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范文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8 10:10: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篇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自2007年4月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顺利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各项任务。具体工作中,各级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普查工作格局。市、县财政把普查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市级先后拨付普查经费112万元,县区拨付经费260.2万元,为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市文物普查办公室组织专家深入县区帮助指导工作,及时解决普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指导调度和监督检查,促进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广大文物普查队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怕艰苦、不怕困难,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深入现场开展普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完成文物普查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这次文物普查的数据,目前全市登记文物古迹达到4010处,其中复查2987处、新发现1023处,比普查前增加了34%,新发现了一大批具有很高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古迹,为我市历史文化宝库又增加了一笔丰厚的财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强力推动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普查队员无私奉献、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

当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下一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这次全国、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要求,认真抓好各项扫尾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普查任务。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巩固完善普查成果。巩固完善普查成果是当前普查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做好文物标本的整理、建档等工作,将文物标本全部装框上架,以方便今后查找研究,提高文物标本利用率。要进一步完善普查信息资料,对已录入系统的普查资料信息进行认真校对,查漏补缺,充实完善,努力使普查信息资料翔实准确、经得起历史检验。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各项规定,指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特别是档案要严格签订责任书,确保普查档案的完整和安全。要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组成专门班子,全面搜集各类资料,认真做好《“三普”资料汇编》的编辑工作,尽快将普查成果汇编成册,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借鉴、积累有益经验。

篇2

关键词 博物馆 保护利用 产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城市或地区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主要职能是在实现文物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展览展示、社会活动等形式,提高文物的利用水平,起到文化传承保护的作用。作为公益性的单位,博物馆日常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但是单一的经费来源成为制约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博物馆在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应当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并将所得收入用于博物馆的再发展,以实现博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我国博物馆产业开发的现状

截止2015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已达近4000个,平均每35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作为以政府拨款作为经营经费主要来源的单位,绝大多数博物馆在都没有进行产业化的经营,无法实现公益性和产业型协调发展。部分正在尝试产业化的博物馆,其产业运作的方式也较为简单,一部分是利用博物馆现有的场馆资源,通过门面出租、场地出租等形式,获取一定的租金收入。一部分博物馆对现有的馆藏文物进行仿制,通过销售来获取收益。真正利用博物馆的文化元素,通过对博物馆藏品、文化的深度研究、开发来获取收益,实现产业发展的博物馆十分少见。我国的博物馆产业化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2博物馆产业链构成

博物馆产业开发与很多其他产业门类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博物馆产业主要由五个重要部分组成:一是对馆藏文化的展示利用产业;二是文物仿制营销产业;三是文物元素的提取利用产业;四是以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基础的创意产业;五是融合旅游等行业的观光休闲产业。博物馆产业发展初期主要是文物的展示、文物仿制为主。得到初步发展后,开始探索创意产业领域,主要对于文物文化元素的提取,进行产品开发,然后由创意产品生产业集群进行创意产品的样本生产和大规模制造,之后由创意营销业集群对于创博物馆意产品进行最终的发行销售。再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博物馆产业融入到文化旅游的大产业中,通过以博物馆文物展示、教育为基础,带动其他服务产业的发展,甚至还可以提供咨询、营销、策划、包装等服务,形成品牌效应。

3促进博物馆产业发展的路径

3.1转变博物馆的发展理念

要推动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首要问题是转变开发主体思想观念。博物馆有公益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在体制上也具备事业性与产业性并存的情况。传统的事业性观念更注重博物馆在文物收藏、保护上的工作,但是博物馆的产业性就要求,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重视对其文化价值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层指出:“文物保护和文物利用,如车的两轮,鸟的两翼,不可偏废。”因此博物馆在经营管理上必须要确立文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即博物馆文化事业领导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依托博和服从博物馆文化事业发展,并为其事业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3.2完善博物馆的产业体制

完善的产业体制和管理机制是推动博物馆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纵观我国博物馆,极少有博物馆设立产业部或者产业科,从事产业开发工作。从国内外博物馆产业化开发的成功经验来看,要使博物馆产业持续快速地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博物馆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博物馆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博物馆理事会制度,通过理事会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要在内部设置中,突出产业发展部门的比重,积极探索博物馆与市场衔接的接入口,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市场去调控博物馆产业体制,指导博物馆开展产业经营。

3.3提高博物馆资源的利用水平

馆藏文物是博物馆的最基础性住院,博物馆产业开发必须重视和提高对现有馆藏资源的利用水平。一方面,要提高对馆藏品本身的利用水平。要积极策划各种优秀的展览,通过展览加强对博物馆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对文物的兴趣,促进收藏队伍壮大,从而为博物馆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提高博物馆专家学者的影响力。博物馆集聚着众多专家学者,可以提供文物鉴定、收藏交流、专业培训、藏品交易等服务来对收藏资源本身进行产业化开发;再一方面,要推动博物馆藏品利用的伸层,即就是要挖掘藏品的文化价值、文化符号、制作图文资料,为产业开发例如衍生品设计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3.4推动博物馆学术成果的产业转化

博物馆还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每年有众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等问题,与其他科研行业相比,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成果目前利用水平,特别是市场化水平还不高。学术市场是博物馆最基础的市场,这对整个博物馆产业开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博物馆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方式去引导观众的兴趣,把学术价值向观赏价值、美学体验价值转化,从而扩大学术市场的容量。因此博物馆学术成果的产业化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学术市场要注重专业性,二是针对普通大众要注重科普性。

3.5实现博物馆与旅游休闲融产业合发展

博物馆旅游市场是博物馆各个市场上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也是大家最为关注与重视的市场。人们到博物馆参观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休闲活动,在参观展览之余,人们也想购买一些纪念品、在主题餐厅休息或是品茗,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拥有身心的休闲享受。全方位的参与体验能够增加观众对于博物馆的认可度,也能充分的发挥博物馆展示、教育、经济的功能。因此博物馆产业开发的核心就是针对旅游市场,进行衍生品及周边配套服务的开发,策划一些文化性强,又富于观赏性参与性的文化活动或文艺表演,增加观众的体验感,实现产业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游云,刘中刚.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建议[J].博物馆研究,2012(03)

[2] 张艺军.论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02).

篇3

关键词 基层博物馆 藏品保护管理 问题思考

基层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已有博物馆4510家,其中80%以上为市、县一级的基层博物馆。与省级、国家级等大型博物馆、专题博物馆相比,数量众多、遍布各地的基层博物馆在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社会教育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现有的博物馆分级管理投入机制的限制,以及各地重视程度不一,导致很多基层博物馆开放运行投入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于藏品的保护管理重视不够、理念落后、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基层博物馆藏品的保护管理水平。

1当前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现状

基层博物馆是区域性的文化教育中心、文物保护中心和文物研究中心,是文物藏品保护和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博物馆事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很多基层博物馆都实现了长足的发展,馆舍条件不断改善,藏品保护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一方面,国家对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文物支出累计1404.13亿元,中央财政累计补助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205亿元,极大的改善了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条件。另一方面,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建设投入的增加和保护管理技术的革新,特别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基层博物馆在馆藏文物保护与管理方面,逐渐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专业化。以2014年启动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为例,100%的基层国有博物馆都实现了藏品的网上登记、网上备案,建立网上文物藏品数据库。另一方面,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保护技术的进步,基础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很多基层博物馆在藏品保护管理中,都开始积极探索更广泛的领域,尝试开展文物保护修复、文物藏品研究、文物艺术品开发等相关工作。

2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藏品保护管理观念落后

先进的理念是有效提升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水平的先导。目前,很多国家、地区的博物馆,已经将藏品的保护管理与文物本体研究、文创产业开发、文物修护技术研究等很多方面相结合,全面拓展了藏品保护管理的领域和范围,有力提升了文物藏品保护管理的附加值。但是,也还有很多基层博物馆,包括博物馆管理者、藏品部门负责人、普通工作人员在藏品保护管理方面,观念比较陈旧,还仅仅将藏品保护管理定位在文物的进库出库、登记造册、日常养护等方面,还没有凸显出藏品保护管理的价值。

2.2藏品保护管理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做好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的基础。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对藏品保护、登记、鉴定、分类、库房管理等进行了系统的规定。由于各地藏品的内容、特点不同,对藏品保护管理的条件、要求也不同。在规范化保护管理过程中,各省又制定出台了省级的藏品保护管理的条列、制度,很多国家级、省级博物馆也根据自身藏品特点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但是,很多基层博物馆由于条件、能力所限,只能完全采用国家、省级相关制度规定,缺乏针对自身馆藏的管理方法、执行起来难度大。导致其在清理藏品、分库保管、登记建账、分类排架等方面不规范,存在很多问题。

2.3藏品保护管理技术设施落后

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且由于历史久远,文物藏品保护对于环境、技术、设施的要求很高。以先秦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彩陶等文物为例,大多需要恒温、恒湿的环境,对于藏品的库房、设备、技术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器物氧化、褪色、霉变、生虫等问题。有条件的博物馆已经基本实现技术设施的现代化,通过专业的设备、全数字化的管理,可以网上查阅、网上监控,可以自主开展文物保养、修复等工作。但是,由于投入有限,资源有限,目前绝大多数基层博物馆在藏品存放、保护、管理、修复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库房面积狭窄、缺少专业的设备、藏品随意堆放、文物修复技术落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2.4藏品保护管理人才队伍匮乏

相比博物馆讲解等服务性的工作岗位,藏品保护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更高。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文博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基层博物馆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部门人才十分的匮乏。绝大多数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队伍的现状是:一方面是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很多从事藏品保护管理的人T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工作能力、研究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是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藏品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培养的,即将退居二线,又无法及时补充新进人员,呈现出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3提升基层博物馆藏品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认为加强藏品的保护和管理,一是要转变传统的保护管理认识,建立现代藏品保护管理观念。二是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促进藏品保护管理的规范化。三是要加大投入,完善藏品保护管理技术设施。四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建立高水平的藏品保护管理工作队伍。

3.1建立现代藏品保护管理观念

正确的理念是发展的先导。基层博物馆在加强藏品保护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打破常规的藏品保护管理路径,探索拓展、创新藏品保护管理的思路。一方面,要真正树立起重视藏品保护管理的意识。藏品是博物馆展览展出、实现社会职能的基础要素。基层博物馆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以及工作规划、资源分配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藏品保护管理,通过加大投入,更新技术,积极开展藏品征集活动,切实丰富藏品资源,推动藏品保护管理工作提档升级。另一方面,要重视藏品保护管理技术的研究应用。藏品的保护管理不仅在于规范的登记、收藏,还在于藏品的日常养护、维修等等,涉及到各种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基层博物馆在藏品保护管理中,要注重保护管理技术的研究,通过保护管理技术的提升,促进藏品保护管理的能力的提升。再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藏品保护管理的附加值。文物藏品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基层博物馆在加强藏品保护管理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开发藏品的附加值,通过将藏品与现代文创产业相结合,以藏品艺术仿制、文化要素提炼等形式,积极增加文物藏品的附加值,夯实藏品保护管理的基础。例如,基层博物馆可以在藏品保护管理过程中,充分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通过开发各种具有藏品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提升藏品的价值和效益。

3.2促进藏品保护管理的规范化

基层博物馆在制定和完善藏品保护管理制度、规范的过程中,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文物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馆实际,建立健全藏品保护管理的技术规范,确保藏品保护管理的制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同时,要在着重考虑藏品安全的基础上,依托馆内现有的藏品情况和收藏条件,制定出完善的藏品展示、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管理体系,提升藏品的利用水平,实现藏品保护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3完善藏品保护管理技术设施

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技术设施落后,其主要原因是投入的不足。经费的匮乏导致基层博物馆不能够很好的对现有的藏品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和保养,也影响了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因此,在完善藏品保护管理技术设施方面,首先要加大对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的经费投入,不断完善藏品的收藏环境、技术设备。其次要加强藏品保护管理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完善数字化基础设备、建立数字化标准体系、实行数字化登记管理、探索藏品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藏品保护管理的水平。

3.4重视藏品保护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加强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吸收更多的专业性人才进入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队伍,夯实藏品保护管理人才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开展培训、交流学习、专业进修等形式,提升现有藏品保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再一方面,除了自主培养藏品保护管理人才外,基层博物馆还可以积极探索,建立合作保护制度。可以通过与有能力的文博单位合作、依靠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等方式,实现对藏品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 罗怀日.试谈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J].大众文艺,2012(03).

[2] 冯亚武.试论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管理[J].黑河学刊,2013(01).

篇4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不仅展示着城市的价值品位,决定着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时也是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三年大变样”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如何做到大拆大建大变样中留住城市的记忆,如何做到在重视物质环境改善的同时,统筹兼顾文化内涵的培养和提升,如何精心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现就加强省会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筹整合省会文化资源,努力实现共建共享

资源整合意识,是省会意识的具体体现。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纵向包括省、市、区三个层面,横向涵盖辖区不同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省会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要着眼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文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文化资源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和优势互补,着眼于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抓好《省会文化设施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省会城市,我市一直没有专门的文化设施专项规划,这也是造成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功能缺失的重要原因。为改变这一状况,市政府已批准编制《专项规划》,组建由市发改、规划、国土、文化等部门参加的专门班子,尽快启动,力争年底完成。《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与新调整的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对主城区和各组团不同层级和方面的文化设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共建共享。在编制过程中,要主动征求省直相关部门的意见。

(二)加强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区级“两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必备条件之一。而区级“两馆”的缺失恰是我市的一个“短板”。因此,推进区级“两馆”建设势在必行。各区政府作为区级“两馆”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把此项工作列入日程,加大力度,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两馆”建设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可与省、市相关设施统筹考虑,确定位置和规模。

(三)规划建设市少儿图书馆。目前,我市没有专门的少儿图书馆,仅在市图书馆内开设了儿童阅览室,无法满足需求。要抓紧规划建设少儿图书馆。由于少儿馆的读者群大都是中小学生,文化部门要与教育部门积极沟通,合作共建。市直相关部门、桥西区政府要尽快筹划,积极推进,力争两年内完成项目建设。

(四)着眼于院团整合,及早谋划并启动艺术生产基地和奚啸伯大剧院的规划建设。省会有省、市国有艺术院团十几家,但都各自独立,资源分割,设施陈旧。按照中央精神,院团整合是大势所趋。依据城市规划,在东南分区裕华区政府以东地块适当位置规划建设艺术生产基地,为院团整合打下基础;规划建设奚啸伯大剧院,纪念奚啸伯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并作为整合后院团的演出场所。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配合,统筹协调,抓紧推进。

二、抓住“三年大变样”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中心建设

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社区文化中心,是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素质的基本条件。20*年,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21号)中明确提出“要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文化设施,应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近期,文化部又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对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求城市居住区和新建住宅必须配套文化设施。我市目前正在实施的“三年大变样”,是推进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大好时机,在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新建居民住宅区时,要把社区文化中心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规划,按国家规范标准严格审批,配套建设。凡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都应建设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中心。文化中心的基本功能和服务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书(报)刊阅览、体育健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等。在搞好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的同时,文化部门要研究制定管理和服务规范,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完善省会功能,活跃市民生活,加大演艺设施建设力度

演艺设施建设是开展艺术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基础。我市演艺设施不足,缺乏大型演艺品牌,不能承办大型国际性和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因此,要统筹考虑,建设不同规模、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演出场所。

(一)抓紧谋划和实施对大众剧院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规划建设一幢功能完备、美观时尚、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新大众剧院,定位于雅俗共赏的商业演出,打造天天有演出的演艺品牌。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项目建设。

(二)结合旧城改造,整合文化资产,在新华路丝弦剧团位置建设丝弦大戏院。按照中型专业剧场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定位于专业戏剧演出,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项目建设。

(三)在城市新区谋划建设地标性的*大剧院。着眼于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结合城市空间规划调整,考虑多功能的大剧院规划建设,定位于承接国内或国际品牌的大型演出,承办全国性和区域性文化节庆活动。

四、建设主题公园和增加广场、公园、街区的文化要素,提升城市品位

我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文化氛围,尤其是反映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略显不足。要把丰厚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遗址公园、主题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等,以此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气质,增加城市魅力。

(一)规划建设燕赵文博园。要借鉴太原晋祠公园、合肥包公祠文化园的做法,以毗卢寺为依托,推进实施。内容包括壁画博物馆、燕赵名人馆、佛教文化园等内容。项目由园林局牵头,文化局、新华区配合,并争取省文化、文物部门的支持,力争年内启动。

(二)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园、街头文化景观。充分利用城市公园、广场等,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反映*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如安娥等)和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如井陉拉花等)的城市雕塑及经典景观,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融入园林广场建设,增加城市文化品位。

(三)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结合旧城改造,参照成都“锦里”模式,精心打造民生路文化长廊,经过二、三年的努力,建成一条集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知名街巷。

五、结合铁路“穿城入地”和新火车站建设,把现火车站改建为独具魅力、全国一流的城市博物馆

博物馆是城市的名片。我市现在的博物馆无论是外观形象、内部功能,还是所处区位都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铁路“穿城入地”战略的实施和新火车站建设,现火车站将失去原有功能。为继续发挥这座具有明显城市记忆建筑的作用,待新火车站建成后,将其改建为市博物馆。新的市博物馆要结合百年广场建设,把部分铁路遗存、大石桥、纪念碑、正太饭店、四合楼院、民生路和电报局街历史遗存以及东、西广场等周边区域统筹规划,打造成一处独具特色、大气磅礴、全国一流的博物馆群落。文化部门要加强与规划、铁路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尽快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六、借鉴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对市区东北部工业区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实施有效保护和利用

我市“一五”期间兴建的华药、纺织厂等,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历史性作用。在实施“退二进三”和工业企业外迁中,对有典型意义的工业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可参照沈阳铁西、北京“798”的经验,选择有重要价值和代表性的建筑及设备作为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护和利用的目标模式:一是博物馆模式。保留有纪念意义的厂房、车间、工人住宅等,以博物馆的形式展示一些工艺生产流程,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二是艺术馆模式。即北京“798”模式,作为艺术创作基地,开展艺术作品展览活动。三是创意产业园模式。选择性地对旧有厂区进行适当改造,引入创意公司入驻,发展创意产业。文化、文物部门要抓紧会同规划、国土、国资部门及相关单位进行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七、切实加大东垣古城遗址和正定古城的保护力度

滹沱河是*的母亲河,南岸是两千年前的东垣古城,北岸是后来的正定古城,随着城市行政中心的规划北移,这一区域愈显重要,加强该区域内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针对前些年文物保护中的诸多问题,要重点做好两项工作:

(一)参照西安大明宫世界遗址公园和成都金沙遗址公园模式,打造东垣古城遗址公园。遗址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要坚决停建与遗址保护、利用无关的项目,并增加人力财力投入,对现存遗迹进行科学保护、修缮,逐渐恢复其原有的风格特点,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建设工作。

(二)把正定城区规划纳入全市整体规划,加强宏观管理和微观约束,减少规划的随意性。参照平遥、丽江古城保护模式,拆除城区内的工业建筑及违章建筑,改善文物周边环境,修复古城墙,逐步恢复古城原有风貌,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基础,做准备。

篇5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藏品;藏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79-02

文物标本的科学研究、收藏和宣传教育等工作都要通过博物馆来完成。对博物馆开展活动来讲,藏品是基础,也是博物馆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物存在的主要意义是对其价值的利用。在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下,对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方法越来越科学化,对馆藏文物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文物保管工作中,鉴于文物不可再生的特殊性质,科学管理被引进并应用。当前,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藏品的含义越来越丰富,利用藏品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对文物的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我们对文物藏品的保护和管理不能再单纯依靠传统模式,而要采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措施,使文物藏品保管更加合理用。

一、文物藏品概述

大多数博物馆将文物藏品定义为藏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馆藏文物就是博物馆所指的藏品,所以馆藏文物也称文物藏品。文物藏品具有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特点,是通过合法途径为博物馆所收藏,经过专业的清理、编目、鉴定、建账和分级等程序,保存于专门库房,有专人保护。文物藏品的特点主要有:其一,收藏的文物性质和任务要与本馆相符。博物馆创建是由特定价值定位,其展览、收藏和研究的藏品也有界定。因此,博物馆首先必须使藏品的性质和任务与本馆相符。其二,藏品的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必须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与博物馆的性质、任务相符合。博物馆从收藏、研究和展览的角度出发,收藏藏品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其三,藏品必须具备展示、利用和研究价值。

二、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的意义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财产都是文物藏品,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物藏品多为单独一件或一本,不具有再生性。因此,藏品的保存环境和使用过程都必须严格控制,尤其是一级藏品。对于藏品的档案,则不限制使用,在陈列和研究时都可以代替原件作为陈列和研究对象。对紫外线和湿度、温度比较敏感的纸张或者丝帛质地的藏品,其寿命和老化速度会随着不断的提取展示而缩短。藏品的安全系数可以随着藏品管理制度的实施而得到保证,使其损耗降低。从使用角度严格控制藏品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

(一)预防性保护与管理意识不强

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藏品,一个博物馆的地位和规模与藏品质量和数量关系密切,可见藏品对博物馆的重要性。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重陈列轻保管”是大多数博物馆的共同现象,这就制约了藏品管理工作的开展,加重了藏品的受损程度。缺乏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意识和相应的保护性方案是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很多博物馆没有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藏品受损问题,在管理制度方面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机制,单纯的靠抢修来保护已经受损的文物显得非常被动。被修复藏品只有在一定环境进行保养才能防止二次受损。因此,我们要改善收藏环境,妥善保存文物藏品,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二)文物藏品管理和保护经费不足

博物馆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现象。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古和维修是当前国家财政拨款扶持的重点项目,而对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征集和安防文物、维修博物馆馆舍等方面的经费拨款是近年来才增加的项目。因此,许多中小型博物馆开展保护和管理藏品工作困难重重。近期,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经费短缺、工作任务繁杂的现象已经引起各地有关文物管理机构的重视,开始逐渐加大对这方面的拨款支持,但是这还无法满足博物馆的根本需求。

(三)文物藏品保存设备现代化程度不高

柜、箱、盒、架是博物馆藏品库的主要保存设备。中小型博物馆的保存设备多是由残旧设备拼凑而来,箱柜种类繁杂,不利于管理工作。材质多以木质材料为主,粘合型板材居多,此类板材不仅释放对文物有害的气体污染物,还容易破裂,加大文物受损的风险。金属材质的保存设备,金属板材制作和厚度均达不到严格的密封要求,而且还会出现锈蚀现象。甚至有的博物馆根本没有基本的保存设备,直接将藏品堆放在面积狭小的仓库地上,鉴于藏品库不具有开放性,这也成了博物馆建设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

四、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完善方法

(一)合理制定文物藏品保护制度与技术规范

博物馆应健全藏品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文物管理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馆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和细则,建立、健全藏品保护技术规范,在执行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使博物馆在管理和保护藏品方面更加系统、科学、规范。

将“不改变文物原状”作为根本出发点,对文物进行保护技术处理,但就文物原状概念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说法也各不相同。即使专业人员对文物进行保护性技术处理时也无法掌握此度。不同人对经过修护处理的文物反应各不相同,对使用新材料和改变文物外观较难接受。因此要合理评价一个文物的处理技术,文物保护技术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大文物藏品管理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各级地方政府应重视文物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加大资金投入,博物馆对藏品进行合理维护,有关专家要对重点项目进行研究讨论。在近期和后期很长时间段内,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管理技术规范对文物藏品进行管理,这样将文物保护管理与财务计划相结合,使文物保护更到位,资金使用更合理。

(三)开展文物征集活动,提升馆藏文物数量和质量

博物馆藏品是开展社会教育和服务、陈列、研究等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的同时,需要不断补充和提高藏品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丰富馆藏文物内涵,因此开展文物征集活动是文物藏品管理的需要。首先,我们应针对本馆文物藏品内容及分类有目的地征集,尽可能使馆藏文物保持完整性、系统性,不但要增加藏品的数量,更应该提高藏品的质量和品种多元化。其次,在文物征集活动中应加强预见性。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现代化物品快速被淘汰、甚至消失,我们在征集过程中既要尊重历史,也不能轻视现代,要认真制定征集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使博物馆征集活动得以持续发展、有序进行,真正起到补充和丰富文物藏品的作用。

(四)提高文物藏品保护技术的具体做法

科学的藏品保护技术是衡量博物馆是否达到现代化水准的标志之一,藏品保护的实质是保持藏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首先,加强环境管理。按各类藏品的不同质地选择理想的保存环境,对库房和陈列室的环境要进行监测,消除有害因素。

其次,对藏品进行科学养护。保养工作包括:第一,控制空间温、湿度变化,大到库房、陈列室,小到陈列柜,把温度、湿度恒定在标准范围内。第二,控制光线辐射对藏品的影响。第三,对病虫、霉菌方面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第四,预防灰尘和其他物质的污染。为使博物馆空气污染物降到最低,有如下做法:一是在库房和陈列室安装过滤设备,二是在观众入口处安装鞋子除尘设备,三是库房人员出入库要换上专用鞋子,四是定期使用吸尘器进行清洁除尘。

再次,在保存藏品的设备问题上权衡利弊。木材产生的酸性微环境对藏品损害的问题已经引起专家们的重视,金属材料制作藏品设备的应用在逐步扩大。金属有利于净化环境,但是不能选择铁质,应该以铝镁合金为主,考虑经济因素,以不锈钢材料的使用较为合理。

(五)加快建立文物藏品信息管理系统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提高藏品的保管利用水平,博物馆建立信息化系统是必然趋势。传统管理文物藏品的编目卡片方式被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统所取代,可以根据某一属性快速的复制、查询藏品,使文物档案的管理更加科学,使用更加广泛。覆盖全国的文物藏品,收录与藏品有关的年代、名称、照片、纹饰、器形等全部信息,形成一个巨大的文物藏品数据库。从事藏品信息登记人员要及时进行藏品登记、分类、编目、保养等工作,该系统能迅速、正确地把藏品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使用,大大提高了博物馆保管工作的效率,有效缓解藏品保管和利用之间的矛盾。该系统还可以查询各地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对于博物馆之间进行藏品交换、调拨和借用起到积极作用,形成国有馆藏文物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博物馆藏品体系建设,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在管理藏品的过程中还会不断面临新的问题,所以,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是当前藏品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随着传统管理方法被先进的管理技术所取代,我们要充分考虑传统技术的优势,将真正落后的部分淘汰,保留那些优劣相当或者不明确的技术,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罗怀日.试谈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J].大众文艺,2012,(3).

[3]何燕玲.浅论博物馆藏品信息数据化[J].商业文化,2011,(4).

篇6

积极组织筹备2015年备春耕工作,深入各乡镇开展备春耕情况调查,及时掌握墒情,为备春耕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经调查我区有一类墒13%、二类墒38%、三类墒49%。联合工商、质检等执法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特别加大对种子、农药、化肥等重点农资产品的市场抽检力度,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出现坑农、害农现象,影响备春耕生产,共出动4车次15人次,对全区固定经营销售点及流动经营商进行检查,确保无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完成农资贮备2000余吨,其中化肥1600吨、农膜10吨、玉米籽种10吨、马铃薯籽种400吨、农药100件,很好保证了春耕生产的正常进行。

2015年种植马铃薯1.4万亩、玉米1.5万亩、饲草0.5万亩、小杂粮0.5万亩、蔬菜0.2万亩。规模化土鸡养殖1处,存栏1.5万只,舍饲肉羊养殖达到10000只,发酵床养猪1处,年出栏500余头,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肉牛、肉羊养殖。

3、认真落实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落实种植业保险投保面积11093.8亩,其中水地玉米6375.7 亩、旱地玉米1865.1亩、水地小麦43.5亩、水地土豆1958亩、旱地土豆208.5亩、葵花643亩,总保费 30.4万元;继续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按时发放补贴资金,目前正在编制实施方案,上报市里批复后组织实施。

4、强化动物防疫工作

圆满完成动物春季防疫工作,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并按要求进行抗体监测,抽检合格率达70%以上,达到了春防工作计划及要求;强化运输环节监管,在__大桥、三岔口等主要交通路口安排专人对运输动物及其产品车辆进行监管,严堵外疫传入,有力保障了疫情的发生。

5、加大防汛工作力度

进入5月份我局组织人员利用1个半月的时间对全区各河道、各区片提前进行防汛隐患排查,共排查出新区阿塔沟、大庙村羊场沟河道、棚户区、沉陷区搬迁后仍有居民居住的部分危房、物流园区辖区企业、部分尾矿库、土右旗至固阳县天然气管道工程占用五当沟河道等多处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及时向各责任单位下发了汛令及清障通知7份,要求其限期整改,确保安全度汛。

6、强化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执法工作

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加强用水计量、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从严控制用水总量、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加大水资源管理费和水土流失补偿费及罚没款的征收力度,督促各用水企业按要求编制水保方案、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安装水表,有效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避免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有力保障我区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共出动车次53次,人员187人次进行严格执法,完成各类收费7.5万元。

7、强化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建设,有力推进产业化发展

我区已成功引进华西希望建设的花舞人间休闲度假中心和30万头养猪基地、古顺园、大宗农畜产品交易中心等龙头企业,随着这些企业的相继建成,将有力提升我区农畜产品加工能力,切实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大实施投资1000万元的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肉羊项目,重点扶持朱爱河、牡缘曲、新农博3家合作组织的发展,朱爱河计划完成4-5栋棚圈建设,已引进肉羊3000只,牡缘曲计划完成15-20栋棚圈建设,计划引进基础母羊30000只、肉牛500头、肉驴50头,新农博计划完成5栋棚圈建设。积极扶持合作组织晋升市级示范社,昌瑞丰、益丰源2家合作组织申报材料已上报市里等待审批。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支持,有力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的自身发展及产业化带动水平,古顺园、花舞人间、凯旋肥业3家企业及牧缘曲、昌瑞丰、银乔、绿丰、源荣德5家合作组织项目申报表已上报市农牧业局,积极争取市级补助资金。同时,积极推进与自治区蒙羊公司的合作,全力推动孙氏集团助资牧缘曲合作社,进一步壮大基地和合作社的发展

实力,全力拉动我区肉羊产业化进程。8、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于2012年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并不断充实相关技术人员及设备,加大对饲料、牛奶和其它农畜产品的检查监测力度。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已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参加了市里举办的检测培训,目前检测设备基本配备齐全,下一步将全面开展各项检测工作。充分利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和“质量安全保春耕放心农资送下乡宣传周” 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积极开展2011-2014年共十余处羊布病新老疫点溯源消毒工作,有效的保障了我区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9、抓好牧区草原确权颁证工作

按照自治区、__市的统一安排部署,牧区草原确权颁证工作从2015年开始全面铺开,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牧区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培训班(6月8日-6月11),目前正在编制实施方案,下一步要严格按照早部署、赶进度、抓落实、求实效的要求,做好我区草场确权颁证工作,为全面深化我区农村牧区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奠定基础。

城区防洪堤工程总投资2003万元,2014年已完成工程量的80%,剩余20%的工程量主要包括15000方的干砌石、1万余方的铅丝笼坝及部分土方工程于2015年4月15日复工,目前正在实施中,如不发生意外,预计7月底全部完工。

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工程总投资285.5万元,于2015年4月30日完成招标,2015年5月初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75%。

2、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1)__沿线大庙段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总投资128万元,治理面积6平方公里,完成灌木林240公顷、封育360公顷,于2015年4月上旬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

(2)厂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总投资147万元,治理面积0.66平方公里,完成乔木林26.31公顷、灌木林40.66公顷,完成作业路10km,于2015年4月上旬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

(3)五当召沟景区两侧小流域治理项目

总投资597万元,发展乔木林81.75公顷、灌木林119.21公顷、封禁138.48公顷,已上报自治区发改委、水利厅等待批复,预计2015年下半年资金到位。

3、淤地坝项目

(1)投资280万元的正沟坝系工程变更报告已上报自治区发改委、水利厅,由2条骨干坝变更为5条中型坝,预计8月底完成批复,随即开工建设。

(2)争取投资2350万元的留宝窑子淤地坝工程,已上报水利厅等待批复。

4、坡改梯项目

积极争取投资1000万元的缸房地、厂汉沟坡改梯项目,已完成设计编制并上报水利厅等待批复,可改造土地11000亩。

1、安全饮水工程

工程总投资91万元,实施小董瓜、南董瓜、缸房地、爬榆树幸福大院4处安全饮水工程,于2015年4月25日完成招标,正在进行开工期的准备工作,计划于上冻前完工并交付使用。

2、五当召水库

总投资6000万元,已完成设计编制及评审,正在办理__自然保护区审批手续(已上报市__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排专人向自治区__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上报。争取文物保护审批手续由区文化局牵头,正在联系市文物局安排专家评审,然后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环评手续正在编制,待__自然保护区审批手续及文物保护审批手续完成后即可定稿。

1、正在编制《2015—2018年西北节水增效规划》,规划改建1—1.5万亩的节水灌溉面积,现正在开展摸底调查工作,计划于2015年7月份开始编制设计,于2015年10-11月份左右完成批复,2015年计划完成5000亩的滴灌工程实施。

2、正在编制《全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十三五”规划》,争取于2015年7月底前上报编制基本信息,改善41村、6413人的饮水质量,投资预算518万元。

3、__区水利项目三年滚动规划,计划安排节水、水利、水保共计15个项目,投资68239万元。

1、花舞人间生态农业项目建设

2015年花舞人间计划投资近亿元建设葡萄庄园城堡及葡萄园种植,4万平米连体温室生态观光园和智能温室展示厅,完成绿地种植600亩、园区道路2.5公里及花园基础、主题植物园,有力提升我区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目前《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2、食品加工物流园区建设项目

计划利用3—5年时间,投资50亿元以园中园的形式在物流园区范围内建设容纳15—20家企业、占地1200亩的食品加工物流园区,形成带动周边、覆盖西北的商贸中心,实现年生产和贸易额达到上百亿元的商品集散地,目前规划正在编制中。

3、__优质绒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与__集团合作建设2处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每处养殖规模500—1000只,将我区逐步打造成__优质绒山羊培育及参观示范基地。目前正在与__集团进行洽谈。

4、__区3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由华西希望特驱集团承建,项目选址于__老区大磁街道棚户区改造区域,建设1000头祖代种猪场和选育育肥场1个,可存栏200头优质公猪的公猪站1个,同时配套建设1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项目及1个肉食品深加工厂项目,实现年出栏优质、安全的生猪30万头的规模。目前正在编制项目方案,__区政府与华西希望.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计划签订的《项目投资协议书》正在准备当中。

受市场影响,目前肉牛、肉羊发展严重受阻,极大的阻碍我区产业化推进,至今没能广泛推广,示范带动作用尚未体现,农牧民仍处于观望阶段,需各合作组织尽快启动投产,进行广泛的示范带动,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1、继续加大龙头企业及合作组织的培育力度,积极争取各类资金项目支持,全面推进缸房地、爬榆树、青山大队三大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2015年计划完成羊棚27栋、牛棚10栋的新建或标准化改造,年实现基础母羊存栏0.5万

只,出栏肥羔及育肥架子羊2万只,出栏肉牛1000头。2、继续积极争取2015年度现代农牧业财政奖补1000万元项目;争取市本级休闲农牧业项目、古顺园自治区龙头企业补助资金、现代农牧业市本级补助资金、草场补贴后续产业项目等各类资金近2000万元。

3、积极争取投资350万元的腮大坝小流域治理项目;争取__沿线300万元的小流域治理项目;争取投资600万元的五当沟小流域治理项目;抓紧完善各项手续,争取五当召水库尽早达到开工建设条件,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水利基金1000万元支持;争取投资1000万元的缸房地、爬榆树、三岔口10000余亩低产田节水改造项目审批;继续推进五当沟水库前期工作。

4、积极争取和落实良种补贴、种植业保险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政策方面给予农民的实惠和好处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切实发挥惠农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加大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力度,提前安排布置秋防工作,确保“内疫不发生,外疫不传入”。

篇7

【摘要】城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对其旅游资源的保护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分析城区目前的旅游资源保护状况为基础,从而寻找旅游资源保护中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分析探索,进而提出城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城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城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普遍意义上,旅游对一个城区而言并不是主要功能,但因其区位上的特殊重要性,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它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在现今中国许多城区大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单位要么忽视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么是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中挣扎。保护好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整个城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城区的旅游资源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

1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然景观的保护与资源的原始状态关系密切,人文景观的保护不仅与资源的有形构成有关,更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这两种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的勘查所依照的标准应有所不同。

对于旅游资源保护中问题的发现是提升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的突破口,所以对旅游资源保护状况的分析必须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作。城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常出现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1管理与目标的双重制约。

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必然要涉及到资源所在地及所有权归属的问题,这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许多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能分别划归建设部门、园林部门、文物部门、宗教部门,这些部门往往对其保护责任互相推脱,出现保护过程中相互扯皮,开发后利益冲突,资源开发和保护后劲无力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局部和短期利益的争夺显然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受计划经济影响,城区的旅游资源被文化、城建、林业、旅游等部门分割,缺少适应大旅游发展需要的顺畅的体制,缺少对区域旅游资源统一有效的保护、开发、利用、宣传促销的管理方法。由于部门分割,许多城区非常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老建筑不对普通游客开放。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行业管理难度较大,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力度与发展要求产生了差距。

1.2旅游资源文献资料有待加强保护。

旅游景点,特别是未开发或有待开发的景点(物),经常出现缺少相应的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没有得到科学的保护,以至造成许多未开发的旅游景点的资料缺少或丢失。缺少全面的文献资料会给旅游资源统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在笔者参与的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便出现了此问题,没有原始资料,而由考察人员单纯进行实地调查,无法使旅游资源单体的性状描述十分完善,同时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科学性也有所偏离。使普查工作在考察中花费太多精力与时间,无法完全达到高效、少时、详查的状态。

1.3高层次的旅游开发和规划人才匮乏。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部分景点(区)在管理、运营技术环节和实践操作上缺乏专业性,究其根本,是缺乏专业性知识、缺乏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旅游开发项目和开发产品的层次不高,老的模式和面孔较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客观存在。这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项目投资公司缺乏相应的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专业水平有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忽视对资源的保护措施。

1.4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随区域偏僻度增大而递减。

旅游资源保存状况根据离城区中心的远近不同而表现出参差不齐。离城区中心越近的区域,旅游资源的保护的状况较好一些;而部分偏僻的区域(放在更大的地区内研究就是更偏远区域)的旅游资源受到人为的干扰或破坏较为严重,其观赏价值、使用价值都相对来说比较低。

1.5城市旅游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于光远),旅游需要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从旅游企业在市场的运作角度而言,第一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在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经济必须注重知识经济,旅游管理必须开拓知识化管理之路。

城区旅游业发展是一种高文化含量的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和速度对城市的科技文化力量和历史文化氛围有较大依赖。城区在旅游业发展中,一方面应注重科技因素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应凝练出区域的文化特色,即找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文脉”,从而使城市文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一致,使有限的自然、人文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6未开发的许多旅游资源被挪为他用。

许多城区有待开发或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普遍存在被挪为他用、缺乏必要的法律与工程保护措施的问题。城区中大量传统老建筑精品经常有民居散落分布其中或因其它目的而被完全占用。人为活动缺乏保护意识,加速了老建筑的破坏和损毁,大量砖雕、石雕等艺术品亦逐渐破损或流失。

2城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旅游资源,特别是风景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在开发与利用全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护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做到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同时运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使保护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1总体原则。

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应在“精心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开发与养护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边建设边开发滚动发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优先开发投资少、吸引人、见效快的景区景点。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防止重复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事先制定资源保护计划和措施。其废水、废气、废渣、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设施,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禁止在旅游区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对已建的要限期治理。旅游区内的工厂,在城市风景走廊和重要景观地带的有碍景观的居民住房及建筑物等,应逐步拆迁或改造。

在规划开发或已开发利用的旅游区内,应保护区域内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保持旅游区内的地形地貌景观,禁止在旅游区内开山采石、挖沙取士、填盖水域、砍伐树木,以及进行可能改变旅游区地形地貌的其他活动。对于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必须积极整治,限期恢复。

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的规模,不得超过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其性质、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质感、色彩等,必须与周围自然景观和环境相协调。旅游区内应控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强绿化植被,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

2.2分类分级保护。

为了对旅游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应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性质、功能及脆弱性,将城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级保护。

2.2.1分类保护。

2.2.1.1人文类旅游资源。在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建筑周围,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相关规划及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提出的保护意见,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文化遗产与史迹保护区。

对这类资源的保护,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保护单体的安全和完整,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甚至危及其安全的人为设施,严禁任何不利于其保护的因素进入。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

对于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以及无历史意义而为开发旅游业或其它经济用途而建的现代建筑与设施,可将责任下放到个人或单位,政府进行监督,既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又增加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

2.2.1.2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动植物景观。

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应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等对资源与环境依法进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应禁止任何经营性的开发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内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不得进行恣意伐木、开山采石、挖沙取土以及其它任何形式的严重破坏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活动。旅游区内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活动的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

在休闲度假旅游区的项目活动及可视范围内,根据景观风貌保护的需要,划出一定范围作为旅游环境保护区。在休闲度假旅游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合理安排各种适宜的休闲度假项目,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生产生活的进入。

2.2.1.3未开发的旅游资源。

对目前尚未进行旅游开发,但明显地具有可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潜力的旅游资源,或已初步开发,但仍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应划出一定范围进行保护培育。对未开发的旅游资源,重点要搞好资源的恢复、培育和保护,严禁对其不利的开发经营活动。

2.2.2分级保护。

2.2.2.1一级保护区(核心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指已经公布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绝对保护范围及自然保护区核心部分(包括待定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保护小区)。

具体做法是在景点周围划出一定的小范围,防止旅游者损坏。这些景点或景物一般不能移动、涂写、凿刻,管理部门应逐一登记建档,详细记录有关资料。划定保护对象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或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并用明显的标志提示游人。

2.2.2.2二级保护区(重点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指一级(核心)保护区外及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传统民居区、滨海路等的景观建设控制地带。

二级保护区划分的目的在于使景区或是景点周围的环境不致被破坏以致与景区或景点不相协调。构景空间和审美度较好的空间也应划入二级保护区范围,在此范围内不得建造与景物无关的建筑,杜绝污染源的进入。

2.2.2.3三级保护区(一般保护区)。

三级保护区指二级保护区保护地带;有代表性的新兴旅游景点及景物。如市区的游乐、购物、休闲景点。一般是旅游环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区,在景点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建造体量过大或过高或足以造成不协调的建筑,注意环境绿化,保证大气、噪声不得超标,保证旅游者饮用水、食宿等环境的安全舒适。

分级保护的项目、相应的保护面积和范围及具体要求要按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旅游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及各县区和全市另行专门编制的旅游资源保护培育规划实施。

2.3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其它支持途径。

2.3.1通过增强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来达到保护目的。

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是旅游资源保护的思想基础,这里包括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地方民众等群体的全方位旅游意识的增强。增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对管理者、经营者采用系统教育、培训的方式,对旅游者采用建立环境解说系统的方式,对地方民众采用环境科普的方式等。

环境是旅游资源生成的条件,旅游资源的保护依赖于环境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崛起、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机会为代价来发展旅游业,正确的方式应是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加强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资源项目规划中应体现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②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教育,通过管理影响和引导游客;

③提高技术监测的水平;

④加强旅游地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提高居民素质,达到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的状态;

⑤加强宣传工作,倡导推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⑥推行绿色服务理念,减少旅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

2.3.2加强法规建设。

景区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的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旅游景观的保护和培育,要使各类景观资源的保护有法可依,不留下管理盲区。必要时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落实保护权限与责任。还应制定一系列有关资源与环境的具体保护办法和监测、监督举报、奖励与惩罚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部门、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污染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和协调所辖区域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3.3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向公众传播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特别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评价,使整个社会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态度,提高人们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性,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资源及其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一致性,提高人们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及知识水平和技能。

2.3.4理顺管理体制。

要成立有权威性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机构,由旅游、文化、环境、城建、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严加把关,对项目审批、项目建设、营运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

2.3.5要增加对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培育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

应遵循“多一点传统,少一点创造,多一点复修,少一点重建”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就地或易地保护。如对有代表性的历史名宅古建,要逐个检查落实防漏、防火、排水等事项以确保其风貌的完整无缺和结构的安全。

对某些资源(如名宅古建)可探索吸引民间资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征收资源税、排污费,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对旅游环境和保护作用。设立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金来源为:财政上拨出一定款项作为启动资金;将部分城市建设配套费纳入专项保护基金;按营业收入总额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企业征收旅游资源保护附加费;旅游饭店的城市共建费金额转入专项保护基金等。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该项基金的保管、审批和使用监督。

2.3.6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加强旅游机构职能建设和人才培养。

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活动,涉及众多企业和行业的经济活动。以功能布局和产品企划为平台,统筹规划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着眼于发展“大旅游”,促进旅游各要素的有效组合。同时要协调好各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合力。适时推动各种节庆活动,造就市场轰动效应。

同时,要深化旅游体制改革,转变管理职能,做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成立旅游执法大队,强化行业执法职能,依法治旅;组建旅游信息中心(包括旅游政务、旅游商务网络和旅游呼叫中心),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国际接轨。

加强旅游宣传和旅游知识的普及,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对周边旅游景区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出游率;提高市民的好客程度,善待游客,增强市民对游客的亲和力。

聘请旅游专家成立旅游发展专家组,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当地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旅游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

3结语

旅游资源的保护不排斥对其合理的利用。许多旅游资源由于成功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些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经验就是:立足保护,加强论证,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并注重建章立制、依法保护。

旅游的经营需要好的环境,所以旅游的经营,客观来看会促进环境改善和保护。有了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推动旅游的经营,这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的关系。比如,从1999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开始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与划分标准》国家标准,倡导旅游景区在门票收入里拿出10%用于保护,其出发点正是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目标的一致性。

旅游的发展与资源保护是最大的利益一致者。旅游的基础是环境,没有好环境就没有旅游的发展。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规范各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努力使其从一开始就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旅游的开发商,更大范围内可以说是社会大众,应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使旅游资源有形的实体在完整保存的基础上文化内涵得到更长久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大连市志城市建设志》[M],方志出版社,2004年

[2]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S]

[3]大连市旅游局、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中山区专题报告[R].2005

篇8

这次全省文化局长会议,总结*年的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后的任务,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很及时很有必要。

过去的一年,全省文化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奋努力,全面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顺利推进,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推出了一批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人民新时期创业精神的优秀作品,涌现出了一批德艺双馨、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人才。文物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实力逐步增强,各类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齐鲁文化不断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文化工作的新进展、新成就,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文化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刚才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推动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年初召开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是我省历史上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盛会,对于兴起文化建设新、实现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省十一届一次人代会,面向全省发出了迈出文化强省新步伐的号召,并就需重点抓好的“工程”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是当前全省文化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以此为主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全面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工作中要重点掌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深化认识,牢牢把握并用好机遇。当前,文化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务必在思想上再强化,在认识上快提高,在行动上更坚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树立起新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发展观,顺应潮流,抢抓机遇,全面提升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超常规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二,推进改革,创新文化体制和生产机制。改革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活力和源泉。要发展文化生产力,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打破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和桎梏。要通过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政府职能由主要办文化向加强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转变,推动文化生产和服务由只重事业向事业与产业并重转变,推动文化产品由单纯重视数量向全面重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转变。第三,加快发展,保持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文化具有特殊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既要有阳春白雪,也离不开下里巴人。我们要全面活跃和繁荣文化市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各级各类文化发展,满足人民大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第四,重在建设,坚持办实事、求实效。文化强省建设效果如何,关键看是否有实实在在的建设举措和发展效果。要切实加强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全面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文化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益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要求,到2010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精心组织实施,不管时间有多紧、任务有多重、困难有多大,必须确保完成任务。一要加快建设步伐。各市要根据“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筹划、分步实施”的要求,抓紧制定建设规划,对每个年度需要提升、改建、扩建、新建的文化站作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今年力争完成一半的建设任务。具体实施中,要做到建设用地一律按规定无偿划拨,建设资金配套到位,并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确保每个乡镇都建立起方便群众、功能完备的综合文化站。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县图书馆文化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步伐,今年缺少两馆的县要努力做到开工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应有一半以上达到规范化标准,村级文化大院要完成三分之一的建设任务。二要提高文化站服务能力。坚持文化站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功能,惠及所有农民。三要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整合农村各种文化资源,充实文化站服务功能,使其成为实施公益性文化工程的重要依托平台。

二是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共享工程是提升文化服务能力最为有效的现代手段。此项工作我省走在了全国前列,被国家确定为“示范省”,这是一个新的工作起点。下一步重点是在更高层次上完善共享工程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效益。一要提升基层网络设施。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对基层网络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提高县乡村三级站点服务水平,力争再涌现出一大批高标准、规范化的基层服务站点。二要抓好数字资源建设。调动各方面力量,系统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品提供能力;统筹规划,集中力量,组织开发一批优质文化信息资源。三要增强服务实效。要以基层群众为服务重点,采取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为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提供有效帮助。

三是在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公益电影,今年要完成全省放映78.5万场、覆盖率80%以上的目标任务。各地要把这项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和为群众办实事的范围,层层落实目标任务,落实政府场次补贴,加快构建农村电影放映服务体系。要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指导原则,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减少发行环节,搞活经营机制,塑造新型的市场经营主体。要加快组建“*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整合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做大做强农村电影市场。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艺术创作体系

繁荣艺术创作是文化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近年来,尽管我省在艺术院团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制约院团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费短缺、人才匮乏、精品不多、市场萎缩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今后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稳步推进院团改革,完善艺术创作体系,不断增强全省艺术创作活力。一要深化艺术院团改革。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对于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地方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政府重点支持,院团内部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对于一般艺术院团要一团一策,逐步实行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在这项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破除条条框框,破除单一模式,积极主动地推动改革,逐步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艺术创作经营新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又要细致稳妥、有序推进,及时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平稳有序地进行。二要打造艺术创作精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大力实施精品战略,规划创作一批优秀作品,组织开展一批特色文化活动,打造推出一批知名演艺品牌,努力提升我省文化艺术影响力。三要营造良好创作环境。要制定政府引导、资金扶持、荣誉奖励等政策,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激励保障机制,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活力,创作和生产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奉献给群众。

四、以文物普查为契机,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文物普查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这是整个普查工作任务最为繁重、时间最为紧迫的时期。各市和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健全普查工作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要保障普查经费。目前全省17个市、140个县(市、区)中只有三分之一落实了经费,由于普查经费和必要设备落实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全省工作进度。各市要抓紧落实配套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确保普查需要。三要保证普查质量。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认真组织审核验收。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检查指导,随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确保整个普查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

国家下如此大的决心,拿出巨额人财物力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家底现状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一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健全文物管理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制定保护方案,落实古籍保护措施,加强依法管理,形成全省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二要加快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与旅游、经济、科技等部门合作,大力促进各种资源融合,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三要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根据国家部署,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将逐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各地要抓紧研究制定经费投入政策,列入财政预算,完善硬件设施、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按计划免费开放。各级博物馆、纪念馆也要抓紧改善收藏条件,增加展览内容,改进展览手段,加强人员培训,增强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

五、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文化产业是全球性朝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要认真落实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龙头。贯彻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大集团发展战略,确定重点项目和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推进,以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新评选一批在全省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示范样板单位,加快提升现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水平。积极整合资源,努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二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网络、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步伐,努力打造知名品牌。要组织举办好第二届省文博会,积极筹备参加上海世博会,为文化企业展示、交流、发展提供平台,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三要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各类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重点完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推动作用。四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化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建立起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文化市场秩序。

六、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为发展繁荣文化创造良好环境

篇9

1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然景观的保护与资源的原始状态关系密切,人文景观的保护不仅与资源的有形构成有关,更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这两种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的勘查所依照的标准应有所不同。

对于旅游资源保护中问题的发现是提升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的突破口,所以对旅游资源保护状况的分析必须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作。城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常出现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1管理与目标的双重制约。

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必然要涉及到资源所在地及所有权归属的问题,这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许多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能分别划归建设部门、园林部门、文物部门、宗教部门,这些部门往往对其保护责任互相推脱,出现保护过程中相互扯皮,开发后利益冲突,资源开发和保护后劲无力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局部和短期利益的争夺显然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受计划经济影响,城区的旅游资源被文化、城建、林业、旅游等部门分割,缺少适应大旅游发展需要的顺畅的体制,缺少对区域旅游资源统一有效的保护、开发、利用、宣传促销的管理方法。由于部门分割,许多城区非常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老建筑不对普通游客开放。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行业管理难度较大,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力度与发展要求产生了差距。

1.2旅游资源文献资料有待加强保护。

旅游景点,特别是未开发或有待开发的景点(物),经常出现缺少相应的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没有得到科学的保护,以至造成许多未开发的旅游景点的资料缺少或丢失。缺少全面的文献资料会给旅游资源统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在笔者参与的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便出现了此问题,没有原始资料,而由考察人员单纯进行实地调查,无法使旅游资源单体的性状描述十分完善,同时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科学性也有所偏离。使普查工作在考察中花费太多精力与时间,无法完全达到高效、少时、详查的状态。

1.3高层次的旅游开发和规划人才匮乏。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部分景点(区)在管理、运营技术环节和实践操作上缺乏专业性,究其根本,是缺乏专业性知识、缺乏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旅游开发项目和开发产品的层次不高,老的模式和面孔较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客观存在。这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项目投资公司缺乏相应的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专业水平有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忽视对资源的保护措施。

1.4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随区域偏僻度增大而递减。

旅游资源保存状况根据离城区中心的远近不同而表现出参差不齐。离城区中心越近的区域,旅游资源的保护的状况较好一些;而部分偏僻的区域(放在更大的地区内研究就是更偏远区域)的旅游资源受到人为的干扰或破坏较为严重,其观赏价值、使用价值都相对来说比较低。

1.5城市旅游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于光远),旅游需要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从旅游企业在市场的运作角度而言,第一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在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经济必须注重知识经济,旅游管理必须开拓知识化管理之路。

城区旅游业发展是一种高文化含量的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和速度对城市的科技文化力量和历史文化氛围有较大依赖。城区在旅游业发展中,一方面应注重科技因素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应凝练出区域的文化特色,即找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文脉”,从而使城市文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一致,使有限的自然、人文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6未开发的许多旅游资源被挪为他用。

许多城区有待开发或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普遍存在被挪为他用、缺乏必要的法律与工程保护措施的问题。城区中大量传统老建筑精品经常有民居散落分布其中或因其它目的而被完全占用。人为活动缺乏保护意识,加速了老建筑的破坏和损毁,大量砖雕、石雕等艺术品亦逐渐破损或流失。

2城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旅游资源,特别是风景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在开发与利用全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护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做到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同时运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使保护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1总体原则。

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应在“精心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开发与养护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边建设边开发滚动发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优先开发投资少、吸引人、见效快的景区景点。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防止重复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事先制定资源保护计划和措施。其废水、废气、废渣、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设施,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禁止在旅游区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对已建的要限期治理。旅游区内的工厂,在城市风景走廊和重要景观地带的有碍景观的居民住房及建筑物等,应逐步拆迁或改造。

在规划开发或已开发利用的旅游区内,应保护区域内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保持旅游区内的地形地貌景观,禁止在旅游区内开山采石、挖沙取士、填盖水域、砍伐树木,以及进行可能改变旅游区地形地貌的其他活动。对于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必须积极整治,限期恢复。

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的规模,不得超过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其性质、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质感、色彩等,必须与周围自然景观和环境相协调。旅游区内应控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强绿化植被,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

2.2分类分级保护。

为了对旅游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应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性质、功能及脆弱性,将城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级保护。

2.2.1分类保护。

2.2.1.1人文类旅游资源。在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建筑周围,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相关规划及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提出的保护意见,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文化遗产与史迹保护区。

对这类资源的保护,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保护单体的安全和完整,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甚至危及其安全的人为设施,严禁任何不利于其保护的因素进入。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

对于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以及无历史意义而为开发旅游业或其它经济用途而建的现代建筑与设施,可将责任下放到个人或单位,政府进行监督,既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又增加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

2.2.1.2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动植物景观。

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应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等对资源与环境依法进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应禁止任何经营性的开发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内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不得进行恣意伐木、开山采石、挖沙取土以及其它任何形式的严重破坏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活动。旅游区内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活动的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

在休闲度假旅游区的项目活动及可视范围内,根据景观风貌保护的需要,划出一定范围作为旅游环境保护区。在休闲度假旅游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合理安排各种适宜的休闲度假项目,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生产生活的进入。

2.2.1.3未开发的旅游资源。

对目前尚未进行旅游开发,但明显地具有可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潜力的旅游资源,或已初步开发,但仍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应划出一定范围进行保护培育。对未开发的旅游资源,重点要搞好资源的恢复、培育和保护,严禁对其不利的开发经营活动。

2.2.2分级保护。

2.2.2.1一级保护区(核心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指已经公布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绝对保护范围及自然保护区核心部分(包括待定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保护小区)。

具体做法是在景点周围划出一定的小范围,防止旅游者损坏。这些景点或景物一般不能移动、涂写、凿刻,管理部门应逐一登记建档,详细记录有关资料。划定保护对象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或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并用明显的标志提示游人。

2.2.2.2二级保护区(重点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指一级(核心)保护区外及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传统民居区、滨海路等的景观建设控制地带。

二级保护区划分的目的在于使景区或是景点周围的环境不致被破坏以致与景区或景点不相协调。构景空间和审美度较好的空间也应划入二级保护区范围,在此范围内不得建造与景物无关的建筑,杜绝污染源的进入。

2.2.2.3三级保护区(一般保护区)。

三级保护区指二级保护区保护地带;有代表性的新兴旅游景点及景物。如市区的游乐、购物、休闲景点。一般是旅游环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区,在景点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建造体量过大或过高或足以造成不协调的建筑,注意环境绿化,保证大气、噪声不得超标,保证旅游者饮用水、食宿等环境的安全舒适。

分级保护的项目、相应的保护面积和范围及具体要求要按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旅游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及各县区和全市另行专门编制的旅游资源保护培育规划实施。

2.3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其它支持途径。

2.3.1通过增强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来达到保护目的。

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是旅游资源保护的思想基础,这里包括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地方民众等群体的全方位旅游意识的增强。增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对管理者、经营者采用系统教育、培训的方式,对旅游者采用建立环境解说系统的方式,对地方民众采用环境科普的方式等。

环境是旅游资源生成的条件,旅游资源的保护依赖于环境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崛起、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机会为代价来发展旅游业,正确的方式应是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加强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资源项目规划中应体现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②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教育,通过管理影响和引导游客;

③提高技术监测的水平;

④加强旅游地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提高居民素质,达到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的状态;

⑤加强宣传工作,倡导推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⑥推行绿色服务理念,减少旅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

2.3.2加强法规建设。

景区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的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旅游景观的保护和培育,要使各类景观资源的保护有法可依,不留下管理盲区。必要时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落实保护权限与责任。还应制定一系列有关资源与环境的具体保护办法和监测、监督举报、奖励与惩罚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部门、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污染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和协调所辖区域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3.3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向公众传播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特别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评价,使整个社会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态度,提高人们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性,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资源及其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一致性,提高人们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及知识水平和技能。

2.3.4理顺管理体制。

要成立有权威性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机构,由旅游、文化、环境、城建、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严加把关,对项目审批、项目建设、营运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

2.3.5要增加对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培育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

应遵循“多一点传统,少一点创造,多一点复修,少一点重建”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就地或易地保护。如对有代表性的历史名宅古建,要逐个检查落实防漏、防火、排水等事项以确保其风貌的完整无缺和结构的安全。

对某些资源(如名宅古建)可探索吸引民间资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征收资源税、排污费,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对旅游环境和保护作用。设立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金来源为:财政上拨出一定款项作为启动资金;将部分城市建设配套费纳入专项保护基金;按营业收入总额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企业征收旅游资源保护附加费;旅游饭店的城市共建费金额转入专项保护基金等。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该项基金的保管、审批和使用监督。

2.3.6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加强旅游机构职能建设和人才培养。

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活动,涉及众多企业和行业的经济活动。以功能布局和产品企划为平台,统筹规划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着眼于发展“大旅游”,促进旅游各要素的有效组合。同时要协调好各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合力。适时推动各种节庆活动,造就市场轰动效应。

同时,要深化旅游体制改革,转变管理职能,做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成立旅游执法大队,强化行业执法职能,依法治旅;组建旅游信息中心(包括旅游政务、旅游商务网络和旅游呼叫中心),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国际接轨。

加强旅游宣传和旅游知识的普及,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对周边旅游景区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出游率;提高市民的好客程度,善待游客,增强市民对游客的亲和力。

聘请旅游专家成立旅游发展专家组,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当地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旅游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

3结语

旅游资源的保护不排斥对其合理的利用。许多旅游资源由于成功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些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经验就是:立足保护,加强论证,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并注重建章立制、依法保护。

篇10

【关键词】合肥地区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

一、前言

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可概括为:博物馆面向社会大众,依托藏品、场馆、展览和服务,通过藏品征集、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等,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功能和水平。广义的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藏品征集保护、学术科学研究、陈列展示教育、公共关系服务等内容。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地方乃至国家的文化形象。根据往年对国家一级馆进行的运行评估报告显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科研能力都在逐渐提升,具备一定基础的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和管理建设水平能基本维持原状,公共服务水平却始终处于薄弱环节并有下降趋势,公共服务能力成为制约博物馆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在此意义上,分析和探索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十分必要。

二、合肥地区博物馆发展现状

本文讨论的博物馆限定为合肥地区(含四县一市)的各级各类博物馆,重点讨论地方性文物部门所属的国有博物馆。该类博物馆成立时间大部分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初,起步较晚,级别较低,整体发展水平有待大幅提高。

1.博物馆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从地域分布上,坐落于合肥市区类的各级各类博物馆共17家,占博物馆总数的61%;巢湖市区内博物馆6家,占总数的21%;其余数家博物馆分布于三县各地,长丰县的博物馆数量为空白。在空间分布上,各地呈现出博物馆事业发展不均衡现象;合肥市区内博物馆数量和类型最为丰富,但在全市范围内依旧较为分散,未形成博物馆集群效应。从类型分布上,地方性的综合类博物馆比较缺失。合肥、巢湖及周边四县,均有相应的文物管理部门和一定数量的文物藏品,除建成以放王岗汉墓出土文物为主体的专题性汉墓博物馆外,各地均未建成地方性综合类博物馆,没有用于陈列展示代表当地历史文化的精品文物的场所。

2.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分析

博物馆的公共服务空间应重点关注直接为公众提供陈列展览之外的附属服务块面,可以包括休闲交流空间、教育娱乐空间、便民服务空间和对外延伸空间等。具体可包括观众休息区、茶水餐饮区、旅游商品区、教育活动区、便民服务区和对外广场区等。合肥地区博物馆的公共服务空间设置,除安徽博物院和近两年建成使用的较大型场馆,能基本或部分满足以上公共服务的需求外,大部分博物馆的公共服务空间有限或不足(见图1)。

合肥地区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缺失,一方面囿于场馆面积、地理位置、投资规模和人员配置等诸多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博物馆发展观念的滞后。博物馆从设计之初,

“公众”“公共服务”的意识即被置于附属地位,被置于建筑物、陈列展览、办公区域等因素之后考虑,没有“以人为本”地视之与博物馆本身同等或更高的位置。

3.博物馆观众满意度研究

观众满意度调查采用了调查问卷结合问卷过程中观众访谈的形式进行。选取了三处游客量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作为取样单位。注意非随机取样,即调查者有意识地选择被调查对象在年龄、性别等项目上,注意层次结构的变化。采用限制式问卷形式,观众只做规定性回答。共发放有效问卷200份,结论如下:

观众自然情况统计表显示,此次调查的观众以首次参观的人群为主,被调查观众中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较高。离市区较近的场馆,外省观众更多;位置偏远的场馆,以本地观众为主。本省外市观众均为少数,反映了合肥地区博物馆对其他地方游客吸引力的局限。从观众对展览项目的评估结果看,大部分观众对展陈形式和内容满意,对内容的满意度又高于对形式的满意度,主要由于形式较为单一,图片展示多,实物陈列少。付费聘请讲解服务的观众约占1/4,由于被调查博物馆的讲解水平在合肥地区博物馆同业中居于前列,观众的满意度高在情理之中。观众对被调查博物馆内部的公共服务附属设施及服务是基本满意的;对博物馆周边的配套建设,例如交通、餐饮、购物等方面也趋于好评。观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设置专门的游客中心,调节灯光亮度,增设休闲设施、饮用水、空调和绿植,开放更多的服务空间、部分楼层,楼梯上下不便,馆内空气流通不畅,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等。

综合各评估项目,观众对被调查博物馆的总体评价较为满意,95%以上的观众认可本次参观体验。在未达到预期的评估中,对展览本身的不满意是最重要的原因,再次印证了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公共服务的核心和灵魂工作。没有精深的陈列展示,博物馆的其他服务要素就失去了依托的主体。在“会否为博物馆做口头宣传”的提问环节,反映了观众满意度会直接作用到博物馆的口碑和影响力。

三、加强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做精、做强基本陈列和特色展览是博物馆的基础性工作。展览陈列之外的公共服务,合肥地区大部分中小博物馆基本停留在维持安全正常开放,忽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很多小型无等级馆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建设而成,位置偏远,观众稀少,时而出现“空馆”现象。合肥地区博物馆或多或少存在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部分职能缺失的情况。

1.树立“去行政化”的博物馆公共服务理念

合肥地区国有博物馆在性质上基本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市场竞争意识比较淡薄。博物馆主要被视为文物保管和研究机构,工作重心还停留在收藏、保管和研究等领域。对博物馆如何为社会和公众服务则重视不够,尚未真正把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职能放在中心位置。这一落后的博物馆服务理念直接影响了博物馆公共服务作用的发挥。博物馆应树立现代的博物馆公共服务理念,博物馆的价值不仅在其收藏和展示,更在于鼓励观众参与,尽最大的努力拓展公众参观博物馆的机会。各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甚至因陋就简,对照博物馆服务规范,完善展陈服务、教育服务、安保服务、票务服务、咨询服务、保洁服务、经营服务中的各个环节,做到博物馆公共服务项目无空白,构建起全市博物馆公共服务领域的框架和格局。

2.构建博物馆横向合作和纵深发展体系

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博物馆工作始终相对独立地开展,馆际合作、馆校合作以及与社区、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合作较少。由于资金、藏品、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单个博物馆的发展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提升。若能加强馆馆联合、馆校联合、民间合作、与文化活动较发达的社区合作,形成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合力,对促进博物馆快速优质发展大有裨益。除各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外,多方开辟藏品征集渠道,从本地特色着手,将专业性、学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使博物馆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发掘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潜力。

3.城市规划过程中“预设”博物馆发展版图

在城市规划建设初期,应综合考量博物馆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产业结构发展,无论是以博物馆为中心带动周边,还是以完善的配套服务拉动博物馆旅游,最终的目标都要谋求共赢双赢,不可顾此失彼。合肥地区近年来经历了规模空前的大建设、大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也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业已公布的文保单位规划方案,明晰了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的街区和建筑物保护范围,但对文保单位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建成相应的博物馆、纪念馆尚无规划。城市发展离不开博物馆,博物馆建设更要以城市为依托,博物馆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博物馆建设的选址、规模和长远规划理应在城市建设的蓝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篇11

成片开发方案(明溪奋发山海协作产业园

首动区一期)

 

一、编制依据

依据明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明溪县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明溪县奋发山海协作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明溪县奋发山海协作产业园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二、基本情况

本次成片开发方案项目位与三明市中部的明溪县奋发山海协作产业园,成片开发面积29.0324公顷,其中农用地 10.3313公顷(含耕地面积3.4429公顷),建设用地2.628公顷,未利用地16.0731公顷。规划范围北至兴泉铁路,南至胡坊镇自来水厂北侧山体,东至瀚大线附近,西到石溪村,规划区东西长约 4 公里,南北平均宽约1公里,最宽处2.6公里根据实地勘测调查。

三、必要性

明溪县奋发山海协作产业园,以兴泉铁路、泉南高速、莆炎高速等交通枢纽为基础,以培育发展交通经济带为目标,立足明溪自身优势。

四、主要用途

其中工业用地用途面积17.3238公顷,占比59.67%。实现促进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的功能,主要引进企业,建设产业提高产业经济总量,加快产业进程。

城镇道路用地用途面积7.8689公顷,占比27.1%。实现提供完善园区交通系统的功能,可为企业和周边群众提供便利的交通通道,提高出行可达性和交通效率,拓展产业园空间,优化布局,促进片区功能调整。

防护绿地用地面积2.7312公顷,占比9.41%。实现道路两侧防护绿化带以及边坡建设的功能。

排水用地用途1.0046公顷,占比3.46%。实现产业园污水处理的功能。

公园绿地用地用途面积0.1038,占比0.36%。实现为净化空气减少公害的功能。

五、效益评估

(一)土地利用效益

项目投产后可促进城市功能均衡布局,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二)经济效益

基础服务设施产业的完善和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规模效应进一步突显。促进经济的增长最为直接的方式是通过税收的增加,另外,对于周边产业和相关产业行业还有较强的带动力。

(三)社会效益

本方案片区的建设能够解决约2000人的就业问题,从而增加周边本地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来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和收入(四)生态效益:明溪县生态优美,投资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80.6%,林地绿化率达94.5%,本方案片区规划新增公园绿地与防护用地2.8350顷,公园绿地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本地居民提供接近自然,开展游憩休闲活动的空间场所

六、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情况成片开发区域范围

 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 各类保护区(含文物保护),符合成片开发项目送审报批的 要求。

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年度发展计划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计划

篇12

关键词: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功能转换;改造措施

Abstract:Lead new features into the ol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w demands of social reality, but also change the current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n people will find the hope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new demands. Modifi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in Pingjiang 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in suzhou is a successful attempt .This article will put forward the renova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 replacement in Pingjiang 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as an example to study about the principles and forms of function replacement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new Buildings. In the end recommend practical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Refor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2-52(4)

“拆迁”、“新建”常被认为是解决历史街区普遍存在的居住质量偏低、城市道路不畅等城市弊病的惟一途径。但随着对传统建筑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开始尝试改变“拆――建”模式,期望以另一种视角来审视我们已经熟悉的传统建筑,以便发现尚可利用的价值,从而让这些建筑继续服务于社会。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利用,正是这一构想的尝试和努力。

1传统建筑的价值

传统建筑特殊的构造体现了过去的技术,建筑的兴衰演变在其上刻下了历史烙印。保持着小桥流水、江南风情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其实是在为今人讲述着它的过去,承载着苏州悠久的历史,体现着古城的特色。

平江历史街区有自身的特点。它除了用做展示、陈列或旅游景点之外,还可以恢复原有的居住功能或者利用传统建筑精致的造型、装饰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置换为特色餐饮、服务行业。由于街区的卓越区位,原有价值得到提升。而精心的整修设计可将原有风貌保留,街区的历史文脉大幅度地得到展示。

2传统建筑的现状

苏州平江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部,其范围东至外城河,西至临顿路,北至白塔东路,南至干将东路,总用地面积116.5公顷。包括古城21、22、23、28、29、30号6个街坊。这一区域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10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64处苏州市控制保护古建筑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包含了城河、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历史遗存所构成的街区历史风貌集中体现了苏州古城的城市特色与价值,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确定,依据了《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6-2010)》。2004年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为此作了《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将平江路以及与之联系的周边河街定为核心保护区,总用地47.4公顷。核心保护区之外设为建设控制区,以确保核心保护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总用地面积69.1公顷[1]。

这一地段中传统的木构建筑占到了总量的80%以上,尚有少量民国时期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和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砖混结构公房。

3传统建筑优化整治原则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城苏州的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的境域,而不能将其改造为旅游景区或巨型的陈列博物场馆,因此街区中传统建筑优化整治需要依据《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以及古城整体可持续的发展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利用形式,以保护好街区整体历史环境及风貌,即在依法保护好街区内现存的空间格局、街道水系、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存的前提下,激活和复兴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优化整治应重点保护不同历史时期能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建筑,在体现街区真实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其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以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发展。

基于对历史风貌与空间格局的保护原则,街区内的传统建筑需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予以优化、整治。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应该进行定期的修葺和长效的管理,若有毁损,则应依据《文物法》有关“恢复原状”和“保持现状”的原则,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部分控制保护建筑及其他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遵循文保建筑的方法,而更多的则需整治优化。

首先是以动迁或置换的方法分流建筑中过多的居住人口;其次是拆除原建筑中的杂乱搭建物,以尽可能地恢复建筑原有的面貌;第三是根据新的用途引入必要的设施,以改善和优化使用功能。对于使用功能有较大调整的,也可以采取局部改造的方式,但需要考虑与周边建筑乃至整个街区风貌的协调。而那些质量极差且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或临时及违章搭建则应考虑予以拆除,以扩大庭院空间和公共空间。

4传统建筑的利用形式

根据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现状,其利用形式应予以区别对待。

4.1文物建筑的利用

各级文物建筑因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应该成为世人了解过去,探究或欣赏其技术和艺术的场所。从苏州的城市特点以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来看,散布在街区内的10处各级文物建筑可以也应该成为公众的参观、游憩场所而加以利用。目前耦园、全晋会馆已向公众开放,而其余几处大多已修葺,虽然有的归属问题还待解决,但逐步对现在的使用单位予以土地置换,使之成为面向大众的陈设、展示场馆,已经为相关主管部门所认可。

4.2控保建筑的利用

控保建筑数量较多,所以并不宜于将他们全部辟为展示、陈列场馆。由于它们不象文物建筑那样具有显著的历史、艺术或科技价值,但其存在对于整个街区乃至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的延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于它们的再利用可以在不破坏甚至是不改变原有形象的前提下予以改造,经过功能置换,能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功能置换的尝试已有人开始实践,前面提到的仓库、厂房、里弄的置换改造应该说就是此类成功的实例。苏州传统木构建筑虽然不同于上海等地的近代建筑,但也同样有效地采用这样的方式。

钮家巷方宅是利用旧有建筑改造成旅店的实例[2]。这是一座旧式中型邸宅,属于传统的居住类建筑。由香港西北拓展有限公司承租,将其用作旅馆即“平江客栈”(图1)。从新旧功能的关系看,旅馆与住宅虽然存在着功能空间的差异,但两者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居住”。依据承租者的理念,希望让远道来的游客在对空间形式、建筑风格以至室内陈设的接触中体验苏州地区的居住传统,感受到与普通宾馆、酒店不同的文化气息。因此这样的功能置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

另一改造的典范是平江路29号联萼坊内的一处具有时代气质的“概念书店”(图2)。该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庭院民居,中部天井连接前后两进主要建筑,形成庭院深深的静谧氛围,加上建筑内留下的斑驳墙体、古色古香的家具,是个适宜读书写作的绝佳地方。概念书店经营项目广泛,其中最为独特的是一面“未来墙”,顾客只需要将写好的信件放入墙上与日期对应的格子里,店主人就会在指定日期寄出这些信件。古老的建筑,未来的信件,正是寓意着时空的对话,别有一番风味。

控保建筑大多规模较大,如果将建筑组群修复后整体推向市场,往往会因面积过大而不能适应今天的家庭,而总价过高也会使人望而却步。整修后的“葑湄草堂”推出后经过了较长的时间才找到买家,也说明了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的传统建筑其市场面较为狭小。相对而言,对于数百平方米的传统建筑却经常有人寻价,因此在不影响控保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可逆性的分割,有可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在我国古代,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建筑大多采用“前堂后室”的布置,前后之间往往界限明确,以区别内外[3]。利用这样的布局特点,可以将前面的厅堂部分可用作餐饮、公共活动类的场所,因其临近街道,使用会较为方便。而后部的每一进楼厅改造为一套住宅,出入口布置在备弄之侧;底层设为客堂、起居室,两厢可安置厨房、厕所;楼层为卧室、书房。这样的居宅建筑面积大约为200平方米左右,前面有独立的天井,基本可以达到城市“别墅”的水平,也与传统的生活起居习惯相吻合。

4.3普通“老房子”的利用

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拥有64处控保建筑,为数较多的是普通民居。其中大多为传统的木构建筑,也有上世纪30-4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还有60-70年代构筑的“公房”。从历史的“原真性”来说,这些建筑应有选择地予以保留。因为每一历史阶段的建筑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文化、社会时尚的具体物化形式,所谓历史文化街区就应该尽可能全面地保存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反映街区的历史演进。如果仅仅依据人们一时的审美标准,将一些特定时期的建筑进行拆除,就可能在未来研究这一时期建筑时,无法找到实证材料,所以采用适当方法加以修葺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未被列入控制保护的传统木构建筑构架较为简朴,规模通常也都较小,沿河或临街的建筑往往只是单幢楼房或平房;稍大的则在两侧加厢房,并前面加墙、门,围合成三合院,或前面加墙门间形成四合院;更大的也仅限于三到四进楼房。在此类建筑中,沿河或临街的原来就被用于各类商铺,因而可将其修葺,恢复原先的功能,以形成临街的各类店面。那些庭院式住宅可按上述控保建筑那样,以一进改造为一户的方式予以修复分隔,使之与今天的家庭结构、今天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上世纪30-4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布置紧凑,独立性较强[4]。在当时主要供小型家庭的居住用,如今仍可用于住宅。由于今天家庭结构变得更小,房间的数量就显得更为富裕,所以这样的建筑似更适宜于中小型公司、机构、团体的办公楼。

至于那些“公房”,保存的目的在于不让这一时期的建筑实例彻底湮没,因而需要进行慎重的甄别,且留存不宜过多,因为要使其满足今天的需求,内部结构须作较大的调整。

5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整治与优化

近年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整治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疏散过多的居住人口;2、拆除建筑组群内部杂乱的搭建;3、整修已多年未予修葺的各类建筑;4、引入便于使用的生活设施;5、逐步进行建筑的功能置换。

人口过多是当今旧街区传统民居中最为突出的矛盾。过去的住宅通常只是为一家一户而建,但在晚清的数十年中大量的住户被安置进入,为改善生活条件他们不得不自行搭建以扩充使用面积。由于建筑的使用者众多,但日常的养护维修却无人问津,这就使建筑迅速破败。而建筑空间的混杂又影响了必要的市政管线的通达,使建筑内部无法使用今天已经十分普遍的各种生活设施,所以疏散过多的使用人口应该是建筑整治的关键。虽然疏散属于置换,而非拆迁,但应该也完全可以遵循现今的动迁政策。经过疏散,那些杂乱的搭建物的作用已经消失,可以进行彻底的清除。

旧有建筑的修葺需要依据“恢复原状”和“保持现状”原则。目前传统建筑的修复存在着动辄落架,大量更换构件的倾向,这除了一些施工单位不熟悉古建修复工程的施工做法外,主要还是由于他们希望以提高工程量来达到获利的目的,结果是造成了传统建筑修复成本的居高不下。其实传统的古建维修讲究尽可能多地利用原构件,在原有构件存在开裂、朽烂时,在不影响承载的前提下,采用挖补、墩接等方法,让老构件继续发挥作用,即便是有些构件已经完全不能使用时,也可以用于需替换的小构件以做到物尽其用。所以,传统建筑的修葺需要考察施工队伍的素质,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5]。

对于传统建筑因功能的置换而需要进行空间的分隔、附属建筑物的添加,同样需要本着以不伤害原有建筑结构、风貌的原则进行,而且需要考虑具有可恢复性。因为当这幢建筑在功能再次变更时,有可能方便地去除添加恢复原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或功能的转化,各种新的生活设施需要不断地进入每一幢建筑。为保证生活质量,改造后的传统建筑中能发挥它们的作用,需要对建筑中各种管线进行合理的安排。与传统建筑相邻的小巷建筑内部的备弄其实是置各种管线的理想场所。由于疏散了过多的居住人口,传统建筑变得规整,将公共管线排布于备弄,可以方便地通往各家各户。如果建筑内部布置合理,那么管线的分布也不至于十分复杂。

传统建筑再利用中,最为棘手的可能要数防火问题,因为木结构易燃,而火灾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其实在传统建筑中古人对于防火已有考虑,如备弄、前后建筑间的高墙、相邻建筑间的封火山墙等等。众多建筑能留存至今,这些建筑上的处理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备弄、高墙等依然具有防止火情蔓延的作用,当然为进一步防范可以将城市消防用水系统延伸到传统建筑集中的小巷、甚至备弄之中。在建筑内部梁架的隐蔽处设置喷淋装置。通往各处的电线,外加金属套管。另外在一定的范围内安放手提灭火器。有了这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就不一定要拘泥于消防通道(主要指建筑外部道路系统)、防火涂料等的限制。

此外停车场地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在有些人以为车辆不能停在家门口,甚至居宅内就不能体现生活质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如今即使在一些所谓“高档居住小区”大多采用集中式的停车库,而非一家一户都有自备车库,所以解决停车问题可以采取在一定的街区范围内建设内部的地下停车场的方法。将停车场建于地下可以不妨碍整体的历史风貌,集中停放也便于管理,而让这里的居民,外来的访客适当的步行,也会增进健康[6]。

自平江历史保护街区确立以来,这一老苏州“缩影”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造,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健全的保护改建模式,旅游开发也已经逐步成体系。街区内无论是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控制保护建筑,或是一般民房都能各得其用。从整体来看,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是保护与改造的典范。近几年,平江历史保护街区在延续过去的保护开发策略外,更加注重街区内原住民、留住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从市政、交通等各个方面解决居民实际问题,避免平江历史街区的开发给普通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通过这一方式留住居民,使得平江历史街区成为真正“有人气的”生活化的“活”的历史街区[7]。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Z].同济大学,2004.

[2]雍振华.旧建筑功能转换设计方法与问题探讨――钮家巷方宅改造设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6-27.

[3]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5-76.

[4]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27.

[5]阮仪三,林林.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理想空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6):86-94.

篇13

关键词: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整治;真实性;风貌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0-68(5)

1 居住性历史街区的特点和现状

1.1 居住性历史街区的特点和价值

从历史街区的定义来看,历史街区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要有真实的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物质实体);要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即该地段的风貌是统一的,并能反映某历史时期某一民族及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要有一定的规模,在视野所及的范围内风貌基本一致,没有严重的视觉干扰(王景慧,1998)。结合上述特点,历史街区可概括为一定规模风貌完整的历史遗存集中地区。其中,和商业性历史街区相比,居住性历史街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从空间尺度来看,和沿主要商业街分布的商业性历史街区相比,面状分布的居住性历史街区尺度更大。其次,从建筑类型开看,民居为绝对主体,地域文化突出。第三,从外部空间来看,街巷尺度宜人,传统空间特色鲜明。第四,从社会生活来看,更多传统生活方式保留,生活气息浓郁。

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这类地区的重要价值。民居建筑、街巷空间、整体风貌、传统生活方式、人与人长期形成的社会联系共同构成了这类街区从有形到无形的综合价值。

1.2 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难点

1.2.1 居住性历史街区自身现状衰败

历史街区因其存在年代久远,普遍存在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等问题,其中居住性历史街区问题更为突出。传统民居因年代久远,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物质性老化现象. 随着人口不断涌入城市,造成各种无序的改建、加建、拆建,加剧了传统民居的衰败和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破坏。再加上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的滞后,导致历史街区居住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林翔,2003)。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居住性历史街区的综合价值。

1.2.2 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价值认同下降

和居住性历史街区不断衰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和如火如荼的城市新区建设及旧城改造。新建城区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建筑品质代表了当前人们对于现代化美好生活的追求,反过来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居住性历史街区认同感下降,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如前些年南京老城南“拆与保”之争,拆派认为拆街区是“危旧房改造”,拆改是改善民生之举,居住性历史街区既存价值几乎下降为零。

1.2.3 经济投入偏少保护整治动力不足

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国家对其应尽的保护义务和权利。而构成居住性历史街区的大部分民居建筑则与文保单位不同,其保护与整治的实施主体是产权所有者。由于长期历史原因形成的产权破碎化及产权人本身多元化的特点,产权人在保护资金投入、保护意识和保护积极性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极大的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同时,由于保存现状差,居住性历史街区的改造往往需要较大投入,而其受益则不像商业性历史街区能较快达到一个令各方都能满意的程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使得居民、开发部门、乃至政府部门都望而却步(林翔,2003)。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居住性历史街区和商业性历史街区相比,保护的困难更为突出。。

1.3 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误区

1.3.1 大拆大建、彻底破坏

很多历史街区由于长期得不到修缮,居住环境恶劣,居民对改善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需求,不少城市的历史街区在这时候被拆除殆尽。这样的改造方式不仅仅破坏了历史街区的物质实体,也抹去了代表城市记忆的城市传统生活方式。

1.3.2 保护性重建混淆真实历史遗存

部分街区在保护过程中,仅仅保留少量价值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建筑,其余民居都拆除重建,以快速达到街区“整治”的目的。如湖州衣裳街在2009-2011年的整治改造中,仅保留了文保单位和少量价值较高的建筑,其余大部分民居都被拆后重建,形成了大量仅有装饰意义而无历史价值的假古董,混淆了后人对真实历史遗存的认知,街区的真实性和生活延续性遭到破坏(魏祥莉,2013)。

1.3.3 似是而非的改造新建破坏真实性

有些历史街区在改造过程中,过度或者不恰当使用传统建筑元素,完全忽视传统建筑的形式和功能。如徽派建筑马头墙主要用在山墙之上,作防火之用,由于和屋顶坡度的协调,一般分为三叠,比例比较舒缓。笔者注意到很多新建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忽视马头墙本身的比例、形式和功能,导致了很多对马头墙不恰当的使用。

1.3.4 过度商业化、绅士化

部分历史街区在整治更新过程中,引入的商业资本为街区的改造提供资金,街区经营成本也会被抬得很高,需通过收取高额租金以获得回报,为此不得不改变原有居住功能或者提高居住档次,造成原住民无力回迁,改变了街区的社会结构,割裂了与传统生活的联系。如成都宽窄巷子完全改造成为了特色商业街区,而北京南池子地区改造过程中原有192个院落(以门牌号计),仅保留31个,其余院落均仿照传统四合院样式新建“豪宅”,彻底改变了原有社会结构(王伟英,2009)。

2 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整治的规划方法

2.1 总体策略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到,以传统民居为主要内容并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居住性历史街区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都非常突出,在当前保存不容乐观的现状下,其保护整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否则有被新的城市建设进一步吞噬的威胁。

简单的“大拆大建”并不能为城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可能带来更多负面的社会影响。大规模的保护性重建和似是而非的改造新建破坏了历史街区的丰富性和真实性。过度的商业化和绅士化造成的居民迁出更是直接中断了历史街区的生活延续。

为了更好地恢复历史街区的活力,一方面要突出建筑和环境的综合整治,同时也需要对街区的功能进行适度的更新。总体而言,应当对居住性历史街区采取保护整治和适度功能更新相结合的总体策略。结合相关理论与研究,本文从规划原则、规划策略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2.2 规划原则

当前学术界公认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原则是:一、要保护历史的真实性,要尽量多的保存真正的历史遗物;二、要保持风貌的完整性,不但要保护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三、要维持生活的延续性,这里的居民要继续按自己的意愿生产、生活,要维持原有社会功能,促进地区经济活力(王景慧,1998)。这一论述更多侧重遗产的保护。从文化遗产保护的3个基本原则衍生开,思考整治与更新如何更好凸显居住性历史街区的特点和价值,本文提出如下3个方面的规划原则:

2.2.1 科学保护、真实完整

一般来说,真实性原则是针对遗产保护本身而言。由于传统民居属于砖木建筑,不像西方石构建筑历时久远,因此在整治和更新过程中能否从工艺和形式上符合本地传统民居的一般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避免保护整治过程中假古董的出现,整治更新前需要对本地传统民居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保证新的整治更新活动体现本地真实的建筑传统,并促进风貌完整性的改善和形成。

2.2.2 民生为本、活态生活

考虑到居住性历史街区的特殊性,其保护事关城市记忆和基层民生,掌握更多公共资源的政府应当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将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当作改善民生的公益性事业来完成。历史街区原住民的保护是街区保护的重要内容。在保护过程中,应当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并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意愿,保护原住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实现“活态保护”。

2.2.3 面向实施、有序更新

在更新过程中,应当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方式,坚决反对大拆大建的改造。通过重点地块近期实施项目的带动,循序渐进、逐步推动街区的更新。小规模渐进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针对近期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如环境改善、危房改造等局部的重要问题开展保护整治工作,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

2.3 规划策略

2.3.1 遗产保护:明确保护内容范围,落实遗产保护措施

历史街区核心空间载体就是其中保存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其他历史遗存。因此,在整治更新工作开始之初,首要任务就是对街区内的建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对于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能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可建议城市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建筑,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保护要求,保证这类建筑的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3.2 风貌整治:制定建筑整治导则,弘扬本地建筑传统

为了促进历史街区风貌完整性的形成,对于街区内和传统风貌冲突的建筑,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建筑传统的建筑整治导则,依据导则进行整修改造。如歙县斗山街保护整治规划提出“外墙色彩应为白色,禁止大面积的彩色面砖、马赛克、彩色石子;采用传统的马头墙、小青瓦、坡屋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歙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2001)。

2.3.3 环境优化:系统改善环境设施,提升街区宜居水平

充分考虑现代人居住生活的要求,对街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环境品质进行提升。这一点对于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增强居民对街区的认同感,同时也能更好凸显街区的价值。如北京在2007年由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在平房院集中的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启动部分街巷综合改造修缮工程。其中基础设施改善内容包括户厕升级改造、“一户一水表”改造、“一户一电表”内线施工、上下水更新等。这一工程极大改善了北京旧城的形象。

2.3.4 功能更新:凸显文化服务社区,逐步增添街区活力

物质性衰败是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的一个方面,功能性的衰退同样影响历史街区的生活品质和既有价值,因此功能更新必不可少。功能更新要避免过度的商业化对于居住环境的破坏,应当安排改善居住品质的社区服务或者有助于弘扬街区文化的文化设施用地。如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提出“更新发展用地”,严格控制其开发容量和环境风貌,并要求政府统筹安排,优先满足街区保护的各项用地要求(如文物古迹用地调整、配套服务设施用地等)。

3 绩溪中正坊—白石鼓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实践

3.1 绩溪县及中正坊—白石鼓历史街区概况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历史上为古徽州府“一府六县”之一。2007年3月,绩溪县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中正坊—白石鼓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东部,是绩溪县历史城区最大的一处历史街区,其中的传统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和很多居住性历史街区类似,中正坊—白石鼓历史街区存在如下问题,包括整体风貌堪忧——传统民居和街巷改造较大,难以形成整体的历史风貌;历史建筑衰败——街区内现存的历史建筑普遍因年久失修、闲置不用造成质量日益恶化;公共空间缺失——街区内缺少必要的广场、绿地,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的日常需要;基础设施落后——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老旧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3.2 开展区域民居研究,夯实保护整治基础

为了更好编制本次保护规划,首先对徽州民居进行了深入考察,结合徽州民居的相关研究,以徽州民居中常用的三合院单元作为参考,归纳了民居原型。规划搜集整理了绩溪传统民居建筑外观要素的各种做法,分类编制了建筑要素参考导则,主要包括:山墙——马头墙,正立面——一门二窗,大门门罩及外墙窗等3个方面,并对每类建筑要素提出了相应的引导要求。

以马头墙为例,规划提出了如下引导要求:(1)位置:马头墙用在民居山墙面,这是防火功能决定的结果,要尽量避免仅仅作为一种符号而泛滥使用。(2)样式:传统马头墙多为由中间向两侧跌落的三叠样式,这是和坡屋顶形式相适应的结果。要避免过多采用复杂的五叠样式。(3)尺度:马头墙的宽度一般为建筑进深,一般在7m到12m之间。(4)比例:马头墙的叠落高度一般为中间一叠宽度的四分之一左右和两侧两叠宽度的二分之一左右,比例感觉舒缓。(5)对称:马头墙不一定完全中轴对称,两侧叠落的两叠在宽度上不要求完全一致。(6)变体:有些民居仅在坡屋顶单坡使用两叠马头墙,可视为马头墙的一种变体。

对于正立面和其他建筑要素,规划也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引导要求,规划希望通过对传统民居这些特点的总结、提炼,使得后续的保护整治工作在建筑形式上更多延续本地建筑传统,更多传递真实历史信息。

3.3 分类选择适宜措施,妥善开展保护整治

规划基于对街区内建筑的详细调研,根据建筑的风貌、年代、质量等综合因素,确定了5类保护整治措施,分别是保护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拆除新建和拆除不建。其中新建建筑只占不到10%,且主要针对确定搬迁的现代建筑,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更新思路。

对各类整治措施,规划均结合建筑要素引导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整治要求。

3.3.1 修缮导则

建议对现状破坏比较严重的部分,如门罩、墙脊、屋顶、门窗等进行重点修复。以门罩为例,修复要采用传统做法,并注意保证识别性,对现状保存较好的门罩可以采用玻璃覆罩等方式进行保护。

3.3.2 整修改造导则

整修改造以立面改造为主。改造的目标是形成整体的街巷风貌,应借鉴传统民居的做法和要素。从经济性角度出发,仅对街巷中可见的外墙、门罩和部分门窗进行重点改造。其他部分则酌情改造。在巷道立面上,仍然以马头墙为基本单元进行变化组合。有些建筑采用局部马头墙作为变化,以形成具有韵律感又反映传统风貌的巷道界面。

3.3.3 新建导则

新民居的平面布局延续了三合院形式,同时也考虑了现代人采光的需要,对于院落空间适当加以放大。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示意只是想要说明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也可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至于具体的建筑形式,只要符合原有的肌理、高度和色彩等要求,合理利用马头墙等元素,在当地建造传统得到保持的前提下,居民是可以自由发挥的,不应当局限于单一的形式。

3.4 适度补充街区功能,提高增进街区活力

本着服务社区、凸显文化的原则,规划结合地块特点和街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影剧院、粮食局、卫生局、组织部等更新地块分别提出了更新为徽剧院、民居客栈、社区活动中心、茶馆等功能(。在具体的建筑设计示意方面,力求融入街区环境,体现徽州民居的传统特点。下面重点介绍粮食局地块和影剧院地块:

1、粮食局地块——民居客栈

粮食局地块位于传统民居聚集区包围之中,同时属于中正坊—白石鼓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控制地带。原有的大体量办公建筑和周围的传统民居很不协调。随着粮食局的搬迁,地块需要结合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进行更新。由于处在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历史街区之中,古城控规将地块规划为服务业用地,街区规划中建议作为民居客栈,以符合居住片区较为安静的氛围。

规划中,以改善历史街区整体风貌为出发点,对该地块的建筑设计提出设想。在平面布局上,重点考虑同历史城区居住片区原有肌理的协调,采用三合院形式进行组织安排,延续了较高的建筑密度,只是在中间设置一处小型园林,作为整个建筑的景观中心。在建筑的色彩、尺度和建筑元素的采用上,尽量利用当地原有建筑要素,形成和周边传统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形象,形成完整的街巷风貌

2、影剧院地块——徽剧院和徽剧研究中心

影剧院地块紧邻绩溪古城中心,规划中仍然希望保持并延续原有的公共服务功能,古城控规将地块规划为展览用地,规划中建议作为徽剧院和徽剧研究中心,一方面延续了影剧院原有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古城中心的文化展示作用。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上,仍然以改善历史城区整体风貌为目标。在平面布局上,采用三合院组合的院落式平面,适应原有肌理。同时结合古徽州传统戏台的做法,以一个放大露天院落作为徽剧院的观赏场地。建筑外观上仍然以传统建筑风貌为主,以取得和周边环境的协调。

3.5 结合水圳系统整治,美化提升街区环境

在环境优化方面,规划结合街区内的特色系统——水圳系统进行综合考虑。传统水圳在提供清洁生活饮用水、满足日常生活洗涤需要、及时排除雨水污水、提供稳定消防用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环境、丰富城镇景观和构建特色公共开放空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结合水圳系统的恢复和沿水圳两侧的环境整治,从两个方面对街区整体环境品质进行提升。

1、结合水圳改善排水系统

规划改造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改善水圳水质,满足日常洗涤、消防供水需求。通过改造水圳断面,将污水排水干管埋于水圳下方,实现雨污分流,改善水圳水质。

2、结合水圳营造开放空间

通过系统的规划手段,整体提升水圳沿线的环境品质。同时结合重要的设施和价值突出的建筑等地段,设置景观节点,通过开放空间的设计,优化美化街区内部环境,提升街区的宜居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及方法[J].城市规划,1996,(01).

[2] 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J].城市规划,1998,(03).

[3] 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4] 冯梅,牟江.浅谈古城历史街区地方性传统居住方式保护[J].华中建筑,2007,(4).

[5] 林翔.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福建:华侨大学,2003.

篇14

①对民间生产与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特色文化进行梳理,弥补当前生态旅游研究方面的缺陷,为旅游地开发规划和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提供实际指导。旅游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热衷于旅游活动不过是寻找一个持续感受真实自我的过程,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固然可以陶冶自我在日常的生活中被蒙蔽的心灵,先民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同样可以让旅游者感受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人总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成人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属性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感受人类创造的文化其实就是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感受自我以及自我成长的历史。人文生态旅游则以一种可行的现实方式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②充分借鉴生态旅游开发的成熟经验,把生态旅游意识融入民间文化的保护之中,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创造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模式,实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可提升景点的文化内涵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把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让那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成为改变当地居民生活的必要因素,并借助生态旅游开发实现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丰富现有旅游景观的人文生态环境的文化内涵,提升景点的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提升当地整体社会形象。③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培养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人。生态旅游开发强调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使居民了解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等好处,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而将当地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改造成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基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必然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相当程度的经济条件的改善。因此,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既是通过重新包装激活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又是培养当地传统文化继承人的过程。④有利于建立主流文化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民间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被抛离了主流文化的发展道路,生态旅游开发依照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将其还原到“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之中去观照它,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在承认并尊重彼此之间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借鉴与学习。这就涉及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建设/破坏”地方性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的问题。保持民间特色与引进现代意识之间的冲突永远也不可能以一种和谐的形式出现,当地居民需要更好的生存条件,民间文化也需要得到不断发展,而发展必然意味着某种文化变异。发展是硬道理,固步自封才是民间文化最大的敌人。

二、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境内地形复杂,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从全省统一的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来看,磐安县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达299个,类型63种,无论在数量和类型上在金华各县市中都属上乘。299个资源单体中优良级单体(三级以上)39个。目前,已拥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溪、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姥山省级旅游区、百杖潭景区、水下孔景区、舞龙峡等景区以及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磐安的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赶茶场、舞龙等民间艺术颇有影响力。手工清明年糕等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此外磐安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药材集散中心——新渥药市。香菇、茶叶、香榧等绿色农副产品深受城市居民青睐。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为开发磐安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旅游资源情况看,磐安生态旅游以自然山水主体,以生态休闲为核心,以民俗民风为灵魂,以美丽乡村为依归,契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根据资源特色和差异性原则,磐安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突破“山水”优势,充分利用“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深化发展磐安旅游产业独有的内涵。

三、磐安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磐安生态旅游存在二大困难。一是磐安周边多为旅游大县,东阳、武义、缙云、天台已先后成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而且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尽管我县的旅游投入大幅提升,但周边各县市力度更大,差距明显。由于旅游资源同质,上海游客在周边地区都占较大市场份额,客源市场趋同,使得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缙云仙都、仙居神仙居、永康方岩都是山水观光类型,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各地争相效仿的拳头产品,休闲养生成为共同的新目标,武义已经召开全国养生旅游大会,兄弟县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旅游产品单一,难以适应游客需求。面对日趋多元化且不断深入细分的旅游市场,我县旅游产品难以充分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继上海市场之后,温州、台州等地将成为主要的客源市场,游客类型、层次将发生重大变化。山水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住宿餐饮娱乐配套设施的品质提升,旅游线路设计的个性化创新都将面临新的考验。基于以上问题,课题组认为可以在磐安独特的生态资源基础上,发展民俗特色游。磐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玉山的茶文化和舞龙文化,新渥的中药文化,隐居文化与姓氏祖根文化,以及炼火、龙虎大旗、大纸马、大凉伞等民俗文化,都极具特色,展现磐安纯朴民风、美丽乡村。对此课题组提出三种开发思路:一是开发高端旅游产品。以满足高端商务、政务游客、休闲养生游客、银发养老游客旅游需求为着眼点,开发高端旅游产品,是磐安做强旅游业的有效手段。依托磐安核心旅游资源,开发药文化、茶文化、菇文化、榧文化、隐居文化,发展会议、养生、康体、异地养老等旅游产品,形成具有磐安特色的高端旅游精品,提高磐安旅游业效益,以差异化竞争实现从周边旅游强势区域突破。二是发展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特种旅游需求为着眼点。依托磐安山地气候、森林环境、中药材资源和民俗文化,开发康体疗养、森林养生、山地运动、中药养生保健、节庆旅游、特产购物等,形成“人无我有”的磐安专项旅游产品,使磐安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也就是说应充分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形成磐安“独有”的生态旅游特色。三是以民俗为主题,培育民俗旅游产品,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包括体验民俗风情,乡村过节过年,过农家田园生活,欣赏民俗表演等。

四、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实现文化兴旅