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9 10:29: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写作。
2019年2月,四川乐山一组雕塑中,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拱手礼”引发质疑。文史专家陈洪认为,雕塑施礼方式有误,拱手礼从揖礼演化而来,行礼时应右手成拳,左手在上,表示压住了具有攻击性的右手来表达善意。
2019年2月,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设计者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爱的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让每个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一目了然。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丰富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应该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使命神圣,任重而道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该命题与新时代主题共振,视角宏大,能充分发挥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又贴近实际,综合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作文题由两段材料构成,谈的都是当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一段材料是反面事例。四川乐山的雕塑“拱手礼”引发质疑,根据文史专家陈洪的说法,可知雕塑的施礼方式是错误的,可以看出是设计方忽视了对拱手礼的考证。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第二段材料是正面事例。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圈的“新宠”,一是因为有神秘的甲骨文、亲民的设计、直观的动物形象、时尚的网络用语,又有图案与意义的完美结合;二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甲骨文表情包借助手机成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网络资源。
本题写作的具体任务是“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写作时应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归纳材料提供的写作方向,并联系当下弘扬传统文化的实际,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参考立意】
认真学习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创新改良,永葆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点,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接地气聚人气;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佳作赏析】:在传承中坚守传统文化精髓
甲骨文手机表情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而四川乐山一组雕塑中,错误的“拱手礼”引发质疑。正反对比的事例发人深思。创新传承方式值得肯定,但文化精髓不容亵渎。在传承中坚守传统文化精髓,我们责无旁贷。
坚守传统文化精髓,可以让传统文化根脉永存。有人恶搞传统文化,也有人为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声疾呼,身体力行,无私奉献。樊锦诗用四十余年的坚守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从北大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她进入大漠深处,喝咸水、点油灯、住土屋、睡土炕,用生命守护敦煌,只愿保住中华文化根脉。为了坚守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樊锦诗锐意创新,构建“数字敦煌”,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坚守传统文化精髓,可以让传统文化遍地开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批有内涵、高品质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火爆荧屏,让传统文化火了起来。从分享知识和智慧的《百家讲坛》,到探寻文字、诗词之美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再到以人生感悟传递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朗读者》《见字如面》,这些电视文化精品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坚守传统文化精髓的好节目于润物无声中成风化人,展现了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赢得了观众的口碑,也让传统文化一时间受到关注。
然而,在傳统文化的传承中也有令人担忧的事。有人知识匮乏,又缺少考证精神,不辨真伪,错误传递传统文化精髓;有人急功近利,断章取义,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化、商业化、庸俗化解读;也有人戏说历史,恶搞经典,丑化英雄,以讹传讹,亵渎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承中坚守文化精髓,要多读书,汲取营养。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学习。我们要敬畏经典,潜心研读,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涵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底蕴,让优秀传统文化泽被后世。
在传承中坚守文化精髓,还要善辨别,慧眼识金。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传承不是为了守旧,创新也不是为了*,我们要坚持去伪存真留精髓,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从“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的敬老,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自律,再到“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的厚道,一条条老规矩犹如一个慈祥却又严厉的老人,谆谆教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
长大后的我们纷纷走下秋千,步入社会。然而我却时时讶异于熟读《弟子规》的我们,正在渐渐淡忘那些老规矩。“跟长辈打招呼”变成了在餐桌上都会紧盯手机、冷落老人;“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变成了郭美美式的铜臭漫天与纸醉金迷。老规矩甚至需要靠“贴到网上”才能被关注,以致我们很多人犹如那疏远的猎奇的游客,走马观花地“欣赏”与自己无关的商品。
我不禁要问,难道被我们淡忘的,仅仅是那些“老规矩”吗?若要问老规矩的内容,有些人一定会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丝毫不是那种“健忘”的人。那么,与其说我们忘记了老规矩,倒不如说我们忘记了它们背后的传统文化――忘记了对长辈的敬,忘记了对自己的谨,也忘记了对世人的真。
近日有媒体爆料,岳飞后人甚众,他们始终遵守“不与秦氏通婚”的“规矩”。然而这个老规矩到了近些年,却被逐渐打破了。何以哉?岳飞此规矩,其本意并不是死板地憎恨普天下秦氏之人,而是告诫后人勿与恶人为伍。而岳家后人一度如此注重表面功夫,可谓理解出现了偏差。由此可见,现代人往往忽略了老规矩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多强调的只是表面化的教条。所以,老规矩便成为一纸空文,被我们惧怕,被我们回避,直至被遗忘,甚至“贴到网上”成为“引起关注”的噱头。
重拾老规矩,何不先去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稳固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让我们对老人的一个电话,成为当今的“跟长辈打招呼”;让我们的微笑与暖语,成为新时代的“笑不露齿,话不高声”。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心中有了传统文化的“规”,有了高尚美德的“矩”,那么,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行便自成最美的方圆。
我想,总有那么一天,《弟子规》可以成为“弟子魂”,那谆谆教导老规矩的老人也会笑而不语的。因为心有传统的我们,早已自成一方规矩。
传统在心,我们不惧规矩方圆。
【评点】
这篇议论性散文从小孩子诵读《弟子规》写起,通过小时候的“知”与日后“行”的巨大差异,提出了“难道被我们淡忘的,仅仅是那些‘老规矩’吗”的诘问。主体部分逐层深入地探寻人们忘却老规矩的原因,突出应“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稳固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时事材料岳秦两家不通婚的援引,用例典型,使文意趋于深入。文末发出呼吁,振聋发聩地指出“因为心有传统的我们,早已自成一方规矩”“传统在心,我们不惧规矩方圆”,可谓收束有力。
整篇文章列举现象、剖析原因、提出建议,条分缕析,语言流畅,如风行水上。尤其是“现代人往往忽略了老规矩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多强调的只是表面化的教条”“心中有了传统文化的‘规’,有了高尚美德的‘矩’,那么,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行便自成最美的方圆”“总有那么一天,《弟子规》可以成为‘弟子魂’”等文句,切中要害,深具内蕴,读来引人深思。
【写作指导】
“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带来一定的结果。因此,当你面对作文题一筹莫展,难以提出深刻的观点时,当你面对某一问题、现象难以深入论述时,不妨尝试着运用因果思维,或许难题就会得到解决。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具体应注意:
一、找准根本原因
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无论哪种因果联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都应抓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而要找准根本原因,必须以敏锐的目光,区分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等。例如以“毁树容易种树难”为题作文,不少考生把题目中的“种”与“毁”理解为“成就”与“破坏”,进而联想到“毁人才容易育人才难”,或者引申出“破坏生态环境容易保护难”“破坏事业容易建设难”,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论说时却因缺少具体分析而陷入了片面性。其实,“毁树容易种树难”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树”根深叶茂或者“护树”措施得力,“毁树”也不见得容易;也就是说,出现“毁树容易种树难”的状况,根源还是出在“树”本身及“护树”措施的落实上。
二、区分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必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必定如此的趋势,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偶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是一种非本质的联系。例如一个人寿命再长也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联系,是人体内部新陈代谢这一根本矛盾决定的。至于某人死于什么病、什么时间,这是一种偶然联系,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又如围绕“时势造英雄”作文,应明确:时代与英雄的联系,是必然联系;而谁在这一时代成为英雄,则是一种偶然联系。
三、明确因果联系是对立统一的
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也就是说,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原因,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是结果,因为事物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一个引起另一个,另一个再引起另外一个,其中某一个就可能既是原因也是结果。比如就“树木・森林・气候”这个作文题展开思考,会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气候”通过“森林”来调节,而“森林”是由一棵棵“树木”组成的;同时,“气候”反过来影响“树木”的生长,进而影响“森林”的状况。这样,“树木”“森林”“气候”间就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了。只有辩证、全面地看问题,才能准确揭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请你演练】
请针对命题作文“不要轻易改变”,从“为什么会轻易改变”和“为什么不要轻易改变”两个角度,分别列出一组分论点。
【示例】
学贯中西之才 推崇国学之心
辜鸿铭,福建厦门人,名汤生,号立诚。他南生于南洋,西学于欧洲,东娶于日本,北官于燕京,故又常以“东西南北之人”自命。他取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时,年方21岁。在英伦完成学业后,他又遍游德、法、意、奥等国,先后荣获文、哲、理、工、神学等博士学位,凡十三个之多。32岁归国后,他精研中国学术,穷四书五经之奥并曾涉猎群籍,因此认为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之冠,首家将许多典籍译成西文,传播国外。
辜鸿铭自幼即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植基深厚,但毫无崇外的观念。他学成归国后,竟能就其学于西方者撷英汰芜,取精用宏,以发扬中国之学术,且又终归于儒家一路,躬行实践,迥非当时一般以口耳为学者所可比拟的。他与人谈及“民族精神的异同”之点,曾肯定地认为:“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唯有中国,既博大而又精深!”由此可见他对我国故有文化,是何等推崇!青年时期的辜鸿铭是在西方世界度过的,曾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这种精神压迫的反作用力,使他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的思想。
辜鸿铭虽是学贯中西,足迹遍天下,但他为人怪诞,不但力主保存我国的旧文化,甚至连辫子、小脚、姨太太等也在他的保存范围之列。而他因着好辩善骂,尤被时人列为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中日甲午之战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解职到中国漫游,游至武昌,时值辜鸿铭在湖北总督张之洞的幕府任幕僚,当他将所翻译出版的英译文《论语》送一本给伊藤时,伊藤笑问:“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如孔子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于20世纪的今天吗?”辜鸿铭不假思索地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好比是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在20世纪,其法仍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的。”伊藤听了,一时也无言以对,只能含笑首肯。
作为东方文化捍卫者的辜鸿铭,声誉逐渐显赫起来。在北京大学讲课时,他曾公开对学生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用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作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辜鸿铭晚年,曾应邀讲学日本,主讲“东西文化”,留东瀛十余年,迄民国十六年(1927年)归国。翌年,以疾复发不治去世,享年七十有二。
【素材运用示例】
立意一:捍卫传统文化
运用点拨:援引事例,并与同类素材并列使用,共同论证“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守护”的观点。
【运用示例】
是的,我们要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去捍卫属于我们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曾记得在大炮枪口前流泪奔走于两军壁垒的梁思成,他无畏地辗转于战火硝烟间,终使一座座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免于沦为炮火下的粉尘的劫难。曾记得那敢说敢做,大胆预言几十年后西方文化的衰落并终将向东方文化学习以寻找精神寄托的“国学骑士”辜鸿铭,他虔诚地维护着国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他们的身体中流淌着龙的血液,历史的责任感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传统文化。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才让中国的古老文明以不同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世人赞叹。
(《守护传统文化》)
立意二:以另类表现对抗绝望之现实
运用点拨:先提出论点,运用同类素材叠加的方式,以排比句式呈现,以增强论证气势。
【运用示例】
中国的学人是一个另类的群体,他们或清高,或狂狷,或孤傲,但掩藏不住的是他们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另类之于他们,不是对生命的拒绝,而是对生命的选择。
另类是对绝望的反抗,是以怪诞的姿态对令人失望之现实的嗔笑。
清末民初的中国正值“万古未有之巨劫奇变”,舶来的激进者不顾千百年前屈原写下的《天对》,试图以西方思想改造中国来作“天对”,其结果自然是“此路不通”。可怕的窠臼与新上的枷锁让中国学人,尤其是国故派,奋起反抗。于是辜鸿铭留着长辫,笑谈学英文旨在以中国之礼晓喻四夷之邦;黄侃摆架子,不再给中央大学授课;章太炎仍要钱玄同等尚已名满天下的学生在上课时为他端茶倒水。“学统”不可弃,“道统”不可丢。绝望的阴霾笼罩了中国大地,他们作为中国人的代表,身体力行奋起反抗,另类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姿态。
(《中国学人的另类》)
【素材呈现二】
狂放的姿态 带泪的表演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要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便对他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民国建立后,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他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
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他对于当时权倾中外的与富甲海内的盛宣怀极感不满,他们自然也逃不过他的讥笑怒骂。原来骂人不但要有艺术,也需要有胆量,辜鸿铭之骂人则兼而有之,他对袁、盛二人,不但背后骂,当面也骂,而且骂到入木三分,挖苦得痛快淋漓,甚至还编入他的《幕府纪闻》中,广为流传。辜鸿铭这一类的骂世讽语,大多是有因而发,却不是无的放矢。这使我们觉得这位狂狷之士,实寓劝世于骂世之外,含妩媚于辛辣之中,殊非当时一般泄泄沓沓的士大夫可比拟的。死后,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的狂放之姿还表现在他言辞敏捷的雄辩之才上。一次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他前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素材运用示例】
立意一:心态平静
运用点拨:单取人物素材,援引具体事例,旨在证明“面对事情保持心态平静,才能把问题彻底解决”的观点。
【运用示例】
世间的万事万物总在发展,我们总会遇到诸多不顺和挫折。面对这些不顺和挫折,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因为只有平静,我们才能理性地思考;因为只有平静,我们才能微观地进行分析;因为只有平静,我们才能把问题彻底解决。
辜鸿铭在民国初年,拖着辫子走上北大课堂时,学生们哄堂大笑。然而他并没有愠怒,也没有大声训骂。相反,他等学生笑完,才说出“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话,课堂顿时一片寂静。这平静的话语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力量,掷地有声。辜鸿铭面对嘲笑他的学生,并没有“狗急跳墙”之举,也没有训斥学生不尊,而是心静如初。正因为他面对嘲笑时所保持的平静心态,才更彰显他的大度和睿智,让人更为敬佩。
(《平静的心态》)
立意二:人立世的底气缘于思想的伟岸
运用点拨:先铺陈论点,再运用同类素材叠加的方式,在突出共性的基础上有力地论证观点。
【运用示例】
立身之本,立世之气,是所谓财富、权位、长相,还是其他物质?
不,都不是。财富、权位、长相以及其他物质,在人这根苇草面前都是虚幻的、表面的、浅层的。帕斯卡尔的话像只无形的手扼着我的喉咙,“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那么我们的思想呢?我喘着气,说不出只言片语。“中国人没有个人的自大,却有民族的自大。”鲁迅说的话,我以为是对的。他执笔从文正是为了救赎国人的思想,可惜,时至今日我们依旧沉浸在历史的骄傲中回不过神来。我们总说我是个中国人而不说我是个人,好像非得依靠点什么我们才能称之为人,那么为什么偏偏是外物而不是你的思想呢?人的底气应该来源于他自身思想的伟岸啊。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内涵;区域文化特点;区域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323-02
0 引言
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架有人类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软实力”。作为文化范畴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一个区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进步,具有深层次的动力支撑作用。
1 关于区域文化的内涵
何谓区域文化?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其一,以文化空间组合为特征的地理人文科学说。即区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地理人文科学。持此种认识的学者认为,中国不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且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具有了明显的地域特点。所谓区域,在这里是一个很宽泛的人文地理概念,它既可以以地理环境划分,又可以以人文背景划分,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实的。
其二,一定文化的时间、空间互动说。持此种认识的学者强调,“时间”和“空间”的互动关系网络是理解区域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基本视角。因为任何关于“空间”问题的研究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范围之内,同样,任何关于“时间”问题的探讨也必须和一定的“空间”相关联,即不存在脱离具体地理空间的时间,反之亦然。此类学者运用美国学者怀特的名著——《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中的观点:对于区域文化而言,时间是事件之间最原始而基本的关系,即区域文化是时间积淀之结果。同时又吸收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专家的观点: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历史事件依据一定的地理空间而发展,地理空间因历史事件的发生而有意义。进而提出了区域文化是一定文化的时间、空间互动关系网络的论点,并对“地理人文科学说”提出了异议,认为将区域文化的研究称为“历史文化地理”,实有点画蛇添足。
其三,文化的空间分类说。持此种认识的学者指出,所谓区域文化,则是文化的空间分类,是类型文化在空间地域中以特定人群为载体的凝聚和固定,区域文化研究的工作就是研究文化原生形态和发展过程的以空间地域为前提的文化分布。它将具有相近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特征的集结作为单独的认识对象,然后进行历史的和文化学的分类和归纳,从而重建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此类学者们援引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的观点:“文化区的划分往往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归宿。”认为区域文化是以文化空间区域的划界为目的。
其四,社会文化子系统说。持此种认识的学者认为,一般而论,只有民族才是文化承载的主体,一个民族只能有一种文化。但是由于地理条件、人种血缘、历史传统的差异,民族文化确实又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在民族文化总体制约下,可能在生产、生活方式及心理素质、语言表达上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从而具有了某种“准文化”性质,人们称之为“区域文化”。因而,区域文化是指以独特的人文及自然资源为纽带,从而形成的带有明显地域特征且独具系统性的社会文化子系统。所谓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潮汕文化等等,都属此类。
上述关于区域文化内涵的研究论点,对于我们全面、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区域文化本质属性,具有开拓视野、启迪思路的重要作用。
2 关于区域文化研究的内容
区域文化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阔的领域,因而区域文化的研究内容亦涉及领域。就此,学术界较一致的看法是:区域文化研究不仅仅限于文化领域,而是物质、政治、经济、文化与人文关系的“泛学科”领域;不仅仅限于学术领域,而是涉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现实、未来的所有社会实践领域;不仅仅限于意识形态领域,而且愈益深入到物质生产的核心领域之中。
具体而言,研究区域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文化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文化不再是生产与事物的“坚实世界”的一个装饰性附属物,它与世界一样是“物质性”的。从此种意义上讲,区域文化实际己经成为现实经济、政治、教育、生活制度与传统历史风物、考古遗迹等因素的整体概念了。
区域文化的研究目标,乃在于重建业已消失的社会史和文化史,借用人文地理学中流行的术语,就是重建历史区域的文化景观。其间,比较重要的层面主要有文化的自然地理基础;政区基础、制度基础;学术文化和意识形态;观念文化;风俗文化;文化遗迹等。通过运用文化学方法,展开文化实体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色研究,并拓展及于人文自然环境、政区、制度、学术、风俗乃至人物、思潮等文化实相各个层面,从大量事实中用描述的方法展现文化景观,揭示文化历史性变迁。此外,还可以进行行政文化、管理文化、企业文化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进行从文化视角探讨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文化发展战略等等。所有这些研究,对于生产、工作、生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都能够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3 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是在中华主导文化整休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的。也就是把一般的、民族的有关文化的观点、原则、规律、理论,应用到区域文化中来。区域文化繁荣与否,事关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区域文化对区域政治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大前提下,尊重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包容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表现方式,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地建设美好家园。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为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管理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及企业品牌的深层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区域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支撑力。此外,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文化产业在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实现文化资源的循环使用、形成新的增长点、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提升区域的文化影响力、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从某种意义看,文化产业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是继传统产业之后出现的新的支柱性产业。
区域文化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发掘、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继承优良传统文化,丰富区域发展内涵。优秀的区域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实质上也就延续了地方文化的血脉,这对于打造区域文化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社会要素与现代社会要素交错、共存,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进而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精神文化高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条件。
区域文化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区域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有助于在艺术创作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发展上不同品种和业态的积极创新,进而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使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区域文化对区域生态保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凝练、宣传、继承优秀的区域文化,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理念与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相伴而生,相依而存,进而在全社会实现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吻合,以实现从单纯的环保向构建新的绿色文化的转向,并通过自然生态文化的建设,来影响与推动区域人文生态的建设,从深层次解决现代生态环境问题。
4 关于我国区域文化建设应注重的问题
在文化已经成为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面发展的软实力的当今时代,“今天的文化就是每天的经济”亦愈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就我国的现况而言,在各地竞相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省域均把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大发展的重要途径,纳入本省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导战略之中。要使区域文化建设取得理想成果,发挥应有作用,应当注重六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准确提炼和把握本地文化的特征与精髓;其次,应深入探求和梳理本地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内在规律;第三,应站在全国和世界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区域文化的价值;第四,应把区域文化创新和发展作为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内容;第五,将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有机融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最后,应从哲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学、民族学、民俗学、建筑学、美学、艺术等多领域、全方位去研究与建设区域文化,进而形成较完善的区域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活虎.我国区域文化竞争力概念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9,(11).
[2]郭永航.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 2009,(10).
[3]李宁.国内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比较[J].学海,2009,(06).
[4]邹广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特征分析及实现途径[J].宁夏党校学报, 2008,(05).
[5]何瑶,李婕.“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述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6]肖向东.吴文化的理论定位与关系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7]郭丽芳,牛冲槐.三晋文化对山西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09,(04).
[8][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一、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国学?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换言之,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因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也包括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关于国学,这是个细致活。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慢慢积累,培养兴趣。强按牛头可能适得其反。如果不感兴趣,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以后有机会慢慢来。这也是一门艺术,相对于其它文学艺术的培养学习又有些许不同。比如关于作文写作,这是个技术活,有相对固定的套路,写的像流水账,说明作文课真的没学进去。再就是对作文或者作文的题目真的不感兴趣。关于书法绘画,这是个熟练活,得练习的。是不是你们家长写字也不好?有字帖有书法班,练一练,立竿见影。如果一个人开始有逆反心理的时候,千万不要对立起来,多引导,少强迫,跟他交朋友,多从他的角度想想,爱因斯坦的作文和书法未必好,牛顿的作文和书法未必好。不在同一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二、学习国学的意义。
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抗中,中国文化经历了两次热潮,出现了所谓的“国学热”;虽然今天“国学热”仍在继续,但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并没有树立起来。因此,重树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迫切的使命感。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精神,指出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思维具有“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随机的、综合的”等特点。这些论点,无疑从整体上指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宝贵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儒家与中国文化、道家与中国文化、佛教与中国文化,多以中国历史背景为线索,论述了中国文化中的三种主流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不仅哲理丰富、逻辑性强,而且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主要精神及其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也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和中医与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思想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华传统医学领域里的延伸,涉及中国艺术的特征、中国人的艺术与生活、中医的根本理论、中医与养生等许多饶有趣味的内容,切近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颇具现实意义。中国法律与韩国法律中有没有儒家精神的比较,中国大陆与港台以及韩国家庭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的比较等。广泛的比较既增强了说理的力度,又开阔了广大国学爱好者的视野。比如中国佛教禅宗里的一个故事:一个贫困的人怀揣宝珠,但自己却不知道,所以只好沿街乞讨。禅宗用这个故事指明佛性本在心中,不必外求,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虽然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但国人自己却看不到,经常崇洋——这个比喻真是再确切不过了。中国的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国人却看不到它的重要性,非要等到西方人吸收了中医成果再拿到中国来时才肯接受,这一怪象被他戏称为“出口转内销”,很有意味。再比如,“理一分殊”是儒家思想发展到宋明时期一个很重要也很难理解的命题,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比喻来说明其中的道理:“你不能说我只是一个父亲,我没有体现别的,那不行啊,对于你父亲来讲你是儿子,对于你儿子来讲你是父亲啊。所以你身上既体现了父亲的理,也体现了儿子的理,这个理是完整的,不是孤立的,这就叫‘理一分殊'。也就是说每一个具体的个体中都包含了整体的全部内容,所以是一个整体的体现。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中,要重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的大潮中,要树立起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强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今天的中国人中,懂得自己民族文化精髓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从整体上看,目前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还是在不断地衰减,而且可以说是一代一代地衰减”。
三、如何学习国学。
1、学习国学,弘扬传统文化,不只是时代的需要,也不只是暂时的热潮,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历史使命。现在我们的社会风气很浮躁,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沉静下来读一两部国学经典,更多的人则对国学经典所知甚少且找不到阅读的门径。因此,我想推荐《中国的品格》这本书给那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急切想要学习国学的朋友,希望他们以此为学习国学的指南,去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奥妙。相信读完这本书之后,有志于学习和研究。
2、国学之学习其实并不难,非常简单,如扔一块石头一般。佛家有一小故事,有位禅师对僧人们说,学佛其实很简单,就象举起自己的双手一样容易,就让这些僧人练习举手,日日练习,不得间断。这些僧人开始还都在练习,日子一长就怀疑了,说这不是佛法,都不练了。只有一位僧人,他不顾别人,独自一人坚持不懈。终于这位禅师对坚持练习的僧人说,你已经悟到佛法真谛了,并传其衣钵。《论语》中一些理也非常简单,如不要巧言,要时时省察自己,对朋友要讲信等,人人都能做得到,是平常朴素平凡的道理。但正因为其理朴素而平凡,却包含着真理。人可以一时能行善,但要坚持行善就难。坚持就是修养,克服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使自己心态趋向于安和镇定,而少为外界私心所干扰。但很多人就是如此,因为简单而不去行,不去实践,所以失去了修养的基础,如此就无法进阶学问之门了。
3、做学问,人们常说智慧,那么什么是智慧呢?“莫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能知已的人是智人,知已就能知人,就能知宇宙人生。学问除多闻,多问,还需多思,如此疑惑大解也就是心悟了,此悟是在实践中来,而生真知。《论语》中“贫而乐,富而好礼。”这就是一种淡泊名利,心境安然的超然心态,如此心态,不以物喜不以物忧,心宁而思畅,是大智慧者修养。人无忧,则思无滞碍,能通明观察,而得常人所难理解妙理,这就是为什么修身能开启人智慧的原因。人的行为合于道,顺于天时,心态必定是顺畅的,他们比没有修身的人智慧高是合乎常理的。“吾日三省乎吾身。”非常朴实的一句话,有人说这话太简单了,我真想说他几句,简单吗?理解是简单的,但理解又什么用呢?就象僧人举手一般,最后没几个紧持到最后。这句话在修养中非常重要,修身就是要时时反观自己,知道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的不足,并时时加以纠正,如此学问才会长足进步。一个人做学问,最怕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外境一来,就放纵自己,不反省自己,稍有些长进,一放纵,老毛病又犯了,不但于学问无进,并且使老毛病更加顽固,做学问人于此不可不慎。现在人开始懂得了,人心应该向善,一步步完善自己。千里之足始于足下,百层的高楼都是一砖一瓦添加上去的。人们在学问之初不要好高骛远,应从实际里地简单做起,使自己确实感到有体会,确实感到“乐在其中”。国学很简单,就象迈开自己的腿一样方便,但一步一步就可以行千里。学问虽简单,确贵在坚持,要有信心,确信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4、国学的基础是背诵。要将这些经典文学烂熟于胸才行。这也是现在为什么很少人学习国学的原因了,觉得枯燥,乏味。满口的之乎者也,很陈旧,很古板,很落后。那是他们没有这样高的慧根罢了。然后是结合实际的生活体悟其中的奥妙。没必要逐句逐句的去翻译,去理解。它是一种很自然而然的文学,是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文化。所以,只要烂熟于胸,以后遇事,便会自发思考,举一反三了。看近年来很火爆的翟鸿燊教授等等一些大师级人物,都是通过对古典国学的领悟,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国学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可谓是相当的冷门了。建议可以挑选《弟子规》、《三字经》、《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千家诗》、《声律启蒙》这类古人发蒙的读物2至3种。这些读物大多浅显易懂,易于记诵,尤其适合小孩。其中《幼学琼林》最好,几乎是传统文史常识的大荟萃。想要涉猎更深一点的,唐诗宋词可背100到200首,《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可以借助译注反复通读。《诗经》有助于我们得到文化源头的滋润。而唐朝是中国最鼎盛的社会时期之一,其文化在唐诗中得到高度凝结。熟诵能得到其文气脉络。宋词则具有了部分现代的气息,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探讨极富启发性。这些诗词的基础能使我们的文化个性富有自由、灵活、隽永的精神。《论语》是我们文化的本根之一,最好能背。如果立意于深探国学要义,则《易经》不可不细品,《尚书》、《礼记》、《春秋》不可不熟稔,大乘佛学经典要作深入研阅。其他如诸子中荀子体正用博,可以反复涵咏,韩非子、孙子也值得深入把玩。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是最简单的。我们读国学,应重于实质而不要流于形式,领其意悟其道,并用于实践。国学文化博大精深,要靠悟!
5、人们所谓学以致用,觉得国学学了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多学几门外语,到时候好找工作。这也是当今这种快餐文化和拜金势力的风气所致的。国家没能够有效的保护和推广我们自己的文化,深深的陷在抓经济发展的“泥潭”里,顾不过来啊。所以能有这样一批爱好国学的年轻人,是非常可贵的。这是我们的文化,不能丢。它的价值是非凡的,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发扬它。根据是多大年纪的人,有什么基础,学来干什么的来决定如何学好国学。总之需要多看经典,《十三经注疏》里面,挑你想看的,实在看不懂的话,可以找上海古籍出版社或中华书局出版的现代人的解释来看。推荐论语、孝经、周易。史学类史记和资治通鉴可以多看看。如果还是不喜欢看的话就看看文学类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什么的。解行相应就是学了就做,做了接着学,如此反复因为做了以后,再学就会有更深层的理解,以便更好的学,反之亦然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专看一位大师的著作,或者专门研读一部经典,解行相应了,就一门深入了不能间断或者贪学其他,就是长时熏修切忌贪多嚼不烂这样才是学好如果光学不做,那么只是学到的知识而已,却不会学到精髓。
参考资料:
闵军--怎样学习国学——读《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讲中国文化》
周汝昌--梦解红楼
赵玉平--心悟水浒--解读水浒传的团队策略
关键词:城市;历史建筑;保护;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城市化建设浪潮的涌动,我国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用地面积的大幅增长的状况下也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化建设力度,大小城市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和经济重心,结合自身地理位置、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进行了城市现代化规划和建设。但很多地区并没有重视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建筑保护,虽然近年来逐渐注重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文明的树立,但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本身文化及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城市文明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也显得不尽和谐。其实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正式城市多年发展中的文明精华和脉络所在,在多年的文化积淀和经济发展中,全国各地的城市,尤其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繁荣的城市,基本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历史建筑体系,这与城市的气候、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是密切相关的,历史建筑就是对城市发展中的各种文化和其所处环境的高度融合。而很多城市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只注意到了历史建筑使用价值的消褪,及对城市化建设的阻碍,不注重对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就是当前很多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出现“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的根源所在。可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建筑的重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层面,而深深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文明建设问题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性问题。
1 中国历史建筑的曾经辉煌
中国建筑,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并且在世界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万里长城和北京紫禁城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每个有历史的城市都或多或少保留着一些历史建筑。宏观的说,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独特风格建筑艺术之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文化层面上表现出三大特点:第一,注重审美性与政治性的结合;其二,具有个性鲜明的人文主义风格;其三,在多样变化中注重强调建筑整体的和谐性。
如果把城市说成一首乐章,一座座建筑就像是乐章中的一个个音符,一个个的音符经过巧妙的组合汇成华美的乐章。城市文脉的传承,城市的色彩,城市的内涵都在延伸。
2 历史建筑的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西方文明强烈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趋同,出现千城一面的状况,变得平淡无奇,毫无个性。传统文化在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陌生。究其根源,则是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遗失和破坏,我们的传统文化亟待保护。
历史建筑作为“精神生态系统”中的非活性的文化遗产,在城市改造、扩张的吞噬下,也逐渐丧失了自己领地。我们痛心地看到,越来越多老民居、老街、城市内河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广场、商场、住宅小区、宽广的街道等等。除了名字上的区别,大多数城市的市容都高度雷同。比如说北京,如今只留着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孤零零地处在现代化楼群的包围中,北京照样三环、四环、五环地扩展开去,老城却没有了。文博大家朱家缙先生临终时所说的话:不要再拆了。按朱老的观点,如果当年不拆北京的城墙,在三环以外发展新城,北京一定比巴黎还要漂亮。就象北京一样,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拆毁了自己曾经的家园,抹去了城市的历史。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几乎毁之贻尽。
但是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千年古城苏州,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有着浓郁江南特色的小桥流水渐渐消失,昔日的历史建筑越拆越少,痛定思痛,在历史建筑最集中的平江老城区保护下来了面积约116.5公顷平江历史街区,此举使苏州获得了2005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虽然苏州也曾因修干将路拆了一些老房子,也曾把观前街打扮得焕然一新,但总的来说,我们还认得那个小桥流水、“人家尽枕河”的姑苏城,还认得那些大大小小精致绝伦的苏州园林。刚刚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经历数个世纪的变迁也依然保持着历史原貌。山西的平遥、云南的丽江、湖南的凤凰、厦门鼓浪屿等都还依然保持着一些历史文化气息。
3 保护历史建筑的一些观点
当城市的每一次建设都推倒大量的历史建筑,当城市中的人们无处寻找这个城市发展轨迹的时候,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回忆。城市是具有生命的个体,历史建筑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前世今生,使这个城市不至于显得苍白和浅薄,城市的色彩需要文化的积淀。虽然,城市的现代化是无可避免的,但历史建筑不应该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相反,我们需要它们为我们的城市增添活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理念、结构、形式都在发展,自然地也使历史建筑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困境。历史建筑的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世界建筑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我们优秀的历史建筑,如何使我们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3.1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特性,自己的文化特色。而城市的历史遗存很好的体现这个城市的特性,无论是从建筑文化、艺术文化角度,还是城市精神、历史信仰的角度,都要重视保护历史建筑。现在很多城市的建筑是新旧建筑体系交替的典型。这些建筑在近代城市的发展中、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见证着城市每个时代的发展。每个城市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城市特点制定合适的保护方式。如云南丽江,在1996年地震重建之时,特地分别重建了老城区和新城区。在保护了老城区的同时,政治、经济中心移向新城区。这样既保护了原来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遗产,又推进了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3.2 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理性,需要着眼于长远。保护历史建筑是社会进步,民众精神文明提高的重要体现。随着民众认知和政府行政跟进,民众和政府形成保护的共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的认识将更为自然和成熟。
首先,民众对所在城市的历史建筑有了认知,并且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产生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市民们会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建言献策。
其次,有效的保护历史遗存也需要讲究方式。历史建筑要长期有效的保护必须要考虑经济利益的问题,并且要处理好历史建筑的再利用问题。既要体现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又要体现经济价值。比如说金华八咏楼旁边的一排古建筑,我们可以很好地把它利用起来,开一些画廊,书苑之类具有文化艺术气息的店面,这样也可以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气息。
再次,历史建筑保护要上升到立法方面,制定一系列与国家法律相结合的地方性法规,从根本上保护历史建筑。
最后,要科学规范地保护历史建筑。技术是保护历史建筑的生产力,理性的保护要靠技术来维系,需要文史研究专家、建筑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
3.3 历史建筑保护,应强调建筑文化的精神传递和建筑文物的保护延续。每个城市在探索“保护模式”中应该显现城市的个性和活力。
首先,历史建筑城市文化的符号,对它们的保护最根本是对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的传承。保护历史建筑,是保护一种文化认同。保护的方法也可以是多样性的,即可以修建毁坏的历史建筑,也可以是在建筑遗址上重新修建扩建。比如杭州的清河坊,大多数在原址上修建的仿古建筑,但是留存了一些老字号和民俗。虽然破坏了历史建筑的原汁原味,但它留存了部分历史记忆以及恰当地融入了市民的生活,也可以算是一种理性保护。
其次,每个城市的历史建筑种类很多,保护和利用的方法应该灵活。有的历史建筑可以沿承原先的用途,不改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功能进行适当调整,还有一些历史纪念地、革命遗址等可以结合学校、政府相关部门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理性地保护历史建筑,合理地利用历史建筑,慎重规划历史建筑的功能和用途,充分体现它们作为珍贵的文化价值和稀缺经济价值,政府对保护工作的引导、监管责无旁贷。
再次是在保护中要突出重点,对少数保护级别比较高、社会影响比较大、建筑特色比较浓的古建筑、古街区着重保护,展现保护的整体性。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点,我们对中国的历史建筑应该有了一些初步认识,如何在目前历史建筑逐渐消亡的形势下,保护祖先赐予我们的财富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不追求永恒,而追求传承。希望我们的城市在以后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能够突出地方特色和个性,保持浓郁的文化气息。
参考文献: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7.
[2] 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建筑与文化. 2011,(09).
关键词:传统文化景观;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生态设计;进展与展望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传统文化景观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记忆,是人类文化景观的共同遗产。在当今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下,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孤岛化和边缘化的特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威胁到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研究就是立足于地方性的人文生态系统和文化景观空间的特征与模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和语言的逻辑性,探索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传承的全新途径。
1.环境景观的人文化与生态化:文化是人类适应、保护和营造环境的工具
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和生态已经成为景观建设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三个基本特征。风景园林师作为土地的守望者、资源的守护者和景观环境的营造者,是有效协调人地作用机理与从事生态规划设计的主体之一。面对机遇与挑战,罗德岛设计学院教授玛格丽特-麦克埃文(Mar—garet McAvin,1990)认为生态与环境破坏是工业化时代的突出问题,生态文明是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文化的标志。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文化文明与生态文明是风景园林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性目标与途径。
2.景观空间的破碎化与孤岛化: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困境
伴随着大开发与建设,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开发与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成为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面对的实际问题。原本是传统文化突出的很多地区又是今天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传统”与“现代”矛盾极为突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孤岛化”和“边缘化”特质。在此过程中风景园林承担起了国家发展所赋予的时代责任,开展了大量开创性的关于城乡发展与生态建设、保护、恢复等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探索“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成为解决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基础。
3.生态设计的图式化与语言化: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解读、保护与传承的体系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人运用景观的语言在自然与文化之间营造和谐健康环境的过程和途径。因此,“景观的语言”应是风景园林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理论。其中,“景观生态化设计与生态设计语言”成为该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试图在自然生态景观及过程、文化景观及人文过程、网络化与网络格局典型研究的基础上,以空间组合图式为表达形式,构建起以生态过程为依据,由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景观空间组合依次耦合叠置所形成的具有尺度、秩序、语法、意义等功能的生态景观形成过程与规律。“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以传统文化地域为典型,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人文和文化过程的作用下,文化景观要素、文化景观空间单元在尺度、秩序机理下依次耦合形成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过程、机理、形态和空间组合规律。
二、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进展
1.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
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态规划设计由偏重于自然的设计,走向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系统的设计,以及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不断将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纳入到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体系中,推动了生态规划设计学科的长足发展。
(1)以自然生态研究为核心的景观适宜性评价研究
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拉尔夫·艾默生(Ralph Emerson)、佛里德里克·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Olmsted)、乔治·马什(George Marsh)、沃伦·曼宁(Warren Manning)、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等人为早期偏重于自然生态研究的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在资源管理研究的持续压力下,景观适宜性方法吸收了现代系统理论、环境保护主义、文化景观理论和现代技术发展成果,形成了以“优化技术”为核心的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Ⅱ,该阶段主要以安格斯·希尔斯(Angus Hill)、菲利普·刘易斯(Philip Lewis)、理查德·托斯(Richard Toth)、佛里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约翰·莱尔(John Lyle)、朱利安-法布士(Julius Fabos)等为代表。
(2)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方法成为快速发展的领域
此后人文与文化成为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趋势之一,形成了应用人文生态学方法(佛里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朱利安·斯德维特(Julian Steward)、鲁克曼(F.Lukerman)等)以及景观价值与感知研究(肯尼斯·卡瑞克(Kenneth Craik)、伯顿·林顿(Burton Linton)、威廉姆·萨菲(WilliamShafer)、埃文·朱比(Ervin Zube)和斯蒂芬·卡普兰(Stephen Kaplan)等),将人的价值观、行为心理、文化人类学纳入到生态规划设计的发展体系中,形成重要的发展阶段。
(3)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研究体系
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尤金·奥德姆(Euqene Odum)、布兰达·李(Brenda Lee)、安格斯·希尔斯(Angus Hills)等)和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莫妮卡·特纳(Monica Tuner)、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Forman)、米歇尔·戈登(Michel Godron)等)的发展推动了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研究。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立足于景观的垂直结构与功能系统,探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自然对此做出的回应,通过生态系统能力、目标和行为评价,探讨人类制度因素,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应用景观生态学则立足于景观空间在水平方向的结构与功能,探讨自然与人文过程对景观格局、景观功能的影响,将景观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在空间上的综合镶嵌体,它有助于通过生态完整性的最大化和土地退化的最小化实现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
2.“景观的语言”与“图式语言”成为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前沿
在生态规划设计中,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直是生态规划设计力图认识、协调和解决的核心关系,经历了自然决定论、相互作用论和文化适应论三个发展阶段,文化适应成为场所构建、可持续设计、景观再生等领域的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时代特征。
(1)生态规划设计的概念、内涵和核心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拓展
Sim Van Der Ryn(2007)认为生态设计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由地方性衍生的设计方法和途径、生态帐户的设计、设计结合自然、每个人都是设计师以及使自然本质性的设计。生态规划设计是设计师在深入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营造出具有生态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景观与环境,是被用来改造自然景观的文化工具(Frederick Steiner,2002)。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伯顿·立顿(Burton Litton,1990)教授认为:在面对生态规划设计自然一文化复合系统复杂性的时候,规划设计需要超越经验之上的更加科学的方法并因此产生较好的实践价值。生态规划是“在时间和规律综合作用下的关于自然、生活、过程一体化的方法体系”(Ian McHarg,1997),也可以视为“对人类土地利用形成显著机会的同时所形成的制约条件”(Frederick Steiner,1990);生态设计定义为“在生态规划基础上的形态设计,它需要设计师的视觉形象以及对图形富有创造性的技巧”(Ian McHarg,1997)。詹姆斯·卡尔(James Karr,2004)认为“健康性与整体性(Integrity and Health)、系统与尺度(System and Scale)、景观与语境(Landscape and Context)”等14组生态概念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重要的生态概念,从而建立起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体系。
(2)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及新技术、新理论的引入与发展
在生态规划设计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也不同,但方法的发展是连续的,随着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技术的变革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揭示出不同时期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以及该方法的发展演变过程,成为指导、学习和应用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重要研究领域。该领域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福斯特·卢必升(Forster Ndubisi,2002)完成的《生态规划——历史与综合比较》。该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发展、演变和比较分析,从而建立起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全方位透视。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日益加剧,文化过程和现代技术应用已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人文生态学派(人文生态系统设计:John Lyle,1985)、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派(可持续设计与可再生设计:John Lyle,1999)、应用景观生态学派(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设计:Zev Naveh,2000)都成为现代技术和文化过程研究的典型代表,成为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
(3)“景观的语言”与场地景观设计的语言体系研究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在1998年出版的《景观的语言》(The Languageof Landscape)成为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开辟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新的研究途径。景观的语言立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Landscape)、景观评价(Landscape Assement)和人文生态(Human Ecology)四个关键环节,探讨景观构成的修正(Modifica—tion)、一致(Agreement)、对应(Correspondence)、从属(Subordination)、协调(Coordination)等语言规律,研究景观语言的基本构成(景观语汇)、景观要素的秩序(空间组织)、塑造上下文关系(景观的环境)、环境(上下文)的法则(景观语法)和景观语言的应用(语用学、诗学和辩证法)。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以The Mill Creek社区为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MIT开展了长期的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与教学探讨。与此同时,温彻·德拉穆斯塔德(Wenche Dramstad,1996)等人提出了55条景观生态规划的法则、概念及生态设计关于斑块、边界(界线)、廊道(连通性)和镶嵌体的图式语言。理查德·杜比(Richard Dube,1997)尝试性通过草图、照片、结构分析和美学特质等方面研究了48种自然景观图式,并就每种图式进行变形以适应具体空间规划设计的需要。西蒙·拜尔(Simon Bell,1999)教授研究了图式(Pattern)的含义和感知图式的方式与途径,探讨地形图式、生态图式和人文图式等图式形式。罗曼·布什(Norman K.Booth,2012)针对性研究风景园林场地空间的要素、空间构成的基本形态、特征、景观利用、功能耦合的过程和设计语汇,形成场地设计的导则,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基础。
3.借鉴国外研究进展和成果,国内“景观的语言”研究呈起步态势
(1)对西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师设计语言的研究
从园林历史和设计的角度,研究1920—1970年间北欧有代表性的园林设计师的作品;运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北欧现代主义富有地域性与艺术品质特征的设计语言生成基础和原因(蒙小英,2006)。在欧洲现代主义园林设计的发展和设计语言的量化与生成研究中,万艳华(2007)等人研究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探讨既延续传统地方特色,又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体系。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对话和建筑向自然的延伸中,形成了对欧洲风景园林设计师产生重要影响的独特设计语言(蒙小英,2008)。丹麦现代主义园林大师C·索伦森从丹麦本土景观和历史元素中提炼设计词汇,创造了以圆和椭圆为代表的几何景观的特征词汇,形成了秩序、时态、建筑化的方法和构成的构图句法规则,它们既是索伦森个人的景观语言,也是丹麦现代主义园林的景观语言(蒙小英,2010)。
(2)“景观的语言”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
景观语言的研究起源于将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教授《景观的语言》的引入,讨论景观语言的语法和修辞手法(卜菁华,2003),并开展景观语言符号的研究,探讨符号的意义、生成机制、传达机制、主题类型、作品类型与表达方式,揭示语言化机制,为景观创作提供依据,并提出景观语言的交际性、符号性和社会性三大基本属性以及景观语言的语音、语义和语法三要素(陈圣浩,2007;邱冰,2010);其次是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从地域性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风景园林实践中景观的地域性特征(王向荣,2002;林菁,2005;肖辉,2008;王浩,2009;王云才,2009)。研究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和地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风景园林地域性的构成体系,特别是自然和人文在地域性特征中的实质性影响。再者就是景观图式语言的研究(王绍增,2006;吴洪德,2007),探讨图式的特点、图式的转换和图式构成。其中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是近年来作者开展的重点研究领域(王云才,2011)。
(3)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及其应用体系研究
景观生态化设计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语言来指导生态规划设计,并构成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范式和框架。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基本组合与空间格局以及生态过程作为生态设计语言的基本构成,以生态过程为内在连接规律,将生态规划设计的自然景观图式、文化景观图式、网络化图式等连接为一个具有整体性、完整性、动态性特征的整体性景观(王云才,2010)。其中文化景观形成了以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肌理、水利用方式、地方性群落文化和居住模式5个方面为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核心环节,在通过分析江南水乡、皖南徽州、广东珠三角和中原河南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对比的基础上,揭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代表性图式语言,并以江南生态园林规划设计为例,探讨风景园林地方性设计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的关键途径(王云才,2009)。
三、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突破
1.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来看,景观的语言研究不足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研究的缺失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研究不足,缺乏基本理论与方法
生态规划设计必须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理论和方法,在对生态过程和生态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风景园林学科独特的“人居环境”观、风景园林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营造基于资源保护、景观保护和人地协调的可持续景观。近年来,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发展,风景园林已经强烈地认识和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重要性,也接受生态规划设计是当今设计师最基本的概念和法则,但依旧缺乏对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的研究,“生态”依旧困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始终处在没有依托、没有切人点和没有抓手的状态。
(2)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规划设计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不足
文化景观是自然一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景观,是揭示一个阶段人文生态空间演变的代表性景观类型。传统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更是这些代表性空间的典型,它凝聚着历史过程中的人一地协调统一的人文生态过程。由于对人文生态空间的类型、质量、空间组织等缺乏系统的研究,使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规划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只能局限性地开展孤立、零星的个案化研究与实践。“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试图立足土地利用、资源保护、文化调适、视觉体验等,认识独特环境中的文化景观,掌握环境中的文化进程,研究其基本构成、形态特点和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
(3)传统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的实证研究不足,缺乏相应的依据和范式
文化景观是区域性的和地方性的。长期以来,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文化景观保护片面地集中在风貌建筑、村落核心区、风景地段、历史街区、特定的文化景观区等局部空间的保护上,由于缺乏整体性的保护依据和可借鉴的范式,客观上形成了一系列文化景观空间保护的政策与景观“孤岛”和“人工盆景”。立足于中尺度空间的“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就是试图通过地方性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的类型、形态和内在过程的研究,探讨地方性文化景观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将过程和空间形态统一在传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过程中。
2.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的突破点
(1)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为对象,突破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应用的制约瓶颈
长期以来,风景园林在艺术与生态、花园与区域之间探索发展,形成了现今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格局。自然与文化的交织是风景园林发展的源泉,但风景园林并没有从这一源泉获得内在的发展。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1998)认为:这正是由于景观设计语言的缺失所造成的结果。单一的建筑语言和纯粹的生态语言对风景园林来说都是不充分的。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为典型,“图式语言与形成机理”尝试性探讨风景园林独特的视点、方法、模式以及风景园林能够表现的事物和对象。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就是探索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试图探索突破生态规划设计发展瓶颈的途径。
(2)研究文化景观空间耦合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探索规划设计语言的基本图式
研究生态设计语言,建立生态设计的语言图式,是基于以下四个重要议题:①生态规划设计成为解决土地与景观环境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间建立起一体化的途径和媒介,是生态设计语言描述的核心对象。②多学科理论引入风景园林、生态学富有成果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大胆的尝试和多样化途径有助于营造自然与人类共同繁荣的土地空间。③传统文化景观空间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产物,通过传统文化景观空间探讨景观生态化设计图式语言的基本图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为核心,以多学科发展为基础,以空间生态格局为框架有助于奠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的基本范式。
(3)通过图式语言体系构建,形成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景观的设计方法
文化景观的语言是由人一地作用过程中不断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形成的描述文化景观的基本要素、文化基本单元空间和具有文化群体性特征的空间组合构成。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通过揭示图式的基本构成、典型图式和空间组织过程,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和文化的传承,依据独特的空间肌理过程将不同的景观要素、典型的空间组合进行耦合,形成文化与人文生态规律、生态特点和生态空间形态统一的有机景观。图式语言是生态景观表达的基本语汇,是生态设计的基础。图式语言及空间形成机理研究能够形成有效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和途径,同时也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切入点和抓手。
四、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理论体系与框架
1.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理论体系
(1)“景观的语言”与“图式语言”理论
“景观是语言”的结论来自于景观规划设计最核心的工作领域,在由花园到区域的多层次规划设计中,景观规划设计都在尝试着进行充实功能和表达思想的艺术化塑造过程。在我国,景观语言研究正逐步起步,但缺乏对系统全面的研究。景观的语言理论将景观语言的基本构成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①景观语汇。景观语言的构成是由景观的要素和景观独立的基本空间单元构成,以及由这些单元组合形成的空间基本格局。“land”的含义是指空间场所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因此景观的语言就是将场所及生活在其中的人连接起来的动态纽带。景观要素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它包括了地形、地貌、土壤、水体、岩石、植物、动物和天象等自然要素以及建筑、劳作、人群、构筑物、活动以及地方性语言与文化景观等人文要素。要素依照特殊的过程和关系组合成基本的景观空间类型,并复合成典型的空间格局。②景观要素的秩序:空间组织。不是所有的景观都是和谐的,缺乏秩序会造成杂乱,但造成杂乱也有可能不是因为秩序的缺乏,而是太多秩序的冲突。景观中以很复杂的结合方式将很多秩序整合在一起。③塑造上下文关系:景观的环境。④环境(上下文)的法则:景观语法。⑤景观语言的应用:语用学、诗学和辩证法。
(2)景观生态学与“景观格局一过程”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价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到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在北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景观规划设计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以整体景观为对象,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生态过程的研究,揭示景观结构与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理、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景观生态学理论重点强调空间异质性理论,景观斑块、廊道、基质的镶嵌体格局理论等景观格局的分析与研究理论;同时强调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景观的网络化均质化与连接度和连通性理论。景观格局一过程理论是景观综合体及其形成并稳定发展的机理的系统研究,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研究中典型生态空间研究的基础依据。
(3)人文生态学与“文化适应一场所构建”理论
人文生态学应用人类与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信息指导形成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最优化利用决策。该理论重点研究人类影响环境并被环境影响,以及完成与环境相关的决策影响人类的机理和特征。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环境运动的组成部分,人文生态规划重新得到重视。人类及其与土地间的互动是人文生态规划的首要关注点。斯坦纳(Steiner)在《生命的景观》(1991)一书提出的生态规划方法中不仅列出了社区信息分析清单,而且主张将社会经济分析与生物物理信息联系起来。麦克哈格(McHarg)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为新泽西Medford镇做的规划实现了整合社会价值的创新工作。赛佛·纳维(Zev Naveh)和亚瑟·利伯曼(Arthur Lieberman)提出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也更具有人文生态偏向。人文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理念是综合自然和人文过程信息以指导规划设计决策,尽管人们看待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种种观点不同,人文生态规划者和设计者的中心论点是寻求生态适宜和文化空间之间的最佳匹配,将区域利用类型的适应优势最大化。
2.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框架体系
(1)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成与图式语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的基本构成是由景观要素(自然景观要素和文化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自然景观空间单元、文化景观空间单元和复合空间单元)、基本组合与空间格局(自然景观空间组合、文化景观空间组合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空间组合)和生态过程(自然生态过程和人文与社会经济过程)构成的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框架和范式。景观要素和景观空间单元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单位和构成,基本组合和空间格局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模式和范式;生态过程是生态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规律和句法。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以生态过程为核心,融合生态要素和空间单元,有效组织基本组合范式和空间单元模式,形成自然与人文一体化的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有机性的景观整体或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设计。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生态空间基本构成及其形态特征,重点研究典型生态空间组合的整体空间单元的图式,揭示生态空间耦合的内在机理。它是空间组织和空间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态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空间法则。
(2)典型地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研究
传统文化景观是自然一人文相互作用过程的历史综合,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多种景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形成“文化环境中的自然景观空间”、“以聚落为核心的居住与生活景观空间”、“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性景观空间”、“文化景观网络化空间”等多种空间类型,并通过特定的空间关系复合成为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的景观空间。每一种景观空间类型的形成都具有各自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和相互调适机理,这些机理与过程是认识传统文化景观形成的人文生态过程的规律,是“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的基础。由于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具有较强的地方性,因此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研究应结合典型地区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耦合的运行过程与动力系统、空间组织的典型模式及其演变、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探索典型地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
(3)传统地域人文过程与文化景观空间耦合形态及图式语言研究
形态与过程的耦合是以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为切入点,探讨文化景观图式语言的构成与模式。①传统文化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图式语言构成、形态与组合模式。②以聚落为核心的居住空间的图式语言构成与模式。居住模式就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在地方性知识体系支撑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建筑与聚落形态以及水资源利用方式后形成的整体景观特征和格局。③土地形态与肌理空间图式语言构成与模式。土地肌理是人类社会生产性景观自我创造和自我维持系统在环境上形成的记忆,集中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应用和改造成果,是文化景观的核心反映,是人地作用系统的集中体现。④自然一人文复合型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构成与模式。即以居住和生活空间为核心,在空间上耦合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形成自然一人文过程相统一的复合型文化景观空间。⑤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网络化过程与网络图式语言。无论在任何尺度空间中,网络都是空间中最重要的生态特征。以网络化过程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景观在中等尺度空间上的相互作用过程和耦合关系,并探讨网络景观图式化语言构成与模式。
(4)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优化与传承
文化景观图式语言是对地方性文化景观空间过程和组合形态等规律的描述和反映。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空间组织过程和形态耦合特征,成为冲击传统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景观保护、传承与发展依赖于对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的优化与传承。因此,我们应在图式语言基本构成与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地方性图式语言特征、图式语言的调适优化和基于实践的传统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策略。
五、结论与展望
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研究建立在三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首先,在自然一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一文化高度统一的“景观”展示出其存在的科学性和高度统一性,也揭示出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在过程和空间组合规律。其次,典型人文生态空间的客观存在和空间生态要素、单元、组合体可以通过空间解析的方式用图式表达出生态空间的组织规律和形成机理。第三,典型自然生态空间和人文生态空间的存在和示范作用成为今天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向“自然学习”和向“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的前提,可以看出:首先,生态规划设计是一门规律性、科学性和规划设计专业技能很强的学科领域,典型生态空间的剖析揭示出生态空间的组合规律和形成过程,学习、了解和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开展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专业素质。其次,生态规划设计的图式语言是在典型生态空间剖析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形态学理论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借鉴“景观的语言”研究方法,开展典型生态空间的要素、空间单元、空间组合的特征与过程研究,形成生态景观的基本图式、单元图式和组合图式体系,并通过一定的作用机理将不同景观层面的图式进行组合研究,初步建立起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再次,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的出发点在于通过生态空间“原型”的研究,获取生态空间的基本语言的要素和构成,并通过重新组合和应用这些生态设计语汇,构成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蒙古族; 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 管理; 价值
中图分类号: K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02-04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并对该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别是世界观、价值观、心理特征、现实态度等诸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草原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而优秀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内涵名扬四海,也让世人直接感受到草原人民独特的民族性格,或者说民族性格很大程度地反映和折射出草原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探讨草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因此,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坚持科学发展、开创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基本精神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十分丰富,它最核心的理念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充满原动力的多样的贸易需求和灵活的谋生方式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以讲真话、讲信用、诚实守信为特征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以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为特征的政治生态理念。联系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这些独具特色的核心理念,无不体现出蒙古族传统文化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利用。
与蒙古族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关系密切乃至很难严格区分的,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近年来,区内外专家学者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多有论述,笔者最赞同的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吴团英研究员将其总结归纳为“开拓进取精神”、“英雄乐观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和“崇信重义精神”。当然,除了这四种精神,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务实实用精神”。蒙古族传统文化是草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禀赋,是蒙古族等草原民族赖以维系的纽带,生存发展的动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开拓进取精神。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易传》中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这种精神的经典表述。蒙古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自己的传统典籍中没有这种经典表述,但同样具有这种伟大的精神禀赋并令人信服地将这种精神书写在自己民族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千年风云第一人”成吉思汗之所以被一些学者誉为“全球一体化”的始作俑者,就是因为弘扬开拓进取精神,利用国家政权形式开通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把几乎整个东亚、中亚、西亚和东欧联合在一起的结果。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英雄乐观精神。崇尚英雄,倡导英雄乐观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一。这一点,在蒙古族等草原民族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蒙古族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乐观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很多史书中描写的“贵壮尚勇”、“重兵死、耻病终”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写照。但是,蒙古族对英雄的理解,并没有单纯停留在对“力量”的崇拜上,而是对人的智慧也同样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因此,蒙古民族不仅有尚武精神,而且具有崇尚智慧的传统和习惯。成吉思汗箴言“力猛者乃一世英雄,智勇者乃万世英雄”,正是蒙古民族崇尚智慧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长期的游牧生活,造就了蒙古族对酷热严寒的抵御能力和忍耐力极为强劲,对创伤、失败等厄运都可以泰然自若,在保卫故土的战争中不怕牺牲,视献出自己的生命为光荣等,同样体现了英雄乐观精神。草原民族的英雄乐观精神,体现在自信自强、不怕困难、不畏、知难而进的高贵品格上,体现在英雄个体的价值与群体社会责任的统一上。因此不难看出,蒙古族传统文化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
(三)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自由开放精神。向往自由,追求开放,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是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为蒙古族等草原民族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开放的环境,这种人们在空间上的自由行动为其内在自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因而在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过程中自由开放的因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就生态美学角度而言,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乃至艺术化的生存状态,是蒙古族传统文化自由开放精神最闪光最具个性最吸引人的地方。草原文化生态理念的美学价值的挖掘和研究,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开始懂得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也更加明白人作为自然的承担者和自由自觉的特有的存在,应该而且必须承担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任,将绿色还给大地,将清洁还给空气,将蓝色还给天空和海洋,也最终将幸福完整的人类生存还给人,从而营造出一种绿色的、和谐的、诗意化的生存。
(四)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崇信重义精神。诚实和守信都是一种做人的品质,是人类最难得的文化资源,也是人类最可贵的文化资本。蒙古族作为草原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他们极力推崇以诚立命、以诚配天、以信立行、以忠誓盟的核心价值,视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为最大光荣,视轻诺寡信、背信弃义为最大耻辱。他们之所以对欺诈性的交换行为和非法谋利行为极其蔑视,这是由游牧的分散性和战争的经常性决定的,最终也必然熔铸在他们的世界观、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之中。可以说,诚信精神构成了草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
(五)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务实实用精神。对于古代蒙古族来说,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动荡的社会现实,直面人生是他们最基本的人生信条,这样就使他们养成了反对玄想空谈、崇尚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论是在、民间文学,还是在伦理道德、政治生活中,务实实用的态度和精神同样是其所固有的。蒙古人推崇商人具有坚强、耐劳、算计的能力和本领,把他们与自己最推崇的骑射并列加以肯定,并要求子孙学习商人的获利精神。他们唯物地认为,商人的本领和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育、训练、培养和实践得来的,任何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掌握这些本领和能力。为了确保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顺利进行,各路商道畅通无阻,各国使节和商人的个人安全和货物不被抢劫,蒙古族都要给予各国使节和商人以特殊的保护和优惠政策。可以说,这种务实实用精神在蒙古族传统文化诸领域里都有显著的表现,其直接的结果是:务实的生活态度使得古代蒙古人能够极好地适应自然环境,从而为自己的生存选择了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务实的信仰态度使得他们为自己找到了虽原始粗糙但最为实际的精神寄托;务实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能从自己的现实环境和实际需要出发,为自己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找到了最适合的位置;务实的政治态度使得他们做出了北方游牧民族所能做出的最为适合的政治选择。我们用生态美学的理论考察这种务实实用精神,就会使我们得到当今生活的根本之道,在于建立更加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绿色生活方式”;关键之处,在于确立“四种观念”,即: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按照自然而生活”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在于人们视自然界为朋友,更加节制和简化自己的物质生活,善待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而改善人们当下的非美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的存在。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蒙古民族性格的互动关系
要考察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蒙古民族性格的互动关系,首先应该对民族性格这一概念做出界定。我们知道,民族性格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在定义和研究民族性格的中外学者中,有的以文化为基础进行研究,有的则从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他们对于民族性格所做出的定义,反映了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视角。他们的论述虽然见仁见智,各不相同,但大多注重社会文化与民族性格的相互关系的探讨,这一研究视角无疑是很有眼光的。因为民族性格的基础是该民族群体的典型人格,它的主体承担者是众多民族成员。他们通过社会化,将文化模式内化为心理过程和心理尺度,最后养成固有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个体对该民族文化模式的认同和内化。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认为,民族性格是由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陶冶而成的、由民族的多数成年成员共同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心理特征等多种要素和多种层次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通过该民族众多个体成员的性格特点得以凸现。由于社会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支配性作用,故民族性格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民族特定的文化类型。我们今天研究和考察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和作用,就是以此为理论依据,并从中得到富有启发意义的参考。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物质文化,又包括制度文化,还包括精神文化。笼统地考察其与蒙古民族性格的关系,显然非笔者个人学识所能及,本文所论仅限于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这一主线展开。当然,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各个层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背景的产物,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在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和作用时,又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文化的范围,从思想到思想完全脱离社会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必须将各个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等各种具体条件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才可能深入地认识二者的内在联系。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和作用于蒙古民族性格的内在机制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通过独特的方式向蒙古民族施加系统影响,这些方式能够较为有效地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唤起人们的道德需要,增强人们的道德信念,加速人们对其核心价值的认同和内化。这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和作用于蒙古民族性格的内在机制。具体方式有如下几种:一是以事为诫。“以事为诫”即通过史事、寓言故事等具体事例来阐发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达到劝诫世人的目的。在阿阑豁阿“五箭训子”的传说中,我们看到这位母亲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教育儿子们,一定要精诚团结、互相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起来,否则就会被击垮、消灭。这种由事到理、以事论理、以事为诫的方法,直接影响教育了广大的草原蒙古人,在当时那种部落纷争、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是十分实用而有益的。二是以言为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草原蒙古族还以大量的格言、谚语来教育子孙保持和发扬诸如诚实守信等内容的道德传统:“获得别人信任靠忠诚,改正自己错误凭真诚”;“人好在于诚实,马好在于善使”;“碰大雪也别违诺言,遇大雨也别误时间”……从文献资料的内容来看,如《成吉思汗箴言》或《智慧的钥匙》等反映出来的也都是一种切合实际的道德原则和处事法则,并没有空洞的说教和虚无飘渺的想法。这些闪光的至理名言在草原上广为流传,成为草原文化优秀道德传统的有力说明。三是身教化民。“身教化民”是指统治者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行为为人们树立标杆典范,通过身教来体现和传达道德要求,从而将道德理想和价值标准具体化。通过崇高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形象,使受教育者获得道德启示,激发起道德情感,心悦诚服地、潜移默化地将教育者所倡导的道德要求纳入自己的品质结构之中。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等史实都证明,统治者本身的道德状况对民众的行为和社会风俗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成吉思汗乃至忽必烈等元朝开创者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也由此说明了统治者自身进行道德修养和践履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而这的确有助于人们对其道德要求的接受和认同。四是效法自然。“效法自然”即从大自然的事物或自然规律中体悟为人处事之道,并仿而效之。草原蒙古族顺从“长生天”意愿,尊称草原为“大命”,认为人和动物都是“小命”,严禁破坏草原和水源。他们利用牛粪做燃料,采用游牧和轮牧的方式进行生产,禁捕幼小的鸟兽鱼虫和怀孕母兽,禁止在森林的旺盛成长期毁林开荒、挖石取土,即使再珍贵的药材也不得挖光,否则将被定为无道德的叛逆者,而植树造林、治理荒滩等行为则被尊为善举。这就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和需要,从而有助于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道德教化的实施,促使本民族成员对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认同和接受。长期以来,正是草原蒙古族的这些朴素观念,有力地保护了当地的原始森林和草原,使牧草资源得以恢复再生和不断利用,最终维持了大型畜牧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天地人合一”是草原蒙古族评判人与自然关系好坏的尺度,通过人的活动影响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间的转换,这就涉及到美学范畴中人如何入化自然的问题了。可以说,草原蒙古族对待自然和对待世界的审美而非纯功利的态度,给日益物质化、功利化的当今世界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和作用于蒙古民族性格的主要途径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虽然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不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蒙古民族性格的结构之中,它需要借助于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途径对蒙古民族性格施加影响和作用。
一是封建统治者的大力倡导。民族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原则、生活信条的形成依赖于民族成员的相互感染、相互模仿以及相互强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权威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协调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和政治集团的利益,故一些明智的蒙古族统治者大力倡导其基本精神,主要方式有二:其一是亲自钻研,力求把握思想精髓,以之治国安邦;其二是通过行政手段,颁布法典,要求广大臣民学习。忽必烈提出了“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如实惠”的理论,前者是对蒙古族传统的“长生天”观念的一种继承,后者则既是他的哲学思想,又是他的施政方针,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倡的“仁政”思想痕迹,也体现了蒙古族传统的务实精神,这样“实惠”的“仁政”确实能起到“拯民”的作用。
二是家庭内部的言传身教。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他所面对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造物了。待等孩子长大成人,能参与各种活动时,该社会的习惯成了他的习惯,该社会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该社会的禁忌就成了他的禁忌。”在中国封建社会,家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广大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少,与外界接触少,人们长期生活在父母身旁和血缘家庭中,故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本尼迪克特所说的人格社会化过程基本上是在家庭内完成的,家庭教育在中国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长辈对于晚辈的言传身教往往会成为一种文化定势而影响孩子的一生。草原蒙古族也不例外,他们根据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风俗习惯来判断子女的行为,将开拓进取、英雄乐观、自由开放、崇信重义、务实实用等等已被自己内化了的道德经验、道德信念灌输给子女,并以自己生存发展或挫折失败等经验教训强化着教育效果,促使下一代接受这些理解或尚不理解的行为准则。
三是宗教的传播广布。宗教是古代草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蒙古族继承和发扬草原先民信奉的萨满教的宗教传统,萨满教是蒙古族古代思想的宝库,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前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宗教,对于蒙古草原文化特征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草原传统文化的生态特征和艺术特征,正是在这些宗教化的观念和实践的结合点上产生和日趋完善的。从阿勒坦汗时期开始,黄教流派(俗称喇嘛教)在蒙古地区逐渐取得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长达300多年,萨满教受到排挤和清理,失去了正统宗教地位,下降为一种民间的习俗文化。但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地区的佛教有意保持了极大的包容性,吸收了包括萨满教在内的很多习俗文化,并且主动配合政治统治,继续保持了汗权高于教权的蒙古社会传统。“长生天”观念,以及由此引出的“天父地母”、“天无二日,地无二主”之类的哲学思想,是成吉思汗、阿勒坦汗等蒙古族政治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创建蒙古帝国的思想基础。
四是文艺作品的熏染。蒙古族古典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深深植根于草原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是草原传统文化形象而具体的表现,无论是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还是英雄史诗等,处处传递出激荡浪漫的风格,我们在其中一般很难看到人与自然的对立情绪,反倒不时地体会到人对自然的祈盼和敬畏之意,而这正是草原传统文化的基本性格。16世纪以后随着文人阶层的逐步形成,文人文学开始与民间文学并列,往往采用将文学与历史融为一体的创作形式,无论是从作品的内容,还是从作品的价值来看,对历史的“真实”记录都大于文学的自由发挥。由此我们认为,以浪漫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的民间文学的史诗化,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的文人文学的历史化,是蒙古族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文学形式较之理念说教更能动人心弦,在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潜移默化地溶入人们的心理性格中。
五是知名人物的注解阐释。喇嘛教哲学对蒙古族传统哲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最终导致了蒙古族传统哲学体系的形成,虽然这一体系还没有完全挣脱宗教神学的外壳,但佛教化的哲学思想的确立毕竟成为蒙古族传统思想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一些知名人物的注解阐释,让人们树立起有关宇宙问题的哲学观念。比如固什・却尔济在《本义必用经》中认为物质世界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原子组成的,宇宙的最初元素为土、水、火、气等等。再如,萨囊彻辰在其《蒙古源流》中从物质世界和生灵世界是有机统一的这一点出发,对宇宙的形成做了概括描述,并认为宇宙形成的基础是三种主要物质――气、水、土,而虚空则是世界形成的场所。由于十方之气剧烈运动,虚空中形成坚不可摧的气坛。而后由于气动发热,生成大方,大方生大雨,形成大海,谓之水坛。最后水面生灰尘,如奶上油脂,灰尘微粒集聚,形成土坛,是为“金宇”。在喇嘛教思想启迪下,蒙古族已开始思考了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虽然用当今的科学哲学来衡量,有它不完全正确的一面,但它毕竟标志着蒙古民族哲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同时也赋予草原文化深邃的哲学内涵。
(三)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蒙古民族性格的互动关系
我们知道,所谓“互动”,乃是指事物之间、人际之间通过各种方式接近、接触发生信息传播、交流而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过程。通过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和作用于蒙古民族性格的内在机制和主要途径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蒙古民族性格原本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动态发展系统。这种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蒙古民族性格的理性反映。蒙古族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渊源,草原蒙古先民的实践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性格,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直接源泉。作为理论形态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对于蒙古民族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思想倾向、生活准则、价值观念、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概括,自然成为本民族成员实践活动及其民族性格的理性反映。
第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陶冶着蒙古民族性格。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对于草原先民历史经验和民众的观念行为进行理论概括和升华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其超凡的智慧吸引着本民族成员,指导和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认知水平和处世能力,进而在全民族的心灵中凝结积淀,融入蒙古民族的心理性格之中,对于民族性格起着重要的陶冶作用。人们常用“歌唱的民族”、“舞蹈的民族”、“在节日中生活的民族”来描述草原蒙古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这就说明他们一直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当符合生态的要求,在精神层面上也是相当富有的,是并不缺乏生态美的。尽管就物质层面而言,由于历史和事实上的不平等,他们的生态美是有所欠缺的,至少目前是这样。但是,我们人类的存在,不仅仅是物质的需要,而且还有精神的需要、文化的需要;人的生命存在状态,也不仅是体现在生理性、物质性的生命力上,而且还体现在精神力量上面,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的精神生命比起物质生命更为重要,人的精神生命的存在状态更应该引起关注。
第三,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熔铸着蒙古民族人格。蒙古族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价值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好,当人们对其基本精神进行认同并将其内化之后,又会在实践活动中对已有的观念、经验和认识进行总结、完善、升华,进一步丰富、传播和发展着蒙古族传统文化,为其提供着动力和新鲜血液;同时,豪迈刚健、自强不息、自由开放、务实守诚等等方面的气质和品格,又通过多种渠道熔铸着蒙古民族相应的人格。事实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就其实质来讲都是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自由精神相一致的;而对于当今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乃至培养创新型人才,造就健全的人格,蒙古族的自由精神同样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与蒙古民族性格互动关系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通过考察蒙古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与蒙古民族性格的互动关系,进而分析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简单地说,有利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弘扬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在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升信心、振奋精神,而以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及其基本精神,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源泉。二是有利于培养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蒙古族自由乐观的民族性格,美学意义上的生命追求,特别是把自己的社会理想与追求富饶、美丽而宜人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的美好理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营造和谐普惠的小康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三是有利于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俄罗斯著名学者古米列夫指出:“游牧民族在他们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类型。对此,人们不应认为是粗俗、落后和停滞不前的”。学习掌握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和作用,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对于游牧文明特别是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误解与曲解,帮助人们有意识地系统了解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风俗习惯,正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心理素质的特殊性,进而关心、关注和支持民族工作,积极投身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此外,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崇信重义精神对于现代经济学理念的现实意义等都是不可低估的。
三、蒙古族文化对政府管理牧区的价值
(一)有利于政府在蒙古族文化土壤基础上制定相关制度。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给文化定义时,使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用一条河流和沿着这条河流的一条公路来比作人的生命。河流是自然的、生物的、先天的,公路是文化的、社会的、教育的、后天的。作为文化的公路是一种发展,在早期的生物生命中不存在,后来沿着河流模糊起来、充实起来、精致起来、发达起来。而这个后天由人创造的公路就是文化。库利运用了形象的比喻,使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变得非常容易。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还从理论上加以阐述:“从广泛的民族学的意义上说,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无论是库利的比喻,还是泰勒的解释,都表示他们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交流及社会传递,通过特定的途径,被社会成员共同获得。这种获得共同文化的特定途径,其实就是文化得以交流和传递的制度文化。文化的存在只有被认同和学习时才是有意义的,而被认同和学习的实现,必须依靠一套相关的制度规则。在此,制度文化就将文化与制度统一起来了。当制度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反映了文化的价值,文化的精神,文化的理念。而当文化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采取或风俗、或习惯、或制度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文化价值的制度是不存在的,没有制度形式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
有些制度规范是植根在一定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如果这些制度规范离开了其相应的文化土壤,就很难有效了。因此,我们在用制度引进扩大制度选择集合时一定要考虑相应的制约因素。正因为此,同志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好好研究以适合这些地区的实际。
(二)有利于政府在决策上进一步考虑保护蒙古族文化。关于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是许多人所熟知的游牧文化,草原生态环境则是这种文化产生并延续的基础之一。游牧文化是蒙古族及其先民针对草原的实践才得以产生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游牧文化是蒙古族适应草原生态环境的产物,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适应是一种文化形态或文化特质在某种生态环境中得以存在、延续的前提,失去这个前提,那么这种文化也就到了消亡的边缘。从这个层次上说,“适者生存”对于文化也同样有道理。在草原生态的环境背景下,蒙古族的游牧文化不仅符合草原生态的自然规律,而且还保证了民族自身的繁衍和发展。这一点从蒙古族传统文化上都十分强烈地体现着,其突出的表现即对草原生态环境有着一种深沉的关怀。政府在懂得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性后,在决策上才能考虑对这种文化的保护。比如牧区生态移民,不仅是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而且关系到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问题。因为,生态环境恶化必然会导致文化的消失,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会消失。生态移民既是经济行为,又包含文化意义,政府在实施生态移民政策时,应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移民通婚等方面进行规划。同时,要动态地把握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现象。在生态移民过程中,要注意“人”对环境的影响,适应与抉择的关系,要把游牧民族中的“草原学”看成是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来加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学的层面上。对生态移民应从移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各个方面来理解,要充分认识移民成本应包括经济成本、文化成本、环境成本和心理成本等。
(三)有利于政府在政策上对传承发展蒙古族文化给予扶持。蒙古族的优良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政府管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蒙古族有着诚信为本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善良、真诚、豪爽的性格特征。蒙古族的信条是守信用,严忌欺骗他人。例如,历史上的扎木合是个非常不守信用的人,因此,他遭到各部落的敌意,最后受到冷落,并被其它部落歼灭。如果能把这种守信用的传统用到商业企业管理中,将会收到良好的效益。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商人要树立起自己的形象,首先应从守信用做起。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骄傲,是一位伟大的管理家、军事家。他的管理思想不只是他个人的思想,应该是当时蒙古族文化的结晶。历史创造英雄,没有当时蒙古族鼎盛的文化环境,就不可能造就出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的管理思想。成吉思汗能够把散落的蒙古部落统一起来并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离不开他的用人思想和军事思想。成吉思汗非常重视人才,高度信任他的部下,给他们以更大的发挥空间。成吉思汗对部下的能力了如指掌,知人善任,即使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战败或犯错误的时候,更多的是鼓励他们重新站起来,从而激起部下的归属感、责任感和积极性。现代管理者应学习他的用人思想,应树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理念,给员工们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J].2008(3).
[2] 青海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M].民族出版社,2009.
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扎根于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土壤上的传统戏曲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之根。经典的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是修身证道、昭彰未来的文本。这些优美至极,充满诗画意境的戏词,有着永恒的文学价值,是民族文化宝库里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更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值得珍惜的宝藏。它承载着光辉灿烂、延续不绝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纽带,更是艺术精神赖以存在的根本。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戏曲如一枚磁石,凝聚着民族的魂魄。又像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一直在孕育着,却从未停止过演变和成长。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史的后期,戏曲活动更加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方式,戏曲集中代表了平凡的民俗文化和高雅的士大夫文化,因此也成为社会大众最为倾心与瞩目的艺术样式。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最为广泛的群众文化和审美风格,成为从宫廷到市井,从城市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那就是戏曲。由于戏曲每个部分都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因子,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戏曲。
自从戏曲诞生后,便对中国社会人类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范围的覆盖。从空间上来看,经过孕育演变而形成的大量地方剧种,对整个人类的集中居住地区形成了全方位的影响并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傣剧、侗剧等,戏曲充斥在中国大地上,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戏曲,这在世界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从时间上来看,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戏台还是茶馆,街边、舞台锣鼓喧喧、终日不绝的演出,体现除了民俗文化生活的主要景观。从介入深度上来看,戏曲文化几乎是包罗万象,不论是民间节日庆典、拜神请愿,还是婚丧嫁娶、联络感情都被戏曲所垄断,人们周边的文化空间,戏曲无处不在,当仁不让的演变一切民俗艺术载体,更成为世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戏曲题材的创作内容,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到全部历史故事,一直延伸到当今的现代生活,积累起来的数万个剧目,对于中国传统题材有了全方面立体覆盖,然而不同的剧种和演绎群体,所拥有的各具特色的曲调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审美角度和多重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区域的覆盖。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的正统意识逐步转化为民俗民风,进而演变为传统的文化生活。戏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载体和桥梁,沟通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于民间的影响也日趋深入,成为传统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它礼乐合一的表达形式,进入并牢牢占据着全社会人类的精神空间,很多人在孩童时期就在其中沾染着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如鲁迅小说《社戏》里所描写的生活情景那样。古代的劳苦大众,特别是没有条件念书的升斗小民,他们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观念很多从看戏中汲取,同时他们的娱乐也和戏曲演出密切相关。当然,戏曲剧本对于历史的叙述和人物的扮演,通过了大量的艺术性创作和加工,具有了极强的主观性,并不能当做真正的历史来看,因此也造成了普通民众对于历史事件的曲解和对文化知识不完善的解读。
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它以优美通俗的审美共鸣,明亮流畅的唱腔曲调,融通古今、兼备内外的表演风格,朴实无华、海纳百川的文化风貌,反映世间、贴近人生的大众格局,被绝大多数社会民众所接纳和喜欢。不管保守还是时髦,庸俗还是雅致,观众喜欢就是硬道理。
二、传统文化性格的体现
由于戏曲的广泛普及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演变和塑造着人们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文化品格。
戏曲承载着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呈现出人们的理想与愿望,展示了生活的苦难与温馨,提供了前人经验和教训。戏曲多用小人物的视角去观察社会,用普通人的情感来塑造形象,因此其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表现,非常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为在民众的价值世界里,淳朴的是非观念特别明确。戏曲把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传统道德观念作为创作的基准点,将发生的故事作为题材通过普遍化的价值评价体系,转化为人们认可的舞台艺术形态,以便于传统道德的弘扬与传播。它所体现出的自主精神、乐观情怀、善良人性、崇高品格、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人生百态的价值和意义完美的诠释出来。戏曲文化内容的宽泛性,使之成为中国人文化性格的核心。戏曲中数量众多的公案戏,道德观念直白、人物性格单一,戏曲里人物是忠还是奸,情感是真还是假,是对还是错,由于贴近普通民众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水平,最能触发大众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因此戏曲所弘扬的传统价值观念,对于大众道德观念的增强有着特别的影响力,戏曲的道德宣扬已逐步转化为日常生活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并支配着社会民众的生活哲学和道德观念。
戏曲与各种方言俚语、乡曲小调和生活习俗的融合,演变成风格各异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声腔剧种。每个人都知道,文化的类别包罗万象,各种方言风俗组成文化相通的元素,乡音则寄托着人们情感。地方剧种的遍地开花,使得人们通过曲调的吟唱,回忆起对于家的亲切和牵挂,不论身处哪里,只要听到家乡熟悉的曲调,心底就会产生令人回忆的复杂情感。如今,中国人的身影遍及世界各地,身处地球村的每一个城市,我们都能听到地方戏曲的轻哼吟唱。在当前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肩负着精神家园守望的责任,肩负着保护本土文化资源的重担。而国人追寻情感,精神回归,身份表达的主体对象,融入在各具特色乡音、乡情的家乡戏中,它是我们心灵获得安慰的方式,更是精神寄托之所。
一部被大众认可的戏曲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一个感人的戏曲作品,会让人抑制不住地流下泪水,感情上的震撼,思想上的鼓舞和教诲,甚至终生难忘。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优秀作品将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相融合,使人们通过感情的体验和道德的判断,找到人生的理想,提升高尚的情操,将精神上受到的激励与鞭策,在现实生活中转变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优秀的传统戏曲能让欣赏大众潜移默化的得到心灵上的净化,情操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升华,这是传统戏曲具有的独特内在优势。社会大众是文化的接纳者和传承人,更是文化的创造者。通过日益普及的传统戏曲,可以不断地开阔视野和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对于民族文化的情感,促使社会大众的独特品质走在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艺术精神和美学观念
古代哲学和美学观念,以及表现手法构筑了戏曲的艺术基石,通过对客观对象求真、求美的艺术追求,使之成为戏曲所要表达的精神诉求。
戏曲的表现技巧主要在于节拍、舞蹈、模拟动作等方式的结合,充分调动了身体各个方面对于我们所理解的世界,并展示出来,这符合我们人类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人们总是通过叫喊、歌唱、手舞足蹈来表达自身的激动,正好印证了古人的“物感说”论点,当人们需要对外传递自身的情感时,需要通过身体的各个部分的技能来体现。而为了更好展示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抒发,戏曲就自然而然的调动起各种艺术手段,并合理的以综合运用。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把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因融合起来,是中国传统思想最显著的特点,而戏曲的综合展现取决于外部意识,即对客观外界的直接感官和与之相应的反馈,顺从自然的价值取向,发挥抒情与观赏的功能,并通过对戏曲的审美过程,追求身心放松和精神上的欢畅。
戏曲表演由于抽象性的特点,决定它既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更要表现出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中国传统戏曲非常注重对于美的追求,中国艺术观念的“真”除了客观对象的表现,还存在大量的主观意识,将表现对象区分为外形与内韵,这种对 “神韵”的重视和对“外形”的轻视,突出了戏曲的特点。但是“外形”和“神韵”的分离,又不能称之为艺术。艺术表现不能被事物外在形象所束缚,而应通过创作者对其内在本质的艺术构思,用独有的艺术展示,展现出性格迥异的独特观点,这样的作品才能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除了能够讲述故事,还能明晰道理,同时还能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意识,这也是由戏曲的表现所具备观赏性特点所决定的。虽然这种精神是我们所认同的,但是这种美学观念存在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舞台表演技巧的复杂性和程式化的展示效果,就是过分求美的结果,这有可能导致戏曲表演和现实社会从此封闭起来,通过岁月的流逝逐渐萎缩其中,而且也加大了未来延伸发展的困难程度。
在表演的舞台中,演员的实际体验是必不可少,要在舞台上完整的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就要对戏中人物的内心所想所思深入体会,达到随心所欲地步后,才能够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不管是在扮演好人还是在扮演坏蛋,都要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为他着想。将他的特点扩大并展示出来,并且要达到让观众感动,甚至成为情感依赖、倾诉的对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戏真唱”,推敲和展示出符合戏中人物的出身、社会地位、内心特点、环境因素与情感状态。所以说体验是戏曲的传统。
关键词:创意元素;创意与文学资源产业化的关系;创意人才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52-01
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是21世纪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我国虽然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学资源也是卷帙浩繁,但目前对文化尤其是对文学资源的开发不足,要想更好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充分重视创意元素在文学资源产业化中的作用。
一、何为创意
创意是文学资源产业化过程中首要和核心问题。创意本身就是一个广为应用、极为复杂、富有多义性、不断变化、甚至满是矛盾的概念,几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把那种特殊的、原创性和创意性的理念和技能称之为创意。真正的创意是灵感和常规的、自觉的和人为的表达符号整合成的富有创造的理念,这个整合过程是难以言说的,关乎到人的原创力,甚至有神授之感。同样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阐释。
创意需要促使其迸发、转化的合适的社会土壤。所以,保护和尊重个人创造力,提供促使创意产生的宽松、自由的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欧美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有很详细的法律条文规定和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共识,这是其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缘由之一,所以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有效的制度设计都对创意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和决定性作用,这对于我国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二、创意元素在文学资源产业化中的核心地位
目前创意元素在文化产业的行业涉及领域广泛,主要体现在广告、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行业。创意元素的广泛运用使得文化产业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我们也要重视创意元素在文学资源产业化的核心地位。
文学资源尤其需要创意元素来发展文化产业,比如通过创意,文学名著《红楼梦》的文化产业开发的比较成功而典型,形成的产业链最长,产生的经济效益多大。在这些创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06年红楼梦中人的海选活动.这个创意,以文化的名义,红极一时的“超女”的形式,借助互联网,电视,广告等优势,将触角伸向全球,提高了活动的人气,整个活动采用由商家冠名,电视直播,短信投票等商业化运作方式,使得《红楼梦》未拍先火。还有其他的创意使得《红楼梦》这一宝贵文学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比如说红楼旅游和解读红楼一系列书籍的出版,红楼饮食文化节,红楼十二金钗模仿秀,红楼年度绘画比赛,甚至是红楼礼品店,红楼酒厂等。近几年,《红楼梦》在网络游戏,动漫,旅游路线等方面也有创意成功的案例。
对于创意元素,我们不仅仅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而且要有创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文学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使得文化资源成为公共资源,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危机感。美国迪斯尼公司利用中国文学素材拍摄动画大片《花木兰》。其中许多场景运用了中国元素,整个影片中都在体现浓郁的中国风味。如写意朦胧的泼墨山水画风格改写了西方惯用写实的油画表现效果,这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前所未有的。这一创意,为美国在全球抢走3亿432万美元票房。这些都不得不令我们反思,中国不缺乏文化资源,不缺乏设计师,但缺乏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创意元素在中国文化产业中的核心作用。
三、创意人才的培养
在文化产业中,文化是土壤,创意是种子,产业是果实。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很少自主拥有核心技术,未能将中国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充分的利用起来,在文化创意产品制作上缺乏想象力,所以制作出来的产品往往雷同性高,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我们要培养全民的创新意识。从思想意识方面鼓励群众多创新,多点子,少模仿。其次,注重培养创意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创意产业链上游的设计人才、创意策划人、建筑师等,而且需要创意产业链下游的管理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这里可以借鉴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关部门和机构推出或筹备创意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有创新思维、善于运用先进技术、能够设计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作品的创意人才。
面对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及“中国设计”时代的来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更应该重视设计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体系的构建。霍金斯认为“创意经济的基础是那些使用自己的想像力、梦想和幻想的人。
总的来说,创意是整个文化产业的灵魂和生命,只有好的创意才能更好的将文学资源转变成经济效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天圆地方;文化积淀;雄伟;庄重
Abstract: the new museum in shandong province, covering an area of 210 acre, a building area of 82900 square meters, civil air defence and underground matching project 45000 square meters, the square about 100000 square meters. Modern museum building functional complex, new natural history more than 100000 pieces of cultural relics existing history, natural specimens of more than 8000 pieces, a collection of 120000 books, especially in ceramics, bronze war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bones, collation, han edition, ancient grave fresco, the most unique collection, and strive to all-round, multi-angle display of qilu cultur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specific analysis method to the new museum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main architecture model and the central hall interior decoration, combined wit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research, topic, highlight the argument, that the institute will design principles, such as design of innovation ideas related conclusions, detailed analysis, this paper.
Keywords: nature round place; Culture; Grand; grave
中图分类号:K9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山东博物馆新馆概况
山东博物馆新馆于2008月4月动工,2010年6月竣工,2010年11月16日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坐落在济南市燕山立交桥以东、经十东路以北,省奥体中心西北,主体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新馆建筑整体外形“天圆地方”,“高大、雄伟、 庄重”,它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品味、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的艺术格调,铸就成济南东部新城一道新的亮丽风景。
山东省博物馆新馆总占地面积210亩,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人防及地下配套工程4.5万平方米,广场约10万平方米。现代博物馆建筑功能区分复杂,博物新馆现有历史文物 10 万多件,自然标本8000余件,藏书12万册,尤以陶瓷器、青铜器、书画、甲骨、简牍、汉画像石、古籍善本等收藏最具特色,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陶质细腻,黑光发亮,胎壁薄如蛋壳,制作精细,造型美观,为国内仅有。目前,新馆开设《汉代画像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山东历史文化展》、《孔子文化大展》、《明代鲁王展》、《馆藏书法展》、《馆藏绘画展》、《山东考古馆》、《馆藏瓷器精品展》、《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成就展》、《鲁绣展》 等 11个展览,展览面积 1.5万平方米,展出各类文物4500多件,涉及玉石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等 20多个门类,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齐鲁文化。
二、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造型
山东博物馆的主题建筑外形以方与圆为设计的基本要素,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世界的认知,古人以为天圆地方,亦以方圆为天地的代称;在思想领域,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境界,“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圆和方还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圆形有柔和圆满之意,方形有工整方正之美,方圆合璧,则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圆与方的外形用于博物馆建筑,又与传统的明堂建筑——辟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山东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高74米,平面为边长136米的正方体,以“天圆行日月,地方载万物”设计理念,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银白色半圆形穹顶,有如东升的旭日,又如喷涌的泉水,充满生机与活力,凸显泉城之风韵;下部为庄重稳健的灰色四角内切立方体,时尚而具雕塑之美; 外墙饰以雪花青石板,庄重典雅。在方圆结合的理念下,新馆建筑设计加入了雕塑化的手法,将一个由立方体构成的基本体量在四个角部进行了模数化切削。此一举,平添了新颖的时尚元素,庄重而不乏时代神韵。
建筑的四个立面中部设计了简约而宏大的柱廊阵列,增强了博物馆建筑所应有的浑厚凝重风格;为了体现建筑如泰山般崛起的意境,建筑外墙装饰的雪花青石材,粗犷有力,贴切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久远。这种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的造型特点,很好地传达出了山东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特质。建筑整体极富雕塑感的形态,雄浑的色彩、宏大的尺度和壮观的柱廊,都潜移默化地折射出齐鲁文化的特有气势,也赋予了这一建筑理性而浪漫的品格,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
三、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中央大厅装饰特点
1.CBI教学模式
CBI教学模式(内容依托教学法)其核心理念是将语言教学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个主题之上,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将学科或专业知识有机融合(Mohan,1986;袁平华、俞理明,2008)。在语言教学中,如果让学生感觉到语言是思考和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单纯的词句和固定搭配的话,语言学习的效果会更好。CBI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在于语言的技能训练和意义的学习相统一,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新知,有利于学生把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Stryker&Leaver,1997)。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后,CBI教学模式逐渐融入国内外语教学环境,在主题式、保护式和辅助式等三种原始模式基础上不断按完善发展,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所接受。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CBI教学模式的独特优势。目前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技术和手段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在外语教学中,而CBI主题依托教学模式因其操作简单,对学生语言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又能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紧密结合,受到很多CBI教学者的青睐。在CBI主题依托模式的语言教学中,学生围绕着事先设定的,和学科或专业相关的主题,进行思考、学习、展示,最终以语言训练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被激发,而教师也达到了语言教学的目的。
2.思辨能力研究
对于思辨能力(criticalthinkingskills)的定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多种界定。在国际教育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应是“德尔斐”项目组在《德尔斐报告》中提出的包含认知技能和情感倾向两个维度的双维结构批判性思维能力模型(Facione,1990)、Anderson,Krathwohl&Bloom(2001)的六层能力模型以及Paul&Elder(2005)三元结构模型能力模型(即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其中《德尔斐报告》的重要意义在于促使人们认识到了好奇心、自信、诚实等性格和情感因素在思辨能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Anderson,Krathwohl&Bloom能力模型中,创造能力成为思辨的最高层级,显示出思辨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而在Paul&Elder三元结构模型能力模型中,创造性的提出了智力标准的10个要素,综合以上各类思辨能力模型,可以归纳出思辨能力的内涵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任何形式的思辨行为都包含认知技能和情感两个维度,两者互为作用,密不可分;第二,思辨能力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具有思辨能力的人应有足够的个人意愿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完成思辨行为的整个过程;第三思辨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当认知技能、情感素质等发展到一定水平,会为形成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对于国内大学生尤其是外语专业学生,学术界普遍的声音是整体上思辨能力较弱,甚至是“缺席”状态(黄源深,2010;文秋芳等,2006)。导致这种现状的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受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影响的因素,也跟外语专业本身课程设置和学习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近几年来,思辨能力的培养已经日益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在外语专业方面,文秋芳等(2010)对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构建进行了探索,而在将英语教学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的结合方面,也有着很多成功的先例:例如“英语写作”(李莉文,2011)、“英语辩论”(林岩,2012)、“英语演讲”(任文,2013)等;商务英语专业典型的CBI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也被用来尝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杨德祥、赵永平,2011)。在过往的研究案例中,尚未有针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将依托CBI教学模式的口语教学和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具体教学设计。因此,本文将根据广东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教学案例来就上述教学和测评模式做一个归纳和探讨。
二、融入思辨能力培养的商务英语口语CBI教学与评测模式
1.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以16个教学周为一个周期,每周2课时,4个课时完成一个主题的教学,一个周期完成八个主题的训练。在整个教学周期开始之前根据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安排和学生学习意愿选取了8个主题作为教学内容。每两周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和训练。根据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将Stoller&Graber(1997)提出的“6-T”教学法应用到各个单元的教学中。具体设计如下:以theme(主题)贯穿每个单元的设置和教学训练,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以text(课文)作为学习素材和信息来源,既包括视听资源,也包括每单元开始前下发给学生的以商务文化和背景知识为主的阅读资料;以topic(话题)为手段进行基于内容之上的思考、表达和讨论;以thread(线索)为指引梳理和话题相关的资料,将其有机、紧密地串联,从而实现话题的完整性;以task(任务)为目标和驱动,来巩固和反思学习效果;以合适的transition(过渡)手段来对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话题进行自然的转换,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六个要素在CBI主题教学中紧密联系,又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整个CBI口语教学结构完整,思路清晰,为完成思辨能力的训练打下基础。下面以学生较为感兴趣的Marketing单元为例,来具体介绍单元教学的设计。首先,围绕Marketing这个主题,根据教材、相关听说资源和扩展资料的内容,确定下几个与主题密切联系的重要概念,例如targetcustomer、advertisingcampaign等,所有听说活动的安排按照主题的需要,围绕着重要几个概念展开话题。参照BEC中级口语考试的题型和模式,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语表达水平,为每个主题设计的任务为minipresentation。每个单元任务共分两轮完成。在Marketing单元可以安排这样两道题作为单元任务:每个问题预设了两个论点作为第一轮任务的“规定动作”,学生能够必须要就这两个论点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可以自己再增加论点,数量不限。在每个主题单元全部4个课时结束前,给学生15分钟时间,按2人一组完成第一轮任务。现场给题,两个问题任选其一,5分钟准备,一个学生完成论述后,另一名学生必须根据前者的内容提出至少一个问题,而论述者必须给予回答,然后再互换角色。根据需要,听说类课程被安排在语音室进行,这样每一位学生的论述和提问会被现场录音,学生可以在课后下载、保存,以便反复回听。每一个学生要在单元结束后完成一份自评表和一份互评表。这样第一轮任务才算全部完成。第二轮任务内容与第一轮一样,同样是这两个问题,取消了提问环节,论点在内容上没有强制要求,数量上则要求必须达到3个或以上。时间上安排在下一个主题单元教学开始前5分钟,同样是在语音室完成,进行录音,由教师进行打分。到这里为止,一个主题单元的课堂教学和训练全部完成。整个教学设计体现了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话题明确,线索清晰,任务扣题。同时又体现出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点在于同一个任务共分两轮完成;第二为了让学生的兴奋感保持在一个相对一致和较高的状态,两轮任务全部在教学现场进行。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目的实际是与其评测设计密切相关的,下一节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2.评测设计
每一个主题单元的任务都会有一个由三个部分构成的最终得分,分别是:自我评估分值(20%),同伴评估分值(20%)和教师评估分值(60%)。因为课程本身是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因而对学生口语水平的一个总体评价标准借鉴了文秋芳教授等“思辨能力模型”(2009)中对于思辨能力的五个标准,即清晰性(观点清楚)、相关性(切题、层次分明)、逻辑性(例证充分、合乎逻辑、条理清楚)、深刻性(深度和广度)、灵活性(多视角思考)。类似minipresentation这样的口语论述,虽然在表达时间上要求不高,但却是一个完整的、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在明确任务之后,首先要将课堂上有关问题和论点的资料进行快速整理和筛选,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因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论点,因此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体现思维层次性、条理化的过程,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提问环节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灵活性,一个出色的问题需要提问者具有很强的理解、质疑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让论述者有机会从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论述。第二轮的任务完成实际是一个自我反思、质疑、完善的过程,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角度出发,这个环节其实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我们并非通过体验来学习,而是通过对体验的反思来学习”(Dowey,1933)。借鉴了李莉文博士在英语专业写作评测模式中的设计(2011),在进行第二轮任务之前,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先完成两份评估。同伴评估表全部是描述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要完成这份评估表,需要学生认真倾听同伴的论述,仔细甄别、分析、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评估,这对于学生思辨能力有极大的提升。而自我评估表全部由封闭式问题构成,重点是在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形式进行完善和纠正,借助自我反思的形式提升语言训练的效果。学生要同时在论述者和倾听者两种角色间转换,只有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开放性和自信心才能完成任务。基于CBI主题教学模式设计的课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连续八个不同主题单元任务的完成,让学生不断进行换位思考,沟通技巧、责任感、坚韧性等也会随之得到发展,继而使得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元思辨能力)得以提升。
3.效果反馈
以上教学和评测模式经过16个教学周的实践,从教学反馈的几个数据来看还是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以两份评估表和第二轮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数据来源,经统计,学生的论点完成度(1个论点有2-3句完整的论述支撑,完成度即为1)从1.1上升到了2.4;论述平均时长从46秒上升到了1分32秒;学生提问的个数从0.4个上升到了1.2个;回答问题的满意率从33%上升到了75%;正确使用连接词的人数比例从47%增加到了95%。这些数据反映出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比课程开始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全部八个主题教学结束之后所做的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的学习使他们比以前更喜欢深入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能够习惯别人对于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而在面对质疑时,也会更加自信和从容。
三、结语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理财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12-0121-04
文化既是理财的环境因素又是理财行为的内生性因素,理财行为的目标与方式深受文化特质的影响,因此,理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不能不考虑文化内涵。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涵至今仍对企业理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文旨在说明这种文化适用性的主要表现以及重新确立“以德理财”、“以义理财”和“以信理财”等理财观念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并唤起人们对理财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情与兴趣。
一、现代企业理财中的义与利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义利观”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义论中的义利观和功利论的义利观。在功利论的义利观中,“利”指个人私利,而“义”的价值规定则为“利人”、“利天下”。“义”的原则不是为道义而道义,而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以利集体、利国家、利天下为价值取向。传统的“义利观”强调“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而且个人的层次越高,“义”的地位就应该越突出:“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天下” (《庄子・拇》)。当然,传统的“义利观”重“义”,并不表明它不言“利”,相反,它不但“言义必及利”,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言利,是在义利相联系、相统一的高度上言利,主张义利双行,“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利人者必先利之”。正如董仲舒所言:“天之生人矣,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既然“利”是不可或缺的,那么何乐而不言?只是在言利的时候,不能以利害义,要见利思义。当二者不可兼得时,要先义后利,舍利取义。
现代人对于传统的“义利观”多持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它违背了人类以利益为先的本质,有悖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对传统义利观的否定性评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理财学的研究转向借鉴、模仿一向以仅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作为前提假定的西方理财学,重视企业的“逐利”动机,强调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理财行为的理性化。受“逐利”性理财学理论的影响,理财实践中出现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及弄虚作假、贪图私利的现象。客观地说,从“重义轻利”到“重利轻义”、“见利忘义”,是一个极端化的转变,这一转变导致了理财道德乃至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实际上,即使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企业理财,“义”的价值也是不可否认的,“以义制利”、“何必日利”、“义中生利”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轻视的。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界提出的“嵌入论点”理论,就曾肯定了“义”等道德行为的功利价值,认为当经济人自愿放弃最大收益时,整个经济体系会运作得更为有效。这无疑也是80年代以来东方“儒教资本主义”兴起的成功经验之所在。在研究日本经济时许多专家认为,日本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儒家伦理对自私行为的约束,而且通过制度化使交易成本显著减少。美日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也发现,令美国人佩服的日本式企业管理,所强调和重视的正是目标、宗旨、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软”因素,而不像美国企业那样过分强调诸如技术、设备、方法、组织结构、制度、财务分析等“硬”因素。美国人偏重从经济学角度去考虑管理问题,日本人更偏重从社会学角度对待管理问题;美国人在管理中注重的是“科学”因素,日本人更注意的是“哲学”因素。现代企业经营与理财强调“以人为本”,这其中自然也内含人的“义”而不会只考虑人的“技”和“利”。“义利之辩”是现代企业理财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而理论和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告诉人们,现代企业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时,既不能过分“重义轻利”,也不可走向另一极端――“见利忘义”,而应“义利权衡”。当义利冲突时,应当以义为上,先义后利,舍利取义。
二、现代企业理财中的诚与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与“信”是两个重要的道德规范。“诚”即诚实、诚意、诚心、忠诚之义。“诚”乃是为人之本,正如大儒所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至于“信”,本义指“言语真实,诚实不欺”,有信任、信赖、信誉、相信、诚信等义。古代文献中对“言”有大量论述,强调了“信”的重要性。
“诚信”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对当今企业理财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目从理论是说,诚信本身就是企业理财的一个内生性因素,嵌入于企业理财行为的全过程之中。企业理财本质是一种资源的配置活动,而企业的资源配置又是在一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展开的,这个网络结构的成员涉及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及所在社区等若干利益相关者群体。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配置资源,需要各种利益相关者在诚信的基础上实现充分地合作,这是降低资源配置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所必需的。诚信的内生性和有效性的观点是普遍得到认同的。现代经济学和社会学几乎普遍地认为,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结构,而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信任来源于社会网络,信任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因而经济行为也嵌入于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低信任动态机制”可能导致冲突和无效率,也影响到将来的信任,“高度信任动态机制”推动合作、勤勉和效益。现代企业理财置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而现代市场经济就是高度信用经济。有关资料显示,欧美国家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现金的交易越来越少。在这样的环境中理财,诚信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对降低理财成本和提高理财效率的意义会更加的显著。
从现实看,诚信理财的意义更加显著。2004年度四川长虹的年报上出现了30多个亿的亏损,一度让国人震惊,而造成长虹巨亏的主要原因,就是针对美国经销商APEX公司所欠4.675亿美元货款计提了高达3.1亿美元的坏账准备。类似长虹这样的跨国经营中的失信风险和损失很多很多。有关资料显示,中国迄今至少有1000亿美元的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每年还会新增150亿美元左右。这些数额巨大的海外应收账款黑洞,反映了诚信理财的国际意义。比较而言,中国的企业更应培育诚信理财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显著地增进了国人的趋利意识和金钱动机,道德失落甚至真空状态的出现导致整体诚信水
平的下降,欠钱有理、欠钱有利、赖账不还、会计舞弊、制假贩假、不守信用等一系列严重失信理财行为的出现,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机制的现代意义。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2001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高达5%~10%,而美国仅为0.25%~0.5%,相差10~20倍。平均拖延期,美国大约7天,中国多达90天。另据人民银行研究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每年信用损失约为5855亿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36.8%。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企业理财面对着这样严重的失信风险,但风险防范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关资料显示,国内交易中,合同交易仅占交易量的30%,而合同履约率又仅为60%。也就是说,实际是只有18%左右的交易是真正合同交易的。
当然,传统文化的“诚信”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对现代企业理财也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首先,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单方实践诚信,即先由自己诚信来取得对方的信任,然后对方才会以诚信回报,从而自己才产生对对方的信任。这种不计后果、严己宽人的道德性、义务性的信任观念,与强调双方在信任过程中对等的权利、义务和作用的西方“契约型”伦理信任相比,应用到具体的理财实践中,更容易形成理财的风险,是一种比较冒险型的企业理财行为。其次,按照韦伯的观点,作为一切企业基础的“信赖”,在传统文化中被奠基于纯粹的个人、家族或拟家族之上。又据福山的见解,这种奠基于家族伦理之上的“诚信”,是一种对外人较强的不信任和对亲属圈较高的信任的“有限信任”。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已证实,中国人相信人性善良并不意味着对他人较高的信任。由此导致的对外人或陌生人的“防信”、“只说三分话”、 “留一手”等,也不能说是有利于企业理财的。再次,虽然儒家以“诚者天之道”的论断赋予诚信至高无上的地位,要求人们无条件地奉诚务信,但在人们的精神世界远离“六亿神州尽舜尧”的现实生活里,人们更关心的恐怕不是“思诚”而是利害得失或义利均衡。为了履行“诚”与“义”,人们以“害人之心不可有”要求自己,愿意以诚待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人们又意识到“防人之心不可无”,以免被人利用,上当受骗。于是诚信与信任之间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鸿沟。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如果存有“防人之心”,那么所谓的“以诚待人”就要大打折扣,“害人之心”也有了丰富的土壤。因此,现实的中国所需要的,应当既有传统文化提倡的以单方自我守信为特征、与个人自身待人有关的道德型“诚信”,又有在西方通行的以双方权利义务对等为特征、与个人对待他人有关的契约型“信任”。
三、现代企业理财中的法与德
“法德之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此儒家、法家和墨家的见解各异。儒家崇“德”,以“正伦理,一风俗”为己任,重视礼乐教化,提高道德风尚,维护社会秩序。儒家虽称“性相近”,但“习相远”,“人之性虽同,气则有异”,因而十分重视后天的道德修养。法家、墨家另执一端,强调只能以“天为法则”,而不能其它,“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而止”(《墨子・法仪》)。此处的“法”,指的是永恒的自然秩序或规律。
现代企业应当依“法”还是以“德”理财,理论界尚无相关的论述。但据经验判断,现财倾向“依法”,强调“工具理性”,注重运用数学等“科学”理论寻求和提供达到既定理财目标的最佳技术方法。试图否定“法”与“工具理性”在现代企业理财中的作用是极端错误的,但过分强调“法”即工具理性的威力,也是有悖于理财性质和规律的。实际上,企业的理财行为从来就不是完全依“法”和工具理性的。理财的基本职能是有效培育与配置财务资源,而财务资源的培育与配置效率则受制于“技术性”和“制度性”两类因素,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一项内容就内含于“制度”之中。另方面看,企业培育与配置财务资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恰当地处理与其利益相关者(包括出资者、政府、债权人、员工等)之间的财务利益关系的过程,而构成这一“过程”的不仅仅是财务资本与收益等经济因素,还有,甚至更重要的是社会因素和伦理道德因素。道德是利益冲突的产物,而企业理财正是处理有利益冲突的财务关系的过程,因此道德必然内涵于企业的理财行为之中,成为理财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内生性要素。从理财实践看,由于“重法轻德”,以致人类的一些基本价值在现代企业理财实践中倍受蹂躏,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信用关系恶化,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
理财学以经济学为基础。在经济学上,西方主流经济学一向重“法”,强调“工具理性”。“置身于经济思想主流之外却又驻足于经济学主流之中”的制度经济学,将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带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将经济学视为一种对经济生活进程进行基因性解释的进化学科。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解释,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是“没有躯体的血液循环”,必须给它们添加“制度”作为躯体,并认为“制度”包括正式制度(法律法令、规章条例等)、非正式的约束(惯例、行为规范和行为的自我强制)以及这两者的互动强制。如今,理性的经济学与非理性的经济学并举,这个事实也能够说明,企业理财必须依“法”与以“德”并重,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比较崇尚“合情、合理、合法”。具体到企业理财实践中,也倾向于将情理法三者综合、将法与德结合起来考虑,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财”。这种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理财的契约往往是一种“君子协定”,其主要功能在于界定财务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具体内容,起到关系备忘录的作用;第二,理财契约的使用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第三,只有理财契约是作用不大的,情与理的考虑必须整合进理财契约的执行过程之中。中国企业的理财,“关系”与法制并存、依法理财与以德理财结合的观点,能够得到更多的材料和案例支持,较符合实际情况。这个观点也告诉人们,现代企业的理财不能只考虑“法”,必须依法理财与以德理财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当今企业理财“失德”的时弊,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理财道德是一个有别于会计道德的独立范畴。理财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财也是一种有别于会计的特殊工作,理应有其独立的、有别于会计道德的理财道德体系,尽管这个理财道德体系很少受到理论界的关注。诸如企业理财中应当崇尚的诚信与信任、义利权衡等,就很难归人会计道德体系。因此,人们在关注会计道德的同时,也不可轻视理财道德的研究和应用。关于理财道德的内容,笔者的看法是至少包括诚信与信任、义利权衡、社会责任等。
四、现代企业理财中的和与合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精髓。其中的“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即合作、合好、融合;“和合”指的是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不同文明间诸多形相和无形相互相冲突、融合,与在冲
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形相和无形相和合的新生命、新事物、新结构的总和。
和合是在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上培育出来的。和合二字都见于甲骨文、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 “合”的本义是上下唇合拢、结合。春秋时期,和合二字相联并举,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讲:“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契能将有差别的人伦道德加以规定,而达到和合,使百姓能安身立命。“和合”蕴涵着“他”与“他”的关系,即互相差分、冲突的事物,互相融合或平衡。“和实生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也”(王充《论衡,自然》)。和合则化解冲突,实现融合,生成新的和合体,以生生不息,共同持续发达。
中国的和合文化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理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因为它是化解现代企业理财中所共同面临的六大冲突的最优化的文化选择。这六大冲突是:企业理财与自然发展和生态维护间的冲突、企业理财与宏观经济发展间的冲突、不同企业理财间的冲突、跨文化间的理财冲突、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企业理财与道德进步间的冲突。这些冲突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价值危机和道德危机等,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理财共同面临这六大冲突,是可能构建企业共同理财观念的基础。基于理财环境的差异,人们无法构建全球统一的理财思想、观念与理论,但可以确立某些各民族、各国家、各宗教、各企业最低限度认同的理财规则、原理和观念。理财学的研究应当把注意力和热点聚集到能否化解企业理财共同面临的冲突的现实,以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若以此为基点来审视一切文化,就无所谓东西方文化的绝对界限或优劣之分,可以用一种新的冲突、融合而和合的理念,来思考企业理财所共同面临的利益冲突。
关键词: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形式
中图分类号:TU-098.2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国际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建筑舞台,运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的钢铁、玻璃、混凝土材料开发出了经济合理甚至达到良好物理性能的“标准化”建筑。其结果,由建筑师们发起的轰动一时的新造型艺术运动。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法国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注重保护自己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但近现代的建筑风格却走向了现代主义运用简洁、通透的手法,舍弃了传统建筑的符号。这是因为他和其他的欧洲国家一样就是非常的重视传统,尊重传统,他们对传统的态度就是老的东西一定要保护,但是新的东西是不能循规蹈矩。历史是在前进的以前的传统风格包括城市格局要保留。但新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就要有当代的理念、时代的精神来思考,来创造。现代建筑实际上是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一个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受到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也就是说现代的艺术,现代的绘画是领跑现代建筑风格。才有了众多的艺术流投身的建筑设计中去,建筑始终受到科技水平、生产力的影响以及艺术流派的影响是很深的,所以现代建筑与现代艺术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主义在欧洲得到蓬勃发展但在中国现代主义并没有被接受。比较被认可的是后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呢?简单的说就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比较有传统文化底蕴城市和建筑韵味的追求。比如美国等一些国家文化历史比较短,所以想要模仿历史悠久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这种情况在我国也存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的提高,大众的审美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居住环境的空间形式。比如喜欢一种贵族文化,也就是拿来显示自己的身份。所以在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模仿欧洲古典文化建筑。现代建筑它表现的不单单是去模仿传统的建筑元素或者制式的建筑风格,而是一种完全对自由空间的追求,对自由设计理念的追求,后现代设计是在现代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它对现代主义的突破首先是在建筑领域,大分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同时也是有影响的建筑师。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因而不能满足一般群众对建筑的要求[1]。
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现代主义为主,80年代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倾向,相对于此对70年代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时期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被视为是停滞不前的时期。60年代末出现的对现代主义的深刻反省,进入70年代以后,如同填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似的,诞生了许多尝试性的作品。针对否定现代主义的课题,人们都在各自摸索着答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现理想。以后的一个时期则是培育“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时期。
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观念对设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形成开端,理论界普遍公认的是从建筑领域开始的。这也是由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公共性特征,长久
实用性和巨大的审美影响力等,这也使得建筑领域的风格变化格外引人注目[2]。
三、后现代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972年,以《五人建筑师》为题的白色装订本作品集问世了。彼得埃森曼、理查德迈耶、迈克尔格雷夫斯、查尔斯格瓦斯密、约翰海扎克5名建筑师在同一时期以纽约为中心展开了各自的创作活动,他们从格布西耶初期的住宅设计中摄取词汇,他们的作品都是以白色平滑的墙面构成的,都会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但相对于文丘里、穆尔等费城学派,他们被称作纽约学派。他们的活动与以后的现代主义再认识相联系,经过曲折的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局面。
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不应该与现代主义对峙,可以说它也只是现代主义潮流中一种展开设计的形式之一。尽管后现代主义受到批评,但是其创新性和标新立异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作为建筑语言他们常常运用非常新的形态。但是,不管是什么时代,其想要表现的核心往往还是与人们的意识深处相通的贯穿始终的东西。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上的排他性和单调性在其发展后期引起人们的厌倦,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富于人情味的、装饰的、变化的,个人的、表现的、传统的形式,后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在理论上是否真正与其语言的确提示了建筑表现的一种可能性。将建筑作为一种乐趣的态度,以及从建筑中发现某种新东西的强烈欲望。
设计本身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创造过程,由设计师来创造,由大众用某种行为消费方式来承载享受设计。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历史差异并存的形态,而人本身作为一种自然个体,具有两种需求的全面功能。这也决定了设计多种风格可以共存和相互影响、相互整合[4]。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进人八九十年代,从髙科技形态、晚期现代主义、乡土主义,到上述的解构主义等, 建筑界简直就是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时代。建筑设计倾向,弗兰姆普敦的论点也许与大的潮流相悖。现代主义与地方主义两极对立的局面发展到现在也许巳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了。后现代主义采取的是折衷的手法,把传统的文化脉络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虽然在 20 世纪60~90年代是盛行期,但带来了设计界的繁荣时代,潮流前沿的多元化设计,开创了装饰艺术的新阶段[5]。
弗兰姆普敦的研究与他的古典主义索养不无关系,一些传统的东西对当代显得有些过于沉重。他对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空间论进行的所谓独到的解释和引用,使海德格尔理论解析不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也使哲学界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在其理论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也许巳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但是,对现代建筑无节制蔓延所引发的疑问,尊重一些地方或集团所继承的有价值的东西,并认真地从中学到某种东西的态度却不是用简单的流行语言所能表述的。
[1]于秀军.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宜春学院学报,2003(5):81-93
[2]王敏.浅谈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山西建筑,2006(19)28-29
[3]周蓓蓓.浅谈后现代主义建筑.学院摺英,49-52
[4]丰谷.新时期的建筑美学思想.华中建筑,1994(1)1-9
[5]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