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9 10:05: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唯心主义哲学观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定与区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给我们作了明确的界定:“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世界是创造的还是呢,还是从来就有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家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然而,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直到现今我们仍然存在一些误读,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一、辩证地理解唯心主义哲学。走出对唯心主义哲学的误读
以我们普通人思维看来,唯物主义就是正确的世界观,唯心主义就是错误甚至“荒谬”的世界观。因为凭感觉经验我们就知道是先有了自然界,之后才有了人类及其意识,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在我们的常识里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东西;而唯心主义宣称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简直是在“胡说”,然而正是基于这种感性直观的表象思维,我们才造成了对唯心主义哲学的误解,从而也无法真正理解唯心主义。正如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哲学唯心主义只能是‘胡说’。”毫无疑问,我们的错误也正在于:带着这种“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唯心主义。如果我们认真梳理下哲学的历史,就会发现许多诸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这些先贤难道不懂得连我们都能直观到的“先有了宇宙世界,之后才有了人类及其思维”的道理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我们一般是从“时间先在性”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而唯心主义从一种“逻辑优先性”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一方面他们认为:事物的本质相对于事物的现象来说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是事物的本质决定着事物自身的产生发展和灭亡,人类只有通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从而真正把握事物;另一方面他们认识到: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对于客体来说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主客体之间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即客体只有被纳入主体的视野中,成为主体的对象才能成为客体,否则就只能是“自在之物”,这就预设了主体相对于客体的逻辑优先地位;另外人在改造世界时总是带着某种预期目的或意图去行动,目的、意识逻辑上先于行动后的事情的发生。当然这并不是说唯心主义没有错误,唯心主义的真正错误在于把这种“逻辑先在性”片面夸大为了“时间先在性”。他们或者把本质看成独立于现象之外的的本原性的东西,认为先有本质后有现象;或者把世界看成人的意志、思维的派生物。正如列宁所说,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因此,对于唯心主义,我们不能以“朴素的实在论”的思维即常识思维去理解,直接将其否定,而应该对其辩证地、正确的理解和看待。对于唯心主义认识到的人类认识活动中的“逻辑先在性”应该予以肯定,而对其片面的夸大“逻辑先在性”应该否定。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有在关于“本原”性的问题的回答上才能使用。不能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使用扩大化
根据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我们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是针对二者对“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定的,并且恩格斯进一步补充强调“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术语没有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这就告诉我们: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只能被限制在对“本原”性问题的回答上,离开对“本原”性的问题的回答,给一种观点“贴标签”,横加指责其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就是把二者用在了“别的意义上”,如果给它们加上这样的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怎样的思想混乱”。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给我们举了把唯心主义使用在“别的意义上”的例子,并对此做出了批判,他说:“‘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他相信人类的进步。’……在这里无非是把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如果一个人只是由于他追求‘理想的意图’并承认‘理想的力量’对他的影响,就成了唯心主义者,那么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人都是天生的唯心主义者了,怎么还会有唯物主义者呢?”
显然,恩格斯反对“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滥用,斥责在“别的意义上”使用这两组概念的为“庸人”,不能因为一个哲学家承认意识的力量和作用就斥责其为“唯心主义”。因此,反观我们现在的哲学界,却到处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针对某一哲学家的某一观点给其贴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签,造成了对这两组概念的滥用,而这正是恩格斯所反对的,也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三、认清“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模式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其是一种两极对立的、互不相容的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分别从对立的两极出发去思考自然界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或者把精神还原为自然,用客体压制主体;或者把自然还原为精神,用主体压制客体。旧唯物论单纯从客体性原则出发去解释人与世界关系,取消了人的能动性;唯心论则单纯从主体性原则出发去解释人与世界关系,抽象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取消了世界的物质性。
四、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两极对立模式
哲学作为一种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辩证的唯物主义,以其独特的实践过程辩证法思维方式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的绝对的两极对立,使唯物主义保留了自身的合理部分并吸取了唯心主义的合理因素,从而获得了新生。首先,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即以实践为中介去解决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因为问题在“实践中产生,也必然得在实践中去解决”;其次,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因此其所理解的“物”不再是旧的唯物主义者尤其是机械唯物主义者那里的作为僵死的、不变的实体而存在的“物”,而是“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即作为过程而存在的物质。这种物质不是既定的,已经完成的“物”,而是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物”。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3.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4.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5.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10.“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第1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正确答案为A
第3题正确答案为A
第4题正确答案为D
第5题正确答案为D
第6题正确答案为C
第7题正确答案为B
第8题正确答案为B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哲学。
关键词:实践直观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关键词:屠格涅夫;文学作品;哲学思想
哲学对于俄国而言属于一个舶来品,然而哲学却俄国得到了深远的发展。回溯俄国文学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他的作品吸收了俄国人民的人文思想,发展了具有俄国本族特色的哲学思想及哲学理论。纵观屠格涅夫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充满了许多富有哲理的理性思考,给人以启迪。可以说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融入了当时的社会与政治生活背景,并囊括他本人的深层次的哲学观,可谓哲学与文学得到巧妙的结合,哲学思想与文学艺术得到很好的融合。
一、屠格涅夫哲学思想的来源
屠格涅夫在莫斯科大学读书时,并没有参加哲学小组,可是这段求学生涯却令其难以忘怀。在大学期间,他认真聆听了巴甫洛夫所传授的《谢林和欧根的自然哲学》课程,也认真旁听了斯坦凯维奇所传授的黑格尔《逻辑学》。由于其他原因,屠格涅夫到了另一所高等学府一彼得堡大学学习,就读于哲学系,这就让他更加了解到了唯心主义。自从那时候开始,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则屠格涅夫头脑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在19世纪20年代,由于受到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及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在俄国当时的各类教育机构以及上层社会各类社交活动当中,人们经常谈论文学及哲学。许多俄国的青年人纷纷传阅当时朗诵席勒所创作的诗作,阅读舒伯特所创作的各类音乐作品,同时乐于高谈阔论谢林与黑格尔之哲学。这些文学作品及哲学思想让俄国青年人对自己未来是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屠格涅夫就是当时青年人的杰出代表,他喜欢诗歌,崇敬哲学,并积极吸收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虽然唯心主义哲学具有局限性及片面性,但是唯心主义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屠格涅夫在德国读大学时,黑格尔哲学思想已经受到费尔巴哈等人的批驳,可是在屠格涅夫心中则仍然崇敬及追随黑格尔之哲学思想,他对黑格尔十分相信。但是,在俄国19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由于哲学论战在当时旷日持久,一些思想家比如别林斯基等逐渐看清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存在的错误性,对“存在即是合理,合理即是存在”这个命题进行抛弃了。虽然屠格涅夫未参战讨论,但是他在内心进行了自省,作了进一步的反思。这个时期可谓是屠格涅夫思想之转型期,从那时起就逐渐地向唯物主义进行了过渡。这可从屠格涅夫早期所创作的《浮士德》与《希格雷县的哈姆雷特》等作品中看出端倪。上述文学作品或多或少存在对唯心主义之批判。大学毕业后,屠格涅夫则离开德国而回归俄国,看到祖国的现实状况,他开始认真思考,探究新的哲学思想,毅然地转向了对唯物主义的信仰及研究。
二、屠格涅夫哲学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体现
自从屠格涅夫信仰唯物主义之后,他开始创作了一首长诗《帕拉莎》。此首诗歌不存在过去他所创作出的屠文学作品一样,充满许多浪漫主义色彩,却体现了果戈理式之现实主义,对俄国社会给予了如实、详实地描写。随后,他又创作了短篇小说《安德烈・科洛索夫》,这部小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意味着屠格涅夫正开始进行现实主义创作。这本小说还得到了列宁之肯定及认可。接着屠格涅夫先后创作出了《评歌德的及其俄文译本》与《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等评论性文章。上述文章标志着他向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型,正站在唯物主义之立场上去认识、探索世界,并且受到了当时俄国文学界及思想界的广泛关注。
A、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革命性和科学性想统一的世界观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
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在哲学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
A、费尔巴哈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4、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6、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
A、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B、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C、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
D、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7、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
A、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
B、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
C、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D、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B、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分离
C、主体与客体相分离
D、自然观与历史观相分离
10、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性是指(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B、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 斗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11、古代西方唯物主义发展的成果是:( )
A、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B、赫拉克立特认为或是万物本原
C、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基础
12、的理论品质是:( )
A、指导性
B、实践性
C、先进性
D、与时俱进
13、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 )
A、革命性
B、阶级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4、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 )
A、坚持以人为本
B、强调人的主体性
C、高扬人 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D、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
15、*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个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6、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特性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
17、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C、物活论的观点
D、唯意志论的观点
18、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C、物质的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D、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1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
C、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反作用
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20、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
A、实践
B、运动
C、静止
D、空间和时间
21、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23、时间空间是( )
A、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B、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
C、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
D、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
24、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 )
A、时间空间的特点是具体的、可变动的
B、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变的
C、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是依赖人的存在
D、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限的
25、否认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主张时空的有限论,就是:( )
A、从实际出发认识时间和空间
B、会引出一个超时空的神灵世界,给宗教留下地盘
C、的时空观
D、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26、认识事物的逻辑起点是:( )
A、运动
B、时间
C、空间
D、静止
27、实践的科学含义是( )
A、人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B、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
C、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D、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实在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29、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B、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30、"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31、意识的本质是( )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B、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大脑的分泌物
D、思维的各种现象
32、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A、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C、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3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3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35、一寺院门口挂着旗幡,山风吹过,旗幡飘动。一和尚说是幡动,另一和尚说是风动,惠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惠能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主观唯心论
D、客观唯心论
36、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审美和文艺体育实践
37、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主义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唯物主义
3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句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39、"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0、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 )
A、物质
B、意识
C、存在
D、实践
41、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42、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能动的反映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43、意志、情感、灵感、直觉在认识中属于:( )
A、理性因素
B、非理性因素
C、主体素质
D、客体素质
44、下列观点中有唯物主义合理因素的是:( )
A、知先行后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资以为用
D、销行以归知
45、哲学认为实践是( )
A、纯精神的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日常的活动
D、利己主义的活动
46、把客体仅仅当作人的直观的对象,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47、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 关系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4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
49、对不可知论及其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
A、社会实践
B、科学理论
C、唯物主义
D、客观事物
5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起数量已达到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表明:( )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成"为我之物"
作者:黄明娣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
马克思对现代性形而上学基础的批判
然而,由于他们对人的理性的倡导走向极端而转到了它过去所反对的东西即“形而上学”方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在近代的唯物主义他们那里,比如在培根那里,其实一开始就呈现出了反“形而上学”的倾向或者“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只是“唯物主义在以后的发展中变得片面了”。[1]164以至于在他们那里,“抽象的物质”或者“抽象的实体”成为了“万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因”,世界在他们那里只不过是“宇宙自然”。这样,近代唯物主义从开始批判“形而上学”的倾向,到最终又回归了“形而上学”。同样,在近代思辨唯心主义那里,理性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理性”,即“本体”或“神”。在他们那里,哲学所追求的是那些绝对可靠的和最为普遍的,也就是那些自明的理性概念和原则。诸如笛卡尔哲学所追求的作为一切事物的本性和原因的“第一原因和真正原理”,以及黑格尔把“形而上学”和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结合起来所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王国,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使“形而上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曾有过胜利的和富有内容的复辟”。[1]159而问题在于,在黑格尔那里,他把一切都还原为了“绝对理性”,“绝对理性”成为了高高地耸立在祭坛上要人们顶礼膜拜的一种新的迷信。所以,从亚里士多德把“存在的存在”作为“第一哲学”的主题开始,到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便由此完成了一次大循环。其次,马克思批判以人而不是以神作为哲学中心的近性主义哲学,把“人”也变成了一种抽象的存在。在自然唯物主义那里,全然没有人的立足之地,作为主体的“人”已经沦为了一架没有血肉和灵魂的机器,自然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体,人乃至整个世界都是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他们的“世界”中,“人和自然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一些机械唯物主义者那里,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1]164同样,在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那里,虽然在他们的哲学中强调人在世界之中的核心地位,并且力图以“现实的人”作为基本原则去解释和说明现实世界,因而“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2]77但是,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即仅仅把人当作“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用把握物的方式来把握人,因此,和自然唯物主义一样,也仅仅是“从客体”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感性世界,这样,费尔巴哈得到的人仍然是抽象的人。此外,在近代形而上学的思辨唯心主义那里,由于人的“理性”成为了主宰一切的“绝对理性”即神,因此,作为主体的人,同样成为了没有血肉身躯的纯粹精神,即成为了精神性思辨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变成为纯粹思辨理性的工具。作为主体的人及其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及作为人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都被消解于唯心主义的思辨体系之中,由于人和人的主体性的失落,人便同样由此成为了一种抽象的存在。总之,在近性主义哲学那里,由于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对人及其理性、主体性的极端推崇,以至于在他们那里,人成为了思辨理性的工具,人成为了片面的抽象的存在,人和人的主体性失落了。上述情况表明,作为现代性形而上学基础的近性主义哲学,由于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束缚,从而最终导致在他们那里,哲学所追求的“本体”以及作为其哲学出发点和核心的“人”,都成为了一种抽象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形而上学”在这次悲壮的“复辟”之后,不仅“在理论上威信扫地”,而且“在实践上已经威信扫地”。
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
首先,马克思批判近性主义哲学,把哲学的聚焦点和出发点由抽象的本体转向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类世界。对于近代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哲学,马克思曾经断言:“这种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3]159-160而完成这一时代任务的正是马克思。由此马克思把批判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当着其哲学的基本原则,并使他的“新”唯物主义实现了和人的主体性的真正“吻合”,即马克思批判近性主义哲学离开对人类世界的关怀,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所谓的“宇宙本体”或者投向上苍的“绝对理性”或“抽象的物质”,而把哲学的聚焦点和出发点转到了“人类世界”,也即转到了人类“自己身上”。马克思所谓的“人类世界”(“现实世界”、“现存世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体。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观时就曾经指出:“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2]77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虽然具有“优先地位”,但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或者说是在人的活动范围之外存在的那个自然界,对人类来说不过是等于“无”,“是不存在的”。总之,那个孤立的、在人的活动之外存在着的自然界,在马克思看来,是不现实的即“抽象的自然界”,现实的自然界必定是与人类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即是“人类学的自然界”———这才是真正存在的现实自然界。正由于此,马克思才无意于关注那种离开人的活动即先于人类而存在和作为万物始基的自然界的本性问题,而是把哲学的重点聚焦于人类“自己身上”。其次,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当作自己“新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颠覆了近性主义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当马克思把哲学的聚焦点从“抽象的物质”或“绝对理性”转向人类世界时,实际上也就是把哲学关注的重点转向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要求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和说明现实世界。在谈到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时,马克思曾指出,其“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2]58并且指出,“他(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2]76即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世界是“感性的人的活动”的结果,而不是一直摆在那里始终不动的东西,因此,不能“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应当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2]54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的根本点,就在于把人类的实践活动当作现实人类世界的根据或基础。在马克思那里,现实的人类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类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它犹如一个转换器,使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使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同时,实践又使自然进入社会,使自然转化为社会中的一个恒定因素,从而又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也就是说,正是在人类实践中,现实人类世界中的自然和社会才融为一体。因此,现实的人类世界既不能象唯心主义那样,把它理解或归结为人的“绝对理性”,也不能象旧唯物主义那样,把它还原为原生态的“宇宙自然”或“抽象的物质”。同时,“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也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正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创造和展现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社会属性,尤其是人的理性及其主体性,从而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使人不再是如旧唯物主义所谓的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或者物质机器),也不再是如思辨唯心主义所认为的是没有血肉的纯粹的精神存在物,而是社会的自然存在物———是物质与精神、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因此,现实人类世界的真正根据和基础乃是人类的感性实践活动,换言之,人类感性的实践活动才是现实人类世界的真正本体。因此,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新”及其“唯物”之所在,就在于它确认了人自身的感性实践活动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现存世界的根据和基础。在马克思那里,由于强调人的实践在现存世界中的意义,由此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凸显,从而也就使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人的主体性真正地“吻合”起来了,由此,马克思哲学便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理性主义哲学的彻底超越,即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在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其实质就在于颠覆了近性主义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即抛弃了离开人及其实践活动,仅仅“从客体”去理解现实世界的静止和直观的思维方式,而转向了从人及其实践活动即“从主体”去说明和解释世界的新的思维方式。
当前中学哲学教学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短视化、格式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哲学教学的生命力,也不利于学生真正领会哲学。在中学哲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在生活与哲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哲学史、哲学家生平、哲学体系构筑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拓展,从而使学生获得立体的而非零碎的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最终实现由“学哲学”向“用哲学”转变。
一、运用历史延伸哲学的长度
运动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我们认识一个事物,不仅要认识到事物的现在,还要了解它的历史,并据此展望它的未来。学习哲学,把握和理解哲学观点,也同样如此。
现行教材关于唯物主义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有一个比较简练但完整的概括,从而让学生对唯物主义有一个简要的但比较完整的把握。了解了唯物主义的来世今生,从而对唯物主义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将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只是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延续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将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物质,否定了意识能够反作用”,再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既是科学的,又是革命的;既是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又是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的动态把握,这就形成了对唯物主义的完整认识,为我们的哲学教学渗透哲学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哲学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不同观点,甚至是正误观点交锋和斗争的过程。正确观点固然对哲学发展贡献很大,但错误观点在推动哲学发展的历程中也功不可没。因此,我们的哲学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结果,更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哲学历史。我们需要将哲学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明确社会历史条件与哲学思想和哲学成就的关系,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古代先贤们的认知虽然有瑕疵,甚至是错误的,但他们的认识仍然可能是了不起的哲学成就。我们需要对他们在哲学上的贡献充满着敬佩之情,而不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再一味苛求他们。因此,哲学教学需要融入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以及近现代哲学史,我们不妨用时间来穿针引线,将人类在哲学发展历史上的珍贵的思想当成一个个珍珠串起来,让我们在哲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拾起一颗颗宝贵的珍珠,而且能够收获到一串串珍珠项链、珍珠手链。否则,我们的学生将无法全窥人类哲学发展完整的历史画卷,无法感受在哲学发展历史中每一次哲学革命给人类思想的震撼。
二、运用生平增加哲学的厚度
当前的哲学教学是“只见观点不见人”的教学,我们可能了解了“名言”,但对“名人”却一无所知。教师们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得心应手地引用一些哲学家的名言来说明问题,但忽视了对这位哲学家的介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这位哲学家形成思维定势。如提到主观唯心主义,我们不仅知道“存在即被感知”“我思故我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经典观点,同时被记住的还有贝克莱、康德、王阳明等这些观点提出者的名字。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将主观唯心主义与这些哲学家固定搭配起来。即使我们读不懂哲学家的观点,但我们可以通过“查户籍”来正确判断和选择出这句名言所属的哲学派别。
在中学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一个重要的不足就是我们并不在意学生们对哲学家的生平知道多少,只在于这个哲学家的观点属于哪个哲学派别。令人痛心的是,有些教师给学生打印了著名哲学家的“封神榜”,按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等哲学派别机械地分门别类,以便于学生在解答哲学试题时,根据哲学家的名字也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当学生们仅凭对哲学家们残缺的片面的认识断章取义地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学生对哲学家们的认识不够全面,评价也失之偏颇。
当我们对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进行无情鞭挞的时候,我们丝毫不会感觉到这样做对这些古代哲学家们是不公平的。那么,我们对这些哲学家们的认识从何而来?在现行哲学教材中会引用一些哲学家的重要言论,在“名言”栏目中还会引用一些哲学家的经典名言,如果教学中仅仅依靠这些观点和名言去思考问题,去下结论,就会潜移默化地促使我们想当然地为这些哲学家们画出标志性的画像,帮他们贴上唯心主义或者形而上学的标签。如仅通过教材在引用笛卡儿的观点来认识笛卡儿,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坚决反对笛卡儿的唯心主义二元论,因为其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如果我们不去了解笛卡儿的生平,对其在解析几何方面的贡献无知,我们就会形成对笛卡儿的片面认识。费尔巴哈固然是唯物主义者,其哲学思想是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吸取的“合理内核”的来源所在,但也不能否认费尔巴哈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同时,也坚持了形而上学的思想。他的哲学是唯物的,但不是辩证的。因此,我们对费尔巴哈的认识应该是基本观点正确,但不够科学。固然贝克莱、王阳明这些主观主义哲学家在根本观点上是错误的,但其主观想象所形成的思想仍然充满着人类的智慧,仍然是人类思维永不凋谢的“花朵”。我们在批评尼采唯心史观的唯意志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尼采在宣布“上帝死了”时所凸显的革命精神。
因此,我们需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实现由“学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不能再仅仅引用哲学家们的只言片语来误导学生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哲学家的生平对哲学家们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真正理解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
三、运用结构拓展哲学的广度
现行中学哲学教材缺乏知识体系的构建,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哲学知识视为鸡零狗碎的东西,无法在宏观体系的把握中对哲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哲学教学需要布局,需要总揽全局,需要有全方位的视角。实施体系化教学有三种类型,包括结构法、联系法和归类法。
结构法,也就是说这些观点都是同一知识体系的,以矛盾观点为例: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这样就容易形成对矛盾观点的完整认识。
联系法,就是需要关注哲学观点中的内部联系,如矛盾即对立统一,其中的统一就是联系,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系才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样也可以构建出一个知识体系。
归类法则可以将相同或者相似的知识“合并同类项”。如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我们可以进行举一反三的归类:意识的能动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其他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间虽然有着微小的区别,但其共同要求是尊重事实、尊重差异。再有,群众观不仅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还在于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这样就可以拓展我们的哲学视野,让我们获得更加宽广的认识,获得完整的认识。
如果我们所学习的哲学知识是残缺的、零碎的,甚至是断章取义的,那么这种哲学必定是无法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其作用的。因此,中学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以哲学教材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不断拓展哲学的长度、厚度和广度,让哲学教学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
关键词:实践 提纲 哲学
马克思从开始从事哲学活动时起,就十分重视实践问题。但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博士论文》时期,他所讲的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和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使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分析,同时也由理性批判转向政治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首先,由于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他在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中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提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第三,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指出真正的实践是“显示的和实证的理论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他们已把现实的物质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把现实的生产劳动视为实践的基本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提纲》一文,马克思突出表达了自己在哲学世界观上的新观点,即实践的观点。首先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改造的对象,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近代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指近代欧洲的唯物主义,其主要代表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而新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则区别旧唯物主义,它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过程,认为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是建立在改造被改造的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反映、认识客观事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马克思继而提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不能对人的能动性作出合理解释,这样就给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留下了空间。唯心主义把实践看成纯粹的精神活动是错误的,因为实践是
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相统一的活动。
同时,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尽管费尔巴哈主张研究人和自然界,特别把人提到哲学研究中心地位,有时似乎也强调实践的作用,但就其基本立场来看,他是贬损实践,抬高理论的,他只是把理论活动,而不是把实践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批判》一书的第二卷《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中指出:“马克思在1845年,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提纲》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和思维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方法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对象,这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问题。费尔巴哈在真理及检验的标准问题上,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人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在纯主观范围内或纯客观范围内,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都是无法得到证明的。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克思进而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的问题。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教会中的基督教哲学,它用繁琐的形式主义和抽象思维方法论证基督教教义,后来人们就把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习气叫做经院哲学。
【关键词】费尔巴哈;社会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变革。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分析批判,在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强调人的社会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决定性作用。只有通过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才能有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才能真正解决主客、心物等关系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自由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人的社会实践意义的深刻揭示和全面阐释,确认自己的哲学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以主客统一为特征的新哲学,从而实现了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一位著名代表。他是以前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伟大功绩在于在唯心主义长期统治之后,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威。他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对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和对资产阶级保守势力的批判,这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带上历史局限性,这就是他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与不彻底性。
从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关系来看,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来源之一,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主要的不是因为费尔巴哈有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思想,而是因为费尔巴哈停留在自然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上,没有科学的实践观,不能把人类历史的本质理解为特殊的物质形态,因而没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但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的先在存在,他是同意的,但并没有停留于旧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一元论的本体论。
马克思发现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三个概念在费尔巴哈著作中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指实际存在着的、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世界,包括客观存在着的人在内。费尔巴哈说他的哲学是与对象发生感性的、也即受动的、领受的关系。也就是说费尔巴哈把客观事物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把它当作改造的对象或实践的对象。他只能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看不到人类的物质感性活动。直观性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和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它不是从实践、从发展变化中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仅停留于消极、被动的静观,这当然不能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费尔巴哈有时也提到和论述过实践的概念,他指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问题,实践会给你解决。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从总体上看他对实践的理解是不科学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如果在费尔巴哈那里有时也遇见类似的观点,那么它们始终不过是一些零星的猜测,对费尔巴哈的总的世界观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只能把它们看作仅仅具有发展能力的萌芽” 。
费尔巴哈高举唯物主义的旗帜,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哲学,但由于费尔巴哈不能正确分析人类社会生活,他说:“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人的本质”。这比原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但宗教上帝是怎么产生的,费尔巴哈只能从人的心理上寻找答案,而不是从社会生活上去加以说明,因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主要表现在他的历史观的唯心主义。对于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首先,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集中表现在他对人或人的本质的看法上。他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在费尔巴哈强调人跟动物一样是自然实体、一种感性存在物之时,他就把满足生理需要的愿望或追求幸福的意向,即人类利己主义看作是人的本质。第二,在费尔巴哈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之时,他把理性、意志、心(爱)“看作人的绝对本质”和“生存的目的”。第三,在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一个“类”的存在物之时,他认为孤立的个别人还不具有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我们看到费尔巴哈不是从人的感性活动,从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现实的物质生活和人的历史发展来论述人以及人的本质,而是从直观方面把人看作一个感性的实体;从人的某种生理需要或从抽象的精神去推论人的本质,把这种推论而来的本质加在一切社会成员、一切时代的人们身上,他的这种考察方式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费尔巴哈把这种用唯心主义先验论和直观的思维方式构造起来的关于人的本质当作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原则,就必然使他的历史观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唯心史观。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也是他唯心史观的一个重要表现。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费尔巴哈人本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费尔巴哈以他的人本学为武器,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深入剖析,成为无神论史上辉煌的一页。费尔巴哈运用黑格尔的异化学说,揭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上帝的本质仍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把对上帝的崇拜还原为人的崇拜。这是他的历史功绩。但是费尔巴哈却未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对此,马克思作了明确说明。他说:“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世界和现实世界这一事实出发。
费尔巴哈把宗教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人心理上的依赖感。他说:“宗教的想象力是根源于依赖感之中”。按照费尔巴哈的观点,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费尔巴哈说:“人知道或相信他的生活依赖什么,他就把这个东西尊奉为神”。费尔巴哈进一步提出,依赖感的根源,或者说是宗教的“最终极的主观根源”,仍是人们的利己主义性。他说:“没有利己主义,也就没有依赖感”。就是说人们依赖于某物,依赖于神,是因为人们相信某物或神会给他带来某种利益,满足人们某种心理上的需要从以上概述,可见费尔巴哈对宗教产生的根源的认识是十分肤浅的。由于直观的思维方面决定了他不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而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他不知道,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自身,无论是信仰还是道德、宗教,都是人的物质生活的反映。费尔巴哈不懂得宗教产生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屈从于自然的压迫和社会的压迫,便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费尔巴哈不是从社会实践,不是从经济的原因,而是从人的心理的原因来说明宗教的产生,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唯心主义,还表现在他把宗教的变迁看成历史发展的动力。他不懂得历史的动因在于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发展的需要,其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实践的内在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上述说明,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它的最大的局限是直观性与不彻底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9.
【关键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感性认识;实践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成
出生于拜恩州的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欧洲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也是最后一位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曾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曾醉心于黑格尔思辨哲学,但是随着他对黑格尔哲学理解的加深,他对黑格尔哲学体系逐渐不满,并随着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日益加深,他对黑格尔哲学不满的主要问题是:“绝对观念是怎么演变成自然界的?”
费尔巴哈对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是这样概括的:“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费尔巴哈从信仰上帝到信仰理性,即信仰黑格尔主义。1823 年费尔巴哈进海德堡大学学习神学。一年的学习生活使他对神学感到失望,1836 年起,费尔巴哈开始批判神学,转向唯物主义。1839年费尔巴哈出版了《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同黑格尔唯心主义彻底决裂,走向了唯物主义道路。1841他年发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标志着他的唯物主义的胜利,又在1843年发表了《未来哲学原理》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体系。而“人本学”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缺陷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打破了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德国,使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走向终结,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代表了马克思之前唯物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即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一走进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就不能继续在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前进,而是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但是,即使是在唯物主义领域,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仍然有不足之处: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自然观的解读的机械性
恩格斯概括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彻彻底底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质是自然唯物主义,主要观点是自然、物质、存在第一性,精神、意识、思维第二性。事实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质并不是人本主义的自然唯物主义,而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费尔巴哈把感性存在当作纯自然的存在,在人与自然即感性存在的关系上,他认为人来自于自在的自然,人就是人,他(她)没有一个自我生成、自我确证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关系,人由自然所决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费尔巴哈没有从主体出发理解自然界,因此,他没有把自然界看做是与主体具有内在联系的自然界,没有看到自然界在有人之后都会打上人的印记。换言之,费尔巴哈把自然看做是纯化的自然,没有看到自然由纯化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变,他没有认识到自然与社会是一体的,自然是社会(人化)的自然;社会是自然的社会。所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处处显示出其直观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注重感性认识,对理性认识不足
在黑格尔思辨哲学中,感性、经验是没有地位的,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与否定。费尔巴哈则把“感性认识”作为认识事物地唯一正确途径,在他那里,感性认识等同于直观认识、感觉,实际上只是用人的五官直接去感触客体罢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的存在是活生生的存在,人的认识只需要把感官投射到自然界上面,只需感性地认识就能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因此,在他那里“意识是一面镜子”,“只有感觉的对象,直观的对象,知觉的对象,才是无可怀疑地,直接地确实存在着的”。 对于费尔巴哈对感性认识的依赖,马克思鲜明的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曾提出理性和实践的认识方式。不过,在他看来,感性认识是各种感官独自地认识事物,理性的认识则是对感性认识的联系和汇总。因此,理性认识只是感性认识量上的增加,而无质的区别,这里的理性认识实际上是感性认识的量的汇总的代名词,即理性认识仅仅是“给本质加上联系,而不是创造本质。”可见,费尔巴哈不了解理性认识和实践的革命意义。由于费尔巴哈对感性认识极端依赖及其对理性认识的错误定位,必然导致他不了解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和理性认识把直观当作认识的基础,不仅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根本缺陷,也使其在历史观中陷入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缺乏实践的支撑和对实践的错误理解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同时也是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鲜明区别
费尔巴哈哲学是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哲学。哲学的创立,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划下了一条分界线:在界线的这一边,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在界线的那一边,是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开头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里都指出了,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客观世界,他只是把客观世界看作认识的对象、直观的对象,而没有看成是改造的对象这同样否定了主体的能动性。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而不了解人与环境、教育的辩证关系从而走向英雄史观。环境决定论必然导致被动的机械论,也必然导致唯心史观。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科学的解决了主观与客观、人的活动与环境的外部问题。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变时一致的,统一的,统一的实践基础是实践。
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不是形而上学性,而是直观性,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对于实践,费尔巴哈曾有过颇为正确的论述,如“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但是,他仅仅把实践理解为个人或集体的庸俗的、日常的活动方式,认为实践等于生活,即吃喝之类的行为,这就否定了人的积极的改造社会的能力,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实践应该是革命的、批判性的活动,应该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因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消极的、被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的理解是深刻的,是符合费尔巴哈哲学的实际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了解实践活动对于人的意识以及整个人类的基础的意义,这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也是费尔巴哈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的根本缺陷,是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的分水岭。了解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缺乏科学的实践观,不仅对于恢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来面貌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质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并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虽然费尔巴哈在认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但是他只懂得用感性认识来认识事物,不懂得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发展关系。他不理解真正的实践,不懂得实践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只能起到部分的解释世界的功能。
费尔巴哈在用唯物主义打破了黑格尔体系时,只是简单把它抛在一旁,存在着批判地继承上的局限性因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只能是过渡性的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下半截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上半截即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这当然可以视为哲学在承前启后的创新中必然会出现的缺失和转型的遗憾,同时也为哲学的诞生提供了突破点和提升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基础上,坚持了实践的观点,形成了科学、能动的认识论,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使唯物主义发展到顶点,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版,1959.
[2]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 年单行本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变迁;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86-02
唯物主义的历史变迁是时代的变换和人类理性觉解的结果,然而无论经过何种变迁,以“物”的第一性和合法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一直是一条不变的定律。从唯物主义理论产生至今,其主要经历了三种形态的历史变迁,即古代形态的独断论的唯物主义、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和现代形态的实践论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中的“物”却有不同的内涵,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渐渐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不同阶段的“物”的反思,是对新旧唯物主义整体发生历史变迁的缘由探析的最好路径;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主体人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的反思,是追寻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变迁的直接方式。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及“物”的理论内涵的历史变迁
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将世界的本原解释为不变的实体,即具有空间特征的有形可感之物。即从以泰勒斯“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为标志,直至“气”和“火”本原学说相继被提出,再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说。这一时期有关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主要是产生于对原始宗教的斗争,力图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这种素朴的直接性态度,是独断论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由于这一时期的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主客还在一种直观的同意之中,并不存在对立面的分化。这些主体在这里仍旧是一般的实体,并不是通过深刻的理性反思而确立的,只是对世界的直接性的把握,因而是一种未经反省的哲学思考,是一种直接设定的有关解释世界的原则。这种具有不经反思的自明性的哲学理论本身就是自发的,因而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独断论唯物主义。
近代形态的唯物主义萌芽于14至16世纪,形成于16至17世纪,并在18世纪达到顶峰,而近代自然科学与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时期的实证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也是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由于近代自然科学本身就充满着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精神,体现出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和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因而追求精确性和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成为其主要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哲学为了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也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逐渐分化出两大阵营,即“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理论可以追溯至“经验论”这一派别,因而对“物”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倾向。然而与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相比,这一时期的人是站在现实的自我意识的立场,是随着人们对自在存在的反思出现的,并不是主观的质朴思维,而是已经面临了思维与自然的直接对立。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培根、霍布斯和费尔巴哈等人,此时的自我意识与实体相对立,人们也渐渐开始探究知识的可靠性,但是也使人们陷入了一种单纯的感性直观的局限中去,认为只有有形的、原则上可感知的事物才能作用于人的直观,也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客观知识的来源,思维是以感性经验为中介而统一于外部的存在的。因而,这是一种结合了自然观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的唯心主义的理论,是不彻底的经验论唯物主义。
由于经验论最终的走向是不可知论,因而是倾向于唯理智主义,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现代唯物主义开始直接关注人类生存的物质实践活动。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在现阶段一般直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其缘起于《反杜林论》中马恩二人首次提出的“现代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的否定之否定。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条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进而提出具有实践本性的新唯物主义理论。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对“物”的理解是站在不同角度上的,因而是有本质区别的。实践论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将“物”解释为具有直观形象的实体,而是以一切实体和实存的关系作为其新的理论出发点,是一种彻底的实践论唯物主义。
二、人类自我意识本身的阶段性裂变
由于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的划分是以时间为界限的,因而这三种形态的历史变迁也与不同时期的人的自我意识的觉解程度息息相关,是人本身理解的深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古代形态的独断论唯物主义到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二者的递进是发生在人类自我意识外部的,即从自我意识的表面向内涵的转变。而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科学的启蒙和人类理性的发展。人类在经历了理智的蒙昧状态之后,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实证研究的大幅刺激,促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和方式逐渐倾向于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人类的思维发展也逐渐分化出主客二元对立的状态,即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的对立。虽然近代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在感性直观的领域即历史观上仍旧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倾向,从混沌状态向对立状态的转变,就是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的主要表现,这是一种人类自我意识外部向自我意识内部前进的一次巨大的进步。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关于“物”的理解仍旧是直观的实体性的,是形而上的。本原问题根源于人的产生和人的认识,追求本原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区分现象和本质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从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向现代形态的实践论唯物主义的转变则是发生在自我意识内部的一次裂变,这是一次有关人的立场的根本性的转换。正如恩格斯所言,“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把一切思维内容都来源于经验这一命题以某种凡事加以扩展,以致把这个命题的旧的形而上学的界限和表达完全抛弃了”[1],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基本进入全面的自然科学主宰的时代,对于一切未知的自然问题都能够得到解答,在自在层面的对世界的认识已经不再具有争议性,即自明性的物质世界为物质本原与物质第一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此时的人不再是抽象的理智的人,而是其全部的人类活动,人就是他的生活。而关于“物”的理解已经不单单是可触可感的实体,其中更包含了能动的人的全部生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这种观点已经不再是绝对对立的两极思维,而是一种辩证的浑圆的思维方式,即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三、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变化的深层原因分析
独断论唯物主义、经验论唯物主义和实践论唯物主义的共性和区别集中体现在一点,即对“物”内涵的异质性分析。三者均是以可感的、空间性的物质存在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然而解决这一理论内涵变化的深层原因这一问题,还需要追溯至其根源层面上,即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就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关于“物”的本质理解的方式来看,可将三者分为新旧唯物主义两种阵营,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形态的独断论唯物主义和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即直指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即实践论唯物主义。前者是典型的西方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而后者是改变世界的现代哲学的破除两极对立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不同思维方式支配下,使人对世界和对人本身的认识不同。
旧唯物主义持有的是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感观所达到的经验对象并非是真正的实在,他们背后的本质或本体才是决定他们的表现的直接原因,因此,只有去追寻现象背后的真实的实体才是对世界的有效把握方式。依据这样一种尺度,所形成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被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认识论、历史观等等,进而也便形成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强调的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哲学的称呼。这个名称说明哲学既不同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同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当然更不同于形形的唯心主义哲学,而是对以往全部旧哲学的根本变革,是在吸收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植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文化土壤中的、反映时代精神精华的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2]。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批判旧哲学和开辟新世界的任务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马克思的哲学开启了哲学史的伟大变革,实践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手段,它的诞生和运用是人类思维史上的伟大革命。实践思维方式的最终形成使人的认识活动不断全面具体化并使人的生存活动的不断自觉化,推动了整个哲学观和世界观的变革。实践思维方式揭示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并不是人与世界的外在的对立,而是人的认识活动与所要认识的对象之间的对立,在理论上具有革命性意义。马克思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展开的整个哲学革命,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在实践思维方式中不断确证自身,为现实的人提供了成为自身的可能性。人自觉地运用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造成了整个世界自觉向前的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赵家祥.要全面历史地把握的哲学思想――兼谈坚持互补性思维方式, 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J].哲学动态,1999,(4).
[3]吴晓明.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俞吾金.马克思对黑格尔方法论的改造及其启示[J].复旦学报,2011,(1).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origin of the word "atom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materialist view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evolution from material to physicalism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by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physicalism. Compar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it analyz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s of physicalism and engineering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唯物主义;物理主义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aterialism; physicalism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325-02
0 引言
如何界定物质与意识二者的主客关系历来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渭泾之分的界河。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认为世界根源是物质,世间的一切都要归于物质。各种看上去似乎非物质的事物,如:生命、意识、道德、社会等表象,本质都为物质,它们的存在皆依附于物质的存在,性质由物质所决定[1]。辩证唯物主义是以物质为核心的一元论科学,是近代哲学理论的精髓之一[2]。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及其属性只是一种表象,不具有第一性,真正实在的是非物质的,物质世界的存在依赖于某种独立存在的心灵[3]。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柏拉图认为“真正实在的某种抽象非物质属性或结构的存在不依赖于时空,可以是永恒不变的形式或共相”,而主观唯心主义典型代表贝克莱则认为“物质世界的存在依赖于某种独立存在的心灵”。上世纪中叶,经过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大潮洗涤,唯心主义已黯然失色,悄然离去。
1 唯物主义与物理主义
“原子”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他们提出的原子论代表了唯物主义对于物质本性的一种主要理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物质的――物质本体论。物质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是一些微小的粒子,是最小单元,它们在不停地运动着。这些微粒不会消亡也不会再生、它们具有一定的质量、占据时空、靠原子间的碰撞聚集形成宏观物体――“原子旋涡”学。然而,二十世纪初,随着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认识的深入,厄内斯特・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理论并发表最重要的科学文章: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两篇《物质对α、β粒子的散射和原子的结构》(1911)、《原子的结构》(1914),这种观点被彻底颠覆[4,5]。同时,伴随着电子、质子、中子、光子、声子、轻子、介子和中微子等不断地相继被发现,人们发现粒子是可再分的,并将基本粒子归于四大类: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成功建立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在数百种众多的基本粒子中除光子、中微子、电子、质子等少数粒子性能稳定与寿命长外,其它都瞬息即逝,粒子也可消亡[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受到猛烈冲击与撼动,从而,促使人类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物质。
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研究时间非对称理论,玻耳兹曼格子方法得到推广应用。量子力学、宇宙学、耗散结构、混沌等物理学初露,1964年贝尔建立一套定域实在论并得到贝尔不等式,美国物理学家莱格特2003年建立一套非定域实在论,并推证得到莱格特不等式。量子力学公设与经典物理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给予概率基础地位。玻尔指出:“量子理论精髓,可以用量子公设表示”。量子力学以薛定谔方程为基础,核心是几率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用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I、磁量子数m、自旋量子数ms等四个量子态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基于现代物理学理论,无论物质以何种形式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提到的物质将不再是唯一实在的。在现代物理学冲击下,传统物质观变得不甚一击,此时,唯物主义者已难以给出“物质”精准定义。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为此“物理主义”应运而生,唯物主义递升为物理主义。物理主义规避了唯物主义者面对的难题,承继着唯物主义传递的火炬,继续与唯心主义抗衡。“物理主义”被视为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是唯物主义最新翻版,最新形式。物理主义者视自己为唯物主义继承人,发扬了唯物主义。
2 物理主义的掘起
所谓物理主义是从心灵哲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7],最早由纽拉特和卡尔纳普在1930年将“物理主义”一词引入哲学领域,并将其视为一个语义学论点。物理主义的核心是“一切都是物理的”。目前,存在十多个版本的物理主义,包括:先天物理主义、后天物理主义、戴维森的非还原物理主义、还原式物理主义等。严格地讲,物理主义仅仅是关于心灵或心身关系的一个形而上学的纲领。物理主义哲学家希望通过物理方法证明现实世界的物理特性一定会决定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意识感受特性。各种版本的物理主义都是对心理―物理关系的一种解答[8]。在众多的版本中,本体论自然主义具有最强音。本体论是一种追求“本质”,“真理”的哲学理论。如:对原子结构的阐释应用的是量子场中粒子本体论及规范场论中的规范玻色子。自然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方法是最可靠的、也是唯一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将物理主义看成自然主义,主要根源是大多数的物理主义者同时也是自然主义者。马克思的所谓自然主义是指用自然界及其规律来解释一切的学说[9]。
物理主义存在两大论证:方法论自然主义和因果闭合性。
方法论自然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根据自然规律运动,人类可以根据自然规律去认识世界,这种认知无须涉及超自然的力量。使用方法论假设可观察的自然现象只能由自然原因来解释,而不假设超自然能力是否存在,因此也不接受超自然的解释。佩洛克提醒人们要注意区分方法论自然主义与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后者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观念,它认为自然就是人们所见到的那样,不以上帝或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佩洛克指出: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并没有承诺直接表明世界中存在着什么,而是作为承诺去寻求一组有关理解世界的可靠途径的方法,典型的是自然科学的方法,直接去关注这些方法能够发现什么。
18世纪,康德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原子论和元素论开创了化学实验的科研模式,最终建立了现代原子学说。热质说和以太说引领了热力学、光学和电磁波理论的发展。量子规范场论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成功,标志着理论物理学的建立。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能量守恒定律、德国生物学家M.J.施莱登和T.A.H.施万提出的细胞学说、托马斯―摩尔根创建的现代基因学说,这些自然科学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在特定领域中的普遍存在的内在规律,从而证明物理科学理论是一个封闭系统[10]。早在1970年斯泰因已指出:“量子场论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当代焦点”。薛定谔方程只适用于封闭量子系统,量子态遵循决定论的演化。凝聚态物理学的自发性对称破缺概念启示人类,心灵是一种随对称性降低、复杂性增加和自组织发展而突现的高级性质。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两大进展,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和量子力学的兴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经典物理学发起挑战,广义相对论重创了粒子或场所处的经典时空概念,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物质概念。若将宇宙作为一整体研究,量子力学适用范围受到制约,出现了边界效应,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对“黑洞―万有引力”现象的解释相悖论,为此,需要建立新的“量子引力”理论,包括大爆炸和弦理论。这就是物理主义的因果闭合性的典型表现。
3 研究生教育中“物理主义”渗透
工科研究生教学中触及的“物理主义”概念繁杂、精深,如何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物理主义”概念、思维及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哲学理念与思想,是每位研究生导师的必修课。
工程哲学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中叶,“工程哲学”概念通常是指建立在技术哲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哲学语义词。工程哲学主要涉及工程本体论、工程知识、工程伦理、工程设计、工程教育等内容,这些知识在工科研究生教学中举足轻重,研究生导师必须清楚理解、掌握并深入研究,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
工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或工程活动,所谓工程技术工作或工程活动是通过某个群体或个体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工程活动包含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11],微观层次涉及工程设计人员、工程项目和工程企业,中观层次涉及产业、集群、区域,宏观层次涉及国家乃至全球工程整体,需要多维度的组织与管理。针对这一现象,工科硕士研究生在校的工程教育问题尤为重要,主要是工程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适用性、前瞻性、工程学位审定的合理性与公允性等。工程设计是工科研究生主要训炼项目,涉及不同工程领域中不同设计方法的讲授、工程设计思维的培养及训炼、工程设计能力的实践锻炼等,导师应当从具体的案例分析入手对上述各问题进行阐述,在教授过程中伴随着物理主义思想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王玉糅.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J].学术研究,2012(08):1-7.
[2]邓晓臻.马克思的时空范畴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01):6-9.
[3]邓习议.论唯心主义的三种形态[J].大连大学学报,2013,34(04):54-58.
[4]王荣德.卢瑟福对现代科学的贡献[J].物理通报.2001,(07):33-36.
[5]关洪.原子论的历史和现状:对物质微观构造认识的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李政道.粒子物理与场论简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49.
[7]张志林.物理主义是形而上学吗?[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03):7-12.
[8]刘玲.物理主义应当如何回应知识论证?[J].哲学研究,2011(10):86-93.
[9]刘琳.马克思《资本论》及手稿中的自然主义哲学批判[J].生产力研究,2012(09):12-14.
[10]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威,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11]李伯聪.工程的三个层次:微观中观和宏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23(3):2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