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9 10:05: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

篇1

[关键词] 美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关系;具体措施

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美的实践,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亦称“审美教育”。世界文明史向我们生动地表明: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人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追求着美的享受。对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与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技能教育(skill education)进行概念的区分,不仅是美育学科理论研究的需要,更重要的还在于美育实践的需要。美育实践正是从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总体实践及其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美的本质、美的存在和美的历史发展规律。这也是我们进行美育理论研究的起点。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首先,美育包含了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远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从美育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方面的教育。由于艺术教育有它独特的语言和功效,故而在美育过程中有其它美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在观念上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在实践上要么重“艺”轻“美”,要么重“美”轻“艺”。一方面将美育的任务缩小到艺术教育范围,导致忽视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提高人的素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无形中割裂了美育与包括德育在内的各门类教育的联系,甚至在艺术教育中以其重“艺”轻“美”的倾向淡化甚至削弱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这一美育重要功能,使艺术教育无法为素质教育服务。另一方面,重“美”轻“艺”,首先否定了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独特地位;其次,使美育流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歪曲了形式美的作用,以至走向了“泛美”的泥潭,使美育走向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概念,使其范畴的界定模糊,并使美育失去了独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将把美育排除在教育方针之外,亦或名存实亡。

由于审美教育解决的是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美育体现的是整体的相关性。审美教育的特殊性还在于它所运用的教育形式必须具备可感性,这也是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的原因。但是,这种可感性并非是纯感性的,而是与人的本质力量密切相联的感觉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已的“五种感官的形成是从古到今的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那样,五官是“证实自己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官。这种“本质力量”的真正体现,正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社会、自然的美育实践。就美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在美育实践中的关系来说,它们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美育的前提下,三者是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从概念的界定讲,美育包含了艺术教育、技能教育,艺术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总之,关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分和联系,可以从内容与实施的范围、素质教育与艺能教育的区别、一定的审美价值取向这三个方面来把握。

二、艺术教育与技能教育

从概念的区分来讲,艺术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却又不同于技能教育。其一,在艺术实践上,完美的、富有艺术魄力的音乐表现和缺乏感染力的匠人式的技能炫耀显然是不同的。在艺术教育中,仅仅掌握了娴熟的艺术技巧,这不是艺术教育的使命,只有当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赋予艺术的表现形式以生命,成为“有意味的”情感表现,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才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这是就艺术表现与技能的区别而言。其二,艺术教育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其中包括与音乐的审美鉴赏密切相关的各种音乐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美学修养,这些对音乐风格的理解以及表现,都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教育要注意技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这是通向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这不会陷入以汉斯立克为代表的西方“自律论”美学思想的泥潭吗?只要以美育为大前提,强化美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审美价值取向,肯定美育在包括德育在内的各育中的存在,加强艺术教育在美育实践中与各育间的互渗关系,不但可以普及美育,而且可以使美育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黄河大合唱》艺术的技术含量不高吗?如果只重“美”而轻“艺”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如果人类只有审美的能力而没有立美的创造力,美育的结果是人人都是“钟子期”,而“俞伯牙”不复存在。在美育实践的前提下,技术的训练始终是必要的。艺术本身就是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技术训练在艺术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也是美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技术训练本身也包含着发现艺术美构成的规律,以及对形式美的体验和表达。从技术训练的内容看,它必然是以中外优秀的作品为材料,再现这种作品的过程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亦是审美的过程,必然以技术作为支持。有人以为技术训练会导致艺术教育的机械重复,甚至减弱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确有这种现象出现。但不要忘记任何艺术家的成功,不都是从最基础的技术训练开始的吗?达・芬奇从画蛋起步,莫扎特从弹奏音阶开始,都说明艺术的表达和创建,必须通过艺术特有的语汇(如同语言中的字、词、句)的有序表述方可建立。尽管列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可以老泪横流,不无感慨也说:“我看到了饱受苦难的俄罗斯民族。”但是,从艺术的角度讲,托尔斯泰是伟大的鉴赏家,而不是伟大的音乐家,更不是伟大的演奏家和音乐创作家。他掌握了语言文字的技术,所以他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他内心的情感。然而,他没有掌握音乐语言的技术,所以他不能用音乐的语言表达他内心的同样情感。

如果我们追问技术是什么,那么我们也就在追问技术的本质了。对于我们的追问,任何人都知道有两个答案。一个答案是:技术是通达某一目的的一种手段。另一个答案是:技术是一种人的活动。关于技术的这两个定义是相互归属的,因为设置目的并采用达此目的的手段就是一种人的活动。一切都有赖于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去处理作为手段的技术。为了能够获取技术的本质,或至少能接近此本质,我们必须沿着正确的这一途径去探求真理,必须搞清楚手段本身又是什么。所谓手段,也就是某物因之出现并因此而完成的那种东西。凡有一个作为它的影响而产生结果的东西――即原因。但是,并不只是那种产生出别的东西的东西才是原因。那种决定采取何种相应手段的目的,也被看作原因。一句话,凡在追求目的运用手段的地方,也就是因果关系主宰的地方。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告诉我们有四种原因:(1)质料因,即材质。(2)形式因,即形式,物质所采取的那个形状。(3)目的因,即目的。(4)动力因,那种产生出结果的力量。当我们从手段追溯到四重因果关系时,表现为手段的技术便显示出它是什么。技术决非单纯的手段。技术是一种揭示方式。这就是揭示的领域亦即真理的领域,也是美的领域。曾经有过一个时候,不只是技术才禀有technē这个名称。当时,那种使真理朗现的揭示也叫做technē。曾经有过一个时候,真向美的转化被称为technē。美的艺术的产生(poiēsis)也叫做technē。我们愈是追问技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就愈是变得神秘。总之,技术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艺术教育至美育的具体措施

1.普及合唱、乐器合奏教育。

让立美主体在表演再创造的过程中,把握人类先进的审美意识与对象化的手段之结合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如:少儿合唱团、少儿乐队的组织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少儿的音乐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及多种器官协调运动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少儿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群体协作水平。当然,有教育意义的典范模式的应用,也有利于道德的教化,以及对真理追求的信心和毅力的培养。

2.音乐与综合性艺术的结合。

音乐与综合性艺术的结合不是一种创新,它在我国远古时期就以“百戏”的方式展现,是诗、歌、舞、杂技独白等的结合。现今这种形势发展成多种多样的分支。

(1)音乐与体态运动的结合。这既包括音乐与艺术体操的结合、民族歌舞的复兴、音乐诗朗诵的发展,也包括外国流行的律动的推广,交谊舞和现代舞的发展,它实现了人类的实践器官对审美进行把握的能力。这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身心状态的主动性、纪律性、协作性、规范性的协和均衡地自由发展。

(2)是音乐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相结合。

音乐史中告诉我们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要与诗密切结合,让学生自度曲难度较大,但可以让学生把熟悉的旋律同中外优秀的诗篇,以风格的不同分类,形成填词歌曲较容易。在创作排演舞剧、话剧、歌剧时,也可把本民族的戏剧、民歌吸收其中。让学生听音乐,根据其音乐对本体产生的意象以绘画或诗歌的方式予以表达。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中,由听觉表象引发语言表象和其他感觉表象的有序运动,使听觉、视觉、动觉等多种器官的综合运动协调一致并具有较强的联觉能力。

(3)以美的音响环境、正确的鉴赏方法,培养主体高尚的丰富的审美趣味,发展主体感悟音乐美的听觉敏捷性,构建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

当今,声电技术高度与多种传媒的合作、竞争,使人们生活在音响充斥的环境中。所以音响环境的优化就变得重要起来。这需要增强音乐精品、中外音乐经典在音乐氛围传播的浓度,尤其是要扩大中国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当代创作作品的影响。学校各种环境中的背景音乐应精心选择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宣传和传媒部门也要有效地防止音响环境的污染。课外活动或业余兴趣小组活动时,要启发学生用正确的鉴赏方法去听音乐,应当把参与、听辨和鉴赏融合在欣赏的过程中,并逐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评判力,这是提高学生审美的有效途径。

3.让每位学生会一样乐器,并在音乐的创造中发展创造思维与创造实践能力,是音乐实践中立美、审美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早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考察一个人的音乐天赋,不是听他演奏(唱)了谁的大型作品,而是看其音乐的即兴奏(唱)能力――创作能力。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就要训练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用音响、作画、咏诗、体态语言等来抒发内在的情感。在音乐实践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音响动态表达内在感受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如:看画配乐,用音乐描绘动物、植物,或大自然、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教师给出主导动机,学生以一定的方法进行发展音乐;用西方复调音乐的卡农手法,使自己熟悉的音乐变形(变奏),体会其风格的变化美;把一个音乐主题用变奏的手法加以发展,可以变节奏、变旋律、变速度、变力度、变音色等。

4.“双基”比赛和自由的音乐组合。

自由地竞争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有了兴趣就向美迈出了第一步。音乐实践中的二人组合(二声部的演唱,以三、六度平托为主)、四人组合(可以唱四个声部或二个声部、三个声部)这种形式灵活多样,不受乐器和场所的限制,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音乐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比赛,应以常规性的工作进行展开,它是学生进行立美、审美的自由通道。要抵制那种重“技”必然轻“艺”的片面思想,树立以技术为桥梁方能达到美育彼岸的正确观念,苦练技术。例如:钢琴中最基本的音阶、琶音中就蕴涵着最美的旋律,也含有速度的美、力度的美、均匀的美、音色的美等。所有的钢琴家,无一不是以“双基”为根底,然后达到立美、审美的高层次的。

[参考文献]

[1] 刘承华.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4] 普凯元.音乐心理学基础[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5] 王向峰.文艺美学词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6] 张前,王次荩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7] 野村良雄.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8] 爱德华・罗特斯坦.心灵的标符――音乐与数学的内在生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9] 于润洋主编.音乐美学文选[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10] 卡尔・达尔豪斯.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M].尹耀勤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11]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12] 杰米・詹姆斯.天体的音乐――音乐、科学和宇宙自然秩序[M].李小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教育 文化

在多元文化语境发展的当代社会,艺术教育与文化问题始终是众多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课题。人们在继承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创新,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与传承,特别是近几年,人们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保护民间艺术,将经典文化搬上舞台。从不同层次入手,复兴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拓大放宽对舞蹈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在“艺术教育与文化”这个主题下展开深入的探索与思考。本文尝试对“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释。

一、舞蹈艺术的社会价值性

近几年, 随着消费观念转变,大众将消费视野转向了文化领域 ,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人们在浓郁的舞蹈艺术文化氛围中,寻求“多元化”的自身,或是观看舞蹈演出,抑或是参加各种舞蹈培训,抑或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取,或直接或间接地感受与吸收着舞蹈艺术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美的享受,从而提升个人的审美理念,与时代接轨。如今,会看到身边更多的人,从幼小的儿童到年轻的成年人,甚至到年迈的老人不同程度地参与着舞蹈的学习。人们对于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更加理性化、科学化,从而,使舞蹈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随之有了新的内涵与思考。

二、舞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宏观艺术教育大系,舞蹈艺术与其他姊妹艺术类别一样,具有相同的艺术教育功能,如:韵味浓厚的审美认知功能,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和畅神益智的审美娱乐功能。然而,舞蹈这种以身体为媒介的独特表现方式,使其在整体教学中拥有了自身所独有的艺术教育特殊性——生命性、情感性、时空性等。其中,生命性、情感性二者离不开主观因素(人)与客观因素(民族、时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的影响和制约。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是不同时代,其舞蹈艺术的形态、特点、价值等都各不相同。在观看印第安与希腊的婚俗舞蹈时,人们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不同层次的思考。然而,当我们脱掉那层受限定的民族、国家的“外衣”,抛开时代的背景条件之时,剩下的那种唯一性的东西,即舞蹈本体。如是说,舞蹈本体具有着生命性,而这种生命性也以其特殊的方式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三、舞蹈艺术的“动态”文化性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反映某种特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身体的状态……呈现的对于空间、时间、重力的态度,以及由这种态度所构成的语言学与非语言学的连续与非连续的表现与交流,呈现出生命千差万别的情调与色彩。”舞蹈是在多种不同因素的制导下形成的、演进的,因此,对于舞蹈的正确释解不仅可以解读一个人,而且可以解读一个人背后的文化、社会、国家,乃至民族等。

当代编导家张继刚的作品《献给俺爹娘》,晚会中舞蹈作品的创作基于淳朴的黄土地之情,从朴实的生活中汲取素材,深刻地体现了黄土地文化、与山西农民的生命与精神。编导张继刚用动态的舞蹈,潜移默化地使一种无形的、静态的文化拥有了生命力,在无意识之中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

四、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发展

(一)传承与创新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是一种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教育从本质而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舞蹈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成果,深刻地渗透着民族内涵,传递着民族文化。舞蹈伴随着时代、社会、民族等改变而变化,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有多久,舞蹈艺术就有多久,从原始简单的自娱自乐表现形式到今天舞台、广场上的多样化表现,从5000年前的舞蹈表现雏形到汉唐舞蹈文化的发展,再到今天56个民族舞蹈的不同舞蹈形态,无不验证着今天的舞蹈艺术所承载并蕴含着的深刻文化底蕴。“传统舞蹈由于沉淀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其纯粹的‘风格展览’本身就有着文化的意味。”①当今正在发生着的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对受教育者的身体塑造、审美的培养,从某种意义和角度思考,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舞蹈艺术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制约与影响舞蹈艺术教育

不同文化机制影响着舞蹈艺术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

远古时代的人类舞蹈表现,虽然没有今天这样先进的舞台技术、绚丽的舞美灯光、华丽的服饰设计、多样的舞蹈道具等为舞蹈作装饰,但是人们那种简单的踏地为节,以鼓为伴奏,集体表演的环舞形式,却也很好的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与思想内涵。从中国历史中周代的“制礼作乐”与相应的教育机制,经历汉代“乐府”、唐代“梨园”、“教坊”时期,到近现代学制式的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彰显了不同时代与历史的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影响。然而,中国自古已有的“儒、道、释”三家精神的追求却始终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魏晋玄学的代表人阮籍的观点:不同时代的艺术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其内容与精神实质却没有改变。在这一点上,正像我们今天在舞蹈教学中所实践的民族民间舞、以身韵为依托的中国古典舞、以汉画像石、史料为依托的汉唐舞等,依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之中,不断的创新发展,然而却不失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

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通过训练解决人体各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也为了培养各种技术技巧、舞姿,并通过训练有素的身体表现思想情感,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性,舞蹈是对深层“文化”的“复活”,对艺术精神这种非语言文字的外显与解读,同时,更是对文化的创新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篇3

1.艺术教育与德育二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不谈到美育。自古以来,美与善就是一个整体,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修养心性的“礼乐”活动。在现实教育中,一方面美育和德育它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是同样的,另一方面对象的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往往也有一定的相融性。在艺术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审美主体上产生共鸣的现象,可以说艺术教育和德育是相互结合不分你我的。

2.艺术教育与德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德育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德育也能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论任何时代的艺术都需要考虑道德功能与社会责任感,才能使艺术教育在德育的领导下健康成长。我们认为,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观显得非常重要,而正确的审美观的确立,除了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外,还与审美主体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有关。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

3.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有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也从来都是作为德育的辅助,而实际上,审美既是促成品德形成的工具和手段,又同样是有道德、理性的人追求的至高境界。从“自然―审美―道德”相比,从“自然―审美―道德―审美”中的审美是更高一阶段的审美。这种审美不仅能给人以情感的慰藉,道德伦理的教化,更能激发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并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达到人性自由的境界。因此说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生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艺术教育与智育相结合。

艺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与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感受力,心理学称之为感知觉能力。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其感受力的高低密切相关,通过艺术认识世界是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也是富于理想和充满激情的,是以美自身的魅力去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以好的心态、理智的情感去获取有关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认识。

2.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审美教育中的美术和音乐不能只作为一种娱乐消遣,而应将其视为训练视觉和听觉,增强观察力的必要科目。这种训练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美育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本身也就促进了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检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再现出来的能力。学校中的智育一般着重于强化学生对概念、数字、命题、逻辑推理方面的记忆,而美育则是可以利用其显著的直观性、感受性特点,借助艺术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形象记忆。所以,艺术教育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并使其智育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能力,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助推器的作用。不仅自然,艺术美同样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美育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能够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从而全面开发和提高智力。

5.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力。

篇4

关键词:美育 艺术教育 柏拉图 席勒 王国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25

艺术教育是大学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美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领域和增长点,是美育的核心。但是,确定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人才的培养通过“礼”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观与行为规范,最后通过 “乐”(艺术教育)来完善自己。孔子主张通过“礼乐相济”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人才,使人才全面发展。这说明孔子已经认识到艺术教育与美育(审美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但遗憾的是他没有明确提出艺术教育与美育这些概念,更没有明确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紧密的关系。

与东方相比,西方较早明确了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古希腊的柏拉图是最早探讨艺术教育与美育关系的学者。他从政治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艺术,他认为人们都追求过一种“融美于心灵”的生活,而要实现“融美于心灵”就需大力实施美和艺术的教育。柏拉图认为艺术家凭借他们优良的天赋,引导人们去发现美和善,从而使受教育者从童年起就具有美好的理智,柏拉图已经明确认识到通过艺术家的引导能对人的理智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也就认可了艺术教育对美育的作用,但是可惜的是他并未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

首次提出“美育”概念的是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他不仅提出美育的概念,而且对美育与艺术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述。席勒的《美育书简》中提出审美教育可以改变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分裂而实现人性的复归与完整。可见,他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人性。席勒甚至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席勒还认为,审美教育的任务在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鉴赏能力,其实也就是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他明确提出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要实现美育,就必须通过(美的对象)艺术来得以实现。他还说:“人性失去了它的尊严,但是艺术拯救了它。”席勒甚至认为政治立法者不可能在艺术和科学这两个领域里支配一切,而只有通过艺术来提升人的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在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的发展中,席勒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仅第一次使用“美育”这个概念,同时他还系统论述了实现美育的途径,明确提出通过艺术教育来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人性的完整与复归。可以说席勒把美育的社会作用上升到了人性的普遍性的高度,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的理论建立在抽象的人性的基础上,这也是具有局限性的。但自从席勒提出“美育”概念后,西方的美育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西学东渐”中对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发展,西方的理论渐渐被一些中国人所接受。特别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在西方和东方理论交汇中,他就像一扇窗,带领中国人推开窗户看外国。他又像一座桥,建构起了中西方理论的交融。王国维认为一切美术之目的可以令人无欲,最终“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到完美之域”,即通过艺术可以离开卑劣之嗜好,培养高尚的嗜好,进入审美状态,从而使人暂时忘却生活的争斗,忘却欲念,从而进入高尚纯洁之域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艺术(美术)的目标,很明显他明确承认艺术的目的是实现美育。

近代大力倡导美育的教育家是,他认为美育的目标是陶养感情,而陶养感情就会使人的品格高尚,人格完善,这是美育的重要作用,并不是智育的影响。所以认为美育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加陶养。如何进行美育呢?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陶养情感,他认为通过音乐、美术、雕刻等艺术的陶养,能够使人找到不计利害的真纯的情感,从而实现美育。

篇5

关 键 词:艺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师道 孝道 经典 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的出现对于社会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艺术教育首要关注的事情。高雅的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大有益处的。艺术即使不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至少也不应是“精神污染”而有害于社会人群,何去何从基本上取决于艺术教育的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持反对意见者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对于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其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必然会产生一些流弊,这是人的原因,并不代表主流文化,且不可因人故而废其法。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者之间名词、名相虽有异,但理无二致。南怀谨先生把儒家比喻成开粮店的,把道家比喻成开药店的,把佛家比喻成开百货店的。“儒”字即人需要“仁”,就像人需要粮食一样重要;得了病不能不吃药,此病是不懂得爱物的“心病”,物是指我们的生活环境,再广一点如山河、大地、宇宙万物,“物”与我们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百货店自然无所不包。三家的典集称为“经典”,这些典集并非是某个人的学术观点,所述都是古圣先贤之法,都是真性的流露。真性也叫真心,心、佛、众生不二,否定了经典也就等于否定了我们自己本身。

以传统文化注入艺术教育,并作为其精神内核,“真、善、美、慧”四字足以概括。“真”是真实之理,是人生宇宙的真象;“善”是完善,我们内心深处本来具足无限完美的智慧、德能与才艺(美、慧自然在其中)。“真、善、美、慧”这种教育理念完全可以凭借经典的引导开发出来。

五、传统文化中的修学方式给予艺术教育的启示

从前有成就的读书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博学多闻;另一类是一门专精,众多的“典集”只学一部,一部经通达,部部经都通达。全部心思用于一门,久而久之心就定了,由定能萌生智慧,这种智慧深藏于心灵的深处,不是从外学来的,所以这种学习方法称为内学,经典又可称为内典。经典就是心灵深处智慧的外现,形于外的经典又可启发内在本有的智慧。这种本有的智慧也就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善是完善,是本有而非从外学来的。这种优良的教学方式完全可以给我们的艺术教育一种新的启迪。它不但能使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开发、增长智慧,的确是事半功倍。这种教学尤其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效果会更佳。人在少儿期,心灵是较为纯净的,接受外来事物快速。十二三岁以前是“黄金季节”,一旦错过甚为可惜。近现代以来,我们不知有多少代人在重演这样的悲剧 ,然而幸运者也不乏其人,如老舍、矛盾、鲁迅、朱自清等一代有成就的文人,他们的白话文文章写得好,都是从小读古文读出来的。清代的金农,五十岁才开始学画,能名留史册,全凭其深厚的国学基础;潘天寿在黄宾虹先生简介中提到:“先生幼年颖异,笃学好问,曾延宿儒馆于家,弱冠游学金陵扬州,得广交时贤文艺之士。能琴剑,擅诗古文辞治印,兼攻经史与图释老氏及金石文字之学,均深有造诣。”由此可见,黄宾虹先生的艺术成就无不得益于国学渊源。从小受过传统教育的有成就的人不在少数,而从小读白话文长大的敢称大家的又有几人?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不同的时代与人,如果今天的艺术教育能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获取更多的借鉴,对于促进艺术教育的进步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论语》,朱熹注,(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2]《论语》,徐志刚译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3]蒋金德等主编:《马一浮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南怀谨著:《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四书五经》,管曙光等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6]南怀谨著:《原本大学微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7]南怀谨著:《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篇6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发扬;艺术教育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恩寰,民间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8

篇7

从字面上理解,创新性人才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具体来说,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广博而扎实的知识、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基本特征;具备独立的个性、自主学习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等基本素质。创新型人才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艺术教育。

二、艺术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规范

人才的培养要先从道德开始,只有先具备良好的道德,再加上夯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规范,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做人的根本,有利于人们素质的整体提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开始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艺术教育具有特别强大的教育功能,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好,影响学生形成正确、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说,艺术教育是德育的有效工具,在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艺术教育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教育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实践活动,倡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任何艺术品的创作都是创造和创新的过程,而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则是一个审美、想象、二度创作的过程。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画作,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想象,找出作者在画中表现的主要思想,加深理解;对于某些古典音乐,我们也需要发挥想象,找出音乐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产生共鸣;对于舞蹈,我们发挥想象可以还原其在物质直接的印象,将舞蹈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艺术教育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想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只有具备创造性思维,才能进一步开展创造性活动。也就是说,没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就无从谈起。创造性思维的出现,往往都是人的直接或刹那间的灵感在发挥作用。直觉不是普通意义的感觉,而是高级的带有理性的感觉,而灵感一般是直觉的结果。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忽然在一刹那有了思路,学生如果不及时抓住,就会一闪而过。也就是说,直觉和灵感不但具有突发性、直接性,而且还具有跳跃性,突破的传统的思维模式,因此才有利于创造。直觉和灵感不是天生就有的,要是要通过后天的反复练习才能习得。艺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就是要直接感受或亲自参与才能获得美的感受,而不能通过间接经验而去获取。人们一般在鉴赏一个艺术品时,刹那间就能说出美与不美,就是审美直觉性起了作用。所以,通过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洞察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虽然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但是对于比较紧俏的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他们一般更倾向于那些积极乐观、性格开朗的人,所以在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时,不能忽视对其良好性格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实社会中,其他方面都很优秀,但就是因为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而丧失较好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不在少数,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所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对他们积极、乐观、开朗等良好性格的培养。艺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让他们的消极情绪及时得到调控,心理得到有效的平衡,从而积极乐观地应对各种困难。总之,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艺术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篇8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面向大众,通过艺术的形式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公民修养的重要教育手段。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高校教育开始引入公共艺术教育。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美育的主阵地,并为完善大学生人格、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对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探究。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概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人们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体系趋于完善,公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比如课程设置时间不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程的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很好的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相结合,所以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精神饱满、爱好丰富、思维活跃,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们渴望在大学之中学习到更多知识,渴望交到更多朋友,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这些都是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成型的标志。但是在当今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确不容乐观。总体来说,很多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完善的学习目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同学之间经常出现矛盾。部分学生还存在生活能力不足、情感脆弱等问题。根据年级来说,低年级的大学生刚刚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认真学习、沉迷网络等现象普遍存在。高年级学生由于面临学习难度提高、就业难度增大双重压力,往往不能合理疏导,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陶冶审美情操

目前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审美格调日益低俗化。而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正好可以抵制网络文化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在学生参与到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不仅会得到身心的愉快,更是一种审美享受,经过了大量高雅艺术作品的熏陶,他们的审美标准得到不断提升,自然就会摒弃低俗文化。例如学生们在欣赏肖邦的《幻想即兴曲》过程中,他们的思维随着曲目的变化而得到了放飞,体会到了音乐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作品的美,培养了高雅的审美情操。

2.提供情感宣泄

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生理上精力充沛、体力旺盛,但他们在心理上确还没有完全成熟,在生活中遇到矛盾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不良情绪,长时间积累会影响心理健康。公共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的途径,引导学生合理的将过剩的体力和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在音乐表演课程中,学生们对于在教师和同学面前演唱自己喜爱音乐充满了积极性,他们有的演唱流行音乐,有的演唱重金属音乐,有的演唱民歌,都充满了个性。在演唱过程中他们不仅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合理宣泄了自己的情感。

3.促进人际交往

篇9

关键词: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特征;家庭教育方式

艺术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受艺术专业特点影响,他们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此关注很少,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艺术高职生需要真正地被认识、理解和尊重,从而找到更加适合其身心和谐成长的教育方式,使其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艺术人才。

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家庭,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目标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而自尊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应对能力是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发展和应对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影响着个体自尊的总体水平,而且影响着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者从家庭系统内外的诸多因素,较全面地探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自尊,国外学者提出了本质论,认为自尊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国内学者认为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于应对能力,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应对水平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则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高职艺术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是其步入社会的准备,良好的自尊水平和出色的应对能力是其顺利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方式与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关系如何,家庭教育方式对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复杂性与特殊性,这是本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已有的调查结果中,普通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假性自尊,高职艺术生群体虽具有特殊性,但也不乏假性自尊的存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艺术者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是相互矛盾的各种自然倾向的综合。作为高职艺术院校大学生,他们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倾向的丰富多彩,才使灵感永不枯竭、常变常新。这种多重人格特征因素对于高职艺术生的应对能力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必然会对其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影响。

本研究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高职艺术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从而进行应用对策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出科学的建议,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合教育方式预测应付方式的复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在教育方式、自尊和应付方式三者之间,自尊起中介作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通过自尊对艺术生成熟型应付方式产生影响,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拒绝否认亦可以通过自尊来影响艺术生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应用。因此,改善艺术类大学生父母教育观念,增加积极教育方式的使用,有利于真正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从而促进其良好应付能力的形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素质的、“德艺双馨”的后备人才。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艺术生的自尊水平虽然较高,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假性自尊问题,艺术生面对问题时应付方式是灵活的,但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中与他们的多重人格有关。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艺术生的自尊水平真正的提高,应付能力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一、家庭教育方面

艺术生的家庭条件往往比较优越,家长为子女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与子女的日常交流沟通。而学艺术的孩子,由于长期从事表演活动,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表演性的人格特点。总是力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对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避而不谈,使得一些心理问题不易被发现。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学会接纳子女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对错误的认识和行为给予耐心地引导,并以善意和令人舒心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对子女进行约束的同时,让子女有表现自我的自由,培养子女善于协商的处事态度;在家庭中让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使其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正面支持,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自己有价值,这样他们即使遭遇失败也会充满自信,从而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形成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较强的应付能力。

二、学校教育方面

(一)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找到解除烦恼的金钥匙,使其心态保持平稳。要想做好艺术生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换”,要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让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沟通。其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找出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的辅导和监护。最后,每天用固定的时间,采取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为不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在艺术院校开展心理活动课

艺术生天性活泼好动,理论化的心理教育课程往往不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因此具有实际训练操作性质的心理活动课是在艺术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发泄愤怒、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心理教育素质

由于艺术院校多是采取“一对一”专门授课或是小班上课的专业授课模式,所以艺术院校大学生往往与专业教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专业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艺术院校中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对艺术生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相信自己的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其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还要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以良好的人格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

(四)创建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一所艺术院校的成长都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成就,而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因此,在艺术院校有必要开展“校训”“校歌”“校史”教育。通过对学校名师、名学生的真实事迹的宣传, 突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和学校精神,净化学生的灵魂,在学生中形成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和艺术真谛的风尚,使艺术生在校园中充分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从而很好地传承优秀的艺术文化。

三、社会教育作用

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艺术就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孔于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艺术可以陶冶性情、涵养人格、建没道德风尚。在当今社会的艺术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由于利益驱动的影响,那些被大众所推崇的艺术家们,往往一首歌出场费要10万元、一幅画售价在20万元、一笔设计业务要50万元……,这些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强烈地刺激着艺术类学生的神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大学生的金钱观、物欲观被进行了不正确的强化。因此,净化艺术市场,发扬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精神,为艺术大学生步入社会,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全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谈文娟.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

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

[2]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0(4).

[3]潘轶群.音乐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格特质及自尊的比较研

篇10

关键词: 教育 技术 教育技术化 技术教育化

1.前言

技术关涉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按照埃吕尔的看法:“现代技术已经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整体环境背景,因此,无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或思想的研究,都将必然会涉及技术,这是不以任何个人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就教育而言,技术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而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又推动了技术的成热与更新。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曾发生过的“四次革命”变革都与技术有关。本文试图从技术在教育中运用和发展的过程,来探讨教育和技术的关系,目的在于使教育下的工作者能应对知识更新和新技术的挑战,并且针对其问题提出可能性的建议。

2.教育和技术定义简介

2.1教育的定义

凭借一定的教材、教具,用讲解或提问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这样一种传播过程就是教育。但这种过程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而是以唤起学生的能动的反作用为目的。从这点上说,现代教育论中的“教”的技术与应用科学的技术不同,它是与扣人心弦的戏剧艺术相近似的。

2.2技术的科学解释

对技术的本质和意义的研究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曾把技术视为“制作的智慧”。关于技术的最早定义是由近代法国科学家狄德罗(1713-1784)指出的:“技术是为某一目的而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系统。”现代社会对技术的权威解释来自于加尔布雷斯:“技术是科学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在实际任务中的系统应用。”另外又如,“技术就是应用科学知识以可以复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布鲁克斯)“技术旨在对自然或社会的实在进行控制或改造”。(埃罗)

目前网络上认同技术的概念为: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我的观点:技术应该是指一切无形和有形的技术,更应该包括一种智慧。即技术=硬件+软件+潜件。

2.3教育技术的涵义

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2004)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实践。

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

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建、使用和管理。

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

教育技术有一个特征:技术性。

3.教育和技术的关系

3.1教育技术化

教育技术化即技术的教育价值实现和彰显。教育技术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并进而转化为教育的本质力量。教育技术化这个说法最早见于钟启泉发表在1984年的《关于教师素质的断想》,其中提到信息革命的浪潮加速着学校教育的“技术化”,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人使用,也一直没有给出正式概念。直到2007年由李艺正式提出:教育和技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双方都会因为对方的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里我们把技术作用于教育而使教育发生的变化称为教育技术化。随后颜士刚作了进一步的阐明,他认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与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作用产生的,需要一个特定的过程才能相互融合而呈现出来的状态。因此,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也是过程的某阶段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教育技术化既可以作“过程”理解,也可以作“状态”理解。“过程”是指技术作用于教育并使教育发生变化的过程,“状态”是指“过程”之后得到的教育所呈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阶段性状态。此外,李祺、李春鹏提出了教育新技术化与新技术化教育,他们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现代新技术之上。

另外,近代很多人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技术化。这是教育技术化最新的发展倾向。即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正在发生悄悄的改变。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只是指人文教育,它侧重于人自身的培养、训练,包括人格教育、品德理想教育、艺术教育以及礼仪训练等,注重个人内在精神、思想、气质的培养,关注人性的解放,维护人性的尊严。在这种教育观的作用下,人文教育注重经典文献对学生的影响,它首要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或者说一个精英分子,实施的是一种全面的教育。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科技的强势作用,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发生了改变。这种人文时期充满着浪漫理想精神的思想逐步为科技时代的发展、竞争、生存等观念所替代,因为有竞争,要生存,所以传统的温暖与诗意略显多余,兼以思想的深邃在现实的谋生几乎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因而极具现实功利性的技术就日益显不出了它卓而不凡的地位。正是这样,教育的关注点从人性的发掘让位给了技术的培养,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也从关心个人的精神、思想、气质等人文性因素,转到了与生存问题休戚相关的技术问题上来。毫无疑问,现在我们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强调的已经不是人的解放与尊严,而是个人劳动技能的培养,其目的也不是培养全面的人才,而是有能力在现代社会立足生存的专门人才。这里,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的转变,并不是由国家某项政策、法令引起的,而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核心思想的变化而产生的,因此,这种现象的出现,更能从根本上表现出教育的技术化倾向。

3.2技术教育化

技术教育化即是技术的教育价值创造和累积,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主体运用其智慧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技术并使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技术之中,技术因之而发生变化。(南京师大李艺)技术教育化的两个主要阶段:租借阶段和自有自为阶段。租借阶段是指教育外部技术的技术教育化,自有自为阶段是指教育内部技术的技术教育化。

3.2.1租借阶段

教育外部的技术能够被“拿来”使用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有教育需求;其二,技术本身要具有能够满足这种教育需求的功能和特性。

案例:新疆建设兵团远程教育系统――手术观摩实验室(邱峰博士)――引用虚拟现实技术。

我的观点:畅想构建科研项目观摩实验室(“拿来”医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3.2.2自有自为阶段

自为的主体性的根本特点是创造此阶段教育主体不仅会对技术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以及开发原则、依据进行改造,而且会对技术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大幅度的改良。

案例:计算机和互联网介入教育领域以后,相应地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知识型的新概念――课件、积件、堂件、教育网站、网络远程教育等,并且在课件使用、教学资源库使用、网络远程教育的实施环节等方面已经形成独特的系统化的方法、策略和原则。

4.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

我们知道,超然于技术之外的人是不可能的,人所以为人,其中一个关键在于他与技术有着复杂的关系:人是技术的发明者,又是技术的使用者;人是技术的传承者,又是技术的选择者;人被技术控制着,又不断试图要超越技术。人只能依赖于技术而存在。教育技术化的过程也是技术及其价值观不断渗透进入教育领域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引起教育形式内容的巨大变化,但教育面向人的发展这一基本诉求没有改变,教育的本质――育人。教育技术虽然是技术,但它却依然姓“教”而不姓“技”。以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教学为例,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发现它常蜕变成一个优秀的满堂灌工具。这里计算机和投影机等作为技术物本身,其工具性的目的已经达到,技术的工具价值得以实现,但技术所负荷的教育价值却没能实现。于是人们纷纷对技术进行指责,并冠之以“技术异化”的罪名。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是人在操纵这些设备工具,而技术的升级使得灌输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虽然技术的使用必然伴随异化,但对异化的消解也是人的责任。如果要问责的话,那么作为主宰的人则是责无旁贷的,绝不可能置身事外。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在与技术有关的问题中,有多少是技术本身引起的,又有多少是属于不当使用造成的呢?到底是技术使教育偏离,还是人使教育偏离呢?我想技术也如同弈棋:知其用而得其处者胜,不知其用而置非其处者败。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相关的研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会从技术视角看待教育,正视教育技术化的现实和现象;②正确理解教育技术化,正确看待技术的狭义和广义之分;③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价值和异化,以及教育、技术和人三者的关系。这既是教育技术观的基本问题,也是认识和研究教育技术化的根本前提。它们中的大部分虽暂时没有被归入到教育技术观和教育技术化主题的讨论之中,但都是密切相关的。

参考文献:

[1]朱晓江.教育的技术化倾向及其述评.辽宁教育研究,2000,(10).

[2]利求实.教育技术化.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9):9-10.

[3]强.教育技术化的思考.教育研究,2007,(8):136-137.

[4]陈延辉,宫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技术化.科技资讯,2006,(3):54-55.

[5]颜士刚,李艺.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电化教育研究,2007,(12):9-12.

[6]席宁华.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7):18-20.

篇11

[关键词]广告学 教学改革 网络课程 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日常教学中来,网络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广告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意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作为向广告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广告专业教育,面临着“优化教育机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广告师资水平,改革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广告新媒体研究,促进现代科技在广告专业教育中的普及和运用”的任务。建设广告学网络课程,可充分依托现代科技在教学中的优势,探索新型的广告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此,我校的广告学系列课程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借助学校提供的4A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开展广告学网络课程建设,尝试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目前已初步建成《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3门网络课程,并已在教学中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本文结合上述3门广告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就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一、4A网络教学平台是先进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工具

4A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工具。所谓网络课程,“简单地说就是以网络为媒介的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

4A网络教学平台始于国家教育部2000年启动的“面向21世纪教学振兴行动计划”,是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同负责研发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它是学校以课程为基本单元,进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全面教学资产积累、全面教学风采展示的校园课程资源管理中心。

4A分别指代Anyone(任何人)、Anywhere(任何地方)、Anytime(任何时间)、Anything(任何内容)。4A网络教学平台在功能设计、技术架构和用户数量方面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主流网络教学平台之一。主要由课程管理系统、作业系统、答疑系统、考试系统、评价系统等组成。其设计理念先进,设计基本出发点在于网上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内容在网上,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同时,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作业、考试、答疑、笔记记录等,都能在网上得到良好的支持,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了全面的工具支持。

我们的广告学网络课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借助了这一平台实施了广告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网络化。由于我校的广告学专业以艺术类招生为主,学生的高考文化课分数偏低,文化基础较差,理性思维相对较弱,理论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而我们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将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切实提高了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广告学理论课程网络教学的设计策略

1.课程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网络教学结束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它改变了教师的施教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已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因此,我们在建设广告学网络课程时,始终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思考。学生喜欢怎么学,愿意学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依托网络技术手段实施有效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照顾到个性差异,等等。为此,我们在对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

2.课程内容设计:自主化、情境化

网络教学突破了以教室为中心而形成的“同一时间和地点内教与学”时空的限制,建构起了无围墙无时空的“虚拟教室”。网络教学提倡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处在分离状态,如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呢?我们认为,教师在这“虚拟教室”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对此,我们在“课程信息”模块中将每门课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核及评价方法等在线,要求学生了解每门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日程安排、课程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在“课程学习”模块中,我们不仅要求课程内容的系统和完整,更注重向学生告知每门课程每个章节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并使每章的内容都设有扩展知识,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应的网址,对于同一知识内容,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对多样看法进行交叉思考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良好的开放性,我们将广告学界与广告业界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上转补充到扩展知识中,做到课程的教学资源始终处于动态调整的状态,以期教会学生对信息及资源进行思考、整合和吸收,为学生营造了探索与创造的空间。

鉴于广告学理论课程比较抽象难懂,艺术类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有畏难情绪的现状,我们结合其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通过将理论教学情境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据研究表明,文字描述性的情境或案例由于表述的过于简化以及不够准确,所以容易使问题脱离了原本复杂的真实情境,并容易导致学生的片面理解,妨碍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迁移。多媒体形态,尤其是视频形态的情境、案例可以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有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丰富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的内容作补充与拓展,在“资源库”模块中分别对《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课程安排了相关的视频广告资料,借助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形式对理论内容作了形象化的演绎与延伸,使抽象的广告原理、规则、概念等变得具体化和可视化,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来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切合了艺术类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学习特性。

3.教学活动设计:参与式、竞赛式

网络课程建设中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将更进一步实现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助学、导学作用,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是网络课程的一项设计原则。在《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课程的活动设计中,我们首先在每个章节的内容之后都附有课后练习与思考题,并在4A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交流”模块中设立了讨论区,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场所。网上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与人的交往变得自由、平等,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深受年轻学生的喜爱,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在讨论区中,学生分别对课堂上有疑难的内容提出问题,或就课后思考练习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则及时回复,对学生的疑难与看法进行一一解答,并可将它们进行再次延伸,进一步提高问题的难度,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与此同时,我们还把《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课程近几届学生的优秀作业上传到“作业”模块供后学者学习讨论,并欢迎后学者进行点评,教师则认真做好讨论的组织和引导工作。这种教学活动因消除了课堂教学中面对面发表已见的顾虑,同时又因可比性和借鉴性较高,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涨,唇枪舌剑,各抒己见,有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学习经验的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和“发现学习”。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广告实践的能力,我们结合《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等课程的理论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广告大赛。为了便于组织参赛,我们以课后作业为形式要求选修课程的同学全体参加比赛,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各类比赛的信息、开展教师的个性化辅导和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近三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广告大赛,如世界华人大学生广告“金犊奖”和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获奖颇丰,捷报频传。通过竞赛,使学生运用、检验了所学的广告学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结语

通过《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心理学》4A网络课程的建设,我们体会到网络教学具有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操作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等优势,“实现了从手段到环境、内容、方法的质的变革”,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为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工具。

参考文献:

[1]国家工商局,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J].现代广告,2008,(6).

[2]陈宝军,杨改学.试论网络课程的教学交往本质[J].中国远程教育,2003,(1).

篇12

 

一、传统艺术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主要形态

 

(一)“私学”式的师生关系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学生的家庭(或家族)聘请有一定学识的先生到家中授课,支付一定的钱物作为酬劳,或学生到老师开设的私塾学习艺术,交纳一定的钱物作为学费,是私学的主要形式。私学教学除讲授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外,也广泛涉及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如春秋时期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主张有教无类。他创办私学,广招弟子,要求学生掌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技能。其中“乐”指音乐、诗歌、舞蹈等,“书”指书写、文字等,其含意虽与我们今天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中确实已包含着很多艺术教育的因素。这种“私学”式的师生关系对现代艺术教育的师生关系具有很大启示。一是一丝不苟的教授与求学态度,这将长期影响学生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二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老师按照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领悟能力灵活掌握他们的学习难度和速度,既保护了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保证领悟力较差的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一定的知识;三是师生相互对待的方式。教师对学生十分严厉,学生十分敬畏老师,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孔子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师承”式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承关系在美术界表现得最为突出,主要是因为美术诉诸视觉的特点而决定的。如在书法和中国画的学习中,除了要跟老师学习技法外,还要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习和临摹大量的古代碑帖或名画。明代著名的职业画家仇英,师从周臣学习绘画,但他遍学宋元诸家,博采众长又有所创新,终于在文人画蔚然成风的明代中期,以职业画家的身份跻身于明四家之列。再如明末清初之际,文人画家们无不师法王维、荆关董巨、米芾、元四家等南宗诸家,形成炽烈的文人画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这是书画家成长的必由之路。

 

这种师承关系,学生与老师无法相见,甚至时隔千载,必须以老师留下来的杰作为媒介,进行古今对话,达到艺术传承的目的。但后学对不能相见的老师是十分崇敬的,既敬其品德,又敬其艺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自镌“青藤门下走狗”一印,来表达他对明代花鸟画家徐渭的无比敬仰之情。

 

(三)“切磋”式的师生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师者是备受尊敬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但同时也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价值观。因此,文艺家们以诗书画为载体的人文交流往往成为师生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我国当代书法史上的著名碑学大家沈延毅,曾于14岁时在大连拜访康有为,接受康有为的指导,深有感悟并倍受激励,以至终其一生实践康氏的碑学思想,创变出新而成为一代碑学大家[2]。晚年的沈延毅有诗云:“启悟多端信有因,高山仰止喜书绅。童年十日前尘梦,沓渚楼头拜圣人。”[3]虽然只有短短十日,但这十日的教诲对沈延毅的书法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子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拜访名师求其指教,这种师生关系,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业上拨云见日的点拨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志趣上的引导。即使时间短暂,这种高屋建瓴的教导也足以使有悟性有追求的学子受益终生。

 

但是,随着我国近代高校艺术院系的开设以及专业艺术院校的兴起,传统艺术教育师生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02年两江师范学堂在南京创办,并于四年后开设了“图画手工科”,标志着我国艺术专门教育体制的起步。同年,北洋师范学堂的高等师范学校也开设了“图画手工科”。1910年和1912年,中西图画函授学堂和上海图画美术院先后涌现。民国后,在“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国立西湖艺术院等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先后成立[4]。从此,班级授课的艺术教育方式逐渐颠覆了我国延续两千年的私学教育方式,封建师生关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礼记·学记》中充分强调的师道尊严的价值:“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5]与师生民主平等思想产生了激烈的交锋,并一直延续至今。当然,在传统师生关系的思想中,也有一些需要我们摈弃和变革之处,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思想,以及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思想等,但也不乏尊师爱生、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等有重要价值的教育思想需要继承。

 

二、传统艺术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代挑战

 

(一)师生关系从“紧密”到“疏离”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艺术院系规模不断扩大,班容量越来越大,不少教师每学年所教的学生多达一两千人,这与艺术教育的教学规律不甚相符。同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的教师在老校区与新校区之间往返奔波,加之合班课较多,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流的时间减少。面对数十甚至上百人的班容量,教师难以记住学生的名字,更不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言传身教、手把手式的教与学的关系无法形成,师生关系也随之从“紧密”状态发展到“疏离”状态。

 

(二)师者的地位从“被敬畏”到“平等”

 

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严师”“敬畏”一直是最关键的词汇。在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年代里,求学是无数学子改变命运的途径,在大学就读期间,学生珍视求学机会,有着很高的学习热情,把引领他们学习的老师当作敬畏对象。特别是在“包分配”的阶段,教师的评价和意见甚至决定着毕业生的命运,更加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感。这些情况在近十几年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问卷调查表明,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无奈考取艺术类专业。这样的学生群体对上课缺乏热情,有的学生用电脑填补空虚、消磨时间,电脑、手机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教师的地位。而随着网络对信息的丰富供给,教师已经不再具有知识专享者的地位,学生们很容易在网上查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知道他们观点的出处。于是,教师们走下“神坛”,不再是学生敬畏的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间的关系由“敬畏”趋向“平等”。

 

(三)师生关系越来越掺杂进“市场”因素[HTSS]

 

为走进艺术院校,很多孩子通过聘用家教或参加辅导班的形式进行培训,高额的辅导费用、紧凑的辅导计时使师生关系掺杂了越来越多的“购买”意味。社会艺术教育资源相对紧缺,使师生关系中的市场因素愈发明显。加之个别教师认为学校工资收入较低,缺乏工作热情,有的把部分精力放在课外辅导班,使在学生身上投入的精力受到影响。有的老师把较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没能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达不到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目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以保证。

 

三、思考与借鉴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总体满意度一般,而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冲突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在支持性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6]。这暴露了高校艺术院系师生关系较之其他专业存在更多问题。传统艺术教育中的优秀做法可以为我们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提供很多借鉴。

 

(一)德才兼备,堪为楷模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应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三大重任,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学识,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甚至效仿的对象。因此,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较高的教师,更具有高超的人格魅力,能够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权威。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理应成为智慧和品德的化身,德才兼备,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从政治理论、师德师风、学术水平、心理健康等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艺术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高校艺术院系的教师,应无愧于教育者的职责,树立长者和智者的双重形象,努力克服敷衍了事的作风,以唤醒被教育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学校、对求知、对未来的巨大热情为己任,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高校艺术院系,某些师生一对一授课的学科,老师不应将学生学习师法的对象局限在自己身上,为了自己的名利限制学生的发展,而应鼓励学生师法古人、博采众长。在班级授课中,老师不应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私,而应以促进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己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对于当今高校艺术院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满怀爱心,因材施教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教师应带着爱心与责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从知识水平、性格品质、思想层面充分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挚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建立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享受学习,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是师爱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学之法,本于人性。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学生同样问仁、问孝、问政,而他的回答却难易、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孟子提出“教亦多术”,即教学方式也应因人而异。《学记》提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5]。因人施教,使学生都能尽其所长而成才,这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人的资质有高低、工夫有深浅、学问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材,大以成大材,不会有不成材者。前人丰富的经验和精辟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教益颇深。在今天的高校艺术院系,汲取传统经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一环。

 

(三)尊师重教,虚心求教

 

尊敬教师是学生的本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思想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者和指引者。虽然传统的师道尊严型的师生关系已渐趋解体,但其中并非没有可取之处,教师的尊严仍不可抛弃。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该对在学识、智慧、阅历、为人处世等方面都高于自己的教师持尊敬的态度,对自己成才道路上的教育者满怀感激。当然,敬重师长,绝不是要求学生完全服从教师。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学生不必事事完全服从教师,而应将自己的疑惑、看法甚至对教学的意见、建议大胆地与教师交流。教师也应从善如流,虚心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适时改变自己教学中的方法和态度,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论语》中孔子师生的大量问答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博览群书,求学若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全民阅读活动中,大学校园的师生们更应积极行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通过多读书获取知识的能力。书籍能为人们打开一个个全新的世界,是青年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侣和导师。艺术类学生,不仅应多读艺术类的相关书籍,而且应博览群书,为将来的创作铺垫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和多途径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最大限度地延伸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自我学习习惯。

 

(五)和谐相处,教学相长

篇13

广西合浦县西场镇第一初级中学 536100

【摘要】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文章从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现状,提出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浅析 农村中小学 艺术管理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智能水平、陶冶高尚情操、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课改以来,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仍然处于学校教育的一个弱势, 艺术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我国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一)艺术教育的师资建设不足1.艺术教师严重缺乏。目前在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师资严重匮乏。艺术教师根本不愿到偏远的农村地区任教,所以农村学校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专职教师较少,农村中学的音乐课美术课,通常都是由其它文化课教师教师兼授。2.艺术教师专业素质较低。在农村中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因而大部分教师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薄弱,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 把艺术课看做" 副课" ,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 以至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二)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短缺。由于部分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重视不够, 不设艺术教育专项经费或随意挤占挪用艺术教育专项经费, 而造成不少学校艺术教育设备器材不足, 缺少专用教室, 可供艺术教学用的教具都比较陈旧、简单, 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和添加。有的学校设备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或管理不善已不能使用;有的学校由于主观努力不够,不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或由于学校经费有限,没有能力购置教学设备,使得艺术教育没有器材,也没有艺术教育的场地。

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结合我校艺术管理的粗糙经验,我个人认为要提高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下面的几点建议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1.领导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校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学校艺术教育,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感、审美理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它所培养出来的这些能力和素质,对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基于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中小学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通过积极、健康的艺术教育,宣扬社会主义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人生"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引进和提高艺术教育专业教师

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而稳定的艺术师资队伍,是学校艺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一是要强化人才培养。各类大中专师范院校,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合理设置艺术教育专业,加大人才招收和培养力度,为全社会源源不断的输入艺术教育专业师资。二是教育部门及学校要积极引进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并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要优惠艺术类教师,如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同其它任课教师特别是主科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岗位培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农村中小学要创设条件,提供优惠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好艺术类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艺术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以提高整体素质。

3.完善机制,加大投入

推动学校艺术教育良性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体制保驾护航。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工作,构建骨干攻坚,全员互动的艺术教育科研机制。如此次的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活动就为艺术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切磋提高的平台。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的考评管理机制。以考促研,以考促教,不断增强艺术教育类教师的工作责任感,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三是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构建和谐互动,相辅相成,互补有无的教育机制,使艺术教育之花处处开放,时时开放。四是改善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硬性条件。改善硬件设施,就必须要保证并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促使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加大对艺术教育器材的投入,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质量较好的乐器和教具,条件稍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进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4.要让艺术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独特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是课堂教学、理论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良好校风的形成、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审美教育的完善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其实质是美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再现,校园文化就是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以唤醒美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美化人生的目的。

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首先是通过优美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来。这种美育功能突出地表现在校园的绿化、美化和净化上。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强调的就是要重视学校的自然环境对学生的陶冶和美化作用。在一个学校中,整洁优美、布局合理的自然环境会形成一种形式上和空间上的审美氛围,作为校园客体的学生置身于其间,可感受到一种审美体验和审美享受,这种美感进而会产生一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校园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隐性的,但它所产生的效果却是持久的和深刻的。当学生置身于优美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中,在美的造型(如错落有致的校舍、独特新颖的雕塑)、美的色彩(如碧绿的草坪、艳丽的花坛、翠绿的树木)、美的学习环境(如窗明几净的教室、幽静雅致的阅览室)等多样统一的美的形式的刺激下,在有意无意之间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和快乐,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便会产生持久性,正如"入兰之室,久而自芳"。

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也体现在校园的人文环境上。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和谐的人文环境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在学校中,人文环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各种艺术活动及文体活动,这类活动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那么,艺术活动和文体活动这种人文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明确的,它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提高美的鉴赏力。增强对美的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第二课堂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诸如音乐、舞蹈、书画、工艺、文学、体育等,其实质就是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在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去感受美或创造美的活动中,会逐步获得美的熏陶,掌握美的法则和人类的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如体育可以让学生感爱运动美和力量美,舞蹈让学生欣赏韵律美和造型美,音乐使学生领略旋律美和节奏美、文学使学生认识形象美和语言美等等。正如一位艺术家所说:"艺术把符合规律的美呈现在学生面前,用形式的吸引力,情意的感染力,思想的震撼力来使其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健康心理机能。"校园艺术活动以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特点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又因其影响作用的形象性、情感性易于被审美主体所接受,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我校每学期都举行各种的体育竞赛活动,举办书画展和文艺汇演,有时还引进社会的艺术力量丰富学校的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如2012年合浦艺术家在我校举办了"感恩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美"的教育。同时我校还成立艺术兴趣小组。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改革需要实际行动,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只有自上而下重视艺术教育,自下而上关注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才能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标准化学校的进一步增加,加上社会、家长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支持与合作,营造广泛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终会步入正轨,从而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梅枝.当前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7,(11):13-14.

[2] 张敏.农村学校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价值工程,2011,(04):267-168.

[3] 陈利敏.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建设现状及对策[J].音教畅想,2008,(05):04-06.

[4] 钟传志,乐玫.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5,(08):38-39.

篇14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教育艺术

在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班级管理的优化问题也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要为学生创设出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氛围和环境,还要保障师生、生生能够在双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相互促进。中学班主任在当前阶段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仍然难以完全跳脱出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在学生管理教育目标、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下面就此问题展开进一步分析。

一、新时期中学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首先,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核心实施者,学生是主体,班主任应该发挥好自身对学生主体引导、规范的作用,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进步进行管理教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利用自身广博的知识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引方向,发现学生的错误认知、行为、习惯,及时予以纠正。同时,既要通过自身学识、人格魅力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又要与学生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心和爱护学生,在民主的基础上领导学生,即成为民主化的领导者。

其次,班级为学生提供了成长的环境,是班主任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主要场所,所以,班主任要在明确班级管理方向的基础上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言行一致,起到表率的作用,获取学生的尊重和信赖,让班级的精神面貌和风气变得越来越好,更具凝聚力,即做好科学的管理者。

最后,顺应时展变迁和教育改革的趋势,围绕学生需求及时转换自身角色,将学生看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完整个体,尊重其在学习成长中的主体地位,用发现、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来维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即做个合格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二、实现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艺术性的有效途径

1.班主任方面

首先,一方面,班主任要全面深入的理解、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一方面,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做好班主任的本职工作,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了解和分析学生心理、情感需求的基础上用富有艺术性的语言和自身的学识与人格魅力对学生实行公平、公正的教育管理办法。

其次,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班级属于大家,管理人人有责的意识,注重班级干部的培养和任用,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管理意识,还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

最后,班主任不能简单地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要走入学生中间,深入了解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特点和优缺点,在尊重、肯定、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学生错误。此外,班主任还要充分发挥出组织协调的作用,将责任意识和领导能力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只有亲其师之后,才能信其道,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此,中学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要放下“架子”和“面子”,用真心和爱心同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意识,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中的一员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同时,注重班级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形成一个友爱互助的班级集体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班级中进行自由、顺畅的对话交流与沟通。

3.重视人文方面的关怀

其一,在班级组建的初期班主任就要利用最短的时间认识、了解和熟悉班级内的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姓名、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等,并将其记录整理出来,随身携带[3]。其次,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与性格特质、个性心理以及认知理解能力、智力水平、思想品德、健康状况等多方面情况。最后,利用面对面谈话、学生侧面了解或是电访、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背景,以便更了解学生,有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都能发挥作用,在学习中都能获得相应进步。

其二,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或打击时班主任要抱着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多关注基础差、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其三,想要学生学会倾听班主任,班主任首先就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尊重、理解和支持、鼓励代替训斥和打击。

4.通过激励促进学生自我认同和成长进步

在学习上,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学班主任在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要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来使学生抱有积极自信的心态,营造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局面。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激励方式:

1.信任式

班主任要学会信任学生,肯定学生价值、赞赏学生人格,尤其是对于那些犯过错误的学生,更要抱着宽容的心态,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仍然信任,这样班主任才会慢慢赢得学生的信任,既能够把班主任当做知心朋友,愿意把心事、想法分享给班主任,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班主任的理解和认识,增进相互间的了解,拉近距离,齐心协力一同进步。

2.目标激励式

在设定管理教育目标时,既要在大方向上确定一个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总目标、大目标,又要将目标具化和细化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其中大目标要能带给学生希望和动力,让学生充满憧憬,阶段性目标要将难度适中的各小目标依次递进,做到既能对学生起到调动作用,又能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为此,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定分层次的目标,以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与自己能力水平相适应的目标,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结束语

无论是在班级管理还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班主任都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新时期,班主任要在深刻认识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趋势,将自己在以往管理教育中专制、绝对主导的角色转变为组织领导者、科学管理者和称职的教育者,通过提升自身素养、认识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注重人文关怀以及信任式激励、目标式激励等多种途径提升管理教育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张卓.新时期下关于如何做好中学班主任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5(16):227.

[2]赵成义.浅析中学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的管理[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5(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