种技术渠道,实现了“你说我听,听完我再说我自己的想法”的多维互动传播新模式。也就是说,阅读不再是作者面向读者的单向输出,而是一种双向的无限制互动交流。“在场互动性”让读者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和轻松。

再次,从传统的图书馆阅读向便携性“电子图书馆”阅读转变。传统阅读大多在书房或者图书馆完成。而新媒体让传统的图书馆或者书房阅读变得更加方便,人们不再需要固定在一个场所里。如人们随时可以利用手机上网浏览、下载电子书籍或者订阅手机报纸,共享一切网络的电子资源。电子书阅读器Amazon Kindle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发展和使用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上就是新媒体所带来的阅读方式的巨大变革、转向和更新,便利和优势比较明显。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的发展将会促使人们更多阅读的机会和多样选择。

三、新媒体阅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反思

当然,毋庸讳言的是,新媒体阅读过程中也对当代“新媒体居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大学生是“新媒体居民”中的主导群体。一项调查显示,“95”后大学生主要的课外生活是写博客、刷微信、进行网络文学创作、关注网红等,这已经有了浓郁的“触电”色彩。我们在嘉兴学院做的调查结果是:一天上网在5个小时达到80%,其中,40%是上网聊天,25%是玩游戏,15%是追影视,10%是为查资料。对于阅读,调查情形似乎不容乐观。

所以,新媒体阅读是把双刃剑。除了它所带来的优势,在缺点方面其实也比较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不足:

一是“快餐化”阅读流行。因为新媒体信息数量急剧增多、传播速度加快,导致信息泛滥。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与“大数据”的时代,可是人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忽略了“快餐化”阅读。快餐事实上是既没有足够营养,也来不及仔细消化。于是,快餐阅读最后就演变成单纯追求信息的“简单化”,满目是雷同化的图片、喧嚣,以较多的夸张八卦方式来迎合人们快节奏的阅读生活。阅读耐心、节奏、味道以及阅读生态全部被打乱了。

二是“碎片化”阅读行为。所谓“碎片化”阅读,是说阅读不再有纵深感,不再有有机联系和系统关联,更不用说进一步的创造启发。虽然“碎片化”阅读较之“快餐化”阅读是一个递进,可是它毕竟还是在平面上。“碎片化”阅读将信息化整为零,打破原有的结构变为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比如新闻网站以及客户端的分类;再明显的是新浪微博的“热搜榜”。它们在夺完人的眼球之后,大脑里根本留不下更多内容。

三是从深阅读向浅阅读的转变。这是新媒体阅读最被人们所诟病的负面效应。毕竟新媒体阅读大多属于浅层次阅读,它主要是以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于是,对于篇幅较长的名著人们习惯采用缩读、速读方式阅读,功利、速成及娱乐意识非常明显。而传统纸质书的阅读在此方面的确要偏于深读、精读。一句话,传统阅读基本是深度阅读,新媒体阅读则大多是泛读。这是值得警醒的所在。

总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悄然变化,其中既有可喜的方面,更有值得反思及警惕的地方。这种新媒体潮流目前还在进行当中,谁也不好做出绝对的判断,因此诸如“阅读危机论”以及“新媒介霸权”说似乎均不可取。既然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不可扭转,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学习及社交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就成为热议话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新媒体阅读在大学生中的新变和局限,并对其进行细致地调查、分析、引导和反思。

参考文献:

[1]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理论探索,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