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9 10:29: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话语言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和谐性。《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而“谐”的意思是“配合得当”,和谐旨在使不同事物“相应”且“配合得当”,使多样要素相“统一”。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孔子的“致中和”、道家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合和思想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滋润在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里,也自然滋润着我们的母语教育。和谐追求的是全面发展,“和乐如一”、“和之至也”、“使万民协和乐如一家人”是和谐的顶点。对话教学的和谐性是指对话的各要素之间相处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和谐是对话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课堂是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课堂,要做到师生关系平等美、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共享美、教学过程流畅美、教学内容丰富有效美。对话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座位、环境各要素具有不同的质、能和效用,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条件适宜,就能各自将潜能释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形成各种组合和互补优势,从而提高系统的活力和效用。 二、民主性。既然学习是一种对话,对话的多主体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对话的前提条件,是教学民主的真诚呼唤。实现有效对话教学的策略之一是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人格平等、心灵平等、价值平等,让师生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之扉,畅所欲言,彼此接纳,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充满人性、富有个性的对话平台。我们应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当作孩子,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学习伙伴,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作和自己相同的一个生命体时,才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对话,才能够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学生也只有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时,才可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
三、主体性。如前所说,对话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更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对话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另外,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
四、生成性。对话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对话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互动合作是对话的基本手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不断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他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对话。建立在对话基础上,教学会超越传递信息的功能,具有生成性。
关键词:刺槐豆胶;魔芋胶;淀粉;糊化;差式扫描量热仪
中图分类号:Q53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2005
淀粉是农产品的主要组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 在人体内被一系列消化酶水解成葡萄糖,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淀粉糊化是指淀粉在高温下(高于53 ℃)溶胀、分裂进而形成糊状溶液。研究淀粉的热学特性,对于确定谷物食品的生产设计流程、保证淀粉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影响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因素主要有淀粉来源、支直淀粉含量、改性的方式及常被用于食品中的亲水性胶体[1]。
在淀粉含量高的食品中加入亲水性胶体,能够增强产品的稳定性,简化加工流程,减少成本损耗。而利用淀粉与胶体间的相互作用对指导新型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亲水性胶体对淀粉特性的影响。Alloncle 等[1]的研究显示瓜尔胶、黄原胶、刺槐豆胶会使淀粉的粘度上升,而Biliaderis 等[2]发现,加入黄原胶、瓜尔胶后淀粉的糊化温度与糊化焓变化范围变大。
根据淀粉糊化前与糊化后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来判断淀粉的糊化程度。测定淀粉糊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酶水解法、双折射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等。DSC法具备检测温度范围广、热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热力学分析中。本实验采用DSC法测刺槐豆胶、魔芋胶与玉米淀粉不同比例混合物的糊化特性,为这2种亲水性胶体在淀粉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淀粉;刺槐豆胶、魔芋胶;高纯氮(纯度为99.999%)。
1.2 仪器与设备
差式热量扫描仪 DSC Q2000;压样机;铝皿;BSZ-2型自动双重蒸馏水器;电子天平;200目标准筛。
1.3 方法
1.3.1 样品制备
分别取大约50mg的刺槐豆胶和魔芋胶放入不同的研钵中充分研磨,用200目标准筛筛分。将刺槐豆胶、魔芋胶与玉米淀粉按0:5、1:4、2:3、3:2、4: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在铝皿中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4.000mg混合体系,再加入10ul的蒸馏水,用压样机密封压制,放入4℃冰箱中平衡24h,待测。
1.3.2 样品测试
打开氮气,调整到0.15MPa左右。设定炉温为40℃,保持10min,然后进行制冷。待法兰温度下降至-60℃时开始测定样品。打开炉盖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到炉内,并用空铝皿做对照,盖上炉盖准备测试。扫描的温度范围为10~120℃,升温速度为10℃/min。
1.4 统计分析
本次试验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中DSC测定刺槐豆胶、魔芋胶与玉米淀粉不同配比的热力学体系-糊化特性的结果如图1、图2。从图1~2与表1与表2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随着刺槐豆胶、魔芋胶含量的增加,糊化起始温度与糊化峰温度逐渐增加,而整个体系的糊化焓逐渐减小,并且变化有显著性的差异。
由于淀粉糊化的实质是生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破坏结晶区与无定型区中缔合的氢键。刺槐豆胶与魔芋胶都属于亲水性胶体,当它们进入该混合体系后,会快速吸附溶液中的水分子,从而抑制了淀粉的吸水速度,使得淀粉糊化的过程变的缓慢、推迟了糊化时间,从而导致糊化起始温度升高、糊化温度升高。亲水性胶体吸水后使淀粉中的水分减少,淀粉颗粒能够接触到水分的面积减少,颗粒中能够吸水膨胀的淀粉较少,导致热量变化的幅度变小[3]。刺槐豆胶、魔芋胶没有能够吸水膨胀的结晶区,加热后也不会出现糊化特性,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每次测定图谱只出现了一个单一的峰,也因此它们在体系中的含量越高,能量变化越少,糊化焓越小。此外,刺槐豆胶、魔芋胶和淀粉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性,改变了混合体系的峰值黏度。
a-e、A-E不同比例刺槐豆胶与淀粉之间T0、TP、H的显著性变化(P
a-e、A-E不同比例魔芋胶与淀粉之间T0、TP、H的显著性变化(P
3 结论
在刺槐豆胶、魔芋胶与玉米淀粉混合的体系中,随着两种亲水胶体比例的增加,与淀粉竞争水的作用越大,淀粉颗粒吸水速度及吸水量下降。整个体系糊化特性发生明显的变化,糊化焓逐渐减小,糊化峰值温度和糊化起始时间逐渐升高。
参考文献
[1]Alloncle M,Doublier J L.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maize starch / hydr℃olloid pastes and gels[J]. Food Hydr℃olloids,1991(5): 455-467.
[2]Biliaderis C G,Arvanitoyannis I,Izydorczyk M S, Prokopowich P A. Effect of hydr℃olloids on gelatinization and structure formation in concentrated waxy maize and wheat starch gels[J]. Starch,1997(49),278-283.
[关键词]对话分析 对话 独白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42-02
俄语文献中关于对话特殊性的研究最早见于谢尔巴(Л.В. Щерба)于1915年发表的《从我对卢日支方言观察得出的几点结论》一文。他在文中指出,独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语言形式,对话才是语言真正存在的形式。雅库宾斯基(Л.П. Якубинский)(1923:25)同意谢尔巴的观点,并在俄语对话研究的理论奠基之作《论对话语》中进一步指出对话是一种真正特殊的语言现象:对话对应于交替形式的社会交际,是行动话轮和反应话轮的相对迅速交替;独白则对应于作用持久的交际。
后继学者继承和发展了雅库宾斯基的对话特殊性理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对话和独白。什维多娃(Н. Ю Шведова)(1956:68)认为,对话和独白是口语的两种形式,独白是直接面向听众的无拘束的讲述形式;对话是话语的交替,在对话过程中一个话语由另一个话语产生。按照泽姆斯卡娅(Е.А Земская)(1987:38)的观点,对话和独白都是口语的体裁,但口语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出现,对话的典型特征说话人和听话人互换角色。维诺库尔(Т.Г Винокур)(1997:119/240)则更多从交际的角度理解对话和独白,他认为,对话是由相互交替的话轮组成的一种言语形式,交际双方的话轮的语言表达要建立在理解对方话轮的基础上,双方的话轮构成一个统一的意义整体,包含主动发起和反应两方面的内容;独白这种言语形式是积极的言语活动的产物,但不期望同样积极和立即的反应。
一、对话和独白的区别性特征
俄罗斯语言学界对于对话和独白的区别特征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讨,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与交际者的数量
对话是交际双方行动话轮和反应话轮的相对迅速交替;对话具有两种形式:双人对话和多人对话,多人对话是由两个以上的交际者参与的活动,双人对话和多人对话没有根本的区别。对话中必须存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交际人数为两人或两人以上;独白必须存在说话人,它是交际一方单方面的表述,在一些条件下可以缺少接收者(听话人),或具有象征性接收者(即说话者自己),交际人数可以是一个人或许多人(如公众演讲)。(Т.Н Колокольцева 2006:57)
(二)话语的直接指向性
对话中交际双方的话语直接指向另一方,独白中的话语则直接指向说话人自己。独白和对话相比,不是指向外,而是指向内,即说话人针对的并不是听话人,而是自己,因此才不用考虑听话人的语言反应。(Г.О Винокур 1959:278)
(三)交际双方的角色和地位
交际双方主体角色的交换和双方相互履行责任是对话的基本特性。对话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平均分摊参与交际的责任,独白中只有说话人承担责任,听话人并没有做出言语回应的责任。(Т.Г Винокур 1997:240)对话中由于存在说话人和听话人角色的互换,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因此二者都成为交际的积极参与者。独白中交际者的角色是固定的,说话人一直充当积极参与者,听话人相比之下,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因为他们不表达交际反应或是仅做出有限的、特定的反应。
(四)话轮的交替性
对话与交替形式的社会交际相对应,是就某个话题进行的不连贯的谈话,其外在形式特征表现为相对迅速的话语交替,这种交替实质上是交际双方相互打断。话轮交替是对话的主要结构特点,对话的参与者轮流地充当话语的传送者和接收者,这种传送活动是不连续的,中间有打断。(Ю.М. Лотман 1996:193)独白为单方面的言语活动,对应于作用持久的交际,不需要实现话轮交替。
(五)话语的长度和结构
和独白相比,对话语速较快,结构更加简短。雅库宾斯基认为(1923:35-36),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①对话交际情景面临的双重任务;话轮的迅速交替决定了交际一方理解另一方话语和准备说话发生在同一时刻。这种在有限时间内必须要实现的双重任务极大地限制了对话话轮的长度。②相互打断性是对话的普遍具有的特征,交际一方预料到另一方可能会打断自己的话语,为了在对方打断之前说完自己想要说的话,因此有必要使用比独白中更简短的结构和更快的语速。③由于存在语境和各种非语言手段作有力支撑,对话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为了表达某种思想,对话中的话语不用像独白语中那样将所有的词一一展开,相对于对话的简单的句法结构,独白的句法结构相对更加复杂,这样更利于全面阐明言语事实,使听话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Л.С.Выготский 1996:341)独白不期待听话人的反应,不受以上双重任务的限定,可以按照既定目标连续完整地表达思想,因此话语一般较长。
(六)语法结构
对话中存在不同于独白的词汇句法结构模式,例如大量不完全句、不同类型的词汇重复、各种实词和语气词以及感叹词的组合、固定化的成语模型、名词一格结构等。复杂的句子绝对不是对话的特征,而是只属于独白的,独白中很少有不完全句,而在对话中不完全句同样能构成话轮,对话中会出现所有可能的语音简化形式、各种意料不到的词形、不常见的词组、表面看来奇怪的词语,各种不遵守语法规则的情况。(Щерба 1957:115)对话中非起始话轮中经常使用不完全句,因为没必要重复前面话轮已提及的信息,若使用完全句反而会显得不自然。(Т.Н.Колокольцева 2006:58)
(七)话语的自发性和准备性程度
独白是一种可以表达严密思想,预先考虑好要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施加影响的话语。(Щерба 1957:115)独白作为组织严密的一种言语类型,说话人事先不仅可以准备单个的句子,还可能准备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所有表述。这些具有指定关联性和事先准备性的表述可以在交际中完全得以实现。对话是交际双方共同积极参与的思想交流,交际双方各自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其中许多交际信息不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并且对话交际面临双重任务和相互打断性的特点又要求交际一方在听完另一方的话语之后要相对迅速地做出反应,这种直接反应性特点伴有很大程度的自发性,因此对于对话中的交际者来说事先准备好的关联并不能像独白中那样全面地发挥作用。
(八)自然性和人为性
对话具有自然性是第一性的,而独白具有人为性。对话作为行动—反应的言语形式,具有直接反应的特点,更加符合刺激—反应—言语表达的联动关系,社会交际的需求更趋同于人的心理(或生理)需求;独白中虽然必定存在反应,但这种反应一般要符合社会规范(主要礼貌原则),并且未必能直接用言语表达出来,人的社会需求和生理需求是不一致的,所以具有人为性;因此所有的交际本质上都避免单方面性,力图成为双方面的,对话性的。(Якубинский:1923:32/34)
(九)对语境等非语言手段的依赖程度
言语交际形式可分为直接的(具有可视性和可听性)和间接的(比如表达时采用文字形式)。直接交际形式既包括对话,也包括独白,它具有可视性、可听性等特点。(Якубинский 1923:25)对话对表情、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手段的依赖性更强,视觉和听觉因素在对话要比在独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对话中语境等非语言手段可以辅助言语手段,增强对话的形象性和表现力,表达各种主观情态意义,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代替话轮。
二、对话和独白的相互转化
对话和独白并不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以上二者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情况下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一方面,对话会转变为独白。在一定条件下,对话话轮的交替也会变成独白的交替,比如互相问候或在一些仪式之上的对话,或对话个人印象或感受时轮流的讲述,在这些情况下,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独白的话语经常夹杂在对话中,使对话话轮交替速度变慢,话轮内容经过仔细考虑,有相对严密的结构,这样的对话称为独白式对话。(Якубинский:1923:34)另一方面,独白也是在对话。这里的对话作广义上的理解,即巴赫金(1998:195)提出的对话性:任何形式的话语都要考虑到话语的接收者(现实存在或假设的,想象中的)这一因素,言语本质上具有对话性,一切表述都具有对话性,即是都对他人而发的,绝对的独白是不存在的。口语中独白具有对话性,独白是面向听话人或听众的,后者可以打断讲述人,向他提出问题,对他的话表示同意或反对。例如,演讲类独白话语具有对话性的两类明显的语言标志:1.第二人称的各种句法形式、设问以及自问自答结构;2.第一人称形式,其中既有复数第一人称形式和单数第一人称形式。(赵蓉晖 2007:165)
在区分对话和独白的基础上研究对话的特殊性已成为俄语对话分析的传统。俄罗斯学者在从交际者数量、话语的直接指向性、交际双方的角色和地位、话轮的交替性等各个角度详细区分对话和独白,同时概括总结出对话和独白可以相互转换,相互兼容的相对特征。俄罗斯的对话研究开始的比西方早,但发展缓慢,但和西方语言学界从经验中总结规律相比,俄罗斯学者更加注重每一个问题的分析。(崔国鑫 2009:18)从俄罗斯学者对对话的特殊性的全面系统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俄罗斯对话研究的这一特点。俄罗斯学者关于对话特殊性的独特观点和见解对俄语对话分析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崔国鑫.语用视野下的会话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3]赵蓉晖等.口语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Винокур Г.О.?Горе от ума? как памятник русской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речи.Г.О.Винокур.Избранные работы[A]М.,1959.
[5]Винокур Т.Г.Диалог.Русский язык.Энциклопедия[M].М.,1997.
[6]Выготский Л.С.Мышление и речь[M].М:,1996.
[7]Земская Е.А.Русская разговорная речь: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и проблема обучения[M].М: русский язык,1987.
[8]Колокольцева Т.Н.Современная диалогическая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 и проблемы её изучения[J].Вестник Волгогр.гос.ун-та.Волгоград:ВГУ,2006.
[9]Лотман Ю.М.Внутри мыслящих миров.Человек-текст-семиосфера-история[M].М.,1996.
Шведова,Н.Ю К изучению русской д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речи реплики-повторы[J].вопросы и языкознания №2,1956.
[10]Щерба JI.B.Восточно-лужицкое наречие[M].Пг.,1915.Т.1.
[11]Щерба JI.B.Избранные работы по русскому языку
论文关键词:话剧,推理,间接性语言,关联
一、语言的间接性与话语分析
Thomas(1995)认为间接性是语言的一个普遍特点,据目前的研究,所有人类自然语言都存在间接性这个特点。Searle(1979)丰富和规范言语行为理论。他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概念通过实施另一个言外行为而间接地实施一个言外行为。他认为话语意义才是说话人真正的意图,也是研究焦点。美国社会学语言学家Labov(1972)指出话语分析的根本问题就是要说明一句话如何以合理的、受规则制约的方式出现在另一句话的后面,换言之,我们如何理解连贯的话语。总之,何兆熊(2000)指出话语分析的目标之一是要解释自然语言连贯性,语言交际的各个参与者所说的话是如何构成一个连贯整体。间接语言是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之间不一致的语言,也可以从语言的字面意义和语言的话语意义之间的关系去解释,当这两种意义不一致时,语言的使用便是间接的。何兆熊(1984)提出语言的间接性是指人们未在句法上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的意图,继而在《新编语言学概要中》指出语言使用中的‘拐弯抹角'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性(2000)。
二、语言的关联性和推理
其实在证明间接语言是否连贯的过程中,包含着推理模式,从而确立整段对话具有关联性。何兆熊(2000)认为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听话人凭说话人所提供的显映的方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到的证据作为前提的一部分,再结合听话人本身的认知语境(旧信息)对话语信息(新信息)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推理,最终达到对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事实上也就是说,只要有语言交流过程就有推理过程,是听话人识别说话人意图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语境,通过推理而获得的语境能够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关联性。
三、理论指导分析话剧
文章将使用话剧剧本《雷雨》中的对话为语料,具体阐释间接性话语在对话中是如何推理使其连贯,从而确立整段对话具有关联性。
大:你们这些混帐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萍:你这种混帐东西!
大:你,你
朴:不要打人!
大: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萍:把他拉下去。
鲁:哦,这真是一群强盗!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萍:你是谁?
鲁: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这样的例子,究其表面文字而言,两个人所说的话之间似乎并不连贯,或者说大海所说的话和周萍的话之间没有任何连接性,可以说是间接的,但从人物关系而言,这两人所说的话是有联系的,因而我们本能的感到这些对话是连贯的。鲁大海说的第一句话从字面意义来看,鲁大海在控诉周朴园,对周朴园的所作所为充满了愤怒和憎恨。但从语言的话语意义推理的话,鲁大海并不仅仅是在控诉指责周朴园,而是体现一种反抗精神,因为面对周朴园的欺压剥削,鲁大海带领部分工人奋起反抗,他说:“你现在还-”,其实他想说“还扣押我们的工钱,加长劳动时间,不公平,今天我来就是向你讨个说法,还工人合理要求。”后面的话还没说完,被周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说:“你这种混帐东西!”鲁大海控诉的是周朴园,又不是周萍,但我们知道周萍是周朴园的儿子,儿子维护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鲁大海控诉周朴园被周萍重打责骂是顺理成章的,两个人看似互不相干的话语,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后,就能推出两人的对话是连贯的,具有关联性。鲁大海非常愤恼地说:“你,你”。说话人鲁大海表面上指明要跟你(周萍)说话,实际上可能实施了多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达的真正意图也可能不大一样,诸如:
A:你敢打我!(愤怒)
B:你跟你爹是一路货色!(鄙视)
C:你凭什么打人?(责问)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在较小的语境中找不到关联,就借助大一些的语境,直至找到话语的关联,使话语在整个语境中连贯起来。周朴园结合语境,推导出他们的话语所隐含的浓浓的火药意味,提供了制止“不要打人”的话语。此时的鲁妈看着自己亲生的两儿子互相殴打责骂,痛不欲堪。她想制止在她面前上演的悲剧。她的第一句话是:“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第二句话是:“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她叫了一声“你是萍”,又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们一般人说话不会说“你是凭什么”,而是直接说“你凭什么”这里是故意使用同音异义字。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使句子的语音表征和语义表征构成对应的语码系统。然而,句子的语音表征和语义表征有时不可能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就看听话人是如何理解的。从整段对话来看,每组对话看似牛头不对马嘴,其实他们之间通过上面的推理显然是连贯的有关联的。
四、结语
以上的话语分析,除了加深戏剧冲突和情节发展的理解之外,还对人物性格有了更深的认识。周俊清等人(2006)认为直说往往表达不出委婉、礼貌、间接等社会含义,另外从语言修辞方面考虑也是使用间接语言的一个原因,有时间接表达方式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采。
陈刚(2008)认为间接性语言在人类语言交际中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人们使用间接语言是有特定意图的。间接的语言可以使说话人避免唐突,获得委婉效果,可以避免损害说话人或他人的面子,还可以掩盖说话人的真实意图等等。他认为,只要根据语境因素、语用知识和听话人的推理能力。就可以合理地推导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通过对间接性语言的研究,作者深受启发,提出几个问题。间接性语言和隐喻性语言同属一类语言吗?它们之间有何区别?这些问题还有待再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Labov, W.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its social context. In Giglioli, P. (ed) Language and SocialContext,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299.
2 Searle,John R.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79:31.
3 Thomas,J.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95:119.
4 陈刚.话语的人际意义与间接言语行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院,2008(12):42.
5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39,119.
一、童话叙事话语的表层功能——叙述语与转述语的分配
法国结构主义家罗兰巴特在《叙事学》中,对叙事文本的研究严格参照语言学进行,认为叙事作品的语言成分除通常的“句子”外,还有“话语”。“话语本质上类似于言语,是一种被具体化了依赖于具体的上下文关系(小语境)和所涉及的生活背景(大语境)而存在着的句子”。(注:徐岱:《小说叙事学》,社会出版社,1992年,第61页。)句子、话语或言语形成的“叙述流”是整个文本存在的基础。叙事者的叙述、隐含作者的控制、叙事结构的形成、风格的显现,必须依靠语言作为中介和手段。叙事文本通常由两种形式组成,一般称为“叙述语”与“转述语”。后者由人物发出但由叙述者直接或间接引入文本,只须表现人物性格;而前者除此之外,还要联结故事情节,填补叙事空白等,这从文中的描写和议论等即可看出。
作为童话文本,“叙述语”与“转述语”在文中所占比例的不同,直接审美性的强弱。因为这个发出与权威话语者(成人作者)不同声音的“他者”,多是儿童,甚至动物、植物或无生命物体(它们模仿的也是儿童或成人的语言),其语言特点尤其与众不同。成人可通过叙述语直接传达思想,儿童则更易通过人物形象的转述语进入文本,从而唤起他们对自身幼者身份的认同。如何分配叙述语和转述语在文中的比例,成为作者与读者能否沟通的关键所在。家马修斯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而哲学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活动。(注:(美)马修斯:《哲学与幼童》,陈国容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1页。)他们对世界及生命最原始、执著的追问使自己的语言产生了隐喻,而作品体现儿童语言隐喻特色的最好方式是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体现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也体现在成人作者与儿童读者之间、作者与主人公之间。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极力提倡小说的对话性,他认为在语言上作者与主人公、读者、叙事人同样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叙述人通过自身体现着作者的意向”,“作者的思想渗透到他人语言里,隐匿其中;他并不与他人思想发生冲突,而是尾随其后,保持他人思想的走向”。(注:(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玲等译,河北出版社,1998年,第256页。)否则,作者思想通过叙述人完全控制人物思想语言,则成为独白,窒息了人物思想的可能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揭示了童话语言的本质。在童话中,若作者“独白”式的语言使叙述语所占比例过大,会导致成人意识的强行灌输,人物失去表现个性的可能,从而也失去儿童读者。因此,“对话”不仅是让人物有自己自由独立的思想、语言,而且更是成人作者欲与儿童处于平等地位所采取的一种姿态。这体现在童话语言表层特征上,即是重视“转述语”,让“他者”的声音显示出来,使儿童读者也在话语中认同自身的位置。
我们可以对比两个例子。叶圣陶的《稻草人》诞生于上个世纪水深火热的20年代,叙事话语打上的烙印。这篇童话中的“转述语”明显少于“叙述语”,除几小段孩子与母亲的对话,跳河女人的自白,鲫鱼的话和稻草人自己的心理对话外,都是叙述人代表作者议论、描绘、评判。笔者曾在《一个童话叙事模式的中西比较》(《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中对《稻草人》的叙事话语特征进行过,认为叙述语占据作品的大多数篇幅导致叙事主体控制权太大,而且作者自身思想倾向也显露得更多,以至仅有的几处人物语言显不出作为童话的特色。作为拟人形象存在的稻草人的多处心理独白也是如此,“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啊!我的心不但愿意救你,并且愿救那个捕你的妇女和她的孩子,还有你、妇人、孩子以外的一切受苦受难的。……”这些话语使整个作品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气氛。正如巴赫金所分析的独白型作品,人物意识完全从属作者的意识,整个“叙述流”只表现一种声音。而这里“他人语言”也丢失了自己的本来性格。代表作者观点的叙述语太多,带来的叙述语与转述语的成人化,尤其是“他者”声音的丢失,使得主人公“稻草人”被很多评论家分析为“软弱的小知识分子”的代表,其“童性”特征仅表现在用了些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而儿童读者也无法通过话语认同自身。
同样,人物对话在众多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本中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更好的进行小说人物对话的翻译进入了人们的关注视野。人物对话翻译的众多研究集中在语境这一领域,本文旨在于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人物对话的翻译―从交际原则和交际翻译理论两者的结合看对话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话语交际;情景话语;文本话语;翻译
对话是一种双方或多方的言语交际行为,小说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出鲜明的人物性格,而对于这一项人云、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以纽马克的观点和交际原则,本文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情景话语交际(situational context)文本话语交际(textual context)。
‘situational context(情景话语交际)中的Situation’包含背景和场景。也就是说,在情景话语交际中对话是以何种情景环境为背景产生的。背景是交际事件的物质环境,包含时间和空间。场景是“心理背景”。即发生哪种类型的言语行为。就这两者来说,时间与空间对于作品和译本来说都是相同的,译者只需参考其对于对话的翻译是否有一些潜在的影响即可。而“心理背景”这一场景则至关重要,即发生哪种类型的言语行为。多数人物对话参与交际的各方共守规约,相互配合,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因此,人们在话语交际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基本原则,而双方均共同认可的这些准则,对于译者的翻译工作非常重要。对话通常遵循的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这些构成了交际原则的核心。格赖斯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所说的话语能够相互理解,彼此总是要相互合作的,因此都遵循“合作原则”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合作原则包含如下四条准则:适量准则,质量准则,方式准则。
然而许多小说的人物对话并不是完全按照以上的原则进行的,正是通过说话者故意地违背这一原则而传达隐含意义即“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因受到语境和说话者交际意图的影响,会产生大量的隐含意义。在小说对话翻译中,会话含意的传达极为关键,译者只有将小说对话中的会话含义充分传达到目标语,目标语读者才能忠实而准确的理解原文对话,抓住说话者的意图。为了解决如何传达会话含义的问题,译者应当探究说话人是违反了交际原则中的哪一项,意图产生什么样的隐含意义来达到特别的交际目的。在传达会话含义的过程中,作者认为译者应该坚持使译文中会话含义的形式与原文中一致原则,即译者不能随意增加、改变或省略原文中的会话含义,以达到使目标语读者感受到与原语读者对等效果的目的。因此对于翻译策略则应当采取更适应语境的翻译方法,通过交际翻译,译者可以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有权调整原文的逻辑关系,使含糊不清的概念明朗起来,删去重复赘述,使独特的语言规范化。
‘textual context’文本话语(交际)则是更倾向于语言文字自身特点的单纯文本型话语交际。具体类型,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大类:四字成语,歇后语,惯用语。以上几种文本都是非常具有特点的文本型话语交际,非常值得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恰当的处理。而此类文本型话语不同于情景话语交比较依赖语境的解读,文本话语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其较为独立且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具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因此掌握一定的翻译规律对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以上几类翻译的关键在于能否对其所带有的文化特色作出恰当的处理。尽管如奈达所言:“不同文化的人们所具有的共性远远大于将他们区分开来的个性”(《奈达论翻译>,1984),然而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它们成了此类翻译的难点。因此,在翻译时,对其所带有的不同文化特色进行比较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从三个方面对其文化特色略作比较。
思维方式的比较:由于东西方之间自然与社会条件差别极大,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英语强调个体、逻辑,而不是主语,并习惯于抽象思维;汉语则强调整体、直觉和主语,并常运用具体形象思维。英汉语的这些差别导致了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效果。的比较:东西方不同的在英汉习语中会得到不同的反映。西方人大都信仰基督教,因此习语中常有“God,’、“devil”此类的词出现。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Talk of the devil and the devil will appear”等。中国人信仰佛教,所以一些习语中常有“佛”、“菩萨”之类的词。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不同风俗习惯的比较: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某些词语能唤起人们对所指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并能使人们产生与本族文化对等的联想比如汉语的小菜一碟和英语的a piece of cake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中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或轻松愉快)的事情之意。但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
正因为对话中的文本型话语交际具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量保留文化特色,语义翻译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加接近,并尽量保留原文的声音效果。如果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的规范差别不大,还要保留原文句子的长短,保留原文用于强调的词的位置。
因此,鉴于对话在各个小说翻译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根据对话内容和交际目的进行了两大分类,即情景型对话和文本型对话,根据其不同的语用功能和语义功能进行交际原则下的分析,采取相应的翻译办法来保证对小说全文的重要作用。只有保证对话翻译的准确传达,才能对小说整体的翻译有更清晰的把握。(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论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效果对等处理,2007
[2]王芳.中国科技翻译,中英习语翻译文化特色的处理,2001
关键词:英语写作,话语标记语
本文对话语标记语的分析依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的两大基本原则是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认知原则即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想吻合;关联的交际原则即每一个明示的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第二原则以第一原则为基础。
语言学家,特别是语用学家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研究。话语标记语是当今话语分析、语用学等学科所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却很少从写作的角度研究话语标记语。我们认为,话语标记语具有独特的语篇链接功能。如果学生在写作中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话语标记语,那么学生的语篇连贯写作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正文:
话语标记语是口语和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用来指示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自从Halliday和Hasan的《英语衔接》及Schiffrin的《话语标记语》出版后,人们对话语标记语产生了浓厚兴趣。20世纪50、60年代是语言学这门学科开始大发展的阶段,作为其分支的话语标记语研究是在70年代后期才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从Halliday和Hasan的《英语衔接》及Schiffrin的《话语标记语》出版后,人们对话语标记语产生了浓厚兴趣。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研究,譬如,Ostman以you know为第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话语标记语;Schourup也是对话语标记语较早研究的学者,使用的名称为“普通话语小品词”;Watts根据话语标记语出现的常见位置将它们分成“左标记语”和“右标记语”;Fraser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并从语法-语用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研究。Schiffrin是对话语标记语进行系统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其终极成果集中于专著《话语标记语》一书。Schiffrin采用了“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她认为,话语标记语对话语连贯起着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话语连贯模式。
从现有的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从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角度进行探讨。Blakemore就是以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出发,对话语标记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关联理论从人的认知特点与过程出发,将交际当作是一种认知活动,认为人类的认知有一个总的目标,即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最为关联的信息上。这一认识是语言认知研究的巨大进步。根据该理论,说话者一般总会最大程度地表达话语信息,以便让对方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代价,为此,说话者便会制约听话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找。Sperber&Wilson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人类交往的关联理论。根据该理论,人类的交际行为是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通过明示交际行为,让听话人获取某种信息。。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语境被认为是变项,关联是常项,寻找语境就是寻找语境关联,话语标记语被看作是寻找关联的向导,它可以制约语境和认知效果的选择。
国内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全面,但也有许多在此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如廖秋仲、何自然、冉永平等。国内对话语标记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论研究,譬如,一些研究侧重于关联理论中话语标记语对语境的制约功能,何自然和冉永平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制约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冉永平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进行探究,并出版了《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一书。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看法不一,但他们都认同话语标记语具有促进语篇连贯的作用。关联理论认为,语篇连贯是听话人寻求话语最佳关联的结果,而话语标记语通过限制话语的生成和理解帮助听话人寻求话语的最佳关联。。从话语生成的角度,话语标记语可以帮助听话人组织信息从而产生尽可能明晰的话语。
写作也是一种交际方式,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在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纲一直在强调语篇连贯的重要性。然而,对很多学生而言,作文缺乏连贯始终是个无法理解的问题。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中不能正确使用话语标记语,结果导致文章不连贯。因此,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大学英语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情况。
通过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话语标记语时,存在许多问题,如:误用话语标记语;缺少话语标记语;过多使用话语标记语以及机械套用话语标记语。针对这些情况,本人尝试地提出了一些写作教学建议:一、增强学生对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意识;二、通过阅读练习,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话语标记语在真是语境中的功能和语法;三、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以充分掌握话语标记语的用法。
写作是一个语言编码的过程,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来讲,写作的编码不仅包括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概念意义,还有帮助文章理解的程序意义,因此,作者应当考虑如何引导读者理解他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内容。首先,作者需要避免读者误解或扭曲表达的意义,因此就要增加读者正确理解的可能性;其次,作者要使读者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理解原文上的收获。因此作者有两个选择:用普通的语言表达明确的命题意义,或用语言手段来提供必要的解释。在通常情况下,作者会做第二种选择,也就是说,作者会通过使用语言手段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内容。话语标记语是写作中写作中所使用的语言手段中的重要的一种。
总的来说,话语标记语是使写作更加连贯的手段。从本质上说,它们反映了作者和读者时间的一种互动。英语话语标记语的数量很多,不同的话语标记语可以达到相同的语境效果而且一些话语标记语可以达到两个,甚至是三个语境效果,例如:for instance, however, in otherwords等等。
在书面语中,话语标记语不仅具有衔接话语单元的语义功能,同时又发挥重要的认识—语用功能,它既可以帮助作者生成语篇又能引导读者理解语篇,具体表现为语篇组构功能和认知引导功能。这二种功能并非互相排斥,而是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的。由于话语标记语的语篇功能,学生熟练掌握了话语标记语的运用,就可以把意义上相互联系的话语单位连接起来,从而生成一个语义连贯的篇章。
因为话语标记语在语篇中的重要功能,学生对话语标记语的掌握程度与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有很大关联。然而,对于中国学生,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来说,还未能熟练准确把握和运用话语标记语,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系统的向学生传授话语标记语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它们的功能,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话语标记语。在英语写作中,利用话语标记语找到连贯关系,帮助理解和使篇章顺畅。
参考书目:
Blakemore, D.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 [M]. Oxford, Blackwell, 1987.
Fraser, B. AnApproach to Discourse Marker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
Johns, A.M. TextualCohesion and the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 [J]. Language Learning andCommunication, 1984
Sperber,D.&D.Wilson. Relevance. Blackwell. 1995.
陈新仁. 话语联系语与英语议论文写作调查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冯光武,汉语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 [J], 现代外语,2004.
李明贤,话语标记语与外语写作教学 [D], 山东大学, 2005.
摘要:基于关联理论对英文报纸标题这种话语标记语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报纸标题标记语的特点,然后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英文报纸标题标记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以期对报刊撰写者和读者有所帮助。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或话语联系语(discourse connectives)(以下统称“话语标记语”)是当今国外话语分析、语用学等学科所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然而,由于人们对其研究的出发点或侧重点不同,至今还未能对其从名称到定义达成一致的见解(Jucker,A.H.&Ziv,Yael 1998;何自然、冉永平1999,何自然、莫爱屏2002)。现有对话语标记语研究的理论存在不足之处,不能很好地解释话语标记语这一对语言有制约功能的语言现象。莫爱屏(2004)指出关联理论(Sperber&Wilsonl986,1995)对话语标记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英文报纸标题这种特殊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
一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现状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研究,一派从连贯理论(coherence theory)出发,认为话语标记语能够使语篇话语产生连贯。他们的研究围绕着连词、副词、小品词、插入语这些话语标记语研究标记语是否有意义。(Sehiffrln 1987.1992;B~ton 1996:Wiembickal986)另一派语言学家则从关联理论(relevahcetheory)出发,研究话语标记语对受话人认知推理的约束及其如何同受话人产生关联。他们关注话语标记语同语境假设、理解认知的关系,以及由标记语所引发的推理、强化、否定等语用功能。关联论者认为,话语标记语制约、引导着受话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找,以实现认知过程中用最小努力获得最大认知效果为目标;他们的研究超越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篇连贯层面,将话语标记语提高到了人类的认知心理层面,强调话语标记语对受话人的认知推理过程的控制(monitor)及其对受话人最佳关联的引导功能。(Blackmorel992,2002:Fra.serl999)。
虽然他们在一些认识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对话语标记语的主要功能这一点上基本是认同的,那就是:话语交际中,说话人为了更好地使受话人领会自己的意图,不仅要表达命题意义、传递主要信息,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手段或者语言成分来组织话语,使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情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话人对主要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这种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那些不直接参与话语内容的词、短语或句子来实现的。话语标记语就是说话人为了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而选择的语言标记。
二
报纸标题标记语的特点
报纸标题的时态、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用标记,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标记形式,和常规的语用标记所不具有的特点。新闻标题常用的有主题、副题、插题、引题、提要题等几种形式,这里谈及的是主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报刊的“眼睛”。因而它应该是生动和炯炯有神,这样新闻才会为之生色,引人入胜;反之,就会使读者却步。它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只需三言两语或寥寥数字,就点出了文章的主题或新闻中最具价值的那部分内容,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使初读报刊者能看懂标题,这里就标题在文字上的特点、动词时态等作一简介。
三
英文报纸标题的特点
1用一般现在时标示时态标志
英文标题须言简意赅,不可能采用英语中所有的时态形式来浓缩新闻事实。新闻一般是最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所叙述的是已经发生或是刚刚发生的事,按英语语法的时态规则,应该使用过去时态或过去完成时。但是为了避免使读者产生新闻不新的感觉,英文标题广泛采用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为此,新闻标题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时态特点。英文标题中常见的动词时态有三种: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和进行时。(1)一般现在时增强了报道的新鲜感(~hness)和直接感(imm-editicy)。例如:
FBI SaysAnthrax Probe Lass
WASHINGTON(AP)一FBI Director Robert Mue3er saidtoday progress 0n the anthrax investigation has been slow--……The Associated Press(Nov.2,2001)
Militia Guards Calif.Bridges
SAN FRANCISCO(AP)一National Guardsmen with M-16s and Hum.vees patrolled the Golden Gate and other key Califor-nia bridges today,……--The Associated Press(Nov.2,2001)
(2)标题中动词的将来时表达形式除用一般将来时“will+动词原形”外,更多的是用“be+动词不定式”结构来表示将来,其中动词不定式前面的助动词“be”通常省略,以节省标题数字。动词不定式在英文标题中可以直接表示将来动作。
Blair(Is)To Hold Talks With Chirae And Schreeder--The Guardian(Nov.2,2001)
(The)Judge(Is)to Redew M icrasoft Terms The Asso-ciated Press(Nov.2,2001)
(3)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或动作,标题经常采用现在进行时"be+现在分词”这一形式,通常将"be”省略,剩下的“一ing"分词在英文新闻标题中就可直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正在变化的事件。
U.S.Asking Russia to Ease Joint Limits oIl Missiles
WASHINGTON,Jan,20-Admims~afion said today that itWas asking Russia t0 renegotiate the Anti-ballistic Missile reaty……――The New York Times(Jan 21.1999)
China Considering Letting Foreign Banks Operate on TrialBasis
BEIJING(AP)一China is considering letting some foreignbanks do businessin a district near Shanghai on 8trial basis a8 a
pos-sible first step towards……――The Associated Press(June20,1996)
2报纸标题中的标点符号作为标题话语的题解参数
(1)英文报刊标题常常省略and,用“,”代替。例:Vohn.teer,terrorist killed in an ambush(=A volunteer and a ter-mristase killed in an ambush一志愿者与一遭伏击身亡)
(2)标题中的冒号用在引语之前表示“说”(says),引出下文。
例:Reporti Fixed investment rises(=A report says thatfixed investment rises报告称混合投资上升)
(3)破折号放在标题里;引出说话者。
例:MDS amodem killer――British professorf=A Britishprofessor says AIDS is a modem killer英国教授说艾滋病是当代杀手)
(4)问号表示怀疑式预测,这种标题不是真正的疑问句式,而是陈述句后用个问号。例:1)Oil price to rise?(石油要涨价吗?)
2)Police allowed jail break?(警察允许越狱?)
四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Jucker和Ziv(1998)总结了话语标记研究的4种途径及功能:1 从语篇角度看,话语标记是语篇的组构手段,包括话题转换提示词(topic―switchers)、话轮提示词(tern.takers)等;2 从情态角度看,话语标记是情态和态度指示手段,即语用标记(pragmatic markers);3 从对应角度看,话语标记是提示说话人一听话人意图和关系的标记手段;4 从认知角度看,话语标记是引导如何处理话语的标记手段,包括提示词(cue words)、联系语(connectives)等(陈新仁,2002)。
马萧(2003)提出英汉语标记语在话语交际中有共同的语用功能:
1制约功能
就说话A/作者来说,话语标记语是以明示的方式告诉听话人/读者怎样理解说话人/作者的话语,从而减少听话人/读者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所要付出的努力,最终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当听话人/读者在众多的语境假设中面临选择困难时,说话人/作者就必须使用标记语对听话人/读者的语境假设加以限制和制约,最终消除听话人/读者在话语诠释过程中可能出的误解,并将话语理解引向说话人/作者意欲诠释的方向。
2提示功能
在交际中人们总是倾向于以最小的努力而取得最佳关联效果,对听话人/读者而言,话语标记语为话语活动提供了话语线索与标记,有助于听话人/读者依据这一线索与标对话语活动进行分析与加工处理,从而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
3谋篇布局功能
话语标记语能够组织、协调话语行为,在语篇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连接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和逻辑联系信息,也标示着话语行为的语境关联。
五从关联理论角度对英文报纸标题标记的语用分析
关联理论把言语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一推理的过程,认为言语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活动。Sperber&w ilson(1986/1995)明确提出两条关联原则:认知原则(第一原则)和交际原则(第二原则)。第一原则阐明了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本质属性。关联性的内在倾向性使人类的认知往往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亦即人类固有的认知模式。然而在具体的交际行为中,交际环境随着社会发生变化,人们的理解并非朝着固有的认知模式发展。因而,第二原则揭示了动态交际中的交际原则。话语标记语的存在首先是人类认知属性的必然,其次也反应了人类具体言语交际行为的要求。因此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必然要寻求话语的关联性。但交际活动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交际出现障碍或变化时,说话人就需要采取明示的方式,而听话人必须根据明示的信息意图进行推理,寻求最佳关联。英语报纸标题标记这种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因此,英语报纸标题标记的存在是一切言语交际的共性,是关联性的要求,是确保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手段。
1英文报纸标题标记语具有语义蕴含、结构调整功能
英文报纸新闻标题总的特点是言简意赅,起到提示、浓缩或评论新闻内容的作用。它能为行文内容提供最大的关联。它既是报纸版面的“眼睛”,又是读者读报时的“向导”。如:在新闻报道中,标题里常用缩写词,即将几个词的首字母加在一起合成一词,全部用大写字母拼写,来代替一组冗长而复杂的词组或名称,可在有限的版面里多容纳信息,更好地提示新闻内容,给读者以简洁、大方、典雅之感。
2英文报纸标题标记语对读者的推理过程起到制约、引导作用
报纸标题、话语标题的原语用意识规约着以标记特征向读者提供的信息假设(assumption)和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利用标记语连接话语同语境的功能,不仅能连接毗邻单元,而且还能直接将话语同语境连接起来,这对读者的推理过程起到制约、引导作用。报纸标题向读者提供的明示标记语使语境规约传输,限定读者认知搜索边界,收窄读者对话语关联语境的寻找,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认知努力。
3英文报纸标题标记对于方便读者对行文内容关联性的寻找具有很大的作用
中文报纸因汉字既能占较小的版面,又能高度概括文章内容,新闻标题倾向于“全体性”(tqtallsm),不仅有主标题,还有副标题(deck)及眉题(eyebrow)来补充主标题。英文新闻标题因多音节(polysyllabic)的英文单词占用版面字数(unit letters)多而表达概念少,故难以达到中文标题同样的功效。英文报纸新闻往往偏重于“重点化(accentuation),它用简练的文字概括了新闻中最主要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从而使阅读理解不那么费劲,标题与新闻内容的关联性增加,方便了读者对行文内容关联性的寻找。此时标题就成为读者迅速选择自己所需新闻的向导,大多数读者在繁忙中匆匆浏览标题就可略知国内外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参考文献:
[1]李勇忠.语用标记与话语连贯[c].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2]
马萧.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3(5)
[3]莫爱屏.话语标记语的关联认知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4(3)
[4]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4)
[5]冉永平.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6]王正元.报纸标题标记性质及功能分析[J].外语学刊。2007(1):94-98
[7]于国栋,吴亚欣.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8]
Sperber,D.and n Wihom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关键词:音乐艺术;巴赫金;双声;复调;对话理论;音乐因素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作为文论家,巴赫金的文学批评实践非常独特:他以超语言学思想为指导,以言语交际中活生生的具体的言语整体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小说话语为切入,独具慧眼地揭示出小说的艺术特色与丰富内涵,阐述了自己对小说语言特征的理解:“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多语体、杂语类和多声部的现象”。[1] (P.39)“多声现象和杂语现象进入长篇小说,在其中构成一个严谨的艺术体系”。[1] (P.81)多声与杂语反映的是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的冲突、各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因此,巴赫金揭示了语言对话性的两种表现形式:双声与复调。它们分别对应于微型对话与大型对话。
一、双声
双声与复调均为音乐术语。何为双声?据《音乐百科词典》[2] (P.563),在演奏小提琴等乐器时可以一弓拉奏两条弦,两个手指同时在两条毗邻的弦上按音(也可用一个手指按两条弦),此时两条弦发出的便是双声。双声还可能出现于多声部民歌;这类民歌主要由两个(偶尔三个)声部构成重唱或合唱。
在巴赫金观照的小说话语中,他认为,杂语一旦引进小说之中,都是“用他人语言讲出的他人话语”,这种语言便构成了一种特别的双声语,“它立刻为两个说话人服务,同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意向,一是说话的主人公的直接意向,二是折射出来的作者意向。在这类话语中有两个声音、两个意思、两个情态。而且这两个声音形成对话式的呼应关系,仿佛彼此是了解的,仿佛正在相互谈话”;双声语都是内在对话化了的语言,包括幽默的语言、讥讽的语言、讽刺性摹拟的语言、叙述人的折射语言、人物话语中的折射语言、镶嵌体裁的语言等,“它们内部包含着潜在的对话,是两个声音、两种世界观、两种语言间凝聚而非扩展的对话”[1] (P.110)。
通过对陀氏小说话语的分析,他发现,一般的话语要么直接指述事物,要么就是被描绘的客体性的言语,其中只存在一种声音;前者即巴赫金所说的第一类语言,其目的只是表现自己的对象,使人们直接了解事物;后者即第二类语言,它虽然也表现自己的对象,但同时又构成别人(即作者)所要表现的对象,它本身已经成为被描写的客体性语言,作者对其处理方法是:整体拿来,不改变其语义和语调,不赋予它别的指物述事的含义。巴赫金将第一、第二类语言都称作单声语。
但如果作者所利用的别人话语既保留其原来的指向,又添入作者新的意义,就出现“一种语言竟含有两种不同的语义指向,含有两种声音”[3] (P.250)的情况;这便是第三种语言——包容他人话语的语言(双声语)。第三类语言又分成三个细类,分别以仿格体、讽拟体和暗辩体为代表。巴赫金认为仿格体是单一指向的双声语,作者为了表现立意而利用他人语言,但保留他人语言自身的意向[3] (P.256);不过,单一指向的双声语与单一指向的单声语不同,前者蕴涵着两个声音,其单一指向可理解为两个声音的互相赞同、互相肯定,这已构成对话关系;讽拟体也借用他人语言,但作者赋予这个他人话语以一种新的意向,一种与那个他人完全相反的意向,所以讽拟体是一种不同指向的双声语,这种语言成了两种声音争斗的舞台,这两种声音之间互相对立;暗辩体不同于公开明显的辩论,不是直截了当地反驳他人语言,而是间接地抨击他人语言。在暗辩体这一细类中,他人语言没有得到复现,被留在作者语言之外,但存在于作者的意识之中;与其它类型语言一样,作者语言有其自身的指物述事的功能,但除此以外,暗辩体中的作者语言还要旁敲侧击他人关于同一论题的述说,还要话里带刺地抨击他人关于同一对象物的论点。因此,暗辩体中的作者语言是在它所论说的对象物身上与他人语言相交锋。巴赫金将这第三个细类称作积极型的双声语,因为他人语言没有被作者掌握在手里而处于被动地位,相反,它积极影响到作者语言,迫使其作出相应变化。
据巴赫金的分析,陀氏小说中一切方面都是对话化的。这首先表现于小说主人公思想意识内部的微型对话,表现于主人公思想的矛盾和意识的分裂,从而形成了独白中的对话和对话中的对话这两种微型对话形式。
微型对话的另一种形式——对话中的对话——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充分体现,陀氏对主人公及其语言间关系的安排就是这种典型;阿廖沙的话和魔鬼的话都重复着伊万的话,却赋予了完全不同的语气:作为“他人”的阿廖沙在其话语里加入了钟爱与和解的色调,而魔鬼给伊万的内心的对话所带来的是讥讽和绝对谴责的语气。陀氏的主人公间的“对话中相互冲突和争论的,不是两个完整的独白声音,而是两个分裂的声音(至少有一个是分裂的)。一个声音的公开对语回答另一个声音的隐蔽对语”[3] (P.346);巴赫金看到,在陀氏作品中,“到处都是公开对话的对语与主人公们内在对话的对语的交错、呼应或交锋”[3] (P.359)。形诸布局结构的表面对话之中蕴涵着暗中彼此呼应的内心对话;这便是对话中的对话。
二、复调
与微型对话相对的是大型对话。它是陀氏构筑其小说话语艺术的根本方法。巴赫金以另一音乐术语“复调”表述大型对话。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都属于多声部音乐;复调音乐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的音乐。”[4] (P.1-2)复调音乐主要特点是其各声部都具独立性,但彼此形成良好的和声关系。巴赫金独具慧眼地发现了欧洲小说史上的一场革命,认为陀氏就如同歌德的普罗米修斯,他创造的不是无声奴隶,而是能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的自由的人;因此,陀氏颠覆了独白小说的传统,创造了一个文学艺术的复调世界。巴赫金认为,独白小说类似于主调音乐。在独白型构思中,主人公的形象建立于作者的世界观之中,“主人公在作者的构思中是作为客体、作为对象出现的。”[3] (P.5),“主人公自我意识被纳入作者意识坚固的框架内,作者意识决定并描绘主人公意识,而主人公自我意识却不能从内部突破作者意识的框架。主人公自我意识建立在外部世界坚实的基础上”[3] (P.67-68)。
陀氏复调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对主人公所取的不是高踞对话之上的、至高无上的和决定一切的立场,而是一种新的艺术立场,这是一种认真实现了的和彻底贯彻了的对话立场,作者“是和主人公谈话,而不是讲述主人公”[3] (P.84)。在其复调小说中,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作者与主人公之间均具有对话关系,这种对话不是文学中假定性的对话,而是严肃的、真正的对话,他的主人公不是描绘的客体,而是对话的对象,是具有充分价值的言论的载体。其整部小说所构筑的大型对话“并非发生在过去,而是在当前,也即在创作过程的现在时里”[3] (P.83)。在艺术上,陀氏小说的大型对话是作为一个非封闭的整体构筑起来的。这是未完成的对话,不同于独白型小说中的客体性对话。
双声与复调分别对应的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是巴赫金研究陀氏复调小说时所提出的一对范畴,最终归结于对话性原则;巴赫金发现,陀氏构建对话的原则到处都一样,“到处都是主人公们公开对话与内在对话的交叉、呼应或断续。到处都有一些观念、思想和话语分属于几个互不融合的声音,在每种声音中又都独有意蕴。”[3] (P.369)。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形诸布局结构的对话,与内在对话(亦即微型对话)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以内在对话为基础。而它们两者同样密不可分地与囊括它们的整部小说的大型对话联系在一起。”[3] (P.359)大型对话与微型对话又可以相互转化。
三、结语
巴赫金通过分析文学话语,尤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话语,提出复调理论并进而阐释其对话思想。他在著作中使用了许多音乐术语;除双声与复调以外,其它还有对位法、泛音等。其实,除巴赫金以外,其他还有人将陀氏创作与音乐相联系。德国学者奥考斯于1923年就曾指出陀氏创作与现代音乐间的相似之处:“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现代音乐家那样,运用出格的切分音、明显的间断在创作。”[5] (P.107)继巴赫金之后,前苏联学者索列尔金斯基认为陀氏创作“可以被看作是戏剧的交响乐,因为戏剧有表演的过程和行为,戏剧中存在的不是一种,而是几种相互斗争的人的意识,所以是多主体的交响乐”[5] (P.107)。不过,巴赫金以双声与复调对陀氏创作作了高度提炼,精确概括了陀氏小说的对话性特征和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2]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S].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巴赫金 历史诗学 小说话语
“语言,这是世界观,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社会性的,它们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和阶级斗争的实际,它渗透着评价的理论体系。”①语言的意识形态性是从社会性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社会交往决定了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内容。语言符号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具体的意义。但是,语言符号不仅可以反映,而且可以折射出它所代表的现实。语言等符号不仅是现实的物质材料,不仅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思想。每个符号都在现实中蕴藏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评价标准,对语言符号使用的同时,语言就实际参与到了社会的对话之中。语言是所有文化的核心,而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的语言能够折射出生动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存在的不同的意义和评价内容,从而表达出不同的社会声音。在巴赫金的理论框架中,对于小说话语的探讨是历史诗学研究的动力因素,展现出小说话语作为典型的文学意识形态符号在参与社会历史实践和推动小说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小说话语的探讨体现于巴赫金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小说理论和话语体裁理论中,同时还包括20世纪20年代有关超语言学的理论以及社会学诗学的部分内容。
小说是多样化、多语体的文学体裁,是形成和成长在外在的多语和内在的杂语现象的条件下的,而多语和杂语是小说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相辅相成的概念。所谓多语是指由于不同的文化错综交织而产生的不同话语、行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异性的语言现象。多语是在一种大的文化氛围之下存在的多重细部文化共存现象的折射,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单一民族向多民族融合的写照。对于多语问题,巴赫金在探讨复调小说的语言特点时就提出了小说语言的多声部性的问题。复调理论中的多声部问题直接面对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类情感的多层次性,多声部涉及的是哲学人类学中的基本问题。多语理论是在多声部理论基础上的拓展,从人的基本生存的多元性发展到民族与文化的多元性层面上来,并且将多元话语现象植入时间的序列中,将其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复调理论将空间化,以艺术的手段压榨现实的多元性,而小说话语理论则将话语的多元性重归历史,实现理论诗学向历史诗学的过渡。
与多语问题紧密联系的,还有语言内部的杂语问题,即任何一种民族语的内部分化、层次化的问题。巴赫金指出:“长篇小说是用艺术方法组织起来的社会性的杂语现象,偶尔还是多语种现象,又是个人独特的多声现象。”②杂语是同活生生的社会话语最为亲密的语言概念,其中包含了对交谈中真实话语的积极理解。话语在现实中总是作为一方的现实对语而产生于对话之中,形成于在对象身上同他人话语产生对话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因此杂语包含了对话语的内在对话性的探讨。杂语作为语言混杂的现象,在长篇小说中主要以讽拟滑稽化的模拟形式表现出来。当然,杂语的出现从根本上是在人类文化的多语化进程中实现的,因为要实现语言内部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必须首先要有多元的语言意识。“总而言之,语言的内在杂语性对小说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但要对这个杂语性达到充分的创造性的了解,只是在积极的多语现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认为只有为意义中语言的神话,和认为只有一个统一语言的神话,这种观点都要同时破灭。”③此后,多语化的文化进程逐渐体现为一种文化整体内部的多声部现象。随着生动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在抽象的统一的民族语范围内,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具体的世界以及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语言和社会的视野;在这些不同的视野中,抽象的语言成分,获得了不同的意义和评价内容,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杂语就是将各自封闭的语言和思想视野重新结合,而且在被官方文化掩盖的底层、民间挖掘被忽视和禁止了的其他的话语模式和文化模式。
小说在历史的发展中倾向于对各种社会语言体裁的尝试。在小说的内容中,往往混杂了传统“高贵”的文学体裁所不屑的故事诗、街头歌谣、谚语和趣闻等。而正是对于社会杂语的组织,使小说这种体裁的根系能够深入到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具体的社会生活当中,反映言语在杂语世界和多种语言世界中的行为。因此,在创作小说时,小说家把围绕对象的这一社会杂语色调充分地体现于小说的语言中,从而对社会的细小变化和波动做出反应。“词语应在许多他人话语和他人语言中间把握方向,这一点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特有的现象和潜力,在长篇小说的风格中都获得了艺术意义。多声现象和杂语现象进入长篇小说,在其中构成了一个严谨的艺术体系。这正是长篇小说体裁独有的特点。”④
通过对小说多语和杂语的分析,巴赫金认为小说应是时代的充分而全面的反映。小说中的每一种语言,都是现实社会阶层及其代表人物的一种观点,一种社会的和思想的视野。从这种小说观出发,巴赫金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以文学作品为桥梁搭建起一座跨越时空之桥。
如果仅仅将历史诗学视为散播在历史中的关于文化系统的文本片段的集合,而忽视了文学活动的连续性进程,就会重蹈结构主义诗学和人类学诗学的覆辙。巴赫金在历史诗学中不断强调体裁作为社会历史和语言历史之中介的身份。现实生活的因素决定着某种体裁的特定的时代特征,并在自身的发展中推动体裁的革新。
小说中的种种杂语,作为理解现实世界的不同形式,连同它们在不同立场上的争执全都进入到长篇小说的一个共同层面上去。因此,小说话语成为推动体裁革新的解构性力量。小说话语不仅反映现实中的物质性事件,而且将事件本身看做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它在展示各种话语体裁的同时,也通过对话性语境的设置不断地质疑体裁的稳定性。在小说世界中,呈现出的不再是对一个共时性世界图式的静态“厚描”,而是各种话语力量的争执,甚至是对建构特殊话语视野的不同方式(包括时空体)的反思。语言既不是客观现实的表现载体,也不是结构主义眼中的抽象的、封闭的系统,它成为促使封闭于不同类型形式中的历史材料通过对话重新获得现实意义的动力机制。历史在冰封的结构中重新回到了现实,在错综复杂的语境关联中获得意义。
巴赫金据此提出了与形式主义和历史编纂学迥然不同的观点。形式主义侧重于本文的研究,它通过文学在系统整体中的发展确立了以研究文学技巧原则的相互作用为核心的历史观。而历史编纂学则抹煞了文学的独立品格,而以实证主义的方法将对本文的研究局限于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上。在巴赫金的历史诗学中,小说话语通过对社会中不同阶层话语的对话性的表现,以及对各种体裁语言的讽刺性模仿,撕下了传统文化“同质性”和“整体性”的面纱,在特殊的语境中透射出文化历史中的意识形态多元共生的现象。文学和艺术也被拉下了自在自为的神坛,成为某种社会机制中的流通产物和谈判的结果。无论是文学体裁(如抒情剧、长诗、短剧)还是非文学体裁(如日常生活体裁、演说、科学体裁、宗教体裁等),都能够披上小说的外衣,堂而皇之地步入文学的殿堂。“艺术与非艺术、文学与非文学之类的分野,并非是由上帝一劳永逸划定不变的。任何特殊型都是历史的产物。”⑤
巴赫金的历史诗学,确立了文学参与现实的一元的社会学诗学观念。文学以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融入到整个意识形态的环境中去,这一观念与后来的新历史主义遥相呼应。新历史主义将文学置于永不停歇的文化活动之中,认为文学的意义需要依靠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流通交换来确定。但是,过于强调流通和交换的特点会使文学艺术淹没在社会历史的洪流中,从而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相比而言,巴赫金并没有因强调文学艺术参与现实的本质属性而忘却了它们本应具有的批判性和理想性。文学艺术总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调试自己的生存姿态,在参与意识形态交往中保持相对独立的话语地位,将该语境中的文化精髓以感性的形象保存下来。在狂欢节理论中,巴赫金以狂欢体为切入点,挖掘出隐含于狂欢艺术中的开放的、未完成性的狂欢思维,充分肯定了狂欢艺术的民间立场及其理想诉求。因此,历史诗学在巴赫金的诗学观念中最终走向了文化诗学,实现了历史性回归和主体性重建的学术理想。
注释
① (俄)巴赫金.弗朗瓦索・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A]//巴赫金全集(第6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547.
② (俄)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巴赫金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0-41.
③ (俄)巴赫金.长篇小说话语的发端:巴赫金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88-489.
④ (俄)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巴赫金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1.
关键词: 翻译 话语分析 跨学科性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科学的不断进步,语言学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在传统语言学研究基础上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派和学科领域,语言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和日趋完善。当代语言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主张通过语言研究的跨学科思维,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思路,进而把新的研究思路带入语言研究方面。胡壮麟(2007)指出,语言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向纵深发展,对本学科的研究越挖越深;一种是向横向发展,力求与不同学科建立联系,解决种种复杂的语言问题,如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本文以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话语分析”和翻译的结合为例,通过对话语分析和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切合点,并提出这两门学科结合的优势,最后指出语言学跨学科发展的必要性。
二、翻译研究简述
翻译早年被认为是艺术、是技巧,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人不断倡导翻译就是一门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研究言语交际中语言间相互转换的学科,翻译学关注的是围绕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Holmes,1988/2000),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准确无误并恰如其分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文字中的创造性活动。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以意义再生成为目的的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许钧,2003)。当翻译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译者会对翻译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规律进行系统性的思考、阐释、归纳总结和提升,从而产生翻译理论,这些来源于实践的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和研究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话语分析概述
20世纪50年代初,Harris(1952)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题为《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试图超越句子研究语言。该文发表的五十多年里,话语分析迅速发展。大体上,我们可以将话语分析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日趋成熟阶段(朱永生,2003)。研究者们认为,话语就是人们在社会互动或文化交际中为达到某个目标而说的话,谈话参与者不断推测其他说话者的意图,又迅速地通过分析这些意图作出恰当的反馈,以期准确表达意思和实现交际目的。从微观的角度,对在某个语境中产生的具体话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者们试图发现支配谈话过程的话轮、话轮转换,以及偏误修正等显性规则。狭义上,话语分析指对话语的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语言现象的分析,包括言语行为分析、会话分析、体裁分析、语域分析、主位述位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等;广义上,任何与话语研究相关的分析都可被认为是话语分析(如对话语作出句法、语义、语用等分析)的研究对象。
Schiffrin(1994)介绍了六种可用于话语分析的方法:言语行为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交际文化学、语用学、会话分析和变异分析。此外,还有许多可以用作话语分析的方法,如系统功能语法、关联理论等,各种方法有各自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时所采取的步骤及侧重点,即广义上的话语分析。无论在何种理论框架下,我们对话语进行分析都需遵循一定的标准。
Beaugrande&Dressler(1981)认为,话语分析必须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话语参照性/互文性。衔接性和连贯性判断话语在行文过程中是否做到前后一致,是否连贯;意向性判断话语是否正确地传递了说话人或作者的意图;可接受性评判话语被听者或读者的接受程度;语境性判断话语是否适合当时的语言环境;信息性要求话语传递足够的信息以便读者理解;话语参照性/互文性指话语在转引其他话语文章时是否保持了原有话语的风格和艺术效果。
上述宏观上的话语分析路径和原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确定话语分析的单位。大多数学者认为话语大于句子。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就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种种现象,如我们可以用一句话、一个短话,甚至一个词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也是与对话语的定义相吻合的。黄振定(1997)认为话语作为超语法及语言词汇和句子的交际功能的语义整体具有机动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其单位的划界标准理应是相对灵活的。
Wilss(1982)认为话语单位的确定既与按交际功能划分的话语分类有关,又与话语分析的目的相联系。在具体分析话语时应该用什么作为分析单位呢?笔者认为,任何能够用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单位都可用来作为话语的分析单位,因为话语的构成是以这些语言单位为基础的。这种话语分析单位的界定对翻译实践及翻译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四、翻译与话语分析结合的优势
引言
元话语被提出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指导读者理解语篇、体现作者与读者互动关系的工具,元话语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元话语的研究主要包括实证和理论研究。在实证研究上,学者选取不同题材的语料,采用问卷调查、语料库和SPSS统计等多种方法来探明影响元话语使用的因素或元话语的作用。在国内,成晓光论证了向学生教授元话语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性。 (黄勤,刘晓玉,2013:99) Hyland建议对元话语的研究应注意采用对比的视角,可以对不同语类展开更多的描写性研究,寻找不同语篇类型的特征。(Hyland,2008:5)然而,国内外现有元话语研究对法律语篇的关注不多,尤其是英汉对比中的法律语篇的元话语研究更是寥寥可数。本文在反思现有元话语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美国《宪法》为研究对象,对两个法律语篇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探讨和阐释其元话语使用的差异与共性。
1. 元话语的界定
大多数对元话语的定义表明其不给主题增加新内容。国外的元话语研究中,Williams(1981)定义元话语为“有关话语的话语,与主题无关”。 Hyland不同意将元话语视为独立分开的意义层。语篇是交际行为,语篇的意义是命题成分和元话语成分的结合。以上对元话语的定义虽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这一观点是为人多数人所接受的。(徐赳赳,2006)
基于元话语和基本话语的辨别问题,元话语的界定是个难点。Hyland指出元话语的三个基本原则。一、元话语与话语的命题不同,二、元话语指语篇中作者和读者互动的部分,三、元话语只值话语内部关系。(Hyland,2008:3)在本研究中,元话语被定义为受发话人目的与意向的指导,体现发话人主体性,为建构主体间性,辅助表明命题信息,主要承担语篇和人际功能的语言单位。
2.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语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美国《宪法》的正文部分。中文样本总字数14398字;英文样本总字数4491字。由于中英文本字数存在明显差异, 所以在比较中英文元话语标记出现频率时,按每100 字( 词) 计算中英文元话语出现的频率。
因概念模糊性和功能多样性,元话语分类尚存差异。Vande Kopple把元话语分为语篇元话语(text metadiscourse)和人际元话语(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语篇元话语指的是在语篇中连接语篇各层次的主要成分,组词成篇的词和短语。人际元话语主要是体现作者和读者关系的词和短语。
根据Vande Kopple(1985:82-93),人际元话语主要包括如下五类:(1)言外之力标记语(illocution markers);(2)效度标记语(validity markers),这类元话语又分为模糊限制语(hedges)、强势语(emphatics)和信息来源标记语或归属词(attributors)三小类;(3)叙述者 (narrators);(4)态度标记语(attitude markers);(5)作者读者互动标记语(commentaries),人称代词属于这一类。本文采用Vande Kopple的分类框架,以人际维度的元话语为研究对象,从作者读者互动标记语分析中美《宪法》中的人际元话语。
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及难点。本文在元话语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元话语的特征,参照前人对元话语的总结,结合具体语境来选择元话语。所有的元话语均经过3次人工重复识别,尽可能减少内部误差。
研究步骤为:1,确定中英文语篇中各类人际元话语手段及其数量;2,计算中英文语篇中各类元话语使用的总数目、各个类别的元话语出现的频率、每100 字( 词) 中英文使用元话语的数量;3,分析中英文《宪法》中元话语使用的数量与总比重的异同。
3. 研究结果及讨论
在人际元话语使用中,言外之力标记语在中《宪法》语篇里出现了65处,如“禁止;应当;必须”等,即每百字出现频率为0.45;在美《宪法》里出现224处,如“shall;may”,每百字出现频率为4.99。效度标记语在中《宪法》语篇里出现了34处,如“本...;该”,每百字出现频率为0.24,美《宪法》使用效度标记语16次,如“this; according to”,每百字出现频率为0.36。作者读者互动标记语在中《宪法》里出现15次,如“他们;它;我国”,每百字出现频率为0.1,在美《宪法》里出现97次,如“he;they;our”,每百字出现频率为2.16。中美《宪法》共使用数量分别为114,337。言外之力标记语,效度标记语,作者读者互动标记语在在人际元话语使用总数中所占比例为:57%,30%,13%(中宪法),66%,5%,29%(美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文总字数为14398字,美国《宪法》正文总字数为4491字。
3.1 中美《宪法》使用元话语的异同点
根据表1可以得知,中美《宪法》语篇里面的人际元话语大概有这样几类:一、言外之力指示词,主要是表示语篇建构的词语,二、效度标记词里的言据标记,主要是语篇互文性的词语,三,以第三人称形式出现的代词。中美《宪法》语篇使用的人际元话语手段中,几乎没有叙说词和态度标记语。横向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语篇中言外之力标记语和作者读者互动标记语出现的频数低于美国《宪法》,而效度标记语则高于美国《宪法》。纵向比较,言外之力标记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美国《宪法》里使用的频数最高,中《宪法》语篇里,效度标记语出现频数高于作者读者互动标记语,与美《宪法》相反。
3.2 异同点分析
1.共性分析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中美《宪法》都属于法律语篇,使用的语言都是极其正式严肃的书面语言。《宪法》的作者是一个特殊团体,一般是立法委员会成员,代表国家政体;读者可以是法律工作者或其它潜在读者。元话语体现了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关系,因此在对比分析时,有必要界定我们所研究语篇的作者与读者。
中美《宪法》语篇里都使用了言外之力标记语。言外之力标记语是作者使用言语行为动词来向读者确认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美国《宪法》都使用情态动词,如禁止、必须、shall等。作者所表明的态度附加在情态动词所表示的态度上,是言外之力的一种体现。立法语篇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社会规范。作者在传达他的本意时,使用言外之力标记语来表命令,使得读者能会意法律语篇的严肃性。
在效度标记语中,中美《宪法》使用的主要是语篇互文性的词语。此处须说明一点,元话语的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如中美《宪法》有“根据...”,“according to...”但是只有根据后面是语篇外的文献,才属于言据标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用互文性的词语有“本..”,如 第九十条 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负责本部门的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委务会议,讨论决定本部门工作的重大问题。美国《宪法》里的this,如To make all laws which shall be necessary and proper for carrying into execution the foregoing powers, and all other powers vested by this Constitution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in any department or officer thereof。使用该词语,起到互相呼应,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作用。
效度标记语里包括模糊限制语,而中美《宪法》里并未出现这样的元话语,因为立法语篇都是严谨、准确和庄重的语言,所以没有出现作者表达不确定性的语言。这也是没有表示作者主观态度的态度标记语和引用他人话语的叙说词的原因。
在作者读者互动标记语里,《宪法》使用的元话语有以第三人称形式出现的代词。人称代词中,第一人称表明作者介入语篇内容的程度最大,第二人称其次,第三人称最客观,而且人称代词还可以体现作者的个性在语篇里。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给人一种写作者个人融入话语的印象,而《宪法》语言是一种非个人的写作,要求写作者与读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使表达看上去比较客观。《宪法》使用第三人称形式的代词与其本身的语言特点息息相关。
2. 异性分析
中美《宪法》中人际元话语使用的主要差异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用的言外之力标记语手段比美国《宪法》丰富(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作者读者互动标记语出现的频数低于美国《宪法》;(2)美国《宪法》中元话语出现的频数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里将从元话语的主体性、主体间性、对话性来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用的言外之力标记语有禁止、应当、必须等表命令、建议。而美国《宪法》里手段单一,大多数使用的是shall。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中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的第一条“Section 1. All legislative powers herein granted shall be vested in a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shall consist of a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元话语是话语主体在特定时空参与交际留下的对话性痕迹,体现了话语主体的独立人格,具有主体性。(张玉宏,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用核心词“禁止”来表达禁止性规范,用核心词“应该”来表达义务性规范,美国《宪法》使用的都为shall。这说明了中美立法机关不同的个性。
表达对命题内容和受话者的评价、呼吁受话者参与的元话语,是直接的对话表现。人类在对话中生存,言说者与他人始终处于对话之中,人际意义元话语正是这种主体间性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作者读者互动标记语出现的频数相比美国《宪法》来说较低。并且中《宪法》整体使用元话语的数量低于美《宪法》。作者使用元话语的数量越低,说明作者介入语篇的程度越低。
结语
本文选取中美《宪法》为语料,对比研究其中元话语使用情况,发现了立法语篇中使用元话语的类别,并且从元话语的主体性、主体间性、对话性多维角度进一步探讨了中美《宪法》在人际元话语手段的使用上存在着异同的原因。由于元话语的多功能性和种类繁多的特点,在判断和统计分析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有一定的缺陷,有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大众言说的狂欢
2006年,埃文・威廉姆斯发明了Twitter,这是最早的微博。次年,中国出现类似的饭否网站,之后中文各大门户网站建立了各种微博产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用户群。
微博以其传播性迅速、快捷而在互联网人群中普及,短小精悍的微博让Web2.0不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为文化提供了一个文化公共空间,正如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她认为公共领域是彼此争胜的共同世界,“公共领域里每一个人用他的人格和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1]。微博所建构的公共领域是大众言说的空间,具有广泛的公开性,就连个人隐私一旦进入微博这个公共领域,也会演变成公共事件。微博作为一个共同的小世界,将众人凝聚在一起,为众人的言说提供了强大的纽带,也为众人提供了开放、平等的互动情境。
传统的纸质媒介文化,由于传播和接受的局限性,无法达到众人之间信息探讨的互动性。微博则为大众的参与提供了平等性和开放性,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公共领域原则上是向所有公民开放的。这个公共空间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言说平台,某个主题可以变成开放性的文本,大众在共建主题过程中达到言说的狂欢。此时,所有参与言说的群体,俨然从“文化批判的大众”转化成了“文化消费的大众”,大众以参与的姿态对个人利益进行大胆的表达,达到言说的狂欢。
“狂欢化”是巴赫金所提出的诗学命题,指一切狂欢式的庆典和仪式在文学中的内化。从狂欢化的角度看Web2.0时代的微博文化,能够把握其本质特征。
Web2.0时代的微博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姿态是对传统精英文化的解构和戏谑,微博是为大众所共享的媒介空间,为大众提供广场式的闲聊,每个参与者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在共同的话语空间里,传统的文化逻辑被消解,权威化的制度被打破。在140字符之间,人以自由、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交流的话语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打破了传统小众文化所推崇的话语客套和权威,微博的话语形式是个人化的,甚至带有日常粗俗的特点,这种“插科打诨”的话语形式让微博文化为大众接受和参与增添了亲和力。这种广场式的闲聊类似于巴赫金狂欢化中的广场,在这个广场上,大众自由地建立话语关系,打破了传统中心化的言说方式。微博狂欢化的语言是大众语言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小众文化庄重严肃的语言,在短短140字符的语言中,很多都是俗语和日常用语,这一整套话语体系与传统官方话语是相对立的,它的意义在于对传统话语形态的冲击,这种新的大众话语具有丰富的个人色彩。
微博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对话性,这一点有别于传统纸质媒介文化的重要特性。对话性也是狂欢节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等级的人用平等的姿态交流。在微博平台上交织着多种声音,每个对话者带着各自的价值观独立地交流。微博文化具有狂欢化的典型特点,即语言杂多、多中心、对话和平等,远离了小众文化的权威色彩,这种狂欢色彩可以说是大众共享的。
大众化的微博文化是文化工业的产品,因此它的目的是取悦大众,为大众所共享。微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则是满足受众个性的需求,如果说传统文化是知识精英的言说,那么Web2.0时代的微博文化则是大众的言说。
微博依靠有限的字数表达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淡化了传统文化教化的功能意识,微博文化自身充满了娱乐色彩。其中,具有大众娱乐色彩的明星的微博被广大网友所关注,姚晨的微博一度在新浪微博上的关注度最高,有“微博女王”之称,众明星的加入使微博更具有娱乐元素,充分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
言语的碎片化
碎片化(Fragmentation)是微博传播的形态,也是微博的话语方式。碎片化的言说方式是微博最为直观的文字表现形态,这种只言片语的语言形态是后现代网络文化的典型特征。微博的文字都具有短小精悍的语言风格,表达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事,人们通过微博分享各自的“微生活”。碎片化的语言开启了指尖记录时代,在语言互动中建构共同认可的“微价值”。相对而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整一性的话语,并且是小众所认可的共识。微博以碎片化的方式传播,看似缺乏统一的话语体系,但却彰显了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和个性,相较于传统的精英文化,微博时代的大众文化是个祛魅的过程,它缩小了普罗大众与社会权威、社会精英的距离。
微博碎片化的语言为更多平民大众的加入降低了门槛,建立了广泛参与和传播的形式,这也是去中心化的过程。传统小众文化的话语权集中在少数精英手里,而微博的文化形式深刻地改变了这种精英独享的文化霸权,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受众,这种角色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狂欢状态中的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使大众文化成为众人传播和欣赏的模式,使大众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接受者。
碎片化是大众传媒的特征之一,也是微博文化的话语形式。大规模信息的迅速膨胀挤压了传统精英文化的空间,把文化推向平民化和大众化。碎片化的言说方式也是后现代文化的特征,这种语言的实验性和话语游戏背离甚至超越了传统文化的局限。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其《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指出,文化扩张导致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界限的消失,丧失了主体性的大众文化制造者与消费者纷纷涌现。零散化和碎片化的大众文化使得传统精英文化的主体消失,同时历史感和距离感也随之消失,微博文化让人们更为关注现在。
微博字数的限制而让言语呈现碎片化,这种碎片化是一种拼贴式的叙事解构,但正是因为这些闲言碎语的话语形态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价值,更能反映个人真实的生活。“如果说,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将每一个个人化作生产线上的一枚附件,以机械和麻木的状态存在,那么集体的解体又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单个的、孤独的存在,是‘人群中的孤独者’,这些都使人们的体验以碎片、断裂为特征。与此相应,破碎体验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完整连贯的宏大叙事,而是片段、语言、意象、格言等等。”[2]
现代社会,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差别逐渐消失,微博文化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它带来了语言的游戏,破坏了传统文化秩序的基础,大众文化所包含的平等与民主成为潮流。因此,文化经历了“从强调整体、系统和统一的宏大叙事的普遍主义抱负,转向强调地方性知识、碎片、融合、他者性与差异”[3]。微博文化消解了传统高雅文化中的象征等级,趋向日常生活美学化。微博代表了一种后现代的文化形态,它模糊了高雅和通俗文化的界限,同时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不再是宏大叙事或元叙事,知识以偶然、局部和相对的方式呈现。
共识与重构
微博是大众交往的形式,现代工具理性的扩张致使人们转向主体间的对话和交往,微博形式本质上提倡主体间达到共识,实现话语重构。微博促进了用户的交流频率,大大加速了主体间交往的速度。此时,微博发生了质态的转变,俨然已经从一个媒介空间转变成公共领域,人们在这个公共领域中释放自己。微博这种质态的转变契合了哈贝马斯所提倡的交往理论,交往行为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认为人们通过以符号为媒介的相互所用,达到两位或者多位行为主体的理解和承认。
在社会行动中,主体是孤立的个体,这种孤独性只有在社会互动中得以转变,交往理论试图把现代人从孤独、悲观意识中解救出来。而同样以语言作为媒介的微博,显然扩展了大众交往的领域和空间,这种交往行为实现了共享、传播以及重构知识的目的,同时达到了个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由此,微博不但是以对话作为交往逻辑,而且最终它是达到共识和重构为目的的对话行为。在微博的对话中,每个个体既是言说主体,又是言说对象,对话中充满平等意识。通过对话,每个人就某个主题获得重新认识以及使知识得到更新。
微博时代的对话交往体现了人对交往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社会出现了隔阂和疏离,人们普遍产生了孤独感,交往对话是自我救赎的一条合理化道路。现代社会,由于工具理性和技术的控制,人成为机器流水线上的工具,同时,随着物质的丰富,消费的盛行,人被高度物化。人们的交往也远离了沟通和理解,人们的交往被扭曲。微博为大众提供了广场式聊天的图景,它强调了大众的交往关系,就某个主题大众达到共识和重构,体现了有效对话的价值。
微博为人们之间建立亲密感提供了便利的方式,尤其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交往上的归属感。“微博客把人、本地以及网络空间三者融合起来,实际上要建立一种交际性的归属感。写简短的留言,一方面要考虑关注自己的人的回应,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可能存在的跨平台传播,如何揭示自我成了一个更需要考虑和计划的问题。”[4]这是一种新的交往体验方式,通过只言片语,使自我与他人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和理解,微博的方式对传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重构,这种新的人际沟通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血缘或亲友关系网中,它改变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传统结构,在微博空间中,凭借简短的信息链就与他人建构起对话的关系。
微博是观察日常生活文化互动的方式,通过由微博的网络媒介重建个人身份。“媒体文化(微博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是当今的主导文化,它替代了精英文化的诸种形式而成为文化注意力的中心,并对很多人产生影响。”[5]微博是一种大众自己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结语
微博是用户获取、分享、转播信息的平台,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它突破了传统的言说空间,让更多大众参与到微博的阐释空间中,在简短百十字的文字碎片中,它使普通大众达到了言说的狂欢,并在言语的狂欢中达成共识和重建。而传统的纸质媒介文化则拥有较小的、固定的文化精英群体,是一种小众欣赏的文化方式。互联网的微博文化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庞大统一体,摆脱了传统小众的欣赏方式,让更广大的大众群体参与其中,就某个主题相互补充和延伸,从而不断制造新的信息和话题,达到大众言说的狂欢。
传统小众精英文化逐渐丧失了其统治地位,这意味着新的文化失序阶段的来临,微博文化指向文化的碎片化以及文化等级秩序的坍塌。从传统小众文化到微博的大众狂欢,这一过程将碎片化的语言不断地重构,将更多的个体带入公共空间,从而达到主体间的对话和交往。微博这一新媒介凭借其独特的文化方式,共建了大众狂欢的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M].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59.
[2]蒋原伦,张柠.媒介批评第四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
[3]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1.
[4]约翰・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10:23.
[5]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31.
省略一般是指语句中部分成分的缺少,但这些成分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补充完整,而这种追求句子成为的完整是没有必要的。由于省略结构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成分的缺失,如果将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完整地不足,反而使整个句子变得比较重复,并且会影响句子的修辞色彩。??%%%%%%樵赋觯骸翱谟镏械氖÷越峁故且恢窒中械墓娣叮%%%%%%%%%%%? %%%%伲!笨谟锞哂幸欢ǖ墓娣缎浴9娣痘目谟镌诮患驶疃杏任匾潜Vた谟锬芄徽5胤⒒咏患使δ艿那疤帷
作为口语的最基本形式,对话是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下谈话的双方进行的没有约束、没有准备以及非正式的言语活动,除了拥有一般性口语特点之外,也有区别于其他言语活动的特点。所以,省略性是口语的基本特点和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对话交流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此外,对话中的说话人、说话语境以及听话人等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对话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特点,其中对话具有的中断性、结构特点以及模式性等有效促进了对话省略结构的形成。
对话中的省略结构虽然被不少俄国及我国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及,然而没有太多关于省略结构问题的研究成果。所以,对话省略结构很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就俄语对话省略机构的功能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
二、对话省略结构的功能
1、获得最佳的交流方式
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Grice认为,人们通常在谈话中会尊重量的准则、关系准则、质的准则以及方式准则等“合作准则”,最终目的是实现交际的目的。量的准则是指说出的话语和信息需要围绕交谈的目的,而不能远离交谈的目的;关系准则是指在与对方的交谈的过程中要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即要切题;质的准则是指在谈话过程中要讲有事实根据的话,而不要讲虚假的话;方式准则是指对话中说话要有条理性、语言要简洁、准确。
在语言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人们通常利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对话的双方其实都在有意无意的情况下寻找一种比较适合交流的最佳方式,即保证交际成功的情况下尽可能使语言变得简洁、易懂,并且能够向对方提供充足的信息量,使自己的意思表达的完整、准确以及简洁明了,实现自己的交谈目的。在交际活动中使用对话省略结构有助于获得最佳的交流方式。如:
A:%%%%%%蓿%?%%?%%%%%?%%%%%%?%%%%%%%簦?
B:%%%%?%%%%?(《%%%%%%?%%%%%%%%%%?%%?%%%睢罚?
A:“请问,现在同学们在听什么呢?”
B:“新课文。”
首先,对话内容达到了关系准则的要求,即说话人说的话语与话题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没有偏离话题。假如把%%%%?%%%%敫奈%%%%%%?%%%%欤曰澳谌萁岢鱿只安欢蕴獾奈侍猓荒苁菇患嗜〉贸晒ΑF浯危鲜龆曰耙猜懔肆康淖荚颍刺富爸刑岬降男畔⒘坑欣谑迪侄曰暗哪康摹T诙曰爸形耸菇患视镅员涞酶蛹蚪啵灰悄芄辉诖碳び镏帜芄徽业降男畔从渲卸伎梢越庑谌菔÷裕夥狭硕曰爸蟹绞阶荚虻囊蟆对A所提的问题进行回答时,语言虽然比较简短,但并没有让对方产生误解,反而显得更加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2、提高交际效率
在交际活动中使用对话省略结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大量有用的信息,对提高语言交际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根据上下文、交际情境等可以了解到的信息可以省略,只需将要表达的重要信息和新信息保留下来就可以了,这种语言交际方法比较简单、明了,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由此可见,在交际活动中使用对话省略结构不仅不会使他人产生一种误解和歧义,还会使言语交际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如:
- %%%%?%%%%%?%%%%%%%蓿?
- %%%%蓿?
- %?%%%?(??%%%%%%?
“41码给我看一看!”
“哪一种?”
“皮底的。”
以上对话发生的地点在鞋店,并且省略结构的运用在整个对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没有使用省略结构,那么对话的具体表达如下:
- %%%%%%%?%%蓿%%%%%%%%%%伲%%%%%?%%%%?%%%%%%?%%%%%%?
- %%%%?%%%%?%%? %%%纾?
- %%?%%%?%%%%?%?%%%?
“请给我拿一双41码的鞋子。”
“您想要哪一种鞋子?”
“我要皮底的鞋。”
从第一种对话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话中所有的信息,然而这种语言表达比较重复、繁冗且较为生硬。反而是第一种表达方式比较简洁、准确以及明了,虽然语句中缺少了一些成分,但能够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下了解到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仅不会使他人感到难以理解,反倒起到了很好的交际效果,使交际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出发,对话中能够根据上下语境可以知道的信息常常被省略,只将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或新信息表达保留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利用省略结构将对话中的旧信息省略,而将交谈对方想要听到的重要信息或新信息保留下来能够对信息起到一种强调作用,使谈话的主体变得更加鲜明突出。如:
%%%??%?%%%%?%%%%%%%%??%%%%澹?
%%%%%%%?%%%%%%%?%%?%%%%?(? %%%%%%%妫?
戈加:你和你丈夫离婚很长时间了吗?”
卡捷琳娜:二十年前。”
从戈加与卡捷琳娜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戈加想要知道卡捷琳娜离婚时间的长短,这条新信息是戈加比较关注的,而其他相关信息并不是戈加重视的信息。因此,卡捷琳娜仅仅需要抓住戈加的主要意图进行回答就可以了。卡捷琳娜采用这样的回答方式可以有效突出主题,提高谈话的效率。假如将缺乏的语句成分补充完整(%伲?%%%%??%%%%%%%%??%%%%?%
参考文献:
[1]彭文钊.俄罗斯文化空间的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刘丽芬.俄语先例现象标题借用方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