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与规划范文

人才培养与规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8 10:10: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才培养与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人才培养与规划

篇1

摸索人才培养

在中国软件大会・2011论坛的软件人才培养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徐玉彬和与会者一起探讨了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和选拔工程型、实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以适应软件行业的发展变化,如何积极推动软件人才队伍建设的话题。他介绍,2001年我国软件行业的人才队伍,即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直接从业人员)小于30万人;2010年,软件专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伴随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软件人才队伍的规模也在扩大,并且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相对规模而言提高更快。

徐玉彬认为,根据目前软件行业的特点,项目管理人才和信息系统服务人才是新信息技术时代项目开发服务团队的核心,除了自身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应该对市场有全面的考虑并能够准确地了解客户需求,协调各种资源并掌握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面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从技术、技术应用方向,向技术管理、服务管理等方向转变的新形势,培养、选拔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是软件行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新任务。

作为一名IT老兵,15年前从事科研工作,后来从IT产业跨入了教育界的现任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杨利博士一直在从产业、科研、教育三个视角来观察中国的IT人才培养。他认为,目前中国的软件人才主要是靠学历教育培养,虽然现在中国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有1003所大学从事工科的教育,有47万在校研究生,但是以学科教育为主并不适应新型工业化的需求,存在产业脱节、行业标准缺位、人才需求与供应之间存在质与量矛盾等问题。

杨利博士在论坛上介绍了世界公认的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高校――MIT(麻省理工学院)的先进理念,其UROP大学生研究计划采用实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数据了解知识,了解最前沿科技,把学生当做成熟、平等的合作者,而不是仅当做学习者,把“生硬”的学科技能转化为丰富的职业素质。他同时分享了东软十年IT教育的实践经验。

在他看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面向产业和新型工业化的教育没有实现成功转型,因为工程教育延续了学科教育的思路,“破坏性创新”才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机会。同时,他呼吁将“卓越工程师计划”真正落实。

北京赛迪经略管理顾问公司副总裁封殿胜博士则提出,目前我国软件产业人才结构呈现橄榄形,大部分集中在做软件开发的“软件白领”这一中端,而高层次、复合型的“软件金领”和熟练的低端编码人员“软件蓝领”十分短缺,要有效培养、激励软件人才,优化软件产业人才结构。

把握软件人生

在如此的产业教育培养环境下,每个软件从业人员该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抓住机会,提升自己呢?

多年来一直从事搜索引擎营销研究,有着深厚造诣的adSage SEM行业首席分析师付增学同与会者分享了他自己对软件职业生涯设计的看法。他将软件人生30年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个10年卖体力,第二个10年卖经验,第三个10年卖信誉。他认为,对于软件从业者,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一定要放开视野,关注市场趋势,选对行业、市场至关重要。

“做软件架构师可能上天堂,也可能下地狱,要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论修炼自己。”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具备丰富的架构设计、产品和项目研发管理经验的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合作伙伴首席架构师周恒在论坛上以幽默风趣语言向与会者介绍,软件架构师必须系统地思考问题,保证客户的真实需求得到满足,从结果出发思考架构。软件架构师的思路应该从客户出发,而不是自己;从业务出发,而不是技术;从服务出发,而不是函数;从需求出发,而不是编程技巧……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沟通、领导力等软技能。

篇2

关键词:民族地区 土地利用规划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4-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249-02

民族地区基本是属于后发展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利用规划人才服务于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但由于民族地区一般位于后发展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吸引人才的能力较弱,而且,民族地区的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经过针对性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为此,培养适应民族地区需要的土地利用规划人才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迫切需要。

鉴于上述情况,针对广西在国土资源调查与规划方面对人才支撑与智力、技术支持的迫切需要,构建了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在自身发展中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 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1.1 创建前沿课程体系,科学结合理论与实践

首先,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应当基于国家各级的土地利用相关规范,紧密结合广西的地方特征,将科学研究成果与课程设置相结合,构建具有当地特色并符合经济市场环境发展要求的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体系。

其次,为了提高科研成果与教学规划的联系程度,可以预先制定相关的课程研究机制,比如:可以定期召开学术会议,邀请有新科研项目或新科研成果的教师参加,令其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以及当前行业发展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能够与时俱进的更好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新型需求的人才做服务。

1.2 创建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系统,从基本上提高学生的土地规划操作能力,并加强对其创新精神的培养,为边疆地区的高质量、高效率、高利用土地规划输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在适应民族地区土地规划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适合秉承培养符合现代化技术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使命,紧跟时展潮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探索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式建设。

土地利用规划这一学科由于整个理论体系比较抽象,对于操作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地方院校教育经费比较缺乏的情况下,难以从根本提升学生的土地规划实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导向,并通过融合实践的必要环节来对实践体系进行改革,采用实验室的方式进行模拟实习,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其操作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

这种新型的模拟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兴趣导向为基础的,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模拟教学环节,如,模拟土地规划听证会等。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如,自主社会调查或参加大学生挑战竞赛等,以竞争性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3 以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构建由点及面的教学模式,使学习体制从整体上实现优化

土地的规划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高低对于地方市场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推动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必须切实提高有关教学的方向建设。当代大学生受现代教育熏陶以及中外思想冲击,具有较高的自主意识,因此,可以以此为切口,通过鼓励大学生的自我组织精神,构建由点及面的教学体系。

由点及面的教学模式主要由课堂教学、网络线上教学、场景模拟实训以及专题培训讲座四大部分组成,以社会调查活动、科研实践活动为支撑,让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知识与现实操作有效地结合,以理论支撑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学习,并通过现代信息化网络技术进行模拟操作巩固,提升学生的知识处理能力与应用转化能力。

1.4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自主解决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土地规划学是一个比较复杂高端的课程,在学习以及工作过程中将会面临一系列问题,然而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到老师进行有效地解决,因此,必须在教育阶段就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在日常学习中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1.5 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为课程培养提供优质教师人才

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根本因素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无法保证教学的基本秩序和基本质量,对于学生的培养提升就更无从提及。因此,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作为人才培养规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适应民族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前瞻的创新意识并能够达到乃至于超出一般本科院校的平均水平。

为了实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还可以建设一套新型的人才建设方法,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高素质教师挂职、兼职相结合培养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师团队,形成教师元素优化组合,为教师发挥自身教学才华提供更好地发挥空间。

2 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适应民族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具体构建。

2.1 课程体系

由于土地规划这一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容量的要求比较大,因此,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和掌握效果,必须按照学习基础方向,依据当地案例研究,依托学科领域前沿知识,以研究性教学方法来构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2 构建循序渐进的实践体系

实践教学的基础理念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验室、模拟实践平台以及实习基地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将实践教学由浅及深的划分为基础教学、技能教学、综合教学和探索教学四个层级,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

2.3 构建由点及面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模式整体优化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教学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基本掌握土地总体规划、细节规划、专项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立足于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水平进行实践操作。该课程难点在于基于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地域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土地规划,同时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为了解决课程的基本问题和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导来开展课程规划。

课程重难点的突破关键在于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现如下。

(1)围绕学生开展课程建设以全面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着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课程教学由课堂基础教学、网络线上教学、模拟实践教学以及专题知识讲座4个部门组成,这4个部分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展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好地传授土地规划的理论方法,只有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接收,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中,网络线上课程能够基于网络大数据蕴含的丰富的教学资料来弥补学生的理论空白,扩大学生的理论领域,模拟实验教学通过设定与现实实践相似的土地规划操作环境来预先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并以此提高其工作水平,而专题知识讲座则是通过邀请业内权威人士或国内资深教授来根据领域内最新发展为学生进行答疑式知识讲座,保证学生知识的更新速率。

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自我欲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讨创新欲望,培养学生自己的思辨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2)建立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中可以融合土地规划模拟项目、模拟听证会等,使学生在各项模拟活动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并将其有效地融合入实际操作中,还可以培养自己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一个难点问题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为相关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转化实践能力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直接传输的,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并以一定的天赋和素质为依托才能够逐渐提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缺乏天赋就无法拥有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可以根据得当的启迪方法进行辅助培养。因此,在培养土地规划人才时,必须以学生为培养核心,积极建设实习基地,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实际机会,刺激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意识,开阔视野,通过提高学生的理论转化实践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土地规划计划编制经验的逐渐积累,学生的理论水平将会随之不断地提升,同时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素质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学生的理论、实践、素质等都有所发展后,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提高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应用型人才的输出数量和质量。

3 结语

在少数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是支持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来源之一,因此,研究适应地区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对促进专业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的,该文提出的相关人才培养是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土地利用规划人才提出的,希望能够对其他专业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尹翔,郗芙蓉.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中国高校科技,2015(3):75-77.

篇3

关键词:企业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进程,市场竞争已日渐激烈。尤其在爆发了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格局得到重新调整,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间竞争空前激烈,而企业内部的管理弊端也在逐渐显现。企业怎样科学合理的吸纳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以及发展人才,从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效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既有利于企业选用人才,同时还能够增强员工士气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进而有效的加强人才梯队的稳定性以及竞争力等。

一、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及人才培养原则

1.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指的是拥有一定专门技能或者专业知识,通过创造性劳动且对社会产生贡献的人,是素质以及能力较高的劳动者。企业成功吸纳并汇聚了优秀人才,就等于是赢得了在竞争中的主动权。就有能力在激烈的经济、科技以及产品的各种竞争中屹立不倒。

2.企业的人才培养原则

(1)普遍性原则。培养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而,为了让员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能力,提升工作效率,这不但是员工的工作需要,同样也是员工应当享有的权利。而这种需要及权利有着平等性和普遍性。

(2)差异性原则。由于每个员工的能力、知识、岗位以及企业发展有着阶段性特征的不同,因而对于员工培训的内容以及要求要具有针对性。

(3)个人意愿结合企业发展的原则。企业培养员工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的发展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培养员工首先应当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应充分结合员工的个人意愿以及条件,选择适合的培养方向,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4)应用性原则。生产和管理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具体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在员工的培养方面,不但要做到提高知识、能力以及水平,还应当根据企业生产实际以及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不同岗位的员工。

(5)可持续性原则。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发展,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人才的发展要求都是不同的。伴随着企业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企业对员工能力的需要也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要求企业不间断的对员工进行额可持续的培养。

二、人才的模式及其内容

1.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企业员工的自身能力,采取的主要有岗位适应培训模式以及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岗位适应培养模式基本的内容有,对新员工、岗位发生变动以及重新就业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培训方式,是因为他们缺乏岗位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不能够独立承担起岗位的重任,经过培训,可以使员工在文化知识、职业道德、实际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等方面符合岗位的要求。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为主要内容,结合学校非学校、正规非正规以及正是非正式等教育培训,将资源充分的调动起来,建立起开放式的教育培养体系,最终目标是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及企业和员工的持续发展。

2.企业的人才培养内容

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职业素养、管理水平、政治思想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知识。对员工进行分类,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以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知识为主要内容。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以政治思想以及基本职业素养为基础,让员工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要求的综合知识技能,整体培养方向为企业管理以及战略格局观。

3.注重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不同岗位的要求、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及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类型。并依据培训的不同类别以及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目标,并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

4.优化员工奖励机制与考核机制

若想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就必要完善员工的奖励机制与考核机制。通过公平的奖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能够大大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在建立考核机制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体现责任统一原则。奖励机制在制定时,可通过奖金或福利等奖励来将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起来。

三、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新员工都会面临选择人生目标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问题,这既是员工个人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当前,企业新员工在规划职业生涯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自我分析,不能正确的评估自己

自我评估是员工在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环节,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估。经过调查发现,新员工往往缺少自我认识和自我分析,这就会导致新员工在确定职业目标的时候,极易产生盲目自信或是妄自菲薄的错误心态。而这些都将阻碍他们很好的结合主观及客观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2.缺少对职业机会的评估,在确定目标时存在投机心理

经调查研究发现,在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之后,新员工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价值判断,对于自身选择工作有了初步的设想。但在选择职业目标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投机心理。例如只考虑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就想从政,考不上的话就进入企业从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有多种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包括员工没有正确认清自身,以及对企业职业机会缺乏正确的评估,致使职业目标在选择上出现偏离。

3.方法不明

企业并未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仍然停留在一般职业生涯管理的指导层面,企业员工对于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茫然。分析新员工的内在需求不难发现,他们正处于探索自己职业生涯的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需要作出决策。而对于定位自我、设计人生规划以及选择职业生涯的道路,单是依靠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往往是难以把握的。这就需要企业机构提供专业的人才测评职业咨询,需要科学的职业生涯理论进行指导,还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人员给予辅导。

4.不熟悉职业环境,实践环节薄弱

职业环境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由于职业环境能够对个人的职业生涯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些职业环境与信息的准确了解以及把握,其建立的基础是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新员工缺乏社会实践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由于缺少社会实践,因而缺少对职业环境的了解和关注。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完善措施

调查研究表明,如果把员工规划职业生涯看作是员工个人的行为,然而员工的自身观点是不足以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运转目标、用人需要以及组织结构。为了更好的实现自身目标,企业就必须要依据员工的能力、动机、需要以及人格来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尤其是对新员工的职业管理。主要措施有:

1.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在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前提下,求职者与企业依据各自的职业需要开展应聘、求职和招聘、挑选工作,这就是个人和组织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开始。在应聘以及招聘工作完成之后,求职者进入到企业之中,通过部门的岗前培训以及分配工作,完成个人向组织社会化转变的过程,成为了企业的员工,进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企业一定要根据员工自身的特点,为员工规划职业生涯道路并结合有力的管理调控,确保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与员工组成利益的共同体。

2.科学的职业生涯诊断

科学的职业生涯计划是自足于组织的角度,从员工发展目标出发,企业帮助员工规划好职业生涯以及未来发展。所以,应当立足企业的发展目标,为员工科学的分析发展规划。企业在招聘选择员工时,通过笔试以及各项测试,让应聘者冷静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个人价值取向、价值观以及自身存在的优点与缺点,认清自己拥有的能力和技术以及积累的社会工作经验。

五、企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及职业生涯规划措施

引导员工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能够选择最好的路线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方式现已成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的一种新的方式,目前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盛行起来。并且逐渐发展成了比较重要的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的模式。

1.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模式

首先,企业应该对职业生涯的管理与规划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指的是企业对于员工实现其职业目标所安排的计划、控制以及领导等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将员工个人的需要以及企业的需要结合起来,要做到人尽其才以及才尽其用,最大程度的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在当今时代,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与规划是以新职业发展观作为指导的。

其次,企业作为实现发展的平台和依托,应为员工提供正确和有力的支持。这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是,应当把实现员工的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发展位置。结合企业战略计划、职业生涯的发展计划以及人力资源计划,把企业发展计划正确的结合到员工的开发项目当中。对于员工具备的能力及潜力,企业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反馈,并为员工设置多种职业发展路径,及时为员工提供企业有关内部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的信息,为员工提供平等公平的竞争机会。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机制,向员工提供发展的项目和机会。鼓励并引导员工参与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活动。

总之,企业应根据发展变化,分析人力资源未来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对应的决策及措施。使企业无论是在当前还是未来,对于人力资源方面的需要都能够及时的获得满足和补充,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企业潜在的未来职业方向,将培训和学习这一有效工具充分为个人及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将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实现共同进步。

2.案例:沈飞集团采取“三进一通”培养模式

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这一问题方面,沈飞公司经过探索和实践,逐步确立了培养员工的“三定一统,滚动推进”这一模式。此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目标明确,框架清晰。培养员工队伍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要求企业首先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并对员工队伍的现状、过去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在这一问题上,该公司有明确的发展计划,例如“九五”期间,将员工队伍的培养目标制定为“三、四、八”,包括300名管理岗位人才,400名科技技术人才,800位技术工人。这项计划涉及到的公司上下共130多个部门及单位。

第二,层次分明,统分结合。员工培训的具体内容,集中在专门的“培训计划书”中。培训计划的指导思想是统分结合,原则是结合整体和个体、共性和个性。整个培训活动的运作中,始终体现着按段实施、运转层次分明以及逐步深入的鲜明特色。

第三,灵活多样,立体交叉。以导师的引导及锻炼为主体,以其他多种灵活的形式作为辅助。即坚持了员工培养的主渠道,又依据不同人员以及不同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其他多种灵活的培训方式。

第四,对于接受培训的人员以及实施培训的导师,企业都采取动态的跟踪与管理,定期考核,依照考核的结果随时变更调整培训内容。

总而言之,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制定合理的企业招聘方案。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对于员工进行针对性的素质培训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完善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以及员工考核制度。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才能立足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之中并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志国.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创新[J].当代经理人,2006(21):953

[2]高宝森.加强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建设[J].经济师,2009(8):133

[3]朱耀顺,孙康,朱家位.学习型组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模式[J].企业经济,2003(5):165

[4]鲍守杰,张晶.论员工培训方案及培训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79

[5]刘晓红,徐扬,张霞.企业人力资源新概念及管理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30

[6]徐文,刘仁钊,杨德全.新形势下我国国土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主要类型[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9)

篇4

关键词: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 现代学徒制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方案 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43-02

1 现代学徒制概述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合作基础下,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参与为载体,以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1]。现代学徒制是在继承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技能传授方式的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其本质是工作和学习相结合、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学习者提供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工作经验积累和职业精神培养,从而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国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途径,在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借鉴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也遇到诸多困难,主要是还没有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代学徒制倡导学校、企业之间深化合作,同时教师、师傅之间通过联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传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递进,企业招工难等问题,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终极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发展。近年来,在欧洲等老牌制造业国家,现代学徒制受到普遍的关注,为此,英国制定实施了复兴学徒制计划,德国、瑞士等国家对现代学徒制体系也进行了强化和完善。

国务院、教育部在2014年召开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并出台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文件。但是相关的劳动和教育的法律政策还没有建立,政府在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试点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上,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各方的职责、任务、考核评价、运行机制、经费来源等进行具体说明[2]。

尽管在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还不成熟,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但是在我国职院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2 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长沙环保学院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地形测量、水准测量或GPS测量、地下管线探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不动产测量与登记、地理国情调查;土地整理、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遥感影像解译、空间数据处理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些技能都是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目前学生技能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在课堂,学生得不到真实项目的训练,学生学到的东西与企业的需求是脱节的。此外,老师都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企业经验,很难把企业中的真实项目与、前沿技术、生产活动与教学融合起来。因此,在该专业迫切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做到人才培养和企业真正对接。

3 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

3.1 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离不开学校的培养。现代学徒制将传统的学徒制和目前的职业教育制度糅合起来。学校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与企业是不一样的,要将现代学徒制培养应用起来,合作育人的机制将有待更进一步探索[3]。学校和企业需共同探讨,共同参与,形成“双主体”育人平台,学校和企业各司其责,学生必须明确自己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的双重身份。形成明确的制度,为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提供有效的保障[4]。企业和学校必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在社会中有更大竞争力。

3.2 建立适应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师资队伍

“现代学徒制”是一个把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行业的共同付出。同时,政府的引导和有效监管才会使得这种模式正常实施。

在我国,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除了在高考分数线上进行区分外,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标准,尤其是职业院校在对教师的引入中没有设置教师的职业教师引入标准,引进人才的模式依然是重学历轻经历,对于教师的企业经历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职业院校目前是引进的老师大部分都是直接来自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有企业实践的经验。虽然他们有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但由于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导致在上课的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更不用说把项目带入课堂。而企业的师傅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教师培训,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企业师傅的教育教学能力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支完善的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培养适应该校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学校与多家测绘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定期的将学校的专业老师派入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共同完成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求企业师傅定期进入学校课堂,提高师傅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能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由教师和师傅共同商讨制定。在进行教师的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时,教师的企业一线经历要纳入到考核中,企业师傅的教学能力也应纳入到企业的考核中。

在教师招聘过程中,不能只看学历,更不能将学历资本定为进入职业院校的门槛。

3.3 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企业锻炼的“职业性”的有机结合[5]。目前国土测绘与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只能满足传统的教学需要,与社会的真正需求有所脱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必须进入企业,了解目前企业中与该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分析这些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企业最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重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标准。课程的设置方式灵活多样,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的模式对学生进行企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3.4 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考评体系

良好的考评机制是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能否延续的一个关键体系。需建立一套对企业对学校、对师傅对学徒的一个评价标准,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施晶晖,余沫汐.现代学徒制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151.

[2] 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四)――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15):1.

[3] 谢新芳.初探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4(4):70-73.

篇5

关键词:资环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一、专业发展概况

1.专业发展背景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迅速,但是资源环境和城镇化问题并没有解决。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在资源利用中表现为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城乡发展失调,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不协调、城乡产业结构变动不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等。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实施科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为适应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校新专业目录中设立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称“资环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数学校定位在:使学生掌握生态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与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60多所院校开设这个专业。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新疆大学等综合性院校,也有师范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和建筑工程类院校等。

2.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从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上看,该专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专业特色不突出,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该专业培养要求是“厚基础、宽口径”,专业课程设置涵盖环境科学、城市规划、房地产、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地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由于专业名称涉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许多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过于追求“全面”,使得课程繁杂,没有较为集中的方向。(2)专业定位过高,市场需求不紧密。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将资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事实上社会对“管理”类的人才需求并不多,社会真正需求的是从事基础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一般本科层次的人才基本不接受。(3)理论课程设置过多,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由于该专业涉及多个学科,理论课程设置过多,总学时又有限,所以实践教学显得尤为不足,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4)相应硕士点专业缺乏,毕业生深造专业分散。对于资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有很大一部分要选择继续深造,但在硕士学位点中没有相应专业,学生只要在相近专业如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管理科学甚至法学等专业报考研究生,为学生深造带来一定的难度。以上这些问题使社会对资环专业认知度不高,专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3.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为了解决资环专业发展出现的问题,不少院校根据学校的原有专业和学科背景,对资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出现了不同的办学模式。主要有:(1)与测量工程学合办。如南京工业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通过实践很强的测量学的学习,使得学生有很强获取基础数据资料的动手能力,为后续的城乡规划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与地理学合办。如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利用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技术,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地理学的系统知识、城市规划学的动手能力外,还有良好计算机基础。(3)与资源、环境生态学合办。如河海大学等,以资源环境学院为依托,在资源环境的监测、评价的基础上,加上城乡规划的内容,培养资源环境分析、评价和规划的专业型人才。(4)与工程管理学合办。资环专业结合工程管理学的知识,培养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过程管理人才。另外,还有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合办,突出培养学生的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的动手设计能力。以上办学模式体现了资环专业的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特点,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我校资环专业改革与实践

1.专业设立与发展

南京晓庄学院于2001年在地理科学系开始招收资环专业的学生,由于办学条件限制和就业影响,几年来该专业一直是隔年招生。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由于专业设置过于宽泛,课程繁杂,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很低,就业去向非常复杂和分散,并且不少学生在与专业无关的单位就业。隔年招生和低的就业率严重影响了我校资环专业的发展,办学规模一直上不去,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正在专业发展困惑之际,学校在2009年进行院系调整,决定将地理科学学院与生命科学系、化学系合并,组建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办学效益,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当年,恰逢英国基尔大学来我校访问,提出该校的自然科学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业与我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本科生。我校资环专业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我校化学、生物专业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条件及英国基尔大学的师资和技术,瞄准市场需求,大胆进行改革,在资环专业中开辟出“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目标定位与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恶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成为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环。江苏省正致力于建设“绿色江苏”和生态省。如何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环保业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支劲旅,环境保护专业人缺口巨大。我们设立资环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化学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熟悉环境监测、污染治理与环境评价的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监测技术,具备一定的环境工程设计与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技能,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从事监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在课程设置中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必修课中设立自然地理学、环境地质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现代仪器分析、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技术、环境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规划等基础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立三个模块,一是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水、大气、噪声、土壤、生物等的分析和监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各种环境化学分析技术;二是污染控制与治理模块,包括废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处理工艺的设计及操作运行;三是环境评价与管理模块,包括水土资源的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城乡规划、环境法规等,要求学生具备环境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3.新方案凸显初步效益

我校资环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也批准该专业方向可以多类型多层次招生,一改过去资环专业隔年招生的尴尬局面。在2010年的招生中,我校资环专业实现了专转本、二本中英合作和三本民办同时招生的突破。考生报名积极,报到率100%。学生入校学习方向明确,专业思想稳定,资环专业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结语

虽然我国资源环境与城镇化问题日渐突出,拥有资环专业的高等院校一百多所,而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形势却不乐观,这缘于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等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资环专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结合院校特点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要求大胆改革,合理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立不同的选修模块,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爱好进行有侧重的模块选择,为社会培养出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地理教育,2006,(6).

篇6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与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门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国内有116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此专业。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两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专业皆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这样的专业调整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如何重新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成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初设立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但从新疆农业大学开设多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该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

(一)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乍一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会感觉该专业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囊括多个专业领域、学生就业去向定位多方向,优势体现非常明显。但正是这些“优势”导致该专业发展至今弊端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难以明确、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设计、规划、评价、决策、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要求学生兼具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致使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也使学校面临着专业难以准确定位、难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学生面临着什么都需要学、却什么都学不精的尴尬困境。

(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太宽、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该专业学生要求毕业后能够胜任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而目前惯行的本科专业(学分制)四年制难以保证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设置,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而不精,形成专业不“专”的窘境。

新疆农业大学依托自己的学科背景,在2012级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的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与规划、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测量学、地理数学方法、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等。从设置的这些课程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囊括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方面,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杂乱无特色,重点不突出,在社会上找不到完全与之匹配的部门、行业。可见,按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来全方位设置课程并不符合科学发展原理与规律,也违背市场规律,课程设置应当针对市场需求与相应的行业部门,有的放矢。

(三)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知识繁多而驳杂,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毕业生多从事与其专业不符的职业,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主要本科专业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排名第八,对口率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专业口径太宽,学生学的杂而不精,似乎什么都会又都不会,社会上也没有完全匹配的部门、行业,导致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难以认可并接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而用人单位更愿意吸纳与其完全对口的专业的学生,例如,规划部门愿意吸收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环保部门愿意吸收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国土部门愿意吸收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的学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前述诸多专业的学生相比几乎毫无专业竞争优势,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很低。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学科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带来的机遇

如前所述,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多年以来,各地各高校都面临着许多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学生就业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个专业。此次学科与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帮助该新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明晰了未来城乡规划教育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使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用地理学理论统筹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新专业的具体内涵。这正好适应了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性发展趋势,也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定位上更加细化、明确,承担起了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明确了该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使得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与优势,优选特色方向,显得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新疆农业大学就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掌握基础人文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精通基础城乡规划知识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相应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新专业方向确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再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对学生来说,改善了原专业学生学而不精以及专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境况,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也有了更加对口和明确的用人单位,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面临机遇的同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优化、在学时有限前提下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等。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优势,并以此组织教育实践,实现规划人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基于以上问题兼顾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疆农业大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业务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GIS、计算机和绘图等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协同攻关能力;外语要达到能较顺利地查阅外文期刊以及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

(三)课程体系构建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主要的理论教学环节,构成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基础。除了提升基础素质能力的课程如思政、大学英语、高数、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和普通基础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之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主要还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具体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的学科背景与社会需求设定。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地统计学、遥感概论、地图学、城市地理学、地理数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及专业限定选修课主要有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源调查与评价、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维吾尔口语、专业英语、建筑美学、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矿产资源管理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城市规划制图技术、公文写作、专业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撰写方法。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课堂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及社会搭建起一个桥梁与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和设计4个环节。其中,课堂实验根据各门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习、遥感实习、地图学实习、土地利用与规划实习、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习,前三者各一周、后两者各两周;专业实习为校外城乡规划综合实习,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学年初始;此外,还有8周的毕业实习和累计10周的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时进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宗旨。

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则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包括公益劳动与支农劳动)、社会实践(含社会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支农劳动获奖,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组织的各类公共考试,职业资格与技能认证考核,阅读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目、学术论文,以及听取学术报告与专题讲座等,取得成绩者,由学校认可并以学分形式记载在学生学习档案中,要求至少应取得8个学分(其中非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至少2学分),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综上,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重在明确专业内涵与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然,新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还将历经一个不断反馈与修正完善的过程。

结语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并进行的学科和专业调整,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承办高校及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训,结合社会需求,重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专业竞争力,促进新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城乡规划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规.中国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排行榜[N].网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华,张勇,刘雪艳.专业调整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4-137,156.

[4] 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篇7

关键词: CBE 立体化 培养模式

1 引言

CBE是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通常译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1]。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最早始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培养战时需要的技术工人,英国采用能力模块式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使学校高效率地培养实用的技术人才,这样能力模块式教学更加受到重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该方法在北美和澳大利亚被广泛采用。通过国家教委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持的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该方法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目前我国已有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在试用该方法,但运用于地方高校本科教育,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基本为空白。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是地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人才。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设立的专业,在江西省高校设立的时间并不长,省内部分高校(如江西财经大学在03年、九江学院在04年等)开设了该专业,而全国目前设置本专业的高校有76所。由于该专业所依托的平台不同,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太规范、教育模式滞后、人才培养错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对路。这些问题逐步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宋戈、袁兆华结合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认为资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理科学生具备的通用能力以及本专业应该具备的特殊专业技能[2]。郑拴宁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角度研究认为,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需要的课程[3]。而江西省内对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不够,研究的成果基本没有。

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泛化。

从我国各高校资环专业的培养方案看,基本上都是典型的通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涵盖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就业部门多而广。但学生就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在当前的培养模式,造成学生在环境科学领域与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竞争,在规划领域与城市规划专业竞争,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竞争,在房地产领域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竞争,在中学地理教育与地理科学专业竞争等,且都处于竞争的劣势。该专业以宽而大的口径招生,在低年级以宽而大的口径进行基础教育,这对拓展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培养模式,但仍以宽而大的口径在高年级培养,在该专业所涉及的领域都有相应专业培养专门学生的背景下,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种种制度性的、非制度性的要求下,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面临巨大的困难。怎样处理好通才教育与社会对专才的需要的关系,是办好资环专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4]。

2.2 资环专业办学特色不突出。

在当前的学校中,从设置该专业的学校类别看,有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理工院校、地矿类院校、财经院校以及些刚刚升本的地方学院。总体看,以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为主。各高校无论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培养模式、就业定位,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各类特色不同的院校开办该专业应具有的特色。资环专业本是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但与其他的工科专业相比,特色不突出,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

2.3 资环专业课程偏理论,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资环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加强,对本科生来讲,需要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从事基层和实践工作,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偏向于理论分析,使得毕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因此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动手和实践课程的锻炼,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仅包括测量实习、地理综合实习和城市规划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泛而不精,影响了学生的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4师资力量难以满足资环专业发展需要。

1999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两个专业合并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而当前的办学模式中,资环专业多数设在地理学院、资环学院、旅游学院、国土学院等院系中与其他专业合办,而且作为一个新的专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从事该专业的教师多来源于地理学、管理学、规划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因此,本专业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3 基于CBE的创新立体化培养模式建设

3.1 建设立体化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调整资环专业培养目标,原先主要集中在为政府、事业部门提供高级人才,资环专业的学生较适合从事建设局、规划局、发改委、环保局等政府部门的城市发展管理工作,而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名额有限。因此,该专业学生就业的选择范围受到限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主导下,本科生的就业对象如果是企业,则更多地体现了市场选择。因此,资环专业应根据该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设置相应的课程群,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规划管理、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等,分流培养适应不同方向需求的学生,细化方向的精英教育,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建设“基础理论―专业素养―实践应用”的三维立体结构的模式,使学生在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细化的专业素养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课内实践和课外实习环节训练,特别要加强情景课程实践和室外实习教学环节,在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5]。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用1―2年时间加强数理、人文、计算机基础与外语基础的训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本专业在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工作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再利用两年时间学习本专业实际应用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的发展和应用。在低年级基础课教学期间,开设部分选修课,在高年级则迅速加大选修课比重,课程设置以学时少、信息量大、边缘性强、学生可选余地大为其特点。为达到分流培养目标,在高年级可实行导师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深层次的双向交流,因材施教。

3.2 以能力模块为核心,凸显品牌特色。

资环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很多相关院校都做了有益的尝试。本文认为该专业要充分体现地理科学的独有特征、办学历史经验与办学条件,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鉴于各校资环专业设置在不同院系下,可利用其融合多个专业的优势,加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在高年级课程上可以考虑设置多种能力模块如城市(区域、旅游)规划模块、地理信息模块、国土规划与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模块、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等,让学生进行选择,使学生就业时能至少掌握一门具有可行性的操作动手能力,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针对不同的联合办学模式,该专业应设置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凸显品牌特色。

3.3 构建三维结构的立体课程体系,体现特色的实践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原则,建设三维结构的立体课程体系。三维立体结构体系是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和实践课程所组成。而实践课程体系由实验教学、课外网络学习、实习教学、课程设计、第二课堂活动五大模块组成,这五大模块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相互联系,是构成资环专业教学体系和专业特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科学地处理好这五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及相互衔接的关系,使其优化配置、功能互补,多途径、多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资环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杨阳.加拿大CBE职教模式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0-11.

[2]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1-82.

[3]郑拴宁.数字城市建设――21世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就业与发展的最佳方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0-52.

[4]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8-82.

篇8

关键词:订单生产模式;知识―能力结构;平台课程模块;调整;培养方案

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市场具有一般产品市场的属性,作为特殊“产品”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否“适销对路”,取决于其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而其知识―能力体系,是决定其满足市场需求程度的核心要素。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构建起来的,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要紧密结合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合理构建人才知识―能力体系,赋予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产业需求的基本素质。企业生产模式不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产业的运行与发展是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必须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近年来,纺织企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的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纺织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也应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一、纺织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

企业的生产模式可分为两类,即面向库存生产和面向订单生产。面向库存生产,是指产品生产在客户订单到达之前已经完成,接到订单后产品是从成品库中直接发运,也称为备货生产。该方式适用于具有稳定市场需求的、较大批量产品的生产组织。面向订单生产,是指最终产品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才能确定。接到订单后,才开始组织原材料采购和生产,一般不设产品库存。该方式适用于市场需求预期不明晰及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组织。单纯从产品属性角度而言,纺织企业的产品中既有适宜于面向库存生产的产品,如一些纯棉、涤棉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常规产品,也有适合于面向订单生产的产品,如一些小批量非常规产品及一些新型纤维产品。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生产模式,由面向库存生产到面向库存与面向订单生产并存,再向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全面过渡。目前,面向库存生产已基本放弃,基本采取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当然,不排除部分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趋势自主开发一些产品,但往往仅限用于技术储备和市场宣传引导的样品,而不会形成库存。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企业竞争力要素的重构。对于具有深厚库存生产积淀的纺织企业而言,在现有的设备、技术水平条件下,作为原来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诸多因素,如多品种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已成为企业从事订单生产的基本素质,不再是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在订单生产模式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生了转变,由下列要素构成:订单的获取与订单管理、生产计划与组织、原材料保障、成本管理。

二、订单生产模式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的新要求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要有赖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即其知识―能力结构的适用性、先进性。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1.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基本专业技术能力是从事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基本工程实践能力,自然也是从事订单生产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区别于库存生产模式下对纺纱、织造基本技术能力精深化要求,订单生产模式要求的技术能力更加全局化、系统化,要求技术人员对整个产品链的上下游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基本技术能力是订单履行、产品设计与新产品研发的支撑。

2.营销、贸易能力。订单生产企业的营销、贸易能力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销售、促销等能力,而主要指订单获取能力,其次还有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能力。虽然从理论上说订单的获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实际上不确定性的订单生产交易双方可以演化为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甚至联盟关系,毕竟谋求新的合作对双方都意味着着不可预知的风险。订单的获取能力取决于企业良好的订单履行信誉积累及合同谈判能力,而高效的订单管理和良好的客户关系维护是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必要保证。这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应具备贸易谈判、订单跟踪与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相应能力。

3.设计与研发能力。订单生产模式对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订单来样的解析和工艺实现能力;二是整体研发思维方式;三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订单生产基本采取来样定制,先有了样品,要求是明晰的,这和传统的设计流程是部分相反的。如何通过工艺措施,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样品要求的差异最小化,是订单生产控制的关键。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来样解析和工艺实现能力,尤其对于那些来样不充分的订单生产。准确的来样分析是正确工艺制订的前提,工艺设计能力是订单生产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企业新产品研发是订单生产的延伸,是基于市场需求预测的新产品自主研发,以实现技术储备,并提升企业形象。一些个性化订单设计,实质上也是一种新产品研发过程。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调整,新型纺织品研发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涉及原料、纱线、织物、染整甚至服装的集成一体化设计,即新产品研发过程从原料选配开始,而原材料的应用定位需指向最终产品――服装。产品链不再是割裂的,研发必须以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站在整个产品链的角度考虑最终产品目标的实现,一些技术质量要求和技术问题的解决应力求在产品链中成本和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环节予以达成。目前,在纺织企业内部,原材料供应、纺部、织部、印染等部门因质量问题扯皮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其根本原因恰恰是缺乏一种整体研发思维方式,不去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在哪一个环节解决是最经济的,而是相互推诿。这样往往不会真正解决问题,从而造成订单产品质量不能以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予以保证。此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当前产品设计与研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精确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设计成本。

4.管理能力。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能力渗透于订单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料供应的管理到成本控制管理,从生产计划组织与管理到上述订单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这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理念和利用先进计算机管理软件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基于订单生产模式的专业人才培养知识―能力模块体系实现

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基本上由四个模块组成:基础专业技术能力、营销与贸易能力、管理能力和设计研发能力。知识―能力体系结构的差异,体现在各模块的侧重程度与内涵的不同。

满足企业库存生产模式需要的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即解决企业生产中技术问题的能力,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如设计与研发能力、营销与贸易能力、管理能力等,则处于从属地位,如图1所示。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纯的重视技术,向技术、设计、管理、营销并重发展,并更加注重各知识模块间的交叉与融合,如图2所示。

尽管人才市场同样存在市场细分,人才培养定位同样需要关注错位竞争问题,但作为服务整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整体知识―能力架构应该是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的,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技术能力模块的精细化培养(实际上很难做到),会影响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和适用的普遍性,增大就业的不确定性。为保证输出人才对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普适性,提高就业市场的适应性,各地方高校在培养方案制订时普遍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注重“大纺织”平台的搭建[4~7],在此基础上,兼顾人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实现某一个或几个知识模块的凸起。在这种培养方案体系中,“大纺织”平台的基本课程模块构成是决定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体系结构的关键。具体专业方向及数量的设置,取决于高校所处区域产业布局及其具备的软硬件条件。在现阶段,迎合产业融合现状和发展趋势,“小平台大方向”向“大平台小方向”发展是趋势。

平台课程模块的设置应指向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体系要求,同时要关注订单生产模式下,各知识能力―模块的内涵要求的变化。各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设置的设计如图3所示(见下页)。

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课程群通过产品链的覆盖,构建从纤维原料到最终产品的知识链,同时培养系统观念和基于产品链整体把握的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设计、研发能力培养课程群从正过程、逆过程两个方向培养设计能力,兼顾订单生产和产品研发,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力的训练,深化基于产品链整体设计的思维;营销、贸易模块培养课程群从事贸易、营销活动的基本能力及提升、保障性专业知识的储备;管理能力培养课程群培养生产、质量、贸易等环节的管理能力,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并实现与工程能力的融合。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课程群还应设计相应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工程实践素质。以此四个能力培养课程群,搭建“大纺织”专业平台,辅以专业方向对某1~2个知识―能力模块的精细化培养,以共性需求为基础,兼顾个性化需要,可使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更符合企业的需求,降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误差,提高市场竞争力。

纺织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对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订单生产模式下,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需求从以技术为中心向技术、设计、管理、营销均衡发展转化。作为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纺织产业的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策略也应作出符合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的调整,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重新构造“大纺织”平台各课程模块,用相应优化的课程群映射各能力要求。整体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产业融合的“厚基础,宽口径”与“以共性需求为基础,兼顾个性化需要”,这对满足产业需求和提高就业适应性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乔建成.面向订单生产企业的业务特点及管理难点[EB/OL].(2007-11).2009-12-23] .http://kingdee.e-works.省略/document/200711/ article2569.htm.

[2]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生产的类型与ERP选型的关系[EB/OL].(2007-11-15).2009-12-23].http://wwwboy0

148.blog.省略/blog/static/5711717920071115114015777/.

[3]曹健,张申生,等.面向订单生产方式的产品与过程集成配置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9):1709-1712.

[4]李泊安.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的重要链条[J].纺织商业周刊,2009,(4):69-70.

[5]史薇.浅论我国纺织教育发展思路[J].天津纺织科技,2006,(4):57-60.

[6]王劲伟,郝凤鸣.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纺织教育,2007,(6):42-45.

[7]姜寿山.面向“大纺织”,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47-48.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126—02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意义

著名管理专家诺斯威尔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这里说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在了解自我的志趣、能力和职业要求及社会就业环境的基础上,理性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并制订符合个人特点的教育计划和职业发展计划,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奠定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虽在进校之初就已确定了职业方向,但让学生认识到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为他们提供有利于自我职业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将有利于他们在全面认识自我和正确评估社会环境的前提下,作出更加理性的职业选择,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对整个社会而言,职业生涯规划也有利于减少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 校企合作模式,即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产学研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高职教育教学在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显著特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上又称之为“合作教育”,它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培养所需人才的教育模式。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已初步形成多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例如,企业独立办职业学校、资源共享模式、厂校合一模式、企业参股模式等。

2 订单培养模式。它是指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订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在职业发展方向上必须达成一致;订单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要符合用人单位要求。

3 工学交替模式。它是利用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根据企业生产和学生实习的安排,实行半天学习,半天顶岗实训,或第五六学期全天实训的教育教学计划,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目的,从而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4 双证融通模式。它是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它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

(二)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工具理性异常显著。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为目标,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高职院校为确保向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上都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进行调整,视毕业生顺利就业为高职院校的生命线。

2 培养主体多元化。行业企业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确立培养目标及其规格时,不得不考虑行业企业主体的要求,以确保贴近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然而,由于过分注重行业企业的要求,将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可持续发展置于不顾,以致由于培养企业的难以预测的变化反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业困难。

3 教育效益短期性。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高职学生都把职业教育看做一种谋生教育,因而这种教育的效益是短期性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仅考虑企业的需求,教会学生有一定特长之后便推向社会,使自己有较高的就业率;二是高职学生想着自己在校内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在社会上谋得一席之地,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即可。这种目光短浅的办学理念,必然导致高职教育的异化。

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院校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虽重视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发展,但更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使得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以就业为导向来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似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某项职业技能,从而能够充分就业。职业教育虽有其显著的职业化特点,但也必须在弄清楚了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谈人才培养,否则,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一种特别的器具,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人。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基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构建。也就是说,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站在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来设计,将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不会偏离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一)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在任何类型的学校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个性的人,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拥有某种专门知识、能力或一技之长的群体,这是它的特色和生命所在。但是教育的本质是要将人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工具人。即使是职业属性明显的高职院校也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目标理想,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我特点和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情感、理性、专业和谐发展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专业的自由

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个性特征、发展潜力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打破了传统的高职院校专业选择的限制性(专业选择在进校门前进行,进校后难以更改),学生在进校前可暂不作出专业选择,在进校后的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经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全面了解学校所开设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就业环境及对人才的要求等,再结合自己的能力、个性、志趣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第二学期或第二学年再作出理性的选择。

(三)实行符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双证课程体系

双证课程体系是指以各行业职业标准为导向,对相关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其兼具职业性、学历性两种属性。其实质是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双证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都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方向课等三大模块。同时,制订与双证课程体系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将双证设计的内容融入各门课程之中,帮助学生做好今后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又对自己未来职业走向有清晰认知的专业人才。

篇10

论文关键词:人才规划纲要;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

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而对于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71%的整个西部地区来说,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培养大量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创新理念,服务发展,做好人才培养计划

高技能人才是指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职业资格评价体系来说,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型人员。高技能人才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掌握西部地区对人才在需求量和需求层次方面的情况。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组成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

培养目标深入学习领会《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实施对策根据西部地区产业需求的特点,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式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宏观引导,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政府的义务,只有政府从宏观层面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才能使高技能人才培养朝着正确的方向科学有序地前进。应尽快制定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使西部职业院校在经费筹措、办学自主权、招生就业等方面更具有特色。还要规范就业市场,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并引导、促进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办学,为职业院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在出台保障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要极大地调动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可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对企业急需的紧缺工种技能人员、高技能人才实施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和补贴予以引进等等。还应引导用人单位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把参加技能培训和技能水平提高同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

科学利用,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合理布点,建立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联合同一区域共同出资建设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可以统筹资源、资金,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现互补互助,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同时又能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定期指导和检查。要做好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并做好分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加强生产性和虚拟、仿真型实训条件建设,创设愈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一致的学习任务。

专兼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教师培训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职业资格制度、聘任制度等各种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参加生产实践,同时鼓励和吸引企事业专家及特殊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重视教学骨干培养,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和兼课,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通过院校间互聘、联聘等途径,使教师能够合理流动。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受聘的机会,进行校际、地区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获得更好的发展。鼓励专业教师每年进行一定时间的企业实践,做好毕业生回访及指导学生定岗实习,带回企业的新理念。构筑相应的平台,加强不同职业院校教师之间教学方法等的交流与共享。

整合资源,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西部职业教育集团,可由若干个有关的职业院校组成联合体,也可由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产学研联合体。制定集团财政运作规范,建立集团的财务运筹中心和运行网络,确保所建集团的经费运行及财务运作的合理、有效。建立财政管理、监督机制,并保证经费正确使用,实行财政投入重点倾斜。建立领导和决策机构,承载整个集团的领导、决策和运营等功能。要组建相应的专业团队,明确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各项管理章程,细化集团内各成员间具体的合作内容、职能分工以及利益分配,增加集团成员对合作结果的可预知性,减少合作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集团成员的合作动机。职教集团组织的目标、外部环境、组建模式三者之间的协调程度是组织效应大小的基本条件,也是集团生存的前提。

篇11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ctuality and problems in personal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ersonal training mod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ased on career planning, finally,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Key words: career planning;engineering management;persona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231-02

0 引言

为适应我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和房地产相关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中高级人才需求加大,而我国目前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在质量、数量、层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有了现实的需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336所高等院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因传统及优势存在差异,各高校在学科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建筑类院校主要侧重于建筑施工单位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人才培养。

由图1可知,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普通本科类院校数量较多,占全部院校的74%,且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有98%为本科院校,高职类院校所占比例较少。

表1数据显示有极少的院校设置职业规划课程,同时,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1120位学生中仅有9%的学生对职业规划非常了解,有49%的学生对其不了解,甚至还没有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这些都表明: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没有明确的设计,缺乏人生发展的规划意识和主动性。

2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对于综合型人才培养投入较少,与当前建筑房地产市场发展不相符。同时,各高校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统一,这必然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

2.2 课程建构内容不完善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主干课程是相互独立的,各高校在教学设计上忽视其内在联系,存在将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安排在期末进行,导致任课教师与学生缺少交流及面对面指导的机会等问题。

2.3 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经验要求越来越高。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培养与建筑业、房地产业产业链节点以及企业相关岗位的对接不够紧密;课程的内容与建筑业、房地产业岗位要求的对接不够紧密;实施教学过程与建筑业、房地产业的生产过程的对接不够紧密;相关学历证书与建筑业、房地产业职业资格的对接不够紧密等。对于学生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不够突出,对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应用化,学习过程工作化的意识不足。对实践教学还不够重视,实践教学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

3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求职就业以及将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可激发学生学习实践动力,同时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2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初探期、定向期和冲刺期三个阶段,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技能三方面的培养(见图2),使学生最大可能地符合和适应自身所在行业要求。

3.2.1 职业意识培养 意识培养是规划设计的初级阶段,学校通过入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掌握本专业的职业情况及所需职业技能,了解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情况,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能够以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为目的,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学习。

3.2.2 职业行为习惯培养 在清晰的职业规划驱动下,还需要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通过在学期间日常管理监督引导学生自主提高职业行为习惯培养的意识,增加就业机会。

3.2.3 职业专业技能培养 职业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采用校内外社会实践方式。首先引导学生熟悉岗位职责,掌握工作流程、主旨及工作技能。其次,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培养教师教学方法及技能、提供实践锻炼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4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不断快速的发展,如何构建出与之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必须正视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并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职业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潜在职业能力,使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为建筑产业与房地产产业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桂荣.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02:80-81.

[2]管平,胡家秀.高职院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3,02:57-59.

[3]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127-129.

篇12

论文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构建高教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数以千万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落实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重点突出“创新”;二是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三是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

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其中之一就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

可见,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应有功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数以千万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意三方面内容。

一、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创新”

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高等教育需要认真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突出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强调培养方式的创新,改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创新”构建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是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规格、具有什么特定的才能是涉及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围绕“创新”构建培养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素质要求的综合分析,应以社会责任感、知识基础、动手意识和实践能力、独立思考精神及耐力为基础构建创新性人才的素质结构。

2.围绕“创新”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

作为创新教育理念的承载者和保证方式,创新教育模式是对创新教育过程的高度概括,它不仅为创新教育提供了一个科学、可靠的操作程序,也为评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靠依据。因此,结合目前教育改革所大力提倡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应该构建探究教育模式、问题教育模式、案例教育模式等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

3.围绕“创新”改革教育制度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智能开发,重视课堂教学、轻视课堂活动,重视校内学习、轻视社会实践,重学科精深、轻学科交叉等现象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目前许多大学生司空见惯的学习方法和形象写真。因此,要围绕“创新”改革教育制度:一是要坚持实行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二要实行以加强基础、文理渗透、加大课程内容的整合和综合力度以及科学设定必、选修比例;三要大力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宽松、富有活力的教学气氛和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组织的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在参与中迸发出创造的智慧。

二、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考察创新性人才培养做得成功的大学,可以发现其人才培养模式中贯穿了一条主线,即“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都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其中的道理,正如耶鲁大学斯密特德校长对学生所说:“你们就是大学!”并且,在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写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宣言》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要求“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1]因此,培养创新性人才也应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1.贯彻落实学分制,给学生以充分学习的自由,集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要贯彻落实学分制,一方面需要制订灵活的培养方案和实行弹性的修业年限;另一方面,学校应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因此,学校应增加开设课程的面和课程的量,从而增加学生选择的余地。只有这样,学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或局限于某一专业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动权,可以充分发挥潜力与特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形成完满个性。另外,应增加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以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拓宽其知识面。在课外,学生不仅要读书、写文章,更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更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地学习、锻炼和提高,从而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2.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会学习、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为核心目标

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校庆上总书记指出“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其殷殷希望,包含着厚重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人生哲理,彰显出个性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性。个性,简单说就是天赋,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人的个性发展就是使个人所具有的天赋得到充分地发挥。个性发展得好不一定带来创新,但没有个性发展则肯定不会有创新。因此,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只有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才能激发人的创造性,才能造就社会文明的五彩缤纷,即所谓“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做到四点。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是强调知识的系统和全面的“概述”或“综述”课,将某学科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而是强调该学科的“引导”作用,强调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强调使学生接受特定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有相当的深度。

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

再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设立学术性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过去人们总是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然而美国大学的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发生在课堂外。”[2]并且,在课外,大学生除了个人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创新精神,强化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社团并不是一般的学生管理或督促学生学习和遵守校纪校规的机构,而是建立在各学科基础上的学术性社团。这些学术性社团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所以,应设立更多的学术性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

最后,开展以学生的创业计划为基础的创业教育。据统计,美国硅谷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并且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比尔·盖茨、杨致远、拉里·佩奇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由此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创业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在我国,创业也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为此,大学应鼓励学生拟订自己的创业计划,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学生创业,并围绕学生的创业计划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教育,以此为学生创业奠定经济和能力基础。

(2)科学与人文相结合。面对“钱学森之问”,总理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因此,无论在课堂内外,我们都应该既重视科学教育,也重视人文教育,更重视二者的有机统一。

正如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所说:“因为科学在各个领域所展现的发展前景,科学和科学的思考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影响着非常广泛的人类活动。”他还说:“我们以说不出莎士比亚5部戏剧的名称为耻,但如果你不能区分基因和染色体,却不以为然……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3]

(3)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首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是指教学要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而且是指教学要与学生的研究相结合。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卡斯佩认为:“不仅学生从老师那里学习,而且老师也从学生那里学习。在一所研究型大学,研究与教学有一种辩证的关系。”

其次,扩大学生申报课题、参与研究的比例。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研究、站在新知识的前沿、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一流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最明显的竞争优势。正如卡斯佩对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所说:“在最好的大学——你们就处在世界最好的大学里——教、学和研究是探索知识这一整体同等重要的成分。对知识的这种探索发生在教室里,发生在图书馆里,发生在实验室里,发生在书房中,甚至发生在大方院(斯坦福的学生宿舍)里。你们对知识的探索和我们对知识的探索是相互依赖的:将知识传给你们和向你们提出挑战是我们的任务,质疑和挑战我们、寻找和我们一起做研究的机会以便继续探索知识是你们的任务。”[4]通过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学生课题,扩大学生立项和参与研究的比例,从而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因此,课题研究为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最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创新能力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问题解决能力。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因此,应不断鼓励学生深入专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考虑科学发展综合化的趋势,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互相激发,即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有时也可能取得某些突破,获得更多、更有益的创造技能。

(4)改革教学评价制度,更加注重发展性评价。目前的教学评价依然存在重共性、轻个性,重甄别选拔、轻改进发展,重纸笔测验、轻动手操作,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现象。纸笔考试对测试记忆性的再现性知识比较适用,但对测试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情绪、态度和兴趣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作用有限。单一的评价方法既不能对学生给予科学的评价,导致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继续存在,又过多地强调了共性,忽视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失去了形成性评价对大学生进步的及时肯定,只有在教学活动基本终结时开展的教学评价,不利于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的实现,致使教学评价的根本宗旨无法体现。

针对上述问题,评价制度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以考试分数、学生能力发展、教师发展等多方面来衡量教育成果,建立多元质量观要求的新评价手段与方法。

三、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较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知识的能力,其中创新知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增强可以提升素质。反之,较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所以,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蔡克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2]理查德·莱特.穿过金色阳光的哈佛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篇13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 审美素养培养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其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实现和谐的发展。艺术教育既是感性学科,又是人文学科,因而它是真善美联结的纽带,也是真善美统一的桥梁。艺术教育还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健全学生的自我意识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艺术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为最高要求,促使其全面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一、高职院校学生审美素养的现状

目前,在社会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由于就业单位一味追求高学历和工作经验,高职院校在无法达到高学历的客观条件下选择了增加学生工作经验即短时间内将专业课内容教授给学生。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都是围绕市场而变动,俨然已经成了“职业培训”场所,以至于审美素养教育被高职院校抛之脑后。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只认市场需求而忽视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学科片面化,学生的审美素质得不到相应的提高。这使得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实践知识、动手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人文素质方面相差很多:高职教育重市场、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重专业、轻基础;重共性、轻个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探索

(1)加快改革。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艺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将学生的人格思想融入其中,这样就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视野,自然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等个人综合素养。另外,教师还应改进之前的教学方法,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要多从情感、意志、情绪、伦理等各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做全面的规划和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使之在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进而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让高职教育从培养单纯的“技术劳动者”转变为培养“技术人文者”。这种教育理念的实施,审美教育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2)课程融入。为了达到艺术教育改革的目的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首先就是将艺术课程穿插在专业课程之间,使二者不是处于分割状态。通过学习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文学欣赏等艺术学科,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提高自身审美素养。融入了艺术的因素,高职院校的教学就再不是单纯的教学了。借助艺术教育的因素、氛围,学生们会在另一个空间中探索、实现自己的想法,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它似乎有种超越形式的力量,直达人的精神领域。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都十分重视“交叉学科”和“交叉式学习或研究”。这一思路的依据是,多个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研究和学习时更容易激发学生们从多角度探究,在多学科碰撞中产生创意和见解。另外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老师们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的多媒体的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内外结合。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下探讨为辅,基础课程为主,综合型、开拓型、兴趣型等为辅的艺术教育体系。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不能靠仅仅在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首先要离开课堂感悟生活感悟自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出一双善于发现真正美的价值观,正确审美。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真实的感悟之后才能沉浸在艺术作品的美妙海洋,接受那些情感的熏陶,使情感得到升华,从而自如引入到创作情感中。学生不仅仅要学会带有情感去审视艺术,还要摆脱已有的从艺术中获得情感的束缚,发表自己的审美情感,让自己审美情趣的心灵活跃起来,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创造。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有句话说得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上帝为我们开启了心灵的窗户,我们用它来寻找美”,人的智慧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是灵魂教育,是审美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就是我们开启美的钥匙,通过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情感,像是润物细无声一般,让学生接受到道德情操、精神品质和意识观念的熏陶和渗透,让他们对生活、对人生有了全新的、正确的认识,对未来充满希望。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艺术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艺术对一个人的感染与熏陶,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现培养高规格人才目标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的重要保证,目前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探索和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总而言之,时展的同时,艺术教育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艺术教育是由内而外全方位塑造人才的不可或缺的过程,只有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内在修养才能使学生内外兼修和谐全面的发展。我们应该保持长久以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高职院校现有的艺术教育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使教育体制能够有助于培养艺术素养高、具有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华.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研究[D].兰州

大学,2011.

篇14

黄河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0063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高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系统工程,个人、学校和社会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成,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项复杂的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培养质量;作用及路径

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在微观层面上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规范,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渠道是不可或缺的,但在现实中,此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首先,从时间安排上来说,很多高校只是将职业指导课程集中在学生大四毕业前夕,而对其他在校学生则没有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安排,课程时间安排明显滞后,且课程的设置缺乏稳定性,没有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其次,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只是一些面试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的讲解,缺乏系统性、时效性及针对性。而且授课的形式还是传统的“我讲你听”,没有利用讨论、交流、视频短片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讲课,授课缺乏趣味性。这种课程的安排上的不合理,使得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同虚设,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缺乏科学规范的测评工具,职业咨询服务力度不够。自我评估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估是做好人生定位的前提,它对职业目标确立、生涯策略、评估等环节都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做好了自我评估,才能选择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但是经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带有主观性的,都是通过自我感觉或是听亲朋好友的描述来判断的,只有很少部分的同学是经过科学的测评。因此,需要学校专门机构的人才测评和职业测评的帮助,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自己进行评估,才能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等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3、缺乏有效的个性化辅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与自己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及能力等方面相结合。只有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兴趣、性格等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也才能充分体现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经历、背景和认知,对大学生进行大众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可能满足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他们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更有效地度过每一天,更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师资力量薄弱。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指导老师掌握相关成熟的理论,而且指导老师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经调查显示,很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工作都是由政治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与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的。从数量上来看,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教师明显不足,致使很多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工作无法及时有效的展开,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更是无从谈起。从指导教师的专业程度上来看,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了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操作技巧,在辅导过程中,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学校对这些教师的培训、进修、学习和提高也不够重视,这也严重影响了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师资力量的建设。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在宏观层面上的问题

1、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薄弱。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都是由国家进行统一分配,因此学校也很少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随着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引入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出现,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招生名额与就业率挂钩,就业率低的专业将被停止招生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逐渐引起了高校的重视。但高校关注的仅仅是“就业率”,只要毕业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至于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高校普遍没有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因此高校在政策、资金等的投入都极少。这就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2、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的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应当建立在对自我和环境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可以实现人与职业的良好匹配,而对职业信息的了解和把握,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却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社会实践的量不足,不论是学校组织的还是学生自发的社会实践,从量的方面来说都明显不足,只是利用寒暑假、十一等时间比较长的假期来进行简短的实践,其风气与氛围都尚未形成规模。第二是社会实践的质量不高。限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都还局限在较低的层次上,很多同学的社会实践工作都是带家教、发传单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实践工作,学校并没有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平台,与国外的校企紧密合作等情况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3、理论研究较为匮乏。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实践操作而轻理论探索的问题。在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方面,我国尚处于引进国外成熟理论的阶段,对于理论采取的是拿来主义,至于该理论是否符合我国的文化和教育则考虑较少。由于缺乏系统的、中国特色的理论指导,对国外理论的了解也并不深刻,从而导致了职业生涯教育思路不清、行动盲目,也无法提高实践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也比较模糊,更不懂得怎样去规划,这就严重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学生本人直接参与自己人生目标的设计,对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会更加自觉和更加充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与动力。大多数学生考上大学后思想松懈,对学习没有引起重视。学习上大部分都还比较被动,考试之前再突击,缺少学习的热情与动力,没有学习的欲望,遇到困难就退缩,意志力下降。积极开展低年级学生职业规划普及教育,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本人对其兴趣、性格、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和被规划者的职业倾向,设计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只有每个学生对其职业生涯都有所规划,积极主动地学习, 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进入二年级后,教育同学们在客观分析、总结自我特点的基础上,挖掘自身兴趣,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同时,要巩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加强英语、计算机等通用能力的学习,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实践、实验锻炼的机会,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而且符合学生表现欲强的个性特点,使学生的个性和激情得到合理的张扬和宣泄。更重要的,一是学生在专业实践、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水平,把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大大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而且通过学习实践接触社会,体会现实生活,可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二是在学生的实践、实验中,学生会主动认识到自身知识的欠缺和能力的不足,这样就促使学生积极地加以弥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进入大学三、四年级后,要科学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积累实践经验,并从点点滴滴打造自己,塑造自我,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凸显,客观上就更要求在校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各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为今后就业及发展奠定基础。

四、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一)高校层面

1、职业潜能分析辅导。大学生都希望在毕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服务社会的理想工作,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但要对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有彻底的了解,更要了解社会现状,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来塑造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人才市场中有的放矢,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必需包括职业潜能的辅导,职业潜能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潜力和社会提供的职业机会。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对自我职业发展潜力与职业机会的分析,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确定自己的学习、实践计划以及各方面的职业准备,以实现毕业以后的顺利就业。

2、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及技能的培养。大学生如果缺乏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实践,在今后的择业中就会非常迷茫,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只能以薪水或社会声望等为标准来找工作,这就很容易导致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处处受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准确、全面、客观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于调动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而不是在学校的严厉督促下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具备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是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条件。培养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制订方案、做出决策等的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

3、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首先要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高校应逐步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职能化、专业化,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服务机构,创新教育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其次要加快调整职业生涯课程设置。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课程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只有结合各年级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大学生规划好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后要积极强化指导队伍的建设。高校应以校外引进为主,校内培养为辅,积极引进校外的相关专家,到学校做专职教师或举办相关的讲座和交流会,对同学们的生涯设计、心理测评等生涯规划中的困难进行有效解决,对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系统管理。在校内培养方面,应派遣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去外面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辅助校外聘请的专职人员开展工作。

4、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培养。随着就业难形势的愈演愈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方式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出来。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新趋势。创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和一个团体使用组织力量去寻求机遇,去创造价值和谋求发展,并通过创新和特立独行来满足愿望的需求。大学生创业教育所蕴含的生机和发展趋势引发的一系列观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将会有深远的意义。

(二)社会层面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内外部的相互协调,与社会机构共同紧密配合,群策群力,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我国,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除了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和学生家长关注之外,其他社会机构很少参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是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需。首先,要积极建设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基地,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和择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长效的实践锻炼平台。其次,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通过组织一定规模的有明确目标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最后,要发挥老师对学生实践的指导作用,发挥其针对性强、专业性突出的优势,科学地引导学生的专业实践,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

2、各社会团体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就业信息。各社会团体也应主动配合高校和政府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企事业单位要及时向学生提供自己的人事信息,以便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要及时传递就业单位的用人信息和毕业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促使双方信息对称;积极举办人才市场招聘会、校园宣讲会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通过这种途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网络媒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降低毕业生择业的盲目性,提高就业成功率,各社会团体应在全国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在各大高校举办相关的活动,使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在大学生的心目中生根发芽,由外在的压力变为自觉履行的内在动力。

结语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理论体系日渐成熟、操作体系逐渐完善的新领域,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稳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不相适应而产生矛盾的结果。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从学生、高校、社会、政府等多个角度来科学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只有这样,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大学生才能实现全面发展,高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方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出版,2008

[3]姜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推进与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94-95

[4]韩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54-56

[5]滑登红.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1):l17-ll9

作者简介

1.姜维(1978-),男,讲师,河南上蔡人,团委书记,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管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