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0 10:25: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理念
古典文学作为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古典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殿堂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文学描写和古人表达思想时的细腻与丰富。要让中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就需要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将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理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传统古典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一、学会正确认识古典文学
1.现如今的中学生都很惧怕古典文学
许多中学生在文言文的课堂上,普遍都具有排斥和厌烦心理。认为古人的东西都是晦涩难懂的。而且年代也十分久远,没有必要进行学习。这样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古典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发展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恒星,是任何文化都无法替代和无法比拟的。
2.转变中学生错误的观点,加深对古典文化的认知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灿烂多姿。一直都是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精神港湾。正因为这种古典文化的深度和广度,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和新鲜的思想,却早已将古典文化忘在脑后。就是因为如此,我们就必须从平时的初中语文古典文化教学中将这种“追根”的思想调动起来,认识到进行古典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古典文学的学习本身就比较难理解
如果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把本身就让学生难以接受的古典文化课堂便得更加不愿接受。所以只有将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才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保证学习的激情和学习的动力。
2.教师在进行古典文学的教授时,要有一颗不畏艰难险阻的心
教师强硬的知识水平是基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是引导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制胜法宝。只有教师将枯燥的课本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
三、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理念相结合
对于初次接受古典文学的初中生来说,古典文学还是很陌生、很枯燥的。尤其是生涩难懂的文言文更是让课堂中的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来。这时就需要教师以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古典文学与现代化相结合。让学生对古典文学不再感到陌生和难懂。比如在进行文言文的讲述时,可以先把文章的背景和涉及的人物事件做一个小小的规划,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方式制作教学课件,生动地将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文,方便学生的学习。这样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兴趣,这才是今后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动力。
(1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22
2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分布、学位授予、研究机构和重点学科统计基础上,结合研究文献和统计报告,考察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培养计划及本科专业课程,提出分层、分型、联合的“二分一联”三维人才培养方案,是国家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和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古典文献;古籍数字化;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数字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33
0 引言
“古籍”是对古书的雅称。古籍作为宝贵文化遗产,蕴藏着无穷的知识、智慧与财富。古典文献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和网络化浪潮,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结合成了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1 数字时代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问题
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因为电子信息的所有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代表的,所以人们将称为数字时代。
古典文献学是有关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的学科,因此与古代文化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并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这个“实”,就是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文献学”的概念最早是1920年由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提出,但是以“中国文献学”作为一门学问立名,则创始于郑鹤声、郑鹤春1930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至于以“古典文献”作为学科,则始于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文献学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学科,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史文献以及其他涉古学科提供有关典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献处理方法。而所谓“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显示,34%的网民更倾向于数字化方式的阅读。走出书斋,使学术研究有益民生,贡献社会,是人文研究的本义。
古籍数字化作为新世纪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的新增长极,现阶段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国家大规模投资,而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尽管已有学者关注到古典文献及古籍数字化学科建设,可还未与人才培养微观结合,尚缺乏一手数据的实证分析。
2 中国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2.1 大学学科、专业、课程概念
学科有两个含义。第一种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有西方学者将学科分为纯硬科学(如物理学)、纯软科学(如人类学)、应用硬科学(如临床医学)、应用软科学(如教育学)四个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3735-92则分成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第二种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美国教育部CIP-2000分为17大类: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医疗卫生、工商管理、教育学、农学、法学、建筑学、艺术学、公共管理、传播与新闻学、图书馆学、神学、职业技术;我国现为13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方式及其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的学科声誉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2 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2个目录外专业;2012年9月,教育部再次颁布新专业目录,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整合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基本专业和应用语言学、秘书学2个特色专业。2005年以来,中文本科专业点快速增加(主要是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2014年度已达1 089个(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83年在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之后,直到2005年,增加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2个点,才有6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十一五”期间,与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数量相比,“古典文献”在2007年增加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3个后,近5年再无变化。
3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的学科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到2007年为止,我国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6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6个(见表2)。
博士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制高点。20多年来,我国先后分5批批准54家单位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见表3)。
2006年,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5个。目前有151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其中2010年增列84个)。以郑州大学的博士点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点为例,印证目前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缺失。
郑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原与中国古代文学为同一学科,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第10批),2007年招生。其培养目标提到的博士研究生须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并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网络文献检索、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等,实为博士生共同要求。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古典文献学专著研究、文化学概论;专业课:国典章制度研究、出土文献与文学思想研究、“文选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选修课:中国文学经典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版本目录学、中原文学文献研究、考古学、思想史,主要与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史学、考古学相关,对古籍数字化课程还缺失关注。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坚实的古代汉语基础、古代文献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古文阅读能力,能够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等研究手段,进行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的人才。专业方向为古白话文献研究、域外汉学研究、文学文献研究、宗教文献研究、辞书文献研究等,虽强调专业外语,但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仍较为传统。
4 中国古典文献学人才培养三维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数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中国古典文献学科要多元化发展。
4.1 分层培养的维度
4.1.1 办好现有古典文献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作为高校首批四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积淀很深、专业度高,应发挥优势。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两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虽然设置较晚,但依托该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颇具实力。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三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点,特色鲜明。总体而言,本科阶段还是按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办学为好。
4.1.2 培养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
2011年,共有72所高校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招生(只有9个本科点),本硕结构倒置,虽可广取英才,但大量生源专业基础不牢。因此,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编辑出版、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鼓励跨学科报考,改革考试科目,并增加技术型导师。
博士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但博士、硕士的区分度还不够明显。而就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人才而言,还没有一家培养单位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科招此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除外),学科新增长点不多,创新不足。对照国家“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当前的情况是政策鼓励、教育需要、产业要求。
4.2 分型培养的维度
研究生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等不同培养类别,一般以学术型为主。学术型研究生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兼顾其他行业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与之匹配的培养方案。2012年,教育部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不低于30%。中国古典文献学除跨学科招生、建设双师型队伍、设置古籍数字传播或电子文献学方向之外,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制定古籍整理与数字化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方案,面向行业招收从业编辑人员,以提高古籍数字出版人员的学术素养。
可以借鉴相关专业中医医史文献的培养模式。首都医科大学等24所高校设有硕士点;北京、黑龙江、辽宁、湖北、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点招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更为创新,设信息化方向。
4.3 联合培养的维度
无论是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还是联合培养单位招生计划,尚未见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学科方向博士生,也未见与古籍数字化出版企业的联合培养。也就是说,目前可供利用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国学宝典”、“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大型电子古籍数据库开发企业,还未进入中国古典文献学高端人才培养范围,“研究生计划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要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认真分析,切实优化学校间、学科专业间招生结构”。
面向出版企业产学研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走出书斋”,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引领社会需求。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较方便地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最新成果及研究手段,从而有效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实现真正的交叉、渗透和结合,使跨学科研究不仅成为了解历史客观实际的必要,而且成为真正的可能。因此,培养方案应考虑以下内容:有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学术带头人与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有坚实的科研基础并取得重要研究与实践成果;能开出古籍数字化方向的核心课程与前沿课程;拥有培养古典文献数字方向研究生所需要的文科时间创新中心和产学研基地。
5 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大型数据库、图书编撰、出版和阅读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中国古典文献学三维人才培养范式的守正出新,必将带动“古籍电子文献学”的兴起,为古典文献学增益全新的研究领域。未来,与数字出版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共同构成现代阅读形态的两大体系。因此,学术转型不可矫枉过正,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是古籍数字传播的根基,仍然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标识。
参考文献
1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 潘树广.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 毛建军.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4 达恩顿著.熊祥译.阅读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4-04-22
6 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著.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北京大学中文系都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专业。
中国文学主要学习研究文学史、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并关注当代文化现象,下分6个方向: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汉语言学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古典文献学是从事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培养古籍整理与研究专门人才的专业。应用语言学是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来解决其他科学领域与语言相关的问题的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现代阐释 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48-01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历史的学科。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所占课时比重较大。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与审美感受能力,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成为知识基础雄厚、能力素养良好的新型人才。
2.授课侧重点各有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涉及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诸多学科,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教者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认为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是必须的;有的强调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进行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有的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认为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还有的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
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方向需要新的定位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是一个研究队伍庞大,研究领域广阔的成熟学科。然而,与学术研究的红火相反,课程的教学研究一直相当冷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观念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等问题十分突出,加上社会上急功近利观念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等特点,应该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重新把握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质,总结古代文学的教学特点,探索适合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已成了学界同仁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如何在教学中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现代阐释
1.教学内容的阐释要与时俱进
教师要在遵循传统讲授原则基础上,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的新的认知,即如果仅只是以古代佐证古代,或者所研究和讲授的东西限制在古代范围内论古代,那么这种教学毫无意义。教者必须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从古代通向现代,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要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情感、审美、价值观念产生作用,产生现代的新意识,为现实服务。要真正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当下所用,增强古代文学的现代意识,用现代意识观照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拉近古代作品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育化学生心灵的效果。这应该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问题。
2.教学中要深度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难易适当,教学重点放在作品的深度挖掘上,力求让文学作品感染人,文学形象鼓舞人,文学事件教育人,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上下工夫。采用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彰显古代文学作品内涵所蕴涵的魅力,课堂上要最大限度的融入作品,做到一般作家一人一作品,主要作家一人多作品。从教学大纲所选的精读篇目中确定课堂精讲内容,由浅入深,选取人物形象丰满、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内容,以名家名篇为主。开展以作品赏析为主的课堂讨论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透视现实人生的能力。引导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对问题进行理论总结,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等实际能力。
3.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并且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但是其范围是有限的,而且经研究发现,目前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比较低。“慕课”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它可以使全球范围内有关古代文学教学的资源实现共享,“慕课”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完善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发展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慕课”与原有的只提供课程资源的名校视频公开课不同,“慕课”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参与。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的全过程。
当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在社会行为上显得孤独、冷漠,对社会、对集体、甚至对亲人朋友,他们缺乏基本的友爱之情,表现出狭隘和自私。因情感缺失而引发的生命悲剧日益增多,这些悲剧提醒我们在高校开展情感教育刻不容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他们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们达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性境界的提升,使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体味中国文学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国林.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原则新探―以批评史元典与现代阐释及文化背景为考察中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4).
[2]曹顺庆,王庆.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J].当代文坛,2010(03).
[3]张万敏.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论文的现代转换[J].长春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国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写作、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学、逻辑学、书法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语言调查、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对于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及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学作品的写作方法、掌握古代文学各种文体的鉴赏技巧都有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习中,学生还可以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正因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故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找到适当的教学改革路径与方法。以笔者的观察和切身体会,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尤为重要。
1 积极引导,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家往往兼具政治家、思想家的身分,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留存至今的作品,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思想与文化价值,为后世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当今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使用的文学手段,大多可以在古代文学中找到源头。因此,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读懂各历史阶段重要的文学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意义重大。
此外,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世界、思想内蕴、感情意象可以使学生在怡悦精神和情感满足的艺术享受中增益自身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光明幸福的憧憬可以培养他们的崇高理想;仁人志士报国济时、视死如归、持节不渝的忠诚可以激发他们献身国家的浩然正气;哲人学者己饥己溺、民胞物与的博襟可以培养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清流贤达反势利、反庸俗的磊落气度和冰清玉洁涅而不缁的高尚品质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范;自然风光、人文胜迹的讴歌可以培养他们对祖国山水的自豪与热爱之情。而且中华民族文学独有的样式和特色,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更能够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理想信念、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用人类创造的财富和知识,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可以说,古代文学是我们祖先创造和留传下来的珍贵财富,而古代文学教学,是这一珍贵财富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对课程的这些重要性,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和课中对学生进行相关讲解和引导教育。有了这样的思想动员,学生可能不会再存在“有用无用”的顾虑,而是去想方设法完成好学习任务。
2 优化教学内容,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从时间跨度上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从先秦到近代,纵贯三千年,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学科上看,它是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因此,它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与庞大的教学内容相比,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都存在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数少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开阔的知识视野,又能获得审美直觉能力与对经典作品的感悟能力,这就需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直以来,教师授课都遵循着以文学史为纲的基本线索,以作品阅读分析为辅助,以选修课为补充,力求全方位打好学生古代文学知识基础这样一种思路,笔者认为这是不应改变的。教师需要的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度认知及如何科学地传授等问题的思考,这是改革的关键。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属于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层面。两个层面怎样才能进行科学的结合,笔者认为关键是课程设置及处理好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选修课则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两者相互补充,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应采取不同方式。文学史以点带面,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等以教为主,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则以自学为主。作品阅读与分析点面结合,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在知识优化的同时,又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还应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应该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这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都是必须的;还应强调关于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的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还要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因为对教师来说,若不收集完备的资料则根本没有发言权;同时要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使教学在新世纪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并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教学中还应注重当代意识与古典领域的交融,注重古今贯通,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及历史变化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手段单调,教学形式单一,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不够,相互启发、促进不够。然而,作为教师如果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话,就应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找到一个良好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改革教学方法,应加强教学设计,提倡在采用传统讲解法的同时,采用讨论法教学,推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热点,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师生形成对话格局。关于讨论的问题,可以布置一些热点话题,也可以布置课堂讲授的一般性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评述各家观点,有根有据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加深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理解。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动手动脑,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成为提高教学效能的新途径。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以声光画综合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自然亲近古代文学,可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想象营造的“幻象”世界。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有些诗歌的“幻象”就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能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古代文学的许多名诗词、名小说、名戏曲都已经谱成歌曲、拍成电影电视,我们在讲授这些内容时都可以利用,以便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愉悦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和影响。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也能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教师应该大量收集准备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兴趣,也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根据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文献检索和搜集学术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课件,把图书馆电子检索手段与传统的古文学文献查阅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取了更多学术信息,为古代文学学习打下了厚实基础,也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虽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发扬扎实苦干的精神,锐意改革,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方面的引导,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那么,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容易克服的。参考文献:
[1]黄连平,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1.积极引导,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家往往兼具政治家、思想家的身分,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留存至今的作品,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思想与文化价值,为后世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当今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使用的文学手段,大多可以在古代文学中找到源头。因此,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读懂各历史阶段重要的文学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意义重大。此外,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世界、思想内蕴、感情意象可以使学生在怡悦精神和情感满足的艺术享受中增益自身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光明幸福的憧憬可以培养他们的崇高理想;仁人志士报国济时、视死如归、持节不渝的忠诚可以激发他们献身国家的浩然正气;哲人学者己饥己溺、民胞物与的博襟可以培养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清流贤达反势利、反庸俗的磊落气度和冰清玉洁涅而不缁的高尚品质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范;自然风光、人文胜迹的讴歌可以培养他们对祖国山水的自豪与热爱之情。而且中华民族文学独有的样式和特色,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更能够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理想信念、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用人类创造的财富和知识,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可以说,古代文学是我们祖先创造和留传下来的珍贵财富,而古代文学教学,是这一珍贵财富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对课程的这些重要性,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和课中对学生进行相关讲解和引导教育。有了这样的思想动员,学生可能不会再存在“有用无用”的顾虑,而是去想方设法完成好学习任务。
2.优化教学内容,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从时间跨度上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从先秦到近代,纵贯三千年,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学科上看,它是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因此,它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与庞大的教学内容相比,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都存在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数少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开阔的知识视野,又能获得审美直觉能力与对经典作品的感悟能力,这就需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直以来,教师授课都遵循着以文学史为纲的基本线索,以作品阅读分析为辅助,以选修课为补充,力求全方位打好学生古代文学知识基础这样一种思路,笔者认为这是不应改变的。教师需要的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度认知及如何科学地传授等问题的思考,这是改革的关键。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属于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层面。两个层面怎样才能进行科学的结合,笔者认为关键是课程设置及处理好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选修课则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两者相互补充,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应采取不同方式。文学史以点带面,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等以教为主,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则以自学为主。作品阅读与分析点面结合,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在知识优化的同时,又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还应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应该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这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都是必须的;还应强调关于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的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还要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因为对教师来说,若不收集完备的资料则根本没有发言权;同时要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使教学在新世纪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并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教学中还应注重当代意识与古典领域的交融,注重古今贯通,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及历史变化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手段单调,教学形式单一,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不够,相互启发、促进不够。然而,作为教师如果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话,就应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找到一个良好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改革教学方法,应加强教学设计,提倡在采用传统讲解法的同时,采用讨论法教学,推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热点,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师生形成对话格局。关于讨论的问题,可以布置一些热点话题,也可以布置课堂讲授的一般性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评述各家观点,有根有据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加深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理解。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动手动脑,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成为提高教学效能的新途径。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以声光画综合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自然亲近古代文学,可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想象营造的“幻象”世界。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有些诗歌的“幻象”就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能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古代文学的许多名诗词、名小说、名戏曲都已经谱成歌曲、拍成电影电视,我们在讲授这些内容时都可以利用,以便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愉悦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和影响。
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也能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教师应该大量收集准备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兴趣,也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根据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文献检索和搜集学术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课件,把图书馆电子检索手段与传统的古文学文献查阅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取了更多学术信息,为古代文学学习打下了厚实基础,也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积极性。总而言之,虽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发扬扎实苦干的精神,锐意改革,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方面的引导,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那么,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容易克服的。
关键词: 《古典文献学》 叙事式教学模式 教学辅助手段 功利角度
因为古典文献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载体与基础,不了解古典文献就谈不上宣传国学与传统文化,所以是高校中文专业必定开设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但这门课程的说明特性太强,在教学中通常以说明的方式介绍文献学的一些基本常识,所以实际授课常常不免限于枯燥、单调,以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是很高,甚至连不少中文专业的学生都对《古典文献学》产生了误解,认为这门课程太冷僻了,与他们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联系。我在普通高校承担了多年的《古典文献学》授课任务,数年教学积累与多方思索,认为要提高本课程的授课效益,引发学生对《古典文献学》的兴趣,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任务是向学生介绍《古典文献学》的特质、发展历程,以及目录、版本、校勘等基本知识。不少传统中文专业强势的学校都有自己编写的教材,在梳理这些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教材都能忠实地围绕文献学这个中心,采用说明的方式全方位地介绍文献学发展历史,以及基本的方法、技能,直接明了,一如商品说明书,简洁高效,但同时也给人以琐碎、平淡之感,容易使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这门课程比较单调而降低了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当下许多《古典文献学》教材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授课效果。在实际授课中,很多老师也会补充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总体的授课框架和方法都没有摆脱围绕教材进行介绍说明的窠臼,所以授课效果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想让这门课程广为学生接受,提升这门课程的授课效益就必须改变以往说明性的授课方式,转而采用叙事式的教学模式,以多种手段丰富叙事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传道授业”的教学目标。
其实授课是一门叙事的艺术。叙得好,学生就会兴趣大增,从而认同这门课程,甚至产生浓厚的兴趣。文学性的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本身就是教授叙事性的内容,稍加引导就能使学生自主进入叙事进程,从而不露痕迹地达到“如坐春风”般的授课效果。而课程性质趋向说明性的《古典文献学》显然不行,所以我们要刻意营造叙事效果,亦如好莱坞大片的叙事模式,以不一样的打破常规的方式来淡化本课程说明性的特质。
其一,将常识介绍与背景介绍结合起来,选择新颖特别的案例来减低说明性的课程内容,营造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关注。如在介绍古籍辨伪时,通常的例证都举东晋梅赜“伪古文尚书案”。这个案例涉及深奥的经学,学生对之兴趣缺乏;就“伪古文尚书案”本身而言:时代过于久远,现存文献载记不详,授课时无法详加阐述引申,授课效果当然不是很好。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授课中添加了“熊大木泥马渡江”案例。向学生介绍明万历年间刻书商人熊大木在刊刻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第6回“宋康王泥马渡江”中第一次煞有其事地夹批南宋高宗赵构的“泥马渡江”传说,把神话当历史写进讲史里头,导致有明一代所有讲史演义和时事演义彻底偏离了真实的历史成为真正的讲史小说,在商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当时编刻书者所校从,形成所谓“熊大木现象”。这样,从通俗的讲史小说入手,又是成功的商业个案,很贴近如今生活在浓厚商业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于是古人为利益名望而作伪的常识也就通俗易懂地为学生所理解,进而了解到历史中文献的作伪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文学的发展,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价值。
其二,授课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这门课程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介绍避讳问题时,我随口问了学生一句:“在座有没有姓邱同学?”当得到肯定答复时,又问:“是丘处机的丘还是的邱?”随后告诉学生:在古代,邱即是丘,二者同源,为了避孔丘讳,于是丘姓改为邱。具体时间在清雍正三年,上谕云:“孔子讳理应回避……嗣后除四书五经外,凡遇此字,并加‘阝’为‘邱’。”[1]从此,无论官方民间,凡行文中遇到丘字,必须改为邱,或改为缺笔的“”或变形的“H”。刊印书籍当然也是照此办理。
知识点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通过刻意创造教学情节,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叙事式授课方法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献学的相关知识,授课效果远比说明性介绍好得多。当然对授课老师来说,付出的准备工作十分巨大。但不可否认,对《古典文献学》这类以介绍说明为主,知识点又琐碎的课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二
在注意叙事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提高古典文献学授课效益的重要方法。充分利用手头的教学实施如投影仪、电脑、幻灯片,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如PPT、Flash、Science Press等,以直观的形式将知识点集中地显现在屏幕上,既能让学生获得直接感官映像,在避免琐碎介绍的同时,又能给学生以系统简练、重点突出的视觉冲击。
比如在教授宋元明清书刻的特点与风格时,我选取了国图所藏残宋本、中华书局所藏明南监本、清乾隆武英殿本、清光绪金陵书局本同一页《宋书》,以幻灯片的形式集中放在一起,然后结合教程所说的宋明清刻书风格,与学生一起讨论辨析,这样学生对历代书刻的特点、风格有了直观且系统的认识。随即又打出几张木活字清道光《康熙字典》图片,与学生一起从排版、墨色、字体、书法、装订等多个方面探讨雕版与活字印刷的区别。再通过纪录片播放雕版与活字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雕镌书版时,是将一页之内的文字写成书稿,粘在版上进行刊刻。因此,在书写上版时,字体大小一致,且刻工一气呵成,上下字之间的撇、钩、竖、捺,交叉照应,因而版面简洁优美,但底版太多,工本较高。再及时提醒学生如经史子集等因面向消费水平较高的读书人,往往讲求美观,故多用雕版。而活字因选字入模板,因而排字应刷时容易导致字大小不一致、行列不整齐,甚至个别字倒置或卧(横)排,又因拼字排版,会出现版面凹凸不平,因此印刷出来,墨色就有轻有重,浓淡不均,所以版面粗糙,卖相不好。但活字印刷选字拼版,印完即可散版再拼,工本较低。此时再提醒学生像日历、医卜、童蒙之类量大而又不必讲究美观书籍,大多采用活字以满足消费水平较低普通市民的需求。这样图文并茂地扫除了学生中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自北宋毕N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来,活字印刷术是古代印刷业的主流。实际上直至清末,雕版因其版面简洁、字体优美、着墨均匀、行气整齐等原因一直是印刷业主流。明示同学们:有时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是行业的主流。
再如介绍古代书籍装订方式的时候,在课堂上用纪录片或幻灯片等视觉动态的形式展现古代历代各种书籍装订方式的同时,我以几张白纸做媒介,直接从古到今,依次演示书籍装订的各种方法,将各种装订方式的优点和缺点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让同学亲手演示书籍的各种装订方法,直接体验各种书籍装订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所在,这样枯燥的知识介绍变成了动手动脑的寓教于乐。
当然,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教学辅助手段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辅助手段多了,就带来选择的问题,选择得好能使教学效果倍增,选择得不好,即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本来就多而琐碎,所以才借助相应的教学辅助手段化繁为简、提纲挈领,让学生一目了然。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直观、简洁、重点突出是首要确认条件,在此基础上再做到新颖别致。
三
存在即是合理,没有无用的学问,只有用错地方的学术。《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中文专业的课程存在于当今的大学校园,当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发现其当前价值,学以致用,使其不再成为远离学生生活的所谓“老旧无用学问”。这亦是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增强授课效果的重要方法。
如适当介绍古籍善本的目前市场价值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具体的商业价值能够刺激学生的眼球,从功利角度引发他们对《古典文献学》的兴趣。进而介绍当前古籍的收藏形势: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姣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扬。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多。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要比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末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原状。清版书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直观的商业价值刺激与走俏的古籍收藏行情,使得学生觉得冷僻的《古典文献学》与当前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是如此的贴近,进而引发学生的关注:什么是古籍善本?古籍善本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破旧的古籍修复方法有哪些?当前收藏前景看涨,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让人难辨真伪,古籍作伪有哪些手法?这些问题的解决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甚至能为学生的将来就业提供参考,如古籍修缮这个职业目前是一个热点,在法国、意大利大约有4000人从事这个行业,中国却仅约400人。从业人数很少,刚性需求很大,市场前景非常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职业及其相关业务。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为我国文献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绵薄之力。
总而言之,对《古典文献学》这样说明性强的课程,我们应该积极减弱其单调的说明介绍,追求叙事式授课模式,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切入授课进程,为了提高授课效益,甚至可以添加人为的授课情节。同时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辅助手段彰显教学重点,并佐以群体讨论辨析,寓教于乐。最后应将古典文献学与当前的古籍收藏市场相关联,展现古典文献在当代的价值与影响,从功利角度激发学生对《古典文献学》的关注。鲁迅先生在小时候讨厌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类四书五经,南怀瑾先生在台湾讲授时听者如云,可见,正确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对课程的教授效果有着巨大影响。
这两方面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传播的文学与文学的传播。从传播学的外延上说,文学传播学则是依照以传播内容划分出的特定传播种类,它是立足传播学立场,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对文学传播这一传播内容种类进行考察、描述、说明、归纳和揭示等研究的学科,是传播学学科的分支领域。作为新的学术领域,文学传播学的开创应该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学术工程,因为文学本身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内容和多层面的构成:仅就文学自身而言,从国别上看,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从时间上分有古代文学和现代、当代文学;从表达方式上说有口头文学和文本文学;就文学题材说,则有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面对这样复杂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文学传播学的创建工作应该先从哪一方面和角度入手,要有一个科学的选择。正是基于这一思想和认识,曹萌选择了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作为其文学传播学建设的奠基和突破点。
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范围内,中国古代文学都堪称典型和范例,因此,在文学传播学尚为空白领域的学术背景上,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实具重大意义:既在国内外传播学界开拓出文学传播学这一独特学术领域,又为建设文学传播学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可以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具体研究成果,检验和完善一般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为探讨人类传播的方式、类型及规律提供更多的途径,从而丰富传播学理论方法体系,拓宽传播学领域。此外,从传播学立场出发,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现象、思想和发展过程,揭示古代文学传播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极大作用,以及立足传播学立场重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还能刷新当代人的“古代文学”观念,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提供新途径和新范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是从传播学立场出发,以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为指导,结合文学史、文献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主体、传播目的、传播方式、传播思想、传播类型,以及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因素进行描述和说明。二是开拓与创新。文学传播是经过学术嫁接产生的新学科。对于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而言,带有突出的开拓与创新性。如上所说,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是以传播学的立场和视角对文学进行描述和说明,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作为被传播的信息的传播过程和非文学的信息以文学作为传播方式而被传播。这样的研究方式和研究对象使它超越了既往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因此,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而言它又是开拓与创新。
在上述理论思考和学术战略鼓励下,曹萌首先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入手,展开文学传播学学科的创建,因此,汇编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资料就成为这一学科开拓工作的先导性着作。在曹萌的主导下,他的研究生们利用传播学的知识方法和理论系统,将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过程和现象,划分为传播行为、传播方式、传播目的、传播组织与制度、传播类型、传播思想、传播媒介、辅助文学传播的重要因素等类项,然后以这些类项为基本标准,在各类古代文献资料中进行甄别、发掘、钩稽,而后按时间排序加以编纂,就有了以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朝代为断代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文学传播资料汇编,再对所汇编的资料加以特定的评点,便形成了一套四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资料汇编与评点》,该书于2006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继之,曹萌出版了他的文学传播学领域的第一本学术专着《中国古典小说名着传播研究》。该着作选取中国古代几部代表性小说名着进行传播学角度的描述和分析,依据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这些已经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受过反复学术煎炒的作品,实施传播与影响的研究,从而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作品的传播方式、传播特征和扩散范围,以及传播类型给予提炼和概括,成就了一部文学传播学领域的开山之作。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意境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104-1.5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追求,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成就。意境可以分为意和境两方面,二者在古代文学当中,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有着显著的区别。其中,意主要指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意可以在人生,也可以通过自然山水等见人生;而境则主要指作品能够达到的境地,其可以是作者的创作之境,也可以是作者在构思时的心中之境,还可以是作品所到达的某种艺术境界。
一、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研究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人们对古代文学中的意境还未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对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说,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意主要是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其通常可以在境中体现出来,换句话说,意属于境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境,而是有一定意义的境。
意和境相关,境又依存于象而存在,因此,意也无法脱离象而独立存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意通常出于作品而又胜于作品的具体形象。著名诗人刘禹锡认为:“境生于象外”,但是司空图却曾经说过:“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二者虽然文字不同,但其描述的都是意。另外,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在多数情况下都强调有意蕴的境地,正如司空图所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就证明了古代文学作品中,意通常以一种含蓄、模糊的手法表现出来,并能够使人回味无穷。再比如严羽曾经说过:“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清远的意境就是明代人对意的最好体现。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往往很难把握,不过,一般说来,古代文学中的意大都和人生密切相关。例如,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其中就曾经说过:“得于乐府,则有‘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得于惬适,则有‘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得于寂寥,则有‘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虽庶几不滨于浅涸,亦未废作者之讥诃也。”司空图认为这些诗都不受理论框架的局限,同时,又“庶几不滨于浅涸”。因此,可以说,古代文学中意常常被赋予一定的人生意蕴,或者是通过山水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这一共同特点在相当一部分作品中都可以表现出来。
除此之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也曾明确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这当中的无我之境说的就是意。这种境界并不是代表没有主观意识,其只是强调主观意识相对较浅,这是一种悠远的、含蓄的表达意的手法。不仅如此,王国维在对姜夔进行评论时曾经说过:“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意的悠远的特点。因此,在古代文学中,对意的运用方面,也属于一种境的表现,也就是说就人生的意蕴之境,然而,并非看到意即将其理解为意蕴之境,事实上,其应是建立于古代文学作品之上,而境却可以言及作品之外,在特殊情况下,甚至能够言及文学之外。
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境
本文中的境指的是古代文学作品达到的某一境界,诗有三境,其一是物境,其二是情境,其三是意境,出自王昌龄。由此可见,根据王昌龄的观念,境主要分为三种。然而,王国维又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也就是说,王国维认为境主要分为两种。不管是王昌龄眼中的境,或是王国维眼中的境,其在本质上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王国维也说过:不但有写境,也有造境,这就是写实和理想两派分别的根本原因。但是,这两者却很难分别,由于诗人创造的境一定是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因而其写的境也一定会与理想相关。因此,写境和造景之间的关系是一方面相互联系,而另一方面则又相互区分。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了浓重的文化背景。可以说,意由境生,同时通过意来看待境,从而实现意境结合,以正确认识人生。事实上,我们应该深入地挖掘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并努力寻找其中的境,从而做到境中有意,意中有境,真正认知此美学命题中涵盖的中国特色。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境为作者通过心中的境来对文学作品加以构思,也就是创作之境。一般情况下,作者的心中之境既可能是自然境地,也有可能是人生境地。其中,自然境地是指文学家开展文学描写的对象,正如,王昌龄所说:“泉石云峰之境”。而人生之境是指作者通过人生感悟形成的境。再如,元代杨载所说:“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等。由此可见,意与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这些关系。
此外,境由心生是指作者更深层次地了解与碰触了自然之境和人生之境触碰之后所形成的高层次心境。王昌龄说过:“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其中的心中之境就能够理解成自然之境、人生之境,当然也能够理解成是作者在深层次地考虑之后所形成的另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在白居易的《文苑诗格》中,对于一系列的意和境都进行了描述,并巧妙地将境于意结合在一起,由境表达出意,达到境和意会,将境的妙处充分体现出来。
在某种意义上,境也代表文学作品达到的一定程度的艺术造诣,还能够将其称为境界。然而,境与境界的意义并不相同,可以说,境界只作为境的某一形式为存在,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说过:境并不是单指景物,其实,喜怒哀乐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境界。因此,凡是可以写真景物,表达真感情的作者,就可以称其有境界,相反,就无境界。而古代文学作品中形成的艺术造诣即为一种境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与境都具有独特的意义,人们只有很好地掌握其中的意与境,才能真正地去了解这些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深意,并通过对其深入地把握,来真正认识作者的思想与观点,学好古代文学。
【参考文献】
[1]李枝维.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美刍议[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1).
[2]董弟林.啼血画梦傲骨诗魂――文化传播视域中孟郊诗歌审美意境的内核结构[J].东南传播,2009(01).
[3]王三毛.古代文学中的竹林[J].阅江学,2010(01).
[4]陈天信.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09(12).
[5]王义梅,李明亮.论刘长卿以冷感意象群营造意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
[6]陈红梅.阅读经典,润泽心灵――古代文学在现代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考试周刊,2010(49).
[7]徐莹.宋代婉约词审美拾零[J].学周刊A版,2010(07).
目前,研究者们在古代文学与政治、历史、宗教、家族、地域、人类学、民族关系等等的交叉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戴伟华指出:“在二十世纪学者们在交叉学科中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对古代文学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需要不仅要广泛涉猎,更需要择其一个领域深入研究,以适应交叉研究的新形势。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对相当一部分人而言是极其不易的,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一个全新领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联系与对比鉴赏分析能力。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不容否认的是:“交叉研究正引导着古代文学走向多元开放式研究,拓宽视域,尝试从多学科、多角度审视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
二、文学解读的世界性
爱德华•赛义德指出:“一切文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内部千差万别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域外视角,就是转换常用的内部视角,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部世界看中国,由此看从古到今中国文学和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然后再与我们的内部视角对比审视。我们把中国古代文学放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审视,可以从同一个研究方向发现认知相同的地方,也可以发现彼此的差异。中国学者长期接受的是本民族的文化教育,思维模式本土化,对本土的古代文学也有着习惯性的固有模式的认知和解读。国外学者接受、认识和研究中国文学,则是一种“他者”的视域,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可以借鉴和参照“他者”的审视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站在原来视角上看不到的、被遮蔽了的东西,启迪我们更全面、完整地认识自我”。国外的研究学者因为接受的文化熏陶不同,思维模式与中国的学者也有极大的差别,对中国古代文学解读的角度和方法有其独特之处,其中的创造性见解,甚至是误读,都会为文学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对我们重新面对自己的文学研究、文化传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启发性。西方的文艺学理论虽然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但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野,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仍有值得借鉴之处。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也越来越多关注外国的中文小说研究,例如,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逊在南昌大学讲演时提出,外国的中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法国的陈庆浩教授也提出了“汉文化整体研究”的想法等等,外国的中文小说和我们国内的文学及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牵丝挂藤的联系。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仅在思想文化层面,而且在古代小说层面我国古代文学对于域外的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思想文化层面,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对于朝鲜半岛的影响;小说层面,如我国四大名著及《金瓶梅》等明清小说对整个东亚小说的影响等等。
三、性别视角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父权社会,传统的男尊女卑、性别分工的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文学及其研究中也充斥着男权意识,女性没有话语权,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领域长期被边缘化,所以,女性视角的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凤毛麟角,研究经验也尚待逐步积累。由于女性独特的细腻的思维方式,及其在古代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长期的弱势处境,使她们的创作心态、性别观念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观照与男性有极大的不同,因此,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关注性别的因素、加入性别的视角,有助于校正和丰富长期以来男性视角对中国文学史的认知,拓展研究视野,全面加深对传统文学灵魂的把握,理清中国文学发展的文化脉络。古代女性作家在中国文学历史上始终扮演着一个极为尴尬的角色,在男性中心意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千年延续的过程中,女性也只是个附属品,独立意识缺乏,长期以来在政治上无地位,经济上不独立,在婚姻不自主的牢笼中不能自拔,女性文学创作凋零,寥寥无几的几个女作家,受生活事业和艺术视野的局限,大部分创作题材也只是局限于抒发离愁别绪、闺怨情仇等,创作体裁也局限于诗词歌赋等,女性的创作只是被人们当做饭后谈资唏嘘一把,缺乏传承性与系统性。对于这些女作家生平及创作的记载既不详细又缺乏历史依据,我们所了解到的只能是大概轮廓,研究史料的缺乏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男性和女性由于性别的差异造成他们内在的思想及外在言行上的分歧,所以在对客观世界的关照上有所不同,表现在创作方面,创作的艺术风格、创作心理千差万别,而女性心理、女性语言、女、女性审美等方面的研究长期被轻视,甚至被忽略,这就无法规避在解读与女性相关的文学作品时出现的谬误。“通过对相关研究的‘重读’,可以批判和纠正文化中的男性话语霸权。”通过对古代女性作家创作背景及创作条件的分析,从各个视角理解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到的影响,在文学表现力上的反映,对于我在今后的创作中和研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引导我们在如何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亦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性别视角的运用,往往可以让我们在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时有新的发现。例如,魏崇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明清小说中两性角色的演变》,通过对明清小说两性描写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变化深层原因的分析,揭示了人物描写由重点描写赞美男性到着重描写称颂女性这样一个特别具有性别文化内涵的创作现象。
四、研究史及文学史料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中国古典舞蹈;意境清空;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诗词和中国古典舞在意境追求上有相通之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意境上表现出的清空性。二者经常体现出一种情高韵远,天人合一的意境美。“清空”究其本质,就是在广阔的画面之中,有少许的事物存在。在少许的事物之中,又有非常广阔的意境。“清空”本就在中国词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体现了特定的审美理想,南宋张炎在《词源》之中,提出这一概念,并以此对姜夔之词做出了评价:“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说。”
张炎以姜夔和作比较,概括了姜夔词的特点。《扬州慢》这首词,可以说是姜夔的代表作品。作者以扬州为题,通过伤时感怀,以慢词的形式写作,使读者读之满怀愁肠,作者此词整体风格柔和,语言上化用前人自然平淡的词语,使得此词所造之情,给人以轻灵之感。昔日扬州城春风荡漾,满城尽是笙箫之歌,而今却产生巨变,作者看到了许多鲜明的景物和意象,在轻微的点染中写出了面对“空城”的隐痛。“池水乔木”且厌言兵,战争之后的破败在词中表现,作者的感情在看似平淡的语言之中迸发出看来,离散之悲跳出了字里行间。“清角吹寒”,寒在空城,“杜郎俊赏”,重到须惊,前人来此作何感想,“冷月无声”,清幽伤感,仿佛再感叹前朝旧事。“桥边开红药”寂寞无主,不知为谁盛开。这座繁华过尽的苍凉“空城”,“渐黄昏,清角吹寒”时分的“空城”,它的“黍离之悲”与词人的情感融合,道出了词中意象“都在空城”的深刻内涵,词中的清空意境在对于空城的描述之中表现出来,同时以清空意境展现词人心绪,表现出这首《扬州慢》独特的艺术特质。
此外在中国古代山水诗中,众多的山水诗在清空意境表现之外,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诗人通过对描写山水的感受,将自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产生出一种独到的精神境界。在诗人笔下,自然并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完全人格化的、带有情感的,人的情感体验也外化在山水之中。王维《终南别业》中,在自然中体悟到了生命,在生命感悟之中,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在对于生命的观照之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诗中尽写诗人的无心与自然,在描写自己晚年安家于终南山下,与乡村父老谈笑风生的情景之外,尤其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出自己的随意而行,一切随机和恬淡闲适的心态。在诗人看来,人生境界和生命过程中,在遇到困境之时,不防另辟蹊径,或许还有其他的道路,人们在处于困境之中时,心灵可以遨游自然、愉快的欣赏大自然,这体现出作者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在遇到困难之时,不防回头看看,那么你会发现你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诗人晚年寄身山林、运离尘世,精神境界进入到了自由无碍之境,他对人生的哲理的领悟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中国古典舞的众多代表性作品均是境界清空之作,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与中国古典诗词有众多相融合之处。许多作品都运用了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托物言志”的方法,将人物形象和所咏之物紧密联系起来,反映出作品所要表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舞蹈《水墨孤鹤》之中,鹤形象的塑造就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整个舞蹈画面给人看来,仿佛一幅传统的水墨画,水墨画里以点点淡墨勾勒而成的一只孤鹤,鹤在水中行走,步伐轻盈而矫健,整个情景清空高雅,把鹤的挺拔与孤傲表现的淋漓尽致。鹤自古以来就有幸福、吉祥、长寿的象征,它性情高雅,体态美丽,古人多用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舞蹈演员在表演之中,对于“鹤”的形象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体验,舞者深入了解鹤的形态以及其所带有的气质特点,于苍凉的箫声和具有哲理性的弦音之间表现出鹤的娴雅和孤傲,感悟悠远、清空的意境。在具体的动作模仿之中,舞者运用上肢的肩、臂、肘、掌、指的各个关节的伸展来塑造鹤的形状,通过下肢的屈伸和单腿的独立支撑,配合上肢的手臂,似乎流露出鹤孤傲的心态。
舞者随着身体重心的变化,将单腿立、前踢腿,强有力的向上跳跃,创造出鹤直飞冲天的形象,表现出鹤的不凡气质。在音乐的层层递进之中,鹤在最后向舞台后方缓步踱去,徐徐展翅之时,音乐凸显出一丝华丽与炙烈,至此,孤鹤将内心情感最终释放,舞者以高速的旋转,肢体大幅度的调动,惊人的张力,甚至倒地滚动,仰面于天空,表现出一个孤高生命的心境。作品借助“鹤”的形象抒发出了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文人情怀,有一种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阐释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
在《水墨孤鹤》之中,舞者通过肢体来刻画其形,加以整个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墨之美,舞蹈所表现出来的清雅和清空以及内含的文人精神深刻的表现出来,层层哲理展现其中,带给观者无尽的思考。中国古典舞通过各种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了个体与世间万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的感悟,对哲理的参透,这些也都是中国古典舞在天人合一的意境上的审美表现。
中国古典诗词和中国古典舞自古至今传承了几千年,它们同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从中国古典诗词和中国古典舞的意境清空的审美融合中,我们也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它根植于内心,传承并发扬下去。
注释
①《词源注》,夏承焘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6页。
参考文献
[1]郁沅.《二十四诗品导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6.
[2]夏承焘.《词源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
适合女生的专业
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
2.外国语言文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名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1个二级学科专业。
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二级学科。
4.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艺术类院校,目标是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艺术院校专业课的考试都是由各个高校自主命题的,部分学校有一定的考前培训辅导班。其招生工作是由各个学校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考试内容和时间是由学校自主决定的。
女生学什么专业好
1.师范类
推荐理由:爱心、童心的尽情体现,工作稳定,各种福利有保障。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还可以报考免费师范生,可以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2.广播电视与播音主持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系列选修课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授课内容。 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作品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历程, 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分析文学流派、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等。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早已形成了分朝断代的文学史教学与分阶段讲授文学作品的模式, 往往在梳理各时期文学发展的线索时追溯作家作品之间的承接渊源和创新流变, 纵向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特别是每一时期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成就与影响。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成效显著,优势明显,但这门课程较少关照地域文学的发展和特征,这无疑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建构留下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程和教材建设 ,拟以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学地理学为理论依托, 注重描绘地文人关系中的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发展面貌。 一方面关注河陇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性对古代河陇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关注河陇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在形成河陇文学独特面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历代陇籍文人和客居河陇文人在形成河陇文学与文化方面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即如学者所言:就是通过文学家(包括文学家族、文学群体和流派、文学社团、文学中心等)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考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文学家气质、心理、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价值观念、审美倾向、艺术感知、文学选择等构成的影响,以及通过文学家这个中介,对文学的体裁、形式、语言、主题、题材、人物、原型、意象、景观等构成的影响,同时考察文学家所完成的积累,所形成的文学传统,所营造的文学风气等,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所构成的影响。 ①以揭示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质。
一、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的意义
河陇一词是历史上人们对于河西、陇右的合称。 河陇地区指今六盘山以西,新疆以东,包括河西走廊及其南北边缘地带, 以及青海省的一部分地区。 河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东部黄土高原地带以农业的早期开发而著称, 河西走廊地区则以畜牧业的发展称誉史册; 河陇是一个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混合并存的地区。 河陇文学与文化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
自古以来,河陇就是戎羌之地、华夏边陲,胡汉杂居,民族构成复杂。 河陇作为古代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舞台,是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占争夺的地域。 西羌、西戎是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居民。 秦汉之际,月氏、乌孙、匈奴据有河西之地,而陇西、陇东、陇南仍有羌戎各部分布。 随着秦汉王朝建政设郡,戍边屯垦,大量内地汉人移居河陇,许多降服的少数民族居民被安置于此, 民族的交流融合成为河陇历史的一大主题。 在汉唐至明清统一强盛的时代,河陇既是边防重地,又是王朝联系西北少数民族的桥梁;在国家分裂动荡之时, 则成为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割据之地,匈奴、氏、羌、鲜卑、吐谷浑、回鹘、吐蕃、党项等族曾先后入主河西、陇右。
河陇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 汉唐之际丝绸之路繁荣了近十个世纪,河陇成为融东西文明于一体,日益开放、日益发展、日益繁荣的地区。 古代西方的宗教、艺术、哲学以至于物种等,在河陇大地上传播、生根,大量胡商贩客、僧侣艺人、使者役夫在河陇往返、定居,其行踪遗俗,迄今依稀犹存。 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互补,既为河陇文化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异质养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使河陇文学与文化得到重塑与改造。 因此,河陇文学与文化具有多元融合的地域性特征。 与西域文学相比较,它具有更多的汉文化特征;与中原文学相比较,它又更多地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多元、兼容、开放、创新是其突出特征。
所以,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一课程,通过课程和相关教材,丰富学生的地理和历史知识,提高其文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开阔其心胸视野,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现状
学界对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 是伴随对西北边塞诗歌的深入研究而展开的。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末,学界开始关注古代西北文学和文化。 就文学方面而言,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唐代西北边塞诗上,研究成果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古代河陇地区的文学创作。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 出现一批有关河陇地区的诗文选本和研究专著,如《历代咏陇诗选》(1981年)、《杜甫陇右诗注析》(1986年)、《历代河西诗选》(1988年)、《甘肃历代诗词选注》(1988年)、《甘肃历代文学概览》(1994年)、《甘肃历代诗文曲词鉴赏辞典》(1994年)、《甘肃古代文学作品选》(1994年)、《陇文化丛书》(1999年)等,这些选本与专著或聚焦吟咏河陇的诗歌,或探讨河陇文学与文化的演变轨迹,它们的相继出现,为人们研究河陇地域文学与文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2000年至今, 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不断由宏观向微观发展,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例如《古今咏陇诗词选》(2000年)、《陇右诗选注》(2002年)、《杜甫陇蜀纪行诗注析》(2002年)、《陇山交通与诗歌》(2003年)、《河陇文化觅踪》(2004年)、《历代咏河西诗歌选注》(2007年)、《陇右文学概论》(2007年)、《诗圣与陇右诗》(2008年)、《唐代文学与西北民族文化研究》(2008年)、《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2009年)、《河陇文化》(2011年)等,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河陇文学与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此外,研究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学术论文也逐年增加,可以说,河陇文学与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据笔者统计,到目前为止,甘肃各高校只有少数院系开设有甘肃古代作家作品、敦煌文学、陇右文学概论、河陇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 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我们试图开发一门将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的课程,通过课程和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河陇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文化渊源和文学特征,这对地处黄土高原、丝绸之路上的西北民族大学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建设的思路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项目,2013年获批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项目组8名成员均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 长期以来,本项目组成员都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 中国古代文学 课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中国古代文学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中, 为拓展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本项目组成员积极建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先后为学生开设《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史汉导读》、《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文人与传统文化》、《唐诗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国学元典导读》、《中国古代散文》、《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文献检索》、《古代小说与政治》、《中国神话研究》、《诗经、楚辞研究》、《苏轼解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等十余门专业选修课,初步形成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这些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是项目组成员多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收获与总结,也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追求,它在深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学主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又一次新尝试。 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特别强调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从教师的角度说,研究性学习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的设计,即综合考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设计中点(河陇作家和作品)、面(河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背景)、线(河陇文学发展史)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知识点的确定,到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制作网络课程内容,再到教案设计、课后作业、课外阅读书目及内容等,教师必须在研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评价学生表现和学习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学生角度说,学生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学习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搜集自己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完成对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点、面、线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使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展示其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了解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浓厚兴趣, 而且可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与此同时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还可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集中考察某一地域文学的特点,然后由教师作为主持者,引导学生在陈述资料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之,在庞大网络资源的支持下,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将不断扩大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 这其实是对教师和学生同时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即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术修养, 及时把握学术前沿的动态,以保证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评判,而学生也要在掌握背景知识的前提下,接触各类学术观点并形成自己的思考, 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教材建设的构想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 一部优秀的教材更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教材是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项目组成员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将以河陇地理、历史和文化发展为背景,突出河陇多民族聚居地多元民族文化的特征,描述古代河陇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成就, 考察历代入陇诗人及其河陇诗文创作,探寻丝绸之路上的文学景观,追踪佛道传播在河陇大地留下的印记, 以及敦煌石窟和敦煌文学对河陇乃至中国文学的影响等。 根据兼顾点(河陇作家和作品 )、引出 面 (河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背景)、带出线(河陇文学发展史)的流程,构成以河陇文化为背景, 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河陇文学发展的立体图景。 在分析河陇文学发展时,既要注重河陇地域文学的个性特征,又要关照地域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于作家作品(包括河陇籍作家作品、入陇诗人及其作品、历代描写河陇的作品等),或综合分析,或对照比较,或点到为止,或批注解释,努力阐明其作品风格与古代河陇地域之间的联系,以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视角,阐述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概貌,即以河陇历史变迁和文学嬗变为经,以河陇作家作品为纬,纵横交织,精心结构并撰写河陇文学源远流长而又迭起的历史进程, 总结历代文学家对河陇文学的贡献,突现河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域特征, 展现河陇文学名家辈出、 佳作如林的丰硕成果,确立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